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学习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27 05:13:44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1

仁怀市茅台二小党支部 叶勇

2021年8月13日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听从党组织安排,党员学习党史教育的有关要求,在此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指定学习的4本学习材料,集中观看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作检视如下。

一、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情况及体会

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九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的九方面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明确了方向。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时刻牢记的嘱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觉提高自身崇规、守规、执规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向优秀老党员看齐的意识,结合自己的岗位实际,全力以赴围绕“四新”抓“四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学习材料情况及感悟和收获

几个月以来,我认真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有关要求,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重要故事、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感悟革命精神之伟大,作为新一代党员,必须延续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必须要有向优秀党员看齐的意识。通过回顾党的历史进程中那些伟大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让我更加坚定对党的忠诚和对党领导的信心,让我对岗位建功充满着决心。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好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对照党史目标要求,自身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加强党性锤炼的方面还有些差距和不足

一是本人缺乏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观重视不够,没有作为最大的根本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体系的学习和认识仅停留在抽象性、概念性的层面上,对背景、具体内容、发展意义优势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

三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深刻内涵理解不深透,对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认识不到位。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怎么样,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做得怎么样,为身边群众做了什么实事好事,还有些差距。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实际,身体力行,讲究实效。我作为党员,积极为领导分担,从学校大局出发,不怕苦不怕累,多传递正能量,和同事和谐相处,快乐共事;和学生如朋友般一起学习,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健康学习、快乐成长。虽然我一直在为学校做了一些事,但还有提升空间,需要努力。

在工作上还有顾虑,年纪虽大了,很多事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但会尽我最大责任心来做好。

四、存在问题原因剖析

(一)思想方面。缺乏对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对党的理论知识内涵知之不全,学得不深、悟得不透。

(二)能力方面。对工作钻研实践不够。

(三)作风方面。存在使命感、紧迫感不强,执行力不强,执行制度不严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五、整改措施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努力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习当成一种工作、一种习惯,始终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2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表象性,他们的学习需要通过操作学习材料,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来完成。也就是说,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操作是学前儿童形成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因此,学前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与概念必须伴随具体的经验与活动。金斯伯格(Ginsburg)认为,将幼儿数学活动建立在具体实物和操作行动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缺少具体实物和其他特殊经验,幼儿可能把数学活动看成无趣也无意义的活动。给儿童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是实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目标特别是数学活动目标的前提。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将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儿童的学业成绩。与此同时,教师介入幼儿的学习对于幼儿认知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与学习材料的互动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并作出积极的回应。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回应是使教学充满生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下面以大班集体数学教学活动“小老鼠买米”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依据教学情境灵活地选择和利用学习材料,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支持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建构。

【案例】

名称:小老鼠买米(大班)

目标:乐意探索,尝试用米做实验,感知容量守恒现象。

过程:

第一个环节:教师创设老鼠去米店买米的情景,激发幼儿思考,同时引导幼儿讨论是高而细的罐子里的米多还是矮而粗的罐子里的米多,并说出理由。幼儿通过目测各抒己见,说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比一比两个罐子里的米?”并让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环节:教师提供操作材料(米、形状不同容量相同的容器2套、大罐子1个、杯子1个),先让幼儿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观察这些罐子后,你发现了什么?你想用哪些罐子来比一比呢?怎么比?”在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后,教师让幼儿操作材料,用自己的方法去比一比,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的策略,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幼儿相互交流操作方法和比较的结果,教师记录其操作方法并进行梳理和小结。通过交流,幼儿在感受“一样多”的同时体验探索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小结:虽然瓶子的外形不同,装的米看起来不一样多,但实际上它们装的米是一样多的。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其原因。

延伸活动:教师在活动区投放圆圆的和方方的两罐米,让幼儿想办法比一比这两罐米是不是一样多。

一、通过观察和倾听,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提供学习材料

观察和倾听是教师对幼儿学习作出有效回应的前提。幼儿认知的建构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师首先要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学习材料,而且最好是幼儿熟悉且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幼儿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数学教学活动如果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或者以生活情景为素材,对幼儿的学习就会更加有意义。在案例中,教师将空的可乐瓶和矿泉水瓶修剪成大号和中号的“米罐”,把一次性纸杯当成最小的“米罐”。这些简单且幼儿熟悉的学习材料与“小老鼠买米”这个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能帮助幼儿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在操作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幼儿能在与学习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学习材料的开放性和结构性。如果学习材料的结构性过高。就容易限制幼儿的想象和操作;如果学习材料过于开放,就容易使操作流于形式。不易达成学习目标。在案例中,教师提供给幼儿的学习材料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既让幼儿在操作学习中获得数学经验和知识,又不限制幼儿的操作思路。同时,这些学习材料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能够让幼儿通过操作揭示知识的本质,经过探究理解问题的内部表征,从而使探究活动深刻且具有目的性。此外,学习材料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案例中,适量的学习材料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学习材料过多,就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可能导致幼儿一筹莫展或者因思路混乱而盲目操作,反而干扰了学习;如果学习材料过少,也就无法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要,可能降低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二、回应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要求,充分利用学习材料引导幼儿深入学习

在案例中,教师把全体幼儿分成2人一组,给每个幼儿提供装满米的两个罐子,再加上白色的宽而矮的罐子1个,高而窄的罐子1个,以及小罐子1个(如图)。幼儿可以自由猜想到底哪个罐子里的米多。教师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把米从一个罐子倒入另一个罐子。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幼儿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感知、注意、分析、比较、理解和整合学习材料的过程。在动手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感觉通道的学习,增加感性认识的渠道和拓展认识的角度;他们通过比较、排列、分析、组合等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形成新的图式。

首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让每个幼儿都能经过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和发现者。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对学习材料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在案例中,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的学习材料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隐含了层次性。因为对罐子的不同选择和选择的罐子数量不同以及操作步骤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换言之,幼儿对罐子的选择、组合以及操作程序体现了学习材料的层次性。

其次,把教学目标和内容隐含于探索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学习材料发现数学关系,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在案例中,幼儿需要验证两个不同形状的罐子里的米哪个多,就必须把其中一个罐子里的米倒入另一个罐子,再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罐子里的米是否相等。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习材料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观察幼儿操作是否成功。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思考有利于发展幼儿相互性、恒同性、逆反性三种逻辑运算的协调,真正理解守恒。

学习材料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习材料的利用程度上。即使是最简单的材料,只要充分利用就能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案例中,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自主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相互交换罐子,反复操作,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操作结果。许多研究显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刺激幼儿的省思能力,对知识的建构有益。幼儿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比在单独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应变。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幼儿合理、灵活地处理学习材料,鼓励同伴间的合作,这样能使幼儿更加投入地学习,更加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教师甚至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支持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和学习,如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介入幼儿的学习,通过提问和提示的方式引发幼儿间的合作。

三、为幼儿学习搭建鹰架,及时增减学习材料以支持幼儿学习

教师对于幼儿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策略为幼儿搭建鹰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学会学习。相比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学前儿童的学习更需要成人的介入与支持。

在案例中。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验证方法,但是由于教师没有提供记录纸,所以在分享操作结果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只是表达了当前的操作结果。这给整个教学活动留下了遗憾。在反思这一教学活动时,我们认识到及时增加学习材料的重要性。改进的措施就是。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学习表现,及时提供记录纸,以利于幼儿利用符号表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注意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反思”和“内省”自己的学习过程。

材料的增减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体现了教师在为幼儿学习搭建“鹰架”。在案例中,教师的预设是幼儿利用三种型号的罐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但在实际活动中,所有幼儿都没有用最小的罐子。如果用最小的罐子来验证两罐米是否一样多,需要幼儿用小罐子测量两罐米的数量,然后进行比较。用测量的方式来验证两罐米一样多对幼儿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幼儿具有用数字表征数量的能力。而且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熟悉的情景中,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幼儿倾向于选择简单而熟悉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具有情境性、内隐性和不可控性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增减学习材料来支持幼儿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并且给幼儿提供二次操作的机会,那么在拿走大号罐子和中号罐子,只留下小罐子的情况下,就可以促使幼儿去思考如何用小罐子来证明两个罐子里的米一样多。

四、鼓励幼儿进行多维思考,生成学习材料

教学活动是幼儿与教师、学习材料等互动的结果,每次教学活动都是教师与幼儿的智慧进发的过程;教学是一种行进,沿途有许多“出乎意料”的精彩。有效教学是“充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师预设的教学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教学中发生的情况、新事物或生发出新的教学资源,也是“充满着不可预知的附加价值和有意义的衍生物,是教学活动得以提高和升华的生长点和脚手架”。教师要精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和幼儿学习的实质,把学习材料看成是活的载体,根据新情况生成新的学习材料。在案例中,教师预设了几种幼儿操作的结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结果大大出乎意料。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学习成果,根据幼儿报告的学习结果,随机应变地用记号笔在白纸上画下了幼儿的学习结果,并且让幼儿比较教师预想的学习结果和自己在操作学习中得来的学习结果的差异。

教师在这个教学情景中不仅正确判断出幼儿学习生成的内容的价值。而且利用生成的学习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理解不同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比较、分析,初步理解和感知了虽然两个罐子的形状不同,但是两个罐子里的米还是一样多。可以说,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头脑中的符号操作”,也是“同环境、他者‘协调’。‘构筑’知识的行为”。学习需要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也要求与他者进行互动、磋商、讨论。数学虽然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仍然需要以语言为基础,用规则来表达。在语言交流和沟通中,幼儿分享了他人的探索过程,相互交换了知识,拓展了思维,提升了认识。

五、拓展学习材料,引导幼儿迁移学习经验,以内化知识概念

幼儿学习的目的不是将某种经验牢记于心。而是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来解决各种问题。研究表明,幼儿要内化某种概念必须有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实践经验。守恒对于幼儿来说是个知识难点,需要反复的练习和操作才能逐步内化为图式结构。因此,要通过拓展学习材料来引导幼儿迁移学习经验,最终达到内化知识概念的目的。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3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在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学习材料的准备是否精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讨上,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深刻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还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学习材料的精心准备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1.1 从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联结。数学材料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进课堂教学中,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学会数学地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就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地选择生活化材料,处理好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1.2 把教材提供的静态的转换成动态的、变明的为暗的学习材料。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依靠,我们既没有完全不用教材的时间、精力及能力,也不应将教材当作金科玉律。那如何面对教材、如何处理其提供的学习材料呢?

1.2.1 变“静”为“动”。

材料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往往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态的材料往往比静态的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挖掘静态教材中所包含的动态因素,变“静”为“动”。以“动”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与数学知识的和谐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1.2.2 变“明”为“暗”。

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后的结论性知识,教材则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通过材料明确反映出来。。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想当然的思想”:这种明明白白是学习材料老师一看就懂,学生一学就会;但实际并非如其所愿,于是埋怨学生笨、不听话。变“明”为“暗”就是把教材中有些比较明确的学习材料转变为具有探索性、探索中理解、掌握。把原有材料变“明”为“暗”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

2 提问策略探讨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课堂提问是指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那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2.1 要精心设计对预习的提问。

科学地组织课前预习,准确地把握预习情况,能充分调动起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感知积极性。

2.1.1 精心设计预习问题。

预习问题是学生预习自学时的基本“凭借”,预习问题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好的预习问题具有引导学生自学、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提出预习问题时,要有可操作性、要体现量力性、要体现启发性、要因课而宜把握好预习的适当性。

2.1.2 合理确定预习形式。

“读”、“想”、“试”、“问”是小学数学预习的基本形式,但预习作业绝不能落入依葫芦画瓢的窠臼,一味重视模仿性做题。结合具体的预习内容,可以或以“读”为主,或以“想”为主,或以“试”为重点,或侧重于“问”。总之,预习的形式要多样性,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确实使学生预习时“动”起来。

2.2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提问技术

2.2.1 提高设问技能。

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

2.2.2 提高发问技能。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1)发问时机的把握。要把握发问时机和课堂教学进展及变化的结合。一般情况下,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状态;二是教师的教学视角。

(2)发问句式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发问选用的句式有较大关系。恰当的发问句式不仅能起到遍询诸生、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能建立师生之间情感认同的桥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答问对象的确定。教师在确定答问对象时应遵循普遍性原则,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去思考之后,在指明回答。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遵循量力性原则,分别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激发其学习自信心。

(4)候答过程的调控。候答本质是一种教学等待。要求注意两点:一是时间适宜。不要过于急促,也不要过于漫长。二是控制重复。教师在候答时,不要多次重述问题。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

2.3 提高理答技能。

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

3 有效引导合作技能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材料;有效选择

科学课这门课程应如何开展学习?对此,《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这门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安排学生开展活动,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积累。从实施新课标开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就积极引进探究性学习方式,而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确实能有效地推进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凸显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小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探究材料这个重要载体,然而,就当前而言,尽管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也注重选择相应的探究材料,但是对材料的选择缺乏思考,很多时候经常是随意选择材料,导致选择的材料在有效性方面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科学课堂中所安排的小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往往也就以失效收场。那么,如何进行探究材料的选择?笔者认为,基于教材内容、基于学生认知、基于生活实际选择小学科学探究材料很重要。

一、基于教材内容,凸显探究材料的“针对性”

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选择首先要基于教材内容,要凸显探究材料的“针对性”,这样,才会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偏离科学学习的重点。

(一)基于教学目标——探究材料要有“典型性”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探究活动,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放在一起进行探究。只有那些能指向探究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建构的材料,才适合作为学生的探究材料。当所选材料有效时,借助这类典型材料,有助于学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当然,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想做到典型性,就需要教师对所有环节的探究目标进行掌握,且对整个探究教学活动有一个整体性认知。

例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笔者进行了以下设计。第一个环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前概念暴露出来,具体通过敲的方式、碰撞的方式、弹的方式、踢的方式以及摩擦的方式等,以此来进行发声;之后,进入第二个环节,通过对比观察,并发现一个共同现象,即振动;再到第三个环节,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声音由振动产生?);第四个环节主要就是验证,在该环节上,则可以借助典型材料对猜测进行验证,实现对核心概念的完善;第五个环节则是应用与拓展,对人体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其发声器官等。

以上教学中,立足于环节目标的要求,选择的探究材料可行且合理,如在第一环节的探究材料选择上,出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选择的材料只需体现想法与个性即可,如可以选择各种乐器进行发声,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声音等。在第二环节,选择的材料要在确保学生听到声音的同时,还能观察到材料在“振动”,如尺子或者橡皮筋等就较为适合。而在第四环节中,除了让学生“看”到这种振动之外,还要能“摸”到这种振动,以便对核心概念进行验证,为此,选用音叉或者弹棉花的弓等,就较为适合。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确保选择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的价值获得体现。

(二)基于难点——探究材料要有“层次性”

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对他们而言,探究能力还较弱。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频频遇到一些探究难点问题。为了提升小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对探究材料进行选择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探究材料应具有层次性,让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对问题有所领悟,并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实现成长。

还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在该节课中,由于前概念即“声音是由物体之间的碰撞而产生”已经形成,因此,如何让学生走出该概念,以便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这个科学的概念。在对声音这个概念的认知上,小学生需要先对前概念进行否定,之后再形成概念,最后则是对概念进行完善。为此,与之相应的探究材料的选择,也要体现这种层次性。其中在第一层次,可以借助鼓或钟等材料,引导学生对这些物体进行观察,并发现当物体被碰撞之后,仍旧还有声音,这样就可以对前概念进行否定;在第二层次中,则可借助尺子或者鼓等物体,并对其进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是不断振动的,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这一概念;最后,在第三层次中,继续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当物体的振动消失了,也就没有声音了,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完善。针对不同的层次,在探究材料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种层次性,可以说这非常重要。

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需要体现这种探究的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科学学习的有效性。

二、基于学生的认知,凸显探究材料的“适宜性”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基于学生认知的,探究性是一种高效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选择探究材料时要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起点,凸显探究材料的“适宜性”。

(一)基于学生的思维——探究材料要有挑战性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所选择的材料是否具有探究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选择的材料合适且具有价值,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推理、分析及归纳,进而提升探究成果。反之,如果选择的探究材料缺乏价值,就容易成为提升学生探究效果的制约因素,甚至会成为制约学生开展科学学习的绊脚石。

以《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为例。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预先准备了以下探究材料,共包括 7 种物品:(1)小石块;(2)泡沫块;(3)回形针; ( 4)蜡烛;(5)带盖的空瓶;(6)萝卜;(7)橡皮。在这些物品中,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有的较轻,有的较重,学生可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第一次猜想。之后,笔者安排小学生进行实验,并在实践中发现:小的、轻的物体,如回形针等就会下沉,但大的、重的物体,如带盖的空瓶等,却是向上浮的。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各种物体的沉浮方面的知识的认知,同时,还延伸至同种物体的沉浮性质等相关知识。

通过实践证明得知,如果选择的材料具有探究性,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科学性。

(二)基于学生的差异——探究材料要有“开放性”

不同的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即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于他们而言,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相应的学习需求也会不同。推行“学为中心”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出于满足所有小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没有注重对探究材料进行科学选择,没有体现出这种开放性,导致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效率不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究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溶解”这个概念进行探究时,笔者先是准备一个容器,并在里面放入温水,之后把白糖放入其中,并向学生提问:“白糖放入水中之后,怎么就消失了呢?”在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之后,笔者借机引入“溶解”这个概念。在完成这个演示之后,笔者还引导学生开展了探究活动,在材料的选择上,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红糖、食盐、味精以及胡椒粉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了解溶解这个概念。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所提供的探究材料科学可行,并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探究活动,这种做法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三、基于生活实际,凸显探究材料的“真实性”

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基于此,在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时,应选择生活中的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常见,因此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得小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

还以《溶解》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根据书上所提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实验物品,这些物品为:(1)食盐;(2)高锰酸钾;(3)酒精;(4)小苏打;(5)面粉等,同时,还给每样物品标上号码,并设计了相应的表格。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小苏打和面粉的机会较少,他们对这两种物品并不熟悉,尽管教师花费了较长时间进行解释,学生仍旧是一头雾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方式了解

什么是小苏打和面粉。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从家里带相关物品,要求这些物品能和水混合。正式开始上课后,教师在一杯水中放入白糖,并向学生提问:“水里的白糖去哪了?”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出本节课需要教学的新知。之后,教师继续提问:“现在,请大家也看一下,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不是也能溶解。”于是,学生纷纷动手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溶解”这个概念的含义。

针对同一节课,两位教师采取的教学思路不同,在教学设计上也不同,相比之下,后一位教师的教学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效果更为理想。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的科学课教学活动中,由于探究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探究效果,因此,在对探究材料的选择上需要体现“三性”,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单满意.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选择策略 [J].科技创新导报,2016,(27).

[2]任晓东.基于生活实践的小学科学教学 [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3]王雪婷.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

[4]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 [J].乔治国.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5,(7)

[5]孙旭亮.谈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有效选择 [J].小学教学参考,2014,(33)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5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

小学科学的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分科课程,描述世界与解释世界是小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已知规律,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①综合性强。小学科学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等知识融合于一体的学科。②探究性强。小学科学的教学形态主要是组织小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学会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操作与科学的创新制作,在动手又动脑的科学学习体验过程中进行对于科学知识的发现、探究与创造。③层次性强。谢学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进行次第展开的,目的在于可以使小学生的学习在循序渐进中进步与成长。比如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之后而进行科学设置的前面的知识成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基础,后面的知识则为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发展。④开放性强。小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的过程中,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开放、主动地思维,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获取到宝贵的科学知识。如三年级下册“我们来养蚕”一课,是不可能在一、二节课内完成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家中实验、观察,或带到学校里让学生定期进行观察,在充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获得养蚕宝宝的知识。

二、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科学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分科课程,它有知识的综合性、教学的探究性、内容的层次性、教材的开放性等特点,是其他学习无法比拟的。那么,如何圆满地完成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这对我们的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生为本,培养其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可以促使学生通过科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从不懂到懂,发展到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而使学生完成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良好的学习过程。小学生的好奇心一般都较强,对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好,并最终引导孩子树立终身科学意识、形成科学志趣。例如:在上磁铁课时,由于学生都有玩磁铁的经历。很多孩子都知道磁铁能够吸铁,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都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那么铁可以吸引磁铁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学生从实验中不仅看到了铁确实能吸引磁铁,更重要的是同时纠正了他们头脑中原来的错误的前概念,引导他们从原来的前概念生长出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

(二)、以学促教,增强师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增强,首先是要建立在自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差异,以便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融入弹性的可变动的因素,争取教学的主动。做好每个学生须人人参与的督管工作,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性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核心虽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在探究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结果。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地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的探究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三)、理实结合,提供实验材料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6

一、十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多元性材料,凸显数的现实意义

借助生活中出现的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的存在感。

以“0的认识”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吃桃子,可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在桃子与数一一对应的过程中,体会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道:在尺子上见到过0,在温度计上见到过0,在电话机上见到过0,在门牌号码上见到过0,在账单上见到过0,等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每一种情况下0表示的不同意思。

除了教材提供的情境,收集补充大量的生活情境,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二)提供对比性材料,强化数的序数意义

自然数既包含基数意义也包含序数意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数的基数意义,对于序数意义的理解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同时形成基数与序数的概念。提供一些对比类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以“6、7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6,然后呈现一些收集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里的6分别表示什么?进而追问:左边框里的这些6和右边框里的这些6有什么不同?学生体会到左边的6表示一共有6个,右边的6表示第6个。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6个][第6]

如果教师能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点有意识地渗透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对比强化,而不是仅仅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几和第几”这节课上,相信学生对于数的序数意义一定会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体会数的整体构成

数的学习涉及很多知识,数的读写、大小、顺序、书写、基数意义、序数意义、数数、数的分与合等等,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性学习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以“10的认识”一课为例,呈现了主题图之后,教师问:你能在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了图中有很多有关10的信息;教师追问:你知道10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10是一个两位数,它比我们以前学习的数都要大。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10这么与众不同,你想用哪些方法来介绍10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用写、摆、拨、找、分等方法来介绍10。

[写一写][摆一摆][拨一拨][找一找][分一分][十位 个位][10]

教师提供学习单和操作材料,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有序的研究,然后逐一反馈,通过“怎样介绍10?”就把有关10的学习内容整合起来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的基本框架。

二、千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自然数表示的核心。它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十进制就可以逻辑地构造和表示数,包括数的组成和分解,也就是逻辑地认识数。

(一)提供生活化材料,构建数的直观形态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一千还能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借助桌上的材料,4人合作,自己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汇报成果。

组1:我们小组是用小棒来向大家介绍的,一捆是100根,100,200……900,1000,10捆100根的小棒就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介绍的,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这个框,框里的字大约是200个,200,400……1000,这篇文章的字数大约1000个。

组3:我们小组是借助袋装糖来介绍的,这里一包糖是500克,2包500克的糖就是1000克。

师:看来同样的数量,不同的物体,带给我们的感受各不相同!

对1000大小的感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的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1000在不同形态上的拓展,对于数的意义的建构是非常有效的。

(二)提供图形化材料,构建数的维度生成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借助图形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数概念的建立过程。

以“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数小方块的操作活动。先给每个小组一堆小方块,请学生猜猜自己面前的这堆小方块有几个。 学生猜测,答案不统一。教师追问:到底有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数一数,摆一摆)教师继续追问: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的小方块有几个呢?学生再次操作,数摆小方块,师生一起点评学生的作品。(小方块的个数不固定,有100,99,102,93等各种情况)接着课件展示整理小方块的过程。

通过数小方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有序数数的价值,再用整理小方块的活动推动数形的结合,得到思维的深化。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延续这一思路,帮助学生数形结合。

(三)提供结构化的材料,体验数的多种表征

经过一系列对数的认识的学习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多种材料和方式来表征一个具体的数。我们还可以呈现一些结构化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建构。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想一想,如果请你来表示365这个数,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先进行讨论:可以用摆小棒、拨计数器、数直线上的表示等。然后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反馈。最后,将所有呈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不仅是学生已经熟悉的,而且充满趣味,通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365这个数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也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大数的认识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逻辑性材料,比较数的位值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数”是指千以上的数。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可以将大的数目,按照三位一节形象地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性思考数的生成方式,让他们学会用逻辑思维去推断数的建构。

以“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导入的环节。

教师出示了4个“1”。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四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分别表示什么数?学生回答:1,10,100,10000。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颗珠子却表示不同的数呢?学生回答: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1在万位上,表示1个万。接着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的一部分,并总结道:原来不同数位上的珠子表示的数大小是不一样的。

利用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有序地体会位值制,将其与数位顺序表对应起来,更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有效提炼,对于后续认识更大的数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

(二)提供拓展性材料,经历数的基本推算

对于小的数来说,我们的操作材料是丰富多样的。一旦到了大数的教学,我们常常苦于如何选取操作的素材和如何设计操作的活动。事实上,借助一定的拓展性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操作学习的理念。

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

教师提问:说来说去,1万到底有多大呢?老师这里有几组数学信息。结合这些材料,你能想象一下,1万究竟有多大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思考:

1.瓶子里大约有5000粒米,那么10000粒米大概到瓶子的哪儿?

2.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绕操场跑5圈是1000米,你估计你跑完10000米后会是怎样的状态?

3.这里是1000张纸,你来抱抱看,重吗?那10000张纸大约有多重呢?1000张纸叠起来大约有9厘米左右高,10000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呢?

4.报纸上红线框出的部分大约有2000个字,10000个字大约需要多大的版面?你读完这一个版面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材料的选择遵循了三个维度:现实性,是生活中可感可知学生常见的素材;便利性,是相对比较小便于携带和呈现的素材;多元性,有表示颗数的米,有表示长度的跑道,有表示厚度的纸张,还有表示面积的报纸。对于数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多元的呈现。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抽象数的内在含义

让学生体验一个很大的数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序列性材料,让学生从形象中逐步抽象出数的意义,综合运用推理能力来感受从量到形的提升过程。

以 “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呈现了三个层次的材料。

第一层次:初步形象感知大数。提供了教材中的漫画图片,想象这些数是很大的。1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1米高,10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第二层次:联系生活体会大数。例如提供一些社区或者城市建筑中的资料,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出示社区示意图:我们求智社区共有常住居民约10000人。出示体育馆图片:黄龙体育馆一次可以容纳5万人观看比赛。

第三层次:结合图形感悟大数。用长方形表示手上的细菌,如果用冷水只能冲洗掉一格的细菌,约40000个;而用温水加肥皂搓洗1分钟以上时,能洗掉9格的细菌;你知道9格的细菌是多少吗?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7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探究的前提,更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这里的态度不仅仅是指学生对于语、数、英三门学科的重视态度,也包括对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尊重意识。学生往往认为不需要考试的学科都是副科,所以在心态往往不重视,上课随意插话,捣乱,不认真听讲,易开小差。教师如何改变学生对科学课程的看法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科技产品的发明或科学在历史推动人类生活进步的方面入手,向学生阐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如汽车、飞机、电话的发明都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从学生年纪考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还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科学小故事,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秘密”“傅科制作傅科摆”等等。多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端正学习科学的态度。

二、关注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科学教学,常常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学习,而实验探究,注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纵观整个小学教育,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很少,再加上学生的生长环境,所以学生脑海中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他们也不懂得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如何让学生慢慢学会合作学习呢?我是这么做的。

在三年级接触新班级时,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我会把他们分成四个人一小组,一个班下来一共12个小组左右。小组人数太多,会导致教师管理起来有很大难度。怎样将班里任意四个人拼成一个小组呢?我会让学生抽签,抽到相同小动物图片的四个人,就组成一个小组。在分完组后,还要在四个人中推选出一位相对积极主动的学生担任材料管理员,负责领取材料,提醒组员。当然,前面所说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开展组内学习,比如,讨论一个科学问题时,“水和食用油有什么不同呢”,我会让组内的四个同学按1,2,3,4的顺序轮流说,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强调轮流,当别人在发言时,自己只能安静听。当组员都表达过观点后,材料管理员会将这些观点整合成小组的观点……刚开始,学生可能会不习惯这样的方式,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也会慢慢接受掌握这种学方式,并且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科学教师,一天往往要上四五节课,有时候要跨年级上课,有时候往往要从三年级跳跃到四年级,有时候还因为班级数多,对自身教学造成混乱……造成的结果就是随便遇到一个班级,简单看一下书本,就硬着头去上课了。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师自身对书本不了解,学生对课堂缺少兴趣,进一步讲就是课堂乱!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关键在于科学老师要对自身的教学精心设计。

我们在备课时,不能单单只备一节课,要从高处往低处看,从单元角度出发,备一个单元的课,知道我现在教的课,处在什么地方,前一课是什么内容,后一课又是讲什么,还有知道我今天教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学突破……科学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个记录,简单讲就是哪个班级上到哪一课要心里有数,接下来教什么要心里有底。精心的教学设计是科学探究的指南针,为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四、充足的探究材料

在日常教学中,常常遇到科学实验材料来不及准备或者课堂里实验材料缺乏。教师如果光凭一张嘴在讲台上讲,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学生兴趣,学生更是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科学知识。如何才能保证科学课堂有充足的实验材料呢,科学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科学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简单讲就是可以从学生方面,发动学生去收集实验的材料。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8

[关键词]儿童 小幅水粉画 材料开发 创意教学

小幅水粉画的材料创意教学更加注重个性,它以小尺寸画幅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材料为基础,教师适时引导,整合多种材料来表现发想艺术物象,最大限度激发儿童学习小幅水粉画的兴趣,点燃创意灵感。在有效习得水粉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它是提升儿童绘画能力,张扬个性及创意的水粉画拓展课程。

一、儿童小幅水粉画概述

水粉画在我国是颇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画种,其艺术范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按照幅面大小分为大幅、小幅,一般人们把边长超过一米的归类为大幅,小于一米的归类为小幅,对于不规则形的画幅来说,若其横竖的最大数值不超过一米也属于小幅。相对于大幅水粉画而言,小幅水粉画作品更能展现儿童自由而兴发的探索精神,能在短时间完成的特性也符合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特点,非常适合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兴趣小组的特长教学,加上小幅水粉画创作相对较为经济实惠,有大面积推广的实用价值。本文中“儿童小幅水粉画”界定为纸张大小不超过30cm的水粉绘画作品。儿童指1~6年级的学龄小学生。

二、小幅水粉画材料开发

儿童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在小幅水粉画的学习中获得兴趣、习得技法。在此维度上教师应努力开发安全无害,种类多样、富有童趣且生活化的材料,借此触发儿童新奇的想象,让其在丰富的水粉色彩创意中,创造力、技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形状、性状、质感多变的材料通常会引发儿童的探索欲望,这些材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能引发儿童的参与兴趣。有了兴奋点,孩子们会很快进入绘画角色。材料引发儿童的探究活动,儿童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一切可利用的材料,皆可开发为儿童水粉创意的操作材料。儿童对材料的认识和操作多以自由摆弄为主,他们运用自我感官来探索发现,继而完成创作及对技能的提升。因此,材料开发的前提是要求教师选取有安全保障的美术学习材料,保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人身不受外物的侵害。

大自然的许多天然素材,如树叶、种子、花瓣、石块、瓜子皮、丝瓜瓤、果蔬、秸秆等,以及生活中易获得的纽扣、废纸、瓶盖、牙刷、筷子、吸管、线绳、布料、印章等,这些材料贴近儿童生活,其多变的特质与水粉画颜料的延展特性相结合,会产生奇幻的纹理质感,这种既熟悉又新奇的感觉,迎合了儿童求新求异的天性,易于唤起儿童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充分感受材料的特性,让材料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力。

三、小幅水粉画材料创意教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幅水粉画材料创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水粉教学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罗织巧思使儿童自觉参与教学活动,提升自我探索能力。

1.教学活动的材料创意应用

美国当代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说过:“各种感觉意识越强,学习的机会就越多。”以课堂为依托的小幅水粉的材料创意教学流程大致可概括为:游戏感知――创意思考――完成作品。以此培养学生从细节入手,学会观察,探索美术材料的质感与符号特性,激发学生小幅水粉画的自主创作欲望。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导入着手,以游戏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充分发挥其主体角色,教师适时激励引导,把儿童绘画活动贯穿于游戏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发展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这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激励引导,如岭南版《千姿百态的树》一课,我们请学生在吹吸管的游戏中感受流变中的线条,引发学生对蔓延枝蔓的发想从而进入学习主题。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用线条、图形和色彩等将自己头脑中的经验、印象和情感转化为美术形象,这一转化过程即是创意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小组学习,适时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美术材料,促使其进行水粉教学的色彩探究。然而,多样化的工具材料并不意味着毫无目的堆砌使用,而是有目的的创意发挥。一般2~3类材料叠加运用即可增加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水粉学习的效能。在创意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两三种材料,让学生自主选用。如主题为“节日的焰火”,学生可以使用筷子、吸管来表现焰火的散射状态。岭南版《大鱼和小鱼》一课,儿童可以用水果保护网或线绳的拓印来表现鱼的鳞片等。

2.表现形式的材料创意应用

从表现形式上来说,教师可以把装饰画中的许多手法用到小幅水粉教学中以完成材料创意,如棉签画、拓印画、刮画、吹画、版画等多种绘画技巧,将画、折、揉、剪、粘等手段与创意美术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牙刷、筷子等棱角质感强的材料,蘸上颜料后可以在纸上刮、刷出各种形状痕迹或线条,形象地表现小动物的羽毛与毛发最好不过,如猫咪身上的绒毛和小鸡的羽毛。用线绳蘸色在纸上拖,从而交织、重叠出新的色彩纹理,使学生感知不同线条的形式美,这可以很好的模拟在水中摇曳的水生植物。用车轮、珠子等滚动的工具让儿童蘸色在纸上滚动,在斑驳的色块的纹理美可以抽象地表现人物的脸部肖像肌理。用笔刷、手指蘸色抖、甩、洒、泼,泼洒出偶然的抽象画面,如《梅花》用泼洒法或者吹画法,取其蓬松之感最自然形态;以手指蘸白颜料点出梅花,甩笔做出点点朦胧。丰富美术材料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孩子们在与颜料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凭借材料的不同特点还可以作适当的二次或多次创意:让学生进行各种画材的用笔、用色之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想象,用材料与颜料结合,把一些散碎的点、线整合成图,最后丰富背景、完成作品。进行二次或多次创作,带来了表现技法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儿童小幅水粉创意教学的乐趣。

四、结语

将材料融入到小幅水粉创意课堂,可为儿童今后的创作及素材使用提供更多经验,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术课堂教学离不开对美术材料的体验、探索和再创造,通过不断的探索、创造,逐步掌握各种美术材料的表现方法,拓展儿童小幅水粉画的表现空间。本文仅就此领域抛砖引玉,尽一份绵薄之力,期待更多同行的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2).

[3]丁颖.巧用美术材料 拓展生活空间[J].中小学教育,2012,(4).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教学法;应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良好的作用。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完成对材料的阅读,着重分析其中的内容。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自然也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法,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实现课堂阅读效率提高的目的。

一、巧妙引入阅读材料,趣味性地实施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小学生因为个人的生活经验尚且比较缺乏,对于阅读材料中的场景和知识往往没有一个现实的对照认识,因此难以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趣味性的阅读教学中要巧妙引入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好的情境中完成阅读任务,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二、把握问题提出时机,进行富有趣味的设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其中的重点思想和内容提出设计好的疑问,用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阅读材料当中的思想情感,完成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在阅读活动开始的前期就对学生提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在文章当中寻找可能存在的答案。比如提问: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作用?你在生活中见过爬山虎吗?通过这些趣味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对这篇阅读材料充满了兴趣,在阅读当中也带着自己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教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阅读完成以后积极回答教师刚刚提出的问题,不但活跃了阅读课堂的氛围,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三、适当鼓励学生,倡导趣味性阅读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多多进行鼓舞和激励,这样能够直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阅读学习信心。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趣味性的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材料,对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篇10

一、对学生课前预习方式提出科学性指导

初中学生学业负担重,各学科老师都强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有具体的预习任务,还有科代表的责任检查,学生还要完成大量作业,作为非主科的历史学科当然不能去与其它主科争时间加任务。如何做到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科学指导学生预习是历史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我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状况,提出不同的预习方案,供各类学生自由选择:

(1)针对学习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建议他们根据每课的子目录内容写出知识要点,另外在笔记本上留出一块空间,待课堂内根据老师的分析作必要补充;

(2)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的要求是预习时直接在课本上作出注脚,并提出本课重难点,及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应着重解决的问题,科代表负责在每节新课前将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反馈到教师处,为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提供有效信息。

通过这一环节训练,使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有更明确的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对老师的有效性教学也是一个推动。

二、对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做出明确性规定

(1)预习时要注意看教材每课开头的引言,看本节课的小标题主要讲哪个问题,制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

现行初中教材每课的篇首都有一段简短引言,每节课有几个小标题就是主要讲几个问题,且语言概括、精炼。上课前应该精读,从而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

(2)预习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自己的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

现行教材,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实际,适当地增添了文献资料的数量和份量,采取了在一段史实的旁边设置一则史料,或在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叙述中穿插一段史料的方式。

近年历史中考大量引人教材之外的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而教材原始材料的引人,无疑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处理的应变能力提供了极好素材,奠定良好基础。因而学生在预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能熟视无睹、轻意放过,不要冷落或遗忘了它们,要主动地学习史料—读懂史料—理解史料,把教材的正文部分和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献资料融人正文部分之中。

(3)预习要利用好材料图表,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现行初中教材,图表数量增多了,有原始照片图、后人画图、表格图、地图等。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学生在预习时应该学会看图学史、看图说话、看图复述正文部分相关的史实,可以以此来培养口语组织和表达能力。

(4)预习教材后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理解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本后的一些练习题虽是一个较低层次的训练,但其作用不可小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层次能力的积累是高层次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这些练习题有的再现本节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的是针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设疑。通过练习,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并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对学生课前预习作业做出阶段性评价

(1)教师事先设置好预习问题,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将设置的预习问题留给学生,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任务、目标和方向。

(2)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的预习以学习小组单位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预习集中进行,由于对学生进行督促和监督,使预习有时间保障。

(3)加强对学习小组组长的培训,每次预习结束后由组长对组内学生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及时督促预习不认真的同学,并在组内进行预习结果交流,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