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基本规律十篇

时间:2023-06-13 17:14:50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1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贯彻了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可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运用法律保o自己。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提出了纲领性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这一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应运生,这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负责任的守法公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中小学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理解道德与法律概念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内外一致的双重规范机制,缺一不可。道德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言行,并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并发挥作用。道德对人是一种“软约束”,法律对人是一种“硬约束”。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律是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由此可见,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道德主“内”,法律主“外”;道德治“心”,法律治“身”;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与法律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刚柔相济,内外结合,共同制约和引导着人们的行为,调节着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良好的秩序。可以这样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有力武器。

二、理清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侧重培养有德性的人,更多的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强调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法治教育侧重于培养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具备法治精神的公民。法治教育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引导学生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让学生从小懂得,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教育追求的是未来公民能够理性地、执着地探索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推动社会以法治的方式发展。

三、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

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既要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又要加强中小学生对法律信仰的培植,帮助中小学生从小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既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取向与法治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道德化的法治教育和法治化的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它们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动态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孔子就曾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以法律刑罚整顿、约束民众,虽然民众为了避免刑罚而服从,可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无法使他们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仅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而且会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可见,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同样,我们也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撑下进行法治教育,才能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好地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使他们自觉遵法和守法,凸显法律的权威性。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2

一、思想品德课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

(一)思想品德课在小学德育系统工程中的地位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对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已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嗣后,《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以及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此问题都作了具体阐明。同时,国家教委还集中力量编写了系列教材。遗憾的是,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有的人口头上承认它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把它作为软任务;有的教师厌教,因而影响学生厌学;有的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好思想品德课与班主任、少先队工作的辩证关系,往往把思想品德课这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当作为班主任工作服务的工具,处于从属地位。这就极大地贬低了它应有的地位和削弱它的德育功能。在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今天,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重新领悟中共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和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所谓“重要途径”,既不是唯一途径,也不是一般途径。而是占有重要地位。众所皆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机构成部分。削弱德育就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德育目标多途径、多渠道。除思想品德课教学外,还有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和各学科教学等等。这些基本渠道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彼此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共同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但是,必须看到思想品德课在诸渠道中处于特殊地位和起着其他途径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思想品德课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遵照自身的教学大纲,以比较系统的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每一个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的教育都是一场“阵地战”、“攻坚战”,像钉子入木那样,牢牢地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并引导学生相应地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着重及时抓住学生现实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灵活性强但欠系统。各学科教学虽含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仅从本学科特点出发,适当地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没有象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系统。可见,思想品德课的特殊地位、重要途径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而是有着不容否认的客观依据。

还要强调指出:思想品德课设置是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把它作为一门学生思想品德奠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素质基础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思想基础。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很重视在小学开设不同名称的道德课,所不同的是,它们是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而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那种把思想品德看作是一种软任务,将它贬低为为班主任工作服务的一种手段,无疑是扭曲了思想品德课本来的真实面目。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同任何事物一样,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是固有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其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功能,才能在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收到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与任何学科教学一样,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但由于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中的特殊地位,在实现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中它又承担着自身固有的独特功能。《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规定:思想品德课“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这是思想品德课最显著、最突出、最主要的功能。现实表明,小学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促使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协调充分的发展。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五爱”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功能,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历史赋予的重任,又是时代的要求。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和运用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按其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着,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碰钉子、受挫折,甚至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样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与他系统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与学之间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对矛盾的开展和解决一刻也离不开教学载体--教材。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在此基础上内化为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观念,相信真理性的教材内容;然后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学生主观努力,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由此可推断出: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

知,是指认知、知识、知道。这个“知”,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就是道德认识。情,是指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爱憎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所内化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的形成,不仅深化了认知,而且有利于转化为信念。信,即相信,相信教材真理性的道德观念、道德观点,是知、情的“合金”。这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具有关键的一环。信念的萌发既加深道德认知,增强道德情感,又将成为付诸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意即意志,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行动的一种能力,是知、情、信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即行动、实践。在坚强意志支配下,将道德观念、观点付诸实际行动,形成知行统一。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可见,知是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的环节;信是以知、情为基础所形成的较为坚定的道德观念,是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核心。行是归缩、目的、立脚点。意志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直至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学生有了坚定信念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反过来又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可见,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既然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它必然受着诸多客观规律所制约。如注意规律、认识规律、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统一等规律同样支配着思想品德课教学。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选择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道德行为都必须胸中有全局,站在理论的高度,全方位地把握教学规律,方能胜利地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历史使命。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的具体运用

规律深藏于事物内部,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教学实践表明,“激情、悟理、导行”三部曲(或三步骤)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特殊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1、激情。激情指的是激感。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内驱力启动的必备前提和基础。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心情振奋,心扉敞开,内驱力启动,学习动机必然易于确立。同时,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心、追求新颖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特点。用“愉快教育”手段撞击童心,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学伊始,应精心设计,创设童心情境,展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因人、因教材特点而异,形式多种多样。小品、讲故事、直观演示、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电教手段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如讲授“怎样穿着才算美”一课,先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学生珍珍和她表姐如何教她打扮去参加“怎样穿着才算美”的讨论会的小品。矛盾由此展开,全体学生身临其境,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从乐趣中开始探求美的道德观念。

2、悟理。悟理即领悟真理。要求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并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明确观点,初步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为达此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若干个问题(矛盾)逐层推进。即把矛盾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形成激疑一求疑一解疑的过程。如,在《珍珍穿着》的小品演完后,教师逐个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①珍珍的打扮美不美?②为什么说珍珍表姐的打扮用在珍珍身上就未必美?③鲜艳、时髦能不能与美划等号?④小学生的穿着打扮怎样才算美?怎样不算美?这些问题象投石激浪,学生情情骤增,举手争先发言。教师从中因势利导,适当点拨,间中穿插音乐伴随穿着表演。最后教师归纳板书“质朴、自然、大方”,并略加解释。矛盾展开至解决,高潮迭起,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紧张、兴奋和欢乐之中。从而让学生在愉快体验中获得“穿着美”的道德真理。

悟理是教学过程重要步骤,抓好了有利于导行奠定扎实基础。从我们教学实践正反两方面看来,需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趣味性。教学中的趣味性,既是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需求,也是“愉快教育”的手段和目标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设疑和语言表述以及引用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否则为趣味而趣味,投学生不健康的所好是一种低级庸俗的表现。科学性要求:①知识、观点要正确。②事例要科学准确。③事实与观点应吻合。④设置的问题要规范,符合时代精神和学生接受能力。⑤板书内容要与教学目标、课题相一致。第三,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论是设疑、解疑,还是引用材料都应从学生思想实际、知识经验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若脱离学生的实际,不仅无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也难以开拓学生思维,师生双边活动难以进行。教学上“启而不发”,教师唱独角戏,往往是由此而产生。第四,要有教育性。教育性即思想性,这是本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在宏观上,可根据形势要求和学校每月思想教育中心调整教材顺序;还可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在微观上,充分挖掘教材思想性,增强教育效果。如讲授率领红军过彝族地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时,应升华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高度。同时,教师应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情理交融。

3、导行。导行就是在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愉快教育”不仅要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乐学中求发展,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勤学获得真理,享受着成功的欢乐。倘若缺乏道德行为的体现,必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成为空洞的说教,那就会丧失本门学科的生命力,违反设置这门学科的初衷。

如何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我们着重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运用观点,辨析是非。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一节课灌输一个道德观点或观念。在悟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行为或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议论,运用刚学过的道德观点来进行辨析,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该那样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第二,课后检查,深化导行。根据每堂课讲授的道德观点,提高相应的行为要求(有时采用书面作业形式)。经过一、二周,采用简便形式或在一堂思想品德课讲新内容之前的几分钟组织汇报,做对的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再提出要求,教师适当做好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一项依据。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3

【关键词】中日小学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09-01

中国与日本是邻邦,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国家,两国小学道德教育内容有诸多的共性。但由于国家制度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文化水平、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上的差异,又使两国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存在明显区别。对中日两国小学德育内容上差异性的比较,有助于吸取日本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优势,有效地进行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的道德素质。

中日德育内容差异性比较分析:

1.德育内容的微观性与宏观性

日本小学德育内容主体是更微观和注重细节的,不仅仅是有日常生活中具体的道德规范,更细化到学生的生活态度层面。 1977年7月,文部省颁布的《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小学德育内容由三个方面28个项目组成。即: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项: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礼貌与遵守时间,钱物的使用。2.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包括13项:自主自律,自由与责任,明朗与诚实,正义与勇气,克服困难,反省、节制,爱护自然,虔敬,重视个性,进取心,合理的态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3.关于对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态度,包括12项:热情、同情,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权利与义务,勤劳,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热爱学校,爱国心与乡土爱,国际理解与人类和平。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是很细化和微观的。在每个大条目下细分到很多小细节。细微到近乎包括了学生意志品格和行为规范的每一个方面。大到热爱国家,小到钱物的使用。不仅有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更没有忽视对学生生命和生活习惯的教育。这是很多国家德育值得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

我国小学德育主体是一种较为宏观的、大方向的政治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从中不难看出规定过于宏观,过于重视对小学生爱党爱祖国的感情的培养。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导致了即使在小学生中强调了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小学生也很难自然萌发这些情感,更不可能上升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行为。我国的德育,是一种理想化的德育,有些脱离了小学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缺乏对儿童日常生活及意志品质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它有了不真实的一面。

2.德育内容层次清晰性与模糊性

从教育角度讲,合格且有效的教育是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内容与要求层次化、序列化,日本小学德育大纲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日本小学德育内容注重层次性。它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出发来制定的。例如说,“端正礼貌规矩,有规则地进行生活。”看似简单的要求,但日本的德育大纲里,对不同年级则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他们认为,在低年级,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待人接物,穿着整洁大方,遵守规定的时间为主要内容;中年级,在这基础上增加不同地点场合的礼节,有效地支配时间的内容;在高年级,又在低、中年级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理解相互尊重的礼节的重要性,有规则地生活等内容。而且这些条文的序列因素是十分明显的,也表现出了不同年级之间要求的连续性和承前启后的关系。

中国小学德育大纲在此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层次模糊。我们从中国小学德育大纲中的教学要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我国德育内容并没有循序渐进,没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身心发展而分出有效的德育层次。在这种层次模糊的前提下,教育的有效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3.德育内容出发点整体性与单一性

日本小学德育内容制定的出发点是科学的,日本德育大纲自1947年颁发新的教学大纲以后,几乎是每隔10年修订一次,在基本能够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程度,对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科学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内容的制定是建立在社会和学生个体二者基础之上,在大纲里的每一个条条框框还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更注重学生个人品质的形成。

中国小学德育内容按照社会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而制定。“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更看重的是社会对小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重视不够。从以上的宏观性以及层次模糊性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从整个出发点显得略微单一。

有效的教育是基于我们的教育对规律的遵循。一是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是教育的立身之本。二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这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出发来看的。因此,教育要紧密随着时代的脉搏,时刻关注着社会发展和需求,更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综合以上差异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我们还是有所欠缺的。宏观,粗框,略微忽视学生自身。在德育的制定和实施上略微忽视了社会与学生个体的协调性与共存性。导致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架空和理想化,缺乏实效性。在以后的德育道路上,要有所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原国家教委.小学德育纲要.1993-3-26.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2月27日.

[2]鲁洁,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4]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4

一、朱熹《小学》德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蕴含朱熹独特德育思想的《小学》是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光辉结晶,全书分内外两部分。内篇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四卷;外篇包括《嘉言》和《善行》两部分。内篇的内容立足于生活,教人以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外篇则是记载名人贤士的崇高德行,目的是让学生以此为榜样进行学习。《小学》拥有极大的影响价值,朱熹认为后生儿童初学规范时,只要按着《小学》中的要求去做,就基本懂得了该怎样去做人[1]。在《小学》整体内容中蕴含着深刻的德育过程基本规律方面的可贵思想。1.强调明理于先,身体力行传统的童蒙教育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培养,注重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孔子强调“学以致用”,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不能仅从其言语中来判断,而应立足于实践来检验,正所谓“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2]。古代先贤的思想向我们揭示出传统道德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统一培养教育。朱熹也非常重视“力行”,他强调:如果不用躬身实践,只是口头上学习道德知识,那么我们七十岁师从孔子也不晚,两天就可以学完的知识何须多年跟随孔子呢[2]。因此在《小学》一书中,朱熹注重以儿童现有的认知为基础,注重养成教育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之方,洒扫应对。”以贴近日常生活、基于孩童认知规律的特点,将“事”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促使儿童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礼仪,这比向儿童空谈德育理论知识要有效得多。从具体的“事”入手,可使儿童在“行”的过程中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注重运用各种隐性德育资源德育过程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社会性,这已成为共识。在《小学》一书中,朱熹对这一认识有着充分的表述,他主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运用陶冶法对孩子进行道德养成教育,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家庭教育中,朱熹主张父母及时对儿女进行教育,“子能食食,教以右手”。朱熹认识到优良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品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议父母在家庭中要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朱熹以孟母三迁的事例充分说明了家庭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朱熹指出要重视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注重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影响来感化孩子以进行道德教育。教育者应以身作则,通过为学生树立榜样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行为的转化。朱熹以明道先生的言论为例,“择其学明德者为太学之师”,又以北宋学者胡瑷事迹阐述“严条约,以身先之”,向我们揭示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朱熹还非常重视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他指出社会上“经残教驰”、“乡无善俗”的不良环境会导致“蒙养弗端,长益浮靡”,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行。从上述关于朱熹的分析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朱熹不仅看到了家庭环境、教师人格魅力等隐性教育资源在儿童品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意识到了学生品德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实现,还应该密切联系家庭和社会,整合来自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教育网络。3.重视儿童品行发展规律的特点德育的有效开展最终会落实到让学生能将合乎规范的外在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信念,如此便可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实践活动中用以调节、完善自己的行为。然而德育的实施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这样才可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朱熹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人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基于此,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所谓“小学者,当其事;大学者,穷理修身”。在小学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立足“教事”思想逐步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行;大学阶段从“教理”出发,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在智力发展的同时,道德认知会渐渐提高,而合乎标准规范的道德行为会受到道德认知的支配,所以若基本的道德认知基础在小学阶段没有夯实好,那么到大学阶段再来补救就很困难了。《小学》强调道德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因为只有儿童的道德行为符合外在他律要求时,儿童才会转向满足个体需要的道德规范,因此,必须对儿童逐层开展道德教育才是最合理的[3]。这些观点与当代道德教育家科尔伯格以及布尔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是十分正确的。

二、当前小学德育过程中问题的主要表征举要

目前,我国小学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或将德育局限于教科书,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或忽视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学生面对教师冷若冰霜的说教根本无法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无法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学校德育被异化为“道德知识的”教育,导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师生关系也因此紧张。此外,学校德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德育目标太过宽泛,缺乏层次性,德育收效甚微不说,还造成学生基础道德观念淡薄等后果。

三、借鉴《小学》德育思想优化小学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优化德育过程是解决我国当下学校德育低效的主要途径。挖掘《小学》蕴含的德育思想,积极探索变革学校德育过程的措施,对于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1.循序渐进,处理好德育客观要求与学生品德现状的矛盾学校德育的目的是将社会所要求的种种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然而,学校教师在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时却枉顾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硬性的说教方式向学生传递抽象的道德理论知识,企图“一步到位”地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这种方式非但不会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反而会使学生因觉得“假大空”而抗拒老师的教育,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我们应借鉴《小学》中教以孩童“眼前事”的原则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道德行为规范做起,然后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学生的品德要求,以使学生内化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才会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2.学生的主体性与生成性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卢梭曾说过:“道德最终的栖居地深藏于人的内心。”[4]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从内心对道德主动追求和自觉遵守。传统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乐此不疲单向度地向学生施加各种影响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这种德育模式虽然即时效果明显,却不能保证学生真正地从心底内化道德规范,以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但之前的教育实践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这一潜能,一味地让学生依赖于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自我实现倾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道德潜能,注重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引导他们向善、行善,这是比说教更有效的方式。《小学》中提到的“责善,朋友之道也”向我们揭示出儿童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能不断调整并完善自己的品行,最终生成自己的自律性与主体性道德人格。3.德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传统蒙学中有很多关于德育方法的真知灼见,如克己内省、因材施教等。但是,目前学校德育方法却“独树一帜”,说教式盛行。德育目标和内容也都是从教师权威出发,把成人固有的观念强加给学生,一味地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规劝。我们忽视了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以理服人、以情服人的综合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交流、共鸣的过程。如果教师把学生单纯地当做自己的“附庸”或被管治者,缺乏情感地向学生讲授品德规范,那么学生是很难养成良好品德的。因为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快速时期,他们对于自尊的需要特别强烈,他们希望自己被尊重,希望自己可以体验到尊重,所以,如果学生被尊重的诉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再多的道德知识也无济于事[3]。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变训斥为诱导,变冷漠为关爱,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就如《小学》中提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那样,多依靠礼仪实践、音乐陶冶等途径来进行德育,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心扉,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4.德育过程中应正视反复性和渐进性规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几次说教就能让学生认同接受外在的品德规范,并把它们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为“立竿见影”而采取突击式教育。我们应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逐渐完善的过程,如果没有充足的积累做铺垫,那么就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古人讲的“积善成德”就是这个道理。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我们应借鉴朱熹的做法:“七年,男女不同席;八年,始教之让……二十而冠,始学礼”,即先教给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然后向其讲授道德文化知识,进而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我们应注意在德育过程中反复抓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该有创新意识,协调多方力量,做到常抓常新。5.德育过程应立足于生活,避免空壳化良好品德的形成最终要落实到一日的生活、学习等实践活动当中去。道德及道德教育产生于生活,最终为了改变生活。一切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赋予学生生活智慧,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用积极的认识和乐观的态度去对待、领悟生活[5]。因此,我们不能再一味地沉迷于行为的训练,却将人的内心感受与实际行为隔离开来,与生活发生决裂。我们的小学德育本就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洒扫”等具体生活中,更接地气地在活动中培养其品行。在深化课改、立德树人精神的引导下,不少学校富有创意地开展德育活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空话套话、不切实际的空壳化的形式主义现象,过于注重粉饰却缺少真正落实。所以,在德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一些活动以促进儿童品德的发展。

总之,传统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对我们当下学校德育过程的变革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我们应当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对《小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十分重视儿童的养成教育,注重通过日常的生活实践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能够遵循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我们当前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6]。不过,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小学》作为封建时代道德教育的启蒙读物,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色彩和意识缺陷。因此,我们应注意鉴别区分,明确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剔除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冯文全 杨 慧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文刚.小学译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2]张艳红.德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余小波.唤醒人内心的道德自觉[J].中国德育,2016(20).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5

长期以来,广大的学校、教师迫切的希望和要求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在座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终于召开了。首先,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并通过你们,对长期以来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感谢,大家辛苦了!衷心地谢谢大家!

在此,对学校德育工作我想谈几点意见。

一、目前我县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职责明确。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教育局适时调整充实县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德育工作,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时成立了学校德育处,各学校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全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领导重视,机构落实,职责明确,措施具体,使德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章循。

(二)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各学校组建了以德育处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以班主任、政治(思品)课教师、团队干部为主力,全体教职工密切协作,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

(三)丰富德育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一是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抓好《*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二是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三是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改)》重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四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以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为载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五是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全县小学开展了“争做合格小公民”演讲征文活动,倡导争做“小帮手、小标兵、小卫士、小伙伴、小主人”等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准,积极开展“诚信双柏,从我做起”征文及实践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校园氛围;为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延安精神宣讲活动;为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全县各中学以“绘制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为主题,开展了“*少年,话小康”演讲征文竞赛活动。城区中小学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同时,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先进禁毒、防艾、防邪、拒黄、环保等教育;五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三全”“三爱”“三让”教育活动。

总的来说,我县的学校德育工作,各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都不同程度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切实加于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核心”与“中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少数教师的不良言行起到了负面作用。

三是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各上平等相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等。在具体工作中,在持之以恒上做得还不够。

四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高低年级、不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学生实际。

五是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轻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

六是德育合力不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难于形成德育工作合力。特别是家庭教育工作滞后,家长学校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组织和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的责任,大多数家长普遍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

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学校内部的德育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全面辐射,没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

八是重制度,轻落实。有的学校虽制定有好的德育工作制度和措施,但却忽视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评价,制度成了摆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九是经费投入不足。德育经费的投入没有体现“首位”地位,“德育基地”、“德育室”、“德育角”等硬件基础建设有待加强;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经费不足。

二、务必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中小学德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什么工作,都有必须明确目标和任务,即工作的主旋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克服了“大而空”的问题后,重心下移

,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当前,中小学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工作的主旋律应该是:以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学生应知应会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我县中小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学校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步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教育局将作具体的安排布署,我这里从大的原则上讲几点意见:

(一)中小学德育德育工作必须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重点任务。学会做什么人?学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中小学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德育要紧紧围绕学做人,做基础这个重点任务,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继续克服不切实际的大而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法,使其中小学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和需要,并扎扎实实地取得效果。

(二)中小学德育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中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德认知教育固然重要,道德实践环节更为关键。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学生认知的道德规范不能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学校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及对学生进行操行考评等,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三)中小学德育必须实行分类指导。我县是一个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贫困县,农村、山区、民族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学校情况的多样性、不平衡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在工作要求上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分类指导,要帮助不同类型的学校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带动同类学校的工作向前发展。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也要互相学习交流,共同发展。

(四)中小学德育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中小学德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要求。中小学德育无论是内容、方法、手段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小学德育在内容上融入时代精神,方法上要有时代特征,手段上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和措施,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绩。要注重调研,特别是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这就是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五)中小学德育必须倡导奉献精神。德育工作本身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带头、言传身教、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是德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德育工作者中倡导奉献精神,希望我们每一个的工作者都能从自我做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六)县教育局要对全县的学校德育工作先进统筹和领导。一是加大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督察力度,局领导和党委委员要特别关注学校德育工作,要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抓好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通过表彰奖励引导学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对学校德育工作

软、散、懒的学校和反面典型先进通报、批评。

二是从今年起要每年定期(每年___月)召开德育工作会,总结、交流全县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要加强对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培训提高要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6

【2017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在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中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手段、方法上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2、师生犯罪率为零,学生操行合格率达100%。

3、学生在校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每月突出一个重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意识。

四、重要工作:

(一)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全校教师要时时实践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老师是学习的道德书籍。同时自觉地投入到德育实施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有机渗透德育。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培养文明学生。

1、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

2、开展节日活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各班级要结合教师节、国庆、建队日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

3、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狠抓基础,强化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1、狠抓养成教育。学期初,利用一周时间开展开启文明生活的宝典常规训练活动,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

2、加强少先队工作,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

3、继续推行教师护导值日、红领巾值日岗制度,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两周进行小结,颁发流动红旗,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

4、发挥德育阵地作用。小广播每周播放,各个板块安排合理,内容的选择、组织、采编都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三位一体,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2、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

3、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外地民工子弟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想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2017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二】

为了做好本学期的德育工作,使四(1)班每个学生的安全意识、思想品德、集体观念、学习,卫生,纪律习惯、团结协作精神,都得到较大提高。特制定四(1)班德育工作计划,重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

一、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学习生活安全,无差错。利用周会,班会,演讲,答卷,表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安全知识,应急问题处理方法,提高全班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小学生好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安全各个方面,因此,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好好整顿了班级的纪律,以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地进行。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赞扬的语言,树立孩子较强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班风,争取人人都能做到课堂上遵守纪律,下课后不打闹、不吵架、不打架。平时,多与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联系,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一齐进行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班主任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孩子了解的情况也比较全面。因此,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对他加强检查次数,课堂提问以查效果。学生做作业喜欢讲话,尽量站在他旁边,要求他尽快完成作业,学生做完作业后不检查,督促他认真检查,克服粗心这个坏毛病。总之,对于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针对他的不良学习习惯我都在教学工作中逐一使他得到改进。

四、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教育。有了好的环境卫生,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因此,每周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仪容仪表的检查,督促他们每周洗一次,勤剪指甲,常换衣服,做到干净整洁地来校上学,对于每天的值日工作,也要求组长认真负责督促每一名会上生认真做好值日,教育学生保护好教室、学校等周边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三月份:开展安全教育。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安全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对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养成教育。

2、四月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我校各项规章制度,《小学生行为规范》,学习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注意文明礼仪,。

3、五月份: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使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幸福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7

【论文关键词】学生;权利;师德;提高

学生,本文是指在各种各类学校就读的人,包括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和各种职业和短期培训学校读书培训的人。当然本文中主要是指各类大学生。学生到学校读书是为了受教育,具体目的则因人而异。如有的纯粹是为了获得某种技能(如某些技术学校,特别是那些短期培训学校),有的是为了获取一张文凭。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到学校学习的目的是多重的,他们除了想获取一张文凭、学到一种或多种技能外,迩想通过学校的教育获取较为系统的、正规的、基础的、基本的和专业的理沦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获得学习的方法和思维。学生到学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规定教育儿童的目的是:“(A)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B)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C)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D)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E)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该《儿童权利公约》针对的是18岁以下的儿童,‘笔者在本文中将“儿童”的概念扩展到“学生”即是说教育学生的目的就是该条所规定的内容。

同时,《世界全民教育寅言》第一条规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和基本学习内容”。

在我国,

“(一)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二)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三)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可见大学生到高等学校来学习,接受教育是其目的。同时,学生,无论其年龄的大小,相对于学校和老师,他们均是一种弱势群体,这对中小学生更为明显。正如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所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顾,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因此,对学生们实行特别的保护就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更是法律上的义务。

为了达到这些教育的目的,也为了保护学生相应的权利,各国在国内法中和国际公约中都对这些权利做出了规定。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中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签署和承诺了一系列有关保护人权,包括儿童权利的国际性公约。中国作为这些公约的缔约国,一方面它要让每一个成人和儿童知晓儿童的各项权利和新的儿童观念,另一方面,它还要寻求保护学生和儿童权利的种种具体途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建设一个普及的、平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和儿童最大利益和发展全民教育制度。

按照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国于1992年3月签署并于1992年4月1日生效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学生.无论年龄大小,均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看待),有言论自由权(当然得保证是在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保护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的情况下);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结社自由;有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名誉不受非法攻击的权利;有从国家和国际获取信息和资料,尤其是获取那些促进其社会、精神和道德福祉和身心健康的信息和资料的权利;有要求父母对自己的养育和发展的权利,等等。

我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长。”第二十四条又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现在,我国已有《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收养法》、《民法通则》和《刑法》等存内的一系列有关儿童和学生生存、保护和发展、基本健康和保健、家庭环境和替代性照料、教育、休闲和文化活动以及残疾儿童的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有关学生权益及其保护的法律体系。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在学生依法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学校、其他教育部门及教师本身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是管理,管理好学校的正常秩序。提高教学质量。面对学生的主要是教师本人,他们面对学生的权利又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呢?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管理责任和义务进行探讨,在此主要探讨一下教师的师德与学生权利间的关系。

师德,即教师的道德。而什么是道德,从古到今也没有一个定论。一般认为,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问题上的观念、原则以及根据这些观念、原则而形成的人们相互行为的某种准则、规范。⑤师德既然是教师的道德,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特别是高校的教师),其道德水准理应比普通的人更要高一筹。但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师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国教育界和其他学界的人更多的是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本身来谈论和探讨师德的提高问题,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注意到依法治校问题,也提出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问题,而且为此颁布和实施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对今后年我国“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教育同科技与经济、同文化与社会的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提出了非常详细、具体而且极具操作性的宏伟目标、计划和具体步骤。因此,师德的培养和提高就不仅是道德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涉及法律的问题。应该提到法律的高度来看待师德的培养和提高。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政治、社会、伦理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儒法两家就曾对人治与法治问题进行争论。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中最早的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的争论。而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就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至今没有停止。但无论怎么争论,实际上各派均不否认法律与道德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其实,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在社会功能和内在价值上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两者毕竟是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在许多方面两者是存在差异的,如产生的条件和方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评价作用不同;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不同;适用范围不同;主体和规范间的关系不同;明确性和规范性不同;对社会关系调整的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沧、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而法律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性文化,即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如果违法。则要受到一国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的制约,最严重者可能被剥夺生命,等等。

一般说来,道德与法律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表现往通过立法将某些道德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从而通过法律对不道德行为实施惩罚,对某些道德加以弘扬。而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则表现在:在立法上,道德是法律内容的源泉。同时也是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和法律善恶的评判标准;在法律实施上,道德是执法行为的思想基础;在守法上。道德是守法意识的主观条件。法律和道德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两者也可能向对方互相变化,今天是属于法律范畴的行为,明天可能就变为了仅仅是道德范围的事情了,或者相反。因此,对于治理国家来说,法律和道德都是不可或缺、并行不悖的。

由于道德本身的特性,单纯的道德对于治国来说,是缺乏权威性、统一性和明确的规范性的,而这些缺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只有“人治”缺乏“法治”的国家来说是致命的,我们也已经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如果仅仅用提高师德来教育教师,说服教师。其结果可能就是行为人公开承认自己的师德不高,但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的责任,因为对于违背道德义务的人。

其结果是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内心的责难而已。但对于那些根本不顾及社会公德(更不用说师德)的人来说。这些谴责或责难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早已抛弃了自己的脸面。也不再有良心存在。但法律不同。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行为人如果违法犯罪,他们就可能被判刑、坐牢、甚至被剥夺生命。人,可以不要自己的脸面,但不能不要自己的自由和生命。刑罚(包括死刑)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给那些意图严重违法犯罪的人以威慑。

我国目前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事关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权利平等以及全民教育的理念的转变问题。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一项人权,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同时,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全民如何看待人的发展,其实质就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即教育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会背几句书,会写几个字,有一张文凭即可,而是对学生整体的培养,包括个性、才智、身心、能力等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有主体需求的人;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或“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要求教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要用自己的情感、意志和品质去影响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索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自身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具备良好的师德素质。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这种优秀不仅是书本知识上的优秀,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是社会上的一个优秀的人,能够与人相处。具有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吃苦耐劳、诚实信用。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风范、科学素养等有很大的关系,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

面对如此多权利的学生,面对全球化的滚滚浪潮。面对这眼花缭乱、瞬息万变、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面对学生们那虽可能有着强壮的体格但心理可能十分脆弱而敏感的内心,面对素质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办?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师德,如何去提高自己的素质?

笔者在此谈到的是“培养和提高”师德,因为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有师德,有的教师的师德还极高,但在我国也不是不存在良心泯灭、道德败坏、根本不具任何师德的所谓“教师”吗?他们或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或扰乱教学秩序,或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他们侮辱、殴打、体罚学生,更有甚者,他们甚至强暴或猥亵甚至杀害那年幼无助的孩子、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勒索学生钱财、截沛对学生的救济,其行为,令人发指。这些行为,连一个普通的人的道德水准均未达到,更不用说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的道德。对这些人而言,师德是培养的问题,而还未达到提高的程度。

作为教师。教育学生是光荣的,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以“师道”精神人格的风范和“万世师表”的典范,树立了尊师重教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师生关系又有“师生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导。这说明在中国的传统里,教师的地位是多么崇高、多么受人尊敬。

但教师的任务也是艰巨的。这首先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的复杂性。学生的种类众多,并且来自不同的地域或家庭,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心智,更有着不断觉醒的权利意识;其次也因为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为核心的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制必然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对师德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此外,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师生关系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师生关系淡漠,师生之间的功利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师生的人格被扭曲。在整个社会那种浮躁的气氛里,教育界也同样存在学术腐败、表率不足、工作浮躁等现象和行为。

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实践。要在我国传统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师德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开放的心态和民族精神,良好的适应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的素质,要培养诚信品格,以诚育人。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新形势的特点和要求,在继承过去优良传统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师德追求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师德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8

一、新加坡和韩国德育的特点

1.在德育目标上,注重民族精神的传递与弘扬

1991年新加坡政府确立了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助,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五大价值观。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造就良好的、忠诚正直的公民,使年轻一代在个人行为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和忠于国家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极力倡导一种既有别于其他各国又体现东方传统文化美德的、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教育。

韩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实施民主国民教育,即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韩国民族精神为根本,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培养面向21世纪的富有民主精神的韩国人。从公民道德教育目标来看,“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为主;中学阶段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为主;大学阶段则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形成道德自律”[1]。

2.在德育体系上,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新加坡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是“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全方位展开的,针对不同的对象,注意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课程由浅入深”[2]。如小学开设的《好公民》课,一至六年级依次以“个人”、“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世界”为中心内容,有的放矢,范围逐渐扩大,在低年级阶段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学校方面的教学,而在高年级阶段则扩展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方面的教学,在学校德育中十分重视生活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由表及里,分阶段、分层次、系统性地展开教育。

韩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形成了完整的目标体系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注重由浅入深, 从实践到理论。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年级期间各年级的公民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四部分组成,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

3. 在德育内容上,注重儒家伦理道德与国民精神

新加坡一贯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与对国家忠诚的教育,重视东方的道德传统和道德观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等人类的核心价值,同时吸取中国的儒家伦理、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注重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态度等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的行为符合已形成的价值观。在东西文化交融中,新加坡深刻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尤其注重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在中小学里开设了儒家伦理课,如《好公民》强调儒家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生活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同时又进行道德教育,《儒家伦理》讲授儒学大师的修身与生活、五伦及仁、智、勇、义、礼、信等道德规范,并出版道德教育的通俗读物,其中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道德故事,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韩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政府一贯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与爱国教育,特别注重“国民精神”教育,即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儒家文化给韩国以巨大的影响,韩国遵循儒家主张,认为“通过个人修养的自我完善过程来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个体的修养是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最根本保证。从儒家的这一思想出发,韩国学校德育已成为一种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突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修养,以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现代化的道德教育体系。”[3]儒家 “仁”、“礼”的修身思想已列为韩国中小学至大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其要求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礼仪,如自尊自爱、尊敬师长、友好待人,重视家庭和睦和孝悌思想,逐步培养“泛爱众”的集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民族意识,其要求学生掌握家庭、邻里和学校中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各种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可见儒家思想已全面深入了韩国的基础德育。

4.在德育方法上,注重创新“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新加坡教育面向世界,在引进西方较为先进的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构了一套适应本国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德育方法,如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丰富多样,“一方面坚持通过开设道德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并且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实施道德教育的格局”[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充分调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公民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切实提高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新加坡除了正规学校开设德育课程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道德实践机会,使公民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讨论、讲故事、现场参观和义务活动等方法,并普遍开展“五个E工程”辅助活动,即榜样(example)、阐述(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经验(experiment),以提高德育效果。

道德教育课程是韩国学校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继承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合理因素的同时,积极引进各种有益的理论加以创新,建构新的公民教育方法,主要有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教师可采用讲述、辩论、唱歌、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韩国学校德育十分重视对青少年成长的培养工作,从点点滴滴抓起,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相结合,使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紧密结合,建立“三结合”的综合德育体制。除德育课外, 还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在坚持系统的道德知识教学的同时,非常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把活动引入课堂, 配合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接受相应的教育,在活动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辨析问题、道德推理及将道德抉择付诸实践的能力。

二、两国德育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新加坡所开展的以视野开阔、立足国情、求同存异、强调特色为总体特征的德育,使新加坡的德育成为世界德育的典范。韩国建立了行之有效而又运转良好的公共法则和制度,形成了讲卫生、重清洁、有礼貌、守时守法守秩序等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这与韩国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社会,我国要有目的地借鉴两国的德育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1.加强传统教育,传承优秀文化

我国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公民,在意识形态上强调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教育,强调对祖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德育内容贴近生活,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基本道德品质。

(1)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它博大精深,其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其核心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道德要求培养了许多有人格魅力的优秀人物,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对当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重新审视和阐释传统道德教育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弘扬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

(2)要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建立开放型的学校德育模式,兼容古今中外学校德育成果。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是道德教育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循的,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努力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特别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更应该让学生在开放的社会中明辨是非,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认识,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传承各国的优秀文化,包括先进的德育经验。

2.重视发展规律,教学循序渐进

过去,我国的思想品德教材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偏难偏繁偏深,曾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政治目标,无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对学生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了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期望每一个人都成为伟人或道德理论家。此外,过去的教材在小学阶段提倡共产主义教育,在中学阶段提倡社会主义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另一方面却加强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颠倒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效果自然不明显。因此,当今我国的德育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系统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原则,做到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首先要从德育的基础层次抓起,扎扎实实地进行公民社会公德教育,向学生传授一个合格公民必须遵守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帮学生养成最基础的良好行为习惯,然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的德育教材是以学生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教育和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内容为框架来组织的。在小学阶段掌握了一定的思想品德知识,养成了较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学习中学的思想政治,接受心理品质、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进一步培养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帮助我们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4],这种德育课程的设计及德育活动的安排,注重德育的生活化和人性化,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

3.强调中国特色,创新教育方式

新加坡把包括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让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其目的在于培养“新加坡人”。我国也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在学校德育中强调中国特色,培养“中国人”。在学校德育中,既要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吸收传统道德中合理的价值观念,并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学生对现有制度及政策的认同感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又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吸收东西方先进的道德理念和教育方法,增强时代感。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过去我国传统的德育方法是讲授法,特别注重观念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某些通过考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考出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却令人失望。现在我们可以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上课时,授课教师可以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或讨论或辨析,或参观或访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指导学生认真看待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思维模式,以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考试时,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有些地方也采取开卷考试,或答题或撰写小论文,旨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活学活用,提高思想觉悟。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4.提倡养成教育,理论结合实践

养成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和反复经受锻炼,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没有养成教育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使他们在道德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道德理性的认识。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强调学以致用,教育学生把学到的道德规范用于日常言行中,培养有道德的公民。

以往我国的道德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落实而忽视行为的训练和养成,造成了一些学生道德言行脱节,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用说教、灌输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只有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只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所以我国要改变“重教轻育”的做法,提倡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因为“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通过理论灌输和环境影响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形成教育合力,以取得最佳效果;通过把德育课程教育与各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增强其务实性;通过履行道德规范,反复经受锻炼,让学生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通过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知信行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1] 赖水随.韩国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07(9).

[2] 魏晓文.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3] 肖薇.儒家思想在韩国的德育功能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9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全方位的变革,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和对外开放带来的道德价值观的碰撞和多元化,往往使学生的心理、观念、情感等具有极为复杂的表现,造成多层次的品德结构和多向性的品质特征,这对传统的德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今天德育的现实,寻找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一些论者多倾向于道德的法律化、德育的制度化建设,认为只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德育原则和德育规范,教育学生遵守执行,就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尤其随着我国加强法治的呼声日高,我们的一些德育工作者更是增加了对德育制度化的信心、热心甚至迷信,把德育的制度支持视为德育工作的最有效的途径。

应该承认,这种观点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提出的德育工作的“合理化”方案,甚至也许是一种可以在短时期迅速见效的方案。但从制度本身的特点看,从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律看,制度对德育的价值和功用是有限的。德育应是制度规范与引导教化的融合与统一。

制度对德育的支持和保障是以制度独特的品格来保证的。正是由于制度具有以下独特的功能形式,才能完成体现和保障学生基本道德的历史使命。

第一,制度具有一种规范性的优势。学校通过一系列条例、章程、守则、规定等形式把学生基本的道德义务以制度的形式确认下来,这就使这些制度具有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性优势。首先,它表现为对学生个体道德的涵盖性和效率性。制度是抽象的、概括的规则,它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反复被适用;它无须对具体的人和事作出具体的指引,只要通过制度的安排和指引,就能对一切同类的道德主体和行为起到作用。其次,它表现为制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往往是学生行为的基准和指南,井往往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

第二,制度比道德有更为明确具体的表达形式。德育内容丰富而宽泛,这使它的表达往往难以有系统和明确性,通常只是希望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一种主张原则,但它一旦获得制度的确认,就具有明确、具体的表达形式,使道德原则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权威性的具体行为准则。正是由于这种明确的确认,赋予情境化的道德选择以一种超越特定情境的预侧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制度预测自己行为的社会评价,进而根据这种预铡来作出行动安排和计划,使道德主体在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发生冲突时,有可能做出明确的是非曲直的裁断,这比道德冲突时良心的、舆论的裁断要千脆得多,有用得多。

第三,缸度拥有道德所缺乏的执行的强制力。道德规范转换为道德实践是以道德认知、道德认同为中介的,是在良心的感召和激励下实施的道德行为,因此,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侧重于行为的动机,对非道德行为的惩罚主要依赖于良心的制裁,这使道德具有内在化的特性,使道德在面对道德主体良心和信念缺乏或缺失时,变得无能为力。相反,制度是一种异已的东西,它主要指向外在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一亘道德原则与规范被制度予以确认就获得了执行的强制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道德规范实施的效力和刚性。

由此,制度对德育的支持和保障的方式最主要地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确认德育内容要求*将道德原则明确为法律、制度,是以强制力的形式倡导社会道德。如宪法把“四有”、“五爱”、“五个教育’,等内容用母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许多学校通过一些“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文明公约”、“实施细则”把一些德育内容和要求以制度的形式确认下来,这样就有力地保证道德规范的贯彻执行,有效避免了在社会负面影响下道德建设的软弱无力,并且有利于德育内容的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对德育的普遍遵循。

第二、通过制度建设_,培育学生道德意识。良好的制度是客观化和权威化的意识,是传播社会意识的重要工具。学校的制度建立者是站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立场来确认学生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宣言的。通过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健康的意识渗透到人的精神世界,由此每个学生关于是非善恶的价值观念就会被制度所蕴含的道德意识同化或部分同化,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于潜移默化中灌输给了学生。

第三、通过制度的实行,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尼尔·麦考密克说:“法律的生命在手永远力求执行在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则中默示的实用的道德命令。”制度的实行过程其实也是实现制度中隐含的道德的过程。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通过赞扬或表彰道德行为,禁止和惩处非道德行为,从而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道德导向,指导学生做出道德行为的选择。

强调制度对德育的价值并不能否认二者之何的差别,也不意味德育途径的最优化和唯一性,更不代表制度对德育的取代。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制度有其自身难以弥补的缺陷:

第一、制度的他律性不是德育的终极追求(内在性、自律性)。制度往往外在于个体,而道德则为个体内在地具有。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内在地具有某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的”人。制度本身是中立的,它注重的是不当行为的惩戒方向的补偿尺度,所以它的着眼点不是启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崇高善良。而“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之所以称为道德,根本上乃是指人的行为发自内心,而非迫于外在制度强制的压力。_这种发自内心的‘泊律”是德育的真正目的。试图用制度的外在强制手段促使学生走向道德,从本质上说是很难奏效的。退一步说,作为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德育途径,即使它使学生能够做到在外在行为层面上服从某种法律化制度化的道德规范。但由于没有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性,实际上这种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制度的强制性与德育的主体性意识相左。制度要为学生遵守,要发挥作用,绝不能离开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正如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所指出的那样:无论道德规则多么周全,如果人们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格或美德,也不可能对人的行为发生作用,更不用说成为人的道德规范了。他说:“在美德与法则之间还有另一种关键的联系,因为只有对于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来说,才可能了解如何去运用法则。”制度约束虽有效地促使个体做出外部的符合道德行为,却不能保证道德主体经常能够做出符合道德行为的选择,因为道德主体可以不带情感地机械遵守制度,而道德素质仍可能停留在粗鄙状态。德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制定规则或标准,让学生只能做规则的奴仆,相反,它首要的任务是造就学生成为具有自主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因此,学生的道德学习必须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强迫性的。而制度以其对道德主体的“标件化”追求而难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第三、制度的规范性同时又可能是它的限制性和机械性。制度约束有可能为德性提供秩序条件,但同时又可能对德性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制度约束是硬性约束,因其整齐划一的规范性而使其弹性、灵活性和艺术性缩小,而道德约束是软约束,因其主要表现为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使其弹性、灵活性和艺术性有较大空间。因而同一行为规范以道德戒律形式构成的约束,就比它以制度形式构成的约束而给道德主体的德性发展造成的人为限制更小。同时,制度也只能涉及德育的基本层次,规定通常秩序的最基本的道德义务,而道德理想和境界的追求(而这也正是德育的追求)和探索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判断的固定标准。

第四、制度的稳定性往往又表现出它的僵化性和滞后性。再完备的制度也具有界定范围和作用边界。比如,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它属个人自由支配的思想认识领域,如果用制度手段强行干预、限制、禁止,不仅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往往导致有害的结果。同时,制度是抽象、概括、定型的规范,不能朝令夕改,而社会急剧变化、丰富多彩,给德育不断提出新课题。面对新出现的情况和前所未有的新行为,相对稳定的既有制度往往无法快速地适应这一变化,因而制度对德育还留有许多鞭长莫及的空白地带,而且这种不适应性很容易被强化而趋于僵化。这样,制度留给德育的规则真空就只能利用道德本身的传统习愤和自律去提供日常的和基本的生活秩序,依靠教育者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求和实现应有的道德价值。

小学德育基本规律篇10

关键词教育法学校德育立法

***

学校德育立法,指专门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法律法规。这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未有过先例。但我们认为,别的国家没有的法并不等于我们就不能制定或者没有必要制定。我国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法是社会主义法,因此,完全可以同时也十分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一些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与众不同的法。制定专门的学校德育法,就是为适应我国教育状况所需要的独特的法之一。我们认为,在我国制定学校德育法,既有充分的立法依据,亦有充足的立法必要性理由。我们应当开展对学校德育立法工作的研究,把它作为完善我国教育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制定学校德育法的立法依据

凡立法均要有立法依据,制定学校德育法也不例外。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充分的立法依据。首先,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宪法依据。我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宪法第46条第2款还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的这些规定,虽然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所制定,但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学校的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少年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全面发展人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可以认为,宪法的这些规定是制定学校德育法的宪法依据和指导原则,也是学校德育法最基本的内容。

其次,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基本法依据。学校德育法属教育法体系。我国关于教育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于1995年3月18日颁布。其中第3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6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法》中的上述规定,不仅明确规定了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还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为制定学校德育法提供了直接、具体的依据。

再次,制定学校德育法还有政策依据。在我国,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法的关系是互为依据、互为指导的关系,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是制定普通法律、法规的直接依据之一。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中,有明确、具体的关于学校德育必须纳入法制轨道的规定。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3年2月联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25条规定,要“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制定教育法律、法规,要注意综合配套,逐步完善。要抓紧草拟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当前急需的教育法律、法规,争取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24条规定:“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学校德育的地位、任务和主要方针、原则要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社会有关方面共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教育的改革、发展使这种法制建设更为必要和迫切,要把这个问题进一步纳入到整个法制建设中加以解决。”《纲要》和《意见》的上述规定,不仅把学校德育立法工作十分明确、具体地提了出来,并将其纳入具体规划,要求把它作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制建设问题来看待。

二、学校德育立法的必要性

学校德育是一项长期、复杂、意义重大的工作,然而多年来一直未能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主要依赖各种政策来指导、管理和调节。虽然这些政策基本上保证了学校德育的大方向,但政策的非强制性和不稳定性,使得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相比较,经常呈现“软化”、不稳定、不平衡发展状态,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学校德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因此,必须将学校德育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校德育法。有了法制的保障,才能使学校德育真正走上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道路。

首先,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确立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阶级性和社会性。我国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此,必须重视德育,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教育的根本标志。现实中,德育首位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还难以落实,往往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制定学校德育法,用法的形式将德育肯定为学校的首位工作,德育首位就能真正落到学校工作的实处。

其次,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规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学校德育应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不同的教育阶段应实施哪些内容?达到何种程度?这些在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如有些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多次被简单重复实施,而有些内容在各级学校中均是教育空白,还有些内容在实施中被主次颠倒,重点不能突出,此外,不同层次的学校德育内容缺乏衔接性、系统性。制定学校德育法,对德育的内容作明确界定,统一规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德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目标,就可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发生,使德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各教育阶段。

第三,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完善和加强学校德育的领导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的领导体制一直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系统,在领导管理体制上有不少关系未能理顺。以高校为例,学校的德育是由党委直接领导,还是在党委的统一布署下由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负责,这种分工不是很明确,因而也就很容易出现“党委怕越位,行政不到位”的局面。高校的德育一般是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思政室、马列部、团委等多渠道一起实施,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常常因统一领导和协调不够,难以真正形成合力,有时甚至出现违反教育一致性原则的现象,工作相互抵消。加之机构设置复杂,岗位责职不清,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婆婆多”基层工作难做等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制定学校德育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党政机构及部门在学校德育中的职责,有助于真正建立党政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精干高效的学校德育领导体制。

第四,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学校德育需要有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目前这支队伍的建设遇到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这支队伍的范围。学校德育队伍的成份较为复杂,哪些人员属专职,哪些为兼职,哪些不应划入此范围之中,界限长期不清;二是德育人员的编制比例。包括德育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之比,德育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德育队伍中专职、兼职人数之比均无明确规定;三是德育人员的职称评定、物质待遇、培养提高。跟其他专业教师相比,目前德育人员在这几个方面处于偏后、偏低和机会不均等状态。制定学校德育法,对上述几个问题均作明确规定,维护学校德育人员的正当权益,将促使学校德育队伍得到充实、稳定和提高。

第五,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保证学校德育工作所需的物质条件。必要的物质投入和条件保障是学校德育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确保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就必须努力增加德育投入和逐步改善德育发展的物质条件。目前学校整个经费均比较困难,德育经费更加没有保障,完全因领导而异,因学校而异,甚至远不如体育经费的投入。有许多德育工作因经费等原因不能开展或效果受到大的影响。这些跟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它的作用、所承担的任务相比很不相称。因此,很有必要以法定的形式确认德育经费应占学校经费和学校预算外基金中的合理份额比例,列入预算,切实保证其能真正到位。并规定学校必须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不断改善其条件,优化其手段。

第六,制定学校德育法,有利于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宣传、理论、文艺、影视广播、出版、新闻,还有家庭,均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产生影响。社会大德育环境若与学校小德育环境相互一致形成合力,将有助于学生德育素质迅速提高;反之,两者不一致相互抵消,则不利于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上健康成长。专门为学校德育立法,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学校德育的认识,使全社会都能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建立一个全员育人、全方位工作、全过程培养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

三、积极开展对学校德育立法的研究

学校德育立法虽已势在必行,然而,从有立法依据到制定出法律法规,中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学术研究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开展对学校德育立法的研究,当前应着重研究下述几个问题。

1.学校德育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学校德育立法的必要性研究主要探讨社会现实有无制定学校德育法的需要,制定学校德育法有何重要意义;学校德育立法的可行性研究则主要探讨制定学校德育法的立法技术操作上的各种问题,包括由哪个国家机构或部门主持,由哪些人员参加,依何种程序进行等。

2.学校德育法的基本内容研究。包括制定学校德育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和实施德育的基本步骤,学校德育实施者的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学校德育的物质条件保障,违反学校德育法的法律责任等。

3.学校德育法的结构研究。指在学校德育法基本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德育法法典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如该法章次的数量,章次的顺序,章次中具体内容的安排等。

4.学校德育法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地位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制定其他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学校德育法的地位应在教育法地位之下从属于教育法,因而它不具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地位,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学校德育法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普通法地位出现,还是以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地位出现,或以国家教委制定的规章地位出现,这就值得探讨。

5.学校德育法与其他单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关系研究。目前我国教育法体系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其基本框架已经形成。除了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个我国教育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根本大法之外,还有6部与教育有关的法律、16部教育行政法规、数百个规章以及大量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规章。学校德育法与这些法律、法规、规章相互关系如何,也是一个应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8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

5国家教委《小学德育纲要》,1988年。

6国家教委《中学德育纲要》,1988年。

7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

8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