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化交流十篇

时间:2023-05-04 13:22:48

汉代文化交流

汉代文化交流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21-02

元朝中后期是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第一高潮,而到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再次出现了高潮,不仅作者人数达到了百人以上,作品数量更是惊人,仅法式善一人就有七千多首诗编入《存素唐诗集》,旺都特那木济勒也有四部诗集,诗作三千多首,且在艺术表现力及思想内涵上更可与当时的汉族作家相提并论,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第二次高潮。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如此之兴盛不仅有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原因,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密切关系。

首先,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在元、明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元、明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发展和延续。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因政治需要以及各民族间的交往的客观需求才出现了众多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元一代有40多名蒙古族汉文作家,元朝初期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数量不多,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操用汉语还不够娴熟,思想内容与风格上与远古蒙古文创作一脉相承。到了元朝中后期,随着蒙古族与中原交往的频密,文化交流程度的加深,操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越来越多,体裁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有诗歌、赋、散曲,还有戏曲,如元朝中后期杰出的诗人秦不华诗集《元诗选》收入的24首诗,不仅题材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多采用了汉文典故等,已经逐步成熟化。对此,顾嗣立在《寒厅诗话》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元末明初蒙古族戏剧家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为吴承恩百回小说《西游记》提供了成熟的蓝本。元朝的蒙古族汉文创作为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文化基础,提供了可借鉴的写作经验。元朝灭亡后蒙古族统治者虽退居漠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文人留在了中原,有的入仕明朝。萨囊彻辰《蒙古源流》(《额尔德尼-因拖卜赤》)记载:“蒙古四十f户只有六万户离开中原,三十六万户则被截留在了中原。”①这一记录与《黄金史纲》里的记录基本一致。滞留于中原的蒙古族有的作为战俘被迫留下,有的因明朝的怀柔政策留在了中原。滞留于中原的人中不仅有战俘、平民,还有很大部分为蒙古贵族、士族文人等。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明永乐宣德年间归附明廷的蒙古官员不下万余,留居京师者,已占畿民三分之一。明统治者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不同阶层的蒙古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于一般的军民采取了编入军籍或户籍,驻防或者屯田;对于有文化的蒙古族让他们当文官或者翻译家。如此一来,蒙汉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不比元朝时期差,但明朝蒙古族作家尚不到10人。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明朝时期,北元和明朝廷对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蒙汉经济、文化交流;其二,明朝廷对于蒙古族采取了强制同化政策,强制蒙古族运用汉语,取汉姓名,不允许同族通婚等政策,使得一些蒙古族隐名埋姓,无法辨别其族源,如哈铭、杨景贤等。现可考的明朝蒙古族汉文作家有乃蛮太阳汗后裔答禄与权,著有《答禄与权文集》十卷,忽必烈后裔苏v有《谷原诗集》等,客观上对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次,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兴盛的另一大原因是全国的统一和各民族文化的全面融合。努尔哈赤建立清朝结束了分裂局面,全国的大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这种大背景下蒙古族汉文作家群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明代尚不足10人发展成到100多人,且在语言及艺术表现力上更加精炼成熟,思想内涵更加的深刻,在许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明末满族在东北崛起后在东北的蒙古部落率先归附清廷,接着其他蒙古部落也先后入清。因满蒙联姻,满蒙文化认同感及帮助满族入关有功等缘故,满族较为信任蒙古族,蒙古族在满朝廷担当着辅国大臣的角色,这样一来,蒙古贵族就可以参与政治,到全国各地任职且能融入到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了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发展。清前中期,虽然清朝廷明令禁止蒙古族学习汉语、取汉名、蒙汉联姻,但也没能阻止大统一大背景下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融合。清代蒙汉文化交流有以下几个渠道。

第一,地域上的大融合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蒙古八旗散驻全国各地,并屡有迁徙,有的久居汉地,潜移默化中学习并运用汉语,在风俗习惯上也逐渐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清中后期清廷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派大批汉族到蒙古地区开垦屯田,蒙汉长期杂居,促进了蒙汉文化的交流,为蒙古族作家用汉语创作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第二,学校教育及科举考试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清廷非常重视学校教育。“清朝时代,从朝廷到地方有官学、地方学校、私塾、寺庙学校等教育机构,通过考试录取的或者自愿进来的蒙古八旗王公贵族子弟、平民、喇嘛都可以学习蒙、满、汉文”。“顺治元年,为八旗孩子建立了学习满蒙汉的儿童学校”,②这所儿童学校培养了很多满蒙汉兼通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乾隆时期考入进士的八旗儿童有17人,嘉庆时期考入进士的八旗儿童有69人,这些人当中就有梦麟、法是善、倭仁等杰出的蒙古族汉文作家。这些学校的教课本大多都是汉文化经典书目,这有利于蒙古贵族子弟学习汉文化经典。例如,热河省开办的一所“文庙”的学校,招收卓盟蒙籍学生,在“钦定”九十二部三百七十六函教课书中,仅有一部《元史》是关于蒙族的书,其他皆为汉族经、诗、子、集。③仅据1941年房北楹、杜聊合合编的《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可知,清朝进士中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就有色冷、牧可登、奈曼、法是善、锡镇、博迪苏、延清、梦麟、博明等46人,其中法式善、延清、梦麟等蒙古族汉文作家都是与当时有名的汉族作家、满文作家并肩的著名作家。清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及科举考试都为当时的蒙古族作家学习汉文化、创作汉文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第三,清廷委派到全国各地的蒙古族官员和汉族官员为蒙汉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有清一代,蒙古族出仕的人数不计其数,在户部、吏部、工部、刑部及地方官场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也大多数兼有朝廷或地方官员身份。据白・特木尔巴根《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考》记载,75名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中只有15名没有爵职,这75名蒙古族汉文作家均有汉语诗文专集。其中法式善、梦麟、花纱纳等蒙古族汉文作家还在国子监当过祭酒,法式善等人在国子监时恪尽职守,培育人才。法式善曾先后编辑、刊刻了《同馆试律汇钞》二十四卷、补钞五卷,《同馆赋钞》三十二卷,《诗龛声闻集》四十八卷、《成均课士录》若干卷,这些书多为科举应试诗文范例或课艺文章。④除此之外,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和瑛、松筠等人都是边疆大臣,长期来往于边疆和中原,不仅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做出很大贡献,而且在传播蒙、汉、满文化以及维护多民族关系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和瑛和松筠二人文史兼备,蒙汉兼通。和瑛先后在安徽、四川、陕西、山东等八省区担任过不同的职位,但在和新疆当帮办大臣的时间最为长,有15年。他用汉语创作了《三州纪略》、《赋》、《回疆通志》等,都是了解清代边疆沿革、边疆策略、风土人情的重要文献。他还研究《诗经》,编写了《风雅正音》;研究杜甫,写过《杜律》。这些蒙古族官员到各地任职,有足够的条件接触和学习汉文化,再把汉文化带到故乡,潜移默化地影着身边的蒙古族文人,这也是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兴盛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汉族官员也到蒙古地区任职,带去了优秀的汉文化和先进的农耕技术。张穆就考察东蒙古政治、经济、山川、地理、民族演变、区划沿革后编纂《蒙古游牧记》一书。⑤

由此可见,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兴盛和大统一的社会大背景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在密切的民族文化交流中,蒙古族官员、文人学习了汉语、汉文化经典,同时还用汉语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流传至今。翻卷细读,这些蒙古族汉文作家有的受唐代诗人孟浩然、王维之影响,如法式善等;有的则学习了汉文诗歌的表现手法,经常用典,如贡桑诺尔布;有的模仿杜甫,如柏;有的学习汉族诗人写作风格,如贡桑诺尔学白豪放风格;有的受儒家思想影响,其在文学创作或文论中阐释儒家思想,如博明。总之,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汉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更是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深入地研究这些可贵的文学遗产。

注 释:

{1}萨囊彻辰.蒙古源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272.

{2}那木森然.清朝时期蒙古历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出版社,1993.376.

{3}⑤席永杰.简谈清代蒙汉文化交流对蒙古族诗歌创作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88,(3):73.

{4}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王叔馨,等.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3〕白・特木尔巴根.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考[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4〕宏伟.蒙古族古代汉文文论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

汉代文化交流篇2

关键词:壁画;画像;外来文化因素

从美术学上讲,壁画,泛指在各种建筑物的壁面绘制的绘画作品,包括画像石、画像砖、拼镶砖化和彩绘雕砖等[1]。汉墓壁画是汉代丧葬文化和丧葬艺术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早期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2]。中西文化交流的很多因素都在墓葬壁画中有所反映。在考古学概念中,壁画和画像有所区别,因此本文的材料从这两方面收取。

1 佛教题材

印度佛教创立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阗。佛教图像在两汉时和中国本地的各种信仰,如道教、神仙思想等交糅在一起,而且佛教艺术的本土化倾向较强。

目前发现较早的佛教因素多在摇钱树或作为俑类出现,这里不做讨论。在苏北、鲁南地区常见大象形象。山东滕县一块东汉画像石残片上有两个六牙白象。六牙白象见于佛教传说,是象中之宝[3]。徐州~山县苗山汉墓一幅汉画像,下刻六牙白象,背白串珠,体生双翼,脚踏莲花。甘肃武威磨嘴子壁画墓和酒泉下清河1号壁画墓也见白象[4]。另一汉墓出土两幅《僧侣骑象图》画像石,五人骑在象背上,疑是僧侣,上方是祥禽瑞兽。内蒙古和尔格林东汉砖室墓中,前室东西两壁绘东王公、西王母,南北两壁绘佛教内容仙人骑白象、猞猁。猞猁置于盘中,是放射状光芒的四个球状物。除此之外,莲花纹的滥觞是否和佛教的盛行有内在联系还颇有争议。

早期壁画中,佛教内容多和传统的转世、升仙等思想联系在一起,使佛具有神一样的功能和目的。这也是两汉时佛教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并通过壁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有翼神兽

有翼神兽初传中国的时间,从考古材料来看可上溯到春秋战国及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画像石与画像砖上的有翼神兽图像大量出现,题材有翼龙、翼虎、翼马以及各种有翼神兽,还出现了这类有翼神兽组合成的龙虎相斗、翼虎衔鸟、翼马拉车等主题的纹样[5]。西汉时,有翼神兽多以大型石刻的形象出现在墓前,当前发现石翼兽的最早者的张骞墓石翼兽[6]。此后,石翼兽大量出现在墓葬壁画中。有翼兽应是一种和中国传统艺术融和在一起的艺术表现手法了。

郑州荥阳苌村汉墓壁画中出现了一天马。马体修长肥壮,长有双翼。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西壁出行图中,有一神兽,身上有翼,尾巴细长,全身有长毛和红色斑点,头与眉眼毕具。此外,在沂南画像石墓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形象。此外四川地区画像石、画像砖上有翼神兽图像十分丰富。雅安东汉画像石上雕刻出有翼龙的形象;新津县崖墓曾发现刻在石函一端的翼马;郫县汉画像石墓中有“二龙夺璧”的图像。

这些有翼神兽系来自西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共识,但其具体来源仍有争论。翦伯赞先生认为“是希腊、罗马艺术之变体”;也有人认为其取自波斯、北印度以及祆教中的翼犬森莫夫和翼马波斯加等。

3 胡人形象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西域使者、商胡大批涌入长安及各大城市。[7]画像石、画像砖中常见胡人骑射、贸易等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胡人形象。而这些胡人形象也是当时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的一个直接表现。

胡汉交战图和桥上交战图这类表现胡汉战争场景的壁画有很多。如山东苍山元嘉元年墓前室西壁画像和沂南北寨村的墓门门额画像的胡人多头戴尖顶风帽,其中献俘、交战、胡王是几个固定画面。四川新都东汉时代的画像砖中,出现了两名胡人骑吏形象。头戴尖顶带沿的胡帽,身穿胡服,深目高鼻,成双结对,奔驰于道。

这一时期胡人图像大批出现,在乐舞、牵马、交战等场景中频频出现,反映了当时胡汉交流频繁。张骞通西域后,大批胡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华,胡汉文化在不断交流融合,胡风渐盛。

4 角抵百戏

汉代盛行百戏,内容包括角抵、杂耍、幻术、寻H、乐舞、优、斗兽、马术等表演艺术。百戏以角抵为主,亦称“角抵百戏”。其中包含很多外来艺术[8]。

甘肃武威磨子嘴汉墓壁画中,西壁为杂耍图,绘五人一鸟,即戏鸟;辽阳北园1号墓壁画中有乐舞百戏,可分辨的有舞剑、掷倒、腹旋等,伴奏的乐器有磬、竖笛等。四川羊子山一号汉墓出土的舞乐图中,有倒立、跳丸、弄剑、抗鼎、寻H之戏[9]。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上有宴饮场景,宴席之间,有骑术表演、车戏表演、走索表演,有豹戏、衍曼戏、雀戏,还有飞剑、跳丸、顶杆戏、七盘舞。歌舞百戏有乐队伴奏,乐师以踏鼓为指挥,吹笛弹琴,敲磬奏管,击鼓撞钟[10]。

其时,从西域传入大量乐器和歌曲,如琵琶、箜篌、笳、胡角、笛等;也出现了以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等为代表的来自地中海的幻术;也有来自南洋的杂技艺术“寻H”。这些来自西亚、中亚和印度的文化,特别是在新疆流行的伊兰、印度风尚逐渐和内地的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

5 结语

画像石、画像砖本身就带有外来因素。这种石刻画像类似埃及的浅浮雕,或仅有线条的刻画[11]。并有狮、象、骆驼、长颈鹿等带有西域以及更西区域色彩的动物出现。其他诸如天文星象、忍冬纹饰、冶铁技术、各种食物花样等也在壁画中有所体现。

两汉时期,西亚帕提亚(安息)吞并两河流域,向东扩张;中亚贵霜王朝兴起。东方和西方安息、罗马在陆路上往来频繁。佛教、佛教艺术开始向东传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东西文化交流历史上出现了新的局面[12]。

综合上面材料,丰富的外来文化因素存在墓葬壁画中并不是偶然,恰恰证明了当时汉代对外交流频繁,商贸往来众多。同时一种文化传入另一种文化中,常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一方面是外来文化需要适应本土文化;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能影响本土文化的发展。而墓葬壁画中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带着本土文化的要素,说明外来文化经历了形式上对中国文化的依附到和中国传统思想产生冲突,最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杨泓:《中国古代壁画略说》,后收录进《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文物出版社,2011年。

[2]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3]朱存明:《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11页。

[4]汪小洋:《汉墓绘画宗教思想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9页。

[5]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第157―158页。

[6]沈俐:《张骞墓石翼兽造型及相关问题》,罗宏才《西部美术考古丛书――从中亚到长安》,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7]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第174页。

[8]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第182页。

[9]刘太祥:《娱神与娱人――汉画舞乐百戏的双重愉悦功能》,收录进《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朱存明:《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76、178页。

[11]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12]宿白:《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汉代文化交流篇3

关键词:蒙汉;翻译;法律工作;文化交流

蒙文和汉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蒙汉文的语法顺序存在较大的差别;另外,在翻译一些有年代的、权威的著作时,应避免生搬硬套的翻译手法。 对于文化的翻译工作来说,一部作品在翻译之后,其中的内容以及表达形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要想做好文学的翻译工作,一定要对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针对民族特征来进行翻译,而语言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其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对该民族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全面的展现。因此,在蒙汉翻译工作中,一定要对两个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促进翻译工作的进行。

1 从文化视角看蒙汉翻译工作

基于文化角度看蒙汉翻译工作,首先要从文化的认识功能上看,蒙汉两族之间的交流十分的密切,蒙古民族是草原的代表,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的传承者。草原的游牧文化中充分的展现诚信以及积极进取的草原民族精神,是草原农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在蒙汉两族文化的交流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影响,能够体会到两族之间的生活态度、思想以及价值观等。因此在翻译工作中,一定要将文化之间的差异处理好,以此来做好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其次,要从文化凝聚功能来看蒙汉翻译工作,凝聚功能可以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产生文化的共鸣,从而来达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增强整个群体的凝聚力。在文化观念的影响下,翻译工作将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蒙汉翻译工作对两族之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将两族文化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降低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避免出现一些沟通以及理解上的障碍。简单地说,蒙汉翻译属于文化交流的衍生物,在做好语言上的转换上时,也要做好对文化的传播发展,保证两族思想能够统一,所以基于这一点,一定要在两族文化的交流中产生凝聚功能。最后要从文化教化功能上看蒙汉翻译工作,文化的教化功能是指利用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人们,使人们能够逐渐地接受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遵循着文化传承的主旨,对于各族文化之间传播功能来说,翻译工作者必须要具备高素质的翻译能力,翻译出的作品能够得到各个民族的认可。对于蒙汉翻译来说,文化传播具有教化的作用,因此,翻译者在翻译时,要将每一句话中所表现的不同文化观念都作为自身的责任,以此来利用文化来进行教化。

2 蒙汉翻译的主要作用

2.1 使得读者欣赏到不同民族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地融合到一起,使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民族文化是在历史的场合以及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但是对于每个民族来说,由于所经历的历史不同,因此形成的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语言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要想做好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那么一定要做好翻译工作,以此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蒙汉的翻译中,主要是利用直译、音译以及改编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内容的转换,以此来做好蒙汉两族之间的文化欣赏与交流,消除沟通的障碍。

2.2 促进丰富文化的发展

翻译工作能够促进两族之间的语言转换,在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能够让民族之间的产生更多的共同点。民族文化要想发展,仅仅是在自身民族中传播是不行的,一定要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交融,以此来不断地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做到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之间的传播以翻译工作为载体,语言代表着文化,语言的翻译能够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的发展,所以说蒙汉翻译能够促进两族文化发展。

3 蒙汉翻译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纵观我国历代的翻译文集,语言翻译实际上是不同族群之间的一种文化交流与沟通。要想实现没有障碍的沟通与对话,翻译者必须深入研究蒙汉民族之间或族群之间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美德,才可能进行顺畅的翻译工作。

3.1 尊重地域性

对于蒙汉翻译工作来说,主要是对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进行了解,但是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蒙汉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首先要对作品中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以及了解,以文化背景为基础进行翻译工作,以此来把握好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使读者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

3.2 翻译时遵循蒙汉文化原则

蒙汉翻译工作属于一门复杂的工作,翻译者必须要对蒙汉文化的背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翻译者在翻译中,有时会利用归化的方式,有时也会利用一些异化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归化翻译时,不需要进行注释,但异化翻译必须要进行注释,尤其是针对一些无法理解的地方。对于翻译方式的选择一定要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针对性地选择,以此来促进蒙汉翻译工作的进行。

总之,在翻译工作中应仔细查阅蒙汉翻译资料,并提供多种参考文献。在翻译工作中应树立良好的职业素质,根据蒙文、汉文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领会其真正的文化意境,认真严肃地做好翻译工作。 蒙汉翻译能够促进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从作品中民族的背景出发,在掌握了作品的深刻内涵之后,再进行翻译,以此来做好两族之间文化的交融,使翻译作品能够得到共同的认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周成,王由林.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S2):15-16.

[2]宝乐尔.当代蒙汉翻译论著评介[J].民族翻译,2012,2(05):20-25.

[3] 蔡季愚.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可译性限度[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汉代文化交流篇4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汉语的负面影响

信息时代网络飞速发展,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汉语词汇发展迅速,主要原因便是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产出及广泛使用。当下,网络流行语已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特殊语言现象。英语作为世界上推广率最高的语言,对中国互联网流行语的影响极大。在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下,中国的网络环境中产生了很多受英语影响的网络流行语,这类流行语在渗透方面逐渐呈现出广泛的发展趋势,且其流行和传播的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它们对汉语本身及其文化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流行语的分类

(一)委婉表达语

相较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偏向于含蓄内敛。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新一代的年轻人受英语文化影响,逐渐开始接受英语国家表达情感的直接与开放,如上厕所时说“去W.C.”。同时,人们交谈中需要避讳的话题也可以通过使用英语来避免尴尬,如用AIDS代替“艾滋病”,用copy指“考试中的作弊行为”等。其虽然方便了人们表达感情,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但是给汉语的语法和结构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二)英译汉词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独特性,有许多英语词语并不能直接准确地翻译成中文,所以出现了音译词语。但是,随着音译词语的大量出现,英语打破了汉语词语的模式与结构,给汉语带来了其他的负面影响。如用hacker指(电脑)黑客,hac(黑)+ker(客)属于音译兼意译词,把ker译为“客”,表明黑客是一类人。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的人。由此可见,音译词破坏了汉语词语表达意思的准确性。

(三)直接引用的词语

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方便快捷是人们的追求。基于英语的构词特点以及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交流的加深,英语中的缩略语较多,融于汉语新词中的英语缩略语满足了汉语使用者的这一需要。例如:DIY(DoitYourself)、CEO(ChiefExecutiveOfficer)。又如英语缩略语和汉字一起使用的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del)、IC卡(IntegratedCircuit)等。但是,这种英语的快捷替代使汉语表达在这些领域出现了空缺。

二、对汉语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破坏了汉语的严谨和谐,使得汉语表达语境支离破碎,美感不再

看下面一句话:“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杨幂饰演的白浅和赵又廷饰演的夜华为官配CP。”

其中,CP是英语couple的缩写,意思是“夫妻,一对配偶”。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朋友圈被国民CP,吐司CP等刷屏了。CP盛行于网络,是观众给自己所喜爱的荧屏上情侣的称号,通常都是想象的情侣或配偶。相比于日语、韩语等包含多种书写符号的语言,汉语的书写系统更加统一和谐,而大量非汉语字符的加入使得汉语整体性下降,这样的表达方式极大地破坏了汉语独有的特色。

这种现象对于语言规范极其不利。在我国当今社会,普通话的推广就是语言规范的具体实践。语言规范要将语音、书写、语法等语言的其他方面变得具有规范性,是一个艰难的任务。而当下受英语影响的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加大了这项任务的难度。

(二)伤害了汉语言的纯洁性,改变了汉语的传统语言特色

首先,让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外来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造成的影响。

语音:我们知道汉语与英语的发音是有很大差别的,当下,如“因吹斯听”“一颗塞雷”之类的英音翻译词层出不穷,这也使得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语音发生了变化。从语音的层面看,这使汉语异化与其纯洁性丧失。

语法:构词词缀化,如流行词你的ex男(女)友,其实就是“前男友,前女友”的意思。这是受到了英语前缀ex-的影响,ex-代表“之前”的意思。像我们常说的微电影,按传统汉语释义应该称为“短电影,小电影”,而现在这个说法是受英语前缀“微”(micro-)的影响。汉语越发词缀化,实质上是汉语的纯洁性受到了污染。

因此,受英语影响的网络流行语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改变了汉语的体系,改变了汉语的语法结构,使得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汉语面目全非。如不加以限制,会造成汉语的异化。

(三)出现语言代沟,汉语实用性下降,语言基本的沟通用途受影响

由于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人群集中在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且遣词用语天马行空、毫无规律,人们交流时很容易出现语言代沟。而受英语影响的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又加重了这种代沟,加上了语言和文化的模糊滤镜,使人们的理解更加困难。归根到底,语言的实用性是语言的生命和基础,当前语言代沟的扩大无疑是汉语发展中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导致文化不自信,民族语言在日常沟通份额的缺失影响文化传承

受英语影响的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外来文化对汉语文化的悄然渗透,而英语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其产生了求新、求异的心理,甚至抛弃了原本的汉语语言体系,直接将外来语拿来用。在对这类语言的接受过程中,民族语言份额yulu.cc缺失,呈现出文化不自信、文化传承困难等问题。

三、网络流行语易受英语影响的原因

首先,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网络流行语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而英语的某些特征也恰恰迎合了网络流行语本身的一些特点:简洁性、趣味性和国际性。现代英语所使用的是拼写字母,其易缩写、易指代的简洁性正好迎合了网络语言的性质。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次,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有了显著提高,我国教育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人们会通过大量接触网络来获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与英语已经成为我们接受教育过程中必须接触到的两大要素。

四、解决方案

(一)吸收他国文化精髓,革故鼎新

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逐渐改变部分传统表达习惯,便于人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以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形成更多的情感共鸣,增加社会的人情味,提升公民的归属感。

(二)音意兼顾

音译与意译皆是翻译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法,对于跨文化的发展、文化间的交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在单纯音译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所翻译对象的性质或语法结构,尽量在音韵以及词意上都达到高水准。

参考文献: 

[1]刘蕊.英语流行语的发展趋势与语用特征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7). 

[2]姜洋.中英社会流行语与语言规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 

汉代文化交流篇5

关键词:汉藏翻译史;汉藏文化;交流

翻译人类社会历史中最久远的一种活动,其始终在人们的沟通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到现代社会的今天,各国各民族的科学、艺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各种沟通、交流与翻译工作息息相关。也正是有了翻译,人类社会才逐渐从相互不了解变成了了解,从互相封闭走向了互相开放。翻译使得人类的文化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使得各民族变得更加和谐且容易相处。

一、 汉藏翻译的主要历史阶段分析

(一)新中国成立之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但是直到1951年,才得以获得和平的解放。至此,新中国的汉藏翻译工作展开了新的篇章。而汉藏翻译工作开始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1955年中央马列著作民族语言编译局诞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工作的起点。这个语言编译局成立之初主要承担的工作有以下几点,首先,翻译国家重要的文件资料;其次,针对各届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等重要会议进行相应的文字翻译工作和口头翻译工作。例如,《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论人民民主》等书籍都是通过编译局而进行翻译的。

此外,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蒸蒸日上的发展,开始逐步成立了很多与汉藏文化有关的报刊杂志。例如,1951年创办的《青海藏文报》、1953年工委创办的《新闻简讯》、1956年创办的《日报》等也都大量的发表或刊登了译制成藏语的各种政治议论文。

但是文化的繁荣与政治时刻都保持着息息相关的关系,1966年到1976年,这是十年浩劫的时间,本来百花齐放的汉藏翻译事业也在此时受到了严重的重创。因此,这个时段的汉藏翻译事业发展近乎中断。各类翻译著作的数量几乎为零。

(二)改革开放后期

改革开放后期这个阶段中,汉藏翻译的工作重新得到快速的发展。1987年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语言能力的若干规定》,这个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藏语文字的地位得到了法律的正式认可。同时,这个《若干规定》的出台也明确了我国藏语发展的新方向,这对于汉藏翻译工作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内,汉藏翻译的文学著作事业变得欣欣向荣,很多的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例如我们的四大名著,还有部分的外国文学著作,例如《卖火柴的小姑娘》、《伊索寓言》等都被翻译成为了藏文。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大量被翻译丰富了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文化,也同样使得全国的各族人民更加了解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三)二十一世纪之初

汉藏翻译事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后,开始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全国范围内的各省、各地市开始设立藏文翻译部门,主要负责当地新闻、文化、医疗卫生等各类领域的汉藏翻译工作。在这个阶段内,各类科技读物、文学工具书、法律文本等也都被陆续的翻译成藏语。

此外,我国的主要藏区也都开始陆续成立汉藏文化翻译公司,这些公司的成立既让藏族人民深入地了解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也使得汉藏翻译的工作体系变得更加的完善。

二、 汉藏翻译在汉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一)促进文化的传播

翻译工作作为语言的沟通桥梁,是沟通两种语言的基本工具。翻译不仅仅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运用,还涉及到两种文化相互关系。因为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其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项翻译工作都不能离开文化底蕴而孤立存在。例如,《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受到了汉族人民的广泛喜欢。而《红楼梦》的藏译本则通过其高超的翻译功底将汉族优秀的文化精髓介绍给了藏族人民。这使得藏族人民能够通过这些名著深刻的了解汉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使得两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广泛的交流,进而达到增强两个民族感情的目的。

(二)增进文化的融合

翻译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独特的文化地位。也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翻译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在现代的汉藏翻译过程中,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些历史书籍,例如《四书》、《五经》等都被翻译成为了藏译本,这些都使得藏族人民有了更多了解汉民族文化精髓的渠道。

此外,还有很多的当代的文学书籍被陆续的翻译出来,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这些都使得汉族的优秀文化通过书籍的传播与藏文化进行了更好的融会贯通。这样的方式既使得汉文化能够更好的被传播和利用,又使得其在被翻译成为其他文字过后有了更新的历史涵义。这种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一个过程,也是两种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延续发展的一个过程。

(三)作为语言载体

汉藏翻译对于汉藏文化交流的作用还体现在其能够作为一种语言的载体被人们交流沟通所使用。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并同时可以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因为,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语言与任何一种文化之间都有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联系,其二者自古以来都保持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而人类要想掌握文化知识,学会使用语言是最基本步骤。同时,人们也可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领略这个民族的文化,吸收这个民族的精髓。就如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经所说:“翻译并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本身便是目的。把外国语译成汉语,不仅仅是把外国人的思想、情感介绍给中国人,同时本身也是汉语自身的一种实验。”同理,这样的道理也适合于汉藏翻译,换句话说,人们在进行汉藏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把汉语翻译成为藏语这一目的外,对于藏语言的发展也同样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契机。

此外,随着我国汉藏翻译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汉语言和藏语言也有了越来越多互相借鉴发展的机会。其中很多好的体现在汉语中就有不少来自于藏语的“舶来语”,例如,汉语中的唐卡、隆达等词语都直接来源于藏语。而诸如土司、大司徒等藏语语言又是直接来源于汉语中。因此,在进行汉藏翻译的过程中,这两种语言无论是是在词汇方面、还是在语言表达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这种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这两种语言也在进行着自身的积极构建,并通过这种全新的构建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新方向。

纵观我国汉藏翻译文化的历史长河,这两种语言的翻译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前后。在这个阶段中,正是由于翻译的存在,使得汉藏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与密切。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藏翻译在两个民族思想文化领域之间发挥的作用变得更加的巨大。翻译能够解决人类之间不必要的分歧,使得各文明之间的矛盾得到弱化。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想要走向世界,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翻译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

三、 结语

在中国汉藏两个民族交流与互融的过程中,翻译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翻译能够增强两个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还能够使得两个民族互相吸收对方的文化精华。这对于促进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参考文献:

[1] 德拥,德吉旺姆,呷绒则玛. 从现代汉藏翻译史看翻译在藏汉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8:135-136.

[2] 杜敏. 康区在汉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 经营管理者,2010,04:323.

汉代文化交流篇6

    论文摘要: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当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的汉语教学雨后春笋般逐渐地覆盖全球,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下股汉语热。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达到了4000多万人,一些国家还专门开设了孔子学院专门对外国人教授汉语。为适应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的需要,首届世界汉语大会(the worldchinese conference)于2005年7月召开,它为促进世界各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加强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面对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以及大量的汉语教师输出,汉语的教学逐渐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师仅仅教外国人汉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还不足以让外国人真正学好汉语,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进行汉语的文化传播更能促进汉语的传播。但是,在进行文化传播中,我们认为的文化是什么?怎么认识文化?它和语言、人的心理及人际交流之间是什么关系?只有深人地认识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辨析文化与语言、人际交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

    一、文化是语言传播的内在载体

    对于“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我国的《辞海》将文化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目前对文化并没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研究的人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解释文化,专业不一样,文化的内涵也会有区别。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像老虎、大雁等这些具体的词语表示视而可见的事物,人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理解文化的概念。同时,文化又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化都聚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在某个具体阶段的创作。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才把文化引人语言现象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萨巫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是隐藏在语言  的外壳之中的,需要通过语言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语  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是显现的,文化是隐现的,需要学习某种语言的人不断地进行挖掘。有些语言还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如汉语中的“龙腾虎跃”,这个成语出自唐·严从《拟三  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  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从字面上看好像是龙在天上飞,虎在地上跳跃,两个都很高兴的样子,其真正的意思是: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凸现,其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示。”口健就像坐在船上的人,船是语言,人是文化。船是人的载体,离开了船,人无法在水上长时间的停留,船是人停留在水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人通过移动船体现智慧和创新,具有更强的表现力。20世纪20年代后出现的功能学派和以萨巫尔为首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就开始关注这二者的关系。其中功能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他在进行语言研究中比较注重语境这一点,这是探索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开始;之后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二者的联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发现了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的田野调查证实了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性。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我们在学习或教授某一种语言的同时,不可以忽略对这种语言的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我们更可以通过了解某种文化来接受相应的语言。传播语言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反过来,文化的深人传播也会促进语言的传播,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

    二、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时空差异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对  汉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两者的认知心理看,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多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表现在语  言上,就是汉语形象性强,注重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形态特点。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注重逻辑性,重个体轻整体,重理性轻感性,体现在语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语言—英语,是一种显性的形态语言,抽象词语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汉语,往往会觉得缺乏逻辑,难  以理解。

    其次,从感情和意志心理看,汉民族表情达意比较含蓄,习惯于间接表达。西方民族感情外露,往往喜欢直率表达。由于信息交流的同时必然伴有感情交流,中西民族的感情表达差异常常是导致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或产生语言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塑造了汉民族重视和谐、注重二元统一的心理,因而遇事多考虑以协调的方式来处理矛盾,适可而止。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因而形成了不刻意回避矛盾的意志心理,于是往往表现出不易屈服、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西方的汉语学习者在接触到一些语篇时,常常觉得中国人模棱两可的态度难以理解,造成汉语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从性格上看,汉民族总体属于内向型,求稳求和,知足常乐,具有宽厚、圆融的特征;西方民族总体属于外向型,强调个人至上,具有开拓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自信心强。这种个性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盲目运用语言知识的现象。当然,积极主动、外向大胆的性格也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采取主动措施弥补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西方学习者的心理态度。由于民族心理的差异,会造成语言底层冲突,进而形成语言表层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汉语学习者从自身的心理态度出发,在心理上接受汉族文化。语言学习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习惯和心理模式的影响,但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形成一套汉化的心理模式。其次是加大汉语言材料的输人量,尤其是那些关系到语言底层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差异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有意回避,反而应该尽量输人,并且尽量使输人的材料与自然习得语言的材料一致,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样,由于有语境的参与,学习者可以发现与母语社会不同的语用规则,反过来又促进对汉语的正确理解。最后,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允许甚至鼓励西方汉语学习者在自身文化环境中理解汉语文化,在文化的冲突中深化对汉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汉民族的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三、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跨文化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始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那个时候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以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传播为主体。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于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胡仲文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潮,英语在当时备受欢迎,出国留学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传达给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观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人际交流是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国早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遣使者张赛出使西域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到了强盛时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还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将自己的文化、礼乐制度传播到异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到了唐朝。

汉代文化交流篇7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生 课程设置 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64

Abstract Cultural courses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hould embody the two important points includ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sets up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culture cognition and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culture.

Key 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culture

汉语国际教育是在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要求该类本科生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国家汉办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认为此类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师综合素质。

根据教师标准,我们认为设置课程要围绕三个板块:汉语语言学及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文化、现代教育。其中第一个板块为主,第二、三个板块为辅。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口语交际课程的地位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第一,要尽力挖掘语言类课程文化内涵;第二,要建立文化类课程体系。

1 尽力挖掘语言学课程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中国语言过程中,将自然接触中国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是干巴巴的语言本体教学。为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与文化关系,本专业语言学课程要注意与文化理论认知相联系。

1.1 汉语基础课的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课程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中古代汉语课程尤其需要体现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目标的差异性。

比如文选要注意加强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讲解。如《之战》要突出中国姓氏文化。“邴夏御齐侯”,邴夏是齐国大夫,邴是氏,夏是名。上古时代,姓与氏不同,姓是族号,氏是族的分支。一般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明贵贱,姓别婚姻。战国以后,姓与氏逐渐合二为一,汉以后姓氏不分,且百姓也有姓氏了。这些知识对学生探索中国人种起源与发展很有帮助。

再比如古代汉语文字学部分,选取字形分析结构时,应注意选取与中国文化元素有关的例子。如“赤”,《说文》云:南方色也。从大,从火。火盛则色赤,故“赤”从大火会意,表示火盛。古代五行说,以五行配五方之色,南方属火,所以许慎说“南方色也”,即红色。阴阳五行,反映了中国传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尽管可能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的只是零星不成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化,但总是能使他们对文化的理解更深一层。如果把精力过多集中于文选细读以及文意涵咏上,着意强调培养文言文语感,则会偏离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目标。

1.2 汉语选修课的文化内涵

这一板块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而设,核心课程为:语音学、文字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

其中文字学应该设置汉字与中国文化专章。主要内容应该涉及汉字维护国家统一的文化功能;汉字与汉字文化圈;汉字书法与中国审美文化;汉字形体记录的中国古文化等内容。

由于汉字认知付之于视觉,因此不管哪个人用何种方言说都无关紧要。只要写出来,双方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正是汉字的这种超方言性,在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过程中,才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汉字最强大的文化功能。

汉语和汉文化对周边国家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辐射。主要表现为越南、韩国、日本等文字中保留大量汉字。汉字书法讲究疏密相映的形态美,气韵流动的线条美,富有感情的意境美。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文化:楷书多儒家严谨济世精神;草书多道家放浪自由精神。

汉字中还包含很多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比如《说文・玉部》共214个汉字,涉及玉石形状、加工方式、品质、功能等多方面内容。如“璧”、“瑗”、“环”为玉石形状差异;“琢”、“h”、“理”为玉石加工方式差异;“珍”、“g”、“瑶”为玉石品质差异;“琥(用于发兵)”、“珥(耳中玉)”、“H(死人口中玉)”为功能差异等。这些字能反映中国玉石文化开始得很早,远古时代玉石具有祭祀鬼神、充当礼仪、美身、殓葬等文化功能。后来成为权力、品德、财富的象征。

汉语词汇学也应该设置词汇学与中国文化专章,内容涉及词汇与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如华表、月饼、花轿、旗袍等;词汇与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如避讳、禅让、八卦、比兴等;词汇与中国古代自然地理,如梅雨、梯田等;词汇与中国风俗习惯,如清明、作揖、乞巧等;词汇与中外文化交流,如葡萄(来自西域)、世界(来自佛教)、胡同(来自蒙古语)、沙发(来自西欧)、物理(来自日本)等。

语言类课程虽然可以贯彻传播文化的意图,却不能太多,以免妨碍学生认知语言本体。

2 文化课程

在本专业中,文化课程应包括文化素养课、文化理论课、文化技能课三类。相对于语言理论课难度不大,应于低年级开设。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特征的认知能力为目标。

2.1 文化素养课

这一板块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这些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区别,简化文学史,弱化文学性批评研究,强化风土人情与文化价值研究。比如诗人笔下的秋,往往与离别相联系,因此常常传达悲伤凄凉的感情。秋天之景已经具有中国文化符号价值。比如王维作品,多与中国佛教相联系,于景物描写之中展现禅宗机理。再如张爱玲、钱钟书作品,总是与现代都市相联系,传达着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与繁荣,记载着民族的沧桑与耻辱。本专业文化素养课与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等文化理论课相联系,而不是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与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联系,因此教学重点应有明显差异。学时也应该大大缩短,有些高校将中国古代文学设置为255学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完全相同,这就无法使该课程真正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服务。

另外还可以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中国文化解读,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与中国文化解读等选修课,加强学生对中国古代、现代文化的感性认识。

2.2 文化理论课

这一板块在本专业文化课中应具有核心地位。包括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佛教与国际文化交流、国别文化、国外汉学研究。

中国文化概论主要讲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儒家文化、中国宗教、礼俗、衣食、中国科技、教育、语言、中国艺术、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等内容,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以及中国宗教为重点。儒家文化在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秩序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书・艺文志》云:“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中国儒家学术思想与中国社会思潮紧密相关,儒家的道德准则也是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这些文化还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除了在本课程中重点讲解,还可以开设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选修课,以便加深学生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认识。

另外一个重点是佛教文化。佛教开始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西亚。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发,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佛教自汉代开始本土化过程,最早翻译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带有中国本土黄老思想痕迹。到唐代产生禅宗思想,算是完成宗教本土化过程。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为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这些内容除了在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讲解,还可以开设佛教与国际文化交流选修课,以便于学生理解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在宗教思想上的联系与差异,为将来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西方文化概论主要概括性介绍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成就、自然科学成就等内容。为进一步拓展本课程,还可以开设国别文化选修课,主要讲解基督教与西方社会、东正教与俄罗斯、伊斯兰教与中东国家、犹太教与以色列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风俗,特别要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关注一带一路国家宗教文化,为汉语国际推广与传播开拓道路。

国外汉学研究也值得关注,这一课程将为学生展示西方人如何认识中国,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他们的研究哪些符合中国事实,哪些扭曲了历史,使学生了解被派往地区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及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帮助他们提前准备相关交际策略。

2.3 文化技能课

国际汉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技能,比如书法、国画、中国乐器、传统手工艺、中国茶道等。这些技能课的开设要配合文化理论课同步进行。使学生理解中国书法与中国思想、国画艺术以及民族乐器与中国式审美、传统手工艺中国结与中国式情感表达方式、扎染与中国纺织技术、茶与中国古诗等的内在联系。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在与国外学生交流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一个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自然真诚交际过程中,有效传播中国文化;若在课堂上不顾教学目标,大谈中华文明,极有可能引起所派国家人民的警惕甚至抵触情绪。从这一点上说,文化技能课虽小,但功能强大。

汉代文化交流篇8

[关键词] 语言交流 ;日语外来语;阶段 ;引入

【中图分类号】 G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16-2

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的交流,从时间和规模来说,都是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所无法比拟的。从东汉时期起中日两国间就产生了有文字记载的联系。从中国大陆传入到日本的汉语,至今仍在日语中被大量使用。在整个古代,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可以认为是单向的,即由中国传入日本。在唐代,日本大规模地向中国学习,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都是由汉字演变而来的。

但是到了近代,情况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中国开始大量地学习日本。在19世纪末期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第二年,中国就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日语词汇开始大量被引入到汉语中的现象。特别是在近代,日制“汉语”大量地进入到了中国的汉语之中,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很多就是从日本引入的,这些名词和术语大部分是在近代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而融入到汉语之中的。

一、近代中日两种语言交流的各个阶段

中国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先后主张洋务运动与西学东渐,开始学习并翻译西方语言的书籍。由于通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成功地学习了西方的技术与制度,中国在这一进程中,除了自行翻译西方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之外,也开始积极向日本学习。由于日本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比中国早,所以相当多的西洋文化中的词语是首先经日本学者翻译成汉语,然后通过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而传入到中国的。另外中日两国语言同是建立在汉语的基础之上的语种,因此日制汉语词汇就比较容易被国人所接受,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之后,逐渐进入汉语圈并成为汉语的固定词汇,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的构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沈国威通过对中日两种语言交流史的研究揭示了几个相关的重要问题。首先,关于近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近代前期(16世纪末期~18世纪末期)

(二)近代后期(19世纪初期~20世纪20年代)

准备期(1807年~1840年左右)

发展期(1840年~1860年左右)

官方翻译期(1860年~1880年左右)

停滞期(1880年~1895年)

日语引入期(1895年~1919年)

同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描绘出了语言文献资料传承关系的轮廓。其主旨可以归纳为如下所示:

初期西方著作后期西方著作・中国人写的地理书・日本西洋学著作

幕府末期・明治时期的翻译类书籍中日甲午战争后的翻译类书籍

(表示影响关系,・表示并列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日语言交流过程中,“日语外来语”大规模的被引入到汉语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一时期。1919年以后,留学日本的学生的数量开始大量地减少,同时日语词汇的流入也开始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但是这一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此后的一段时期,仍然有一些日语词汇不断地被汉语所吸收,只不过呈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征,而这在以往的研究里是没有被重点提到的。

二、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征

明末清初开始,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进行布教,同时把西方的天文地理、社会科学知识也传到了中国,并和国人合作将其翻译成了中文。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了很多新的学术方面的用语,对汉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同时,也有很多欧美人士开始登上了日本的国土。有很多西方的著书被介绍到了日本,在日本产生了一大批研究西方文化的学者。这一阶段中日两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中国国内主要是通过西方传教士和国内相关人士合作翻译西方文献资料完成这一过程。而在日本国内,则是一些本国学者完全通过自身的学习和钻研而编写相关著作的。这也导致了西方文化在传入中日两国时对于两个国家语言系统的影响也是有差别的。之后中日两国各方面专业用语形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一方面的影响。

另外,从中日两种语言对照的角度来说,可以把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征概括如下:

(一)第一阶段(1840~1867年)

1.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新的传教士来华,西方学著再次在中国发行传播。

2.日本:西洋学(兰学)持续盛行,成为幕府末期日本社会的主要科学,多种英日词典被编著出来。

特征:汉语和日语分别出现了新的词语,两种语言之间没有交流。

(二)第二阶段(1868~1877年)

1.中国:1868年成立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汉字典和西方译著盛行。

2.日本:明治时期最初的10年,除翻刻部分西方译著外,日本启蒙学者的著书成为中心。

特征:汉语和日语分别出现了新的词语,两种语言之间没有交流。

(三)第三阶段(1878~1886年)

1.中国:江南制造局和北京同文馆继续出版汉译版的西方学著。

2.日本:明治10年代,文部省编译局活跃,处于学术用语的转换和开拓时期。

特征:日本在这一时期创制了大量的专业用语。

(四)第四阶段(1887~1896年)

1.中国:汉译的西方学著开始衰退,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中国人开始留学日本。

2.日本:明治20年代,专业书籍多数出版,专业术语被大量创出。

特征:日语在各个领域继续创制出大量的专业用语,但汉语和日语之间仍然没有交流。

(五)第五阶段(1897~1907年)

1.中国:日文书籍的翻译盛行,日制用语的移入开始进入全盛期。

2.日本:明治30年代,专业用语形成体系,进入调整整合阶段。

特征:日制专业用语开始进入中国并被引入汉语。

(六)第六阶段(1908~1919年)

1.中国:开始从日文书籍的翻译转为日文书籍的编译,然后又转向欧美书籍的翻译。

2.日本:从明治时期进入到大正时期,专业用语中的基础用语已经基本确定。

特征:日制专业用语继续被大量引入到汉语中。

在第一、二、三、四的前四个阶段中,中国和日本都引入和学习了西方学著,但两者的学问体系是有所差别的。日本的西洋学主要依据荷兰语来展开,而中国的西洋学主要依据拉丁语和英语来进行。由于这个因素,日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在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各方面有一半以上的翻译用语都是独自创造出来的,因此在经过最初阶段的启蒙期之后,日语很快便进入了大量创造发明新词语的时期。

在中国,虽然19世纪中叶开始翻译西方学著的活动也很盛行,并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但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就开始衰退,转而开始以留日学生为主的翻译日本学著的活动。在这之后的一段时期,日语中的专业用语被大量地引入到汉语之中,一直到1919年的“”出现反日浪潮为止。

三、新时期中日语言交流的特征和课题

20世纪末,伴随着日本的动漫、流行音乐、电玩和影视作品等大量进入中文圈,又有许多新的日语词语,如“女优”、“攻略”、“宅男”、“萌”等开始在汉语中被借用。“暴走”一词是因日本的动漫游戏而进入到一部分人的生活圈之后,慢慢流传开来的。而类似“达人”等一些词汇已经开始出现在一些中文报刊和杂志上。一般来说这个时期进入到汉语中的日语词汇由于时期尚短,社会仍持保留态度来看待,只是将其当作一种“流行用词”,而并没有真正地视为汉语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用来描述社会现象,而且无法准确翻译成中文的“日语外来语”,如“暴走族”、“”、“少子化”、“人气”等词汇,已经经常被香港与台湾的新闻媒体直接采用了。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一样,“日语外来语”大规模的被引入到汉语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这一时期。1919年以后,伴随着留学日本学生数量的减少,日语词汇的流入虽然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这一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此后的一段时期内,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过程通过编著辞典和相关书籍的工作而持续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这一段时期,对于“日语外来语”的吸收已不仅仅是引进日语词汇,更主要的是对于已经流入到汉语中的日语词汇进行消化、吸收或淘汰,进而使其规范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如何规范化汉语中已经存在和新出现的“日语外来语”词汇,对于汉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今后有必要在这一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汉代文化交流篇9

关键词: 训民正音 韩文专用 韩汉混用

一、训民正音创制前汉字的使用

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和语法规则方面都明显不同。但是由于中韩两国地理相连,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对韩国语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在文字和词汇的使用方面。韩国在1443年“训民正音”创制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字生活要借用汉字来实现。韩国借用汉字的历史很久,公元前后相继建立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都先后使用汉字为书面交际工具。韩国学者认为,汉字大约是在公元前2世纪,随着位于半岛北部的卫满朝鲜的建立而传入的。在长达近千年的岁月里,朝鲜半岛上一直在用汉字记录自己的历史,尤其到中国明清时期,朝鲜出现李湟、李珥等大批杰出的儒家学者,其地位在全世界汉学界都受到尊重。此外,朝鲜还出现了不少的汉字书法家和诗人。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使用情况,根据借用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固有名词标记、吏读、口诀和乡札等四种。然而,吏读、乡札、口诀对于汉文娴熟的人才能运用自如,对于平民百姓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训民正音创制后汉字的使用

朝鲜王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社会秩序混乱,庶民阶层因为多不识文字而难于教化。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王朝统治,让百姓在习得文字之后,懂得忠孝廉耻,能够伸其情、守其律,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主持创制“训民正音”,通称“谚文”。训民正音在创制初期曾受到集贤殿崔万里等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既然先进的文化要从中国学习,那不如直接学习汉字,没有必要再另创一种与汉字不同的文字。也正由于这些社会背景的制约,使得训民正音在颁布后并没有得到普及,汉字的使用并无减少。社会上层和士人阶层通行汉文;地方胥吏阶层通行吏读文;庶民阶层多通行谚文。壬辰倭乱之后随着古代小说的登场,谚文的使用开始增加。甲午更张以后,人名、外国的国家名、法律法规等使用谚文,但可以附加汉文,标志着从汉字向韩文的过渡。

20世纪初,韩国语言学者周时经把“训民正音”称为“ ”,具有“韩民族的文字”和“大文字”的意思。1945年以后,日常交流中,基本实行了废除汉字,韩文专用的政策。但在历史文献和法律等文书中仍然多使用汉字。1948年施行的“谚文专属用途法”,条文如下:“大韩民国的公文必须使用谚文书写。然而,在过渡期间,可以在谚文后方以括号形式插入汉字。”但是,对此条文的施行细则及违反者的惩罚细则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法律学家认为此法律仅仅算作一项宣示而非法律。朝鲜半岛分裂之后,李承晚政府一度在小学实行了汉字教育。

朴正熙统治时期,下令禁止在小学教授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为了显示其“去汉字化”的决心,连历史建筑上悬挂的牌匾也被命令取下来改写成韩文。私下进行汉字教育的老师会因为“不配合国家教育政策”,而被惩戒。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只剩下3所大学开设中文系。“去汉字化”的过程使韩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断层,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去汉字化”虽然满足了现代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但导致另一个可怕的后果:今天的韩国年轻人看其祖先的文献资料、文化经典、历史记载如同看外文书籍。

随着中韩建交和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他们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希望与中国人在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了一场“韩汉混用”与“韩文专用”的大讨论。讨论中,“韩文专用”主张者认为,“韩文专用”政策能够培养民族的自主精神和自豪感,促进韩文的纯化和语言文化的大众化。况且,韩国与中国汉字的发音不同,意义和形态也有相当部分不同,使用汉字具有局限性。而“韩汉混用”主张者则认为,“韩汉混用”政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便于道德教育,而且韩国语词汇中70%是汉字词,汉字具有很强的造词和简化能力,文字生活的多样化有利于韩国与中国及韩国与东亚国家的交流。1998年,在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的指示下,实现了道路标志和火车站、地铁站、公共汽车站的汉字标记。

最近,韩国若干前总理现任总统李明博,认为要根本解决韩国的“文化危机”,就应从小学开始分阶段教学生认汉字,目前韩国政府已经将汉字学习列入小学正规教育课程。

三、结语

21世纪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时期,而且是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时期,不但要研究经济规律的特点,而且要研究语言和交际文化的态势。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无论在历史还是在今天都进行着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而交流中离不开语言和文字,认识和了解韩国文字也是了解韩国人及韩国文化的必要手段。我们应该站在公正的视角来看待文化的传播,继而用广博包容的心态来面对悄然而又迅速到来的全球化世界。

参考文献:

[1]葛振家.汉字与汉字教育在韩国.当代韩国,2001.

[2]孙梨梨.关于韩国文字发展的研究,2011.

[3]金泰完.《训民正音》与汉语复辅音声母再论.语文研究,1998.

汉代文化交流篇10

一、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突飞猛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满流的需要,大量独具特色的新词应运而生。外来词(借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迅猛发展。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外文化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词语的借用提供了多种条件。中国成功加入WTO,也促使更多的英语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从古至今汉语从英语中吸收的词汇举不胜举。但是,“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一般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从语言、语法、词汇、甚至字形上进行一番改造,使它适应现代汉语结构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概括而言,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汇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⒈音译词 大部分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商标等和部分表示一般事物的非专有名词是通过拟声音译进入现代汉语的。例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尼龙(nylon)、巧克力(chocolate)、迪斯科(disco)、基因(gene)、克隆(clone)等。

⒉意译词 即保留英语词汇原有结构形式,按照其字面意思用相应的汉字表达出来。这是外来词汇进入现代汉语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电子邮件(E-mail)、网络援助(Net Aid)、软饮料(soft drink)、金领(golden collar)、热点(hot spot)等。

⒊音译加意译 有些英语词汇是以音译与义译结合的方式进入现代汉语的。例如:英特网(Internet)、迷你电视(mini-TV)、吧女(bar girl)、伽马射线(gamma ray)等。

⒋ 音译加附加语素 有一部分英语词汇进入汉语时音译后要附加一个语素,使之归类。例如:艾滋病(AIDS)、丁克族(DINKS)、桑那浴(sauna)、保龄球(bowling)等。

⒌ 英语字母加汉字 有些英语词汇进入汉语时仍保留着原词的首字母或首字母缩写。例如:T恤衫(T-shirt)、X光(X-ray)、A字裙(A-line skirt)、PC机(personal computer)、CD随身听(disc man)、IT人才(information-technology talents)等。

二、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对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必然会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的“说法”译成外语,从而使外语受汉语的影响不断丰富。可见受汉语影响的“汉化英语”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正如罗运芝所指出的 “中国英语的语法比美国英语语法更趋灵活、自由。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中国英语虽然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已呈现了不可阻挡的趋势”。下列词汇可以明显地看出是从汉语中借用并且已得到广泛的运用:Confucius 孔子,是从“孔夫子”音译而来;Kowtow磕头,叩头; Kungfu 功夫;Mah-jong 麻将; Silk 丝绸,源于中文的“丝”; Tao 道, 道教; Tofu 豆腐;Tong 秘密组织,帮会, 从汉语“堂”派生而来; Typhoon 台风等。

就总体而言,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由音译词(有些是音义兼借词)和译借词构成。下面从形成途径对这些词汇、短语和句子作一些简单归纳和介绍。

1.音译词: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一部分词汇或短语是根据汉语发音直接转化生成的,例如: 有关历史文化:yamen衙门,dazibao大字报,putonghua普通话等;有关文体娱乐: wushu武术,kungfu功夫, weiqi围棋,mahjong 麻将;有关衣食住行:cheongsam旗袍、长衫, longan龙眼,kaoliang高粱,litchi(lichee)荔枝等;有关自然风土人情: kang炕,kowtow叩头, Cantonese广东话/广东人,typhoon台风等;有关度量单位:yuan元,jiao角,fen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