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2:45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1

【人物简介】

【谭荣勋先生,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曾修读香港大学社区领袖培训课程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政治专才培训课程。现任大埔区议会民选议员,大埔区议会交通及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民建联大埔支部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他兼多重身份,并为注册社工、香港红十字会青年急救课程导师,曾于互动电视兼任时事节目主播。】

误打误撞,闯入政界之路

今年刚三十出头,喜欢户外活动的谭荣勋先生笑言,自己闯入政界是无心插柳之举。原来,他毕业后找工作时,只希望找一份“见多识广”的工作。当时,他见到报上有聘请区议员助理的广告,便抱着试一试心态,却没有想到成功了。

更没有想到,他一做议员助理就是5、6年,期间分别担任民建联议员张学明、李国英的助理。开始,他对从政一无所知,只觉得议员助理工作极具挑战性。他运气甚佳,碰上“好老板”,不断给他机会,让他在政坛中逐步成长。

谭荣勋先生对新界社团联会和民建联的认识是慢慢深入的,“以新界社团联会为例,其下有250多个属会,能够代表出席的都是主席、副主席,要做到这个职位,当然要有相当的资历。”

埋头苦干于社区工作一段时间后,谭荣勋先生在2003年代表民建联参加区议会选举。虽然当时落败,但给他2007年的再选成功积累了可贵经验。谭荣勋先生强调,自己并非政治人,“我觉得作为一位从政人士,无论在社区服务、地区网络、对政策认识等方面,需要有一定地位与影响力,但我自觉任何一项都未足够。”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位社区服务者。

从近年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的情况来看,青年人从政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作为香港区议会中年轻的“70后”,他认为,青年从政是必要的新血,年轻人参与社区服务较年长者也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仍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培训,青年自身也应提高从政能力。

他认为,青年人参政,政府应为其提供机会和基本的培训。年轻人参政,最明显优势是思想进步,能符合市民创新的希望和求变的要求。在宣传手法上,可藉助网络打入年轻族群世界。

他又指出,青年人提出政治建议时应有技巧,注意民意的收集,提出符合社情民意的可行建议,而非凭藉民意,挟持民意而为所欲为。同时,亦应发挥联系政府与市民之间桥梁的角色,负上政治责任。

用心奉献,唯在服务社区

谭荣勋先生坚守约16000人的颂汀选区的议员工作岗位,任务繁重。他一周只能回家一次,母亲虽有微言,但依然支持他的选择。正是因为他没有后顾之忧,故能安心从事社区服务。谭荣勋先生以开朗性格及创新思维,为颂汀街坊提供多元化服务,也使地区公共活动丰富多彩。他笑言,尽己所学服务街坊。由于他是注册社工,不少街坊喜欢找他解决问题。

社区服务是长期的,谭荣勋先生坦言,区内除了硬件设施要不断更新外,亦应该从“人”出发,老人、青少年及儿童等问题“一环扣一环”,不能分开处理。他希望青年参加关心长者的活动,再鼓动长者回社区参与各种活动,以建立温情社区。最让谭荣勋先生十分开心难忘的一件事是,他帮助一对失散二十多年的父女重新团聚,让他深切地体会到助人的快乐和工作的成就感。

服务社区多年,看到通过自己及其它民建联成员以不同方法向政府各部门争取,一些地区设施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他特别有满足感。几年前,社区汀雅苑后门汀角路一带人行道路由于街灯不足,加上大树遮挡,入夜后特别昏暗,有人形容为“灯光昏昏心慌慌”。经他奔走多个部门,发起了多人签名行动,终于落实照明设施。

2007年夏天,警方揭发多宗青少年在网上自称黑社会成员的案件。一项调查发现,不少地方中、小学生曾遇过同学自称三合会成员,当中约2成半受访者更遇到被招揽入会的行动。当时,作为民建联保安事务副发言人,谭荣勋先生表示,调查反映黑社会渗入学校的问题严重,更可能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不少家长及学生遇到黑社会滋扰时均选择向学校反映,但校方往往因为怕“家丑外传”、影响校誉而不愿意报警。

谭荣勋先生认为,学校及家长均有责任协助青少年提升守法意识,正确认识及对抗黑社会渗入的问题,过去曾推行“一校一警察”计划,透过驻校警察主动与学生建立关系,一旦学生遇到黑势力滋扰,学生便会放心向驻校警员求助。后来由于资源限制,计划已于部分区域停止,他期望当局再实施有关措施,遏止问题。

2009年夏天,民建联大埔支部推出系列活动,推广校园防毒宣传。当时,作为民建联支部副主席,谭荣勋先生表示,政府应以一校两社工帮助吸毒学生。此前,民建联访问了五百名大埔学生和家长,了解他们对学校验毒的想法。谭荣勋先生态度鲜明,“如果各间学校有各自的一套方法,会很不一致,并混淆不清。”

谭荣勋先生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关心是一贯的。今年4月,民建联大埔支部及大埔青年协会在大埔富善社区会堂举办了第二届大埔游戏卡同乐日,谭荣勋先生也出席活动。整个活动,环境气氛热烈,众参加者及议员打成一片。有部分家长带同子女前来,一起学习玩游戏卡,参加者参与游戏卡比赛时都非常认真。

大埔青少年娱乐场所不足,民建联是第一个举办游戏卡活动的政党,青少年均对民建联及大埔青年协会能提供场地及举办游戏卡比赛表示欢迎。在活动现场,有家长表示,玩卡这种游戏比较健康,值得提倡,也能部分阻止青少年沉缅吸毒。

多面棱角,从政掩盖才华

谭荣勋先生多才多艺,他曾是香港红十字会青年急救课程导师,曾在互动电视节目中兼任时事节目主播。现实生活中,他的才华反而为他的从政活动所掩,社区活动的繁忙迫使他慢慢放弃自己的独特兴趣。

他担任多个社团职务,是大埔区议会交通及运输委员会副主席、大埔区议会社会服务委员会青少年计划工作小组主席、民建联大埔支部副主席、大埔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除此之外,他还是香港童军总会大埔南区区务委员会区务委员、香港消防处消防安全大使导师、新界青年联会副主席、大埔青年协会主席、大埔民生协进会主席、颂雅苑业主立案法团名誉顾问。

此前,谭荣勋先生曾任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电影检查小组顾问、民建联保安事务副发言人、新界青年联会执行委员、香港红十字会西九龙总部九龙城北区助理区务主任、香港红十字会西九龙总部成人团第18团团长、香港红十字会新界东总部2008年度“杰出红十字青年会员”选举评审委员、香港红十字会青年急救课程考官。谭荣勋先生精力之充沛、服务社会热情之高,于斯可见。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2

*伊始,万物复苏,全县关工委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年的工作,部署2009年的工作任务。在这里,我就全县关心一下代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同舟共济,共度难关,2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稳步推进

(一)全县经济社会稳步推进。

20*年,对于发展中的纳雍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遭遇了罕见的雪凝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尤其是群力煤矿事故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全县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面对困难、挑战和考验,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化危机为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明显。去年,我县关工委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20年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将关工委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二是切实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县关工委坚持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宣传贯彻党的*大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在青少年中集中开展了“学习*大精神,举旗帜、颂改革、讲文明、迎奥运、爱家乡、建纳雍”主题教育活动,全县共开展演讲比赛26次,听众达10余万人,开展集中宣讲84次,受教育青少年80000余人。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县关工委与妇联、教育、工会、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为重点,对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等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举办“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专题讲座2次,282名留守儿童监护人、老师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县关工委筹集资金12000余元为留守儿童购买学习用品。

四是建立关工委联席会议制度。县关工委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工作和解决问题,形成了县关工委牵头,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009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

党的*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这既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大以后,李长春、、、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老同志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县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肩负着为纳雍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党的*大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量力而行,不断开创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今年3月和9月,我县先后启动两批学习实践活动。县委对此高度重视,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从有关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主题,提前制定方案,突出实践特色,找准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县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要结合工作特色和自身实际,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关工委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不断推动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今年,要找准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县关工委要配合有关部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少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青少年。要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在工作中,既要善于运用报刊、电视等媒体和报告会、座谈会、文体活动、读书活动等形式教育青少年,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等媒体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努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要坚持开展向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继续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向青少年传授科技知识、提供致富信息、加强创业指导。继续关爱“刑释解教”青少年,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就业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抓好法制教育宣传团和关爱团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失足青少年关爱和帮教工作。

三是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要与有关部门配合,对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四落实”情况、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情况、“刑释解教”青少年就业和生活情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专题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要积极动员和组织更多的老同志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充实县关工委领导班子、壮大“五老”队伍。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关工委组织,不断扩大关工委工作覆盖面,真正把工作做到基层。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努力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长效机制。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3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做到三个到位。

1、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沈德恩同志为组长、县综治办主任陈建华、团县委书记徐明辉及文明办、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__县“四无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创建工作专班。创建办公室设在团县委办公室。

2、责任到位。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措施,各创建成员单位结合各自对应的社区按照未成年人无犯罪、无吸毒、无艾滋病、无辍学“四无”目标加强建设和指导,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宣传到位。由宣传小组成员牵头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各地结合社区实际和“关爱工程”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在社区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总结工作经验,树立先进典型,以陵园路试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创建工作的认识,使社区居民认识到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二、以试点社区为导向,稳步推进“四无社区”创建活动。

以“四无”社区的试点单位城关镇陵园路社区为导向,把试点单位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向全县所有社区推广。在陵园路试点社区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促动的办法,

1、定期召开创建“四无”社区专题工作会,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碰头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共同商讨工作对策,做到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今年,已召开成员单位碰头会、工作部署会等专题研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会议4次,有力地促进了我县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目标任务的落实。

2、加大对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办力度,县预防办派专人驻社区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动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深入社区,参与青少年法律学校、送法进社区等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推动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专、兼职社工队伍,建立一定规模的专职社工队伍,形成基层闲散、问题未成年人教育管理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骨干力量

3、实行部门联动,组织各成员单位到社区就影响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开展统一集中行动,整治社区环境。20__年10月27日在县司法局五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了__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四无”社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县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文体局及县未成年人“四无”社区创建试点单位城关镇陵园路社区就创建办法、经验作了交流,并就下一阶段工作作了总体安排和部署。

三、突出创建重点,深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我们将因地制宜,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确保__县创建未成年人“四无社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1、着力深化教育,以预防为主。主体工作与“关爱工程”有机结合,对问题少年采用定期学习、专题培训、座谈讨论、参观学习等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制及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抓好家庭教育。针对社会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生长在问题家庭,我们注重提高父母的法律素质,教育家长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被监护的青少年。

2、做好闲散青少年建党立卡工作立,立足教育转化、加强帮教安置。全面掌握社区青少年情况,建立预防工作 档案,在档案中认真做到“六清楚”,既清楚预防对象的家庭地址、目前状况、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经济条件和思想动态,关心他们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问题。组织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及创建单位进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优化社区治安环境,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重点未成年人群体开展结对帮教;

3、强化重点措施、优化社区环境。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必须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协助公安部门坚决打击犯罪,净化社区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4、成立__县“未成年人维权服务中心”。中心将通过开展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设立青少年维权信箱、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活动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法律、生理、心理咨询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青少年实际,力争实现社区青少年中没有发现劣迹和犯罪行为,争创“四无社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社区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运机制,切实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工作。

__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4

选择不同年龄段的2所学校开展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试点研究,总结提炼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的模式和活动方案。在环保行为养成方面,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形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健康生活习惯。在环保意识与价值观念方面,关心时事热点以及新闻中的环境问题与环保工作,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环境科学意识。主要包括确定学科特色。在试点学校创建环保科技活动创新操作室,搭建供学生进行环保科学探究的实验环境,开展自主探究和行动研究的方式,有效提升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

1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需求调查与数据分析

2012年2月,面向天津市16家学校发放了2000份《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需求调查问卷》,围绕时事热点议题、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意识、环境科学行为等内容,获取了年龄在13~18周岁之间青少年在环境科学素质方面的薄弱环节与需求。48%的青少年在媒体播报重大环境类新闻的时候会和家人谈论环境问题,只有19%的青少年从不关心环境问题。85%的青少年了解诸如“PM2.5”、“重金属污染”等热门环境保护问题,但仍然有72%的青少年认为电子游戏产品的最新成果要远远比“气候变化”更加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在行为上,有73%的青少年购物时意识到应该自己携带购物袋以减少塑料垃圾,但是他们会因为怕麻烦、忘记带等原因不能付诸实际行动。23%的青少年会因学校附近修建造纸厂而进行阻止,13%的同学会要求进行环境和专家论证。当问及是否对环境类校本课程感兴趣时,18%的同学会选修,43%的同学要视其内容和形式是否吸引人再作决定。受访青少年基本上掌握与其年龄相符的环境科学知识,大多数愿意通过媒体或家人了解重大环境、环境保护问题的信息与资讯,但缺乏动力将其付诸行动,并对校本环境类科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

2提升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方案设计

针对调查问卷结果,对青少年按年龄进行了分类,提出以下设计方案:6~12岁青少年的环境科学行为能力需要具备:体验人类以外动物、植物的生存需求;体验乐声的美好;尝试保护生态环境,如不乱扔垃圾、保护小动物、保护植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煤气等;参加环保活动,分享环保心得;尝试建议家人购买并使用再生产品、可重复利用产品、清洁能源产品、低耗能产品等;乡村青少年尝试建议家人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城市青少年尝试建议家人选择安全的农产品并安全食用;尝试理性应对公共污染事件,及时寻求成人的帮助。13~15岁青少年的环境科学行为能力需要具备:探索人类以外动物、植物的生存需求;尝试保护生态环境,如不乱扔垃圾、保护小动物、保护植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煤气等;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建议家人践行“低碳生活”,并以身作则、带头响应;探索设计制作小发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环保问题;尝试理性应对公共污染事件,及时寻求成人的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举报身边可见的物理性污染事件。16~18岁青少年的环境科学行为能力需要具备:研究身边的环境现象与环境问题,尝试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探索设计制作小发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环保问题;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参观所在地区环境保护单位、环境质量监测单位;能够独立探究某一项环境污染问题,与他人合作设计自身行为调整对其影响的社会调查项目,搜集资料、分析数据、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理性应对污染事件,及时寻求成人的帮助;主动关注并尝试参与环境问题的公共议题与社会决策。

二、对策研究

1面向青少年开设环保校本课程

在中小学校内,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课地点等多重制度保障,学校具有校本课程内容方向的自主选择权,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效果可评、可考。环保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使之既能照顾到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兴趣和需求,又能因地制宜,反映出不同地域的环境特色,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呈现出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与行为控制等多种价值取向。

2面向青少年开展环保科技竞赛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5

一、紧密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1、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按照市委对于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紧密结合共青团实际,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的步骤,通过编印简报、开设网上专栏、组织专题调研、学办学习讨论会、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督导小组的好评。

2、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各基层团干部、商会企业家和青年委员认真学习《纲要》。结合《纲要》精神积极谋划和制定佛山共青团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措施和部署。依托高校谋划成立团市委智库佛山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聘请全国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担任特约研究员。举办“珠三角一体化与(佛山)青年发展”高峰论坛、珠三角地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研讨会,为贯彻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献计献策。与珠三角其他八市共同签订《珠江三角洲地区青联组织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青年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广佛肇青企组织合作框架协议》等一批区域化合作协议,联合《珠江三角洲义工(志愿者)宣言》,举办珠三角地区少儿才艺大赛、珠三角地区青少年拉丁舞和标准舞大赛,推动珠三角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一体化发展。

3、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针对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情况,深入实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大力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全市共建立154家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4909个,上岗见习人员2744个。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订小额贷款合作项目,获得授信资金XX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00余万。打造“红段子”、“网络超市”、“创意市集”、“体彩创业”、“职前学堂”等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拓宽青年创业渠道。与广州团市委联合建立“广佛青年就业创业指导网”,推动广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实现同城化发展。精心编撰并免费印发1万册《佛山青年就业创业指南》,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实践参考。协助劳动部门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75场,达成就业意向29403人。

二、开展各类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推动共青团引导青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1、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和少先队建队60周年等主题纪念活动。市青联举办的“灿烂青春——佛山青年迎国庆原创歌曲音乐会”、“唱响青春——佛山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歌会”,市青年自组织联合中心举办的“爱我中华、社团缤纷秀”、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红诗长卷献国庆——广佛60位书法家现场挥毫60米红诗长卷”、市学联举办的“国家爱·音乐最红”高校新声赛活动等活动备受广大青少年关注,直接参与青少年达8万多人次。“我的五·四”征文比赛收到全市青少年各类文学作品近1460件,充分表达了全市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讴歌时代主题的精神风貌。

2、开展青少年发展公益讲坛活动。组织教育专家、党史学者、科学家、“五老”队伍、党政领导等青少年工作者,结合青少年特点,以“青春与祖国同奋进”为主题,以国史国情、党史党情、市史市情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演讲以及青年学习交友、成长就业等讲座。3年累计组织公益讲座187场,参与听课青少年 16.2万人次。

3、举办优秀青年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市评选建功立业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评选活动,开展“承诺、责任、希望、栋梁”18岁成人宣誓活动,举办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向黄学军同志学习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与祖国同在、与希望同行”青联委员牵手希望小学等活动,引导激励青少年“人人争做优秀、个个争当能手”良好氛围。

4、探索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的工作部署, 15个基层单位被选作团中央、团省委和团市委试点,共下发18000份问卷,形成问卷分析材料15份,分别针对不同类型青年群体在职业背景、社会阅历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显著差异,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三、扎实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推动共青团组织青年工作取得新发展。

1、持续推进团建创新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积极谋划全市“团建创新年”活动。涌现优秀团建创新工作项目21个,初步探索出包括网络建团、自组织建团、行业协会建团、学校社团建团、区域联合建团等工作模式,填补了团建工作的许多空白领域。其中网络和自组织建团工作荣获广东省团建创新项目十大特别奖。2010年1月1日、2日,新华社以连续专题报道佛山网络和自组织建团工作,并分送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同志亲笔批转团中央。团省委全委会工作报告盛赞“佛山网络建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团市委被团省委表彰为“团建创新优秀组织奖”。 共3页,当前第1页1

3、扎实开展共青团城乡统筹工作。全面推进区级团组织驻点指导和粤西、北交流挂职工作。先后从团市委机关抽调三批共5名干部驻区团委指导工作,从全市选派三批10名团干部在清远、湛江地区交流挂职,有力推动派驻地基层团工作活力提升和科学发展。累计有7人次获得省级表彰。开展青年文明号“百号千村联点挂钩”活动,引导全市近400家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集体与各村居基层团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实现城乡共青团工作统筹发展。

4、继续加大团干部培训力度。下发《关于加强团员干部队伍培训工作的通知》,初步建立团干部分级分类培训机制。举办各级团干部赴团中央培训班,切实加强基本工作队伍能力培养和理论提升。联合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开展全市共青团后备干部培训班,选拔树立80位各级基层团工作负责人后备干部人才。建立全市青年人才库,对各类优秀青年典型和杰出青年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和跟踪培养,目前入库各类青年人才达190人。

5、开展区级团委向团市委常委会述职活动。组织各区团委负责人两轮10人次围绕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基层团建创新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向团市委常委会展开轮流述职。团市委常委会在述职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区工作的具体指导,并形成述职评价及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各区同级党委,整体推动全市团工作的科学规划与督促推进。

6、推动全市团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调研,成立全市少先队辅导员联谊会。成功召开佛山市学生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不断完善学联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市青年商会“金桥计划”、“青商论坛”等活动蓬勃开展。“科学发展·青年争先”第二届佛山市直机关青年文化之旅系列活动缤纷启动。全市青联组织与港澳台及市外青年组织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互访频繁,市际青年交流互访近20余批。市青少年宫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新宫正式开工建设。

(三)开展“情暖佛山”系列活动,推动共青团服务青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1、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促和谐行动。积极探索承担政府青少年事务的有效路径,规范运作政府购买志愿服务专项资金,连续五年开展志愿服务招投标活动,累计投入7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达500万元,资助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20多个,推动志愿服务的工作领域从扶贫助学、访贫问苦,扩大到环境保护、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心理咨询、社区医疗救助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志愿服务爱心小区建设,整合社会资金90万元,建成爱心小区100个,发动市民参与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组建“4+3”汾江河保护绿色志愿服务联盟,发动XX余人开展万名志愿者清涌大行动,发放3万份问卷进行全市汾江河治理民意调研。组建机关公务员志愿服务队,发动21个部门300多名机关青年公务员争当注册志愿者,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组织百灵鸟志愿服务艺术团走进社区,为社区群众送文化,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四川地震灾区援建志愿者、西部计划、东南亚援外志愿服务、农村健康直通车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各级志愿者服务社会达20多万人次,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0万小时。

2、继续开展各类扶贫、助学活动。发动青商会员捐资捐物参与“金桥计划”和“扶苗行动佛山会亲”等活动,累计筹集资金49万,在本地及甘肃会宁老区、四川水磨灾区等地,广泛资助大中小学生290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计划,对口英德市惟东村,组织青联委员、青商会员走进惟东村慰问贫困青少年,选派优秀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驻村开展扶贫活动,在医疗卫生、支教、科普技术推广等方面以多种形式推动贫困农村发展。

3、开展青年文明号“情暖佛山、优质服务”活动。发动全市青年文明号单位立足岗位开展“微笑”服务、“贴心”服务等优质服务示范行动,以实际行动展示青年文明号集体及广大青年职工的职业风采。继续开展市级青年文明号评选表彰,大力弘扬职业文明和行业新风,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31家,累计数量达到357家,位居全省前列。

五、拓宽青年利益诉求和表达渠道,推动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年权益工作取得新突破。

1、健全完善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开通12355网站、q群、电子邮箱等多元化咨询渠道,不断优化12355心理咨询后台服务机制。广泛招募12355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志愿者,联合法院、检察院开展护航志愿服务、彩虹计划、展翅计划等预防青少年犯罪服务项目。开展12355心理咨询、法律普及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巡讲活动,举办情景心理剧、团队心理培训、模拟法庭、成长训练营等活动,不断提升12355知名度。全年累计接收青少年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就业咨询等近XX余人次。

2、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与青年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座谈,主动听取代表、委员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共同交流推进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和有效服务青年的建议。研究制定《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制度》,推动“面对面”活动长效化和制度化,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倾听青少年心声、反映青少年利益诉求搭建平台。 共3页,当前第2页2

3、开办“青年聚议厅”论坛。以“青年发展我有责”、“我为科学发展献一计”、“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意”等为主题,不定期选择贴近青少年的热点话题,采取沙龙讨论、观点交锋、媒体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打造属于青少年自己的、体现当代青少年思想特征、有序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话语表达平台。全年累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10余场,参与论坛青少年1500多人次。

4、加强共青团信息化建设。开通和完善佛山共青团网、佛山自组织联盟网、佛山青年摄影网、佛山学联网、佛山青商网、佛山青年论坛网等一大批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少年网站,建立团市委网络发言人制度,借助新媒体拓宽共青团联系青年渠道。建立团务信息管理系统及青年文明号网上申报复核管理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围绕“让党放心、青年满意”的要求,全面加强团市委班子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

1、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完善团市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学习10余次。完善团市委书记办公会、机关办公例会、机关党委会等重大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书记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重大事项由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有效促进团内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形成了领导全市共青团工作的坚强核心。

2、加强机关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实施新的《团市委机关工作制度汇编》,新增《团市委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团市委档案工作建设意见》、《团市委机关作风建设规定》,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因公(私)出国(境)和休假安排的请示报告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节假日值班制度,全面加强机关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着力营造和谐、发展的机关工作氛围。开办机关宣传橱窗,开辟机关读书活动,不定期向青年公务员推荐优秀阅读书目,利用工余时间开展定期体育活动和文化学习,不断丰富机关公务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立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挖潜、责任到岗”的原则,开展机关工作专业岗位定岗定员活动,帮助机关公务员实现专业化发展。积极实施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推进干部多岗位锻炼。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6

专业人才助力社会信用建设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社会实践已充分证明,“厚德才能载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没有诚信,不讲信用,就不能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展,社会则不能发展。王佐书就此带来了《为社会信用建设培养人才,刻不容缓》的议案,议案中表示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基础,无信用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无序的社会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甚至给社会造成混乱。

近几年来,央视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专题晚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其中,中国电信、家乐福、工商银行等大型知名企业陆续因为产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被点名,一些骗局、陷阱和黑幕等陆续在晚会上曝光。这些事实不得不使我们再一次正视社会诚信观念和诚信道德的严峻形势,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社会信用建设培养人才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紧迫任务。

王佐书在提交的议案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在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服务体系不成熟,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服务的专业人才匮乏;教育为培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服务的力度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培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服务人才的理论、课程、专业、学科建设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信用经济。为了使整体的社会信任水平达到一个最优的程度,社会信用建设刻不容缓,为社会信用建设培养人才刻不容缓。截至2014年底,全国仅有26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开始了信用理论体系的研究探索。研究信用理论和实践匮乏,政策研究深度和广度均有待挖掘。目前,每年毕业的一千名左右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且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亟待提高。

鉴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迫切性,王佐书在议案中提出:“要为社会信用建设培养人才,一是在全国高校首先成立全国信用教育组织,集聚社会人才和力量,推动信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培养出一批‘以求明道’的信用专业人才;二是教育部应对推动信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校、有关组织和个人给予适度支持。这是教育使命赋予的责任,也是教育部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人民生命财产呼吁深化改革驾培驾考

随着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大量涌入家庭是必然的趋势。车越多,需要的驾驶员越多;驾驶员越多,培训驾驶员的工作就越多。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驾驶员的个人技术水平决定交通事故的多少。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交通事故约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数百亿元,因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灾难与痛苦无法计算,给社会带来的各种负担不计其数。惨痛的数据,再次呼吁每一位驾驶员为了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提高驾驶道德、熟练驾驶技术。王佐书就此在两会期间提出《人民生命财产呼吁必须深化改革驾培驾考》的议案。

王佐书认为控制车辆的驾驶员是城市交通顺畅与否的重要因素,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不过关,可能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甚至时刻威胁公共安全。为保障公共安全,驾驶员必须经过驾校培训才能有资格申请进行驾照考试,已经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便考生个人申请驾照考试,在“驾考合一”的行政思路指导下,其代价极高――车管所会要求你提供驾校培训记录,否则对考试申请不予通过。即便通过了你的考试申请,也不会为你提供考试用的专用改装车辆。虽然日前公安部交管局就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改革公开征求意见,许多人对驾照考试实现自学自考充满期待,但考虑到驾驶技能的特殊性,放宽对自学自考的限制必将慎之又慎,不可能轻易实现。驾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位不可替代。

另外,驾培市场由于驾校设立门槛高、手续复杂,而且带有明显的行政干预特色,长期以来驾培市场虽然名曰“市场”,实际上并不具备充分的竞争氛围,这样的氛围导致驾培费用高、预约难、乱收费、教练腐败等问题。驾校的教学质量令人质疑,通过考试的驾驶员驾驶水平更令人忧心。

通过调研,王佐书指出初上路的驾驶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驾校培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国标规定,对驾驶员的培训不少于78学时,但在实际中,相当多的驾校压缩学时,偷工减料,学员一般只学到十几小时或多一点。很多驾校在学员的培训时间上造假,使学员学不到知识和技能,更谈不上驾驶的熟练程度,这样“培训”出来的驾驶员,小则增添城市堵车,大则造成交通事故增多。

其次,目前相当多的驾校都在应付考试,把培训的精力放在备考上,更有甚者通过钱权交易帮助驾驶员通过考试。有关部门明知一些驾驶员的培训时间达不到规定要求,仍允许其考试,更有甚者,放宽考试标准,减少考试科目,使一些不合格的驾驶员通过考试,这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极不负责任。这样的培训和考试必须改革。

另外,交管部门对培训机构的资格审核不严,监管不力。全国应当统一标准,严格审查,加强监管,确保驾校培训出合格的驾驶员,这才是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

最后,驾培驾考的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管理水平科学化程度较低,不能客观、严格地监控驾培驾考全过程,使一些驾驶员蒙混过关。

在王佐书看来,只有严格管理驾培驾考,才能体现对人民生命财产的负责;人民生命安全是所有严格管理的出发点。为此王佐书提出建议,认为必须深化改革驾培驾考。

首先严格驾培驾考制度,严格的法律制度是前提。

其次,严格审查培训机构的资质,对达不到标准的培训机构必须限期整改。淘汰教学质量不合格的培训机构。

最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控驾培、驾考的实际情况,客观、严格的按照事实监控驾培驾考全过程,避免一些驾驶员蒙混过关。理清交管部门与驾校之间、驾校与考生之间应有的责任和关系,并投入现代科技手段客观监督,严格确保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合格,进而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建议制定《艾滋病防治法》

“艾滋病与其他疾病不同,一旦有人患病,不只家庭不安,因知识缺乏造成的心理恐惧还会让四邻不宁。本质上,艾滋病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他在议案中提到,艾滋病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传染病,已经在逐步入侵我们的校园,从大学生逐渐向更低年龄段的高中生、初中生蔓延,感染人群日益趋向低龄化。

“由于国内传统思想观念普遍较为保守,与性教育相关的话题长期都是禁忌,家长甚至教师都难以启齿,很多青少年的性教育也就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这直接导致部分青少年缺乏必要的性知识,而由此所引发的各类悲剧也屡见不鲜,甚至有些青少年还染上了艾滋病” ,王佐书说,“青少年性教育缺失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4年11月17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艾滋学生7年翻10倍”;从2007年至2013年10月,广东“艾滋学生”每年病例数分别为7例、26例、30例、35例、56例、77例、70例;全国报告超百例学生感染艾滋病的省份,2013年为5个,2014年已达到10个;17岁、15岁、14岁、12岁,全国报告青少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时的最小年龄逐渐降低,有媒体甚至用“没有最小,只有更小”来形容。

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艾滋病,一旦感染艾滋病,不仅个人将饱受病痛的折磨,也会无形中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并有感染更多人群的风险。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既要治其病,又要防其对社会的传播,这将消耗国家和个人大量的财富和精力,家庭中若有人染上艾滋病病毒,家庭不安,四邻不宁。看似是有病人,治病救人的问题,实质是家庭和睦、家庭和谐的问题,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问题;看似经济问题,实质为政治问题,是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的问题。

而专门针对艾滋病防治,我国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了 《艾滋病防治条例》。在当时环境下,对防治艾滋病起到很好作用。“但是,法律和条例的生命力在于适应社会环境及强有力的执行力。目前,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人民思想意识变了,易感染人群和数量及其品德素质也在发生变化,防治艾滋病的力度和手段理应随之改变。”王佐书说。

王佐书强调,必须让艾滋病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此前的《艾滋病防治条例》已经不适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学生中间不断蔓延就是极好的证明。而艾滋病在学生中间蔓延,远远超出在社会上蔓延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灾难。“我们必须从立法的高度制定《艾滋病防治法》,去让全社会来关注艾滋病,进而达到更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目的,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王佐书表示。

针对青少年性教育,王佐书建议,性传播作为艾滋病重要的传播途径,必须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要让青少年们及早了解到性健康的重要性,起到前期预防的作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而要做好青少年性教育这项工作,王佐书坦言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来完成。

首先,当下青少年获取相关性知识的渠道很多、很杂,尤其是当下互联网所带来的海量信息,青少年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如果不加以引导将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就不仅需要青少年自身能够洁身自好,更需要各方(比如家长、老师等身边的长辈)能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去伪存真、‘择其善者’,为我所用。”使青少年掌握的知识变为防艾治艾的力量,持之以恒,有序进行。

其次,还要从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来源上开展预防工作,比如加强教材的易读性、进一步清理不健康读物,以及加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提供学校教育的有效性等多方面同步进行。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7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王晓,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中共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李钟桂、台湾青创总会总会长陈世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台办向论坛发来贺信。

本届青年论坛以“同根同祖,同心同行”为主题,其间安排了海峡青年论坛10周年庆典、主旨论坛、第四届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共植两岸青年社团“同心林”等多项活动。来自大陆、台湾和港澳地区的59家青年社团负责人和青年代表300多人参加了活动。

“文化与创新中的青年担当”

开幕式活动分为三个篇章:“花开10年”、“一路有你”、“同心同行”,并访谈十位来自两岸与港澳的论坛发起人、见证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代表。通过嘉宾访谈的方式,回顾了海峡青年论坛发展和两岸青年交流的历程、畅谈海峡青年论坛和两岸青年论坛的标志性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展望海峡青年论坛前景,祝福青年交流事业。

王晓在致辞中说,10年来,海峡青年论坛已经从一个幼苗成长为两岸青年交流事业中的栋梁之材。本届论坛的主题“文化与创新中的青年担当”,可以说是对海峡青年论坛10年成长历程的“点睛之笔”,充分展示了海峡青年论坛“源于文化、勤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气质,即:一是海峡青年论坛植根于厚重文化;二是海峡青年论坛成长于开拓创新;三是海峡青年论坛坚守于使命担当。

王晓说,认识、理解和践行论坛主题,是世界青年共同面对的问题,但对两岸青年来说,又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一是认同是我们特殊的目标要求。文化与创新既有其各自的目的性,又是增强青年认同的特殊手段。期望两岸青年缔结同根同祖同龄的“文化共同体”和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的“责任共同体”,坚实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和现实根基。二是交流是我们特殊的实现路径。共同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岸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其对母体文化的“文化自觉”,增强两岸青年的文化认同;两岸青年相通的人文心理以及思维观念、职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其便于交往合作、取长补短、共利双赢,为两岸青年履行文化与创新中的使命责任提供了特殊的路径资源。三是责任是我们特殊的动力机制。两岸青年应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感性兴趣转化为理性责任,以源于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耐心和韧劲,持之以恒,同心同行。

李钟桂博士回忆起,在2003年,她应福建方面的邀请,跨海到此商量筹办青年论坛的事务。转眼10年过去了,她一直心里放着两句话:“我们今天为青年服务,明天青年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时代考验青年,青年创造时代。”她认为,我们的论坛不仅仅建造了青年交流的平台,而且创造了一块闪亮的品牌,让它成为每年一度两岸青年朋友们的盛事。

李钟桂还提到,“同根”让她想起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两岸青年同胞同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此谓“同源”。同时,论坛经过精心安排和设计,提供给大家一个用心探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平台,衍生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具有建设性的专业意见,对于海峡两岸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真正切合了“同心同行”的主题。

陈文益介绍说,台湾青年企业家交流协会现有会员千余名,分布于台湾各个乡镇,其前身“青商会”多年前就已和大陆相关组织展开交流。那时的交流很艰辛,只能偷偷摸摸地来,回到岛内还难免遭到“约谈”,但2008年两岸“直航大门”的开启彻底改变了早先的困局,台湾青年社团与大陆各个省份青年的互动变得频繁、热络。

陈文益回忆说,2006年协会于厦门举办两岸青年联欢节,至今已历7届。2007年8月8日,两岸青年于杭州将日月潭水注入西湖,齐心倒数,共迎奥运。此后的几年里,台湾青年交流团先后参访湖南、河南、辽宁,并最终于去年来到北京,受到总书记的接见,温馨的场景令很多台湾青年泪湿眼眶。他企盼,两岸间的交流力度能够进一步增大,并希望台湾的青年社团能与大陆各个省份的青年组织结盟为友好会,展开青年人之间更为密切的交流、互动。

签署8个两岸青少年交流合作项目

6月16日,青年论坛举行了第四届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圆桌会议上,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回顾了2011-2012年度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开展情况,讨论了2012-2013年度两岸青少年交流项目合作计划,总结了一年来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实现的新发展,同时向两岸青年发出了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同塑造青年时代形象、共同推进青年交流合作、共同创造两岸青年未来的倡议。

会上,两岸青年社团签署了《2012-2013年度两岸青少年交流项目合作计划》,以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促进两岸青年社团间的交流合作。其中,共有8个交流合作项目,包括:

2012年7月至8月的第七届“两岸青年联欢节”、2013年6月中旬的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2013年6月的第五届“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2012年下旬的两岸青年菁英交流研讨会、2012年9月下旬的第十届“两岸青年中秋联欢活动”、2012年9月下旬的第八届“两岸校园歌手邀请赛”、2012年7月的“民族之光”海峡两岸少年儿童民族文化交流活动、2013年6月中旬的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研讨会。

据悉,此次圆桌会议推出的《2012-2013年度两岸青少年交流项目合作计划》中,有多项活动将在今年内举行。其中,“两岸青年联欢节”最受关注,吸引了台湾青商总会、台商青创总会、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台北市青少年育乐中心、台湾青少年多元发展协会、台湾中华联合青年议事协会,以及大陆河北、黑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西、宁夏等省(自治区)青联参与合办。

此外,两岸青年菁英研讨会、两岸青年中秋联欢活动、两岸歌手邀请赛、“民族之光”海峡两岸少年儿童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亦将在今年内举行。大陆明星现身两岸青年论坛

在第十届海峡青年论坛开幕式暨十年纪念活动活动现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著名歌手水木年华组合亮相纪念活动,参与现场访谈并为庆祝海峡青年论坛“花开十年”而深情献唱。

作为两岸知名的演唱组合,水木年华曾赴台中演出,也曾随着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青年代表团造访台北。谈起台湾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成员卢庚戌用“美丽”、“温暖”加以概括。他表示,台湾着实是一座美丽的岛屿,那里的建筑风格如此亲切,令人似曾相识。那里的百姓充满人情味,互动、交流中让你温暖又贴心。“没有觉得是到了很远的地方,而是到了另一个家的感觉。”

对于双双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卢庚戌与缪杰而言,能在两岸共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造访台湾的清华大学,可谓荣幸而又难忘。“两边的校风很接近,风景都很美,给人感觉很温馨。甚至一些建筑物都是一样的。”缪杰告诉大家,在北京的清华大学有个“二校门”,上书“清华园”三字,在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内竟然也能看到“二校门”,虽然是缩小版的,仍能让人产生时空交错的感觉。在缪杰眼中,台湾人的言行、风格都是如此亲切、熟悉,就如同好久没见的老朋友,“就像是回到家的感觉”。

在青年主旨论坛上,名嘴白岩松与吴小莉现身厦门大学,引发了诸多学子的追捧。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告诉在座学子,在历史的场合中,青年一直是创新的真正主体,而绝不是简单参与者。同时,他认为现在我们所谓的“创新”被大家理科化了,其实应该沾点文,所以主题中的“文化与创新”其实很具有现实意义。此外,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新和发明,大部分是青年人所为,他在现场呼吁社会给年轻人创造更大的空间。

知性、美丽、大方的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一直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一位女大学生就“如何选择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向吴小莉发问,她笑着说:“家庭和事业并不相互冲突,这需要一个支持你的团队,支持你的工作拍档以及支持你的另一半。”一旁的白岩松忍不住向现场学生爆料:“吴小莉的女儿和丈夫也在厦门。”引发了现场的一阵骚动,吴小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的,我们一家打算去鼓浪屿走走!”

海峡两岸拼图“青年大联欢”

“台湾青少年可以到大陆家庭中作短暂访问,通过深入到民间中交流,可以缩短彼此距离,加深多方面的彼此理解。”中国中常委李德维6月16日在厦门圆桌会议上如是建议。

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会议联动,被视为海峡青年论坛的革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王晓说,海峡青年论坛已从研讨式的论坛逐步发展为反映两岸青年的呼声、提出具体实施措施的实务性论坛,“通过主旨论坛和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的联动,使海峡青年论坛充满轻松和活力”。

一位参会人士表示,圆桌会议已成两岸青年社团实现合作的对话平台,“像是进行一次齐心合力的拼图,把两岸青年往来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台湾中国青年创业协会总会总会长陈世铭说,海峡青年论坛邀请两岸的青年团体共同参与,扩大两岸交流,融合两岸青年的想法,凝聚两岸青年的共识,扮演两岸青年的桥梁,发挥两岸青年的力量,达到了共创社会与经济繁荣的目标。

“一些合作,不是一年、一个季度,或者是见见面就可以达成共识。”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青委会主任、福建省青联副主席施荣忻表示,希望“未来加强组织一些扮演区域性特色的两岸四地的联谊活动,最好每一两个月办一个活动”。

中国青年部主任林奕华认为,年轻人有各自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欢一起做环保志愿活动,有人喜欢做唱歌跳舞,有的喜欢加入社区关怀,“不同形式的活动交流,才能让两岸年轻人彼此更加的了解与更多的合作”。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8

几年来,团县委班子集体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于全县工作大局,努力当好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有力促进者;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等,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当好最先进文化的推动者;深入开展“五爱”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四有”新人,寻找多种途径服务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大力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团建工作,不断创新团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工作方式和筹资方式,积极探索完善乡镇团干部统一调配和年度立体考核制度,加强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共青团的支持,离不开团员青年的配合,其中更凝聚了团县委班子集体的心血和汗水。但全县共青团工作离“三个代表”的要求,与县委对我们的希望,与团员对我们的期望仍有不少差距,班子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政治理论水平不够强、贴近党政中心工作不够紧、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等,其别是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路子不广。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是共青团的基本职责,但对青少年服务的层次比较低,内容比较贫乏,思维比较传统,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现代青少年实际需要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同时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进展缓慢也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拥有12万青少年的仙居县,至今没有一座青少年宫或青少年活动中心,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微乎其微,这与建设现代化旅游休闲城市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历届团县委通过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连年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仙居县青少年宫的建议、意见,引起了县领导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己列入“十五”规划,但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影响了青少年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严重制约了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团县委班子深感责任重大。

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理论学习欠主动。时间上仅满足于每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内容上仅满足于一些时事政治,学习方法上也比较传统,不够活泼生动。二是服务意识欠强。共青团工作只有服务党政中心,服务青年才有生命力,但在具体工作往往就团工作做团工作,与党政中心、青年需求贴得不够紧,形成两张皮现象。三是创新精神欠缺。科技发展,时代进步,青年思想千变万化,青年需求千变万化,但我们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很难适应青年需求量。四是工作措施欠有力。对基层团工作有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现象,抓工作落实的措施欠到位,欠有力。

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关键是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推动共青团事业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9

一、指导思想

通过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在业务上有所长进,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使全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具体要求

(一)教学结对要求

1.备课方面:青年教师必须比指导教师提前备课,备好详案,每备一课时,教案必须经指导教师严格审查,提出指导建议(写在教案上),签字后方可进课堂上课。每节课后必须有教后反思,学期结束教案必须上交。

2.听课方面:指导教师每周听青年教师的课不少于1节,每听一课要有听后指导建议,青年教师必须把指导建议记录在教案上;青年老师每周听指导教师课不少于1节,每听一课要有听后感。学期结束师徒的听课笔记都必须上交。

3.上课方面:每学期,指导教师为青年教师开设示范课至少1节,青年教师开设试验课至少1节,听课后要认真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示范课:必须提供简案;试验课:必须上交详案、板书计划)。

4.指导教师要身体力行,在教学教研中起好带头作用,对青年教师给予教学常规方面的具体指导。

5.青年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3000字。如果是剪贴,要在每份材料下写300字心得,学期结束必须上交。

(二)班主任结对要求

1.积极参与常规管理:青年教师严格按照班级考核的要求,向指导班主任学习,参与班级常规管理,做到勤到班、勤督促、勤家访。

2.积极组织班级活动:指导班主任要为青年教师上好一堂主题班会课,指导青年教师独立完成一堂主题班会课;青年教师要协助指导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期末必须上交一份详细的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3.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指导班主任要向青年教师传授处理问题学生的经验和方法,青年教师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期末必须上交一份转差报告,做到平时有记录。

4.青年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做好学习笔记,期末上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三、考核与奖励

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篇10

一、认真实行民主自治,着力提升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社区坚持从建组织、定规章、强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社区建立和完善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业主大会、社区四方联席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事务顾问团为主体的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四方联席会,讨论议定社区内的阶段性重大问题,针对居民在生活、居住、社区需求方面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研究解决措施办法;每季召开一次社区事务顾问团会议,发挥社区事务顾问团的协商、议事、监督的工作职能;每半年召开一次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审议社区居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对社委会各项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进行评议,研究决定社区重大事务。二是制订和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社区制订了《社区事务工作站工作职责》、《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四方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四方分工负责制度》、《社区联席会议工作通报制度》、《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证社区各个组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健全社区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社区完善了事务顾问团、四方联席会议活动机制,将社区知名人士、民主党派、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等人员纳入到社区事务顾问团,增强社区居民和成员单位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社区事务意见征询表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设,以及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排查时间表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反馈。社区事务顾问团先后就社区雨污分流社区停车位改造、文明养狗、社区绿地的分片包干管理、社区汽车智能化管理、社区文体场所改建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将协商、讨论结果公布在社区中。

二、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近年来,社区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学法用法守法氛围,社区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的建设。依托社区事务工作站设立了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接待联络点,并开设妇女维权、法律宣传、价格法规等法律宣传角,让法律服务走进社区、贴近百姓,使社区居民在有法律服务需求时能及时、就近得到帮助。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六定期组织法律志愿者和法律专业人员进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制教育、民事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以社区法制学校为基地,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担任普法宣讲员,每二个月为社区居民上一堂法制教育课,讲解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法律常识、禁毒知识等,为居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法律的场所;聘请上海《新老娘舅》柏万青为社区人民调解特别法律顾问,提高了社区调解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在社区图书室设立法律之窗,有近xx0册的法律书籍和10份报刊杂志、法制宣传资料供社区居民阅读; 设立社区法制宣传专栏,开辟社区廉和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导向性,定期将国家新出台的,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编写宣传材料载入专栏,内容涉及到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包括今年即将出台的侵权法等,让社区居民随时都能学到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二是加强社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建立社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社区有法律志愿者60余人,有效保证社区法制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xx年,社区以培训的方式组织居民小组长、青少年、党员志愿者、计生信息员、城管巡逻队员等学习了《物业管理条例》、《交通安全法规》、《党章》、《艾滋病防治条例》、《xx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食品安全法》、《妇女维权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共xx次,共计参与人数超过xx00人次。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采取文艺演出、青少年摸拟法庭、庭外调解、法制图片展览、法律咨询服务、法律个案服务等形式,为居民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在社区每年一届的和睦节上,通过将社区普法宣传典型事例编写成文艺节目,用小品、说唱等形式表演出来,使法制教育融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之中,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效果。xxXX年社区自编说唱《纳税为民共和谐》、歌伴舞《和谐家园法捍卫》在第三届中国xx法制建设论坛文艺演出中荣获三等奖;xx年说唱《和谐xx和谐风》获得了新区文艺汇演优秀演出奖。

三、狠抓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提升社区和谐文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