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课堂笔记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1:43

司马光课堂笔记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1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春晓》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的话,是很难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的。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用优酷客户端播放视频资料《宝宝读故事:春晓》,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效果,结合声、光、色和符合古诗意蕴且动静交错的画面给学生以新颖的刺激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成功导入新课。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小学低年级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完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汉字笔画查询网页“http:///”,打开“汉字笔画查询”窗口,在搜索框中输入每课中难写的生字,如输入“最”字,点击“查询”按钮,进入“最”字笔画、笔顺页面,利用其中的动画分析,可以向学生随机讲解其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组词,特别是教学笔顺时,可以精确到每一笔笔画。再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先示范朗读课文,然后抓住学生急于想知道乌鸦喝水的样子的心理,及时播放《乌鸦喝水》经典童话故事动画,将课文的线索清晰地勾勒出来,即“乌鸦口渴――找到一个水不多的瓶子――乌鸦喝不到水――乌鸦想出了好办法――乌鸦在一个一个地衔石子――水位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几个生动形象的串联动画便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到此,本课的教学计划也就顺利完成了。又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为使学生明白称象的原理,将课文中称象的文字内容制作成PPT,采用PPT中的自定义动画效果,向学生播放一连串的称象动画过程,通过“水上的空船――大象上船,船下沉――下沉后的水面红线处――大象下船,船上浮――装石头,船下沉,一直装到船下沉到红线处”这一连串过程,使学生明白,此时船上所有的石头与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船上所有石头的重量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将“称象”这个问题转化为“称石头”,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善于捕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契机,突破重难点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2

一、利用充分的预习增强学生发言的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发言的频率与效率是其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的重要体现。一些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熟悉,课堂发言也就无从谈起。要避免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文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金蝉脱壳》一文前,教师可布置观察活动,让学到野外观察蝉,或是到网上搜集蝉的相关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等。课堂上,有学生质疑:“既然脱壳那么麻烦,蝉为什么还要脱壳?又为什么在树上脱壳呢?”由于教师课前已布置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其他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蝉身上有一层硬壳,虽有保护作用,却又限制了生长,所以要脱壳。”“在树上脱壳是因为蝉脱壳后身体很虚弱,待在树上会比较安全。”“在树上脱壳可以让翅膀垂下来,对翅膀伸展和锻炼有好处。”……学生由于在课前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讨论问题时敢于举手、乐于发言,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入情的朗读唤起学生发言的欲望

一位文学家说:“朗读是学习语文及阅读教学的源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和语感积累。

如语文S版语文第八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作者对玉澜堂的优美景色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入情朗读,从“眼睛突然一亮”“密密层层”“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几座喷花的飞泉”这些生动的词句中体会到玉澜堂的景色非常特别,繁花开得非常的密、非常的多。朗读极大地唤醒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对学生的课堂发言积累了情感基础,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有效的提问催化学生发言的动力

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学生被接二连三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致使课堂频频出现“卡壳”现象。因此,课堂中的提问必须做到简洁高效,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时,主要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是什么原因让阿炳从开始在二泉边除了泉水声什么都听不见,到后来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感悟到:“是师傅离开了人世,让他感到伤心”“阿炳双目失明后,对生活感到了绝望”“阿炳整天卖艺度日,且饱受穷困和病痛的折磨,他痛不欲生,而只有二泉伴随着他,对他不离不弃,所以阿炳对二泉有了感情,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2.“为什么说《二泉映月》不是一首普普通通的乐曲,而是阿炳用生命谱写而成的呢?”学生在充分地感悟课文后略作思考后相互交流:“阿炳通过琴声怀念师傅、思索走过的人生道路”“阿炳已把这首乐曲融入他的生命,用来对抗命运,创造美好未来”……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却是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和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四、利用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发言的激情

教师的评价是一门艺术,精彩、生动的评价会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兴趣盎然;反之,简单、低效的评价会使学生无动于衷、心灰意冷。对课堂教学的定性评价要注意既要全面把握课堂教学各相关内容,又有主有次,突出重点,抓住本课教学的特点加以具体剖析。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3

关键词:经典教学;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人格高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84-1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这部大书,鲁迅先生曾下如此之赞语,金圣叹将它列为“第三才子书”,“二十四史”之“前四史”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史记》被称为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它既是史学圭臬,又是文学高标,是司马迁留给中国人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在执教苏教版《史记》选读的时候,我感觉多少厚重的历史赞语都抵挡不住信息化时代里更多看似深刻看似隽永的肤浅而华丽的文字诱惑,学生对《史记》的阅读和学习意兴阑珊,主动性和兴趣比较缺乏,对《史记》中雄奇悲壮的文字陌生,对《史记》中个性鲜明的人物陌生,对《史记》中奇崛挺立的精神品格陌生,甚至把《史记》里的一些经典篇目视作繁难无趣的文言文,产生疏离感和畏惧感,让教师在教学中有明珠暗投之感。

《史记》是写人的历史。写人的生命活动,表现人的感情、人的意志、人的追求,从而从人身上挖掘出深沉的崇高美。李泽厚在他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说:“司马迁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学思想,突破了儒家‘一怨而不怒’的传统,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批判性和来自人民(主要是西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较下层的自由民)的古代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慨。”韩兆琦在《司马迁的审美观》一文中说:“司马迁的审美观‘最主要的这就是他分外喜爱悲剧英雄,喜爱那些对于当时社会、对于权势者、对于严重的恶劣环境敢于批判、敢于抗争的特立独行的人物。’”

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精神渐趋萎靡、骨气和血性普遍缺乏的时代,捧读《史记》,或许可以让我们舒筋活血,走进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从分崩离析到天下统一、从崇拜鬼神到建功立业的历史进程,领略司马迁的旷世才情,感悟他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同时,感受司马迁笔下多姿多彩的人生。那里有志节高尚的仁人,更有才情横溢的豪杰,还有悲歌慷慨的英雄。真正走近《史记》,我们可以读到失败的挽歌、悲伤的叹息,可以读到无畏的进取、成功的快慰,也可以读出那种“就极刑而无愠色”的站立着而非跪着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这些,让《史记》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永远站立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后世的人格、人性、人生高标。

为了不让学生入《史记》这座宝山而空手返,基于《史记》中让人感受到的那种勃勃站立的人格、人生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我提倡并实践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即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一方面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穿越文言文学习的语言障碍,深入人物内心,读懂经典。另一方面,立足学生精神品格的滋养,依托文化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动情阅读,激情朗读,深情对话,真情写作,感受《史记》中站立着而非跪着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体会《史记》不老的魅力。通过对《史记》中人物刻画、感情倾向、选材艺术、细节描写、矛盾冲突、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研读和探讨,让学生感受司马迁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走进《史记》人物或荡气回肠或义薄云天或慷慨悲壮或威武不屈的挺立而饱满的人生,从而培养他们追求卓越、坚强不屈的人格品质,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和心灵享受,喜欢阅读并享受阅读。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要在教学中渗透《史记》人物忧国忧民的情怀。“润物细无声”,通过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胸怀祖国”的忧国忧民情怀,从“小我”走向“大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站立的《史记》课堂教学观要在教学中呼唤透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史记》中写有很多悲剧人物,虽然形象多样,性格各异,但大多数都有共同之处:他们所表现的是人们在追求中的挫折与失败,在奋发中的困苦与灾难,在斗争中的牺牲和毁灭。他们并不使人觉得消沉,让人感到悲观失望。他们是悲剧人物,却并不带有悲哀的色彩。“死以明志,而生以践志”,司马迁遭遇宫刑,“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淮阴侯韩信,忍得“胯下之辱”,终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一代王侯。出身寒微的蔺相如,“引车避匿”廉颇,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先,终赢得廉颇负荆请罪。这些鲜活真实的例子使得《史记》不仅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更有让人热血沸腾的理想感染力。学生在动情阅读的情况下再加上教师的引导,自然就会在心灵深处和这些历史人物展开深情对话,领会这种忍辱负重、积极抗争的精神,激励自己勇敢奋斗,坚贞不屈,为理想和事业不懈追求。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4

一、调优方案,做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生成的,优秀的方案是要经过实际教学过程的检验,并应逐步进行调整的。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精益求精,设计多个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寻求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找准突破点、聚焦点、挖掘点,做课堂教学的优秀设计者。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案,可以从文本理解、拓展的角度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还要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笔者在教《报任安书》时,补充了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能否找出这两篇文章中一脉相承的内容?

由此引导学生重新回到课本,在比较学习中重新研习课文。最后学生从作者类似的遭遇、相近的语言风格和书信内容的针对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在对司马迁、杨恽的遭遇深深同情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报任安书》的深入理解,加深了对《史记》中所蕴涵情感的理解。学生接受到了更加新鲜的内容,激活了追索新知的欲望。又如在教学《渔父》一课时,文章阅读完成后,一般老师可能会设计探讨关于“择生与择死”的问题,往往会流于表面化。于是,笔者决定继续深化教学内容,还是从屈原这一人物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探究问题:

屈原为什么不像孔子和杜甫一样活下去继续为理想而执著坚持呢?古人说过“千古艰难惟一死”,可屈原为什么选择自沉汨罗江呢?死这一方式对于他理想的实现有用吗?

在经过研讨后,学生不难得到以下答案:

对于屈原而言,既然“生”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就是“死”。历史没有因屈原的死而有任何改变,但历史却记住了屈原。原因就在于屈原给了后世的文人士大夫们一个“死节”的榜样。屈原的死就在于他宁肯一死,也不愿意污损节操,自甘下沦,以“死”来呐喊,来唤醒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们,来警醒那些同流合污的人们。

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才应该是语文课堂真正想要达到的境界。也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二、调整方式,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设计师。但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学情的教学,永远依照教案来进行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循循善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建立群体学习环境。学生之间在合作中寻求互补,这既是弥补知识缺陷、理解误差的需要,更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促进学习,互相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应该看到,很多时候,合作学习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是无序和低效的,甚至是混乱和无效的。此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方式、目标、内容,要在学生讨论时有意识地进入到讨论相对冷清、相对较弱的小组协助讨论,引导他们共同学习。

如在教授《老王》一课时,当笔者想走出文本,拓展认识的时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课之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周围也有着不少这样收入微薄,地位地下,生活艰难的底层人,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这些身处底层的不幸的人们?

这个探究的初衷是要让学生想到发现他们身上所散发的光芒,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情感上平等对待他们。但一连几位学生的回答都是我们要“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比如捐款、慰问什么的。虽然说得不错,但感觉不够真诚。后来,笔者将提问改成五个问题:

你能举出一个身边类似老王的底层人吗?你能寻找或者发现到他们身上的光芒吗?仅帮助他们、关注他们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吗?仅仅这些就够了吗?他们真正需要些什么?

这样一连串的追问,非常细致,非常入微,这样就顺利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老王身上的光芒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像作者那样歉疚和愧怍。结果很多同学在这样的追问下,非常顺利地进入到新的思路,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应该在看到底层劳动者的艰辛时,更应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执著,从他们身上看到坚韧的道德力量,看到他们闪光的品质。对他们我们不应该只是施加廉价的同情,更应该是从情感上平等以待,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三、调准定位,做课堂教学的倾听者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真正将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做课堂教学的倾听者。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在课堂上大搞“一言堂”,而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倾听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感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倾听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接受水平,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如笔者在教授《一个人的遭遇》一课时,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学生重点朗读此文的某些段落。当读到“凡尼亚找回爸爸”那一段时,不少学生笑出声来,包括读的学生都是如此。在观察和倾听中,笔者敏锐地发现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于是打断了朗读,补充了不少关于二战给众多家庭带来灾难的情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此时再要求学生在认真体味文章情感后重点朗读,要求先是小组之间互相商讨如何阅读,接着试读,最后推举范读,并由笔者作点评。推举范读的学生读得非常好,有一位学生很会运用表情语言,以声音、动作等方式重新演绎了这一段,很多学生身受感动,有的学生眼眶都湿润了。这时候笔者再恰如其分地对其进行点评,激发了情感共鸣,很好地调动了其他学生也来试读的兴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主要是倾听,将主动学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很好地促使学生在自主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5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硬灌,由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枯燥无味的“苦学”,就会导致学生“厌学”、“怕学”和“拒学”。因此,我们就必须巧设课堂教学,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乐学。一、挖掘课文的童趣低年级的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都是童话故事和描写儿童生活的故事。这些课文内容所描写的语言、行为、心理和情节都具有儿童化的特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例如:《美丽的公鸡》中公鸡骄傲而又知错就改;《蓝树叶》中的李圆圆因舍不得自己的绿铅笔而不肯借给同学;《司马光》中的司马光机智勇敢。这些故事低年级的小学生读起来倍感亲切。因此,我们教学时就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童趣,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到充满童趣的课文内容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二、趣味性的导入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就要抓好导入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导入要有趣味性,例如谜语导入、故事导入、游戏活动导入、实验演示导入新课等。我在上第二册《乌鸦喝水》时,是用实验演示导入的:上课时,我先出示自制的教具“乌鸦”与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依照课文内容一边演示,一边讲述:“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突然,它看见了一个装着半瓶水的小口瓶,连忙跑过去想喝水,但瓶口太小了,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后来乌鸦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通过这样的演示,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寓教于乐根据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童趣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天真活泼的教学情境中产生兴趣,投入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导演童真味的课文剧。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表演性的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了。我教《狼和小羊》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狼和羊的形象,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把编好的课文剧让>,!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6

一、文本的“智慧”。

1.情节的 “智慧”。

文章从描写孩子们在花园玩,常见的童趣入手,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快乐着, 开心着,幸福着……不小心掉到大水缸时,突发事件的发生。小伙伴的生命危在旦夕,会让孩子们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惊慌失措,慌里慌张,表现出各种行为。为后文的救作了铺垫。接下了就有了救和救的结果。此文为千古绝唱,千古名篇。

2.人物的 “智慧”。

在别的孩子懵糟慌神时,司马光没有哭,没有喊,没有跑去找大人, 显示出超群过人的临危不惧而“急中生智”,奋力砸缸救人。第一时间里让孩子获得了呼吸。 司马光成了家喻户晓敬之佩之的“智星”。

3.是文字的“智慧”。

水缸的 “大”,缸里水的 “满”增大了危险系数,也成了救人的难题。石头的“大”, “使劲”地砸,破解了难题,小司马光救人的形象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二、课件的“智慧”。

大水缸的出现,先出示的小水缸 ,孩子们判断不是文中的“大”水缸,帮助再现活化强化了课文内容,同时给孩子们视觉上的直观感缸真的好大,大得十多个小朋友才能围住,心里的暗示作用,这样大的缸掉进去自己是爬不上的。

缸里水的增高,为了突出缸里装满了水,采用水慢慢再慢慢升高,形象地感受是一大水缸水,而不是一点点儿水,孩子们懂得了人如果掉进去是会很危险的。

哭字的声音插入,字形的变化。嚎啕大哭,伤心难受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字形的变化让孩子们目不转睛地注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趣味无穷,寓教天乐。事实孩子们观察到了两口像两眼写得一样大,大为张大嘴,一点为眼泪。牢牢地记住了字形。

动画片音乐,故事情节与歌词的吻合既复习了故事情节又带有愉悦性,孩子们和着音乐节奏拍着小手儿伊呀学唱着,调节了紧张的气氛又放松身心。适合天性快乐的蒙童。

三、教师语言的“智慧”。

1.童化的语言“智慧”。

童化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心理、语言习惯和接受水平,低年级的宝宝们爱听喜欢听。能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让孩子更喜欢听你的话。

邻家大姐姐一样的亲和自然:“孩子们,你们爱看动画片吗?”。

“老师都给你们奖品了,能把字写好吗?”要求中含着恳求,柔肠的孩子们易于接受,齐声坚定响亮回答“能”!

写“爬”时儿歌中的“小巴小巴,别害怕,团紧身子别滑下”。念着念着,孩子也明白了“巴”的最后一笔不能与“爪”的那个“捺”粘一起。

面带微笑,不同的语气,抑扬的语调,变化的语速,童化的语言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使所学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学习并获取知识。

2.指导性语言的“智慧”。

指导性的语言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

“读书时,词语有快有慢,才更有味道。” 孩子们果然读出了不同的速度。

“仔细观察插图对学习课文有帮助哦!”小朋友们看到插书上各个小孩子的不同表现。

“花园里发生什么事?自己捧起书来读读找找答案。”学生听后捧起了书各自读了起来。

“这些词语能读好吗?”小家伙们在认真地试读。

“这句话难不倒大家,会读书,关注红色的字!”对于红色的字孩子们读得明显突出了些。

指导性的语言在课堂中起的是立竿见影的作用,有了这些语言,孩子们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

3.启发式语言的“智慧”。

启发式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启发式的语言能启发孩子们动口动眼动脑。

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后来怎么样了呢?

小伙伴得救了,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你听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会写这个字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呢?

孩子们经过读书、观察、倾听、思考后津津乐道,纷纷交流。

4.评价语的导向“智慧”。

“你读得真清楚!”一个夸赞的眼神。

“你读得好响亮!”一脸满意的微笑。

“你读得很流利!”一次肯定的点头。

“她把流出来的出来轻声读准了!”一个竖起的大拇指。

“老师佩服你,把话说得完整!” 一名大声的赞扬。

“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到了……” 一句会心的赞同。

“老师从你的读中仿佛看到了……” 一句诚心的赞美。

“老师从你的读中仿佛听到了……” 一句真心的赞许。

……这些话语都通过激励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发展和提升。

还有老师课前写教案时并不是这样的,但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情况,而即兴话话,也是智慧的。

四、课堂生成的“智慧”。

由于智慧的文本,智慧的课件,智慧的语言,唤起了孩子们的激情,点燃了孩童们智慧的火花。谓智中生智。

看,他们救人的的办法:用绳子放到水缸里把掉在缸里的小朋友拉上来;用石头把缸填满让水溢出来;用树棒伸到缸里;几个人一起把缸推倒……虽然方法比起司马光的办法耗时多了,但他们有着一颗颗善良的心,一次次思维灵动,一句句创造发明!

看看,他们呼救时声音那么急切,那么害怕……有的同学把眼泪都叫出来了。

瞧,儿歌三字填。古代孩子

,遇到危险

,举起石头

,救出孩子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层出不穷的答案出来了,虽然不押韵,但符合心声合文意,很好的语文实践!给个赞!

瞧瞧,他们搬大大石头的那股劲儿,小脸憋得红了,使出了全身力气,活脱脱的小司马光。

听,“哭的那一点不能少,少了就是假哭!”纯真无邪的语言,引来听课老师的们琅声大笑!

听听,得救出来的小孩会请司马光吃晚饭表示谢意,请司马光到公园玩儿表示心中的感谢……不一一而举。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7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读书活动。可是,刚入校的儿童,由于念儿歌惯了,常常“有口无心”。因此,低年级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低年级课文简短且朗朗上口,有的学生只念几遍,就会背了,于是就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却只会跟着别人念。若长期这样,学生就不能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对此,我要求一年级学生初读课文时一定要指读,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每一个字,手口一致地读。若是诗歌,还要求学生有节奏地读。当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后,可让学生拿出笔,把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用圆圈圈出来,然后利用拼音或请同学帮忙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并用特殊符号标出生字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学完课文之后,有时还可表演读,这样既有趣又有益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记忆。学生慢慢地养成了阅读时动手的习惯,就能够专心读书了。

二、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自己想读、想说,但又不能认真倾听。对此,我在范读课文时或请学生个别读时,就请学生们当“小评委”,要求他们认真听,动笔做记录,然后评一评哪些字的字音读准了,哪些字的字音没读准;哪儿该轻读,哪儿该重读;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慢,哪些地方可以读得快。如在学习课文《花朵》时,我请一位学生读完后,小评委们就纷纷举手点评,有的说:“洪炜杰同学,你的轻声读得很好。”有的说:“花朵的‘朵’,你应读到位一点。”有的说:“你的翘舌音读得很准。”对这些认真听又积极发言的学生,我及时地表扬、鼓励。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三、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边读边想是提高学生这种综合能力的良好阅读习惯。每一节语文课中,我们多次让学生读课文,那么读前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边读边想,才能知道课文写什么、怎样写。教学《司马光》,初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用手指指着每一个字,把字音读准,不会读的字先借助拼音读一读或请别人帮忙。反馈之后,让学生拿笔,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找出生字和其他不懂的地方。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带着“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朋友为什么会掉进水缸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要是当时你也在,你会怎么做?”等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养成动口的好习惯

“说”是语文能力之一。课堂是学生交流的主阵地,鼓励学生在小组中或在集体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提高表达能力的途径之一。低年级的学生好说,但常说不完整,说得不规范,说得没序。因此,在课堂中,首先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管他们说得怎么样,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其次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如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常会直接用简短的词组回答。那么,我们要引导他们用“我知道了……”这个句式来交流。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养成说完整的话的习惯了。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8

师:昨天同学们回去预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我们先来聊聊《史记》、讲讲司马迁。

生:我先说说司马迁。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生:我知道,《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师: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读历史故事和其他故事一样,首先也要梳理文脉。请大家自由默读,用小标题形式归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出如下小标题:殷切嘱托 忍辱负重 完成巨著)

师:快速浏览课文。(生读)可以用合并段意的方式,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司马迁遭受了飞来横祸后,忍辱负重,历时13年,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司马迁的年轻时代,寻找写《史记》的原因。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在读懂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写下来。

生:黄河的熏陶是司马迁决心写历史的原因之一。

生:还有历史故事的感染。那波涛滚滚的黄河龙门下,年幼的司马迁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满怀着梦想,他也要成为一名英雄,也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

生:还有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喜欢历史,也有编写史书的志向,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尤其是病榻前,父亲泪流满面地叮嘱司马迁一定要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引读司马迁“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忙着研读历史文献”这两段话。)

【评析】预习、初读、浏览,梳理文脉,学会从文中筛选信息,学会概括,把长文读短,是阅读故事的一般方法。教者教学的重心始终停留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上,很适合本文清晰明了的文字风格。

二、 感受一段心路

师:当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出示)“飞来横祸”是什么意思?

生:“飞来横祸”就是意外的灾祸。

师:那是怎样意外的灾祸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得很明白,一起读。

生:“正当他……入狱受了酷刑。”

师:遭受飞来横祸、冤受酷刑,对于年轻的司马迁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板书:一段心路)静心默读第3自然段,多读几遍,可以用单竖线做上分层记号。

生:一开始司马迁的内心一定非常非常痛苦和气愤,可谓悲愤交加。(板书:悲愤交加)

师:请你读读文字。(生读)

生:这时候的司马迁一定很想死,死比活着痛快!可他又想到了很多很多,所以决定活下去。

师:也就是思想始终处于矛盾中,处于痛苦的生死抉择中。(板书:生死抉择)

生:最后司马迁改变主意了,他决定活下来,继续写《史记》。

师:也就是司马迁发愤著书。(板书:发愤著书)

师:从悲愤交加――生死抉择――发愤著书,写在黑板上只有寥寥十二个字,但对于司马迁的内心来说,是极其复杂的。就让我们细细地阅读、体会这段不平凡的心路。

【评析】教者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从整体感知,梳理层次,提取关键词,解读司马迁不平凡的内心密码,教学的明线停留在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上,暗线则铺设了―条触摸人物情感,赢得自我情感共鸣的甬道。

师:遭受酷刑后的司马迁悲愤交加,“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课文中没有过多介绍。请你们读读补充阅读资料第一部分,再深入想一想。

生:司马迁悲的是入狱受了宫刑,失去了男人的尊严,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生:悲的是他再也抬不起头来做人,整个家族都蒙上了羞辱。

生:悲的是自己竟然被判了这样的酷刑,痛苦万分。

师:读历史故事就应该这样,联系历史资料阅读,能把故事读厚实了。宫刑是所有刑罚中最卑贱的一种,是一种奇耻大辱。那他“愤”的是什么呢?

生:愤的是汉武帝不辨是非,无故判他酷刑,受了冤枉。

生:愤的是因为多说了几句真话,就被迫害受了这样的刑罚。

生:愤的是朝廷官员黑白颠倒,不敢说真话。

师:正义直言换来了如此酷刑,忠心耿耿却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折磨,所以(生齐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残”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害,毁坏。(2)不完全,余下的。(3)凶恶。这儿该选择哪一种?“残生”的意思是什么?

生:这里的“残生”就是指不完整的人生。

生:因为他受了宫刑,已经没有了做男人的尊严,所以说是不完整的人生。

师: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士大夫气节,士大夫犯罪,杀头可以,但污辱性的惩罚是受不得的。士大夫如果遭受酷刑,一般都会自行了断,这就是常说的“士可杀不可辱”。所以,对于当时的很多文武官员来说,如果“死”和“宫刑”同时摆在面前的话,他们会选择什么?

生:会选择死。

师:对,所以――(齐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师:司马迁后来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描述:(画外音)“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安静地看看这一段话的意思(大屏幕推上译文),你能理解司马迁此时的感受吗?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生不如死、非常痛苦、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师:此刻的司马迁悲愤交加,万念俱灰!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生:(齐)“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评析】课文仅用一句话说司马迁悲愤交加,寥寥数语不能触及故事源处,对于那时处境的了解正是感受司马迁形象的基础,教师的补充恰到好处,加上哀怨悲伤的旋律与声情并茂的阅读,在学生心底掀起情感波澜,对“悲愤”的理解自然也深了一层。

师:所有人的预料一定是司马迁会选择死,然而最终司马迁却选择了生,给世人一个大大的惊讶!为什么要生?这生死抉择后的“生”从何而来呢?

生: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他的这一想法决定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他的一生。这几句话请你们一句一句地读,看看能不能读懂?

生:我读懂了第一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就是说每个人死的价值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师:原文是这样说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谁能读懂?

生:人必然有一死,有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死比鸿毛还要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同。

师:因为追求不同,人生价值完全不同,多么鲜明的对比,我们一起朗读,要读得掷地有声!

生:我读懂了这一句:“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他觉得现在死了,就比鸿毛还轻,死的没有价值。对他来说,真正有生命价值的是写《史记》,真正重于泰山的是写完《史记》。

生:我受了宫刑,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我必须求得痛快一死。可是,不,不行,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还没有完成,我怎能就此求得自己的一死了之呢?将来我怎么去面对九泉之下的父亲啊!

师:《史记》何以那样重要?竟然让这位“士可杀不可辱”的士大夫坚持活了下来,他的内心一定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请你们替司马迁把“生死抉择”时的话写下了。[出示:司马迁想: (生写,然后交流)]

生:我因为多说了几句真话,遭受了如此的飞来横祸,现在的我这残生还有什么意义?我还是选择死吧?不行,我不能就此沉沦,想想那些英雄们,周文王被关,写了一部《周易》;屈原遭到放逐,创作了《离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写完《史记》,成为英雄!

生:我是一名史官,我有责任记下历史,留给后人,这可是我们两代人的梦想呀!……

师:同学们的内心独白说得有情有理,父亲的遗愿让他活了下来!从小的梦想让他活了下来!史官的责任让他活了下来!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让他活了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走进了文字,更走进了司马迁的内心,真好!就在这样经历反反复复的内心抉择后,司马迁坚定了信念。(齐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两个感叹号,两个“一定”请你们读好它。(生读)

师:把决心下在心底,读得更低沉有力些!(生读)

师:此时的《史记》对司马迁来说,是生命的延续,是精神的支柱,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体现。

【评析】文本细读的关键是借助关键词句反复品读、感受,想象,深化、共鸣……小练笔的目的不仅将散落在文中的“珍珠”串成一条项链,而且借助深情的朗读,使得情感得到升华。

师:司马迁发愤著书用了多少年?

生:13年。

师:整整13年忍辱负重的日子,只为了写《史记》。司马迁生活的年代离我们有二千多年了,他发愤写《史记》的画面,仍会像一个个特写镜头,出现在我们眼前。

师:(引读)为了儿时的梦想、父亲的嘱托――(生读)“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为了百姓的期待,史官的责任――(生接读)“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为了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生接读 )“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忍受着一切的痛苦,执著地追求着,这就是――

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评析】情感的升华是怎样水到渠成的?复沓式的朗读是―种教学的艺术。教师导语的变化,为的是―次次地渲染气氛,就好像站在大瀑布前,听到的是―次次雷鸣般的轰响,看到的是―个永恒定格的埋头书写形象。

三、 领悟一种精神

师:从悲愤交加――生死抉择――发愤著书,终于,司马迁用生命之泉浇灌出了累累硕果。读读第4自然段,其中有两个数字,“13年”“52万余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司马迁编写《史记》时间之长,《史记》的文字很多。

师:数字是有温度的,让我们发自肺腑地赞叹:――(生齐读)

师:《史记》这部辉煌巨著名垂千古,鲁迅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史记》为(齐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知道《离骚》吗?

生:它是屈原的作品。

师:对,《离骚》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鲁迅称《史记》是史家的绝顶之作,不押韵的《离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师:同学们,我们读到了司马迁的一个故事,一段心路,现在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

生:我读出了司马迁作为一名史官的责任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生:我读出了司马迁永不放弃、笑对人生的精神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师:梦想、信念、责任、承诺、不屈不挠、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这就是一种司马迁精神(板书:一种精神)司马迁靠着这种精神完成了历史巨著。我们想象一下,当司马迁在光洁平滑的竹简上写完《史记》的最后一个字,欣然站起身来,他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呢?

生:他会边哭边说,《史记》是我们司马家两代人的梦想,现在我终于写完了,我没有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

生:他会跳起来大喊:太好了,《史记》终于写完了,从皇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历史可以留给后人了,我安心啦!

生:他会对家人说,13年的风风雨雨,我终于挺过来了,但我终究是成功了,因为我写完了《史记》。后人可以读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希望这些英雄能激励更多的后人。

师:我相信完成《史记》后的司马迁,一定享受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和快乐,他觉得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因为他说过(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评析】历史故事留给后人的是什么?探讨支撑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力量,感受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是教者教语文,更教做人的朴实想法。借助想象说话,体会艰辛过后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感,也使得学生读这个故事时的心路历程变得丰满和完善起来。当然语文教学不是说教,更不应让学生被伟人精神吓着。

四、 记住一个名字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司马迁这个名字,你们一定牢牢地记住了。(板书: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请你用一两句凝练的话写下来,署上你的名字。

生:我对司马迁的评价是:铁骨铮铮好男儿,壮哉司马迁!

生:司马迁不仅让我们读到了一部辉煌的著作,更让我读到了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一种伟大的

专家看课

精神。

生:司马迁,你把历史装在心里。站起来,你是一座山;倒下去,你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你是我们心中永远大写的“人”。

生:一个故事、一段心路、一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司马迁,你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师:两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司马迁也被称为中华文化的脊梁。(板书:文化脊梁)希望你们也能拥有这个脊梁,活出我们自己的生命价值。

【评析】阅读提炼与自我评价,把司马迁伟大的名字和中华文化脊梁联系起来共留学生心中,从中受到激励并传扬,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也正是本课的目标和归宿。

【总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文化自觉。历史是什么?用一个著名学者的话说,历史就是那朵“沙漠玫瑰的开放”,看上去已经干枯,其实所有的宝贵就在于把它放在水中一段时间的浸泡,便又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玫瑰。历史就是让你知道它的过去,并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学习历史人物故事,王老师把目光锁定在一个故事、一段心路,一种精神,一个名字上,就是力图打破历史人物与学生间的历史隔膜,引领学生走进这段历史,回到起点,让学生浸润在语言文字中,浸润于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触摸、感悟并提升一种文化精神”,让这个记载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获得重生。综观本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 螺旋上升的板块设计。整堂课在整体架构上采用了“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板块设计,这样的设计用意是十分明确的:以细读文本为基点,铺设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由认识到熟悉进而评鉴的路径;以人物心路的反复琢磨为重点,把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变得可感可触;以获得精神与信仰的共鸣为标点,将文路与心路自然结合,课路与学路的和谐共振,把学生推到历史人物面前思考生命价值,感悟信念力量,体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这正应了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学得开放主动,思考深入,思维活跃,情感真挚,这样的架构正是教者追求“关乎精神,生长智慧,获得积淀”的语文教学境界的有效体现。

2. 咬文嚼字的课堂细节。这堂课,在文本细节的处理上可谓独具匠心。学习历史故事,遭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像司马迁这样充满传奇经历的人物故事,要获得内心的认同和体悟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王老师首先长文短教,面对教材始终关注语言文字的细节化处理,像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梳理层次、学会概括、提取关键词、觅得读书方法等细节的打造,目的是使得人物形象越来越清晰,历史故事越来越明了。但仅此是不够的,王老师又将眼光落在学生学习文本不易理解的几个部分,让“短句长教”,重点聚焦“忍辱负重”,重锤敲打最能突出司马迁形象的重点部分。读司马迁被冤枉事件,听《报任安书》的内心独白,以“情感”为主线,读懂艰辛、曲折、屈辱、坚强等的一段段内心矛盾挣扎的前因后果。咬文嚼字的工夫还体现在搭建对话平台,恰当的自主学习和交流,还将学生的触角向四面八方张开,想象《史记》何以那样重要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3. 链接拓展的创生机制。语文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不只是那些可见的、物态化的符号、图像或行为,还应当是一种只有孜孜叩问,它才会彰显的内在意义。一种精神性、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信仰。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没有忽视儿童的精神发育,她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面前,不惜浓墨重笔让学生书写、聆听、讨论,不惜花时间在反复、多样的精读、细读、拓展阅读上,尤其是几处恰到好处的补充与拓展阅读,既渗透了“联系”的思想,也使得“司马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学生心灵扎根,可谓水到渠成。当学生用语言文字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时,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9

在实践中,我们确实看到,有一些政治课堂精彩生动,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教师和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乐此不疲,下课铃响了还意犹未尽,甚至会情不自禁响起阵阵掌声。这样的课堂一定能让学生收获满满的幸福。

仔细观察那些充满活力,师生都感到幸福愉悦的课堂,不难发现幸福课堂的“样子”。

幸福源自体验。对教师而言,要做到爱教、乐教,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幸福的体验;对学生而言,教师要力争给学生创造轻松、幽默、享受、催人奋进的课堂氛围,不能让45分钟成为枯燥无趣、令人“活受罪”的痛苦的课堂。

幸福来自收获。只有高效有序地获取,课堂才有价值。课堂上发现问题后的喜悦,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困惑,教师讲解点拨和引导之后的豁然开朗,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满足,有了这些,上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幸福之旅。师生间通过思想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获。

快乐是幸福的前提。怎样才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如何让学生在体验和收获中感受幸福?笔者认为,教师是幸福课堂的引擎。只有教师转变观念,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的素养和教学技能,努力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机活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一、穿插,让刻板的政治道理“丰富多彩”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自然是幸福的。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时政热点能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讲到“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先告诉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的重要批示。让学生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穿插生活实例,也可使政治课更加贴近生活。如经过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得知,学校附近的某大酒店最近营业额大大减少,原因是很多人贯彻国家的政策号召,发起“光盘行动”,控制公费宴请,大大减少了浪费。这样穿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知识,把国家政策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感悟,从感悟中轻松收获幸福。

穿插教学的运用在于恰到好处。穿插中切忌随意性,信口开河,离题“散讲”。要做到事先有选择,事后有回顾,有明确的目的。穿插内容要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注意科学性、整体性、思想性、准确性。曾经听过一节令笔者记忆深刻的课,在讲完正确的消费观后,上课教师穿插了一个故事《一张令人汗颜的罚单》,并请一名学生朗读:几个中国职员去德国汉堡公干,公司驻外同事为他们接风,用餐时驻外同事点了很多菜,用完餐后桌子还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剩下。当他们买单准备离开时,旁边用餐的白人老太太指责他们太浪费了,中国职员辩解称钱是花自己的,剩下多少与别人无关。对方一听马上生气了,一个电话叫来了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问明情况后开出了一张50马克的罚单,并着重地告诫说:“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这张罚单让几个中国职员汗颜,也应让我们每个节约意识淡漠的中国人汗颜。

当这名学生念完这个故事,本来活跃的课堂鸦雀无声。笔者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则小故事让学生对勤俭节约和绿色消费等正确的消费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也感受到,学习政治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提升。不是无味地接受知识,而是幸福地感悟理念。

二、幽默,让抽象的政治理论“妙趣横生”

不可否认,政治理论与其他学科相比确实比较枯燥和抽象,学生不感兴趣,课上容易昏昏欲睡。如果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不注意授课的方式和方法,不注重趣味性教学,课堂会变得干巴巴和毫无生气,我们政治教师稍不注意就变成了“专业催眠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避免产生这类现象,寻找一些有趣味的教学素材,给课堂增添活力。学生只有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才会觉得幸福。

有些语言和案例在公开课上也许会被评价为哗众取宠,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偶尔运用一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到“消费的类型”关于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内容时,可运用一则笑话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某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我妈妈是外婆生的,所以外婆拥有对妈妈的所有权,但是妈妈嫁给了爸爸,像家里的保姆,所以爸爸拥有对她的使用权。”学生听了都大笑不已。在这样快乐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乐学,而且一定对这些知识记忆深刻。

对教师而言,幽默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艺术。所以平时要多积累幽默的语言,多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寓知识传授、智能培养于趣味之中,创造出寓庄于谐、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趣,课后回味无穷。

三、激励,让枯燥的政治课堂“自信和谐”

成功是人们获得自信、动力的源泉,成功和自信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案,时时关注学生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10

推荐语:《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沈复《浮生六记》

推荐语:这部自传体文学作品,记叙了作者夫妇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的人生际遇,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

3.刘义庆《世说新语》推荐语:《世说新语》记载的是魏晋南北朝的人物故事,兼具故事性和哲理,读它真正可以“读史以自鉴”。冯友兰先生点评《世说新语》――玄心、妙赏、洞见、深情。

4.曹雪芹《红楼梦》

推荐语:读“红楼”,第一遍叹其文采,第二遍思其命运,第三遍得其哲思。时时读来,皆有韵味。

5.王国维《人间词话》

推荐语:《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做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书里精选的诗词都是朗朗上口的名篇,经王国维解读后别有一番情境与意味,适合随时拿出来读一读。

6.沈从文《湘行散记》

推荐语:《湘行散记》是沈从文1934年回故乡湘西时所做的游记。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对沈从文的作品极为推崇。秀丽如水的文字、质朴的情感、迷人的湘西世界……读罢《湘西散记》,你定能对马悦然的这份欣赏心领神会了。

7.鲁迅《呐喊》

推荐语:《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的旧有制度和陈腐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每个人都在课本里读过鲁迅,而其中大多数人都没能读懂鲁迅,但每个人都该认真地、持续地重读鲁迅。

8.钱锺书《围城》

推荐语:《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讽刺小说,故事主要描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虽然年头略久,但书里的幽默、智慧、讽刺和对生活的思考仍不过时。

9.余华《活着》

推荐语:《活着》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余华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史,讲述了遭受苦难的活生生的人,讲述了眼泪丰富和宽广的内涵,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薄薄的一本书却浓缩了一个人的一生和几个时代的变革。《活着》是余华最好的作品之一。

10.阿来《尘埃落定》

推荐语:《尘埃落定》讲述的是嘉绒藏族的故事,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土司制度。遥远的、历史和人性……所有元素交织在一起读来畅快淋漓。

11.史铁生《命若琴弦》

推荐语:《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散文合集。他虽拥有残缺的身体,思想却无比健全而丰满。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的情绪。他睿智的语言,如同清晨的寺庙钟声、海上雾气环绕的灯塔和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敦刻尔克时间。

12.路遥《平凡的世界》

推荐语:《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全景式长篇小说。本书刻画了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3.木心《文学回忆录》

推荐语:《文学回忆录》是木心私人的“世界文学史”讲座,也是作为学生的陈丹青一笔笔记下的课堂笔记。这本非学术性的“文学史”极富艺术与关的气息,以趣味见长,不迷信权威。对文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从这本书入门。

1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推荐语:黄仁宇“大历史观”的代表作,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开始,以细枝末节考察明代社会乃至中国未来之发展,对人颇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