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场地下停车场设计

篇1

关键词:城市地下;公共停车场;商业空间;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是扩大城市的可利用面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既可以实现节约地面资源,缓解城市地面面积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地下停车场和商业空间作为城市地下面积主要的利用形式,研究其规划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城市地面发展问题的出现

随着现代城市在人口不断增加和建筑面积的逐渐扩大,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下降等问题相继产生,成为城市化建设中城市过度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综合病。在城市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大多数的城市采用的是外展式的方式来扩大城市的面积,这导致了城市建设对耕地资源的过多占用,农业用地的减少,与人口的急剧增长不相符合。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是现代城市建设中都要面临的问题,开发地下空间,改善城市地面的交通和环境问题的需要。

地下停车场和商业空间的开发

现阶段,大多数的城市地下停车场和商业空间的开发都是借助于城市地下消防设施如防空洞来进行的,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代城市的建设发展要求高空、地面和地下的同步进行,地下停车场和商业空间可以作为对地面城市建筑的支撑,也可以大力发展成为城市交通和商业的另一发展方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满足城市日益增加的车辆对交通的要求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要求,创造一个更适合居民居住与现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增强城市的综合发展能力。

城市地下公共停车场的规划设计

整体的规划

目前我国城市中常见的地下停车场主要是作为住宅后者商业建筑附属的地下机构,这种地下车库受到地上建筑安全的限制,通常面积较小,停车的效益较低,车道的设置不通畅,在实际的使用中受到费用的限制难以发挥较好的效果,如住宅小区的地下停车场需要购买车位,导致很多车库处于闲置状态。公共停车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开发利用不足。城市公共地下停车场,一般与大型的广场、公园的建设相结合,利用大型广场和公园的地下建设地下停车库,可以不受地面建筑对地下车库的限制,车库的面积较大,版块统一,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车辆的停放,缓解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压力。

城市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设计

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的设计,不但要满足方便车辆进出的基本要求,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便于采光、优化空间、环境宜人和提高城市交通承载能力的目标,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实现设计方案的最佳化。以深圳华强北片区的地下空间停车设施的设计为例,大面积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如果过多的出入口直接面度道路,则会对地面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地下停车口的设计要避开地面交通密集和人流量大的华强北路和振华路,而是之间连接到华强北的道路上,在地下车库之间建立地下车流和物流道路,实现各个车库片区之间的柔性连接和满足电子交易区巨大的物流需求。在出入口出采用港湾式设计,减少对市政交通的影响。

公共地下停车库的通风、消防、排水等系统的设计

城市大型地下停车库的车辆较多,车辆的行驶产生的尾气在地下车库的环境下难以消散。地下停车库相对封闭的环境还容易造成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将带来严重的损失。在地下停车库中设计通风、消防、排水等系统是保证地下车库正常和安全使用的必要措施。

通风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将汽车排放的尾气进行稀释到安全的范围之内,避免对人员造成身体的伤害。地下车库的排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设置上下两个排风口,大型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采用机械送风的方式进行,送风的量和间隔要满足稀释地下车库的有毒气体至合理浓度范围的效果。消防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满足地下车库发生火灾时的消防需要,这需要大型地下车库配备有机械的通风装置,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关闭下排风口,利用上排风口进行火灾烟雾的排放。此外,根据地下车库的建设规范,较大型的地下车库还要设计自动喷淋装置,在发生火灾意外时可以进行喷淋,起到良好的消防效果。排水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满足地下车库在受到雨水等影响时可以及时的排除积水,保证正常使用。

坡道的设计

坡道式的设计是大多数的地下停车场主要的进出方式,坡道的设计要满足车辆进出、行车安全、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要根据地下车库的实际情况,确定坡道的位置、宽度、数量和坡度的大小,保证进出方便和节约地下车库面积,实现最优化设计。

三、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总体规划

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要坚持综合利用的原则,将同一地区的地面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整体开发,实现地面商业和地下商业的连贯性。坚持分区分层的原则,一般来说,地下空间的第一层开发为餐饮和商业区,2-3层开发为停车场和人防空间等市政设施。以深圳华强北片区的地下空间规划为例,《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明确将华强北片区的功能划分为16个片区,确定了以华强北路作为片区商业的主轴,以华发北路和中航路作为片区商业的副轴,用地功能以商务办公、商业和文化娱乐为主,保留东侧的政府办公和居住区域。由此可知,华强北地下空间的开发仍然是华强北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且地下一层延续地上需求,仍然以商业为主,在轨道站点附近可将商业延续到地下二层,其他的地区作为停车场和人防实施和仓库等的利用。

地下商业空间的内部环境设计

地下空间的视觉、空气等因素是影响地下商业空间使用的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地下商业的视觉环境设计主要为照明的设计,由于地下商业空间的特殊性,其照明不宜全部采用荧光灯,应选用一部分白炽灯等其他接近太阳光谱的光源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灯具的设计布局要均匀,柜台、货架等是地下商业空间照明的重点,出入口等位置的照明应适当的加强。地下商业空间的空气,要保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均匀,地下商业区不同于地下停车场的通风,为满足人员的舒适,一般采用空调系统进行通风,保证地下商业空间空气的干净、舒适。

地下商业空间的入口设计

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是保证地下商业空间是否可以与地面的商业环境形成连贯,吸引足够的人流保证商业活动的进行的重要措施。首先,入口的位置应该设置在地面商业区的人流密集处,入口的方向符合人流的方向。其次,入口的造型要具有时代气息,引人注意。最后,入口的建筑材料一般选用玻璃钢、钢结构等,配合以装饰砖材等。

地下商业空间的安全性和连续性设计

地下商业的空间相对较为封闭,内部布局与空间形态上的连续性设计,既可以实现地下面积较高的利用率,还可以保证其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利于疏散等安全要求。在地下商业空间的出入口和交叉点等处,可设计为人员聚集和休息的功能,改变地下长长的通道带来的环境的单调性,使空间富有变化。如在地下空间入口处设置一个休息的功能区,可起到从地面空间到地下空间的一个过渡区域,减小由于地下商业空间的封闭性、低矮所到来的单调和压抑。需要注意的是,过渡区域的设置要在不占用人行通道的前提下进行的,以保证地下商业环境的道路畅通,保证人流安全性。

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成熟,地下公共停车场和地下商业空间作为城市地下空间主要的利用形式,对于改善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挤和满足城市商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地下公共停车场和商业空间的规划设计,将成为解决城市综合症,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山人听泉”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近年来,随着沅江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压力越来越大,停车乱象日益严重,已影响道路交通畅通和城市居民生活,市民反响强烈,停车难的问题几乎成了一大新的城市“公共危机”。为缓解城市停车压力,进一步加强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本文对沅江市区停车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现将城市停车管理有关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停车管理现状

(一)基本情况。沅江市城市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501人,暂住人口73365人;机动车保有量46230台,其中,摩托车13430台;道路通车里程248公里。无大型社会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仅有生态停车场6个、停车位134个,道路临时停车泊位2660个;居民住宅小区、单位院落停车位约82000个。

(二)停车现状。沅江市城区机动车违停现象普遍,从静态方面客观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一是占用道路长时间或临时停放,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二是占用单位、小区公共空地、内部通道长时间或临时停放;三是占用公共停车场、社会停车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长时间停放;四是占用消防通道、背街小巷、微循环路长时间停放或临时停放。从动态方面客观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城市出租汽车上下乘客不靠路边停靠,随意停车上下乘客,或临时占用公交车站点停靠;二是公共汽车不进入专用停靠站点上下乘客或在站点停车待客,其他社会车辆占用公交车停靠点位临时停车;三是一些车辆经常在交叉路口和斑马线、网格状导流岛临时停靠,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根据抽样调查显示,主干道违法停车数9/辆公里,次干道违法停车数12辆/公里,支路15辆/公里。

二、停车难及违停现象严重的成因分析

(一)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意识淡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停放、停靠管理规定,但部分驾驶人素质低劣,渺视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随意停车、违法停车、乱停乱靠,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这是导致城市停车乱象繁生和道路交通不畅的主观原因。

(二)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除部分行政机关院内有比较充足的停车位外,公用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文化娱乐、餐饮休闲、商场或商业街区拥有停车场地的不到20%;公共停车场、社会停车场严重缺失;居民小区、居民集中居住街区停车场位(库)严重不足,有的几乎是空白;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也十分有限。这是停车难和违停现象严重的客观原因。

(三)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扩建。近年来,我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框架不断拓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停车场建设却被忽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城市整规多次修编,将城市交通规划和停车场规划纳入了城市整规,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按规划实施,忽略了停车场的建设和地位,导致城市在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在不断增长,而停车场地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就是规划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没有对停车规划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按停车位配建标准严格把关。在规划执法过程中,对擅自改变规划的查处力度不够,有的居住区、商业场所在规划时有足够的停车场位,但没有按规划执行。如广通大酒店的地下停车场未经批准改成了KTV包厢,华天水立方大酒店的地下停车场改成了地下商场,导致入住酒店的旅客将车辆到处停放。停车场规划建设滞后和城市规划管理执法不严,是导致停车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居民小区停车场(库)被闲置。城市建成区内,新建的居民住宅小区均规划建设了足够的停车场(位),如日月星城、新时空、东方名居、湖景1号、新外滩等居民小区,停车场位足够供居民停车。但是,因为停车场位的权属关系,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复杂,开发商将停车场位出售,物业收取停车管理费等方面的原因,开发商、物业与业主之间没有达成共识和思想上的一致,业主不愿意购买停车位或交停车管理费,长时间停放在院内公共通道、消防通道,更多的车主将车辆长时间占用小区周边道路(包括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放,人为造成公共资源长时间被个人无偿占用,而且严重影响公众正常出行和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新时空小区、东方名居小区、湖景1号小区、新外滩小区的车辆经常长期停放在运河路、金橙路、桔园路、狮山路,市民反响强烈,已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五)宣传引导和交通管理执法力度不够。从主观方面分析,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对机动车违停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宣传不够、不全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停车管理宣传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对机动车违停的整治,虽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现场查纠、移动抄牌、强制锁车、拖移现场、电子监控和视频监控实时抓拍,但执法力度还是偏小,对违停车辆特别是严重妨碍正常交通的未及时拖移现场,仅靠抄牌处100元罚款,对车主而言“不痛不痒”,没有威慑力。

三、破解停车难题的建议

解决停车难题、治理机动车违停应坚持治标治本、标车兼治的原则。治标,就是要强化城市交通日常管控勤务,加大机动车违停查处力度;治本,就是要实施城市停车专项规划,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步伐,挖掘和利用停车资源,解决停车场位严重不足的问题。

(一)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项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和行业,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权与责的高度和统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城市交通例会,研究解决城市停车管理方面的具体问题。自然资源及规划和住建部门要统筹考虑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分布,在规划审批时要严格把关;公安交警部门要严格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机制,自然资源和住建部门密切配合,从源头上把好关。目前,首要任务是依法编制、、实施《城市专项停车规划》。

(二)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步伐。现阶段城市停车场配建标准是原建设部、公安部1988年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试行)》以及《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过去的标准已不适应面临的汽车发展形势,亟待修改。应根据2013年颁布实施的《湖南省停车场管理办法》修改停车场定额和配建标准,按照小汽车发展趋势和机动车保有量及百车用户率预测,以1.5—2倍于拥车量的停车泊位进行修改。对于规划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建筑以及住宅区、办公楼、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餐饮休闲、购物中心等商业场所,必须考虑足够的停车场地并留有余地;除道路停车和建平面停车场外,应鼓励建地下车库。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多渠道建设停车场,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建立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投资机制建设停车场。停车场属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应当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停车场建设,以求多渠道吸收资金发展停车场。如采取减免土地出让金,提供优惠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

(三)合理利用道路时空资源增设临时泊位。针对中心城区停车需求与有限的停车泊位供给矛盾突出的实际,利用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空间资源设置临时停车泊位。根据路上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及临时停车泊位设置的条件,合理进行规划,确保停车泊位数与道路比例协调相一致。因此,不能全部将临时停车泊位设置在某一条主干道或支路次路两侧,应该在路网比较均匀地分布,按道路沿线土地利用性质分布状况,尽量设置在高停车需求率产生路段。同时,应充分考虑在道路上设置临时停车泊位是在道路通行能力有余的情况下,为解决突出的停车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简便廉价的方法,主要以现有交通量为准。利用道路时空资源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还必须完善相应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停车管理诱导系统,提高泊位利用效率,暂时缓解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篇3

关键词:场地改造 场地竖向设计 场地结构设计

1.引言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发挥效用,并使基地的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以充分发挥用地效益,节约土地,减少浪费。

2.场地竖向规划规范

场地的坡度要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密实性地面和广场为0.3%-3.0%。广场兼停车场为0.2%-0.5%。 场地的竖向规划最大解决的问题是雨水的收集问题,采用何种方式把场地中的积水顺畅的排出场外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把场区的雨水顺畅快捷的排出场外,还要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2)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围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3)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设计过程中,要以符合规范为基础,采取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有效的效果。

3.项目概况

通过项目的实践,我更加充分的理解到场地改造项目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资源。在竖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复杂的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进行改造设计。下面就以任丘市油田商业中心停车场地维修改造项目做一简要概况。

华北石油商业中心位于任丘市华北油田会站道中部的东侧,是任丘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其中包括购物广场、购物中心及百货大楼。商业中心前广场作为商业中心最重要的场地,其铺装及各系统的完善尤为重要。现商业中心广场铺装为混凝土方砖,地面已有些凸凹不平且部分方砖已损坏,需要重新对于场地进行铺装设计。此外雨水系统中由于接入会战道的雨水管线管径为d200,管径较小,雨水口堵塞严重,为此,在雨季,造成排水不畅,导致场地有很明显的积水,因此对于场地的竖向也需重新设计。

4.场地结构设计

4.1 场地现状。现商业中心停车场地铺装分为三部分,包括混凝土大方砖,有立道牙混凝土场地及无立道牙混凝土场地。

场地铺装现状:

A区: 混凝土大方砖

B区: 无立道牙混凝土场地

C区: 有立道牙混凝土场地

4.2 场地改造设计方案。由于商业中心停车场地是为了满足停车的需求,因此对于场地的结构有更大的要求,要满足普通车辆及消防车辆对于场地的负荷。因此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原有好的石灰土垫层以及原有混凝土路面,在其基础上加以改造。同时考虑到原有的竖向标高,在原有场地标高相对低的地方加厚垫层,在原有场地标高相对高的地方不再做抬高,改造后使整个场地标高一致。整个场地面层为新铺花岗岩条石。

4.1.1原混凝土方砖场地的改造。将原有方砖场地的方砖及水泥砂浆拆除,保留灰土基层,在灰土基层上新建12cm混凝土垫层、2cmM5水泥砂浆及花岗岩条石。整个场地标高抬高12cm。

4.1.2原无立道牙混凝土场地。在原混凝土道路上新建2cmM5水泥砂浆及花岗岩条石,整个场地标高提高12cm。

4.1.2原有立道牙混凝土场地。在原有混凝土道路上新建10cm混凝土垫层、2cmM5水泥砂浆及花岗岩条石。

由于原有立道牙混凝土场地标高相对其他场地标高低10公分,因此新建场地标高抬高了22cm。

5.场地竖向设计

5.1 场地竖向现状。现场地竖向为多向平坡式布置方式,将场地雨水收集到雨水管线中,再排入会战道雨水系统中。

由于会站道雨水管线管顶标高为5.47,而排入会战道的商业中心场地的雨水管线管底标高为5.34,因此当雨量过大时,会战道中雨水管线中的雨水容易倒灌到商业中心场地的雨水管线中。

5.2 场地竖向改造方案。 场地竖向布置方案依然是多向平坡式布置方式,但对于用何种方式进行收集雨水,我们做了2个方案经行对比。

5.2.1通过雨水管方式收集。经计算,购物广场南侧雨水管线以最小坡度 0.015%坡向会战道时管底标高为5.62,会战道管顶标高为5.62,勉强可以排入会战道雨水系统中。购物广场北侧雨水管线以最小坡度

0.02%坡向会战道时管底标高为5.54,会战道管顶标高为5.47。可以排入会战道雨水系统中。

但是这个方案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1)由于雨水管线坡度太小,排水不顺畅,容易产生淤泥,造成管线堵塞。2) 为保证新建雨水管线可以接入会战道雨水系统中,家俱商场西侧场地需要提高 10cm,造成雨水容易倒灌到家俱商场室内。3)由于广场路面下管线密集,且管线标高均为地下0.7m左右。因此新建雨水管线与原有管线交叉埋深处不能低于-0.7m。造成北侧雨水管线起始点的覆土埋深仅为0.3m,南侧雨水管线起始点的覆土埋深仅为0.2m,长期以来,地下管线容易损坏。

5.2.2通过雨水沟方式收集。为了解决雨水管线由于埋深浅而造成的管线损坏,我们做了雨水沟收集的方式,在沟顶部设置承重盖板,这样可以解决起始点埋深不用过深的问题。

雨水排放方式:1)购物广场西侧场地通过等高线形式排放,坡脊线标高为6.62、6.53,等高线间距为10m,坡度为0.3%、0.2%。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到盖板沟中。2)购物广场东侧场地雨水由东向西排放,坡度为0.3%,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到盖板沟中。3)购物中心西侧、百货大楼西侧场地雨水由东向西排放,坡度为0.3%,雨水排入原雨水系统中。

经计算,购物广场南侧雨水管线以坡度0.3%坡向会战道时终点沟底标高为5.77,会战道管顶标高为5.62,可以顺利排入会战道雨水系统中。

购物广场北侧雨水管线以坡度0.3%坡向会战道时沟底标5.77,会战道管顶标高为5.47,可以顺利排入会战道雨水系统中。

在进行了方案对比后,最后采用了通过雨水沟收集雨水的方案。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交通日益发展,一些一二线城市面临着交通堵塞的问题,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因此,缓解交通堵塞问题,保障交通畅通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城市交通的现实状况,探求如何实现交通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交通堵塞问题,构建合理的交通运输系统,在此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 道路规划 交通法制 轨道交通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4.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我国大城市所面临的各种交通问题中,交通拥堵是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日趋严重,一方面造成居民的出行不便,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则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2道路交通堵塞成因

2.1道路规划不合理

城市中心城区的主干道路网密度高,而路面却往往狭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就西安而言,城墙内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基本都是三车道,且公交车还占有一车道,使原本就拥堵的道路在高峰期期间车辆根本就无法行驶。而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如北郊,路面就比较宽敞,很少会出现交通堵塞的现象。因此,道路规划在空间上的不合理性是造成堵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2.2车总量增长过快,停车场增长滞后于交通总量增长,供需不平衡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大城市在机动化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结构。近年来,私家车保有量飞速增长,而公共停车场规划和建设相对落后,一些大型酒店,商场超市因缺少停车场地,而把停车场设在路边,这在一定程度上则意味着减少了车道数。另外,一些在商业密集地的学校,门口因为没有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地,而使得在放学期间许多私家车都堵在学校门口,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2.3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自80年代后期,城市公共交通持续萎缩,不论是运营效率,经营管理,还是服务水平,经济效益,都出现了全面的衰退,尽管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增长了许多,但公交车辆的运营效率却在不断下降。而在国外,却十分重视交通的总体规划和科学管理,美国更注重的是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行车速度,例如实行公交优先,科学交通信号引导,适时变动车道等等。

3解决措施

3.1合理制定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的建设应当充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做好与周边区域的衔接,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变化及时灵活作出调整。同时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做到城市道路规划应与建筑规划相适应。

可根据当地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以及车辆数合理的制定停车位,至少确保每一个小区80%的人家都有一个停车位,可实行地下停车场,升降式停车场,露天式停车场相结合,避免因停车位不足而造成车辆在马路边聚集无法正常出行和上下班拥挤的现象。

3.2车流与人流相协调

在人流量比较大的中心商圈,为了保证车量的正常行驶,可建造地下通道,人行天桥,而在车流量较大的地方,为保证行人的安全,应建造立交桥和高架桥。

对于交通经常拥挤的地段,加强立交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可建造两层或三层式立交,实现部分互通和完全互通。一个好的立交设计,必须经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立交形式和规模,才能满通功能的要求。

3.3完善交通法规

我国虽然实行人性化的交通法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可以实行这样一种方案: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用度,一个良好的信用度代表一个人道德水平,好的信用度在买房买车购物时都有优惠,但不好的信用度在消费时不仅没有优惠反而还需要花费比别人多一倍或者两倍的价钱。所以,当有人触犯了交通法规时,便可扣其信用度。相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与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体制的正常运行。

3.4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体现了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客运体系应有的特点,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大力发展运能大,速度快,没有噪声污染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城市开通了地下铁路,而我国除北京、上海、广州基本实现了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以外,其他地区都还处于初步阶段。然而轨道交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综合造价太高,因此,我国要完全实施轨道交通,还需要一段时间。

3.5科学管理,发展智能化交通

在美国,实行一种科学信号引导,即在各个路口,交通信号灯是由电脑统一控制的,例如,一个路口变了绿灯,前方十几个路口根据正常车速计算好的时间陆续变成绿灯。还有适时变动车道,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转换方向开通。我国在借鉴国外时,必须加快研究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状况和设备,研究相应的管理技术,全面引进和应用智能化交通系统,来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4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状况越来越差,交通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还关系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城市交通问题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交通部门要做好相应的措施。只有从道路规划、交通法制、科学管理多方面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才能最终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化普,朱军.解析城市交通[M].天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98.

篇5

关键词:商业建筑 交通组织 业态分类及分布 立面设计 柱网及层高 消防疏散组织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商业建筑设计要点粗略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外部交通组织、内部交通组织、商业业态分类及层间业态分布原则、立面设计手法、消防疏散组织等。

二、商业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外部交通组织

提及外部交通分析,通常涉及建筑项目选址问题,但由于我国的建筑设计环境的实际情况往往导致建筑师涉足不到此方面工作,造成建筑师在此方面发挥不出能动性,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实际情况是选址早已完成,只能在既定的场地内完成设计,有时会因为选址的先天不足而造成设计方面的缺憾!就此情况建筑师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商业建筑客流主入口、次入口以及内部员工入口的相互关系;

此类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容易,只需把客流入口设置在主要交通干道一侧,

而内部员工入口设置在次要道路一侧即可,但由于单向通行道路的普及右侧通行原则会导致单行道路只有在道路的右侧适宜开辟主入口而左侧宜开辟次要入口,这种情况往往被忽略,望能够引起重视。如果地处商业中心区,主入口还应朝向该区域中心设置。

(2)入口广场、地面停车场及货车临时卸货停车场的设置;

为了便于形成“洼地效应”,一般可以在主入口前设置一定规模的广场,以便在此进行文艺表演或促销活动,从而达到吸引客流的目的。地面停车场是为短时购物设置的而货车临时卸货停车场通常会占用较大面积的地方,而商业用地通常都是寸土寸金,如果用地不是很充裕的话应该以地下停车、地下卸货为主方式,但还是应该考虑道大型货车对地下车道的宽度、高度及转弯半径要求较高的负面影响,而在次要道路一面设置卸货平台进而需要设置卸货停车场的需求。

(3)地下停车流线、货物流线、垃圾流线、出租车停泊站台以及消防通道的总体相互关系应做到“互不干扰,各自顺畅”。

地下停车流线,只要在考虑好车库出入口与周边道路车流的关系即应“避免交叉”的基础上做到把出入口设置在次要道路上即可。

货物流线,从外部交通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实质为外部货物从周边道路运送至卸货平台的流线或曰货车动线。当卸货平台设置在地下室时,应做到货车停车区域与普通停车区域的隔离。当卸货平台设置在地面时,卸货平台应设置在次要道路一侧,并应考虑卸货停车场的设置。

垃圾流线,就是垃圾运输专用车把垃圾从垃圾房运出建筑场地的流线或曰垃圾车动线。很少有把垃圾房设置在一层的情况,大部分是把垃圾房设置在地下室的情况,应做到垃圾车停车区域与普通停车区域的隔离。

2.2内部交通组织

现今的商业建筑通常都会设置共享中庭,以此为内部核心,商铺的布置围绕此核心展开。可以这样说,若想做好内部交通组织,首先应做好动线规划,做到动线结构清晰,主次分明。

动线结构或以单一主干线复线路网结合小支线为主(成熟案例如宁波鄞州万达广场和宁波江北万达广场)、或以环状路网为主(成熟案例如宁波老银泰购物中心)、或以放射状交叉型路网为主(成熟案例如宁波天一广场),目前很难说清到底那一种情况最好,经实际调查,笔者发现现今的商业建筑还是以环状路网为主的动线规划情况居多,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设置室内舒适的购物空间,并将人流集中起来,避免人流分散。

内部交通设计的实质就是如何布置自动扶梯、客运电梯、货用电梯、消防电梯及疏散楼梯的具置,使得人的行进路线或曰动线为主线,尽量做到在平面上不留死角,使得客流能够便捷地到达每一个角落,有效营业面积最大化,但死角和断头路是不可避免的,最佳对策应为如何有效利用。目前比较有效的对策是把死角利用为卫生间、设备用房、管理用房、临时库房或尽端式目的性消费商业等。

2.3商业业态分类及层间业态分布原则

从建筑设计角度可以商业业态分为如下几个形式,超市、主力店、餐饮娱乐、品牌主营店及电影院形式等等。

超市区域通常不做吊顶,因而对应的自动喷淋头的形式及排烟口、烟感布置的原则均与有吊顶的区域布置不同,其楼面荷载较大,根据不同的品牌超市特点,对结构设计也要有对应的要求,超市作为目的性消费商业,能形成有效的人流,因此可以布置在相对较偏僻的区域或地下一层,并设置相对较长的人流必经路线,这样可以在人流必经路线两侧设置各类小型店铺;主力店通常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设计前应加强与主力店承租人的沟通,只有充分了解承租人的意图,才能做好此项设计;餐饮娱乐区域应重点考虑一下上下水电的预留,隔油池的设置及是否引入煤气的问题,若不引入煤气,则应考虑加大用电负荷;品牌主营店中店需要考虑的是是否采用分户计量及统一收银的问题,家电销售区应重点考虑一下用电负荷的因素,电影院在建成初期一般不为盈利目的,而是作为聚集商业人气的重要手段,待整体商业成熟后可反过来促使电影院盈利;

2.4立面设计手法

立面设计涉及到美学,而美学恰恰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商业建筑就应有商业建筑的外观特征,应体现出红红火火的商业气氛来,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造型手法上为配合店面亮化及广告宣传,体量设计应简洁大方,同时应兼顾采暖节能要求,次立面以实体墙为主,避免超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的应用。结合商业街区景观特点,延续历史文脉,在商业四周外墙应尽量减少商业店铺直接对外开门以避免分散人流,而应多设广告宣传区域并将人流引入内部。

2.5关于消防疏散组织设计

商业建筑作为人员密集型场所,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型商业建筑活动人员密集,要求疏散宽度大,在建筑防火等级在一级或二级的前提下,地上一二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2.35m,地上三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2.45m,地上四层级以上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2.55m,而地下一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5.36m, 地下二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5.03m。基于以上数据,建议地上商业建筑疏散楼梯设置在商场的四周,以减少对核心区商业的破坏,并应多部楼梯集中设置,且设置剪刀楼梯,这样设置可有效减少重复交通面积的浪费;对于地下商业建筑,在设置一定数量的直通地面的楼梯外建议在地下室四周设置安全避难走道,每个与避难走道相邻的防火分区均向避难走道设置疏散出口,而避难走道的净宽要大于或等于单个防火分区的最大疏散向避难走道的最大宽度(详见《人防地下室防火设规范》避难走道的设计部分),避难走道要在两端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与地下各防火分区接口部位设置消防前室,并保证前室内保持空气正压即可,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每个防火分区需要设置疏散楼梯数量,从而在保证人员疏散安全的前提下又可以减少大量地下和地面一层的楼梯数量,以达到增加营养面积和减少对商业完整性的破坏的作用。

三、结束语

设计优良的大型商业建筑对于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减少交通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一个好的建筑的出现,需要甲方、设计方、咨询方、施工方、政府规划部门等多方共同的协调和努力,缺一不可。作为设计师,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这个作品能为城市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他们喜欢的工作、生活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闫蕾 许王琦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 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年第10期

[2] 李武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3] 张天衡 绿色建筑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必要性分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5期

[4] 马晨霞 树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 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05期

篇6

关键词:地下空间;城市核心区;综合开发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16

1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现状

1.1 国外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现状

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面起步较早,法国巴黎LesHalleS广场地下综合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建筑,不仅扩大了城市空间容量,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另外,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位于城市核心的繁华地段,通过地下的人行通道形成交通网络,把地面的建筑连接起来,并且与周边的火车站、汽车站组综合性的交通枢纽,围绕其设置地下停车、餐饮、商场、娱乐休闲等设施,实现了地下空间的高利用率。

1.2 国内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的现状

进入现代社会后,我国对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局限于国防战备建设及地下交通设施,与民用建筑设施结合较少,即使提出了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但仍然将地下空间作为地面建筑的附属空间,并没有在其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水平差距较大,需要借鉴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

可以看出,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是提高我国城市空间容量,满足城市化发展要求的必然发展趋势,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城市综合管廊、地下商业和地下停车设施的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概念也已经与交通、市政、商贸等城市功能进行结合,尤其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将物流、人流与城市功能进行整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利用的价值

2.1 缓解城市交通矛盾

城市核心区由于大量分布着城市资源(如办公、商业、教育等设施),大量的人流、车流以二维方式投射在这一区域,使得这一区域往往成为城市交通运行的瓶颈,形成新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核心区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地下综合利用,使原有的交通流量在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中运行,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2.2 调节城市气候与环境

近些年来,现代化的城区虽然极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但钢筋混凝土形成的“森林”,对地区原有的自然生态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如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由于现有的市政规划绿地对于这种现象的缓解力度有限,通过对城市广场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释放地面空间来支撑绿地景观、水环境等生态环境的建设,增加城市绿地的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3 节约城市建设用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用地需求与日剧增,但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显得尤为宝贵。所以,严格土地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节约建设用地,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 城市核心区广场地下空间利用的模式分析

3.1 行政广场的立体化开发

行政类广场往往强调其礼仪性空间的作用,通常用于进行例如阅兵、游行等活动,面积较大,但是空旷单调,以硬质铺地为主,地面绿化较少。所以针对此类广场,应该提高广场的使用效率,吸引大量的市民前来使用,具体的利用模式方面,可以将商业、服务、公用设施等功能地下化,使地面留出更多的步行空间和绿化空间,丰富原有广场的空间层次,加强其艺术效果。另外,应该对广场的交通进行立体化改造,与城市下穿路、地铁站、停车场等设施结合,使广场既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又使人在广场上感到安全舒适。

3.2 交通广场的立体化开发

火车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的站前广场和城市道路交汇口等属于这类广场空间,它们是城市车流、人流集中交汇的节点,其运转的效率,时刻影响着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行情况。这类广场的特点是人车流量较大,并且存在滞留现象,例如乘客进行乘车中转、候车、接站等活动,大量的客流无法正常流动,对交通产生压力,所以,此类广场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人车分流的问题,可以通过在原有站前广场下方建设地下人行空间(例如设置商业、餐饮、书屋等休闲娱乐场所),将滞留的客流进行缓冲,不仅缓解了客流的交通情况,也为等候的人群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另外,此类交通性广场属于多种交通方式的结合点,附近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停靠点较多,若集中设置,势必引起流线的混乱,若分散设置,其使用效率也会降低,因此,也可以采用立体化的处理手法,通过地下通道将进站出站的客流直接引导至地铁站、地下停车场、公交枢纽及出租车停车区。原有的地面广场则可以大量设置绿化空间和休憩空间,成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在疏导客流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们驻足,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3.3 大型公共广场的立体化开发

城市中心地区的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地标建筑,通常会设置大型的公共广场以满足疏散、交通、景观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很多这类广场仅仅用于地面停车,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有限。因此,在公共建筑的设计及规划中,应尽量将停车空间设于地下,将地面广场作为临时布展和活动的用地,也可以作为公共建筑功能的延伸,已备后期扩建之用。

4 结语

综上,城市核心区广场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对于城市交通、区域功能、景观生态等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城市原有的广场开发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不仅保留和完善了广场原有的使用功能,还可以将地下空间网络进行连接,提高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王B.城市中心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16-22.

[2]童林旭.地下建筑图说100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地铁车站;周边环境;外部条件;方案确定

0 前言

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地下铁道呈快速发展之势,越来越多的地下铁道穿越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中心区环境复杂,受周边条件、施工方法、工期等方面限制因素多,因此,地铁车站的建筑结构形式就不能套用常规的模式,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再加上城市地下铁道系统逐渐形成网络,线路之间的联络与交叉,换乘站增多,换乘的问题日渐凸现,如何解决换乘关系也是确定方案的要点和重点。下面谈谈广州地铁五号线火车站站的建筑结构方案是如何根据各种限制条件来确定的。

1 概述

五号线呈东西走向,贯穿广州城市东西,线路西起芳村区的滘口,东至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线共设29座车站,有12座车站分别与其它轨道交通线换乘。

火车站站是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的中间站,与二号线火车站站换乘。地铁五号线广州火车站站位于广州火车站中广场与东广场之间的地下空间,南侧为环市西路(内环高架路),北侧为广州火车站(大铁路),西侧为地铁二号线车站,东侧为地中海商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过街通道。车站周边主要有流花邮局、省客运站、旅游大厦、南航售票处、流花车站、市客运站、红棉酒店、流花宾馆、天马大厦、白马大厦、市电信局、友谊宾馆等建筑,见图1。该地区是广州市对外交通的门户,是珠江三角洲的客运枢纽,也是广州一级旅游商贸区。

2车站方案的控制条件

由于地铁五号线火车站站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在交通网络中的特殊性,其方案的确定主要有以下控制条件。

2.1换乘关系的影响

地铁换乘方式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站台-站台的换乘方式(乘客可以直接从站台进入换乘站台,换乘简洁方便);

②站厅-站厅的换乘方式(乘客换乘时必须从一条线的站台到达共用站厅,然后再通过换乘线站厅-站台的楼扶梯进行换乘,换乘较简单,换乘线路较短);

③通道换乘方式(乘客换乘时必须从一条线出站,然后通过换乘通道到达换乘站的站厅,换乘复杂,换乘线路远)。

五号线与二号线在火车站站换乘,因二号线火车站站设计时未预留站台-站台的换乘条件,且二号线车站客流大,不宜在二号线车站站台围蔽施工换乘通道,故两站换乘不能采用站台-站台的换乘方式。同时,受周边条件的影响,五号线站位紧贴二号线火车站站,通过结构受力分析,可以局部破除二号线结构侧墙,使两站站厅互通。本着地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车站的换乘尽量简洁方便,该站的换乘最好选用站厅-站厅的换乘方式,车站方案设计宜破除二号线部分既有结构侧墙使两站站厅连为整体。

篇8

关键词:框支剪力墙;复杂高层;转换层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7-0030-03

1工程概况

某市新天地大厦位于市区最繁华的商业地段。用地大致呈矩形,面积约5250m,地势东北角高,西南角低,最大落差有4m。建筑底层南北长约72m,东西宽约65m,总建筑面积:46070m,其中地上面积:37438m,地下面积:8632m。地上24层,地下2层。总建筑高度:79.85m。

新天地大厦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地上一层至四层为商场、餐饮、五一二十四层为住宅,建筑类别为一类。

2结构概况

按照建筑功能,本建筑地下二层~四层为停车场、商场、餐饮,因此要求跨度较大的大空间,而上部建筑为住宅,高度为79.85m,为保证房屋的使用功能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是最为经济合理的。因此本工程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转换层位于五层楼面,属于高位转换。同时该场地内东北和西南高差达到4m,因此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土压力,也是本工程结构设计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工程室外地面存在一定高差,地下一层到±0.00。之间的地下室有一侧是露出地面的,±0.00楼面不宜当作本工程的嵌固端,因此本工程的嵌固端选在负一层楼面,结构计算时房屋总共为25层,84.3m高。由于本工程属于复杂高层建筑,因此根据规范,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本工程采用PKPM软件的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模块和复杂空间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PMSAP模块进行计算对比分析。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抗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按六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场地特征周期0.35秒。混凝土强度转换层以下墙柱为C45,楼面为C35,转换层以上为C35和C30。主楼转换层以下部位剪力墙及框支柱抗震等级按一级,框架梁抗震等级按二级。转换层以上部位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非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3结构计算分析

①将负一层楼面当作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必须满足负二层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负一层的2倍。

计算满足要求。

②本工程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置在5层楼面,属于高位转换。采用剪弯刚度算法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1,不大于1.3;采用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时,转换层下层侧向刚度不小于上层侧向刚度的60‰根据计算分析,采用SATWE和PMSAP计算结果;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分别采用PMSAP和SATWE分别计算,其上下层刚度比结果相差小于10%,而且采用PMSAP计算的刚度较小,但是两个计算结果都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本工程转换层结构的布置是合理的、可行的。

③对于本工程结构主体,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来,采用两种计算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它们的周期和转角都很接近,而且以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和以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之比为,采用SATWE计算时,比值为0.83,采用PMSAP计算时为0.84,都满足规范要求的复杂高层建筑以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和以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之比不应大于0.85的要求。而且质量参与系数大于90%,证明取15个振型就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SATWE和PMSAP计算的结果基本上一致的,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最大楼层层间位移比小于规范要求的1/800的限值,满足规范要求。

通过上面对该工程分别采用SATWE计算结果和PMSAP计算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工程采用本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能够以本模型进行结构的分析设计。

4考虑不平衡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

在本工程中,场地内存在较大的高差,最高处达到4m,因此当房屋地下部分施工完毕,进行回填时,不平衡的土压力会对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本工程对这种不平衡土压力进行了分析。

不平衡的土压力对结构主要会造成结构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结构整体倾覆;第二:结构的滑移:第三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内力的增大;因此本工程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本工程的主楼位于地势较高的这一侧,结构的重心也位于地势较高的这一侧,而且本工程质量比较大,倾覆力臂很长,因此抗倾覆力矩很大,经初步分析不平衡土压力不会造成该房屋的倾覆。本工程基础采用的是独立基础,基础截面较大,地基的承载力很高,摩擦系数较大,因此其抗滑移力很大,而且最低处还有一层地下室埋在土里面,这个约束了土的滑移,因此本工程在不平衡土压力作用下不会产生滑移。对于第三个问题,本工程将不平衡的土压力简化为集中作用在楼层处的水平力,由于楼板无较大的洞口,满足刚性楼板的假定,因此把这个水平力简化为作用在上下楼层柱顶的水平力,在采用PKPM建立模型的时候就将这个力当作荷载输入进去,进行整体计算,从而计算出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内力和配筋。通过此方法,既考虑了不平衡土压力的作用,同时又简化了计算方法,避免了繁琐的手工计算,提高了设计效率。

5基础设计

本工程场地内土质较好,地下室底板距离中风化灰岩仅2m左右,而中风化灰岩承载力特征值达5000Kpa。承载力很高,若采用桩基础,则桩长太短,而采用筏板基础,则持力层为强风化灰岩,承载力特征值不是很高,而且由于结构的重心和底板的形心相差较大,基础会出现较大的偏心,对上部结构不利,同时造价较高。因此考虑直接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这样就可以利用承载能力很高的中风化层作为持力层,且很方便的调节基础中心和荷载的形心。由于地基承载力很高>300kPa,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必须进行抗剪验算,本工程中,柱子的最大轴力为N=26663kN,混凝土采用C40,经计算,基底面积为2.3×2.3,混凝土抗剪面积为6.8m,最大剪力为6390,满足抗剪要求。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高层建筑位于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岩石层时,控制其截面高度的是抗剪承载力,而不是抗冲切和抗弯承载力。

篇9

1、广场地址:涟源市主干道交通中段,

2、广场功能:拟定为商住综合大楼,

3、广场具备的条件:广场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是涟源市重点项目工程,也是交通路上的标志性建筑,在人民路东南侧建设的一幢高层(A座16层,B座12层)的综合楼,北退解放路红线10米,东退地界6米,西距高层营住楼16米,该楼为全框架结构东西,东西总长49054米,南北进深63.24米,地下室为停车场及设备间,一至四层为营业,建筑面积11937016平方米,A座五至十六层住宅楼住于综合楼北端,东西长49054米,南北进深19044米,高4809米,建筑面积11533066平方米;B座五层至十二层住宅楼位于综合楼南端,东西长4905米,南北进深12064米,高40.6米,住宅建筑面积4881.03平方米,外饰要求一至四层为深驼色面砖,四层以上部分为牙白色面砖配以黄色,兰色外干墙漆。我公司将临街负一层、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对外招租,(每层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每层货载KG,拟定商场配置扶梯6部、观光电梯1部、广场设计停车位约3000平方米等设施。

三、投资前景分析

1、广场的位置:五江广场雄居主干道交通路东段,道路宽敞,交通便利,西北接驳火车站和各大商场的庞大人流、物流,东边人民公园、体育中心近在咫尺,休闲、娱乐、经济,一触即发,适逢市规划向东南发展,预计在不短时间内,这里将代替仅一街之隔的商业繁华的平原大道,此处尚未有一家有规模的商场,但周边的配套商业网点正在形成,如酒楼、摄影、上岛咖啡、华联超市、美容美发,小型步行街、小吃类等。沿盛润广场商住楼往东,大片的住宅楼正在建设之中,此处多为高级住宅区,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广场的周边环境:五江广场座落于商业、文化、行政、簇拥的繁华地段,商业氛围异常浓厚,周边财政局、市委、市政府,众多行政机关单位云集,辉龙花园、金桂园、莲花园、富达花园、富达大酒店等均属于高档社区不胜枚举,这里文化氛围良好,居民消费档次高,生活品味高,是涟源市最适合做社区购物中心的地段,另外医院、学校、银行、证券公司遥相呼应,道路宽敞,出行方便,能够吸引四区八县的消费群体,是居家经商的理想之地,也是有实力、有先进管理水平的商家扩大商业网点、打造至尊旺铺的黄金宝地,五江广场的原址被称为“龟背仙地”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是商家云集的风水宝地,可望在不久的将来,五江广场必将成为决定全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商业中心。

3、五江广场装饰

经营配套情况:五江广场是有着A级资质证书的中国建设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而成,以欧式风格为主体,创造出一种个性化、色彩很强的一种建筑风格,体现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简约和前卫,大厦的商场部分全部由玻璃幕墙加以深驼色大理石石材而成,显示出大厦的庄重、沉稳,塔楼是横向窗配以高级象牙色外墙涂料组成,体现大厦优雅、高贵、庄重的特点。

4、两栋塔楼全部由高档住宅组成,负一层至四层商场部分(面临人民路),为商场的总出路口,为解决商场内人气、人流互动,特设一部进口垂直电梯,两部扶梯,使顾客在商场内的消费真正做到步随电梯,出梯选购的观景式消费。

5、物业管理及消防:五江广场配以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为商户经商解决后顾之忧,专业的经营管理公司为商场出谋划策,始终把握商机、商脉,商场内的硬件配套由红外线监控、自动喷淋系统,每层的消火栓自救1至3个小时。

四、合作意向及方式:

五江广场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而周边尚未有大型品牌的综合商业中心,是各界商家和集团经商的理想之地。考虑社区的消费市场和集团购买的能力,公司拟定对外招租重点:

1、广场作为大型一体式购物中心,诚招具有知名度,拥有畅通的物流渠道,有合理实效的市场布局,有品牌的商贸集团公司;

2、其他方面的经营意向可面谈。

六、招租形式:

为配合广场的初步定位和统一经营管理,公司拟定将地下一楼、地上一楼至四楼开放式商铺,整体招租。

七、附件一招商平面分割图

篇10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老城; 商业中心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的城乡发展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1949-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0.64%提高到了17.92%,年均增长0.25%;1978-2000年,城镇化水平从17.92%提高到36.22%,年均增长0.83%;2000-2011年,城镇化水平从36.22%提高到51.27%,年均增长1.37%。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城镇化水平达到30%-70%时,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按照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城镇化水平将在2030年达到68%。[1]

而我们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正在积聚大量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城市边界的逐步扩张,城市发展的“萌芽区”却逐步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和活力。比如郑州市二七广场、火车站广场周边地区。

1 历史演变

1.1 雏形初具

早期的郑州在未成铁路枢纽之前,商业中心集中在以“商遍四海富冠全城”著称的西大街,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两大铁路通车后,郑州商业逐渐繁荣起来,商业中心也由过去的西大街转向德化街、大同路一带。

虽然德化街在当时“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但是,因临近火车站这一便利条件,成为各方商旅的中转地和附近各县货物的集散地,省内外一些有名气的商铺也纷纷迁入。逐渐繁华兴旺的德化街奠定了郑州二七商圈的最初基础。

1.2 发展演变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经过工商业改造的德化街则开始真正繁荣起来。据资料记载,德化街的商户和经营品种在解放后发展迅速,经营品种由过去的800多种发展到4000多种。当时德化街共有各种商户120多家,成为郑州市名副其实的商业中心;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在原“长春桥”旧址为纪念“二七”修建了“二七”广场和场内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以及在京汉铁路总工会召开成立大会的普乐园会场的旧址复建。后来分别成为现在的“二七塔”和二七纪念堂。它们在当时分别因其特殊的纪念意义和商业中心地位逐渐成为构成后来二七广场文化、商业氛围的核心。

1.3 鼎盛的时代

1956年直至1991年,郑州火车站正式改造完工,联接南北、贯通东西,担负着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干线的客货车到达、发送、中转和解编等运输任务,是全国铁路重要的路网性枢纽之一。20世纪90年代,二七广场上演“商战”,郑州商贸由此闻名。

1.4 未来之憧憬

在郑州铁路交通枢纽的带动下,商业中心也在迅速发展。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七商战的硝烟渐退,原有商业中心-曾被成为“郑州南京路”的德化街,已风光不再;郑州商业向多元化发展,大型高端综合零售商业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应运而生的物流系统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空间格局;曾是郑州市第一高度二七纪念塔已经在仰视周边的建筑;二七纪念堂则淹没在钱塘路商业区的叫卖声中;通向商城遗址的小巷也已不复存在,它们所记载的历史正逐渐被淡忘。

2 现场解读

本区域是郑州市商业、文化、交通的综合中心,是城市形象重要代表之一,周边地区城市形象的品质提升成为我们本次规划设计工作的重点。

2.1 城市规划历程

1927年,冯玉祥组织编制了《郑埠设计图》,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1928年-1929年,《郑州市新市区建设计划草案》出台,规划市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28万。1954年,郑州市重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规划到1972年,人口控制在58万,建设用地控制在63.6平方公里。1979年,郑州市再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1981年编制完成《郑州市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规划到2000年,市区人口控制在100万,建设用地控制在104.8平方公里。1995年,郑州市组织编制了《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规划到2010年,市区人口控制在23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89平方公里。

到2007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82平方公里。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期末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

2.2 商业中心区区域现场解读

在过去的80年里,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郑州市城区“大”了30倍,中心城区人流量、车流量、建筑密度也随之增加,而商业中心区的范围和位置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仍然位于郑州空间密集度最高的中心地带。

现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沿街界面及建筑外观品质问题;道路交通压力过大,人车流线交叉干扰问题;城市绿化及景观较少;道路与广场地面铺装破损及缺失;市政设施损坏与缺失。

3 设计构想

现状城区逐渐扩大的需求已经要求对现有商业中心区空间进行整合、分流(人流、车流)、减压、优化以及加快周边商业区的发展。

一般说来,城市总是经常不断地进行着改造和更新,经历着“新陈代谢”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常用的“城市更新”。本次规划的目的是对老城商业中心区进行升级改造、投资和建设,在更大尺度下分析城市功能合理营造更适宜本区域发展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综合整治以及功能改变三种。综合考虑本区域的情况,本区域归属于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设计思路主要包括改善消防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改造等内容。

3.1停车管理方案

(1)机动车

提高大型商业建筑配建停车场指标;利用商业建筑设置屋顶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密集区可建设停车楼;取消不合理机动车停靠点;实行错时停车,按时收费。

(2)非机动车

现状80%非机动车停靠点车辆为商户停放,占压人行道情况普遍,建议这一部分车辆由商场内部解决,统一停放到人流量较少的区域;对自行车停放密集的地方,投入专门人力进行管理并收取一定费用。对自行车停放相对宽松的地方划定停车区,为市民免费提供自行车的停放。对白线外停放的车辆进行纠正和处罚。

3.2建设项目规划施工管理

在城市有机更新的过程中注重各个分区的特色与有机联系,划分高端商业零售区、特色文化商业区、交通枢纽核心区、批发商业物流区四个区域。分别以主导产业功能控制片区业态形式,保证片区之间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完善片区功能。片区内新建项目应尊重片区特色,有序规划。项目批复应严格控制,引导合乎区域特色项目进入,营造区域特色。

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3.2.1 建筑方面

在建及有意向建设项目在设计中应符合街区风格,建筑审批中严格程序,已经批示项目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从根本上保证整体建筑风貌的和谐统一。主要从建筑的形式、材料、色彩、高度、地标建筑等设计要素着手,规定共同遵守的准则,以保证建筑的彼此协调,强化地区总体意象特征。3.2.2 景观绿化方面加强植栽日常管理和维护,完善本区域景观体系。从片区总体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替换修复破损路面铺装材料,新设铺装路段材料及样式合理反映街区风格。3.2.4 市政设施拆除老旧失去使用价值的设施。移除孤立线杆,拆除影响人行交通的宣传栏及IC卡电话等设施。合理规划网络盒、变电箱的位置。调整现状位置不当窨井位置。3.2.5 交通方面在城市运营中结合道路功能合理化交通流线。规划停车场地,从根本上缓解车流与交通需求的矛盾,解决停车难的现状。执行自行车按点停放,结合城市更新进程,增设机动车停车位。新建项目要求相应增加机动车停车位的配比,考虑专用停车场地及停车楼的配建。

3.3旅游线路规划

结合现有资源,在德化街靠近火车站附近依托现有建筑改建郑州旅游推介中心,由旅游局组织相关景点或旅行社组合而成。基于郑州老城区历史文化遗迹,结合城市中心区特色,强化本案功能分区,发展以购物天堂、忆古思今、便捷交通、高效物流为主导的特色旅游项目,既可独立成篇,亦可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感受现代与历史的碰撞。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应确保城市有未来,更有过去。任何一座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在原有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独具特色,城市功能更趋于合理化。城市有机更新最重要的特色是尊重历史,遵循街区的原真性、整体性和持续性,反对大拆大建。无论是在需要保护的地区还是在需要更新的地区,都同时面临保护与更新两方面的问题。目标都是为了通过塑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去实现适应并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