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29 15:09:32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1

【关键词】支气管炎;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支气管炎是北方冬季的高发疾病,2006~2007年我院对支气管炎病调查,为指导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节约卫生资源,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本文根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通过药物治疗方案评估方法-PULA评估模式选择3组治疗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寻找达到某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药物治疗方案,为制定有效、经济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 患者选择

选择本院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门诊支气管炎患者80例,年龄18~56岁,平均32岁,男35例,女45例,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选择治疗方案,A组28例,B组25例,C组27例。电话随访和复诊结合,1个疗程(7 d)后评价。

2 药品及治疗方案

2.1 治疗药品 头孢拉定分散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甲 类,国药准字H20000736,规格:0.25 g/片,24片/盒),罗红霉素胶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乙类,国药准字H10970291,规格:0.15 g/粒,12粒/盒),洛美沙星分散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乙类,国药准字H20040395,规格:0.1 g/片,24片/盒),急支糖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乙类,国药准字Z50020615,规格:200 ml/瓶),必嗽平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甲类,国药准字H31020475,规格:8 mg/片),复方甘草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甲类,国药准字H35021104,规格:100片/瓶),右美沙芬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乙类,国药准字H44025297,规格:15 mg/片,12片/盒)。

2.2 治疗方案 分成3组:A组:头孢拉定分散片(2片/次,4次/d)+ 急支糖浆(20 ml/次,3次/d):B组:罗红霉素胶囊(1粒/次,2次/d)+ 盐酸溴已新片(2片/次,3次/d):C组:洛美沙星分散片(3片/次,2次/d)+复方甘草片(4片/次,3 次/d)+右美沙芬片(1片/次,3次/d)。

3 疗效标准

3.1 观察项目 记录患者体征和症状,进行血生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胸片、心电图及痰涂片、痰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

3.2 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1]进行四级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 4项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恶化。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以此计算有效率。

4 药物经济学分析

4.1 成本确定 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是指某一特定方案或药物治疗所消耗的资源价值,成本用货币单位表示[2]。药物经济学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因本文中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是门诊患者,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较难确定,故只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药品费 + 挂号费 + 治疗费 + 检验费。其中除药品费用外,其他费用基本一致,故本研究仅计算药品费用。以 2006 年12月份公示的、沈阳市招标药品零售价:头孢拉定分散片16.89元/盒,罗红霉素胶囊27.6 元/盒,洛美沙星分散片35.63元/盒,急支糖浆11.54元/瓶,盐酸溴已新片 0.009元/片,复方甘草片0.058元/片,右美沙芬片 2.01元/盒。计算1个疗程药品费用为:A组:63.64元,B组:32.58元,C组:70.74元。

4.2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是药物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目的是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3]。 而成本-效果比(C/E)将成本与效果联系起来,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表示。

5 结果

5.1 治疗效果 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结果见表1。

5.2 成本-效果分析 根据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2。

5.3 敏感度分析 药物经济学分析必须考虑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经济分析数据存在着不确定性,使得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故需要进行敏感度分析[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降低药价、提高劳动价值已成必然。本文将药品费下调10%,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3。

6 讨论

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较急,全身症状多轻微,轻度畏寒、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3~5 d可消退。呼吸道症状常见有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声嘶,主要为咳嗽,刺激性干咳伴少许黏痰,1~2 d可转为黏液脓性痰,重者终日咳嗽,常持续数周,有时可有气急、胸闷、胸痛等。本文研究结果:A、B、C 3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分别为 78.5%、96.0%、88.8%(见表1),成本-效果分析比分别为0.78、0.34、0.76(见表2),B组的成本-效果分析比最小。根据《沈阳市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由患者自付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0%、40%,计算出3组治疗方案自付费用:A、B、C 3组分别为17.58元、12.96元、27.32元(见表2)。由此可以计算出A、B、C 3组治疗方案自付费用部分成本-效果分析比分别为0.21、0.14、0.30(见表2)。综上所述,B组为治疗支气管炎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新药(西药)临床指导原则汇编,1993:2.

2 刘自林,刘青云,胡保诚.医院药学分册.安徽科技出版社,2001:812.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2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肺炎;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8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30-02

急性支气管肺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在秋冬季节高发,患儿多表现为急剧发生的高热、咳嗽、肺部罗音等,一般给予抗感染治疗患儿病情可有效控制[1]。随着病原菌的不断变异,加上小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部分急性支气管肺炎病情凶险,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可导致患儿疾病治疗效果不佳,逐步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甚至可导致患儿死亡。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临床倡导的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新方式,其中双黄连粉针剂是常用的中成药[2]。本文选择69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西医治疗方案,同期选择69例患儿,采用西医治疗,对比研究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本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住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138例作研究对象,均符合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3]。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名69例。观察组患儿中男性38例,女性31例,年龄2-9岁,平均(513±241)岁;普通肺炎60例,重型肺炎9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年龄1-8岁,平均(537±216)岁;普通肺炎62例,重型肺炎7例。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使用临床常规西医治疗,抗感染及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剂进行治疗,西医治疗同对照组患者;双黄连粉针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40044,规格12g/支)60mg/kgd,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以1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的治疗效果情况,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类,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比较两组差异。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病灶且病菌痰培养阴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大部分消失,病菌痰培养阴性;有效:临床症状部分减轻,影像学检查病灶部分消失,病菌痰培养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影像学检查病灶无缩小,病原菌培养阳性。

132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疹、腹泻、鹅口疮、肝功能受损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所得结果按P

2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4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发生皮疹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急性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好发于10岁以下小儿,这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关系密切。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等等,该病起病迅速,有部分前驱表现[4]。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大多数病情并不严重,经过对症的西医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部分患者病情凶险或者患儿体质较弱,单纯的西医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病情,若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导致患者的病情逐渐恶化,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功能障碍等等,直至病情不可逆患儿短时间内死亡[5]。因此对于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充分意识到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有限性,目前临床儿科专家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祖国中医认为,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多因外邪侵犯于肺而导致肺气郁阻生热、痰热痹阻、升降失常,而双黄连粉针剂是治疗此病较为有效的中成药物[6]。双黄连粉针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组成,具有抗病毒及细菌,解热抗炎等作用,同时可以增强患儿免疫功能,其与西医联用可以从不同的治疗机制上发挥改善患儿病情的作用,最终时间治疗效果最大化的目标,改善患儿预后,保障其生命安全。

为了明确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次研究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此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可以兼顾治疗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余正光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45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63-164

[2]林英,吴斌,陈水利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7):1001-1002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5

[4]甘家彬双黄连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155-156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3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炎 诊断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6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31-02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本病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患儿常有温疹及其他过敏史。同时本病病程较长,且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临床表现以反复性喘息、咳嗽、气促症状为主。及时诊断并干预治疗是提高本病患者预后水平的重点所在。因此,为进一步研究细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特征及治疗方案,本文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主诉存在反复性喘息(表现特点为:喘息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咳嗽(表现特点为: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哭闹后咳喘均加重)、气促症状,症状持续10d以上。所有患者临床诊断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1.8±0.2)岁;观察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1.6±0.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取鼻咽深部分泌物,以ELISA法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荧光显微镜配合免疫荧光染色诊断试剂检测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感染率。同时给予胸部CT诊断检测。

对照组患儿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与平喘雾化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平喘雾化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37.0℃灭菌生理盐水经纤维支气管景对病变位置进行灌洗治疗,剂量为1.0ml/kg。

结果分析:1:治愈:咳嗽,喘息缓解,肺部无干湿罗音。2:有效:咳嗽,喘息减轻,肺部干湿罗音明显减少。3:无效:咳嗽,喘息稍有减轻,肺部干湿罗音无明显减少。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当 P

2 结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为43.33%(13/3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有关研究资料与报道显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冬春季为主要发病季节[1]。从致病机制的角度上来说,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受到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影响所形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又都可成为支气管炎的致病原,从而导致患者感染往下蔓延,并在短时间内诱发患儿支所管壁发炎,黏膜充血水肿,管壁肌肉痉挛,支气管因而变得相对狭窄,产生哮鸣音。在本次所研究的30例疾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儿当中,男患儿共计22例,女患儿共计8例,男患儿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患儿。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证实需要将其作为本病的高危人群,提高筛查力度,尽早诊断与治疗[2]。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多以病毒感染为主要的诱发因素。在本次所研究的3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当中,通过对病原检测结果的分析可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为43.33%(13/3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同时,在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既往研究多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平喘雾化干预治疗。本组30例患儿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与平喘雾化治疗。而观察组则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与平喘雾化,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男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患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主要诱发因素,CT诊断下以呼气相气体潴留作为异象表现可提高诊断精确率,及时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可确保治疗有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亮,卢宏柱.小儿喘息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909-911.

[2] 李君召,乔红梅,尤海龙等.喘息性支气管炎3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65-267.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4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溶液;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10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导致的一种婴儿时期(尤其是2~8个月婴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 以持续严重的喘息状态为主要表现, 并且是呼吸性酸中毒和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诱因[2]。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婴幼儿耐受性, 易于接受, 成为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方式, 但是临床雾化方案并未达成统一。本文研究采用可比特联合激素治疗与联合布地奈德溶液的疗效差异,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儿科住院的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毛细血管炎西医

诊断标准[3];年龄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 对照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1.25 ml可比特[Laboratoire Unither(法国), 批准文号:H20120544, 产品编号:C1420071305]+5 mg地塞米松+2 ml生理盐水, b.i.d.;观察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1.0 ml 布地奈德溶液(澳大利亚阿斯利康AstraZeneca Pty Ltd, 注册证号:H20090903 )+1.25 ml可比特, b.i.d.。5 d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患儿精神、饮食正常, 支气管炎相关临床症状消失, X线检查提示炎症全部吸收;有效:患儿精神、饮食可, 支气管炎相关临床症状缓解, X线检查提示炎症部分吸收;无效: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未见好转。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观察患儿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88.6%高于对照组68.6%(P

2. 2 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者相关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为多见于2岁以内小儿的特殊性肺炎, 由于结构特殊, 全部由平滑肌组成, 再者婴儿气道狭窄, 容易受炎性反应刺激导致痉挛, 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分泌物的排泄障碍可导致婴幼儿喘息、憋闷, 肺循环功能发生障碍。雾化吸入治疗为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首选方法, 可使药物转化为气溶胶, 充分发挥药效, 同时幼儿有一定依从性, 便于实施。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成为临床常用雾化吸入方法, 但高效、安全的药物选择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成分为异丙托溴铵与沙丁胺醇, 均为高效药物。沙丁胺醇可通过激动支气管β2受体, 舒张平滑肌, 发挥解痉作用, 并且对心脏的刺激小, 安全性高;异丙托溴铵作用于大中气道的胆碱能M受体, 减少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 发挥平喘效果。激素的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其中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糖皮质激素, 与相应受体结合性较高, 可通过基因转录功能发挥对炎症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 有效发挥抗炎效果。与地塞米松相比, 该药可更为有效的减少黏膜水肿, 降低呼吸道阻力。药效作用时间长, 易于经肝脏代谢, 全身不良反应较轻。本文研究显示, 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的雾化方案可提高有效率, 并且降低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发生率, 缩短症状恢复时间, 临床疗效满意, 与杨义琼等[5]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可比特联合布地奈德溶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更为满意,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刘京涛, 乔波涛, 马春英, 等.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临床儿科杂志, 2013, 31(5): 440-442.

[2] 杨俊.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医药学报, 2015, 2(4):101-103.

[3] 胡亚美, 江截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上册).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99.

[4] 魏然, 范春华.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当代医学, 2012, 18(10):140-142.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5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呼吸科最常见的一种系统性疾病,以咳痰、咳嗽、喘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能会发展成为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情况严重甚至会诱发心力及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52例(76.47%),女16(23.53%)例,年龄28~75岁,平均43.5岁,病程4~21年,平均12.18年。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要求,排除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哮喘等因素口。慢性咳嗽、咳痰4~5年者18例,6~l0年者25例,11~20年者l3例,20年以上者19例;伴有肺心病l1例,浸润型肺结核29例,慢性呼吸衰竭6例,慢性新房纤颤3例,糖尿病7例,慢性心功能不全4例,中度贫血1例。

1.2 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一般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两个内容,在发作时主要以抗感染、祛痰、镇咳、平喘为主。结合患者痰培养情况选择适当抗生素,一般使用革兰氏阴性菌;雾化吸人沐舒坦以祛痰;在使用棕色合剂、氯化铵药物镇咳时注意不可以强力镇咳,否则痰液将会积聚在气道中引起反作用;平喘解痉则使用茶碱类型药物,如爱喘乐、舒喘灵等,若治疗效果不尽理想可以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人普米克令舒[2-3]。缓解期则主要进行预防,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来抵御疾病侵袭,患者一般需要禁烟戒酒、保暖防寒、改善环境、注重卫生。避免吸入粉尘烟雾口。

1.3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及《内科学》(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相关标准[4]。痊愈: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咯痰、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咯痰、喘息、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有效:肺部哮鸣音、咳嗽、喘息、咯痰有所减轻;无效:肺部哮鸣音、喘息、咳嗽、咯痰症状改善甚至出现加重反应[5]。

2 结果

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抗感染、祛痰、镇咳、平喘等。治疗后49例显效(72.06%),13例有效(19.12%),6例无效(8.82%)。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的健康,应充分重视它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出现的机率,与患者身体机能及年龄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60岁左右是疾病高发期,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降低可能会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提供空间。另外慢性支气管炎还受到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秋末冬初阶段天气较为寒冷会出现多例复况,因此在缓解期要求患者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状显著增加,病理改变则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浸润,支气管黏膜严重卡他、化脓性炎症;同时痰液等增多亦会导致细菌繁殖,加重炎症反应。本次研究选择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抗感染、祛痰、镇咳、平喘等对症处理工作,完成治疗后49例显效,基本消除咳痰、咳嗽、喘息等症状,肺部干湿哕音获得明显改善,实验室复查数据显示指标满足正常要求。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而且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很难获得彻底治愈效果,但是临床医生仍然需要保持谨慎态度,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复发机率,避免患者呼吸系统受到严重损害[6]。

参考文献:

[1]孙婧.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现状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5.

[2]邓春,王继承,张姗姗.氧驱动雾化吸人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6(3):812―813.

[3]廉志宏.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药物的选择[J].黑龙江医药,2013,4:15.

[4]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6

[关键词] 哮喘;糖皮质激素类;茶碱;孟鲁司特钠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03-04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婴幼儿反复发作喘息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对肺功能可能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荐长期控制治疗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抑制呼吸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作用[1]。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在2008年制订了《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本研究对中度持续性哮喘且需采用第三级方案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90例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通过筒式储雾罐配合吸入药物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澳大利亚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吸含丙酸氟替卡松125 μg,批准文号H20030282),每天早、晚各吸1次,125 μg/次,当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后改为1次/d,一次一吸。其中ICS+茶碱组加用口服缓释茶碱片(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公司生产,规格0.1 g,批准文号H44020002),6 mg/(kg·d),分两次服,每天晨起及睡前口服。ICS+孟鲁司特组加用口服孟鲁司特(商品名:顺尔宁,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H20120364),1次/d,4 mg/次,睡前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期间如果出现哮喘症状时按需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100 μg/次(商品名:万托林气雾剂,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吸含沙丁胺醇100 mg, 批准文号H20090514)。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支气管扩张剂,不使用可影响茶碱代谢的药物,不影响哮喘治疗的其他疾病的用药可继续使用。由专门的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及家长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治疗期间需观察的项目,注意的事项等。发放统一的哮喘日记卡,指导家长记录,并叮嘱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定期随访,回收哮喘日记,同时查看患儿的观察项目及哮喘日记。

1.3 观察项目

1.3.1 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评价过去7 d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情况。①日间症状评分:0分为无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1分为有轻微症状或间歇出现轻微不适,易被患者忽视;2分为有中度或症状频繁出现,表现为不适或影响正常活动至少1次;3分为持续,影响日常活动。②夜间症状评分:0分为夜间无任何哮喘症状;1分为夜间因呼吸困难憋醒1次或有早醒症状;2分为呼吸困难憋醒和早醒症状>2次;3分为夜间经常因呼吸困难憋醒,但尚能间断入眠;4分为失眠,端坐呼吸,不能入眠。

1.3.2 哮喘控制测试(ACT) 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通过发放ACT,让患者或家属回答有关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然后进行综合判定:25分为完全控制,20~24分为部分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ACT评分结果的比较

治疗前ICS+茶碱组与ICS+孟鲁司特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AC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均发现1例合并声音嘶哑,2例合并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均无鹅口疮等其他不良反应 。

3 讨论

3.1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规范化治疗的意义与现状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cellular elements)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其生理、病理特征是呼吸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因此抗炎治疗是关键。大量循证医学证明ICS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可以作用于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各个环节, 治疗指数(疗效/副作用)明显高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哮喘儿童。GINA和我国的哮喘防治指南均推荐ICS为成人及儿童哮喘的首选长期预防用药。研究证明,规范ICS可以有效减轻哮喘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炎症、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1],但单用ICS临床上很多哮喘症状不能很好控制,尤其是中重度哮喘患者。2008年中华医学会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哮喘的治疗应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类别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哮喘患者症状明显时,应直接选择第三级治疗方案。若某分级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不能使哮喘得到控制,就应该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1],因此,在使用第二级方案治疗未到完全控制时,也必须升级到第三级方案。在第三级方案中规定在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可选用下列4种方法中的一种:低剂量的ICS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低剂量的ICS加白三烯调节剂;中高剂量的ICS;低剂量的ICS加缓释茶碱[1],但过多增加吸入激素剂量对控制哮喘获益较小而不良反应增加,可并发皮肤瘀斑、肾上腺功能抑制和骨密度降低等[1]。彭秋莹等[2]也认为如按推荐的每天吸入激素剂量范围ICS不能有效控制哮喘而需调整用药方案时,建议首选联用其他抗炎药物,而不要盲目单独增加ICS剂量。而新型的LABA或联合制剂尚未在

3.2 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与丙酸氟地卡松的优点

糖皮质激素是强效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治疗哮喘非急性发作时主要通过经典途径的基因组机制。在基因途径中,糖皮质激素吸入后通过细胞膜进入炎症细胞和结构细胞后,通过与胞质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内,影响核转录反应而产生抗炎效应。形成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直接与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和核因子-κB相互作用,在DNA水平阻止基因转录,抵消致炎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丙酸氟地卡松是一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也是一种基于雄甾烷的三氟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活性,其亲脂性是丙酸倍氯米松的3倍,抗炎强度是丙酸倍氯米松的4倍。对受体有高度选择性,局部抗炎作用强,吸入后利用率为14.9%,由肺吸入半衰期长,为8~14 h,维持时间长,口服利用率仅占1%以下,经证实可较好地消除呼吸道慢性炎症,有效地抵制呼吸道中免役细胞的活动及减少炎症物质的分泌[3],且不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影响,不影响骨代谢[4]。有证据表明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长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安全、有效,不影响患儿的骨代谢、身高、体重增长速率[5],因此,丙酸氟替卡松是已上市的吸入激素中效果较好、全身不良反应较少的一种药物。

3.3 白三烯调节剂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使用的局限

白三烯是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炎性反应介质之一,其参与哮喘呼吸道炎性反应及重塑过程,并可以引起支气管收缩、呼吸道黏液分泌增多和呼吸道炎症等。白三烯调节剂是一类新的非激素类炎药,能抵制气管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并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1],从而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恶化等,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作用。白三烯调节剂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但单独应用的疗效不如ICS,也不能取代激素。临床上多与ICS联合治疗中重度持续哮喘。有证据表明联合治疗具有叠加的抗炎作用,并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提高ICS的疗效。于霞等[6]在ICS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儿童哮喘,显著提高了儿童哮喘的疗效。孟鲁司特钠是其中一种强效选择性LTs受体拮抗剂,通过与人体呼吸道中的CysLTI受体高度选择性结合,从而阻断LTs的病理作用[7],该药受性好,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但是此类药物的治疗费用相对高,长期应用可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且不是国家基本药物,在基层地区有时很难采购,因此,在基层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3.4 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新的认识

哮喘药物的选择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也要考虑患者的实际状况,如经济收入和当地的医疗资源等[1]。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或低经济收入的哮喘患者,视其病情严重度不同,2008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就推荐使用口服缓释茶碱、口服缓释茶碱联合吸入激素、口服激素或缓释茶碱等作为上述情况的长期控制哮喘的方案,但也明确表明这些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1]。氨茶碱作为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减少呼吸肌疲劳,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等作用,且能够抑制组胺等炎性递质的释放,通过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而发挥抗炎作用[8]。有实验证明氨茶碱可通过提高支气管上皮及支气管壁-肺组织中Bcl-2、Bax含量,减少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促进支气管壁-肺组织细胞凋亡,达到较好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9]。并且氨茶碱及糖皮质激素对嗜酸粒细胞均有凋亡诱导作用,联合用药更加明显,故两者联合用药治疗哮喘有协同作用[10],但因氨茶碱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十分接近,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近来有研究结果证明,5~10 μg/ml的低浓度氨茶碱可抑制过敏原引起迟发性哮喘反应,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释放及炎症细胞活化,降低微血管外渗,从而起到抗炎作用[11]及免疫调节作用[12],对于轻中度哮喘的治疗和预防也可收到较好疗效,故目前用量有减少趋势。丁娟娟等[13]亦在临床研究发现ICS联合缓释茶碱对中度持续性哮喘在症状缓解、哮喘控制、肺功能以及炎症控制等方面与ICS联合LABA有着相当的疗效,而且治疗费用较低,因此,最近有学者推荐小剂量口服氨茶碱和吸入表面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哮喘,同时可以明显减少其不良反应。陈卓昌等[14]在使用ICS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哮喘时发现不但能够显著地控制气道炎症,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吸入激素,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近似,因此茶碱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中重度哮喘,有利于控制哮喘、减少激素剂量,而缓释茶碱可以维持昼夜稳定的血液浓度,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更适合于临床使用,但临床控制治疗时需注意监测茶碱的血药质量浓度以预防不良反应。

5岁以下儿童哮喘症状明显或因第二级方案控制不佳时,本研究在规范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的同时加用小剂量缓释茶碱片或孟鲁司特钠,结果显示,两组间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平均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更明显,说明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的同时加用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症状明显或因第二级方案控制不佳的

综上所述,对贫困地区或低经济收入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来说,当单纯ICS不能控制时,加用小剂量氨茶碱不失为一种权宜之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4.

[2] 彭秋莹,陈爱欢.布地耐德联合福莫特罗与双倍剂量布地耐德干粉吸入疗法对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4):266-268.

[3] 徐哲,陈华英,张绍义,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产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1):47-49.

[4] Li JT,Ford LB,Chervinsky P,et al.Flutikasone,propinate powder and lack of clin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i axi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over 2 years in adults with mild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1999,103(6):1062-1068.

[5] 覃摇敏,农光民,李昌业,等.长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哮喘儿童骨代谢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12):1619-1628.

[6] 于霞,林忠嗣.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3):214-215.

[7] 陈强,何美娟,刘建梅.白三烯与哮喘关系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6):1284-1286.

[8] 杜玉娟,杨周生,纪立伟.氨茶碱在呼吸系统的应用探究[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10):777-779.

[9] 段旭东,赵辉,王晓红,等.氨茶碱对哮喘呼吸道重塑大鼠支气管组织中Bcl-2及Bax蛋白含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536-1538.

[10] 陈丽萍,刘洋,薛红,等.氨茶碱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作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9,11(3):134-139.

[11] 高淑香, 氨茶碱对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09,7(6):6-7.

[12] 张雷,刘国祥,卢惠苹,等.氨茶碱对哮喘大鼠肺内eotaxin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7):1763-1765.

[13] 丁娟娟,时军.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临床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24-3125.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7

[关键词]化疗;电子支气管镜;肺癌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8-1120-02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肺癌的治疗目前采用多种方法治疗,由于其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行为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肺癌一旦确诊,以中晚期为主(占70%~80%),往往意味着不能根治,治疗的目的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为主。中央型肺癌因肿瘤阻塞气道致呼吸困难,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易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且常规治疗效果差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因为疼痛、呼吸困难、失去手术机会及治疗效果欠佳等原因,很多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生存质量较低,而内科治疗疗效欠满意。笔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化疗结合全身化疗作为晚期中央型肺癌姑息治疗的一种手段,从2006年1月~2007年10月治疗42例晚期中央型肺癌,取同期接受全身化疗的38例晚期中央型肺癌对照来评价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化疗结合全身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0月本院住院的中央型肺癌患者80例,均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行支气管活检、刷检,病理确诊为晚期中央型肺癌,并属于管内型肺癌,导致气管、叶段支气管阻塞者。根据是否接受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化疗结合全身化疗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化疗结合全身化疗42例,对照组仅接受全身静脉化疗38例。治疗组患者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65.5(42~7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64.8(40~74)岁。症状有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治疗组痰中带血26例,发热15例;对照组痰中带血22例,发热12例。X线检查治疗组21例有不同程度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对照组18例有不同程度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病理诊断治疗组鳞癌33例(主支气管23例,叶支气管1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7例(主支气管2例,叶支气管5例),腺癌2例(叶支气管);对照组鳞癌28例(主支气管20例,叶支气管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8例(主支气管3例,叶支气管5例),腺癌2例(叶支气管)。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病例均选择日本OlympusBFlT-160电子支气管镜及配套附件,行电子支气管镜下的局部化疗。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口服鲁米那60mg,鼻咽及口腔12A2%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3次。行支气管镜观察支气管病变部位及程度,每次治疗前应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将NH-3K注射针经支气管镜活检通道送至病变处。在癌组织内注射顺铂10mg,每周1次,连续6次。全身化疗及对照组病例化疗根据病理类型采用不同方案:非小细胞肺癌采用GP方案:吉西他宾1000~1250mg/m2,静脉滴注,第一天,第八天;顺铂75~80mg/m2,静脉滴注。第一天。小细胞肺癌采用EP方案:足叶乙甙100mg/m2,静脉滴注,第一,二,三天;顺铂75~80mg/m2,静脉滴注,第一天治疗组取小剂量,对照组取大剂量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为1疗程。有严重胃肠道反应者给予止吐剂,严重粒细胞减少者,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3 疗效判定: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胸部CT,胸部后前位X线片肿块缩小的比例和肺复张情况,按HEL-LKAN标准判定。肿块消失时间>1个月为完全缓解(CR);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为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以上为无效(SD);1个或多个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为进展(pD)。CR+PR为临床缓解。根据胸片及CT判定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情况。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CT检查,1个月和2个月后各行CT检查,测定肿瘤大小及观察肺不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缓解率(CR+PR)92.85%,而对照组临床缓解率(CR+PR)55.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治疗组有21例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16例经治疗后复张,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缓解率为76.19%,对照组18例肺不张,3例经治疗后肺复张,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缓解率为1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8

支气管肺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叶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病与小于三岁的儿童。在季节中在春季以及冬季多发,其原因是因为春季的花粉导致导致对支气管的刺激作用,在另一方面冬季因为空气寒冷也容易引发支气管的一些病变。在小叶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上来看,其主要的现象为哮喘、咳嗽、呼吸急促同时伴随着呼吸的障碍。这种疾病的并发生十分可怕,因为呼吸道疾病容易导致呼吸受到阻碍,所以对小儿的智力发育、脏器健康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了解到了这种疾病的恐怖之处。这项疾病的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是医疗以及养护相结合。尤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相应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手段,我院为了提高医疗的护理的水平,所以需要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实现更好的疾病治疗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25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47例,女103例;年龄1.2~12.4岁,平均(5.1±0.5)岁;病程2.5~15.5d,平均(5.6±0.7)d;轻度72例,中度80例,重度98例。无发热,有咳嗽、气喘症状,肺部可闻及喘鸣音和湿??音,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排除支气管哮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5例,其中,男73例,女52例;年龄1.3~12.4岁,平均(5.3±0.4)岁;病程3.0~15.5d,平均(5.7±0.6)d;轻度35例,中度40例,重度50例。对照组125例,其中,男74例,女51例;年龄1.2~12.3岁,平均(5.0±0.4)岁;病程2.5~15.3d,平均(5.7±0.6)d;轻度37例,中度40例,重度4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成立临床护理路径领导小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分工,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任组长,责任护士任副组长,所有小组人员均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首先对入院后的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并同时制订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患儿入院后,由小组责任护士接收,并将住院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以及疾病知识、入院后需要做的各项检查及其意义、注意事项等详细向家长介绍、讲解,便于获得家长及患者的配合。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86.8%,对照组满意度62.3%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8.4天、对照组治疗的天数为13.5天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在护理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方式更受大家的认可,同时治疗的效果也更好。对比组的治疗方法,满意度仅为62.3%,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观察组的应该更符合治疗的管理方式。

在质量的时间上来看,观察组住院的平均时间为8.4天,约为一个疗程时间的一半,由此可以证明观察组等实际治疗效果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在对照组中治疗时间平均仅为13.5天,落后治疗时间4天左右。在一开始治疗样本是不存在差异的,但是在治疗之后差异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4天的差距,所以在一开始选对治疗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的管理过程中,观察组的治疗方式才是最符合儿童疾病的治疗的,因为儿童的疾病可能伴随着巨大的并发症,所以要立即采取措施。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9

儿童哮喘的5步治疗方案

长期控制治疗方案分为5步疗法,五步疗法并不对应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4级分级。

根据我国儿童哮喘防治最新指南,对于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可以选择第2步、第3步甚至第4步治疗方案。分步治疗详见图1、2。

药物的降级治疗

在治疗3个月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可考虑开始降级治疗。一般而言,先降低激素的用量,此后,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可以考虑停药,但必须根据病情的控制水平、肺功能水平、季节等因素综合决定。从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角度来看,哮喘的治疗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应根据患儿哮喘严重程度决定治疗药物及剂量,如治疗初期选择较大剂量吸入型皮质激素时,应在2~3个月的时间内较快减量到能控制哮喘发作的本级别中最适宜的有效剂量。在各级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1次治疗方案,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巩固至少3个月,然后降级治疗,直到确定维持控制哮喘的最小剂量。若哮喘未获控制,应升级治疗。在升级治疗前首先应检查患儿的吸药技术,是否遵循用药方案等情况,避免变应原和其他诱发因素。应根据病情、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市场供应来选用相关药物,当病情已被控制,则可选用价廉且疗效相似的药物替代。

儿童哮喘治疗常用药物

目前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较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支气管扩张剂,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如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异丙托溴铵等;另一类为抗过敏性炎症药,能消除支气管慢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根本上解除支气管哮喘,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色甘酸钠、酮替芬等。

其他尚有免疫调节剂等,可作为哮喘辅助用药。

哮喘用药必须根据病情分别选用。有的药物可长期应用而很少有不良反应,如吸入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酮替芬、免疫调节剂等。有的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不宜长期应用,如全身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等。

哮喘用药得当与否,对哮喘能否有效控制有密切关系,有的哮喘患者长期未能控制,主要与用药不当有关。用药必须胆大心细,灵活运用,根据病情,不断调整,同类药物不宜重复大量使用,以防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饮用的为人工合成制剂,可分为全身性用药和局部用药两大类,是目前防治哮喘最重要的药物。用于哮喘的有下列制剂:全身性用药,如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强的松;局部用药,如倍氯米松(气雾剂)、必可酮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普米克气雾剂等。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是缓解支气管痉挛的首选药物,但不能完全控制哮喘,而且过多滥用还可加重病情使预后恶化。β2受体激动剂种类很多,根据作用持续时间可分成短效、中效和长效3大类。

短效类(维持药效4~6小时):如沙丁胺醇,即舒喘乐、喘乐宁等。

中效类(维持药效6~8小时):如特布他林,即博利康尼等;丙卡特罗,即美喘清等。

长效类(维持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发作者):如沙美特罗,即舒利迭(同时含丙酸氟替米松);福莫特罗,即信必可(同时含布地奈德)。

茶碱类药物 茶碱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用于治疗哮喘已有近70年的历史,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已知茶碱类药物及其衍生物很多,临床较常用的有氨茶碱,对过敏性、冷空气、组胺、阿司匹林以及运动诱发的哮喘均有较好的疗效。

非激素类抗炎药 本类药物是指非激素类抗过敏性炎症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而无激素不良反应,适宜长时间应用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防治的第一线药物。目前常用的有色甘酸钠、白三烯调节剂(如顺尔宁)。

抗组胺类药 抗组胺药物具有抗组胺、抗过敏、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和速发、迟发哮喘反应,还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因此,新一代抗组胺药防治哮喘的效果是肯定的。目前常用的有氯雷他定,如开瑞坦;西替利嗪,如仙特敏。

支气管炎治疗的方案篇10

【关键词】 中药汤剂;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笔者观察138例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病例138例,均为本院门诊2008年3月—2010年3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男40例,女29例;年龄49~78岁,平均(60.5±4.0)岁;病程10~25年,平均(17.5±3.5)年。对照组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龄49~79岁,平均(61.5±3.5)岁;病程10~26年,平均(15.5±4.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疗程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做出诊断如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学》(第7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1]:(1)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2)缓解期的治疗:戒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基础方: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0g,黄芪10g以健脾益气而养肺;陈皮10g,半夏9g以燥湿化痰而理气和中;桑叶12g,菊花10g,川贝母10g,杏仁9g,芦根12g,枇杷叶10g清宣肺气而化痰止咳;制附子9g,桂枝9g,山萸肉12g,五味子10g以温肾助阳而益肾纳气平喘。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治疗上仍按各自的治疗方案,均嘱忌烟酒、烧烤、辛辣食品,加强饮食控制,锻炼身体。分别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2,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评定标准制订。临床治愈:咳嗽、咳痰、气喘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或有一定减轻;无效:咳嗽、咳痰、气喘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以及症状及哮鸣音加重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

2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认为“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和”。“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外感咳嗽属于邪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不能及时使邪外达,可进一步演变转化。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多为“痰”与“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本组患者病程10~25年,属“积年久咳”,多表现为肺、脾、肾等脏器的虚弱之候。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湿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反而积湿生痰,上储于肺,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犯为痰,或阴虚虚火烁津生痰,上干于肺,而致肺气出纳失司。故“积年久咳”,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除直接治肺外,需从健脾补肾等调护正气入手为宜。

笔者以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以久病“积年久咳”迁延不愈而致,是中医学认为的“久病成虚”、“积年久咳”,经过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健脾益气,止咳化痰方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P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在西医治疗常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