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设立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29 15:09:32

公司设立方案

公司设立方案篇1

关键词:污水处理;盈利预测;税收政策;成立分子公司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中水项目的概况

(一)建设工程概况

民生水务集团中水项目是根据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豫北污染治理计划中的一部分。再生水处理规模10万吨/日,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出水水质标准执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二)目前中水项目运营情况

1.暂时成立民生水务集团公司中水运营部

民生水务集团公司成立中水运营部,目前尚未完成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的办理工作。

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暂试行价格为:日使用量小于1万吨,按0.74元/吨计算;大于等于1万吨小于1.5万吨,按0.66元/吨计算;大于等于1.5万吨,按0.60元/吨计算,按月抄表计量。

2.运营状况

中水运营部成立以来,即开始向誉华发电厂供应中水,截止2013年底已向誉华发电厂供应中水698万吨,因初期未达到设计规模,2013年净利润为-163.85万元。

3.潜在供应量

中水运营部亏损主要原因为中水供应量较少,中水回用率低。誉华发电厂新建2*300MW供热机组冷却水使用部分中水,其他机组冷却水未使用。据了解,誉华发电厂各机组冷却日均用水量约为4万吨。

建设钢铁等耗水大户日均用水量约为8万吨,具备使用中水条件,使用中水潜力巨大。

二、中水项目的盈利预测

根据中水项目潜在供应量,分各机组冷却日均用水量4万吨、盈亏平衡点4.4万吨、再生水处理规模设计10万吨/日、誉华发电厂与建设钢铁生产日均用水量合计12万吨。营业收入按中水0.60元/吨计算,营业成本包括人员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费、建筑物及管网设备折旧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电费等项目,对中水项目进行盈利预测如下表:

民生水务集团公司中水运营部盈利预测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行 次 2013年金额 日销量4万吨预测金额 日销量4.4万吨预测金额 日销量10万吨预测金额 日销量12万吨预测金额

一、营业收入 1 240.93 876.00 985.50 2,190.00 2,628.00

减:营业成本 2 318.89 864.54 880.53 1,104.35 1,184.28

营业税金及附加 3 0.56 0.00 0.00 0.00 0.00

经营费用 4 29.64 34.64 39.64 44.64 49.64

管理费用 5 55.68 60.68 65.68 70.68 75.68

财务费用 6 -0.09 -1.09 -1.09 -2.09 -3.09

二、营业利润 11 -163.75 -82.77 0.74 972.42 1,321.49

三、利润总额 15 -163.75 -82.77 0.74 972.42 1,321.49

减:所得税费用 16 0.10 188.36 264.67

四、净利润 17 -163.85 -82.77 0.74 784.07 1,056.82

根据上述供应量分析,再生水供应量达到4.4万吨/日,可基本达到盈亏平衡;再生水供应量达到处理设计规模10万吨/日,可实现净利784.07万元。

三、中水项目的税收政策分析

(一)增值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规定,再生水免征增值税。再生水是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排水(矿井水)、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厂渗透(滤)液等水源进行回收,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利用的水资源。再生水应当符合水利部《再生水水质标准》的有关规定。

财税[2013]23 号文《关于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水运营部目前对誉华发电厂供应的中水,即是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出水经中水回用设施处理,达到相应水质标准。中水运营部2013年末已购置投入使用一套环保监测系统,在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出水回用处理过程中,进行环保实时监测。符合增值税免税政策范围。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减计收入,是指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前款所称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中水运营部回收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而成的再生水,列示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里,符合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优惠政策。

四、中水项目成立公司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设立民生水务集团公司中水分公司

1.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如设立民生水务集团中水分公司,中水分公司没有属于自身的独立财产及法律地位,领取《营业执照》即可。同时在战略、经营、财务、人事、风险管控等多方面由水务集团决策管理。

2.企业所得税

中水分公司不是独立纳税主体,由水务集团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水务集团与中水分公司之间的资本转移,因不涉及所有权变动,没有税收负担。

3.业务权限

中水分公司作为水务集团的分支机构,必须在水务集团的授予权限内从事经营活动。

4.财务管理

中水分公司可以有内部的“分账核算”,但对外仍然是以水务集团作为一个单位编报合并报表。

(二)设立民生水务集团公司中水全资子公司

1.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十四条: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如设立民生水务集团中水全资子公司,须在工商部门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子公司具备当然的诉讼主体资格。中水子公司拥有独立公司章程、独立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产,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各类民事活动;独立承担公司行为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和责任。

2.税收成本

中水子公司是独立的纳税单位,要承担全面纳税义务。除增值税符合优惠政策经过税务部门批准可以减免、相应的税金及附加也不需缴纳外,中水子公司必须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经过税务部门批准收入减记10%,税率为25%。

3.业务权限

由于中水子公司为一个独立的新办公司,根据在工商行政部门的经营范围登记,在经营活动中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业务独立性强、自主性高。

4.财务管理

中水子公司要有健全的公司组织机构,财务管理上设置完整的财务核算机构和管理制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五、中水项目成立公司的利弊分析

(一)设立民生水务集团公司中水分公司

1.有利方面

(1)财务税务的核算要求较子公司简单,便于分公司经营。

(2)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利润由集团公司合并纳税。在经营初期,分公司往往出现亏损,但其亏损可以冲抵总公司的利润,减轻税收负担。

(3)不涉及关联方及其关联交易,减少或降低税务检查的概率。

2.不利方面:

(1)中水分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债务问题,应由民生水务集团公司以其全部资产承担全部清偿责任。

(2)由于分公司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中间没有防火墙,出现的任何不利因素会直接传导给集团公司。

(二)设立民生水务集团公司中水全资子公司

1.有利方面

(1)水务集团公司以出资额为限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中水子公司出现盈利,在不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直接增加水务集团盈利,提升集团公司业绩;如果中水子公司出现亏损,集团承担亏损的数额是出资额,不会对集团公司造成过大的风险和影响。

(2)水务集团通过任免中水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和投资决策来影响其生产经营决策,而中水分公司的人事、业务、财产受隶属公司直接控制,子公司较分公司在激发企业活力上更有优势。

(3)在当前税收政策下,成立中水子公司财务独立,能按照规定准确核算经济业务,符合涉及免征增值税金及附加,减征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而且处理污水属于国家政策支持对象,预计将来还会出台更多的税收、资金等政策,同时对财务独立准确规范性会有更高的要求,而子公司财务核算更能满足这一需要。

2.不利方面

(1)成立中水全资子公司后,水务集团与之形成母子公司,具有控股关系,是关联方,其交易属于关联交易,增加税务检查的可能性。因此,关联交易应选用公允价值。

(2)中水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其生产、经营、财务等管理、组织架构、战略决策要按《公司法》要求规范动作,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

(3)成立中水子公司后,水务集团通过董事会、绩效考核、人事任免对其控制,控制不当,会加大水务集团风险。

公司设立方案篇2

人们通常将纳税筹划与偷税的区别概括为:偷税是违“法”的,而纳税筹划应当是合“法”的,这里的“法”特指税收法律法规。然而笔者认为,纳税筹划方案不仅不能有悖于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不能产生冲突,否则这样的方案就不具备实务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我们先从一个例子说起。

一、案例甲公司是一家大型环保设备生产企业,乙公司欠甲公司货款3000万元,现乙公司近乎资不抵债,甲公司为了收回欠款,同意乙公司用一批旧设备(环保设备)偿还该项债务。设备原价3500万元,账面价值2700万元,经初步评估该固定资产市价约2900万元。不过,甲公司预计难以将该二手设备出售变现。甲公司打算先进行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的抵债资产,然后再将这笔抵债资产作价2900万元与丙公司合资组建丁公司,我们将其称为方案一。甲公司财务部门测算了有关各方的税负:1、债务人――乙公司(1)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2)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3)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的货物。而乙公司用于偿债的设备显然符合这三个条件,所以乙公司处置该旧设备应缴纳的增值税为零。所得税方面,依据《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号)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除企业改组或者清算另有规定外,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因此,在本项业务中,乙公司一方面产生视同销售所得为:2900-2700=200(万元),另一方面还产生债务重组所得为:3000-2900=100(万元),合计产生30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该300万元在会计核算中被记入“资本公积”,故需作纳税调增)。2、债权人――甲公司通过上述分析,甲公司认为本企业的增值税税负较重,故向专业人士寻求纳税筹划方案。有人提出这样的税收筹划思路,我们称之为方案二:首先由乙公司直接以该旧设备作价出资,与丙公司合资组建丁公司,设备作价2900万元,然后再由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乙公司用拥有的丁公司的股权2900万元抵偿甲公债务3000万元。在此方案下,有关各方的税负为:1、债务人――乙公司乙公司的税负要分投资和抵债两步计算。第一步:以旧设备对外投资,取得股权。其应缴增值税为零,依据同方案一。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288号)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所以,乙公司在对丁公司投资时,一方面要确认视同销售所得为:2900-2700=200(万元),另一方面,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确认为2900万元。由此可见,方案二中乙公司的税负与方案一相同。2、债权人――甲公司纵观方案二,它运用了纳税筹划中的一个常规方法:规避不必要的纳税环节,并且整个税负计算过程均有现行税法支持,似乎既达到了与方案一相同的经济活动结果,又达到了节税的目的。然而,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筹划建议没有法律上的可行性。因为方案二的要点在于由乙公司先用公允价值为2900万元的设备向丁公司投资,而按《公司法》规定: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公司对外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现乙公司已濒临资不抵债,如何能进行高额的对外投资?既然该方案不可行,我们必须设计新的方案。在此之前,先要考虑下列问题:乙公司拟用于抵偿的旧设备是否已被抵押担保?乙公司是否有自主支配、处置该资产的权利?乙公司是否存在着欠税?因为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在上述问题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寻找新的方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在方案一里,甲公司取得的旧设备系按评估价一进一出,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增加值,从增值税的基本原理上分析是不应产生应缴增值税的,之所以会产生前述税负,完全是因为作为存货流转处理时只有销项税额而无进项税额抵扣所致。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后,我们再设计方案三:仍然先由乙公司用该批旧设备偿还债务,乙公司税负不变。不过,甲公司取得抵债资产时不是作为存货入账,而是作为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入账,并建立卡片账,从而符合288号文规定的第一项条件。之后,甲公司并不立即以该设备对外投资,而是采购相关原材料,配备生产技戌人员,用该设备试生产环保产品(这并不会超越甲公司的营业范围),生产期间相应计提折旧,这样便符合了288号文规定的第二项条件。在约半年以后,待条件成熟,甲公司再以该设备出资与丙公司合资成立丁公司;投资作价不高于取得时的计税成本,即使之符合288号文规定的第三项条件。由于甲公司净资产额较高,该投资行为发生后投资余额远低于净资产的50%.在上述三项条件均符合后,甲公司便无需就投资设备缴纳增值税了。

二、相关问题思考通过上述案例,笔者认为我们应对纳税筹划作进一步思考:1、纳税筹划的方案固然不能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必须考虑是否符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税收法律关系,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存在、变更与消灭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的,这种事实便是纳税人的经营活动行为。我们进行纳税筹划以期改变和减轻纳税人的税负时,往往需要调整或改变纳税人的经营活动行为,并产生新的方案,对于新的行为方案,如果不考虑它是否符合相关各方面的法律规范,单纯地、孤立地在税法的范畴内转圈子,这样的节税方案很可能要沦为“镜中花、水中月”。2、纳税筹划应评估实施新方案时履行法定程序的直接成本和风险代价。纳税筹划不能是静态的纸上谈兵,也不能只言“得”而不顾“失”。例如,有人从税收筹划的角度为一外资房地产公司设计了一连串的重组方案-先分立,后抵押融资,再股权转让,最终进行实际的房地产开发等。众所周知,企业重组会涉及复杂的法定程序和手续,诸如股东(大)会决议、向社会公告、结清欠税、债权担保、财务审计、资产评估、验资、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等,外资企业分立还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履行这些程序和手续不但要发生大量直接成本,而且由于时间较长,还可能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商业形象产生影响,企业更要面临市场变动的风险,这些动态因素是在设计方案时必须加以考虑的。3、跨国间的纳税筹划还应考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以转让定价筹划为例,它不仅要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税制上的差异,还要综合这些国家或地区在一般商法、金融、外汇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纳税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理财活动,需要多个门类的知识,面对那些将纳税筹划视为探囊取物的商业宣传,纳税人应谨慎处之。方案一至方案三看纳税筹划应综合考虑因素飞雪

公司设立方案篇3

一、当前制约法院公正司法的主要因素

法院目前不论在执法环境、内部管理制度,还是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对法院公正司法造成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

1.司法权力地方化。由于按行政区划设置地方各级法院,司法管辖从属于行政管辖区域,法院在人、财、物等方面都依附于地方,面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时往往左右为难,难以从全局的高度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严重影响国家法律的统一、严肃行使。

2.审判管理行政化。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法院系统对审判活动的管理一直沿用行政化手段,违反了审判工作规律,难以适应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的需要。案件层层审批,院、庭长没有直接参与案件审理,却负责签发裁判文书。这种带有浓厚行政化管理色彩的审判管理手段,看似层层把关,质量无虞,实质上是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权责不清。法院对案件流程管理缺乏一整套科学的、能够有效制约的程序设定,依然主要依靠“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从而使对各个审判环节的管理弹性较大,给司法不公现象的产生留下制度漏洞。

3.法官素质大众化。长期以来法官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造成对法官职位要求不高,把关不严,出口不畅通,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能保证严肃执法,公正司法。一些法官由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陈旧,适应不了进一步深化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对案由案情日益复杂化的新类型案件也难以驾驭。少数干警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特权观念等腐朽思想的侵蚀,立场不坚定,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人情的拉拢,导致枉法裁判。

4.司法活动功利化。不少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经费困难,硬件建设落后,严重影响法院审判工作正常运转。一些地方法院因利益驱动争案件管辖权,超标准收费,乱拉赞助,下达创收指标,甚至充当地方和部门利益的“保护伞”,办案与当事人搞“三同”等等,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败坏了法院形象。

5.执法环境复杂化。由于社会不正之风的泛化,“案件一进门,两边都托人”的现象愈演愈烈,许多诉讼参与人调动金钱、亲情、社会关系等各种手段向法官施加影响,法官依法办案不得不面对重重压力和严峻的情与法、权与法两难抉择的挑战。一些党政机关法治意识淡薄,为了地方和部门狭隘的局部利益,甚至动用公共权力干涉、阻挠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

二、运用邓小平关于法制建设的思想指导法院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我们党工作中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早在20年前,根据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揭开了新篇章。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中,十分重视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他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9页)他还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在谈到正确处理法制建设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关系时,他认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总体设计。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指出:我们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96年,他又指出“实行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基本方针,明确载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把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纲领的重要内容,以党内最高权力机关的形式郑重确认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并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上述内容有助于我们从四个方面加深对维护司法公正的理解。

1.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把握司法公正的意义

按照邓小平关于法制建设的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把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是我国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但是,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如何运作,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能够完成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国家的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主要是依靠政策和群众运动来解决,为此,党和国家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面向新世纪,党所处的环境,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对党的领导方式尤其是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行依法治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倡导司法公正,必须从我们党执政方式的改变中把握其时代内涵。也就是说,维护司法公正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司法公正,才能使各种破坏、犯罪活动受到有力打击和有效控制,才能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使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能得到正确处理,从而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人民生活安定有序。

2.要从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中把握司法公正的本质

法律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述法治原则集中体现了司法公正的本质。司法公正既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又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作为前者,司法公正需要通过改革立法体制,明确立法权限,严格立法程序,达到提高立法质量,保证立法的公正性、科学性、统一性和可行性的要求,从而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后者,司法公正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过去邓小平批评的那种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随着改变的极不正常现象,决不允许继续存在。同时,加大规范司法工作的力度,根本扭转旧体制形成的司法权弱化和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状况,使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职能。

3.要从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改基中维护司法公正

建国初期,我们在摧毁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新的法制。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和其他一批重要法律,肯定人民当家作主的事实。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建设是卓有成效的。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生活比较正常。但是由于“左”的干扰,对民主法制化认识不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产生了轻视法制、“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尽管有宪法,但其他许多重要法律长时间没有制定出来,法制很不完备。十年动乱,林彪、“四人帮”集团就是利用了我们法制不健全的漏洞,大搞法西斯专政,践踏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吃尽了无法无天的苦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逐步走上轨道,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我国法制建设经验教训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决定我们不能也不应当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等法律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显著特征。但是依法治国,一方面意味着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和政府角色的重新界定。转变执政方式必然涉及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和实行依法行政。不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控制政府的权力,就不可能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和有效地规范政府的行为。另一方面,依法治国意味着必须以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积极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当前要着重理顺党组织,依法治国意味着必须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积极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当前要着重理顺党组织、人大和政府与司法机关的关系,科学设置符合司法工作特点的组织形式,强化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完善审判方式的改革。

4.要以创新的意识落实十五大提出的“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的精神法律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司法机关的权威来体现的,而司法机关的权威依赖于司法公正。要实现司法公正,就必须根据司法权的性质和特点,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虽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作了规定,但是,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并未完全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相应的司法体制保障。因此,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的目标,这也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可以说,独立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若没有法院独立的审判地位,就谈不上司法公正的维护。而法院独立的审判地位要求:法院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体现它的意志,又要摆脱行政权力的直接干预;既要充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反映民众的愿望,又要摆脱人情关系网的束缚;既要体现政府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又要摆脱由于依附于政府而失去独立审判的地位。上述这些内容,我们的传统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效仿。我们曾经依靠阶级斗争伸张了革命时期的社会公正,然而,我们却无法凭借“文化大革命”维护改革开放时期的司法公正。这就要求我们应把邓小平关于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十五大依法治国的方略作为指导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实现司法公正的现实条件,在实路中大胆探索,兴利除弊,吸收和借鉴国外成功的法治经验,把司法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成果上升为体制规范,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法治文明。

三、深化法院改革,实现司法公正的若干思考

国家法律要得到严格的执行,审判工作要有高质量,必须要有完备的司法制度作为保障。目前法院在司法体制、审判管理机制、法官选拔任用机制等方面的弊端已严重影响到法院司法活动的公正性,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建议:

(一)深化法院审判方式改革和审判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审判工作机制。

小平同志特别重视制度建设,他多次指出“制度是决定性的因素”,必须“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建立起一套符合审判工作规律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小平同志说的“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就是这个道理,管理审判工作也不例外。我认为,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改革随意分案机制,实行电脑自动分案。立案是法院审判活动的第一道关口,我们的监督制约机制必须从这里抓起。立审分离虽然给法官包揽诉讼设置了一道屏障,但由于立案庭(有的法院由业务庭庭长分案)分案的随意性较大,当事人仍可以通过种种关系选择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法官,个别法官甚至由于受人之托,主动伸手要案子。为此,应建立一套不受当事人、法官及其他因素干扰的分案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司法不公现象的发生。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实行电脑自动分案,可以考虑与电脑公司共同开发电脑自动分案软件,立案庭立案后,即将案号、案件类型、诉讼标的等参数输入电脑,由电脑根据审判人员的专业特长、存案数量、受案顺序、是否有超审限案件等有关情况,自动选定审判长(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其他人员。一经选定,非因法定事由,任何人不得更改。对个别特别重大、疑难案件,可作为特例,由立案庭送主管副院长指定专人办理。同时规定,凡是承办人手头有一件超审限案件的,停止给该法官分案,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当事人挑选法官和法官挑选案件现象的发生,又可较好地解决案件超审限、久拖不决的问题。

2.在全面实行“三个分立”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机制。目前,大部分法院都实行了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加强了内部权力的分工和制约。与此同时,我们要从制度上防止和克服“三个分立”后由于“块块分割”可能造成的信息交流不畅、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的弊端,辅之于排期审理、审限全程跟踪等案件流程管理手段,构建起一个以立案庭为总控室、随时跟踪、协调运行的“大立案”体系。赋予立案庭对案件流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调度的权力,扩大其职能范围,强化其管理职责,并随时为院领导的审判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耳目灵敏、反应及时的动态依据。可以考虑由立案庭负责庭前准备工作,由立案庭负责组织证据交换,固定呈庭证据,并完成诉讼保全,庭外调查等工作,避免合议庭法官在庭前与当事人接触,先入为主,影响法官居中裁判的形象。同时,我们还要对立案、移送、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合议、裁判、文书送达、执行至卷宗归档等各个环节都做出时限规定,以明确责任,提高司法效率,防止超审限或久拖不决,实现从“人管人”的行政化管理向“程序设定”的制度化管理的转变。

3.进一步强化审判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阳光式工程”,以公开促公正。公开审判是宪法和法院组织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制度,近年来各地法院的审判方式改革围绕这一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主要表现为:案件承办人往往在开庭前先会见当事人,收集证据,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结果有个基本轮廓后才敢开庭,这样无形中使庭审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大量的二审案件实行询问当事人,书面审理的方式;对合议庭成员庭外接触当事人没有严格的禁止性规定。因此,我们应下大力气研究解决审判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问题,完善制度建设,严加防范,通过确保程序公正来实现实体公正。

首先,应全面实行立案庭排期开庭制。

是否开庭或什么时候开庭不再由承办人自主决定,以防止审判人员滥用权力,延误审理或暗箱操作。

其次,经过反复论证,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控辩式、抗辩式庭审规则,完善公开举证、质证、认证,公开辩论、断理、裁判的各项制度。严禁合议庭成员庭外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或者庭前调查取证。

第三,明确规定二审案件公开开庭审理的条件,逐步提高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率,并将之作为年终考核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真正把公开审判制度落到实处,使案件审理过程和结果完全置于社会公众和当事人的监督之下,让胜诉者赢得堂堂正正,败诉者输得明明白白,旁听者听得清清楚楚。

4.进一步完善合议庭工作机制,强化合议庭工作职能,落实审判合一。

首先,要改革固定合议庭的做法,实行合议庭成员随机排定。合议庭成员固定有其优点,即工作容易安排,协调一致,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弊大于利,主要在于其成员多年不变,容易私下达成某种“默契”,互相迁就附和,评议案件往往是合而不议,成为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一言堂”,削弱了合议庭相互制约、集思广益、民主议定的功能。因此,应实行合议庭成员一案一定制,由电脑对合议庭组成人员进行随机组合。合议庭组成人员开庭前3日方告知当事人,不提前通知,以尽量减少当事人跑关系、拉拢法官的机会。

其次,改革层层审批案件的做法,落实合议庭职能,使合议庭真正成为既审又判的基本审判组织。除少数案件依法提交审委会讨论外,大部分案件由合议庭依法独立裁判,审判长签发裁判文书。同时实行权责结合,出了错案,严格按规定追究合议庭的错案责任(发表正确意见的成员可以免责)。另外,二审改判与发还重审案件可以规定送院、庭长备阅,以加强审中监督,事前防范。

第三,严格选任审判长。配好配强审判长是落实合议庭职能的重要一环,是案件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证的关键。选任审判长应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并通过政治审查、业务考试、庭审观摩、民主评议、文书制作、任前公示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拟任审判长人选进行综合考评,真正将政治成熟、业务精通、廉洁奉公的优秀法官推上审判长岗位。审判长不实行终身制,三年一任,竞争上岗,使审判长始终由法官中最优秀的人才担任。

公司设立方案篇4

 2011年是中http://国“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的第十六个年头。今天,经过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国,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逆势前行,同时也在直面新的困惑。目前,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还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海外投资鲜有成功的案例。海外投资需要有全局性、系统性的考虑,从而最大限度规避海外投资风险,实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目标。本文中,笔者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几个关键因素逐步展开论述,首先从全局上纵向研究境外投资的重要环节,随后从财税角度上引申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希望对海外投资策略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影响海外投资的六个重要因素

(一)海外投资的目标及战略考量

中国企业在考虑海外投资时的动机不尽相同,如tcl与汤姆逊合资是为获得国际公司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联想收购ibm是为了扩大企业的整体规模、提高企业协同效应、延伸国际渠道等。投资建造lng运输船是依据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需要,着眼于未来大型lng船的巨大潜在市场。不同的海外投资目标,决定了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需要设计不同的交易架构。

(二)海外投资主体

中国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各关联公司在整个企业运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控股公司是否合适直接境外投资、以子公司名义对外投资是否存在某些限制(非竞争条款)、公司是否可以考虑在境外设立新的投资主体(spv)、是否考虑与境外pe/vc合作成立收购公司等,上述因素需要与公司对外投资的具体目标结合考虑。

(三)税务影响与税收协定

不同的投资主体所形成的不同投资结构对于降低企业未来运营的税务负担影响很大,通过设计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结构及交易架构,有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与不同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相关条约均可能存在差别。因此,需要从投资东道国、投资母国及第三国的税务规定、国际税收协定等方面进行考虑,以确定投资架构。

(四)中国政府机构审批

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一般需要向发改委、商务部门、国资委(适用于国有企业)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申请事前审批或核准,境外企业在当地注册后,还需报商务部备案,并向我驻外商务参赞处报到登记。尽管中央及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但仍需结合国家关于企业境外投资产业的整体态度、充分考虑政府审批机构的倾向性意见,判断境外投资境内的审批难度。

(五)外汇管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7月13日出台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进一步简化境外直接投资审批程序,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及境外投资资金汇出的审核方式由核准制调整为登记制,扩大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并对境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后续融资提供支持。总体上看,由于中国外汇储备比较充足,外汇管制措施呈松绑趋势。同时,一些大的境外项目用汇额度非常高,而通过境外资金的运作可能会更加便利,从而加快境外项目的进展。

(六)融资安排

海外投资的一些重大项目,可能仅通过企业的自有外汇资金或银行借款等形式难以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因此,需要考虑向第三方进行融资,而许多境外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都倾向于通过境外操作融资事宜,减少中国境外相关机构的审批及流程。

二、海外投资财税思路探讨

结合曾参与过的海外项目投资研究工作,笔者认为,海外项目投资财税研究可以基本分为“三部曲”,依顺序分为投资架构的设计、资金筹措和风险分析。本文重点研究投资架构的设立方法和思路。下面将结合实例做具体分析。

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一般会直接在投资东道国设立项目公司(直接投资架构)和在低税负国家或地区设立中间控股公司,然后再在投资东道国设立项目公司(间接投资架构)两种。

这两种投资架构在本身设立、税负的降低或递延等方面很不一样。尤其是后者,企业需要考虑能否降低或递延项目公司分配股息以及未来转让项目公司股权取得的资本利得,需要考虑在投资东道国、中国以及中间控股公司设立地(如果有的话)缴纳税负等问题。

(一)实际案例分析

1.案例假设

a公司拟与一家国外公司合资在香港成立境外公司,并负责运营海外业务。通过前期研究分析比较,投资架构基本分为两套方案(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2.比较分析

方案一是a公司直接持有香港合资公司的股权,实施投资分红方案时,合资公司按投资比例向a公司汇出股息。根据香港的税收规定,合资公司向中国母公司汇出股息时,不需缴纳预提所得税,但是中国企业针对股息所得需在中国缴纳25%的所得税,总体税负为25%。投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方案二是a公司可以通过某个低税负国家的中间控股公司,间接持有香港合资公司的股权,也就是设计中国-低税负国家(比如香港或新加坡)-香港的间接投资架构。根据香港税法的相关规定,香港内部的股息支付或来源于外部的收入是无需征预提所得税的。因此,在这种间接投资结构下,合资公司选择投资分红时是不需征税的,只要a公司的境外子公司不再选择投资分红给a公司,几个环节都不需要缴纳预提所

转贴于 http://

得税,即整体税负为零。投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很显然,两者对比,企业会选取后者。

3.由方案引申出的http://研究分析

上述案例只是基于最简单的基础案例分析,实际情况远比上述方案复杂。如方案二中的架构设置会存在较大的弹性,税收筹划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因素,而影响和制约投资架构的因素往往会根据实际需求出现新的调整。因为方案二中的投资中间环节只有一层投资关系,这种投资模式往往适合于单项目,而且资金流动相对比较单一,容易受到中国税法的管制与限制。一旦该公司选择向上级母公司投资分红,将会导致整体税负增加25%,存在较大的弊端。

针对方案二中架构本身的局限性,我们不妨做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借以寻求一种更优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三。由此我们发现通过新增公司投资层级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即增加之间投资关系来规避资金和法律风险。投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综合比较,方案三的优点主要在于:

(1)建立海外投资平台

在方案三中,b公司可作为a公司的海外投资平台。根据集团未来的发展方针,b公司可为不同的投资项目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合作成立海外合资公司。

(2)海外资金留存

作为海外投资平台的b公司,可在配合集团的海外业务发展下,灵活调配集团的海外资金。如b公司可运用从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分红,经另一子公司再投资到其他海外项目(可有效避免境内外汇收付的监管)。

(3)风险管理

方案三中,b公司以c公司作为海外投资平台,除合资公司外,也会投资其他项目。若c公司与其他投资伙伴在某个投资项目上有任何商业纠纷,有可能需要动用其他资产项目做出赔偿。在此情况下,c公司便不能将每个项目的风险独立处理。相反,在方案三中,由于b公司和c公司是独立法人,c公司对于海外项目的风险不会伸延至b公司的投资项目。所以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上来分析,方案三更优。

(二)结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上述三套投资架构的方案中方案三更有利。而上述方案的假设还是基于我们投资策略是为了运营海外项目,并不带有投资目的。在实际资本运作中,股权转让所得(或称资本利得)的税负实际上往往更为关键,因为大量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出发点就是完成海外项目公司的股权转让或公开上市,从而实现巨大的财富增值。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双层中间控股公司”的投资架构:如果a公司先设立一家香港公司,然后由香港公司设立荷兰安德里斯公司,再由荷兰安德里斯公司设立尼日利亚项目公司,就可以由香港公司转让安德里斯公司的股权,将资本利得保留在香港公司。由于香港不对资本利得征税,在这部分资本利得汇回中国之前,也无需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递延中国企业所得税的税负。

公司设立方案篇5

1我国既有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

法律欲实现其调整社会的功能,必须通过司法方能实现。法官又是“法律经由精神王国进入现实王国控制社会生活关系的大门。法律借助法官而降临尘世。”1作为司法主体的法官欲切实发挥法律调整社会的功能,必须拥有一定的职权才能实现。但是法官所具有的职权系由国家所授予并代表国家而行使,为了保障法官所享有的职权的行使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以确保司法公正,也为了对法官所享有的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以抑制司法不公,国家必须对法官所享有的职权作出制度上的设计和规定。因此,法官所享有的职权能否得以顺利行使并实现行使职权以保障司法公正的目标,取决于该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该制度设计下的职权运行机制是否合理、能否切实实现其预定功能和目标,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加以证明。而任何制度的设计必然根植于该制度所处的具体国情,并反映具体国情。应该说,我国既有的司法职权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设计的,并且也曾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例如合议制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当时法官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以减少错案的发生。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基本上依据建国初期的政治设计和司法理念,建立于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现行司法体制,远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经济情况。”2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的既有的司法职权配置及其运行机制也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之处。特别是“司法改革断断续续进行了10个年头,今天似乎走到了人们基本不满意的地步。在法治国家,虽然官员腐败也偶有所闻,司法腐败还是十分鲜见的。但是在转型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不仅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吃了原告吃被告”早已成了市井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而且腐败方式花样翻新、层出不穷。”3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于判决可能存在暗箱操作或幕后交易情形的怀疑。本应作为社会矛盾解压阀的司法,一定意义上却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发器。形式上看,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但实质上,司法不公的根本原因在于司法体制。4在此情况下,正义若不能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司法便难以获得其应有的权威。

1.1既有司法职权运行程序的过于神秘性,导致司法可信度降低。虽然司法公开制度已为法律所规定,但是审判实践中大部分案件仅仅是停留在公开开庭审理和宣判,对于案件立案后何时移交至具体审理的审判业务庭、移交后何时应该开庭进行审理、开庭审理后何时应对案件进行评议、评议后何时应进行宣判和送达等审判流程,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均无从知晓。特别是对于延长审限而久拖未决问题,虽然并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但是审判实践中对于延长审限的理由和期限往往也未及时告知当事人。当事人难以对审判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监督。而且,当今的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对于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请示汇报和裁判文书须经领导审批签发的情况也已为大多数人所了解。在此情况下,难免使当事人特别是败诉方对该裁判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产生合理怀疑。从而影响司法公信力,降低司法权威。

1.2审判管理的行政化,导致司法干扰因素增强。“我国现行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表现在法院内部管理机制的行政化领导。”5由于长期受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司法机关基本上是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司法工作,特别是审判机关往往习惯于以此方式来管理法院的审判工作。6审判实践中普遍存在案件的立案受理到最后作出裁判均需经领导审批的现象,或者可以说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并非合议庭所能自主决定。此种“以行政方式进行审判管理的案件审批制度存在违反回避、直接原则、违反干预法官作出的裁判结果。”7在案件须经领导审批,而现在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又是直接针对案件承办人或合议庭课以相应责任,案件承包人或合议庭为避免承担错案追究的责任一般都会秉持案件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裁判的情况下,当事人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则往往会想方设法通过托关系找领导以影响合议庭对案件的处理意见。从而导致司法干扰因素增加,影响承办法官和合议庭独立思考和集体智慧的发挥,最终影响司法公正。

1.3法官独立性降低,影响案件的审判质量。虽然法律赋予合议庭成员对于案件的处理具有同等的权力,但是我们的合议规则是贯彻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审判实践中又确实存在“合而不议”由承办法官一个人说了算、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并非由具体审理案件熟知案情的承办法官所作出,而是由仅凭听取承办法官的案情汇报或仅通过查阅卷宗材料而获悉案情的其他合议庭成员依多数意见作出、甚至直接基于领导的意见作出的现象。虽然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规定的追究对象一般为承办法官或合议庭成员,但是在实际进行追究时往往考虑是否领导因素包含其中而作差别对待。因此承办法官为免于担责往往宁愿服从合议庭的多数意见或按领导的意见对案件作出处理。此种“审与判分离”的司法实际,即使合议制的发挥集体智慧的民主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又使作为司法权的实际行使者的法官未能切实行使其权利,或者可以说是变相剥夺了法官履行职责所应具有的权利,降低了法官审理案件力求公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相应使其缺乏责任心。从而导致案件审判质量下降,影响案件的公正裁决。

2建立民主化的司法职权运行机制

“社会中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多种,司法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但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却是,从古代到现代,司法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市场经济本身即需要法治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人们对于法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现有司法职权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社会生活。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司法职权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和满足人们的司法需求。但历史的经验表明,任何忽略或脱离国情的改革设想都是不切实际和难以推行的。针对现行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及其造成该弊端的原因,笔者认为,应结合我国的国情,从司法民主化方面入手加以改革。

2.1扩大司法公开的范围,最大可能地公开审判管理信息。司法公开本身就是“看得见的正义”,为人们观察司法活动提供途径,为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保障。10由于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当事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当事人对于案件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都是十分敏感和关注的。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来看,关于司法公开制度仅笼统规定了开庭审理公开和宣判公开,并未对公开的具体事项和范围作出具体规定。审判实践中,大部分的案件公开的范围也一般仅侧重于庭审公开和宣判公开,对于案件的审判流程的各项规定则一般仅局限于内部掌握,而不向当事人公开。从而使正义未能真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即使所作出的判决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的公正的判决,也可能使当事人产生合理怀疑。并且从对法律规定的解读可以看出,公开的事项和范围远不止开庭审理公开和宣判公开。因此,应扩大司法公开的范围,最大可能地公开审判管理信息,使正义在“看得见”的方式下得以实现,以换取司法公正应有的信任和权威。而“审判民主制度的运作也具有相应的社会整合功能。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审判公开、…。通过这些制度的运作,司法过程有望能够将更多的一些主体甚至全社会都纳入具体的法律场景之中,从而在司法过程与社会之间形成法律信息上的互动,最终有利于社会的规范整合。

”11虽然司法民主从根本上讲是价值问题,但也是技术问题。在司法程序民主与司法实体民主的平衡上,我们无疑应当强调司法的实体民主,即司法对民利的保障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司法程序民主没有独立的价值。12从司法程序民主入手扩大司法公开的范围,增强司法的社会服务功能,既能满足当事人对于整个诉讼活动的知情权,达到对当事人民利的保障,又能让其相信判决是在公正的程序下而非在暗箱操作下作出的,使当事人相信司法公正,从而树立司法权威。同时扩大司法公开的范围,还能进一步扩大当事人对法官的监督范围和监督力度,相对减少暗箱操作的空间和可能,进一步催生和提高法官追求公正司法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实现司法公正。当然,此种公开也并非是没有限度的。由于司法本身具有私密性特点,并且以其私密性排除外部可能对司法产生的干扰以保证法官独立作出判断而确保公正裁判。因此,此种最大可能地公开审判管理信息应以不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断为限度,应留予法官进行独立判断的私密空间。具体而言,此种公开应是除法官的自由心证形成判决的过程即案件处理意见形成过程以外的包括案件立案受理、具体审理环节、每一环节的具体进展情况等在内的有关信息。

2.2建立以保障法官独立为限度的职权行使民主机制,切实增强司法内部职权行使的民主化程度。我国长期施行的司法体制在当前法治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便集中反映在它违反司法只能的内在要求,基本上将行政机构设置及管理的一套贯彻于司法系统。13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抑制了法官独立判断和合议庭发挥集体智慧功能的发挥,并导致司法干扰因素的增加。对此,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重新加以审视。当今整个社会处于利益格局调整的转型阶段,因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引发的时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保持社会稳定对于当代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4而司法在本质上又是国家的工具,必须服务于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不可否认的是,领导职权和相应职责的加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即意味着其更能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待事物。在当今社会形势下,由领导对案件进行把关,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司法作为工具的职能。同时基于我国目前法官的整体素质不高和司法职业群体的同质性,此种把关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质量,促进司法公正。因此,对于审判管理方式上的行政化,虽然存在一定弊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其具有适合我国当今国情的另一面。其实其他国家的司法改革,也不是动不动就改革领导体制的。15关键在于如何在其与保障法官的独立性和发挥合议庭集体智慧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内部司法职权的运行机制中增加民主因素,可以从民主的角度体现对具体承办法官的处理意见的尊重,以保障法官独立并处于中立地位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同时提高其追求司法公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充分发挥合议制度由民主所延伸的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以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司法民主有利于保障法官独立。而法官独立性的加强即意味着其抵御外来干扰因素能力的相对提高,并且当外来干扰因素未能影响案件处理的情形不断得到证明并加以累积时,民众的试图干扰案件的观念便会相应得到改变,从而从根本上排除外来因素对司法的干扰,保障司法公正得以实现。具体而言,在审判管理的职权设置上,应建立以促进和保障内部职权行使民主化为指导与案件签发人相结合的职权运行机制,明确区分承办法官、合议庭、案件签发人的具体权限。

2.3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民主化的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在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中增加民主因素,实际上是通过民主程序的职权设置赋予法官和合议庭更大范围的司法职权以保障法官独立,体现司法规律。但我们又面临我国法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实。在此情况下,只有建立相应的职权行使监督机制,才能避免和减少司法职权被滥用影响司法公正的危险。并且,从司法运作的规律和具体过程看,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独立都是相对独立,不可能是绝对的独立。失去监督的政治权力会产生腐败,没有监督的司法独立也会产生司法腐败。司法独立和司法监督总是一对矛盾,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是各国司法制度的价值追求。16针对司法民主而扩大司法公开的范围,最大可能地公开审判管理信息的问题,应对承办法官课以相应的公开审判管理信息的义务,并建立相应的应公开而未公开审判管理信息的责任追究机制,以切实疏通民众监督司法的渠道,充分发挥司法的社会服务功能,使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为司法获取应有的权威。针对司法民主而设置的以保障法官独立为限度的职权行使民主机制,应建立合议庭评议案件的监督机制,对“合而不议”的情形追究相关合议庭成员的责任,以确保合议庭成员切实充分履行其职责。从而避免合议流于形式由承办法官个人实际决定案件处理结果的情形,防止职权滥用,同时又能切实保障集体智慧作用的发挥,确保案件质量;并应改革现有的错案追究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统一造成错案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及相应的责任追究方式,从而切实激发法官抵御外来因素干扰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公正司法。

参考文献:

[1]〔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米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转引自余钢益、桂菁著:《纠纷与规则的沟通》

[2]姜小川:《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意蕴的认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

[3]张千帆.《法官面孔10年变换后:改革尚未触及更深层次》,

[4]姜小川.《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意蕴的认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

[5]韩宁、魏志名著.《论我国司法体制的完善》

公司设立方案篇6

一、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

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权威是党的权威和国家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司法丧失了权威,不但司法职能难以有效行使,而且还会损害党的权威、国家的权威,严重影响国家权力的行使。因此,为了促进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必须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二)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完备系统的法律,而且需要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就目前而言,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已有的法律得不到普遍的遵从,法律权威和尊严常常受到践踏和侵害。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司法权威,以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使法律在全社会得到尊崇。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司法提供坚强的保障。在一个国家,司法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环节。一旦司法权威弱化或丧失,就会助长外部力量对司法的干扰及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导致整个社会失序甚至动荡,和谐社会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十分重要。(四)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无权威,司法公正就难以实现,生效裁判就难以兑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维护。因此,司法机关要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公正、高效、文明、廉洁司法,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二、影响司法权威的因素

(一)影响司法权威的内部因素

一是枉法裁判的影响。现实中少数法官不严格执法,利用手中的特权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弄虚作假,枉法裁判,损害了司法权威的树立;二是程序违法的影响。现实中少数法官“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较为严重,以致造成程序违法。由于程序违法,即使实体公正也无法使当事人相信司法的公正,招致当事人的不满与怨愤,损害了司法权威的树立;三是效率低下的影响。现实中少数法官效率意识差,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造成案件久拖不决、久拖不执。司法效率低下势必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四是执行不力的影响。现实中有的生效裁判得不到执行,司法裁判如一纸空文,司法活动就毫无意义。“执行难”的问题严重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五是形象不佳的影响。现实中少数法官不遵守司法礼仪,言谈举止不文明,仪表形象差,这严重影响了司法的严肃形象,不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六是作风不良的影响。现实中少数法官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言语伤人,使当事人及群众不相信人民法院会公正司法,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七是司法不廉的影响。现实中有的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吃、拿、卡、要、玩,,贪赃枉法,当事人及社会民众对司法感到失望,司法权威就无法树立。

(二)影响司法权威的外部因素

一是当事人违法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滥用诉权、不遵守诉讼秩序、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暴力抗法等方面。二是不正之风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行贿及请吃喝娱乐、说情风盛行、诉讼掮客的干扰等方面。三是以权压法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有的当权者为了一己之利干扰公正司法。四是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地方、部门保护主义造成司法地方化,使司法有失公允、公正。五是舆论失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有的新闻媒体对极少数司法腐败现象进行大力夸张和渲染,形成负面影响的误导。六是经费物资保障不力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目前一些地方法院由于经费及物资保障不力,也影响了公正、高效司法。

三、如何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一)公正高效司法,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司法公正是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前提和基础。司法公正,社会民众才会信任和尊重司法,司法权威才能得以树立和维护;司法不公,社会民众对司法就会丧失信心而远离司法,司法权威便无法树立。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现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必须严格依法审理和裁判案件,做到审判程序合法,裁判结果公正,确保裁判的每起案件经得起法律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高效司法是司法的内在要求。在司法过程中,如果案件久拖不决、久拖不执,效率低下,容易使当事人在等待中失去耐心,对司法产生厌恶,势必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法官必须提高办案效率,及时满足社会民众的司法诉求,切实减少诉累,以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二)强化执行工作,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率越高,社会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度就越高,司法的权威就能得以树立和维护。相反,社会民众对司法会产生怀疑和猜测,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司法权威就难以树立。人民法院必须确保生效裁判文书执行兑现,以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针对目前“执行难”状况,人民法院必须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的途径,创新执行方法,规范执行行为,完善执行措施,强化执行监管。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目的是打造一支业务精通、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及廉洁公正的司法队伍,为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奠定坚实的基础。抓好司法队伍建设,人民法院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要提高业务素质。人民法院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技能训练,提高司法人员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以利于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二要加强廉政建设。人民法院必须加强廉政建设,使法官随时保持清正廉洁,以清廉的形象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加强廉政建设,除狠抓廉政教育外,还应建立“不敢为、不能为、不必为、不愿为”的廉政机制。三要加强作风建设。人民法院加强作风建设,既要规范法官的司法行为,又要约束法官的业务外行为,使法官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以良好的形象赢得当事人及社会民众的信任,从而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四要培育高尚人格。人民法院必须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培育法官高尚的人格,让法官始终保持崇高的职业操守,赢得社会民众的信任与敬仰,以树立司法权威。

(四)严格管理监督,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人民法院必须加强对司法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并根据司法的优劣进行奖惩,促使法官公正、高效司法,以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一要强化审判执行流程管理。人民法院应对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文书送达及强制执行等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以及各个阶段的时限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规定违反流程操作应承担的责任,促使司法人员公正、高效司法。二要完善案件评查监督。人民法院应完善案件评查监督,对本院每月审结的全部案件由院审判监督庭定期进行评查,对有争议、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由院审判委员会评查,对可能有违法、违纪情况的案件,由院考评委员会进行评查。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不合格案件、错案,在全院予以通报。对评查发现的违法违纪案件,移交院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审查和处理。通过严格的案件评查监督,不断提高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三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人民法院应建立科学的司法业绩考核机制,以奖优罚劣。考核奖惩应切实做到奖惩有据,赏罚分明,促使法官严格执法、秉公办案。

(五)加强宣传舆论引导,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现阶段,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让全民信仰法律、尊崇法律,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一要加强司法宣传。人民法院除通过司法活动进行法制教育外,还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宣传法院的工作成绩和先进典型,让社会民众了解司法、认可司法,自觉维护司法的权威。二要加强舆论引导。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杜绝负面报道、失实报道,倡导全社会增强法制观念,尊重司法裁判,让司法权威植根于民众心中。三要加强普法教育。国家应切实加强普法教育的力度,不断减少“法盲”,使自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的人越来越多,使维护司法权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六)优化司法环境,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优化内部司法环境需要人民法院自身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管理、监督和奖惩来实现,从而为维护司法权威提供保障。

一要提供体制保障。人民法院及法官行使司法权要不受当地的干扰和影响,必须将人民法院的人事任免、经费及物资装备单列出来。人事任免由上级法院及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经费及物资装备由国家财政统一预算,从体制上保障人民法院及法官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公司设立方案篇7

*供电公司成立于*年,是*省电力公司直属的中一型供电企业,担负着*三区两县、*集团及京广电气化铁路淇县牵引站的供电任务。截至20*年底,全公司在册职工500人。公司属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座,总变电容量1125.2兆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510兆伏安(*站容量2×180兆伏安,*站容量1×15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584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量31.2兆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共计492.60公里,其中220千伏线路228.57公里、110千伏线路228.11公里、35千伏线路35.92公里。供电区最高供电负荷28.4万千瓦。20*年,全年供电量实现15.67亿千瓦时,全员劳动生产率100.5万元/人·年。

近年来,*供电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企业整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一流供电企业”、“国家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等光荣称号,并连续9年保持了“*省文明单位”称号,为*省电力事业和*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企业档案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的档案管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电业公司的前身是“*供电局*分局”,于*年8月22日成立“*市供电局。*年更名为“*市电业局”,20*年12月更名为*供电公司。*年成立综合档案室,隶属办公室,负责文书、科技、会计、底图、科技档案和科技图书的收集、整理工作。20*年6月被省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二级。20*年12月国家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一级。实现了各类、各种载体档案的集中管理。目前综合档案室管理着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设置了干部、职工档案两个分室,负责0-9大类及声像档案和图书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利用。室藏档案17780卷。其中:文书7618卷、科技1487卷、会计4524卷、声像42卷、照片28卷、底图1112张、资料2969册。档案室总建筑面积396.6平方米。档案装具齐全,并留有余地,库房建设符合保管要求。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人员3人、接受档案培训率达100%,兼职档案人员22人,各部门均有分管档案工作的网络人员,负责本部门文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公司档案室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管理人员的需要。先后被评为省档案公司、*市档案公司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档案人员被评“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三、档案目标管理情况

(一)组织管理

1、领导班子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我公司领导历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历任领导班子均由公司主要领导主抓,特别是新领导班子把档案管理工作与我公司其它重要基础管理工作一样,列入了企业发展规划,对档案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并进行考核。主管领导经常与档案人员研究、分析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在业务技术上,千方百计为档案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等各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取经。

在档案室的建设搬迁上,公司领导从调度大楼的设计开始就按照档案库房标准进行严格要求、严格施工。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划出一层楼供综合档案室专用。在荣誉室和档案设施的配备上,公司今年在以前巨大投入的基础上,又计划对一些设备进行更新,预计年底前能够投入使用。

2、实行了档案的统一管理

在档案管理网络建设上、我公司根据机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网络,各业务部门都有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现行文件、资料的管理归档工作,专职档案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督促规范各业务科室的归档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和利用,有效保证了各类档案的完整。从而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主体的档案信息管理中心。

(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1、加强档案法制化建设

我公司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档案法》、《保密法》及国家、系统和地方有档案工作的制度、规定、标准和法规。增强全员法制观念。同时提高档案及网络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敬业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坚持依法治档,依法管档。

2、建立健全了档案规章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档案工作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完善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修订了保密、借阅、销毁、图纸修改等制度。编制了科技、文书、会计等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档案人员坚持“三纳入“、四参加”制度,较好地控制了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有效地归档。

3、加强档案库房的建设和管理

20*年,档案室迁至调度大楼,库房面积由原来的90平方增加到396.6平方米,增设了荣誉室,做到了办公室、阅览室、库房三分开。先后配制了文书、科技档案密集架,财务档案柜、声像柜、底图柜、照相机、去湿机、温湿度测试仪、微机、中央空调、更换了缝纫机、安装了防火防盗报警器、防紫外线窗帘。库房设施全部具备防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尘、防盗、防虫、防光、防有害气体等要求。为档案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严格立卷归档质量

从*年起,0-9大类档案按照能源部颁发的《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要求进行分类、组卷、编目,严格执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等有关标准,编制了保管期限表,和分类说明,编目规范,排架合理,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标准要求。近三年,档案归档率达100%,完整率达99.7%。我公司还建立了各类台帐,作到了档案的收进、移出、利用及时统计,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三)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档案工作的重要途径。我公司从*年开始使用微机,实现了微机输入、整理、组卷、编目、保管、统计、检索、打印各种目录等,实现了案卷的现代化、标准化,充分显示了快速、安全、准确、高效等特征。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根据企业整体规划,我公司在“OA”系统中,把档案工作纳入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整体规划中,开发了档案的录入、整理、归档、查阅、利用等整套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我公司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档案的开发利用

我们坚持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为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这一原则,为了使档案更好地发挥其效益,为先后编制了《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事故汇编》等编研成果等。为开发信息资源作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干部任免卡》、《机构变更卡》等检索工具,采用上网分发目录、电话调卷、利用微机查询、检索、发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热情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要求。近年来,共提供利用386人次,查准率100%,查全率99.86%,为城农网、技术改造、评聘职称、经济纠纷等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凭证和技术依据,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认可。为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我公司将各变电站主要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录入计算机,实现主要科技档案资料电子文档化,实现网上浏览和借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在现代化办公手段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四、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的摸索,特别是20*年公司实现办公自动化、生产管理MIS和营销MIS系统的投入运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公司下一步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规划、分清层次和轻重缓急,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和任务,找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坚持技术与管理并行,并将企业档案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及资金问题,也是管理问题。电子文件的安全与长久保存也依赖严格科学的管理与先进技术的应用。目前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时为保证其成功,需要同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同样有一个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很多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对档案管理来说还要加上“十二分数据”。因此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方式、方法乃至整个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必须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之中。要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归档、鉴定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到企业信息化的相应环节之中。没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不完整,而离开企业信息化,档案信息化也无从谈起。

(二)应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相对于纸质文件管理来说是全新的模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档案部门应加强将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的政策、技术、方法、标准以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20*年国家档案局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一些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建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但是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流程再造,思考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航空工业档案馆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及《档案信息化规章标准体系表》,初步确定需要编制的规章、标准。同时成立了全行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家组、业务组、技术组,对航空工业档案信息化展开全面研究。

公司设立方案篇8

*供电公司成立于*年,是*省电力公司直属的中一型供电企业,担负着*三区两县、*团体及京广电气化铁路淇县牵引站的供电任务。截至20*年底,全公司在册职工500人。公司属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座,总变电容量1125.2兆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510兆伏安(灵山站容量2×180兆伏安,桃园站容量1×15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584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2座,变电量31.2兆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共计492.60公里,其中220千伏线路228.57公里、110千伏线路228.11公里、35千伏线路35.92公里。供电区最高供电负荷28.4万千瓦。20*年,全年供电量实现15.67亿千瓦时,全员劳动生产率100.5万元/人·年。

近年来,*供电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企业整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一流供电企业”、“国家物业治理示范住宅小区”等光荣称号,并连续9年保持了“*省文明单位”称号,为*省电力事业和*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企业档案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的档案治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电业公司的前身是“*供电局*分局”,于*年8月22日成立“*市供电局。*年更名为“*市电业局”,20*年12月更名为*供电公司。*年景立综合档案室,隶属办公室,负责文书、科技、会计、底图、科技档案和科技图书的收集、整理工作。20*年6月被省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二级。20*年12月国家档案局认定为国家一级。实现了各类、各种载体档案的集中治理。目前综合档案室治理着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设置了干部、职工档案两个分室,负责0-9大类及声像档案和图书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利用。室躲档案17780卷。其中:文书7618卷、科技1487卷、会计4524卷、声像42卷、照片28卷、底图1112张、资料2969册。档案室总建筑面积396.6平方米。档案装具齐全,并留有余地,库房建设符合保管要求。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职员3人、接受档案培训率达100%,兼职档案职员22人,各部分均有分管档案工作的网络职员,负责本部分文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公司档案室职员热爱本职工作,在档案治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治理职员的需要。先后被评为省档案公司、*市档案公司评为“档案治理先进单位”,档案职员被评“档案治理先进个人”。

三、档案目标治理情况

(一)组织治理

1、领导班子重视档案治理工作

我公司领导历来重视档案治理工作,历任领导班子均由公司主要领导主抓,特别是新领导班子把档案治理工作与我公司其它重要基础治理工作一样,列进了企业发展规划,对档案工作实行目标化治理,并进行考核。主管领导经常与档案职员研究、分析档案中存在的题目制定改进措施。在业务技术上,千方百计为档案职员业务水平的进步创造条件,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等各级档案职员业务培训,组织职员到先进单位学习、取经。

在档案室的建设搬迁上,公司领导从调度大楼的设计开始就按照档案库房标准进行严格要求、严格施工。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划出一层楼供综合档案室专用。在荣誉室和档案设施的配备上,公司今年在以前巨大投进的基础上,又计划对一些设备进行更新,预计年底前能够投进使用。

2、实行了档案的同一治理

在档案治理网络建设上、我公司根据机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网络,各业务部分都有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现行文件、资料的治理回档工作,专职档案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监视作用、督促规范各业务科室的回档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回档、保存和利用,有效保证了各类档案的完整。从而形成了以档案室为主体的档案信息治理中心。

(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1、加强档案法制化建设

我公司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档案法》、《保密法》及国家、系统和地方有档案工作的制度、规定、标准和法规。增强全员法制观念。同时进步档案及网络职员的政治素质、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敬业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坚持依法治档,依法管档。

2、建立健全了档案规章制度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档案工作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完善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务档案治理工作标准,修订了保密、借阅、销毁、图纸修改等制度。编制了科技、文书、会计等文件材料的回档范围及保管期限。档案职员坚持“三纳进“、四参加”制度,较好地控制了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有效地回档。

3、加强档案库房的建设和治理

20*年,档案室迁至调度大楼,库房面积由原来的90平方增加到396.6平方米,增设了荣誉室,做到了办公室、阅览室、库房三分开。先后配制了文书、科技档案密集架,财务档案柜、声像柜、底图柜、照相机、往湿机、温湿度测试仪、微机、中心空调、更换了缝纫机、安装了防火防盗报警器、防紫外线窗帘。库房设施全部具备防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尘、防盗、防虫、防光、防有害气体等要求。为档案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严格立卷回档质量

从*年起,0-9大类档案按照能源部颁发的《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要求进行分类、组卷、编目,严格执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会计档案治理办法》、《照片档案治理规范》等有关标准,编制了保管期限表,和分类说明,编目规范,排架公道,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标准要求。近三年,档案回档率达100%,完整率达99.7%。我公司还建立了各类台帐,作到了档案的收进、移出、利用及时统计,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三)实现档案现代化治理

现代化的治理手段,是进步档案工作的重要途径。我公司从1997年开始使用微机,实现了微机输进、整理、组卷、编目、保管、统计、检索、打印各种目录等,实现了案卷的现代化、标准化,充分显示了快速、安全、正确、高效等特征。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进步了工作效率。同时,根据企业整体规划,我公司在“OA”系统中,把档案工作纳进了企业现代化治理的整体规划中,开发了档案的录进、整理、回档、查阅、利用等整套电子档案治理系统,为我公司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档案治理工作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档案的开发利用

我们坚持档案的收集、整理、回档、治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为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营治理服务这一原则,为了使档案更好地发挥其效益,为先后编制了《全宗先容》、《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事故汇编》等编研成果等。为开发信息资源作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干部任免卡》、《机构变更卡》等检索工具,采用上网分发目录、电话调卷、利用微机查询、检索、发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热情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要求。近年来,共提供利用386人次,查准率100%,查全率99.86%,为城农网、技术改造、评聘职称、经济纠纷等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凭证和技术依据,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有关部分的认可。为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我公司将各变电站主要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录进计算机,实现主要科技档案资料电子文档化,实现网上浏览和借阅,极大地进步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在现代化办公手段上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四、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的摸索,特别是20*年公司实现办公自动化、生产治理MIS和营销MIS系统的投进运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公司下一步档案治理的重中之重,推进企业档案治理信息化面临的题目很多,如何规划、分清层次和轻重缓急,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和任务,找准题目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以为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坚持技术与治理并行,并将企业档案信息化纳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及资金题目,也是治理题目。电子文件的安全与长久保存也依靠严格科学的治理与先进技术的应用。目前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时为保证其成功,需要同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档案治理信息化也同样有一个业务流程再造的题目。很多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体会到,信息化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治理”。对档案治理来说还要加上“十二分数据”。因此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治理观念、方式、方法乃至整个治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必须纳进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之中。要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档案信息化治理,就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回档、鉴定制度,以及安全治理与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并将其纳进到企业信息化的相应环节之中。没有档案治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不完整,而离开企业信息化,档案信息化也无从谈起。

(二)应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治理方法的研究。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创新企业档案治理模式,必须加强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治理方法的研究。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治理相对于纸质文件治理来说是全新的模式,档案行政治理部分和企业档案部分应加强将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治理的政策、技术、方法、标准以及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需求。20*年国家档案局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一些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建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治理系统提供了基础。但是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治理流程再造,思考企业档案治理模式、治理制度和治理方法。航空产业档案馆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及《档案信息化规章标准体系表》,初步确定需要编制的规章、标准。同时成立了全行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家组、业务组、技术组,对航空产业档案信息化展开全面研究。

公司设立方案篇9

关键词:税法,司法化,现代性

一、税法司法化的现代性困境

税收司法,是指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人民法院在宪法与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处理有关税收刑事诉讼与税收行政诉讼和税收民事诉讼的活动[1]。税收司法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处理有关税收案件的诉讼活动,其目的是解决税收利益纷争,给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个人(集体)提供最公正、权威的保障和救济。现代性理论倡导“个人主义的中心地位”[2],它必然体现出对每一个平等的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的切实关怀。只有赋关怀于具体可行的税收司法运作之中,纳税人才能对此获得真切的体认,并最终形成对税收司法公正的真诚信仰和对税收法治的尊崇。

然而,我国税法司法化面临着以下主要的问题:

1.税法司法审判不足,限制了司法权在税法领域作用的发挥。因为我国的税收司法活动由公检法部门来完成,缺乏专业的税务司法法庭,办案效率低下;税务部门行政强制执行的时效性和公检法部门强制执行的准确性存在较大的反差:税务部门强制执行比较简便、灵活、迅速,时效性强;公检法部门由于缺乏专业性,其执法的准确性及时效性相对较差,很难保证税务部门申请的涉税事件得到迅速有效地处理。

2.税法司法审查的范围偏小。税法的侵权性使其不同于其他部门法,它要求税款的征收要征得纳税人的同意,由此需要强调税收立法的高层次性,但是我国税收立法的行政化以及限制司法对行政立法行为的审查使司法对税收行政权的制约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3.纳税人知情权的司法救济力度弱化。司法设置了以公力为后盾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司法作为纳税人权利的最后救济手段发挥着终局的作用。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但是由于

目前,我国法院受理的税务案件有两类,一类是税务行政案件由行政庭受理?鸦一类是涉税犯罪案件由刑庭受理。但是税收司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只要具备了一批专业税收司法人员,利用现有的法院机构,可以为税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管辖原则,应该在各地统一增设税务法庭。有些学者主张设立税务法院,但是设立了税务法院,势必还要设立税务检察院,这样一来,全国将要新增许多机构,税务法院设计的可行性就值得重新考虑了。  因此,目前最可行的举措应当是在现有的各级法院中设置我国的税务法庭,专门审理涉税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借鉴国外,如美国与德国的成功经验,税务法庭法官的任职资格应具备法律、税收、审计、会计等相关素质;地域管辖方面,对于民事税务案件根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在级别管辖方面,一般的税务案件均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重大税务案件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特别重大的税务案件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决定受理税务案件。同时确保税务法庭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它对税务纠纷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决,使税务法庭真正成为税法司法化的平台之一。

2.组建税务警察

税务警察机构是国外比较常见的一种税收司法保障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维持税务治安秩序,调查一般违法案件,侦查涉税刑事案件,预防和制止危害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案件发生。由于税务警察具有税收专业知识,将会大大降低办案成本、提高办案效率,从而也解决了当涉税违法案件“升格”为涉税犯罪案件时取证上重复劳动的问题。因此为确保税务法庭的有效运作,在税务稽查的基础上应该组建税务警察。

从我国依法治税的长远目标考虑,建立税务警察制度势在必行,然而是否一定要设立专门的税务警察机构值得研究。学界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1)参照铁路警察的机构设置建立税务警察机构,实行公安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双重领导。(2)在公安部门内部设置税务警察部门(基层公安部门可考虑设置税警组),由具有税务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负责涉税案件。(3)如果国家准备设立“经济警”(负责经济方面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一个新警种),则可以考虑将税务警察的一些功能包括进去[5]。此外,笔者认为只需要设立一套税务警察制度,无须按国、地税系统分别设立,以免浪费人力、物力,使税务警察为税务法庭保驾护航。

公司设立方案篇10

一、人民法庭立案的现状

据调查,当前人民法庭受理案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人民法庭没有立案权,而由人民法院的立案庭统一立案,再按一定的标准分派到各个法庭;另一种是由人民法庭自行负责立案。回顾我国的司法体制发展的过程,人民法庭与立案权也是几度分离。人民法庭设立之初,拥有立案权,后为规范司法权的行使,防止权力集中,国家实行立案与审判相分离,基层法院收回立案权。wWW.133229.Com[1]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目前对人民法庭的立案做出专门、具体规定的法律依据,仅有最高法院在1997年4月21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该规定第18条规定了人民法庭立案的具体程序:人民法庭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报庭长批准;当事人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的,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受理。人民法庭决定立案后,应当将当事人的姓名、单位、案由、简要案情报基层人民法院统一编立案号。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人民法庭不予立案的,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决定立案,交由人民法庭审理。按该司法解释,人民法庭是享有立案权。但众所周知,人民法庭存在管辖地域广、案件数量多、审判任务繁重,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没有专门负责立案的人员的缺陷,使得立案者同时极有可能是审判者。这样又就该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实行立案与审判分开的原则”原则相违背,甚至会导致审判者在立案之时以“方便自己”为原则,对没有把握解决的新型案件或者社会压力较大的案件,以拒绝立案为途径,逃避审理,使得本应经过实体审理作出裁判的案件在受理阶段即被拒之门外,严重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还有该规定第18条中规定的对于人民法庭不予立案的案件,立案庭可以再次立案,也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符。根据民诉法第112条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不予立案的裁定,可以向上级法院起诉。而人民法庭是法院的派出机构,其生效的不予立案裁定是代表法院做出的,如果立案庭还可以再次审查立案的,造成了不必要的司法资源的浪费和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等违法之嫌。该规定指导思想是:“遵循便利人民群众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判的原则”,赋予人民法庭立案权便是该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该规定本身不够完善,与相关法律存在冲突,同时,自身法律位阶过低,无法发挥该规定应有的作用。

在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前提的下,我们应该首先承认而非批判各地法院关于立案的不同的作法,即如黑格尔所言的“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存在即合理”。[3]笔者在此从对策法学角度先分析人民法庭有立案权的利弊,然后根据功利主义原理提出最佳对策,以期能解决是否应赋予人民法庭立案权问题,并尽力将该项制度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使人民法庭的职能在符合“便利当事人进行诉讼和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宗旨的同时,能保障司法的公平、公正。

二、人民法庭有立案权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法庭有立案权的优势

据笔者所了解,主张人民法庭具有立案权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条:一、能减轻当事人诉累,方便当事人诉讼。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主要设置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直接面向最基层,面对最普通群众。由于这些地区的群众大都不知法、懂法,而且,目前农村地区鲜有可以进行法律咨询的法律服务机构;仅有的乡镇司法所或者农民不熟悉,或者处于虚置的状态。[4]常常会出现当事人因不知道如何准备起诉材料,导致往返数趟遥远的基层法院的立案庭才能立好案。如果赋予人民法庭立案权的话,当事人就可以就近立案,不必去法院的立案庭。法庭工作人员还可在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时,指导当事人书写起诉状,告知其应收集哪方面的证据,避免出现有的当事人因为不熟悉法律的规定,避免其跑数趟才能完成并实现受理立案,使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能更顺利。二、能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现阶段,我国法院的还存在明显的“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若案件能在人民法庭就能立案,不必经过立案庭立案审查再分发到法庭这些程序。通过受理立案,人民法庭就已对案件有大致了解,不必再重新对案件情况及相关证据进行了解和审查,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利于合理配置有限司法资源的。而且倘若出现那些情况特殊而又紧急的,需要采取诉前保全措施的案件时,当事人在法庭立案时就可以提出申请诉讼保全,法庭也可以在对案件已有一定的了解时,及时作出是否同意采取保全措施的裁定,并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措施防止债务人转移、隐匿相关的财产和证据,对案件的审判和执行都能带来极大的便利,提高司法效率。三、能使法庭掌握主动性,减少办案风险。目前人民法庭大都地理位置较偏僻,安全保卫措施非常不到位,不仅不能按规定做到配备司法警察,甚至很多法庭连安保人员都没有。而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往往是涉及面较广、人数众多且法治意识淡薄的诉讼当事人的涉农案件或双方情绪对立严重的婚姻家庭类案件,因此常出现不明事理的群众对办案法官的围攻,甚至伤害,严重扰乱审判秩序,破坏司法权威性。若人民法庭能具有立案权的话,在实现对案件在立案审查时就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上述案件可及时启动诉前调解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诉前,或者启动多方联动调解机制,通过当地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部分案件,在立案之时就能够预见发生危害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及时采取预防保卫措施,保障办案法官的人身安全,维持审判秩序,维护司法的权威。

(二)人民法庭有立案权的弊端

事实证明,赋予人民法庭立案权,在司法实践中确实能起到相当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笔者了解到,赋予人民法庭立案权这一政策,在其运作的过程中负面的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实践中有很多司法工作者认为会与立案庭的职能相重叠,导致浪费司法资源。对于该看法,笔者认为并不是矛盾的,反而是相互利用优势,节约司法资源。如果人民法庭有立案庭权的话,当事人可以就近选择最近的地方立案,节约了司法成本,而且立案庭的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可以减轻,人员编制也可以相应的缩小,并没有导致重复浪费司法资源。其次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导致“立审不分”。立审不分是指立案者与审判者是同一工作人员。为何要实现立审分离呢?“在法院内部实行立审分立,由专门机构负责立案和程序审查,其目的就是从诉讼经济和便于管理的原则出发,既方便当事人,又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审判资源,以利于案件的管理。”[5]立审不分将导致主办法官因为趋利避害的主观心态去“选择性”立案,比如,案件标额大的或“关系户”的案件则会通过各种非法手段争取做到“亲力亲行,实行一条龙服务”。这样极易于滋生司法腐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案件审判公正和效率。

同时,立审不分将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产生的审判效率低下。比如遇到没有把握解决的新型案件或社会压力复杂的案件,就极有可能以各种理由不予立案。如果人民法庭具有立案权,立案法官与审判法官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时,其在立案审查时,就已经承担了部分庭前准备职能,包括审查“基本”事实和证据。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立案审查仅限于形式审查,负责程序性案件的审理,解决的是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的问题。立案审查者这种实质审查(对当事人是否具有诉讼利益、是否提供了主要证据),将会导致从实质上看起来不合起诉要求的裁定不予立案,将严重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为“未经正当审判程序和双方当事人参与,法院在立案阶段对属于当事人权利事项的起诉进行实质性审查是对诉权侵犯和不当司法干预。”[6]原告要求立案是行使程序上诉权的行为,诉权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按照权利与权力配置的原则,公共机构都不得随意干预属于公民权利事项的正当行为。[7]

该问题,实质上是法理学上中对于法律价值冲突产生时该如何抉择,也即是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冲突。“不讲公正的司法是没有效率的司法”[8],同样“不讲效率的司法是不公正的司法”[9]但是运用法律就是要在不同利益之间进行着价值的选择,故在面对价值冲突时笔者倾向采用边沁所主张的“功利主义”是即效益主义,提倡追求最大幸福。[10]来解决问题。效益主义运用在法律方面是指任何法律的功利,都应由其促进相关的愉快、善与幸福的程度来衡量的。因此,在对待人民法庭是否应享有立案权问题上,笔者通过对法庭有立案权的利弊分析,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到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同时,实现司法权滥用侵害当事人的诉权。这样才能使派出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最大价值,使良好的司法环境给予人民群众最大幸福价值。

(三)人民法庭立案制度的构想及完善

根据上述价值目标,依据相关法律,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在人民法庭是否应该具有立案权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应该赋予法庭“一定”的立案权。原因在于,正如英国法律格言所讲的“迟来的正义非正义”,人民法庭的设立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法院就地审判,及时快速解决纠纷,是贯彻司法为民的集中体现。在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可通过设计更好的监督制度来防止司法权滥用侵害当事人的诉权的发生。

法庭拥有“一定”的立案权是相对于立案庭的广泛、全面的立案权而言的。详之,对于立案法院应实行双轨立案方式:人民法院设立的立案庭,对其辖区内所有符合立案的案件(民事、刑事、行政)都享有立案权;人民法庭参照民事诉讼法管辖范围规定在其辖区内对传统的民事案件享有立案权。当事人可以去人民法庭立案,也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的立案庭去立案。如果当事人对法庭不予立案的裁定不服的,只能向上级法院上诉而非《立案规定》所规定的向立案庭申请立案。改变以往的只能由立案庭立案或法庭立案的单一方式,这样当事人能够选择最经济的立案地点,最大程度的方便诉请人。

赋予人民法庭立案权,在当前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由于实行立案系统内网统一编号,使得案号重复出现的差错得到了避免,并能使人民法院及时了解人民法庭的受案情况,再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案。同时不断完善邮寄立案、电话预约立案等方式,对于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实行上门立案,切实为群众诉讼创造便利条件。[11]

就弊端而言,为使该项制度发挥出最大作用,还应设立配套的监督机制防止出现“立审不分”而侵害当事人的诉权的情况发生。笔者建议应该规定由人民法庭的书记员专门负责审查立案。首先,立案审查仅限于形式审查,书记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其次,书记员是审判工作的事务性辅助人员,是不具有审判权的,一般只负责审判的记录工作,不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审理过程,同时避免了办案法官在立案时接触当事人和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只管“坐堂办案”和确定案件的判决方式,保证了审理过程的公平、公正。书记员虽然没有审判权,但其在审判过程中向法官提出个人对案件的评价,对法官的审判权也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和监督性。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做到立审分离,防止权力集中,影响司法公正。第三,书记员能够及时将立案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法庭的其他审判员,使审判员能尽快办理案件,提高审判效率,使案件能早日案结了事。第四,这样可以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使有限的审判员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案件的审理过程,有助于提高案件审判的质量,更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体现司法的公平、公正。或许有人会担心,书记员在法庭里属于级别最低,不可能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诚然,在当今法治观念不强,权利意识较淡薄,司法防腐机制尚未健全、这种现象的发生,或许不可避免,但是随着法官素质的提升,司法队伍廉政建设的推进和监督机制的完善,我相信上述现象只会是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综上,通过赋予人民法庭立案权,最大程度上方便群众诉讼,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同时在人民法庭内部设立由书记员专门负责立案,可以有效的防止立审不分,避免权力集中而产生腐败和保障当事人基本诉讼权利。这也是人民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法庭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利制约和监督为重点,解决前人民群众不满意的“诉讼难、不便”的实际问题,更好的规范影响和制约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权威的立案环节,让立案更加便捷。

注释:

[1]司法为民,让立案更加便捷。 /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77,2010年1月12日访问。

[2] 《畅通诉求与机制改革》,邓志伟 秦飞雁,载《人民司法》2009年第12期。

[3]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第11页。

[4]《派出人民法庭调查》贺胤应。.cn/shuizhongyou/a9/6050.html,2010年1月11日访问。

[5]《关于立案庭的职能及其职能发挥》,载于法律论坛。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showtopic=2581092010年1月12日访问。

[6]《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王亚新 教授 中国民商事法律网, .cn/article/default.asp?id=40302,2010年1月11日访问。

[7] 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立审分离”管理模式的质疑》傅郁林/html/text/art/3355672/335567260.html。

[8] 任群先著《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法理学思考》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12期。

[9]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