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7:03:29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1

1.1环境将不同病原患儿尽量分开房间收住,接触患儿,注意消毒隔离操作。病室每天定时紫外线消毒1小时,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30min,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20℃,湿度为55%~65%,患儿内衣应宽松,及时更换尿布,使患儿感觉舒适,各种处置集中进行,安静、舒适的环境能使患儿更好地休息和睡眠,有利于病情好转。

1.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体位,凡有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面色灰白等情况时应立即给氧。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浓度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氧气应湿化,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若出现呼吸衰竭,则使用人工呼吸器。

1.3发热护理支气管肺炎患儿常有发热,发热时帮患儿松解衣被,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以免散热困难而出现高热惊厥;同时也避免汗液吸收、皮肤热量蒸发而引起受凉加重病情。体温在38.5℃以上按医生要求予物理降湿或药物降温,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热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降温。退热处置后30~60min复测体温,高热时须1~2h测量体温一次,及时做好记录。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高热惊厥或体温骤降。给患儿多喝温开水或者静脉补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1.4饮食肺炎患儿在患病期间要有足够的水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品。喂养时将头部抬高,鼓励较大的患儿多喝水,适量喝些新鲜果汁,宜食半流食品,如稀饭、烂面条、鸡蛋汤等。如果不能进食,则需要静脉输液等治疗。

2密切观察病情

2.1若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心律增快(>160-180次/分)、出现心音低钝或奔马律、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时,考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并减慢输液速度。若患儿突然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应考虑肺水肿,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间歇吸入,每次吸入不宜超过20分钟。

2.2若患儿出现烦躁、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应考虑脑水肿、中毒性脑病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3若患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降或退而复升,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面色青紫,应考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健康教育

3.1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防护知识。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多进行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但不宜穿得过多。

让家长了解所用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及副作用;指导患儿不随地吐痰、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尽量使痰飞沫不向周围喷射。

3.2心理护理与小儿及其家属建立伙伴关系,体谅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等心情,耐心解答家属疑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行有效沟通,关注小儿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向家长讲明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加强家属的心理支持。结论

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除了给予一般护理外,还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患儿发热、用药等护理,各项措施既要适时、全面,又要仔细,突出重点,提供有效护理,也就能缩短病程,使患儿顺利康复。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2

[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2例。阿奇霉素剂量按10mg/(kg·d),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阿奇霉素浓度为1.0mg/ml静脉滴注1~3h,疗程为5~7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外周血、肝功能、肾功能、X线胸片变化,并取咽部或上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阿奇霉素药敏试验,或取上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进行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菌抗原或抗体检测。结果:痊愈16例,显效21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88.1%。6例发生不良反应,占14.3%,其中,纳差3例,恶心、腹痛1例,皮肤风团1例,静脉滴入处疼痛1例,停药1d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童;支气管肺炎

为了解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笔者对2007年1~12月在本院儿科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治疗的4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儿具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1],全部经胸部X线片证实并外周血象改变;入院前1周未用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严重肝肾疾病,无药物过敏史。男22例,女20例。年龄≤1岁2例,2~3岁5例,4~5岁12例,6~8岁18例,9~14岁5例。42例中,发热38例,其中22例体温>39.0℃,最高40.8℃;出现不同程度气促或呼吸困难31例,肺部存在中细啰音28例;咳嗽42例(剧烈咳嗽23例);23例白细胞>10×109/L,最高34×109/L,其中22例中性粒细胞>0.70;40例患儿X线胸片出现斑点状或小片状炎症改变、局部肺不张,1例局限性肺气肿。

1.2方法

记录患儿治疗前症状和体征,并逐日观察记录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变化。于治疗前后测定患儿外周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及X线胸片,并自深咽部或上呼吸道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阿奇霉素药敏试验,或取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进行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菌抗原或抗体测定。阿奇霉素剂量按10mg/(kg·d),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阿奇霉素浓度为1mg/ml静脉滴注1~3h,疗程为5~7d。

1.3疗效评估

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上述项目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病情有好转,但不明显。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好转。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因病情需要用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者,不纳入疗效评估病例范围。

2结果

2.1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

42例患儿进行呼吸道病原学检测,24例阳性,阳性率为57.1%。其中细菌16株分别自16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另8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或血清检测出非典型病原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16株细菌及其对阿奇霉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中,13株对阿奇霉素敏感,其中4株为肺炎链球菌。

2.2肺炎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时间

用阿奇霉素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体温恢复(3.0±0.5)d,支原体肺炎(3.2±0.8)d,气促消失(2.5±1.0)d,肺部啰音消失(3.5±1.5)d。

2.3治疗结果

痊愈16例,显效21例,好转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8.1%。

2.4不良反应

6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14.3%,其中,纳差3例,恶心呕吐、腹痛1例,皮肤风团1例,静滴处疼痛为1例,停药1d后不良反应消失,2例治疗前血清ALT在50U(正常值<40U),肺炎治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占60%以上,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2]。近年来非典型病原菌特别是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增加,有上升趋势。本组42例肺炎患儿的病原学检测有8例(占19%)由非典型病原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引起。控制这些病原体最有效的药物就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特别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及组织的浓度较红霉素高,不良反应少。分离出的16株呼吸道病原菌中13株对阿奇霉素敏感(81.3%),其中4株为肺炎链球菌。阿奇霉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取决于抗菌药物活性、在炎症部位的浓度及维持时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炎性组织内有效浓度较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应用常规剂量后,在肺组织和血液中质量浓度(mg/L)为3.90mg/L和0.45mg/L,半衰期长达68h。除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引起的肺炎有效外,对于不典型病原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所引起的肺炎也有效。阿奇霉素已广泛用于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单独或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3]。本组42例肺炎用阿奇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88.1%,支原体引起非典型肺炎占19.0%(8/42),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0.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3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心力衰竭;心肌酶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严重时可以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危重情况。肺炎并发心衰的原因,一般认为与肺炎时低氧血症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有关,另外缺氧及病原体毒素对心肌的直接损害也被认为是肺炎并发心衰的重要原因[1]。有报道重症肺炎患儿心肌酶升高比率和程度均高于轻症肺炎患儿[2]。本研究对我科2006年3月—2007年7月住院治疗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多项心肌酶指标进行测定,以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和分组110例肺炎患儿,参照文献[3]分为轻症肺炎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1个月~3.5岁,平均10.6个月;重症肺炎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5个月~3.1岁,平均9.8个月。健康对照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个月~3.1岁,平均9.5个月,为门诊健康体检儿,近期无特殊疾病史。

1.2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的心肌酶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3组对象于体检或入院24h内空腹抽静脉血3ml,样品不抗凝,标本离心后取血清2h内测定各项心肌酶指标。110例中有82例患儿于症状和体征消失后(恢复期)再次抽血复检心肌酶指标。测定仪器:Olympus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标准品及质控品均由日本Olympus公司提供。

1.3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组内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各项心肌酶指标测定结果比较轻症及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重症肺炎组又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P<0.01)。见表1。表1急性期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轻症肺炎组比较:#P<0.01

2.2急性期与恢复期各项心肌酶指标测定结果比较与急性期相比,肺炎患儿恢复期各项心肌酶指标趋向正常水平(P<0.01)。见表2。表2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与急性期比较:*P<0.01

3讨论

心肌组织含有丰富的酶,当心肌受到病毒、细菌、机械损伤等因素的作用而受损时,血清中AST、LDH、α-HBDH、CK、CK-MB可以增高,且与心肌受损程度成比例,可直接反映心肌的损害程度[2],有较高的特异性。小儿肺炎时由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及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及感染中毒症状。缺氧可导致连锁代谢反应,对多个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及损伤。心脏缺氧使无氧酵解过程的酸性代谢物堆积,细胞内酸中毒,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减少导致心肌损害,使心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心肌酶释放增多。本组肺炎患儿心肌酶含量均明显增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增高越明显。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心肌损害的诊断指标之一。CK-MB增高表明有心肌损害,治疗后CK-MB活性下降并恢复至正常。

婴幼儿重症肺炎出现心肌损害可增加治疗难度。除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外,应及时监测心肌酶等多项生化指标变化,加用保护心肌及改善循环药物,从而提高危重肺炎患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214.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4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少数病例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导致。病毒感染之后会出现典型的肺气肿、肺不张现象,病情程度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现象[1]。患儿一般起病较急,具有感冒的前期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还会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此,除了临床药物与相关治疗措施外,护理干预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对疾病康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现了典型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体征显示有喘鸣音存在,经过胸部X线检查后以肺纹理加粗与肺不张情况为主,经过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后确定了病毒类型。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3.79±0.84)岁;对照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3.77±0.83)岁。200例患儿中轻症患儿123例,重症患儿77例。研究对象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筛选开始研究,所选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数据对比方面无明显差异,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相同的临床治疗措施,按照感染病原体的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等,同时保持对患儿生命体征的严格监测,包括其血压、心率、体温等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按照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对患儿家属展开健康教育,同时对患儿采取持续吸氧,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程度,然后对病情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病情产生的变化。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优质护理干预,并重点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1.2.1入院入院后即为患儿备好床单元,并完成入院基本生命体征的收集,以此为基础了解到患儿的具体症状。如果患儿病情程度严重还应该考虑是否要配置心电监护仪与吸氧装置等。1.2.2病情护理除了保持病房内环境的清洁舒适以外,还应该告知患儿家属减少患儿的活动,同时对于一些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患儿考虑采用机械通气。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状态,通过调整患儿体位的方式来促进痰液排出,可辅以叩背、翻身等动作,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对气道产生阻塞。如果患儿痰液较为黏稠,还应该采取雾化吸入方案[2]。1.2.3并发症预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心率处于异常状态或伴有心力衰竭等症状,除了吸氧外还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包括病情加重时使用的强心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等。患儿具有脓气胸存在时给予闭式引流,优质护理干预的重点也在于改善患儿的肺部功能与临床症状。1.2.4舒适护理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与病房温度,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程度,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全程指导,认真听取患儿家属的意见和实际诉求[3]。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过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将其作为优质护理临床作用的判定依据。另外对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咳嗽症状是否消失、体温是否正常、肺炎外症状是否改善等。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全部采用(x-±s)表示,组间结果数据对比使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可以判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FVC、PEF、FEV1三项指标对比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证明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良好,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生命体征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护理结束后的体温、肺炎外症状、咳嗽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作为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同时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还会因为换气不足而导致低氧血症等疾病的产生[4]。由于该类患儿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在肺部区域以外仍然有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甚至导致患儿死亡[5]。从常规治疗措施来看,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在于改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6]。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样需得到重点关注,也是本次研究开展的前提。从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来看,观察组在肺功能指标数据上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付剑梅等[7]的研究当中,也提到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即优质护理本身是一种责任制整体护理措施,立足于患儿的实际需求,相关责任护士负责患儿病情的观察、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数据与本文保持一致。整体的护理过程以患儿的需求为中心,在基础护理、心理干预、专科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有效提高[8]。常规护理方案的选择中首要任务在于对患儿的上呼吸道感染史与其他过敏史展开分析,同时评估其生长环境是否存在空气污染情况。优质护理的核心在于护理理念的转变,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以患儿至上的护理理念来渗透至护理细节内容当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健康观念方面也有了新的认知,尤其是对于儿科护理工作而言,需要贯穿患儿的整个治疗周期进行指导干预,保障其快速的预后和恢复。该疾病多为病毒感染,对症治疗的选择应该给予止咳糖浆等化痰药物,一般不选择强镇咳药物,避免影响患儿的正常排痰。如果喘憋情况仍然严重,可以考虑在短期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合并细菌感染的前提下则主要使用抗生素,但需考虑到药物存在的潜在风险与不良反应特征。同时,优质护理服务的构建有助于建立协调有效的护患关系,并保障护理的安全。在相关制度要求下,护理人员在各项工作的安排上也能有章可循,护理工作的自主性得到体现[9]。如患儿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与基本状态进行了监测,了解到患儿的病情程度,便于展开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措施[10];在并发症预防方面,根据患儿心率状态变化来给予了吸氧与静脉通道建立,在患儿病情加剧时也采取了血管扩张药物与强心药物治疗等,一方面改善其肺部功能,另一方面则改善其临床症状[11]。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日常生活中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同时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年长儿童需保持每日餐前、睡前、起床后的漱口习惯。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态,以此为基础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周静,柯苗苗.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对其肺功能和治疗效果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165-166.

[2]杨柳.优质护理配合机械排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3):299-300.

[3]任俊芬.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的优质护理服务要点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44-345.

[4]李云,王珍珍.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对肺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1):3008-3010.

[5]关景超,刘嫣,王颖,等.降阶梯思维在儿科危急重症患儿分诊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6):2195-2198.

[6]敖海涛.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05.

[7]付剑梅,罗秀华,熊勤林.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242-244..

[8]商立芹.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对肺功能改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305,316.

[9]宋莹莹.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194.

[10]孙娟.优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改善及预后影响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2):175-176.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5

1.1保持家庭环境

患儿所处的居室要温暖、通风、采光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如家中有吸烟者最好去室外吸烟,防止对患儿产生不利影响。

1.2注意保暖

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如小儿易踢开被子,可在胸腹部盖一条小毛毯,防踢被后着凉。

1.3补充水分

患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喝水。另外,可用糖水、糖盐水、米汤、蛋汤补给[2]。饮食应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1.4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如果是婴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如平卧时,头胸部稍抬高,使呼吸道通畅。

1.5保持口腔清洁

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给小儿漱口或用棉球擦洗口腔。

2饮食

小儿患病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佳,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的状况不容忽视[2]。对此,家长要给小儿采用少量多餐、易消化的饮食。以下有三种食疗方法供参考[3]。

2.1川贝梨川贝5克,生梨1个,冰糖适量。先将梨切去头部,剜空梨心,放入冰糖、川贝,再将梨头盖上,用牙签固定。放入碗内同蒸,将梨与汁同服,适用于咳嗽初起而痰多者。

2.2百合汤鲜百合100克(干品30克),冰糖适量,加水煎汤,饮汤食百合,早晚各1次。适用于肺虚久咳。

2.3三仙饮生萝卜250克、鲜藕250克、梨2个,切碎绞汁加蜂蜜适量。热咳者可生服,寒咳者将汁加生姜数片,蒸熟后服用。

3预防

3.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家长要经常带孩子下楼活动,鼓励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尽可能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生活,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根本上防止疾病的滋生和蔓延。

3.2注意温度调节,防止着凉,尤其是秋冬季节要特别注意胸部保暖。

3.3注意饮食,多吃绿色蔬菜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草莓、紫色葡萄、紫甘蓝等。3.4推拿预防感冒[4]

3.4.1两手掌快速互擦,发烫为止,然后,用擦烫的手按在孩子前额,先按顺时针方向环摩面部5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摩面50次,使面部微红有温热感。

3.4.2以两手食指在孩子鼻两侧作快速上下推擦,用力不宜过重,以局部产生的热感向鼻腔内传导为度。

3.4.3以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搓揉孩子双侧耳垂,反复操作1-3分钟,以耳垂发红、发热为度。以全掌横擦孩子肩部,以透热为度。按揉合谷、曲池穴各50次。

以上方法每天进行1次,可增加1-3次。除家长操作外,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教他进行自我按摩。长期坚持,可达到远离感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尤玉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现代医院,2006,2(6):54-55.

[2]龚平华.警惕冬季小儿支气管炎.母婴世界,2003,11.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6

1.1环境将不同病原患儿尽量分开房间收住,接触患儿,注意消毒隔离操作。病室每天定时紫外线消毒1小时,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20~30min,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20℃,湿度为55%~65%,患儿内衣应宽松,及时更换尿布,使患儿感觉舒适,各种处置集中进行,安静、舒适的环境能使患儿更好地休息和睡眠,有利于病情好转。

1.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体位,凡有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面色灰白等情况时应立即给氧。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浓度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氧气应湿化,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60%。若出现呼吸衰竭,则使用人工呼吸器。

1.3发热护理支气管肺炎患儿常有发热,发热时帮患儿松解衣被,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以免散热困难而出现高热惊厥;同时也避免汗液吸收、皮肤热量蒸发而引起受凉加重病情。体温在38.5℃以上按医生要求予物理降湿或药物降温,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热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降温。退热处置后30~60min复测体温,高热时须1~2h测量体温一次,及时做好记录。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高热惊厥或体温骤降。给患儿多喝温开水或者静脉补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1.4饮食肺炎患儿在患病期间要有足够的水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品。喂养时将头部抬高,鼓励较大的患儿多喝水,适量喝些新鲜果汁,宜食半流食品,如稀饭、烂面条、鸡蛋汤等。如果不能进食,则需要静脉输液等治疗。

2密切观察病情

2.1若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心律增快(>160-180次/分)、出现心音低钝或奔马律、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时,考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吸氧,并减慢输液速度。若患儿突然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应考虑肺水肿,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间歇吸入,每次吸入不宜超过20分钟。

2.2若患儿出现烦躁、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应考虑脑水肿、中毒性脑病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3若患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降或退而复升,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面色青紫,应考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健康教育

3.1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防护知识。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多进行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但不宜穿得过多。

让家长了解所用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及副作用;指导患儿不随地吐痰、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尽量使痰飞沫不向周围喷射。

3.2心理护理与小儿及其家属建立伙伴关系,体谅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等心情,耐心解答家属疑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行有效沟通,关注小儿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向家长讲明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加强家属的心理支持。

4结论

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除了给予一般护理外,还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患儿发热、用药等护理,各项措施既要适时、全面,又要仔细,突出重点,提供有效护理,也就能缩短病程,使患儿顺利康复。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7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验性给予头孢呋辛钠(深圳市制药厂,批号:040306)50~100mg•kg-1•d-1,用生理盐水来配置后静脉滴注,每日2次。序贯组患儿经静脉用药直至病情相对稳定达到序贯治疗的标准后改用口服头孢呋辛钠,30~50mg•kg-1•d-1,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持续门诊足疗程输液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7~10d。1.3评定标准1.3.1序贯治疗的标准[4](1)经静脉给药后病情稳定,体温基本恢复正常;(2)无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吸收障碍;(3)无口服抗生素禁忌证;(4)无同时服用其它可引起药物互相作用而影响吸收的药物。1.3.2疗效判定标准[5]痊愈: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X线肺部炎症未完全吸收;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X线肺部炎症无变化。无效:症状体征及X线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其中(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总有效率。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sd)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一般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输液天数、就诊天数显著缩短,医疗费用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8

1.1临床资料。选取作为研究对象的是来自于不同时间段到本院进行治疗的11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入院治疗,包括男患儿32例,女患儿23例,年龄8个月-5岁,呼吸道感染者21例,腹泻者19例,支气管肺炎15例;实验组患儿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入院治疗,包括男患儿33例,女患儿22例,年龄7个月-5.5岁,呼吸道感染者22例,腹泻者18例,支气管肺炎15例,两组患儿在临床资料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1.2方法。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给予该组患儿常规性护理,如遵医嘱给药,发现病情异常变化,通知医生,协助处理等。于实验组患儿住院期间,应用循证护理,具体方法:(1)成立小组:由护士长带头,组织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所有成员均接受过有关循证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均对循证护理的重要性和优势有正确的认识。(2)检索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基于儿科实际情况,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总结典型的儿科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炎的护理问题,检索儿科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炎的相关护理资料,交流以往所积累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头脑风暴,大家共同对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儿科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炎有针对性的标准化、流程化的护理计划。(3)实施护理措施:为患儿营造温馨的病房,消除患儿的陌生感,通过游戏、抚触等方式拉近和患儿的距离,提高患儿的信任度。将患儿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儿家长解释清楚,增加家长对此的正确认识,强化和家长的沟通,安抚他们不要过于紧张,将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向其解释清楚,将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他们配合的事项向他们解释清楚,增加其配合度。与此同时,针对患儿具体的病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前,将存在于其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完成治疗后,对患儿背部进行轻轻的拍打,以促进患儿顺利将痰液排出[3]。叮嘱腹泻患儿家长在患儿腹泻次数减少后,可以给予患儿流食或半流食,切勿给予过凉和存在过敏原的食物,叮嘱年龄小的患儿的母亲选择合适的喂养时间和喂养量对患儿进行恰当的母乳喂养。严密观察腹泻患儿的大便情况,如大便次数、颜色、性状等,特别是要掌握补液后患儿第一次排尿的时间,且基于患儿的情况合理调整补液量和速度[4]。考虑到呼吸道感染患儿会发热,且发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引起的发热,应强化和家长的沟通,将发热相关知识解释清楚,告诉其盲目使用退热药物的弊端,对于年龄小于4个月的婴儿,体温低于38.5℃者,不推荐使用退热药,多让患儿喝水,给予物理降温,对于体温高且经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给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5]。1.3观察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等级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处理以SPSS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患儿住院天数为(6.13±1.23)d,对照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为(9.41±2.65)d,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达到96.4%,非常满意者35例,一般满意者18例,不满意者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80.0%(非常满意者20例,一般满意者24例,不满意者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护理人员,要对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加以熟练的掌握,且要将“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理念植根于头脑中、落实到行动上,要尊重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要善于观察、思考,不断完善护理方法,以增强护理效果。循证护理问题的来源为临床实践活动。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发现有待解决的护理问题,查询最佳的证据,对相关临床护理实践资料进行验证,针对儿科护理实际和所积累的护理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为患有不同儿科疾病的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6-8],如本组研究中对实验组腹泻患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增强了护理干预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了患儿的护理需求,有助于解决儿科护理中的常见护理问题,增强护理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6.13±1.23)d]短于对照组[(9.41±2.65)d],护理满意率(96.4%)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可知,循证护理应用在儿科护理中,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国玉.循证护理在心律失常伴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0):100-101.

[2]曹芳,李辉.试论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5):308-309.

[3]孙海玲.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9):6-7.

[4]邓秋芬.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8(24):735-736.

[5]贾晶.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5):54-56.

[6]孙春丽.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46-247.

[7]彭碧秀,文梦灵,纪曼芬.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95-97.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9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岁,体重18kg。2011年5月11日出现阵发性咳嗽,有痰不易咳出,伴发热,于2011年5月12日入住我院儿科。入院查体:T37.5℃,R28次/min,P100次/min,BP85/50mmHg,双眼睑、会阴部、双下肢明显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啰音。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WBC11.89×109/L,NEUT60.60%,血小板计数428.0×109/L,CRP5.10mg/L,血沉65mm/h,总蛋白34.80g/L,白蛋白11.76g/L,甘油三酯3.29mmol/L,总胆固醇17.57mmol/L,HDL-C2.48mmol/L,LDL-C8.13mmol/L,血肌酐37.00μmol/L,血清尿素3.00mmol/L;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BLD):+;ALT11.0u/L,AST24.0u/L;胸片提示双肺支气管炎并少许肺炎。患儿既往(2009年)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一直服用激素治疗,此次入院前1周在口服泼尼松12.5mg/次,隔日1次,每周减量2.5mg的过程中出现全身水肿,患儿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肾病综合征(复发)、急性支气管肺炎。

2药学服务计划

临床药师明确患儿的入院诊断及用药史后,确定患儿目前主要治疗涉及抗感染、NS综合治疗及营养支持等。药学服务围绕以上方面开展。

2.1抗感染治疗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确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治疗目标:体温正常,肺部感染体征消失,血常规结果正常。

2.2NS综合治疗根据NS的一般治疗原则[1]可选用激素、降血脂药、抗凝等治疗。治疗目标:尿蛋白正常,血脂正常,水肿消失。

2.3营养支持指导患儿进食优质蛋白,限制水、钠及含胆固醇、脂肪的食物摄入,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2.4药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其身体各个系统正处在发育期,使用抗菌药物比成年人更易产生肝、肾毒性,监测肝、肾功能比较重要,NS疾病用药较复杂,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激素等药物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3药学服务过程

3.1第1天

临床药师与医师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考虑患儿的肝、肾功能及细菌耐药状况,经验性的选用有耐酶作用的美洛西林/舒巴坦0.9375g,每12h1次静脉滴注,同时予布洛芬混悬液、肝素钠、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呋塞米(速尿)等治疗。药师提醒:使用抗菌药物前需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美洛西林/舒巴坦属于青霉素类抗菌药,使用前须进行青霉素钠皮内敏感试验,阴性反应者可用,本类药物的排泄途径经肾小球过滤及肾小管分泌,因此,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儿需注意剂量调整。药师同时教育患儿家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之前,需要摇匀,以使剂量准确,必要时6~8h重复使用,每24h不超过4次,患儿家长表示明白。许多因素可以导致NS高凝状态,包括Ⅴ因子、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增加,抗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Ⅲ的减少均可促使高凝状态的发生。肝素主要通过激活凝血酶Ⅲ活性起抗凝作用,并可减少NS患者的尿蛋白排出。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是因为其为血容量扩充剂,用药后可以降低血液粘滞性,且有渗透性利尿作用。故上述两药合用,有协同抗凝作用,但须警惕合用有出血的风险。高脂血症是NS常见的另一并发症,此患儿甘油三酯3.29mmol/L,总胆固醇17.57mmol/L,其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与其低蛋白血症和蛋白尿的严重性密切相关,也与其饮食、肾功能不全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有关。据文献报道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NS高脂血症患儿的血脂指标[4],肝脏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已经在儿童应用中被证实[5],故建议酌情加用辛伐他汀5mg,每晚1次降脂治疗。

3.2第2天

患儿前1天热峰40.1℃,今体温呈下降态势(热峰38.5℃),仍阵发性咳嗽,有痰,水肿明显,今医嘱加用氨曲南抗感染,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静脉滴注促进肺部啰音消失,并加服双嘧达莫抗凝,晨起顿服泼尼松15mg。用药分析:氨曲南仅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抗菌谱窄,不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性治疗原则,且其与利尿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可以调整为美洛西林/舒巴坦1.25g,每8h一次继续治疗,临床医师采纳建议。糖皮质激素是治疗NS的主要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抑制,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及减少尿蛋白的渗出有关。泼尼松晨起顿服是依据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具有昼夜节律性,可使外源性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负反馈抑制作用时间一致,对ACTH分泌的抑制以及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较弱。

3.3第5天

患儿前2天仍反复发热,热峰38.7℃。咳嗽,咳痰,水肿仍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偶可闻及痰鸣音。复查肝功能出现异常(ALT299.0u/L,AST193.0u/L),药师认为可能是多种药物共同作用引起,建议给予肝泰乐口服护肝治疗。鉴于目前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考虑患儿有病毒感染的可能,可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患儿水肿仍明显,提醒其家长在患儿有显著水肿时应忌盐,适当限制饮水量。

3.4第7天

前1天起患儿已无发热,间有咳嗽,双眼睑等处轻度水肿,复查转氨酶正常。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左侧可见脓栓,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停用美洛西林舒巴坦,换用头孢吡肟加强抗感染,并静脉滴注氨溴索祛痰。药师分析:患儿发生了院内感染,针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致病菌,仍可继续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需延长疗程,但医师主张换用头孢吡肟,药师认为该药主治下呼吸道感染,对化脓性链球菌所致感染是有效,但并非首选药,况且,头孢吡肟和氨溴索合用存在配伍禁忌,两组液体接瓶静脉滴注时,需先冲管,才能续滴另一组液体[6]。

3.5第13天

患儿无发热,偶咳嗽,全身无水肿,复查血常规正常,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化脓。头孢吡肟已用9d,患儿感染得到控制,建议停用。实验室复查尿蛋白已转阴,考虑患儿肝功能已出现了异常,即将须经肝脏转化才能有药理活性的泼尼松换为甲泼尼龙片每日早12mg、晚8mg口服,今日起加用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片每次12.5mg,隔日给药,每天两次。用药分析: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作为激素辅助治疗,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适于伴感染、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者。

4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药学服务过程中发现临床医师对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选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头孢吡肟,使用档次偏高;临床药师与医师沟通交流不够或药师的临床知识缺乏及药物知识不够扎实致使某些用药建议不被认可,这是临床药师必须认识到并努力的方向。另外,本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了上呼吸道感染,考虑可能与病区呼吸道感染患儿多、人员流动性大及小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对于NS患儿极易罹患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必须告诫患儿家长为其补充优质动物蛋白,加强营养以提高其免疫力,并少出去走动,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支气管肺炎范文篇10

1临床资料

1.1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呼吸困难与缺氧症状明显,且吸氧后症状不能缓解者;(2)有明显中毒症状(如嗜睡、昏迷、精神极度萎靡、频繁或持久的抽搐);(3)有心力衰竭者;(4)肺部湿音密集,有支气管呼吸音及叩浊,X线阴影弥漫或明显大片阴影者;(5)严重合并症,如脓胸、脓气胸、中毒性脑病、败血症、中毒性麻痹等。凡肺炎患儿具有上述诊断标准1项或1项以上者,均诊断为重症肺炎,部分患儿做了心电图,故不列为必要条件。

1.2一般资料我院儿科从1996年1月~2003年5月共住院总数为6882例,各型肺炎为2442例,占住院总数的35.5%,重症肺炎342例,占肺炎总数的14.0%。新生儿肺炎46例,1~12个月136例,1~3岁128例,3~5岁20例,5岁以上12例。

1.3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并对症支持治疗,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时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还应保持适当的室温和湿度,给予高营养、富含维生素并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1.4治疗结果重症肺炎治疗好转出院者310例,治愈率90.6%,死亡32例,病死率9.4%(同期各型肺炎2442例,肺炎总死亡率1.3%)。

2典型病例

患儿,男,1岁,因高热、咳嗽、腹泻5天,喘3天,间断性抽搐2天多,加重1天,于2002年1月17日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50次/min,营养欠佳,意识半清,目光呆滞,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口唇周围明显发绀,口腔黏膜干燥,全身皮肤黏膜弹性欠佳,前囟膨紧,颈抵抗(±),胸部三凹征(+),两肺密布中、小型湿音,右后有轻度叩浊音及管状呼吸音,心率168次/min,心音低钝,腹膨胀,肝肋下4cm,脾未触及,血生化:WBC24×109/L,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入院后给予吸氧、强心及静推青霉素80万u,每6h1次,氯霉素0.5g+红霉素250ml维持液静脉点滴,同时给予降颅压、激素及能量合剂并给予东莨菪碱静脉推注,按0.03~0.05mg/(kg·次),每15min1次,直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适当给予少量的镇静药,病情稳定者做腰穿,检查脑脊液,均在正常范围内,经治疗3天后,意识清醒,抽搐停止,共治疗9天,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