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5:32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1

《为人民服务》这篇伟大著作,是在延安追悼张思德同志时的讲演。张思德,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就为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烧炭的红军战士开追悼会,并发表著名的讲演,称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从此,《为人民服务》响彻大江南北,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主席的这篇著作,小时候能背的滚瓜烂熟,但真正让我从思想上、心灵上重新接受洗礼的是这一次重读《为人民服务》。

重温《为人民服务》一文,备受教育,深受启发。这篇著作文字不多,却充分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为谁革命、为谁服务的重大问题。读来格外激动、倍感亲切,现归纳学习后的几点心得:

第一,坦白宣布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性和人民性。“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文章开篇就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及其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历史使命。过去一切党派一切军队都是依附在剥削阶级身上、并为其服务的,他们没有如此坦荡的胸怀表明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服务对象。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和御用文人们会用“仁者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人”的骗人把戏掩饰他们的剥削本质,以此欺骗农民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弟为他们的利益卖命;资产阶级政党会从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宗教两个侧面,给剥削找到“合理的理由”。而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坦白直言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使命,即:为着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第二,无产阶级的生死观和革命理想、革命事业紧密相连。为着解放人民,成千上万的先烈牺牲在对敌斗争的沙场上、牢狱中,这和一切宗教给予困苦中的人民永远不能兑现的空洞许诺多么不同。解放!意味着彻底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砸碎套在身上的剥削枷锁,意味着面朝黄土受苦受难几千年的人民,将因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奋斗,而站直身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做国家的主人。这是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正如马克思所昭示:“过去的运动都是为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人生命的意义”这个古老问题,历来在不同阶级、不同世界观的人那里有不同的回答,而“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生死观。

第三,揭示了为什么人服务、为什么阶级服务的立场原则。“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过去和现在,一切政权和政党,都有为什么人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为人民服务,看似几个字,字里却凝结着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无产阶级属性,决不是一些不关痛痒、冠冕堂皇的口号和套话。因此,我党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忠诚地按着这条方针办事。“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之所以成为人民群众心系不忘的概念,被视为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词语,无不和、、张思德、焦裕禄、雷锋和无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为相联系。

第四,联系现实看“为人民服务”。现在有两种倾向:一是说代表人民利益的大话、空话太多,而不是像张思德、焦裕禄、雷锋那样从一点一滴做起,反而失信于民;二是“为人民服务”被许多共产党员遗忘了,他们要么严重脱离群众,要么高高在上,要么追求腐朽生活,要么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不仅脱离群众,还直接地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结合自身实际,作为一名海关关员和入党积极分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张思德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一,学习他看淡名利,正确对待得与失。张思德当兵11年仍然是普通士兵,但他从不计较职务的高低,以能为党工作为荣。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思想境界,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忘我工作。然而,时下有少数人名利思想严重,患得患失,图回报、争荣誉、争地位,而忘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担负的责任。我们要摒弃这种思想,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淡薄名利,不计得失,为党的事业终身奋斗。

第二,学习他时刻牢记并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之所以深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原由,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原因。而现在我们少数党员干部,假公济私,处处搞特权,影响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要时时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做群众的好榜样,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学习他用崇高的无产阶级感情正确对待同志。张思德敢于给领袖提意见,对于同志的“失足”他痛心疾首,对老革命战友他像对父亲一样关心,他用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去温暖孤儿,他用朴素的道理教育同志,尤其是他“把本职工作当作前线”的话语更是闪耀着伟大的光芒。他那种“与人为善”的美好品德,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像甘露一般滋润着、温暖着、激励着我们的心灵。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之所以深受全国人民拥护支持的根本理由,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最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甘做人民的一块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得失,哪怕事情再小,只要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做的,它就是伟大的、高尚的,它就是党的事业。

当前全国正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我们要向主席所言,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事情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3

图书馆借阅量持续下降使图书馆饱受质疑[1],究其原因,网络首当其冲。其实,这也不无道理,中国网民数已达5.38亿,在线阅读率近30?[2]。我们不可能为了图书馆的借阅量而阻止网络的使用,也不应该把图书馆与网络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沈恩泽老先生说:“在图书获取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图书馆要想成为引人入胜之地,必须在改善环境和提高服务方面下工夫[3]”。难道我们服务做的不够?湖南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有一个“自强图书?”,一个靠私人私费捐书建成的全天候、无假期的公益性私立图书馆,只有三十几平方米,却吸引了周边二三十里的农民、城镇居民前来阅读,圆了读者像看自家图书那样方便的梦想,有效地打破了公办图书馆图书利用率极低的瓶颈[4]。公办图书馆谁的条件都比“自强图书?”好,所以我们有理由比它做的更好,如果我们也能使读者像看自家图书一样方便。

1 实体图书馆家庭化服务

图书馆被人们称为工作、家庭之后的第三空间,理应给人家的感觉:温暖、宁静、舒适、方便。图书馆的服务目标就是使读者像看自家图书一样方便,感觉像自家图书馆。

1.1 馆藏建设家庭化

馆藏建设是否合理是影响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图书馆服务以读者为中心,首先馆藏建设就应以读者为中心,了解读者的需求。这方面有许多成功范例,深圳图书馆在图书的选取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丰富图书种类;青番茄网上实体图书馆采用“心愿书单”的方式由读者推荐心愿好书,从而制订新书采购[5];自强图书?的馆藏建设目标是育民、惠民、富民等。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服务对象,要使得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也有其读者,使图书馆成为每个读者的家庭书房。

1.2 服务环境家庭化

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之所,也是读者借阅图书、学习交流的场所,因此要能吸引读者,为读者创造一个简洁、舒适、优雅的环境,使读者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温馨、方便。在图书馆的选址、布局、绿化、美化等方面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关注采光、通风、色彩、温度、卫生、防噪音等细节,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之家。

1.3 服务举措家庭化

图书馆全天候、无假期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湖南、深圳、武汉、吉林等地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真正做到了全天候、无假期服务。这种自助图书馆像银行的自动存取款机一样方便,它提供借还图书和预约借书服务,读者在图书馆网站预订图书,图书馆会在48小时内通过物流把书送到读者指定的自助机[6]。河北省图书馆“流动图书车”进社区为居民服务,提供办证、借还书、阅览等服务,把图书馆搬到了居民家门口,服务到家[7]。上海图书馆在地铁上开设流动图书馆,乘客上车借书下车还。有的图书馆开设免费自修室,允许读者自带书籍学习;有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饮水、针线、雨伞等;有的图书馆在居委会设置服务点,提供电话预约送书上门服务,使读者像看自家图书一样方便。

2 网上图书馆家庭化服务

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使图书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天候、无地域、无假期图书馆,为读者实行家庭化、个性化服务。

2.1 网上书房

国家数字图书馆读者注册登录后进入“我的图书馆”页面,其中有为我找书、我的阅读、我的收藏夹、我的订阅等服务。读者可以检索、收藏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形成自己的“网上书房”。为我找书提供条件检索和分类导航检索,条件检索先选中特色专题库,再输入题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出版地、摘要、主题词之一或若干检索,也可在检索结果中再次检索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分类导航检索就是逐次选择所需分类进行检索,通常两种检索结合使用。进入所需图书页面,有图书简介、在线阅读、加入收藏、图书目录、相关资源、文献传递和分享等功能。在线阅读器使用非常方便,可在常态和全屏之间切换,可选择适合宽度、适合整页、放大、缩小,可跳转到任意有效页或目录中的任意章节,可前后翻页或上下左右移动页面,可写读书笔记或评论等。我的阅读记录阅读中的书籍和页码,方便下次继续阅读。我的订阅享受图书馆的新书推荐等服务[8]。网上书房中的数字图书检索、收藏优于纸质图书,阅读也方便、舒适,不亚于纸质图书,更主要的是图书资源丰富,也节省空间。

2.2 虚拟家庭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在“虚拟家庭图书馆”研究结题报告中指出:“让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图书馆”。通过IPTV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使用电视机和遥控器来检索、阅读、听书、收藏图书,每个家庭成员都可在家中定制自己的“书架”内容和“个人图书馆”,享受个性化的阅读环境,也可多人一起阅读。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将采用手势识别技术、自然语言识别技术等使交互更加自然和人性化,读者可将自建资源上传构建自己的“著作书库”与其他读者资源共享[9]。

2.3 移动图书馆

读者可通过手机、MID等设备随时随地检索、在线阅读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在手机上建立个人图书馆,检索和收藏感兴趣的图书文献。可享受图书、期刊、论文等数字资源全文阅读、下载及超星文献共享云服务,可检索图书资源的馆藏地点和借阅状态,查询个人借阅和在线续借,可享受图书馆的新书推荐、新书简介、短信提醒等服务[10]。

2.4 青番茄模式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4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

文化部、财政部201l年初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明确指出了免费开放服务是图书馆最根本的工作,是文化惠民资源共享的重大举措,容不得丝毫的马虎。

笔者以为,县级图书馆要做好免费开放的工作,这就要求县级图书馆管理员改变服务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县级图书馆吸引力和感召力,更好地更全面地为更多的人服务,让各类知识能够传播得更快更广。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县级图书管理员改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读书环境,并适时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载体提升图书馆吸引力,为全社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所有这些的衡量标准则是如何让读者们也感到满意,结合巧家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实际情况,谈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度认识县级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责任心荣誉感。

公共图书馆的本质是公益服务,是维护社会信息公平、提高全民阅读热情、弘扬国家文化精神,强化社会文化底蕴重大举措。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免费开放的重大意义,才能在图书管理员心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和荣誉感。

(1)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既是实现社会信息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激活图书馆的钥匙。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公平的一种制度保障,是公民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的理想场所。图书馆的免费服务可以避免因收费造成对弱势群体平等利用图书馆权利的侵害,保障每一位公民平等、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凭借二代身份证免费借阅,实现真正的"零门槛",人人公平地获取图书和文献信息,更好地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在书籍面前人人平等。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图书馆外借的图书数量迅速地增长,所有图书文献只有在阅读和传播中才能发挥效用,图书借阅的数量的迅速的增长,说明图书馆的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可以说是免费开放服务成功激活了每一个图书馆。

(2)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学习对于大多数人讲是一项终身的活动,人们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新的技术,而公共图书馆在协助这个终身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全面提升免费开放服务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的惠民乐民育民功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县级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在保持原有职能的同时,服务的内容也必将进一步拓展:主要包括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文献信息检索服务,读者个体及群体的文献检索。扩大服务领域,面向社会,农村,特殊群体等各方面,使免费开放服务贴近基层,面向社会、读者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服务。提升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意识,利用媒体宣传、简报宣传、电子阅览室网页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县级公共图书馆对免费开放服,将免费服务项目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公示.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精神实质和服务范围,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开展学习,真正发挥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学校"的作用。要实现如上目标,必须抓好业务培训、建立多形式的阅览模式,强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1)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业务精湛是开展好免费服务工作的前提。县级图书馆肩负着直接面向群众开放和指导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的职责,既要强化县级图书馆管理员的业务培训,也要组织好乡镇、村图书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巧家县图书馆为例,2014年,充分发挥县馆业务辅导人员的技术力量对乡镇文化站站长、社区及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常规性的或提高性的业务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巧家县图书馆组织全县文化站站长及社区共享工程、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从《中图法》22个大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的使用、如何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服务于大众等方面讲解,充分充实图书馆人才队伍。同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县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培训。巧家县图书馆职工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到泸西、曲靖、昭通等地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工作能力、思想素质,真正做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2)建立多形式的图书阅览模式,提升阅读效率。

图书馆藏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读者。随着互联网进入生活,传统的图书借阅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在传统图书借阅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借阅平台,逐步加大网络借阅、数字图书馆阅读的先进方式是图书馆藏的发展趋势,既方便了读者,又节约了时间。加大馆际互借,使读者能有多个途径查找所需资料,提高文献的借阅率。以巧家县图书馆为例,近年来,先后上级部门投入资金贰百万元左右,添置了电脑、投影仪、服务器、摄像机、照像机、书架、阅览桌椅等设备,还购置纸至图书、电子图书,开通了文化共享工程电子网络平台、中国专业图书馆网、电子图书阅读等,加大图书利用率与图书投入的比率.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强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对一线岗位的监督,使得业务流程更为规范、合理。针对管理难度比较高的职位实施倾斜的制度,增加工作人员,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制度,提升工作品质。并且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学习其他先进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经验,持续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图书馆工作。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是通过招聘,为图书馆引入专业的,且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能够保证图书馆服务品质的稳步提升,并且有效的促进县级图书馆的持续发展,二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三)举办和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新技术时代。读书学习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过程。图书馆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既可以增强广大群众的知识面,又可以丰富和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广大群众素质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图书馆的使用,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的凝聚力在于培养读者,图书馆的生命力在于服务社会。在国家大力推进免费开放工作的大背景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化。为让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需要针对性的举办各种知识讲座、读书报告会、图书展览、社会服务培训等活动,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营造了浓厚文化氛围。

(1)针对不同年龄层开展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老年人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与年轻人的观念和理念会产生分歧,产生代沟,图书馆就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全面的为广大群众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巧家县图书馆专门为老年人开展了多期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经过培训不仅丰富了老年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拓展了老年人的眼界和视野,提升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增添了老年生活乐趣,而且利用信息技术及时了解社会时事、娱乐交友、处理日常事务,让老年人也能与时俱进。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中一股势不可挡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希望和明天。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提高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工作是关系国家的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是全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单是学校的事,家庭的事,也是具有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的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理应担负起教育青少年的责任,应充分举办各种免费培训班,将图书馆办成为青少年经常光顾的地方。巧家县图书馆2012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活动、学生电脑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电脑打字比赛、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小学生"讲故事.促阅读"比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到白鹤滩镇七里村留守儿童站送书等活动,激发青少年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走进图书馆,做一个爱读书的人。

(2)针对校园文化开展活动

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校园就成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的先驱,更应该身先士卒,将传播校园文化落到实处。巧家县图书馆在2012年以来分别在城区学校开展征文比赛、"传承经典美文"讲座、"文化巧家"进校园读书活动、中学生经典名篇朗诵比赛等活动。广大学生在有趣、丰富的活动中,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了解更多的图书馆知识,激发他们走进图书馆的热情。

(3)针对农村、社区群众开展活动

群众是社会的主要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只有让群众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让群众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的国家才会发展强大。2012以来,巧家图书馆为群众开展网上订票培训活动、农村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乡村读书"活动、到白鹤滩电站项目建设指挥部为工人及驻地武警官兵送书等活动。为倡导全民阅读,巧家县图书馆积极走出去,到广大群众身边服务,建好免费开放平台,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权益,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服务活动,为生活增光添彩。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县级图书馆要转变服务观念,开拓思路,创新载体,夯实服务文献资源基础,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搭建快捷的服务平台,让读者尽情地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实现文献资源的最大利用。免费开放对县级图书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县级图书馆积极面对,把握机会,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实现县级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霞.免费开放形势下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再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 (1).

[2] 闵红武.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8(4).

[3] 贾喜英.关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2(1).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5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新趋势、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科学化管理的客观需求。

民族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包括对读者服务的人性化和对内部馆员的人性化,而两者是相辅相成、互动互补的机制,应该辩证地认识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

人性化管理新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的思想。民族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是按照人性化的要求,把馆员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增加,发展进步的要求等人性化因素作为追求的目标。尊重馆员的人格,发挥馆员的潜能,培养馆员自律精神,通过对全体馆员的人性化教育和管理,使馆员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整体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和自立能力。

在民族图书馆的管理中,要更深层次的理解人性化管理的含义,首先要明确人本管理的内涵和它的实质。什么是人本管理?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民族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本化”,是指依据读者的个人需求和每个馆员的本性特点进行管理。要树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把馆员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里“人本化”的“人”是包括两层含义,既是指作为图书馆管理主体的馆员,又是指作为管理客体的读者。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中常提出“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主题口号。这个主题强调的是“人”和“创新”。“人”的含义,一是图书馆人,二是广大读者。“服务创新”应该是围绕服务读者来创新,是围绕馆员管理素质的创新。“以人为本”是一种思想和意识,“服务创新”则是实现这种思想的手段和途径。只有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公共图书馆服务手段是多样的,服务内容也是丰富的。图书馆要想服务创新,首先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然后才会有服务方法的创新。通过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不同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才能“以人为本”的口号不是空谈。

(二)人本管理的实质。“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把人放在主体地位,适应和满足人性需求。注重感情和文化的因素,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用非强制的方法影响和感化人的心理,指导人的行为,从而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挖掘人的创造性,引导人们去实现预定目标。民族图书馆管理同样如此。我们把馆员的管理与读者的服务工作真正纳入到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一方面图书馆服务要以读者为本,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要以馆员为本。在现代图书馆中,管理的主体是人,同时其管理又体现在服务之中。而服务的主体也是人。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读者为本和馆员为本的理念,贯穿管理工作全过程。

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是搞好图书管理改革,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增强图书馆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在民族图书馆管理实际工作中怎样应用?结合牡丹江市朝鲜民族图书馆几年来管理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新理念

过去在图书馆管理思想上往往把“以人为本”的人,片面的理解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读者这一层面。认为“以人为本”仅仅是指以读者为中心。方便用户,服务读者,而忽略了服务工作的主体――图书馆馆员这一层面。光注重要求馆员为读者热情服务,不注重要求领导为馆员真情关怀。随着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深化,图书馆馆员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扮演者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图书馆管理和改革中树立读者第一观念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发挥图书馆馆员的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功能,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人性化管理中更加突出尊重馆员独立人格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注意激发馆员的主人翁意识和“以馆为家”的责任心,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自觉产生高昂的情绪,奋发的热情,自觉地行动。在图书馆领导层面上,人性化管理中也应该坚持以下用人原则。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知人是用人的前提,管理者应善于发现人才,根据人才的不同潜能,大胆启用,让每个馆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优化环境、留住人才。要努力建设硬件和软件都优化的环境,造就一个有吸引力,有自豪感,有施展才能机会的良好图书馆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住有创造力的优秀馆员。三是尊重下属,以诚相待。图书馆管理者,应以礼服人,以情感人,必要尊重和关心馆员,注重对馆员进行情感管理,工作中努力营造健康、和谐、愉快、进取向上的氛围,使他们深深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团队的温暖。牡丹江市朝鲜民族图书馆有90%以上是女职工。根据女职工的工作生活实际,图书馆制定了对女职工关心、爱护、解决实际困难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如领导“三必访”制度,即领导在馆员有病必访,家里有难必访,婚丧大事必访;“三、八国际妇女节”奖励制度;女职工家庭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考勤制度等。

(二)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新机制。

图书馆馆员要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就必须提高馆员自身的整体素质。这不仅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只有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技能,才能符合现代化图书馆工作需求,才能实现馆员的自我价值。因此,在民族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应努力做到以下”三必须“。一是必须建立激励机制。现代图书馆必须建立起每一个馆员都有机会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如人才配置机制,岗位聘任机制,上岗竞争机制,岗位轮换机制以及年终考核奖励机制等,使每个馆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辉出自己特有的潜能和水平。二是必须设立培训机制。图书馆要适应现代化服务,高科技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设立相应的全新培养、全员教育、全程培训的教育机制。要制定长远的教育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和教育投入。尤其是目前,更要加强信息技术与网络知识的培训,不仅要造就专业优秀人才,更要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形势,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优质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去年,朝鲜民族图书馆舍得投入几万元,进行馆员培训。全馆职工参加了市人事局远程教育学习培训;派选两名优秀员工参加省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培训班;馆领导还参加了省图书馆组织的“儿童阅读在德国”学习培训交流活动等。三是必须实行考评机制。图书馆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实行目标考核和业务评价机制。运用制度规范员工行为,运用考核评价员工效率。朝鲜民族图书馆每年初民主制定和修改完善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上岗考核制度、年终奖励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20多项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开发图书馆馆员人力资源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创新。每位馆员除应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综合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如学习和掌握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传播学、公共管理学,人际关系学以及计算机管理、网络运用和电脑操作等现代科技知识。只要提高馆员的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新时期现代读者的各种读书学习新需求。

(三)提高为读者服务的人性化管理新水平。

以读者为核心的人性化服务思想,是图书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图书馆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必须首先确立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民族图书馆应教育每个馆员,要以进取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强化和开拓为读者服务的新内容,完善和创新为读者服务的新方式。为读者服务的人性化管理中,要树立以下两个理念。一是树立尊重读者、一视同仁,平等服务的理念。图书馆工作者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来看书、借书的读者。不因读者的身份、地位、职务的不同而设立不同的等级、不同权限和不同服务。提供平等的服务,不仅是对读者一视同仁,而且要方便读者利用好馆藏图书,发挥好资源效益,享受好公益文化服务。前两年,朝鲜民族图书馆改革读者借书阅览方式,把朝文外借和汉文外借全部开放开架借阅,体现了尊重读者,平等对待读者,让读者更直接更方便接触图书资源。二是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保障权益的理念。要实现图书馆自我价值,在服务理念上必须从馆藏资源为中心向以读者服务为中心转移。图书馆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读者的需要而开展的。可以说满足读者需求是我们第一职责。在人性化读者服务过程中要求每一位馆员都要做好为读者提供开放、热情、亲切的咨询服务;准确、迅速、周到的信息服务;积极、主动、微笑的知识服务,人人都能够做好高素质的接受读者各种咨询、意见和要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被引入到读者服务工作中,表明了图书馆对读者权利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朝鲜民族图书馆,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为读者服务活动,满足了广大朝鲜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如每年订购新书前发放读者问卷,征询读者意见,调整新书馆藏结构;去年下半年,响应免费开放的文化部精神,及时取消全部收费项目和租房项目,增加阅览室和活动室面积,免费开放全部借书和阅览,真正体现党的文化惠民政策;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和馆校共建的12所学校一起共同举办“快乐读书、健康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激发小读者阅读热情;建立了农村、部队、学校流动图书站11个,扩大公共阅览辐射范围,为基层的广大读者上门服务。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是有机的联系,二者形成相辅相成,互动互补的机制。我们要把民族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推向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完善的境界,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关键词: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现代管理新理念

2.论文摘要: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新趋势、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科学化管理的客观需求。实现人性化管理,应要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开发管理新机制;提高人性化管理新水平。

3.参考资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作者信息:姓名:权广平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6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Social Servic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 Jia YI Fu-hong LU Hong-ling LI Wang*

(Library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advocating nationwide reading and building a scholarly society",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shoulde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f promoting nationwide reading and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takes the Library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from three aspects of funded by library of the second detention center of Wuhan, dissemination of scholar culture into hannan community, for graduates to deal with alumni reading card to discuss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of Chinese medicine serving the community.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social servic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special group, community and alumni.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al Service; Reading Promotion

现代大学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责,社会支持大学,大学要服务社会。只有服务社会,才能深化教学和科研[1]。作为现代大学心脏的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在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15年12月,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已明确将“为社会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都是以服务本校师生为主旨的。因此,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读者服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共享需要经验的逐步积累。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以从面向社会大众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入手,逐步开展社会服务。

1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公益性阅读活动,既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馆舍、资源、设备、人才等条件有限,在面对社会广大的服务对象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全方位满足公众需求。相比公共图书馆来说,高校图书馆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如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人才队伍优势等等。为了促进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向社会读者开放,允许社会?x者进馆,或是捐赠、借出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的文献资源,亦或是面向社区开展公益性阅读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弥补公共图书馆的不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利用率,提升其社会存在感,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国内的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的较少,与完全开放仍有很大差距。全民阅读推广的目标仅仅依靠公共图书馆是难以实现的,高校图书馆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一背景下,更应充分依靠自身优势资源与服务,保障人人享有阅读权,为推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2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为瑰丽的珍宝,中医药文化的发扬光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医药专业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利用文献、人力等优势资源在校内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同时还要让中医药文化惠及全社会。我馆借全国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和推进全民阅读的契机,初步进行了面向社会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实践。

2.1 援建武汉市第二拘留所图书室

面向社会提供阅读推广服务,需要关注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比如老人、残疾人、在押人员等等。我馆早在2014年3月,就初步尝试了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服务――为武汉市第二拘留所捐赠了1000余册杂志,包括时政新闻、人生励志、教育教学、文摘文学、文化艺术、健康养生等等。这些杂志陈列在专门的房间,并有“湖北中医药大学援建图书室”的标志悬挂至墙面。拘留所是羁押场所,但也是对在押人员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阵地。因此,武汉市第二拘留所平时很重视文化建设,会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在押人员进行学习,注重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在精神和生活上对他们提供帮助,但是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源作为支撑,我馆这次所捐赠的杂志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援建图书室不仅丰富了在押人员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其个人素养,还扩大了我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大有裨益。

2.2 传播书香文化进汉南社区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馆规程》颁布之后,我馆积极响应号召,以新规程为导向,以服务社区为切入点,以推进全民阅读为宗旨,利用资源优势惠及基层。据我馆调研发现,汉南社区群众对知识非常渴求,尤其是对保健、养生等文献信息需求较大,特别愿意到图书馆阅读、学习,但社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我馆文献资源相对丰富,尤其是与中医药相关的养生保健类书籍。为了促进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基层,我馆利用赴汉南社区参观交流的契机,带去了千余册可供社区群众阅读的中医经典图书和科普杂志。在送去精神食粮的同时,我馆还利用中医药特色,与汉南区图书馆联合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让基层群众也能沐浴中医药文化之风――请针灸推拿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为社区老人演示按摩推拿手法,中医学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讲解中医保健小知识,相关专业学生志愿者为社区群众讲解四季养生知识,现场演示艾灸疗法,并赠送我校师生研制的驱蚊香囊和艾条。此次进社区活动加强了馆员服务社会的意识,中国新闻网、楚天金报等多家官方媒体争相报道,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进一步宣传了中医药文化。

2.3 为毕业生办理校友阅读卡

我校毕业生离校之时,都需要到图书馆办理离校手续,如无欠款和未还图书,就可以顺利办理,同时读者账号也会被注销。这就意味着学生毕业以后就不能进馆,也不能使用图书馆的资源。这个过程看起来司空见惯,很多高校图书馆也是这样做的,但这种做法却失去了一大批可以进行阅读推广的服务对象。本校的毕业生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中医药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多数与专业相关,在工作中依然需要查阅各类文献,甚至比在校期间更为需要。考虑到毕业校友对母校的感情和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我馆专门制作了校友阅读卡。毕业生可持校友阅读卡登记进馆,享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阅读馆内纸质文献、利用电脑查阅电子资源等等。为校友提供空间及文献资源支持,也就是在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3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建议

我馆已初步尝试开展了面向社会的阅读推广服务,但是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范围欠广,服务层次尚浅。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了更多可以探索的空间,进一步探索我馆面向社会进行阅读推广的服务模式,积极策划和开展阅读文化活动,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服务,推进全民阅读。在服务内容上,以汉南社区为突破口,探寻更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服务方式;在服务广度上,扩大服务对象,例如除了汉南社区群众以外,还把特殊群体、本校毕业校友纳入这一体系,注重感情色彩,强调人文关怀;在服务深度上,针对文化程度较高且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的社会读者,尝试对其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推广服务,比如中医经典文献的阅读推广。

3.1 服务特殊群体――关注在押人员的阅读需求

援建图书室还不足以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我馆应该与之建立长期的联系;另一方面,特殊群体的知识需求和信息获取方式带有特殊性,所以在今后的阅读推广工作中,我们还应当更加注重感情色彩,关注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设置专门的服务内容,让我们的服务更加人性化。针对在押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我馆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定期捐赠或借出图书杂志。严格把关图书杂志的内容,挑选趣味性强的、积极健康的书籍来吸引他们去阅读,引导他们去思考,潜移默化地修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提供阅读疗法服务。“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心理咨询师合作,或是请教校内中医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针对不同性质和性格的在押人员,为其提供不同内容的书籍,使其在阅读中反省自我,净化思想,转变错误观念。(3)开展各类阅读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为在押人员开展公益讲座或技能培训,推荐可提高相关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书籍;或是定期开展阅读大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等,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激发他们自我改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1]。

3.2 服务社区群众――探寻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面向社区进行阅读推广,与汉南区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才能保障阅读推广的顺利进行。比如签订文献资源共享协议,每半年挑选出一批适合基层群众阅读的图书和杂志,为他们提供免费借阅服务,方便他们在社区、企业、福利院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同时,在书籍当中加入卡片,借出时在卡片上面登记借阅信息,并安排工作人员开展文献资源利用情况的回访。根据文献利用率的统计情况,及时调整借出文献资源的种类,或是有针对性的开展文献导读服务,以保证阅读推广活动有效、持续地开展。

除了持续向汉南社区提供文献资源借阅服务以外,我们还应该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下一年度的读书月活动,可与汉南区图书馆合作举办;邀请社区群众关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以获取对他们有用的信息或资源;定期为群众提供阅读指导、好书推荐服务;向群众推介各种新媒体应用,讲解如何利用新媒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可充分利用我馆的人才优势弥补社区基层图书馆的不足,在为基层群众普及医疗保健常识、进行社会教育、服务基层群众的同时,扩大中医药(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84页)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3 服?招S选?―保留校友利用图书馆的权利

对于毕业校友,目前我馆仅提供空间资源和阅览服务,还未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推广服务。可结合实际情况,专门为毕业校友制定一系列服务措施,作为送给他们的毕业礼物:(1)与学校相关部门协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期刊、图书、考试类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为愿意继续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毕业生办理校外登录账号,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助力他们的科研工作。(2)某些毕业生对图书馆的资源不太熟悉,在写论文或者申报课题时不知道要用哪些资源,更不知道如何利用。针对这些情况,我馆在开展阅读指导或是数据库讲座时,也应该把毕业校友考虑进去,或是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专门指导。(3)策划阅读活动,邀请优秀校友来馆与在读医学生一起沟通交流,在联络感情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2]。

3.4 服务社会读者――提供中医药经典文献推广服务

提到阅读推广,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易于阅读的,科普类、休闲类书籍,但其实那些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欣赏性阅读的经典书籍更应该被推广。我馆作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的影响,有着浓厚的中医药经典文化氛围,于2016年提出设想的中医药经典文献阅览室现已初步建成。阅览室准备集中存放历代中医药经典文献,以及李时珍、万密斋、土家族医药、武当山道教医药等一批具有荆楚中医药与地方民族医药文化特色的经典文献。经典阅览室的建设不单是为了藏书,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经典传播出去,传承下去。而传播和传承的对象不仅仅是中医药专业的师生,还应该包含普罗大众,特别是对中医经典文化感兴趣的社会读者。通过在经典阅览室中开展小型讲座、读书沙龙、阅读指导、诵读会等阅读推广活动,馆藏珍贵古籍集中展、古籍修复体验活动、如何制作一本线装书、如何利用工具书查阅中医药古籍文献、利用康熙字典查阅古籍中生僻字、中国古代近代藏书家藏书印辨析、认识中国古籍之美――古籍中的技术、美学、知识与生活等博雅通识系列讲座来吸引社会读者跟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以此推动中医药经典文献的传播与传承[3]。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7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这本书,里面的八荣八耻歌一直在我耳边不停的响起“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热爱祖国,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保卫祖国,为祖国争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祖国要团结,不能互相残杀,时时刻刻都要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会被人民所记住,而那些背叛祖国,甚至妄想分裂祖国的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为人民服务,流芳百世;背离人民,悔恨无穷!为人民服务,人民时刻记住他;背离人民、损害人民利益、侵占公共财产的贪官污吏,他们必将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得到应有的惩罚。

“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学习科学,向新社会更踏进一步。世界上有不少荒谬的、伪科学的杀西,其实并不高明,但有些人却放弃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致成为伪科学的俘辱,这是很可悲的。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如果人生是逆水行舟,那么只有在险礁密布中勇搏激流,才能感受到奋斗的充实。命运需要自己用劳作去开创和把握。发挥自己的眼睛和双手的作用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从汗水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爱心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只要人人都发扬一点互帮互助的精神,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乐园。互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而损人,往往并不利己,甚至到最后还是害了自己。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懂得了以何为荣,以何为耻。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知道了要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班级、学校。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知道了要服务人民、服务父母、老师、同学和长辈。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知道了要崇尚科学,努力学习、发奋成才。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知道了要辛勤劳动,主动做家务事、打扫班级、学校卫生。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知道了要团结互助、学会合作、相处,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知道了要不弄虚作假,不说谎、骗人。

读了《知荣辱 树新风》它让我知道了要遵纪守法、遵纪校规、班规。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困境;可持续发展

引言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WWF(野生动物基金会)在19世纪80年代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提出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广义上讲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在近些年图书馆消亡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指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基础上图书馆如何健康地发展,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便捷、创新、个性化的服务。

1民族地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

信息化水平建设的飞速提升,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图书馆的经费、人才、环境等建设上,民族地区高校和发达地区高校存在很大的差别,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制约民族地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资金短缺,使用不合理

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高校对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不重视、不充足,造成了发展滞后。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统计了近5年(2012—2016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经费投入情况(其中大部分经费用来维持数据库的续订)如表1所示,这些经费只能维持图书正常运行。经费匮乏直接导致图书馆建设上不去,现在大部分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充足,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购买丰富,同时大部分图书馆还在环境改造和服务升级上大做文章,这些发展项目对于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来说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配置不足。同时,资金安排不合理,大部分民族地区图书馆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平时学校配套资金短缺,遇到财政专项拨款时,在没有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突击搞建设,这也造成了很多购买的设备闲置及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

1.2文献资源严重短缺滞后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标准:高等院校生均藏书10册,生均年进书4册。以内蒙古财经大学22000人计算,文献资源总册数应为220万册,年进书量应为8.8万册。但目前,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150万册,年均进书量4.3万册,只达到了评估标准的一半。同时在数据库方面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只购买了CNKI和万方,维普没有购买,其中CNKI硕士和博士论文没有购买全库;索引类数据库仅有一个全国报刊引文索引数据库。二是数据型数据库只有RESST金融数据库,全国15所财经类高校都购买的国泰安数据库,该校没有购买;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该校虽然购买了,但是由于经费问题,只能使用2013年以前的数据,2014年以后的数据没有购买。三是外文数据库购买数量较少,仅有5个,其中外文电子图书仅2万册;其他高校购买的索引类外文数据库,例如SSCI,CSSCI等一个也没有购买;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只有Emerald和EBSCO,数量很少且没有学位论文。

1.3人员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民族地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都存在着不合理因素,老龄化严重、学历水平整体偏低、专业技术人才较少等等都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占比1.6%;副高级职称13人,占比21.7%;中级职称34人,占比56.7%;初级职称7人,占比11.7%;其他5人占比8.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0人,占比16.7%;本科学历27人,占比45%;专科学历23人,占比38.3%。现有馆员队伍中,1960年以前出生的5人,占比8.3%;1970年以前的31人,占比51.7%;1970—1980年12人,占比20%;1980年后12人,占比20%(见图1)。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规定:图书馆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是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养),目前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符合上述规定的仅有1人,占馆员总数不到2%。

1.4特色资源建设差距较大

民族地区高校建校历史短,相对来说特色资源较少,大部分都是民族特色的文献,这部分文献收集难度大,要想实现特色资源建设困难重重。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馆藏虽然以经济、管理为主要收藏特色,但没有特色项目支撑,仅仅是经济和管理类文献资源占比较大,缺少经典。设有蒙文阅览室,但是蒙文图书仅有18000多册。地方性文献收集较少,珍贵资源由于长期缺乏保护,流失较为严重。2016年开始建设财大文库、丝绸之路文库和经典文库,特色文库资源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同地区的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特藏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水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主要以古籍收藏为主,内蒙古农业大学主要以收藏蒙古族地区地方志为主,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内蒙古财经大学与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5服务观念陈旧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深度转变:信息储存由“以藏为主”向“以用为主”“以服务为主”转变;信息管理与服务从简单的采、编、借、还到知识管理与服务转变;信息的使用从单门独户到知识共享转变;信息服务环境从模拟进入数字环境;文献结构从线性结构转变为多维结构;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从单纯的纸质文献转向纸质文献、数字文献、网络信息并存,阅读方式由原来的传统阅读转变为现在的泛在式阅读。目前,民族地区图书馆各项工作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足,服务观念陈旧滞后,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还停留在借取阅读等表面,利用大数据对读者进行分析、主动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同时服务层次明显低于发达地区水平,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不够,专业化水平不足等方面。

1.6环境建设观念相对落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当前读者对于阅读环境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的要求更加苛刻,民族地区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大多建设比较早,建设初期重视实用价值,对服务功能的延伸考虑较少,后期再进行改造就比较繁琐。内蒙古财经大学在2013年利用财政专项资金20多万元,进行了小规模的环境改造,为读者提供了很多便利服务设施,环境更加开放包容和现代化。改造后效果明显,2015年通过门禁系统入馆的人数达到了160多万人次,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5%,同学们对改造后的环境都非常满意,大部分读者进馆更多的是被图书馆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所吸引。以台湾师大图书馆内涵改造经验为例,现在图书馆改造主要以读者的观念为主,他们发明一个照片引谈法,通过发调查问卷让读者用手机拍出对图书馆不满意的地方,读者共提出了20余项需改造的地方。然后根据读者的方案进行设计最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想法,这些经典的做法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完全可以借鉴。

2民族地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1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

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能图书馆,未来还会向智慧图书馆发展,无论发展到什么时代,资源建设都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人感觉资源建设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但是资源建设还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内容支持,环境建设再舒适、服务再便捷也无法吸引读者。合理的资源建设永远是图书馆发展的根基,根据读者的需求,不断地搜集、整理、保管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保存和利用。图书馆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前瞻性,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优化资源结构,丰富采购模式,建立读者决策的馆藏建设体系,建设完善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原则的资源保障体系。

2.2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是图书馆发展的保障

人才培养作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图书馆已经由智能图书馆向智慧型图书馆发展转变,人才队伍建设是显得尤为关键,特别近几年发展的尤为突出,传统馆员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无法适应现在图书馆的发展,无法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2013年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建设从硬件和软件都提高了一个台阶,从传统的借阅转变为RFID自助借还,同时图书馆提供自助打印、自助占座等一系列自助服务,如果馆员不能主动学习将无法为读者提供服务。十三五期间图书馆将启动智慧图书馆建设,届时图书馆将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实现更大的质的飞跃,那时就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2.3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是图书馆发展的新鲜血液

阅读环境对于读者的阅读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阅读方式的不断改变,读者对于阅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根据不同时期读者的需求来进行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包含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建设主要指建筑的主体,比如图书馆的外形、阅览室的设备、家具、自助信息化设备等;软环境指的是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环境更多是服务层面是否能够提供高层次的服务。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1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分配使用

加大资金投入是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和读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定位将随着时代变化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也就要求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以适应发展,不断缩小和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差距。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各种手段申请中央、地方的专项建设项目资金,提前做好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做到时刻有准备,能够合理利用专项资金。同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做到专款专用,财尽其力,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建设。

3.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读者获取信息的手段也不断更新,从原来单纯的纸质文献,到现在更多的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获取信息,读者阅读方式也发展成碎片化、泛在式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在资源建设上做好功课。在传统的购买纸质文献的同时加大数字资源的购买,从传统的大副本转变成小副本。以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以前纸质资源副本量一般都在4~5本以上,现在只购买2本副本,节约下来的经费购买电子书。同时把馆藏资源电子化作为自建资源,以后将做到购买纸质图书的同时购买电子资源,给读者更多、更方便、更快捷的选择。同时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也是未来各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所在,更是建设双一流大学资源建设的亮点和保障。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近几年也在着重加强特色资源建设,2016年组建特藏部开始正式从挖掘馆藏特色构建自己特色的资源库。截至2016年年底已建成草原丝绸之路文库、特藏文库、财大文库三个特色资源库,草原丝绸之路文库旨在为研究“中蒙俄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相关的人才培养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保障;财大文库旨在永久展示师生及校友的学术成果,促进成果的传播和共享,增加学术交流渠道,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为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提供有力支持;特藏文库旨在加强优质馆藏资源建设,增加馆藏资源历史厚重感和年代感,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高层次、个性化、特色化服务。

3.3重视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主要从“送出去、引进来”两方面做起,一是加强馆员的自身培养,通过多种渠道给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走出去加强行业交流以适应发展;二是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专业对口的稀缺人才适当放宽学历、职称等限制,注重高层次、复合型、网络技术水平较高人才的引进,形成一支具有合理专业知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的高素质图书情报专业技术队伍,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充实新的活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

3.4改变观念提升环境氛围

近几年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也一直致力于内涵环境的改造,书吧的成立、二楼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一楼创客空间等很多细节都彰显了新的人本理念。环境改造给读者带来的是更多舒适的学习环境,读者的认同感更加增强。当前图书馆发展理念正从传统的借、阅、藏向集阅读、研究、休闲、展览于一体学术型研究活动中心转变,成为读者精神活动的场所,环境建设将影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行为,更好的环境建设提升了氛围将带来是读者的依赖感。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强化服务层次,重视馆内环境及景观建设,彰显高校的文化气质,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相结合,在景观上增加艺术气息,在服务上尽显人文气息,能够让读者感到硬件条件和软环境的双重便利于与舒适。

4结语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困境会一直存在于发展之中,如何摆脱困境让民族地区高校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图书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坚持硬件设备更新、资源建设、软环境持续改造的发展理念,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加强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优质的服务水准,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也一定会走出困境,实现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益民.基于专家调查的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理想预期[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5):9-13,18.

[2]曹洁.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6):205-211.

[3]张廷川.图书馆“软环境”建设刍议[J].图书馆建设,2005(5):51-53.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9

1.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和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少的人有闲暇的时间来品味书香。我国国民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

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国人阅读量的连年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造成阅读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环境的冲击,读者阅读取向有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1.1.1快速阅读的取向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以文字为传播符号的信息进入了快餐化时代。为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人们对于文字的阅读更多的是跳跃式阅读。

1.1.2浅层阅读的取向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偏好图像等直观内容,不喜欢深入阅读文字。繁多的网络信息容易使读者在阅读网络资源时,只重视图像、视频等内容,对遇到问题的思索缺乏系统和深度。

1.1.3功利阅读的取向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信息接收和传播变得更加实际和功利,消遣娱乐性凸现,为升学、工作、掌握技术的实用性阅读越来越多,而为丰富情趣、提高文化修养的素质性阅读淡化。这也成为国民阅读率呈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1.2图书馆意识不强,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低

国外的小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会到图书馆查询资料解决问题,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研究的习惯。我国大多数国民还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对他们的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不了解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很少利用图书馆。我国国民图书馆意识的淡薄,也是导致阅读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2.高校图书馆倡导全民阅读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既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又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在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层面上,高校图书馆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教育背景,相对普通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发展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2.1高校图书馆具有规划性、可持续性的建设优势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图书馆建设有着明确的评价指标,具体到馆舍面积,馆藏数量以及平均年进书量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高校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图书馆建设,相对于普通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高校图书馆略胜一筹。

2.2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文环境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能够充分地为全民阅读服务提供保障。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还建立了图书馆的资源数据库和多种外国语言数据库,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登录使用库中的数据。高校图书馆专业文献可以为社会不同读者提供专业服务,这些都是一般图书馆很难提供的。

2.3高校图书馆具有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优势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十分重视馆员队伍建设,馆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学科背景齐全,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服务作了人才保证[1]。专业化的服务与个性化的引导,使读者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文献资源,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

2.4高校图书馆具有先进的技术优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不断更新的服务设备和先进的集成管理软件的安装,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进入高校图书馆,实现网上预订、借阅、更新、咨询等服务。高校数字图书馆先进技术既方便读者也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

2.5高校图书馆具有浓郁学习氛围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具有浓郁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读者的学习激情和阅读兴趣,不管是高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员,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都会受到感染与激励,从而进行各种阅读活动。

3.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策略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附属机构,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自己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的文献资源,浓郁的学习氛围和高水平的服务人员,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引导人们在阅读中自我发现,自我感悟,提高全民素质。

3.1推动全民阅读,高校图书馆须向全社会开放

高校图书馆要在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不仅要具备资源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资源与社会读者共享,也就是高校图书馆必须向社会开放。

首先,高校的管理者应增强开放意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后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方便公众学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信息流通。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输,可以加强公众和高校的互动,增强高校的影响力,对高校信息化程度、管理水平也有很好的促进。

其次,各级政府应从法律层面上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促进其向社会开放。在这一方面,教育部2001年2月21日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但是这还不够,还应将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写入国家法律条文中,纳入图书馆法中。

3.2高校图书馆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读者

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后,应采取一些方法鼓励社会读者到高校图书馆中来获取资源。如“全民读书月”、“高校图书馆宣传服务周”、“举办读书征文、专家讲座等”、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重大节庆活动,开展送书下乡、送书进厂、送书进军营等活动。让社会读者了解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上和专业人员上的优势,积极主动走进高校图书馆获取所需资源。

3.3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络平台,增强网上服务功能

为了充当好阅读推进者角色,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在巩固传统借阅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前提下,融入新的服务理念,依托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化技术,实现远程异地网上服务,使读者不到馆就可以享受高校图书馆的优质资源。

3.4加强社会读者阅读指导服务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馆员专业技术水平高,文化层次高,学科齐全,经验丰富,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读者进行系统的指导服务,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启发和引导读者,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读者的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

3.5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提高国民图书馆意识

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深入社会,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发动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参与社区培训活动,利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优势,为社会读者提供专业系统的教育。从而引导社会读者利用图书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国民图书馆意识。

3.6制定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为人民服务读后感篇10

妙用对比性事实

折射重大主题

事件、问题、现象的对比能提供较为深刻且准确的信息,新闻报道常常凭借对比的反差性提高新闻可读性、揭示报道主题。一方面,通过开展社区化服务的诸城与全国其他地方的横向对比,指出“在全国尚属首创”,显示了该举措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作品选择社区化前后,舜王街道金鸡埠村的董福兰老人看病距离“13公里”与“不到2公里”、时间“一周多”与“输完液就回家”的对比,以及优抚救助室主任乔冒军处理群众问题从“坐等”、“久拖不决”到“马上”“到现场查看”。对村民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变化的报道,看似是“离服务对象近了”,实则是基层工作方式、工作理念更多地为民着想了。诸城与全国的横向对比、社区化所关涉的村民和政府两个纬度的纵向对比产生的明显反差,更为深刻地暗示社区化蕴含的实际意义,作者的价值判断引而不发,报道也就更有说服力。

内容新鲜、题材重大的社会事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性,自然成为表现重大时代主题时的最佳选择。对此类事件的敏锐把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工作者高度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较高的新闻敏感让记者具备敏锐的现场观察能力,从大量的事实中发现那些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具体、典型事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深入实际、走到基层,从时代与社会的高度去审视、思考所见、所闻,从小事件中看出大道理。如此,不但传达变动的信息,而且从中迅速捕捉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打造适宜性、新鲜性和思想性融合的新闻佳作。

适时穿插背景材料

提升主题

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所依托的现实环境和历史条件。由背景材料支撑的报道帮助受众厘清新闻报道事件或现象中的很多概念、情况,也能为升华报道主题创造条件。消息报道的导语首先交代社区化两个多月来的进展情况,接下来通过记者的亲眼目睹,描绘了松园社区服务窗口的陈设布局、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并从一般的标准介绍了社区化的一般原则、机构设置、服务人员的来源等,转而引述市委、市政府的《农村社区建设考核奖励办法》文件,指出这一惠民举措的未来规划、目标。这些背景材料的巧妙穿插使读者对社区化服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显示的是政府推行此项改革的能力、决心和信心。而消息倒数第二段转述了诸城市委的调研所得:公共服务产品的迫切需求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这一社会现实的交代极大地延展了消息的视野,使报道由诸城的“个别”转向社会“三农”问题的“一般”,自然过渡到消息的主旨:打破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基层组织由管理农民向服务农民的转变。

消息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的优势的显现,有赖于深入实际,仔细观察,大量占有与新闻事实相关联的材料,以备写作时灵活撷取,充实、丰富报道,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展现新闻事实,报道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不至于仅仅就事报事,干巴、枯燥。

善于组织结构

服务主题

消息主题明确新闻事实,引题揭示主标题新闻事实的影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和导语之间100多个字的“编者按”言简意赅地指出诸城重整农村组织资源的创新性举措,阐述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指导读者的阅读,并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导语告诉读者一个非同寻常的改革措施正在山东诸城推行。主体部分则通过来自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具体事例阐述了农村社区化带来的便利,并以某个社区为例,介绍3公里服务圈的事实细则,然后将视野拓宽,挖掘该措施在突破全国“三农”发展瓶颈中的重大意义。最后,诸城市委书记邹庆忠的总结:“建设农村社区,就是通过创新农村组织结构,实现基层组织由管理农民向服务农民的转变。”更进一步升华了报道的长远意义,与“编者按”和导语内容相得益彰。这种首先点名主旨,接着层层深入逐步展开的报道方式,直观、形象地说明了农村社区化以服务代管理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精彩的故事只有恰当地表达出来,才能充分展现故事的魅力。新闻报道也是一样,捕捉到鲜活的新闻事实后,若不能将其生动地表达出来,终不能发掘出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实现有效传播。此获奖作品将编者按的主观性和消息报道的客观性加以巧妙组合,有条不紊,有助于报道主旨的准确、切实传达。

尽管这是一条非事件性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不如事件性消息那么强,但若能找出更新的事件作为新闻由头,增强其可读性,传播效果也许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