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消费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20

理财消费论文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1

同时,货币型基金以其灵活,增值稳健,保值的特点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诸先生夫妇可以适当购入一些。

二、购买短期国债。

目前,我国国债市场有了很多变化,中短期国债品种渐渐增多,比如最近推出的两年期国债。如果考虑以储蓄为主的话,不如购入部分国债,一方面利率比定期高,一方面可以免除利息税。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个人理财中心

林持操

专家建议三:家庭保险建议

诸先生这样的“月光”家庭,在当前年轻家庭中颇具代表性。乍看上去,两人世界非常惬意,令人艳羡,其实不乏隐忧。诸先生和妻子已有所察觉,但在家庭理财上发生分歧,其实通过一套合理的保险计划,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以诸先生家庭的资产负债状况及现阶段需求来看,建议投资些既有保障功能,兼具储蓄增值功能的险种。例如,诸先生可投保海康新双福还本保险10万元;海康呵护一生终身住院补贴保险10万元,附加意外伤害保险20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3000元,以及住院费用报销保险2份。妻子投保海康呵护一生终身住院补贴保险10万元,附加意外伤害保险10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险3000元,及住院费用报销保险2份。

其保障及投资利益如下:

一.医疗、保障功能

诸先生作为家庭的重要支柱,即使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发生,最高40万元的保障,可使其尽到对家庭,妻儿的责任;10万元保证续保的终身住院补贴账户,及每次3000元的意外门急诊报销,另加除社保报销外,自负住院费用85%的报销等多重医疗保障,可保证他不会因意外或疾病,造成收入中断,医药费支出而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品质;诸妻子有最高20万元的保障,同时也享有和诸先生同样的医疗保障。意外疾病多重保障,令诸先生家庭把可能遇到的风险规避到最小,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少。

二.强制储蓄,投资增值功能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2

“挣钱靠技术,花钱靠艺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投资与理财能力,笔者从2003年就在我们学院开设《投资与理财》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2学分,32个课时。在十余年的授课过程中,紧跟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备的内容体系:不仅讲授投资、理财、消费等基本知识,还要与学生共同学习理财与消费的关系,投资、理财与风险的关系,更要结合案例讲解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的理财工具。

二、公选课《投资与理财》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

投资与理财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作业练习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以外,还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检验答案三个环节,使学生掌握知识和科学思维,并了解创造性活动的特点和程序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激励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两种情况:复习式问题教学(复习已讲内容时用)、启发式问题教学(讲授新内容之前用)。该方法在投资与理财课程的每个章节都使用。

2.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是: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讨论法在投资与理财风险、投资与理财的作用等章节使用较多。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的同时,通过对事先选取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有关的教学内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每章教学过程中。

4.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每章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作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包括文本、图像、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且实用性极强的多媒体课件。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贯穿于每章教学过程中。

5.自学指导法

由于投资与理财是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生没有教材,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外学生一般涉及不到这方面的知识,自学指导法在投资与理财课程中尤为重要。自学指导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参考资料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将学生由接受者变为参与者,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变为辅导者和一推动者。自学指导法强调自学和指导相结合,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每次上课结束后教师都会布置一定量的阅读内容和学生需要查找的资料,以扩充学生的配套知识与领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考核方法改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共振效应。由于投资与理财是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生来到各个系各个专业,除了一周两节课以外,其它时间基本涉及不到这方面的知识点,为了保证学生积极性和课程教学质量,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改革措施如下:

1.考核内容改革

考核内容应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核内容总体上应该与大纲和教材基本一致,但同时也有所超越。

2.考核方式改革

(1)加强日常考核,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对于公选课来说,学生选课混学分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在评定成绩时,容易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是,经常缺课学生的分数可能最终反高于满勤听课学生的分数。因此,投资与理财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日常考核。学生日常考核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与作业等,教师根据学生出勤比率、课堂表现情况和作业完成质量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占总成绩20%。

(2)强化期中检查。

投资与理财课程在期中进行一次中期测验,通过学生学习投资与理财概述、大学生理财、理财基础和投资基础等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写一篇学习体会,要求不少于3000字,必须手写。教师根据学生写作内容、写作质量以及摘抄比例等综合评判学生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测试知识应用,检验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

投资与理财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应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综合论文。题目与内容必须是投资与理财方向,且字数不能少于3000字,且必须是手写。教师根据学生论文的题目与内容质量、格式要求、字数要求等综合评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

(4)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每位同学以自己家为例,首先计算自己家的财务状况,核查资产类型及价值、负债类型及金额,计算自己家的净资产;其次是分析自己家目前投资结构及比例,消费结构、爱好及偏向,自己家庭主要成员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最后是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家制定家庭理财规划。要求:既要符合规划的格式,又要有理有据;既要数据真实,又要规划合理。教师根据学生规划内容是否合理、格式是否规范、字数要求等综合评定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30%。

3.完善成绩分析制度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信贷;大学生;理财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贷因为方便快捷、保密性强等逐渐受到不同群体的喜欢,尤其是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群体。目前大学生常用的网络信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B2C(businesstocustomer),即各种电商平台预先把费用付给卖家,然后要求买家分期付费给平台,从而赚取相应的服务费,如“花呗”、“京东白条”等。另一种是纯借贷平台P2P(peertopeer),即通过中介机构,让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利用信贷的方式将资金贷给有借款需求的人[1]。近年来,由于网络信贷本身的优势,再加上积极的宣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网络信贷吸引,以满足自己各种消费需求。然而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偿还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网络信贷出现了一桩桩的负面事件,如助学贷款违约,大学生因无力偿还“校园贷”而选择轻生等,受到社会热议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网络信贷暴露出的大学生理财问题

首先,大学生普遍缺乏资金预算意识。大学生每个月有一笔可自由支配的稳定“收入”,但调研显示60%以上的大学生,每月没有资金盈余,属于月初“富翁”月底“负翁”;有50%以上的大学生会因为在社交、旅游、购买电子产品等方面不计划而出现资金短缺。这也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出现偏差,片面追求品牌、时尚等,并相互攀比。而网络信贷的高效性、审核的不严格,难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监控,让大学生很容易尝到甜头,因而助长了他们网络信贷的欲望,使得超前消费和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扭曲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负债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还款规划。调研显示近20%的大学生没有能力按时足额还款。其中,部分人选择借款或者利用其他网络信贷平台来偿还贷款。因此,过度负债和多头负债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不少见。再次,大学生信用知识欠缺。首先,大学生的自我诚信认知与其真实行为存在一定偏差。调查显示有92.91%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做到诚信,然而他们又承认身边普遍存在诸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信行为。另外,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信贷消费后不能按时偿还贷款,出现网络信贷不良记录,给今后学习深造、找工作等带来较大影响。这说明大学生对自身的诚信评价并不客观,更没有意识到信用对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二、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

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大家普遍认为理财是就业后的事情。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主席RobertF.Duvall认为:“对青年人进行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对建立一个拥有深谋远虑的投资者和储蓄者,有见识的消费者,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负责任公民和全球经济有效参与者的国家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必须,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1.理财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近年来,由于缺乏理财知识,大学生中出现了各种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因缺乏理财规划很快花光生活费甚至学费而中途辍学。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经常超前、无节制消费,所以选择网络信贷,最终导致自己债务缠身,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正常生活。

2.理财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价值观

理财教育不仅包括理财基本知识和理财基本技能,还包括正确的理财价值观,即对金钱、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和价值认同。目前,很多大学生因为缺乏理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高消费、乱消费,结果使自己入生活困境。还有很多大学生则是因为不具备正确的理财价值观而出现社会责任感和诚信的缺失。

3.理财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诚信做人、做事

诚信是维持市场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不管是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还是工作以后的按揭买房买车、信用卡消费等都要求我们具备诚信这一重要品质。然而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却迟迟不归还贷款。另有很多大学生逾期偿还网络信贷而迫使自己陷入困境。这些例子无不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

4.理财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选择好的项目,还要具备一定的启动资金,所以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利用网络信贷来获得这笔启动资金。但由于缺少相关的理财知识,他们往往不能通盘考虑资金周转、成本收益核算等财务问题,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最终流产。

三、网络信贷背景下的大学生理财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推广理财教育,加强大学生信用知识的普及,不仅需要政府机构、社会和立法机构的支持,更需要高校的积极配合。鉴于目前网络信贷所暴露出的大学理财方面的问题,高校理财教育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现在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接受信息,所以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到消费有计划、消费心理健康、消费行为文明、消费观念正确。二是开设金融理财相关课程,普及相应的理财知识。高校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的金融理财课程,使大学生了解正确的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形成正确的理财方式。三是邀请经济、法律专家客座授课,开展一些与投资消费理财有关的专题讲座。通过典型案例对网贷进行深入分析和研讨,让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信贷,引导大学生防范金融风险、远离金融欺诈,避免出现权益受损等问题。

最后,学校可以积极联合学生家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如校内的勤工助学、校外的一些兼职和社会实践等。这不仅能改变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还可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正确认识金钱,节制消费欲望,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和理财理念。

参考文献:

[1]佘步步.基于P2P网贷平台的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7(3).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4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如下特点:

(一)理财产品品牌化和系列化。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系列,如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等,成为理财市场的一大特色。

(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增大。在2004年,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只有49只。至2007年,银行已发行了273只理财产品,与2006年同比增加了58只,增幅约为27%。

(三)产品设计以创新为理念,趋向多样化。如光大银行推出一款以“呵护宝宝健康,陪伴宝宝成长”为设计理念的联名卡,专为拥有0-6岁宝宝的农行设计。

(四)主要以外币理财产品为主,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以短期产品为主。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其规模还小,在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针对用户的服务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在品质与全方位的服务上与国外银行尚有很大的差距,如品种单一、缺乏专业理财师等。

二、制约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因素

目前,我国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发展。

(一)分业经营金融体制的制约

从理财的概念分析,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作用各有侧重,互有不同。分业经营状态下,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这使银行只能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理财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程度都十分有限。在实际操作中也无法实现客户资金在银行、证券、保险各领域的不同配置。

(二)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征信体系近几年才开始建立试点,仍处于摸索阶段。而长期片征信制度的缺失,加上个人所得税制度尚不健全、财产申报制度尚未全面实施,使得银行与居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给银行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客观上使银行减少了个人消费信贷等理财业务的供给。

(三)理财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我国居民历来崇尚量入为出的理财思路,这些观念使居民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认识不足,有些人手头尽管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但因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水准心存疑虑,常常对个人理财业务持观望态度。

(四)个人理财业务缺乏正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对象标准过于单一,纯粹以客户存款金额为标准,且门槛普遍偏高,符合客户实际需求的理财服务菜单相对不足;另外,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没有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推荐营销,理财方案差别化服务不足。

(五)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人员

个人理财业务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及其功能,还要掌握广泛的社会、经济知识和经验,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使得国内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理财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思路

由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环境和条件,因此金融混业的政策设计只能渐进进行。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寻找机会绕开混业经营的壁垒,完善内部体系,更好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迎接将来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实施客户细分及改善客户结构

商业银行要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客户细分,进行品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品牌吸引客户,以产品和服务留住客户。银行应以提高利润为目标细分客户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完整的客户数据资料库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以服务引领理财,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理财服务,通过财务咨询、规划引导客户的理财行为,满足其潜在的理财需求,不断挖掘客户价值,与客户建立稳定、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加强商业银行理财服务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应该优选出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理财服务。

(三)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

银行必须运用产品扩张策略和产品差异策略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并优化其产品结构。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客户需求调查分析方法;建立产品开发工具和模型,以便对新产品进行设计、估算风险、定价和加工处理;努力实现综合经营以拓宽创新范围;以制度和IT系统保障将创新产品快速投放市场。

(四)优化理财服务渠道

以人工网点作为向中高端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主渠道,并以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电子渠道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大力推广自助理财。

参考文献

[1]李瑜,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探析[J],商业研究,2004,(17)

[2]杨新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其战略,武汉金融[J],2006,(6)

[3]江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经济师[J],2006,(5)

[4]刘怡庆、蔡继东,金融调控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南方金融[J],2006,(5)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理财

一、大学生理财的必要性

1.什么是理财

市场经济时代,“财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理财”这一以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银行、网络中到处可见“理财”这一名词。相对“财富”而言,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发财,是一种投资增值,只有那些腰缠万贯家底殷实既无远虑又无近忧的人才需要理财,在自己没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时候还很难涉及理财。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生财并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2.大学生为什么要理财

理财是一辈子的事,人生阶段包括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大学教育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而大学时代是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它属于单身期。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训练和演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美国的爱默生在其《处世之道》中说到“财富就是将智慧运用于自然;致富的艺术不是勤奋,而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地点”。因此在大学阶段的理财训练包括养成良好的心态、成熟的心智;培养全面的专业素质;获得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职业技能的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生涯的规划。系统的进行理财训练,将帮助大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受用终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

二、大学生如何理财

1.教育策划

对于教育策划,很多人认识这不是理财,其实那是一个误区。不是只有炒股、买基金才是投资,教育也是一种投资。完成大学学业或者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都有利于大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目前很多大学生还是把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份薪水看作是第一桶金。因此顺利完成学业,是保证理财资金的前提。当然,提高外语水平、增强计算机能力和取得各种有用的相关证书也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投资。这些方面的投资已经引起了一些大学生的重视,他们把平时节省的钱,在放假的时候用到新东方等培训机构学习IELTS、GMAT等外语课程。也有不少同学热衷于考各类证书,如会计师、物流师、理财师和咨询师等等。以上的这些都是理财的基础,是帮助大学生在将来获得持续稳定现金流的途径。另外各个大学都设有不菲的奖学金制度,一般一等约3000元,二等约2000元,三等约1000元。另外许多公司设立的专项奖学金金额更大,一等有的高达数万元。所以努力学习,做好教育策划,争取获得奖学金也是理财的一个主要方式,毕竟大学时代,学习知识是最主要的。

2.投资策划

(1)投资工具风险比较

(2)主要投资工具

①投资定期存款是节流的第一步

学生也可以开一个个人储蓄账户,采用跟银行约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从生活费中拿出几十元存入银行,或者将每个月用剩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这样一学期下来也有百来元的结余。这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对学生存钱有一定约束力,也有利于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②投资保险,实现保障增值

保险向来就是理财的重要工具,因为它本身就具有保障的功能,而且它投资起来非常方便,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打理。最近几年,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上推出了结合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的险种。比如说,中国平安推出的平安万能险,除了能保障重大疾病以外,还有上不封顶,最低1.75%的保底收益,与银行单利计息的投资收益相比,此险种的还有每月收益复利计息的优点。因此,大学生平时学习之外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经历,适当的投资这样的保险,不仅能保障自己的人生安全,还能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投资收益。

③尝试基金定投,学会资金开源

对于具备赚钱能力或资金富裕的学生,不妨尝试投资一些小额基金,在“实战”中逐渐提升个人理财的能力。目前,购买基金的最低金额都在1000元左右,国债、货币基金的风险相对较低。一些大学生选择了投资基金。基金是专家理财,比较稳定。大学生小郭已经投资基金2个多月,他说“基金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收益却比银行利率大得多”。

④适度的投资股票,不要走进理财误区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加入炒股的行列。许多学生看到最近两年行情不错,也想积累一些实战经验为今后考注册金融师打基础,没想到却走上了一条苦涩的路。去年,大学生小A花了1万多元,买了1000股某药业公司的股票,结果几天下来赚了20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于是一狠心又将父母给的大四学年的学费全部投进了股市。不知道是自己炒得不好还是运气不好,现在已经亏了近万元了。眼看着要毕业了,学校也开始催缴学费,如果不缴清学费的话,就拿不到毕业证,也就没办法出去找工作。因此,建议大学生适度的投资股票,毕竟对于大学生来说,股票属于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少量的参与但不要影响学业。

3.财务策划

(1)合理使用信用卡

“没有信用卡,出了校门我就不能潇洒了!”大学生小王毫不掩饰自己对信用卡的依赖。调查发现,时下大学生手持多张信用卡的现象十分普遍,少则一两张,多则七八张。不少大学生已成为“卡奴”。

部分大学生将拥有信用卡视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有的甚至把拥有一张高透支额度的信用卡看作富裕的标志、成功的象征。而有了信用卡之后,他们对透支已经习以为常。月光光,月月光,月光一族在当代大学生中可谓阵容庞大,时至今日,其势头依然有增无减。父母原本给我们的生活费已经够用,但很多人却没有认真对自己的金钱做预算,有些同学每个月的前十天吃香的喝辣的,春风得意容光焕发!可到后十天却只好馒头加白开水勉强度日。为了生活,于是只好举借外债。各大银行也许正是掌握了这个商机而纷纷推出刷卡超支消费业务,来赚取我们"看不见"的钞票,因此我们很多朋友的财政赤字月月攀升。盲目办卡、高额透支消费的不理性不仅让自己成为"负翁",受卡所累,而且造成"子债父还"的情况。大学生的每笔透支与偿还都会在信用档案上留下记录,而随着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全国联网,恶意欠款行为将会在信用档案中留下''''痕迹'''',不仅影响未来就业,还会影响工作后申请房贷车贷,所以大学生透支消费应理性。

(2)学会记账,建立个人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

张同学是去年踏进大学的,是个典型的"月光公主"。她说:"我从来都没有记账的习惯,钱都是稀里糊涂地花,等去ATM机取款时才知道已经没钱了。每个月近1000元的生活费往往熬不到月末,最后只好向家里''''求救''''。"据调查,目前在各高校,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钱不够花"的现象。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账簿",养成记账的习惯,按月份和类别,简单记录每天的开支情况,合理分配生活费用;将生活费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课外学习辅导,留一部分作后备资金。

(3)兼职是一种理财经历

据美国的大学一份调查显示,约有56%的大学生有较为稳定的兼职工作,曾经或打算兼职的同学超过了90%。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会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在大学时代就应该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在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这样对于以后走向社会收益巨大。

参考文献

[1]王品文,李冠莹.《大学生,你理财了没?》,大学报,2007-12.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理财;定量定性分析法;理财现状

法国亚兰在《幸福语录》中曾提到:“会赚钱的人,即使身无分文,也还有自身这个财产”。大学时段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而理财在于学会使用钱财,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个人理财,是人生规划里重要的一课,是事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问,我们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学以致用,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做好准备。我们正是要学会掌握和把握自身的财产。

一、大学生个人理财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今的大学生逐渐的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在收入、支出还是消费上来看,大学生的这些经济行为都影响着社会的投资结构,并且对他们的未来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前进的现在,我们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理应对他们消费观念进行塑造和培养。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将会有长足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人,必须要具备长远的目光,能够使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不被社会淘汰。本课题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个人理财是很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投资理财抽样调查。我们采取的是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向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等不同条件的大学生们发放问卷,来收集不同的数据。调查共填写问卷1125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为1075份。我们在107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发现不同收入来源以及这些不同来源收入的大小对大学生的投资理财有一定的影响.在1075份有效问卷调查中,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分别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父母(46.08%);2)兼职(31.62%);3)勤工俭学(12.27%);4)做投资项目(8.72%);5)其他(1.32%)结合数据与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的收入来源途径/渠道不广,除了我们最常见的来自父母;勤工俭学;以及兼职以外,通过自己做投资项目(8.71%)和其他(1.32%)这一渠道的占比非常少,除了以上5种类型外没有其他途径。经分析,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有三点:1)学生本人缺乏探索与尝试新渠道的勇气;2)学校未发挥好作用,未为更多的学生创造机会;3)国家下放给大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的财力不大或下放人数太少;

(二)大学生投资理财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因素分析法,将样本进行细分,按照不同收入来源的金额大小对大学生月均投资额的影响。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父母、兼职和勤工俭学的收入大小对月均投资额的影响。我们将收入分成了六个段0-400;400-8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2400;对应的月收入在不同金额段的月均投资额不同,具体如下。综合所有数据,制作成直方图(见图1):根据数据来看,不论是收入来源于父母、兼职还是勤工俭学,都符合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即可支配金额的增加,每月大学生用于投资的金额也随之增加。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收入来源增长最快的点是在1200(元);即800-1200与1200-1600的过渡;在2000(元)时慢慢达到饱和,即1600-2000与2000-2400的过渡。可以推理,不同收入来源的金额在超过2400元后会进入一个增长更快的点,同时会产生一个新的饱和点。可见,随着大学生每月收入的增加,用于投资的月平均金额也随之增加,最终会达到一个饱和,且有下降趋势。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由大学生的支出造成的。

(三)大学生支出与投资关系的回归分析。由于不同大学生支配自己收入的方式不同,使得每个人可支配的资金用于投资的数量不同,因此构成不同的投资偏好。

三、理财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通过对收入、支出的分析,结合调查问卷数据与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来找出理财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具体如下:

(一)大学生投资理财不足的原因分析

1、理财意识不高。通过收入来源的数据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大学生通过做投资项目而取得收入这一占比仅为8.71%,这说明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不强,对理财工具的运用程度过低。除此之外,从表1-1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出,大学生的收入来源途径窄,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从而影响其投资程度。

2、盲目支出,无计划。1)通过对支出与投资之间的回归分析,不难得出造成投资额减少的直接原因是支出额,也就是说,支出的越多,使得剩余可支配资金减少,因而影响投资额的减少。下面我们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来来进一步阐述是怎样的支出结构影响着投资额的变化,第二点如下:2)有效调查问卷数据中统计出大学生支出的具体流向(即其消费结构)以及每月除去日常消费剩余的可支配资金。得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如下:在淘宝等购物上的支出约占剩余可支配资金的54%;娱乐和旅游约占剩余可支配资金的32%;化妆品约占剩余可支配资金的10%,则剩余可支配资金放在投资理财约占比4%。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表现为不均衡体制,即没有计划的盲目支出。除了日常消费后的大量剩余可支配资金花费在购物与娱乐上,相比而言,话费在投资理财方面的支出甚少。为了更加强有力的说明大学生无计划的支出,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有大学生是否有记账习惯这一调查,以此数据来分析:其中,有记账习惯的大学生占比18.71%;没有记账习惯的占比42.67%;有过,但后来放弃了的占比38.62%;且有记账习惯的学生中有96.67%是由投资理财习惯的,而有过但后来放弃的与没有记账习惯的学生具有投资理财习惯的总占比不达4%。可以发现,在107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记账习惯的大学生占比不到1/4,但有投资理财行为的学生基本上都出自于有记账习惯的学生当中。结合剩余可支配资金的流向比例与记账习惯的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的盲目支出、没有计划性的支出对他们的投资理财有很大影响。

(二)对促进大学生理财投资的措施:

1、学生发挥作用。(1)培养记账习惯,理性消费。上面我们数据分析知,有记账习惯的大学生中占比96.67%的学生有投资理财的习惯,我们大学生应培养这一习惯,让我们的花销有方向的流出,理性消费。(2)有计划的支出懂得节制。仅仅懂得记账是不够的,有节制是必要的;每天记账但是毫无节制支出,更谈不上理财了。(3)量入为出。在有节制之前,我们要先“量”好自己的收入,“为”好自己的支出,避免成为“负翁”。(4)活用理财工具创造收入,使“钱生钱再生钱”。

2、学校发挥作用。给学生开设一些投资理财的课程、发放专业理财册子、举办投资理财讲座。使得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投资理财知识;对积极参与者实施鼓励政策。比如对积极参与的学生颁发一些校级证书。为了检测效果,可以举办一些关于投资理财的比赛;建立网上理财知识讨论区。这不仅可以随时解决大学生对投资理财的疑惑,而且还能促进同等水平之间的学生与不同等水平之间的学生相互交流,扩大大学生的交友范围,制造一个以大学生校园理财为中心的群体。派专业人士在校园设点以供咨询,完善网上理财知识讨论区的弊端。网上知识讨论区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没有专业人士当面解说与辅导;在校园特设专业人士咨询点可以解除这一短处;增加对奖学金的金额来增加大学生的收入,以此来促进其投资理财。

3、国家发挥作用(加强)。在教育政策方面,可制定关于面向大学生投资理财知识普及程度的方针,监督学校有效实施。在金融机构方面,鼓励其重视大学生这一理财的潜在市场,更多的走进校园为在校学生讲解和宣传,为大学生分析理财意义和参与个人理财的好处。同时引导大学生学习理财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对个人理财的重视程度,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个人理财之中。如提供有关理财的工作(适合不同年级)。

作者:杨茜云 李其连 杨远航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学斌,胡小云,颜海勇,陆梅《当代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2)

[2]汪康懋,金融与会计学学位论文《汪氏范本》,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5-1

[3]才智,《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J].教育战线,2009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7

收入来源。在对主要消费来源的调查题目中,选择主要由家庭供给的占比为91.6%,选择兼职的占比为5.2%,选择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占比为3.2%。同时,在选择兼职的学生中,来自农村或城镇的学生占绝对比例。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部分学生通过家教、餐厅打工、网上开店等兼职方式获得收入,但大多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收入来源,家庭供给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与大学生在消费结构上所表现出的多元化特征不同,其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化。

消费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日常购物方式进行调研。在对购物方式调查的题目中,有86.9%的同学同时选择了外出购物和网上购物。并且,调查结果显示,网购商品种类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帽、鞋、袜、饰品、零食到学习用品,甚至各类电子产品。由此可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

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评价与存在问题

受近年来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亦表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消费结构来看,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以饮食消费为主体,交通通讯、电子消费等消费项目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消费方式来看,电子消费方式深受90后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其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从收入来源来看,仍然以家庭供给为主,与消费结构的多样性相比,其收入来源则相对单一。整体而言,上海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从上海市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环境来看,其消费水平基本适当。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饮食消费健康意识淡漠。问卷调查显示,饮食消费虽然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占较大的比重,但通过对其饮食消费细目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饮食消费上随意性较大、健康意识淡漠。

1.1校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饮食安全存在隐患。在对每周校外就餐多少次的调查题目中,选择3次以上的学生占比32.6%,甚至一些高年级学生经常性地在校外就餐,学校周边的小餐馆、小吃摊生意异常火爆。然而,如上就餐场所在原材料采购、餐具使用卫生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1.2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知识匮乏。调查问卷显示,3成以上的学生不经常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价值不高。在被问及日常饮食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时,76.8%的学生选择的是菜品的口味,而非营养均衡,多数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并且,不少学生喜欢油炸食品和重口味食品,而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量不足。

1.3零食、饮料消费过度。大学生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调查问卷显示,8成以上的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零食消费平均占大学生饮食消费总额的26.9%,这也是大学生平均饮食消费较高的原因之一。并且,部分学生经常以零食代替正餐。另外,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日常饮水量不足,没有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常以饮料代替白开水。

2.电子消费追赶时尚`,娱乐化倾向明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消费作为新兴消费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从随身听、游戏机、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电子消费日益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开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学生在电子消费中普遍存在如下不良现象:

2.1求新求变心理突出。调查问卷显示,73.5%的大学生在购买电子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时尚和品牌,而非实用性。新外观、新款式、新功能的电子产品通常更受大学生的“青睐”。不少同学坦言,在电子产品消费中喜欢追赶潮流,“更新换代”较为频繁。这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消费行为的非理性化倾向。

2.2电子产品娱乐化。当前大学生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娱乐功能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功能。调查显示,78.6%的学生表示,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外,他们经常用手机玩游戏、上网等。同时,70%以上的受访学生表示,除了毕业写论文和找工作,平时真正用电脑处理文档、查阅资料的时间并不多,远远低于用来玩游戏、看视频等娱乐的时间。甚至一些学生对电子产品有成瘾性依赖症,习惯性地在课堂上玩手机、电脑等,使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

3.缺乏明确的财务规划,冲动消费、从众消费行为突出。

3.1缺乏财务规划。调查显示,65.4%的大学生对于每月的消费开支没有明确的规划,95.7%的学生没有记、账习惯,7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较差。在对月消费额较高的学生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不少学生持有“有钱就多花,没钱就少花”的消费观念,以至于出现“月初富翁、月底负翁”的境况。虽然月消费额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学生会对日常生活以外的开支,如去娱乐场所消费、买高档化妆品和服装等有较为理性的节制,但他们也表示,对于每月的开支很少有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大多数学生属于“跟着感觉走”。仅有少部分学生有较为明确的消费计划,特别是月消费额较低的学生,除饮食、通讯费、交通费等必不可少的花销外,额外支出较少,消费相对理性,属于“精打细算”型。

3.2冲动消费、从众消费现象突出。由于缺乏明确的财务规划,大学生的冲动消费现象也较为突出。调查显示,78.2%的大学生会受商场的促销、打折等宣传活动影响而购买当时可能并不需要的商品,比如衣服、食品等。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消费中的羊群效应。调查显示,无论是衣服、鞋帽、饰品,还是各类电子产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72.9%的大学生表示,其在商品的购买过程中最信任的信息媒介渠道是同学或朋友的经验传授。这一方面与大学生活高度的聚群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从众心理。甚至有些学生通过其消费行为的趋同性,以保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和自我认同感。

引导科学消费行为,加强高校理财文化建构

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对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其科学的消费行为,加强高校理财文化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引导科学饮食消费行为。

当前不少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健康饮食意识淡漠,饮食消费行为随意。因此,大学生饮食消费干预措施和饮食健康教育亟需“跟进”。

1.1提升学校食堂服务质量,减少学生外出就餐机会。其一,丰富学校食堂菜品种类,增加特色小吃、点心,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饮食需求;其二,深化特色化经营模式,适当增加特色餐厅,以满足学生生日、节日等特殊就餐需求;其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缩短采购链条,大力推进平价菜制度,提高学生饮食消费的“性价比”。

1.2普及营养健康常识,培养科学的饮食态度和消费习惯。其一,充分发挥高校社团作用,定期开展营养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普及食品营养和安全的基本常识;其二,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入手,培养其科学的饮食态度,尤其要培养大学生按时吃早餐和科学消费零食的习惯;其三,对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实行积极的干预措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大力推广营养餐。

2.引导大学生电子消费行为回归理性。

2.1加强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和现实需要购买电子产品,并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功能,而不是盲目跟风、攀比或者过分追求时尚和品牌,从而使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趋于理性化。同时,应充分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为电子产品消费开支金额相对较大,通常是由家长“买单”,因此家长应从经济源头上控制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过度消费。

2.2严格加强高校课堂纪律管理,减少电子产品娱乐化的不良影响。如今,大学课堂上玩手机、玩平板电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电子产品为玩具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有些高校对此也出台过一些相应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流于形式。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也与课堂纪律管理不严格有关。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使电子产品对大学生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负面影响尽量弱化。

3.加强理财教育,建构理财文化。

消费与理财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加强理财教育、建构理财文化必不可少。理财专家指出,大学时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培养大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同时,增强其“财商”的培养,在大学校园建构和谐的消费、理财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1培养理财观念。大学阶段是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的形成阶段。然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2.6%的同学认为自己尚未步入社会,除家庭外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没财可理”。还有学生认为“财是赚出来的,不是理出来的”、“理财是富人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并且,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不少在校大学生将理财等同于投资,认为理财就是炒股票、买基金等。由此可见,当前在校大学生对理财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误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因此,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3.2学习理财知识。调查显示,82.9%的大学生表示,对理财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万事达卡的“大学生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75%的大陆受访大学生对个人理财培训表示感兴趣,但是受访者中认为学校没有提供适当和足够的个人理财教育的占72%。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教育的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即便是一些财经类专业开设有理财课程,但常以理论为主,偏重于证券、基金等投资知识的论述,真正贴近大学生实际消费情况和财务状况,能为之所用的理财知识则较少。高校应把理财教育以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之中,积极普及理财知识。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8

(一)工薪阶层的收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8%,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65%。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万元以上的共有74.95万人,占到工薪项目纳税人数的10.5%。“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者”的观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阶层的抗风险能力同步增强,具备了进行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二)工薪阶层的理财现状

200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28.72万亿元,增速为18.95%,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9.9%的增速,其中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也剧增到14.11万亿元。高储蓄的现状直观反映了当前工薪阶层仍以储蓄为理财的主要方式,但是储蓄的低利率使之无法为工薪阶层带来较高的收益。大量调查表明,工薪阶层已经不满足于单一储蓄的理财现状。然而,工薪阶层的特点使其无力进行大额的房产或实业投资,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不熟悉、投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也将他们挡在证券投资的大门之外。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主要产品

工薪阶层收入有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因此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收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适宜于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工具主要有:债券、股票、基金。

(一)债券

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又称国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公司债券的数量很少,金融债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国债。金融债券和国债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债券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买进,因此适合于工薪阶层购买的主要是国债。国债是由国家发行偿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种债券中最低的。国债的发行价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较复杂,但是国债的利率也是根据银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因此国债作为个人投资的渠道,要优于定期存款。对于收入较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工薪阶层,债券的收益比较稳定,变现能力也比较强,风险不高,是一种适合工薪阶层投资与储蓄双重目的很好的理财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中国开始出现股票投资,股票投资者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价格差;二是红利。在现阶段中国股市,个人投资的获利渠道主要是类似的利用价格差投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决定股票价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经常炒股的人都知道,价格和涨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没什么关系。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还不规范,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由于多种因素使之投资股票存在许多劣势。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时间很少,因此,股票投资风险较大,很难把握。虽然股票投资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投资股票必须谨慎,适合于有相当的闲置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者。不过参与股票投资,切忌不可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股票。

(三)基金

基金产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种。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产品类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其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将大众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硕士论文投资于不同的股票组合。这种以追求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增值为投资目标的特点决定其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类型中风险最大,同时收益率最高,适合那些追求较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工薪阶层投资者。经常炒股的工薪阶层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是一种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基金基本上属于收益型投资基金,一般会定期派息,具有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特点,适合于想获得稳定收入的投资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种半开放式的基金产品,在存续期内一般不接受投资者的申购。管理该类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过担保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为投资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证,同时通过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资,为投资者提供额外回报。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型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的中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结构和运作原理的关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场牛市中难以跑赢大市,但它却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险品种,适合于喜爱投资凭证式国债之类产品的投资者。

三、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与原则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

作为工薪阶层,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长幅度较低。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投资才是明智的。投资有风险,个人理财的各个渠道也具有风险,医学论文只是风险的特点与各种投资工具的类型有关。作为工薪阶层,投资于证券市场,必须首先了解各种风险的存在。虽然各种投资品种的风险不同,但是各种投资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风险特征,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

1.市场风险。任何市场中都存在风险,只是各种市场的风险特点不同。以股票市场为例,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机中,如果没有国际炒家的投机活动,香港股市也不会有那么史无前例的波动。虽然香港最终战胜了国际炒家,但毕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低迷使无数股民损失惨重。

2.利率风险。利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许多投资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据,例如债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较低时,债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当利率上浮后,原来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资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现实利率,导致相当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债券、定期存款的变现能力很强,利息损失很小;股票的变现比较随机,股价的波动比较频繁,变现的损失也不确定,但一般变现的损失比较大;至于其他的理财工具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变现损失。

4.经济环境风险。经济景气的时候,投资的收益高涨,股票、基金、部分期货,甚至贵重金属都会升值,但是债券就要贬值。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原则

1.保障生活需要原则。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准备上学费用,可以预留现金以备一段时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长期投资,例如债券、基金等。理财的收入归根结底还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则。工薪阶层投资要保证资产安全,须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宜的投资品种。对于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如果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预期很高,而且还有相当的一笔闲钱,那么可以考虑做投机性强风险大的项目。但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都比较稳定,没有多少闲钱,节余的钱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养老医疗,那么这个人就只能谋求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

3.合理规划原则。每个人的收入是长期的,收入也是长期的。确定一段时期的财务目标可以使个人能够积累资金,满足将来的资金需求。

四、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抓住时机。低价买进策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在工薪阶层证券投资中尤为重要。职称论文每一个时机的到来,都包含在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趋势、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费心理的变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时机的把握需要投资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资敏感性。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就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何时买进是关键的投资策略。就购进时机而言,不外乎于证券行市景气时进场或于证券行市低迷时进场两种情况。在证券行市景气期,此时是短线投资的良机。投资人若想抢短钱、赚差价,便可值此即时进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投资报酬率较高,但风险也较大,原因是上述景气指标反应到证券市场需有一段时间,况且投资人个个都会依此原则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涨,需求增加,可能最终落个“买高卖高”的结局。证券市场低迷时,人们深受“便宜没好货”价值观念的影响,常有“追涨不追跌”的投资习惯。其实,证券行市景气循环受周期影响,有繁荣一定有低迷,却可能是最好的时机,关键在于证券市场景气低迷时是否大胆进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运用时势。

(二)分散投资。一“石”多“鸟”策略

投资与投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贪”。它要求投资者把资金分散在股票、债券、基金或存于银行等多种投资渠道。对于同类型的投资品种,也要采取分期限、分产品等适当分散的策略。根据不同的变现情况,注重长短期品种的结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投资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变现能力。这可借鉴传统的投资“三分法”,虽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减少风险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

(三)深入研究。领先一步策略

个人投资想盈多亏少,就必须在审时度势、捕捉商机上高人一筹。很多人风潮一起就很快跟随追涨,当然可能赚上一笔。但想大赚一笔,就必须主动先人一步寻找信息,挖掘商机,并对此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投资市场的搏杀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高低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阶层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有价证券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如果在证券投资中投入了未来有既定用途的资金,则更应倾向于风险较小证券的投资,如国库券等。

(五)按需而变,时间分散化策略

根据投资有价证券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提高的原理,建议工薪阶层在年轻时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时,由于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可以考虑进攻型的理财策略,比如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股票的投资比重逐步减少,主要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并加重债券投资的比重;到老年阶段,应该以投资收益有底线保证的国债为主,尽量少选风险大的激进型证券,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

(六)委托理财。借“鸡”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较可靠的富有投资经验的合资伙伴,也可以尝试将资金托付于其进行投资。现在全世界投资渠道、投资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多种信息收集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将更加困难,收集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个人投资在市场上很难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委托他人进行投资,或购买受益凭证,或给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资成功的一种策略。

(七)理性审视。风险转移策略

对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可向负责该项目的富有实力的投资方进行投资,让出部分收益,转移投资风险。工作总结如通过申购投资基金的办法,可将部分投资风险转移出去。

[摘要]文章对各类证券品种的特点及证券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工薪阶层进行证券投资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投资策略

工薪阶层是以较为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论文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作为社会经济群体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阶层有了投资证券的经济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基于各类证券品种的特点和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研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具体策略问题,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工薪阶层资产的增值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晓灵.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周正庆.中国股票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王佳林,等.浅析个人理财[J].商业研究,2004,(7).

[4]王家琪,等.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2).

[5]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o2)[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中国金融年鉴缟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3)[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投资策略

工薪阶层是以较为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论文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作为社会经济群体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阶层有了投资证券的经济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基于各类证券品种的特点和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研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具体策略问题,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工薪阶层资产的增值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一)工薪阶层的收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8%,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65%。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万元以上的共有74.95万人,占到工薪项目纳税人数的10.5%。“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者”的观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阶层的抗风险能力同步增强,具备了进行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二)工薪阶层的理财现状

200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28.72万亿元,增速为18.95%,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9.9%的增速,其中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也剧增到14.11万亿元。高储蓄的现状直观反映了当前工薪阶层仍以储蓄为理财的主要方式,但是储蓄的低利率使之无法为工薪阶层带来较高的收益。大量调查表明,工薪阶层已经不满足于单一储蓄的理财现状。然而,工薪阶层的特点使其无力进行大额的房产或实业投资,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不熟悉、投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也将他们挡在证券投资的大门之外。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主要产品

工薪阶层收入有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因此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收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适宜于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工具主要有:债券、股票、基金。

(一)债券

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又称国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公司债券的数量很少,金融债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国债。金融债券和国债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债券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买进,因此适合于工薪阶层购买的主要是国债。国债是由国家发行偿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种债券中最低的。国债的发行价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较复杂,但是国债的利率也是根据银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因此国债作为个人投资的渠道,要优于定期存款。对于收入较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工薪阶层,债券的收益比较稳定,变现能力也比较强,风险不高,是一种适合工薪阶层投资与储蓄双重目的很好的理财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中国开始出现股票投资,股票投资者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价格差;二是红利。在现阶段中国股市,个人投资的获利渠道主要是类似的利用价格差投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决定股票价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经常炒股的人都知道,价格和涨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没什么关系。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还不规范,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由于多种因素使之投资股票存在许多劣势。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时间很少,因此,股票投资风险较大,很难把握。虽然股票投资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投资股票必须谨慎,适合于有相当的闲置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者。不过参与股票投资,切忌不可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股票。

(三)基金

基金产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种。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产品类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其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将大众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硕士论文投资于不同的股票组合。这种以追求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增值为投资目标的特点决定其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类型中风险最大,同时收益率最高,适合那些追求较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工薪阶层投资者。经常炒股的工薪阶层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是一种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基金基本上属于收益型投资基金,一般会定期派息,具有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特点,适合于想获得稳定收入的投资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种半开放式的基金产品,在存续期内一般不接受投资者的申购。管理该类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过担保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为投资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证,同时通过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资,为投资者提供额外回报。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型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的中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结构和运作原理的关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场牛市中难以跑赢大市,但它却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险品种,适合于喜爱投资凭证式国债之类产品的投资者。

三、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与原则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

作为工薪阶层,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长幅度较低。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投资才是明智的。投资有风险,个人理财的各个渠道也具有风险,医学论文只是风险的特点与各种投资工具的类型有关。作为工薪阶层,投资于证券市场,必须首先了解各种风险的存在。虽然各种投资品种的风险不同,但是各种投资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风险特征,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

1.市场风险。任何市场中都存在风险,只是各种市场的风险特点不同。以股票市场为例,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机中,如果没有国际炒家的投机活动,香港股市也不会有那么史无前例的波动。虽然香港最终战胜了国际炒家,但毕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低迷使无数股民损失惨重。

2.利率风险。利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许多投资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据,例如债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较低时,债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当利率上浮后,原来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资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现实利率,导致相当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债券、定期存款的变现能力很强,利息损失很小;股票的变现比较随机,股价的波动比较频繁,变现的损失也不确定,但一般变现的损失比较大;至于其他的理财工具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变现损失。

4.经济环境风险。经济景气的时候,投资的收益高涨,股票、基金、部分期货,甚至贵重金属都会升值,但是债券就要贬值。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原则

1.保障生活需要原则。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准备上学费用,可以预留现金以备一段时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长期投资,例如债券、基金等。理财的收入归根结底还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则。工薪阶层投资要保证资产安全,须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宜的投资品种。对于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如果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预期很高,而且还有相当的一笔闲钱,那么可以考虑做投机性强风险大的项目。但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都比较稳定,没有多少闲钱,节余的钱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养老医疗,那么这个人就只能谋求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

3.合理规划原则。每个人的收入是长期的,收入也是长期的。确定一段时期的财务目标可以使个人能够积累资金,满足将来的资金需求。

四、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抓住时机。低价买进策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在工薪阶层证券投资中尤为重要。职称论文每一个时机的到来,都包含在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趋势、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费心理的变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时机的把握需要投资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资敏感性。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就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何时买进是关键的投资策略。就购进时机而言,不外乎于证券行市景气时进场或于证券行市低迷时进场两种情况。在证券行市景气期,此时是短线投资的良机。投资人若想抢短钱、赚差价,便可值此即时进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投资报酬率较高,但风险也较大,原因是上述景气指标反应到证券市场需有一段时间,况且投资人个个都会依此原则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涨,需求增加,可能最终落个“买高卖高”的结局。证券市场低迷时,人们深受“便宜没好货”价值观念的影响,常有“追涨不追跌”的投资习惯。其实,证券行市景气循环受周期影响,有繁荣一定有低迷,却可能是最好的时机,关键在于证券市场景气低迷时是否大胆进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运用时势。

(二)分散投资。一“石”多“鸟”策略

投资与投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贪”。它要求投资者把资金分散在股票、债券、基金或存于银行等多种投资渠道。对于同类型的投资品种,也要采取分期限、分产品等适当分散的策略。根据不同的变现情况,注重长短期品种的结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投资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变现能力。这可借鉴传统的投资“三分法”,虽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减少风险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

(三)深入研究。领先一步策略

个人投资想盈多亏少,就必须在审时度势、捕捉商机上高人一筹。很多人风潮一起就很快跟随追涨,当然可能赚上一笔。但想大赚一笔,就必须主动先人一步寻找信息,挖掘商机,并对此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投资市场的搏杀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高低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阶层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有价证券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如果在证券投资中投入了未来有既定用途的资金,则更应倾向于风险较小证券的投资,如国库券等。

(五)按需而变,时间分散化策略

根据投资有价证券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提高的原理,建议工薪阶层在年轻时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时,由于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可以考虑进攻型的理财策略,比如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股票的投资比重逐步减少,主要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并加重债券投资的比重;到老年阶段,应该以投资收益有底线保证的国债为主,尽量少选风险大的激进型证券,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

(六)委托理财。借“鸡”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较可靠的富有投资经验的合资伙伴,也可以尝试将资金托付于其进行投资。现在全世界投资渠道、投资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多种信息收集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将更加困难,收集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个人投资在市场上很难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委托他人进行投资,或购买受益凭证,或给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资成功的一种策略。

(七)理性审视。风险转移策略

对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可向负责该项目的富有实力的投资方进行投资,让出部分收益,转移投资风险。工作总结如通过申购投资基金的办法,可将部分投资风险转移出去。

[参考文献]

[1]吴晓灵.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周正庆.中国股票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王佳林,等.浅析个人理财[J].商业研究,2004,(7).

[4]王家琪,等.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2).

[5]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o2)[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中国金融年鉴缟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3)[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理财消费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投资;投资策略

工薪阶层是以较为固定的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群体。论文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作为社会经济群体中最大一部分的工薪阶层有了投资证券的经济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基于各类证券品种的特点和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研究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具体策略问题,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工薪阶层资产的增值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一)工薪阶层的收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8%,工薪阶层缴纳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总额的65%。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工薪收入在7.44万元以上的共有74.95万人,占到工薪项目纳税人数的10.5%。“工薪阶层都是低收入者”的观念已日益被淡化。收支相抵后盈余的增加使工薪阶层的抗风险能力同步增强,具备了进行证券投资的经济条件。

(二)工薪阶层的理财现状

200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28.72万亿元,增速为18.95%,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9.9%的增速,其中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也剧增到14.11万亿元。高储蓄的现状直观反映了当前工薪阶层仍以储蓄为理财的主要方式,但是储蓄的低利率使之无法为工薪阶层带来较高的收益。大量调查表明,工薪阶层已经不满足于单一储蓄的理财现状。然而,工薪阶层的特点使其无力进行大额的房产或实业投资,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不熟悉、投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也将他们挡在证券投资的大门之外。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主要产品

工薪阶层收入有限,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小,因此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收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适宜于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工具主要有:债券、股票、基金。

(一)债券

债券是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按照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又称国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公司债券的数量很少,金融债券多一些,最多的是国债。金融债券和国债的信用度都非常高,而金融债券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买进,因此适合于工薪阶层购买的主要是国债。国债是由国家发行偿付,因此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但是收益也是各种债券中最低的。国债的发行价格和利息支付方式比较复杂,但是国债的利率也是根据银行利率制定的,其收益率一般都要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并且国债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因此国债作为个人投资的渠道,要优于定期存款。对于收入较低、抗风险能力差的工薪阶层,债券的收益比较稳定,变现能力也比较强,风险不高,是一种适合工薪阶层投资与储蓄双重目的很好的理财工具。

(二)股票

1990年l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中国开始出现股票投资,股票投资者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价格差;二是红利。在现阶段中国股市,个人投资的获利渠道主要是类似的利用价格差投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决定股票价格的最根本因素是市盈率,但是经常炒股的人都知道,价格和涨幅最高的股票往往和市盈率没什么关系。现阶段的中国股市还不规范,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由于多种因素使之投资股票存在许多劣势。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用于研究股市的时间很少,因此,股票投资风险较大,很难把握。虽然股票投资是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投资股票必须谨慎,适合于有相当的闲置资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者。不过参与股票投资,切忌不可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股票。

(三)基金

基金产品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三种。

股票型基金是最主要的基金产品类型,以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主要投资对象,其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40%。股票型基金的主要功能是将大众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硕士论文投资于不同的股票组合。这种以追求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增值为投资目标的特点决定其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股票型基金在所有基金类型中风险最大,同时收益率最高,适合那些追求较高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工薪阶层投资者。经常炒股的工薪阶层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投向股票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是一种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基金基本上属于收益型投资基金,一般会定期派息,具有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特点,适合于想获得稳定收入的投资者。保本型基金是一种半开放式的基金产品,在存续期内一般不接受投资者的申购。管理该类型基金的基金公司通过担保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为投资者提供本金安全的保证,同时通过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资,为投资者提供额外回报。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型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的中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由于保本基金的结构和运作原理的关系,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场牛市中难以跑赢大市,但它却是熊市中的理想避险品种,适合于喜爱投资凭证式国债之类产品的投资者。

三、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与原则

(一)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风险

作为工薪阶层,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薪金,且薪金增长幅度较低。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投资才是明智的。投资有风险,个人理财的各个渠道也具有风险,医学论文只是风险的特点与各种投资工具的类型有关。作为工薪阶层,投资于证券市场,必须首先了解各种风险的存在。虽然各种投资品种的风险不同,但是各种投资工具具有一些共性的风险特征,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

1.市场风险。任何市场中都存在风险,只是各种市场的风险特点不同。以股票市场为例,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机中,如果没有国际炒家的投机活动,香港股市也不会有那么史无前例的波动。虽然香港最终战胜了国际炒家,但毕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低迷使无数股民损失惨重。

2.利率风险。利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许多投资工具利率制定的依据,例如债券、股票、基金等。在利率较低时,债券、定期存款的利息也很低;当利率上浮后,原来那些固定利率的投资工具的利率可能低于现实利率,导致相当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债券、定期存款的变现能力很强,利息损失很小;股票的变现比较随机,股价的波动比较频繁,变现的损失也不确定,但一般变现的损失比较大;至于其他的理财工具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变现损失。

4.经济环境风险。经济景气的时候,投资的收益高涨,股票、基金、部分期货,甚至贵重金属都会升值,但是债券就要贬值。

(二)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原则

1.保障生活需要原则。日常生活需要支出的,如家里有小孩要准备上学费用,可以预留现金以备一段时期的生活支出,如果五年后有固定的支出,可以做五年期的长期投资,例如债券、基金等。理财的收入归根结底还要用于生活支出。

2.量力而行原则。工薪阶层投资要保证资产安全,须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宜的投资品种。对于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来说,如果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预期很高,而且还有相当的一笔闲钱,那么可以考虑做投机性强风险大的项目。但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其家庭现时收入和长期收入都比较稳定,没有多少闲钱,节余的钱主要用于后段的子女教育和养老医疗,那么这个人就只能谋求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

3.合理规划原则。每个人的收入是长期的,收入也是长期的。确定一段时期的财务目标可以使个人能够积累资金,满足将来的资金需求。

四、工薪阶层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抓住时机。低价买进策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在工薪阶层证券投资中尤为重要。职称论文每一个时机的到来,都包含在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趋势、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费心理的变化等信息之中。因此,时机的把握需要投资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以及高度的投资敏感性。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就会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何时买进是关键的投资策略。就购进时机而言,不外乎于证券行市景气时进场或于证券行市低迷时进场两种情况。在证券行市景气期,此时是短线投资的良机。投资人若想抢短钱、赚差价,便可值此即时进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投资报酬率较高,但风险也较大,原因是上述景气指标反应到证券市场需有一段时间,况且投资人个个都会依此原则性的做法去操作,人人看涨,需求增加,可能最终落个“买高卖高”的结局。证券市场低迷时,人们深受“便宜没好货”价值观念的影响,常有“追涨不追跌”的投资习惯。其实,证券行市景气循环受周期影响,有繁荣一定有低迷,却可能是最好的时机,关键在于证券市场景气低迷时是否大胆进入,以逆向操作的方法运用时势。

(二)分散投资。一“石”多“鸟”策略

投资与投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戒贪”。它要求投资者把资金分散在股票、债券、基金或存于银行等多种投资渠道。对于同类型的投资品种,也要采取分期限、分产品等适当分散的策略。根据不同的变现情况,注重长短期品种的结合,在收益率有所保证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投资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变现能力。这可借鉴传统的投资“三分法”,虽然其收益不可能大,但可以减少风险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

(三)深入研究。领先一步策略

个人投资想盈多亏少,就必须在审时度势、捕捉商机上高人一筹。很多人风潮一起就很快跟随追涨,当然可能赚上一笔。但想大赚一笔,就必须主动先人一步寻找信息,挖掘商机,并对此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投资市场的搏杀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高低组合。成本平均策略

工薪阶层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有价证券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如果在证券投资中投入了未来有既定用途的资金,则更应倾向于风险较小证券的投资,如国库券等。

(五)按需而变,时间分散化策略

根据投资有价证券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提高的原理,建议工薪阶层在年轻时家庭收入较少、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收入水平时,由于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可以考虑进攻型的理财策略,比如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股票的投资比重逐步减少,主要购买各项平衡型基金或其他较为稳定型基金,并加重债券投资的比重;到老年阶段,应该以投资收益有底线保证的国债为主,尽量少选风险大的激进型证券,以避免养老费用的损失。

(六)委托理财。借“鸡”生“蛋策略

如果有比较可靠的富有投资经验的合资伙伴,也可以尝试将资金托付于其进行投资。现在全世界投资渠道、投资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多种信息收集做到准确、及时、全面将更加困难,收集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个人投资在市场上很难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委托他人进行投资,或购买受益凭证,或给建共同基金,也是投资成功的一种策略。

(七)理性审视。风险转移策略

对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不宜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可向负责该项目的富有实力的投资方进行投资,让出部分收益,转移投资风险。工作总结如通过申购投资基金的办法,可将部分投资风险转移出去。

[参考文献]

[1]吴晓灵.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周正庆.中国股票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王佳林,等.浅析个人理财[J].商业研究,2004,(7).

[4]王家琪,等.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2).

[5]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o2)[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6]中国金融年鉴缟辑部.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3)[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