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8:27

信息化方案

信息化方案篇1

随之而来的是重组后的集团企业最敏感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集团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全面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规划。信息化已成为集团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促进和带动各项管理工作创新与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希望通过探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思路,为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1、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集团企业一般都是从事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信息化水平因行业技术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环境、效益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处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行业竞争压力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集团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信息化建设水平也较高。如国内石油化工、电力、航空、烟草行业的集团企业。

总体而言,我国绝大多数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跨国企业,甚至与上述集团企业相比差距也较大,基本上处于将信息技术应用局限于单一功能或管理领域的初级阶段,离信息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和应用于集团企业外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笔者在大型集团企业的实践体会,总体来说集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成员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差距较大。国内新组建的集团普遍存在成员企业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集团总部和大多数成员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局面。

(2)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复杂程度较高。除一些主体业务领域突出的集团企业可以围绕如ERP这样制造业通用软件或行业专业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外,很多集团企业往往是跨多个行业领域,这导致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和思路各不相同,极其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3)集团企业较少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信息化建设问题。集团企业还未形成定期制订或修订中长期信息化规划的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可以定期考虑信息系统能否支持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而不是缺什么就建什么,缺乏总体规划。

(4)集团企业缺少即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各级复合型信息化人才。集团企业信息化复合型骨干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使得各级信息化决策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本质是管理问题,往往从技术和成本角度选择高校和纯软件公司进行自行系统开发,增加了项目的风险。

(5)集团企业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的落后约束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又由于缺少系统的管理手段和防范措施,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无法满足应用系统发展的需要。

2、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必要性

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向,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其核心内容是要从企业经营目标和业务发展方向中抽取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总体的、全局协调一致的信息框架和系统整体模型,为进一步系统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为了在信息化建设中有效地规避风险,集团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要定期在集团经营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运用信息化规划手段来确定未来几年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发展阶段、建设重点、总体方案、所需资源和实施方案。信息化规划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制订信息化规划,集团企业可以围绕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为目标,消除集团内部应用系统间信息孤岛,规避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的风险,从而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化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已成为当前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3、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信息化建设以及开发应用标志着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用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推动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要以“服务于集团发展、服务于基层应用、服务于集中管理”为目标,抓应用促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支持集团企业业务发展规划的要求。

一般来说,集团企业在制订信息化规划时首先应注意遵循国家、省市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部署,然后紧紧围绕最新的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集团和行业实际情况,以超前的思路、开拓的精神和务实的规划来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那些信息化基础较薄弱的新建集团企业,笔者建议其集团信息化规划指导原则应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以信息和资源共享为目标,分步实施,重点先行,基层应用和总部平台建设并举”。这些指导原则应贯穿于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全过程,同时也是今后集团信息化规划实施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

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企业各级组织按照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流程去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目标的一项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因此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根据信息技术在行业中应用的规律来制订信息化规划。根据在集团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的一些经验体会,笔者认为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1)坚持围绕集团战略确定目标的原则。信息化规划一定要从集团企业经营战略出发而不是单纯地从信息系统的需求出发,避免陷入脱离企业发展目标而进行盲目建设的困境。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企业发展需求,必须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2)坚持关注核心业务制定建设重点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应从经营管理的变革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变革出发,这有利于充分利用集团企业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关键需求,避免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集团企业领导的决策。企业应关心与自身核心竞争有关的核心业务的发展,优先发展与核心业务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并在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上有所倾斜。

(3)坚持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实效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各个核心应用系统建设时应选择具有各业务领域经验的成熟软件厂商为主以降低项目风险。在规划集团统一平台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各应用系统间信息双向的授权互动共享和高效的协同运作。在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目标的同时,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4)坚持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原则。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集团企业制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必须强调以集团为主导,通过统筹规划,经费扶持等有力措施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理顺各种关系,规范投资主体行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5)坚持需求牵引和效益驱动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应切忌盲目冒进。除了重视集团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外,突出核心基层企业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和原动力,是信息之源。规划应调动集团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各种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坚持先进性与经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规划应具有前瞻性,避免出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的局面。与此同时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达到同样实施效果和满足未来三五年业务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经济可行的技术和方案,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增加项目风险。信息化建设采用新技术时也应考虑可实施性,切忌忽视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盲目上大项目,搞面子工程。

4、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架构

某集团公司作为上海着名的国有大型粮油企业集团,在上海的粮油经营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信息化建设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思路应对其他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围绕集团国资发展战略,该集团提出了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四大核心业务的应用系统建设,综合运用广域网网络和数据仓库平台,初步建立实现各系统间信息共享的集团信息化应用平台,为集团领导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近期将围绕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保障体系建设来开展,以此为基础形成数据集成模式的集团信息化总体架构;将来为配合集团集中控制的应用系统建设,将利用外高桥码头项目。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开展集团内外各系统间应用集成,形成应用集成模式的总体架构。

5、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数据平台是基础,网络平台是载体、应用平台是核心,标准化和安全体系是保障。该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也是围绕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保障体系建设来开展,并根据集团和各公司的经营模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规划了信息化建设的阶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坚持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原则,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5.1网络平台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集团信息化的根本保证。网络基础设施是所有应用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未来该集团将基本形成以集团中心机房、仓储中心机房和外高桥储备码头中心机房为通信中心,以集团广域网为主干,与粮油信息专用网、子公司局域网互联的数据通信平台。

5.2应用平台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该集团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力度,分别进行集团层面的应用系统与四大业务基层应用系统建设,并由此构建整个集团应用平台。这是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集团现代化管理的保证。

基层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是集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数据信息之源。因此该集团围绕四大核心业务重点进行粮油加工企业的系统建设、粮油储备企业的粮油储备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粮油仓储物流企业的外高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粮油贸易和零售业务的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系统建设。

集团层面应用系统在继续完善满足对外宣传和信息要求的对外信息门户、满足信息共享和内部交流需要的对内信息门户、基于,技术的分析监控系统等的同时,该集团在集团总部层面还将重点着手对人力资源系统、报表数据采集系统、业务协同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5.3数据平台(信息资源)建设

数据平台与网络资源是集团信息化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数据平台的建设要与网络建设和应用工程建设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该集团的数据仓库系统是集团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维护、分析的核心。未来随着集团报表数据采集系统、外高桥码头系统和系统实施完成,将进行数据平台(数据仓库)的二期建设,争取将数据仓库的经营数据范围覆盖到所有二级企业,报表数据范围覆盖到所有企业。

5.4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成功应用和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条件是建立统一的信息保障体系。集团企业必须建立和形成符合自身管理要求的信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要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管理开发利用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是集团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授权共享、取得最大效益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1)信息基础标准体系。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基础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具有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大等特点的基础性系统工程。它是各个信息系统信息共享、交换和集成的保证。该集团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基础标准中核心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着手,将外高桥码头项目乃至集团内的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分类标准,为数据集成打下数据基础。

第二步:制订统一的平台和数据接口交换标准,建立各应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标准,为应用集成打下技术基础。

第三步:制订各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设计开发的规范,优化基础设施配置规范和软件开发的质量水平,实现信息化过程的标准化。

(2)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在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同时,重点保障基础网络和重要应用系统的安全。

首先采用密码加密、完整性校验和实体鉴别等机制,实现局域网互联过程的安全可信连接和安全通信。

信息化方案篇2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神,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施《北仑区数码港规划》,推进北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摸清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有关问题,根据区领导的指示精神,决定对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相关问题做一次全面调研,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区企业信息化工作。

二、指导原则

1、政府引导、效益驱动、市场运作

2、政府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三、调研目标

1、了解企业信息化现状,找出亮点

(1)企业上网工程(企业宽带接入、信息、企业建站、电子商务、网络邮箱、网络传真等)

(2)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仓库管理、ERP/CRM/SCM、人力资源和资产管理等)

(3)企业设计制造(CAD/CAM/PDM等)

(4)企业信息化取得成绩

2、了解企业信息化需求,研究对策

(1)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所关心的主题

(2)企业信息化发展计划

(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设想、今后的重点及目标

(4)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

(5)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有什么建议

3、筛选项目,推进企业信息化

在统计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评价剖析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政策导向,在政府宏观导向和政策、支撑平台体系建设、普及和培训、宣传、技术推介等方面提出方案和规划,为政府正确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支持,为企业提供多层次、行业针对性强、面向效益提升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四、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调研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北仑区企业信息化调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单位:区政府信息办(信息中心)、发展改革局、科技局、统计局、外经贸局(经发局)、工商分局

其它成员单位:建设局、贸粮局、旅游局、科技创业园和新唇值赖?个街道、镇乡。

五、调研方式

由上述19个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镇乡抽调人员,邀请宁职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信息化企业,成立企业信息化调研课题组和推进工作专家顾问组。

调研课题组和推进工作专家顾问组将根据北仑区产业特色,由熟悉行业发展规律的、不同学科的专家队伍组成。充分利用专业信息技术公司、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政府渠道的力量。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进行调研。

(一)行业调研

行业调研以各行主管、分管口为主,街道、镇乡属地为辅,负责各行业《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行业调研报告的编制工作。要力争抽取2000家以上企业填报《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基本覆盖,规模以下企业至少1500家,并在详细分析回收的《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行业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二)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分成10个调研小组,选择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每组原则上跑200家),主要召开企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赴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和企业信息化需求。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年12月5日—20**年12月31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分解调研任务,全面动员,由经发局、发改局和街道、镇乡等各职能部门发起,分行业、区域发放《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到相关企业,同时采用纸面问卷和网上填报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展开一次全方位的普查;

(二)实施阶段:20**年1月4日—2006年2月28日(法定节假日除外),分10个调研小组开展实地调研;

(三)汇总阶段:2006年3月1日—2006年4月30日,其中小组汇总:3月1日—3月30日,回收《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录入数据库,详细分析调研情况,编制并提交行业、区域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大汇总:4月1日—4月30日,4月1日前各调研组将收回的《企业信息化调查问卷》汇总表及小组调研报告报送区信息办;5月底编制完成全区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

七、责任分解

1.调研责任分解表:

组别行业负责单位

第一组外资企业200家(规模以上100)经发局(魏朝晖)、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二组外资企业197家(规模以上171)经发局(郑麒麟)、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三组制造业(塑机)273家(规模以上57)科技局(郑辉)、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四组1.制造业(文具)96家(规模以上21)2.制造业(汽配)80家(规模以上28)科技创业园(虞雁)、发改局(张楠)、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五组制造业(服装、针织)128家(规模以上34)发改局(刘磊)、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六组制造业(模具)428家(规模以上75)科技局(周瑾)、科技局(储晓峰)、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七组1.交通运输物流业80家

2.邮电、通信业38家

3.宾馆、餐饮业38家(规模以上12)信息办(王宁山)、旅游局(徐文辉)、街道镇乡

第八组批发和零售贸易520家(规模以上59)

工商分局(俞全红)、贸粮局(陈华)、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九组建筑业220家,其中建筑101(规模以上47)、房产77家(48)、监理设计42家建设局(曹育人)、街道镇乡(联络员)

第十组其它753家(规模以上146)工商分局(章页)、发改局(殷光亮)、街道镇乡(联络员)

信息化方案篇3

目前付建华是用友软件NC产品-集团财务产品经理,也是NC-企业治理产品的主导规划者,其所在研发机构负责的ERP产品也是用友最大的产品线;该产品主要面向大型集团企业和上市公司提供完整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而这些公司正是此次内控规范试行的先遣部队。随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颁布,其目标客户群体在内控管理方面将做出重大调整。

“《指引》颁布之前,很多上市公司虽然普遍建立了内控的制度和规范,但真正运作起来的不多,大多数还是形同虚设,内控的执行和后续管理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此次《指引》的提出,是政府以外力来推动企业内控的加强”,付建华表示,在具有了外部法律规范环境以后,企业务必要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而在将相关内控规范落实到企业业务流程的过程中,财政部明确提出,建议上市公司采用IT手段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控制的执行、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进行监控、更方便地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和评价,并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工作量及成本。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成与实施,不仅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实际运作,诸如软件供应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也深受影响。中介机构该如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上市公司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作为国内最大的软件供应商,从管理信息系统层面来看,用友已经准备好了。

解决思路

增强用友ERP产品的内控特性,从而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各种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密不可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就需要将内部控制的特性与各种功能进行有效的集成。在企业内控规范没有出台的时候,用友ERP-NC、ERP-U8等产品中就已经具备了一些内控的特性,而在内控规范颁布之后,2009年用友又通过增强既有ERP产品的内控功能和特性,使得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更加系统地支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这种解决思路包括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的NC产品线,和面对中小型企业客户的U8产品线。

比如:针对企业采购业务,大多数企业通常需要执行的控制点有几十个,在用友ERP产品中,过去的解决方案只关注了其中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出台后,用友对各产品线的采购管理模块分别进行了功能的补充,从而使其能够支持内控法规和大部分企业的采购业务的控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需要单独购买新的产品,只需将既有的系统升级即可。

研发并推出NC-企业治理-内部控制监控及报告产品,支持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从而达到及时掌控和降低风险。

即除了在现有ERP产品基础上内控特性的增强,用友还面对市场需求和政府相关规范要求研发了新的内部控制监控与报告产品。按照内控规范的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必须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这就要求企业不仅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更要保障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而对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控制行为进行及时监控、及时的风险防范,离开了软件工具的支持,几乎无法实现。用友NC-企业治理-内部控制监控及报告产品则为企业建立电子化内部控制制度,并据此对各种业务流程的控制活动进行监控、统计和报告,对企业IT控制活动进行监控、统计和报告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平台。

研发并推出NC-企业治理-内控审计与评价产品。

该产品是专门为企业内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服务的。按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内控制度的执行,更要完成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及披露。内部控制审计及评价产品完全按照内部控制审计规范要求的流程设计,并与ERP产品、内部控制监督与报告产品高度集成,不仅给企业内审人员提供了工作平台,还能够根据ERP系统的业务信息和控制监控信息自动提供部分审计依据。

从内控的制度建设、内控执行、内控监督到内控的审计评价,用友NC-企业治理产品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该产品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应用成本,将产品设计为完全的开放型产品,即不仅能够与用友ERP产品进行集成应用开展内控监督与审计评价,同时还能与第三方任意软件系统集成应用,实施内控管理。从而让用户一次性投资,解决所有内部控制管理问题。”付建华说。

实施建议

2010年4月,《指引》出台后,来找付建华咨询的客户就络绎不绝。在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付建华发现了几个值得企业深思的共同问题。

部分中国企业应对内控规范的要求仍较盲目。相比于海外企业在内控管理方面的目标清晰、运作规范,中国企业往往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出于等待的状态,不到最后期限就不考虑实施;要么是急功近利,寄望于内控与全面风险管理能在短期内迅速完成。

中国企业应当在了解自身管理水平、管理基础、所处行业特点等基础上,结合自身状况及法规要求,相应地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和开展风险管理。此外,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内控只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它是为风险管理服务的。付建华认为,大部分上市公司还是要从内控层面做起,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内控做好了,才能帮助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才能为企业在日后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方案篇4

关键词: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案

1 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案

1.1 加快和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城建档案管是城建档案管理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城建档案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01年,数字城建档案管这一概念正式被提出,先后一些列的标准规范也相继出台。因而,各个地方理应该加强和加快积累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工作,同时不断促进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程度的有效提升。而加快和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城建档案馆应该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的经济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全部管藏档案信息管理信息数字化、珍贵档案现代数字化、重点选择某类档案信息数字化以及高频率使用档案数字化等等途径,将现在拥有的实体档案资源转变为数字信息化的形式,实事求是、积极主动地不断推进城建档案管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具体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充分而且要积极开展和利用电子档案接受、利用以及保管的技术方案,制定出规范、合理的电子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的方案;其次就是要不断加强和加快电子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也就是要加大对电子城建档案信息的接收、利用管理力度,争取从源头上促进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问题的解决,借助于电子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的绝对优势将城建档案转化为信息,完善利用服务。

第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和建设应该借助GIS电脑软件,建立数据库,从而将城市地上建筑、地下管线和设施等等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真实、完整、全面的反映出来,这是源于对城建档案自身特征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考虑。再就是,根据GIS软件所建立的数据库还方便于信息数据的管理、检索、查询、进一步提取数据以及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和输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信息主体同时还得包括城建资料的内容信息、城建档案以及二次信息,而且和建设项目空间位置可以连接组成一个不断的空间数据库。背景数据库作为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和城市以及其它系统用一样的地理位置定位系统。数据的种类十分广泛和负责,包括城市建筑、城市规划、地下综合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环保、城市园林绿化以及地名等等。

1.2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和领导工作

换句话说就是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还需要工作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和领导,对有关城建档案基本工作标准、规范贯彻执行,加以落实的信息化予以一定的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建立于扎实、统一的基础平台的上面。此外,工作主管部分还应该不断建立和健全工作体制的信息化,确定专职的部门来负责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向组织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进军,完善城建档案信息的生成、传播以及利用等等服务工作。

1.3 加快和加强城建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伴随着《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的颁布,各地城建档案网站也进入了不断建设和完善的状态,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料,因而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难题,而城建档案资源共享的局面也因此而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和开阔。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城建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还应该将其逐步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框架体系中,力求和电子政务建设同步,加快公文、城建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和标准规范化。再就是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平台的作用,促进城建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的积极开展以及城建档案利用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的全面提高,从而做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其的利用需求。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第一,要积极争取相关方面来加大对其经费上的投入,促进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和政府政务网同步,实现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其信息管理化建设的跨越式前进、发展;第二,不断建设和完善城建档案信息网,熟悉社会需求、分析新趋势、研究新课题、开放新动态,迅速将经过整合后的信息在网上予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促进城建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稳定化前进;第三就是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它的有关档案馆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将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事项提到议事日程中来,尤其是重视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和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同步协调向前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

2 总结

总的来说,为了促进信息管理服务功能的早日实现,响应城市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应该而且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速度,以确保城建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邓红.城建档案信息化给力幸福档案——谈规划管理档案信息化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广东档案.2011(03)

[2]张世东.本市举行“2008上海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办公技术以及设备展览会.[J].上海档案2008(12)

信息化方案篇5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第一部互联网创业励志剧、讲述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创业故事的电视剧《网商》的开机仪式上,作为赞助方的清华同方首次推出了面向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优选方案。清华同方商用产品总经理耿丹表示,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清华同方正从最初单一的“产品提供商”逐渐过渡到“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提供商”。

据介绍,同方企业信息化优选方案主要包括:为管理人员设计的高端移动办公设备超锐S10、为财务系统开发的高端财务机超扬S88、为商务办公需要开发的绿色节能易用办公平台超扬A-300、为政府和大型企业定制的安全节能电脑超翔GL9,以及“零网管”远程IT服务系统5大类产品和服务。而作为《网商》的赞助方,企业信息化优选方案的产品将在剧中得到反映,而该剧将在清华同方计算机总部进行实地拍摄。

在此次推出的企业信息化优选方案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零网管”远程IT服务系统。“零网管”是同方尝试IT服务外包的新举措,用“硬件”以外的“服务”来使其产品附加更多的价值。企业无需聘请专门的网络维护和管理人员,只需将清华同方系统安装在任何一台电脑中,就可以实现对企业商务电脑的全程跟踪保障与维护。“零网管”通过远程服务平台,能在线解决70%以上电脑桌面维护和局域网管理问题,对于部分远程服务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方还将配合以专业的上门服务。

目前,同方专门配备了200名工程师为用户服务,“零网管”也已拥有超过30万的注册用户。同方表示,该平台已经通过了联想、戴尔、惠普等主流PC厂商的测试,以后,同方的IT服务可能会扩展到所有电脑用户。

“长期以来,PC厂商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遵循的是以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出针对性的产品或者服务,但是却鲜有针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服务方案。”耿丹指出,中小企业在选择商用办公用品时,往往缺乏参考依据,购买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也形不成一套体系,在日常的办公应用中增加了许多的管理成本。“但企业信息化优选方案具有管理成本低、高安全性、易用性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等特点,是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佳首选。”

信息化方案篇6

[关键词] 客户单位;资信风险;沃尔评分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赊销行为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显然,给予信用程度较好的客户企业一定程度的赊销,将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利润;相反,如果对客户的信用程度判断失误,也将使得企业承担巨大的风险和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快捷准确的评价客户企业的信用程度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沃尔评分法理论模型

资信评估沃尔评分法——它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设计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以7项财务比率为基础,用线性关系将它们结合起来,并给定其所占的权重,依据确定的标准比率,求出总评分,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乃至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评价。

1.基本假设

(1)选取的这?项指标具有很强的证明力。

(2)该7项指标未发生严重异常。

(3)相关权数的选取与企业现状未发生严重偏差。

2.数学模型

(1)模型中各个变量定义:

w1:流动比率

a1:流动资产

a2:流动负债

w2: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b1:所有者权益

b2:负债总额

w3:固定资产净值率

c1:资产总额

c2:固定资产

w4:应收账款周转率

d1:销售收入

d2:应收账款

w5:存货周转率

e1:销售成本

e2:存货

w6:固定资产周转率

w7:销售收入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2)模型建立:

流动比率为:

w1=a1/a2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为:

w2=b1/b2

固定资产净值率为:

w3=c1/c2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w4=d1/d2

存货周转率为:

w5=e1/e2

固定资产周转率:

w6=d1/c2

销售收入与所有者权益比率为:

w7=d1/b1

其中:r1为财务比率i的相关权数

wi为财务比率i的值

zi为财务比率i的行业标准或基准比率

3.模型结论

通过评价i的大小,分析并得出客户单位资信风险大小,从而对是否给予客户企业赊销以及赊销的程度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信息化解决方案设计

虽然沃尔原理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评价客户企业资信的问题,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显得比较烦琐和复杂,利用计算机快捷准确的计算机能力与excel软件优秀的财务报表处理功能,设计信息化模型来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

1.企业基本信息输入

客户企业a公司200x年末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已经完成。在excel中建立一个工作簿,分别在表单一和表单二中建立并输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图1、图2。

2.设计并建立信息化模型

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在表单三中建立财务分析模型,如图3。

财务分析表!b4=资产负债表!d10/资产负债表!h7

财务分析表!b5=资产负债表!h17/资产负债表!h11

财务分析表!b6=资产负债表!d20/资产负债表!d14

财务分析表!b7=利润表!d7/资产负债表!d7

财务分析表!b8=利润表!d9/资产负债表!d8

财务分析表!b9=利润表!d7/资产负债表!d14

财务分析表!b10=利润表!d7/资产负债表!h17

财务分析表!e4=财务分析表!d4*(1+(1—财务分析表!b4/财务分析表!c4))

财务分析表!e5=财务分析表!d5*(1+(1—财务分析表!b5/财务分析表!c5))

财务分析表!e6=财务分析表!d6*(11(1—财务分析表!b6/财务分析表!c6))

财务分析表!e7=财务分析表!d7*(1+(1—财务分析表!b7/财务分析表!c7))

财务分析表!es=财务分析表!d8*(1+(1—财务分析表!b8/财务分析表!c8))

财务分析表!e9=财务分析表!dg*(1+(1—财务分析表!b9/财务分析表!c9))

财务分析表!e10=财务分析表!dio*(1+(1—财务分析表!b10/财务分析表!c10))

财务分析表!e11=sum(财务分析表!e4:财务分析表!e10)

财务分析表!b13= =if(财务分析表!a13>1.1,“小”,if(财务分析表!a13>0.9,“中”,if(财务分析表!a13<0.9,“大”>))

3.求解资信风险

三、求解结果分析

如果企业的总评分大于1.1,资信风险程度就小。大于1.1越多,企业风险越小。总评分在1.1到0.9之间,企业资信风险良好。总评分小于0.9,企业资信风险就大。小于0.9越多,企业风险越大。从财务分析表可以看出,a公司的总评分是1.45,因此,该公司的资信风险就小,如果要评价其他客户企业,只需要改动报表的数字,评价结果就会自动显示,非常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云华.项目风险管理[j]内蒙古科拄与经济,2004.(1).

[2]周明栋.对防范和化解企业关联信贷风险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4,(1).

[3]沈斌.谈谈excel软件在综合统计中的应用[j].上晦统计,2000,(7).

信息化方案篇7

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起源

想要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给出合理的建议,就需要先知道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来龙去脉,在上个世纪,全球掀起了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运动,这不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入到了人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结合实际情况,我国也开始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它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项新技术作为基础,逐步的将原有的纸质档案向数字化档案方向转移。

以新技术升级档案管理方式,这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可以支撑改革的完善的档案管理方案以及相对应的基础设施,那么不但会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运作,而且在面对信息数字化战略挑战时也会丧失先机,因而在国家的大力引导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现都逐步的展开了。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在1996年,我国的国家档案局便将电子文件研究项目加入到了科技计划中,1998年完成了《电子文件归档与归档电子文件管理规范》的起草。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数字档案馆,深圳市数字档案馆在2005年通过审批后开始了其建设过程。

虽然我国关于档案信息化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是应该看到现在的档案信息化仍然有着种种问题,仍然步履蹒跚。因此我国曾举办过相关的报告会,意将学习发达国家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总体上看,档案信息化管理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不足

1.档案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总体布局

我国大范围的档案信息化并没有展开,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那就是数字化技术的不足,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因为此问题的干扰,使得各地档案数字化建设参差不齐,国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这使得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备受阻碍。

2.标准化程度不足

我国各个省市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往往是不一而同,明显的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做不到规范化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造成的后果就是每个档案管理单位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系统定制,但是这种系统定制的应用范围过于狭小,每当遇到新的问题就需要进行一次调整,但是不同单位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持续下去只能让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使用。

3.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掌握程度仍然欠缺

现在大多数的档案管理部门中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以及互联网水平都较低,大多数人只能应对一些简单的操作,对于复杂的情况则力有不逮,自然也不能针对现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做出什么优化和研发,难以更加深入的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优势。

三、针对不足提出的应对策略

1.上收权限,建立以省为单位的开放式管理系统

现在的人才流动非常的频繁,如果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办法的话,那么各种接口的不统一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也不利于以后的系统的扩展,所以,最好是从单位手里上收一定权限,让“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以此为目标建立一个社会化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新的运作模式可以参考现有的较好的档案管理模式,比如教育部的学历管理网。由政府统一建立一个平台,以唯一的身份证号作为ID,如果下属区域觉得范围有些大的话,可以参考程序员中的软件开发系统,可以在平台上添加过滤器的方式完成档案的分类处理。

这样做的好处是各个单位的档案管理方法统一了,方便了档案的管理,这种社会化的管理方法也可以大大的减少单位的档案管理压力,降低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特别的是,许多业务可以由个人登录这个平台进行办理,无论对办理者还是单位都是双赢的。

2.统一建立可分享的数据库

档案的本质就是数据,由于许多原因,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并不兼容,而数据是一切的根源,想要整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就需要从数据这个根本上整合,这样一是可以避免大量的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二是数据结构会更加的合理,可扩展余地大,能够为以后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具体的办法是可以将数据类别分开整理,如姓名、身份证号等必须的一些字段分为一部分,然后根据内容分为一部分,最后依据某些特定的定制数据再分一部分。配合上面提到的开发式管理系统,添加过滤器后对于数据的管理将更加的高效,能够让数据与操作更好的融合为一个整体,提升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另一个好处是这种统一的管理模式将减少数据被攻击的可能,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单位将不再保留数据,也就避免了由于单位的计算机安全水平不足而引发的档案安全问题了。

3.统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模式

现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模式是不唯一的,有的使用的是B/S服务模式,而有的用的却是C/S模式,这两种模式针对的情形是不同的。C/S模式是客户端-服务器形式的,数据是存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然后通过客户端进行操作,这种方式有着很大的弊端,非常的不利于以后的升级、整合。而B/S是现在非常有前途的方式,它是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操作,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已经足够支撑这种操作方式了,特别是最近兴起的云概念更是为其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信息化方案篇8

一、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

根据中小企业的客户集中度和客户介入企业运营的深度不同,可以将中小企业分为四种类型:少数标准型、少数个性型、大众标准型和大众个性型。

1.少数标准型企业。这类企业提供的是标准件产品或服务,客户介入企业运营的深度浅,客户集中,客户的数量较少。如:IT硬件分销公司、批发业等。

2.少数个性型企业。这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多为个性化的,客户集中且数量较少。如:建筑设计、各类职业咨询公司等。

3.大众标准型企业。这类企业提供的是标准件产品或服务,客户分散,客户数量多。如:饭店、娱乐业、旅游、房产中介、汽车零售业、零售行业等。

4.大众个性型企业。这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多为个性化的,客户介入企业运营的深度深,客户分散,客户数量较多。如:行业应用软件公司、诊所、汽车修理站等。

有些行业的企业可能会分散在四种类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判断。

少数标准型、大众标准型企业与少数个性型、大众个性型企业的差异在于用户参与的程度不同,前者由于用户介入较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多为标准件。后者则是用户较深入地介入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更鲜明。少数个性型和大众个性型企业与客户的信息沟通渠道更为重要。而少数标准型、少数个性型与大众标准型、大众个性型企业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客户的集中程度,前者由于客户较为集中,更容易与客户联系,与客户的信息沟通相对容易。而后者客户分散,与客户的信息沟通相对较难。

二、信息化模式与信息化方案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企业业务经营的管理、费用的管理、员工管理等方面。二是企业外部信息化建设,简单的说就是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的接入,实现网络信息的和网上订单,让更多的客户知道企业的产品,让更多的客户能够找到企业。同时也包括网上采购等。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功能有强弱之分。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从弱到强,大致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系统处理、决策支持、综合服务四种方案。

事务处理,典型功能为统计、计算、文字处理,典型方案为Word、Excel等。

系统处理,典型功能为计划、综合统计、管理报告生成,典型方案为管家婆软件、会计电算化软件等。

决策支持,典型功能为分析、优化、评价,典型方案为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

综合服务,典型功能为上述三种功能的综合集成,典型方案为ERP系统、进销存系统。

企业外部信息化建设功能从弱到强,大致可以分为:展示、沟通、交易、协同商务四种方案。

展示:目的仅是宣传公司,介绍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典型方案为简单的网站。

沟通:除具有展示功能外,还能提供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如留言簿。

交易:具有网上交易的功能,客户可以在线订购产品或服务。如网上购物、客户关系管理。

协同商务:能与关键的交易伙伴们共享业务流程、决策、作业程序和数据,共同开发全新的产品、市场和服务,提高竞争优势。如供应链管理。

根据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内外功能强弱的不同,可以将信息化模式分为:内弱外弱型、内强外弱型、内强外强型、外强内弱型四种类型。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与方案的选择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同于大企业,它不需要功能面面俱到,不需要功能多么强大,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方案就是最好的。结合前面对中小企业的分类以及信息化模式的划分,可以得到不同类型企业与不同信息化模式的最优组合:少数标准型选择内弱外弱型信息化模式、少数个性型选择内强外弱型信息化模式、大众标准型选择内弱外强型信息化模式、大众个性型选择内强外强型信息化模式。

少数标准型企业,客户集中,产品或服务为标准化,其管理信息化要求的迫切性为最低,选择内弱外弱型即可。例如,某IT硬件分销公司的信息化方案为展示性网站+管家婆软件。

少数个性型企业,客户集中,产品或服务为个性化。这类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要求相对较高,选择内强外弱型。例如,某建筑设计公司采用的信息化方案为沟通型网站+建筑专用信息系统。

大众标准型企业,客户分散,产品或服务为标准化。这类企业外部信息化的要求相对较高,选择内弱外强型。例如,某汽车销售公司采用的信息化方案为交易型网站+小型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方案篇9

目前全国物流企业中,运营管理方式没有客观的决策标准,使得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大打折扣。随着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有利的条件。

过去大多数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只停留在反应慢、效率低、成本高的“邮件系统+局域网”原始阶段。“物流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现,令物流企业由原始服务模式变成“移动+互联网”新型信息化的服务模式,为物流企业以及其客户带来了业务拓展的便利和资源价值的增长,同时实现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物流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把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融入到现代物流业的货物揽收、仓储、运输、配送乃至企业管理等各个环节中,为物流企业实现整条供应链的资源整合,逐步改变了物流由传统单纯的仓储运输服务型转变为向企业客户提供基于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及物流咨询的全面物流服务,塑造了全新一体化物流产业价值链,不但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大幅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

迅速的信息传递、高效的流通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是现代物流企业决胜的关键。如果说物流企业信息管理中心是整个企业的大脑的话,移动信息化就是他的神经网络系统,这个高效、快速的系统会为物流企业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以及对仓储、运输、信息等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必将对传统流通体制改革有极大推进作用。

信息化方案篇10

【关键词】公司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必要性;规划方案

一、前言

目前大中型企业中,为员工配备电脑的比率已达到98%,虽然员工大体上都具备了基本的电脑操作,但是我国公司信息化仍处在起步阶段,其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其原因在于企业并没有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二、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信息化水平滞留在初级阶段

我国对于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将其提升到了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但由于目前我国公司应用计算机的整体水平不高,公司相关人员缺乏创新能力,而本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比较独立,缺乏公司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严重地阻碍了公司信息化水平的提高[1]。

(二)已拥有资源利用率较低

企业对于目前已拥有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相关知识网站的内容和研究不足。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更新维护的周期较长、更新的信息较少,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吸引力和创新力。

(三)缺乏合理的信息规划

目前公司内部缺乏合理的信息技术规划是导致公司信息化水平落后和滞留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公司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中,往往更加重视硬件的维护与更新,对于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高效率软件忽视程度较大。

(四)缺乏全面性的人才

现阶段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全面性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公司对于信息化系统缺乏全面的理解,使得公司的技术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人员不能全面地理解公司信息化发展方向,降低了公司的信息系统与操作、管理和执行人员的配合程度,因此严重影响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必要性

(一)企业信息设备的基础环境建设

合理规划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完善公司内部信息设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有效合理地规划信息化建设,对于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的网路系统、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网络安全体系以及重要数据的相关备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指导意义[2]。

(二)完善企业应用系统

公司的应用系统是指企业的门户网站以及其中涵盖的企业各项主要系统。主要包括了人力资源系统、档案和财务管理系统、员工福利系统和财务项目关系统。

(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司信息化进程对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加强完善内部信息建设,可以使企业在跟进全球信息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高。

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一)建立一个中心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建立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即网络的管理和服务中心。建立一个中心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标准。

通过对信息网络进行总体的设计、对局域网络信息共享体系的完善和安全信息出的合理设置,为公司内部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从而实现公司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全局建设和集中控制。

(二)实行四大工程

1.外网建设工程

外网建设工程即公众信息的网络建设工程。外网工程是公司内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的核心,同时外网建设工程也是各个公司和企业面对公众的网络信息服务工程。该工程包括了涵盖公司内部信息的服务承诺、工作进程和工作要求等各个网络信息系统,增加了公司发展的透明度,通过公众有效地监督了公司信息化运作中的各个工作环节[3]。

2.内网建设工程

内网建设工程即公司内部电子政务的网络建设工程。是从公司内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口,对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高效的带动作用。完善公司的内网工程对于增加公司对各个部门的监管能力、实现公司内部的资源共享以及加快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3.数据库建设工程

企业的数据库作为企业获取全面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的人才培养、经济建设、监督体制、财务管理和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数据库根据其使用和更新年限不同分为两类,动态数据库和静态数据库。

动态数据库是对现阶段企业内部经济发展以及外部整体经济环境的分析得出的数据;静态数据库则使企业通过以往的财务和管理等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4.网络经济工程

网络经济工程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经济交易。对企业完善自身财务管理、经济建设和网络维护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培养全面型技术人才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根本。通过培养全面型的技术人才,不仅可以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企业可以定期的从高校毕业生中选取优秀的人才派遣到专业性较强的合作单位或学校去学习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技术,增加企业员工理论性的同时,提高其对于设备和和软件的操作动手能力,增加企业成员的实践活动。

(二)加强网络工程组建工作

企业各个部门中单一独立的信息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工作体系,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性和协调性,通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信息化的有效合作,全面的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进程。以科学、合理、节约为原则,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整体网络工程的分析、设计和组建工作,通过加强网络设备的协作性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内部员工管理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是增强企业整体竞争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组织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操作意识和操作能力,完善企业的相关监督体制,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坚持以“一个中心,四个工程”为主的战略发展方针,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勇.合肥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