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比例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0:05

理财投资比例

理财投资比例篇1

资金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庭理财也一样。虽然节制消费,记账也属于家庭理财范畴,但是有了资本才能更好地获得家庭财富的增值。家庭财富的多寡决定着理财投资资金的多少和投资渠道的宽窄,虽然每一个家庭的收入不尽相同,但是在理财产品配置比例上还是有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即家庭理财资金点位的问题,不管是小钱小投资,还是大钱大投资,其都是利用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投资资金所占整个家庭资产的比例都有一个参考的区间。

家庭理财资金点就是在扣除正常的家庭生活开支并留足家庭应急备用金之后余下的资金可用来投资理财,但是如果家庭收支相抵甚至资不抵债,那就没有到家庭理财的这个资金点位,还需要进行资本的积累。如果每年家庭收入盈余的较多,到了这个资金点就应该拿出80%的闲钱进行投资理财。

时间点

家庭理财时间点主要依据是家庭发展阶段,比如单身期、家庭发展期、家庭成熟期、家庭退休期等。家庭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的理财方式和理财策略也不同,所以每一个家庭都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发展阶段来制定理财规划和设置资金配置比例,根据家庭发展阶段不同的时间点,因时而调整自己的理财方向和资金投入比例。理财师建议家庭理财要看准自己家庭所处的发展阶段,把握正确的家庭理财时间点,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就采取与之对应的资产配置结构,而不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理财。

配比点

家庭财富拥有一个庞大的体量,如果资产配置比例点位选择不合理,会带来家庭财富的损失,所以家庭理财资产配比点的选择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一般遵循的是“4321”原则。但是这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参考原则,还需要根据家庭发展阶段的不同而灵活调整。例如家庭成熟期就可以适当调整投资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的配置比例,这个配比点可以达到50%,而在家庭退休期则是提升稳健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例如稳利精选基金这类投资期限灵活,又可赎回的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固定在7%~14%之间,符合这类人群的需求,这类理财产品最好保持在60%以上,同时降低高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最好不超过10%。

风险点

家庭理财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在获取投资收益的同时必须把控好投资风险。就像投资股市,设置止损点一样,家庭理财也应该有风险点,也就是家庭理财能承受多大的投资风险。这个点位没有统一严格的标准,因为每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不一样,家庭发展阶段不一样,风险承受力也不一样,但是理财师认为家庭理财必须要有设置“风险点”的这个意识,而不能忽视它,同时也不能过度惧怕他,在合理的投资回报范围内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也是正常的。

收益点

理财投资比例篇2

【关键词】高中生 投资理财 现状 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高中生投资理财课题尚属研究空白。从全国来看,尚没有金融机构推出针对中学生的投资理财产品。本文作者利用暑假时间,用调查问卷[1]的形式调查了天津市500名高中生,并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从高中生年平均储蓄额、储蓄动机[2]、储蓄形式、风险偏好[3]、绝对风险厌恶系数[4]、投资期限偏好、损失容忍度[5]及对投资理财的主观诉求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作者发现:天津市的高中生群体不仅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而且有了理财的意愿。结合问卷中挖掘出的天津市高中生的储蓄、理财和消费方面的特点以及当前金融业竞争及创新需求,相应提出了一些针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的建议。

二、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于2014年6月~2014年7月在天津英华国际学校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15份。受访者以高一高二学生为主,年龄平均在17岁,性别比例相当,男性受访者257人,占总数57%,女性受访者193人,占总数的43%。调查问卷包含三部分内容:高中生群体的投资能力、投资偏好及主观评价。

三、高中生投资理财现状相关数据及分析

(一)高中生投资能力

1.年平均储蓄额。调查发现:20%受调查的同学有超过5000元的年储蓄额,61%以上同学有超过1000元的年储蓄额,平均年储蓄额为2963元/人。由此推断:天津高中生储蓄需求为4.9778亿元,全国高中生(不含港澳台)储蓄需求约为150亿元。以上数据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确实具备了一定的自己。

2.储蓄方式。关于储蓄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受访同学选择了保留现金,36%的同学选择了银行储蓄,选择不同形式投资理财的同学只有14%。上述结果表明:虽然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但大多数同学投资理财观念滞后,高达79%同学仅仅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只有不超过14%的同学听说或者尝试过其他方式的储蓄方式。

3.储蓄动机。当被问到“为什么储蓄”这个问题时,有近40%的同学回答有未来打算。而未来的资金使用需要保证现期储蓄的保值增值,考虑到受访同学在储蓄方式中的回答,作者发现高中生的投资理财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的理财愿望,说明有必要对其进行投资理财教育。

4.综合分析。

结合储蓄额跟储蓄方式(如图1)综合分析,作者发现拥有较高收入的同学群体更容易接触到股票、银行理财、不动产等多种理财方式。这种联系或许跟不同理财方式的入门门槛有较大关系。

(二)投资特征分析

1.风险偏好。在调查的学生群体中,78%的同学对公平表现出对风险厌恶的态度。这种对风险厌恶的态度在投资的时候会表现在对风险和收益的取舍。在使用不公平测试风险厌恶情况时,所得结果与公平测试结果相似,也有一部分同学呈现为风险中性。

2.投资比例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愿意将一定比例储蓄拿出来用作投资资金。有99%的同学愿意拿出10%以上的储蓄进行投资理财。通过将投资比例跟储蓄动机、储蓄额交叉分析,拥有高储蓄额、投资动机强的同学更愿意拿出更高比例的额度进行投资,这符合基本认知,也从侧面说明我们数据的可信度。

3.投资期限偏好。从投资期限偏好方面来看,61%的受访同学可以接受1年以上的投资期限,因而在设计投资理财产品时,可以考虑更长期限的投资,如股票、长期债券和不动产投资。

结合储蓄额度分析,作者发现储蓄额度高的同学更容易偏好超短期和最长期两种投资期限,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支出水平比较高,所以消费动机和投资动机都更加强烈。

4.对投资损失的容忍度。(1)大部分同学对风险损失的容忍度比较高,65%的同学可以接受10%以上的损失度,50%的同学可以接受15%以上的损失度,说明同学们对风险的厌恶实际上没有那么大。在投资理财产品设计上,可以适当考虑风险较大的投资品种。

(2)不同储蓄水平受访同学对于不同损失容忍度的比例各不相同,能够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受访者比例最大。50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储蓄额受访者都有62%以上比例同学可6%~50%损失容忍度。在2000~3000元储蓄额受访者中间,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同学比例高达88%。其他储蓄水平受访者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同学比例在62%和88%之间。

(3)不同期限偏好受访同学对于不同损失容忍度的比例各不相同,能够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受访者比例最大。3个月以内期限偏好受访同学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比例在52%以上,1~3年期限偏好受访同学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比例高达88%。其他期限偏好水平受访者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同学比例在52%和88%之间。大体上说,超过3个月以上期限偏好受访同学的损失容忍度随着期限的增加而加大。

5.是否愿意借贷投资。在是否愿意借贷投资时,有45%的同学愿意负债进行借贷。当将是否借贷跟风险厌恶进行交叉分析时,我们发现风险爱好者更加偏好借贷,但是这种偏好并不十分显著。愿意借贷对于设计投资组合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放大资金量。

四、总结和建议

(一)以被调查的500名天津市高中生为代表的投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储蓄和投资能力。高中生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储蓄实力,同时在进行储蓄时已经具备了比较明确的动机,并希望未来能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从储蓄和理财渠道上来说,大部分同学只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缺乏应当具备的投资理财知识。

2.投资特征。高中生群体在投资时对流动性要求较高,需要有一部分随时可以支取的现金或者存款。不同储蓄额的同学之间的投资诉求差异比较大。一般而言,储蓄额高的同学更容易接受风险高、期限长的投资方式。整体上看,同学对损失的容忍度比较高。

3.主观态度。有90%的同学愿意拿出10%以上的储蓄进行投资理财。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一定程度的投资理财知识普及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限制中学生投资理财的一些问题

1.投资理财教育不到位。这种教育的缺位跟中国传统思想有关,也跟大陆的应试教育环境有关。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孩子们的希望都是认真读书,重心都放在如何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而不重视对学生在投资理财方面进行必要教育。但是必要的投资理财教育不仅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金钱观,而且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孩子未来的教育、创业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和基础。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基本的投资理财教育。

2.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因为高中生作为一个群体,尚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实力,所以不太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就目前而言,市场上还没有针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产品。但是,从本文的调研结果来看,高中生作为一个群体是有投资理财的能力和需求的。希望高中学生能够成为被金融系统所关注的一个群体。

(三)建议

1.加强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教育,培养投资理财意识。高中生作为即将独立生活的群体,应树立投资理财观念,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培养自己投资理财能力,以提高自己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2.金融机构应当重视中学生群体,为他们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消费主体,开发针对中学生的产品,在这个未来最具潜力群体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可为金融机构在未来赢得巨大消费群体和商业利润,并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3.根据本文的调研结果,作者抛砖引玉建议开发如下针对中学生的投资理财产品,供金融机构参考。

(1)“压岁宝”:针对中学生压岁钱,定存定取,500-1000元起存,1年期理财,收益应达到现有银行同期理财产品平均值。主要吸引风险厌恶,无流动性需求的高中生群体。为吸引高中生投资理财,每1000元投资每年赠送1张福利/体育,多者以此类推。到期如果续存,续存之日起可转化为“未来宝”(参见下面介绍)。

(2)“快乐宝”:针对消费性储蓄高中生群体,流动性要求高,随用随取,收益高于活期储蓄,类似“余额宝”。

(3)“未来宝”:针对远虑性储蓄高中生群体,1年以上理财期限,收益高于“压岁宝”,类似“零存整取”。每1000元投资第一年到期赠送1张福利/体育,多者以此类推。每1000元投资第二年到期赠送2张福利/体育,更长期限类此赠送。

(4)“财富宝”:针对投资性储蓄高中生群体,可考虑设计投资组合,包括购买基金、股票及房产,高风险高收益,期限3个月到一年,1000元起存,每个投资者每3个月赠送1张福利/体育。

五、结论

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投资理财教育并开发特定金融产品。针对中学生投资理财,作者认为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并建议在后续研究中,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适当增加一些调研指标和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拓展研究,同时把调查范围扩大到初中生群体。希望在后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的投资理财特点,尝试构建几个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具体投资组合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金融投资理财调查问卷,百度文库.

[2]彭云.《我国居民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马莉莉,李泉.《中国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统计研究》2011年第8期.

理财投资比例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小学;财政投资;资金支出结构;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22-06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长期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户教育水平提高、农村人群素质改善的因素之一;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结构优化则与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改善、投资效率提升呈现正相关关系。许多研究者(比如安彦林,2005;胡东兰和汪欣,2005;王德文,2003;张玲等,2002;等等)都曾考察过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结构问题。研究的大部分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管理级次过低;对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投资的分配不合理;教育投资的城乡地区差距大。江文涛(2006)利用1998―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现状,研究的重点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政策性因素特征。与本文出发点类似的是,申亚民(2003)曾考察过中国西部教育投资使用结构并撰写了文章,该文依据经济学边际技术替代率思想,通过西部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以及利用等效率曲线寻找西部教育投资使用的合理范围。目前,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性投资支出结构特征、现状的研究鲜有文章触及。本文主要关注于农村地区间的基础教育国家财政性投资支出结构,试图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现阶段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国家财政性投资支出结构的动态特征,以便为优化投资方向提供实证证据。

一、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析

(一)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项目数量与增速分析

1.国家财政性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投资总量与增速

从总量上看,根据下页表1中数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家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快速增长,增建甚至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93年,我国农村初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额118.64亿元,农村小学财政性教育经费231.97亿元;到2003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376.42亿元和766.41亿元,比1993年分别增长了2.17倍和2.30倍;到200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468.28亿元和925.33亿元,比1993年分别增长了2.95倍和2.99倍。2004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总额达到1 393.61亿元,2003年达到1 142.83亿元,2003年比1993年增长了2.26倍。1993―2002年同期,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03倍。这说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是超前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符合教育经济理论的要求。从增长速度上看,现阶段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在表1中,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名义环比增长速度只在2001和2004两个年份高于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名义环比增速。根据下页表2,从环比增长率角度比较,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环比增长率仅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三个年份超出我国财政支出环比增长率,其余年份均低于财政支出环比增长率;如果从年均增长率方面考虑, 1997―2004年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年均增长率13.43%,1997―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年均增长率15.44%,均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6.61%和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17.83%;如果从增长倍数上来比较,2003年与1993年相比,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了4.31倍,同期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了2.26倍。上述数据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高于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但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占的比例逐年升高,近两年,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速度正在加快。1993年,政府对农村初中的财政教育拨款占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比例为56.91%,2002年上升到72.26%,2003年上升到73.48%。1993年,政府对农村小学的财政教育拨款占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比例为58.64%,2002年上升到76.77%,2003年上升到77.79%。从比例上看,我国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比例基本处于上升态势,但其占教育经费、财政支出比例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2.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投资总量分类别数量与增速分析

从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结构分项目数量与增速角度分析,由表2、表3数据,农村初中、小学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中,7个观察期期间以事业性经费支出为主体;事业性经费上升幅度较设备购置、基建建设等投资快,农村初中事业性经费1998年为237.70亿元,2004年上升到549.31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31.09%,7个观察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4.98%;农村初中个人部分经费,1998年为154.32亿元,2004年上升到403.25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61.31%,7个观察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7.36%;农村初中公用部分经费,1998年为83.38亿元,2004年上升到146.06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75.17%,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79%;基建支出经费1998年为30.45亿元,2004年下降到22.10亿元,2004年较1998年降低了27.42%,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5.20%;设备购置费1998年为12.22亿元,2004年上升到19.22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57.28%,平均每年增长7.84%。农村小学事业性经费1998年为479.36亿元,2004年上升到1033.19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15.54%,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3.65%;农村小学个人部分经费1998年为341.31亿元,2004年上升到825.30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141.80%,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5.85%;农村小学公用部分经费1998年为138.05亿元,2004年上升到207.89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50.59%,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7.06%;基建支出1998年为45.50亿元,2004年下降到31.10亿元,2004年较1998年降低了31.65%,7个观察期间平均每年增长-6.14%;设备购置费1998年为17.61亿元,2004年上升到22.68亿元,2004年较1998年增长了28.79%,平均每年增长4.38%。反映义务教育财政紧张程度的公用经费指标农村初中从1998年的83.38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46.0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79%;农村小学从1998年的138.0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207.8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06%。从上述数据基本反映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供给总量水平目前处于保证人员基本工资稳定状态。

从趋势上看,在图1和图2中,1998―2004年全国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四类主要支出项目总量变化上升和下降包含的类别以及趋势基本一样。7个观察期间,事业性经费、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均呈上升趋势,但公用部分经费上升势头教为平缓,曲线没有代表事业性经费和个人部分的曲线陡峭。在图3和图4中,1998―2004年全国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四类主要支出项目名义环比增速,事业性经费和个人部分经费趋势大体一致,但公用部分经费和基建支出经费区别较大,尤其是基建支出,农村初中经历了先增后减再增的三个阶段;农村小学经历先增后减两个阶段。

(二)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类别占比情况分析

从农村初中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中,事业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88.65%上升至2004年的96.13%,上幅7.48个百分点;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57.55%上升至2004年的70.57%,上幅13.02个百分点;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则由1998年的31.10%下降至2004年的25.56%,降幅5.54%;基建支出经费中教育经费的比例由1998年的11.36%下降至2004年的3.87%,降幅7.49个百分点;公用部分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和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分别从1998年的31.10%和11.36%下降至2002年的24.45%和2003年的3.04%最低点,再上升到2004年的25.56%和3.87%(如图3所示)。四类支出项目占比情况年均增长率高低次序分别为:个人部分、事业性经费、公用部分、基建支出。

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表4)中, 事业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91.33%上升至2004年的97.08%,上幅5.75个百分点;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65.03%上升至2004年的77.54%,上幅12.51个百分点;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则由1998年的26.30%下降至2004年的19.53%,降幅6.77%;基建支出经费中教育经费的比例由1998年的8.67%下降至2004年的2.92%,降幅5.84个百分点;公用部分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和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分别从1998年的26.30%和8.67%下降至2002年的18.08%和2003年的2.44%最低点,再上升到2004年的19.53%和2.92%(如图4所示)。四类支出项目占比情况年均增长率高低次序分别为:个人部分、事业性经费、公用部分、基建支出。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中,农村小学、初中各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趋于相似。在各支出构成比例中, 升幅变化幅度以及升幅增长速度最大的均为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降幅变化幅度最大的农村初中为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农村小学为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下降速度最快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基建支出(分别为:-11.02%和-10.55%)。

(三)农村初中与农村小学教育财政投资结构分类别描述统计分析

农村初中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中,标准差(由于其易受基数影响,仅能表明分组数据间的绝对差异)最大的为个人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5.30,说明各年份间个人部分经费中农村初中教育经费构成比重(同组数据间)数据分散程度最大,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差最小的为公用部分经费占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55,说明各年份间公用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分散程度较小,基本上不存在差异。事业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88;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89,说明各年份间上述两项项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有一定程度分散,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农村小学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标准差最大的为个人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5.18,说明各年份间个人部分经费中农村初中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分散程度最大,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差最小的为事业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15,说明各年份间公用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分散程度较小,基本上不存在差异。公用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3.17;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18,说明各年份间上述两项项教育经费构成比重数据有一定程度分散,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在上述四类分组数据之间,农村初中、农村小学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的变异系数(由于其不受基数影响,能表明分组数据间的相对差异)由高到低排序完全相同,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最大, 数值分别为0.5124和0.4921, 说明其在各年份中四类教育经费支出构成比重中数据分散程度最大;事业性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最小, 数值分别为0.0305和0.0225;其余两项由高到低依次为: 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分别为0.0932和0.1473,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分别为0.0791和0.0700。

二、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总量增长较快,但1998―2004年财政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名义环比增长速度仍低于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财政性经费和财政支出的名义环比增速。第二, 1998―2004年间,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财政资金投资构成比例中,农村小学、初中各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比例变化趋势趋于相似。在各支出构成比例中, 升幅变化幅度以及升幅增长速度最大的均为个人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降幅变化幅度最大的农村初中为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农村小学为公用部分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下降速度最快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基建支出。第三,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支出构成存在差异。组内差异最大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个人部分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分别为5.30和5.18。组内差异最小的,农村初中为公用部分经费占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55,农村小学为事业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标准差为2.15。组间数据中差异最大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基建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分别为0.5124和0.4921;组间数据中差异最小的,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均为事业性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变异系数数值分别为0.0305和0.0225。

参考文献:

[1] 安彦林.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资的结构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 陈锡文.中国政府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3] 胡东兰,汪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分析[J].甘肃农业,2005,(8):12-13.

[4] 李继香.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2004,(2).

[5] 申亚民.中国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研究[J].唐都学刊,2003,(3).

[6] 孙国英.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 孙文基.关于财政教育支出的经济学思考[J].财政研究,2003,(8).

[8] 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理财投资比例篇4

本次问卷调查于2014年6月~2014年7月在天津英华国际学校进行。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15份。受访者以高一高二学生为主,年龄平均在17岁,性别比例相当,男性受访者257人,占总数57%,女性受访者193人,占总数的43%。调查问卷包含三部分内容:高中生群体的投资能力、投资偏好及主观评价。

二、高中生投资理财现状相关数据及分析

(一)高中生投资能力

1.年平均储蓄额

调查发现:20%受调查的同学有超过5000元的年储蓄额,61%以上同学有超过1000元的年储蓄额,平均年储蓄额为2963元/人。由此推断:天津高中生储蓄需求为4.9778亿元,全国高中生(不含港澳台)储蓄需求约为150亿元。以上数据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确实具备了一定的自己。

2.储蓄方式

关于储蓄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受访同学选择了保留现金,36%的同学选择了银行储蓄,选择不同形式投资理财的同学只有14%。上述结果表明:虽然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但大多数同学投资理财观念滞后,高达79%同学仅仅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只有不超过14%的同学听说或者尝试过其他方式的储蓄方式。

3.储蓄动机

当被问到“为什么储蓄”这个问题时,有近40%的同学回答有未来打算。而未来的资金使用需要保证现期储蓄的保值增值,考虑到受访同学在储蓄方式中的回答,作者发现高中生的投资理财能力还不能满足他们的理财愿望,说明有必要对其进行投资理财教育。

4.综合分析

结合储蓄额跟储蓄方式综合分析,作者发现拥有较高收入的同学群体更容易接触到股票、银行理财、不动产等多种理财方式。这种联系或许跟不同理财方式的入门门槛有较大关系。

(二)投资特征分析

1.风险偏好

在调查的学生群体中,78%的同学对公平表现出对风险厌恶的态度。这种对风险厌恶的态度在投资的时候会表现在对风险和收益的取舍。在使用不公平测试风险厌恶情况时,所得结果与公平测试结果相似,也有一部分同学呈现为风险中性。

2.投资比例分析

大部分同学都愿意将一定比例储蓄拿出来用作投资资金。有99%的同学愿意拿出10%以上的储蓄进行投资理财。通过将投资比例跟储蓄动机、储蓄额交叉分析,拥有高储蓄额、投资动机强的同学更愿意拿出更高比例的额度进行投资,这符合基

3.投资期限偏好

从投资期限偏好方面来看,61%的受访同学可以接受1年以上的投资期限,因而在设计投资理财产品时,可以考虑更长期限的投资,如股票、长期债券和不动产投资。结合储蓄额度分析,作者发现储蓄额度高的同学更容易偏好超短期和最长期两种投资期限,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支出水平比较高,所以消费动机和投资动机都更加强烈。

4.对投资损失的容忍度。

(1)大部分同学对风险损失的容忍度比较高,65%的同学可以接受10%以上的损失度,50%的同学可以接受15%以上的损失度,说明同学们对风险的厌恶实际上没有那么大。在投资理财产品设计上,可以适当考虑风险较大的投资品种。

(2)不同储蓄水平受访同学对于不同损失容忍度的比例各不相同,能够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受访者比例最大。50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储蓄额受访者都有62%以上比例同学可6%~50%损失容忍度。在2000~3000元储蓄额受访者中间,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同学比例高达88%。其他储蓄水平受访者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同学比例在62%和88%之间。

(3)不同期限偏好受访同学对于不同损失容忍度的比例各不相同,能够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受访者比例最大。3个月以内期限偏好受访同学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比例在52%以上,1~3年期限偏好受访同学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比例高达88%。其他期限偏好水平受访者接受6%~50%损失容忍度的同学比金融inanceNO.2,2015(CumulativetyNO.579)例在52%和88%之间。大体上说,超过3个月以上期限偏好受访同学的损失容忍度随着期限的增加而加大。

5.是否愿意借贷投资

在是否愿意借贷投资时,有45%的同学愿意负债进行借贷。当将是否借贷跟风险厌恶进行交叉分析时,我们发现风险爱好者更加偏好借贷,但是这种偏好并不十分显著。愿意借贷对于设计投资组合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放大资金量。

三、总结和建议

(一)以被调查的500名天津市高中生为代表的投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储蓄和投资能力。高中生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储蓄实力,同时在进行储蓄时已经具备了比较明确的动机,并希望未来能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从储蓄和理财渠道上来说,大部分同学只局限于现金和银行存款,缺乏应当具备的投资理财知识。

2.投资特征。高中生群体在投资时对流动性要求较高,需要有一部分随时可以支取的现金或者存款。不同储蓄额的同学之间的投资诉求差异比较大。一般而言,储蓄额高的同学更容易接受风险高、期限长的投资方式。整体上看,同学对损失的容忍度比较高。

3.主观态度。有90%的同学愿意拿出10%以上的储蓄进行投资理财。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一定程度的投资理财知识普及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限制中学生投资理财的一些问题

1.投资理财教育不到位

这种教育的缺位跟中国传统思想有关,也跟大陆的应试教育环境有关。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孩子们的希望都是认真读书,重心都放在如何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而不重视对学生在投资理财方面进行必要教育。但是必要的投资理财教育不仅能够从小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金钱观,而且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孩子未来的教育、创业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和基础。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基本的投资理财教育。

2.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

因为高中生作为一个群体,尚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实力,所以不太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就目前而言,市场上还没有针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产品。但是,从本文的调研结果来看,高中生作为一个群体是有投资理财的能力和需求的。希望高中学生能够成为被金融系统所关注的一个群体。

(三)建议

1.加强对高中生的投资理财教育

培养投资理财意识。高中生作为即将独立生活的群体,应树立投资理财观念,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培养自己投资理财能力,以提高自己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力。

2.金融机构应当重视中学生群体

为他们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消费主体,开发针对中学生的产品,在这个未来最具潜力群体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可为金融机构在未来赢得巨大消费群体和商业利润,并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3.根据本文的调研结果

作者抛砖引玉建议开发如下针对中学生的投资理财产品,供金融机构参考。

(1)“压岁宝”:针对中学生压岁钱,定存定取,500-1000元起存,1年期理财,收益应达到现有银行同期理财产品平均值。主要吸引风险厌恶,无流动性需求的高中生群体。为吸引高中生投资理财,每1000元投资每年赠送1张福利/体育,多者以此类推。到期如果续存,续存之日起可转化为“未来宝”。

(2)“快乐宝”:针对消费性储蓄高中生群体,流动性要求高,随用随取,收益高于活期储蓄,类似“余额宝”。

(3)“未来宝”:针对远虑性储蓄高中生群体,1年以上理财期限,收益高于“压岁宝”,类似“零存整取”。每1000元投资第一年到期赠送1张福利/体育,多者以此类推。每1000元投资第二年到期赠送2张福利/体育,更长期限类此赠送。

(4)“财富宝”:针对投资性储蓄高中生群体,可考虑设计投资组合,包括购买基金、股票及房产,高风险高收益,期限3个月到一年,1000元起存,每个投资者每3个月赠送1张福利/体育。

四、结论

理财投资比例篇5

墨菲定律:以防万一的心理准备

事情若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其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比如涂好果酱的面包掉地时,有果酱的那面总是先着地;去车站买票时,你排的那队总是最慢的,这些都可以用墨菲定律来解释。

这条定律告诫投资者: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意外变化都有可能随时出现。如股票总是在买了之后下跌,卖了之后疯狂上涨。做好这种心理准备,能坦然面对理财中发生的所有情况,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也能有效做到及时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4321定律:合理分配家庭财产

这条定律适用于家庭财产的合理配置,也就是说家庭总收入可以分成4份,其中40%用于供房及其他项目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保险。按照这种收入分配比例模型可以合理分配财产资源,管理控制风险,让损失降到最低。当然,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生活质量指标,可在4321定律的基础上按需调整。

31定律:清楚计算房贷

31定律指的是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例如,家庭月收入为2万元,月供数额的上限最好为6666元,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比例结构发生变化,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便有所下降,生活质量也会收到严重影响。

这条定律能让你沦为“房奴”的可能性大大下降,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家庭财产状况。需要注意的是,4321定律要求,供房费与其他投资的控制比例为40%,其中1/3(33%)若用于供房,以此推算,则收入的7%可用于其他投资。

72定律:复利收益计算心中有数

72定律是指复利计算法则,即不拿回利息,将利息计入本金中利滚利产生更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翻倍的时间(年)=72/年收益率(%)。

如投资30万元在一只每年平均收益率12%的基金上,资产翻倍时间约需6年(72除以12得6)。再拿比较保守的国债投资者来说,年收益水平为3%,那么用72除以3得24,就可推算出投资国债要经过24年收益才能翻番。

掌握了复利中的奥妙,既便于在进行不同时期的理财规划时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又能根据复利计算结果合理组合投资,使组合投资的年回报率在可承受风险范围内达到最大化。

80定律:股票风险多少看年龄

80定律用于计算在不同年龄中,股票投资在财产的配置比例,是一种非常直观的风险管理手段。具体公式为,用(80-你的年龄)100%。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应降低,80定律便是应次需求给出一个大致的经验比例。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股票投资在投资中应占据的比例越低。

双10定律:家庭保险要合理配置

双10定律是关于家庭保险投资的比例设置。双10定律指的是保险额度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总保费支出应占家庭年收10%为宜。

理财投资比例篇6

[关键词] 创业市场;财务投资;战略投资;案例

[项目基金] 基金项目: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NXXYJ08);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E)NDSK09-37 )

【中图分类号】 F83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008-2

创业是一项极具风险的活动。不过,尽管成功的机率很低, 很多人依然前仆后继地加入创业的大军。一份全球创业监测报告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在过去的十年里翻了近一番。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在企业推行可持续、长远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投资策略是财务策略的重要一部分,财务投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做强做大,从根本实现财务目标。另一方面,在创业市场很多投资方由于背景不同,对投资后的要求也会不同,因此企业一定要小心区别,以使投资方的需求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的契合。

一、创业市场财务性投资与战略性投资比较

创业市场投资案例一般分为财务型投资案例和战略性投资案例。财务投资指的是为只为创业者注入资金,最终仅为实现作为VC(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应得的利润,而不干预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决策。也就是说财务投资者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投资行为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套现。财务投资者更注重短期的获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则不怎么关心。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战略投资,战略投资往往除了有资金注入之外,还占有企业的股权,同时也干预一定的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方向。而战略投资者试图从企业的长远发展中获利,投资期限一般比较长,在投资的同时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看出财务性投资的优点是投资决策相对比较快,程序相对简单,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对于被投资企业的认可程度,对被投资企业短期财务表现及未来上市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可以看出财务性投资的优点是投资决策相对比较快,程序相对简单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对于被投资企业的认可程度,对被投资企业短期财务表现及未来上市起到积极作用。缺点表现为对投资收益有硬性要求,例如会对其收益进行一定保证;会按照其短期退出计划推进被投资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会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稳定性提出要求

二、 我国创业市场投资行为发展变化

(一)财务性投资案例数量持续增加,增长幅度大,投资金额保持上升趋势。

据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创投市场财务投资规模比2010年有一定幅度增加,共披露投资案例1323起,已披露投资金额案例782起,已披露投资总金额达1467.47亿元人民币,已披露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达到1.88亿元人民币。

表1:我国创业市场财务投资事件与战略投资案例数据统计

与2010年相比,2011年中国创投市场投资案例数量增加了688起,已披露投资金额比去年增长37.30%。2011年中国创投市场财务投资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88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减少了31.64%。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在投资领域方面,2010年资源和能源产业大手笔投资较多,而2011年电子商务、IT产业、网络产业和通信产业受关注程度较高,这些行业单笔投资额均不高;在投资阶段方面, 2012年截至第三季度,财务投资案例金额达到531.19亿元,数量280件,战略投资案例金额达到134.83亿元,数量43件,财务投资案例从金额到数量都超过了战略性投资案例。

(二)电子商务投资案例数量继续领先,TMT行业公司比重增大

TMT是科技、媒体和通信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的第一个字头,整合在一起,实际是未来(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信,包括信息技术这样一个融合趋势所产生的大的背景。

2011年中国创投市场战略投资事件涉及的行业中,案例数量比较集中的是电子商务16起,已披露金额324.76亿元,占总金额22.13%,其次是网络产业15起,IT产业12起,以及金融行业10起。2012年三季度已披露投资总额最高的也是电子商务产业,达到131.59亿元人民币;已披露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最高的是电子商务行业,达到21.93亿元人民币。2011年中国创投市场非TM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仍领先于TMT行业。TM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636个;已披露投资金额为713.76亿元人民币;非TM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687个;已披露投资金额为753.71亿元人民币。 TMT行业投资案例较之前年度有大幅增加,披露投资金额与非TMT行业相比,虽然还有些差距,但差距逐渐缩小。2012年第三季度, 101家获得344.10亿元财务投资的企业中,TMT企业共有38家,非TMT企业63家,占被投资企业数的62.38%,涉及金额191.55亿元人民币,占投资总额的55.67%,单笔平均投资额4.45亿元人民币,以南京润东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弘毅贰零壹零股权投资中心分别认购苏宁股份2.88亿股、0.99亿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件居首,涉及金额47亿元人民币。同样看到,虽然从数量上看TMT公司的财务投资案例数量只有非TMT公司的财务投资案例数量的60%,但是金额接近80%,我国创业投资市场TMT行业比重在逐渐增大。

三、我国创业投资市场募集资金来源各类基金

财务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包括了创业投资、含部分投资金额较大的天使投资案例、私募股权投资。在2011年度已披露的财务投资案例数量1323件中风险投资占80%,但是其在已披露的金额中仅占31%。私募投资占财务投资案例数量为18%,金额达到69%,天使投资虽然有一些数量的投资,但是金额极少。

表2:2011年我国创业市场财务投资案例 单位:人民币

天使基金往往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进行投资,对企业的投资收益、回报要求较高,往往要求40~50倍的利润;而以对冲基金为背景的风投,对产业的要求要更为开放,要能快进快出;私募的奋起直追表现出我国创业市场的活跃。一般来说,作为财务投资者更注重直接的、短期的利益,相对于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的小范围、大额度,激发了机构投资者天然的调研、开发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公司价值发现的过程。往往参与认购的财务投资者深入公司一线调研,像投资银行一样进行数据分析,对公司治理、发展战略提出建议,挖掘上市公司价值;通过市场化的认购程序和规则,再把价值反映到发行价格中,即向凡是表达过申购意向的机构询价,最终形成的发行价格是由众多机构投资者根据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集合判断、参与竞购形成的。对于纯粹的财务投资者,这样的认购程序和规则更有利于保证价格的市场化。 虽然,战略投资由于规模大、投资者数目少,价格问题相对简单一些,但财务投资由于涉及更多的机构投资对象,发行价格更市场化,但操作的空间也更大。

参考文献:

[1]EZCapital.2011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报告[R].2011.

[2]EZCapital.2012年中国创业投资第三季度报告[R].2012.

[3]青科数据.中国创投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012年全年数据回顾[R].2013,(01).

[4]陈逢文,徐纯琪,张宗益.我国创业投融资渠道拓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学报,2012,(06).

[5]王静宇.多位人士在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认为――中小企业发展需加大创新扶持[N].中国经济时报,2013-01-17.

理财投资比例篇7

资本市场起伏不定,人生意外常会不期而至。对家庭理财而言,“保障”和“投资”是两个永恒的话题。而从2007年开始风靡市场的投资连结保险,恰好是“保障”和“投资”的最佳结合体,为越来越多的理财“门外汉”解决了长期理财规划的问题。

下面,就以太平洋安泰人寿新近推出的“汇富人生”投资连结保险为例,为你解释如何通过一份投连险保单,妥善做好长期的家庭理财规划。

保障先行,灵活调整

作为一款保险产品,投连险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强大的保障功能,并且客户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调整保障额度,这是一般的寿险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以“汇富人生”投资连结保险为例,最高可为客户提供高达500万元的寿险保障,并可在此基础上投保意外险、住院补贴医疗保险和住院补偿医疗保险等保障功能强大的附加险。

以公司主管张先生为例,30岁时投保“汇富人生”,选择保额50万元;到了35岁时晋升高级主管,收入提高,遂将保额提高到100万元;若到40岁时事业进一步发展,身价再次提高,又可将保额调整到200万元;到了60岁退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保障额度,以节省保障成本。

投连险在保障方面的另一大优点是保障成奉低廉,以“汇富人生”为例,30岁健康男性50万元保障额度,当年所需要的成本仅仅是660元。

专家运作,“傻瓜”理财

投资连接保险也可称为一款“傻瓜”理财产品,客户将资金注入投连险账户之后,即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负责运作。客户可通过网站、电话等工具随时查询账户的资金变化情况。

“汇富人生”为客户提供了四种风格的投资账户备选,按不同的比例分投资于主动投资型股票基金、指数型股票基金、债券类基金以及货币基金等等。客户可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对投资环境的判断,决定在不同账户的投资比例,从而决定自己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以及现金管理工具的比例。并且,在一年中有6次机会免费进行账户转换。

比如,在股票行情火热的2006、2007年,客户可要求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股票基金,博取高收益;而到了股市风险加大的时候,客户亦可发出指令,将部分资金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债券市场。

不过,和任何投资产品一样,投连险不设置保底收益,客户必须承担投资风险,包括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亏损的可能性。

长远规划定期投资

如果把股票、外汇、期货等投资产品比作田径场上的短跑选手,那么投资连结保险无疑是长跑健将。

投连险在费用收取方面一般都会包括初始费用,从短期来看,期缴保险费收取初始费用较高,但从长期来看,期缴投连险费用收取方式的优势会逐渐显示出来。以“汇富人生”为例,从第6年开始,客户所交的期缴保险费即不再收取任何初始费用;而且为了鼓励长期投资,如果客户每年按时足额缴付保费,也没有部分领取现金,那么从第6年开始,每年还将得到当期期缴保费的5%作为“持续奖金”,进入个人账户。

从长期来看,定期定额投资是一种很科学、很稳健的投资方法,通过“时间”这柄利器,帮助客户在较低的风险下,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此外,投连险的账户也是开放型的账户,客户除了前四年从个人账户中领取现金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外,其后每年均有一次免费提取现金的机会,超过一次每次仅需支付25元的手续费。

理财投资比例篇8

摘要: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因追加投资或处置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可能导致其核算需要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本文主要分析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所涉及的财税差异及相关的所得税处理。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方法转换;财税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税法上将企业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形成的资产都作为投资性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税务处理应比照投资性资产的税务处理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十四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七十一条对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做了如下规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权益性投资性收益于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一、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如果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应享有原取得原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视为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应享有原取得原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追溯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税法是以实际购买的价款作为计税基础,因而对于追溯调整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应享有原取得原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税法上不作处理,因为追溯调整时涉及的是以前年度损益,对本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并无影响,会计上确认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分录为借记“盈余公积”科目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原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至新取得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按原持股比例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调整留存收益;对于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投资收益;其余部分,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变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其它资本公积。税法上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按原持股比例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处理类似于上述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追溯调整的处理,不涉及调整当期损益,不会对当期应纳所得税额产生影响,只是对会计上确认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于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这块是会计上确认的损益,税法不予确认,因而在计算缴纳本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应调整或调减,会计上确认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属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其余部分,因为会计上调整的是长期股权投资和其它资本公积,不涉及损益所以对当期应纳所得税额无影响,当期及以前期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或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对于新增持股比例部分,其会计处理与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账面价值的确认相同,即如果新增的投资成本大于新增投资部分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差额确认为商誉;如果新增的投资成本小于新增投资部分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同时增加当期营业外收入。新增持股比例部分不调整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会计处理与税法相一致不需调整。对于新增的投资成本小于新增投资部分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时,税法对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纳税调整减少,会计上确认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根据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对于处置部分,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对于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对处置部分税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为转让财产收入,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若要进行追溯调整的和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其相关的财税差异及所得税处理与上述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相关处理相一致的。

综上,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所涉及的财税差异主要体现在:因持股比例上升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体现在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因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体现在经处置的部分和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追溯调整问题。这些差异使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而要进行相应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对于影响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损益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1]司宇佳.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会计与税法差异及纳税调整[J].河北企业,2011(02).

[2]冯秀娟.浅析长期股权投资的财税差异及所得税处理[J].商业会计,2011(02).

理财投资比例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原因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48-02

一、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不可能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措施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降到最低。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

1.外部原因。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是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行业背景。(1)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分析。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提高,财务状况趋好,财务风险降低;如果宏观经济运行不容乐观,企业投资和经营会受到影响,盈利下降,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如采取调整利率水平、实施消费信贷政策、征收利息税等政策,企业的资金持有成本将随之变化,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不确定性。如利率水平的提高,企业有可能支付过多的利息或者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2)行业背景分析。行业背景分析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司分析的桥梁,也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环节。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得行业的投资价值不一样,投资风险也不一样。

2.内部原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虽然外部原因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是内部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1)资本结构不合理。当企业资金中的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比例不恰当,就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举债规模过大,会加重企业支付利息的负担,企业的偿债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举债,或者举债比例很小,导致企业运营资金不足,则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2)投资决策不合理。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投资决策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盈利;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包括筹资、投资和营运资本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应该是对财务管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包括制定财务决策,制定预算和标准,记录实际数据,对比标准与实际,评价与考核等各个环节。如果财务管理制度不能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操作环节,很容易造成财务的漏洞,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4)收益分配政策不科学。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判断,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对企业利润的分配脱离企业实际情况,缺乏合理的控制制度,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可能形成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出现的征兆

1.债务性财务风险。由于企业负债水平持续急剧上升,而财务支付能力急速下降,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长、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远远突破行业或企业自定的警戒线标准,尤其是采取积极的筹资策略不符合企业实际,以大量的短期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永久性和长期性资产,加大短期债务支付压力,加剧流动负债的偿还风险,导致大量到期债务无力偿付,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

2.资产性财务风险。最突出的表现是:资产的流动性严重衰退甚至迟滞,导致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周转难以为继。一方面,流动资产中的存货,由于产销比例大幅下降,销售萎缩导致库存大量积压,存货占用资金比例过高,存货周转速度缓慢;应收账款由于赊销比例过大和赊销信用政策失误,导致债权居高不下,坏账损失急剧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呆滞;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和潜在的流动资产损失与日俱增,加剧流动资产周转的停滞。另一方面,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过多比例过大,挤占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导致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资金占用不配套、资金比例不协调,威胁到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3.效益性财务风险。由于盈利水平的持续下降,导致企业抵御债务性或资产性风险的能力不断降低;当企业出现亏损,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开始被亏损吃掉,导致总资本减少的同时,使得总资本中的自有资本比例下降而债务资本比重上升,资产负债率突破警戒线达到较高水平时,标志财务危机的产生;当企业亏损严重侵蚀全部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导致资不抵债时,所有者权益巨额赤字,说明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4.或有事项形成的财务风险。或有事项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企业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筹资不当、投资失误、营运不善等原因引起的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承担连带责任、产品质量保证赔付等形式的或有负债,构成潜在的财务风险。当或有负债转化为现实债务责任和赔偿义务时,就可能产生债务危胁或资产损失,引发财务危机。

三、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主要特征表现在:

1.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由于很多企业自身资本有限,市场竞争激烈,要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不得不以银行贷款解决问题。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较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较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四、控制措施

在当下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元素,其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财务风险是如何产生的,作为企业又该如何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1.改变陈旧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管理的风尚,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目标,从大局上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2.努力建立和保持最优资本结构,合理进行筹资。企业应当调整好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达到最优资本结构。

3.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少直接风险损失。

4.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搞好投资的概预算,充分考虑到所面临的风险,做好投资项目现金流量预测。

5.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加快现金周转速度,控制现金持有规模。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控制应收账款规模。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各种风险在财务上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的积累和加剧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在盈利机制与风险机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下,如何使企业财务活动在风险中获得较高的报酬,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为此,深入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研究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识别、监控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 钟言.财务风险防“四高”[N].中国经济时报,2005-11-29.

[2]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

理财投资比例篇10

猜测一 资金投向哪里

投资方向决定了一款产品风险的高低和预期收益率实现概率的大小,但有的银行对于产品的投向较为概括,目标、范围都较为含混,让人琢磨不透。

比如,近期异军突起的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在发行量急速增长的同时,组合投资类产品的真面目却模糊不清。

组合投资类产品可投资于包括债券、票据、债券回购、货币市场存拆放交易、信贷资产以及他行理财产品等多种投资品种。《投资与理财》记者查阅各行对这类产品的说明,结果发现,产品均未透露具体投资的资产和各自的投资比例,但多数会包含类似于“投资于高流动性、本金安全程度高的债券和存款等投资品的比例不低于30%”的条款。这就给银行处理资产的投资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例如,此前工行发售的“步步为赢2号”收益递增型灵活期限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除笼统的产品说明外,仅表示:本期产品所涉及的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均为正常类,信托融资项目用款人比照我行评级标准均在A-级(含)以上;拟投资的各类债券主体评级均达到AA级(含)以上。为满足流动性要求,本期产品投资于高流动性、本金安全程度高的债券和存款等投资品的比例不低于30%。

然而,该产品具体投资方向和比例却没有下文。网点销售人员认为工行卖的产品,投资者可以放心,因此没必要知道产品投资方向和范围。

还有,个别银行将投资范围描述得过分宽泛。比如,浦发银行的“个人专项理财产品2010年第九期债券盈计划”,其投资标的是“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央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次级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债券回购、货币市场拆借等”。对于投资比例的介绍则是“各类资产投资比例为0-100%”。这样的投资比例等于没有说。

资金投向的混沌,使得投资者无从衡量产品的收益及风险情况。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太雷指出:“即使理财产品投资失利,银行一般也不会告诉投资者,具体是哪些投资标的导致亏损,这显然侵犯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这样一来,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只能盲目信任销售银行。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上有很多对银行有利的免责条款,一旦出现风险,银行很可能不承担任何责任。

猜测二 多赚的钱缘何归银行

“浮动型收益产品,收益部分居然只能向下浮动,超额收益的部分全归银行所有!”《投资与理财》记者曾听到读者这样抱怨。

记者翻阅多家银行的产品说明书,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规定:“扣除我行销售管理费率0.2%及相关的交易费用外,客户可获得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2.25%。若理财年化总收益率超过2.55%,其超过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于到期日从理财收益中一次性提取。”

“我花10万元买了这款理财产品,先得交给银行0.2%的销售管理费,这就得要200元,另外还有交易费用,而且还要把多余的收益给银行。但是亏的钱却得我自己承担!”有投资者如是说。

然而,面对记者提出“单向浮动”的质疑,多数银行网点只是以“银行规定”搪塞过去。而有的银行表示,如果是本行私人银行客户的话,超额收益部分归客户所有。

“银行大量发行此类产品是有目的的。之前市场只认为银行发理财产品为了揽储,但从超额收益归银行这件事看,不排除银行利用‘霸王条款’大赚中间收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如果银行想拿走本属于客户的超额收益,就应该对客户进行保本,这样产品收益高低都由银行承担才公平”。

在理财专家看来,“没收”了超额收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应尽量回避。

猜测三 预期收益为何总难实现

有时候,银行给出的预期收益看上去很美,但是要想实现,条件却很苛刻,有些几乎是银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银行人员在介绍时,从来不告诉你这些秘密,也很少会告诉你可能不赚钱或赔钱。

预期收益不能实现,不能排除市场环境和产品设计方面的问题。比如,近期中国银行的“汇聚宝”10055-V(美元)、10056-V(澳元)和“搏•弈”10034-V(人民币)汇市争锋产品,挂钩美元兑日元即期汇率,汇率期初价格为92.72,在观察期。如果美元兑日元即期汇率高于95.42,则可获得高收益,否则获得低收益。结果,观察期汇率最高值为94.98,因此,3款产品投资年收益率为0.20%、1.00%、0.36%,均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

但你是否注意到“费用吃掉了高收益”?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需要支付的费用,一般有销售服务费、托管费及管理费等。其中,销售服务费是支付给销售机构的,理财资产托管及保管费是支付给托管机构的,而部分理财产品还将收取超过预期年投资收益率的收益,作为理财计划管理人的产品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