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4:20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1

【关键词】乡镇医院;肺结核控制;有效性措施

本文通过研究乡镇医院在肺结核控制方面的相关做法,采用个体访谈法及群体访谈法收集研究资料,其中包括:防治人员专业知识及家属对疾病了解防治情况问卷表、肺结核患者治疗情况、医院管理患者的现状以及乡镇疫情控制情况。

一、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工作方面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信息采集情况

本研究主要针对本辖区的各个乡镇医院的肺结核防治人员和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收治肺结核患者包括其家属,资料主要来源于本辖区结核病乡镇医院的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手工季度和年度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研究资料来自于当地统计局。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涂阳肺结核、复治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登记率、治愈率、因症就诊、转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各指标和定义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进行分析评价。2009年前活动性结核病统计分类中包括了结核性胸膜炎等其他患者,而2010年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不包含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二)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工作过程中优势和不足

一般情况下控制肺结核病的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以及镇医院等,综合医院相较于乡镇医院的基础设施较齐全且医务人员综合素质高[1]。综合医院主要负责的是收治传染患者,乡镇医院由于医疗诊断水平较低且专业性的控制知识不够,普遍存在延误患者病情和误诊的情况。但是由于乡镇医院就诊人员相对较少,医院护理人员就可以更直接的针对患者的需求给予满足。

乡镇医院护理人员根据化疗方案规律用药,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病人许多症状在2个月左右消失,抗结核药物虽然可以将大部分敏感菌杀死,但若不坚持用药则达不到消灭非敏感菌和细胞内的结核菌的疗效。所以乡镇医院在用药监督上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对病症的监控力度以及时发现病例

由于结核病病菌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所以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大力度。其中痰中排菌又是造成社会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播源,在控制过程中成为首要对象。在排查肺结核病菌携带过程中就要加强力度,由于乡镇医院的规模较小接待病人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可以根据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大于两周、咯血或血痰等主要症状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可以对重点人群或高发人群进行定期排查,如结核病高发区的居民或外来人口;托幼机构职工及中小学教职人员;企事业招工对象及卫生服务业职工等,对于本医院的医疗机构职工可以定期进行预防宣传和检查。

(二)加强治疗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防控效率以提高患者救治率

综合利用医院的医疗设备,最大限度的利用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的专业知识进行治疗。由于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对结核病的诊断力不足等原因易导致误诊或诊断不及时的问题出现[2]。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医院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医院的基础医疗设施的配备,同时医院自身也要不断加强专业诊断和治疗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监督作用,建立专门的肺结核控制防护组并不断充实防护队伍,为患者提供专业规则以及系统的治疗。对于门诊患者或院外治疗的患者要加强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的传输,通过交谈让患者自愿配合治疗和用药,同时养成生活好习惯不随地吐痰等。对于情况特殊者应该及时做好登记,与综合医院或防治所积极配合开展控制工作,从而统一合理的安排病人诊治。

(三)定期针对医护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以提高整体水平

由于肺结核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传染速度快的特点,所以在控制方面具有比较大的挑战难度,不断完善控制网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仅仅依靠综合医院和防治所的作用是不够的,需不断加强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培训工作,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使其有效的配合结核病防治所和综合医院的治疗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展开[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强化管理以避免患者中断治疗以及间断治疗的问题出现,降低结核菌的耐药性和治疗难度。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影响肺结核疾病的整体防控工作,在加强乡镇医院与综合医院及肺结核防治所的联系时可以采取网络资源登记患者信息,同时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还可以定期进入综合医院专科进行观摩或进修。

(四)加强疾病宣传工作的展开提高社会力量的配合度

肺结核疾病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不了解,所以在乡镇医院初诊时就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普及力度。在接收到刚确诊或疑似病例患者时,医护人员就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疾病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如可能产生疾病的原因、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家属在预防感染时的注意事项等。病人在充分了解自己的状况下才能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的诊治工作,而家属也能做好一定的防护工作以防感染病菌,这样才能进一步的降低肺结核的传染范围和感染系数。

(五)政府工作的配合力度决定控制工作的范围与效力

卫生行政部分必须充分配合乡镇医院的工作,在实施病人转诊和归口管理时配合落实工作,确保各级各类医院不得拒绝或截留病人。同时对于重症或急症肺结核病人应该尽快安排综合医院进行急救治疗和隔离,待病人病情稳定之后再协助转入所属地的乡镇医院进行诊治和管理。政府部分应该定期安排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进入辖区内的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预防宣传和卡介苗接种工作,加强结核病的儿童感染预防工作。

三、结语

乡镇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基础单位,在防控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才能使整体防控水平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苏雅文,钟宏辉.武汉市青山区2005-2012年肺结核控制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2):973-978.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2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干预,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患者机械通气48h以后或停止机械通气48h以内发生的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尤其是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MRSA等多重耐药菌引起的VAP更是临床医生最棘手的问题, 降低 VAP 发生率是ICU 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目标。引起VAP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减少VAP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我们从2012年开始对ICU 患者VAP 发病率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实施综合性干预, 使VAP 发病率明显降低。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ICU连续住院超过48小时的所有患者。

1.2综合性干预包括:①对ICU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预防VAP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考核;②执行手卫生制度,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③制定护理工作规范,要求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每天2次口腔护理,④制定ICU病房消毒制度、每天2次床单位消毒、⑤每月向医护人员反馈VAP防控措施依从性督查结果。

1.3研究方法自2012年2月开始,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2月1日到7月31日,调查ICU住院患者VAP及其防控措施的基线数据;第二阶段,实施干预,提高ICU病房VAP防控措施的落实率。第三阶段,2013年4月1日到9月30日,调查各项干预措施落实率和VAP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

1.4资料收集由院感专职人员、ICU医生、护士组成研究小组,所有参加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分工负责资料收集。护士每天记录在院患者使用呼吸机情况,填写登记表。主管医生发现患者出现肺炎后,及时向研究小组报告,确定诊断。院感专职人员通过信息系统查询患者基本信息。每周2次调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填写“呼吸机肺炎防控措施记录表” ,对患者进行病情评分。

1.4 VAP诊断标准患者机械通气48h以后或停止机械通气48h以内发生肺炎,肺炎的临床和病原学诊断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患者病情评分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12―2009执行。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非配对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分类资料:以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检验水准为0.05。

结果

2.1一般资料调查住院患者409人次,平均年龄53.5岁,总住院日数5245天,人均住院12.82天。表1结果显示,干预前后患者平均年龄、病情评分、人均住院天数及呼吸机使用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

表1 干预前后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感染诊断 调查人次 住院天数 平均住院日 平均病情评分 呼吸机使用率%

干预前 211 2635 12.49 4.09 76.2

干预后 198 2610 13.18 3.93 77.4

2.2 VAP防控措施落实率,表2结果显示,干预以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VAP防控知识考核合格率、患者床头抬高、口腔护理及床单位消毒等防控措施落实率与干预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均显著(P <0.01)。

表2 VAP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统计表

防控 干预前 干预后

措施 检查人(次)数 合格人(次)数 合格率% 检查人(次)数 合格人(次)数 合格率%

手卫生 76 26 34.2 81 66 81.5

口腔护理 84 57 67.6 76 72 94.7

床头抬高 98 64 65.3 78 68 87.2

环境消毒 56 37 66.1 47 44 93.6

VAP培训考核 32 15 46.9 38 31 81.6

2.3 呼吸机肺炎发生率表3结果显示,干预前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37例(其中临床诊断2例,病原学诊断35例),千日日感染发生率18.43‰。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26例(临床诊断1例,病原学诊断25例)。日感染发生率降低到12.86‰ 。干预前后VAP发生率差别显著(RR=0.710,P <0.01)。

表3 呼吸机肺炎发生率统计

调查时间 调查人数 通气天数 感染人数 感染率% 千日感染率‰

干预前 211 2008 37 17.5 18.43

干预后 198 2021 26 13.1 12.86

2.4主要病原菌共查出呼吸机肺炎病原体82株,排在前列的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表4结果显示,干预后上述五种病原菌所占比例明显降低,病原菌种类相对分散。

表4 呼吸机肺炎患者病原体构成

病原菌 干预前 干预后

名称 检出株数 构成比(%) 检出株数 构成比%

鲍曼不动杆菌 17 34.0 9 28.1

肺炎克雷伯杆菌 11 22.0 4 12.5

金黄色葡萄球菌 7 14.0 6 18.8

铜绿假单胞菌 7 14.0 3 9.4

大肠杆菌 3 6.0 3 9.4

其它 5 10.0 8 25.0

讨论

VAP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口咽部致病微生物的大量定植、口咽部致病微生物被吸入下呼吸道、使用被污染的设备,被认为是3个关键环节。机械通气患者通常入鼻胃管来提供营养支持,但鼻胃管可增加消化道菌群随消化液反流的几率,从而增加口咽部菌群定植的机会。另外气管内插管可导致局部气道的创伤和炎症,并造成宿主局部防疫功能缺陷, 从而增加患者口咽部条件致病菌定植的危险性。由于异物的刺激( 气管导管) 可导致患者口腔分泌物增加,分泌物通过气囊周围的缝隙进入到气管内, 吸痰时也容易将这些细菌带入下呼吸道而导致VAP发生。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从而较少感染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半卧位可减少胃内容物误吸至下呼吸道,因此对于那些尚可忍受此种的患者,是一个简单有效且无须花费的预防措施[1]。呼吸机装置本身就容易成为各种致病菌的集聚地,被污染的湿化器、储水罐添加水、呼吸机管道冷凝水,患者周围的环境等,都可能受到各种病原菌的污染,由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不到位或不规范的技术操作引起患者的感染。

降低VAP发生率的策略应该是针对上述环节的综合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抬高床头、及时口腔护理、环境消毒、通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VAP防控意识和规范无菌技术操作等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VAP发热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过程中,干预前后人均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率、患者病情评分均无差异 从而排除了上述因素对VAP发病率的影响。干预前后,随着各项措施落实率显著提高,VAP发生率由18.43‰降低到12.86‰,被认为是综合干预措施取得的明显效果。

马坚等调查结果显示[3],VAP的主要病原菌是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主要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两者共占到49.4%。在环境卫生学监测中,最常见的污染菌是表皮葡萄球菌,与VAP病原菌也不一致,其原因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 崔云飞,周淑君,王雅妹. 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233-234.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3

【关键词】 老年肺结核; 临床表现; 临床护理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old-ag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SHAN Guo-fen. Maotai Hospital in Renhuai, Renhuai 5645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old tuberculosis patientss features through searching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thu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sease, 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from 80 patients hospitalized on the old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gave meticulous care.Results 80 patients with old tuberculosis sputum n/med tuberculosis bacterium, PPD test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56.94% 15.71%, with other diseases or complications in 66 cases, accounting for 82.5%.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old tuberculosis is hig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complex, and diagnosis, treatment are difficult, besides, prognosis is poor, so need careful nursing.

【Key words】 Old tuberculosis; Clinical nurs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肺结核(TB)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当代全球结核流行的一个普遍现象和特征是老年肺结核(PTB)在年龄构成比中逐渐增多,老年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展缓慢而隐匿,大多数是60岁以前所患的肺结核(PTB)未治愈,延续至老年期60岁以后,也有少部分是老年期以后所患的PTB[1]。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与衰退以及容易合并老年肺结核的非结核性老年病增多等原因,老年肺结核有增多趋势,是当代全球结核病流行的普遍现象与特征。因此,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分析将有助于开展和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2010年10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老年肺结核患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特点及分析

1.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住院病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

1.2 诊断依据 老年肺结核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X线片表现、痰结核菌检查及其他各种辅助诊断技术等进行综合诊断,其诊断要点为:(1)与排菌者密切的结核接触史;(2)咳嗽2周及3周以上,或伴咳痰、胸闷、胸痛、发热、体重减轻等;(3)既往有淋巴结核、胸膜炎等肺外结核病史者;(4)既往或近期有结节性红斑、疱疹性角膜炎、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结核超敏感综合征表现者并可除外其他可能病因者;(5)患有结核病相关性疾病者[2]。

1.3 临床表现 11例患者出现轻微发热,体温为37.5 ℃~38.5 ℃,以午后发热为主;34例患者有咳嗽、咳痰;8例患者出现咯血;22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5例患者出现胸痛。合并肺部感染28例,其中真菌感染7例,合并COPD 13例,并发肺癌5例,并发糖尿病11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肝炎、肝硬化3例,高血压5例。

1.4 实验室检查及分析

1.4.1 细菌学检查 有59例患者进行痰结核菌涂片检查,其中有30例痰涂片阳性,痰结核菌检出率为50.8%。

1.4.2 免疫学检查 (1)血清学检查: 80例均作结核抗体(TB-AB)检测,42例结核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2.5%。(2)结核菌素试验:51例患者进行PPD试验,7例阳性。

1.4.3 胸片或肺部CT检查 继发型肺结核患者59例,占73.6%,其中空洞型肺结核18例,胸膜炎1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例。

2 护理体会

2.1 隔离防护 开放性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入院后应将患者安排单间,严格按隔离制度接触患者,限制探视,室内定时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照射病室2 h,用具专用并定期消毒,餐具等用1%过氧乙酸浸泡消毒,被褥用品在阳光下曝晒或煮蒸消毒,痰、排泄物可焚烧、煮沸用l%过氧乙酸浸泡1 h弃去[3]。

2.2 个人卫生护理 口腔每日用3%双氧水漱口;保持皮肤卫生,预防各种外伤,长期卧床者应该经常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在进行各种穿刺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女患者需注意会的清洁卫生,适当多饮水,促进排尿,避免泌尿系感染。

2.3 心理护理 老年肺结核患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复杂,同时治疗过程必须采取隔离措施,抗结核药物种类多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悲观心理,尤其是老人,会有些抵触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使患者结核恶化。所以笔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心理健康与肺结核之间的相互影响,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消除不良心理[4]。如本组1例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又拒绝服药,多次要求出院,护士了解情况后,多次主动与其交流,给予耐心地劝导和鼓励,使其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1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好转出院。

3 结论

从本文80例老年肺结核治疗情况来看,老年肺结核的病程长,复发多,产生耐药的多,治疗前必须查清是敏感老年PTB还是耐药老年PTB,这是采用化疗方案和药物的依据。老年人的视、听、肝、肾功能减退或障碍,要慎重用药,老年PTB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对药物治疗容易产生毒副反应,为了预防或治疗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必须改变抗结核药物的用药方法。老年PTB患者免疫力明显下降,多数又为耐药老年PTB,化疗必须配伍免疫制剂。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治疗老年PTB必须同步治疗并发症,并发症好转后,肺结核才能治愈。老年PTB患者遵循医嘱与配合治疗均较差,多数是在家自己服药治疗,老年人的疾病意识与心理健康又较差,常发生错服药、漏服药、间断服药、中断服药,容易导致化疗失败与复发。因此,在临床上应进行精心护理,通过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

总之,老年肺结核有较大的传染性,临床表现不典型,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进行综合诊断,防止延迟诊断、漏诊、误诊的发生[5,6]。老年PTB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或对治疗不合作是人为的因素引起治疗的失败,尤其对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者,需根据肾功能情况改变用量,还要严密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因此,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随着老年PTB的增多,其逐渐成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对象,老年结核病的特点是研究与制定现代结核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对策的新问题。因此,老年PTB应该是并且已经是研究老年医学的一门新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江岚.268例老年肺结核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8,10(19):73-74.

[2]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68.

[3] 张慧,刘剑君,杜昕.2005年全国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资料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8,30(4):108.

[4] 易锦秀,金选花.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O例临床护理体会.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7(4):79.

[5]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8.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4

关键词:采石厂;矽尘暴露;肺部疾病;关系

尘肺病的起病原因主要为过多地吸入粉尘导致肺组织发生纤维化,其是我国常见严重职业病之一,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其健康状况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的本地小型采石厂内部工人共19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工人在有矽尘环境中进行长达5~6年作业后其肺部患病情况,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研究效果,现将此次研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到我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的本地小型采石厂内部工人共19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标准:到我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处在矽尘环境中作业长达5~6年的采石场工人;诊断为矽肺者;无肺结核病史者。回顾性观察研究对象的肺功能以及患肺部疾病的变化情况,并将研究结果同无矽尘环境下作业长达5~6年19例人员肺部疾病资料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 以《尘肺病诊断标准》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尘肺病诊断。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时,主要对患者肺功能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检查设备是德国生产的型号为JAEGER Flowscreen@V2.2.4的专门用于肺功能检查的仪器;测定的内容有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值、最大呼气流量、用力呼气量、一秒率、用力呼气50%流量、用力呼气750%流量。每人需测2次,测定结果取其平均数值,并做好异常情况的记录[1]。

1.2.2尘肺晋期 以无尘肺作为分期起始点,把全部晋期尘肺划分成如下4各类别:无尘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Ⅰ、ⅠⅡⅡⅢ,然后根据晋期结给予综合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P

2 结果

经过相应的研究分析,本地小型采石厂内部工人共19例,其中接触人员的矽肺总晋期例数为5例,晋期率为26.31%(5/19),其中有2例为Ⅰ期晋升至Ⅱ期,有1例由Ⅰ期晋升至Ⅱ期,有2例为Ⅰ期晋升至Ⅲ期。与同期处在无矽尘环境下作业长达5~6年19例人员肺部患者晋期资料对比,同期未接触矽尘环境的人员中仅有2例均是由Ⅰ期晋升为Ⅱ期,占比为10.52%,前者与后者晋期人员的比例相比上涨了15.79%。所以,接触矽尘环境人员的矽肺总晋期率会明显高于未接触人员,接触矽尘的采石场工人具有很大的可能出现矽肺疾病。所以,如果长期性的暴露在矽尘环境中,那么就会具有肺部患上各种病变的高风险,特别是造成肺结核,肺炎等严重疾病,影响肺部正常功能的发挥[2]。

3 讨论

尘肺病是指长时间在某项职业活动过程中吸进生产性粉尘,且于肺内潴留导致以肺组织内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形式的受累于全身的疾病[1]。尘肺病其发病的基本形式呈现出渐进性,大多数工人在患病初期未感觉到身体显著不适,或者是仅表现出肺部功能的轻微受损,然而到当疾病发展至后期阶段,患者的肺部功能会受到显著影响,且逐渐会发展成为肺炎以及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对患者的生产生活均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上述研究说明影响矽肺晋期最明显的危险因素是吸入生产性粉尘量大小以及吸入生产性粉尘时间长短。劳动者身体是否健康直接受到是否及时脱离暴露环境的影响。对工人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以及统计,在工作人员脱尘之后,还会出现尘肺晋期,尘肺晋期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尘肺病患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过程中,存在的有尘肺进展的现患者。

影响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吸入粉尘的性质以及吸入粉尘的浓度,同时还受到合并症、并发症、病程以及年龄的影响。上述内容说明,矽尘暴露会逐渐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影响,在持续5~6年之后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相应的分析得到:矽肺的分期小,肺功能的损失程度越小,矽肺的分期越大,肺功能的损失程度越大,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所以,矽肺患者,特别是Ⅱ期以及Ⅲ期患者需要特别的注意肺功能健康的保护,有利于延缓矽肺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如果是及时脱离暴露环境,那么就会取得良好的肺功能检查结果。

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降低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具体防护措施可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加强对对现场粉尘环境进行全面测定。测出施工现场粉尘浓度过高地点及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警告;②应用有效的方法降低粉尘浓度。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的降低粉尘浓度的方法主要有钻孔打眼施工时使用湿式作业方式、加强对扬尘源进行密闭和清扫等;③尽量减少或避免施工人员接触高浓度的粉尘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组织工人学习粉尘危害、防尘知识,是工人提高自我防护意识;④加强对早期矽肺病例进行排查,对其进行合理的工作调换。当患上矽肺后,还继续接触粉尘会导致病情快速进展。因此,发现工人患上矽肺后应适当对其进行工作调换,促进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⑤加强进行防痨工作及戒烟宣传;⑥各企业单位加强对粉尘作业工人开展粉尘危害知识学习和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工人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和卫生行为;⑦劳动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等应积极配合和监督各企业单位开展粉尘防治宣传工作。组织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劳动卫生、生活习惯培训,指导和监督工人佩戴防护工具,降低粉尘对肌体的危害。⑧施工单位应不断完善作业场所中关于粉尘的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各项条例规范,定期组织作业工人到有体检资质的健康体检机构接受健康体检,并建立相应的健康监护档案。不断完善粉尘作业场所的防护制度和,提高工人健康意识。

综上所述,采石场的工人因为长时间处在矽尘环境进行作业,对本身肺部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引发肺炎以及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对工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5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肺结核;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模式[1],该模式是针对一种疾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时间与管理方法,从入院、住院到出院,以时间为横轴,以肺结核理想的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一个非常合理的计划表[2],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随着肺结核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非常重,对肺结核病情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3]。本文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5±10.5)岁,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120例肺结核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以及病情程度专门制定的护理措施,患者从入院、住院、出院均有计划的进行护理措施。患者在进入医院时对患者讲解入院须知,熟悉住院环境,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时间,教育患者正确的生活以及行为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隔离,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搭配,注意营养的摄入,保证维生素的供给。为患者制定适量的运动锻炼,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对患者制定的时间计划表中详细标注患者的检查时间、治疗时间、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时间,进行有计划的护理,计划表一定要详细有效,并对患者讲解说明。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时间计划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护理需求更改调整时间计划表,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准确评估患者的并请了解情况,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一直到患者知识达标教育下一个患者,另外也可以采用互动式教育方法,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示范式教育方式也会受到非常高的效果回馈。对患者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消毒隔离知识,患者的不能随地吐痰,吐痰时一定要注意将痰液使用卫生纸包好,然后进行焚烧。药物服用知识,患者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嘱使用,并且还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1.3 诊断标准

患者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自制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问卷分为十个方面,例如个人卫生、饮食营养、休息活动以及药物服用方法等,每个选择为10分,满分100分,分数在90分以上视为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采用t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观察组患者中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达标的患者为58例(96.7%),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0例(100%);对照组患者中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达标的患者有42例(70%),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53例(88.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护理措施更加规范化和具体化,改变了传统机械化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护理需求更改计划表,完全针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减少资料浪费,缩短患者的治疗之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压力[5],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为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与护理效果,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钱月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6):749-750.

[2]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3] 邹少木,袁宏,周雷.肺结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肺科杂志,2007,12(2):204-205.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6

肺栓塞(PE)是肺动脉系统被不同的栓子所栓塞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及空气栓塞,其中以肺血栓栓塞症最为常见[1]。PTE的漏诊及误诊率亦较高,研究证明,适宜溶栓治疗技术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小肺动脉阻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室功能,减少严重PTE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本科对14例急性PTE患者实行溶栓治疗与标准化护理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例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年龄35~76岁,平均(50.3±8.5)岁。本组患者中有3例为外伤后骨盆下肢创伤并发,1例患者行盆腔手术后制动,2例老年男性患者伴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患者有冠心病,1例还有心肌炎,6伴有下肢深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

1.2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2] ①D二聚体阳性;②彩色超声波示深静脉血栓形成;③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血栓,肺动脉高压,右心扩大或右室肥厚;④经核素肺灌注显像显示一个肺段或更大的局限性灌注稀疏区或缺损,而通气扫描正常;⑤胸部CT发现肺动脉中心性或附壁性充盈缺损,肺动脉分支完全阻塞伴相应肺段楔形高密度影。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14例患者均采用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溶栓(2 h方案)治疗方案[3]。具体方法为应用尿激酶20 000 IU/kg,加入注射生理盐水100 ml,用输液泵控制输液在2 h滴完。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前、中、后及心理护理等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8例,显效4例,好转2例。

3 讨论

3.1 急救措施 PE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心电图,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伴有胸痛应考虑肺梗死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做进一步处理。一旦考虑患者为PE首先应采取头偏向一侧的平卧位,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急查血常规、凝血酶、血生化、肝功能及肾功能,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好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同时请心内科、麻醉科、ICU的医生指导和协助抢救。

3.2 心理护理 肺栓塞后栓塞部分形成无效腔样通气,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表现,部分患者极度恐惧甚至产生濒死感。患者家属的陪伴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的情绪,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与本病有关的知识及治疗方法,使患者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3.3 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

3.3.1 溶栓前的准备

溶栓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包括药品器械和护理的准备。1)药品和器械的准备:①备好各种药品和器械及除颤器; ②备好微量输液系统;③备好止血药,如6氧基己酸、对羧基苄胺、鱼精蛋白等;④按医嘱备好所用药物。2)护理准备:①患者行心电监护和吸氧;②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选择较粗、易固定的静脉,最好选用可留置的套管针,一条通路用于给药,另一条通路在溶栓后取血;③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经皮氧饱和度的观察和记录。

3.3.2 溶栓治疗护理 溶栓治疗时的监护措施包括:①根据医嘱定时、定量将药物从静脉泵入,并随时观察药物的反应;②溶栓药输完后,即刻复查心电图,观察其变化,根据医嘱复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和增强CT等,以判断溶栓效果;③溶栓后2~4 h查APTT,根据其结果调整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剂量;④出血的观察:溶栓的主要副反应就是出血,如皮下淤血、鼻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4]。应仔细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变化、齿龈有无出血、大小便的颜色、注射部位有无血肿,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注射,以免增加出血机会;避免碰撞,每日查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3.3.2 溶栓后护理 溶栓治疗期间尽量避免各种注射和穿刺,如确实需要者,拔针后按压时间要延长。护理时护士动作要轻柔,避免碰撞患者。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发生率为5%~7%,致死性出血约为1%。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淤斑等,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神志、表情和瞳孔的变化。做好基础护理,特别是在卧床体息期间,设专人陪护,协助料理患者生活所需。保持床铺平整、舒适,避免局部受压过久。给予清淡易消化、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纳肛或口服轻泻剂。嘱患者勿过度用力咳嗽,呼吸困难者保证供氧。

参 考 文 献

[1] 何建国,程显声.肺动脉栓塞诊断与治疗的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56356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59264.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7

关键词:基层医院;DR;应用与诊断Abstract:Objective: chest examination, for exampl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R in basic-level hospitals. Methods: select 2011 to 2011 from 400 patients with chest examination, chest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o perspective and chest DR is a shoot, observe the checking method of comparing two test results. Result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chest X-ray method to detect th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10 people, increase mental image 14 people, pleural adhesion 8 peopl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was 8.0%, and the chest DR is a camera to detect the old tuberculosis 18 people, 29, chronic bronchitis and emphysema increased mental image 12 people, pleural adhesion 18 people, pulmonary fractured ribs 7, 4 pneumonia, pulmonary nodules shadow 8 peopl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24.0%,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DR camera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chest X-ray,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he disease, can do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reduce the radiation, is important in current basic-level hospital medical work, using the tes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04-01 透视是在70、80年代基层医院中的重要胸部检查技术,但是由于其辐射强,图像分辨率较低,客观记录较差,不能对个人的健康资料进行累积整理评估,因此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病人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胸部检查摄像逐渐有替代胸部透视的趋势,尤其是数字化摄影(DR)的应用[1],广义的DR包括所有数字化的X线照相,而狭义的DR则是指直接采用电子成像板技术。电子成像板由大量微小的带有薄膜晶体管(TFT)的探测器排列而成。由于电子转换模式不同又分为间接DR板和直接DR板,前者使用碘化铯闪烁屏,将X线先转变成可见光,通过光电转化方式再被探测器接收极大地提高了胸部体检成像的水准,可以发现一些胸部透视不容易发现的疾病,大大提高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胸部检查为例,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进行胸部体检的病人400人,探究DR在基层应用中的应用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进行胸部体检的病人400人,其中有男性病人237人,女性病人163人,年龄趋于19岁到78岁之间,平均43.5±3.5岁。部分病人患有陈旧性肺结核、慢支、肺气肿、心脏增大、肺炎等疾病,因自觉胸部不适来本院就诊,使用型号为西门子(AXIOM Aristos VX Plus-DR)数字摄影装置,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胸部透视和胸部DR正位摄像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所有病人都自愿接受调查。

1.2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经检查结果发现,胸部透视方法检测出陈旧性肺结核10人,心脏增大14人,胸膜粘连8人,阳性检出率为8.0%,而胸部DR正位摄像检测出陈旧性结核18人,慢支及肺气肿29人,心脏增大12人,胸膜粘连18人,陈旧性肋骨骨折7人,肺炎4人,肺部结节影8人,阳性检出率为24.0%,两者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方法陈旧

结核慢支、

肺气肿肺部

结节影心脏

增大肺炎胸膜

粘连陈旧性

肋骨骨折阳性

率/%胸部透视1000140808.0胸部DR正位摄像1829812418724.0*注:*P

3 讨论 在七、八十年代,胸部透视是基层医院放射科中的重要检查技术,简单、快速,是X线长时间的透过病人的被检部分在荧幕上形成的临时图像,但是其图像分辨率较低,辐射强[2],客观记录较差,不能对个人的健康资料进行累积整理评估,所以越来越不能满足广泛病人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胸部检查摄像逐渐有替代胸部透视的趋势,尤其是数字化摄影(DR)的应用,通过X线透过人体瞬间在胶片上的成像,是疾病诊断的一项质的飞越,极大地提高了胸部体检成像的水准,可以发现一些胸部透视不容易发现的疾病,大大提高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而透视过程中病人所接受的射线强度要远强于DR,并且漏诊、误诊的几率高,不容易检查出一些密度差较小的病变。

当前基层医院的DR应用存在一定缺陷,如缺少对病人的防护措施,检测过程中医务人员随便出入,检测室防护措施设置不够到位等等,使得病人及其家属和放射技术人员都可能遭受额外的辐射,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并且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医院在招工和学生体检时广泛应用X线透视,X线透视的过度使用以及多次重复检查等也造成了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此类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一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其对放射科的技术操作规范理解不到位,应在病人检查前仔细核对病人信息,以免产生错误第二次检查;医院方面应加强对放射科室的防护工作,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并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设置完整的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语等;在病人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其他部位的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辐射,缩小照射范围,尤其是对小儿进行X线透视,其对辐射的反应更加敏感,可能产生影响病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所以体现了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拍摄过程中,医务人员和陪同家属都要远离辐射区,减少收到的辐射,另外医院应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购进一些实用、放射小的机器,可有效的减少机器的辐射量。

在胸部检查中,应该注意几个容易漏诊的地方,如心后区、肺尖区、以及横膈后等部位,多个方向观察可对肺门部位的阴影有重要补充作用[3]。在本文研究中,结果显示,胸部透视方法检测出陈旧性结核10人,心脏增大14人,胸膜粘连8人,阳性检出率为8.0%,而胸部DR正位摄像检测出陈旧结核18人,慢支及肺气肿29人,心脏增大12人,胸膜粘连18人,陈旧性肋骨骨折7人,肺炎4人,肺部结节影8人,阳性检出率为24.0%,两者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崔力争,陈志强,黄银平,等B 现代医学教育[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81-182.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8

【关键词】 煤矿煤工; 尘肺; 发病特征; 防控措施; 探讨

中图分类号 R1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2-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12.08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煤矿企业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大量的煤工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相关资料及报道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煤矿煤工尘肺的发病率较高,甚至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害煤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煤工尘肺主要是在煤炭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工人长期吸入大量生产性的粉尘,从而引发的尘肺疾病。在煤炭工作中,煤工尘肺的发病人数较高,属于严重的职业病[2]。本研究主要对煤炭煤工尘肺的发病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地区煤矿企业2006-2015年累计诊断的

47 309例尘肺患者,经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将记录项目不全的患者予以剔除,符合规定的有1154例,将1154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1.2 方法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出生地点、出生日期、姓名、参加工作时间、发病年龄、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情况、初次诊断级别等。将患者工种情况与矿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主要工种包括五种,即主掘进工、纯掘进工、主采煤工、混合工、纯采煤工。

1.3 诊断标准

在对其进行临床诊断过程中,前提是有确切的接触粉尘职业史,采用高千伏X线后前位胸片,最终诊断主要由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专家组集体进行[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煤工尘肺诊断情况

初次诊断Ⅰ期患者1062例、Ⅱ期57例、Ⅲ期35例,各分期患者诊断情况详见表1。

2.2 煤工尘肺发病与工种之间的联系

通过调查及对煤工尘肺患者工种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混合工,占44.97%,其次为主采煤工,占19.93%。发病工龄最短的是主掘进工,与其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某煤矿公司不同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比较

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均严重超标,掘进工作面总粉尘平均浓度、呼吸性粉尘的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采煤工作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尘肺病(Pneumoconiosis),又称尘肺、砂肺,是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该病患者一般长期处于空气充满尘埃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粉尘,在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一段时间后肺内形成纤维化灶。尘肺病主要由吸入结晶硅的粉尘引起,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短促、发烧、胸痛、呼吸衰退,严重者可发生死亡[3-4]。尘肺病易引发其他病变,包括肺癌、支气管炎、肺结核,严重可导致肾脏病变。

通过调查显示,70年代以后Ⅰ期尘肺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自2000年以后,Ⅱ期、Ⅲ期所占比例也有所提高,大量研究报道,自2003-2006年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此法的颁布取消了原企业内部的尘肺病诊断资质,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职业病的诊断,对其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患者漏诊的现象[5-6]。面对这样的形势,提示加强尘肺病诊断力度势在必行。对于具有专业技术及工作人员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而言,要提供完善的职业病诊断资质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企业职业病管理工作的质量。

煤工尘肺病的发病与很多因素存在着相关性,包括作业环境、煤田地质条件等,这些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尘肺患病的具体情况。在本研究的1154例尘肺病患者中,Ⅰ期患者最多。统计显示,在工种方面,混合工的患者最多,其他工种依次为主采煤工、主掘进工、纯掘进工、纯采煤工,显然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是混合工[7]。

尘肺属于一种慢性职业疾病,其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在长期影响下,粉尘浓度对煤工的影响才会表现出来。在矿工暴露粉尘之后,粉尘会潴留在工人的肺内,而且很难消除,即使矿工今后不从事煤矿方面的工作,其仍存在患尘肺病的可能。随着时间逐步延伸,煤工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工龄呈现从高到低的发展趋势。50年代及以前,煤矿生产的机械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同时具有较低的煤炭粉碎概率,这种情况所产生的粉尘粒子较少,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较短,吸入人体的量也较少,其尘肺病的发病年龄及发病工龄普遍较大,粉尘参加物化反应存在一定的难度,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8]。

近年来,煤工尘肺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煤工的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尘肺给广大煤工患者带来身体、精神方面的严重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1)开展综合防尘降尘措施。在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影响下,粉尘的产生量不断增多,要求全面开展综合防尘降尘措施,以“主动治理、超前预防”为理念,从根本上预防尘肺病。加强对媒体注水的管理,治理采掘主要产尘点,加大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基础设备和防尘作业手段的健康运转。(2)做好二级预防工作,加强对尘肺防控过程的监督,强化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监护档案,提高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率[9-10]。

综上所述,在煤矿中,尘肺发病的根本因素是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其中重点人群是掘进工,应当加强治理与监督。

参考文献

[1]张琴,丁羽,闫大培,等.某煤矿煤工尘肺发病特征及防控措施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103-107.

[2]朱丽霞.2006-2010年北碚区尘肺病例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28(5):348-350.

[3]郑清花,陈清洪,谢德兴.某煤炭集团公司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37(1):137-139.

[4]吴永兵,黄娜.北碚区2006~2012年尘肺病例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25-28.

[5]郭长轩,蒋文中,丁新平,等.淮北矿区煤矿工尘肺发病及现况的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1):20-22.

[6]王雪涛,索霞,刘丽华.某煤炭集团公司1957至2007年尘肺病患病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26(11):664-666.

[7] Polzik E V,Katsnelson B A,Kochneva M Y,et al.The principles of predicting the individual risk of silicosis and silicotuberculosis[J].La Medicina Del Lavoro,1990,81(2):87-95.

[8]闫进德,曹岩,李翠兰,等.煤矿在职接尘工人煤工尘肺的发病情况[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0,28(10):783-785.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9

肺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简称结核杆菌或结核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其中痰中排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病[1,2]。这是一个非常古老而迄今仍然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对本院社区服务站2013年10月~2015年11月管理的63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9人(61.9%),女24例(38.1%),年龄10~79岁,病程14d~20年。

临床表现:发热50例(79.4%),咳嗽咳痰47例(74.6%),咯血19例(30.2%),胸闷气短12例(19.0%),消瘦28例(44.4%),乏力25例(39.7%),盗汗31例(49.2%),胸痛12例(19.0%),恶心呕吐16例(25.4%),口唇紫绀9例(14.2%)等。

1.2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产生感染,有咳嗽症状的排菌患者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1.3肺结核诊断判定

1.3.1凡遇下列情况者应高度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性:①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3~4周仍无改善;②痰中带血或咯血;③长期低热或所谓"发热待查";④体检肩胛间区有湿音或局限性哮鸣音;⑤有结核病诱因或好发因素,尤其是糖尿病、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⑥关节疼痛和皮肤结节性红斑、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过敏反应性表现;⑦有渗出性胸膜炎、肛瘘、长期淋巴结肿大既往史以及婴幼儿和儿童有家庭开放性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

1.3.2具有相应的临床和X线表现,痰涂片和(或)培养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等有助于诊断。

1.4防治措施

1.4.1加强社会宣传及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播肺结核知识,使肺结核防治知识人人知晓,做到"结核防治,人人有责"。

1.4.2本院社区门诊采用肺结核防治知识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①集中讲座健康教育:由全科医师或(和)全科护士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详细讲解,1次/月,1~2h/次,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肺结核知识;②个体化家庭教育:对家庭的支持和教育,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预防保健,给患者一个良好的治病养病环境。

1.4.3凡有咳嗽咳痰2w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痛2w以上,发热2w以上等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填写"双向转诊单",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本院开设专门结核病门诊)进行检查,1w内进行电话随访。

1.4.4肺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一般情况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为6个月,复治肺结核患者为8个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4个月。

1.4.5初治肺结核患者尤其是初治排菌肺结核患者,因其在未治疗时,对其家属和周围健康人群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是造成结核病流行的传染源,故应积极配合防痨医生、坚持有效、合理、全程化疗。

1.4.6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大多比较复杂,往往具有病情重,体质差的特点,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结核药物组成的化疗方案,同时加强基础治疗,营养支持等,并坚持完成治疗。

1.4.7肺结核患者应给予高蛋白和高热能的食物,同时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1.5开展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

1.5.1社区服务站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要在72h内访视患者,做到第一次入户随访。

1.5.2医务人员或(家庭成员)对患者进行直接面视下督导服药,医务人员要做好随访评估,进行分类干预,当患者停止抗结核治疗后,要对其进行结案评估。

1.6防治结果

1.6.1通过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对群众进行宣传指导,社区患肺结核传染病的人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获取随访63例(100.0%),其中以临床痊愈者44例(69.8%),18例(28.6%)仍在巩固治疗中,死亡1例(1.6%)。

1.6.2经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广泛、深入、科学地宣传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策略和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可有效遏止结核病的流行。

2 讨论

2.1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菌最容易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

2.2随着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成为结核病综合防治的最佳平台[3,4]。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居民健康建档与管理成了社区结核病工作的核心与主要内容。

2.3我们应该做好肺结核患者的筛查工作,对确诊肺结核患者要到结防机构接受规范治疗,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对各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耐药性,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控制肺结核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肺结核病的患病人数,还能够帮助我们维护自己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等. 内科学(上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0-111.

[2]马春红,孙茉(苹),车智轶,等 . 社区人群肺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03(22).

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篇10

关键词:  肺结核  患者  护理措施

        肺结核为急性或慢性的感染,以肺部浸润和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纤维化和空洞形成为特征。在美国,继发于无家可归、吸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继发病的肺结核发病率有所增加。全球肺结核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首要位置,每年有800万~1000万新发病例。

        通常肺结核的新诊断病例为单身无家可归的非白种人。经正确治疗后,本病预后良好。然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抗结核药的耐药的菌株病死率达50%。

        1  临床表现

        1.1原发感染患者,在4~8周的潜伏期后,通常无症状,但也可述虚弱、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低热和盗汗。

        1.2复发者可述胸痛、咳嗽带血性黏液脓性痰或血丝痰。

        1.3复发者也可有低热。

        1.4叩诊患处可有浊音,为实变体征或提示胸腔积液。

        1.5听诊可闻及爆裂性湿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喘息音和耳语胸语音。

        1.6年龄特点  老年人可不表现出发热,盗汗,结垓病的特征表现,代之于活动能力和体征的收变。评估老年人要仔细。

        2  诊断性检查

        2.1在鉴别和除外与TB相似的疾病如肺癌、肺脓肿、尘肺和支气管扩张时必要时行下列检查。

        —如患者无咳痰或无法留取足够的痰液标本时行支气管镜检。

        —X线胸片见结节样病变,斑片状渗出影(主要位于上叶),空洞形成,瘢痕组织和钙化灶。不能区分结核为活动性还是非活动性。

        —CT或磁共振用于评估肺部损伤和明确诊断困难的病例。

        —痰液、脑脊液、尿液、脓肿引流液或胸腔积液培养及涂片见热敏,不动,需氧,抗酸性杆菌。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可发现某部位TB感染的患者,但不能明确活动性疾病。此试验是在前臂皮内注射中等强度纯化蛋白衍生物或5U结核菌素(0.1ml),48~72h后看结果。无论是活动性TB还是非活动性TB,在感染结核菌后2~10周内呈阳性反应(≥10mm硬结)。但是在严重的免疫抑制患者,可无阳性反应。

        2.2因许多移民接种卡介苗(BCG),故皮肤试验对这些人来说不能作为有效的筛查手段。既往接种过BCG者需行X线胸片筛查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