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3:57:09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1

茶碱是常用的平喘药物,应用已经有50余年。茶碱是属于黄膘类衍生物,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除了直接舒张平滑肌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通过提高人体内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的浓度而抑制其释放;其次,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难者呼吸道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来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使嗜酸粒细胞释放白三烯减少约61%;第三,茶碱可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毛细血管壁,进一步抑制其游出毛细血管而发挥吞噬作用,同时能加强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由于平喘效果显著,是临床上首选药之一,目前使用的有氨茶碱、喘定、定喘止咳片及茶碱缓释片、控释片等,今后主要是小剂量,长效控释制剂为其发展方向。

2、B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B2-AG)

B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也是常用药物之一,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少,主要是扩张支气管,它刺激B2-AG受体可使收缩的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最近研究表明,它对免疫系统、炎症介质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能过TH1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抑制TH细胞因子分泌,间接促进TH2细胞因子分泌,还有抑制嗜酸粒细胞粘膜附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但根据循证医学调查发现,长期吸入可使症状加重,气管反应性增高,病死率升高,病死率升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舒喘灵,氯喘片、博利康尼,阿斯美等药物,中药麻黄也含有其成分,因此一些平喘中成药中基本上含有此成分。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中最为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于靶细胞,它能够能过抑制气管炎症而有效地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研究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抑制IL-4和IL-5面IL-4与呼吸道重塑结构有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撤药过快,可能导致急性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呼吸道炎症的复发,就慢性支气管哮喘者来就,即使长期给予糖皮质激素也难以降低其持续的呼吸道高反应性,临床上除了地塞米松,强的松外,最常用的是倍他米松的气雾剂。

4、M受体阻滞剂

M受体阻滞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悠久的历史,主要作用于抑制气管平滑肌内迷走神经的运动能神经元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但可引起口干、痰液粘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在临床上限制了使用,新近研制的M1、M3受体阻滞剂如溴化阿托品克服了上述副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此药对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的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无效。目前使用的有爱喘乐气雾剂。

5、抗过敏药物

抗过敏药物可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凝集,同时抑制其释放组织胺等介质,无抗胆碱或5-羟色胺的作用,主要治疗I型变态反应引起中度支气管哮喘,并且有预防作用,临床上使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克敏能、曲尼司特等。

6、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型药物,因为白三烯多肽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白三烯受体结合,引起支气痉挛,作为一种抗炎药物能减少炎性介质的作用,通过竞争性抑制,能有效预防白三烯多肽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后者能引起呼吸道水肿,同时还能抑制白三烯多及产生的呼吸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因此具有高度选择性特点,主要药物有扎鲁司特,普鲁司特,还有一种白三烯抑制剂一齐流通,主要抑制5-脂氧合酶阻止白三烯酸合成。

7、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能显著地抑制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由P物质激发所致的FEV1下降,抗哮喘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利多卡因拮抗诱发因素所到处呼吸道收缩。包括阻滞迷走神经反射和抑制呼吸道平滑肌收缩,但静脉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8、环孢素A

环孢素A为一种真菌的多肽产物,通过干扰T淋巴细胞的信息传递通道而抑制其功能,并对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近几年来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

9、氨甲喋呤

氨甲喋呤为一抗肿瘤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可能是抑制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或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白介素1等细胞因子,临床主要应用小剂量,来降低毒性。

10、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近年来发现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促使其释放前列腺素E,还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和白细胞介素1,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功能受损的抑制性T细胞,尚可促使其功能得到恢复。

11、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一种或数种IgG亚型血清含量,补充外源性IgG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临床上需静脉大剂量输入免疫球蛋白,才有效果。

12、硫酸镁

硫酸镁可直接舒张平滑肌,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有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硫酸镁对已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慢性患者无效,仅对急性、重度患者有效,因各报道样本偏少,尚不能真正得出结论,需要循证医学作出科学结论。

13、白细胞介素(IL-10)

近年来研究发现IL-10不仅可抑制TH0、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还可抑制巨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具有多向免疫调节活性,虽然目前尚无IL-10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报道,但研究表明IL-10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前景。

14、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运用DNA重组技术,设法修复或调节细胞中有缺陷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以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主要方法有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用正常基因替代有缺陷的基因,另外还有添加基因,封闭基因等,这些都代表未来的治疗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J],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267。

(2)张宁,茶碱的抗气道炎症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7、17(2):72-74。

(3)杨红申,郝书亭,B2-受体激动剂对炎性细胞的作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1):12-14。

(4)辛晓峰,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18(2):63-65。

(5)蒋捍东,刘淑红,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8、18(4):205-206。

(6)顾经宇,利多卡因治疗哮喘临床新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20(1):9-11

(7)徐永健,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药物治疗新探[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77,17(1):10-13

(8)聂虎,曹钰、我国硫酸镁治疗急性哮喘研究现状的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3):137-138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2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协定方口服,方剂组成: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服代茶频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本中药协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减少复发率,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为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病例为1998年1月~2001年5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诊断依据为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5~11岁,平均9.2岁;病程1~5年,平均2.4年;病情程序:中度39例,重度6例。对照组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9.1岁;病程1~4年,平均3.1年;病情程度,中度37例,重度8例,所有患儿入选时无急性哮喘发作。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B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剂组成为: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加减变化: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代茶频服。

1.3观察项目

观察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正常为临床治愈。6个月后症状反复或加重为复发。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预后比较。有利于心室舒张。肝素有抗凝作用,减轻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能降低血黏稠度。增加血氧饱和度,促使AFN的活性,抑制血小板在损伤的动脉壁上的粘附,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肝素还可以稳定血管内皮,可降低痰液黏稠性,阻止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等介质,从而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进而改善心功能,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通气,减轻肺淤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4例占15.4%,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占33.3%,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3

关键词:哮喘;药学服务;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专家提出既要控制发作又要降低未来风险作为目标[1]。由于以往治疗未能重视药学服务,许多哮喘控制率远低于指南目标,而且反复发作加重造成患者肺功能不断破环,再住院治疗次数增加,身心健康和经济负担都得到严重影响。为了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们于2014年2月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全面实施药学服务,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门诊、急诊及住院病人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6-50岁不等,病期半年至15年,根据患者就诊时肺功能测定(FEV1%、PEF%)两项指标,结合患者哮喘严重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程度,将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且两组在年龄、病期、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5)。所有患者均登记基本资料,便于随访追踪调查。

1.2药学服务。药学监护、药学干预、药学咨询。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治疗,轻度:每天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中度:加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重度: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溶液、异丙托溴胺溶液混合雾化吸入,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观察组施行药学服务干预,周期为6个月,建立患者电子档案,每月一次登记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不良反应、依从性等,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家属面对面指导用药方法、给药剂量、途径、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联合用药及患者依从性问题。并利用电话随访提供即时服务,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调整用药方案。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用药咨询,用药常识,指导合理用药。

1.3研究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制定统一标准,自行设计表格,包括哮喘基本知识问卷、依从性问卷、肺功能检测登记表等3个量表。哮喘基本知识包括支气管哮喘的病因、预防、治疗、急性控制药物、长期预防药物、诱发因素、肺功能检测指标等内容,总分100,得分70以上为哮喘知晓良好;依从性标准为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达80%以上天数为好,低于为差。肺功能检测治疗前检测,每月检测一次,共7次。自身前后对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哮喘知识、用药依从性、肺功能检测均无差异,干预后6个月后,哮喘知识和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EV1%,PEF%指标显示,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传统的仅仅提供药物,发展到目前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药学服务阶段。因此,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药学服务,由于支气管哮喘控制的关键在于患者及家属对于哮喘的诱因、病情的判断、疾病的预防、发作的自我救助、吸入治疗的技术、用药的依从性等多个方面因素。这些都是控制哮喘的关键[2]。本组实验通过6个月的药学服务,观察组FEV1%和PEF%得到显著改善,提示药学干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哮喘药学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保证长期规范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与国内其他资料观点一致[3]。因此,对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药学服务,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因人而异,个体化方案。药师要树立药学服务新理念,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治疗,通过药学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为医生改进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不断干预,反复强化中循序渐进的进行药学服务。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药学监护是药学实践发展的方向,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通过本次药学服务,发现科学的药学监护、有效的药学干预、积极的药学咨询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马星海 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西药科

参考文献: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4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从痰饮论治;麻黄;中西医结合

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主要症状有喘息、气短、胸闷、咳嗽等,同时具有可变性呼吸气流受限[1]。全球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哮喘患者约有3亿,临床患病率约为4.5%。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哮喘患者约有3000万,临床患病率为1.42%[2],14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1.24%[3],且哮喘患病率较过去明显增加[4-5]。笔者总结古今各医家对哮喘的认识,论述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为临床防治哮喘提供思路与方法。

1理论溯源

《黄帝内经》中有“喘鸣”“喘喝”“喘呼”“喘鸣肩息”等症状的记载,与现代医学哮喘的典型临床表现一致。《黄帝内经》认为,阴阳失和是哮喘的核心病机,《素问•太阴阳明论》言:“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素问•阴阳别论》言:“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东汉末年,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对哮喘症状的描述更加完善,并提出相应的治则和方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将哮喘发作的患者称之为“喘家”,提出用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射干麻黄汤等治疗。张仲景认为,外邪侵犯可致哮喘,患者可有“喉中水鸡声”,这与现代医学之哮喘发作症状一致。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系统阐述了痰饮理论,如伏饮、留饮,至今仍对正确辨识呼吸道慢性疾病有指导意义。张仲景描述的哮喘患者易出现“背寒冷如手大”,切合现代临床情况,也是现代从痰饮论治哮喘的理论基础。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称哮喘为:“上气鸣息”“呷嗽”,并明确指出:“上气鸣息”是因“邪乘于肺……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呷嗽”是“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指出外邪侵袭,与痰相合,使肺管咽喉不利,肺气宣降失职,肺气上逆而发出声音。治疗上应加用消痰破饮之品。《丹溪心法》首次提出哮喘,强调痰浊是哮喘的重要病理因素,并将疾病分为未发、既发不同阶段,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先”。治疗时,因肺为娇脏,则用药应选用“薄滋味”之品,专主于“痰”。明代《医学正传》中初次将哮与喘分开论述,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同时明确哮即“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景岳全书》提出“夙根”论,指出哮病的反复发作与“夙根”有密切关系,“哮有夙根,遇寒既发,或遇劳既发者,亦名哮喘。”将未发、已发不同阶段的治法具体化:扶正气者须辨阴阳,攻邪气者须分微甚。到清代,医家对于哮喘的认识更加详细具体,这对现代哮喘的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总之,哮喘病机可总结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后,与中医学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已成为我国独有的优势。

2症状与证候

支气管哮喘是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和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为典型症状[1],与中医学描述的哮喘症状高度一致,但是由于发病机制不同及个体化的差异,临床实际存在多种类型的哮喘。1979年,美国学者Corrao等发现了咳嗽变异性哮喘,该类型以顽固性咳嗽为唯一症状,存在气道高反应且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有效[6];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胸闷变异性哮喘,特点是以胸闷为主要症状[7];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提出了隐匿性哮喘,该类型无典型症状,而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后经随访发现,14%~58%患者可发展为典型哮喘[8]。需强调的是,隐匿性哮喘因其症状轻微易被忽略,临床诊断率不高,但是从中医角度论治则有较大优势,结合中医体质学可以发现该病的高危人群,根据“治未病”理论,对其加以干预,则可以延缓发展或者不发展为典型哮喘,这对隐匿性哮喘的诊治有重大意义[9]。中西医背景不同,但对于哮喘症状的认识有相通之处,如“喘息”“喘鸣”,这在历史文献认识里已有相关论述。随着现代对哮喘研究的深入,提出哮喘不但是呼吸道的疾病,其本质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诱发哮喘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90%哮喘患者至少有1种鼻炎症状,85%的哮喘患者至少有4种鼻炎症状[10]。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在2000多年前医家已经发现。中医应用桂枝汤治疗哮喘,其中桂枝汤证中就有描述“鼻鸣干呕”之症,“鼻鸣干呕”与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一致[11]。现代医学认识到哮喘有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的特点,《素问•逆调论》中已有相关论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解释了这一症状的产生为“胃不和则卧不安”。阳明经为胃脉,胃者是六腑之海,阳明经和胃气皆以降为顺,阳明经气逆于上,则呼吸不利而有声,胃气上逆则不能平卧。中国古代医家对于肺系疾病证候的记载与现代各疾病临床表现高度一致[12]。

3药物与方剂

3.1药物。古代医家治疗哮喘最常用的一味药是麻黄,有统计,在治疗哮喘的方剂中,麻黄的使用频率高达58.6%[13]。在张仲景治疗哮喘诸方中,麻黄的使用频率也较高,统计显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麻黄的方剂共28首[14]。张仲景对于麻黄的用量非常讲究,麻黄在麻黄汤、小青龙汤中用三两;在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中用四两;在麻黄与桂枝配伍的方剂中用三两,其他方剂中用四两。张仲景对麻黄用量精准的掌控源于对疾病证候进行精细准确的辨析,精确麻黄用量使得在治疗时能发挥最大的疗效,这也提示我们在治疗疾病时,把证候量化,以精准用药[15]。仲景对麻黄的炮制和煎煮方法更有严格规范。《伤寒杂病论》中,麻黄入药需去节、先煎去上沫。此用法可追溯到陶弘景时代,“麻黄用之折除节,节止汗故也。”《备急千金要方》中言麻黄:“凡用发汗,取茎,去根节……若止汗,根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提到:“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现代对麻黄的药理研究显示,节与节间麻黄碱的含量有很大差异,节间麻黄碱含量是节的3.2倍,麻黄碱有发汗作用,故麻黄带节发汗力强[16]。另外研究还显示,麻黄节有很大的毒性,应用麻黄时去节,减少了毒性,使患者服用时更加安全[17]。仲景在煎煮麻黄时要求:“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为何先煎去上沫?陶弘景认为:“沫令人烦”。麻黄上沫为浊物,阴阳学说认为:“浊阴走五脏”,浊阴会阻碍阳气升发令人烦躁。近代医家认为,沫发表之力迅猛,去上沫是为了缓解麻黄峻烈之性。现代研究发现,“上沫”中含有大量麻黄碱,“去上沫”后可以缓解麻黄发汗解表之力[18-20]。麻黄蜜炙,煎煮后“沫”明显减少,发汗力减弱,且蜜制后可润肺,止咳平喘之力也得到加强,更适用于现代哮喘的治疗。另外,小儿脏腑娇嫩,儿科常用麻黄绒,因其功效更加和缓,符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历代医家对于麻黄精准性的用药,是中医药“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的体现。3.2配伍。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以增强治疗效果,例如:桂枝和芍药、麻黄、桂枝和甘草、芍药和甘草。桂枝和芍药相配,是治疗哮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组合,且大多治疗哮喘的方剂中二者用量相等,一散一收,相辅相成,桂枝和芍药相配是调理阴阳的基本结构[21]。麻黄、桂枝和甘草配伍取其辛甘化阳之意[22],麻黄、桂枝相配能宣发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是调和营卫的基本结构。再与甘草配伍后该作用被强化,且麻黄、桂枝为辛温之品,易耗伤阴血,甘草可以调和药性,缓解桂枝的峻烈之性。芍药和甘草相配,可以酸甘化阴,芍药、甘草相配见于《伤寒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脚有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本方用于“挛急”之证,可缓急舒挛。哮喘患者常存在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故芍甘除酸甘化阴外,还取其缓解支气管痉挛之意[23]。甘草作用多样,用药广泛,与很多药均可相配伍(除外海藻、甘遂、芫花、大戟),这要归功于其“和”的作用。3.3方剂历代医家,根据哮喘的病因病机,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剂。现代医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实际,进行加减运用,效果更加显著。如化饮平喘方治疗哮喘发作,方药组成:炙麻黄6g,桂枝9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6g,半夏9g,白芍12g,桔梗9g,前胡9g,炒杏仁9g,炒白术12g,陈皮9g,防风9g,甘草6g。其组方的理论基础是“病痰饮者,当温药和之”,哮喘患者发作时常见“背寒如手大”,故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参苏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方药组成:太子参12g,紫苏叶9g,柴胡12g,黄芩9g,炒杏仁9g,陈皮9g,荆芥9g,桔梗9g,炙百部12g,炙紫菀12g,浙贝母12g,薏苡仁18g,炒白术12g,炙甘草6g。此方源于参苏饮和止嗽散合方。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中医“风咳”范畴[24],又本身存在正气虚特别是肺气虚的情况,故以此组方。咳嗽剧烈时可加入钩藤、蝉蜕等疏风解痉药,以缓解剧咳症状,此方尚可应用于治疗感染后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即感染后咳嗽患者。胸闷变异性哮喘用泻心汤类方剂,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25]。胸闷是由于邪气痹阻气机,导致机体气机郁闭,故治疗时用辛开苦降之法。辛开可以开肺散邪,散郁闭之气,苦降可以给邪以出路,并可降上逆之气。辛开苦降顺应了肺气宣发肃降这一特点。泻心汤类为辛开苦降的代表,其他诸如此类配伍的方剂也可治疗胸闷变异性哮喘。

4中西医结合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5

【论文摘要】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多与个体过敏体质有关,常见过敏源有花粉、粉尘、挥发性气体及某些食物、药物等。用猪鬃穴位封闭为标本合治之法,前后胸诸穴分布于仁督二径,仁主一身之阴,督主一身之阳,诸穴泛能治咳嗽,平哮喘,调阴阳,补气血,化痰饮,祛伏邪。

1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统治(特别是儿童哮喘发病率)

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中医认为,哮喘多由外感风寒触动体内痰饮伏邪而发生。风寒属六淫贼邪之列。体内痰饮并不是与身俱来,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失于调摄,致脾亏转输,肺欠布化,饮食水谷不为肌肤,四肢百骸,反聚而痰为饮,遇风寒相触,阻于气道,博击有声,发为哮喘。

2症状

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Ⅰ型变态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无论何种哮喘,轻症可以逐渐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如果哮喘出现持续状态时,张口呼吸,两肩耸起,缺氧时口唇、指甲紫绀,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与代谢紊乱,还可并发肺不张,肺心病,气胸等。如果发生呼吸衰竭而得不到及时抢救,很可能会造成死亡。

3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由遗传因素中的过敏,激发因素中的吸入物,呼吸道的感染以及寄生虫,气候,药物,饮食,精神因素等有关。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抗原后,使平滑肌立即发生痉挛,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更常见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触抗原数小时乃至数10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这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中、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加上管腔内粘液栓阻塞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机制。

4常规治疗

4.1消除病因。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4.2控制急性发作。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

4.3促进排痰。①祛痰剂;②气雾吸入;③机械性排痰;④积极控制感染。

4.4重度哮喘的处理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

4.5缓解期治疗:目的是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改善呼吸功能。

5新法推介

自1986年以来,笔者运用猪鬃封闭治疗哮喘病人60余例,均取得良好效果,部分病例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配制方法:将本地农户饲养的大白猪脊上采下的鬃毛,先反复用肥皂水洗刷,再经过高压消毒灭菌,然后剪成0.5~1.0cm长短,装入小玻璃瓶内,用75%的酒精浸泡备用。凡接受治疗者,每月一次一穴。胸前从任脉经的膻中穴开始,依次向上为华盖、紫宫、玉堂、璇玑、乳突,转入后胸督脉经的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总计十二穴,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操作步骤是用5ml的注射器,6.5~7.0号针尖,先吸取3~5ml10%葡萄糖液,再用镊子将猪鬃一根插入针孔内,取穴,常规皮肤消毒后,由下向上进针约3cm,边推注边退针,达到将猪鬃留置穴内的目的。此法材料易取,操作简单,病员痛苦小,容易接受,适宜乡村应用。

6病案举例:6.1患者,蒋某,女,26岁,86年3月初诊,患者自幼起病,俗称“喉吼”,多在夏、秋季发作,病因不详,每次发作均需经静脉推注氨茶碱、地塞米松等方能缓解。于16~21周岁期间,病情曾一度缓解。结婚生子后,旧恙复发,81年~86年曾多次因哮喘持续发作住院治疗,笔者予以上法治疗,当年夏秋曾小发作,第二年未再发作,87年10月起再行第二疗程,随诊,至今病情未再发作。

6.2患者,周某,男,38岁,87年9月15日初诊。患者在加工不锈钢件时突发哮喘,求诊时端从呼吸面唇紫绀,双肺底广泛湿罗音。经予吸氧、推氨茶碱、西地兰、速尿及地塞米松等,2小时后,逐渐缓解。后在厂内曾多次发作,考虑不锈钢过敏,87年12月予猪鬃封闭治疗,一年后经反复不锈钢接触试验,未再发生哮喘,至今体健。

6.3患者,鲍某,男,12岁,88年4月初诊,患哮喘6年。每年均于农历7月半~9月底期间,多次反复发作,曾经某医院检查过敏源,考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花粉,如芦苇花。发病期间,经药物治疗或禁止外出后缓解。求诊时患儿发育欠佳,身高、体重、胸、臀围均低于同龄儿童。予以上述方法施治,当年仅发作2次,第二年停发至今,并且发育逐步恢复正常,现已取妻生子。

治疗哮喘有从标本从本之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笔者在用猪鬃封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数十例病人的施治过程中,从未发现有注射后持续疼痛,局部感染或原有疾病加重及其注射物过敏等副反应。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6

1.1肥大细胞(MC):

MC被认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可是最近证明MC在接触变应原后的迟发哮喘反应(LAR)和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发生中作用甚微。

1.2嗜酸性粒细胞(EOS):

哮喘患者气道的EOS浸润是其特征之一。现已证实嗜酸粒细胞表面(主要是低密度嗜酸粒细胞)有大量的低亲合力IgE受体(FcεRЦ),可通过IgE介导激活而释放气道上皮毒性物质、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活性氧参与气道变应性炎症的调节。

1.3T-淋巴细胞

目前研究显示,T细胞免疫耐受的丢失以及TH1/TH2失衡是哮喘发病的关键因素。而黏膜发生的抗炎机制主要包括1)变应原激活诱导的T细胞耐受,这又涉及产生IL-10的变应原特异性CD4+调节T细胞的生成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删除;2)TH1/TH2的平衡:GATA-3是一种选择性在TH2表达的转录因子,与IL-5启动子的转录激活区结合而诱导IL-5的转录激活。而Tbet也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控制T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炎症中起关键性作用,其缺陷可导致T细胞依赖性的,伴有IL-13和IL-4释放增加的AHR。因此,GATA-3/Tbet的平衡决定了T细胞在黏膜表面的命运,决定了TH1/TH2平衡的稳定性。

2气道的神经一受体调节机制

2.1肾上腺能胆碱能神经一受体失衡机制

β2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同时伴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哮喘发作。

2.2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调与神经源性炎症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on-adrenergicnon-cholinergic,NANC)神经系统可分为抑制性NANC神经系统(i-NANC)及兴奋性NANC神经系统(e-NANC)

2.2.1i-NANC功能i-NANC可能是人类唯一的舒张支气管的神经,其神经递质为VIP和NO。VIP是对人类气道的一种强力松弛剂,这种肽如被炎症细胞释放的酶加速降解,可能减弱胆碱能神经的制约作用,从而导致支气管收缩效应加重。NO是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介导血管的舒张反应。在哮喘发病机制中,NO具有自相矛盾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可舒张肺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使哮喘症状减轻,另一面大量NO合成使其毒性作用加强,由于作为神经递质的NO减少,造成i-NANC神经功能缺陷使支气管扩张受抑,收缩作用增强,导致支气管痉挛。

2.2.2e-NANC异常e-NANC在解剖上相当于感觉神经C纤维。其神经递质为感觉神经肽,包括SP、NKA、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它们可能是通过局部轴索反射而释放的。轴索反射可促使局部上皮损伤的炎症扩散,形成神经源性炎症而招致支气管高反应性。气道上皮细胞含有中性肽链内切酶(脑菲肽酶),它可迅速裂解SP和NKA,哮喘时上皮细胞脱落将大大加强气道中感觉神经肽的作用。

3哮喘的遗传学机制

最近研究表明,人类Tim1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5q33.2,被认为与哮喘发病相关的一些细胞因子基因即位于这一染色体区域,Tim1基因产物表达在T细胞上,通过影响CD4+T细胞的分化来调节T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的产生、Th2细胞的分化以及AHR的发生发展。

4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哮喘的机制有:(1)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气道的直接损伤;(2)促进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3)病毒作为一种变应原促进IgE的合成;(4)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气道上皮的破坏,促进了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生。

5神经信号转导机制

5.1MAPK(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在哮喘机体内,通过这一途径诱导肥大细胞促使气道平滑肌增殖,促使胞浆蛋白如磷脂酶A2的磷酸化,促使转录因子和核蛋白如原癌基因(c-Fos、c-Myc、c-Jun)和活化蛋白-1(AP-1)等磷酸化,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和活化。

5.2JAK(Janus激酶家族)-STAT(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转导途径许多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通过JAK-STAT传导信号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中发挥作用。

6哮喘气道重构的研究进展

气道重构是引起慢性哮喘患者气道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阻塞的病理基础,是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慢性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气道上皮细胞与免疫炎症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能在局部黏膜免疫系统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气道结构细胞的重塑,特别是上皮细胞在损伤后修复过程中的重塑,有可能产生新的信号转导通路,屏蔽了变应原诱导的机体正常的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进而促进了局部黏膜免疫炎症的发生发展。

7小结

综上所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已达共识,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它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的了解这些机制,为我们今后治疗哮喘开辟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为其主要特征。现已证实,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是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过程[1],现就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2],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为首选途径。

1.1吸入给药吸入激素的局部抗药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近几年的研究发展,强调早期应用激素,尤其是普遍提倡吸入用药[3],剂量小,不良反应极少,已上市的吸入激素中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全身不良反应极少。目前有证据表明成人哮喘患者每日吸入低至中剂量激素,不会出现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

1.2口服给药适用于中度哮喘发作,慢性持续哮喘大剂量吸入激素联合治疗无效的患者和作为静脉应用激素治疗后的序贯治疗,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推荐剂量:泼尼松30~50mg/d,5~10天,具体使用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当症状缓解或其肺功能已经达到个人最佳值,可以考虑停药或减量。

1.3静脉给药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经静脉及时给予大剂量2倍醋酸氢化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3~4mg/次,2~6h1次[4,5]症状缓解后序贯应用口服吸入疗法。无激素依赖倾向者,可在短期(3~5天)内停药;有激素依赖倾向者应延长给药时间,控制哮喘症状后改为口服给药,并逐步减少激素用量。

2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2.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合理增加,钙离子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有效控制哮喘症状。而且研究显示[6]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无掩盖气道炎症作用,对糖皮质激素控制不满意的中重度哮喘患者用FP-沙美特罗复方制剂在症状改善和肺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大剂量布地奈德[7],所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是解决因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失败者的较好治疗方案。

2.2茶碱类药物茶碱有与β2受体激动剂相类似的药理作用,有松弛气管平滑肌、兴奋心脏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还能预防和降低呼吸肌疲劳以促进支气管黏膜的纤毛运动,加速气管内分泌物排出,口服给药,用于轻至中度哮喘发作和维持治疗。口服缓释型茶碱后昼夜血药浓度平稳,平喘作用可维持12h,尤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静脉给药氨茶碱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而后静脉滴注,负荷剂量为4~6mg/kg,维持剂量为0.6~0.8mg/(kg·min)。

2.3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溴化氧托品,能抑制支气管平滑肌、迷走神经的运动能神经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8]。其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且起效慢但不良反应少,可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使支气管舒张增强、持久,某些哮喘患者应用较大剂量β2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明显时,可改用抗胆碱药,此药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和痰液多的患者。

3中医药治疗

3.1抗气道炎症近年我国和日本学者对一些中药单方和复方进行研究,发现复方如麻杏石甘汤、厚朴麻黄汤等有抗炎作用,单味药如银杏、黄芪、茵陈蒿等具抗炎作用[9]。

3.2降低气道反应性王恒华等[10]通过研究发现黄芪、党参、茯苓、山药等有免疫促进作用,能降低气道反应性。杏贝冲剂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通气功能[11]。

3.3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目前已知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单味药如雷公藤、升麻、防风、复合抗敏合剂,祛风、调气、化痰、通瘀的药物都可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或低经济收入哮喘患者,视某病情严重度不同长期控制哮喘的药物推荐使用:(1)吸入低剂量激素;(2)口服缓释茶碱;(3)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4)口服激素和缓释茶碱,这些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尤其要监测长期口服激素可能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孔禄永,贾天明.气道重塑与支气管哮喘治疗.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1,21(3):147-149.

2陈康.哮喘的炎症反应过程及治疗.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5,15(3):146.

3殷凯生.支气管哮喘的现代论断与治疗.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1):55.

4苗会.黏附分子与哮喘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5(1):7.

5RobertBerkowMD.默克治疗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31.

6KipsJC,OConnorBJ,ImnanMD,etal.Along-termststudyofthearti-inflammatoryeffctof10w-dostbujesonideplusformoterolversushigh-doscbudesonideinasthma.DmJKespirCritCaremed,2000,161:996.

7JendinsC,WoolcoctAJ,SaarelainenP,etal.Safmeterol/fulticasonPropionateCombinantiontherapy50/250microgtuicedailyismoreeffectiuethanbudesonide800microgtwicedailyintreatingmoderatetoseveraasthma.Respirmed,2000,94:715.

8罗文同.哮喘的抗胆碱和其他治疗.医师进修杂志,1996,11:7.

9许建中.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7.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8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在其支持与帮助下调查社区所有居民的健康状况,可使用广告宣传、免费检查、门诊接诊以及义诊等方式,并建立登记制度,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确保1人1档与1户1袋[1]。在对社区居民予以调查时若发现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例如气喘或者反复咳嗽,则需依据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标准进行筛查,比如进行肺部X线检查、检测PEF(呼气流量峰值)、痰液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变异率等[2]。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后做好登记,并予以编号,以便于后期的统一管理。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若患者疑似支气管哮喘但无法确诊则转给上级医院开展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患者疾病类型。若患者正处于重症急性发作期则需转向上级医院予以住院治疗,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转为社区管理。对于已经在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则需对其近1年来的病情控制状况予以调查,其指标主要包括急诊率、急性发作情况、规范治疗情况、住院率、病死率、对病情予以正确处理的情况、受教育情况、对哮喘疾病的正确认识情况、对气雾剂与峰速仪的正确使用情况以及肺功能FEV1.0在预计值中所占的比重等。此外,还要调查患者生活与工作情况以及治疗费用等。对确诊患者需构建档案并预留电话,以便开展随访工作。

加大支气管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宣传病理生理知识:预防向来比治疗更重要,在社区中需加大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宣传力度,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致病原因等,例如该病通常多发于寒冷季节或者春秋季,其致病因素可能为吸入物、药物影响、精神因素、食物、遭受感染以及气候骤变等,该病主要特点为反复性发作。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上述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知识后会增强其预防保健与治疗工作效果。用药指导:由于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故而患者需坚持长期合理用药。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确保长期用药合理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患者将定期按时服药作为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不可漏服;对于自身服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等均能够清楚说出,并在服药时确保正确性。尤其对于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要勤于治疗但是避免混乱,对用药量予以严格控制,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可结合患者病情为其提供用药方案,例如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若有必要可静脉给予氨茶碱或者糖皮质激素;若患者合并有感染或者发热则需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若合并有变应性鼻炎则需给予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若患者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则医师需协同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可使用复方制剂作为长期控制药物,例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或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若患者经济压力大则可推荐使用氨茶碱缓释剂、沙丁醇气雾剂、强的松片、酮替芬等药物。结合患者病情控制状况,每间隔1个月或者2个月对治疗方案予以调整。对发病征兆予以观察: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患者及其家属播放视频,使其更好地了解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更好观察发病征兆。例如当患者出现胸闷、精神紧张、喉咙有痒感、干咳、呼吸不畅以及胸部有紧缩感时则警惕支气管哮喘发作。

鼓励患者自我记录与监测病情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宣传健康手册以及电话咨询等方式开展支气管哮喘健康宣教后,可告知患者吸入疗法的重要性与优势,同时鼓励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并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鼓励患者记录病情,包括临床症状、PEF以及用药状况等,这样医师可依据患者PEF改变状况调整用药剂量。此外,还需教会患者使用家用峰流速仪检测PEF,医师再结合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标准[3]评估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法。若患者<6岁则主要结合C-ACT(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估病情。社区工作者需定期随访,以了解患者疾病控制情况。

对就医意识予以普及

社区工作者需管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档案,并派出医生定期到社区开展义务诊治与咨询活动。对于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要求其每月门诊就诊至少1次,尤其是在支气管哮喘高发季节,更需结合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健康计划,并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指导,使其知晓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使患者认识到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微弱与困难、脸色苍白、冷汗、口唇发绀以及四肢冰冷等症状[4],此时需即刻前往医院就诊。

形成优良的饮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9

【论文摘要】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多与个体过敏体质有关,常见过敏源有花粉、粉尘、挥发性气体及某些食物、药物等。用猪鬃穴位封闭为标本合治之法,前后胸诸穴分布于仁督二径,仁主一身之阴,督主一身之阳,诸穴泛能治咳嗽,平哮喘,调阴阳,补气血,化痰饮,祛伏邪。

1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统治(特别是儿童哮喘发病率)

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中医认为,哮喘多由外感风寒触动体内痰饮伏邪而发生。风寒属六淫贼邪之列。体内痰饮并不是与身俱来,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失于调摄,致脾亏转输,肺欠布化,饮食水谷不为肌肤,四肢百骸,反聚而痰为饮,遇风寒相触,阻于气道,博击有声,发为哮喘。

2症状

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Ⅰ型变态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无论何种哮喘,轻症可以逐渐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如果哮喘出现持续状态时,张口呼吸,两肩耸起,缺氧时口唇、指甲紫绀,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与代谢紊乱,还可并发肺不张,肺心病,气胸等。如果发生呼吸衰竭而得不到及时抢救,很可能会造成死亡。

3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由遗传因素中的过敏,激发因素中的吸入物,呼吸道的感染以及寄生虫,气候,药物,饮食,精神因素等有关。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抗原后,使平滑肌立即发生痉挛,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更常见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触抗原数小时乃至数10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这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中、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加上管腔内粘液栓阻塞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机制。

4常规治疗

4.1消除病因。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4.2控制急性发作。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

4.3促进排痰。①祛痰剂;②气雾吸入;③机械性排痰;④积极控制感染。

4.4重度哮喘的处理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

4.5缓解期治疗:目的是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改善呼吸功能。

5新法推介

自1986年以来,笔者运用猪鬃封闭治疗哮喘病人60余例,均取得良好效果,部分病例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配制方法:将本地农户饲养的大白猪脊上采下的鬃毛,先反复用肥皂水洗刷,再经过高压消毒灭菌,然后剪成0.5~1.0cm长短,装入小玻璃瓶内,用75%的酒精浸泡备用。凡接受治疗者,每月一次一穴。胸前从任脉经的膻中穴开始,依次向上为华盖、紫宫、玉堂、璇玑、乳突,转入后胸督脉经的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总计十二穴,12个月为一个疗程。

操作步骤是用5ml的注射器,6.5~7.0号针尖,先吸取3~5ml10%葡萄糖液,再用镊子将猪鬃一根插入针孔内,取穴,常规皮肤消毒后,由下向上进针约3cm,边推注边退针,达到将猪鬃留置穴内的目的。此法材料易取,操作简单,病员痛苦小,容易接受,适宜乡村应用。

6病案举例:6.1患者,蒋某,女,26岁,86年3月初诊,患者自幼起病,俗称“喉吼”,多在夏、秋季发作,病因不详,每次发作均需经静脉推注氨茶碱、地塞米松等方能缓解。于16~21周岁期间,病情曾一度缓解。结婚生子后,旧恙复发,81年~86年曾多次因哮喘持续发作住院治疗,笔者予以上法治疗,当年夏秋曾小发作,第二年未再发作,87年10月起再行第二疗程,随诊,至今病情未再发作。

6.2患者,周某,男,38岁,87年9月15日初诊。患者在加工不锈钢件时突发哮喘,求诊时端从呼吸面唇紫绀,双肺底广泛湿罗音。经予吸氧、推氨茶碱、西地兰、速尿及地塞米松等,2小时后,逐渐缓解。后在厂内曾多次发作,考虑不锈钢过敏,87年12月予猪鬃封闭治疗,一年后经反复不锈钢接触试验,未再发生哮喘,至今体健。

6.3患者,鲍某,男,12岁,88年4月初诊,患哮喘6年。每年均于农历7月半~9月底期间,多次反复发作,曾经某医院检查过敏源,考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花粉,如芦苇花。发病期间,经药物治疗或禁止外出后缓解。求诊时患儿发育欠佳,身高、体重、胸、臀围均低于同龄儿童。予以上述方法施治,当年仅发作2次,第二年停发至今,并且发育逐步恢复正常,现已取妻生子。

治疗哮喘有从标本从本之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笔者在用猪鬃封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数十例病人的施治过程中,从未发现有注射后持续疼痛,局部感染或原有疾病加重及其注射物过敏等副反应。

支气管哮喘范文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已排除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者、合并肺炎者、具有沟通障碍者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2~59岁、平均(39.1±1.4)岁;研究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39.0±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包括病情监测、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等。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1)在雾化吸入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雾化吸入的作用、意义、效果等,告知患者雾化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协助患者选择适宜的体位;对于痰多且黏稠的患者,在雾化前给予吸痰干预。(2)雾化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缓解患者因疾病引起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雾化治疗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节氧气流量,若氧流量过大,则容易引起呛咳、呼吸困难,若氧流量过小,则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4)雾化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量会增加,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选择侧卧体位,指导其正确咳嗽,为其扣背,促进痰液排出。(5)嘱患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每日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分与情绪成负相关。(2)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活动为有效;患者自主活动过程中仍有咳嗽、咳痰等为好转;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病情更重为无效。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3)通过QLQ-A30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7.56±5.61)、(61.32±6.00)分,干预后分别为(50.22±3.24)、(53.32±2.54)分;研究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7.55±5.60)、(61.30±6.02)分,干预后分别为(45.21±2.01)、(47.21±2.01)分。干预后,两组的情绪状态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0、9.432,均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有效10例、好转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4%;研究组:有效2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研究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0,P<0.05)。

2.3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的躯体状况、情感状况、角色状况、社会状况、认知状况评分分别为(59.70±4.30)、(58.52±3.37)、(60.21±3.20)、(57.00±4.30)、(60.00±5.21)分,研究组分别为(65.57±4.45)、(65.60±3.40)、(68.35±3.40)、(68.35±4.00)、(69.87±5.20)分。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3、7.395、8.717、9.663、6.704,均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多使用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将药物的形态转化成气雾,具有吸收快、不良反应小、方便快捷的优势[1]。有临床实践表明,在雾化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文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从体位护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科学排痰、氧流量控制、饮食指导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