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小故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9:01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1

谈历史故事,前提是需要对历史故事和历史小说进行准确分辨。历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虽然在细节上或许有虚构,但是故事的大致情节和基本人物都是真实的。从这一点来说,对于历史故事而言,真实才是前提,缺乏真实,其历史故事也就无从谈起。而历史小说则不然,其落脚点不是历史,而在于小说,因而其内容虽然根据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叙述,但内容则可以虚构,不必追求与历史一致,不需要有真实性,毕竟对于历史小说来说,其来源于历史而高于或改编于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历史故事,也有很多历史小说,对此教师需要辨别清楚,不能混为一谈。

如《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因而可以把它归纳为历史小说,如果当作历史故事,则容易让学生先入为主,形成一种错误认知。毕竟从《三国志》这本史书来看,关于“三顾茅庐”只有五个字,即“凡三往,乃见”,对于人物以及事件并没有过多叙述。再对照《三国演义》,发现整个事件是作者联系相关史料发挥想象虚构而成的,其真实性本身就值得推敲。同样对于《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也是这个道理,它是改编自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属于历史小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其没有进行准确定位,没有认识两者的区别,必然会造成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混淆,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是有害的。

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则属于历史故事,虽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对其细节进行了艺术加工,但就司马迁写《史记》这一经历以及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屈辱,还有发愤著书却是真实的,与历史记载相一致,且没有争议,因而可以归纳为历史故事。对此,教师则可以从历史角度对此进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同一个文本,定位不同,则教学策略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在解读文本中,要给文本准确定位,区分历史故事与历史小说,以便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二、故事,确定文本教学重点

对于历史故事来说,虽然其内容与历史史料相符,但它被选编入教材,则需遵循学科教学特征,自然在教学中也必须按照学科的教学思维进行教学。遗憾的是年轻教师深受把课文教“厚”的思想影响,善于拓展,不仅对该故事进行历史拓展,还进行追本溯源,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很丰满,但实际上却是本末倒置,毕竟这是语文课,不是历史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抛弃“历史”这一因素,把这类文本归纳为故事类文本。从本质上讲,历史故事文本只是通过故事形式来体现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故事才是教学重点,自然在教学中也必须遵循故事类文本教学模式,即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用什么方式来描写历史事件以及塑造人物形象。

对于故事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教学要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概述故事。不同学段对此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要概述故事的内容;中年级则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其重点则是拓展故事,并结合故事进行随文练笔,通过仿写环境、动作、神态等描写,既而进行内化,让学生明白人物写作技巧、故事要求,从而形成自己的表达习惯。这对于历史故事来说,是编入教材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让学生从中有所借鉴,进而形成能力才是重点。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即司马迁在遭受残酷刑罚后,仍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写成历史巨著《史记》。其次是引导学生明白文本的核心词语“发愤”,让学生了解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怎样发愤,结果怎样,以便引导他们通过时间顺序了解故事内容。最后则需要让学生通过其中细节描写准确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物形象,这是故事重点。如有时间,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习题讲述故事,借鉴文本部分内容,通过心理与动作来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比如老师、父母或者同学,让学生从中习得写人的技巧,在理解文本主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习作技巧。

三、历史,突破文本教学难点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被当作故事来教,但相比其他故事类文本来说,历史题材也是其教学重点。但由于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学生仅仅是通过文本知晓事件,缺乏更深层的认同。因而对于历史故事类文本来说,教师需围绕历史进行突破。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 拓展历史资料

历史故事虽然作为一个片段被选入教材,但在历史进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因而在教学中,则需要先拓展补充一些史料,让学生提前熟悉历史,这样不仅让他们对学习内容有所准备,还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有必要让学生熟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历史资料,以便对廉颇与蔺相如这两个人物以及负荆请罪的前因后果有所了解,为课堂学习创造条件。

2. 引导分析历史

一般情况下,历史故事类文本会在开头介绍故事背景。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读,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原因。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研读历史,让学生明白写《史记》不仅仅是父亲的嘱托,也不是对残酷刑罚的一种“反击”,而是他从小的一个志向,更是他所处环境熏陶的结果。毕竟他出生在一个史官之家,这也为学生全面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创造条件。

3. 进行换位思考

文本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离学生所处的时代久远,学生与之存在隔阂。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最好的方式则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境去再现历史场景,以便让学生进行体验感悟。同样还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有些内容相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尝试进入司马迁的角色,并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去理解“泪流满面”等词语,去想象假如无法完成编写《史记》,怎样去面对父亲,这样就能真正走近历史人物,与他们进行深度对话。

4. 填补文本空白

受篇幅限制,文本故事中会有很多空白。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史料进行填补,以便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感受人物内心。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三自然段,是司马迁遭受酷刑后的表现,则可以补充《报任安书》中描写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细节,既而进行对比阅读,以便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想象悲愤的画面,从而便于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人物内心,实现深度共鸣。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2

关键词: 刘餗 《隋唐嘉话》 异事

《隋唐嘉话》是唐代的一部笔记小说,作者刘餗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旧唐书》本卷一百二[1]“子玄子贶、餗、汇、秩、迅、迥,皆知名於时”,刘子玄本名刘知几,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子玄掌知国史,首尾二十余年,多所撰述,甚为当时所称”。“餗,右补阙、集贤殿学士、修国史。著《史例》三卷、《传记》三卷、《乐府古题解》一卷。”《新唐书》本卷一百三十二[2]“餗,字鼎卿。天宝初,历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终右补阙。父子三人更莅史官,著《史例》,颇有法。《全唐文》本卷三百七十八“餗字鼎卿,赠工部尚书,子玄子,历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终右补阙。”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刘餗和他的父亲一样,也是一位史官,并参与编修过国史。《旧唐书》载刘餗写过三本著作,《史例》是历史著作,《乐府古题解》是诗学著作,《传记》是笔记小说。刘餗是史学家,但他对文学同样有着深厚的研究,而这部《传记》就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传记》又被称作《国朝传记》或《国史异纂》,因为《传记》多涉及唐朝史事,所以唐朝人就在“传记”的前面加了“国朝”两字。又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史书,虽有史事,但有异于史书的严谨客观,而采用了小说的体裁,所以被称为《国史异纂》。刘餗的著作还有《国朝旧事》四十卷(见《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杂传记类,列在《国朝传记》之后,似亦刘餗所撰),《六说》五卷、《兼讲书》五卷、《授经图》三卷(见《宋史·艺文志》经解类),《续说苑》十卷(见《宋史·艺文志》儒家类)。但现存传本的仅《隋唐嘉话》一种。《传记》到宋代之后被称为《隋唐嘉话》了,可见于《直斋书录解题》、《邵氏闻见录》等书。据程毅中考证,“今本的《隋唐嘉话》,实即《传记》及《小说》的异名。”[3]

刘餗的父亲刘知几在《史通·采撰》中说:“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是知史文有阙,其来尚矣……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4]可见刘知几是鼓励采群言、征异说来补史之阙的。《史通·杂述》:“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从来尚矣……国史之任,记事记言,视听不该,必有遗逸,于是好奇之士,补其所亡,若和峤《汲冢纪年》、葛洪《西京杂记》、顾协《璅语》、谢绰《拾遗》,此之谓逸事者也。”[5]从这个标准可知《隋唐嘉话》属于逸事类笔记小说。那么,《隋唐嘉话》中记载了哪些补史之阙的内容呢?《隋唐嘉话序》曰:“余自髫丱之年,便多闻往说,不足备之大典,故系之小说之末。昔汉文不敢更先帝约束而天下理康,若高宗拒乳母之言,近之矣。曹参择吏必于长者,惧其文害。观焉马周上事,与曹参异乎?许高阳谓死命为不能,非言所也。释教推报应之理,余尝存而不论。若解奉先之事,何其明着。友人天水赵良玉睹而告余,故书以记异。”可以参照书中所记之事,我们可以得知《隋唐嘉话》记录了隋至唐代开元年间事,包括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科技艺术、社会风俗等方面的记载。而最不同于正史的一点是,《隋唐嘉话》还保留了一些关于因果报应、谈鬼议梦之事。李肇在《国史补序》中说:“昔刘餗集小说,涉南北朝至开元,著为《传记》。予自开元至长庆,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续《传记》而有不为。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6]李肇明确表示续《传记》而有不为,不为的内容就是指“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之事,即《传记》中载有这些志怪之事。刘餗在《隋唐嘉话序》中说,对于因果报应之事,从前他采取的是听而不论的态度。但“解奉先”这种因果报应之事是如此的明显,而且是他的朋友赵良玉亲眼所见,所以他把自己所听闻的这类怪异之事也记录下来。《隋唐嘉话》虽然不属于志怪小说之流,但是它客观地保留了隋唐间传闻的异事。唐代志怪小说《冥报记》作者唐临“为了渲染故事的真实性,对情节做了较具体的描写,而且在结尾都交代了来源,言之凿凿,说是某人的亲见亲闻,足以凭信。”但是“尽管唐临在书中标榜他是亲见亲闻,有根有据,实际上当然都属于虚构。”[7]《隋唐嘉话》三卷共记载志怪之事约十则,“这类文字,与南朝时宣扬因果之小说为近,可见《隋唐嘉话》内容虽以文史类之材料为主,大体可信,足资考证,而仍有其驳杂之处。”[8]一般志怪传奇类小说作者通过有意虚构和超越尘世的想象,来达到惊悚世人或与现实斗争的思想主题。刘餗作为一位史学家,他的写作目的是将正史所不载的琐闻逸事记录下来,以补史阙,所以对于这类志怪性故事,他是作为亲闻的史实来记录的。

涉及因果报应的“解奉先之事”记录于《隋唐嘉话》下卷第56条“洛阳画工解奉先为嗣江王家画壁像,未毕而逃。及见擒,乃妄云:‘功直已相当。’因于像前誓曰:‘若负心者,愿死为汝家牛。’岁余,奉先卒。后岁余,王牸产一骑犊,有白文于背曰‘解奉先’,观者日夕如市。时今上二十年也。”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具备,而且有那么多的见证者,当然也包括作者的友人天水赵良玉。作者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记叙了发生在玄宗朝的报应事,说明了人生在世如果做了违背良心的事,那么来世一定会得到报应的道理。不否认这件事存在恶作剧的可能性,也不论它是否真实,《隋唐嘉话》至少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则材料,让我们知道在唐玄宗时期曾发生过这么一件“解奉先之事”。《隋唐嘉话》上卷19条记录了魏公李靖之事,“卫公始困于贫贱,因过华山庙,诉于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伫立良久乃去,出庙门百许步,闻后有大声曰:‘李仆射好去’,顾不见人。后竟至端揆。”同解奉先之事一样,这声“李仆射好去”是否为神所说,我们不得而知。作者简约有力的语言表现出早年落魄时期的李靖没有自甘堕落,而是心怀抱负,自信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有一番大作为。这段话之后作者记录了李靖在唐代与太宗出征立功的事迹,主体部分还是依据史实来写人物。李靖诉于神的故事为他的经历添抹了一道传奇的色彩,也是当时人们对社会人物遭遇的一种杜撰。

涉及梦卜之事有两则。其一为“隋文帝梦洪水没城”,另一条为“子梦亡母”。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术者解释说洪水是唐高祖李渊的名字,因为渊就是深水的意思,这个梦象征着李渊灭隋。子梦亡母的故事是说,王铿三岁丧母,稍懂事就祈请幽冥,求在梦中见母一面,终于在六岁那年梦到母亲,而且梦中之母与其生前一模一样。祈请幽冥,妇人谓之:“我是汝之母”,这两点才是刘餗作者感到不可思议处。一说明有幽冥世界的存在,二是说人死之后存在鬼魂,并且鬼魂还可以入梦来。此外涉及棺木铭文的故事也有两则。其一曰:“筮言居朝,龟言近市,五百年间,于斯见矣。”其二曰:“更后三百年,水漂我,临长江,欲堕不堕逢王果。”这两句棺铭类近似预言,它们能够预知三五百年后有人发现他们。第二则将自己三百年后的遭遇记录下来,更神奇的是竟然把挽救自己的人名也预知了。“水漂我,临长江,欲坠不坠逢王果”,以类似歌行的一句话把棺木被水冲漂近崖,悬于半空即将坠落的险势精彩简练地描述出来。

《隋唐嘉话》作为一部历史笔记小说,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那段历史,了解那时候的社会与人们。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它的文学价值。《隋唐嘉话》所记载的言行、故事一般都比较短,语言简洁、精炼,人物对话口语化、个性化,往往开篇就将矛盾呈现出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可以从卷上记载的异事“有镜殊精好”中略窥一二。“仆射苏威有镜殊精好,曾日蚀既,镜亦昏黑无所见。威以为左右所污,不以为意。他日日蚀半缺,其镜亦半昏如之,于是始宝藏之。后柜内有声如磬,寻之乃镜声也。无何而子夔死。后更有声,无何而威败。后不知所在云。”这一段话叙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由四个跌宕起伏的情节组成。故事开篇就引进日蚀而镜昏的奇怪现象,但是苏威以为是有人把它弄脏了,并没在意。继而有一日日蚀一半,而镜子也有一半变昏暗了,于是苏威开始珍视这面镜子了,并把它藏在柜子里。后来镜子在柜子里发出打击乐器的声音,不久之后苏威的儿子苏夔就死了。再后来,镜子又发出了声音,接着苏威就因事败落了。一面镜子引发了四个怪异的现象,好像这面镜子有特异功能,它能够预测日蚀,跟随日蚀做出相应地变化,能够发出响声来预示人的厄运。最后以镜子不知所在结束了这个故事,让镜子始终保有神秘性。精炼的语言,丝丝入扣的情节,神秘的物事,构成了这个精彩绝伦的异事小说。没有过多的修饰与描述,没有夸张惊悚的语言,这就是刘餗作为一个史学家记录异事的风格。

《隋唐嘉话》作为唐初的一部笔记小说,上承魏晋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下开历史见闻笔记小说的先河,在笔记小说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刘叶秋先生的《历记概述》将唐记分为三类: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考据辩证类。《隋唐嘉话》以其记录了隋至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人物、故事列入历史琐闻类笔记,其“所采皆为简短的言行片段,体裁和文字都表现出它是《世说新语》的流派。”[9]虽然《隋唐嘉话》重心在记录隋唐史事,但本文以《唐国史补》明确不为的异事类作品作为探讨中心。这类作品虽然仅有十条,约占整部《隋唐嘉话》的二十分之一,但是刘餗在序中明确提及这类题材,由此可知对于载入这些从前存而不论的异事,刘餗是忐忑的,也是非常重视的。这类题材不同于志怪小说之处在于,它不是有意为志怪,没有夸张的虚构与想象,而是以一种客观的笔触去记录现实中听闻的异事,以备后人了解。

参考文献:

[1]刘昫等.旧唐书(本卷一百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3168-3174.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本卷一百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0,4523.

[3]程毅中.点校本隋唐嘉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5]刘知几.史通·采撰,史通·杂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4,81.

[6]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

[7]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43-44.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3

一、偷换概念

本来是这个意思,设题者却故意换成那个意思,即偷换概念、偷梁换柱、以假乱真、混水摸鱼、混淆是非、顾左右而言他。譬如:

例1,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2016?全国卷Ⅰ第1题D项)

我们先看原文:“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将原文与选项比对一下,立即就可发现,命题者偷换概念,把“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偷Q成了“内容的真实性”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不可替代。看清了,就可选出D项是不正确项。

二、范围失当

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故意把部分当整体,或将整体当部分;或混淆数量多寡等等,是命题者的设误手段之一。譬如:

例2,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2016?全国卷Ⅰ第2题B项)

此项就犯了范围扩大化的错误。原文只是说“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并没有泛指旧史学。

三、无中生有

原文根本没有的东西,命题者却说有,也是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法之一。譬如:

例3,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2016?全国卷Ⅰ第3题B项)

此项的错误是,原文已指出“《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也不是向壁虚构的”,并未讲“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就是无中生有之设误法。看清其伎俩,解题不难也。

四、颠倒是非

把对的,说成不对;或者把不对的说成对的。这就是典型的颠倒是非。设题者常常以此手法设题。譬如:

例4,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2016?全国卷Ⅱ第3题B项)

该项“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的表述是合乎原文意旨的,“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与原文“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的表述相关,也可合理推出。但“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的推论与原文第4自然段“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的表述不符。从该句可知,现代小说并非不要虚构了,而是虚构的功能指向发生了变化,从故事之中挪到了故事之外。因此,该说法与原文不符,颠倒是非,是错误的。

五、肯否失当

“肯否失当”,即肯定与否定失当的简称。把肯定的说成否定的,或者,把否定的说成肯定的。这跟颠倒是非有些类似。譬如:

例5,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2016?全国卷Ⅱ第2题C项)

此项开头说的“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与原文不符,看原文第4自然段相关语句,如“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等等,可以确证,现代小说的特点,恰恰是看重“如何讲故事”的。看重,是肯定;不看重,是否定。这就是肯定与否定失当。

六、逻辑混乱

事物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的,不能违背逻辑。而命题者却常常设置一些逻辑混乱项来测试考生。譬如:

例6,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2016?全国卷Ⅱ第1题B项)

此项中关于“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的相关信息,可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一句。该句阐明: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不大,都以经历见闻为主,其主要区别在于流传形式。因此,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流传形式”。该项引导出的两相比照部分,未着眼于“流传形式”,形成一个逻辑完整的表述:虽然前半句的“口耳相传”讲的是流传形式,但后半句的“游历见闻”,则没有继续从“流传形式”(如记录和阅读)的角度来讲。关于两者“本质差异”的表述,逻辑混乱,与原文不等值,是错误的。

七、强加因果

把原因和结果颠倒,这叫颠倒因果;而把两者之间无因果的,却强加上一个因果关系,这就是强加因果。譬如:

例7,“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2016?全国卷Ⅲ第3题B项)

根据原文第1自然段“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可知,上面所说“之所以……是因为……”,是命题者强加的因果关系。

八、说法绝对

很多命题者都非常喜欢用一些绝对化的概念来叙述选项、设计选项,什么“最佳”、“一定”、“完全”、“不能”、“第一”……这些都是绝对化词语,看到这些词时,一定要谨慎判断。譬如:

例8,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2016?全国卷Ⅲ第2题D项)

我们仔细看原文,原文最后1个自然段,第一句说“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这里明明是说“也能”,而解说项中的“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的“不能”说法绝对化而错误。

九、张冠李戴

混淆人物或事物,把这个人、这件事,说成是那个人、那件事。这就是张冠李戴。命题者也喜欢这么干。譬如:

例9,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2016?全国卷Ⅲ第1题C项)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4

罗贯中《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原本史载,其中徐母故事更接近的根据是唐五代俗讲变文《汉将王陵变》,而以宋代说《汉书》的话本为直接依傍。这一事实表明,《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有不少是从非三国文献挪移化用。研究《三国演义》要放眼全部传统文化的背景以为参照,最大限度发明和凸显《三国演义》作为传统文化无边无际的网络中一个“中国结”的特征。

【关键词】 《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源流

《三国演义》今存最早版本为嘉靖壬午(1522)刊《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写徐庶归曹(操)故事,在卷之八第一则《徐庶定计取樊城》、第二则《徐庶走荐诸葛亮》和第三则《刘玄德三顾茅庐》,情节大略如下:

1.徐庶助刘备计取樊城,大胜曹兵,为曹操所忌;

2.曹操欲招降徐庶,乃用程昱之计,遣人至颖川赚取徐母来许都,诱使“作书唤之”。徐母骂曹,拒绝作书,操欲杀之;

3.程昱劝使曹操不杀徐母,赚取徐母笔迹字体,伪造母书以招徐庶。徐庶接书,辞刘(备)归曹(操)。刘备于长亭饯别徐庶,徐庶走马荐诸葛;

4.徐庶至许都见母,徐母愤恨其归曹,自缢而死。

按此故事原本《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俄而(刘)表卒,(刘)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1](P914)

《三国志》裴注所引各书以及《资治通鉴》等相关记载事体无异。其后数百年,至《三国志平话》演为:

曹兵大败,烧死不知其数。……皇叔设宴待徐庶,筵宴毕,当日徐庶自思,我今老母现在许昌,曹公知我在此杀曹兵,与我为冤,母亲家小性命不保!即辞先主,先主不喜。徐庶曰:“我若不还,老小不保。”先主、关、张三人与徐庶送路,离城十里酌别,不肯相舍;又送十里,长亭酌别。先主犹有顾恋之心,问曰:“先生何日再回?”徐庶曰:“小生微末之人,何所念哉!今有二人……”先主问谁人。徐庶曰:“南有卧龙,北有凤雏……”[2](P806-807)

对比可知,《三国志平话》此节乃取《三国志》徐庶本事轮廓,挪移变异,踵事增华。其与史载本事主要的区别:一是《三国志》说徐庶因母亲随军败逃,被曹兵所获,不得已辞刘归曹,而《平话》却说他帮助刘备打了胜仗,因念及母亲“现在许昌”,主动请辞,投奔曹操而去;二是《三国志》没有写刘备送别徐庶等事,而《平话》虚构其事并作了渲染;三是《三国志》说徐庶荐诸葛亮在归曹之前并短暂与其共事刘备,而《平话》改写为刘备为徐庶送别,徐庶于临行之际荐诸葛亮、庞统以自代,后去曹营,徐庶与诸葛亮并未谋面。毫无疑问,这些改动的结果化生活为艺术,变史述为小说,是三国徐庶归曹故事文学化的巨大飞跃。

又以《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与上引《三国志》及《三国志平话》对比可知,《演义》虽原本《三国志》,却主要是袭用了《三国志平话》中情节,包括徐庶助刘备计取樊城、念母归曹、刘备长亭送别、徐庶荐诸葛亮等。但在《三国演义》中,这些发生于刘备一方的情节只占全部徐庶归曹故事的一半;它的另一半即发生于曹营方面的情节——曹操挟徐母为人质以招徐庶和徐母死节一大段精彩文字(以下或简称徐母故事),却不出自今见罗贯中之前任何有关三国的资料(曹操、徐母在上引《三国志》与《三国志平话》文字中仅被提及)。这可以引起我们探讨的兴趣:是作者的创造?还是别有依傍?

按《三国志》裴注为我们提供了寻求答案的线索。《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昱传》裴注引“徐众评曰”,曾提及“昔王陵母为项羽所拘,母以高祖必得天下,因自杀以固陵志。明心无所系,然后可得成事人尽死之节”等事,并联类以及于“徐庶母为曹公所得,刘备乃遣庶归”等事[1](P427)。这段话提示《演义》写徐母故事与“昔王陵母”故事有所关联。按《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载有项羽捉王陵母以招王陵事: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陵少文,任气,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帝之仇,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3](P522)

班固《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等记载同此。对比可知,《三国演义》徐母故事与《史记》、《汉书》陵母故事为同一机杼。《史记》、《汉书》为古代文人必读书,罗贯中“考诸国史”[4],据《三国志》等编撰《三国演义》,徐母与陵母故事的雷同,应当是他从裴注进而《史记》、《汉书》所载陵母事受到启发而来。毛宗岗于《三国演义》本回“操然其言,遂不杀徐母,送于别室养之”句下评曰:“不杀徐母者,惩于王陵故事也。”李渔也评曰:“操不杀徐母,有鉴于王陵故事也。”[5](P452)其都以小说写曹操不杀徐母与史载楚汉之际王陵母故事相关,也给人感觉似乎《三国演义》徐母故事直接脱化自《史记》、《汉书》陵母事,其实未必。深入考察可知,从《史记》、《汉书》的记载到罗贯中《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还曾经由中间环节的转换。这个作为中间环节的就是《三国演义》成书之前有关王陵及陵母故事的民间文艺包括野史小说。

楚灭汉兴以后,王陵及陵母故事流传,一入于《史记》、《汉书》的记载,一由于街谈巷语的增饰演为民间口传的小说。至今《史记》、《汉书》的有关记载可见,当时口传的这类小说无考。但是,尚有今山东省嘉祥县汉武梁祠《王陵母图》画像残石及题记,显示当时有王陵母故事口头流传的痕迹。近人王重民先生《敦煌本〈王陵变文〉》一文考“此图(按指汉画像石《王陵母图》)所表现之故事,已较《史》、《汉》为复杂,而渐入于小说之域”[6](P596)。此后约八百年间,又有今存敦煌遗书《汉将王陵变》,属晚唐五代俗讲的变文,原帙乱残,经王重民先生整理成今本[7],使我们能方便地知道这一故事流传至唐代的具体面貌。其梗概如下:

1.王陵与灌婴斫楚营得胜,为项羽所忌;

2.项羽欲招降王陵,乃用钟离末计,从绥州茶城村捉取陵母,逼使“修书诏儿”。陵母知汉当兴,严词拒绝,遭刑辱;

3.汉使卢绾去楚营下战书,见陵母受苦,回告汉王。汉王准王陵入楚,救其慈母;

4.王陵请卢绾相随入楚救母,至界首,绾先入探,陵母于项羽前口承修书招儿,赚项羽宝剑,自刎而死。

以本文开篇所列《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梗概相对比可知,二者情节雷同有以下几点:

1.王陵、徐庶各在战胜后为敌方所忌;

2.项羽、曹操各用属下计策挟其母以相招诱;

3.项羽、曹操各曾使其母作书相招,被拒绝,并招致唾骂;

4.王母、徐母各自杀,为汉朝死节。

这第一点雷同处甚至关乎故事总体构思的合理性,而第二、三、四点集中显示徐母与陵母故事大略如一。这也不会是偶然的巧合,而表明二者可能有直接渊源的联系。但是,罗贯中没有看到过嘉祥汉武梁祠石刻;《汉将王陵变》也早在10世纪末就已封存于敦煌石窟,并且宋真宗朝曾明令禁止僧人讲唱变文,此篇也不大可能有别本在世间流传,至罗贯中的时代更加不可能看到。所以,《三国演义》徐母故事与《汉将王陵变》陵母故事的渊源关系又不可能是直接的。换言之,《汉将王陵变》向《三国演义》徐母故事的过渡,还应当另有中间环节的过渡。

这个成为中间环节的应是宋元话本或杂剧。宋吴自牧《梦梁录·小说讲经史》载:“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8](P103)洪迈《夷坚支志》丁集卷三《班固入梦》条有“今晚讲说《汉书》”的话,又据今存元至治《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可以相信此前早就有《全相平话前汉书正集》,这些说话——话本之中,必有项羽捉陵母以招王陵故事。又,元钟嗣成《录鬼簿》载有顾仲清《陵母伏剑》一本,当然就是演王陵及陵母故事。另外,王国维《曲录》载有元王伯成《兴刘灭汉》一本,也可能涉及这一题材。但是,一般说杂剧后起于话本,加以顾仲清、王伯成皆元中期人,所编陵母故事杂剧当然晚于话本。所以,作为《汉将王陵变》情节向《三国演义》徐母故事过渡中间环节的,首选应当是宋代说《汉书》的话本,其次才是杂剧。明代甄伟作有《西汉演义》,叙陵母事略同《汉将王陵变》,大约就参考过这种宋代说《汉书》的话本抑或顾仲清、王伯成的杂剧。罗贯中时代早于甄伟,《三国演义》叙徐母故事与《汉将王陵变》的雷同,也应是直接从宋代说《汉书》话本或顾、王的杂剧挪借而来。但是,《汉将王陵变》又如何演为宋代说《汉书》话本的内容,也还是考察这一题材演进过程必须弄清的又一中间环节。

这一中间环节的特殊性,表现为民间艺术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具体地说,从《汉将王陵变》到宋代说《汉书》话本中陵母故事,是宋初佛教俗讲与市民说话代兴和前者为后者吸纳的结果。话本是说话艺术的产物。说话艺术早在隋唐已经发生。但是,唐代俗讲盛行,说话似乎一度成了俗讲的附庸。敦煌遗书中《唐太宗入冥记》、《前汉刘家太子传》、《韩擒虎话本》等本是在俗间讲说的话本,杂存于各种讲说佛教故事的变文中,而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等讲说历史故事的作品,却取变文的体例或冠以“变文”的名题,都显示入宋以前唐五代很长时期中,说话——话本曾被视为俗讲——变文的一种,随俗讲——变文一并流传。然而,即使在俗讲——变文最受俗众欢迎的兴盛时期,也有来自各方面的反对,乃至一再遭到朝廷的禁止[9],至南宋王灼作《碧鸡漫志》,已称“至所谓俗讲,则不晓其意”了[10](P524)。在这俗讲——变文逐渐式微的过程中,原被俗讲——变文裹挟或笼罩的说话——话本重又独立发展,逐步占据民间讲唱文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当初被作为俗讲——变文内容出现的历史故事也应时蜕变为讲史的内容和形成新的话本,《汉将王陵变》向说《汉书》话本中陵母故事情节的转化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的。

从今本《汉将王陵变》可以见到后来可能发生这种转变的文本特征。该篇末“汉八年楚灭汉兴王陵变一铺”的题记,应是暗示了俗讲“楚灭汉兴”故事,不只“王陵变一铺”,而是各种“楚灭汉兴”故事编年叙述的长篇讲唱。换句话说,《汉将王陵变》只是“楚灭汉兴”长篇俗讲中的一节,故其题义当为“楚灭汉兴”“汉八年”之“王陵变”。如果这个推想符合实际,那么人们常常感到奇怪的唐代盛行的变文,到了宋代突然湮没无闻一事,就可以在其自身演变的方面得到合理的解释了。即唐五代以来,特别入宋以后,持续不断的政治压力,使俗讲——变文逐渐式微,有的不得不改头换面,融入市井中方兴未艾的说话——话本,促进了这一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楚灭汉兴王陵变”一类历史题材的俗讲,也就在这过程中一变而为“今晚讲说《汉书》”之类的讲史;话本流传,相应部分遂成为元末罗贯中《三国演义》写作徐母故事的直接依傍,而《汉将王陵变》则是它在唐代俗讲——变文中的祖本。

这个事实说明,宋元话本小说特别是讲史类话本的发展与唐五代变文有某种承接关系。具体说来,宋代讲史话本未必尽为宋人的原创,有不少可能是因袭唐代俗讲变文加工改造再创作的作品,研究者有必要多加注意唐代俗讲——变文与宋代讲史乃至与其他话本小说的联系,使对话本小说史的研究真正做到上下贯通。这不仅是要把讲史话本与话本小说的历史向前追溯至唐代佛教俗讲的影响(前辈学者已有过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关系对讲史等话本小说历史变迁全过程的描述及其所形成文本特征的说明。例如,唐五代俗讲——变文在“楚灭汉兴”等等故事之外,是否也有关于三国的俗讲——变文?《三国志平话》汉家君臣冤报故事的入话是否就由彼而来?这自然又不限于变文在话本小说史演进中作为环节的作用,可以思考并值得探讨的东西很多。而在近几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常常是株守一家或限于一体、一代的情势下,话本小说研究上溯源流以对其发展变迁作出新的说明的工作总体上还比较欠缺;就变文与讲史等话本小说而言,由于敦煌学与古代小说学各为专家专门之学,这二者的关系在长时期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从而有关历史的联系基本上仍在隐晦之中。这是一个有待专家关注的课题,本文借《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与俗讲变文《汉将王陵变》渊源的考论,希望对这一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能有些微推动的作用。

总之,以上分析可以使我们这样认为:罗贯中《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原本《三国志》,一由《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载徐庶事衍为《三国志平话》的描写,成为故事中刘备与徐庶交往情节的基础;一由《三国志》裴注的启发,远祖《史记》、《汉书》的记载和汉代传说,其更接近的根据是唐五代俗讲变文《汉将王陵变》,而以宋代说《汉书》的话本或《陵母伏剑》等元杂剧中陵母故事为直接的依傍,写就故事中曹操、徐母故事情节;——合二为一,形成徐庶归曹故事构架。我们据有限资料看到的这一演进的过程已比较复杂,而历史的真相无法复原,实际的状况即其絪蕴化生的过程会更为错综繁复。对此,本文无法作出更具体的说明,但是,已足以使我们看到《三国演义》成书与唐代俗讲——变文关系的密切,并因此受到启发,即《三国演义》研究亟需视野的扩大与方法的更新。

首先,在题材形式演变研究资料的发掘利用方面,《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从历史到小说的演进过程表明,《三国演义》的取材即其对史传与民间传统的继承,固然以前代关于三国的各类文献为主,却也有从诸如《史记》、《汉书》及说《汉书》一类话本等其他非三国文献中的挪移化用。因此,《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及其他相关研究固然应当首重三国资料的发掘利用,却又不可画地为牢,以为“说三分”的艺人特别是伟大的小说创作家罗贯中只是基于三国旧闻编述纂集,并无别样的参考借鉴,从而把它深层次的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忽略或遗忘了。应当说,这种研究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有必要加以弥补或救正。为此,《三国演义》的研究不仅要就“三国”论《三国》,而且还要注意《三国》与“三国”之外世界多方面委宛曲折的联系,以求更深入地把握《三国演义》与传统文化的广泛联系。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为此,研究者必须树立统一的历史观念和加深对文学发生过程的真正了解,认识到任何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其实只是统一的历史网络中的一个结,与之相连的一切都是它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参照物;研究者注重这个“结”的本身,同时也可以从这一切的角度加以观照,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相信,新的观念与认识将会给《三国演义》研究带来新的开拓变化,就是研究《三国》以三国为主,而不唯三国,更扩大到从全部传统文化的背景上理解阐释这部伟大的著作,以最大限度发明和凸显《三国演义》作为传统文化无边无际的网络中一个“中国结”的特征。

其次,上述资料的发掘利用不仅有考察《三国演义》题材形式演变的意义,也潜在地有作品思想内涵与前代文化联系的新发现的可能。具体说来,本文所考《三国演义》徐母故事借自宋元话本、唐五代变文、汉代有关传说故事、《汉书》、《史记》等,不只是情节形式的挪用,而且包含了以徐母比陵母、以刘(备)曹(操)比刘(邦)项(羽)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以宋儒所谓汉代得天下之正加强尊刘贬曹倾向的比较极端的用心。从而可以看到,罗贯中《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不只是继承了朱子《纲目》与民间说话的传统,而还有作者自觉的选择与发挥强调。这与传统的看法就有了区别。

类似的情况还可以举出《三国演义》曹操杀吕伯奢故事的构思,可能受有《伍子胥变文》的影响。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本文及裴注仅叙及曹操因疑误杀了吕氏家人及宾客,吕伯奢以外出幸免。《三国演义》敷衍其事,增饰为曹操在离开吕家出逃的途中又遇到吕伯奢而残杀之;其出手毒辣与居心不良招致陈宫的责难,陈并因此离他而去。这部分增饰的情节,固然是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妙手偶得又顺理成章的杰作,又似乎只是故事情节即形式的演进,其实不然。与《伍子胥变文》稍加对照,就可以发现在形式的借用中,也几乎不可免地沿袭了变文相应部分构思之理——曹操答陈宫责难说:“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5](P49)这与《伍子胥变文》文字虽有较大不同,但是,其所执之“理”,却与《伍子胥变文》写渔人坚持回家中为子胥取食,子胥却疑他“不多唤人来捉我以否”[7]的想法,有相通之处。这里,我们还无从断定罗贯中是否也是经由宋元话本或杂剧从《伍子胥变文》受到启发,——那将是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之事,——但是二者之间情景略似,神理相通,有所传承,却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在一些卓有成就的三国学者提出的“三国文化”背景下继续深入开掘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研究也还需要进一步树立统一的大历史与文学的观念,放眼全部传统文化的背景以为参照,把一部书的学问做得更大,以期有新的更多的发现。在这一方面,已经有学者做出了努力。例如,程毅中先生论《梁公九谏》第八谏武则天以下油锅相迫,而狄仁杰仍坚持进谏,然后“褰衣大步欲跳入油锅”的情节说:“这种手法常见于民间说唱,是故作惊人之笔。元人杂剧《赚蒯通》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十八卷邓芝使吴一节,就使用了这样的情节,可见其间有相通之处。”[11](P263-264)这无疑是在传统文化的广大背景上对三国戏曲小说情节来源的一个新的发现和正确论断。而在全部传统文化的背景上,类似的发现应该不止于此,研究者任重道远,可做的事情正多。

这里还要顺便说到,以上考论《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源流,首先当然是揭示了故事构成的资料基础。这一基础对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编撰当然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考据能不迷失于细节,则应当看到罗贯中写作徐庶归曹故事,不只是靠了这一基础和好象是东拼西凑的手段,而是登高望远,成竹在胸,以意为之,随手捏合,笔补造化,独具匠心。他的天才表现与贡献在于:一面参考各种前代的资料,需要有选择去取的高明眼光;另一面融铸这东挪西借来的材料,使之成为与全书血脉连贯、呼吸相通的有机生命体,更要有生死肉骨、化腐朽为神奇的才华;更重要是他踵事增华、笔补造化的功夫,如不仅沿《三国志平话》把荐诸葛之事放在送别之末,而且改《平话》并荐卧龙、凤雏两人为专荐诸葛,带言庞统。不仅袭用项羽迫王陵母作书招儿情节,而且在徐母拒绝之后写程昱赚其笔迹字体伪为母书以行其奸,等等,则非真才子、大手笔莫办。至于《演义》为刘备、徐庶之交注入无限深情,揖让往还,抑扬顿挫,一唱三叹;以徐母故事强化尊刘贬曹,用意深微,慷慨悲凉,使此节描写超出单纯叙事的层面,成为古典小说中少有的富于诗意的“有意味的形式”[12](P4),那就不是一般考论所可以说明,而需要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作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无名氏.三国志平话[A].丁锡根.宋元平话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司马迁.史记[A].前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A].三国志通俗演义[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 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三国演义会评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 王重民.敦煌本《王陵变文》[A].周绍良,白化文.敦煌变文论文录[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 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8]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 陆永峰.变文的式微[A].敦煌变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10] 王灼.碧鸡漫志[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95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2]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仲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5

关键词 历史故事;创设;灵动课堂

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转变,创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集中体现。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创设灵动的历史课堂,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发展的本质需要。

一、以历史故事为引,激发学生“想动”的学习欲望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不乏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的发生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为前提,承载着历史,传承着历史。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单纯的讲解历史知识,枯燥乏味,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而,课堂效果不尽人意。将历史故事巧妙的引用到课堂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案例1: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中,单纯的讲解三个朝代的兴亡显然是索然无味的,距离现在的时间久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感。教师巧妙的将武王伐纣的故事引入其中: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部电视剧比较火热,《封神英雄榜》大家都看过吗?

生:看过。

师:那你们觉得这部电视剧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生:殷商的灭亡,周国的兴盛。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武王伐纣的故事吗?

生七嘴八舌:知道,就是周武王讨伐殷商大王的故事,在电视剧中我们都看过。

教师会心一笑,经过对武王伐纣故事的讲解,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效果甚佳。

二、以历史故事为例,提供学生“能动”的课堂情境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识是需要牢记的,故而,这也是令很多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死记硬背显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取。善用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能动”的课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教学案例2: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华夏之祖》一课时中,教师可以通过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故事作为引子,进行课堂授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女娲补天的故事吗?

生:从电视中看到一点,好像女娲是远古的神,当时天上破了一个大洞,女娲炼七彩石补了这个大洞,人们才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师:说的很对。那么盘古开天的故事有谁知道呢?

生:不知道。

师:在太古的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象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赖无声。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生:哦,原来如此。但是这是神话故事,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呢?

师:这位同学问得好,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华夏之祖》。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为什么呢?

同学们兴趣盎然,两眼只盯着教师的嘴巴,期待着精彩的下文!此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又知晓了“大禹治水”与“禅让”的故事,教师可以适当给出几分钟让学生表演小故事,如此,课堂效果不仅极佳,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不但学习兴趣盎然,而且记忆深刻,从而创造出灵动的课堂效果。

三、以历史故事为力,激发学生课堂“敢动”性

不少历史小故事都具有激励人的作用,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等等,都在不断给人们源源不断的精神激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不主动,显然,课堂效果就很难提高。面对这样的课堂现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入历史故事,激活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同时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

教学案例3: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中,面对学生的不积极,可以适当添加几个名人励志的故事,其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

师:同学们,我为大家讲一个“毛遂自荐说楚王”的小故事。

生欣欣然,聚精会神。

师:“毛遂自荐说楚王”的主角是毛遂,据中国典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勇敢,敢于推荐自己推荐担任某项工作。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课堂上不积极主动,怎么能学好知识,做有用人才呢?

生幡然醒悟,若有所思。

之后的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竞相发言,灵动的课堂让学生们在历史的世界中更加自由的畅游。

由以上可知,将历史小故事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创设灵动的历史课堂,大大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但是,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是轻而易举的,是有章可循的。在遵循课堂教学知识的前提下,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适当引入历史故事,让历史故事为课堂教学所用,如此才能打造灵动的历史课堂。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希冀通过对此文的论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昆.论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D].苏州大学. 2011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6

[论文摘要]秦琼是隋唐时期唐朝开国功臣,明清时期的小说作者们为他构思了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在中国的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明清时期演绎隋唐历史的小说中秦琼故事的素材来源作了一个深入细致的探讨。

秦琼是隋唐时期的一个英雄人物,为唐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明清时期,随着隋唐历史题材小说的出现,秦琼形象进入了小说中。作者们构思了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秦琼被塑造成一个德才兼备、英勇善战的英雄。随着这些小说的流传,秦琼这一英雄形象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秦琼,不过是隋末唐初乱世英雄中的普通一员。那么,作者们是怎样创作出秦琼的传奇故事的呢?

我们知道,明清时期的历史小说,大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间文学基础。历史渊源包括官修的史书和文人笔记。民间文学基础包括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戏剧、说唱文学和民问传说故事。就这样,使得小说雅、俗兼顾,就可以引起上自官绅士人.下至市井细民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对明清小说中秦琼故事素材来源的考察,也拟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

一、正统文人对秦琼的记载

我国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有一种特殊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讲,就是作者们往往以史实为基础.通过想象虚构进行发挥增饰,使质朴、平实的事件变得生动、曲折,使杰出人物变成传奇英雄。古代人们对史实的书面记录大致分两类:一是官修史书;一是私人笔记。这两类作品的作者,多为正统封建文人,他们在进行创作时,力求所记录的人物、事件真实可靠,关于秦琼的史实材料.亦是如此。

1.历史典籍对秦琼的记载。考察秦琼故事的史籍来源,可以从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有关章节人手。新、旧《唐书》对秦琼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而《资治通鉴》则没有超出二书之外。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新、旧《唐书》的记载,对秦琼做一些总结。

秦琼,字叔宝,隋代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开始是隋将来护儿的手下,后跟张须陀攻打卢明月、孙宣雅、李密等反隋义军。张进击瓦岗军身死,秦琼归附裴仁基。并跟着他投降了李密。李密败亡.秦琼被王世充所得,因厌恶世充奸诈.与程咬金等人投了唐。秦琼追随李世民,讨伐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为唐朝开国立下汗

马功劳,先后被封为翼国公、胡国公,受到画像于凌烟阁的崇高待遇。为在细微处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新、旧《唐书》共同选取了几个事例,从不同角度对秦琼进行了刻画:

(1)叔宝母丧,护儿遣使吊之,军吏怪日:“士卒死亡及遭丧多矣,将军未尝降问,独吊叔宝何也?”答曰:“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2)(秦琼)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帅卢明月于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万人.力势不敌,去贼六七里立栅,相持十余日,粮尽将退。谓诸将士曰:“贼见兵却.必轻来追我。其众既出,营内即虚,若以千人袭营,可有大利。此诚危险谁能去者?”众人皆莫对,唯叔宝与罗士信请行。

(3)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日:“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创。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可以看出.秦琼具有与众不同的品质与才能,并且有勇有谋,曾身经百战,出生人死,立下了赫赫战功。

2.正统文人笔记对秦琼的记载。由于受史传文学求真创作原则的影响。正统文人笔记在创作时也力求真实.因此早期文人笔记中一些人物、事件,往往被后世史家采用。在唐代文人笔记中。有一些关于秦琼的记载,如《隋唐嘉话》中秦琼解释自己的病因,《大唐新语》记录的来护儿吊慰秦琼和秦琼与程咬金“弃郑投唐”的事件,就被新、旧《唐书》共同采用。此外,还有一些不为史家重视的细枝末节,散见于各代文人的笔记中。

首先是秦琼的坐骑。古代将军行军打仗,拥有一匹品质优良的战马,无异于如虎添翼。秦琼身为名将,英勇善战,其坐骑自应不凡。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胡公(秦琼死后封胡国公)卒,嘶鸣不食而死。”宋代曾性记录此马“每月夜设二领毡,溪涧当前一跃而过”。虽然段、曾对马跃过的毡数记录不同,但可以肯定:此马善于跳跃,通人性,非常马所及。根据这些记录,作者们设计了秦琼为救李世民而纵马三跳虹霓涧的精彩情节。

其次是秦琼的兵器。《新唐书》记载:“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可以知道。秦琼所擅长的兵器是枪,但是,大概这只是其使用的长兵器,另外,他还使用一种短兵器——铣鲵。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记载:“铣鲵,短兵也,形如小凿……秦琼尤善用之。”明代陈元龙《格致镜原》也有类似记载。由此可知,秦琼在兵器上是长短兼擅,武功不凡。这种兵器在《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等小说中被说成是“劈楞简”,袁于令《隋史遗文》则说是“瓦面金装锏”。作者们还设计了尉迟恭与秦琼“三鞭换两简(锏)”“秦琼潞州府途穷当锏”的情节,在《说唐演义全传》中。秦琼的双锏还担负起了“撑住李乾坤”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最后是秦琼的作战。秦琼打仗时英勇神武,所向披靡。唐代吕温有《秦叔宝颂》:“洛内之役。龙战未决。秦公应变。临阵电拔。锐气尽来,我盈彼竭。成败反掌,存亡奄忽。虎来风壮。鳌转山没。遂作心膂。爰从讨伐。崩围陷阵,火进冰裂。翕如鹗耸,纵若鲸突。功成国定,万古壮骨。”

这首诗描写的是唐军攻打王世充占据的洛阳时的场景。在这场战役中.秦琼起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他也因此建立了不朽功勋。

总结上面两个方面.无论是官修的史书,还是文人们的笔记,它们记载的秦琼事迹.或许有某种程度的夸张,但基本是写实的。它们共同为小说中的秦琼形象及其故事的演绎提供了真实性基础。

二、戏剧与民间说唱艺术对秦琼形象的塑造

如果说历史典籍、文人笔记中较为真实的记载构成了秦琼故事的坚实骨骼的话,那么,隋唐以来有关秦琼的民间传说、戏剧戏曲、说唱文学等.便是它丰满的血肉。我们知道,由于英雄人物的作用巨大,使得芸芸众生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景仰,对他们顶礼膜拜这种对有功于民、垂德于世的英雄的向往崇拜.积久便自然内化为一种集体的心理情结,即一些理论家们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情结的最常见表现形式就是对英雄人物行为、事迹的普遍传扬。所以,每一个英雄人物,在他生活的时代就会有许多崇拜者.他的英勇事迹也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在广大民众中流传。

然而普通民众由于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为自己所喜爱的人物、事迹作全面而细致的书面记录。于是,他们便通过口耳相传,用表演、说唱等方式来表达他仃J对英雄人物的喜爱和崇拜。所以。在民间传说的许多历史人物。往往越到后来.越具有浓厚的世俗气息和平民特征。秦琼这个人物,经历过隋末唐初的战乱.最后成为国家元勋。他的这种传奇经历.本身就能引起普通民众的浓厚兴趣,所以,对他的个人崇拜及其事迹的流传,肯定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但是,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所能找到的关于秦琼的资料,宋代以前的很少,只能找到元明时期的一些戏剧作品,包括三部元明杂剧。明清时期一些文人的笔记中也有民间艺人们说唱秦琼故事的零星记载。

1.元明杂剧对秦琼形象的塑造。在元明时代的历史剧巾,以隋唐历史为题材的共有十二部.有秦琼形象的有元代郑光祖的《程咬金斧劈老君堂》、元明时期的《魏征改诏风云会》和《徐懋功智降秦叔宝》。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三部戏剧。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讲述李世民不听臣下识天机的渫士的预先警告,执意要外出打猎,南于追猎一只自鹿.来到李密的金墉城下。秦琼与程咬金等人奉命追杀被李密认为是前来窥视军情的李世民。程咬金把他追进了一座庙宇,发现他躲在老君堂里的祭坛后,举起斧头要砍他,这时.李世民的头顶有黄龙出现,被赶来的秦琼看到。秦琼认为李世民是真命天子,就阻止了程咬金,并把他交给李密。李密要处决李世民,被魏征成功地劝阻,因在南牢,甚至还拘留了前来求情放人的唐军使甩。这一举动,使得秦叔宝、魏征、徐懋功三个人觉得:李密是一个小人,天意在唐。于是,他们偷改了李密的诏令,放走了李世民。创作于明朝初期的《魏征改诏》取材与上面的剧本相似.有关秦琼的内容与此剧略同。

《徐懋功智降秦叔宝》剧写李密兵败身亡后,秦琼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与唐军交战,秦琼勇猛善战,李世民想使其归附,于是派徐懋功去招降。但是秦琼出于忠义观念不愿投唐。于是,徐懋功就使用反间计,使秦琼受到王世充的猜忌.且马上就有杀身之祸,秦琼不得已而投唐。

上述戏剧。由于它们重点在表现激烈的的矛盾冲突,展示惊险热闹的曲折情节,对人物形象缺乏细致深刻的刻画,所以,秦琼在剧中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过场人物,缺乏典型鲜明的个性。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仍可以看到后世小说作者们多以戏剧中的秦琼形象及情节为基础,进行深度的艺术加工之后,用在自己的小说中。

2.民间说唱艺术对秦琼形象的塑造。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明清时期一些杂录、笔记中了解到.明清小说中的秦琼形象及其故事还参考了民间说唱艺术。秦琼故事中的《秦叔宝见姑娘》一段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袁于令的《隋史遗文》第十三、十四回写秦叔宝发配至幽州.幽州总管罗艺的妻子正是其姑母,姑侄得以相认。但据《新唐书》载,罗艺的妻子足孟氏,与秦叔宝并无瓜葛。这一情节,喧该是说唱艺人们的虚构。晚明著名的说书艺人柳敬亭所说的秦琼故事在当时影响就很大,这一点可由《桃花扇》第十三出《哭主》得到验证。柳敬亭对左良玉说:“若不嫌聒噪啊,把昨晚说的《秦叔宝见姑娘》,再接上一回吧。”这接上的一回,讲述的是秦琼在校场演练武艺的事。这说明,秦琼故事在柳敬亭时代已成为一个完整的说书系统。这就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袁于令在《隋史遗文》中多次提到的“旧本”,确实是存在的,并且早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7

关键词:中学历史 兴趣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84-01

法国著名思想家―― 卢梭曾说过:“教育之艺术在于,让学生喜欢你传授的内容。”的确,浓郁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动力源泉,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学好各门功课。而中学历史课堂往往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可言。

1 中学生历史学习劲头萎靡的原因

为什么学生们会如此忽略历史学科呢?笔者通过平时与学生沟通和侧面了解,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1.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摒弃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新时代的春风沐浴之下,互联网飞速发展,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孩子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追求时尚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们对潮流前卫的事物有种与生俱来的偏好,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当下整个中华教育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历史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学生们平时哈韩、哈日,崇尚欧美流行元素,过着圣诞节、狂欢夜,跳着韩日街舞,他们喜欢新鲜刺激,但中国传统理念在他们的脑海里早已模糊不清了。

1.2 觉得内容繁琐,记不住

谈到初中历史学习的问题,部分学生会跟我说,历史课内容太多了,根本记不住,背不下来。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国外历史也有几千年,历史的演化本来就是一个纷繁冗杂的过程,但这并不是学生放弃历史学习的理由。

试想,当下各类小说中的人物也比较多,各种关系也相当复杂,学生们对其爱不释手不说,讲起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头头是道,从来不用打腹稿,信口拈来。一本小说上百成千页,难道学生们是下了苦功夫一页一页背下来的吗?

很显然,孩子们都出于青春期,年轻力盛,脑袋灵活聪明,记忆力是旺盛的时候,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超强的记忆力才会发挥作用,如果面对的是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课业内容,记忆力便暂时“休克”了。

1.3 学习思想懒惰,不愿意动脑思考

“历史习题在书上都能找到答案,不会的就翻书呗!个别论述题,书上没有答案,就是学了我也不会啊”。学生的这番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存在严重的被动性,对老师灌输的理论和方法也是被动接受,遇到问题不愿意动脑筋,不善于发现问题总结思想,是非论断自有老师裁决。

2 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对策

2.1 启发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实用价值

以史为镜,可明得失;通古博今,能谙事理;借史喻今,能明大义。这是笔在多年历史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对史学的感悟。然而,中学生由于生理年龄的局限,缺乏社会生活历练,他们很难在这个年龄段认识到这个层面,那么,该如何对学生实施启发教育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比如,最简化的历史内容也是由众多历史故事组成的,学生了解了这些历史故事,就可以将它们应用到作文写作中,既可以丰富文章内涵,又可以通过借助史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再者,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历史,比如诗词、文言文的作者简介就是一个个历史片段,通过历史的系统学习和语文的片段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并能联想到诗词和人物所处的背景和社会环境。

2.2 故事教学:一段历史,一部“小说”

历史本身庄严沉重,耐人深思,但是,决不能将如此凝重的思想加注在活泼、开朗、单纯的孩子身上,所以历史教学也应该生动化。我们索性用孩子的思维来看待历史:其实每段历史都是一个经典故事,是一部无需任何文学加工的小说。

既然孩子们喜爱小说,常常被其中曲折离奇、百感纠结的情感所吸引,我们不妨就把每段历史“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因为历史情节从来就不缺乏千回百转的情感,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要比故事中的人物要复杂得多、真实得多、丰满得多。

我们可以结合相关影视作品中的情境处理方法和语言风格,或借助其中的精彩台词尽量生动我们的课堂。我们教师的角色也可以转换一下,我们不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老师,而是给孩子将故事听的老者,娓娓道来。既亲切,又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那段历史氛围中去。

2.3 形象教学:影音一体,插图挂图齐备

学生的记忆构造中,更容易接受图片、声音和影像,我们在课堂上完全可以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播放影视短片、让学生倾听有声历史资料或者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和自己准备的挂图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把文字叙述幻化成丰富多样的具体形象,让有关这段历史的所有影响存留进学生的脑海中,不用再对着单调的书本死记硬背,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2.4 活动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许多教学经验无不表明,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对于历史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历史演讲会、历史故事会、历史小说创作大赛、历史剧观后感写作、参观当地历史遗迹、历史人物评论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5 联想教学:帮助学习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日期

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发生日期记忆的考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日期一多就很容易混淆,很多学生因此一筹莫展。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帮助学生学会联想记忆。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历史日期与另一个生疏的历史年号比较,计算出两者相差的时间,且这个时差最好是整数,比如,2011年是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庆,当时举国欢庆应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样一来学生就记住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年后,发生“九一八”事变,20年后,皖南事变爆发。这样学生就可以牢固记住这些年份日期,有了信心,学习劲头也就不言而喻了。

3 结语

在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学科素质的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又能传授学生丰富多彩的学科知识。同时,老师也应该加强学习,了解历史学科的最新动态,试着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应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8

教师讲述的故事要真、善、美。“真”要求故事内容真实可信,符合史实;“善”要求故事内容积极向上,蕴含的道理教人向善,体现人文精神;“美”要求故事内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耐人寻味。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故事必须短小精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删繁就简。故事可以是教师收集整理的,也可以是学生总结交流的,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帮助学生体验历史,理解历史。

一、历史课上教师讲述故事的主要类型

1.用励志故事凸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反映历史人物成长的故事,教师可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挖掘励志故事教育学生,凸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这样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有孙中山、、、邓小平等,在世界史上有哥伦布、麦哲伦、林肯、丘吉尔、罗斯福等,其中,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故事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罗斯福新政”是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的重要一课。罗斯福因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以及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而被喻为“狮子”和“狐狸”。这样一位用“新政”来解决经济危机的实干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他,而仅靠教材上的内容远远不够,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补充一些罗斯福的故事,有助于学生对“新政”的前因后果有更全面的理解。

关于罗斯福的故事有很多,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表现了他的幽默风趣。1944年,当罗斯福连任美国总统时,一位记者问他第四次担任总统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拿出一块三明治请记者吃,记者受宠若惊,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给了他第二块,记者迟疑了一下又吃下去了。罗斯福又拿出第三块给了他,记者拿在手上硬着头皮吃了下去。这时罗斯福对记者说:“现在已不用我回答你的问题了,你有自己的感受了。”

除了幽默故事,教师还可补充一则罗斯福身残志坚的故事。1921年罗斯福39岁,他遭遇了灾难。这年8月罗斯福全家在大西洋的一个岛上休假,他住的酒店附近发生了火灾,罗斯福参加了救火,救火之后便跳进冰冷的海中游泳。晚上他高烧不退,混身疼痛,几天后四肢麻木,被确诊为脊髓灰质炎症,也就是小儿麻痹症。这种病在当时无药可治,疾病使他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但坐在轮椅上的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坚持不懈地锻炼,为了练习手臂的能力甚至每天在地上锻炼爬行,病情逐渐有了好转。

教师通过讲述以上故事,除了让学生感受罗斯福的个人魅力和坚强的意志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他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样的教育能避免空洞的说教,效果很好。

2.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现行中学教材是以专题史教学为线索,专题史教学会模糊学生的时间概念,缺少通史概念。许多学生不善于总结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在学习中常常张冠李戴,这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总结。

例如总结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五位领导人的内外政策时,为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政策的不同,教师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进行总结。一次,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五位苏联领袖同乘一列火车去某地考察,驶到半路火车突然停了,值勤警卫报告说前面的铁轨断了,这位警卫首先请示列宁该怎么办。列宁说:“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把断了的铁路重新修好。”警卫又来请示斯大林,斯大林说:“铁轨突然断了说明有阶级敌人破坏!首先应把破坏者抓出来,命令30公里以内全部,立刻开展一次大肃反运动!”随后警卫请示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说:“把火车后边的铁轨拆下来,铺到火车前边去。”警卫又来请示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说:“我们五位领袖一同下车,在火车旁边摆出推火车的姿势。不管火车动不动,只要推的姿势就能激励人民一起推火车,火车就能前进。”警卫最后请示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说:“我们下车到前面公路边等车,火车不行改坐汽车。”这则政治故事的寓意在于它揭示了苏联历代领导人不同的领导风格及其对社会变革的不同态度。这种揭示虽是漫画似的,未免有些夸张与片面,但它对帮助学生分析、分辨这五位领导人却很有帮助。

因此,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总结,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识记,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应加以利用。

二、教师如何把握讲故事的时机

1.用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求知欲强,颇具好奇心,他们爱听故事,容易被历史故事感染。教师应抓住中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运用小故事导入新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知需要,使教学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例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高中教材中多次出现,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一国两制、邓小平理论等都与他有关。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混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邓小平讲话历来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如当别人问他万里长征是怎么走过来时,他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着走。在“”期间,邓小平历经磨难,后来有人问他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等待。然而,就是这两三个字却发人深思,人们能感受到邓小平的乐观和机智。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应紧扣课本,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理论教授。在课程导入环节讲述和邓小平有关的故事,既能让学生领略伟人的风采,又能激发他们对理论的探究欲望。

2.用故事结合课堂教学,启迪学生智慧

用历史故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感悟历史,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用历史故事结合课堂教学可启迪学生的智慧,使课堂意犹未尽。这样的历史故事有很多,例如有关赫鲁晓夫的一个故事: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由于赫鲁晓夫是斯大林非常信任的人,大家心中有了疑问:“你这么了解他的错误,那么在斯大林掌权时怎么不提出意见呢?”在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又批评斯大林,有人传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当时你在哪里?”赫鲁晓夫看到纸条后念了出来,并请写纸条的人到台上来,台下鸦雀无声。随后赫鲁晓夫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当时我就在你现在的那个地方。”这个故事让学生对斯大林模式及个人崇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将教学内容整合到故事中,将教学重难点演变成故事情节,从而真正实现“超越教材、用活教材、回归教材”的教育理念。

三、结束语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9

一、巧用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巧用情景导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教学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课堂历史内容有关的情景中。在所设计的情境中,给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我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三国鼎立这一节课时,在上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观看结束后,我观察他们个个兴趣盎然。于是我问:请问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接着我又问: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学生高兴地拖着长音答:魏——蜀——吴。以这种形式开头,层层递进,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之后上新课的内容,整节课的效果都非常的好。

二、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巧妙的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很多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学生不喜欢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历史人物的感受。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许多的历史小故事在课堂上讲述穿插,这样既能集中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的注意力,最主要的也还是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首先,所选历史故事要很有趣 ,其次老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有时候一个教师上课幽默与否直接会影响学生对你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讲课时做到情感饱满,声音抑扬顿挫,富有激情,能鼓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学科。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

当然在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历史真实性的引导,不能歪曲历史。选择对教学有用的历史故事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首先历史故事必须要基本忠于客观历史,以往在选择的标准往往只注重故事性即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忽略了基本的史实,长此以往会造成不可挽救的错误,因此在选择故事时必须要谨慎;其次选择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故事;第三故事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导向性;第四要对历史故事即时加以点拨,之所以选择历史故事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就是要发挥故事的作用,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状态,需要老师即时加以点拨,也可利用一些视频资料辅助教学,教学实践中要运用录音、幻灯、动画、投影、视频等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更形象生动的展现历史故事。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去理解历史故事,这样比平铺直叙的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除了考试以外没有什么别用途,很多初中学生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把历史完全当做“副科”学习,上课不听讲,考试临时突击记忆。历史与现实有着紧密的关系,反思过去,是为了明天的更美好,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正是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将课本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及时抓住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通过学习记忆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史记中的小故事篇10

摘要:《史记》中的成语历来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但多是讨论《史记》中成语的形成方式以及句法构成,在讨论《史记》中成语的来源时缺少具体而明确的语料支撑,也忽视了成语的使用对《史记》所起到的作用。因此,本文即从《史记》中的成语入手,先考证其成语的具体来源,再论述其作用。

关键词:成语;《史记》;来源;特点;作用

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中国文学作品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史记》相比前代的史书作品如《尚书》、《国语》、《战国策》等,其最大的文学成就在于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作为纪传体史书的开端,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从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动作、思想品质、生平遭遇等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历史的画卷,将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起来。而在对人物的刻画过程中,成语的运用不得不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司马迁以高超的语言技巧,用简洁而凝练的文字,或承袭前人引据史料,或自成体系善于创造,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史记》成语的来源

《史记》中的成语来源于前人著作典籍据统计有五十二个,绝大多数来自于《史记》之前的史书如《尚书》、《左传》、《战国策》等,也有少部分取自于前人优秀的散文奏疏如贾谊《过秦论》、李斯《谏逐客书》等。下面就笔者的统计逐一作以说明:

(一)《战国策》

1.百发百中(《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3.以一当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

4.废私立公(《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5.犹豫不决(《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6.披坚执锐(《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二》)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

7.天府之国(《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8.痛入骨髓(《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9.前倨后恭(《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

10.势不两立(《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12.不遗余力(《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13.图穷匕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4.无可奈何(《史记卷一百二十・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二)《左传》

1.退避三舍(《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唯唯否否(《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三)《礼记》

1.亡国之音(《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

2.发扬蹈厉(《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3.喜怒哀乐(《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5患难与共(《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出自《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礼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6.流言蜚语(《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出自《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四)《国语》

1.山崩川竭(《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出自《国语・周语上》:“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2.众口铄金(《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五)《韩非子》

1.一鸣惊人(《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2.论功行赏(《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出自《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3.良药苦口(《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4.道不拾遗(《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6.危如累卵(《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出自《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7.兔死狗烹(《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六)《老子》

1.天道无亲(《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出自《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无为自化(《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出自《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尤物将自化。”

(七)《庄子》

1.一日千里(《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出自《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2.白驹过隙(《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出自《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s,忽然而已。”

3.善始善终(《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出自《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八)《荀子》

1.后发制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2.变心易虑(《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出自《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3.博闻强志(《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4.顺风而呼(《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出自《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九)《淮南子》

1土崩瓦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出自《淮南子・泰族训》:“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2.攻城略地(《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十)《墨子》

1.不可胜数(《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十一)《论语》

1.社稷之臣(《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2.季孟之间(《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出自《论语・微子》:“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3.言信行果(《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

4.无所不至(《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出自《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十二)《楚辞》

1.短兵相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出自《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2.延年益寿(《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出自《楚辞・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3.怀瑾握瑜(《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4.弹冠振衣(《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出自《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十三)《谏逐客书》

1.随俗雅化(《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地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2.土壤细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出自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十四)《过秦论》

1、同心并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2.瓮牖绳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m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揭竿而起(《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通过以上对于《史记》中成语来源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史记》中有些词语首见于《史记》以前的古代典籍,这些词语在当时不一定是成语,由于以后不断地使用,就成了汉代成语宝库中稳定的一员。从《史记》如何继承和使用它们的情况来看,又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史记》从古代著作中,以一个固定词组的形式作为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完全继承下来;其次是古代著作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词组,经司马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修改提炼,后来在语言发展中约定俗成,逐渐发展为成语;还有就是古代著作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史记》继承其原意,文字上有较多的加工,后在长期运用中逐渐凝炼为四字格的成语。

二、《史记》中成语的特点及作用

(一)《史记》成语的特点

可以说,《史记》文学成就上的闪光点主要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作为代表着古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文学著作,它所撰写出的一系列人物传记,以历史和当时的人物为中心,在宏观描绘历史画卷的同时,也微观地表现出个别人物的具体情态。这其中,对于成语的使用则是一大亮点。

首先,《史记》中的成语有一部分是根据故事传说而来的,这些丰富的文学素材通过书面文字的记叙或者是人民群众的口耳相承,而变得为大家所熟知,从而有了广泛的受众群体。《史记》在运用这些故事的时候,往往会对其进行文学性的加工,使得《史记》出于表意的需要,在用这些历史故事时,用最精炼的语言把它们概括成后世常用的成语典故。这一类成语使《史记》的叙述更加形象传神,因为读者一看到它们,自然而然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生动完整的故事。而成语背后的故事又是那么耳熟能详,无须多费笔墨,仅靠简单的几个字,就可令人对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言外之意能够心领神会,《史记》的语言也因此而更为简洁精炼。

其次,《史记》中的成语数量颇多,内容涵盖面广。《史记》有五十余万言,形成了成百条成语,数量颇多,内容涵盖天文、星象、地理、动物、植物等。《史记》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使得书中各式各样的成语层出不穷。《史记》成语从内容来看,以表现人物特点为主。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成为它的一大特色。“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从王侯到将相,从权贵到平民,从君子到小人,从政治大家到文人学士等都能在《史记》中找到相应位置,表明了司马迁对那些人物的态度。对人物细致生动的刻画,呈现出丰富的人物特点,是《史记》成语的另一大特点。

(二)《史记》成语的作用

1.《史记》中成语使用的意义

1.对前代文学的继承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道:“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又说:“余述历黄帝以来至于太初而讫,百三十篇。”由此可见,司马迁的著史抱负是宏伟的,他要著述的是一部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直到当时社会的长篇巨制,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史记》的思想内容和编撰体制也反映了司马迁的著史抱负:从记述的人物看,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从反映的社会面看,既有反映政治、社会生活的纪传,也有反映文化、科技、军事、经济的八书;从涵括的疆域看,既有汉朝的统治区,也有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等异族生活区。而司马迁要建造这样一部囊括中外、贯通古今的历史“大厦”,就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砖瓦”。在当时“诗书往往间出矣”、“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身为太史公的司马迁可以“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查阅大量的文献。但是在早期发展的各民族中,它们最初的历史总是以‘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的。《史记》通过运用成语记述等方式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

另外,先秦文献资料先天不足,后来又大量散失。如《尚书》所的各种文告,不载日月,算不上合格的历史著作。《春秋》是以鲁国十二国君为编年线索的大事纲要,它记事非常简单,类似于今天报纸的新闻标题,且还残缺不全,严格地说来,也难以称为一部合格的史书。到战国时期,史官制度渐趋完备,史料也渐趋丰富,但“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保存下来的史料极为有限。楚汉之争的战火又进一步破坏了先秦的文化典籍。司马迁的《史记》某种程度上是对于这些文献典籍的筛选和总结,其中成语的使用也可以说是对于前代文学的继承。

2.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成语,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

《史记》中的成语扩大了汉语语言的词汇量,出自于史记的成语故事也成为后代文学的源泉和养料,《史记》的许多成语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舞台,据博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树增,《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19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