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及喂养十篇

时间:2023-05-04 13:20:4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1

关键词早期混合喂养;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为使新生儿安全渡过此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对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以观察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现将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2009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婴儿中按出生顺序抽取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2.45~3.80kg,Apgars8分,男婴24例,女婴26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22岁~38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o型血母亲除外,剖宫产31例,顺产18例,其中有龙凤胎1对。

2方法

新生儿出生30分钟~1小时左右应喂母乳,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吸吮时间为10~30分钟,间隔2小时同法吸吮另一侧。在婴儿出生时间超过6小时后,在每一次充分吸空后即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奶粉量根据新生儿情况而定,一般奶粉量从10ml~15ml开始。白天间隔2~3小时后,同法吸吮另一侧后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夜间间隔3~4小时,不得超过4小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顿全部吃母乳,另一顿全部吃奶粉,再者橡皮刺孔不要过大,以免婴儿吃惯了容易吸吮的就会产生“错觉”而拒绝母乳。

3护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环境,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康复,我科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每床每次只准一人探视并只留一个陪人,学生及儿童禁止入病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及医疗安全,更不要随便串病房或自行调床位。

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空气清新,病房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病每日用1100“84”浸泡拖把湿式打扫两次,预防感染。

产妇应注意卫生。指导产妇喂奶前仔细洗净双手,并清洗及乳晕,每日至少3~4次,还要勤换内衣,新生儿所用奶瓶及要先清洗后加热消毒。

新生儿住院期间应每日洗澡1次。因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喷门松弛,幽门较紧,胃排空时间2~3小时,洗澡前2小时禁奶;洗澡后做好脐部护理,每日用0.5%碘伏棉棒擦洗脐轮一次,并告知产妇保持脐部及臀部清洁,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新生儿皮肤颜色的变化,体温、呼吸变化,吸吮是否有力,有无拒乳,有无恶心、呕吐以及呕吐物的量和颜色,对个别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应予以重视,加强指导及喂养,并告知产妇加强喂养的重要性,新生儿住院期间保持头高左右侧卧位,防止误吸窒息。

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正常每24小时大便3~5次,小便6~8次,若新生儿小便少于5次,可两次喂奶之间加适量5%左右的白糖水。

加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观察护理和喂养。

4结果

50例足月新生儿经混合喂养及加强护理,在出生72小时经皮测定黄疸指数,49例在5.7~12mg/dl,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一例为12.4mg/dl。通知医生后遵医嘱口服茵栀黄1/3包tid。在生后2周家访中,所有新生儿黄疸消退。安全渡过此期。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2

【关键词】母乳喂养;哺乳训练;产后营养饮食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71-02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而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科学、最安全的喂养方式,并成为母婴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由于初孕产妇、低龄和高龄产妇的增多、工作学习压力增加以及产后疲劳、疼痛、忧虑、兴奋等因素影响,加之产妇早期自觉无奶或奶量少,不愿哺乳,产妇拒绝哺乳的事件逐渐增多,中国母乳喂养率呈下滑趋势。为了适应母乳喂养的需要,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母乳,我院加强了母乳喂养宣教及哺乳训练并制定了一套营养饮食指导家属配合实施以促使产妇早泌乳、多泌乳,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2011年1月~12月收治单胎顺产初产妇240例,年龄17~35岁,孕周37~41周;均无母乳喂养经验,和发育良好,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营养状况良好;无妊娠合并症;无消化道疾病;心理状况良好;语言交流无障碍;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体重≥2500g;无先天影响吸吮因素。随机将240例产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产时产后失血量、产后用药、新生儿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产前检查,产后普通饮食,产后常规护理:即产后传统母乳喂养护理常规,包括口头母乳喂养宣教;护理指导;帮助家属清洗产妇;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正确哺乳方法等。

1.2.2 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护理外,产前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包括纯母乳喂养定义;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等。并用模型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的模拟训练,每次训练均由3年以上专业护士指导进行。产后予清淡饮食随后即予营养饮食,标准为:每天选用主食400~500克、牛奶或豆浆150~250毫升,鱼或精肉150~200克、鸡蛋2个、豆制品100~200克、蔬菜水果500~1000克、烹调油30克左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乳母和婴儿的营养充足。为了喂养孩子产妇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内多选饮用高营养的汤水如鲫鱼豆腐汤、排骨汤、猪蹄汤以及其他流质、半流质食物。

1.3 评价指标 观察产后产妇72小时泌乳量的充足度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例数,以WHO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标准,即产后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加任何其它液体、固体食物)及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给婴儿喂食维生素,水,果汁,但每天不超过1~2次)至少6个月,算母乳喂养成功。泌乳量充足:产妇自觉双侧饱满,24小时哺乳>8次,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新生儿情绪平稳,喂奶后婴儿安静入睡2小时以上,大小便正常(大便呈糊状,小便每日6次以上)。不充足:产后72小时仍无乳汁或仅有少量乳汁且下奶感不明显。6月内进行必要的指导及随访。

2 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产妇72小时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经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母乳喂养率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 讨论

3.1以往的调查显示[1],产妇从护士处获得的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很少,如果护士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母乳喂养的定都,就能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其成功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妈妈母乳喂养孩子到2岁,产前母乳喂养的宣教使产妇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优点。 1、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及营养发育。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在母乳中,尤其是初乳和过度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初乳具有营养和免疫的双重作用,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此外,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和白细胞,是新生儿抵抗各种疾病的保护伞,它还含有新生儿不可缺少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据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最初的一个小时吃到初乳,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2、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母乳不仅对婴儿健康成长有利,对新妈妈恢复身体好,而且比其它喂养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3、母乳干净、安全,它是喂养婴儿的最佳食品。它安全、干净、无毒,无任何副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都无可比拟的,它是天下新妈妈与生俱来的为婴儿提供的“安全粮仓”。4、母乳喂养可降低减少婴儿过敏现象。母乳中拥有天然的“抗生素”,“抗病毒素”等,故用母乳喂养,可大大降低和减少婴儿的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的耐心细致的宣教为孕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母乳喂养的氛围,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其次利用模拟婴儿的产前哺乳训练对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模拟婴儿进行各种哺乳训练,大大提高了产妇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产妇哺乳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孕妇产后的成功哺乳奠定了基础。

3.2据调查因母乳量不足而放弃母乳喂养者占全部放弃者的77%,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影响产后泌乳量的因素与身体素质、内分泌、产科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2]产后乳汁分泌的早晚、量及乳汁的营养成分个体差异较大,除了生理差异外,产妇的饮食结构对乳汁的分泌和及质量影响很大,饮食指导更是重要内容之一,产妇摄入营养饮食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3]。催乳素水平测定表明产后母乳充足母亲与无奶母亲血中催乳素水平没有明显差别,保证睡眠,提高食欲,增进营养对于促进母乳分泌和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极为重要[4]。母乳在经历了生产过程之后,产妇的身体一般都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可以让产妇尽快恢复还可以保证有充足的乳汁进行哺乳。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72小时泌乳量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充足,增强了产妇哺乳的信心,产后的营养饮食指导为产妇的母乳喂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许多产妇在出院回家后就减少母乳喂养、给婴儿添加代乳品,因为此时母亲出院,离开了母乳喂养环境,若遇到哺乳困难而得不至医护人员及进的扶持和帮助,容易导致母乳喂养中断[5]。因此产后的随访及产后指导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产前的母乳喂养宣教、模拟产前哺乳训练并结合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着显著影响。

参巧文献:

[1] 熊承良.临床生殖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

[2] 朱丽萍,董秀萍,宋石英.等,.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7,12(7):358

[3] 王彦敏,梁秀平,韩莉.产后饮食对早泌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6) :3387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3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严重的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护理。引起黄疸的原因较多,我院2011年211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如下。

1新生儿黄疸发生原因分析

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或通过产道被感染,例数16例;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于细菌毒素的侵入加快红细胞破坏,例数11例;新生儿溶血病:母婴血型不合,例数8例;胆道闭锁:与宫内感染有关,例数3例;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例数0例;药物性黄疸:由于维生素K1 、维生素K4 新霉素等药物引起,例数2例;母乳性的黄疸:由喂养母乳引起,例数171例。可看出:我院2011年1至12月份211例新生儿黄疸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1%,发生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性的黄疸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2母乳性黄疸

2.1定义

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中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根据其血清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早晚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和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2.2母乳性黄疸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①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原因:由于喂养不足导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单纯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多见于初产妇、喂奶次数少早期出院,对早发型认识不足;生后3~4天(7天内),血清胆红素浓度达12mg/dl。黄疸高峰时间:生后5~7天。黄疸的程度:黄疸以中度为主,有的可达重度。预后: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重度,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发生例数142例,发生率为83%。②母乳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原因:可能是母乳中未识别因子使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临床特点:单纯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胆红素下降较慢,于生后10天左右血清胆红素增加达第二个高峰,浓度达12mg/dl,大约2/3的母乳喂养的婴儿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至第3周,其中半数是临床黄疸。黄疸高峰时间:生后2~3周。黄疸的程度:无症状,生长发育良好,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发生例数29例,发生率17%。从上可以看出:母乳性的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占83%。

3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原因

由于早期奶量摄入不足,而使体内热卡比人工喂养要少,摄入不足,肠蠕动减少,肠道菌群建立晚,也可使肠道结合胆红素排泄少,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早期奶量摄入不足的原因很多。

3.1母乳的产生不足

①由于有的初产妇没有喂奶的信心,自认为母乳不足致母乳的产生不足。②未做到早吸吮、按需哺乳,喂养次数少,开奶时间晚,影响乳汁的分泌。③新生儿吃奶前后添加葡萄糖水,对母乳需求降低。④母婴分离时未做到按时挤奶,致使母乳产生不足。⑤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母乳产生少。

3.2母亲问题

内陷或扁平;疼痛或皲裂;长;肿胀;母亲认识不足,未认识到母乳喂养,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亲信心不足,自认为奶量不够;母亲由于疾病奶量分泌不足。

3.3婴儿问题

婴儿的吸吮、吞咽差,如早产儿、患病的新生儿。拒绝母乳喂养,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新生儿产生错觉。生病或疼痛,新生儿患肺炎、口疮。母乳喂养技术上的困难,新生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使新生儿得不到更多的奶。

3.4医护人员的原因

健康指导不足,使母亲未认识到母乳喂养,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含接姿势不正确,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未及时得到帮助、解决。个别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母乳喂养指导不够。

4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护理措施

4.1母乳喂养的护理

主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奶量的摄入。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有助于增加泌乳量。每天吸吮10次,吸吮时间30分/次。在分娩室、母婴同室区助产士或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一小时内吸吮母亲,促进乳汁的分泌。鼓励母亲按需哺乳,按婴儿的需要,不分时间次数。 鼓励母亲,让母亲建立喂奶信心,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再泌乳都有可能,无论停止多长时间,再泌乳都有可能。保证母亲有足够的摄入量。做到合理营养,每日多摄入汤类。让新生儿与妈妈在一起,充分的母婴接触。指导母亲与新生儿同步睡眠,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接姿势,放松哺乳。鼓励夜间哺乳。教会使用匙子而不用奶瓶喂养。婴儿拒绝吸"空",用滴管或母乳喂养辅助器给婴儿加奶。扁平和内陷,责任护士教会母亲纠正扁平和内陷的方法,2次/日,每次一侧5分钟。帮助母亲用不同的喂奶,挤出或吸出喂孩子。痛和皲裂,指导母亲先喂未受累的一侧,每次喂奶采用不同的。肿胀,指导母亲在两次喂奶之间热敷、轻轻按摩,挤奶。婴儿吸吮差,用滴管、吸管、鼻饲管喂养。 责任护士加强责任心,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4.2黄疸的护理措施

观察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注意皮肤、巩膜的色泽。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精神状态,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皮测胆红素Q6h,根据皮测胆红素的值评价病情的进展情况,足月儿如果皮测胆红素>12mg/dl可行光疗,如果皮测胆红素20mg/dl,未成熟儿皮测胆红素>15mg/dl且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作好抢救的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必要时可灌肠,促进粪便及胆红素的排出。保暖,合理喂养,在光疗时保证足够的水份和营养的供给。对光疗的患儿注意观察和处理光疗的副作用,如发热,腹泻、呕吐,皮疹。光疗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眼、会阴。记录光疗的时间。光疗前后及光疗期间应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判断疗效。责任护士在光疗前、光疗后应了解、评估患儿,估计光疗过程中患儿常见的护理问题。

5结论

通过对211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其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1%,而在母乳性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多见,为83%。针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明显减少或已患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院出版社.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4

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母乳是非常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有助于婴儿发育和增进母婴感情,保护婴儿和母亲的健康;母乳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保护宝宝在出生后前几个月里不生病;母乳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食物来源,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几乎全部都是宝宝能够利用的,为新生儿提供完美的婴幼儿营养,所以应该大力推广和支持母乳喂养。

我院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逐步完善、推广、支持母乳喂养,使母乳喂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总结产妇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的护理体会。

常见问题:

A 拒绝母乳喂养:一些爱美的产妇担心因母乳喂养后体形改变、下垂而影响美观而拒绝喂养新生儿;还有一些母亲受工作和生活压力影响而无法正常喂养;

B 不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及技巧,认为配方奶粉的营养均衡,比母乳好。近年来,由于营养学和食品工艺学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以母乳为“金标准”,把牛奶成分尽量改变得和母乳相似的“配方奶粉”,新生儿吃后生长发育快,致使一些产妇认为配方奶比母乳好,而且方便,母亲也不用受饮食和时间限制;

C 不会判断新生儿何时才需要喂奶、掌握婴儿每次到底吃了多少奶、是否吃饱,担心新生儿被饿坏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D 扁平或内陷,喂养难度大而造成对母乳喂养没有信心;

E 如何才能保持有足够的母乳,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

一、护理体会

1. 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当妇女准备怀孕或已孕妇女到医院检查时便让其接受到有关母乳喂养的宣教知识,充分了解母乳的好处,尤其是对婴儿、母亲和家庭社会的好处。可通过母乳喂养的各种宣传资料的发放、口头讲解、集体讲课等方式来宣传母乳喂养的知识。而配方奶粉虽然是以母乳为标准,尽可能地模仿出与母乳“像”的配方,但是无论如何模仿,有些东西就是模仿不出来。对于婴儿的免疫机能最重要的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初乳(含抗体、排便因子),母亲应尽可能地哺育给婴儿。而且母乳喂养也是安抚婴儿的好方法。有时婴儿哭闹并不是饥饿,但母乳喂奶是安抚婴儿的好办法,因为他需要吮吸妈妈时的那份安全感。

2. 加强门诊的宣教与指导 孕妇做产前检查时到孕妇学校进行母乳喂养的培训,通过讲课宣传母乳喂养,模拟各种喂奶姿势、挤奶手法,使孕妇及家属初步了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她们了解到在其产后也会得到护士的帮助,提早消除焦虑心理。

3.母乳喂养哺乳时释放的荷尔蒙可以促进子宫很快恢复到正常大小,而且乳汁的分泌会消耗妊娠期间积蓄的脂肪,可促进身材的恢复,避免产后的肥胖,不会影响母亲身材。哺乳期佩带合适的纯棉胸罩可使丰满,避免下垂。

4.在孕妇开始产前检查时,即可开始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检查、,发现有扁平、内陷者,教会纠正方法,为母乳喂养成功打下基础。当产妇分娩后即可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指导给予牵拉练习,或取20ml注射器2个,一个取出活塞后罩在内陷上,注射器部以一短软管连接另一注射器抽吸,使管内产生负压吸出至凸出,保持负压1-2分钟,将已突出的让婴儿吸吮,反复使用此法,扁平或内陷者的产妇基本都能成功进行母乳喂养。

5.住院期间,教会产妇如何判断婴儿是否能够吃饱,及是否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婴儿喂奶后有满足感且睡觉安稳;每24小时能够尿湿6块以上尿布;母亲喂奶时有下乳的感觉,喂奶前稍胀,喂奶后松软。告知产妇,产后的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与乳汁的分泌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营养丰富的饮食,指导家属对产妇要多关爱和体贴,护理人员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产妇,对于产妇的问题不能只讲一次或只在某一阶段讲,应该不厌其烦地反复强化和指导。因为对于每一位初为人母的产妇来说,当婴儿哭闹时都会感到手足无措,护士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她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在母乳喂养的推广中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提高母乳喂养率是保护儿童健康的一大对策,需要辛勤的努力,不厌其烦的解说和指导,更需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需要全员的参与,把每项工作做到细致,

才能使母乳喂养更加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苏敏 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新进展 当代医学 2009.9 第15卷第25期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5

【关键词】护理;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胃肠营养

早产低体重儿(胎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2010年7月广东省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共280例。病例纳入标准:胎龄28周~34周;出生后6h内入院;出生体重1200g~2000g;需经胃管喂养;出生后Apgar评分1min、5min均大于8分。排除标准:患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有呼吸系统支持治疗。符合标准的2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0例(男78例,女62例),对照组140例(男74例,女6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胎产式、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方法根据循证原则查阅了大量文献,设计重组护理流程,之后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负责实施。重组护理流程为“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腹部抚触”的护理循环,在早产低体重儿喂养护理中实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1非营养性吸吮在每次胃管喂养前给患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5min~10min,即给其吸吮空的橡皮。

1.2.1.2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法将患儿所需的配方奶使用微量泵匀速输注,注入量遵医嘱,在30min内均匀滴入,间隔2h喂养1次。

1.2.1.3喂养后俯卧位实验组患儿均使用专利产品早产儿专用卧垫,每次喂奶后抬高头肩部150俯卧1h。使用前先将水囊垫灌入300C~360C温水3600mL,放入双层布套内,然后将卧垫放置于预热好的早产儿,根据早产儿身长将凹型枕放于适合位置。当早产儿仰卧时,小枕的凹口朝下,当早产儿俯卧时,小枕凹口朝上。调整好患儿,使之舒适地俯卧或仰卧于小枕上,确保患儿在各种卧位时的安全。

1.2.1.4腹部抚触俯卧至下一次喂养前给患儿腹部抚触5min。抚触方法:用婴儿润肤油手掌,用掌心抚触,以脐为中心由内向外按顺时针方向,用力均匀、柔和、力度适宜。同时用手指指腹轻揉左侧小腹部8次~10次。抚触时开始动作轻柔,逐渐稍加压力。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肤色发生变化应暂停。

1.2.2对照组方法采用常规喂养,由护士间歇经胃管灌注配方奶。患儿直接卧于暖箱内,给予仰卧或侧卧位。其他,如配方奶及静脉营养方案、喂养不耐受处理两组相同。

1.3监测指标

1.3.1喂养相关指标记录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肠道营养达418.4kJ/(kg.d)的时间、呼吸暂停的例数。呼吸暂停的标准: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如果呼吸停止5s~10s又出现呼吸,叫周期性呼吸;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s称呼吸暂停,多伴有发绀和心率减慢(

1.3.2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有以下表现1项或1项以上者: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伴肠型;多次出现喂养后呕吐;胃残留量超过喂入奶量的30%;胃内有咖啡色样物;>2次被下达禁食医嘱;出生第2周末喂入奶量每次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传统的护理措施与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也称喂养困难,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断胃管喂养及肠道外静脉营养。传统的间断胃管喂养将所需的奶液在短时间内一次性进入胃内,容易导致肠腔压力增高,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甚至引起小肠缺血性坏死。加重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程度。虽然肠道外静脉营养能弥补由于肠内喂养不足所缺的营养物质,但使用静脉营养时间过长会影响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影响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成熟,易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肾功能损害、代谢紊乱、甚至败血症的发生。同时营养液价格昂贵、插管技术复杂,要求条件较高,不易普及。

3.2􀀁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在本研究实施前检索到一些国内外对单一措施的干预结果进行了报道的文献。如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加速吸吮反应的发展,促进由胃管喂养向经口喂养的过渡,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另可以通过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改变胃肠调节水平,刺激胃肠道的发育与成熟。有学者研究了俯卧位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认为早产儿头抬高150的俯卧位能促进胃的排空,减少腹胀。同时俯卧位使早产儿肢体活动少,能量消耗低消化吸收相对增多,是改善早产儿肺功能及消化功能的适宜。Field等研究发现,抚触有利于婴儿的发育,并能促进消化功能。而早产低体重儿胃肠喂养时使用微量泵持续控制泵入胃内,起到边注入边稀释的作用,容易使胃内排空,加快消化。可有效地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从而能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对喂养的耐受性。

业务流程重组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迈克尔.哈默首次提出。它是在对一个组织原有业务流程深刻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顾客为导向,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新整合或重新设计,增加业务流程中有价值的内容,减少无价值的内容,以达到改善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已被很多学者引入医院管理中。

本研究正是在BPR理念的指导下,将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腹部抚触、喂养后进行俯卧位这4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操作流程重组形成护理循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在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4个中心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实验组患儿在喂养后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护理流程能更好地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喂养的耐受性,能更快地缩短胃管留置的时间,减少静脉营养的时间,使早产低体重儿尽快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早产低体重儿住院时间,尽早与母亲团聚,提高其生存的质量。在临床上实施重组护理流程简单易操作,对早产低体重儿无创伤,不增加医疗费用,适合各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梅,华,丁国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87-91.

[2]于新颖,刘红梅,姜红.间歇泵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B):138-139.

[3]邵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716-71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6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35-02

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h同室休养。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的身体健康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现将我科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探讨如下。

1做法和所取行的成效

1.1 护理以宣传为主: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由于现在少数产妇为了自身形体美而放弃哺乳,或受奶粉销售商的影响,整个社会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后,取消了婴儿室,禁止使用奶粉、奶瓶、及各种奶的代制品,为了让产妇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我科在产前检查进做好孕妇及家庭的母乳喂养宣教,并对产后的产妇进行指导[1]。

1.1.1建立责任护士,指导母乳喂养;在母婴同室病区建立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姿势,如何增加母乳分泌,使产妇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帮助奶胀的产妇挤奶,回收入奶库,改按时哺乳为按需哺乳,减轻产妇胀痛的痛苦。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巡查病房有无奶粉、奶瓶等,责任护士还定时放母乳喂养录像给家属及孕妇们看,并做好记录。自从建立责任护士以来,我科实行母婴同室率为100%,按需哺乳率为100%,母乳喂养室为100%,新生儿住院用奶瓶率为0。

1.1.2定期护理查房:护士长及责任护理组长每周进行护理查房,认真分析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护士在执行母乳喂养工作落实的情况,做到奖惩分明。

1.2加强护理

1.2.1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自身素质:为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我科重视知识更新,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护理工作的新课题,我科对所有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脱产学习母乳喂养知识,进行理论培训,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产科每一位护士的言行应充满对产妇、婴儿的一片爱心、这就要求护士应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用一颗爱心去温暖每一个产妇及婴儿。

1.2.2加强巡视:过去几十个婴儿集中在同一婴儿室内、护士容易观察,护理及治疗较方便。如今婴儿全部与母亲在一起,在数个母婴同室中,床位多、护理难度大,观察上容易出现漏洞,我科规定每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在病房做任何治疗时,如测体温、换尿布、打针时、都要动作轻、快、准,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来操作,严密观察产妇及婴儿有无异常变化,有异常变化迅速报告值班医师,以争取抢救时间,换来抢救效果。严格观察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母乳采取正确的喂哺姿势。

1.2.3建好人奶库:我科从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就废除了喂奶粉、糖水等,由责任护士把身体健康充足、采取日期,放入奶库,来保证奶库有充足的奶,当个别产妇因某些原因婴儿吸入量不足时,用人奶库的奶来补充,以保证新生儿母乳喂养。

1.2.4认真做好母乳是否充足的评估:分娩后能否母乳喂养好婴儿,许多产妇容易缺乏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乳汁的数量和质量,护士应帮助产妇通过观察婴儿喂养和排泄物来发现母亲的奶水是否足够。护士、产妇及家属在每次给婴儿换尿布时,都要认真观察大小便次数,在每天上午给婴儿沐浴时磅体重后认真记入三测单上,给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让她们建立坚定的母乳喂养信心。

2体会

2.1尽快适应当前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新的护理需要。母婴同室的出现,护理观念需要迅速地改变,由以前一人照看十个婴儿甚至几十个婴儿的婴儿室,或单纯的观察母亲产后的康复,改为现在的母婴同室、母乳喂养[2]。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专业技能,为实现“儿童优先,母亲安全”,这一宗旨而提供更多更好更方便的优质服务[3]。

2.2建立新的护患关系。实行母婴同室,产妇及家属最大的感受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很大的改善,为了使产妇做到母乳喂养[4],我们护士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为产妇及婴儿服务,耐心、细致、热情地宣教,给产妇及家属带来一种亲切感,产妇与护理人员的频繁接触,病房充满了温馨感[5]。

2.3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母婴同室并不是把护理工作交给了产妇及家属,而是要求护理工作的内容更加复杂严格[6]。我们每半小时巡视一次病房,防止婴儿溢奶窒息和产妇过度疲劳而把婴儿压伤[7]。分娩后30分钟内的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指导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大量的护理工作都需要护士认真完成的,我们科室的口号是“婴儿的哭声,就是电铃声”,不需任何人来叫,听到婴儿哭声,立即走到时婴儿和母亲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用良好的护理素质提高母婴同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由燕,邢英欣,刘静红,等.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9(4):328.

[2] 王玲萍,冯亚丽.母婴同室的病房护理体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3):248.

[3] 高文杰,董玉敏,郭广琴,张立明.加强母婴同室感染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456.

[4] 左蔷,姚桂莲.加强母婴同室管理保障母婴安全[J] .医学信息,2005,3(05):589.

[5] 贺爱勤.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J] .淮海医药,1996,4( 03):468.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7

关键词:初产妇;产1w;后母乳喂养;影响原因;护理对策

对婴儿来讲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法,是保证婴儿健康的基础措施之一[1]。通过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和开始母婴同室,大部分初产妇都能有效进行母乳喂养,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部分初产妇在产1w后进行母乳喂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进而对母婴健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2,3]。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影响初产妇产1w后母乳喂养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初产妇200例,产妇年龄21~30岁,孕周37~42w,平均孕周(39.1±0.5)w,剖宫产50例,阴道分娩150例,产后母婴健康,但缺乏母乳喂养经验,存在一定程度的母乳喂养困难,住院期间母婴同室,时间为3~7d。母乳喂养困难的表现主要为:没有经验、信心缺乏、不愿哺乳、没有按需哺乳、利用奶瓶喂奶、哺乳时婴儿哭闹、婴儿存在饥饿感但是却不含或者含却不吸吮。

1.2方法

1.2.1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①母乳喂养知识缺乏:部分产妇缺乏哺乳知识,产后临床医护人员没能对产妇进行及时的健康宣教、支持和指导,部分产妇在哺乳尝试失败后,丧失信心。②延迟开奶时间:部分家庭因为同情和关心产妇,产后3d不让婴儿吸吮,利用牛奶或者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进而对后期母乳喂养造成影响。③产妇孕期缺乏营养:营养摄入情况会对产妇的乳汁分泌造成直接影响,产妇如果在孕期没能按需进食,饮食单调,产后饮食不合理,最终就会对乳汁分泌造成影响,引起母乳喂养困难。④疼痛:如果产妇选择会阴切开或者剖宫产分娩,哺乳时担心牵拉伤口导致疼痛,部分产妇担心婴儿进行吸吮时疼痛等都会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⑤限制:剖宫产后产妇因为需要去枕平卧一段时间,另外留置静脉输液管、导管等,影响产妇活动和选择,最终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⑥内陷:产妇内陷会导致婴儿在吸吮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产妇因为焦虑而容易丧失信心,最终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⑦新生儿错觉:如果产后利用奶瓶喂养新生儿,让新生儿不费力就能吸吮到乳品,如果之后在进行哺乳就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1.2.2护理对策 ①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安排专人负责对建卡孕产妇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的知识讲座。学习和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正确的哺乳姿势、挤奶方式、按需哺乳的作用以及早吸吮的意义等。②及时开奶,并按需喂养:产妇在开奶前不能喝牛奶和糖水,顺产产妇应在产后1h内开奶,喂奶不少于8次/d。按需哺乳,喂奶时间不少于30min/次;剖腹产产妇的开奶时间应该为产后1~2h。产后1h内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因此应在产后30min内进行哺乳,产妇没有乳汁也应该让婴儿吸吮,从而促进乳汁分泌。母婴分离后护士要协助按摩挤奶,不少于8次/d。③产妇的护理:初产妇应掌握孕期检查形状的方法,对有无异常进行观察,孕半年后,定时对乳晕、进行擦洗,轻拉伸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腺体的流通和分泌。产后应保持的卫生和清洁,哺乳前应对、进行湿热敷,哺乳后要对进行有效保护,产妇奶胀后应及时将多余的乳汁挤出,防止受压[4-6]。④疼痛护理:详细告知产妇产后宫缩痛是一种正常反应,常吸吮能促进产妇子宫收缩,让产后出血量减少;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给予镇痛泵进行镇痛,同时对管道进行有效固定和放置,哺乳时不能压迫腹部伤口,而且需要对会阴切开率和剖宫产率进行严格控制。⑤饮食指导和生活指导:产妇应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食物,告知患者多喝水,并配合猪蹄汤、鱼汤等。产妇的住院环境应保持安静,对探视次数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充分的睡眠。⑥对新生儿错觉进行有效纠正:及时发现并纠正新生儿错觉。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开导,不用其他食物喂养婴儿,在纠正错觉时应在婴儿没有哭闹和不饥饿前进行指导。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利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有效解决初产妇母乳喂养困难问题,护理干预后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母乳是婴儿的一种天然营养品,具有温度适宜、无菌、喂养方便以及容易吸收消化等特点;而且母乳中具有免疫抗体,能让婴儿的抗病能力提高,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另外母乳喂养能加强母婴感情,对于小儿良好品格的培养非常有利;产妇产后及时进行母乳喂养,能让子宫更好收缩,让子宫出血量减少,对于产妇产后恢复非常有利[7]。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有效解决初产妇母乳喂养困难问题,护理干预后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玲.影响初产妇产后一周内母乳喂养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70-72.

[2]张跃.浅谈初产妇产后一周内母乳喂养困难及临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7):234-235.

[3]周洁,刘爱英,何晓娟等.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5):4257-4260.

[4]李会霞,郝桂兰,赵金珍,等.家庭认知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884-2886.

[5]戴玉伶,朱秀,卢洁,等.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行为及意向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22):2051-2053.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8

【关键词】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护理措施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

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们通过对100例21~26岁年轻产妇进行1对1护理,重点放在鼓励产妇接受母乳喂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择21~26岁年轻产妇100例,进行一对一护理,用各种方法让产妇接受母乳喂养。除2名因身体其他疾病暂时不能喂养外,其他98名全部自愿接受母乳喂养。

2 影响因素与护理措施

2.1 母亲对母乳喂养认识的误区 认为母乳喂哺孩子后会影响体形,导致下垂,缺乏耐心,不忍婴儿啼哭放弃喂哺。

护理措施:孕妇入院后责任护士及时对其母乳喂养方面知识的宣传,尤其母乳喂养的好处,劝其接受母乳喂养。反复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如:①母乳营养全面,比例合理,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抵抗力和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② 可增进母子感情,促进产妇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并降低母亲乳腺癌的发病率,延长排卵期,避免受孕。③温度适宜无污染,喂养方面节省人力,并可减少家庭经济上的开支。

另外讲解婴儿啼哭也是一种肺部运动,不用担心,一旦哺喂成功,母子均可受益。

2.2 喂哺姿势不正确,不能使婴儿含住而放弃哺乳。

护理措施:护士协助并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喂哺姿势。正确的喂哺姿势为:母亲取端坐位或侧卧位,全身放松,怀抱婴儿,母子胸腹紧贴,婴儿下颌正对,使婴儿口含全部及大部分乳晕,避免婴儿斜含而在吮吸时使滑出。母亲一手拇指与其余四只相对托起,放入婴儿口中并轻按,注意防止堵塞婴儿鼻孔而致呼吸不畅;喂哺完毕后轻按婴儿下颌,将取出,并将婴儿抱起伏于肩上,轻拍其背部使胃内气体溢出防止婴儿吐奶。

2.3 发育异常:如凹陷,过大或过小、过短;乳腺管开口有堵塞等。

护理措施:①乳腺管开口堵塞时,不要急于用吸奶器或大人帮助用力吸吮。这样容易引起皲裂,产妇疼痛。正确方法应在及乳晕处涂适量植物油,然后用热毛巾敷于整个上,30 min后取下毛巾,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按摩;5~10 min后,用手拇指食指由内向外轻轻捻搓5~1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上的植物油,让婴儿吸吮。反复几次后乳腺管自然畅通了。②过大、过小或过短、凹陷者,可指导产妇取下奶瓶上的奶嘴扣于乳晕上,用中食指夹持住奶嘴并轻轻按住,使其紧贴,不留缝隙;然后让婴儿吸吮奶嘴。由于负压作用被吸入奶嘴。尽管不够长,但奶水会顺着奶嘴吸如婴儿口中,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凹陷、过大、过小或过短的都会慢慢拉长,能够被婴儿正常含于口中。

2.4 疾患:如皲裂、乳腺炎、肿胀等,由于母亲感觉疼痛尤其年龄小的母亲很娇气很多人因此放弃哺乳[1]。

护理措施:①皲裂:若症状轻可先喂健侧,再喂患侧。喂奶后轻按婴儿下颌,轻轻将取出,然后挤出数滴奶涂于上,并将暴露于新鲜空气中,使干燥,利于愈合。如母亲拒绝哺乳时,应用吸奶器将乳汁收集在一个消毒容器内,再用小勺喂哺婴儿,以防胀奶回乳。也可用奶嘴扣于上,让婴儿直接吸吮。②肿胀:先用毛巾热敷并按摩。拍打,刺激射孔反射,再用吸奶器或手挤压乳汁,一般20~30 min。用手挤压正确姿势为:母亲先洗净双手,将消毒的挤奶器贴近,拇指食指放于乳晕上,其他手指托着,用拇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不可太紧否则可引起乳腺导管堵塞,压力应作用于乳晕下方的乳窦上,反复一压一放。挤压时手指不能滑动应依各方向挤压乳晕,一侧至少挤压3~5 min。

2.5 情绪不良,睡眠不足,影响乳汁的分泌或引起回乳。

护理措施:指导产妇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避免生气,保持充足良好的睡眠。房间保持安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白天每2 h喂一次,夜间3 h一次。在睡眠前将婴儿喂饱,母亲与婴儿同步入眠。护士各种操作做到“四轻”。

2.6 饮食的影响

护理措施:不过早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先食用清淡易消化的流食,以补充产妇体内水分消耗,防止迅速胀乳;3日后再进行营养丰富、高蛋白的饮食并补充蔬菜水果,增加进餐次数,多饮汤水。

2.7 喂哺时间认识误差 以往认为泌乳后再喂哺,新生儿刚生下来易呕吐,让其吐净胃内物后再喂哺,以至引起婴儿低血糖,处于熟睡而不喂哺以致脱水发热。

护理措施:因新生儿出生2 h后,血糖降低,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应尽早喂哺。出生后30 min内即吸吮其母亲,一方面使婴儿认识母乳,适应母乳喂养,二是可促进下垂脑生成促乳素促进早泌乳;三是可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复原,防止产后出血。母亲从分娩室返回病房后,即给婴儿喂哺糖水及奶粉,这样婴儿才不至于脱水或低血糖。如此,一旦泌乳新生儿便可吃上母乳。起初母乳分泌不足时,在吸进母乳后,可补充部分奶粉。当母乳可供新生儿半饱时,便可不再添加奶粉了。让新生儿增加吸吮次数,既保证了新生儿吃饱,又可促进母乳的分泌。

综上所述,只要让产妇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我们的护理人员再给予充分的指导,使其采取正确的喂哺姿势,保证良好的情绪与睡眠,合理饮食,及时正确的纠正治疗各种发育异常的疾患,一定能极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使母乳喂养得以普及,从而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9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相关问题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68―0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指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近几年来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逐年提高,其中营养条件的改善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关系到近期生长和疾病转归,而且直接影响远期预后[1]。对于出院后的早产儿定期门诊随访,尤其在生后第1 年内应1 ~ 2 个月1 次,评价营养状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正确喂养率达9 0%以上。现报道如下。

1 影响出院后喂养相关问题

1.1 医务人员对出院后喂养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对母亲的影响最大,其次在护理人员对母亲的教育中,忽视了有关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知况、技巧等方面内容。

1.2 出院后是否可以直接喂养未经强化的母乳或足月配方奶粉?

1.3 家属不知道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是什么、如何使用PDF。

1.4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何时添加辅食?

2 促进正确喂养的护理对策

2.1 提高认识,切实转变医务人员观念。加强对我科工作人员的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知识培训,重视及做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健康教育。

2.2 根据每个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特点进行喂养指导,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出院儿童要制定个体化的出院后喂养规划,负责喂养者要按规划、严格执行。

2.3 提倡母乳喂养 ,喂养以母乳最优。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及 IgA,往往可使早产儿在短时间内恢复出生体重,所有生长发育参数均有提高 [2]。为了早产儿的健康,凡具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均予首先母乳喂养。对于某些早产儿,如果他们生长良好,则可以进行单纯的母乳喂养。若母乳不能满足需求,才能进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直到矫正胎龄后6个月,从而避免出现患儿营养不良或者宫外发育迟缓的现象。

2.4 母乳强化剂的应用。出生30d后早产儿母乳不含有足够量的能量、蛋白质、钠、钙、磷及一些维生素来满足早产儿出生后达到和宫内一样的生长速度,所以需要在进行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母乳强化剂 [3]。早产儿强化营养时间根据个体而定,国际上最新的建议是,一般至较正月龄 3~6 个月;停止强化喂养时应逐渐降低配方奶的热卡密度,转换为纯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奶 [4]。

2.5 出院后配方奶喂养。出院后配方奶(PDF)是帮助满足其出院后特殊营养需求而设计的强化营养配方,是院内配方和足月儿配方之间的过渡产品,营养水平介于二者之间。其目的在于适时纠正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缺乏,提高其营养状态、帮助安全地追赶生长直至可以转为足月儿配方奶。根据个体化的生长发育数据比对纵向生长发育距离值,找出差值,再比照纵向速率值,找出需追赶的差值,经营养计算得出所需营养量,选择专用出院后配方粉喂养。

2.6 辅食添加:辅食添加时间根据体重、发育状况来定,一般也是在校正年龄4-6月左右、体重达5千克以上、抬头稳、大人的支撑下半坐着、对大人吃饭感兴趣等。辅食添加首选强化铁的米粉,其次是蛋黄。不能以肉汤、鱼汤等汤代替配方奶。辅食添加时,讲究的是让宝宝适应和接受。

3 讨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一类需要特殊关注的婴儿,近年来其出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存活率逐年提高,但存活的早产儿常常面临着是营养问题,医务人员应更加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而早期、充足、均衡的营养喂养是保证其生命质量的物质基础,根据出院后定期随访中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监测指标进行判断,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喂养方案,合理喂养对早产儿的存活和正常的生长发育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应使用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给予PDF喂养营养支持,加强早产儿出院后进行强化营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刘喜红,丁宗一.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喂养研究 [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9)817-820

[2]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 实用新生儿学 [M]. 第 4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3-64

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篇10

【关键词】 有效早吸吮;婴儿;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好处众所周知,而母乳喂养是否成功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现就产科护理中早吸吮这一技巧是否成功授予给家长及其对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作一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对象

1.1 资料来源 根据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9年的分娩记录。

1.2 对象 选择1~3月间出生的362例适宜母乳喂养儿新生儿母亲进行调查分析。

2 方法

2.1 设计调查问卷 于2009年10—11月份设计了调查问卷,就一般情况、分娩史、6个月内婴儿喂养情况、早吸吮执行与否、母亲对早吸吮的知识来源五大类共36个条目在2个月时间内对362例适宜母乳喂养儿的母亲进行了调查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318例。

2.2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录入EXCEL统计,SPSS13.0软件检验。

3 结果

3.1 318例婴儿母乳喂养情况 母乳喂养率以出生2个月时最高,达82.4%,3个月后逐月明显下降,4个月时仅达50.6%;纯母乳喂养率3个月时最高为37.7%,4个月后明显下降,详见表1。表1 318例婴儿母乳喂养与早吸吮类型的关系

3.2 早吸吮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早吸吮为出生后15min~2h内开奶。有效吸吮:早吸吮时正确衔接、有力吸吮达20~30min;不完全吸吮:早吸吮时衔接正确,但吸吮无力或仅数分钟;无效吸吮:开展早吸吮,但衔接不正确,吸吮无力;未吸吮:未作吸吮。本调查发现:有效早吸吮和未吸吮组婴儿从出生至2个月时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无效吸吮和未吸吮组,且这一明显差异持续到5个月后,经卡方检验有明显的差异,χ2值分别为39.16(12.31)、24.81(12.6)、19.22(15.92)、19.46(6.37,P

3.3 母亲获得早吸吮知识来源及理解度对有效吸吮的影响 母亲对早吸吮概念理解正确的其婴儿有效吸吮率高达88.8%,明显高于不完全理解和不理解组,χ2=124.44,P

4 讨论及建议

4.1 母乳喂养率有下降趋势 乐清市地处沿海,经济发达,本次调查家庭几乎没有因经济原因而不能担负人工喂养儿,且母亲绝大多数担有社会角色,母乳喂养率低于2008年乐清市卫统报表82.71%。多年来,母乳喂养好的宣教一直贯穿在孕期、产时和儿童保健时,然而由于经济和工作原因,铺天盖地的代乳品广告,使许多母亲甚至医护工作者缺乏母乳喂养的坚定信念,似乎母乳并非育孩子的唯一选择,而很容易接受人工喂养,从而也将许多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如早吸吮逐渐淡化,也许这就是母乳喂养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4.2 产时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有效影响 从表2可见:母亲对早吸吮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孕期宣教、产后护士的宣教和直接指导、亲友交流和网络书籍,而产后护士的直接指导、面对面执行并教会母亲早吸吮促进有效吸吮有着显著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可以解决在早吸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姿势不正确、凹陷乳头、乳头错觉等。可以说:产科护理是成功早吸吮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4~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因此,在产科护理中不能因为工作忙,只告诉母亲“去吸吸”或仅让新生儿接触一下母亲乳头而不管是否进行了有效吸吮。产科护理作为实施早吸吮的最后防线,有责任、有义务宣传早吸吮的好处和必要性,并认真地协助产妇进行早吸吮。如果指导和处理得当,全部新生儿都能母乳喂养成功。

4.3 有效早吸吮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 通过有效吸吮将刺激催乳素释放增多,提早泌乳;同时使新生儿出生即接受母亲乳头,避免造成乳头错觉。本调查也明显提示,无效吸吮和未吸吮的新生儿在2个月时母乳喂养率仅为57.6%和55.9%,与有效吸吮和不完全吸吮组的90.1%和85.4%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这一明显差异持续到5个月后。因此,有效早吸吮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这一理念应贯穿在母乳喂养宣教的各个环节,从孕期开始,使每个孕妇都接受早吸吮的概念,正确理解早吸吮的含义和做法,使之成为一个促进母乳喂养的实质性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高海霞,陈京立,高洪莲.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5C):1317-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