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诗词十篇

时间:2023-04-05 15:01:59

关于冬天的诗词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1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2

《唐诗素描》与传统的关于唐诗的释义迥然不同,它以原诗为载体,在准确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联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如画的散文,在散文化的形式下再现了唐诗的意境。

《唐诗素描》精选作者十年来创作的120篇优秀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讲,《唐诗素描》是对唐诗的再创作。曾冬是一位诗人,他对文字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感情的把握之准,简直让人无可挑剔。作品中的语言既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又质朴自然,体现出一种厚重感和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在选择词汇上和词汇的构成上作者也是别具匠心的。比如在选择词汇上,作者注重选择“阳光”“静谧”“远方”“温暖”等轻快且有深意的词语;在词汇构成上,作者擅长使用平实自然的叠词和叠字来丰盈作品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作者根据自己内心情绪的变化而变换着语言的节奏,看似随意,其实饱含着作者充沛而复杂的感情,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作者的想象是大胆而且前卫的。在《送友人》里作者如此阐释“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终于要分手了。一个人望着另一个人,不说话,只把一颗心,装在另一颗心的心里。一匹马望着另一匹马,萧萧长鸣,眼里是无尽的哀伤。挥手的刹那,有雨,打湿了春天的背景。”凝练的几句话,将送别友人时留恋难舍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马》里:“诗人突发奇想:什么时候,我能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骏马,一匹装束华丽的骏马,在这清凉如水的秋夜,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漠,如鹰般飞快地驰骋,自由的奔跑,忘掉世间的一切束缚和烦恼。诗人抬起头,望了望依然朦胧、依然空旷的远方,忍不住为自己天真的想法笑了。”这就是曾冬的想象,既有天马行空般的不切实际,但内涵又如此贴近我们生活的本质、贴近我们的真切感受。

作者超常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使他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景观上悟出生命、文化和历史来。唐诗里的景观,他已熟知于心,他仿佛同唐诗里的山川景物、草木风情发生着强烈的共鸣。在《蜂》里,作者为蜜蜂打抱不平的同时,心里挂念着唐代勤苦的百姓:“蜜蜂啊,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唐代百姓的影子,勤心苦胝,豁达乐观。虽一辈子劳苦,而果实,却总被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榨取。”在《北青萝》里,作者领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尘”的佛家境界:“人只不过是大千世界里一粒微小的无色的尘土,一朵清晨绽放又在风中突然消失的无影的花,又何必再去在乎那些金钱名利、爱恨情仇?”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3

2014年9月10日,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在北师大考察时说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可见古代的经典传统文化已经引起了中国当代最高层的重视,毫无疑问,包括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华夏儿女的魂,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尤其是要植入到我们祖国的花朵-----孩子们们的心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职能的。我们这些语文老师们应该还一块传统文化的净土给学生,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提升语文能力,积淀文化功底,提高人文修养,打好传统根基。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分外重视抓住每一个教学机会,让迷失在名牌、追星和攀比的学生能更多的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美丽和魅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同时希望能以课文中的“点”带动学习传统文化的“面”。比如在文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中出现“君”“家君”“尊君”时,趁机为学生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称谓文化;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讲讲传统园林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在讲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人物对话时,可以讲讲传统礼仪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语文课堂的文化环境。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 ,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让学生在苏轼的诗和老舍的文中体会杭州西湖的春意盎然和济南冬天的温情脉脉。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词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在教学琳琅满目的古典诗词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学生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渐渐的学生喜欢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识了许多著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成为他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学生认识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学生认识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有的学生读懂了李商隐,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们还一起探究民俗民情,尤其是在八年级下册当中,我们不仅领略了《黄河颂》和《三峡》中的旖旎风光,还在《春酒》、《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中领略到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更是致力于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从课文字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内涵;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著作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学生的质疑入手,挖掘文化意趣。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时,我从“分歧”这个情节切入,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在“走大路”和“走小路”上进行选择,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伦理道德的理念,以及浓浓亲情中寄寓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细致而系统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我也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意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同时,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了众多对传统文化的探求,如七年级的《戏曲大舞台》、《黄河,母亲河》,八年级《古诗苑漫步》、《到民间采风去》,九年级《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

例如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文学、戏曲、表演等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我们努力指导学生在戏曲文化上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搜集地方剧种、著名表演大师、剧作家等。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名人成才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4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那你知道冬至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年冬至节气的最美古诗词20首。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春从天上来·冬至日元王丹桂】兔走乌奔。竞西没东生,四序潜分。

亚岁方迎,万户千门。欢笑共庆良辰。

暗推移晷运,正南檐、爱日初新。

考丰凶,会银台占候,史笔书云。

玄元大哉造化,渐梅蕊飘香,槛竹偷春。

坦坦幽人,百福咸臻,默默养浩全真。

体冲和妙道,自然理、斡运蒙屯。

岁功成,六阴爻始尽,复建阳。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唐韦应物】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日宋苏辙】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奉和圣制冬至宋晏殊】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

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

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

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冬至祀先有感宋赵仲修】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齎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蚡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唐权德舆】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唐戎昱】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邯郸冬至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冬至宿杨梅馆唐白居易】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唐武元衡】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展墓偶成宋杜范】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嘘。

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

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

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

【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宋范成大】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

【至日早雪时郊祀毕壬寅之一宋晁说之】客中至日百怀忘,欣喜遥瞻上帝乡。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旧游鵷鹭浑如梦,寂对山河忽若狂。

罪籍半除犹望赦,渔阳遗种被恩光。

【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宋朱淑真】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现代诗歌昨天喝下熟透了的浓浓秋意

我们走在割倒的田野上抒情

今晨朗诵着北风草书的古诗

冻疮与梅花就像我们与爱情

初次相遇。油菜抽茎的声音

足以掩饰白雪羞涩的轻盈

红花草在牛的咀嚼中感受温暖

我们看见冰挂摔在地上,月光

支离破碎,撒在南方流动的河里

一条草鱼孤独来去,就像我们寻觅

伴侣。青蛙还在洞里长睡未醒

我们像一枚松果站在山顶枝头上

蓝天冷淡了太阳,鼓励我们坚持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5

儿童诗歌与诗化的语言文字,对孩子的精神健康成长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思维缺乏理性,不会抽象地认识事物,但他们的思维却有形象性,以及成人难以企及的丰富的想象力。儿童的视角往往新奇而有趣,儿童对事物的体验往往独特而贴切,儿童思维的模糊性与形象性恰恰暗合了诗歌的特性。因此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然而这并不是说,儿童自然而然就能下笔成诗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儿童的表达训练一直都是难点,说话难,写话更难,优美而又有创意地写话尤其难。这其中有一些客观的原因:①儿童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阅读量少、汉语语感不够,表达中普遍存在不清晰、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②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只提了要求,没有可操作的方法,也没有评价的标准,这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导没有实际意义。③语言文字输出的心理过程混沌模糊,具体语言点输出的思维过程也难以捕捉。因此,要让儿童成为真正的诗人,要让儿童学会优美地表达,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如何把儿童心中丰富的想象和创意形之于语言?

有效的语言表达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二是有语言素材(句式和词汇);三是正确组织语言。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仅仅是针对第一个条件而言的。在有效的语言表达训练中,教师要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激发孩子说话写话的热情;②提供典范的语言素材;③再现词汇、句式和让创意变成优美流畅的线性语言的过程,即语言输出的思维过程,引导孩子学会如何组织语言。其中,最难以突破的是第三个任务。笔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接触了赵国庆博士的思维图示,发现其中的用来描述相似关系的桥形图在引导孩子组织语言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桥形图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专门用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其形状就像一座桥,故名“桥形图”。桥的中间书写“相当于”,横线上方和下方书写具有某种关系的两种事物。在一幅桥形图中,各个横线上方和下方的两种事物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如图所示:

桥形图用来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在介绍某种事物、探索事物特征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在阅读课堂中,语言点的表达训练必不可少,创设多种类似的情境,运用某种语言结构练习说话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表达训练转换,优美文段的仿写最难,而桥形图在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典范优美的语言、生成相似语段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桥形图应用实例

结合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一课 ,具体说明桥形图在表达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找春天》课文里有一组结构相似而且优美有创意的话,非常适合进行语言表达的迁移训练: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我们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写一段类似的比喻句并且排比成段。

在充分启发孩子感受春天,进入阅读情境的基础上,首先用儿童的语言引导孩子寻找比喻句“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即要找到两样东西相像的地方:小草刚探出头,细细的短短的,和眉毛很像;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很少,眼睛也只有两只,很像;树木的嫩芽,小小的,像乐谱里的音符;小溪流动的声音丁丁冬冬,琴声也是丁丁冬冬。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本语言解码的过程,孩子说出一个教师就用桥形图记录一个,如图1所示:

接下来,通过语言启发、视频或者图画,带领孩子通过各种感官去看、听、闻、摸、尝,发现更多的春天的事物,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寻找更多的类似于课文中的那种比喻关系,并把自己想到的关键词,学着老师的样子填到作业纸上空白的桥形图上,如图2所示:

这样做的用意在于解决“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内容问题。教师做示范,学生学习如何利用桥形图,用关键字记录观察体验中的发现和想法,为下一步的精加工提供足够的素材。在学生思考完成此步骤时,教师要巡回观察,提醒孩子牢牢把握相似关系,把自己的创意正确地提取出关键词并填写在桥形图上,在初学桥形图时,孩子一个接一个写,很容易写着写着就悄悄地转换了原有的相似关系。

最后,教师示范如何利用桥形图的关键字生成与原来文本相似的句子。教师挑选几个桥形图上的创意,指导孩子把桥形图上的一组组关键词,变成一个个句子,详细展示从创意到句子的生成过程。通过几个鲜活的例子,再现语言生成的思维过程,为孩子下一步的写话提供范例。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桥形图和课文的典范例句,先说后写,书写成句,排比成段,修改润色。

通过这几环节,孩子们写出来的语言,有的精彩,有的平淡,但是基本上没有写不出来的情况,绝大部分都能写出3至4句。写出来的句子,基本上做到了文从字顺,正确规范,有的还不乏创意。虽然有部分重复,但有学习价值,因为这些句子经过了孩子独立的思维过程,他们做了一次语言表达的思维体操。同时,诗化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写出来以后觉得美滋滋的,很有成就感,找到了表达的快乐。经过多次的类似练习以后,兴趣浓、语感好的孩子还会迁移,平时读到一些诗歌的时候也会学着写一段。例如:

小蝌蚪游来游去,那是春天的逗号吧?

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桃花朵朵开,那是春天的笑脸吧?

柳条随风飞舞,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金黄的油菜一片一片的,那是春天的花衣服吧?

藤萝长出了长须,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这些文字都是孩子们通过细心观察后,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想象丰富,很有童趣。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在接触周围的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但是,这些新鲜、奇异的想法和生动、鲜活的形象需要有语言的外壳,才能成为真正的诗歌。对于语感不好,没有写作经验的儿童来说,如何捕捉和记录这份诗意,如何突破语言文字的难关理清思路、书写成文是诗歌导写的难点,而桥形图则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些难题。

三、桥形图训练语言表达的基本步骤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桥形图作为桥梁,分解了语言分析和综合的过程,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理解相似关系,文字变桥形图,利用形象的图去理解文本语言中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利用桥形图,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调动各种感官去看、听、闻、摸、尝,细心体会,发现并记录更多有这种相似关系的事物。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6

春天定然轻盈,夏天也必然爽朗,秋天更是秋高气爽。但是,谁又能体会到冬天的凝重?它的美丽与魅力,更是无可替代的。我曾说过:“单单几场雪,便可以概括冬天的美丽,让万人沉醉。”

一句诗说的好: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就是因为有了雪,我们才能感到冬天的风度和情调;就是因为有了雪,我们才能体会到冬天的欢声笑语和魅力无限。古今,有多少诗人未冬天作诗、作词与作曲?有多少诗人赞美冬天的美丽和壮观?当下过一场雪之后,你难道不觉得空气清新了很多吗?不觉得下过雪之后冬天的景色如此壮观、美丽吗?下过雪之后,你不觉得什么东西都是美好的吗?如:一棵柳树,经过雪的装饰和打扮后,别有一番风味。就算是到了土地里看一下那并没有长出农作物的泥土,再看一下那泥土上如鹅毛般的白雪,你不觉得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吗?

冬天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并不止这些。当冬天来到时,也许有人会说:“太冷了,冬天太冷了。”但我觉着这是冬天向人示威,让人们知道它的雄伟、它的凝重和它的壮丽,它让人们知道它——冬天是不可侵犯的!

冬天,是冷,可是这也是一个锻炼我们身体健康的大好机会。在冬天的早晨出去跑一会,不仅身体热了,还锻炼了身体,锻炼得不怕冷了。在凌厉的寒风中运动,需要顽强的毅力和精神,这不仅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力,还彰显出我们中华民不顽强不屈的精神,所以我才说冬天是锻炼的大好机会。

冬天还是伟大的,还是无私奉献的,它不仅留给人们洁白的飞雪、鹅毛般的大雪,还留给人们美好的景色,让人感受到冬天的美好与庄严。他还留给人们欢乐的白雪,让人们打雪仗、堆雪人。你要知道,如果下过一场大雪过后,你去和小伙伴、同学或家人打一场雪仗,体验一下冬天给你带来的乐趣,体会一下冬天给你带来的欢乐,真是别有一番韵味。打完雪仗后再蹲一个雪人,可以体会到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合作,知道要互相配合、团结互助。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7

【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创作技巧表现方式

1.绪言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它是由24首歌曲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由音乐所编织的抒情诗,这个音乐套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有12首歌曲,几乎每一首歌都表现出了作曲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诗人痛苦的内心挣扎,诗韵以及曲子的曲韵互相的融合和呼应,促使听众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考,余韵无穷。这组套曲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显现出了舒伯特作为19世纪最有才华和影响力的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的深厚的功力,非常具有探析价值。

2.《冬之旅》套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

2.1《冬之旅》的创作背景

要想全面综合的分析《冬之旅》的创作特色,就必须对创作者的生活背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注意到,舒伯特是在奥地利封建势力的控制中度过其一生的,在全面的文化专制影响下,人民的思想也开始变得非常的麻木甚至是堕落,在这种黑暗的统治环境下,作曲家经历了太多的黑暗,也碰了非常多的壁,满腹才华却又无计可施,更多的时候是沉浸在一种苦闷的情绪之中。正因为此,我们才在作曲者的作品中,感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忧伤,他的作品更多的呈现出了一种忧伤的情绪。《冬之旅》套曲中,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套曲中不仅包含了作曲家一如既往的浪漫主义的情怀,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2.2《冬之旅》的作品概貌

《冬之旅》套曲事实上是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诗歌改编创作完成的,威廉·缪勒作为德国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著名诗人,其作品所要表现的主要精神内核与舒伯特的作品不谋而合。这组套曲中的24支歌曲其实是根据一定的情节安排组合而成的,舒伯特作为细腻的作曲者,敏锐的观察到了诗人诗句中那种寂寥、悲悯的情感表现,并将其完全的贯穿到曲子之中。诗人在现实生活之中屡屡碰壁,无奈之下只能告别从小生长的熟悉的故乡,然后痛别负心的恋人,一个人走在冬天广阔寂寥的旷野之中,内心充满悲怆的感觉。冷风之中,风信标不停地摆动,河面早已是冰封万里,诗人饥寒交迫,在这种情况之下,甚至还要逃避恶狗的撕咬和乌鸦那令人极度厌烦的叫声,感受到的只是世态的炎凉,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和帮助,要想自己的后半生,注定要成为一个无助的流浪者。事实上,从内心深处来讲,诗人是非常渴望逃脱这万恶的社会的,他踏上不归的旅程,目的就是为了追寻一份难得的内心的清净。[1]

2.3《冬之旅》的创作特点

作为作曲家来讲,舒伯特敏锐的捕捉到了诗人的这种情感,并将文字有效的转换成了优美的旋律律,运用声调对诗句进行了巧妙的加工,既有高度的还原,也有着艺术的美感,整组作品表现出了浓浓的情感表达。这组作品也让我们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了浪漫主义的主张,那就是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也是不受约束的,情感更是如此,戏剧可以通过诗词表现,歌唱也可以与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完美的配合与交融。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舒伯特还创造性的摆脱了以前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的束缚,在谱曲的过程中,将诗歌的内容和韵律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曲子的旋律、和声以及调性的表现方式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特别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他对钢琴的运用,使这种乐器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感染力,也更具有层次性和表现力。除此之外,作曲家巧妙的将情感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结合,通过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含蓄而又巧妙,使演唱者的歌声与伴奏巧妙的融为成一个整体,诗歌中所包含的深沉感情,就通过美妙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表现出来了,作为听众来讲,在听到这样的曲子后,也能进行较为深沉的思考,从而与作曲家、诗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2]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方和西方的曲作者对于声乐套曲的理解往往也不相同,在很久之前的西方世界,它是一种环圈舞,也是早前就确定并固定下来的一种套曲形式,套曲中的每一首歌曲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有效的抒发一种共同的情怀。作为《冬之旅》这组套曲来讲,主要就是为了男声的独唱和钢琴来创作的,作品中的24首歌曲,虽然可以独立来听,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作者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将原来诗作的内容完整的融入套取的创作中,表现出了非常娴熟的创作力。

我们注意到,《冬之旅》首尾两首歌曲分别是《晚安》和《老艺人》,这两首歌一首可以认为是引言,另一首完全可以看作是终结,作为《晚安》来讲,它是第一首作品,刚一上来就奠定了整组套曲的感情基调,而《老艺人》作为最后一首歌曲,又为整组套曲画上了一个终结符,作曲家甚至通过这最后一支曲子影射了自己,我们从曲子的最后一句词就可以看出:“你如果愿意我将在手风琴下歌唱”。[3]

3.结语

《冬之旅》绝不仅仅只是一组声乐套曲,它更像是反映整个时代特色的交响诗作,对于反映原来时代的风貌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表现意义。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古典创作风格,又显现出了浪漫派的主张,表现出了作曲家独立、创新的特点,显示出了非常高超的创作技巧,也非常完整的再现了诗人的深沉的感情,将诗歌的情感和乐曲无暇的结合在了一起,表现出了异常浓厚的感染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洋.对舒伯特声乐套曲(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8

论文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创作特征

在欧洲,19世纪初的社会现实非常复杂。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已经成为过去,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革命战争转变为对外侵略的战争,结果惨遭失败;奥地利人民先受法国革命的精神鼓舞,而后又在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换来的却不是民主自由,而是更深的痛苦和黑暗。历史的倒退,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一系列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的推行,导致个人与社会、国家、自然的对立及个人理智与感情、思想与行动、道德与贪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排斥。然而,在此恶劣的境遇中,一些有识之士更加深了思考和探索,在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即所谓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不仅是一个创作方法和作品风格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容复杂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问题。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中,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态度,他们的作品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共鸣。音乐与诗歌是姊妹艺术,这时的歌曲创作内容,大多选取以失望、痛苦、幻想、憧憬的个人心理状态折射出黑暗社会现实的诗歌。艺术家本人往往是与他的艺术作品融在一起的,舒伯特的思想感情与社会思潮是密切联系的。在创作上,与同时代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一样,经常选择一些思想内涵深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进行创作,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痛与无奈。在其艺术歌曲中,音乐形象大多是沉湎于苦闷、期望之中的流浪者和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失恋者,体现出一种充满理想而又自我克制的浪漫主义情调。可以说,这不仅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感受,也是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及占统治地位的、新型的、朴素而略带感伤的抒情风格诗歌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作曲家复杂心理的写照。

1797年,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地位卑微的教师家庭,他淳厚善良,待人诚挚热情,但性格略带忧郁。对女友深深爱恋,但藏而不露,终生未娶。他貌不惊人,外表平易,但动作灵活,说话简要,在朋友中间推心置腹,风趣健谈,且有适度的幽默感,但有时激怒也会举措失常。这位看来活泼生动、风流雅致的艺术家,对任何形式的虚伪极其憎恶,对无知的愚鲁与庸俗的作风感到难耐。他对美誉并不看重,对怠慢也不予理会,对同辈的成就热情赞许,从无妒羡之心。他孜孜不倦地操劳以求达到个人的创作理想,那很强的个性具有某种不可抗拒的感召力,使他成为那批性格相异、艺术敏感的朋友中的一位中心人物,他们说在他身上“有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混合着的气质”。舒伯特并不是一个天性忧郁的人,在他许多早期创作的作品中,或衷心赞美自然和春天,如《高山顶上》、《听,听,云雀》;或热情歌颂艺术和爱情,如《致音乐》、《爱的使者》、《小夜曲》;或虔诚祈祷上帝和天国,如《受苦人》、《圣母颂》,用这些美好的形象来构筑他的理想,以期得到现实所不能给予的幸福和安慰。但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空气,长期遭受的物质穷困和精神折磨,加上曾给他无限温暖的友谊小组“舒伯特党”因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瓦解,这一切都给舒伯特带来极大的痛苦,使他渐渐陷入了忧伤和失望之中。1827年,作者在阅读威廉·缪勒的诗集《冬之旅》时,找到了符合自己心境的寄托,这是他选择《冬之旅》进行创作的重要原因。《冬之旅》是舒伯特的呕心巨着,整部作品尽显感伤、忧郁、凄凉气氛,是一套令人为之痛楚而颤栗的歌曲。总体看,舒柏特的艺术歌曲带有深刻的个人印记,类似坦率倾诉内心的抒情独自,这种悲剧性的抒情自白,实际上从某方面来说就是抒写他的自我心境,映衬了作者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阴暗。

一、作品歌词选择贴切,歌曲整体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

《冬之旅》取自德国着名的抒情诗人威廉·缪勒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深刻,意蕴深邃,有强烈的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在遭受一系列坎坷中,可以说从未有任何一部作品以如此巨大的力量吸引舒伯特。此时舒伯特正处于撕心裂肺的病痛中,《冬之旅》中叙述的旅行者的苦难历程和悲惨人生结局,完全符合作曲家此时的心境。当舒伯特首次读到这部作品的前12首诗作时,他就已深受感动,并且开始谱曲,叙述这个濒临绝望、失望心碎、狂暴麻木的磨坊工人在冰天雪地里饮尽寒夜北风的滋味。

作品中24首歌曲,既相互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其排序完全按照作曲家的意图设定,既不破坏原诗作的内涵,同时也非常符合套曲艺术创作的需要。24首歌曲顺序依次为:1、晚安,2、风信旗,3、冻泪,4、凝结,5、菩提树,6、泪流,7、在河面上,8、回顾,9、鬼火,l0、休息,11、,12、孤独,13、油车,14、白发,15、乌鸦,16、最后的希望,17、在村庄里,18、风暴的早晨,19、幻影,20、路标,2l、旅店,22、勇气,23、虚幻的太阳,24、老艺人。其中《菩提树》、《》等歌曲是歌唱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作为独唱曲演唱的曲目。

在《冬之旅》24首歌曲中,有l6首作品都是以小调为主调,只有8首歌曲选择大调为主调,这使整部套曲蒙上了一层暗淡、忧伤的色彩,从而在整体上巧妙、妥帖地刻画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漂泊者的感伤,反映出处在梅特涅统治下的人们的忧虑和恍惚不安。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作曲家也经常通过和声大调的运用以及向关系小调或者同主音小调的转换等手法来暗淡大调“明朗”的色彩,强化作品暗淡忧伤的情绪。比如第l6首《最后的希望》的主调是bE大调,但作品从一开始的钢琴前奏,就选择了降VI级的和声大调,配以动荡、多变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面对“无数鲜明的黄叶在枝头摇荡,哭我那幻灭的希望”的形象。第5首《菩提树》,此曲为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段用明朗的大调旋律,娓娓道来,演绎着歌词中所蕴含的宁静、安祥的气氛。B段的歌词是作曲家从幻想回到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作曲家舍弃传统的调性转调手法,直接转到同名小调上去。这种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本身体现了音响层次上的不稳定感,同时小调自身独具的暗淡色调,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抑郁感。悲伤的旋律,抑郁的调性,将一种无助、无望、无奈的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取材深刻,结构紧密,融合了作曲家天才的灵感和成熟的技巧。”

二、音乐形象塑造准确,人物心理描写细腻,艺术效果戏剧性强烈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特征,音乐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描写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同样有着鲜明的体现。他的心理描写常常带上幻想的色彩,“深思、多情而善感”是舒伯特特有的心理气质。舒伯特利用调性、音色、和声上的色彩变化,多方面地刻画一个音乐形象,使歌曲创作达到强烈的戏剧效果。“舒伯特的音乐如潺潺出谷的小溪,浪漫而哀伤,温厚且淳朴,色彩绚丽、感情浓厚。这一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注重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歌曲的旋律由诗的意境决定,而旋律又发展诗情”。第1首《晚安》,钢琴以忧愁、带有沉重叹息的下行音调和稳定的行进节奏开始,立刻就预示出整个套曲的基本色调,描绘出刚启程的旅人的阴郁心情。歌曲旋律开始是d小调,色彩较黯淡,A段间奏后出现三度调性对比:A段再现时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手法,由d小调转到D大调,音乐的色彩立刻就明亮了,形象地描绘了流浪者复杂的心理。第2首《风信旗 》,以异常急促的节奏,较长的乐句来表现极力倾吐出长久积压在心中的苦痛,在每个长句子问出现的延长休止符.又仿佛表现出主人公那因激动而透不出气息来的大喘息。第5首《菩提树》,是套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安逸、温和的旋律,用同主音大小调的明暗色彩,对比出主人公美好的过去和凄凉的现在。舒伯特的原作是一首变化分节歌,四节歌词分别唱着不完全相同的曲调:第一节歌用明快亲切的曲调叙述主人公对菩提树的深厚感情和菩提树给予他的安慰,音乐出现在大调上;第二节歌的前半部分叙述凄苦的流浪生活,由大调变为暗淡的小调,后半部分又叙述菩提树给予主人公的安慰,音乐恢复为大调;第三节歌的钢琴伴奏描写冷风瑟瑟,主人公在凛冽的寒风中前行;第四节的音乐和第一节相同,描写远离故乡的主人公听到菩提树对他亲切的呼唤。第11首《》,作曲家用了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描绘出不同的画面:第一段是活泼而欢快的曲调,前奏中钢琴模仿鸟鸣,到梦中则转入平稳的伴奏。第二段,和弦突然显现,并在c—d—g—a上连接转换,配合冷酷的朗诵词,急促、断续和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表现了流浪者巨大的幸福和最美的理想被冷酷无情地毁灭。第l5首《乌鸦》则采用了一种近似哭泣的凄惨音调。第21首《旅店》则用了软弱无力、暗淡无光的旋律来表现主人公向墓园走来又离去的欲生不罢、欲死不能的无奈。第22首《勇气》的速度相当快,但调性随着每个乐句在变化(g—G—g—G……),歌曲旋律停止在G大调上,而钢琴的结尾却以g小调结束,这种处理手法对“勇气”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表现出极度的无奈和阴郁情绪。

三、创造性地发展钢琴伴奏的功能,使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统一和谐,相互衬托

舒伯特富于创造性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法,不仅在文学诗词与音乐之间起到了一种外景的描绘作用,而且在人物内心的心理刻画上,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衬托,从而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仅从气氛上创造了超越诗词的力量,也细化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被赋予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功能。”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诗歌为音乐提供了形象,音乐又充分展示了诗的意境。正是舒伯特丰富的艺术创造,终于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提高到与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同样的艺术高度。诚如权威的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PaulHenryLang,1901—1991)所言:“舒伯特认识到了事物的新秩序,认识到了诗人和音乐家之间的新的关系,因此从纯粹音乐的意义上看,除舒曼和布拉姆斯偶有例外,他是比任何其它歌曲作曲家更为富于创造性的。如果他采纳浪漫主义的意见,承认诗人的绝对权威,只是给歌词配上音乐而已,他就不会创造出现代的歌曲。实际上,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有意识地要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给歌曲的周围造成一个重大的音乐机体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在诗与音乐之间建立均衡关系。他以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无穷无尽的手法维持、保证了这种均衡。”

1.织体形态特点分析

整体分析《冬之旅》这部声乐套曲,和声织体(即主调织体)为最主要的织体形态,但有些歌曲也采用复调织体的写法(这里分析的织体不仅指钢伴部分的声部关系,也包括钢伴与人声声部关系),主要表现为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两种。在第4首《凝结》中,前奏是左手旋律与右手三连音分解和弦的结合,就钢琴声部自身而言,它属于主调织体的类型。但当人声进入时,钢琴声部的左手部分就与人声构成对比式复调的声部进行。

在第8首《回顾》中,主调织体的钢琴声部与人声部分巧妙构成相距一拍的八度模仿式复调进行。

2.音型的特殊功能作用

《冬之旅》钢琴声部的音型极富特色,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塑造和作品人物心理刻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2首《风信旗》的引子,在织体上是简洁的“齐奏”,但它以抑扬格的流动的节奏、和弦分解式与助音式相结合的音型,既描写了“微风吹着我爱人家的风信旗,它不断旋转在屋顶上”的“外在风景”,又刻画了主人公对“旧情人”“善变的心灵像风信旗变幻无常”的“怨恨”心情。

第18首《风暴的早晨》,一开始引子就以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交替、连音与跳音的交替、强有力的力度、高音区与低音区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风暴撕毁了天空苍白的衣裳”的情形。

第24首《老艺人》,左手空洞的主属五度持续音,右手在歌声的间歇中不断奏出单调的八音琴旋律,伴奏声部单一、重复的曲调要求保持速度的稳定性,既模仿了民间乐器那单调的和声,又给音乐增添了空虚、寂寞的气氛,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栗着行乞的贫苦老人的形象。

3.调性布局特点

通过调性的转换来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与作品人物心理刻画,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冬之旅》中有8首作品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布局,它们分别为:1、《晚安》(d—D—d)5、《菩提树》(E—e—E)7、《河面上》(e—E—e)8、《回顾》(g—G—g)11、《》(A—a)20、《路标》(g—G—g)21、《旅店》(F—f—F)22、《勇气》(g—G—g),有效地配合了音乐形象、情绪的转换变化。以下为其中两例:

第5首《菩提树》,开始是在E大调上进行,情绪较为明朗,描写流浪者看到门前一棵菩提树,回想起过去美好的生活。随后音乐转向同主音小调e小调,情绪变得低沉、暗淡,暗示流浪者又回到了痛苦的现实生活之中。最后歌曲回到E大调,描写流浪汉虽然前途渺茫,但仍然热切盼望能得到宁静的归宿。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9

    论文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创作特征

    在欧洲,19世纪初的社会现实非常复杂。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已经成为过去,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革命战争转变为对外侵略的战争,结果惨遭失败;奥地利人民先受法国革命的精神鼓舞,而后又在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换来的却不是民主自由,而是更深的痛苦和黑暗。历史的倒退,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一系列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的推行,导致个人与社会、国家、自然的对立及个人理智与感情、思想与行动、道德与贪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排斥。然而,在此恶劣的境遇中,一些有识之士更加深了思考和探索,在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即所谓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不仅是一个创作方法和作品风格的问题,更是一个内容复杂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问题。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中,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生活的态度,他们的作品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共鸣。音乐与诗歌是姊妹艺术,这时的歌曲创作内容,大多选取以失望、痛苦、幻想、憧憬的个人心理状态折射出黑暗社会现实的诗歌。艺术家本人往往是与他的艺术作品融在一起的,舒伯特的思想感情与社会思潮是密切联系的。在创作上,与同时代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一样,经常选择一些思想内涵深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进行创作,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痛与无奈。在其艺术歌曲中,音乐形象大多是沉湎于苦闷、期望之中的流浪者和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失恋者,体现出一种充满理想而又自我克制的浪漫主义情调。可以说,这不仅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感受,也是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及占统治地位的、新型的、朴素而略带感伤的抒情风格诗歌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作曲家复杂心理的写照。

    1797年,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地位卑微的教师家庭,他淳厚善良,待人诚挚热情,但性格略带忧郁。对女友深深爱恋,但藏而不露,终生未娶。他貌不惊人,外表平易,但动作灵活,说话简要,在朋友中间推心置腹,风趣健谈,且有适度的幽默感,但有时激怒也会举措失常。这位看来活泼生动、风流雅致的艺术家,对任何形式的虚伪极其憎恶,对无知的愚鲁与庸俗的作风感到难耐。他对美誉并不看重,对怠慢也不予理会,对同辈的成就热情赞许,从无妒羡之心。他孜孜不倦地操劳以求达到个人的创作理想,那很强的个性具有某种不可抗拒的感召力,使他成为那批性格相异、艺术敏感的朋友中的一位中心人物,他们说在他身上“有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混合着的气质”。舒伯特并不是一个天性忧郁的人,在他许多早期创作的作品中,或衷心赞美自然和春天,如《高山顶上》、《听,听,云雀》;或热情歌颂艺术和爱情,如《致音乐》、《爱的使者》、《小夜曲》;或虔诚祈祷上帝和天国,如《受苦人》、《圣母颂》,用这些美好的形象来构筑他的理想,以期得到现实所不能给予的幸福和安慰。但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空气,长期遭受的物质穷困和精神折磨,加上曾给他无限温暖的友谊小组“舒伯特党”因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瓦解,这一切都给舒伯特带来极大的痛苦,使他渐渐陷入了忧伤和失望之中。1827年,作者在阅读威廉·缪勒的诗集《冬之旅》时,找到了符合自己心境的寄托,这是他选择《冬之旅》进行创作的重要原因。《冬之旅》是舒伯特的呕心巨着,整部作品尽显感伤、忧郁、凄凉气氛,是一套令人为之痛楚而颤栗的歌曲。总体看,舒柏特的艺术歌曲带有深刻的个人印记,类似坦率倾诉内心的抒情独自,这种悲剧性的抒情自白,实际上从某方面来说就是抒写他的自我心境,映衬了作者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当时社会生活的阴暗。

    一、作品歌词选择贴切,歌曲整体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

    《冬之旅》取自德国着名的抒情诗人威廉·缪勒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深刻,意蕴深邃,有强烈的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在遭受一系列坎坷中,可以说从未有任何一部作品以如此巨大的力量吸引舒伯特。此时舒伯特正处于撕心裂肺的病痛中,《冬之旅》中叙述的旅行者的苦难历程和悲惨人生结局,完全符合作曲家此时的心境。当舒伯特首次读到这部作品的前12首诗作时,他就已深受感动,并且开始谱曲,叙述这个濒临绝望、失望心碎、狂暴麻木的磨坊工人在冰天雪地里饮尽寒夜北风的滋味。

    作品中24首歌曲,既相互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其排序完全按照作曲家的意图设定,既不破坏原诗作的内涵,同时也非常符合套曲艺术创作的需要。24首歌曲顺序依次为:1、晚安,2、风信旗,3、冻泪,4、凝结,5、菩提树,6、泪流,7、在河面上,8、回顾,9、鬼火,l0、休息,11、春梦,12、孤独,13、油车,14、白发,15、乌鸦,16、最后的希望,17、在村庄里,18、风暴的早晨,19、幻影,20、路标,2l、旅店,22、勇气,23、虚幻的太阳,24、老艺人。其中《菩提树》、《春梦》等歌曲是歌唱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作为独唱曲演唱的曲目。

    在《冬之旅》24首歌曲中,有l6首作品都是以小调为主调,只有8首歌曲选择大调为主调,这使整部套曲蒙上了一层暗淡、忧伤的色彩,从而在整体上巧妙、妥帖地刻画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漂泊者的感伤,反映出处在梅特涅统治下的人们的忧虑和恍惚不安。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作曲家也经常通过和声大调的运用以及向关系小调或者同主音小调的转换等手法来暗淡大调“明朗”的色彩,强化作品暗淡忧伤的情绪。比如第l6首《最后的希望》的主调是bE大调,但作品从一开始的钢琴前奏,就选择了降VI级的和声大调,配以动荡、多变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面对“无数鲜明的黄叶在枝头摇荡,哭我那幻灭的希望”的形象。第5首《菩提树》,此曲为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段用明朗的大调旋律,娓娓道来,演绎着歌词中所蕴含的宁静、安祥的气氛。B段的歌词是作曲家从幻想回到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作曲家舍弃传统的调性转调手法,直接转到同名小调上去。这种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本身体现了音响层次上的不稳定感,同时小调自身独具的暗淡色调,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抑郁感。悲伤的旋律,抑郁的调性,将一种无助、无望、无奈的心理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取材深刻,结构紧密,融合了作曲家天才的灵感和成熟的技巧。”

    二、音乐形象塑造准确,人物心理描写细腻,艺术效果戏剧性强烈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特征,音乐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描写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同样有着鲜明的体现。他的心理描写常常带上幻想的色彩,“深思、多情而善感”是舒伯特特有的心理气质。舒伯特利用调性、音色、和声上的色彩变化,多方面地刻画一个音乐形象,使歌曲创作达到强烈的戏剧效果。“舒伯特的音乐如潺潺出谷的小溪,浪漫而哀伤,温厚且淳朴,色彩绚丽、感情浓厚。这一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注重诗歌和音乐的结合,歌曲的旋律由诗的意境决定,而旋律又发展诗情”。第1首《晚安》,钢琴以忧愁、带有沉重叹息的下行音调和稳定的行进节奏开始,立刻就预示出整个套曲的基本色调,描绘出刚启程的旅人的阴郁心情。歌曲旋律开始是d小调,色彩较黯淡,A段间奏后出现三度调性对比:A段再现时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手法,由d小调转到D大调,音乐的色彩立刻就明亮了,形象地描绘了流浪者复杂的心理。第2首《风信旗》,以异常急促的节奏,较长的乐句来表现极力倾吐出长久积压在心中的苦痛,在每个长句子问出现的延长休止符.又仿佛表现出主人公那因激动而透不出气息来的大喘息。第5首《菩提树》,是套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安逸、温和的旋律,用同主音大小调的明暗色彩,对比出主人公美好的过去和凄凉的现在。舒伯特的原作是一首变化分节歌,四节歌词分别唱着不完全相同的曲调:第一节歌用明快亲切的曲调叙述主人公对菩提树的深厚感情和菩提树给予他的安慰,音乐出现在大调上;第二节歌的前半部分叙述凄苦的流浪生活,由大调变为暗淡的小调,后半部分又叙述菩提树给予主人公的安慰,音乐恢复为大调;第三节歌的钢琴伴奏描写冷风瑟瑟,主人公在凛冽的寒风中前行;第四节的音乐和第一节相同,描写远离故乡的主人公听到菩提树对他亲切的呼唤。第11首《春梦》,作曲家用了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描绘出不同的画面:第一段是活泼而欢快的曲调,前奏中钢琴模仿鸟鸣,到梦中则转入平稳的伴奏。第二段,和弦突然显现,并在c—d—g—a上连接转换,配合冷酷的朗诵词,急促、断续和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表现了流浪者巨大的幸福和最美的理想被冷酷无情地毁灭。第l5首《乌鸦》则采用了一种近似哭泣的凄惨音调。第21首《旅店》则用了软弱无力、暗淡无光的旋律来表现主人公向墓园走来又离去的欲生不罢、欲死不能的无奈。第22首《勇气》的速度相当快,但调性随着每个乐句在变化(g—G—g—G……),歌曲旋律停止在G大调上,而钢琴的结尾却以g小调结束,这种处理手法对“勇气”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表现出极度的无奈和阴郁情绪。

    三、创造性地发展钢琴伴奏的功能,使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统一和谐,相互衬托

    舒伯特富于创造性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法,不仅在文学诗词与音乐之间起到了一种外景的描绘作用,而且在人物内心的心理刻画上,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衬托,从而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不仅从气氛上创造了超越诗词的力量,也细化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被赋予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功能。”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诗歌、旋律和伴奏声部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诗歌为音乐提供了形象,音乐又充分展示了诗的意境。正是舒伯特丰富的艺术创造,终于将艺术歌曲这一体裁提高到与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同样的艺术高度。诚如权威的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PaulHenryLang,1901—1991)所言:“舒伯特认识到了事物的新秩序,认识到了诗人和音乐家之间的新的关系,因此从纯粹音乐的意义上看,除舒曼和布拉姆斯偶有例外,他是比任何其它歌曲作曲家更为富于创造性的。如果他采纳浪漫主义的意见,承认诗人的绝对权威,只是给歌词配上音乐而已,他就不会创造出现代的歌曲。实际上,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有意识地要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给歌曲的周围造成一个重大的音乐机体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在诗与音乐之间建立均衡关系。他以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无穷无尽的手法维持、保证了这种均衡。”

关于冬天的诗词篇10

一、按“词”索骥,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增加积累

在语言文字中,四字词语最精练却不失文字之美。短短的四字,却能将这个季节里自然界最美的事物言尽其中。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三点提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四季之美,在词语中感受四季之美,读出四季之美,积累季节之词。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图文并茂,读词之妙

词语能体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真切感受。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将课堂搬进生活。让学生拿起画笔,拿起相机,将生活和词语最相符的画面画下来、照下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揣摩用词的精巧,体会用词的贴切,品味词语的美妙。比如“百花齐放”,春季桃花、迎春花、樱花、玉兰花……争相开放,仅仅一词却将万千美丽包含其中。

(二)分门别类,读词之美

词语虽短,构成却妙。词语的构成有并列式、偏正式、陈述式、重叠式等。比如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都是并列式短语,而莺歌、燕舞是属于偏正式。再如“丁丁冬冬”是拟声词。还可将词语根据词意分类:春、夏、秋、冬四季各分一类,声音、颜色、气候、季节特点各分一类,综合一类。低段学生无须明白这些词语的构成,但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将类似的词语放在一起,让学生反复研读,体会词语的节奏美。在朗读的过程中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三)灵活运用,读词之味

词语在文本中更能焕发生命力。可以对词语进行各种形式的运用。可以利用句式说话:春天来了,( )。可以进行口语交际:利用插图、录像等丰富说话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还可以进行一些写话的训练,灵活运用所学的季节词汇。季节词语在具体的环境中得以运用,得以反复呈现,将词与句相融合,读出词语的韵味。

二、按“诗”索骥,引领学生吟中入境,体会意境

千古传颂的古诗一直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它总能把人带入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情境之中。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五点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低段学生无须深刻领会诗句的含义,只在诵中生情,体悟文章所含的意境。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教学古诗时,注重在视觉上营造诵读的环境与氛围。在绵绵春雨里教学《春晓》,在烂漫春光里教学《村居》,学生在吟诵之前早已身临其境。可将雨声、鸟鸣声、流水声作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营造诗中情景。可创设人文环境,配合诗词学习,了解诗人的背景,诵读相关诗篇,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可让学生回忆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视觉与听觉,根据文本的描述展开想象。

(二)渗透技巧,品味诗意

教学古诗时,注重古诗词富含的韵味、抑扬顿挫的语调、朗朗上口的音律。如《草》的第一句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读时语气舒缓;第三句表现了野草的顽强,语调上扬;第四句表现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语调平稳却有力。教师可示范读出语句的停顿、语气的轻重、节奏的缓急,让学生准确反复跟读。让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朗读,读出情感、读出诗意。

(三)由图及文,熟读成诵

教学古诗时,注重利用文中的插图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他们的想象。比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学生观察书本的插图:金黄的油菜花,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孩童在菜花丛中东寻西找,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图画可以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使他们有更具体形象的感受。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反复地读,熟读成诵。

(四)口语表达,深化理解

教学古诗时,注重挖掘利用古诗背后的内容。古诗所描绘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画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古诗呈现的完整的故事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分门别类,引领学生理解课文,落实目标

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四点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段关于季节的课文根据特点可以分成几类。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别,落实不同的目标。

(一)季节景色,感受美好

一下课文《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荷叶圆圆》,二上课文《秋天的图画》,二下课文《找春天》《笋芽儿》都是描写景色的文章。这一类课文都比较优美,柳树、春雨、笋芽儿都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此类课文能够唤起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如《秋天的图画》将秋季丰收的景象尽收其中。《荷叶圆圆》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散文诗,诗中描绘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富有童趣、童真。小小的一片荷叶,赋予了这么多美好的比喻与想象。教学此类课文,应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景色的美好。还可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背诵。

(二)季节故事,拓展知识

《邓小平爷爷植树》提到了3月12日植树节这一背景,可以让学生学习春季植树的知识。《要下雨了》是关于夏天雷雨前所展现出的一些现象。《小鹿的玫瑰花》是一个关于春季种花的故事。教学此类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对季节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从而使学生关心自然。又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除文中提到的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并就此进行交流。

(三)季节背景,感知作用

课文中一些故事的主题虽不是季节,但也少不了季节背景的存在。如《看雪》和雪没有直接的关系,却因为雪而把大陆和台湾联系在一起。《夏夜多美》讲的是一个夏夜池塘里的生物相互帮助的故事。教学此类课文,应提醒学生了解季节背景在课文中的作用,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服务。

此外,课文中的插图往往是学习时容易忽视的,但这些插图又往往最贴近文章本身,教师不能忽视插图资源。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三点提到:“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插图可以激起兴趣,比如《春雨的色彩》一文的背景是如纺线的雨丝,小燕子、麻雀、杜鹃、桃花、杜鹃花、油菜花、蒲公英都在插图上一一呈现,描绘了春雨绵绵的画面。(下转第7页)(上接第30页)插图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比如《笋芽儿》中笋妈妈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学生看了图就一目了然。插图还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比如《春晓》的插图只是一幅静态的画面,画面中的声音、气味,画面的内容都是学生可以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观察的方法、观察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能够结合图画进行阅读的习惯。

四、加强实践,指导学生合理拓展,提升能力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一)体现综合,加强实践

课标第一学段综合性学习目标第二点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比如教学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通过听、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利用小草、桃花、柳树等最具代表性的春意盎然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结合春游的感受和所拍的照片,组织学生演一演春天里的小动物,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进行表达,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知识,知道春天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立足教材,合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