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作业十篇

时间:2023-06-04 10:04:20

安全施工作业

安全施工作业篇1

金角大桥东接城东凯旋路,西接城西金角路,工程由主桥、引桥及匝道组成,桥梁段全长约1187m,其中主桥全长416米,采用58+3×100+58米五跨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该工程主桥跨越兰江,涉及到的水上作业工序主要有以下方面:

钢栈桥、钻孔平台搭设

钢围堰及桩基、承台、墩柱等下部结构施工

主桥箱梁挂篮悬浇、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

下挂非机动车道钢结构施工

护栏、桥面及其他附属工程施工

水上钻孔桩泥浆排放;

水上临时设施拆除和清理验收。

二、安全生产措施

(1)水中作业施工前,由项目部报告指挥部,并与航道管理部门协商,需要报批的需要取得航管及其他部门的批复意见,作业通告,在上下游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按航管部门要求做好船只通航限制、警示措施,做好防护工作。

(2)栈桥两侧及工作平台四周设置1.2M高的防护栏,并张挂安全网、设置救生圈、救生衣,栈桥两侧设夜间照明灯及警示灯。

(3)在栈桥的入口设置值班室,专人值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设置安全牌、限重限速及其他警示标志,上下班工作人员采用翻牌确认制度,随时监控上桥人员和车辆。如遇检查及参观人群,提前安排车辆避让。

(4)桩基平台施工时,平台的范围设置红色警示灯,防止船只碰撞。

(5)车辆在钢栈桥及作业平台上行驶、作业,要严格遵守方案要求的限制措施,包括限载、限速、限宽、车辆交会、行走线路等各项规定。

(6)施工避让:

严格执行内河避碰规则和施工航行通告的有关规定;

准确悬挂施工信号;

按规定的施工作业区域作业;

用明显的号灯指明可行水域和封航水域。

(7)作业区备有足够的水上救生设施,严禁带伤及酒后水上作业,禁止施工人员在河内游泳。

三、船只水上作业注意事项

⑴作业前必须认真做好准备,了解水区的气象情况和水域的情况,如风向、风速、水深、水速、台风、大风等。船上应配备:桨、篙、锚、绳索、排水设施、常用的修理材料,个人救生设备,消防设备,急救药箱;

⑵船只不能超载,重量要分置,尽量保持平衡;

⑶水上作业船只的锚绳固定位置处,要配备专用的保险斧,以备在紧急情况下,用来砍断锚绳,避免发生翻船事故;

⑷夏天水上作业因气温高、湿度大,要特别注意防止中暑;

⑸进行钢管桩施工时,除施工人员,船上严禁滞留其他人员;

⑹吊车进行起吊钢管桩时,旋转半径内严禁有人,船只上人员做好接应,严禁将钢管桩随意放在船只上。

四、水上作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⑴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做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动力电采取三相五线制配电,照明线路采用低压安全配电。

⑵设置漏电保护器

一是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二是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三是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⑶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⑷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⑸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⑹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⑺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五、栈桥、平台、围堰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及预防

钻孔平台、栈桥施工,切实作好安全保障措施,是现场施工中的重点,由于现场作业,环境多变,有时受环境、场地因素的限制,各施工作业队在施工中要切实作好施工安全防护工作。注重提高本作业队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忌松懈,疏忽大意。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放在首位。施工中的施工作业队要切实作好以下几点:

⑴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在栈桥、平台搭设施工过程中,必须穿救生衣。

⑵吊机采用履带吊,必须使用汽车吊时,由于受施工场地的限制,吊车支腿不能全部打满,必须将吊车支腿固定在栈桥上,以使吊车载荷载时能够安全运行。

⑶在进行搭设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指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免多人指挥,发生混乱。

⑷栈桥及平台的搭设,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求得经济效益。

⑸各受力部位的焊接必须牢固可靠,现场技术员检查签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⑹搞好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搞好的安全防护设施要爱护,不要任意损坏,它是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要素,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由作业队搭设,专职安全员检查,指导。

⑺严格上、下班交接制度,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⑻由作业队兼职安全员,负责检查监督本作业队人员劳保用品的佩戴情况,并作好记录备查,负责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人员状况,发现隐患,督促作业队长及时排除,并作好记录。

⑼组织夜间施工,现场的灯光布置一定要清晰明亮,要能达到一定的能见度,方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互相配合,互相照应。

⑽现场施工,各道工序要严格把关,保证了质量和安全,才能保证栈桥和平台施工的顺利进行。

安全施工作业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行业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通过历年的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建筑施工行业始终被列为高危行业。众所周知,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而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概括来讲只有三个: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因素,其中前两者为根本原因。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要从这两个根本原因上着手。要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选用安全性高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等方式减少物的不安全因素。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在事故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的位置,起主导作用。而且,从当前发生的事故统计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事故发生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因此,只要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造成隐患,就极可能演变成事故。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从而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少出事故。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的具体要求: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基本安全常识。

作为建筑施工行业从业者,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首先是必须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中有很多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其次是必须掌握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源也非常多,对任何一个危险源未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第三是必须掌握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只有这样,在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从业人员才可能顺利逃生。这也是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途径。

2、行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落实。对这些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管理人员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准则、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安全教育,以便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只有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安全生产理论水平,才可能带出一支重安全,懂安全的施工队伍,才可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特种岗位的具体安全操作技能。

工作岗位,特别是重型机械、电工、焊工等特种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切实抓好具体工作岗位的安全,才能确保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岗位安全生产教育,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只有掌握了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安全、准确的完成工作内容,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性安全事件。从目前建筑业的人员素质来看,在施工现场的一线作业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其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因此,如何抓好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工作,使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就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的落实点。

三、如何强化对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1、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认识

我国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但是我们说的多,做的少,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企业法人代表必须充分认识国家提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意识到安全生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信誉,而且关系到国家财产及施工人员生命的安危。因此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1)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为安全生产奠定思想基础。通常从加强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劳动纪律两个方面进行。通过安全生产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政策水平,使他们严肃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

(2)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施工工艺、机械设备、高处作业、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工程、文明施工、消防器材应用等安全基本知识。

(3)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就是结合本工种专业特点,实现安全操作、安全防护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知识的教育。使每个职工都要熟悉本工种、本岗位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包括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3、安全教育培训可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开展活动

建立安全教育室,举办多层次的安全培训班或职工夜校,举办安全知识演讲、报告会。进行图片和典型事故照片展览,放映电视教育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购置或编印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的参考书、刊物、宣传画、标语等。总之,安全教育要避免枯燥无味和流于形式,可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并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应注意思想性、严肃性和及时性。

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1)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做到对安全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

(2)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

5、施工单位重点抓好工人进场后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

工人进场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尤其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必须落实责任,未经教育培训的决不允许上岗。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施工单位的班前教育,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按照施工的不同阶段(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施工),结合当日施工内容,天气如雨天、暑期施工和冬季施工的特点等情况进行,在安全教育的同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要组织各工种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冬季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周边环境影响的安全技术交底、受季节气候影响的安全技术交底、消防设施的安全技术交底等。

结语: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工程技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营造上下重视,人人参与,形式多样的良好安全生产工作氛围,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生产,用技术的措施来控制质量和安全,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安全教育工作绝不能放松。

参考文献:

1 王立海;赵闻;;项目管理理论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安全施工作业篇3

一、工作目标

按照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总体部署,对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非法建设和非法生产经营的坚决取缔,对证照手续不全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停产停业整顿,对证照手续齐全、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强安全监管。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使全市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秩序明显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机构。

(一)市专项整治领导组

负责组织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对全市本次整治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安排部署。

(二)市专项整治领导组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监管一处,负责全市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和领导组日常事务。

办公室主任:卫天喜(兼)

副主任:刘杰、罗建华,各县(市、区)安监局分管副局长。

(三)市县联合检查组

市专项整治领导组组织市安监局和有关部门监管人员及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抽调各县(市、区)安监局等有关人员组成,对各县(市、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三、检查内容

(一)对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检查内容

1.是否对全市本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配齐了工作人员,建立了专项整治责任制;是否对本单位及所属企业进行了排查摸底,对问题和隐患进行了整改落实。

2.是否依法履行了相关审批手续,取得了国家及省规定的有关证照,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是否依法取得了相应资质,是否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

3.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按有关规定履行了安全设施“*”手续并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验收和备案;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建设和生产现象;生产系统是否安全运行、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并做到了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4.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并得到有效落实;是否建立了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分管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班子其他成员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体系,落实了重要生产环节、重大事故隐患跟踪排查治理的部门和责任人。5.是否贯彻落实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程,建立了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是否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6.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比例提取使用安全费用;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是否登记建档并制定了有效监控措施;是否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制定了应急预案,并适时进行演练;是否按规定如实上报生产安全事故,有无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行为。

7.是否建立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自*完善、自*提高的企业安全生产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是否依法保证和加大安全投入,进行了技术改造、创新,依法淘汰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和设备,开展了安全标准化活动,规范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的行为。

(二)对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检查内容

1.是否对本行政区、本部门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企业进行了排查摸底,对非法企业列入关闭名单并实施关闭取缔;是否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列入停产整顿名单并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措施;是否对证照齐全、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加强了日常监管,对上述三类生产经营单位名单进行了公示。

2.是否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在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实行了安全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JP〗3.是否在机械制造等行业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对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实行严格考核;是否建立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其他成员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领导责任体系,落实了每个重点企业的监管部门和责任人;是否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并落实到位。

4.是否在机械制造等行业建立落实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隐患和事故举报奖励制度、事故责任约谈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制度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等各项制度。

5.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齐了监督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建立了应急救援体系,编制了应急预案,配置了相应的人员装备,并进行了演练。

6.是否建立健全了机械制造等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事前责任追究;是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对安全事故组织了调查处理,并按时结案。四、整治方式

(一)企业自查自整

全市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按照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和标准,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对照检查并分类采取措施。

1.对违法生产的要立即停止违法生产行为,并主动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不如实报告的要对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资金限期整改、不积极整改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证照齐全、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二)县(市、区)政府全面排查整治

在企业自查自整的同时,县(市、区)政府组织对本行政区内机械制造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不论非法合法、规模大小、隶属关系)进行无一遗漏的排查,并采取相应整治措施。

1.对非法生产经营单位列入关闭取缔名单实施关闭取缔。

2.对证照不全、过期,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列入停产整顿名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3.对证照齐全、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列入正常生产经营单位名单加强日常监管。

县(市、区)政府要对上述三类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登记造册、经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后上报市专项整治领导组办公室,并在本行政区内媒体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市县(市、区)联动分类整治

市县(市、区)联合检查组对全市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联合检查;到各县(市、区)进行检查时要吸收县(市、区)相关人员参加,联合检查组对三类企业名单和举报电话进行公示;提出分类整治意见和措施。

1.对县级政府所报关闭取缔生产经营单位抽查率不低于50%,对列入关闭取缔名单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关闭取缔进行监督并依法追究责任。

2.对县(市、区)政府所报已停产停业整顿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诊断,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3.对各县(市、区)政府所报的证照齐全、列入正常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抽查诊断,证照齐全合法有效的督促其依法生产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的提出整改建议限期整改;对证照有弄虚作假,提出暂扣或吊销证照建议,由发证部门依法审查处理,同时建议监察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4.对联动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签字上报。

五、整治步骤

(一)安排部署和宣传发动阶段(1个月)

市、县(市、区)政府成立专项整治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配齐工作人员,建立专项整治责任制,对整治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安排部署。

(二)企业自查自整和县(市、区)政府排查摸底阶段(3个月)

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查找隐患和问题并进行整改。县(市、区)政府进行排查摸底,分类整治。

(三)市县(市、区)联动分类整治阶段(6个月)

市县(市、区)联合检查组在安监部门排查摸底基础上进行分类检查整治。

(四)再检查和总结阶段(2个月)

市专项整治领导组组织对各县(市、区)再进行交叉检查、重点是跟踪抽查,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通报情况、追究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行政一把手是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负责人;要层层签订专项整治目标责任书,把专项整治各项任务落实到人。

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法人代表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整,问题和隐患要立即或限期整改。

(二)规范检查,严格执法。各县(市、区)要建立完善专项整治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规范专项整治检查工作;在检查前要组织培训,检查结果要书面反馈被检查单位;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时,要向被检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等执法文书;要严格实行事前问责和事后问责等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施工作业篇4

第一条为加强山东省沿海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山东省沿海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排筏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保护水域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港口建设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山东省沿海水域进行涉及通航安全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以下简称施工作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施工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应当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要建立全覆盖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山东海事局负责山东沿海水域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下设的各级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具体负责其管辖水域内的施工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安监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交通主管部门、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山东海事局应联合建立施工企业的诚信管理制度,并协调施工企业的诚信信息。

第二章施工项目管理

第六条拟参与施工作业的单位应具有与其承包工程相适应的资质,需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还应持有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七条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招投标时,应当在招投标公告或者招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拟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业绩情况、《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记录及施工期间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措施等,并将其作为招投标文件的内容。

对于安全诚信记录较差的施工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招投标时,不得确立其投标资格。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签订承包合同的同时,应当单独签订安全协议。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从事本办法所涉及的施工作业,应向施工作业所在地的海事行政主管机关递交施工作业通航安全审核申请,并取得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的许可。

第十条提出书面申请时,应填写《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安全审核申请书》,并提供以下有关资料:

(一)有关主管部门对该项目批准的文件;

(二)与通航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施工作业图纸;

(三)安全及防污染措施计划书,应急预案或证明材料;

(四)与施工作业有关的合同或协议书;

(五)施工作业者的资质证书及影印(复印)件;

(六)施工作业船舶的船舶证书和船员适任证书及其影印件;

(七)施工作业者是法人的,还应提供其法人资格证明文书或法人委托文书;

(八)已通过评审的通航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九)航行警(通)告申请(必要时);

(十)专项维护申请(必要时);

(十一)在港口水域内进行采掘、爆破等活动还应取得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爆破作业许可;

(十二)在施工作业期间,有需要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的,应将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间、潜水员证书、工作方案及安全应急措施书面报备海事行政主管机关。

第十一条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在收到符合要求的申请后,应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未获得海事行政主管机关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的,不得擅自进行施工作业。

第十二条施工作业单位进行施工作业前,应向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申请航行警告、航行通告。

第十三条施工作业期间,施工作业单位设置的安全作业区和警戒区须报经海事行政主管机关核准、公告;施工作业者不得擅自扩大施工作业安全作业区的范围。

第十四条从事施工作业的船舶、排筏、设施须在规定的区域进行作业,并按有关规定在明显处昼夜显示号灯、号型。

第十五条严禁施工作业者随意倾倒废弃物和污染物。

第十六条施工作业结束后,施工作业单位应及时向海事行政主管机关提交涉及通航安全的竣工报告。工程中有关涉及通航安全的部分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施工船舶、设施和人员

第十七条参加施工作业的船舶、设施的技术条件应与施工作业区相适应,并经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作业船舶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

第十八条内河船舶、渔业船舶到沿海从事施工作业,应符合《山东省海上施工船舶临时性简化检验标准》,并持有船检机构签发的相应证明文件。

第十九条符合第十八条规定的内河施工作业船舶,在限定的区域内按照《山东沿海水域内河施工船最低安全配员表》配员,到施工地所在地的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申请核发最低安全配员证明文件。其他船舶配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中关于海船配员的标准要求执行。

最低安全配员证明文件应与《船舶国籍证书》配合使用。

第二十条施工船舶停泊时,应留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操纵的船员,保持有效值班。非自航施工船舶、设施还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和适当功率的机动船值守。

第二十一条每一艘施工作业船舶均应随船配备《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连续记录船舶安全检查情况。

第二十二条最低安全配员证明文件可由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申请,申请时必须提交下列文件:

(一)《船舶国籍证书》或同等效力文件;

(二)船舶符合《山东省海上施工船舶临时性简化检验标准》,并持有通过临时检验的证明文件;

(三)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签发的工程项目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文件副本以及项目单位同意船舶参与施工作业的证明文件;

(四)拟进行施工作业的区域、连续航行时间以及船员休息时间的书面材料;

(五)办理人员委托书及身份证明文件。对于符合要求的,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在收到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签发最低安全配员证明文件。

第二十三条在施工船舶和设施上工作的船员和作业人员应完成《山东省海上施工船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纲要》规定内容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海上施工安全培训合格证明”。持有《船员熟悉和基本安全专业培训合格证》的人员可免除“安全常识”部分的培训和考试。

安全培训由海事行政主管机关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当地海事行政主管机关按照海船船员专业培训监督管理规定实施培训监督管理、考试和发证。

施工船员和作业人员应随船携带“海上施工安全培训合格证明”,接受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的检查。

第二十四条施工船舶在施工项目结束后应将最低安全配员证明文件交还签发的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如参与山东沿海水域的其他施工项目,需按程序重新申请相关证明文件。施工船上已取得培训合格证明文件的人员应向施工所在地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申请更新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十五条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作业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54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建设单位还应建立项目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单位及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要求的情况。发现问题应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立即整改。

第二十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及施工作业单位应建立应对突发事故和险情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必要的应急演练。各种预案应向当地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备案,其中水运工程应急预案应同时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施工作业单位应制定《安全及防污染措施计划书》,明确其作业时的各项安全和防污染措施,落实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责任。安全及防污措施计划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施工作业单位应建立气象、海况收集、预报通报制度,并根据施工作业海域通航环境、施工船舶或施工技术状况、施工工艺等情况,明确提出限定施工船舶或施工作业的气象、海况条件,及时传达预报和做出调度安排。任何施工船舶均不得在预报风力达到七级及以上时航行和作业。

(二)施工作业单位应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度,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船舶的安全管理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使施工船舶或人员(包括施工船舶船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熟悉相关的航路、航法、航行规则、信号规则,并掌握施工水域内与通航安全有关的水文、地质状况。

(三)施工作业单位应在施工区域设置相关的标示、标志,配备警戒船舶和警戒人员。施工单位还应为参与作业的船舶、设施和人员配备有效足够的通讯设备和AIS设备,以确保施工单位、船舶、设施、人员和海事行政主管机关间的通讯联络。(四)施工作业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清除其遗留在施工作业水域的碍航物体,不能及时清除的碍航物应当按规定设立标识。(五)项目单位对施工作业船舶所需的船舶停泊区、避风区,应明确划分和提出相关要求,并报当地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审核。

第二十八条施工作业单位应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向建设单位通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在通报建设单位的同时,还应报当地安监和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备案,涉及水运工程的重大事项还应同时报备当地交通主管部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按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进行施工作业,并接受海事行政主管机关、交通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海事行政主管机关、交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是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2号),切实履行好各自的监管责任。应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协商解决监管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海事行政主管机关、交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建立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机制,严防因自然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海事、交通、安监等部门应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在海事行政主管机关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联合检查活动。

第三十一条水上水下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行为,由交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海事行政主管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行为或情况之一的,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应责令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船舶、排筏和施工作业设施立即停止施工作业:

(一)应书面申请《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安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而未取得,擅自进行施工作业的;

(二)所持《许可证》已失效,仍然进行施工作业的;

(三)未按《许可证》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的;

(四)未按规定采取安全和防污染措施进行施工作业的;

(五)未按有关办法申请航行警告、航行通告即行施工作业的;

(六)施工作业与航行警告、航行通告中公告的内容不符的;

(七)施工作业水域内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危及周围人命、财产安全的;

(八)施工作业水域附近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海事行政主管机关认为有必要暂停施工作业的;

安全施工作业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随着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高、大、难建筑物的越来越多,社会对建筑业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安全形势日趋严竣。建筑业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条件。工程安全是企业效益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成本与进度控制,是企业顺利完成工程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如果发生事故必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失,给国家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为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法》都明确规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了企业的首要任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支柱产业,如何更好地处理发展和环境的问题,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一点上,建筑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一 当前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根据安全系统化流程逻辑和人们的日常经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类:首先是人的因素,人为的有意无意导致的工程事故,是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第二是物的因素,即建筑现场的设备由于即时性故障所造成的建筑现场不安全状态,这一点也是建筑业事故的高发原因;第三就是环境因素,由于建筑现场恶劣的自然和人造环境,很容易对施工者和建筑设备造成不良的影响;最后一点就是管理因素,安全管理措施的缺失是建筑业事故频发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更多的时候,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是同人、物和环境这三个要素密不可分的。

我们在对作业现场的安全设备进行察看维修时,也不能忽视对建筑工人自身的安全意识培养。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建筑行业对从业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低,如此之多文化层次不足的r人流动很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同时为建筑单位推广安全作业教育增加了难度。

当然,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下绝不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当前,绝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由专职人员进行实施,工人们误把这种专职视为与自身毫不相关,意识上就自然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最终导致诸如施工进度安排、人员调配、设备检修等与安全隐患密切相关的这些环节,由于这样的一种岗位专职界限,成为了一些各自孤立的工作进程。同时,由于一般建筑单位的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在职业级别上低于普通员工,所以常常会出现安全管理指令执行不及时或受阻的状况发生,不仅浪费了现有的隐患防御资源,而且也延缓了可能发生事故的抢险时间。实际上,建筑单位的安全管理负责人不只是相关的专职人员,项目工程师、建筑工和设备管理维修人员都应该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作为建筑单位成员之一,执行安全管理措施也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但可惜的是,我们当下的建筑单位内部缺乏一种安全管理的氛围,各阶段施工过程都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各阶段分工不明确,分包、转包工作管理混乱,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步调无法统一,协调性差。

二 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⑴完善领导监督体制。施工单位的各级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将安全生产工作视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既要适时地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年度安全管理目标,又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有效监督。单位的每个员工要切实将安全施工视为自己职业的根本目标,做到居安思危。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安全生产条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同时要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⑵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要彻底改善建筑单位的安全管理面貌。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是最基本措施。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原有的安全管理机构,增加该机构的专业安全人才投入。其次,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带头模范作用,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安全管理知识,以实际行动感染每―个下属。第三。要在施工单位各个部门建立一个相应的安全监督小组,小组成员要选拔那些责任心强、事故经验丰富、有较高威信的人员组成,这些小组由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统一指挥。这样一种完善的管理体系不必经过上级领导的权利赋予,企业安全管理中心机构的威信自然会传播到单位的各部门。

⑶重视日常安全检查和设备维修。要保证施工作业的长久性安全,就必须根据施工进度的不断变化,对建设工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适时性的检查,对施工者的安全施工技术要进行突击性检查。由于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都是露天进行的,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质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制约。随着季节的变化,建设工程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例如开春季节所面临的冻土施工作业就一直是建筑施工的一个国际性难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另外,在洞口和山崖作业也会增加对施工者安全措施的要求,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良好安全意识和完备的事故处理知识,势必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都是在建设施工中最为常见的隐患。所以我们要时刻用一种变化的眼光来审视建筑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正确地发现这些隐患,可能将给我们的建设工程施工造成致命的打击。所以。我们要严格执行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适时性检查,定期维修陈旧的作业设备,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为工人们创设―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⑷定期开展施工企业安全教育讲座。建筑企业彻底改善安全面貌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的安全管理技能。企业在贯彻这一目标时要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适当地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进行培训。首先要准确地了解施工者的接受能力,耐心巧妙地向他们灌输安全施工知识;其次要提高讲授者的专业素质。要聘请一些有建筑事故处理经验的一线安全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这样会使课程更加生动贴切,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上述措施的执行必须以一个严肃的奖惩制度作保障。施工单位要根据安全检查和员工安全知识考核成绩进行评价,公平合理地对员工的安全作业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这种激励性措施可以有效地杜绝员工的不良施工方法,有助于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更严肃了建筑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都是把重点放在了惩戒上,而对安全管理生产的奖励机制,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没有适时建立。

安全施工作业篇6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风险;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a)-0105-02

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特点及性质决定其在施工过程中拥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电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想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积极加强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加强风险的预防,从而缩小工程成本,并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预防风险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种类进行明确,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安全技术质量,促使工程顺利而稳定地完工。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风险类型

1.1不合理的安装电力设备

高压输电线路在构建及使用过程中,都无法脱离电力设备而单独存在,因此,在施工阶段,就应当加强对相关设备安装的重视,为该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现阶段我国在积极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很多不合理的电力设备安装现象存在[1]。如电力设备没有经过仔细的质量检查就投入安装;施工人员对电力设备使用及功能掌握不到位,安装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应用功能落后的设备,导致高压输电线路功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从而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等。

1.2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高压输电线路是适应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为人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电能。与此同时,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对于设备及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较高。然而现阶段,我国在积极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相对缺乏更加深入的知识,技术和实践经验也相对较少,日常施工过程中往往凭借传统的经验展开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一来,导致其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不仅无法提高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还会因不同疏忽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不利于高压输电线路日后的稳定运行[2]。据有效数据显示,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及危险意识薄弱导致的指令和操作错误的现象很多,这种做法会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产生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甚至会带来人身伤亡。

1.3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线路状设备是高压输电线路的物理性质,其在日常施工及应用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处于户外的环境中,因此施工安全会受到更多客观因素的严重影响。例如,在交叉跨越上,交叉跨越风险存在于公路及铁路之间,同时这部分线路还会需要同不同的通讯线路及电力线路进行交叉跨越,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高压输电线路受到影响,如大风天气将导致交叉跨越的线路之间产生纠缠和碰撞,很容易引起线路损坏,同时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人员不小心对其他交叉跨越的线路产生了碰触,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同时,高压输电线路在施工及日常使用过程中,还必须能够经得住狂风暴雨、高温及寒冷天气的考验[3]。

2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技术

新时期,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提高了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经过长时间实践和研究,总结了3种提升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的措施,及技术、管理和组织3个方面。其中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就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

2.1有效管理施工现场

多数电力设备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都会有所应用,科学、有效地安装电力设备对于提升整个线路的安全性及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安装电力设备过程中,需要促使安全技术措施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于提高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首先,在设备安装工作实施以前,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现场环境及特点进行充分的考察,并在施工开始以前,积极进行有效的技术交底工作,促使可靠性、完善性在不同设备资料中得以体现,并积极取得相关负责人的签字,促使其明确资料内容;其次,严格规范施工现场各项设备的摆放,从而加强对设备的保护,保证其质量及功能不受破坏;最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其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佩戴完善的安全防护用具。

2.2加强环境风险的预防

首先,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以前,应当施工具体周边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并积极掌握施工将会对当地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及当地交通运输的影响,并提前做好防护工作。例如,积极进行标识牌的设立,构建有效的安全区域,并对跨越架进行构建等,有效保证当地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和安全。针对部分需要临时用电的状况,需整体布置这部分线路,提升架设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使临时用电在安全、稳定下进行[5]。同时,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应当增加对季节限制性因素的考虑,季节不同会改变施工难度,例如,在夏季高温状态下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重点及技术难度在于防暑降温;而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必须保证相关设备及线路能够有效进行雷电的防范,相关工作单位必须应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升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3加强高处作业风险预防

高压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都是在高空中实施的,因此加强高处作业风险预防应当是整个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技术的研究重点,文章主要从高空落物及坠落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对高处施工用具进行正确使用至关重要。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必须配备相对齐全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及保护绳等,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对速差自控器的应用;其次,还应当将防坠落装置有效安装与杆塔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临时固定作用;最后,工具袋是杆塔作业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应当应用坚固的构件对偏大型的工具进行固定,严禁乱放现象的出现,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6]。保证传递工具的绳索始终处于较高的安全性能基础之上,严禁抛掷工具现象的产生。同时,加强现场维护,不允许非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出入,减少人身伤亡现象的产生。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将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力度,该线路的有效建设,对于提升电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奠定良好的电能基础。于此同时,电力企业在积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想促使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能够顺利有效实施,必须充分掌握多种风险种类,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及质量,促使施工安全得以保证,促使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建成。

参考文献

[1]汤春俊.输电线路工程安全危险辨识与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亓蒙.高压输电工程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赵晔.特高压交流线路铁塔组立工艺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邢闻.扬州西500kV输变电工程项目计划、风险分析与后评价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

[5]庞浩.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安全施工作业篇7

一、进一步压实安全防范责任

春节临近,假期较长,人流车流物流加大,安全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增多,是事故的易发期。各科室、各基层单位要认真贯彻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督促检查和指挥协调,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针对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突出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进行全面安全风险分析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春节、“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各单位要针对当前季节水利安全生产的特点及面临“两节”“两会”安全生产形势,切实加强水利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局办公室:负责水利局办公场所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节假日等重要时段的值班、值宿安排及“四防”安全工作的全面监管。

建设与管理科:负责在建水利工程的全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冬季施工安全措施,严禁雨雪、大风天气强行组织施工。春季对在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督察,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监督检查;

水旱灾害防御科:组织开展防洪工程安全检查,做好全防春汛的各项准备工作。

市河道管理站:负责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警示、巡查工作。加大巡查、宣传、管理力度,重点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定期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内冰上风险隐患自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建立完整的风险隐患排查台账。

市水资源管理中心:督促和组织地方运行小水电站的全面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冬春两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市农村水利管理中心站:对乡镇水管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

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办公室:对农村饮水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认真落实冬季施工安全措施,严禁雨雪、大风天气强行组织施工。

市关门砬子水库管理所、市双杨树水库灌区管理所:进一步加强水库“三个责任人”及各项方案的落实,重点标段设置警示标语,定期对水库机电设备保养维修,保证水库安全运行,针对春季水库水位进行全面检测,确保防春汛工作稳定开展。

市大堤管理所:依法对大堤工程进行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落实。针对当前季节,对重点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并加大对重点段的巡查力度,消除群众存在的侥幸心里和麻痹大意思想,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建立完整的风险隐患排查台账。

市排涝管理所:定期对排涝机组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机组能及时投入使用,使设备完好率达100%。在排涝管理范围内设置警示标识、加大巡查工作。

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冬季防凌汛、防寒、防冻、防火防爆等工作,加强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和组织职工文体活动的安全管控。

三、进一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

各科室、各基层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域内外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进一步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深入推进安全整治“秋冬会战”专项行动,采取突击检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督查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整改消除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整改,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要坚决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并加强巡查、监控和盯守,确保绝对安全。

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各单位要针对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政治活动及冬季气候特点,制订各类水利设施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资、装备等,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演练。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保证信息畅通。要切实加强节日和重要政治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巡查和安全保卫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要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同时按有关规定做好事故信息报告工作。要广泛进行安全提示,大力宣传冬季用火用电用气、消防等安全知识和险情应急处置、逃生自救等常识,切实提高全行业安全防范能力。节日和重要政治活动期间正常生产的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员工特别是重点岗位人员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稳定职工思想,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全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施工作业篇8

一全面开展支农资金安全检查工作的重大意义

全面开展“安全和效益年”活动是省财政厅针对审计反映的问题和贯彻落实财政部的要求和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而做出的决定。全面开展支农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将进一步强化我县支农资金项目的管理、监督,确保支农资金有效使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改进我们林业系统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重要措施。

全面开展支农资金安全检查工作,目的是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巩固和完善目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大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支农资金管理运行机制,使违规违纪使用支农资金的现象明显减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的整体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检查的内容具体为:

(一)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一是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二是检查资金安排使用是否规范;三是检查是否建立资金使用、公告公示制度、项目竣工验收总结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

(二)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办法执行情况。

(三)审计反映出的问题整改情况。

(四)支农资金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

(五)支农资金管理的机构及人员落实检查。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我局林业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分为动员布置、全面自查、重点检查、建章立制4个阶段,时间安排为7月20日起,至10底完成。

(一)动员布置阶段。7月20日至7月30日。主要工作为成立××县林业局检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搞好宣传动员、制定检查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财政支农资金安且检查工作。

(二)全面自查阶段。8月15日前完成。首先对本单位支农资金管理、使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查结束后,写出自查报告,报市林业局、县财政局。

(三)重点检查阶段。时间安排为9月初至9月底,迎接市财政局、市林业局的检查。

(四)建章立制阶段。10月底完成。一是对财政支农林业资金管理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予以归纳,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及时整改。二是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完善制度,创新监督机制。

四工作要点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省财政厅、市财政局的部署,结合我局实际,精心组织,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要以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全面抓好这项工作,要统筹安排,确保检查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抓出实效。

(二)完善制度,依规办事。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林业资金的各项基础工作,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做好项目论证、储备和申报工作;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资金监管等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财政支农林业资金规章制度,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执行,不得变通,不得越轨。

安全施工作业篇9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以推进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强化执法监管为抓手,以监管信息化建设为驱动,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从生产和监管两端发力,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切实保障农业产业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1.加快标准制修订。支持和鼓励各单位、各部门、各农产品生产企业制定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力度。2017年,计划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个以上,推动全市“三品一标”事业发展。加强“三品一标”宣传推广,提高“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和市场占有率。

3.加快标准示范推广。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实施主体,“三品一标”认证基地、标准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为重要推广应用领域,把农业标准细化成简明易懂的操作手册、图表等,协助企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制订标准化生产手册。各级要加大推进按标生产,推动“菜篮子”、农产品生产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按标生产,树立示范样板,推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市食用农产品提质增效。

4.强化监督管理。将各级标准园(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三品一标”基地全部纳入全市例行监测范围,加强对农药品种、使用剂量、次数、农药安全间隔期等风险点的监控,要求生产主体保存监控记录。主要风险点生产记录及监控信息要实行电脑信息化管理,随时备查。加强“三品一标”企业证后监管,开展专项监测,通报监测结果,并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严格实行退出机制,维护好“三品一标”品牌。

(二)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1.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活动。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农资市场巡查制度,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的日常执法巡查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行为,有效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和超范围使用农药等违法行为,对目前风险最大的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药、药肥等农业投入品形成高压态势。狠抓案件查处,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率达到100%。要畅通农资打假投诉渠道,实现12316农资打假举报热线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和反馈率达到100%。

2.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活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完善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在春耕、夏种和秋播前等农资购销旺季,重点针对农业生产上使用量大、有明显质量嫌疑、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执法抽检和标签抽查活动,年内完成农药、肥料样品抽检数量不低于40个。要坚持和完善检打联动机制,健全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的通报机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对违法生产、经营不合格农资产品的进行立案,提高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效率,确保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

3.规范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行为。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大力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并加强与工商、安监等部门的沟通,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已建立的30个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要实行联网监管,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门店要实现“三个100%”(销售的高毒农药100%来源可追溯、100%去向可跟踪、100%质量有保证)的目标。

4.加快建设农药质量追溯项目。2017年,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对于农药质量追溯项目实施方案和验收方案的要求,配合市级进行项目实施。市本级要通过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开展农药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提升农药检测能力,争取早日通过农药检测项目质资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为农药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5.加强对新修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的宣传。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相关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开展新条例及配套规章的宣传培训工作。同时,进行农药管理调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条例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加大农产品风险监控力度

1.开展例行监测。各级检测机构要积极完成《2017年全市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方案》下达的例行监测任务。各县(市、区)、乡镇除完成自治区和市级下达的监测任务外,还要积极争取地方资金,按照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例行监测方案,开展本地例行监测。

2.开展稻米重金属监测。按自治区生态站下达的任务完成采集稻米样品数,检测镉、铅、砷、铬、汞、硒等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稻米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3.强化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按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完成抽检蔬菜、水果样品数。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基地蔬菜水果专项监测,监测样本不少于60个,排查我市“三品一标”认证基地产品风险隐患。通报监测结果,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对抽查不合格的农产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并严格实行退出机制。全市组织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检1次以上,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风险点组织开展本地区监督抽检,并及时上报案件查处情况。

(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

今年,东兴市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上思县创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创建工作的指导、督查和宣传工作,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制度机制,实施全程动态监管,提升创建质量。港口区和防城区要配合做好“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

(五)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1.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今年我市有3家企业获得了自治区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资金,各级部门要做好辖区内自治区级追溯企业建设指导、管理和验收工作。按照自治区的要求,项目建设列入自治区绩效考评,要求务必于2017年9月20日前完成验收,逾期完成的将不予扶持并如数退回项目资金。

2.试点推行产地准出合格证制度。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工作。率先在20XX—2017 年获得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财政资金补助的3个企业(防城港市天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农潮果业有限公司和防城港市清水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全部试行合格证制度。其他有条件的“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协会)也要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合格证制度,加强与市场准入衔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此项工作已列入设区绩效考核。

(六)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1.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2017年,建立全市农资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记录日常检查、监督抽查、奖励评优、行政处罚等信息。科学制定农资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将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多次检测不合格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纳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实施联合惩戒。要适时以适当方式将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行政处罚案件给予公布,提升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畅通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渠道。推进农资企业事前信用承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农资经营主体自我管控能力。

2.鼓励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依法公开通报查处结果。加强对“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标准园、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等生产基地的监测,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予以通报,开展企业约谈,发送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改正,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按程序报批,撤销相关认证证书,并予以通报公布。

(七)继续开展产地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1.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结合自治区和我市“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零增长行动,强化重大病虫预警防控技术支撑,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植保技术,大力开展秸杆还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产地环境监测。继续加大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力度,做好农产品重金属风险排查监测,为我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注意各种重金属污染舆情,进行科学的舆论引导,防止媒体过度炒作。

(八)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1.提升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监管、检测体系建设,配齐配足相关机构及人员,提高执法监管能力。按照“市负责培训县、县负责培训乡镇、村”的原则,各级农业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全年培训计划,确保县、乡两级监管、检测和执法人员每人每年培训40小时以上。

2.强化检测队伍建设。全年举办市内外检测技术培训班2期以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员负责、有能力干事”。

(九)突出抓好重要节庆时段监管工作

“两会一节”以及传统节日是农产品集中供应的高峰期、 敏感期。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全力抓好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注重生产指导。组织开展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指导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使用农药,严禁在果蔬生产上使用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加大对农资市场及果蔬生产基地周边农资经营店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处清缴力度,严防禁用、限用高毒农药进入果蔬生产环节。

2.加强产地监测。组织县(市、区)、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在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期间及其前后,对产地蔬菜、水果等大宗食用农产品进行大规模、多回合、高频次的农药残留监测。

3.严格产品管控。对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及时向源头生产基地下达《限制采收上市通知书》,要求延期采收。对发现在蔬菜上使用违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及时给农户下达《蔬菜禁止采收上市通知书》,并令其自行销毁,禁止采收上市。对一些特供食用农产品,应采取定点生产、定人监管、定点检测、定向供应的方式进行,确保重大活动、节庆期间所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依靠改革推动

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改革统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保障经费投入

积极争取本级政府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投入,特别是要保障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必须的交通工具、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和运行费用等投入,使各级监管、检测、执法机构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工作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依托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相关工作进展、成效的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重点抓好绿色生产特别是“三品一标”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先进典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主题宣传活动,扩大其影响,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强化应急处置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力度,加强舆情监控、分析研判、报告和处置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舆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强化应急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能力。坚持全国、全区、全市“一盘棋”,做好产销地沟通工作和纵横向协作应急工作。要畅通信息渠道,强化应急值守,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做好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对准备。

(五)推动责任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依法依规进一步厘清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责任,切实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充分利用通报、约谈和问责等手段,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保证各方责任落到实处。

(六)加强部门协作

完善产地准出合格证管理办法,加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与食药、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组织开展重大事件处置和重大案件查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以块为主、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

安全施工作业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行业安全;施工管理;管理工作;生产工作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生产工作概况

如今,社会的发展越发呈现城市化、现代化,在这种状态下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大量的建筑被树立在土地上,人们不断的将旧建筑改为新建筑,在平地上建造新的建筑。这些建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人类获取最优化的经济效益,其优美的形态构成现代城市的景观。加强建筑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建筑工程能够高质量的、人员安全的在工期内完成施工,能够在稳定社会公众心态上面做出贡献,是一项能够间接性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基础性工作。

2施工安全管理与生产的关系及问题

2.1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管理与生产的关系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工作是生产工作的保障,生产工作应当以安全为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环,施工现场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还关系到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生产工作是以设计方案为指导方针,以施工人员为主要的动作实施方,使用建筑材料和各类机械设备。在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施工操作的可行性。在施工环节,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建筑材料质量安全、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都是遵循安全的总体要求来进行。

2.2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管理与生产的问题

(1)安全管理工作与生产工作之间存在矛盾。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将整个团队的机械设备安全、人员人身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于是在很多施工环节会要求工人反复确认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材料的存放等等,这无疑是给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添加了大量的工作量。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团队认为“慢工才能够出细活”,认为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才能够保障工程高质量的完成。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项目中,每日在人工、水电、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成本投入,同时受到合同中的工期严格限定,因此工程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在现代社会这种经济活动高速化运转的大环境下,“慢工出细活”显得不是那么适合,起码不符合经济原则。因此通常施工团队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工人加班加点、高强度的作业,甚至于工地24小时不停的施工。在这种连轴转的情况下,对于设备的保养、工人的休息等都被忽视了,安全问题由此频发。建筑施工有着结构复杂、垂直高度大、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工艺繁复的特点。在一个高层住宅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施工现场中,人员量大,安全管理工作强度大,很多工作都是需要在高层完成,因此安全事故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十一五”期末2010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巨大,比“十五”期末2005年的2607人增长了6.4%。很多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机制,太多的不安全因素导致建筑的施工现场危险频出。有些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也是因为施工管理方的不重视,仅仅是关注进度是否能够按照工期进行,是否能够按期交工,并不关注施工人员是否正在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2)施工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缺乏应有的训练。安全意识在任何工程建设中都是必要的,建筑工程究其本身的施工特征而言就拥有工程技术复杂的特点,尤其当工程施工牵涉到很多非常规性的环境和建筑类型时,大多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体量较大的机械。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设队伍中,只有一些从事设计和技术管理的人员拥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对于各类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也能够有很明确的认识。但是施工队伍中的其他人员,大多是一些来自于农村地区、教育程度较低等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这些人偏偏又是接触机械设备频率比较高的群体,所以安全意识不足就极易造成工程安全问题的出现,无论对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还是工程的整个进度都是一种消极的影响。

3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生产的策略

3.1实行倒班制和责任制

虽然,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看起来和生产工作有着目标不一致的矛盾性,但是我们不能够舍弃任何一方。从两者当中寻找到最为合适的平衡点,才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办法。将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器械和人员分成小组,在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巨大噪音影响的情况下,每天实行倒班制,不仅仅施工工人能够得到休息,设备器械也有检查和维护的时间,而且工程总的工期并不会因安全工作而延长。在施工团队中建立设备检查员,在每个小组开始施工的时候检查设备安全性,小组作业结束后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是否需要维修。每个施工小组设有负责组长,实行责任制,指导和监督工人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和安全施工。

3.2将安全检查变成日常例行工作

实行全程控制,坚持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准备防范工作,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确保安全防范到位,堵住安全疏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性问题的发生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通常是事后无法弥补的。因此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是以“预防为主”,日常性的检查各高危环节和重要部位,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在安全问题发生后,要将每个环节的过错都分析透彻,严格追究责任制,以增强施工团队整体的安全意识。

3.3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安全隐患

提高安全意识的工作首先应当从施工团队的管理制度开始,完善管理制度,将有关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明确化和细致化。然后将机械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注意事项以固定化流程的方式进行规定,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尽可能的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新进施工人员应当先进行安全教育再上岗工作,已经进行施工工作的人员,应当对其定期性的进行安全培训,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增强其专业技术水平。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