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与原理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5:27

汽车构造与原理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1

[关健词]汽车 太阳能空调 太阳能电池

一、汽车太阳能空调的原理简介

汽车太阳能空调是利用硅型太阳能电池吸收太阳光,太阳辐射能量的光谱,主要以可见光为中心,从0.3um的近紫外线到几微米的红外线。光照射在半导体中存在内电场e的位置,形成合 电子 -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导带中的光生电子聚集在右侧,价带中的电子空位聚集在左侧,产生荷电载体的极化,因此半导体的两侧产生电势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连接半导体制冷片使其工作。在半导体制冷片中,由于接触电位差的存在,使通过接头的电子经历电位突变,当接触电位差与外电场反向时,电子反抗电场力做功eu1,2,其能量来自接头处的晶体点阵,结果使接头温度下降,并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达到降低周围温度的效果。太阳能空调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其转化的能量与太阳光的强度成正比,即太阳光越强,它能转换的热能也越多。

二、太阳能电池简介

硅型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与结构。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一般的半导体采用半导体硅组成。

正电荷为硅原子,负电荷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空穴因为没有电子而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吸收电子而中和,形成p(positive)型半导体。

同样,掺入磷原子以后,因为磷原子有五个电子,所以就会有一个电子变得非常活跃,形成n(negative)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空穴,而p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电子,这样,当p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在接触面形这就是pn结。

当晶片受光后,pn结中,n型半导体的空穴往p型区移动,而p型区中的电子往n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n型区到p型区的电流。然后在pn结中形成电势差,这就形成了电源。

由于半导体不是电的良导体,电子在通过p-n结后如果在半导体中流动,电阻非常大,损耗也就非常大。但如果在上层全部涂上金属,阳光就不能通过,电流就不能产生,因此一般用金属网格覆盖p-n结,以增加入射光的面积。

另外硅表面非常光亮,会反射掉大量的太阳光,不能被电池利用。

将反射损失减小到5%甚至更小。一个电池所能提供的电流和电压毕竟有限,于是人们又将很多电池(通常是36个)并联或串联起来使用,形成太阳能光电板。

三、制冷部分

1.制冷片的组成材料。半导体制冷也称热电制冷,是从20世纪50年代 发展 起来的一门介于制冷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边缘的学科。它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帕尔帖效应,通过直流电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方式。

2.散热风扇的组成材料。散热风扇所使用的散热片材料是铝合金,铝的重量非常轻,因为纯铝太达于柔软,所以都会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铸造而成为铝合金,以获得适当的硬度,不过铝还是占了约百分之九十八左右。

四、控制电路部分

各元件简介:

(1)单片机-p89lpc922。p89lpc922 是一款单片封装的微控制器,适合于许多要求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场合。可以满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p89lpc922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结构,指令执行时间只需2到4个时钟周期。6倍于标准80c51器件。p89lpc922集成了许多系统级的功能,这样可大大减少元件的数目和电路板面积并降低系统的成本。

(2)sp6641b-165ma/500ma碱性dc/dc升压型稳压器。sp6641一款dc-dc升压调节器,其静态电流极低,电池转换效率很高,多用于一些电池供电的设备中,如pda、mp3播放器,及其他手持式设备,sp6641静态电流为10ua,并具有一个0.3ω的n通道充电开关,最低启动电压为0.9v,并具有0.33a或1.0a感应电流限制模块。sp6641提供5引脚sot-23封装。shdn引脚上1na电流的低电平,即可控制sp6641。

(3)温度传感器-lm75a。①lm75a 概述。lm75a 是一个高速i2c 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在-55℃~+125℃的温度范围内将温度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可实现0.125℃的精度。mcu 可以通过i2c 总线直接读取其内部寄存器中的数据,并可通过i2c 对4 个数据寄存器进行操作,以设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lm75a有3 个可选的逻辑地址管脚,使得同一总线上可同时连接8 个器件而不发生地址冲突。

lm75a 可配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它可设置成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周期性地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或进入关断模式来将器件功耗降至最低。os 输出有2 种可选的工作模式:os比较器模式和os 中断模式,os 输出可选择高电平或低电平有效。正常工作模式下,当器件上电时,os 工作在比较器模式,温度阈值为80℃,滞后阈值为75℃。②lm75a 内部寄存器。温度寄存器是一个只读寄存器,包含2个8位的数据字节,由一个高数据字节(ms)和一个低数据字节(ls)组成。这两个字节中只有11位用来存放分辨率为0.125℃的temp数据(以二进制补码数据的形式)。对于8位的i2c总线来说,只要从lm75a的“00地址”连续读两个字节即可(温度的高8位在前)。

③i2c串行接口。在主控器的控制下,lm75a可以通过scl和sda作为从器件连接到i2c总线上。主控器必须提供scl时钟信号,可以通过sda读出器件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到器件中。注意:必须在scl和sda端分别连接一个外部上拉电阻,阻值大约为10kω。lm75a从地址(7位地址)的低3位可由地址引脚a2、a1和a0的逻辑电平来决定。地址的高4位预先设置为‘1001’。表5给出了器件的完地址,从表中可以看出,同一总线上可连接8个器件而不会产生地址冲突。由于输入管脚scl、sda、a2-a0内部无偏置,因此在任何应用中它们都不能悬空(这一点很重要)。

五、汽车太阳能空调的优点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因而开发新的节能,环保, 经济 型产品是时代的要求。而汽车太阳能空调就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我设计的汽车太阳能空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节约能源,节省资金。能源危机问题将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 发展 ,发现新能源将是我们未来的解决方向,而太阳能就是其中的一种。(2)绿色环保。汽车太阳能半导体空调是利用太阳能电池转化的直流电来驱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而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传统的汽车空调是利用燃烧汽油而获得电能来驱动的。(3)结构简单,便宜可行汽车太阳能空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制冷部分,控制部分。综上可以得出一款汽车太阳能空调价格在3000元左右。(4)便于安装使用。无论是新车还是旧车都可以方便的安装上汽车太阳能空调,我们只需将薄膜状的太阳能电池(国内外已有生产)贴在车的顶棚,然后将导线接入空调即可。

参考 文献 :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2

《金牌车主手册》是专为广大车主提供实用知识服务的随车必备书,由《汽车知识》总编辑陈新亚根据多年来为车主们服务的实际经验,从数千封咨询用车问题的来信中,精心挑选出291个最常见的问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合精彩的国片,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详细解答。《金牌车主手册》实用性极强,图片精美,包括开车、用车、养车和购车方方面面的知识,非常适合广大车主和汽车爱好者阅读使用。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气车构造与原理》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第2版)是“陈总编爱车热线书系”之一。作者根据多年来为车友咨询服务的经验,精选了130个与汽车有关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大量精美的汽车图片及简单文字说明,精准地介绍了汽车各个总成部件的构造、原理及最新汽车技术与配置等。《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第2版)全彩印刷,所选图片以透视图、剖视图及原理示意图等为主,可以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汽车内部的具体构造,了解汽车各个部件运作的原理,从而为车友选车购车、用车开车提供基础知识支持。《汽车为什么会“跑”:国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第2版)非常适合汽车爱好者、车主及相关汽车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玩路者:中国自驾车旅行之经典攻略》

《玩路者:中国自驾车旅行之经典攻略瓣,未提及的景点的介绍,可以参考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分省自助游手册。中国的路网处于大建设时期,中国的旅游业也处于大发展阶段。会有更多可以通达的绿色公路,会有真正的汽车旅馆出现,会有这些注定了《玩路者中国自驾车旅行之经典攻略》的内容必须适时更新。《玩路者》将是一本按年份升级的指南。

Hit The Road:敲击路面,是车轮上的美国人对驾车上路的说法。中国的汽车时代已经启幕,中国将要诞生越来越多的玩路者。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3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汽车公共选修课 重要性 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汽车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影响逐渐加大,当今社会迫切需要既有自身专业知识又有汽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为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独立学院应该逐步开展汽车相关的素质教育。全新的办学培养模式下,如何开展汽车素质教育还是有待实践与探索的问题。我结合近几年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产业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据统计,我国汽车工业对GDP的影响系数为10左右,即汽车工业创造1个增长点,可为GDP总值带来10倍的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增多,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6122万多辆,可见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当今大学生就业后,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可避免地要跟汽车打交道,而且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汽车结构、使用和维护。因此,在独立学院中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本的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是现今社会的大势所趋。

当今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时间也具有主动性,尤其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学习,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而且随着社会对当今大学生的要求不断增加,学生对汽车知识的要求也已不再是简单知识的普及和了解,更多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对汽车的驾驶技能、汽车的维护等方面。因此,在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的公共选修课,适应当今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的基本条件

如上所述,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应该教授学生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但是汽车相关知识有其特定的专业特性,对于非汽车及相似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必要掌握非常专业的汽车知识,因此在开设选修课程时要考虑这些特殊性。要想开设一门能被各专业学生普遍接受的汽车公共选修课,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针对性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没有适合全校不同专业类型学生学习的教材,有些偏重于汽车的某一方面(比如偏重汽车文化方面),不够全面;有些则对汽车知识讲授太专业,不容易理解。针对这一现状,我根据课程要求,使用自己编写的校内教材,涵盖了汽车的历史、汽车的构造、汽车电器、汽车驾驶、汽车维护和保养,内容全面而且简单易学,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2.直观形象的教具。

汽车原理上有很多看似复杂的机构,单凭教师课堂语言描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学生容易理解这些机构的原理,就需要有比较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设施。

3.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

汽车驾驶技能的掌握,需要驾驶实习环节来完成。而良好的实习环节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实习场地、实习汽车,以及实习教练员。如果允许,就可以配备汽车操作模拟驾驶台。

4.合理的师资配备。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配备合理的理论教师和实践教练员。现在很多学校的汽车或机械相关专业教师,都具有扎实的与汽车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全具备汽车理论教师的条件。实践教练员可以在社会上选聘具有较高学历、较高教学能力的汽车教练员,或者在教师中选拔培训,并考取教练员证,这样不仅具有双师型教师特点,还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开设全校的汽车公共选修课,既要保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又要保证汽车知识的完整和全面,真正在广大学生中普及汽车相关素质教育。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需要有所安排,要做到内容宽广、深入浅出,同时还要突出重点。

1.课程内容安排。

理论课程主要分七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介绍汽车的发展简史;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的概貌;第三部分介绍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第四部分介绍汽车底盘构造及原理;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的电器仪表;第六部分介绍汽车驾驶技术及交通安全法规;第七部分介绍汽车维护和保养。实践环节则安排学生依次进行发动、起步、换档、转弯、移库、过杆和倒车等基本操作的练习。

2.教学方法安排。

根据教学内容及效果要求,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要使用PPT演示课件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用教练员陪同指导的方式,具体讲授经验如下:

(1)课堂讲授应深入浅出,尽量形象,避免空洞说教。通常教学来说,汽车原理及汽车构造方面的知识相对较深、难度较大,讲授起来比较困难。如果配合生活实际、图片、FLASH动画、视频,以及相关模型,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

(2)教学内容安排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作为一门课程,不仅须把有关汽车原理的基本知识完整、系统地讲授出来,还要重点介绍实用性的知识,如汽车构造、驾驶技术及简单维修常识等,都应给予详细说明。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定性介绍为主,注意保持汽车课原有的结构体系,方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对汽车构造和原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对于经常听到和遇到的有关汽车新技术的名词术语,如: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FI电子控制燃油喷射、SRS安全气囊等,也应当作一些简单介绍,方便学生了解汽车技术发展的现状。

(3)汽车驾驶实习以安全为重,突出技能培养。驾驶实习是汽车公共选修课的重要环节,应以安全为重。开设汽车公选课与办驾校不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重在让学生学习汽车驾驶过程中,了解各机构运作情况和基本原理,掌握初步的驾驶技术。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教练员的陪同和指导下,只进行发动、起步、加减档、转弯、路边停车、移库、过杆和倒车等基本操作,而且实习车速最好不超过10公里/小时。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教学效果,在实车驾驶实习前,最好预先安排学生在汽车操作模拟驾驶台上进行模拟操作。此外,实习车上还应当安装教练员(副驾驶位)用的联动刹车杆,充分保证实习安全。

四、结语

随着汽车在我国的不断普及,社会对汽车方面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强,汽车相关素质教育得到了各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办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加强汽车相关素质教育,积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已经开设几年的《汽车原理与驾驶》公共选修课实践经验,对在独立学院中开展汽车公共选修课浅谈了一些见解和做法,希望能够对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切实提高学生汽车方面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余清,梁松练.高等学校普及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农机化研究,2004,(4):256-257.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4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courses offered by automobil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ppliances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The curriculum requires relatively high practic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Students generally reflect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But in the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electrical appliances, because the school teaching condition and per capita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re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is relatively lacking.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t should strengthen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principles and structures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ppliances, so as to avoid the usu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that is, confirmato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改革;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

Key words: laboratory opening;reform;automotiv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253-02

0 引言

高等业院校制造大类汽车专业的开设的课程非常多,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是其中核心课程之一。课程要求比较高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学生普遍反映出学习难道较大。课程标准要达到了解基本汽车电器、培养汽车电器检修能力,提高学生汽车电器维修技能等。但对于传统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与人均实验设施相对不足,造成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形成相对缺乏,对学生培养提升具有较大的局限和制约影响。所以,在学院倡导下,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总结,基于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非常有利于教学。其核心是以电器实验室为教学基地,通过设置实验项目,学习在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开展,汽车检修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特别是其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相结合。充分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不至于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堂时间内学习消化不了的内容,可以延伸到课后。课程效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汽车电器拆装操作与实验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的知识技能,而且在培养学生解决电器故障的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

1 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体系与教学分析

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这门课程开设于大学二年级,课程开设对于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能力课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车辆使用的蓄电池p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灯与显示装置、汽车辅助电器等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整车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而设置的,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结构原理,具备现代汽车电器拆装、调整、性能检测、维护和保养能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知识,是培养“汽车医生”的重要一环。

在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整个课程的教学中,汽车电器构造是课程教学的基础部分,汽车电器检修是课程教学的目的。通过汽车电器课程教学的实施,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达到以下能力:

①能识别汽车电器设备零部件;

②会描述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③能根据维修手册技术要求拆装电器设备;

④能检查调试电器设备。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诊断系统对汽车技术状态与故障进行识别、判断或预测,进而满足职业岗位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加强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锻炼,避免传统教学中惯用的汽车电器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安排,积极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寻求创设教育情境,利用目前时新的微课教育,安排课前教育,而课堂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汽车电器故障实践项目时,减少验证性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思维与主动性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际操作时间和练习。

结合上述汽车电器课程体系及其教学目标,笔者发现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开展和学生动手时间的把控非常重要。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将是我们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

2 基于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开展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开展问题,解决方法在进行汽车电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结合现代汽车电器发展,充分发掘学生探究知识能力,让学生从汽车电器结构中了解电器变化的实际情况,学生进行汽车电器基本原理和构造的认识,而这些环节归结都需要在实验室开放的大环境中实现。利用实验室开放的大环境,教师加强引导学生就汽车电器原理和结构展开讨论,减少惯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即验证性实验教学。教师有充分的实训教学时间,就可以开展当前流行的以教师示范、学生验证为主教学模式。即教师结合教学计划进行操作示范,并有针对性对实操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后,学生就可以按照教师的示教和结合自身情况开展操作实验,学生有了自主的意识。反观单纯的的验证性试验会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例如:学生对汽车蓄电池的构造了解过程中,知道了解到汽车蓄电池的产生电的原因和当前市场流通汽车蓄电池种类,引导学生知道蓄电池的检测方法是测量电解液密度,但是目前的汽车蓄电池都已经是免维护的,密度量使用密度检测仪有点不贴合实际,最后在学生的探索中得出目前流行使用汽车蓄电池电子检测仪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这些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的探讨,可以加深学生对汽车电器部件结构和测量仪器参考数值的印象,对汽车电器合理维修检测进行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等,对于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也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在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电器设备的检测设备的选择应用,使学生选择合理合规的检测设备,能够进一步增强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通常情况下,汽车电器需要使用设备不仅包括传统的y量仪表、仪器等,还包括一些先进的测试设备,例如博世的FSA740。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为汽车电器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时间的要求是很高的。怎么能够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堂教学中,既要灌输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对于课程的安排是非常难的。想要实现好教学目标,就有必要开展课中与课后的相结合,将课程延伸到课后,给学生良好充足的实验过程和时间。就笔者学校而言,针对此问题就实行从课前延伸到课后开放实验堂,不但是课中开放,课前和课后都是开放,开展课前课后实训课堂的活动。每一天下午安排不同的老师在不同实验室内进行开放,参与的老师每个老师每星期轮流一次,针对各自老师的专长设计讲解一个项目,学生在实验室有不同的老师进行管理与指导。这样就实现教学充分挖掘课后课堂,充实了实训时间,学生真正获得可靠的实训实验保障。

3 结束语

总之,基于实验室开放的汽车电器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打破汽车电器的传统验证性教学模式,提高汽车电器这门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改革有利于提升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值得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邓庆.《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技能考核方法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

[2]崔兴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李雪早.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浅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5

【论文摘要】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随着汽车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推行实践教学成为该课程关键。如何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汽车专业特色建设,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教师要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业,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主要方式为以班级为整体的演示性教学。演示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正确讲解,更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室设备台套数不足,学生很难有操作机会,不能实际操作,教师也不能预计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无法进行针对性讲解,完全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主导地位不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根据生产实际设置故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诊断和排除,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实践指导教师队伍教学脱节。实践指导队伍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教师不注重实践训练,实践课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复教学但是效果不佳。教学队伍的“断层”不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汽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反馈信息无法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并能独立操作,都无法进行测评。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传达到教师那里,造成单向教学,教学效果势必受影响。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的教学方向

设计教学模块,明确目标。

鉴于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汽修、售后或相关部门,该专业学生首先必须掌握构造原理特性等基础知识;其次必须具有独立的故障判断、排除等修理技能。此外,还应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型号、性能特点以及相关设备使用等技能。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将教学工作分为如下几个模块:第一模块:种类型号模块。该模块主要就汽车电气的种类、型号、型号特性等进行分析讲授。第二模块:原理特性模块。该模块为基础模块,通过原理和特性掌握,为下一步学习故障判断和排除打下基础。第三模块:构造、拆装、检修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二模块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第四模块:识图、接线、故障判断和排除模块。该模块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汽修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第五模块:仪器设备使用模块。该模块要求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设备,学会用才能会修。以上模块的划分,是为了使教学知识点更为集中,方便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学习。

一体化教学。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为主线,辅助教学设备为载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视觉、听觉和行动为一体,听课、提问、实践操作相贯通,全方位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培养,不仅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要注意各个模块的相互渗透,以能力为主线,全方位实施。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习,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外场所等教学资源,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注重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 转贴于

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一体化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教学模块的设计,但一定要考虑本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在遵循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注意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浅到深,从基础到专业,避免“断层”;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不能过分注重理论学习,更不能盲目增加实践学习时间,造成理论和实践比例失当,可以将理论学习放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三、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实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现场教学、技能训练、模拟故障三者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通过现场教学进行实践,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行“协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协作教学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定。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包括蓄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认知、充电系统和故障诊断、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判断和排除等,都有大量实践环节,加上教学设备、实践导师缺乏和学生自身兴趣等原因,引入“协作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协作学习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精神为宗旨,根据学生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兴趣,随机分成不同档次,组成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作业。

实行“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侧重于理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忽视实践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总体上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模式,就是给予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对等的地位,提高实践所占比重,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也避免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滥竽充数、相互抄袭的现象,保证了考核的真实性。

结语: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本身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避免脱节。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郭斌峰.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新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0,22.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6

【关键词】中职 汽车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销量已达到1800万辆,已经是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由此也就需要大量的汽车服务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开设汽车专业的中职学校和技校也越来越多。但目前职业学校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校还应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欠缺,动手能力较弱,就业后不能马上适应岗位,存在着二次培训的现象。职业学校如何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服务于企业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那必须转变观念,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要认识到在人才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上与普通教育和传统教育有着本质区别。职业教育应当树立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真正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方针,结合我校教学改革实际,探索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采用各种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学生顺利就业并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遵守客观规律的原则

教学方法改革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按照中职教育课程理念,探索适合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满足汽车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创新性原则

教学方法改革要有创新性和针对性,要能反映当代教育教学方法新的理念,其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4、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方法改革要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和企业实际,满足学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符合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应加强以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行教学改革

根据专业要求和课程特点,针对中职生的现状,我们大胆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具体做法是:

1、选择合适的教材针要突出职业,强化技能的特点,在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象《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等专业课,要选择教材内容偏重实践,突出技能的教材,最好是有校本教材或自编教材。象我校汽车专业主干课程《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等课程使用的就是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

2、把教室搬到实训车间以车间为教室,学生们在车间上课

学习某一系统和部件的构造时,可以直接看到实物,并通过老师对实物的解体了解部件的结构及在车上的位置和作用。在介绍系统和部件的原理时,一方面直接看到了系统和部件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演示其内在的运动状态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

3、按照企业生产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把全部同学进行分组,每一组就是一个学习和实习团队,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各个小组进行管理和工作安排

如每个团队有一个车间主任,负责团队的整体事务,像工作任务的安排以及纪律、卫生、安全等。每个团队有一名生产经理,负责生产任务具体的落实,如制订工作任务书,编排操纵流程和工艺等,每个团队还有若干名小组长,来安排本组人员具体的动手和操作。团队还有库管部、接待部及结算部等,负责各自范围内的工作。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现代企业的氛围,努力做到与企业的无缝接轨。

4、加大实训力度,规范操作程序在实践教学中,要比照现实汽修企业的操作技术规范,按照教材及项目要求,根据学生自己编写的经过修订或点评过的操作工艺,来严格实施

要加大实习、实训力度,规范学生操作程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学习进行新的评价模式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平时的操作技能,平时的作业和实习报告。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体会

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优化专业课程建设

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因此,应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围绕专业方向为前提,专业课程要进一步充实调整电子控制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汽车诊断仪器设备的应用等内容。汽车构造原理应以能代表时代特征的轿车为典型,并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把汽车最新技术结构、原理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培养,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比例合理安排,并真正落到实处,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加强钳工和电工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这是维修人员必备的技能。

2、加速双师型(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从群体上讲是专兼结合的队伍,应能完成理论教学环节,从个体上来说,专业课教师既有教学能力又有本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前提。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训设施的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 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块式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部件工作时的内部运动关系及结构原理,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教学设施方面,专业教室、实习和实验基地必不可少。因此,必须配备先进、完整、齐备、典型的汽车及零部件和总

成,汽车电器、电路,各类电控系统,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等实习、实验设施,保证每一位同学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很快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汽车维修已步入高科技的领域,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通过教学改革,使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更好地肩负起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真正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实用复合型人才培训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马勇智.汽车维护与修理,2001,(2).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7

关键词:汽车工程;课程建设;课程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47-03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同时汽车的普及,大众对汽车的认知程度亟待提高,因此了解汽车知识势在必行,而作为在校大学生更应接受系统的学习。太原理工大学从2007年就开设了全校公选课《汽车工程概论》,车辆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电、机测、液压方向也开设有《汽车工程概论》课程。该课程容量大、服务专业面广,因此对其进行教学建设和实践十分必要。本文对《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提高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划分教学层次,采用多元化的课程目标

《汽车工程概论》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三个工科专业,同时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公选课。由于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汽车知识要求的深度广度不同。因此可以将该课程的教学对象分成A、B、C三个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

A层次是针对车辆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对车辆专业,《汽车工程概论》课程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及早地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将该课程从原来的第3学期提前到第1学期,这样车辆专业的教师在第1学期就与学生有了直接接触,便于解答学生有关专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进行专业介绍和教育。《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知识,明确车辆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车辆工程课程体系的大体框架,激发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兴趣,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B层次是针对机械和工设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专业来说,《汽车工程概论》是唯一的汽车类课程,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要求组织教学。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汽车的性能及相关新技术,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可能从事与汽车有关的工作提供汽车背景知识。

C层次是针对全校学生的公选课。这部分学生工科知识比较弱,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要求方面更强调基本概念。其目的和任务就是普及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的发展趋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鉴赏汽车的能力,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素养。

依据《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三个教学层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

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体系包括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汽车性能与法规和汽车新技术等知识,以及汽车行业现状、汽车运动、名人名厂名商标等内容。教学体系上应该既体现汽车的相关基本知识,又要反映汽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教学大纲要充分体现精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应以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标准为目标,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1。应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了解发动机构造、底盘构造和汽车电器及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工设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了解汽车车身结构及造型方面的知识。

三、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

1.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好《汽车工程概论》课程,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组织保证。为了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由老教师亲自授课,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2)安排经验丰富的教授给青年教师担任教学指导老师,帮助新教师找出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及教学语言表述等方面的问题;(3)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讲课比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4)组织教研活动,研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学内容、进度和要求,增强了教学的计划性和严肃性;(5)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来,以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组织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承担教改项目和教材编写,以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7)加强新技术培训,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不断充实自己,如果仅满足于已有知识,将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通过以上措施,不仅提高了《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而且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能够良性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为本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课程组教师十分重视教材建设,经过充分调研和准备,2011年编写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组织的普通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学科“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工程概论》。教材编写力求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内容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成果,而且还包含汽车发展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本教材由“汽车工业发展史、汽车的分类与特性参数、汽车结构、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维护及运行材料、汽车排放与噪声、新能源汽车”七个基础平台组成,形成了《汽车工程概论》教材体系。教材结构体系经过精心设计,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和循序渐进的叙述顺序,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同时,为了与本课程教材配合使用,编制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投入使用,效果较好。为了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较为广泛,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课堂讲授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侧重点不同。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授课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汽车厂商文化、品牌文化、汽车名人文化、美学文化、著名车展及赛车运动等汽车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工程技术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汽车文化素养。

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中的汽车结构这一章节实践性很强,如果没有实验,学生对汽车内部的结构很难搞清楚,对汽车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验数量,注重实验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探索汽车发展的内在规律。本课程的实验是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巩固课堂所讲授的基本内容。结合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我们将实验课时由2学时改为4学时。最初开设的实验有汽车发动机构造认知、汽车底盘构造认知两个实验,随着实验和实训设备的增加,如新购置了桑塔纳轿车和帕萨特轿车电器实训台、汽车模拟驾驶仪,实验教学在继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汽车电器认知试验及汽车模拟驾驶实验。通过汽车模拟驾驶使学生切实感受对汽车相关系统的操纵,理解各系统的相互配合,如起步过程、变速器换挡过程时离合器操纵等。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我们注重实验环节的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较多,我们安排学生分组分批到实验室,保证学生的动手实验机会。同时为了确保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我们编写了相应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

通过实验课程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更加深入地理解汽车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对汽车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兴趣的学生可参加太原理工大学晋翔车队组织的节能车大赛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设计创新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教学是《汽车工程概论》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互动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

在教学手段上,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存储量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初步开发完成了《汽车工程概论》课程及汽车文化知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可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图表、图片以及大量的专题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使原来许多用传统方法讲授起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增强了趣味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课程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汽车工程概论》课程中的汽车构造部分比较抽象、难懂,如果采用多媒体,通过动画、实验录像等手段,可以让学生很快就建立起清晰的概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多媒体课件还可将最新的汽车技术带到课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广大学生得到最新的教学资源。实践证明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束语

《汽车工程概论》是针对车辆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机械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该课程还是全校公共选修课。通过对《汽车工程概论》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汽车知识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使师资队伍的师德教风、教学水平、教学的规范性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也激发了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召文,高伟.高校非汽车专业《汽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27).

[2]肖生发,罗永革,等.“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A]//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论坛论文集[C].2010.

[3]计云萍,任慧平.“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9,(6).

[4]宋景芬,张国方,等.大学生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论汽车文化教学体系设计[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8

[关键词]课程 汽车构造 同质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149-02

截至2013年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达1.37亿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高等院校对汽车类人才的培养。“汽车构造”课程是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能否有效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并结合目前“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现状,给出了改进措施。

一、“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是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根源

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具有太强的导向性,被普遍认为是造成“大学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出席论坛的多名大学校长认为,现行的评估体系最重要的衡量参数是学校规模、层次和学位点数量,由于评价标准单一,高校追求大而全,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专业反而“失色”。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校长强调,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样化、多元化的,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单一化的,也很难适应社会经济需求。[1]高校中普遍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各学校里普遍存在的教学评估和教学检查,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堂上教师特长的发挥,加剧了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

(二)教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是课程教学同质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各高校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没有追求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竞争,更没有本着适需原则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除总课时有较大差异外,“汽车构造”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同质化倾向,未能体现学校定位的不同,更没能体现专业需求及专业特色。

(三)课程体系的趋同性强化了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

课程体系是反映专业内涵的重要依据,高校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的趋同。[2]不同等级的高校,课程结构体系差别很小,而高校要办出特色,则需在课程设置上融入本校的特色。

另一方面,使用的教材也多为统一的规划教材或推荐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不同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生源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教材。但现在对高校的考核和评估中,常把是否采用规划教材作为衡量指标之一,而同一门课程的规划教材就这么几本,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同质化教育。[3]

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的表现

由于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许多院校都非常重视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改革,但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构成了“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的具体表现。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同质化

“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的同质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总学时,但课程内容不减。随着通识教育的实施,各本科院校的专业课课时在减少,“汽车构造”也不例外,但该课程教学的内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这就造成了课时减少与内容增加矛盾的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各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汽车构造”课程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过小,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过少,感性认识不够,从而使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教内容,教学效果较差。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同质化

“汽车构造”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不够;上课的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实践课及平时观察到的具体实际实现无缝对接。对于更加注重感性认识和亲身实践的“汽车构造”课程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教学方式的同质化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存在两个共性问题:一是“汽车构造”的理论教学,目前基本都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传统的板书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如果使用不当,课堂教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充分体现,且容易造成教学进度过快,信息量过大,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汽车构造”课程一般是在课堂上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在讲解完一大部分内容(如发动机部分或底盘部分),有时甚至是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后才进实验室完成相关的实践环节,这样,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有效联系起来,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往往不是同一个老师,这样对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各院校,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必须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对于“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课堂上除坚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适当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三维仿真教学法等,如条件允许,最好能建设汽车构造专业教室,采用现场教学法。

除常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外,还可以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举行特色专业技能比赛,如汽车构造拆装技能比赛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课堂多媒体讲解―实验室现场教学―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开放性实验四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改革

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应建立基于雇主反馈的持续反应改革机制,由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来设置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汽车构造”这门课程,应基于学校特色或院系独特条件设置课程内容,尤其是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除强调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外,必须把最新的汽车结构、汽车新技术及时补充到“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并在讲授时注意结合目前流行的车型。对于教材中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干脆略过。同时,考虑到课程内容与体系的交叉,为不出现课程内容重复讲授,可将课程内容进行精简。

(三)校本特色教材建设

本科院校“汽车构造”课程普遍采用的是吉林大学陈家瑞主编的教材,该教材虽然比较经典且多次再版更新,但由于现代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仍然存在教材内容滞后问题,教材不能有效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理论教学使用的教材和学生实训的设备不匹配,理论环节讲解的车型、构造和实践环节所用车型、构造不能有效统一的问题。因此,院系可组织骨干教师和专职实验人员,根据实验室已有的教学设备,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尤其是课程实验指导书等,校本教材内容应以实验室现有车型和零部件为主,并作相应的扩展。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论

(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同质化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和课程体系设置的趋同性。

(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教学大纲内容设置的同质化、教学模式的同质化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法、手段的同质化。

(三)针对目前“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认为可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通过校本特色教材建设,以减少或避免该课程教学的同质化倾向。

[ 注 释 ]

[1] 程娓娓,周元宽.校本课程开发:预防我国高校同质化的良方[J].淄博师专学报,2013 (1):21-23.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9

摘要:在汽车及公路交通运输业发达的美国,有资料显示汽车维修业现已成为仅次于饮食业而排名第二的服务行业。一方面国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大都进入我国市场,这将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很大的商机;另一方面,由于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维修技术,给我们传统汽车维修行业带来的挑战,而汽车维修行业又是一个极重要又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关键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现状;策略

汽车维修业将成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极具挑战性的行业,在汽车及公路交通运输业发达的美国,有资料显示汽车维修业现已成为仅次于饮食业而排名第二的服务行业。一方面国外知名汽车制造商大都进入我国市场,这将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很大的商机;另一方面,由于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维修技术,给我们传统汽车维修行业带来的挑战。汽车维修行业是一个极重要又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如何面对当前维修市场的现实情况,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动向,给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要求

1.1 基本要求。

现代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不但要精通传统的机械维修,而且要对当今的电子维修掌握到位,汽车一旦发生故障,要求尽量指标更要治本。目前,汽车维修人才不但要了解汽车构造以及组成,对汽车技术、性能的状况变化和变化标志、原因、规律以及技术事故的诊断等有所了解,还应当对汽车维修相关制度以及修订等有所了解,以及汽车修理厂、保养车的工艺设计能力以及汽车维修工艺相应的组织能力。

1.2 知识结构上的要求。

第一,汽车构造以及原理。包括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和附件以及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四个方面。第二,汽车材料。有汽车专用的金属材料、橡胶与塑料、油漆以及油料。第三,汽车使用。汽车科学使用、安全驾驶以及交通规则。第四,汽车性能与其检测。主要有发动机性能与之技术状况的改变、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性能和技术情况之变化、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第五,汽车维修。涵盖汽车维修机制和其工艺的组成、汽车与其装配、汽车修理厂以及保养场的工艺设计。为此,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必须对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零件、机械原理、电子技术、电工学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2 我国当今汽车维修人才状况

目前汽车维修界的人才素质让人担忧,从某种程度来说,远远不能够胜任现代汽车业飞速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国超过30万的维修企业中有超过200万的汽车维修人员,但是受到过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中高等教育者不足3%,这种情况在个体维修厂尤为突出。因此,培养出适应时展与需求的汽车维修人才是相关高等院校严峻的任务。

3 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 加快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课程体系的适度调整。以往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注重机械方面的维修,对汽车故障往往采取看、听、摸的方式,而对电子电工方面的知识涉及甚少。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还应当新开设电子控制技术、现代汽车新技术等专业课程,机电并重,将机械制造和电工电子有机结合,新增汽车维修工艺组织与经营管理相关课程。

其次,教学条件的改善。为了促使学生对汽车各部分构造、性能以及原理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模式、电视录像、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汽车维修与检测能力,应当安排一定量的实物拆装实践以及检测试验,这对汽车维修专业所具备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促使汽车维修专业更好发展,多媒体教室、汽车实验室必不可少,对汽车以及其组成实物、检测仪器与设备也应当有配备。

再次,教学手段的改进。汽车维修专业更加注重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所有汽车的车型、原理、构造等一一阐述,而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能动的接受知识,在这个基础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学校应当加强学员理论分析能力。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学智慧,以讨论、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3.2 加快复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即从群体上说来,是专兼有机结合的队伍,要有能力完成理论教学,从个体角度看来,专业课的教师同时具备理论以及实践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对理论知识非常精通,对本专业发展前沿时刻关注,同时具备切实的实践经验,这样传授知识时更加游刃有余。应当安排专业教师每年深入生产现场和员工一起解决问题或者参观进修,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技术动态,积极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涵,开阔视野,使自身知识结构和时代共同发展,成为行业内的专家。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是顺应时展的。

3.3 加强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

为了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为了促进企业知识更新,学校可以和企业间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实现对资源、人才的共享。

首先,设备共享。汽车维修专业具备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因此,学校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而汽车维修相关设备价格不菲,对学院而言购置能力有限,而如果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如,将企业在维修中已经丧失维修价值的一些零部件作为学生实验和实习的素材,对资源充分利用。

其次,人力资源共享。教师在传授知识前到生产一线,进行理论以及技能上的培训与学习,了解实际运行中所遇到的技术攻关与难题,修理改良技术等。这样一来,企业今后遇到难题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与指导。此外,高等院校将其所培养出来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过硬、思想品德优秀的人才输送到企业,为提升企业人才结构提供支持,也解决了学校就业压力。

再次,技术信息共享。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一方面,在理论知识上,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第一时间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4 结束语

汽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高科技的渗透使汽车维修行业成为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在这样的环境中,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相关院校只有积极采取措施,跟上时展步伐,才能够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汽车构造与原理篇10

关键词:高职;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一、建立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著名理论家贾春峰认为核心竞争力应当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应当成为企业利润的最重要的来源”,第二是“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所代替”,第三是“能够不断地开拓出产品,具有旺盛、不衰竭、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是其本身独有,它不同于别的高职专业以及中职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构建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有四个: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保证措施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组集合体,是以上四个方面有机整合、整体优化的结果。

二、建立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评价指标的正确选定是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价体系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和要求,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与完成质量的好与坏。建立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定应遵循高职教学规律,评价指标的选定应科学,应尽可能的少而精,结构尽量简单明了,方便统计和操作。

(二)典型性原则

选定的评价指标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应尽可能准确反映本专业固有特点,且和其他专业同样指标比较时具有自己典型的特点。

(三)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全面,应能全面反映本专业的各个要素指标内容,并使评价指标能和评价目标有机地结合组成一个比较合理、逻辑层次分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可比较性原则

在评价指标中,要求指标能体现高职不同专业某一方面的共同本质,在相同提法下经过量的比较来确定专业的差异性。

(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同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统计和分析。

三、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参照上述科学性、典型性、全面性、可比较性和可操作可量化原则,并在注意处理好定性与定量、成果指标与过程指标、质量与效益、客体评估与社会评价等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三层次构建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4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保证措施、实验实训建设),二级指标8项(岗位能力设置、学生就业、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过程控制、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三级指标18项(就业前景、就业岗位设置、就业率、就业岗位对口、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内容、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教学质量过程控制、顶岗实习的质量控制、实验实训基地数量、实验实训项目、实训基地数量、实训项目组成)。

四、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一)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汽车制造领域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相应的管理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从事汽车总装制造、检验和调试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岗位技能,能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配作业、汽车冲压作业、汽车焊接及调整、汽车喷涂作业、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整车下线检测和调试、汽车生产及物流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汽车制造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出的学生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善于和人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有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二)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学生是学校的产品,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应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本,切实做好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高职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为工学结合的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上职教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技术准备制度、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等。工学结合就是一边在企业实习,一边在课堂学习,这种模式即是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方式,也是中国职教的特点和亮点。工学结合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领悟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来提高自己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工学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工作的选择,有助于提前被企业录取。在全国,高职层面开办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校很多,不同的学校办学条件不一样,主流的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有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等。

2.课程体系

要想办好一个专业,让学生学到所需要的知识,课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选择教什么课程和如何教授课程。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学工作的承担者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使教与学相统一。职业教育教师要具有整合职业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科学的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基于汽车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包含16个学习领域,并将16个学习领域划分为具有模块结构特征的初级模块(公共学习领域、汽车材料、汽车电工电子、机械Cad技术、钳工实习)、中级模块(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系统、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驾驶实习)和高级模块(汽车总装技术、汽车生产与物流、汽车生产质量管理、汽车检测技术、顶岗实习、拓展学习领域)。通过对汽车前市场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分析,明确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流程、所需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重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由易到难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组织形式,替而代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

(三)专业建设保证措施

高职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育从职业性和市场化特征出发,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切入点,以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控制为重点,形成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教学质量过程控制

(1)课堂教学的质量控制。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包括:进行教学过程监控,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建设监控,引导和控制教学建设的方向,保证在各项建设中贯彻教学改革精神,固化教学改革成果;反馈监控结果,对教师、课程建设等提供各种帮助信息。监控环节包括督导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和学生评教。通过评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综合评价。校、院两级督学系统实现督教、督学、督管。(2)实训教学监控。实训教学所占比例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实训教学条件是否达到要求;实训教学计划落实情况;能力考核的组织及实施情况;专业技能是否达到能力目标要求。

2.顶岗实习的质量控制

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对顶岗实习的监控从专业管理、实习过程监控、考核监控几方面进行。顶岗实习监控主要监控:实习学生岗位落实情况和在岗表现情况、专业对口落实情况、学生满意度、学生安全状况和心理状况、学生知识需求状况、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学生流动状况、企业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

(四)试验实训基地建设

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试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块。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它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和精力,项目设置的目的主要保证理论课程能更好的实现,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应该要懂得的知识。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项目主要有下面几项:钳工和焊接教学工场、汽车零部件识图情境化教学工场、汽车电工电子情境化教学工场、发动机情境化教学工场、底盘情境化教学工场、汽车电器设备情境化教学工场、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技能实训室、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高职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各大汽车制造厂家、汽车零部件厂家,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对在学校所学内容的一个检验和提高,主要包括汽车制造与装配技能的学习、汽车工艺文件的熟悉、汽车制造与装配中生产与质量管理的过程与要求等,同时在校外实习过程中要尽快的熟悉在学校学习时没有讲授的内容如企业文化、职场规则等,为学生毕业后入职时与企业无缝结合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颜楚华,王章华,刘超.示范性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关系[J].职教论坛,2011.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