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1

感恩节来历简介

来历说法一:源于《圣经》

在旧约《圣经》申命记的16章13-17中,记载了以色列的住棚节:“你由禾场和榨酒池内收藏了以后,应七天举行帐棚节。在这庆节内,你和你的儿女、仆婢,以及在你城镇内的肋未人、外方人、孤儿和寡妇都应欢乐。你应在上主所选定的地方,为上主你的天主举行这庆节七天,因为上主你的天主要在你的一切收获和你着手进行的一切事上祝福你,使你满心喜乐。”

“每年三次,即在无酵节、七七节和帐棚节,你所有的男子都应到上主所选的地方去,朝拜上主你的天主;但不要空手出现在上主面前,每人应照上主你的天主赐予你的,依自己的财力,奉献礼品。”

圣经传说,当年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梅西蒙主召叫,带领60万人出埃及,天主的大能带领他们过红海如干地,避开追兵。但是却因为他们在困难面前只看环境而忘记天主,导致本来十几日可完成的旅程却走了四十年。但天主保守他们,四十年衣不烂,鞋不破,还供给食物。在这一段日子里,他们白天行走,晚上住在棚子里,最后终于进入了迦南地。撒种后的第一年秋天就获得了好的收成。为了感谢神将他们从为奴之地拯救出来,也为了感谢神所赐的安居乐业与丰衣足食,以色列人守住棚节以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直到如今。

来历说法二:“五月花号”的传说

1620xx年英国102人登上了“五月花号”,经过65天艰难的航行来到美洲大陆,又经历了一个严酷的寒冬,到了春天只剩下53个人。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春种,秋收,然后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收成,感谢神保守他们性命存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传承了过感恩节的传统。

过感恩节的意义

感恩节,普遍认为起源于美国,现已为美国的国定节日。美国人对感恩节的重视程度和过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中国人过春节。起初的美国人过感恩节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虔诚的感谢上苍护佑一年来风调雨顺,使庄稼获得了丰收;二是忠心的感谢勤劳善良的土著人对自己的帮助——才保全了性命。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过感恩节的意义和方式已拓展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和形式:

1、亲人团聚。劳燕分飞了一年的家人从天南海北赶回来,会聚在一起倾吐衷肠,感谢亲人对自己关爱与付出。

2、朋友聚会。分享美餐,共叙友情。

3、同事联欢。感谢同事的问候与帮助,感谢同事付出的努力使自己赖以生存的企业又平安健康的度过了一年。

4、拜访师长。感谢师长对自己的教诲、帮助和关怀。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2

一、对感恩文化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与会学者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中华感恩思维的具体内涵和历史价值;深入分析了古代典籍和历史人物的感恩思想;通过文化比较阐释了中外感恩文化的异同。

张岂之指出清明节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感恩节”,是因为它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实质是不忘中华民族的忧患历史和民族奋斗史。如果离开“民族忧患”,就无法理解“民族感恩”的深刻内容;同样,离开民族感恩的和谐理想。也难以认清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北京大学楼宇烈分析“礼”的意义,认为祭祀与感恩源于不忘本,而出于内心的报本则在于敬畏祖先和天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曾春海则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论证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清明节的文化本质在于感恩,清明文化表现的历史意涵、家族的伦理亲情、民族的共同精神世界,是华人心中永恒的文化故乡和精神家园。香港中文大学黄坤尧分析了《礼记・礼运》篇包含的感恩思维,指出它始于饮食的分配,其次提升到生态环境的考虑,最后思考天地的本原所在,这将启发我们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会学者还从中华文明典籍中选择资料,进行论证,说明感恩思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认识高度。浙江大学何俊认为《朱子家礼》中“报”与“感恩”的制礼精神对现代社会伦理建设有参考价值;西北大学刘宝才讨论《菜根谭》中的恩论观念,认为它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一定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讨论了清代全真道龙门派经典《碧苑坛经》中的报恩思想,指出道教中的感恩不局限于个人,还要感恩整个宇宙、社会、民族。广东社科院黄明同解析孙中山思想中蕴含的感恩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忠孝”和“仁爱”。华中科技大学许淳熙对儒释道感恩思想进行比较,说明其特点。西北大学黄留珠对中西感恩文化进行比较,揭示中华感恩文化的特色。北方民族大学武宇林对中日感恩民俗文化进行比较,指出中日感恩文化的异同。

二、深化了对感恩作为社会和谐路径的认识

与会学者从思想文化、现实意义等层面讨论了感恩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国历史上的和谐观念等问题,以开阔的视野揭示感恩与和谐的密切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指出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感恩意识的培养,而感恩意识的培养必须注意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深入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文化有助于发掘和谐与感恩的深层意蕴。黄帝陵基金会孙天义指出在新时期深入挖掘感恩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西北大学张茂泽指出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人们对文明感恩有所认识。陕西社科院佘树声、韩金科分析老子的思想,提出和谐是老子哲学的主轴。中山大学张荣芳探讨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理论和实践,指出只要善于取舍,孝道对当今建构和谐社会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讨论了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和谐思想,认为他以“太和所谓道”为本体论根据,以“民胞物与”为社会理想,以“和乐道之端”为人生境界,以“仇必和而解”为思维方式,构建了自己的和谐哲学体系,“和”是张载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山大学林家有指出孙中山民族精神以调和中西矛盾、实现民族团结统一、社会进步为目的,这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意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肖永明、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山东经济学院王继训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中和”观念,指出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文物出版社葛承雍、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陕西师范大学田文棠、陕西省政协陆栋等多位学者分析了感恩缺失的社会现象及其原因,从中华文化中提炼出关于社会和谐的理念,并揭示其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在研究方法上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印象。

三、在民族和谐方面取得有意义的学术成果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本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有多位专家从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和谐这一重要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对中国历史上民族和谐观念进行梳理,认为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应从具体的历史环境来考察,分清主流和支流。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总的趋势是各民族的相互接近、互相融合,推动历史向前发展。陕西考古研究院石兴邦从考古学的角度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的特点是“一元多支”与“众支融合”。宁夏社科院李范文论述了西夏时期的民族融合,指出西夏是我国西北地区以党项族为主体,与汉、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国家。西夏王朝的建立大大推进了其境内各民族的融合。西夏特别重视吸收和利用中原汉族文化,西夏文化既是西北民族融合的产物,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民族大学王尧指出汉藏文化交融与民族认同对民族和谐具有重大历史进步意义。北方民族大学束锡红通过民族学实地调研探讨甘南牧区汉藏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祁进玉从民族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加强对民族地区民众生活状况的实地调研。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通过对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的人类学调研指出塔吉克人虽然生活贫困,但却创造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这为人们审视现代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良警宇从黎族清明文化与祖先崇拜习俗揭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学者们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将文献分析、历史分析与实证方法紧密结合方面。

四、清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在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3

论文关键词:高校 爱国主义 教学内容

论文摘要:多年来,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高等院校教学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还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多年来,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目前主要是通过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来进行的。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行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高等院校教学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还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一、结合时事教育,增强国防安全意识

高校大学生出生于和平时期,成长于和平环境,没有对战争的了解和感受,也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的血雨腥风,长期的安逸生活,往往会淡化忧患意识,消解国防精神,使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感走向低落。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和平时期,越要加强国防安全意识教育。高等院校一定要借助于国际、国内一些重大事件,及时、有效地展开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爱国主义时事教育,使青年学生真正了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复杂性,明白国防安全对国家兴衰的重大意义。增强他们的国防安全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担当起维护国防安全的责任。

其实,借助于现代网络,大学生们对国际、国内时事的了解绝对不比老师少,但是,受年龄和知识的局限,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件的表层,当作新闻浏览而已,缺乏对事件的深入思考。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借助于时事教育课,敏感、准确把握国内外时事,进行及时地、有针对性的深入解析,以帮助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国际、国内形势,提高国防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提倡礼仪教育,养成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帮。文化典籍,无不涉及到礼;家庭社会无不遵循礼仪。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强调了礼在修身、行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礼记曲礼上》这样推崇礼仪:“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认为礼仪是人和走兽得以区别的重要依据。在《荀子大略》中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又一次强调礼仪在人们做人、做事中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不仅崇尚礼仪,而且还将礼仪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借以表达孝心、诚心、忠心。因此,中华民族用“父母之帮”来称谓我们的“祖国”,以此表达自己与祖国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现在礼仪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关乎事情的成败、国家的安定,是中国文化情结的外显形式,它对养成爱国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第六点明确指出,要“提倡必要礼仪,增强爱国意识”并且强调了“特别要提倡有助于培养对国旗、国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要求人们升国旗、唱国歌时要庄严肃立,行注目礼等。当然这只是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起码礼仪,对于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有义务学习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中能够表现爱国主义的礼仪,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因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势在必行。

首先,要编辑出版合适的富含爱国主义礼仪的教材,这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目前广州教育局已开始中小学生礼仪教育,一些贴心而又生活化的课题将引导学生熟悉文明礼仪,书中的内容很全面衣食住行都有,没有说教的色彩,有的是建议,小故事,小幽默,以理服人,学生都比较喜欢看这样的书,有的还以名人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学生礼仪的重要性,让学生对礼仪的印象更为深刻。而我国大学生还从未经历过这方面的教育,更缺乏爱国主义方面的礼仪教育,因此,通过编写爱国主义礼仪教材,一方面可以促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从心底认同爱国主义,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要组织大学生通过开展礼仪实践,进一步深化爱国情感。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国家重要纪念日以静默、祭扫等传统礼仪方式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还可以通过组织拍话剧的形式,使高校大学生融入角色,深入认识、体会爱国主义礼仪的深刻含义,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还要引导学生们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这也是礼仪教育的目的所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了礼仪与爱国之间的关系,借升旗仪式、开展大型纪念活动之机组织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礼仪实践,通过礼仪实践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兴礼仪教育恰是应对市场经济负效应的一剂良方。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方面的礼仪教育,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同时也是青年人了解传统文化、加深爱国之情的良方。高校要应用好这一有利武器,来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转贴于

三、开展感恩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情怀

感恩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促进渠道。在我国的历史上,爱国主义是孝文化的精华,也是孝文化的升华。《孝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倡导的就是要求子女勤俭节约,而对父母孝顺、感恩。而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获得社会的帮助,因此,我们可以把倡导勤俭节约、感恩父母的孝悌之情延伸成对社会的感恩、回馈。即谨身节用以养社会,用感恩教育培养高校大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有很好的感恩启蒙教育。古人教育孩子背诵的《三字经》里面有这样一段:“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就是一种很好的感恩教育。但时展到今天,高校大学生的感恩之心缺失现状却令人堪忧。他们中的“一些人体会不到关心、照顾人的辛苦,自然很难对曾经关心、照顾过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1]这将直接导致他们爱国主义情感的缺失。我们对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高校大学生更需要进行感恩教育,大学生只有怀有对家人、对朋友的感恩之心,才能够回报国家和社会,才能够怀有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感恩教育包括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感恩祖国对我们的培育之恩,乡土对我们的哺育之恩,社会对我们的承纳之恩等。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效仿古人选取真实而感人的事例,汇集成册,配以形式优美的漫画和音乐,采用多种手段共同作用于感恩教育实施的整个过程。同时,还可以借助于成人仪式等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高等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唤醒大学生对祖国、同胞、乡土的感恩之心,进而培养其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利用传统民俗教育,加深民族认同感

“爱国主义情感实际上就是民族认同感。我们不能指望从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应该从传统文化中、从生活实际中、从民风民俗中领悟中华民族的特征。通过旅游寻根、祭典祖先、解读家谱和考察节日,可以使青少年一代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2]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在高校大学生的爱主义教育中,如果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的太少,将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失去可以依托的根基,成为飘渺的空中楼阁。

众所周知,我国有很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合家团圆的春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和花灯会、扫墓的清明节、赛龙舟的端午节、团圆丰收的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对加深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注意利用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来加深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进而达到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开设一些有关传统文化、民族风俗的选修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以此来加深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要鼓励高校大学生及其社团组织结合传统节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学校和社会也要有目的地创造一些这样的机会,让高校大学生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味中国传统民俗的博大精深之处,燃起他们内心深藏的爱国热情。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3]高校的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河.咱们的感恩教育有点晚[N].东方今报,2005-10-26.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4

关键词: 西方感恩教育 内涵 内容 方法与途径 借鉴价值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意欲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点拨和引导,通过教育促使人们具有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所谓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受教育者个体内心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受教育者对某些事件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中西方文化历来重视感恩教育。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环境、理论基础不同,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都存在着差异,学习西方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对促进我国感恩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西方感恩教育的内容

(一)受基督教影响深厚的感恩教育

西方的感恩,最初源于基督教的教义,是一个宗教味比较浓厚的概念,原意是信徒感谢上帝的儿子耶稣为了拯救世人所做的牺牲——被钉在十字架和感谢上帝的慈爱与宽容。所以基督教的感恩思想来源主要是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人的幸福完全源于上帝的恩典和慈爱,因而要听从上帝的旨意“凡事谢恩”。基督教认为我们拥有的生命、健康、家庭、父母、亲人等都是上帝所赐予的,不论是挫折还是顺利,蒙福还是遭难,平安还是危险等,都是上帝的旨意,人要在这个经历中心存感激。这种通过基督教教义对人们进行的感恩教育在西方已经根深蒂固。

1.博爱。博爱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广泛的爱,不仅是上帝对人们的爱,而且是人们对上帝的爱的回报。基督教所倡导的爱是指不仅要爱邻居、爱他人,而且要爱罪人,这种博爱是无差别无条件的爱。《圣经》认为,做善事是与神接近,进而获得灵魂的拯救。

2.平等。在基督教中感恩思想的本质是对上帝创造的世界的感激,从而将这种感恩延伸到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所以受恩者对施恩者不是一对一的酬谢,而更多地体现为互助,在这种感恩思想中倡导的是一种平等互助思想。

(二)西方感恩教育的内容

西方感恩教育内容受基督教影响,主要强调拯救灵魂和培养良好行为。

1.因生命而感恩。感恩是生命中的支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这一次生命的历程而珍重、珍爱和珍惜是西方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1986年,美国品德教育学会编制《品德教育教程》,使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更加系统化。

2.为爱而感恩。感恩是因为爱,感恩即成为表达爱的主要形式,且人们需要博爱。爱是什么?西方人受宗教的影响,不仅要爱上帝、陌生人和自然,还要爱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是西方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联邦教育局编写的《对美国民主的热忱》一书,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具有对国家、对社会的热爱和感激,有了这种感恩之情,就能真诚地遵守法律、维护正义、热爱国家并为之牺牲。这样的西方文化培养了西方人乐善好施的品质,造就了众多慈善家和发达的慈善事业。

3.以行而感谢。感谢不仅用于言更要施于行,人与人之间由于感谢的行动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感谢是基于尊重,尊重是换得他人对自己认可和接纳的途径,而感谢则是它的表达形式。以行为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便使感谢富有了浓厚的情意。这种尽心、尽力、尽意的行为虽然细微却能温暖人心。如美国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实践中,倡导按照社会现实进行感恩意识的培育,反对与社会脱离的、知行脱节的传统灌输,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中。

三、西方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与需要之人。唤醒人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氛围。感恩教育的目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与途径才能最终实现。

(一)宗教生活的渗透

西方社会中,感恩教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厚的感恩教育思想蕴藏在宗教感化中、节日氛围里。在英国,教堂里的墙上都写着感恩和思考这两个词时刻提醒着人们。在美国,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周四的感恩节都会举行活动来纪念耶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感恩,在一些仪式中也会有感恩活动,如结婚、丧葬、聚会等活动中都有感恩仪式。大家会朗诵或念感恩辞来祈祷,感恩的大致内容为感谢上帝赐予人们丰富的食物、相遇的机缘、幸福的生活等。美国人最常说的话就是“Thank you”,在家人或夫妻之间也最常说这句话。

(二)情感教育和心灵体验

西方注重从心理影响教育。在家庭中,父母很注重通过心灵教育和情感教育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注重孩子的个人情感并且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学校教育中,倡导按照社会现实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反对与社会脱离的、知行脱节的传统灌输,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中。政府斥资建有众多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渗透着主流文化所提倡的感恩观念和爱国之情,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因而感恩教育的时效性较强。

四、西方感恩教育的借鉴价值

(一)尊重受教育者主体的平等性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西方的感恩思想是围绕着“神”的感恩,本质是对上帝感恩,通过感激世界感激上帝。其中蕴含着以上帝为中心的集体主义,倡导着平等和博爱的感恩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协调了社会矛盾,而且增加了融洽度,也体现出西方感恩注重主体人格的平等性和内发性的特点。比如说,在美国的感恩教育传输的是一种以上帝为中心的集体主义,每个人都是感恩者和感恩的对象,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一般很少有图报的心理,他们更强调我帮你,你帮他,他再帮助其他人。在这个环节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样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感恩应具有人格平等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在家庭内部,父子、夫妻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地位平等。同时也要尊老爱幼,没有所谓的位尊者和位卑者,施恩者不是高高在上的,受恩者也不应该俯首帖耳,这种平等性是感恩教育得以施行的重要基础。

(二)注重感恩教育从特定的情境向日常生活中过渡

在注重人格平等地位的同时,还要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在西方,感恩是宗教生活中的一部分,西方的感恩已经从特定的宗教活动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种文化和社会秩序,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很多感恩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有时活动形式大于内容,与现实生活是相脱节的,受教育者不容易将这种体验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在今后的感恩教育中,要注重实践的时效性和实践环境的营造。通过环境的营造,为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使感恩自然而然地变成一种大家自愿遵守的规则和秩序。

(三)注重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大学生感恩教育方法以正面灌输的显性教育为主。过多的灌输,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极易受到思想上的排斥和抵制。近年来,高校虽十分强调社会实践,也组织部分学生开展了志愿者、勤工助学、支教等活动,但有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则多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未收到良好的感恩教育成效。

借助体验性教育启发受教育者,使他们养成感恩的德性,是西方感恩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国经过两次德育改革,形成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而又突出隐性教育的美式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美国感恩教育模式,考察具体实践方法,借鉴其实践经验,将有助于我国感恩教育实践方法的优化和提高。如借鉴美国人过“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的经验,把感恩的内涵渗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同时,我们也要摒弃传统中国重知识而轻感情的教育模式,注重情感的交流,使感恩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不断拓展感恩教育的途径,寻求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

(四)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

为有效开展感恩教育,要建立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创造一个和谐的大环境。托马斯·里克纳认为:“主流价值观教育要取得长久成功,必须依赖于学校之外的力量,通过学校、家庭与社区共同协作,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感恩的环境是孕育感恩的品质的前提和保障,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家庭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学校在积极建设校园感恩文化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宣传和指导,制造积极的感恩舆论和树立感恩楷模,以强化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玄武,金川.比较德育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

[2]徐芳,张红芳.中西感恩思想比较[J].宁夏党校学报,2007(2).

[3]何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4]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5

从感恩节说起

万圣节刚刚过去,在西方,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了节日的气氛,因为即将到来的感恩节,拉开了年底长达一个多月圣诞元旦欢庆时节的序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与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开始采购和置办“年货”和装饰品。

谈到感恩节,自然不得不谈谈感恩节的美食,尽管鲜美而又绵软可口的火鸡是如今感恩节庆祝活动当中的主菜,但在美国人的祖先于新大陆过头一个感恩节的餐桌上,火鸡并不是最受欢迎的代表性菜肴。

1621年,当普利茅斯的英国殖民者与万帕诺亚格印第安人(Wampanoag Indians,北美印第安人阿尔琴族一部落, 后移居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庆祝头一个感恩节时,他们狼吞虎咽的食品要丰富得多,而不仅是火鸡。由于当时龙虾、鹅、鸭子、海豹、美洲鳗和鳕鱼都很丰饶,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第一个感恩节的主要菜肴。历史学家只能确定有两种食品出现在那一年秋天的感恩节菜单上——鹿肉和野鸟。如果我们不能肯定火鸡曾出现在头一个感恩节盛宴上的话,那火鸡又怎样成了如今感恩节的主要“吉祥物”呢?

在西方,感恩节的意义不亚于中国的“春节”,阖家团聚的温馨,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派对绝对是少不了的,但是很遗憾的是,在现代人快捷、忙碌的“消费主义”影响下,对于许多普通美国人来说,感恩节代表着“吃”与“玩”,一大家子人“放松”与“休息”的一天,再联想到我们戏谑语言中的“元宵节”、“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从这个角度来说,节日的形式化是商业社会的必然,是不分东方西方的。

任何节日,表现为仪式、聚会和美食,而往深层次走,就是精神力量的体现了,感恩节的英文是Thank Giving Day,在这一天,人们会对家人以及周围的人们道出一声“谢谢”,不仅仅是这个节日的标志,更是巩固和传播他们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充满人性光辉和温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感染每一位节日的体验者,起到加深对西方传统文化理解,消除文化间隔阂,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的。

总之,一个节日,最重要的在于其精神意义,失去了精神的节日同普通的周末又有什么分别呢?希望我们都能够关注精神,心存感恩与敬畏。

家宴回归

感恩节来了,在当下商业化的社会中,西方的节日总是伴随着消费而生,却往往忽视了节日本身的实在内涵。

几千年的历史,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自不必言,但是很多人忘了,我们的先辈,对于食物也十分尊重与敬畏,否则,怎会有皇帝春天在社稷坛的劝农亲耕?怎会有西方人们餐前的祷告?西方人的感恩节,东方人的春节,人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岁末年初的这一天,全家团聚,向天地虔诚的祷告,感谢自然的恩赐。

基于节日的仪式感,人们会盛装出席属于这个节日的家宴,华服美器、丝竹管弦,用来衬托的,不止是盘中美食,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互动,宴席也好,食物也好,寄托的,是人与人的互助与感恩,一如当初登上美国新大陆的清教徒,惊喜的发现,在这个陌生的大陆上,一群陌生而友好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来了急需的粮食,为了纪念,感恩节这一天,每个美国人都会对身边的人诚挚的道一声:“谢谢。”

自古以来,中国人最为常见的感恩表达,便是请客吃饭。用最值得敬畏,值得尊重的食物,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友谊,何等真诚?回馈对方的同时,何尝不是回馈自己?

作为餐饮人,我常常痛心于人们在商业化的路上走得太快,却遗忘了本该坚守的一些东西,比如对生命的尊重,对食物的尊重,于是,浪费来了,垃圾食品来了,转基因食品来了,有毒食品来了……人们之间的信任,需要用我们的尊重来确立。

在传统的商务消费与公务宴请增长逐渐放缓,我们看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于高端家宴消费的意识却在逐渐增强,人们都在讨论今年的“餐饮寒冬”,但我却认为,相比以往粗放型的快餐、奢华两极分化的餐饮格局,谁能够把握住家宴市场,谁才会在未来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王子厨房”为什么取名为厨房而非餐厅?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6

【关键词】跨文化语言 文化意识 交际 差异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9-01

思考一:语言与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1.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

2.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

思考二:了解中西方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轻松漫步英语世界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我国2011年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也列为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提出要求:“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到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现在许多英语教学都只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英语的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势在必行。

思考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补充自己的语言储备。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应和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同步进行、紧密结合。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短语、句子和语篇要进行适当的扩展,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以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比如学生在进行课外的英语视听或阅读训练,在欣赏一些英语电影或者阅读一些英语小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pun words(双关语),如果学生不了解语言背后文化的相关知识,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意味。

思考四:三大西方节日孕育我校英语特色活动,进一步营造真实、浓厚的文化氛围

1.Christmas Day 圣诞节

作为西方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圣诞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如果没有这个特定的日子来怀抱期许,如果没有架着雪橇、赶着驯鹿、白胡子大红袄的圣诞老人来延续孩子们对童话故事的迷恋,我们和孩子又以何名义来拥抱每一个新年呢?节日的意义和力量对孩子们来说是无穷的,老师借由孩子们的这种热情举办一年一度的圣诞欢乐派对暨英语单词王比赛,孩子们热情参与、积极准备。活动中既有精彩的英语歌曲表演,也有激烈的单词王竞赛,在圣诞这个节日的名义下充分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体验西方最盛大的节日,了解相关圣诞的风俗、来历,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和好评,不失为一例成功的文化意识渗透和培养的案例。

2.Thanks?鄄giving day 感恩节

节日的起源是那段关于梦想、奋斗、感激的传奇故事。感恩节,这个传统的美国节日因为有了感恩的含义所以变得特别有教育意义。课堂上,老师正在与孩子们分享那段传奇的故事。孩子们听地认真、老师讲地起劲。PPT里面播放着各种与感恩节相关的食物、风俗等。当图片中出现火鸡、玉米、布丁等感恩节传统美食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发出“哇”的赞叹声。从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节日的氛围,美食的力量是无穷的。感恩节不仅是个美食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感恩的日子。人们在收获美食的同时体验的是一份情谊,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助人为乐的热情。故事讲完,孩子们被故事深深感动了,老师趁热打铁的说:“Anyway, this is a time to say thank you. So how about you? ” 此时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用简单的英语表达着内心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虽然是朴素的语言,但是学生一句“I want to thank my mum, she helps me a lot.”也把老师感动了,孩子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的心型感恩卡片把自己的感激用笔记录在了上面,并贴在了班级的感恩树上(our thank you tree),看着那一张张五颜六色写满感恩话语的卡片,老师和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起幸福的微笑。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关于感恩节的起源、历史和风俗,还切身的体验了节日的深刻含义。

3.Halloween 万圣节

这一个西方“鬼节”承载了孩子们对“Trick or treat”的热切期盼。从课前让学生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再到教学过程中,介绍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来历、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仅了解了各方面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情感体验。分年级进行的各式各样的万圣节活动如:亲子制作南瓜灯、万圣节装扮比赛、万圣歌曲大家唱再到万圣节面具的制作等等活动,都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体验中完成了对节日、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了文化的渗透。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的激情带出课堂、带出学校、带进生活。

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是语言的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这一土壤。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学习更是一种体验感知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1994.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45

一、思想品德课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感情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把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精神告知学生后,问他们:“你们现在多大年龄?”同学们回答:十“三四岁”。我接着说:“我国2020年远景规划的目标正在实现,你们这一代将是‘和谐繁荣、发达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祖国宏伟蓝图的描绘很大程度取决于你们这一代人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关心国家兴衰,捍卫国家尊严,是你们的历史责任。”学生一旦正确理解到自己应该负的社会责任,就会在思想上把它当作分内事,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逐步形成意志和信念,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去负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二)从历史、现实的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经常问学生,中国是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强盛的历史。但是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现在我国的经济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为什么还相对滞后?学生通过讨论认为,一是清朝时期,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科学技术落后,诸如此类问题,我明确地说明,其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不发达,“落后就要挨打”,进而从历史、现实的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用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如爱国将领吉鸿昌的故事,1931年,吉鸿昌赴美考察,一天,他和国民党驻美使馆的一个参赞去邮局寄包裹,当邮局工作人员知道他是中国人后,便对他进行侮辱。随行参赞埋怨吉鸿昌不该说自己是中国人,而应该说是日本人。吉鸿昌听了怒不可遏,揪住这位参赞的衣领大声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死也不会当洋奴!”回到住处,他立刻找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了“我是中国人”五个字,并佩戴在胸前,昂首挺胸地出入于美国人之间。吉鸿昌是一个有强烈爱国心的人,是一个愿意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无怨无悔的爱国将领。他的爱国精神是永存的,时刻激励我们为了国家利益奉献自己的全部。通过这个例子,教育学生要有民族气节,要有民族自尊心,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二、思想品德课应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合理利用思想品德课,让学生总结纪律、卫生、两操的情况,学生在总结中提出个别同学不遵守纪律,上自习乱说话,还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卫生区域不认真负责,清扫不干净,及个别学生做操不整齐,这些都影响了本班的成绩。与之相反的是,有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能主动帮其他同学扫地、擦窗等。我在总结中提出帮助别人,热爱班集体是一种美德,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当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最高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集体主义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和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牺牲精,我号召学生都这样做,长期坚持,学生就能逐渐懂得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应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形成集体观念。

三、思想品德课应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哭泣的自然》教学中,我告诉学生:“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今天,由于滥砍滥伐、水土流失、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等因素,它已经变得非常脆弱,许多地方正面临着江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就拿我们不节约用水来说吧,如果有一天,地球水资源枯竭,我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因此,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不能仅有担忧,而更多地是采取果断的行动,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地球。”

第一,我们应该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等,不浪费纸张,节约粮食,再不要让生态环境付出高昂的代价。

第二,我们应当节约资源,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减少污染,不随便丢垃圾,不乱扔塑料袋和废旧电池,将垃圾分类处理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透支有限的资源。

第三,我们应当学会保护自然万物,不随地吐痰,多种花草树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因为缺少了可爱的动物和植物,我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四、思想品德课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小品,一首好歌,一段故事,一次出游,一次参观,一次劳动等,都是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要善于抓住交流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教师要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普通人做起,向培养一个优秀的人努力,这是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五、思想品德课应对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三字经》中说:“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

在思想品德课上,我大力倡导学生要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学生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这样能使每个家庭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六、思想品德课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8

(一)开放性

新媒体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观点。比如,通过发送短信息、网络微信群聊和博客日志等。与此同时,参与者也不可避免地接受来自外界的评价、建议等方面信息的影响。这种交流平台不仅完成了交流互动,而且拓宽了公众的参与度,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发言的局限性。高校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优势,把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制度设置、感人事迹等对学生进行公开宣传,使大学生成为积极、热情的参与者。此外,在感恩教育主体方面,只依靠学校单方面作出努力的封闭式教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重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教育平台。

(二)平等性

新媒体给公众创造了一个信息平等交汇的空间,每一个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触及敏感话题,沟通交流的双方甚至多方同时可以把年龄、性别、身份、地域和种族等基本情况隐藏,在这样虚拟的情境下,没有传统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相对平等。高校感恩教育是在平等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心理特点更为突出,他们需要被尊重和肯定,在生活细微处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新媒体虚拟的社交环境,为大学生感受爱和传播爱积极、热情、团结地走到一起提供了可能。因此,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三)多样性

新媒体是一个承载着复杂多样信息资源的广阔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网络门户等众多渠道接触各种文化和思想,并深受影响;同时他们运用网络视频直播、文字同步互动、短信即时群发等传播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利益诉求,向外界输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高校感恩教育带来挑战。高校要抢占新媒体阵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提高感恩意识,必须适应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主动开发和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注重于服务大众,提高用户体验,这个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采取单向强制性灌输的手段,应该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显性与隐性有机结合的教育方法,使高校感恩教育生动活泼。

(四)及时性

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及时。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经历人为操作的呈递环节,这些环节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意义上说不具有时效性。而新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的不仅是空间,而且还有时间。这种改变有利于人们对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都有较多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实效的取得必须重视信息的及时传播和舆论的引导。就信息传递的效率而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参与度,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意义。当校园涌现感恩事迹,学生们会在第一时间参与讨论并发表看法,学校应该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及时引导舆论,把感恩事迹的闪光点迅速传播,形成校园正能量,使感恩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

新媒体热潮强势席卷校园对感恩教育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在校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给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带来挑战。高校必须把握新媒体形式下感恩教育的新特点,善于借力新媒体优势,通过完善制度、培育校园文化、优化舆论、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四者合作等措施,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构建高校感恩教育新环境。

(一)制度环境: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感恩体系

新媒体下高校相关制度的建立是高校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的体现,是高校教育理念得以落实和大学生健全人格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应对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必须建立有章可循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明确思路、原则、方法、机制等,为感恩教育正常运行提供条件。高校感恩教育制度的建立,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文化的传承,从指导思想、工作方法、运行机制到人员构成、资金配备、活动方案等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感恩教育的评估体系。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快速涌现、传播,网络交流呈现情景虚拟化和参与大众化,感恩教育评估体系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感恩教育是否取得成效,必须通过与之相配套的评估体系来监测,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不断巩固感恩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规范、激发、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社会政治制度是政治心理的重要产生根源,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会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特征。”换言之,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会受到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与大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制度的引导,行为和意识会偏离轨道、失范。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体现有赖于感恩教育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催人奋进、鼓舞精神,激发、引导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赋予感恩行为以生命力。另外,制度的运行起到“他律”作用,是感恩教育中“自律”的重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的感恩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二)校园文化环境:创新感恩主题活动,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而且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在特定时期的集中反映,成为自觉不自觉地支配、引导、熏陶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因素。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借助传播媒介展现前所未有的魅力,同时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营造浓郁氛围。校园感恩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是营造感恩氛围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背景之中,自身感恩意识的养成会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紧密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开展主题活动烘托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大学生是一群对未来充满活力、热情和好奇的年轻人,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活动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表达个体的客观存在;同时在他们的内心也充满悲悯情怀,对人间社会的冷暖极富同情心,容易被爱所感染。这种心理需求与主题活动内容的契合,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体悟感恩,增强责任。比如在网络上开展“我要感谢的人和事”博客征文比赛,帮助大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一些感人小细节,让善的种子生根发芽;比如开展“感恩母校,回报社会”的网络视频秀,并在学校网站主页链接精彩片段,同时在校园广告显示屏上轮回播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育、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让爱播撒校园的每个角落;比如设立“感恩日”等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加强人文景观建设渲染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每一座山、一片水、一面墙,甚至每一棵树木、一条道路、一栋教学楼办公楼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它们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气息感染着每一位大学生。这些历史和故事需要讲述和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使这些历史和故事更加生动活泼,更易于受感染和深入人心。比如,大学生通过网络或电子校史馆知道了学校教学楼等诸多设施场所的名字的由来,是缘自杰出校友的爱校情怀、社会热心人士的助学善举、学校教师模范的显著功勋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施恩的荣耀。加强对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就是让学生“浸染”于校园感恩文化,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舆论环境:强化校园媒体舆论功能,发挥榜样的力量

媒体舆论是一面镜子,对行为主体的言论和举止起到即时的引导、监督、评价作用。一方面,正面宣传感恩教育的正能量,弘扬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让感恩教育的意义和施恩报恩行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同。大学生有崇拜英雄偶像、要求进步的心理特征,高校要发挥新媒体舆论宣传优势的导向作用,使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在校园舆论中闪耀光芒,让感恩事迹在大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榜样的力量会吸引大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进行效仿,进而主动把爱传播出去,把感恩意识传递给别人,形成扩散效应。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负面素材,公开曝光社会中忘恩的不良行为,在舆论的批判和声讨中对感恩意识淡薄或缺失的大学生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通过案例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不良行为,将承担严重后果或付出巨大代价。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形成感恩光荣、忘恩可耻的舆论氛围,能激发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大学生成为懂得感恩他人、善于奉献社会的高尚的人。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教师言行激励学生。“榜样历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榜样。”教师感恩行为的示范作用不应该在感恩教育中缺位,品行端正、知识渊博、乐善好施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是疏远了彼此的感情,而是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该用真切、温暖的情感去帮助和感化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贴心互动,对于当面难以启齿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要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散爱的种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同时,高校要通过新媒体等手段积极宣扬典型优秀的感恩事迹,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为感恩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实践环境:加强社会实践,实现感恩内化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状况如何,主要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美妙的方法都培养不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恩意识的形成来源于自身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或者是通过学习和效仿他人的行为获得的心理认同。这种体验和认同需要再次置于社会实践平台,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进而转化成为内在品质,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周而复始的过程,最终实现感恩意识内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是否经得起社会实践的考验,必须要从虚拟的媒体网络中走向现实社会的田间地头。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只有融入社会实践转化成为感恩行为,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和社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从一个低俗的“自然人”转变成为高尚的“社会人”。高校要为感恩教育搭建实践平台。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接地气”,紧密联系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避免出现封闭、抽象、静止、教条的灌输现象。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社会现实开放式地直接对话,不仅可以检验、坚持、强化乃至升华自身的道德品质,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感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比如参与假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爱心进社区公益活动、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其中发挥桥梁作用,有意识有计划有成效满足大学生知恩报恩施恩的内在心理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环节,把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紧密融合成为一体,从而内化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需要的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道德人格,使感恩教育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五)合作环境: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不可能纯粹地由单方面做出努力就能够完成,从感恩意识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内化、升华为道德品质到个人感恩行为的完全实现,受着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其中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都不可或缺。新媒体充当着载体的作用,把各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学校仍然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战场,学校的正面教育必须与社会的舆论导向、家庭的氛围熏陶以及个人的要求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合力作用,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一,坚持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是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重要场所,感恩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正面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并扭转大学生对感恩教育存在的误区。第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新媒体时代,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与交流,社会舆论的渲染给感恩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挑战。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就是充分弘扬社会正能量,极力打击忘恩负义等不良行为,规范新媒体舆论空间,大力宣传感恩事迹,使温暖灿烂的阳光照亮大学生心里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第三,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成长环境。父母在子女心中的高大形象不会随日月变幻而黯淡无光。父母的言行举止一直引导、激励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温情、和善就是最好的无声教育,在特定的情境下,由这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孕育一颗向善之心。第四,健全人格的自我要求。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新媒体时代,对个体的自我要求提出更严格的标准。感恩教育实效的获得,不仅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发挥合力作用的结果,更是大学生要求进步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是感恩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三、结语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9

【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这样的快节奏中,多数人仅重视当下与未来的生活,对于历史却少有关注。青少年于此的表现尤为突出,其感恩意识较为淡薄,对于“若没有历史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便没有现今幸福的生活与美好的一切”缺乏深入的认识。而事实证明,历史课程可在学习与心理层面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培养其正义感与感恩意识,故而,笔者将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感恩教育的渗透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 历史课堂;感恩教育;现状;有效对策

中学历史课堂作为教育的一个主阵地,该如何实施有效的感恩教育,该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一浅析

一、当前我国历史学科的教学特征

历史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对于构建学生知识体系、通晓古今事例、拓展视野、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历史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历史人物与事件,明确人物的能力与精神、事件的起因与意义,以史为鉴,发扬优点、避免已有问题。还可使学生领会爱国精神与正义感,进而做到不忘国耻并发愤图强。但事实证明,我国当前的历史教学仍然被局限于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之中,多为教师单向输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且对知识的学习多为完成考试任务,并为做到系统、深入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很难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会使历史教学的初衷得不到落实,其中的感恩教育渗透自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历史课堂教学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历史课堂中的感恩教育之前,需明确其重要性。感恩教育可使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懂得为何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事实上,感恩教育正是针对当前的“冷漠”社会而提出的。例如:关于“到底应不应该扶老人”的话题便充分揭露了当前社会的冷漠,现如今多数人对于周遭发生的事情均采取冷漠态度,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还会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在使学生知晓关于我国近代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令其思想指导行为,少年强则中国强,进而推动我国稳固、和谐、统一发展。故而,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教师需要正视感恩教育在历史课程中渗透的重要性,从而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主观能动性为教育目标,由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两种途径

根据上文叙述了解可知,感恩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社会安定、和谐发展也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并通过总结相关研究学者所记载的文献资料,来提出两种可以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对策及建议,从而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的参考方案,进而为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综合素质水平与促进民族和谐统一发展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将历史教材与情境教育进行有效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历史情境,令学生参与其中。支持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想象力,针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组织学生畅谈感想,面临同一事件之时,哪些需要避免、哪些值得借鉴等等。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情景中生成正确的判断与认识,并在人文情感的触动下,令学生的感恩意识于无形中得到有效培养。需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以免其认识出现偏差。

(二)经由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感恩意识

教师可通过历史事件来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正确培养,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拥有并传递正想能量。众所周知,历史便是铁一般的事实,所以其具有极其强大的教育意义。可结合真实的历史教训来授课,如历史中的日本侵华战争,这样的历史事件可教育学生正视历史,总结经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其爱国精神,领略到民族团结一心的重要性,感恩于历史前辈们为国家与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回报先烈,应努力学习,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以此为鉴,绝不让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授课经验,努力研究如何能够更好地将感恩教育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感恩意识能够得到正确与充分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当代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历史课堂教学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案,此方案在实际教学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作为相关从业者的历史课堂教学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若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与需要,则会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存俊,孙玉林.《在历史教学中尝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方式在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性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

[2]李振纲.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科学、民主和人文精神吗?——与荣伟同志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10

[论文内容摘要] 艺术形式和情感如何统一起来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艺术学、美学一大难题。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艺术表现论引入了一个独特的阐释途径——视知觉形式动力,揭示了艺术表现的终极原因,阐释了审美经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确证了视知觉形式动力是探询艺术表现的门径,从而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艺术表现论。

20世纪,西方许多美学流派都提出了独特的情感表现理论,并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态势,即主要从本体论本质观的角度探究情感的流脉以及从功能观方法论的角度探究情感的流脉{1}。但是,西方艺术情感理论的一体两翼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从情感本体论研究向情感表现方法论研究的向度转变。布洛克在《美学新解》中评论道:从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开始,“所谓艺术表现,就是从某种情感状态(或体验)向着审美理解转化。所谓内在情感的外化,不是情感的释放或涌出,而是改变它的性质,使它从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变成一种艺术的理解。艺术家的目的不是像因果理论所说的那样,将某种内在情感展示出来,而是真正理解这种情感,而这就意味着从一种‘情感状态’转变成一种‘审美概念’(或美的意象)。通过上述批评性的思考,那种宣称感情的因果表现论,便开始转变成一种稍具认识色彩的表现论。按照这种理论,表现就是对一种感情的审美理解”{2}。因此,情感表现方法论的研究受到了很大关注。但是,在这种研究向度的转变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怎么能够和外部物理对象的外表特征达到同一呢?简单地说,就是形式如何和情感统一起来的问题也成了美学一大难题。

阿恩海姆顺应了从艺术情感本体论研究转向艺术情感表现的方法论研究的历史潮流。在从那种宣称宣泄感情的因果表现论向认识表现论转变,认为表现就是对感情的审美理解的美学走向中,他则进行得更为彻底,走得更为深远。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已不是更多地考虑知觉与艺术,而是对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做了更多思考。他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艺术表现论引入了一个独特的阐释途径——视知觉形式动力,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了起来,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艺术表现论。

一、视知觉形式动力:通向探询艺术表现之门径

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但不囿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现成理论,而是把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艺术领域时有所拓展。他并没有止于力的结构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是为艺术表现引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视知觉形式动力。阿恩海姆认为,我们的视觉并不是一台能够进行自动调节的摄影机,而是有机体在生存斗争中发展出来的能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工具。与有机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莫过于那些在它周围活跃着的力——它们的位置、强度和方向。这些力的最基本属性是敌对性和友好性。这样一些具有敌对性和友好性的力对我们感官的刺激,就造成了它们的表现性,而且只有形式动力才能被神经系统所把握。可见,阿恩海姆把形式动力和艺术表现紧密联系了起来。

1.视知觉形式动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一般认为,所谓的内在表现就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阿恩海姆认为,一棵树或者一座塔,看上去总是在往上伸展,斧子之类的楔形物体,使人感觉到有一种向着成锐角状的两侧边行进的动力。这些动力性质是知觉的原初成分,而且常常造成比形状本身还要直接的影响。因此,所谓的艺术内在表现,表面看来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视知觉与视觉刺激物相互作用而生成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沃尔夫林和利普斯都明显意识到了物体形状的内在表现性,但他们都把这种内在表现解释为观者自己肌肉感觉的投射。阿恩海姆则认为,视觉表现的主要作用源自于视觉形状本身的形式属性,由于观者接受的是外表形状的视觉意象,经过观者的神经系统加工,这些形状才获得了动力特征,是主客体之间的“异质同构”,而不是观者自己肌肉感觉的投射。“我已经阐述过,把感觉的原材料组织成我们觉察到的形状的心理上的力,与我们经验为视觉意象的动力构成是同一种力。没有必要求助于另一种感觉形式,比如肌肉运动知觉的意识来解释这种主要的影响”{3}。

2.视知觉形式动力具有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性。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表现性源自于视觉形状本身的形式属性,更进一步说是物体通过其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象征(symbol)意义。他认为象征就是艺术再现超越符号本身的东西。“艺术作品的每一成分,不论它是从属于知觉形式还是题材,都是象征化的,也就是说,所再现的是某些超越其本身的东西”{4}。关键之处在于,他认为真正的象征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而不是人为地把某些符号赋予了象征意义。人们却通常使用承载习俗意义的形状表达象征意义。比如,十字形教堂象征十字架,林肯纪念堂的三十六根立柱象征林肯逝世时组成美国的州数,把监狱的大门设计在地下,象征正义重压之下的罪恶等。阿恩海姆认为这些象征意义停留在相对浅显的层次上,这些传统符号的象征意义具有相对的限定意义,不是原型而是有限的应用。比如,十字形不仅可以象征十字架,也可以象征十字路口、象征向四方拓展的行为、象征火种的传播等。因此,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家应该首先关注知觉表现的广泛象征意义,而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中。这种象征意义才会非常深刻,不会随文化习俗变化而变化。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是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中。这和荣格的关于象征的内涵直接在意象中知觉到的思想一般基本一致,但阿恩海姆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前进了一步,认为自然的象征意义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对于视觉艺术而言,自然的象征意义也就是寓于物体形式中的动力,即动力的象征意义。

二、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的有效性范围及意义

对于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有效性存在一个普遍疑问,并把它作为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局限性来看待,那就是同一对象、形式、力的结构,为什么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人的知觉中,却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性呢?⑤也就是说,既然是同一对象、同一形式、同一力的结构,那么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人的知觉中,应该具有相同的表现性。可为什么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呢?这种疑问的产生,可以说是没有真正理解阿恩海姆视知觉完形力论的有效性范围。

应该说,阿恩海姆对其理论的目标和有效性范围有着高度的自觉,他不仅把自己的研究限制在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的直接经验的范围之内,如格式塔心理学方法所要求的那样,而且更为严格地把自己的研究限制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形成中的普遍基础和基本机制上,也就是那种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有的普遍有效的视知觉形式建构机制。

波德莱尔曾经说过,艺术有永恒的一面,也有随时间变化的一面。可以说,阿恩海姆就是旨在揭示视知觉形式建构中的具有初始结构意义的东西,而这对于我们认识艺术表现的本质具有巨大的意义。

对此,阿恩海姆有过这样的论述:“从这种观察中所得到的结果绝不仅仅是个体观看者的个人经验,它们揭示了人类知觉的普遍基础,也是精神结构的基础。一旦这些初级经验被确定,人们就会开始理解它们是怎样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这些知觉要素如此强大以至于它们很少被特殊条件完全取代。那些盖在上面的东西仅仅是调节它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知觉要素都会持续,只有当我们了解它们的基础方面时才会理解个案。”⑥阿恩海姆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说明了个体经验和普遍经验的关系。在图1⑦中,T代表观察的目标,A、B、C、D代表不同的观看者,如果我们把分析仅局限于从观看者的文化和个体差异以及他们接受的都是不同的知觉物体这种条件下出发,就会得出这样的荒谬和令人苦恼的结论:既然人们看见的都是不同的事物,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经验,也不会有交流。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分析限于目标T,就可以忽略个体差异而得到一个格式塔T。阿恩海姆认为以这种同样是片面的方式,却能找到共同的核心。“虽然它的方法是片面的,但它所意旨的知觉核心却可以挑选出来……就像我们观看一扇圆花窗,尽管它的完整意义是从建筑背景中得来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欣赏并且合理地分析它的圆形、窗饰以及彩色玻璃设计,当然,更完整的理解,需要同时考虑历史、社会以及个人的因素,我已经把这些因素用A、B、C、D在表1(图1——引者注)的示意图中表示了”⑧。

在阿恩海姆看来,当人们观看同一物体时,每个人基本都有相似的知觉原理,否则就不会有交流。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性格差异,但这些也都是建立在视知觉的普遍机制之上的。这些差异只能带来视知觉形式建构之普遍机制的某种变调或风格差异,但不可能取消它。

因此,作为一个思想家,阿恩海姆的学术研究也有他明确的“排斥机制”,从而确立他的理论研究的有效性范围,这就是他力图探询视知觉形式建构的普遍基础,而不是去研究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具体到图1的例子,就是他要研究A、B、C、D如何建构了共同目标格式塔T,而不是去研究它们的建构共同的格式塔T时的个体差异。这也就意味着A、B、C、D的个体差异是他的理论所排斥的。他的理论的有效性范围也就因此确定了。

三、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无法全面与文化、历史、社会层面建立关系

阿恩海姆强调视知觉直接经验性,因此对艺术表现所做的一切探讨主要都是限于知觉领域。他着眼于纯粹的视觉形式经验及心理的分析,因此具有两个显著的弱点,第一,他抛开了具体的人,把人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第二,他将知觉形式形成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类似现象学的“悬搁”,只作知觉现象的纯形式的描述。这种抛开了历史、社会和个人的背景在中性的条件下对视觉形式进行的研究方法,忽略了个体差异,把人都看成是同样的人、纯粹的人,形式也变成了不带有历史、文化等内涵的纯形式。而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中的人,而形式也常是带有历史、文化等内涵的形式。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也得到阿恩海姆本人承认。“虽然它的方法是片面的,但它所意旨的知觉核心却可以挑选出来”⑨。也就是说,这种限于知觉的研究方法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片面性的一面。我们对艺术表现的研究决不能仅限于知觉层面,因为人的生理、心理中早已积淀和渗透了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的因素。

注释:

①黄南珊:“廿世纪西方情感美学的两类取向和两种关系”,载《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②[美]布洛克:《美学新解》第142页,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⑥⑦⑧⑨[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第165、ⅷ、ⅷ、ⅸ、ⅸ页,宁海林译,牛宏宝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