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发展状况十篇

时间:2023-05-17 11:31:41

新产业发展状况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5月19日 

引言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浙江作为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种数据表明已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经济结构体制增效升级势在必行。经济调整期正是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期,新能源、生物医药技术、3D打印等各类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经济模式正形成潜移默化的颠覆,推进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国务院在2010年《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领域。浙江省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还包括海洋新兴产业和核电关联产业,共九大重点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合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520.8亿元,同比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7%;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744亿元,同比增长8.2%,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核电关联增速超过10%;2014年1~5月,增加值达到1,119亿元,同比增长7.8%,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浙江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拉动浙江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 

2011年以来,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浙江省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和意见文件。针对不同的行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体制机制的完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并且规划引导发展;二是发展平台提升,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三是增强要素保障,即加大财政扶持。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2011年开始,省财政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然后是保障发展用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可以以工业用地最低标准确定出让底价;还要落实税收优惠,支持金融创新,浙江省金融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开展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试点,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可转债等方式进行融资;最后是引进高端人才,出台《浙江省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支持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在积极的政策指引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上市公司不断增加,本文选取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名录中浙江省的64家上市公司进行考察,这些企业的规模及行业地位在我国具有代表性。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官网和巨潮咨询等官方网站,手动下载样本公司各个年份的年度报告。 

(一)经营状况总体向好。从2013年64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状况整体向好。具体来说,有35家企业净利润达到1亿元,有20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海康威视甚至净利润达到30亿元以上,大华股份、正泰电器等净资产收益率都将近30个百分点。一半以上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在40%以下。(表1) 

(二)布局相对集中。根据本文所随机采集的64个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情况表来看,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地区。64家上市公司中,杭州有19家,绍兴有15家,宁波有8家,台州有6家,嘉兴有5家,其他地区都在4家上市公司之内。这种分布状况与战略新兴产业占浙江省、及各市区的比重具有一致性,据浙江省规划发展规划研究院公布数据统计,2011年,杭州、嘉兴、绍兴和宁波四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了浙江省的65%。四个市的总量位居前四。其中杭州占23.2%。其他7个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整个浙江省的比重都未超过10%。2012年,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为3,030.94亿元,杭州为2,955.37亿元,绍兴为2,074.73亿元,嘉兴为1,232.62亿元,四个市的产值合计占了整个浙江省的67.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布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集聚性。同时,各市区也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如海洋新兴产业被舟山独占鳌头,新能源产业则是嘉兴位居第一,宁波、杭州等地则聚集了大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物联网产业。 

(三)产业内部结构相对集中。如表1所示,在调查的64家上市公司中,生物产业占6家,节能环保产业占9家,新材料产业占14家,新能源15家,物联网产业占15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占4家,核电关联产业1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三大产业上,分别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 

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企业规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规模经济理论可知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的利润有直接的影响,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规模。根据表1看出,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企业的净利润与总资产有一定的追随关系,总资产大的企业其净利润也相对较大,总资产小的企业其净利润也相对较小。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规模与其利润有着正向关系。总体来说,一个企业规模越大,其单位成本会减少,产值会增加,利润也会相应增加。(二)政府补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府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是政府补助,所以政府补助可以映射出政府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由此,认为政府补助资金可以作为衡量政府财政政策的指标。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各个企业当年享受的政府补助资金都相差不大,居于几百万、几千万的水平,与企业净利润比较起来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数据。各个企业的净利润确实相差甚大,各个企业净利润额起伏波动非常大,净利润最大的企业海康威视达到30多亿元,而最小的只有500万元;但他们得到的政府补助为人民币3,903万元和456万元,差异并没有如净利润的差异明显,由此可以认为政府的直接财政扶持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关系,但是影响并不是非常明显。 

(三)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表1中所呈现的各个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即税收返还额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比较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从表中数值看出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存在着一定关系,而且呈现出正相关,税收优惠大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也大,两者有一定相关性,可见政府税率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效果,政府的扶持政策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税收的优惠对新兴企业的成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四)R&D经费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企业R&D经费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实现的“血液”,是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一块的经费投入,大多数企业都维持在3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也不乏部分企业存在偶然性,报告期的营业收入不乐观,导致比重较大,此类企业可忽略不计。从表中可以看出R&D经费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如税收优惠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大。R&D经费投入具有一定滞后性、高风险性、时间长、不确定性的投资回报率等特点。但却是企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 

三、结论及建议 

从调查64家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结果看,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势头良好,企业主要集中布局于杭州、绍兴等地,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是9大培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作用明显,政府补贴和企业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在产业政策完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对产业的扶持,转而运用政府采购或其他方式加强对产业的支持;同时,要注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完善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苗苗,肖洪钧,傅吉新.财政政策、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4.8.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2

关键词:西咸新区;休闲产业;发展状况;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38-02

一、“西咸新区”简介

西咸新区的出现,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把西安市建立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由之路。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国函[2014]2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①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以“集约、集群、集成,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临空产业、仓储物流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自主发展、科技文化创新驱动,资源同城利用,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突出特征的国际大都市核心城区作为发展目标。②西咸新区由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沣东新城五大组团构成。

二、“西咸新区”休闲产业发展状况

对休闲产业的研究起源于西方,1990年,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有闲阶级”一词,并将其作为经济因素之一进行研究,从而引起众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兴趣。现在,“休闲产业经济学”已经是西方学界重要的学科之一。我国学者对休闲产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谈及原因,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人们生活观念转变、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休闲活动逐渐成为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因此引起了学界的大量关注。而对“休闲产业”的概念,学界中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本文借鉴卿前龙、胡跃红在《休闲产业:国内研究述评》一文中对休闲产业的定义:由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引发的、国民经济中那些生产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行业的总称,它广泛存在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中。具体来说,休闲物品业大致包括休闲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休闲食品加工业、用品(具)制造业、建筑业。休闲服务行业大致包括休闲旅游业、健身和美容休闲业、文化和娱乐休闲业、餐饮休闲业以及其他休闲服务业。其中,休闲服产业的主体是休闲服务业。

笔者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认为西咸新区的休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健康产业集群崛起

健康产业集群崛起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其一多次举办关于“健康生活”的大赛。2016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开幕会致辞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西咸新区在2016年10月16日到12月17日举办了以“创新科技点亮生活”为主题的“大西安健康生活”创新、创业大赛,可谓恰逢其时,这一大赛引起了大众积极参与和广泛的关注。这样的比赛,西咸新区还举办了很多,在此不一一例举。其二是纷纷成立健身项目,如西咸新区的“国际自行车运动文化休闲”、秦汉新城的“体育馆“、秦汉新城的“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等项目都已落地,这些项目对推广全面健身理念和提高健身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其三是健康产业城的兴起,如“第四军医大学医教园综合园区”的建设中医医院、养老机构、植物园等关于传统医学的设施的建设;此外,还在与多家医疗企业如中实集团进行洽谈,希望能达成合作建立更多的医疗园区,以打造以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健康消费品、健康服务等为内容支持的健康产业城。

(二)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西咸新区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开发丝绸文化。例如,2015年8月开园的“茯茶镇”,是泾河新城以“茯茶”文化为主题打造的,这是一座极具民俗特色的关中产业小镇,让社会大众重新认识丝路茯茶文化,掀起了民俗旅游的新热潮。此外,泾河新城2016年5月27日开园的“体验式”旅游项目――“乐华城・88℃”温泉乐园,为西咸新区的旅游业添加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弥补了陕西省体验式大型旅游业的空白,增强了文化旅游的高度,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三)都市休闲农业

如今秦汉新城的“都市农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例如,2014年上半年开业的张裕瑞纳酒庄,极具欧式风情,在生产高品质葡萄酒的同时,还可以让游客观赏游览现代田园的自然风光,实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的双重效益;又如,西部芳香园,此园占地近1 300亩,种植的各类花卉、植物如薰衣草、玫瑰等等、芳香沁人,美不偈眨不仅可以供游客观赏,还可以从里面提取精华制作各类护肤品、药材、食材,如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罗勒、香茅等等,已发展成为将生态、生活融为一体的“复合型”农业;再如各类农庄的出现,游客可以在都市农庄里摘取新鲜的瓜果蔬菜,在大秦农庄体验农家风味,在桃源居放松自我,在国际农庄体验国际范儿……这一个又一个都市休闲农业项目,独具特色,仿佛一幅幅缤纷多彩的田园都市画被展开了。

都市农业是集商贸、文化、农业、居住、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可以说它还是朝阳产业,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秦汉新城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让都市充满田园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重视休闲服务业

在西咸新区的五大组团中,休闲服务业发展较好的是泾河新城。休闲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活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泾河新城创新城市发展的突破点。泾河新城用“以商招商”的模式,让很多国外商品运营店在此落地,如义乌名品交易店、折扣店、韩国馆、免税店等等,这是一种成功运行起来的模式。2011―2015年,泾河新城的生活性休闲服务也从无到有,渐成气候,还在向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两更”目标前进。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西咸新区的休闲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西咸新区,积极探索休闲产业的创新模式已经刻不容缓,因此,笔者将在下文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做些许论述。

三、西咸新区休闲产业创新模式探索

(一)提高集群程度,发挥集群效应

虽然西咸新区休闲产业的发展多以集群的形式出现,但是还不够,还应发挥优势、弥补劣势。除了“健康产业”充分发挥了集群优势以外,其他三种产业的集群程度都不够,要在重点发展某一板块的同时,搭建产业链,建立覆盖全产业的产业体系。在这些产业集群建立之后,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额,投资额多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年产值。

(二)全面发展休闲产业

上文对休闲产业的定义中提到,休闲产业包括很多种,虽然应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重点发展不同的领域,西咸新区也做到了这一点,但笔者认为,西咸新区还有很多休闲产业的领域没有深度开发,应突出重点平衡发展。比如美食,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众所周知,西安美食、咸阳美食数不胜数,如果能将这些美食“复制”过来,甚至对其进行深加工,做成特产,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有美食相伴,这会是一种更美好的体验。

(三)开拓国际市场

西咸新区在立足全国和本地发展的同时,还应走向国际化,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建设一批一流的健康、科技、医疗等产业园区,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用技术提高产值;在引入国内商家的同时引进国外品牌商家,开拓经营广度和经营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激活在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对生活的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仍然有部分民众不知道有哪些休闲方式和地方的情况,他们对休闲生活的了解不全面,这是一部分未被充分挖掘的市场潜力。因此,休闲产业中宣传部门应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广度,尽量涉及到更多的区域,激活这部分市场需求,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五)建立休闲产业品牌

休闲产业对整个产业的环境没有很高的要求,只要能够有完成生产的基础条件就行了。休闲产业的难点是打造知名品牌,从而发挥品牌效应。品牌对产品营销的作用不言自明。西咸新区虽然有了“乐华欢乐世界”、“茯茶镇”、“汉唐帝陵“等体现地域文化的旅游项目,但还没形成独立的品牌,其他领域如休闲农业、服务业、健康业等也没有独立的品牌。笔者建议,可以设计独特的LOGO和宣传标语,让人们听过一次、见过一次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会转瞬即忘,从而口口相传,发挥品牌效应。

结语

本文首先对西咸新区做了简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咸新区休闲产业的发展概况,主要是休闲健康产业、休闲旅游业、休闲农业、休闲服务业等四方面,在肯定这几方面发展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改进创新办法,希望能够给西咸新区整个休闲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实际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在整个经济产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发展休闲产业既是西咸新区的挑战,也是机遇,面对这样的挑战和机遇,西咸新区应该在目前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将其完善。

参考文献:

[1] 卿前龙,胡跃红.休闲产业:国内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06,(4):41-42.

[2] 梅中华.休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菲德模型;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26-05

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是基于高新技术,从事研究、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与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虽然其开发难度较大,但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国内对于该产业的分类主要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三大类,而国际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4年选用科技研发(R&D)总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三个指标将高新技术产业分为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品制造业这四大类和其他若干小类,这种分法也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接受。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企业与企业家,推进了新兴经济的发展。1988年8月,“火炬计划”开始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超速发展,取得了不少杰出成就,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后,高新技术产业已经从当年的新生产业成为当今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从1991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114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我国也逐渐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整体发展关系,一方面,强有力的经济增长势必会增加固定资本投入额度,改善人们的收入状况,因此会使得消费观念得到改变,人们对于高科技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高新技术产业也能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以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而快速的发展会带来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改善当下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46%,2013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51 899.1亿元,竟占到全省总产值的87.72%,R&D的内部经费支出也从2000年的33.15亿元一路跃至2013年的891.16亿元。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2013年国内R&D经费支出为11 84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8%,江苏的R&D的内外部经费支出之和虽然达到了923.19亿元,但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6%,说明江苏省对于科技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经费的投入力度还有所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还不明显,因而对于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还有不少上升的空间。

一、研究现状

过去,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但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增长理论不再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性,而认为经济增长由经济系统内在决定[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源泉,其强大的驱动力来自于R&D(Romer 1986,Lucas 1988)。D.Oh和I.Masser[2](1995)通过对英国、德国、韩国和日本的相关情况研究分析,论证了高技术中心(High-tech Centre,HTC)在区域经济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对于不同地区而言,HTC的作用存在差异。Josep-Maria Arauzo-Carod[3](2009)通过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制造业数据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的结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程度与当地新企业的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Keneth L.Kraemer与Sanjeev Dewan [4] (2000)单独对IT行业进行研究,通过对36个国家1985―1993年的数据进行计算,论证不同国家IT业投资额与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IT行业的投资额对GDP增长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发达国家。C?rvers F.,Meriküll J[5](2007)通过对2000―2004年25个欧洲国家的工业与技术结构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工业结构中的占比将直接影响相关技术工人的就业结构。Brunton和Coll[6](2005)对新西兰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当地学校教学中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认为政府应该重视学校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增加国内高技术人才在总就业人数中的占比。而国内学者方面,钟鸣长、沈能[7](2006)运用菲德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间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有着显著的溢出效应,反之则不然。刘文萍、田巧娣[8](2011)同样采用菲德模型考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个工业的技术外溢程度,得出结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的拉动存在负效应。孟伟[9](2008)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证明了R&D经费与GDP总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李萍[10](2006)通过比较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出口额与省内生产总值、出口额,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广东省经济增L的强大的促进作用。余甫功、欧阳建国[11](2007)基于两部门模型的省际Panel Data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产出会影响整个工业的增长。尹小玲、夏宏奎[12](2011)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途径和经验,找到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二、数据来源及检验

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相关学者对菲德模型的实际运用,将选取如下变量为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所使用,所用软件为Eviews8.0,所有数据皆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2002―2013年(2014年数据暂未获得):生产总值(Y,单位: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总值(G,单位:亿元)、全年固定资本投资额(K,单位:亿元),全年从业人员数(L,单位:万人)。

(一)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出现“伪回归”现象,经常使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对数据是否存在单位根进行检验,考虑到生产总值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间线性关系不强,于是对二者取对数处理,方便分析。分析方法选择加入趋势项与常数项,SIC最大滞后数为默认的2,对于Y和G的检验指标(如表1所示),括号内为相应的P值。

通过比较各变量ADF检验值的P值,可以发现lnY与lnG都是不平稳的,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后,两者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表现平稳,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初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总量是否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二者的因果关系。由于在这里主要讨论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状况与经济整体的增长状况,所以选取的变量为两者每年的增长额,即Y与G,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当滞后长度为1时,5%显著性水平下,P值为0.2490的假设不应被拒绝;而在滞后长度为2时,5%显著性水平下,两种假设均被拒绝。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长期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互为格兰杰因,也就是两者对彼此都有一定的直接促进作用。

三、实证分析――基于菲德模型

(一)模型介绍及构建

菲德模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菲德(Feder Gershon)在1983年提出[13],最早用于估计出口部门出口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社会分成两大部门,研究其中一个部门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于其他非该部门经济的外溢扩散效应,基于该观点,构建如下模型。

根据菲德模型的原理,将江苏省整体经济分为两大部门: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非高新技术产业部门。

G与N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与非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于是有总产出Y=G+N,g与n为两者的产出函数,自变量分别为高新技术部门的资本投入K1与劳动投入L1,非高新技术部门的资本投入K2与劳动投入L2以及高新技术部门对非高新技术部门的外溢作用G,K与L为全社会的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其中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分别以固定资本投入额与就业人数代替。

模型假定不同部门对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不同的,表示如下:

==1+δ

δ的取值区间为全实数域,当δ>0时,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当δ=0时,说明两种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相同;当δ

上述方程中,表示江苏省总产值增长率,表示江苏省固定资本投入增长额占总产值的比重,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率,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值占总产出值的比重。+n'G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全部贡献,其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对非高新技术产业的外部影响。-θ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θ表示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方程(1)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方程(2)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非高新技术产业的外溢作用。这里我们令:

(三)结果分析

从模型的拟合结果看,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是0.65和0.67,相应的F统计量的P值分别为0.0479和0.1053,模型总体拟合程度较好,方程的所有参数估计值均为正,符合客观事实。方程(3)除参数A外,其余参数均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而方程(4)的各参数均未能通过t检验,但这并不表示就应该接受方程个参数为0的假设,考虑到方程总体的F值与拟合优度较好,可以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其他产业还是有一定的外溢效应,但是作用并不明显。

C1值为0.400049,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产值每增长1个单位,总产值就有0.400049个单位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经济整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θ的值为0.08406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没增加一单位产值,就有0.084063个单位的产值外溢到其他部门中,该数值过小说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外溢效应暂未明显体现出来;根据θ的值可以算出δ的值为0.516751,这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对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结语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可以知道,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江苏省的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尽管2013年该产业的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80%,但是由于其外溢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其他产业未能很好地收到高新技术带来的外溢扩散影响的好处,从而整体经济也没能实现更高速的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结合江苏省状况,对于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FDI(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14],而FDI在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同时,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变化间有着长期均衡关系[15],以及背靠内陆,面向大洋,碛屑佳的地缘优势,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一方面创造出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发挥外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依靠强大的港口通商优势,出口本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相关行业的国际交流,提高自身国际知名度,对于本国的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不小的激励。

第二,改革教育制度,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专业人才。高新技术从业人员的培养不一定非要等到本科、硕士阶段,可以在大专,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因此,初等和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应该不是放在孩子们的升学率上,而是他们的专业化培养上。越早地培养出具备熟练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就能越快地将其投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将他们输送到更加与其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去,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专业优势,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研发进度与生产效率。

第三,发挥优势产业的先锋带头作用,号召企业走创新道路。从前面的实证分析我们得知,高新技术产业的外溢效应在江苏省并不明显,这说明除了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外,各个行业之间对于高新技术的学习与交流的联系不够紧密。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大力扶持已经或是可以进行高新科研的企业,同时也要积极引导非高新技术产业迈向新路子,加强创新,不断与其他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发挥好协同创新作用,提高企业自身创新实力,在竞争中加强创新意识培养,研发出更多更好并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需要的优质产品。

由于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这三种模式对技术导向和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6],政府应该不断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对于外资要营造良好环境以便吸引其投资,对于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应该好好运用“看得见的手”,在合适的时机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转型,为高新技术的开发建好温床,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壁垒,奖励拥有创新产品的个人与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和高等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津.高技术产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4,(8):14-17.

[2] D.Oh,I.Masser.High-tech Centr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Some Case Studies in the UK,Germany,Japan and Korea[J].Technological Change,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pace Advances in Spatial Science,1995:295-333.

[3] Arauzo-Carod J.Location determinants of high-tech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a preliminary analysis[J].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 source Sciences,2009,(1):23-29.

[4] Dewan S.,Kraelner K.L.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country level data[J].Management Science,2000,(4): 624-643.

[5] C?rvers F.,Meriküll J.Occupational structures across 25 EU countries: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in old and new EU countries[J].Economic Change & Restructuring,2007,(4):327-359.

[6] Brunton,Coll.Enhanc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by Forming Links with Industry:A New Zealand Cas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 Mathematics Education,2005,(1):141-166.

[7] 钟鸣长,沈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溢出效应分析――基于菲德模型的检验[J].生产力研究,2006,(7):212-214.

[8] 刘文萍,田巧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技术外溢”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24):117-119.

[9] 孟伟.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08,(1):140-142.

[10] 李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广东经济增长[J].特区经济,2006,(12):24-25.

[11] 余甫功,欧阳建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工业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35-43.

[12] 尹小玲,夏宏奎.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途径及其对江苏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1,(5):283-284.

[13] Feder G.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2,(12).

[14] 何建莹,李晓钟.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1).

[15] 朱燕.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8-41.

[16] 白俊红,吕晓红.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J].财贸经济,2014,(11):89-100.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4

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到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导致商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使得人民群众对于存款有了更多的选择。另外,现在人们的借贷需求大幅度的降低,使得商业银行为了吸引人们存款,增加商业银行营业收入,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以及开发相关的新产品。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要保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其经营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2.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现状以及其主要特征

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学习和对其先进的科研成果的复制,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超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随着我国与世界先进差距的逐步缩小,其经济增长就会进入常态时期,即其潜在的增长率会不断下滑至不高于世界最先进国家的水平。同志阐述了我国当前经济的新常态,明确表示要从速度、结构和动力这三个方面来改变我国的经济形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时期是理所当然的。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根据我国2015 年1 月20 日中国大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大陆2014 年经济年增长率为7. 4%,这是24 年来的新低。这个数据表明,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运行。第二,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主要体现在需求主体为消费需求,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同时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得产业结构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第三,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四,不确定风险显性化。即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一些不确定风险,比如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的风险逐渐被注意到。

3. 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发展所提供的机遇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的信用机构。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到来之前,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来吸引居民,并且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居民的借贷需求大,存款利率低,营业收入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新常态时期下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它同样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新常态时期下是如何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3. 1 有助于商业银行加强创新金融配套服务等机制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且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向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优化信贷投向、科学利率定价等市场化方式,不断提高绿色信贷服务水平。在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下,因为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变化较大,利率市场的基本完成,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促进了商业银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动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益。

3. 2 有助于降低负债比率,调整负债结构

要优化融资结构,使其债务融资资本化,社会融资股权化,在这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趋势下,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居民对于借贷需求降低的同时,也降低了负债比率,从而使其负债结构更加完善了。

3. 3 有助于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的改革

商业银行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要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到来之前,商业银行营业收益高,资产质量总体可控,整体风险抵补能力较为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就不会有危机意识,也就不会对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的改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商业银行要提高其收益就不得不完善其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并且不断根据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而进行改革。

4. 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虽然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相对来说,面临经济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力量,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特别实在经营状况方面。

4. 1 不良贷款上升、盈利增速下降

所谓不良贷款,就是指违约的贷款,即借债人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或者是借债人的还款能力明显出现问题,这几种情况下的贷款都称为不良贷款。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确定还债人不会返还借款时,要从银行利润中进行注销,这也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盈利的增速下降。另外,在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双面夹击下,人们的借贷需求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而且因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造成了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难以维持经营,从而逐渐被市场淘汰,以至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难以完全回收,大大的增加了不良贷款现象的发生。

4. 2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由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居民对于存款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式,所以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的发展就会对商业银行的经济状况产生一定的威胁。而且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居民的存贷,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不但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还增加了其经营风险。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现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占据了金融市场,这使得原本依靠商业银行借贷的小微型企业转向了新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面对这要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的新常态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带来了挑战和影响。

5. 解决当前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影响的对策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既要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又要保证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良好发展,我们要解决当前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5. 1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所谓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就是管理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经营,持续稳健的发展策略。虽然商业银行的主要目标就是盈利,但是在其盈利的同时,还要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也就是说在面对当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不良的情况下,要以守住风险底线,创新转型发展为主线,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当然,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中还要包括对不良资产的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以及优化管理、服务和业务流程。在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面,对于借贷人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以此来降低不良资产的发生率,确保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如何优化管理、服务和业务流程,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等非商业银行机构进行合作,并且更多的研发相关的新产品,加强对业务流程等的管理,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自身的优势,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5. 2 加强整体负债来源的多元化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居民的存贷是当前银行负债最主要的来源,但是经济新常态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与之前相比降低了很多,所以要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就要加强对整体负债来源的多元化,扩大负债来源,重视整体的负债管理。一方面整体负债来源的多元化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加了解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市场时机。比如在选择发行金融债券等的时机时,应该是在利率较低的时段发行。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不能只注重在境内发行债券,而应该将重点转向境外,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境外的资产利率相较于境内更低,人民币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都具有较低的走进价格,所以管理者要明确负债来源路径的单一化是商业银行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依靠借贷来维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整体负债来源的多元化,才能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从而解决当前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不利影响。

5. 3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从大局出发,优化资产质量

国家的一带一路是使商业银行在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增加发展机遇的政策。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要降低经济新常态对其经营状况的影响,就要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并且商业银行要从大局出发,支持大众创业,民众创新,以此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5. 4 积极开展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工作

目前,我国从事大资产管理业务的商业银行在逐渐成为主流力量,而且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如果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工作不够到位,那么传统的商业银行就会跟不上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因为综合性的大银行将占领主导地位。因此,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开展金融领域的创新工作。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5

【关键词】企业 资信 评估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信用评估机构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估。在我国,企业资信评估刚刚起步,其程序有待规范、方法有待完善、标准有待统一,而且我国加入WTO的时间日趋临近,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资信评估问题很有必要。

一、开展企业资信评估的意义

1.有利于信用投资者开展决策和节约社会资源。我们这里说的信用投资者包括商品推销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他提供信用资金的投资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商品推销商提供商业信用,还是银行提供的银行信用,或民间提供的民间信用,均存在有风险,即存在信用投资不能收回或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为了降低或避免风险,信用投资者向企业及其他客户提供信用资金时需要作出决策。决策较为复杂,对企业等客户—一作出信用决策既费时又费事,很不经济。如果企业等信用资金的使用者由专门的信用评估机构进行资信评估,那么,这不仅对信用投资者开展信用决策十分便捷,而且无论从微观还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均可以节约社会资源。

2.有利于企业提高信誉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普遍开展资信评估的条件下,那些履约能力强、可信任程度高的企业,一般会委托信用评估机构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估,因为在评估中他们将获得好的市场信誉,从而更加提高知名度使其获得持续发展。而那些履约能力差、可信任程度低的企业,一般不会委托信用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资信评估。无论怎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信评估对企业是一种鞭策,这既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市场信誉,又有利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和市场经济秩序。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企业资信评估也不例外。如果不开展企业资信评估,那么,资信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就必然长时间地停留在研究阶段而得不到应用提高。显然,只有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企业资信评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其理论和方法才能得到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

二、影响企业资信状况的因素

企业的资信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社会各界对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尚不一致。我认为评估企业资信状况应考虑的因素应包括:1.资金实力。一个企业的资金实力强,那么,它按期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债务利息的可能性就大,资信状况就好。反映企业资金实力的财务指标较多,这里主要选择两项:(1)流动资产比率,即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不同行业的企业,这项指标的高低是不一样的。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流动资产比率高,表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强、资信状况好。(2)所有者权益比率,即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权益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所有者权益的比率高,企业的资金实力强、资信状况好。

2.营运能力。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强,表明其运用资金的效率高、资金周转快,按期偿债的可能性大,资信状况好。这里主要选择以下两项营运能力指标:(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它是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的比率。这项比率高,表明企业营运应收账款这项资金的工作效率高,即企业占用一定数额应收账款的条件下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实现的利润多,或企业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及实现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少,从而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改善企业的资信状况。(2)存货周转次数,它是主营业务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这项比率高,表明企业营运存货这项资金的工作效率高。要提高存货周转次数,企业可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是通过增加主营业务收入,从而实现增加主营业务销售成本;二是减少存贷资金占用。以上两方面的措施均有利于企业增加偿还债务资金的来源,从而使其资信状况得到改善。

3.盈利与获现能力。一个企业的盈利与获现能力强,在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和获取的现金就多,按期偿债的可能性就大,资信状况就好。反映企业盈利与获现能力的财务指标较多,这里主要选择以下四项:(l)营业净利润率,即企业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2)资产净利润率,即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3)资产获现比率,即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之和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一功经营、投资现金流出流人的比率,即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之和与其现金流出量之和的比率。前两项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后两项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获现能力。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就大,但这种可能性不一定变成现实;一个企业的获现能力强,它不仅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大,而且这种偿债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也大。不难看出,一个盈利能力与获现能力都很强的企业,其资信状况应该是良好的。

4.履约情况。一个企业近年来的履约率高,均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那么,它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也将会严守信用,保持良好的资信状况。这里选择以下两项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的履约情况:(l)到期贷款偿付率,它是年度内已偿付到期贷款与年度内到期贷款总额的比率。这项比率高,表明企业的履约率高、资信状况好。(2)到期应付账款支付率,它是年度内已支付到期应付账款与年度内到期应付账款总额的比率。这项比率高,表明企业的履约率高、资信状况好。

5.发展前景。一个蓬勃向前发展,预期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前景好的企业,它的偿债能力强,资信状况相对好。这里选择以下内容作为衡量企业发展前景的定性指标:(l)主要产品的产销前景。具有高科技新产品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会不断上升,产品的产销数量会不断增加,那么,该企业主要产品的产销前景看好。(2)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前景。具有高新技术研究队伍、新产品开发能力、新材料应用能力和高新技术装备的企业,应该说其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前景是好的。(3)企业形象及影响力。产品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周到、厂区及周边环境优美、领导及职工的团队精神强且综合素质高的企业,其市场地位高、形象好、影响力大,一般来说,它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好的。

三、企业资信级次的划分

企业资信状况通常用资信级次来表示。因此,如何划分企业资信级次是资信评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既关系到资信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又关系到资信评估方法是否切实可行。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资信级次多一些为好,这样比较符合实际,资信评估结果比较客观。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有人把资信级次划分为10级,而每一级次还要用正、负号加以区别,这实际上就等于把资信级次划分为20级。资信级次的这种划分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本人认为可适当简化。实际上,影响企业资信级次的因素较多,其中许多因素虽然可以量化,但它们并非常数而是变量,而且有些因素(如企业发展前景)只能由评估人员主观判断。因此,企业资信评估的结果难免会受到资信评估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把资信级次划分过细过多不一定就科学,而且可能产生由于资信级次划分过细而导致上下资信级次之间的界限模糊。根据上述分析,我国企业的资信级次可以分为以下9级:

一级为“N”。这一资信级次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盈利能力与获现能力极强、履约情况和发展前景极好、市场信誉极佳。

二级为“AA”级。这一资信级次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盈利能力与获现能力很强、履约情况和发展前景很好、市场信誉很高。

三级为“A”级。这一资信级次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盈利能力与获现能力较强、履约情况和发展前景较好、市场信誉较高。

四级为“BBB”级。这一资信级次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盈利能力与获现能力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履约情况和发展前景欠佳、市场信誉尚可。

五级为“BB”级、六级为“B”级、七级为“CCC”级、八级为“CC”级。这几级资信级次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非良性循环状态、盈利能力与获现能力很不稳定且有时表现为负数、履约情况和发展前景较差或很差。

九级为“C”级。这一资信级次的企业,经常出现亏损或亏损严重、促使其发生良性循环的因素极少,濒临破产或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四、企业资信级次的评定

目前,社会上有关企业资信级次的评定方法不尽一致。企业资信级次的评定方法即企业资信评估的具体操作方法,这里我们采用表格分步骤进行。

1.企业资信评估表。资信评估表在企业资信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格式及内容如下:

企业资信评估表

2.企业资信评估的步骤。从企业资信评估表设计的格式和内容来看,企业资信评估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影响企业资信级次各项因素的“实际值”。这里,“实际值”应根据企业近3至5年的财务会计报表及有关会计资料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必要时也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关于企业发展前景这项因素的“实际值”,应由有关专家、业务人员和领导参照表中“最高分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评定。

(2)确定影响企业资信级次各项因素的“标准值”。从理论上说,标准值是“AAA”纽资信企业各项影响因素及财务指标的最佳值,但在评估工作中应根据被评估企业所属行业或社会上同类企业3-5年相应数据的最佳值分析确定。“发展前景”是一项定性因素,在这里不需要确定“标准值”。

(3)确定或分配影响企业资信级次各项因素及财务指标的最高分数。各项影响因素的最高分数均确定为100分,而各项影响因素下的具体财务指标的分值应根据重要程度分配确定,也可采用平均分配的方法确定,分配情况见企业资信评估表。

(4)确定影响企业资信级次各项因素的权数。按照企业资信评估方法设计的要求,“AAA”级资信企业实际得分的最高值为100分,因此,影响企业资信级次各项因素的权数之和应为“1”,而各项影响因素的权数均在“0”与“1”之间。各项影响因素的权数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分配确定,具体分配情况见企业资信评估表。

(5)计算影响企业资信级次各项因素的实际分数并确定企业资信级次。

计算影响企业资信级次各项因素的实际分数如下:

上式中各项因素中某财务指标的实际值大于其标准值时,应以标准值作为实际值,即实际值只能小于或等于标准值,而不能大于标准值。

计算企业资信评估实际分数并确定: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6

【关键词】新能源;应用;可持续发展

1前言

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峻,亦愈来愈得到全球各国的热点关注。我国的新能源应用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核心技术不完备、市场培育脚步缓慢等,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并不容乐观[1]。由此可见,研究新能源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能源的概述

2.1新能源的特征

和传统的能源对比,新能源的特征为:(1)还没有被大量用作能源进行开发应用,部分仍旧处于起步研发时期;(2)资源赋存状况及物化特点与传统能源存在显著差异;(3)开发应用技术较为复杂,开发成本高;(4)应用环保,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量;(5)储备量大,分布较为广泛,且大部分新能源存在能量密度不足的问题。

2.2新能源的类别

以新能源应用情况及技术开发水平而言,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地区对于新能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不同。西方先进国家将常规的煤炭、石油、水资源及天然气等归类为传统能源,而将小水电界定为新能源。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新能源应用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新能源的类别划分自然也大不相同。现如今,我国大体上将新能源范围界定为:核能、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氢能等9个类别。

3新能源应用现状

3.1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未有完备的核心技术。现阶段,我国能源框架仍旧以石油、天然气及煤矿等常规能源为主,因为新能源应用涵盖了各式各样的领域,相较于传统能源应用,其技术要求要复杂的多,再加上未有完备的核心技术,新能源应用成本高等,从而使得新能源现目前还无法更替传统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2]。

3.2新能源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不景气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新能源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不景气,新能源项目普遍存在亏损情况,新能源行业全面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新能源企业未得到科学合理发展规划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方向模糊,未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我国新能源应用存在较高的对外依赖度,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急速发展需求,需要大规模地向国外进口能源,能源进口较高的依赖度,一方面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负面影响,一方面还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

3.3新能源市场需求没有保障

新能源产品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获悉、接受,再加上缺乏充分的政府引导力度,社会大众新能源消费欲望较弱,使得我国新能源产品需求保障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对新能源产业商业、规模化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在新能源产业中,企业过度关注投资,而不重视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的开发,市场培育进展十分缓慢,造成新能源形成设备闲置、能力浪费的局面[3]。

4强化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峻,亦愈来愈得到全球各国的热点关注。新能源应用凭借其各方面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能源应用方式的不足,构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能源应用模式。全面新能源产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强化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强化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4.1战略定位,经济援助

结合现如今历史背景及新能源技术发展实际状况,我国应当充分认识新能源产业所肩负的艰巨使命,促使新能源更替传统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促使优势能源更替稀缺能源,促使可再生能源更替化石能源等,全面深入强化新能源的战略核心地位[4]。此外,还应当给予新能源产业必要的经济援助,包括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以及投资、信贷政策等。以税收政策为例,可适宜地为供给清洁新能源的相关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半、减免征收,国家应当许可从事新能源开展、应用的企业于纳税前提取风险准备金等。

4.2构建新能源示范工程,设立新能源生态园区

经构建新能源示范工程,促进新能源在部分区域先头展开推广,并发挥示范、聚集作用,进一步达到新能源产业商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应当引入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科学应用企业相互间的关系,设立新能源生态园区,好比金属硅生产厂、太阳能用多晶硅生产厂及芯片级高纯硅生产厂等,全面借助企业内外的资源、能源,积极促进控制成本、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实现[5]。

4.3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企业应当学习国际先进新能源技术成果,在对国际资源技术进行整合利用的一并,实施企业自主创新,以构建起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6]。同时,企业还应当提升新能源技术、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开展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人才功效的充分体现。

5结语

总而言之,鉴于我国未有完备的新能源市场经济发展机制,导致新能源市场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机制条件,为了实现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有效性,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战略定位,经济援助”、“构建新能源示范工程,设立新能源生态园区”、“”等,积极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夏,史长东,程竹,饶金涛.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32(05):86-90.

[2]赵华,张吉平,潘跃明,苏海红.新能源发展能否“风和日丽”?——我国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资源导刊,2011,32(03):16-17.

[3]吴琼,潘光杰.浅析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经济科苑,2012,13(11):60-61.

[4]竹,张任之.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0(03):8-12.

[5]鲁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44-46.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7

关键词:热电厂 生产经营 分析

一、热电联产背景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公认的节能环保技术,正在全国各地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近十年来煤炭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使热电厂的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影响。

以下我以有代表性的一个热电厂为例,对热电厂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二、某热电厂的基本情况

该热电厂位于福建省东部,是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主营供热、发电业务,是福建省应急电源及集中供热基础配套项目。公司现有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额定供汽量为160吨/小时,总投资7亿元,2006年投入商业运行。

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现设有6个职能部门和2个生产部门,公司员工150人,下设四个党支部并成立有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组织。

三、该热电厂的生产经营现状及分析

1.内控管理状况

热电厂自2006年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生产经营稳定,各项排放指标达到国家要求,企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不断完善,自电厂投产以来,解决了区域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全县范围内不再发生拉闸限电现象;同时为区域的54家用热企业实现集中供热,减少了周边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环境污染。

在计划经营管理方面:电厂重视计划管理的龙头作用,根据市场的预测和企业管理实际情况,制定了5年生产经营滚动计划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同时配套有年度、月度经营考核管理办法,通过计划的管控和激励,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始终处于可控和在控状态。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电厂在人员的配置、管控、激励等方面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特别在人员的培养方面,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培养,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为员工的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稳定了职工队伍。

在财务管理方面:按照财务制度进行各种账目管理,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充分发挥财务预算、核算、分析和费用考核在电厂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资金的合理调用,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在财务预算的管控之中。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发电业务管控体系、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技术监督体系的建设,从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管控,做到了管理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3年电厂发电量、供热量创历史新高、各生产能耗创历史新低,机组安全运行各项指标也创历史最好水平。

2.市场营销状况

电厂的主要原料是煤炭,由于国内煤炭行情的变化,从2006年开始,电厂的煤炭采购价格逐年在提高,到2012年上半年达到高峰、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走低。目前电厂使用神华煤和进口烟煤,由于神华集团是世界第一的煤炭运营商,煤炭资源丰富,电厂的煤炭资源能够得到可靠保障。煤炭运输以海运为主,从黄骅港通过5万吨等级的驳船运到莆田,再经过一次短驳送到厂内。

电厂的产品主要有电力和热力,发电送到华东电网,由电网全额收购,发电量按计划电量执行;电厂向周边地区供热,供热量随用热情况实时调整,供热价格由供用热双方根据市场情况签订年度协议。

3.财务状况

根据该电厂投产后各年的财务报表分析,2007年至2012年由于煤炭价格居高不下,与其他大多数热电厂一样,该厂处于亏损经营状态,2012年下半年开始,进口烟煤首先降价,该电厂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将燃料煤种由国内无烟煤改为进口烟煤;同时电厂通过调整筹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通过开辟新的供热市场,增加产品销售;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能耗等,企业终于摆脱了亏损经营的局面,2013年实现盈利。通过2013年的财务报表计算,财务的各项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财务状况基本稳健。

4.企业发展状况

随着燃料价格的回落和电厂管理的提升,热电厂经营状况逐步向好,但企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地方规划调整比较频繁,用热企业整合不到位,供热量比较小,难以形成热电联产规模效益;二是电厂机组偏小,生产能耗比较高。但由于周边地区轻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造纸、印染、纺织、皮革等用热行业很多,潜在的用热量很大,虽然距电厂较远,但随着长距离供热技术的成熟,对一定范围内的用热企业集中供热已具备条件。该电厂通过充分调研,拟建设高参数、大容量、能耗比较低的35万千瓦供热机组,关停目前能耗较高的小机组,利用长距离供热技术,扩大供热规模,大幅度提高供热量,实现“热电联产”的规模效益。

四、各热电厂的经营状况比较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类型、各地区热电厂的经营状况,我对福建、江苏等地区30万千瓦机组、2.5万千瓦机组、6千千瓦机组和其它5万千瓦机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由于各电厂的规模不同,经营状况也有比较大的区别。

①由于电厂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各电厂都重视企业的内控管理,管理各具特色,基本上都能够做到企业稳定生产,使经营效益最大化。

②市场营销方面,由于各电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供热量变化比较大,供热量大的热电厂效益明显提高;发电机组等级高的大电厂由于能耗较低,成本也低,经营效益大;电量、电价水平受地区电网的控制,同地区变化不大。

③在财务稳健性方面,由于电厂资产比较大,社会信誉度比较高,资金来源比较稳定;热电厂的热价可以随煤价调节,所以在煤价高的几年内受到市场的冲击小于一般的火力发电厂。各热电厂的财务状况基本稳健。

④在企业发展方面,由于各热电厂的机组规模和供热条件不一样,企业的发展思路各不相同。

五、结论

通过各类热电厂的调研和分析,国家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方针是正确的,不但能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节约国家的煤炭资源,也使各区域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热电厂大多数具备成熟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生产经营稳定。虽然煤炭价格较高时电厂亏损经营,但在目前煤炭市场行情下电厂能够实现盈利,与单独发电的火电厂相比,受煤炭市场冲击较小,各地区热电厂只要能够达到热电联产规定的供热量,企业就能够生存和发展。同时对热电厂的经营和发展有如下建议:

①供热量的大小决定热电厂经营状况,热电厂的经营要以供热市场拓展为主,发电市场拓展为辅。

②新建或扩建热电厂要根据供热规模进行充分论证,供热量大的区域优先考虑建设生产能耗小的高参数、大容量抽凝供热机组,供热量小的地区优先考虑建设发电供热效率高的背压机组。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8

>> 基于钻石模型的滨海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及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天津滨海新区养老产业的发展 基于研发体系的滨海新区现代化科技新城建设对策研究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茂名滨海新区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展天津市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对策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历程 基于产业链角度的移动互联网安全体系现状、威胁和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GEM模型的吐鲁番葡萄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的移动互联网营销策略研究 生物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天津滨海新区应对策略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发展 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天津市通信管理局. 2012年第二季度天津电信业发展情况[R].天津:天津市通信管理局,2012.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9

1.煤炭经济萧条导致企业盈利负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其与环境和谐的关系,我国煤炭年行业被列为重点整治的对象,越来越被其他行业所替代,并且当今人们越来越依靠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对煤炭的需求量相对来说降低,导致煤炭行业大不如从前,不仅产量相对减少,并且煤炭价格也产生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煤炭价格降低就会导致企业所获得的营业收入大大减少,由此而获得的再生产资金也得不到填补,再加上煤炭行业污染治理等增加的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额大大减少,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现行的生产发展,还会导致煤炭企业资金投入的减少,严重的后果就是会加速煤炭行业的衰退和紧缩。

2.有效营销理念缺乏

企业的产品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销售,为了盈利,而一套合理有效的营销理念是促进产品流通、保证产品价格、扩大盈利金额的有效手段。我国煤炭行业因为是历史产业,受以前狭隘古板的营销理念的影响,销售力度不足,营销手段落后,不能将煤炭及时高效的销售出去。煤炭企业大都是通过广撒网的销售方式,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供需状况不甚了解,仅仅采用被动接受的形式销售产品,由此才导致煤炭不能及时销售出去,资金不能及时回流,影响产业发展。

3.煤炭成本增幅过大

基于煤炭产业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国家重点支持煤炭产业的生产及发展,为煤炭产业制定了许多政策支持条文与行业管控举措,以此来规范、促进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煤炭行业的成本却在逐年增高,利润逐步降低。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煤炭行业属于污染型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治理方可运行,这就为煤炭开采增添了一大笔成本,包括开采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此外,由于煤炭产业的危险性比较高,恶性事故频发,因此企业必须给予工人必要的保险费用以及补贴资金,这也是其成本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4.财务管控体系不健全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想要正常运行所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整合企业资金状况,及时观测资金流向,适时采取财政政策的重要步骤。一个健全合理的财务管控体系就是实现这项工作的保证。我国煤炭行业历年来都是比较重视会计管理,对于财务管控这项工作相对来说不太严谨。企业在对煤炭产量、产品质量、流通销售等方面的监控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十分严格,甚至是放任自流,这就会导致企业资金无监管、财政状况不规范、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状况出现。

二、新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煤炭行业作为一项不断发展、逐步改善的支柱产业,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实施改革,尽快完成旧式产业结构的转变,将煤炭企业带到新经济形势下稳步发展的企业行列中来。通过总结煤炭企业以上各类缺陷,开拓思路、实事求是,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措施,以此来适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

1.推进煤炭企业向可持续经济发展转型

煤炭企业是一种开采自然资源的行业,煤炭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并且开采的过程十分繁复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煤炭行业的任务十分的艰巨,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于煤炭产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其恶劣,并且企业在对煤炭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也会破坏周围的土地、水源等其他资源。因此,必须转变原来的生产模式,加强重视开采过程中破坏环境的因素,尽最大可能采取治理措施,将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率降到最低。此外,在产品进入到流通销售阶段之前对煤炭进行二次加工,一方面降低煤炭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提高煤炭的利用率,保护煤炭资源。

2.创新营销理念,拓展煤炭市场

煤炭企业要想及时高效地销售产品,必须严格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培养新式的营销理念,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采取有效的影响策略。企业要仔细分析社会对于煤炭的需求状况以及煤炭企业的销售状况,有目的有规律的销售煤炭,避免煤炭销售不对路、消费者需求不能满足的状况产生。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现实的市场状况制定相应的营销及管理策略,实现企业内部合理协调、外部顺利运转。同时,企业还需扩大煤炭销售市场,冲破以前的地域、形式的束缚,积极开拓新的销售市场,利用新型的销售模式销售产品,及时出售开采的煤炭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保障资金及时回流以及企业的正常发展。

3.调整企业预算,推进精细化管理

由于构成煤炭产业成本的因素很多,而且比重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煤炭开采前需要预算各项工作所需的资金成本,以此来确定项目的总成本。成本是决定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成本过高显然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必须调整企业预算,合理分配各项工程的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根据企业中各项工程内容调整资金分配,明确资金流向。同时,采取精细化管理的形式,仔细划分成本构成要素,精细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位,权衡各要素在整个生产过程做起到的作用以及所占的比重,合理分配资金成本,在保证高效运转、安全开采、质量保证、保护生态的基础之上,合理安排每一项资金,降低企业成本。只有在成本方面加以改革和控制,才能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增加社会各界的投资与支持,才能加速煤炭企业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财富不断提高的目标。

4.建立健全财务管控机制,严控生产成本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保证。为了使煤炭企业能在资金的保证下顺利运行、在市场竞争中披荆斩棘,企业必须建立有效财务管控机制,以此来加速制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消费需求。煤炭企业应摒弃以前的财管模式,将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改革监控,分别制定相应的管控制度,积极有效实施规定的任务和措施,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的走向,对每项财政支出严格把关,避免造成资金的不合理利用以及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企业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对于制度的遵守情况,还应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对日常生产活动以及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使其严格遵守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规范办事,按要求施工。这样,在完善的财务制度支持之下,加上监管部门的后期监管,才能有效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保证资金流动的公开透明,保证煤炭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新产业发展状况篇10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展的重要会计理念

企业价值最大化理念。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价值最大化作出更为清晰的定义。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不仅要从某一时间段的收入利润表出发,而且要从公司的净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的角度,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平衡影响的情况来计算。基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在基于会计收益理论企业价值最大化,从税务机关的角度思考问题,规定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税基的变化来衡量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所得税。企业会计体系的目标。财务报告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搜集起来,经过专门的手段分析后,将实用性的信息提供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估企业管理受托层的责任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仅趋于国际水平,而且符合中国具体国情。会计基础: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到多元化计量基础。新会计准则体系用谨慎的态度对企业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但适用范围小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范围。

(一)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和创新发展理念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行业只能针对理想状况下但社会上各种情况进行预判分析,然后才去如何做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在当下,并不能很好的适合会计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当下会计行业需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这一点是会计在发展道路中必须拥有基本素养。这些发展理念与国际上的会计行业的认识基本上不谋而合。这些会计从业者在会计的发展道路中对于公允价值等方面在新的经济体当中在国际财务报告?试蚶硎禄崤?准的反射规则的谨慎使用, 高要求的会计标准。

与此同时,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国情的复杂性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没有办法和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具有相同的标准,需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在对于固定资产我国就具有不同的规定。固定资产在我们国家预计的提高净利润价值的因素,然后制定详细的规则,通过引导和不考虑企业年金界定福利计划和通胀,这与我们的真理一致,非常实用。

(二)实质性和可靠性并重原则

我们可以通过新的研究准则发现,在会计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国家会计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发展经济性质的业务的开展,这些业务就是会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在基本原则的实质上增加了信息素质的要求。其次,在具体的标准中,减少规则过于具体,以说明概念和原则,然后根据常见的情况来确定样本规则,并减少测试的数量或百分比的边界。如“原固定资产更新的原始资本20%国界废除;有的甚至有明确的界限,仍然被认为是一个例外, 无形的资产当它们的使用寿命化为零时,这些它们一般还会提供一些基本的条例,与此同时,伴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发展,这些准则开始更加注重安全性和信息来源的正确性,这些都已经在整个会计行业能否在现有的情况下,分析正确的情况来使得信息能够发挥真正的价值,在现实的准则实施过程中,会计的政策等问题,商业的股票交易等,都是需要得到实施的。以及交易资产;计量属性、需求变化等“证据”。 按照事实来说,这些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是整个会计行业思维的核心,这些也保证了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原则和会计目标。

(三)市场经济化

会计的市场化需要整个市场来做大量的前期工作,比如进行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和原来对于计划经济的进行彻底的清理,这些都是需要一代代会计人才进行坚定不移的改革的。我们需要对于确认有新的特征。第一,如果有商业性质的进行确认是否亏损或者盈利,另外,如果没有商业性质的我们就无法来确定,第二,我们要对于初始的成本进行确定合理的公允值。三是资产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有变化需要及时调整的原则。

引导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修订后的标准对金融工具和租金标准的出台,规范处理各种金融创新,交易的资本运营;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报表、财务风险信号提供更透明、更完整的绩效;应付账款按实际利率法,以剩余成本,反映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 新会计准则下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旧的会计标准已经不能适合现代会计发展的步伐,财务报告的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所关心的并不是衡量盈利质量指标缺乏反映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指标的不足,对评价和发展缺乏。修订后的标准对金融工具及租金标准是很有帮助的,各种金融创新的交易,交易的资本运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报表,财务风险 信息公开化、效益完整化;按照新的利率计算方式,剩余价值反映了货币的价值。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 决策有用性原则

water B Neigs教授认为财务分析是通过分析和解释搜集来的、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将结果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进行决策的一种技术。因此,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在新世纪当中,会计开始应用新的价值观,即决策有用,它强调: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向投资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以及类似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全新的分析体系,来帮助客户作出合理的分析和例证。

2. 可理解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清晰明了,便于表明和确认。假定在整个分析体制中,这个分析工具不能够达到理想的目的,并且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还会引导人们走上不正确的道路,并且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些都是整个会计发展中不能够忍受的,因此来建立一个有目的性的分析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可接受性原则

健康的分析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信息只有在得到使用时才能够发挥应该有的作用,假设一个新体系无法被用户接受,那么他们将忽略它或拒绝遵守它。这样,执行会大大减少,结论的合理性往往在分析中不能够被正确的认识。所以,科学的财务分析需要大家都能够进行理解和接受的条件下。

4. 可操作性原则

有关信息必须进行详细的收集,指标体系的设计不能只基于理想环境,要把指标体系的目的和现存的各种因素相结合。如果过于理想化,那么设计出来的分析体系也只是一个理想模型,并不适用。

5. 重要性原则

这里的重要性原则是指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财务分析指标体现各个方面,也就是必须重视。

有关财务的指标必须具有权威性,从各个方面不同的揭示整个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的实际发展状况。但是,全面性也应该有主次顺序的分析企业财务,均衡的全面性不利于评价企业财务的核心问题。因此,指标体系应主要分析对企业财务不利的核心问题。不必逐个剖析所有问题。

6.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如何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获益是在整个指标的建设过程当中有必要进行详细分析的。一些项目的评价指标是非常有用的,但如果对成本指标大于好处,一般应采取放弃指数而不是替代指标,其他低成本,然而,指数是重要的,在指标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应该是指数收集。

(二)新会计准则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会计的准则主要集中在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比如资产、属性等。相对于以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这些变化明显不利。本文在对新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变更财务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环境基于新准则得以重新构建。一个巨大的影响,在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帮助企业信息使用者的财务效益评价,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偿付能力、资本发展、未来前景、发展水平需要在企业的报告当中体现出来。对于企业的实际进程当中,如何能够在实际的发展获得更大的驱动力。

1. 财务效益状况

财务的效率就是资本的获得的回报比上原本资本的总数,这在一定情况下反映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认识自己,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即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些结果得到会计从业者的分析以后反馈给利益相关者,这些投资人关注不同的交易信息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应该高于实际在存款所产生的收益;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债务贷款的稳定良好的操作效率的信用担保,不正常的利润,企业将无法偿还债权人。

2. 偿债能力状况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以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还款和能否具有偿还水准。企业的还款能力是可以通过以往该企业的运行状况和财务报表来得到的,这些是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来进行分析判定的。当下,随着全球的经济运行放缓,这些开始导致企业的还款能力变慢,导致破产风险。专业的会计从?I人员定性的分析整个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的潜力,来分配放款的额度,降低企业出现无法按时还款的概率发生,降低财务风险。

3. 资产营运状况

资产管理是反映整个企业效益规模利用率的最好证明,主要在企业的运转和发展中体现出来。企业的资源是以资本资产―成本―收益―资本循环的逻辑为基础,不断地流动,只有在发展当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使自己的资本变大变强。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就是要实现整个企业的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创造更多的价值。

4. 发展能力状况

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状况就是整个企业所具有的潜力,能够实现多大的收益。几乎所有的会计从业者都关心整个企业的发展,因为这是吸引大众进行投资的一个主要方面,一个没有潜力的企业,不会是一个资本眷恋的企业,也是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这些都关系着利益人的实际收益,可谓重中之重。不同角度对于企业的运行产生影响,如资本收益、营业收入增长等,增加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和理念,创新管理水平,另一个重要因素――员工的素质也要有所提高。在分析企业发展和发展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就可以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运用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1. 上市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态度使我们专注于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的实际效果的时候,会计在稳健性和公允性都值得我们去进行深究,这些都是推进会计行业的发展的基石,合理的规避风险,在当前,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开始导致实体经济已经离不开,资本市场开始衍生各种金融,这些都是整个企业在发展中无法避免的,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变成了重中之重。

具体来说,金融工具的信息将会更加透明,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机制也变的越来越完美。行业内自行进行诊断的机构也开始变得逐渐完善,加强风险管理和金融工具控制的建立。

2. 公允价值的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对过去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型分析, 房产公司会进行有目的的合并测定,但是。开发商主要进行是转移使用权的基础上的利润,这是作为一个房地产业务或房地产作为本质区别的使用和性质的股票出售房地产。新会计准则将房地产作为一种单独的会计资产进行投资,无论是选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都会单独核算。变化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资产结构,特别是在开发商发展进程当中,投资的增加,这些都开始导致公司的风险增大,资产比重严重下降。

从表2中得知,2013年以来,整个房地产行业转变了计量方式以后,对于公司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企业的发展?E西安行增减,在房产投资上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企业发展一般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的公允?r值下,企业采取的新的计量为企业节省了大笔的资金,与此同时,公允性质的增加或者减少开始计算如企业的发展状况当中。

投资性质的公允价值都会对企业的发展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EA,公允价值的净利润占100%以上的贡献者,这意味着如果你剔除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在这部分的公司会计利润的影响。即利润损失为负。对公允价值模式的转换基本上使得公司的利润大幅度的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当公司面对困难情况时,这些举措可以保护一些可信资产不受到损耗。

四、对新会计准则执行的几点思考

1.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对会计人员的重视,提高企业整体质量管理应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实时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质量意识的员工和全过程,建设好企业的控制环境。良好的企业控制环境有利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也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适合企业的发展,建立检验和相关评价指标,对内部控制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保证企业可以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为了使内部控制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支持,这将有助于促进企业长期利益和企业利益一致,有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最终实现。企业还应建立自己的风险防范体系,进行风险评估,力争在可控范围内控制大部分风险。提高内部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是控制的一部分,在内部审计中占重要地位,内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改进。

2. 要防止“规范前不规范的” 原减值准备转回、交易性证券公允价值取得等问题的发生,这些是执行新会计准则应当非常注意的重点区。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