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音乐培训十篇

时间:2023-06-16 17:38:05

零基础音乐培训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1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也对二胡产生了兴趣而拜师求艺,而成年人学习二胡则需付出多于孩子们几倍的努力才会有所成效。那么你知道学二胡要多久才学会吗?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学二胡要多久才学会这还要看看个人,一般报个培训班的话,两三个月能够学会基础知识,至于越是掌握精髓,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毕竟二胡这门乐器,真的是学无止境的。

没有基础学习二胡要注意什么第一点:零基础学习二胡的方法

首先就是零基础要怎么学习二胡呢?建议如果是零基础来学习和提高二胡的话,可以通过一些培训机构的帮助,这样的学习二胡效果是最理想的。其次就是可以通过网上一些二胡视频,或者是通过一些二胡教科书的方式,都是具有不错的学习二胡效果的。不同的二胡学习方法所带来的效果也可能会有所区别,一定要重视这些不同的二胡学习技巧。

第二点:二胡学习的时间

其次就是零基础学习二胡的时间要多久?一般来说零基础学习二胡都是要有那么一个过程,就是要从最基本的指法和音色等方面来开始学习。另外就是在关于二胡的学习时间和个人的悟性也会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是在二胡方面的悟性和勤奋度都不错的话,那么他们在提高上会显得更加迅速,而且对于二胡的练习会有所总结。

第三点:坚持训练是关键

关于二胡的学习方法,和个人的勤奋度关系是非常大的,如果说能够重视这期间的学习和提高工作,保持足够的精力来对待二胡的练习的话,那么在提高上会显得更加出色。之所以很多人在二胡方面碌碌无为,和自己的训练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二胡的提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长时间来进行练习才能起到效果。

孩子学二胡有什么好处一、增长智力

1、儿童期的音乐训练对智力增长有显著的效果(实验证明同时学习音乐对课业成绩有明显帮助)

2、抽象概念的学习(乐理)

3、可增进数理及推理能力(音阶与音程)

4、记忆力训练(读谱、背谱)

5、集中注意力(听音的训练)

二、均衡的发展

1、音乐可平衡左右脑的发展(尤其对右脑的开发有较大的作用,平时,一般的孩子用左手用得少,而二胡是用左手按弦,并且右手的技巧也很高,有利于大脑与肢体的协调)

2、音乐能使身体与心理得到的平衡发展

3、音乐可帮助幼儿的人格发展

三、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

1、音乐是人类基础能力与情感本能,如经适当的启发与指导,可丰富儿童未来的生活。

2、透过创作与编曲的训练,可使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入未曾触及的空间。

3、小朋友的音乐天份有发芽茁壮的机会。

四、陶冶性情

1、经过慎选的优质音乐对小朋友的个性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2、音乐是最好的情绪宣泄窗口。

五、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1、二胡演奏技巧讲究心手合一,会教导小朋友表现耐心与追求正确的态度。

六、学习人际关系

1、团体班课程打下团体学习的基础,增加生活领域,认识更多朋友。

2、朋友间的示范与模仿,可得以很好的互动学习效果。

3、透过合奏、分部奏等训练方式,让小朋友体会分工与团体的重要性。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大纲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大纲的出发点

(一)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对应于社会市场需要和个人生存的需要,这与其他高等院校的教育特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结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

以四川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时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掌握小学音乐教学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小学教育领域及企业、演艺团体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职业性的培养。

(三)结合社会职业需求清晰学生职业定位

根据往年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排除少数学生没有选择专业相关的职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学校教育,承担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音乐课或兴趣班教学工作,这是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2、社会音乐机构教育者,在音乐培训机构担任基础钢琴教学或陪练人员。3、业余钢琴表演人员,这类人往往不是职业的表演者,通常为兼职,作为商业演出的钢琴表演人员或作为乐队键盘手出现。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分析教学现状是制定教学大纲的基础

(一)教学概况

教学设施是教学过程能顺利且高效开展的基本保障,而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部分学院还没有固定的教师琴房和数码钢琴教室,没有供学生观摩、表演的音乐厅,也没有规范化的练琴制度和定期的钢琴调音和保养,不能为教师上课、学生练琴以及开展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场所。在教学模式方面,部分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专业课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模式,大部分院校由于师资薄弱,多采用小组课的形式,一般3人一组,甚至有7-9人一组,每组每周一节课,学时严重不足。

(二)学生情况

全国高职院校生源整体钢琴水平较差,学习能力和钢琴基础也参差不齐。学生中有的参加过高考集训,有过半年或一两年的钢琴学习时间,极少数学生小时候有过学琴经历,还有部分零基础学生。

(三)教师教学

由于没有科学的教学大纲的指导,在钢琴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合理的教学计划,忽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和曲目的选择完全由个人主观决定,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这样的教学与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脱轨,脱离了实际。

三、对如何制定教学大纲的几点思考

(一)采用分级设计

全国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多采用分级教学,即按难易程度将演奏曲目分成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包括基础的音阶和琶音、技巧性练习曲、复调以及中外乐曲等模块。钢琴教学大纲进行分级设计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程度进行准确地定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钢琴技巧,从而达到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实用性

大纲选材需反映实用性内容,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相接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1、弹奏能力。每个学生在离校前必须有自己的保留曲目。2、伴奏能力。在中小学、幼儿园音乐课堂以及学校实践活动中,弹奏歌曲伴奏是必须掌握的技能。3、钢琴教学能力。可在基本模块中加入歌曲伴奏模块,从中小学音乐教材里选择代表性的歌曲作为伴奏曲目。技巧性练习曲多选择具有不同伴奏织体的曲目以及儿歌和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常用调式的曲目。多从考级教材等社会钢琴培训常用教材里选择曲目。

(三)广泛性

高职一般只有五个学期的钢琴学习时间,大纲包含的曲目应该具有广泛性。在大量的曲目中选择合适的曲目进行精弹和泛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作品,不仅增加了曲目量的积累,还能锻炼读谱能力和视奏能力。此外,还可增加四手联弹、双钢琴协奏曲等合作性曲目,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四)灵活性根据自身学校的教学现状,灵活地制定教学大纲,改善教学模式。可以不局限于小组课,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对于突出的学生可以借鉴专业院校考主修的形式,提升其专业技能。针对零基础的学生,可以开设集体课普及钢琴基础知识。

四、结语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3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21世纪合格幼师人才的目标,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德育为先,在做中教,做中学,大力推进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钢琴配弹”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造就合格的幼儿教师。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的有关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方法,采用集体课及分级管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全书共分六个项目。结合《幼儿歌曲弹唱教程》教材,选用当今幼儿园流行的幼儿歌曲为配弹练习曲目,大力提高学生边弹边唱的职业能力。

三、学情分析

c278 279 280的学生来自各个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零基础,通过一年半的琴法学习,掌握了一些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不足之处是:演奏水平有差距,少数同学的手指基本功比较差,需要不断地加强基本功练习,还有识琴谱能力较弱,都要长期进行练习,才会得到全面提高.乐理和声知识欠缺,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歌曲配弹知识,边弹边唱的能力非常欠缺。

四、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3.教育学生爱惜钢琴等设施设备,培养学生安全卫生意识。

4.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能运用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为儿童歌曲配弹,大力提高边弹边唱的能力,提高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良好品质。

6.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与人协作的专业素养。

7.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热爱并献身幼教事业。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和弦基础与初步伴奏的知识及应用

2.常见歌曲伴奏音型的处理与弹奏

3.钢琴、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4.幼儿歌曲的即兴弹唱

教学难点:

1.歌曲配弹的和声知识掌握

2.各种不同伴奏音型的双手配合

3.幼儿歌曲的边弹边唱

六、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

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课堂形式,运用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学

4.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5.分层教学,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用归纳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归纳比较法、讲解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运用现代化设备,打击乐器为课堂增添色彩。

3.面向全体学生,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多培养学生的听力,演奏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弹、唱、演的能力,提高职业能力。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理论+实操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考核成绩

改进回课检测交作业的方式,探寻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如:个人展现,小组展现,开演奏会等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 、周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一) 3

第二周 大调中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应用(二) 3

第三周 和弦外音 3

第四周 大调中二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五周 大调中六级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六周 小调和弦的连接与应用 3

第七周 乐段、乐句、终止式 3

第八周 幼儿园歌曲伴奏常用和弦与音型 3

第九周 属七和弦及终止四六和弦的应用 3

第十周 进行曲风格歌曲伴奏 3

第十一周 抒情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二周 舞蹈性歌曲伴奏 3

第十三周 歌曲分析及民族调式和声应用 3

第十四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五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六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七周 弹、唱、演实训 3

第十八周 期末检测 3

第十九周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钢琴教学 改革 学生能力

一、高职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类高校的扩招,报考高职师范类专科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多数来自县、镇、乡、村。虽说学生入学前通过了由考生所在省份组织的统一联考,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基础,但是他们也是为了考试而临时突击,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真正有基础的很少。大部分学生则是从头学起。毕业前要让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要求,难度较大,更何况改为2+1学制后,学生实际学习的时间已缩短到二年,学习时间更少。

在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上受音乐专业院校或本科院校的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形成了“重技轻艺”的思想意识。教师把学生当作钢琴家来培养,一味地让学生弹奏高难度的独奏曲,而忽视了即兴伴奏及歌曲弹唱的弹奏能力。造成了学生只会弹奏五线谱固定作品,而面对简单的简谱歌曲却一筹莫展、无从下手、难以应对。

教育部在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是高职院校的特点,使学生所学知识最终能和就业岗位“零距离”。

二、钢琴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

师范类开设各门课程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本身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教会别人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是师范类区别于非师类的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

(一)改革钢琴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面对钢琴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模式的改革。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研究,推出了钢琴三结合教学模式。

钢琴三结合教学:即钢琴集体教学、钢琴小组教学,钢琴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其有机结合弥补小课和大课之不足,更适合学生的差异性学习和个性发展。钢琴三结合教学法,是以启发性原则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次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明显提高钢琴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使现在的师范生能够适应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

集体课教学,集中解决共性问题,不仅简化了教师的工作,而且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每节集体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结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中全体学生所具有的优点与共性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部分为讲授新知识,即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学生之间解决难题,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师生共同解决。

小组课教学,在集体课基础上,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主要解决个性的问题。在小组课中,把学生按学习层次混合分组,每位学生分别弹奏在集体课中学习的作品,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互学互评,指出其优点及不足之处,教师重点对每位学生予以指导,小组内其他成员则加以借鉴。

个别化教学,在个别化教学中,对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中等以上的学生提出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并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独立完成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对学习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的同学则调动学习热情,提出基本的学习任务,增加个别教学辅导,并创设条件,充分发挥小组教学的优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二)新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1.听辨能力

具备良好的听力,对一名音乐教师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注重听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听音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钢琴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在课上练习还是课下练习过程中,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其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听”的任务:首先,听自己的弹奏,分析优缺点,力求不依靠老师或他人。其次,听同学的弹奏、听老师的范奏,继承优点避免缺点。第三、听赏音乐、感受音乐。

2.分析教材能力

分析教材能力是从教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分析教材是上好每节课的关键。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在预习这一环节中体现。对于每一个练习曲和音乐作品都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重点、难点、弹奏要点等。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分析出适合学生的共同难点和重点,如在拜厄100课分析中,有的学生认为“保留指”的弹法是难点,有的同学认为“倚音”的弹奏是难点,还有的认为“两手交替”弹奏是难点,但根据教材知识点的逻辑性来讲,“倚音”的弹奏应是本课中学生共性的问题,而其他的难点因学生个体能力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3.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确定之后,教师要设计各种方法手段来解决难点与重点。用什么样的方法顺利解决难点,又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所占的比重较大,节奏训练的教学一直被视为一个难点。所以在钢琴课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方面的从教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讲授拜厄48课附点四分音符时,有的学生能地弹准确,而有的学生则很困难。这时,教师请弹得准确的学生来示范讲解如何才能将这一复杂的附点节奏弹奏准确。有的采用“划拍法”、有的采用“口念法”、有的采用“节奏细分法”将问题解决。在学习前松后紧和前紧后松节奏时,学生把前松后紧节奏,比喻为小马跑时所发出的声音,把前紧后松节奏,比喻为母鸡生蛋的声音,这些形象的比喻和由浅到深的设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三、钢琴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学生钢琴伴奏及歌曲弹唱能力

近些年的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已明显暴露其弊端。一般,学生经过几年的钢琴学习已能够弹奏难度相当于五、六级的钢琴曲,部分程度高的学生则能够完成具有相当难度的经典的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但如果让他们弹奏简单的歌曲伴奏,却难以完成。这样的能力显然是不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要求的。因此,提高学生歌曲伴奏能力及弹唱能力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当务之急。

1.五线谱与简谱并用,固定调与首调概念同时建立

由于在中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活动或是群众性的音乐活动中大量使用的是简谱,另外,现在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大多数是简谱,少数是线谱,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都是五线谱,钢琴教材更全是五线谱,学生根本没接触简谱的机会。如果弹奏简谱只会C大调,改变调性后在键盘上根本找不到音的位置,给钢琴伴奏课程的讲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从学习钢琴开始,就要五线谱与简谱并用,建立固定调概念的同时也要建立首调概念,这样不仅为钢琴伴奏课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线谱与简谱并用的具体做法:哈农、练习曲、乐曲这三部分教学内容仍然使用五线谱记谱方式。基本练习中的音阶、琶音、和弦以及歌曲弹唱部分的教学内容使用简谱记谱。

2.加入儿童歌曲固定伴奏内容,加强歌曲的弹唱能力

钢琴伴奏课是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一般是在开设钢琴课一学年后开设,开设两学期(根据需要各校开设的时间不等)。课程内容以讲授歌曲伴奏技法为主,并且理论课比例较多,实践课比例相对较少。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但是很难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加之受课时的限制,在实践课中,教师也只能对学生的和弦配置、伴奏音型运用给以一定的指导,学生很少有歌曲弹唱的实践练习过程。

具体做法:从开始学钢琴时便加入弹唱的内容,由一般的三部分钢琴弹奏内容即基本练习(哈农、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乐曲,变为基本练习、练习曲、乐曲、弹唱四部分。根据每单元或是每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知识点难易程度同步的歌曲伴奏,要求学生完成弹唱。这样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实施弹唱教学,学生就会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渐地形成弹唱的弹奏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

四、钢琴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学生学习动力

一般钢琴考试是音阶部分抽签,练习曲及乐曲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本学期所弹奏的内容中选择一首定为考试内容。这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一,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学期的学习状况,过度纵容了学生学习的懒惰情绪。对于具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学生和部分聪明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领悟能力,不用花太多的时间练琴,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进而使得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对于“零基础”入学的学生和部分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来说,看到别的同学弹奏的程度高于自己,不甘于落后,面对具大的学习的压力,放弃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甚至一学期只练习两首考试的曲目,以便通过考试。这样做,虽说是通过了考试,但却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训练,到了实践中还是一无是处。第二,考查内容不全面。前面已提到为了改革钢琴教学内容,添加了新的教学内容,传统的钢琴考试内容,则不能全面的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考试内容改革的具体做法:音阶、练习曲抽签决定考试内容,增加简谱儿歌弹唱的视奏内容。

音阶:根据教学大纲及学期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应熟练掌握的音阶全部为音阶抽签范围。

练习曲:根据教学大纲及学期教学进度要求,将学生在本学应掌握的练习曲根据难易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档次,每个档次的最高得分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选择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曲目。

乐曲:自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技能技巧特点及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乐曲。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5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 古筝教学 本土化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奏乐器之一,千百年来以其清脆悦耳的音色,婉转悠扬的音韵,余音绕梁般的意境拨动了万千文人墨客的心弦,古筝源远流长,更深受民众的喜爱。近年来,在我国普及业余音乐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也将古筝的学习热情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学习古筝的热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普及与国民素质的提高,但也有着诸多待修正之处,一些古筝教师至今仍在沿用传统的“师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枯燥乏味,更不能够引起低龄筝童的学习兴趣。基于此现状,亟需一种适用于古筝教学的音乐教学法来打破这种局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特点,比如即兴创造性和开放性,就给传统古筝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活力。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辅助工具是乐器,如果选择适当,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筝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可以独立的完成完整的曲目,能够很好的充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辅助乐器。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将奥尔夫教学法和古筝教学加以结合,必定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到古筝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优势:

其一,通过对节奏感的训练,让学生亲身体会音乐的要素,同时结合古筝的伴奏、齐奏和重奏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群体参与意识,可以使其全身心的参与到古筝技法的学习中,以此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性。

其二,以贴近生活的语言方式启发儿童,通过利用古筝特有的音色,让孩子进行音乐的联想,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以及音乐的感知能力。

其三,利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创作的特点,在古筝的教学中,利用即兴弹拨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的即兴表演的特点,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学习的压力,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即兴表演的能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

(一)音乐兴趣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不仅可以用在古筝一对一教学中,而且还可以在古筝集体课的教学中进行应用。将古筝教学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创造性的音乐教育,我们可以对零基础的儿童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引导,将学生带入古筝教学的音乐课堂,进行音乐启蒙。

教学课例:通过故事导入古筝简谱的认知

分别给出1-7这七个数字,并对学生强调所学习的课程为音乐课,所弹奏的乐器是古筝。讲述学生这七个数字和学琴的每一个人都被施加了“音乐的魔法”这样的故事,变成的“七个音乐小精灵”――DO、RE、MI、FA、SOL、LA、SI,每一个学习古筝的小琴童也跟着变成了音乐世界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并带领学生跟随老师念“魔法口诀”――1(一)唱DO,2(二)唱RE,3(三)唱MI,4(四)唱FA,5(五)唱SOL,6(六)唱LA,7(七)唱SI。

由于古筝这种民族传统乐器的特殊性,在古筝零基础入门教学中,古筝琴弦的固定音中没有FA、SI两个音,且由于演奏技法的限制,初学者无法弹奏出FA、SI两个音。正是基于此原因,在教学中,对学生采取以下引导:七个小精灵很高兴认识大家,但是有两个小精灵(FA、SI)藏起来观察、考验大家是不是真正喜欢音乐的公主/王子,等到大家学习到足够好的时候,它们就会现身和大家见面。所以,让我们牢牢记住1、2、3、5、6这五个现身的小精灵。

(二)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应用于古筝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之中,对重、难点节奏型的掌握起到强化作用,可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等声势动作运用于古筝教学的节奏训练。

课例:曲谱中的奥尔夫节奏训练

在进行古筝演奏技法的学习之前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在识谱后进行有节奏、有音准的唱谱。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将奥尔夫的声势动作加入其中,由老师做示范,带领学生进行声势的练习。在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课例中,可设计拍手和拍腿的声势动作――四分音符做双手拍腿动作,八分音符做拍手动作。在古筝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在做完声势动作后,老师与学生可以做互动性的节奏训练,将单独拍手的动作换成双人对拍手的动作;在古筝集体课的教学古筝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人小组进行节奏训练,不但可以采用对拍手的互动动作,更可以将拍腿动作变成互相拍腿的配合互动。这样的节奏训练,为课堂增添了很多的趣味。

(三)音乐创造性的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更应重视奥尔夫教学法所提倡的即兴创造性,学生要亲自参与到创造音乐中去。

古筝练习曲谱的创编。在古筝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针对某一指法技巧的基础练习,在教授完某一基本指法的演奏方法后,可让学生进行练习曲的自我创编。在一对一教学课上,可由老师记谱并适当引导学生减短或加长练习曲的长短;在集体课的课堂上,老师可在整个教学进度中轮流安排不同的学生进行练习曲的创编,并集体演奏,以此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古筝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更亲近音乐,更易于他们走入音乐的世界。将此种音乐教学法应用于古筝的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得古筝的学习更易于儿童接受与吸收,且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扬。

在今后的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单单可以应用于古筝这一种民族乐器的教学当中,更可以迁移到其他更多的民族乐器教学上,这种创造性的探索就需要更多有识之士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徐帆.几种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年.

[2]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M].北京:中国函数音乐学院教材,1986.

[3]吴静慧.浅谈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生命力[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杨立梅,李坦娜.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6]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7]秦文华.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以济南市城区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3年.

[8][德]卡尔・奥尔夫.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M].廖乃雄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6.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6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音乐教学;建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多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任。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艺术,已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为了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必须重视高职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当前,不少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音乐教育整体比较薄弱。高职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他们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给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1 高职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1)生源音乐素质不理想。受应试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对音乐知识成绩占很小的比重,甚至不需要音乐成绩就可以录取到音乐专业学习。不少音乐专业学生仅仅凭个人喜好或家长期望或对就业前景乐观的选择。他们本身对于音乐知识基础的学习基本为零,或是经过零散的培训。这必然给高职音乐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2)校本教材开发不力、教学方法创新不足。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关照。音乐教材是专业教学的依据和高职生获得美感与音乐情感体验的客观条件。选择和编写符合高职生身心特点的、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教材,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而目前不少学校选用的教材较为陈旧,理论性与实用性脱节。音乐教材急需推陈出新,更需开发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其现代化与多元化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3)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把音乐课程列为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基础课,因强调专业训练,往往将音乐教学时数随意压缩,对于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也不够关注,于是,对音乐专业教师的培养与引进也就难以得到重视,师资缺乏也就难免了。

2 创新教育条件下的高职音乐教学合理化建议

(1)在情境创设中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是教学的关键之一。新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情境的创设者。教师应该努力地创造出宽松、轻松和自由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能够感觉学习的主动、放松、愉快,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充分运用各种电化教育手段,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和探究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去体验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和尝试,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2)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合作精神。互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交互活动、交互影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程序来照本宣科,而要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生命跃动、让智慧闪光、让课堂和谐。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尤为重要,如果音乐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原本鲜活的课堂就会枯燥僵硬,音乐之美就会消失殆尽,学生就无法通过音乐来体验情感、陶冶情操。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较强的控制力与创造力,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才会有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气氛。同时,音乐教学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授课过程,不是仅凭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就能达到目的,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充分的对话与频繁的交流。教学中,教师适时加以指导,调动学生的情绪,与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心中所感,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增进了感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精神。

(3)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创新能力。音乐是一门审美艺术。音乐的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与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职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带人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的境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展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的能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在音乐欣赏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提升音乐欣赏的数量和质量。通过音乐欣赏,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爱国热情;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流行音乐魅力,张扬青春活力;通过音乐欣赏,了解国外音乐发展,坚定中华民族复兴之信心和决心;通过音乐欣赏,感悟音乐创作之艰辛和智慧,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创作欲望。

3 结语

作为职业教育者和音乐专业教师,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努力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敢于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培养高职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7

一、引导学生唱准音阶和八度以内的旋律音程

1.唱音阶:根据我校每年初一新生的调查情况来看:90%的同学不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针对这一情况,每节课进行C大调及A小调的音阶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任意组合和音阶分割练习,以达到熟悉唱名的目的。这一做法5个课时可见明显效果。音阶熟悉以后进行“点唱”练习,教师随意点其中一个音符,学生迅速的、准确的唱出来。这同时也是一个调性稳定的练习,这一过程学生积极抢唱,课堂气氛较好。

2.构音程:当学生比较熟练音阶的音高变化时,便要进行构唱音程的练习。可以先从小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着手,继而到纯四、纯五、大小六及大小七等大音程的练习。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有声构唱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无声的构唱,为发展内心听觉打下基础。在音程构唱时,要做到先想后唱,这里的想就是指内心构唱。想和唱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让学生熟记重要的基础节奏型

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音乐作品中音高固然重要,但它只有和节奏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在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特征的节奏叫做“节奏型”。初中生常用的重要节奏型有:

①XX ②XXXX ③XXX ④XXX

⑤XXX ⑥X·X ⑦X·X ⑧XXX 等

如果说整首乐曲好比一部机器,那“节奏型”就是零部件,我们只要把这些零部件熟悉了,再把它们组合起来,便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

三、循序渐进地进行基础的听力训练

当学生有一定的固定音高感和节奏感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及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听力训练。有效的听力训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固定音高感,也是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手段。听力训练课一改往日唱歌欣赏课的风格,让学生耳目一新,容易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单音听记: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五度之内的音开始,逐渐扩展到一个八度之内,进而八度以外。

2.节奏听记:即使在熟记各种节奏型的前提下,要想在规定的遍数中顺利的完成一条完整的节奏听记也非容易的事情,这时的方法便显的尤为重要。笔者认为,“简化节奏型”便能直取要害,我们通过“简化节奏型”的方法,可以在听记节奏时可以更加准确、轻松地达到听记要求。

3.旋律听记:有了单音及节奏的听记能力之后,顺理成章可以进行到更高层面的旋律听记了,旋律听记是单音及节奏的听记的发挥与巩固。

三种听记都必须要长的方法只会丧失学生的积极性,循序渐进才是学生发展的硬道理。

遵循有浅入深,有简到繁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四、视唱练习要做到“口唱、耳听、脑想、心记、手划拍”

视唱练习过程要求学生做到“口唱、耳听、脑想、心记、手划拍”。“唱”是加强自己对音高的记忆能力(最好跟着钢琴唱);“听”是提高自己对音高的分辨能力;“想”是培养自己内心音高的想象力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划拍”则是准确唱出各单位拍的时值及节拍感。新的练习曲一定要合钢琴一起练,特别是音准不好的学生,要用心去听琴,把握每一个音的具体高度,同时边唱边打拍,打拍可帮助我们掌握乐曲的单位拍的速度和时值。(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手上下动作击拍“”为完整的一拍,“”表示前半拍,“”表示后半拍)开始的时候把速度尽量放慢,音准和节奏都准确的时候再适当加快速度,但必须以乐曲中间不打节、不停顿为前提。最后要适当的强调乐曲的情感和音乐形象。

五、借用乐器来演奏视唱曲

在当今课改的大背景下,很多学校的音乐课堂都引进了乐器,这无疑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对训练学生的视唱练耳而言,更是天赐良机。每周演奏二条或多条视唱曲会给学生以后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而视唱的训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注定不会成功的。笔者除了上专门的视唱练耳课之外,一直坚持“每天唱二条”原则,相信三年下来,学生定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视唱练耳还要贯穿于唱歌课及欣赏课等其它音乐活动当中。总之,视唱必须积少成多,有始有终,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马克思曾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视唱练耳是音乐素养中最基础的基础,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学习阶段。荀子在《乐论》中强调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因而,优化视唱练耳教学,提高中国音乐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石蔚著.视唱练耳与音乐审美情感.作家出版社.2002年6月版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8

【关键词】幼教;声乐教学;实效性

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上百年的变化,幼儿教育也逐步成熟。幼儿教育课程里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如声乐、舞蹈等,声乐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一门特色学科,现代幼儿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让有效教学得到落实。

一、专业幼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声乐零基础。

幼儿专业声乐教学是培养幼儿音乐的综合能力。部分家长从孩子就业方面来考虑,虽然有些幼儿对声乐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兴趣,家长还是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学校,由于幼儿从未接触过声乐,没有理解声乐这门学科的真正涵义,同时,有些幼儿并没有音乐这方面的天赋,对于音乐根本提不起兴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时,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幼儿渐渐对声乐失去了兴趣。

(二)专业幼儿教师缺少教学经验。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部分专业幼儿教师都是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直接步入教育事业的,虽然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声乐专业水平,但缺少幼儿声乐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只能用其学到的知识进行教学,这让教学产生了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教师发挥能力。

(三)声乐教学课数不足。

幼儿专业声乐教学的安排是一个星期2到3节课,声乐教学课数不足,这让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也为幼儿教师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只是一概而过,幼儿掌握知识的能力很难达到幼师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没有从人数、声乐基础能力高低这方面来进行教学安排,使得幼儿教师未能因性施教,也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幼教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以幼儿歌曲为主,提高声乐教学有效性。

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很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通常幼儿教师会利用歌曲来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感,因此,声乐教师首先应熟悉各种幼儿歌曲,其次,应具备规范的唱歌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后以幼儿歌曲的特点在某个阶段进行教学。例如在幼儿声乐的初步阶段,就要对声乐的基础进行训练,例如发声方式、呼吸支点、歌唱支点等,与幼儿歌曲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幼儿的标准发声。中级阶段时,声乐基础练习可以逐步减少,应以幼儿歌曲为主进行训练。首先可以根据发声选择相应的幼儿歌曲进行声乐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幼儿如何掌握演唱的技巧。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舞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节奏感与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让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创造情境教学实践活动。

创造情境可以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对幼儿的歌唱、韵律以及舞蹈等进行综合培养,下面是《柳树姑娘》的教学案例:第一,幼儿教师应了解幼儿生理结构的特点,如:肺活量小、呼吸支持弱等,这样会让幼儿很难控制歌曲的节奏,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训练幼儿的呼吸。首先可用分句朗读儿歌,让幼儿充分掌握分句与节奏,同时也让幼儿适应歌曲的停顿与韵律。第二,幼儿教师先唱一遍,使幼儿感受歌曲的力度与音乐变换,同时,对歌曲的内容进行讲解,如柳树姑娘的心情变化关系等。这样可以让幼儿把歌曲的音乐、节奏、歌词相互联系,充分感觉音乐带来的美感,培养幼儿音乐的审美能力。第三,幼儿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表演活动,可分为两组,一组唱歌词,一组配音,如唱:沙沙沙沙、阿哩啰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音量协调和音乐融合的掌握能力。第四,首先幼儿教师让幼儿对教师的教学做点评,如教师的范唱是否清晰等等;其次,幼儿教师做总结,点评学生在这过程表现有不足的地方,同时表扬幼儿表现出色的地方,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柳树姑娘》这首歌曲的感受。

三、总结

幼教专业声乐可以培养幼儿声乐知识的基础,对幼儿声乐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不能只墨守成规,应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中不断创新,明确教学目标,创建一个与时俱进的幼儿教学系统,运用个性化教学,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阿丽.浅谈幼教专业声乐教学培养兴趣的重要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1):278-278.

[2]余童仙.浅谈职专幼教专业声乐的教与学[J].福建歌声,2011,(1):28-29.

[3]韩璐.浅谈幼教专业声乐作品的选择[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2,(9):198-198.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9

一、视唱练耳课程与行为主义

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甚大。其观点: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把刺激与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这样,教学中练习或习惯的形成就成了学习的同义词。根据这一原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研究长期以来围绕着如何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来展开。例如:要让学生形成固定的传统和声思维模式,在和声听觉训练中,我们就会根据传统和声理论编排和弦序列,当这种特定的和声音响对听觉反复刺激后,学生就会产生听到一个和弦,就会期待和想象下一个和弦的反应。因此进行这样的训练,课程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以华生为代表的经典行为主义强调反应之前的刺激,以斯金纳(B. F. Skinner )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则强调反应之后的刺激,即强化。斯金纳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在他看来,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行为主义认为,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主张把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然后按照逻辑顺序排列,逐步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最终达到课程目标。

行为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对西方课程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至今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发展还产生很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强调行为目标,如:视唱练耳教学更侧重于音乐感知力的培养,围绕如何强化音乐听觉能力的研究是最重要的教研内容。在柏西・布克著的《音乐家心理学》中对音乐记忆的性质和可能性的看法是“将习惯定律运用到你的心理方面去”。②因此良好音乐听觉习惯的形成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2.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积累,大多采用直线式教学。如:视唱练习曲的编排上,音的高低由近距离的音程向远距离音程扩展,调的学习顺序采用由少调号至多调号的编排方式等。

3.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如: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脱离音乐作品的音阶、音程、和弦等的纯技术技能练习的必要性是经常被强调的,这是提高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有许多教师将教学的失败归咎于课内、课外的基本练习不够,强调学习过程中保证基本练习曲操练时数达标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表现为热衷于编排脱离音乐内容、音乐风格的单纯的音阶、音程、和弦式的视唱练习曲进行音准训练等。

4.主张进行个别教学。视唱练耳课采用小组课形式授课,其目的是尽量缩小学生之间音乐能力的差异,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这个观点出发,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小组中学生人数越少,针对性越强,越便于教学的强化训练,教学效果就越好。

5.提倡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模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各个训练领域都十分强调教学设计和过程模式,如:节奏训练、音程训练、和声听觉训练、旋律听写训练、视唱训练等都有其基本的、独特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6.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如:挖掘音乐潜能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7.注重教学绩效、成果分析和目标管理等做法。如: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管理,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各分级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对各级别的审核标准做出具体规定,为整体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为保证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目标管理机制。我国的许多音乐院校都有类似大同小异的课程目标管理机制。

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对视唱练耳教学观念的影响,首先突出地表现为在教学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怎样教”而忽视了“教什么”。但是,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的教学程序,又必然直接涉及教什么,不教什么。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如果只注重教学手段和课堂行为的改进,就会在以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可以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上做文章。这样就必然只关注局部而不顾及整体,从而影响到整体视唱练耳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方式和课程评价模式的开发和研究。其次,行为主义者过分依赖于对学习的分析结果,把人类学习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机械。在视唱练耳课教学中,如果认为将音乐各要素作为音乐这台机器的零件,把对音乐各要素的掌握等同于音乐能力,因此只要把音乐能力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各项技能,并将这些技能视为机器零件拆下来一一加工,以为有了好的零部件机器就可以正常运转未免过于乐观。因为缺乏整合的机器即便能够运转,也不一定能做到持续的、良性的、高效优质的运转。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家尝试解释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复杂的心理过程视为人类思维程序。认知心理学家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认为学校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是认知领域的学习。有些人把学校学习与认知发展视为同义词,从而导致了一场心理学的认知革命。其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处理环境中各种事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试图解释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某种反应,而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不是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布鲁纳(J. S. Bruner et al )认为,思维方式是各门学科所使用的方式的基础。布鲁纳的观点促使人们去思考最佳的学科结构的问题。认知心理学思想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影响,在于主张螺旋式的课程,因此必然会让学生一开始就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概念。认知加工理论对视唱练耳课程设计的影响在于,指导视唱练耳课程设计者通过概念、命题和建构的组合设计课程。如:由孙从音主编的《基本乐科教程》(1997)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建议以练耳(音乐听觉训练)为主线,视唱和乐理的进度尽可能地和听觉训练相配合。特别要围绕着听觉训练中的八个要素和八个循环(八个单元)的螺旋式上升进行。”③这八个要素是指:1.节奏,2.节拍,3.和声,4.曲式,5.力度,6.速度,7.调式,8.音乐表现。在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也有截然的区别:对乐音的体验建立在音程与和弦交叉进行的基础上;在视唱练习曲的编排上,调的学习顺序采用由相关调号(一个升号调与六个降号调,二个升号调与五个降号调……)同时进入的编排组织方式等。认为在视唱练耳课程设计中,关键在于基本乐科的学科呈现方式应该同学生的思维方式相符合,使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扩展、再扩展。学科结构的思想一度被广泛用于课程设计,并把这种课程作为培养精英的有效途径。

认知学派在课程设计中存在着侧重于关注学科的知识结构或侧重于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两个观点。布鲁纳倾向前者,奥苏贝尔(D.P.Ausubel)则倾向于后者。奥苏贝尔用“同化”作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同化。为了使课程设计符合同化理论,产生了“逐渐分化”原理。其依据是:(1)学生从已知的包摄性较广的整体知识中掌握分化的部分比从已知的分化部分中掌握具体的知识要容易;(2)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各门学科内容的组织,是依次按包摄性水平组成的。④奥苏贝尔反对只求教材编写自成体系,而不考虑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依据这一原理,视唱练耳必须按照乐理的音乐基本理论,按照其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组织成有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系统,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巩固点,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布鲁纳强调归纳法,奥苏贝尔强调演绎法,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教材体系。例如:在和声听觉分析训练中,一种训练法是依照先学习音程的听辨(从近距离的二度音程到远距离的八度音程及复音程),再学习三和弦的听辨(从原位到转位),而后学习七和弦的听辨(从原位到转位)顺序进行的。另一种训练法是在进行音程的学习时,将音程的知识内容与三和弦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当学习三度音程时,结合原位三和弦的训练(因为两个三度音程的重叠即构成了三和弦);学习四度音程时,结合转位和弦的训练(因为三度重叠四度即构成第一转位的六和弦,而四度重叠三度又可构成第二转位的六和弦);而当学习和弦的同时,由于三和弦的根音与五音构成五度,转位和弦的低音与高音都是六度,所以又可建立五度与六度音程的听觉暗示,使旧知识与新知识产生关联。无疑,前一种方法是根据学科体系作为教材编写的基础,后一种方法是根据奥苏贝尔以“同化”作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的原理,把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按照学科结构来设计,先进行音程的听觉训练教学再进行和弦的听觉训练教学是最佳的选择,在乐理教学中,也是按照音程、和弦的顺序进行的。因此在已有的视唱练耳课程设计中,以学科结构顺序设计练耳顺序一般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按照学生认知结构来设计的话,音程与和弦的教学同时进行应该更为合理。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新的和弦知识与旧的音程知识产生关联,在学习和弦的同时,又强化了音程的知识内容学习。视唱练耳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潜在意义在于它是否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只有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课程内容,才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学生无法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产生关联,就只有通过过度的学习,以求通过考试。其结果是“考完”后则“忘完”,从而丧失了音乐学习的意义。如果有些学科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难以同化,或有时课程内容无法按纵向的形式组合,就要采用“整合协调”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有关概念的异同。

三、视唱练耳课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如果视唱练耳课过分追求认知学习,就有可能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产生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学校音乐教育应该是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单从认知角度来设计课程是片面的,这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攻击的突破点。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是行为主义关注的),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意图等各不相同的个人内部行为。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对学生没有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可能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教育改革浪潮迭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从而赋予音乐教育更丰厚的人文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C.Rogers)认为,持有唯有认知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观点,是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当人的基本需要得以满足,自我实现就成为个体的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能加强学习动机,因此学生的自我实现是课程法定的中心。他们把课程看成满足学生生长和个性整合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学生个体。罗杰斯的观点是,课程既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这是认知心理学家所强调的),而是要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否则学到的知识很快会被遗忘。在音乐基础教育研究中,往往认为只要音乐课程的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就能很好地学习。因此在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实践中,必然存在只注重基本乐科的外在辅助价值,忽视其审美的内在本质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音乐技术体验而忽视审美的音乐情感体验;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视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状况。视唱练耳课如果不关注什么内容对学生的音乐发展是最有意义的,如何使学生最有效地、感情投入地进行视唱练耳学习,就必然以牺牲音乐情感体验为代价来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认知。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意义不是内在于课程之中,而是个人赋予的,只有对个人有意义的知识,才是知识得以保存不被遗忘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课程强调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学生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整合必要性是很有道理的。但在音乐课程中如何把学生个人生长与传授音乐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会遇到困难。在我国,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颁布以来,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关键的全面实验阶段,在音乐教育实践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呈现的音乐教育观念转变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如何处理音乐审美教育与“双基”教学的关系上。新音乐课程观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与原课程强调“知识本位”,重视课程本身的严密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形成鲜明对照。应该说,对课程的认识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进步。

然而,将传统的 “双基”(指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与音乐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理解为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音乐教育加以摒弃,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质量以提高鉴别评价音乐的能力。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就不可能领悟音乐中所体现的美的创造价值,也就无法深入到音乐的审美境界中去,领略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科达伊对于当时匈牙利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低估儿童理解音乐艺术的能力的现象,称之为“教师的迷信”。科达伊通过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能力的培养,使之具备音乐的一般读写能力,并能表演难度较大的多声部和转调的合唱,获得了较高的音乐才能。科达伊说:“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的和谐的音响,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⑤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表演能力,“和谐的音响”想必是无法创造出来的,而“和谐”的审美体验则无疑是无法深入人心的。如果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基本的音乐需要和音乐生活密切相关,成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必要,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最有效地、情感投入地学习视唱练耳技能。因此,应赋予音乐基础课更多的个人意义,促使富有积极意义的音乐学习的产生。

应该承认,学生最关心的是视唱练耳课程学习对其个人音乐生活的意义,因此,视唱练耳课程工作者应当对此做出反映。什么样的音乐基础课内容对学生最有意义?怎样才能将学生的个人生长需求与音乐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传授很好地结合?人本心理学的另一代表人物马斯洛(A. H. Maslow)生前曾试图解决个人生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学习内容并不妨碍个人生长。在音乐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这也同样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人本主义者坚持注重情感的课程比传统的课程能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知识,并坚持‘信则灵,不信则不灵’,难免使人感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⑥

四、结语

行为主义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认知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的起因。这三个心理学派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教学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音乐基础课来说,其课程理论应建立在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感受、社会的需要,汲取心理学思想的各派所长为我所用,才能使视唱练耳课程成为使学生“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综上所述,音乐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总是与心理学思想和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心理学成分。首先,视唱练耳课教学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对基本乐科课程内容理解的情况,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对基本乐科课程内容进行组织,不清楚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就无法有效传递这些课程内容。其次,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必定会涉及某种发展和学习模式,科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训练模式需要心理学原理的支持,因此,心理学原理应成为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

① 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 【苏】柏西・布克著《音乐家心理学》(金士铭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第69页。

③ 孙从音、范建民主编《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练耳的教与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④ 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5页。

⑤ 引自杨立梅编著《科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音乐基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封二。

零基础音乐培训篇10

【关键词】音乐钢琴;教育;改革;创新

钢琴课是音乐教学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不但要做到教学生弹好钢琴,还要教学生如何真实、生动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容,把演奏的技巧和音乐作品融为一体,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谈钢琴课堂的教学。

一、注重基础训练,强调基本演奏技能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职中前还未摸过琴,面对如此情况,我除强调学生的基础训练外,还将钢琴基础演奏技术进行分类,择其要运用于教学,以使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尽可能多地技术类型,从而建立必要的弹奏技术根基。在学习新曲时,我从“聆听”入手,使学生对全曲有一个整体把握,让学生体会到演奏技法所表达的风格和他们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融欣赏与练习于演奏过程中,让学生用心灵去理解音乐逐步走进技法的艺术殿堂。如:跳音练习中我先让学生身体力行,课前十分钟组织跳橡皮筋活动;让学生听曲《跳橡皮筋》的录音磁带;然后教师示范弹奏该曲,让学生找规律。(1)每一音都有反弹动作(跳跃);(2)触键快、离键快;其演奏效果为:乐音短促、跳跃,最后让学生实践,教师随堂辅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经过这样强化训练,结果是喜人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但掌握了钢琴的主要技法,对音乐的记忆、理解、感受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二、科学合理的练琴方法,可以提高练琴效率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为使学生练琴达到预期目的,老师必须抓住练琴中需要掌握的几个重要环节:1.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首先要读准音符,把五线谱上的音记准,在键盘上找到相应位置,不要弹错音,手注意尽量不要离开键盘;其次要养成数拍子的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拍子准确;再次,要严格按照乐谱上标的指法弹奏,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读谱的顺利进行,更能表达出理想的音乐效果。2.慢练。慢练可以使练琴者大脑有充分的时间去想、看、准备,去修正缺点和毛病,使之更符合预定的要求。这里我们可以用节拍器和大声数拍来控制弹奏速度,如果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慢练时应该严格按照乐谱上的指示去弹奏,发现音与音、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联系,为准确表现打下扎实的基础。慢练是开启所有技巧难关的金钥匙,但它只是一种手段,等到练琴者能够准确、慢速弹奏后,就可以逐步加快速度,直到按原速弹奏。3.分解练习。弹奏钢琴时,左右手分别承担着不同声部、不同节奏、不同织体的弹奏任务,有时一只手要弹奏几种不同音色、不同力度的声部,为了准确、全面地掌握全曲,可以把乐曲拆开进行练习,好比生产一部汽车,首先都要从一个个小零件做起。这种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分解练习。

三、“内心听觉”的培养是弹好钢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