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十篇

时间:2023-06-22 09:50:48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1

关键词:民族地区 小学音乐 教学 现状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89-01

前言

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具有特色,但教学条件较差,要实现全面的小学音乐教学,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还存在一定问题。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成功实施,是促进教学改革,服务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实践。要推动教学改革,需要高效小学音乐教学的支持,笔者选择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这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重视度不足

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素质教育观还没有得到普遍建立,对于学生的美育力度明显不足。民族地区的小学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学校的管理者缺少美育的概念,认为音乐课不需要专业的教师,只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课堂去调节学习的压力就可以了。在许多学校管理者以及家长看来,音乐教学活动存在与否并不重要。一些小学的音乐课,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被占用,更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设立音乐课堂。这不仅影响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有损一代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2.音乐教学条件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其财政收支存在困难,政府能够用在教育上的经费较少,大大影响了部分小学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所得到的教育经费只有用于校舍的维修以及办公用品的简单购买,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去购买音乐教学用具。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让更多的乐器走进了小学音乐教学,像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但是,我国民族地区小学生的音乐教学用具还明显不足,大大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二、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加强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力度,对于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都有着积极意义。下面,笔者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提出几点教学方法:

1.重视小学音乐教学

要改变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新认识小学音乐学科的重要性,加强音乐教育建设。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所以,小学音乐学科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应当从宏观角度上认可音乐学科的重要性,加强音乐教学重要性的宣传,通过有效手段去支持小学音乐教学。管理者转变教学观念,也会让教师摆脱传统的音乐教学观,打消主科与副科的极端想法。每一个音乐教育相关者都重视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让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

2.加强民族地区音乐教学条件的改善

经费问题,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民族地区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不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经费。政府部门与学校应当针对音乐教学树立一个专项经费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去融资,加大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学校有了充足的资金,才有条件去采购更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小学生改善音乐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丰富的音乐学习设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面对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与设备,小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起来,会更加主动融入到学习中去。

3.加强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

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成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的小学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日常的音乐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实现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讲解《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休来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于国旗的图片,也可以为学生展示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促进学生了解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形象的情境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得到调动,会促进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4.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小学音乐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小学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水平对于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促进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需要关注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与学校的教学部门要加强联合与投入,引进高质量的音乐教师。首先,民族地区要解决音乐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引进优秀人才,使民族地区小学生具有充足的音乐教师。其次,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集体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业务能力。最后,要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互通有无,实现学校的教学创新,让教师的眼界得到开拓,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课堂。教师个人也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更多的乐器以及教学设备操作方法,促进自身教学灵活度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情操的培养以及想象能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学科的存在,是有极大意义的。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普遍不高,关注小学音乐教学,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方法,让小学音乐教学实现科学化发展,能够促进小学生音乐视界的扩展,更能促进民族地区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小军.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J].网络财富.2009(21)

[2]陈黛瑶.审美功能――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J].基础教育研究.2010(07)

[3]谢妤.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9)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2

一、音乐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基本功

音乐教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毕业于师范院校音乐类专业的教师,还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音乐教师,都应当具备扎实的业务基本功。首先,给予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具有一桶水,音乐教学中涉及到视唱、乐谱、器乐等多方面的技能,作为音乐教师应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常进行基本功训练,始终保持较好的状态,以便能够更好地胜任音乐教学工作。其次,音乐教师要经常性参加学校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音乐教学基本功训练或者其他类型的活动,要不断巩固和深化自身音乐教学的业务基本功。专业科班毕业的教师还应当做好其他途径进入的音乐师资力量“传、帮、带”工作,通过这样的措施,保证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具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为全面有效地落实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二、音乐教师要熟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其思想复杂性一点也不少。教学工作是一项交流与沟通的艺术,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掌握某一年龄段小学生共性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对每一位学生能够进行准确的画像,针对性地采取最为恰当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当依据掌握的学生心理特点,运用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成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认同肯定,从而在内心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实践证明,教师熟练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构建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更加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思想特点安排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氛围教学过程都更为积极有效。

三、音乐教师要提高外来信息接受能力

教学工作是一个开放性信息汇集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不能闭关自守,完全按照自身传统的教学经验来组织教学活动。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及时获取来自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信息,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并进行自主化吸收和有效运用。首先,教师要养成阅读音乐类教学刊物、上网浏览音乐教学信息的良好习惯,以这样的方式,借助于各种媒体和教学改革第一线保持零距离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保持新鲜,与时俱进。其次,教师要善于从各类音乐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中汲取先进的做法,将其与自身的音乐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弥补不足,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提高自身音乐教学工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总结提炼,将从各种媒体以及教学实践中接受到的先进经验梳理出来,通过撰写教后感、学后感、读后感等形式,进行梳理提炼,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有效提升音乐教学履职能力。

四、音乐教师要增强教学创新艺术水平

创新是整个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灵魂,也是教学成效得以不断提升的重要着力点,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都应当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创新,重点是针对自身音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一方面,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增加教学信息容量,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介绍音乐的有关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其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小学生更多的音乐学习自主空间,在教师进行视唱等示范之后,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开展自主练习,让学生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相互之间开展点评,帮助纠正技巧方面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在音乐学习中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创新,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经验,可以拿来试一试,并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完善、改进和调整,实现本土化运用的最大化效应,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整个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程度,为教学成效提高发挥促进作用。

五、音乐教师要善于整合音乐教学资源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环节,还要以拓展的眼光,将各种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资源整合起来。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如组织声乐兴趣小组、器乐兴趣小组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同时在拓展活动之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另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如组织学生欣赏音乐会录像,帮助学生挑选合适的校外音乐培训活动等等,将课内外、校内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教师还要注重音乐特长学生的培养,在那些基础较好潜质较好的学生中选取一批进行针对性培养,保证学生的天赋得以发挥,爱好得以满足,特长得以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深入反思自身的角色定位,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努力成为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育 现状 建议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5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音乐教育师资较为缺乏,且教师素质不达标

根据调查了解到目前在大部分小学中音乐教师的数量在所有教师的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很低,有些甚至是一个音乐教师代好几个年级的音乐课程,这就体现出音乐教育师资严重不足。若连基本的音乐教育师资都不能达到的话,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音乐教师的素质以及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也很低,直接造成音乐教学质量下降,无法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

(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全面、不科学,校方没有足够的重视

由于音乐是艺术类课程,所以在人们的意识中音乐远不如语数外这样的学科重要,所以更多的学校每周安排少之又少的音乐课,甚至经常出现音乐课被主课挤占的情况。并且许多校方对于音乐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对音乐教育真正的投入很少,造成音乐设备短缺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校方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明白“学校把音乐教育开展好,对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样的道理。

(三)音乐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偏颇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同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音乐学科的特点,没有结合其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非艺术性。一般都是重音乐理论、轻音乐教学活动实践、重教师主导讲授、轻学生参与体验。同时也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陈旧,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无法为音乐课堂进行良好的服务的情况,因而产生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这样去授课的话,原本生动有趣的课程,经单一的、非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与此同时,也很难发挥出音乐学科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二、针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的改进方法

(一)壮大音乐教育师资队伍、提高音乐教师素质

针对音乐教育师资较为匮乏的情况,单靠一些科研工作者和几个科研课题是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而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政府和学校方面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向全社会征集更多的具备音乐专业素质的教师,从而壮大音乐教师的队伍。针对音乐教师素质不达标的情况,校方应提高对音乐教师学历的要求,选拔一批具备优良专业素质的人才进行音乐教学。同时教育部门可以采取定期进行对音乐教师培训、考试的方法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以督促音乐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可以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关于音乐教学方面的赛事,让音乐教师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小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服务。

(二)深化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学校要提起足够的重视

无论是学校的领导班子还是学校的各科教师,都应明确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这一问题,主管部门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去宣传音乐课标的基本内涵,整体提高校方、教师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意识。其次,严格按课程表进行科目教学,严禁出现无故缺课、占课的情况出现,对于出现此类情况校方应严肃处理,淡化师生主副科的陈旧观念,让音乐学科得到其应有的地位,让各科教师以及学生都对音乐课程提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学校应重视各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合理地分派教学任务,对音乐课程的教学任务既不可过多,占用师生太多的精力,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也不可过少,影响对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无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各科教师也应该开展一些交流研讨活动,彼此吸收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而服务。

(三)在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跟随时代脚步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解决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的偏颇,需要从三个方面去着手改变。

1.教师应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切不可只重视理论的讲授,而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应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机会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逐步地学会怎样自主欣赏音乐,怎样从音乐中陶冶自身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创建一个氛围和谐的音乐课堂的目的。

2.根据音乐课程的艺术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音乐是一门艺术类的课程,教师可以适当的在教学时引入情境教学法来增添音乐课堂的艺术色彩,例如,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尽情想象、描述春天的画面,然后在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播放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关于春天生机盎然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之中,感受到浓郁的春的氛围,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将情境教学法融入音乐课堂不仅提高课堂效率,更能降低教学难度,一举两得。

3.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加深对音乐这一门艺术的理解,不再使认识只停留在感性层面。

三、结语

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的确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仅学校和政府方面要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壮大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而且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优化音乐教育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广枝.邹城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付珊珊.新课标下鹤壁市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王薇.小学音乐综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35-03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对音乐教育的偏见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滞后的症结

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常常把时间花在学音乐的孩子归类为“不务正业”的落后生,他们常被父母戴上“不好好学习”的帽子。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在将来考大学有用的“主课”上,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不仅可以给父母脸上带来光彩,还可以在将来获得孩子经济上的返哺。对于校方来讲,学生的升学率是教师评职、领导晋升的主要指标,这种功力性教学思路势必在素质教育发展上带来很大的障碍。在这种状况下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免不了要遭受被挤占或根本不开课的命运。这种农村基础教育形成的“合力”,构成了农村应试教育的一个顽固的“堡垒”,久攻不破。这种应试教育不但排挤着“无足轻重”的“音乐课”,也阻碍了新时期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应试教育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师资状况严峻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滞后的关键

1.师资短缺。目前,我国的师资队伍状况仍不能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音乐教师缺口依然很大,比较优秀的音乐教师则严重不足。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对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师配备的要求,到20世纪末我国中心校以上小学尚需专职音乐教师5万人左右,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需要音乐教师3万余人,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学需要兼职音乐2万人左右。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它对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教师素质普遍偏低。以山东省曲阜市为例:所属农村中小学共有专兼职音乐教师387人,其中初中38人,小学339人,初中专职教师26人,兼职教师12人,小学专职教师9人,兼职竟达330人。农村小学95%以上是非专业毕业的兼职教师,有的地方甚至连兼职教师都没有,同时这些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较差,只能识简单的简谱,弹奏能力就更谈不上了。我国中小学艺术教师数量不足、合格率低、流失严重,而且这些艺术教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城区,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艺术教师则严重不足。农村小学和初中的音乐开课率很低,一些地区甚至还存在着大面积空白;中小学校的艺术教学随意性大,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教学内容和安排缺乏整体规划;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3.教师离岗现象严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校方领导只关注学生在考试科目的学习,音乐课不受重视甚至被挤占,音乐教师也不受重视。评职、评优与福利待遇总是落后于主课教师。2006年年底对东北三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音乐教师认为在评职、评优中根本无望的占12%,想争取但机会很少的占25%,看似公平其实有别的占30%,公平竞争的占33%。工作中不受尊重得不到公平使音乐教师的工作态度普遍较为消极。有机会的音乐教师就转行或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处境。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生离岗情况的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八届本科毕业生177人、七届专科毕业生:255人,共计432名毕业生中,有109人离岗,离岗率为25.2%。这意味着每4名毕业生中就有1人离岗。

(三)教学设备落后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滞后的物质因素

艺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设备器材配备率低。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远远达不到教学基本要求。2006年年底对东北三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设施和器材的配备情况比较齐全的占7%,基本齐全能够开展基本教学活动的占42%,不够齐全勉强开展教育活动的占45%,所缺较多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占6%。很多学生分不清竹笛和箫,更不知道西洋乐器为何物。在他们的概念里,任何可以发音的器乐都是“琴”;很多人在读高中前从来没有见过钢琴。这是农村音乐教育的失败和悲哀。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意义与展望

《音东课程标准》是音乐教学的科学目标和实施准则,也是一份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它的颁布实施不是一次孤立的音乐教育课程改制,而是面向21世纪,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大规模改革步骤中的重大措施之一。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对整个音乐教育来说也是极大的鼓励。虽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有一定的落差,与新时期各方位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有一定的距离!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发展快慢的问题。新出台的一些教育政策、经济政策、思想指导方针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有利局面。

三、高师音乐教育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的理论依据

(一)新的就业理念和趋势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机会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扩大招生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就业难问题。就社会对音乐本科生的需求而言,大城市的中小学校已渐渐饱和、私立的学校对音乐教师专业要求也很高。就业形式的实际情况以及随着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认识的提高,就业的方向逐渐转向农村中小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教育工作的社会意义,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技术和思想合格的毕业生,满足社会所需。

(二)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需求均衡的教育资源

我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尽快改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薄弱的状况,是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抓好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也就抓好了学校艺术教育。近几年,一些高校都开展了支持边区教育活动,许多大学生自愿去老少边穷地区教学。大学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树立起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精神;树立起民族教育发展的责任意识,肩负祖国、时代对教育者的召唤,每一个大学生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三)国家政策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家政策不断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设施,吸引高师音乐人才执教农村中小学。国家政策对教育落后地区进行优惠和倾斜的政策照顾,对于那些落后、困难地区,进行“定向培养”。2007年,我国部分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已走出这一步,招收免费生,自愿签订合同毕业后志愿去农村中小学工作的考生,上大学期间免收学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带来很高的社会呼声,这些年来的践行反响良好。这让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可喜前景。

四、培养合格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实施对策

(一)牺牲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成为合格的农村基础音乐教师的前提

教育事业本身就是需要牺牲奉献的精神,到物质贫乏、环境较差的农村去执教更是需要很好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准备。在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对音乐这个“副科”的偏见仍是比城市要严重,在农村当合格的音乐教师真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农村要切实开展基础音乐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不为个人利益着想的无私奉献精神。农村音乐教育存在教学设施差、经费短缺、教学环境差等诸多情况,面对困难首先要具备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实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思路。

(二)基础音乐教育要本着不遗余力地推广素质教育的原则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在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中的艺术审美、音乐审美教育,其目标是在音乐审美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高师课程设置要以培养新时期合格中小学教师为宗旨,遵循科学的培养目标,按照通识教育、专才教育、教育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思路,使课程设置不仅要体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综合,而且要能体现学生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结构的综合,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加注重其发展性。教会学生学习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优良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要素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艰苦条件,在对开展教学工作造成很大障碍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创造的广阔空间。如果教师在正确的教学思路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因地制宜地开展创造性音乐教学,那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教育正是培养想象与创造力的一个丰富载体。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比音乐教育更具这种功能,因为音乐的抽象性、模糊性与创造性为想象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音乐的现实性与指向性又为联想思维提供可能。通过音乐教育可直接充分地启发人类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最基本目标之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一定要体现创造性。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探索与研究,编写具有创新性、顺应教学改革潮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材,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音乐教育,使这种学生更能贴近社会,贴近人生,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型精神的人才。

(四)合理整合课程、培养综合性、应用性人才

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包括专业课、文化课、教育类课程,在选修阶段还有文理交叉互选的跨学科课程。这些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文化层次和修养。但实践证明,这些课程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彼此呈分离状态。文化课侵占了学生大时间,专业技能被文化课程慢慢侵杀。而教育类课程业不能学以致用。这些课程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更深层次看是忽略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不断变化,难以满足学生个性自由发展需要,所以高师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要不断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各门知识相互渗透,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育资源。课改的主要形式包括音乐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音乐与教育类课程的整合、音乐与其姊妹艺术的整合、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把各民族民间文化、哲学、美学、姊妹艺术、科学文化知识等融入音乐教学。

(五)突出“师范性”,重塑师范办学特色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模式上一直在走专业音乐学院的老路子。许多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多层次办学的理念是对的,但一定要以培养高素质的音乐师资为特色和主流。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能弹能唱,更要能讲能教全面发展,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将来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传统的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以及教育实习。这里要说的不是教育类课程多少的问题,而是能学以致用的问题。教育课程除了共同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应有突出音乐本身特点的学科,如音乐教学法。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音乐艺术学利的特殊规律,要求我们的音乐学科教育学与教学法具有自己的特色,解决音乐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殊问题,比如,音乐听觉的训练、音乐审美教育、合唱合奏的训练、音乐想像与创造、音乐情感与表现等。

参考文献:

[1]毛小平.农村教育需要一场革命――一个关于农民知识贫困的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张聪.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8).

[3]课题组.应当加大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4]李郁兰.近十五年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生离岗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音乐教育,1997,(3).

[5]龙亦凤.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9).

[6]杨华.《音乐课程标准》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7]郑颜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究――面向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实际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沦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8]杨力.深入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2000,(2).

[9][12]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4,(7).

[10]刘磊,陈党生.中小学课程改革给高师教育带来的几点启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5

关键词 高职 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目前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情况分析

1.1 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组织落实教育教学的重要根据是明确培养目标,其也是保证高职音乐教育的基础。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比起来,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普通高等院校是音乐家、高级理论人才、专门从事音乐教育的教育家的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将符合如下要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出来:同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并具,可以承担文艺团体、群众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基层文艺工作。因此,高职院校是要将“实用型”人才培养起来,并非培养学术性和理论型的人才。可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来,高职音乐教育并未将自身的职业教育特点充分地考虑在内,也不能够根据市场所需的音乐人才作为基本向导,只是简单地应用同普通高等院校一样的教育模式,特色不够明显,缺少系统性和职业性,这致使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毕业生普遍没有很高的质量,这些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根本不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这就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限制。

1.2 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不明确

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专业素养的音乐人才,高职院校身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必然属于高等教育的范围之内。可以高职教育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根据本身特点,积极培养应用型和实践性的人才,不可以对本科教育的音乐教育模式一味地模仿。如此一来,很多人就会不明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所在,进而导致人们误解了职业教育。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就是因为没有清晰定位音乐教育专业,造成其教育出来的毕业生没有足够的职业性,最终致使在高校教育中其不能够获得应有的重视。

1.3 缺乏层次,忽视个性

(1)层次不清。通常音乐教育被分为了解基础知识、掌握理论知识、提升欣赏能力、形成综合素质这四个层次。要想完成这四个层次的教学就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少高职院校都不够重视该问题,对不同层次对应的教学要求不够明确。学生往往是在接受了前两个层次的教学之后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更深一层次的鉴赏和体验,进而让学生能够对作品的美感和意蕴加以领悟,获得审美上的认同感。(2)无法因材施教。高职院校通常仅仅设置音乐欣赏课程,同时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重视的仅仅是理论性的欣赏。不同层次和基础的学生需求根本是单一的教学模式所无法满足的,更不用说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不能够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教学特点。

2 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及建议

2.1 明确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办学宗旨,确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该改革其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就应该将合理的办学宗旨先建立起来,同时将对应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来。高职院校应该明确自己学校的特色所在,和自己的特色相结合对本科教育进行借鉴,将专业建设的目标设定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方面。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是高职培养学生的目标所在,因此,改革高职音乐教育应该以文化市场的需要以及发展趋势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专业音乐人才进行培养。

2.2 调整课程设置 ,培养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对于课程设置的调整,调整课程首先应该强化有关专业知识的整合,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比如说将技能实践同音乐理论结合起来,将音乐赏析同中外音乐史结合起来等。其次,将学生未来身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所教授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为人,比如说强化教育学、心理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想要将综合素质更高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出来,就应该调整课程,这为学生成为中小学教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实施多元化教育

(1)走跨学科发展道路。除了在本专业开展音乐课程外,还在其他专业也开设音乐相关课程就是所谓的跨学科发展。音乐教育凭借其知识性、技术性、情感性以及娱乐性的特点,在高校的学分选修和双学历培训两方面都具有很特别的优势。目前高等教育教学基本上都是应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学生不仅需要在必修课方面获得充足的学分,还应该在选修课方面获得必需的学分,这样学生才可以顺利的毕业。音乐教育在选修门类上,音乐教育专业可以开设独唱辅导、合唱队训练、键盘乐、民族器乐、电声乐等课程,用音乐教育特有的娱乐性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众多的选修课中脱颖而出。这些都有助于高职音乐教育自身的发展。

(2)开展社会音乐教育培训。高职院校学生推销自己、得到效益、走向社会的有效渠道就是社会培训。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在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之后,就开始进军对艺术的追求。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再能够使人们日益增长的音乐素养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学校应该抓住新时代的这个机遇,设置相应的舞蹈班、器乐培训班等,并定期举办些合唱团以及音乐普及讲座等,将教学以及后勤服务提供给社会音乐生活。如此一来,学校既可以增加收入,贡献学校的经济建设;还能够拓宽专业的发展渠道,将社会知名度提高,对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2.4 为学生提供个性空间

(1)开设视听练耳课程。音乐艺术也被叫做听觉艺术。听觉艺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凭借耳朵进行聆听。可是耳朵会听但是未必能够审美。只有经过听觉基础训练的学生才能够自发地去感受美,听觉的敏锐性也更强,进而这些受过听力训练的学生也可以对音乐的意境理解和欣赏的更到位,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2)组建兴趣小组。学校可以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来安排音乐学习。可以将有着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成立成兴趣小组,经常性地举行活动,对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练习,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也可以进行单一辅导,将学生对乐器的熟练程度提高。同时也可组建组件舞蹈队、合唱团、乐队等,开展三下乡慰问演出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高职音乐教育再21世纪的今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突破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将高职院校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积极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的高职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 信息技术 音乐素养 审美情操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1

在小学开设音乐课堂的主要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教学中都存在一些问题,音乐课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学方法存在些许不足,虽然信息技术已经逐渐使用,但是并未对教学效果带来很大的改善,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接受水平还比较低。只有充分发挥、正确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这些问题,才能使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1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许多小学教育的结构来看,大部分学校虽都设置了音乐教学课堂,但是教学效果却不明显,甚至有的课堂形同虚设。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设备、音乐器材缺乏。部分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如专用音乐教室、教学音响设备等,音乐器材也存在缺乏情况,如钢琴、手风琴,等等。②课时量少。大多数小学一般每周只安排两节音乐课,有的学校教师甚至连这两节课也要占用,去上其他的主课。③教师水平有限。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奇缺,一些学校只有一名教师,有的甚至没有,由其他学科的教学兼任。④教学方式不正确。一些学校由于受到设备缺乏等条件的限制,音乐课只是在各自的教室里面上,教学内容就是教学生唱几首简单的歌。不仅枯燥无味,而是忽视了音乐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没有达到开设音乐课程的目的。⑤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师只会简单演示,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其他优势如高效、模拟情境、资源丰富等都没有体现。

2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信息技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能够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信息,等等。因此教师要能够合理并且善用这些优势,就能在音乐课堂上发挥信息技术的魅力,同时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从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同时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在新时期,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把音乐课当成一堂实实在在的课重视起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要与时俱进,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2.2 教师要善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中,音乐教学呈现出设备不足、课时量少、教师音乐水平不足的问题。在教学设备方面,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设备的引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模拟情境或展示乐器,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来认识并了解这些未知的东西,从而增加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明白音乐并不是仅仅通过模仿来学会唱歌就可以的,而是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内容;针对课时少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简化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板书或阐述时间,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扩充教学容量;在教师音乐教学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去查找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整理规划,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的教学相长。

2.3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

2.3.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注意音乐审美教学的培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但是,教师就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自然而然地培养自己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授《新年好》这堂课时,教师事先可以从互联网下载一些关于新春的图片和视频,营造新春的氛围,同时配备一些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学生先感知这些音乐欢快的旋律,体会这种欢乐的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记忆深刻,了解了歌曲的内容和意境后,学起来也事半功倍,同时还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和艺术情感。

2.3.2 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感受不同音乐的魅力

除了教师要在遵照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计划与任务下进行合理、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建设外,还可以在基本乐理、视唱等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涉猎一些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或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鉴赏。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国外歌曲中选择一些经典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进行赏析和学习。

3 结语

整体来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按照新时期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实施自己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丰富多彩、轻松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和学生们一起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共同进步和发展。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考院小学,山东淄博 255200)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7

关键词:国培计划;教师置换培训;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35-01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初具规模,基础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正在得到不断的拓展和丰富。但与此同时,农村音乐教育改革仍然进展缓慢。从对湖北省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前期调查了解到,在农村地区,音乐教育改革举步艰难。领导重视不够,缺少师资,缺少设备,家长认识不够,这都是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农村音乐教师缺乏、素质偏低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下音乐教育改革的进展。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在湖北农村地区孝感市、随州市和十堰市的47所中小学(6所中学,41所小学)中,其音乐教师大多还是中师或大专毕业,有的是通过进修、培训等渠道获得学历并进入中小学任教的,而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偏少。此外,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存在兼职的问题,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不乏兼职现象。

(二)音乐课程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中小学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得到改进,但应试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影响巨大,音乐作为非统考科目向来不受重视,因而针对音乐课程的教育评价机制建设长期滞后。本次调查中发现,孝感市、随州市和十堰市多数农村中小学尚未就学生音乐课程学业水平的评价和音乐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形成明确方法和标准,音乐教育评价方法与过程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三)教师待遇偏低,队伍建设资金匮乏

音乐课程作为“副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向来不受重视,虽然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程及音乐教师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但本次调查中发现,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且在学校晋级、评优过程中,音乐教师作为“副科”教师,往往被忽视,其工作成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而音乐教师的培训,音乐师资条件的改善都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重视不足与资金匮乏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现有音乐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一)依托“国培计划”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但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强化音乐教师队伍设的需求十分迫切。当前,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也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三年,这为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与发展空间,尤其是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此,应依托“国培计划”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专业技能培训,延伸“影子模式”,同时积极举办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优质课评选、专项技能如器乐、指挥、歌唱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期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热情和责任心。

(二)完善音乐课程评价机制

应不断健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考评机制,一方面,要明确对音乐教师教学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使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明确对学生音乐科目考查的方法与指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时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同时也以此更好地引导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学校之间也可借“国培计划”下的相关活动相互交流课程评价机制的建设方法和评价指标,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课程评价机制,有效激励音乐课程“教”与“学”成效的持续提升。

(三)健全音乐教育发展保障机制

当前,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待遇,增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及音乐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成为保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的重要前提。对此,中小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申请专项拨款,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对经费的管理与筹划,提升其有效利用率。此外,做好现有音乐教育设施设备的维护,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也是为音乐教师培训和音乐教育改革争取资金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总结

总之,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强化师资建设和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改善音乐教师待遇和增加音乐教育资金投入,是推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首要举措。

基金资助: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开放项目,项目编号:2012K07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8

一、引导学生感悟艺术,增强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小学生因为自身阅历方面的影响,没有能够和音乐进行深入的接触,无法有效感悟音乐的魅力,这对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在当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接触音乐,从优美的旋律之中感受美,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如《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以及《大中国》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与魅力,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笔者还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旋律优美、内容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以及向学生推荐世界名曲等,要求学生在课后创造条件欣赏这些优美的音乐作品,陶冶情操,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明显提高,这样的心态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更大,因为小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态度、语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对音乐学习动力产生影响。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从多个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同样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千万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即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不足,也应当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够让学生在心里面乐于接近教师,为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学生在演唱技巧方面掌握不好的,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纠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也及时予以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优化音乐教学课堂

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带来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近年来得到大面积普及的多媒体手段,更是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抓手。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首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补充大量的音乐作品,进一步彰显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受到熏陶,让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生动高效。另一方面,笔者还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营造魅力课堂。在一些歌曲的教学中,单纯的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形式。显得单调和枯燥,学生练习的兴趣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专门的教学课件,以“歌曲+视频动画”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形式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整个训练活动开展得津津有味。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将其有效地穿插于整个音乐教学之中,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将其信息量大、演示生动形象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改进音乐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好奇心强,参与欲望高,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针对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优化与改进音乐教学模式,让师生互动成为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将学生的参与性体现出来,凡是能够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尽可能地将学生吸纳进来。在演唱和技巧要点的示范之后,笔者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分小组练习,还要求学生主动走上讲台进行示范,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上进心,还能让其他学生对于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与完善,让学生的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出来。另外,在一些音乐教学信息的学习中,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地搜集相关资料,不仅包括作品、名家的信息,对于音乐发展方面也进行仔细搜集,在课堂上开展汇报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容量。

五、实施积极教学评价,提升积极情感体验

成功、满足、兴奋等积极情感是小学生更加投入音乐学习的重要促进因素,这样的积极情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情感基础。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以积极的教学评价为抓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笔者都注意发掘,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不仅能够使这位学生产生浓厚的积极情感,更加热爱音乐学习活动,而且对于其他学生也具有引导作用,在整个班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六、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抓好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之外,教师还应在拓展教学空间方面下功夫,将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条件。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了兴趣小组,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指导,让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得到满足。其次,笔者与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专业课外活动机构联系,推荐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门学习,进行特长生的针对性培养,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另外,笔者还积极创设机会,在各类文艺活动中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展示才艺,进而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9

虽然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盲区",现状令人甚为堪忧。本文主要分析了此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改革尚不深入,改革方针不能很好地落实,甚至有的还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很多学校还将升学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奖金挂钩,于是利用体、音、美课补习文化课成为农村小学的正常现象。[1]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其自身缺少文化,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考上好的中学、大学是摆脱农村劳作生活的唯一出路。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把音乐课程当成"副课"而从不重视,更不提倡学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1.2 教学资源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的教学条件教学就无从谈起。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学硬件投入本身就很紧张,而用在音乐教学设备等资源添置上的资金就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学校连普通的风琴都没有,更不要说专门的音乐教室、专业器材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了。因此,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是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

1.3 教师专业能力欠缺。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中有不少并非音乐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习,甚至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能唱几首歌、会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开始教学。这些教师本身对音乐知识一知半解,更不用提对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和艺术熏陶了。而对于从事音乐教育老师本身来说,学校的不重视、自身对本课程认识的不足等情况也导致教师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甚至敷衍了事。

1.4 教材设置不合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适合该阶段的教材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现在的很多音乐教材根本不适应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教材比较深奥,内容设置不合理。甚至征订教材的老师并不是教音乐的老师,导致了所订教材的不适宜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因材施教,只好抛开课本来教学,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缺乏系统性。

2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对策

2.1 加强重视,加大教学设施投入。

要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首要任务是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开展和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学,重视音乐教师。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考核标准,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规范化、切实有效。另外,还应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如增加电视、各种器乐、光盘资料等,改善现有的音乐教学条件,调动农村音乐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2 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有教学热情和基础的教师也大多闭门造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若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领导再重视、教学设施再完善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引进专门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要求音乐教师规范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2.3 教材选择注重针对性。要全面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水平不能忽视教材选取的环节,在教材征订的前期要做好调研和考察工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征订的工作应征求授课教师本人的意见,避免外行选择了不合适的教材而导致教材征订的形同虚设,不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2.4 因材施教,创造音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生动性和技巧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从中找到自我实现的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3 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石、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的主要因素。在小学高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改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3.1 首先在观念上要为学生灌输独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

3.2 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而不是当教师放手后无所适从。要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大教学密度,增加练习数量,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多些拓展,少些模仿,多些独立,少些依附。

3.3 把教育的触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学习,增强自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切忌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想,当每个清晨小学生睡眼惺忪,争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说:我想上学,窃以为那才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功。

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智力、创造力甚至人格塑造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更应该注重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只有认识到不足并积极改进,才能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边靖安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水平[J].实践探索,2009(6).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 教育教学 现状及改革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满足社会的音乐人才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高职音乐教育教学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需要对现行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作出适当的改变,而这也就是笔者提出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的出发点。

一、高职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国家对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视,加上各大院校对专业的扩展,在高职院校当中很多都开设了音乐艺术专业,以培养层次为专科为主,学制在2-3年的教育专业也大面积地开展,截止到2013年底,河南省省内开设音乐艺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就已经超过了所有高职院校的一半[1]。现阶段的高职音乐教育教学基本都是通过音乐艺术的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层次,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热爱,陶冶学生对高尚的审美情操,以通过学生的教育,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2]。但在高职音乐的教学模式当中,大多都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及教师对照课本教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用案例等进行教学,或是借助多媒体教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学习上的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及演奏或是演唱时的技巧。不过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对于现代化的教学目标而言,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二、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问题

高职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发展时间还较短,因此在其中必然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经过笔者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及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定位不足。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在招收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对本专业学生的招收较为单一,对于人才的培养定位不够准确,造成在专业内的复合型人才较少。

2.教学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不足。在教学期间,教师往往致使重视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造成学生学习期间的枯燥和单一,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精神气质及涵养方面的补充,形成学生在音乐艺术方面的修养不足,对于其后期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力。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的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足。

3.教学没有全面地面向社会。高职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最后目的都是为了可以通过学习达到满足社会的需求,可以在踏入社会后获得自力更生的能力,但现行的高职院校,很少面向企业、厂矿、社会文艺团及中小学、艺术中专等地的沟通,造成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改进措施

1.就业导向化。音乐教育教学需要以就业为首要的出发点,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而不是盲目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增加新的教育课程,多方面地培养音乐类型人才,包括诸多的基础性音乐知识及基础工作的培养,当学生毕业时可以按照社会或是学生双方的就业需求,满足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可能[3]。

2.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的改进。高职院校必需提高现阶段的教学师资力量,吸收高能力的教师人才,或是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现存教师的自身能力,改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全面、专业地传授给学生相应的音乐知识,而不仅仅只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学中可以吸收引进其他先进的教学模式,建立特色化的音乐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全面性,多借鉴音乐专业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在音乐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综合性高职院校应以基础音乐教育为目标,追求全面性;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要突出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二次理解能力、创造性独立演绎音乐作品的能力[4]。

3.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通过社会其他各界的联系,增强院校在音乐专业的可合作方面,为学生的实习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合作方的联系,掌握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度,按照需要调整高职音乐的课程学习,完善高职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和目标。最后,在高职音乐教育教学中,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补充和改进,实现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洪 王珊珊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课程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02),45-47。

[2]范燕华 龙有成 高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现状与模式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