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养策略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培养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培养策略

教师培养策略篇1

培育幼儿教师师德是“治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若烹小鲜”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于“育幼师师德”。辩证唯物主义论与心理需要层次说从理论上对此有所说明。为此,在幼儿教师师德培养中,也宜采取“若烹小鲜”的策略,如添加“配料”———提高幼师工资及待遇;掌握“火候”———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无为而治”———提倡幼师道德自我修养,等等,由此有效解决幼师师德失范问题,提升其素质与修养。

关键词:

幼儿教师;师德;“若烹小鲜”;培养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营造出浓厚的师德崇高性意蕴,重塑着教师的外在形象,并逐渐增强了人们对幼儿教师的信任。然而,随着“虐童事件”的披露,师德问题再次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拷问着幼儿教师的内在素养。这不禁令人深思:缘何师德建设活动屡屡开展,而师德失范行为却接踵而至,呈现于公众的视野?笔者认为,现行的幼师师德培育须采取“无为而治”,以达到“无不为”。诚如老子在《道德经》上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一、“若烹小鲜”之于幼师师德建构的适切性解析

(一)“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内涵阐释

“治大国,若烹小鲜”源于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通过搜索文献,查阅了一些名家的相关阐述,主要包括: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傅佩荣的《傅佩荣译解:老子》、曾仕强的《道德经的奥秘》以及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等,其内涵可概括为:治大国,就好像煎(煮)小鱼一样(不要经常翻动)。但就其解释而言,还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意蕴。为此,应回归生活,体验其真实的意境。通过多次观察不同餐馆烹饪小鱼的过程,笔者发现其中的一些共同点,若要烹饪出美味的小鱼,油盐酱醋等调料用的要恰到好处,火候把握适当,不温不火,然后盖好锅盖,慢慢煎煮,不急躁、不折腾、不翻来覆去,适逢香味飘出,则可盛出。同理,治理大国须无为而治,不宜过多干涉,而是依照宇宙万物自身本有的发展规律去引导、施行。具体而言,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调料到位。调料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小鱼的可口程度,决定着人们的食欲。对于国家而言,其调料即国家的宏观调控,应积极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控制好其中之“味”。第二,火候恰当。相比于调料,火候是外在的,没有和食物直接接触,但通过锅发生作用,过猛或过弱则会导致食物烧焦或不熟。治理国家,须把握火候,意指制定良性的法律、法规,原因在于法律能通过约束或制裁人的违法行为间接作用于人。第三,无为而治。当调料与火候都掌控好的时候,需要盖好锅盖,让其慢慢地煮,切勿随时翻动。治大国者,在颁布相关法律与宏观调控之后,应实行无为而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适当引导即可。概言之,治理大国应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切勿干涉过多,应把握大的方向,制定良法以保障民生,适当宏观调控以改善民生。培育幼师师德属于治大国中的一部分,如何让像烹饪小鲜一样去培育幼儿教师师德,最重要的是找到与其相契合的客观规律。

(二)育幼师师德“若烹小鲜”的现象透视

从个人从教的经验来看,培育幼师师德应如“烹小鲜”,循序渐进。从学术视角观之,心理学、哲学等为此带来更为宽泛与可信的维度。

1.辩证唯物主义论:道德需要是幼师的一种基本需要

何谓道德需要?有学者认为,道德需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1]还有学者认为:道德需要是为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和个人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而产生的对自律体系的倾向性。[2]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需要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维持其积极平衡或内稳状态过程中所产生的对道德的依赖性和倾向性。[3]以上关于道德需要的定义虽各有不同,但就其本质而言,则别无二致,其共同之处是道德需要作为个体的内在要求具有自觉性、自律性以及内驱型等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大特征。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人性是追求幸福的等观点在学界得到广泛认可。据此,那么人性的三大特征亦存有追求幸福的趋向。对此,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仆不破的原则。[4]373-374而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促进的作用:“道德本身是一个具有客观性的利益调节器,其分配原则当然是按德分配。”[5]具体来说,从物质层面说,解决了物质的生产、分配等问题,促进了公平,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让社会的再生产不断延续下去,以达到了德福一致。文化上而言,作为文化的动物,人不断传承和创造文化,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卡希尔大胆地假设甚至断定人是会使用符号的动物。而道德作为文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整个文化的大系统之下,有道德的人必然为他人所接受和认可,这样的幼师是幸福的。精神层面上,道德具有超功利性,道德修养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肯定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即使在物质方面和社会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物质和文化认同,其人生也是幸福的,诚如包尔生所言“:外在的幸福并不总是落到明智和有德性的人身上,但有德性的人,也倾向认识到这一点。即使没有得到它,他也能在心中发现幸福。”[6]综上所述,道德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基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来说的,也就是基于人性而言的。以此类推,幼师追求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

2.心理需要层次说:道德需要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保持自身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参与现实生活的必备条件。而人类基本需要是由低而高逐步发展的,低层次的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难以产生高层次的需要。[7]因此,低层次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一般而言,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对此,我国古代亦有类似言论,如管仲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在粮仓充足、衣食饱暖之后,老百姓才会自觉地遵守礼仪、注重礼节,荣辱的观念才会有条件深入人心。经济收入是幼儿教师赖以生存的基础。幼师只有在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之后,才能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发展。但就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来说,普遍不高。以青岛市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市幼儿园教职工中,事业编制的仅占11%左右,近90%的非事业编制幼儿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一千多元,仅为小学教师的一半左右。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更低,只略高于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8]青岛市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幼儿教师的收入如此偏低,更别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对于幼师而言,当他的基本需要还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很难有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而道德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当幼儿教师正处于追求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时,就不会花时间与精力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更有甚者,有些幼儿教师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其行为完全与师德规范相悖,如陕西、吉林、湖北等地接连曝出的“幼儿园集体喂药”事件便证明了这一点。道德一种人性的基本需要,幼师的内在具有道德需要的追求,在培育师德时,遵循幼师道德需求的内在规律,不可盲目而行。另外,道德需要是以物质的需求为前提的,提高幼师的工资及其相关待遇是提高关键点。

二、培育幼师师德的对策探寻

基于对“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解与分析,笔者从添加“配料”、“火候”恰当和“无为”而治这三大方面提出与之相契合的对策,试图从根本解决幼儿教师师德失范问题。

(一)添加“配料”:提高幼师工资及待遇

添加配料是“烹小鲜”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同理,若幼儿教师缺乏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加之工作量的过度,则会导致其工作压力大,工作为生活所困,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毫无幸福可言。在教师“德福一致”的规律下,这种情形势必影响到幼师进行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动力。教师待遇的改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生存状况。到目前为止,幼儿教师的待遇虽然在不断地提高,但仍然无法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出现幼儿教师择偶难、住房难、医疗保障低等问题,导致幼儿教师压力大,幸福感指数不高,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加之,受资金和政策方面的限制,中西部地区较少能提供机会和条件,难免造成师资的流失与转移。[9]因此,培育幼儿教师师德的首要条件是解决幼儿教师待遇低下的问题。首先要逐年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尤其是要解决合同制幼儿教师的工资问题,缩小其与在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的差距。其次,应设立幼儿教师待遇补助金,用于补助“五险一金”等方面的资金缺口。再者,要制定教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聘制度,加大师德评比比重。最后,完善学前教育经费的问责机制。监督相关部门执行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视责任情况可对负责人进行罢免。

(二)“火候”恰当:建立相关法律、规范

火候是“烹小鲜”的关键。火候过大,容易烧焦、烧糊;火候过小,易产生回生的食物,不仅味道欠佳,对人体健康也不宜。法律就是一个调节器,对幼师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向与规范作用。如果缺乏强制性作为后盾,一些职业素养较低的幼师则会为所欲为,譬如一系列的虐童行为。因此,亟需出台专门的《学前教育法》,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条文规定以及强制性的措施,包括对虐童等一系列侵害儿童利益的行为进行惩罚的具体的法律法规,从而加强对幼师虐童行为的打击力度,使少数行为不端的幼师收敛暴行,不再侵害儿童。上文已论述专门的《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培育幼儿教师师德的保障。在法律未出台前要做的是立法前的相关准备。一方面,需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比如:江苏、北京、青岛、广州、上海等省市已先后制定实施了《学前教育条例》,可为全国性的立法提供重要的经验与参考;[10]又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学前教育立法及其实施经验均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学前教育立法的原则,不仅要立法,更要立良法。以下几点不能忽略:其一,遵循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包括:“强化学前教育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强化学前教育的公共性与公益性;以公平和均衡为基本立法价值取向,优先保障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11]其二,以宪法和《教育法》、《教师法》为直接依据。其三,突出幼儿教师师德的规范性,明确教师的职责范围,力图使其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三)“无为”而治:提倡幼师道德自我修养

“无为”并非意指无所作为,什么都不做。而是在“烹小鲜”的过程中,在配料和火候一定的情况下,不宜过多翻动,否则,“小鲜”易碎。同理,师德建设最主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任务,并且教师本身具有自我修养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倘若干涉过多,则会使教师师德的自我修养流于形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师德活动上,则会使幼儿教师的自我修养失去主动性和自我反思的空间。如上所述,幼儿教师的师德培育作为人特有的一种自身活动,是人性的一种基本需求,亦是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人的本质存在于“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4]96而自觉的活动就是目的性的活动,自由的活动则是康德所言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对此,我们认为培育幼儿教师师德不宜过多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活动,这样会导致道德培育的内在驱动转化为外在要求,不利于形成道德自由。对于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学界涉及很多,大多是基于心理学范式从知情意行角度出发的,视角相对单一。因此,可从幼师每日所面对的教育关系出发,借鉴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一省与职业的关系;二省与人的关系;三省与教学的关系。具体包括以下七条:乐业、律己、爱幼儿、尊家长、敬同事、教学内容求真、教学方法求美等。自我反省是意识不足乃至不断改进的前提,同时也是不断审视自己内心,实现内在“良心”自我洗涤的应有之义,幼儿教师只有经过“三省”,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教育关系,为“育师德”奠定基础。

作者:童宏亮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234.

[2]曾钊新,等.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12.

[3]彭柏林.道德需要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

[6][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42.

[7]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1.

[8]袁贵仁,郑富芝.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21.

[9]崔方方,洪秀敏.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0(24):20-24.

教师培养策略篇2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一、“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相对于高等院校我国中职院校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专业老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双师型”教师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空前提高。职业学校与学生越来越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但仍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2004-2008 年连续五年来,职业院校生师比为 18:1,距离教育部提出的14:1 的目标差距甚远。 “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了“双师型”教师普遍工作量繁重,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和日常管理等琐事,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往往只能求量舍质。教师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参与学习与培训,这给“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策略

(一)教师方面:教师要走向自我发展

“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不仅是职业学校、企业和政府的事,更需要教师自身的重视。只有教师个人有自我提高的愿望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双师型”教师建设,才能尽快成长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成为可能。

(二)职业学校:创设“双师型”教师建设良好的环境

1、立足培养,积极引进,逐渐完善教师引进制度

“双师型”教师数量的短缺成为职业学校发展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职业学校必须做好教师引进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所聘用的教师质量。对新教师的引进、任用不仅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教师队伍的梯队化建设。因此,这就要求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缓解当前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现状。

2、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评价制度

(1)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人的行为具有动机性,激励关键在于激发人做事的动机。“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乱。”激励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一套理性制度化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客体围绕行为动机相互作用,进而鼓励客体行为沿着即定行为导向持续增进的方式。公平理论则认为:一个人在自己因工作成而取得报酬后,不但关心所得到报酬的绝对量,而且会比较所得报酬与付出劳动之间的比率,同其他人进行横向比较,根据对比的结果决定今后的行动。因此,制定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是加快“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关键。

(2)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建立“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参照其职务和岗位职责,结合其在该岗位的培养结果和所作贡献来综合评价。依据教师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晋升、加薪、培训等方面的有效凭证。“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应实现多种方式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多评价主体结合,注重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建立完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3、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化

企业生产一线除了具有最新的技术、工艺、设备外,还有着丰富的实践案例,这些都是理论的来源,也能够有效检验理论,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最好的场所和课堂。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也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视和认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中都明确要求“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三)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确立企业、行业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地位。同样地,“双师型”教队伍的建设亦需要发挥企业、行业的引领作用。纵观世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多样模式,但其共同点在于:企业、行业主导作用的相互融合。但是,在我国,企业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对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一般都停留在鼓励或倡导层次,存在职业学校“一头热”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企业需要在以下方面予以重视。

(四)政府方面:提供“双师型”教师建设良好的政策和经济保障

政府介入校企合作,并不是作为合作主体,即政府的功能并不在于直接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而是发挥宏观调控功能,为校企合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政府在推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职责:一是对校企合作进行宏观领导,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二是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约束与激励相结合,规范合作行为,为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培养策略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32-02

目前,随着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我国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实践技能的培养上。通过培养满足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打造独特的市场优势。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要素。

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作用与影响力分析

(一)在专业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离不开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一流的双师素质教师能够敏锐地洞察市场的需求状况,及时了解岗位信息,准确把握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双师素质教师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于市场实际需求,使课程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二)在技能培养方面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打造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很多院校要求学生必须同时获取毕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准许毕业。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有夯实的理论教学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并且能和企业合作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而双师素质教师正符合这样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理论、技能双重优势,承担理论教育的名师和实践行家的双重角色,切实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三)在教师发展方面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方面从浅入深的发展历程。高职教育能否快速发展决定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达到双师素质的综合水平,学院才能有条件实现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才能发展。双师素质教师成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现状及成因分析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为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不断从各种途径引进教师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的教师是基于这种情况,直接从学校招聘而来,被称之为“门到门”教师。这些从学校毕业直接就到高职院校任教的教师,进校前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很少甚至没有,进校后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项目少等原因而导致实践锻炼的机会又很少。从而造成教师缺少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匮乏。一少部分引进的双师素质教师,由于工作的转型也难以维持与企业的联系,所以引进的双师素质教师素质出现退化,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

为了引进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特色的双师素质教师,学院要不断拓宽教师的引进渠道。盲目引进行业的高级工程师来转岗任教,虽然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技能水平非常高,但是他们没有教学经验,缺少对高职教学的了解。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能只能通过进一步的高职教育培训才能完全传授给学生。而有些高职院校不重岗位培训,录用即上岗的做法亦导致双师素质教师质量有所下降。

三、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

(一)强化教育素质培养

1、经常开展校内外的专业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加强校企之间、校校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科研能力都得到促进和补充,大大提升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专业经验交流活动通常有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两种方式。校内专业交流活动主要是以同行交流为主要形式。专业教师彼此之间由于在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方面优劣不一,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可以互相扬长避短,共同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师资队伍素质;校外交流主要有校校交流和校企交流两种形式。校校交流活动是指高职院校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它主要是采取参观学习、专业研讨等方式使同类院校的相互切磋,共同探讨专业建设等方面问题,从而共同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主要是以每学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会员通常是由教师和相关的业务人员组成。通过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向等相关信息,使教师实用性理论教学水平和技能性实践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2、定期进行高职教育理论培训。高职院校为了满足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不断从社会引进教师。引进的教师一部分是学校毕业生和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的执教水平和高职教育相关理论都十分欠缺。通过邀请教育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培训,可以使教师更为准确地了解高职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及工作技能,为加强双师素质队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1、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有计划地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项实践训练。通过教师轮流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实践锻炼,使教师掌握新知识,了解新技术,熟悉新流程,理解新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使教师在外训中懂得自己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掌握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握实践锻炼岗位的知识结构,教师将锻炼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及前沿技术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给学生,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定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应该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使参差不齐的师资队伍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或行业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经过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并通过最终鉴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针对理论水平基本满足高职院校的“够用”标准,而实践经验又丰富的教师,可以通过个别的指导,使他们快速掌握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并且让其参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3、对“门对门”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高职院校的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这部分教师虽然理论水平基本能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但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较好的途径,教师的岗前培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前,首先进行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并相应地到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定期实践锻炼。

4、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应全面推行“双证书制”。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能将课堂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从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是十分必要的。使专业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又能培养技能水平,胜任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辅导工作,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双师素质的素质标准。

5、推行“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机制。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要任务。“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机制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育资源的优势,以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技能的生产、科研有机结合的一种办学机制。通过产学的结合,使高职院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提供有效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及科研单位建立高职院校的“产学”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基地实践。使教师能不断的了解前沿技术,掌握新的理论知识,掌控企业和社会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不断丰富和改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

(三)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双师素质教师是专业教师的追求目标和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被各个高职院校纳入学院发展的长远规划中。根据专业教师的经历、学历和教学水平等相关因素,制定出符合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制度和培养计划,建立相应的双师素质教师评价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是激励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的必然条件。通过精神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方式,鼓励专业教师通过提高学历、挂职锻炼、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来提升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培养策略篇4

关键词:高校;师资培养;英语教育;策略;问题

自进入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迅猛,通过加强国际贸易往来合作以及国家间政治文化活动的展开,我国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经济领域发展形势的一片大好直接对专业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英语教育课程的投入,深化高校英语教育师资建设,针对高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英语专业人才。

一、当前高校英语教育师资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政策不断发生转变,高校扩招现象使得学生数量在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导致部分高等院校无法满足当前的形势,出现学校宿舍等硬件设施不完善以及师资短缺等问题。面对学校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一些地区的高校对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师教学素养和学术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挑战,部分高校暴露出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一些学校由于对教学质量的把握不严谨,造成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把握也是差强人意。尤其对现代高校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逐渐放宽要求,在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师资数量等方面发展都相对滞后。面对这些问题,教育界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高校英语教育课程存在的相关问题要从师资培养建设本身出发,从本质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英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

1.教师整体质量下滑。首先,根据近几年的高校英语教师学历统计情况来看,一些高校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成正比。尽管近几年的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学历整体有所上升,但是,硕博学历的英语教师在高校英语教师队伍中的比重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其次,一些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一些高校英语教师将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教学上而忽视了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作为高校教师工作重要的一环如今已经成为制约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公共学科的高校英语教师人均科研成果极少。2.教育观念及教育理念的滞后。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集中力量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高校英语教学人才,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大力度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于当前英语教学过程提出了改革的强烈要求。由此可见,陈旧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对英语教学的需求,这就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体系相对不合理,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英语学科开展的课程。随着社会对英语语言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开发和利用,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应用英语、商务英语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科目。然而,现有的英语教师的知识储备可能无法同新开设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相吻合,就会出现专业知识储备不完善或者教育理念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高校英语教育师资培养途径

1.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高校英语教师的培训内容,不仅仅要集中在专业知识的扩充上,更多的是要加强高校教师师风师德方面的建设。各大高等院校在加强教师基本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基础上,要将师风师德方面的培训加入到高校英语教师培养计划中去。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增加对优秀英语教师及高层次人才的引流力度。通过丰富的社会英语教育资源公开向社会募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英语专业人才,大力培养和吸纳英语学术骨干教师。2.增加学术交流合作机会,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在合理安排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给予优秀的学术型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学术的探讨中提升自我的空间,通过同行业人才的交流和探讨开拓思路,交流新的技术及学术成果,使学术型高校英语教师创造更高的学术价值。对于研究型的高校英语教师来说,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能够在遇到研究瓶颈时通过学者间的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解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且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高高校英语教师完成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有效激发研究型英语师资的研究热情。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课程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加大力度投入高校英语教育师资培养项目中来,可以为高校英语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能够确保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稳步推进。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要把发展高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结合起来,只有加强高校英语教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国家对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计划顺利展开。针对当前高校英语教育师资建设问题,重中之重是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注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使我国高校走上英语教师专业化的良好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谢芸,董宁.高校英语教学师资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

[2]刘炜.高等教育视野中的新课程小学英语师资培养问题与策略——以湖南省为例的优化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3]黄广芳.走出我的象牙塔:英语教师职初教学生活案例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

教师培养策略篇5

【关键词】科学品质;合作精神;教学能力

21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化的时代,是充满了竞争和挑战的时代.

当今,国际上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发展科技才能在世界有一席之地.要提高、发展综合国力,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发展,师范必先行.因此,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教学能力的新型教师,是我们师范院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树立科学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精神的策略

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与80年代的师范生比,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不能承受挫折,缺乏社会责任感,学习缺乏主动性.针对这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做了如下改革.

1.数学家事迹的激励作用

数学漫长的发展史中,呈现出很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数学的发展,献给了人类知识的进步.数学的发展史中含有丰富的感人的故事,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教育学生的素材.因此,数学家的事迹在数学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数学能力和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对数学专业的师范生建立良好学习品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具.

2.数学在不同时期的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鞭策作用

数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每个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通过学习数学史的内容,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通过数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品质,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还可以考察历史上的数学思想方法,强化数学素质教育.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的策略

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应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团队精神更具有时代内涵,更符合时代精神.在师范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团队精神有重要意义和现实迫切性.有了学习的团队精神将为以后共同研讨和教改打下良好基础.

1.学习小组,培养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形成合作学习小组,师生共同制定如下数学内容.

(1)主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应讲哪些内容,如何落实这些内容,如何引课,选择哪些例题,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讲解每个例题及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本节课的能力目标,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有哪些方法和技巧等.可以边学边讲边完善,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安排小组的一名成员讲解相关的内容.

(2)通过小组成员再次对上述的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对上述的同一个问题进行改进,之后再安排小组的一名成员对相同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反复推敲直到全体成员满意为止.

(3)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各个小组把讲解最好的成员派到其他小组再去讲解各自小组研讨的内容,新的小组的同学再提出改革的方案.通过以上的交流,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们得到最多的知识;同时,使爱学习的学生对学好数学信心十足,不爱学习的学生开始对数学有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2.课外活动,促进合作意识

开展不同形式的班会和团会、课件制作和教学研讨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好处.在这样的实践中也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好处和重要性,促进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交流学习的好习惯.不但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知识结构,为以后从事工作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师范生素质培养的策略

1.加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1)早读课成为师范学生练习胆量和提高语言表达的良好平台.

(2)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师范生的素质.

(3)实行导师制,全方位地指导师范生讲课和见习、实习和班主任工作.

2.重视师范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现今的教育事业常常出现教师违法的行为,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分清他们的角色.我们通过开展周班长制、周班报制、周组织学习制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尊重和理解他人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3.重视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根据小学教学的需要,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减少了高等数学课,增设了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课和小学数学、小学语文教法课、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小学数学课件制作课,还开设了与小学相关的音乐、舞蹈、绘画、体操等选修课.通过平时抽考和期末严考的形式给学生学科分数,为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奠定了必要的知识.

通过以上的三个策略的实施,使数学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综合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培养了一批知识过硬、教学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小学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1]龚慧明,张涛.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教育[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

教师培养策略篇6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专业技能

一、背景

随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发展,教师的职业能力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如何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找寻符合当下要求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发展迅速,从已有的资料来看,不同领域学者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内容、特点、任务功能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且对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剖析。但总体来看,关于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目前更多的是对其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上,对于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1]

二、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目标

明确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目前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现状,针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对高职院校开展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借助文献对比、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研究方法,论述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缺陷与不足,并为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具体实施、评价方式和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2]

(二)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大量关于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文献,着重考察近五年职业能力内涵的发展,对比不同的概念论述,明确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以笔者所在南通地区高职院校为例,将典型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考察限制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教师自身内因方面的影响,从而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高职院校广大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借鉴。在南通不同高校分别发放问卷500份,问卷对象覆盖了不同年龄和职称,针对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问题,汇总后,对南通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现状有大概了解,同时作为问卷的补充,对个体教师进行随机询问,获取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内容,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之处。[3]

(三)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此阶段做好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研究、分析,较为准确地把握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困境,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更具准确性、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2.实施阶段。以南通地区的高职院校作为实证研究范围,通过对影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其中影响和制约教师职业能力困境的因素,通过创新教师发展教育理念、更新教师职业能力内容、丰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方法、完善教师发展体制机制,探讨符合“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模式的对策。3.完善总结阶段。总结前阶段的汇总结论,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与发展模式的对策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且在新的测试组中进行实施、对比、分析,从而最终形成一套更为有效的方案。

三、影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如上表1分析,目前大部分教师认为,影响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提升职业能力缺乏动力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还是认为职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认同职业能力对职业发展的决定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提升动力还是比较缺乏的,没有明确的规划,也没有主动提升职业能力的要求,这种动力缺乏有内在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个人性格、意志力等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职称待遇、工作环境等。

(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缺乏场所

部分教师还是具有个人职业能力发展追求的,但是,由于目前实验实训条件以及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方式的限制,也制约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缺乏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场所。没有真正的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会慢慢脱离,逐渐地丧失时效性和先进性。

(三)教师职业能力缺乏评价方式

虽然高校和教师在理念上都比较重视职业能力的发展,但是在问卷中体现的调查结果是,高校还是以科研作为“指挥棒”,多以文章发表和课题申报为主,在职业能力方面缺乏评价体系,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也就没有办法在职业能力的方面对教师产生促进作用,造成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滞后。

(四)教师之间缺乏职业能力竞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校“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现代学徒制要求理实一体,参加技能大赛或者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没有竞争机制,使得教师缺乏激情,也就没有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动力。[4]

四、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职业发展自我需求培养

在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自我需求作为内因的首要因素,是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动力。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进修和培训,使得高职教师有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的强烈意识,帮助高职教师制定出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让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参加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机会,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高职教师企业工作站

学院派送高职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高职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人员一起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以此为基础搭建平台,构建高职教师企业工作站。工作站可以使得教师生产实践制度化和规范化,也尊重了企业的盈利需求。固定的工作站可以承担企业的生产任务,而且不需要企业负担人力成本,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学院可根据教师发展要求,制定教师实践计划。这样既满足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同时也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师资保证。

(三)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既强调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也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强化自身专业技能。评价体系也是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风向标,明确了作为高职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有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规划。完善的有效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评价体系,对教师自身也会产生促进作用,能够激发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与发展的积极性。

(四)教师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强调,应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影响。“现代学徒制”要求教师能够理实一体,参加技能大赛或者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普教看高考,职教看大赛”,各类技能大赛往往能反映专业的前沿发展水平。教师如果想指导教学实际,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首先自身要具备参与相对应的职业能力,技能大赛准备过程也是教师通往高水平科研的台阶。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评价方式,在引导教师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方式下,单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考查方式,促进高职教师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傅晓斌 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盼盼.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3.

[2]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

教师培养策略篇7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与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成为当前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潮流,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效果,因此,探析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与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学会会议将信息素养的定义为:一个人具有能力去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寻找、评估与使用所需要的信息[2]。1990年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在的年度报告中提出了信息素养人的标准: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采用批判性思维, 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3]。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发表论文,教育信息化。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识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这要求个体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能够意识到信息的作用,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信息知识是指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信息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则是指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信息素养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能力则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伦理则是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

二、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 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4]。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从思想意识到行为态度都进入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率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可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已成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维系着中华民族教育复兴的重大使命。

2. 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数量激增,形成了庞大的英语学习群体,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外语教学的需求。为此,教育部提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发表论文,教育信息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提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5]。可见,高校外语教师肩负着教学改革的重担,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

3. 是教师终生学习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普及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由知识的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工作重心也由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如何有效地获取、评价、处理和使用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使得各学科之间不断相互渗透和交融,高校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急需不断地拓展与更新,再学习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因此,终身学习成为高校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才能进行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适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与策略

1. 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1)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指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包括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整合的教学观摩与教学研究等。校本培训的特点是时间可长可短,形式灵活,针对性强,因而是最具活力和效力的师资培训活动。

(2)共同体培训。共同体培训是把本校与周边高校和培训机构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最佳的培训组合。共同体培训为教师的分散研修提供同伴协助和观摩示范的机会,有利于教师之间彼此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资源、教学经验及教育研究成果,使他们自觉地把集中培训所接受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能力。

(3)网络培训。网络培训是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交流互动、共享经验、协作研究的桥梁。通过网络培训,学员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不仅提高了信息技术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信息素养。网络培训的另外一个优势是教师可以针对特定对象制定教学计划,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科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4)自主研修。指非组织性的、自发的教师自我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主要包括: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杂志:参加网上教育论坛的专题讨论、经验交流、自我展示;积极参与各种教学研讨会等[6]。自学研修活动特别有助于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发表论文,教育信息化。

(5)校际交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培训策略,广泛邀请兄弟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行业的专业人才进校进行培训与指导。与此同时,组织本校专家和学科骨干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

2. 信息素养培训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要突破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瓶颈,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要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首先要使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氛围

良好的信息教育氛围是培养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外在动力。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信息技术讲座,使教师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信息知识,了解信息法规并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展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扩大信息技术在校园服务体系的应用,使广大教师在充分享用各类信息资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各项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能的积极性。这样,在浓厚的信息化氛围中,教师自觉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从而使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3)制定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规划及评估体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对于教师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促进角色转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紧扣教师职业和个体特征,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着眼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全方位、多途径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体系,实现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与教师角色转换的双重目标。发表论文,教育信息化。同时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动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水平,形成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与教育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进行多层次的培训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多层次的培训。一般说来,首先是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使教师能够轻松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其次是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方法。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向外语教学实际的策略和方法。然后是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的研习,培养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发表论文,教育信息化。

四、结论

教育信息化给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教育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方法、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教师是这场变革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为这项长期的培训工程制定目标和规划,开发一系列能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课程。发表论文,教育信息化。教师本人也应积极参与学习、探究与实践。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必将推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2][3]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王铁江.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7,5.

教师培养策略篇8

(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教师的态度对全纳教育的实施有重要的影响,师范生的全纳态度对他们就职后的态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我国师范生对全纳教育的认识不足,态度上倾向于消极。本文归纳了影响师范生全纳态度的两个因素,即学习特殊教育课程和与特殊儿童的接触,并从这两个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培养师范生积极态度的策略。

关键词 :师范生;全纳教育;态度;培养策略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49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108—02

收稿日期:2015—01—10

作者简介:李璠(1981— ),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刘文璐(1987— ),女,河南南阳人。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一、引言

全纳教育理念于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被提出,现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全纳教育是指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1]在我国,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我国排斥、歧视残障儿童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残障儿童走入校园的机会还是很少。2014年初,教育部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发布后,我国的全纳教育全面推进,未来会有更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这对普通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已有研究表明,全纳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对课堂氛围和学生成就都有着重要影响。职前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对他们就职后的态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态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影响师范生全纳教育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探讨师范生全纳教育态度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普通教育师范生的全纳教育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二、师范生全纳教育态度调查情况

国外研究者对职前教师的全纳教育态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有研究显示,大部分职前教师对全纳教育持积极态度,支持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纳入到主流班级;也有研究指出,大多数职前教师对全纳教育持反对态度。我国研究者对师范生的全纳态度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万莉莉采用自编的问卷《大学生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对478名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大三、大四的师范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缺乏深入认识,态度倾向于消极。47.5%的被试听说过随班就读,学习过相关课程的仅占5.6%,48.9%的师范生不确定随班就读是否会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3]孙立双和杜芬娥对某高校的380名师范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调查结果与万莉莉的调查基本一致。

三、影响师范生全纳教育态度的主要因素

(一)是否学习过特殊教育相关课程

职前教师参加特殊教育课程的学习或培训,会对他们的态度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万莉莉的调查显示,学过特殊教育相关课程的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显著比没有学过的更加积极,孙立双和杜芬娥的研究支持了上述结果。Varcoe和Boyle的研究也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即接受过特殊教育相关培训的职前教师对全纳教育表现出积极的态度。[5]由此可见,学习过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范生入职后可能会更好地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二)是否与特殊儿童密切接触

国外研究发现,群体之间的接触可以减少人们之间的偏见,从而提升群体的关系。教师多接触有残疾的儿童会对实践全纳教育更有信心,更愿意把各种类型的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纳入到自己的班级。Crowson和Brandes提出了职前教师反对全纳教育的预测因子,其中与特殊儿童密切接触是一个负向预测因子,也就是说,与特殊儿童接触越多的职前教师对全纳教育实践反对的程度越低。[6]孙立双和杜芬娥的调查显示,师范生是否参加过向特殊儿童献爱心活动与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呈显著相关。

四、师范生全纳教育态度的培养策略

教师对全纳教育的态度对全纳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他们在实施全纳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首要的责任。因此,应该努力培养师范生对全纳教育的积极态度,确保我国全纳教育顺利开展。

(一)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中已开设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的院校还较少,这是师范生全纳教育态度消极的首要原因。为了转变师范生对全纳教育的态度,必须重新思考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普通教师教育中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课程。第一,增加特殊教育基础理论的必修课程。对于特殊教育概论、全纳教育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需要以必修课的形式普及特殊教育知识,让师范生对全纳教育有基本的认识。第二,开设特殊教育领域某方面内容的选修课。把各种障别儿童教育、特教技能(如手语、盲文)等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师范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第三,设置全纳教育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去开展全纳教育的学校见习,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场所中直观感受如何教育特殊儿童,以推动全纳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二)增加师范生与特殊儿童接触的机会

英国的全纳教育专家开发出一套全纳体验三位一体项目(TIE),以培养职前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积极态度。[7]TIE项目是通过增加职前教师与残疾人接触的机会,改变职前教师的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其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全纳教育。这样做可以加深职前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理解及对自己态度的认识,为他们未来实施全纳教育增加信心。调查显示,TIE项目在英国实施的效果较好,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要培养师范生积极的全纳态度,就要给师范生提供与特殊儿童亲密接触的机会,增加他们的真实体验,尽早学会如何去关心和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师范院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志愿者到一些特殊教育学校或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参加实践活动。还可以举办各种关爱特殊人群的活动,如学习手语歌、关注残疾人日等。此外,师范院校还应加强与残联、慈善机构、社区的联系,充分利用这些相关的资源给师范生提供接触特殊人群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与反思中形成对全纳教育的积极态度。

五、结语

全纳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力军,我们要重视对师范生的职前培养。除了让师范生学习特殊教育相关课程,还要加强他们与特殊儿童的接触,以促进他们形成对特殊儿童积极的接纳态度。为了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创造更好的全纳教育环境,高等师范院校需要不断完善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全纳型教师,最终推动我国全纳教育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Z].2014.

[3]万莉莉.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1).

[4]孙立双,杜芬娥.本科师范生融合教育观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

[5]Linda Varcoe,Christopher Boyle.Pre-service primary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4(3).

教师培养策略篇9

一、民法思维的特点

民法思维是指按照民事法律的逻辑和理念来分析、解决民法问题的思维。民法思维是学习民事法律人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民法学习当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的法律思维能力之一。一般而言,民法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民法理念的强化。

(一)民法思维具有抽象性

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性,而现实中发生的一个个民事案件则具有特殊性。在分析民事案件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将案件的焦点问题从案件本身抽象出来,并使其与相关的民事法律原理、规范相衔接,最后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民事法律关系体现的是与公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它无疑是纷繁复杂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案件事实背后本质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而分析、推理,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民法本身就是由具体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抽象而来,民法所涵盖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法律关系等概念均具是抽象的,所以必须培养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与之相衔接。

(二)民法思维强调逻辑性

民法知识体系是依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看似繁杂,其实内部都是环环相扣的,点和点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粗糙地糅合、堆砌在一起的。民法有自己总览全局的调整范围、调整原则以及调本文由收集整理整手段,这些综合性的规定限制约束着民法分则的具体内容的实施。可见,民法总则和民法分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民法分则的内容不能逾越总则的概括规定。所以,在民法学习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民法思维中的逻辑性。掌握逻辑性就好比顺藤摸瓜,势必会让我们的民法学习事半功倍。

(三)民法思维强调独特的民法理念

我国民法是在借鉴、吸收、继承法德大陆法系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体系。民法经过悠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度概括性的民法理念,这些民法理念是民法体系的精髓和支撑,他们在民法体系当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一般来说,民法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在民法当中公民平等的享有民事权利和平等的履行义务,所以民法理念包括私权至上、主体平等以及私人自治。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民法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法律人的全面培养。相信学了法律,但是不能利用法律解决案件,是法律人的耻辱,也是现今法学教育的悲哀。社会需要的是实干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的书呆子。法学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实现法律的价值,而不是将法律知识束之高阁。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有利于法学教育的实现,即法律人在脱离的学校之后,能够运用自己的民法思维能力灵活而又具有创造性地解决所面对的纷繁的民法问题。另外,民事法律关系其实也是法学教学必须达成的最基本的而又无比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民法概念分析能力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对所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民法概念可谓民法体系的基石,我们在民法学习中首先接触到的便是民法概念。民法概念是相关民法问题本质特征的整合,有着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培养民法概念分析的能力,掌握概念当中的要点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无疑有利于整个民事法律体系的学习。民法概念是民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认同,它将民法的相关内涵以简短的句子、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够给法律学习者更加深刻和直观的印象。所以,培养民法思维能力应从分析民法概念开始。

2.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

民法条文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民法条文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即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一定的法律后果。民法条文是根据一定的立法精神制定出来的,民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均体现在其中。严格来讲,几乎没有一个法条能够独立解决民事法律问题。所以,在规定同一问题的不同法条中,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法条的性质,才能解决适用问题。一般而言,法条有任意性法条和强制性法条、不完全性法条和完全性法条、上位法条和下位法条以及同位阶的法条,这些法条之间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只有对相关法条进行分析,才能适当的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有利于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3.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

立法分析是培养民法思维的重要途径。法律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朝令夕改无疑会导致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但是,法律又不能一层不变,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变,法律也必然要与之接轨。否则,用已经不适宜的法律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当然不能获得法律所追求的正义,法律的权威也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力。因此,立法的演变方向一直都是朝着更加贴近现实社会、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法律当中蕴涵的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就民法来说,无论其立法如何改变,其保护平等主体私权,禁止公权力的强行介入的理念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不仅可以让人了解到民法立法精神的改变和民法立法完善的进程,还可以让人从立法演变中领会到民法逻辑的完善,这无疑有利于提高民法思维能力。

教师培养策略篇10

一、以学促行,加强培训,增强新入职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集中组织新入职幼儿教师全面系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岗前培训,可增强新入职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新入职教师把《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让新入职教师更清晰地进入职业角色,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具体属性。通过观摩、操作、主题讲座、分组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活动,使新入职教师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特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及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并尽快熟悉班级保教工作的细则要求;清楚幼儿园具体的备课要求;知道视频展台、电脑、打印机、卡座的正确使用方法;清楚本园教研会议和学习时间;了解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如何与班级教师进行配合;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及简单的急救处理方法,等等。

二、以师带徒,以思促教,提高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让幼儿园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以一对一的“传帮带”方式带领新入职教师快速地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让新入职教师在与老教师的合作过程中熟悉幼儿园的工作流程,了解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学习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多种教学方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从而顺利渡过职初阶段。通过“传帮带”使新入职教师主动发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反思,有效地促进专业成长。通过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工作日记,记录和梳理每天的工作内容,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幼儿差异背后的原因及需求,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总结并探索积极有效的实施策略,从而更细致地了解幼儿,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教研技能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的结合”,通过研磨课这种推敲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执教者对亲身经历教学过程审视分析的“亲历性反思”,观摩者通过对同伴教学行为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观察性反思”,以及所有参与者可能进行的“反思之反思”,从而具体、直观地结合自身教育行为存在的优点与缺点取长补短,使新入职教师对《纲要》的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幼儿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学习到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开展“一课多磨”活动,如:“同课同备”(同一个内容,几位教师共同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分别组织活动)、“同课异备”(同一个活动内容,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活动过程),让新入职教师在自己上课和观摩其他老师的活动中,学习到有经验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技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教研能力,快速成长。

四、“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激发新入职教师的创新能力

注重观摩学习,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和优秀幼儿教师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让新入职教师在专家的引领和同行的讲解中,了解到幼儿园活动开展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和具体实施办法。在专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中丰富幼教知识,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方法。还可分批派送新入职教师参加如“国培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园外培训,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对其他幼儿园的园所环境的参观,以及对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观摩,拓展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新思路,激发其创新能力。

五、搭建平台,规范运作,建立训练与考核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