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7:23:49

理财发展

理财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温州;商业银行;公司理财

一、导言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银行业的制度改革日渐加深,商业银行逐渐呈现各种类型的转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随之而越来越激烈。长期以来,存贷利差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当面临着利率逐渐市场化的趋势,理财业务的发展渐渐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同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开始国内公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需求开始加速转变,追求企业的财富最大化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银行的公司理财业务崭露头角,成为企业闲置资金的投资渠道之一。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推广各式的理财产品,公司理财产品的规模逐渐扩大,商业银行公司理财业务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温州是我国民间金融十分活跃、个人金融业务非常成熟、金融竞争环境比较激烈的地区,尤其在金融危机后,公司环境萧条,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在该地区发展相对其他地区较滞缓。目前,商业银行旨在结合区域市场的特性,探讨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

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意义J银行成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我国最初设立的银行,是国有五大行之一。在现行商业银行改革的浪潮之下,如何成功转型为国际型优质银行,公司理财业务将是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就目前而言,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结合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在市场定位、品牌推广、营销手段、业务流程、员工素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完善和不足之处。因此,分析目前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出策略和建议,对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良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现状与挑战

(一)温州企业客户对于公司理财的缺乏关注度

温州是民间金融十分活跃、个人金融业务十分成熟的地区,目前温州市企业总数不完全统计约31.5万户,大部分为私人企业。由于私企客户的结算方式以个人结算为主,因此,在金融市场上个人理财意识比较强烈。相比较而言,私企客户缺乏对公司理财管理的意识,对公司理财产品的认识度不高。

(二)J银行公司理财产品品牌在温州市场的塑造问题

J银行2004年开启了个人理财新纪元,先后推出了各项个人理财品牌,在温州市场上获得认可,而“蕴通财富”系列的公司理财品牌却未引起市场反应,需要塑造J银行“蕴通财富”系列品牌在温州市场上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的宣传力度。

四、发展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在推广公司理财产品时注重市场定位和客户细分

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公司理财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化,需要满足客户独特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公司客户及其金融需求进行归类,为客户提供符合要求的一系列理财服务。J银行温州分行所在的温州地区,市场上的公司以私营企业占多数,客户在金融投资方面比较偏向个人理财。J银行在市场上推广公司理财的战略时现区分目标客户,注重以国资背景企业、事业单位以为主,逐渐推广至上市公司、私营企业,然后根据目标客户提供相应的理财产品。私企、上市公司和国企的客户的理财需求不同,私企、上市公司客户所需求的理财业务综合性更强,J银行可以针对客户群的不同基本特征、行业所在特征、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性以及对银行理财服务质量期望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差异化营销战略,为不同的企业理财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不同层次的服务水平以及建立不同层次的关系设计客户定制化营销,有的放矢进行服务营销。

(二)提升J银行的理财产品品牌,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

从提升理财产品品牌出发,建立J银行的公司理财产品在温州市场的知名度,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及其金融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据《证券时报》援引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超过550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累计购买金额近4000亿元。远超过2014年全年的412家,金额也超出同期数量的两成。目前,温州市场上已有15家本土上市公司,其中正泰电器、奥康国际、森马服饰、红蜻蜓、伟明环保、华峰氨纶、迦南科技等7家上市温企在理财产品方面均有不小投入,2015年累计花费124.63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其中森马服饰、正泰电器、奥康国际三家在理财产品方面的投入均超过35亿元。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积极推广,尤其在2015年持续动荡的股市行情下,上市公司频频兴起“理财热”,而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锁定在低风险保本型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上。面对市场上逐渐升温的“理财热”,J银行温州分行根据温州市场上各类温企、国企对于J银行公司理财产品的认识度,不断宣传自己的理财产品,并结合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广J银行“蕴通财富”的理财品牌和理财服务,提升品牌知名度。

(三)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目前,J银行温州分行将营销公司理财的目标客户大体划分为:一般私企客户、上市公司客户、国企客户。如此将客户进行分类分层后,J银行温州分行便可利用相应的人才和资源,釆用目的性较强的营销策略对这些客户进行营销。在服务营销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设计不同的服务营销方式,甚至可以将客户纳入到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过程中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做”服务。与客户2016年第2期下旬刊(总第616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2,2016(CumulativetyNO.616)相互交流与沟通之后,可以定义出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来说各自最具价值的产品服务组合,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与客户形成长久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J银行“蕴通财富”理财品牌下现在分别设有“蕴通财富•日增利”、“蕴通财富•稳得利”、“蕴通财富•生息365”“、蕴通财富•久久养老”等产品。首先,面对温州市场上的一般私企客户,由于区域市场的特殊性,私企客户与其客户之间日常结算基本以个人结算为主,公司账户的资金以活期存款为主,账户留存时间较短。根据客户资金流动性、灵活性的特性,J银行温州分行主要向客户推荐“蕴通财富•生息365”的公司理财产品———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起存金额100万元,目前收益率3%。该款理财虽为非保本产品,但是理财风险在J银行的6R风险系统中属于1R,风险程度为极低。而私企客户在购买个人理财产品时,一般可以接受3R范围内的产品,对于“生息365”产品的风险程度属于可接受范围。其次,面对温州市本土15家上市公司客户,由于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金额较大,且需要控制资金的风险性,J银行温州分行主要想该类客户推荐“蕴通财富•日增利”定制款———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该款产品起存金额5000万元,收益率根据客户的具体时间、收益率的需求而定制,既满足了客户的保本需求,也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第三,面对温州的国资背景企业及事业单位,由于国企对于闲置资金由较严格的管控要求,J银行温州分行主要向客户推荐“蕴通财富•日增利”、“蕴通财富•稳得利”系列的产品———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起存金额500万元。收益率是根君客户存款时间的长短而不同,以7天为一个收益率的提升周期,既为国企客户提供了较好的资金理财平台,也为客户提供保本的资金保障。以奥康国际为例,作为上市公司,公司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同时注重银行理财产品的保本及收益性。J银行温州分行营销客户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了保本型的“蕴通财富•日增利”的公司理财产品,在奥康国际2016年1月末的最近一次理财公告内容中显示,该公司及其子公司将5.8亿元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分别购买了J银行温州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而这些产品中J银行的“蕴通财富•日增利”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银行理财产品为奥康公司2015年获利2201.48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业务的操作流程

目前,J银行公司理财产品的操作主要是划分为柜面和电子渠道。为了进一步推广J银行温州分行公司理财业务的发展,在业务操作流程方面需要采取优化与创新。一是优化柜面服务渠道。J银行温州分行将20多家营业网点根据区域各大网点的日常柜面业务量、网点绩效考核等情况进行人员及业务的精简、整合。同时,改善营业网点的服务质量,如改善服务流程,提高网点服务人员服务水平和素质,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对服务营销流程的规范与优化,使客户享受到便捷、专业、有效的服务,也减少了经营网点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服务成本。二是进一步推广电子渠道。由于温企在互联网时代更加追求高效率的电子化服务,J银行温州分行应积极向企业客户推广J银行的公司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渠道业务,使公司理财业务电子渠道的操作更加便捷、手续更加简单。如企业客户通过电子渠道购买理财产品时,可直接在电子渠道签署理财协议,并由系统根据指令自动扣划投资本金。三是创新的营销服务。近年来,随着公司理财业务的创新发展,服务创新也要紧跟脚步。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提出了自己的营销服务方面的创新手段,如“金融助理”等,J银行温州分行可根据不同目标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而服务营销创新的标准是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符合需求和个性化的银行服务。

(五)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营销团队的服务水平是整个商业银行开展营销活动的基础,关系到营销活动的成败,因此,营销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之间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温州金融行业市场。在面对现行的经济环境,商业银行的各类员工会因为薪资、风险等原因或选择离开银行业、或选择跳槽至同业。因此,J银行温州分行在营销团队人员建设上需要下一定的工夫。目前,J银行温州分行员工约800人,其中在岗的公司客户经理团队人员100余人,整体员工素质方面尚可,但是在服务营销方面仍然比较薄弱。一是,J银行温州分行部分中层人才流失,使得在岗公司客户经理团队的业务水平出现“断层”,新上岗的客户经理只能慢慢在维护存量客户过程中积累营销经验,无法及时上手各项业务,拓展新客户,影响了客户资源的挖掘力度;二是,J银行温州分行营业网点的柜面人员流动较快,影响了网点厅堂的服务质量,不便于企业客户在柜面办理公司理财产品。因此,在加强J银行温州分行员工队伍建设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营销团队的业务培训,让新上岗的公司客户经理能够及时掌握J银行最新的业务产品,尤其是公司理财业务,并尽快熟悉温州市场的各类型客户。二是加强营销队伍的团队意识,在营销过程中,加强公司条线人员与柜面营运条线人员的相互配合,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向客户介绍产品,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可以大大提高新客户对J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认知及老客户对J银行的服务信赖,为客户提供优质、个性化的公司理财产品。

(六)强化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公司理财产品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发售的灵活性等特征,在监管方面既要注重政策的导向性又要注重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保障公司理财产品的稳健发展。J银行温州分行推广营销的各类公司理财产品是总行设计的产品,符合政策及监管要求。J银行温州分行在营销过程中,既要积极需找目标客户推广理财产品也要注重加强风险控制。一方面,在营销客户时要提供正式的产品手册,为客户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时不存在其他利益收受;另一方面,客户同意购买公司理财产品时,应注意手续的完整性、客户的购买意愿以及客户资料的真实性。

五、结论

J银行是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温州分行作为辖属分行,其所在的温州市场是个人金融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在特性的市场环境因素、同业间的行业竞争因素等方面,J银行温州分行通过细分市场客户、提升产品品牌、采用多样化营销手段、加强团队建设等方式来积极开展公司理财业务。

作者:王健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敏伊贞.中国工商银行公司理财业务研究.兰州大学,2013.

[2]杨轶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理财发展范文篇2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认知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部分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知之甚少,甚至因此引发纠纷,使得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偏差成为当前理财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据了解,有80%-90%的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不了解,他们通常买一个理财产品赚钱了,下回还接着买;亏钱了,以后就不再买这种产品了;投资者基本不清楚理财产品为什么赚钱、为什么亏钱。造成这一认识误区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在主观上,不少投资者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等销售文件;在客观上,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①

(二)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

1、重要条款信息披露不充分。商业银行披露理财产品信息的主要载体包括理财产品宣传材料和销售文件。但是,由于理财产品协议条款繁多、品种各异,理财业务人员向投资者推介时,对于与投资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条款未必做到详细披露或充分解释。

2、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不充分。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不同,高收益需要以承担高风险为前提。个别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对高风险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不充分,甚至不惜弱化或规避高风险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义务,以扩大理财产品的销售。

3、理财产品投资运作信息披露不足。目前,多数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难以查找到充足的信息及数据。就连专门提供银行理财产品服务的数据服务商,也反映采集理财产品的运作数据相当困难。

4、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对象披露不足。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理财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等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交易结构、投资收益推算方式及推算依据均较为复杂,商业银行在推介该类理财产品时,应履行更严格更全面的信息披露义务。但在实践中,有些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时,侧重于对理财产品本身的信息披露,对理财产品挂钩对象的披露严重不足,使得投资者难以获得比较具体的信息,难以审慎地做出合适的投资决策。

(三)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风险严重。

1、后续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不足时,前期理财产品本金与收益可能无法按时足额兑付。如果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收回本金与收益的期限长于理财产品期限,则可能出现投资标的所实现的现金流不足以覆盖理财产品本金与收益的情况,导致银行将无法按时足额兑付客户的理财本金与收益,形成风险事件;或动用自有资金补充兑付客户的理财本金与收益,导致表外风险向表内转移,违背银行理财业务的本质。

2、滚动发行运作模式,为银行在理财产品客户之间进行利益输送或利益调节提供了便利。在交易结构上,银行代表后续理财产品客户集合体运用后续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购买前期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产;而前期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产,也是由银行代表前期理财产品客户集合体进行出售。实际上,是银行同时代表两个(甚至多个)理财产品客户集合体,同时作为所交易资产的买卖双方的代表进行交易。而交易的定价以及支付结算方式等条款均由银行自行确定,导致交易不按照公允价格进行,在不同理财产品客户之间进行了利益输送和利益调节。

3、滚动发行运作模式,为银行在理财产品客户与银行之间进行利益输送或利益调节提供了便利。在滚动发行运作模式下,如果后续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不足以兑付前期理财产品客户的本金与收益,银行可能动用自有资金补充兑付客户的理财本金与收益。由于交易价格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公允价格,从而在实际上有可能出现银行与理财产品客户之间进行了利益输送或调节的情况。

(四)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及其资产的独立性存在缺陷。

1、将不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放入一个资金池,混合运作管理。银行同时发行多只理财产品,不同理财产品的发行时间、期限、预期收益率、甚至品牌均不相同。但是,募集的资金都进入同一资金池,形成“资金池—资产池”的格局,资金池的投资收益与资产池挂钩,单个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或损失无法有效界定和计算,实质上形成不同理财产品客户之间的利益输送或利益调节,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披露。

2、对不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共用一个账户、分列明细账的运作管理模式。部分银行在业务实践中,将不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置于同一个账户进行投资运作,并通过记录明细账的形式将每个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产进行区分。这种运作模式虽然能够界定和计算每个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或损失,但在其中某个理财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事项导致相关账户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或强制执行时,将导致共用该账户的其他理财产品及其资产的投资运作、以及客户本金与收益的兑付无法正常进行、甚至被迫中止,风险在不同理财产品之间传递。另外,这种分列明细账的做法使得银行拥有将不同投资收益的资产记录在不同理财产品账户下的决定权,完全有机会在不同理财产品之间进行利益输送或利益调节。

3、将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通过自营账户进行投资运作。部分银行将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通过自营账户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并通过记录明细的形式将每个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产与自营资产进行区分。这种运作模式是多个理财产品共用一个账户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样存在多个理财产品共用一个账户的缺陷。另外,采取这种分列明细账的做法,银行有可能会在理财产品与自营业务之间进行利益输送或利益调节。

(五)部分银行利用理财产品进行监管套利。

1、利用理财产品变相进行高息揽储。在银行吸存压力加剧的情况下,部份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一是理财资金未进行实际投资,而直接通过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按产品预期收益兑付;二是在收益存在缺口时,银行通过直接划拨等方式将其他渠道的盈利来填补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缺口,即违规转移内部收益。

2、利用理财产品调节监管指标。一种做法是银行通过投资购买理财产品来调节存贷比指标,其更常见的做法是银行间互持,两银行可通过理财产品渠道,对敲信贷资产。操作模式是,信贷先“出表”,变成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然后通过投资他行理财产品的形式,又进入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3、绕过监管规定,提供表外融资。部分银行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限制贷款投向时,发行理财产品间接投资于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企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

(六)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理财业务创新发展速度快,而目前的监管文件大都针对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做出规定,没有形成一个各文件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相互匹配的监管体系,导致不同监管文件对某些问题重复规定、规定不一致以及监管真空等情况。在此过程中,对于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监管机构更多地采取禁止后续发生的监管措施,较少看到监管机构采取相应处罚措施的公开报道。

二、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投资者教育,纠正投资者的认识偏差。

1、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或自律机构应组织相关专家编写银行理财产品普及教育材料,免费赠送给投资者,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专门栏目,以便投资者通过互联网学习阅读。这些普及教育材料应对目前银行销售的各类理财产品进行较为通俗而详细的介绍,并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更新而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

2、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理财产品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特色的理财产品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可以根据投资者投资偏好进行划分,分别针对理财知识、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个性化需求等方面提供服务,这些服务信息既可以通过现场互动讲解的方式提供,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提供。

3、银行业整体应整合资源建立一个统一的、长期的、专业的理财产品咨询平台,培养一批既精通业务、又能给投资者进行讲解的专业人才,轮流坐班,通过网络或热线电话的方式给投资者答疑解惑。

4、发挥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通过媒体宣传,让投资者认识到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高(低)风险的产品不一定有高(低)收益、购买产品以书面合同约定的内容为准、对别人合适的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引导投资者形成“理财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理财理念;突出“卖者有责”的理财文化,形成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范运作的监督约束机制。

(二)建立健全监管文件体系,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管理。

建议重新制定一套完整的理财业务监管文件体系,内容涵盖理财产品研发设计、宣传销售、投资运作管理、信息披露、人员管理、投资者评估、理财产品评价等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监管文件体系;坚持明确、统一、差别化的监管原则,通过具体监管指标的设置,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通过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专业化和规范的运作管理能力来扩大市场份额。

1、规范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研发设计活动。监管机构通过设置相关监管指标,对商业银行进行分级分类,对其研发设计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投资标的范围等进行差别化监管。

2、规范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活动。商业银行应当依法合规宣传理财产品,不夸大理财产品的可能收益,不隐瞒理财产品的可能风险,不进行过度销售、误导销售或欺骗销售。

3、规范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活动。商业银行应当遵守充分披露原则、全流程披露原则,将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按照与投资者约定的方式、渠道和频率告知、提供给理财产品投资者,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理财产品投资者的金融信息知情权。

4、规范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首先,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控制理财产品与资产的期限错配风险,理财资金新投资资产的期限不得超过理财产品的剩余期限;对于已有期限错配风险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在一段合理的期间内整改完毕。其次,商业银行应当为每个理财产品开立独立的募集户、兑付户、托管户和投资户,进行独立的运作管理,确保每个理财产品及其资产的独立性。

5、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人员管理。商业银行应当确保理财业务人员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对理财业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资格检查,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财业务人员的准入与退出、奖励与惩罚机制,确保相关人员依法合规开展理财业务。另外,在建立健全监管文件体系的同时,监管机构还需加大监管文件的执行力度,对于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加大商业银行的违规成本、降低其违规的收益预期,引导商业银行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形成良性竞争的理财业务发展环境。

(三)建立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制度,应对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

借鉴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准备金的相关做法,定期从理财产品管理费收入中计提一定比例作为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当风险准备金达到理财产品余额一定比例时可不再提取。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应用于赔偿因商业银行违法违规、违反理财合同、技术故障、操作错误等给理财产品或理财产品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对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划转、使用和支付等方面的程序进行规定。风险准备金由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可以投资于国债等高流动性低风险的资产,不得投资于股票、基金等高风险资产和非上市公司股权、信贷类资产等低流动性资产;风险准备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损益,纳入风险准备金管理。在出现导致风险准备金减少或影响风险准备金使用的事件时,商业银行应当及时予以补足,确保风险准备金时刻具有相应的赔付能力。

理财发展范文篇3

1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差异

1.1相关政策与制度不同分业经营模式中,法律严格限制金融业不同行业间的业务交叉,因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无法有效地开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确立起以《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为核心的金融法体系,建立了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13条规定:“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1]。这些法律法规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同时政策方面也有诸多约束,利率、汇率的严格管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及其他金融管制制约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混业经营模式下,为了使混业经营有法可依,国家从法律上确立混业经营模式,全面解除阻碍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合作的法律限制,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推陈出新,推动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如为了进一步推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核心内容是促进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之间的联合经营,从而废除了禁止银行从事混业经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明确商业银行控股公司的合法性,以立法的方式为美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利条件[2]。2000年初,美国国会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细则〉》,全面推进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

1.2利率管制条件不同分业经营模式下,利率市场化内在条件并不成熟,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及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一是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风险梯度不够完整,导致客户的风险偏好选择和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二是商业银行的套期保值操作和风险管理难以有效开展[3]。混业经营模式下,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市场决定利率,即金融市场主体把握利率风险,因此丰富了金融风险因子。随着基准利率的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风险梯度,得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3]。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变革对商业银行进行套期保值操作、风险管理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竞争中非理性因素给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损失。

1.3经营范围不同由于分业经营规定各金融机构不能混业经营,导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拓展空间严重受阻,理财产品的种类单一,理财业务以结算类为主,重点放在储蓄和消费贷款上,层次低、品种少,商业银行只能扩张储蓄新品的功能,组合存储和贷款产品,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保值增值。由于商业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等金融市场,致使商业银行仅能够为客户提供咨询、建议等层面上的服务,而不能针对客户具体情况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最终不可避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面对这些同质的理财产品,客户不仅眼花缭乱,也感觉不到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混业经营模式则要求以混业经营中的金融控股公司为主导,实现集团混业或允许商业银行加强与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为理财服务范围的拓展提供市场空间。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组织的创新,建立分级经营、统分结合的集约经营网络体系,同时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机制[4],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整合其子公司从事的不同领域的业务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金融控股公司经营上的协同效应,分散并降低金融风险。同时,指引商业银行摆脱单纯保险、基金、证券、信托销售等简单的理财模式,整合各种资源,适时研制推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财业务品种,比如代销其他非银行金融产品及为客户提供资金转移等服务,提供有关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理财产品[5]。

1.4市场定位和营销机制不同分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之间沟通有限,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一是理财规划建议单一。目前各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只有、转账、代收代付、通存通兑等日常业务,理财经理无法提供包括保险、证券在内的综合性理财服务。二是理财服务没有满足客户的需要。目前个人理财普遍只对客户资产提供有关储蓄和国债方面的静态的理财建议,却没有为客户资产提供有关投资方面的动态理财建议[6]。三是个人理财门槛偏高,中国国内商业银行一般“门槛”都在5万元以上,有的商业银行甚至要求更高。另外,分业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营销观念不强,广告宣传做得不深不透。多数银行理财人员以“坐、等、靠”的方式被动地进行产品营销[7],且大多数商业银行根据著名的“二八定律”,将个人理财定位于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导致客源极其有限。混业经营模式中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丰富多样,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竞争激烈。各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大量客户资源,进行市场细分,即根据客户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目标市场,对不同客户提供有针对性、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求。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混业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市场营销机制,加强营销和产品创新以引导市场消费[8];营销方式上则拓宽品牌营销的接触面如强化品牌意识、装修网点、包装产品、统一员工服饰和言行举止等,以走进社区、联手商场等形式,通过各种媒介加强广告宣传,传达理财产品,挖掘客户群体。

1.5业务人员素质不同分业经营模式制约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范围,致使商业银行对具有理财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减少,没有组建真正意义上的理财规划师专业队伍,而是将原来银行储蓄网点的员工经过简单的培训考核转换为理财从业人员。这些理财业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面比较狭窄,限制了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内容和水平。混业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将有机会直接向客户提供银行、保险、证券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要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从业人员除了需要具备银行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通晓保险、证券、法律、心理等专业知识。

1.6客户理财意识观念不同分业经营模式中,客户的理财观念并未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改变。许多人认为炒股或储蓄就相当于理财或者认为节约就是最好的理财。再者“财不外露”的传统思想长期存在,而银行又不能提供实质性的理财增值服务,大多数客户特别是很多经营实业的人并不信任银行的理财服务,还是认为以存款形式保存最为安全保值[9]。另外,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宣传投入不到位,没有作全盘和长远的考虑,忽视引领、培育客户的理财需求。在金融混业经营发展中,满足各种需求的理财产品将层出不穷,大量的广告宣传也刺激着老百姓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借此机会针对不同目标客户推行相适应的理财产品,帮助客户收集和整理财经信息,在短时间内制定投资理财计划,不仅提高客户的理财意识,而且巩固和拓展客户资源。

2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策略选择

2.1建立和完善适应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为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建立创造条件。一是推动各级人大立法,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实现有法可依提供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如补充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信托法》,用法律的形式允许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为商业银行研发各种理财产品创造条件。二是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多样式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倡导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同时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应深入沟通,促进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之间信息灵活快捷地交流。

2.2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改革和深化将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因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市场逐步决定利率的走向,基准利率随之不断完善,有利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为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2006年启动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建立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InterbankOfferedRate,简称shi-bor),其将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报价制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借此在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细分目标客户市场,科学界定客户的风险偏好,提高自身产品的研发和定价能力,充分发挥衍生产品等业务优势,并在完善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营销和绩效考核体系[3]。

2.3组建控股公司和构建合作关系,实现混业延伸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至关重要。将商业银行转化为银行控股公司,总行有机地改造成母公司,使商业银行的业务整合,降低成本,以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延伸混业经营规模,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资源,建立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9],从而为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条件。此外,商业银行应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甚至银行同业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信息资源,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对理财服务机构而言,理财方案成功的前提是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市场信息,因此必须建立强大的金融信息系统,包括客户信息系统、预测决策系统、客户回馈系统[9]。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与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已刻不容缓,各方应该发挥各自专长以扩大理财产品种类,并携手建立客户理财中心,最终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服务,扩大理财业务服务范围。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应加快电子化建设,实现银保联网,建立统一电子化信息平台;创造多样化的银保合作模式,开发研制深层次的银保合作产品[10]。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应进行业务分工合作,如券商和银行相互参股。

2.4做好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树立个性化理财业务品牌混业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通过细分和筛选目标客户,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理财服务,实现交叉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如对高收入者,商业银行应提供房产、股票、储蓄方面的投资组合;对普通客户,商业银行应提供国库券、基金、储蓄方面的投资组合;对风险厌恶者,提供储蓄、国债组合;对风险偏好者,提供高风险债券和股票的投资组合[7]。当然,投资组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时,还要让客户明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都有各自的个人理财品牌,如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恒生银行的优越理财等。目前,尽管个人理财业务被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金融市场,但大多数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财品牌,因此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吸引客户需要品牌,拓展业务需要品牌,提高知名度需要品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同样需要品牌。因此,中国商业银行也应该创建自己的个人理财品牌[7],即应在机构重组过程中围绕一组客户,通过业务项目的团队整体性和各类人才的紧密合作,优化并创新理财产品组合,为客户打造量身定制的理财方案,提供全方位服务。提供个性化、情感化的优质服务给高价值贡献度的客户,为收益持平的客户提供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标准化服务,而采取差别手续费等方式建议负贡献率的客户适当退出[11]。此外,理财服务要真正体现“以需求为导向”,必须以理财规划为核心,培育专业的第三方理财,由第三方理财机构充当个人客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为客户提供科学、长期的综合性理财规划,实现专业化理财服务的最终目标,并在理财服务过程中加快混业经营。

2.5建章建制,储备理财人员金融混业经营涉及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多个领域,因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商业银行理财从业人员也应当熟知利率、外汇、黄金、债券、基金、股票、期货、保险和房地产等相关知识。对此中国各个商业银行要建章建制,加强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如公开招聘、严格选拔、竞争上岗、加强培训,确保行业人员综合素质符合业务发展的要求。中国国内商业银行应与境外机构积极合作,引入RFP、CFP培训与认证体系,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方案,并继续推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持证上岗制度[12]。商业银行通过长期致力于打造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客户提供理财信息咨询、财务状况分析、理财方案制订和持续理财服务等专业性、个性化的金融理财顾问式服务。同时,商业银行要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客户经理提出建议,促进客户经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执行机制,让客户经理走向市场、走进客户,把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标准,推动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

2.6培养客户理财意识,扩大理财市场规模商业银行应重视个人理财的概念推广和市场培育。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目标是帮助客户合理利用其自身拥有的财务资源对其人身进行规划以达到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的目标,减少并尽可能消除客户对个人理财的种种误解,从而打开更广阔的个人理财空间[13]。商业银行应积极加强广告宣传,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墙面、路牌、汽车、网络以及分众传媒等媒介进行广告宣传,传达理财产品,激发客户需求欲望。进行直面营销,由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向客户推介,或建立直销小组在特定时间进入社区宣传或单位宣传,还可以利用赞助活动为契机,向在场人员推荐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以此培养老百姓的理财理念,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开发个人理财市场,把市场做大做强。同时,商业银行应在客户中把握资源,扩大理财市场规模。首先,加强客户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只有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才能在市场中长期拥有至关重要的客户资源,这正是银行为客户提供长期全方位服务的原因所在。银行经营必须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中心,通过客户管理,以便获得客户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确定合理的理财目标。其次,建立长期联动机制和联动体系。一是建立银行内部各部门联动营销协调机制。加强与银行各部门联动,共享信息资源和客户资源,充分发挥银行的整体优势。二是加强总行和分行之间的联动。总行要积极协调并解决跨区的业务问题,分行要全力配合全行的营销活动,做好异地客户的服务工作。三是各分行要建立整体联动机制。各分行可通过营业网点、网上银行等渠道,使客户获得差异化的一致性体验。四是进一步推动与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制定最优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多元的产品服务需求[13]。

理财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风险管理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专业优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据统计,2007年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2006年的水平,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2008年上半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幅回调,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重创。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4月份经历了较为严厉的“监管风暴”,但凭借其稳健、多样化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为资本市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银行理财产品在2008年上半年取得快速发展,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165款理财产品,其中40家中资银行发行了1780款产品,10家外资银行发行了385款产品。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受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增加,达到60.8%,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下降,为19.6%,其它币种的理财产品合计占比与美元产品相当。2.由于CPI居高不下、通胀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受投资者青睐,6个月期以内产品市场占比55.9%,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尤其是稳健型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3.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不断升温,产品发行数与市场占比持续上升;而由于A股市场大幅调整,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在短暂延续了去年的辉煌之后出现大幅萎缩,到5、6月份几近消失。4.QDII理财产品遭遇资本市场风险,在指责声中艰难前行;结构型理财产品经历了年初的零收益事件之后,在第二季度逐步走出阴影。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相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差距甚远,存在不少问题。

(一)理财产品雷同,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内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银行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二)专业人才缺乏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优秀理财人员,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了解,对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造成了销售行为的不规范。(三)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客户评估工作欠缺

一些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风险揭示不足,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追求销售业绩。一些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评估,或随意评估。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

(四)科技支撑力度不足

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迅技术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理财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服务手段落后,通迅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科技化程度低,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电脑软件,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和市场资讯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目标和计划等。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路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新兴阶段,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

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细分客户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二)个人理财服务的改进

个人理财服务的质量对理财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以客户为中心,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它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除此之外,理财师应定期访问客户,根据客户财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商业银行应定期为客户寄送理财明细,便于客户随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状况、可运用的资金、盈亏情况等,让客户感受到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一旦成为银行的贵宾级客户,要能享受银行一些特别的优惠服务,比如房屋按揭优惠利率、信用卡消费打折、外汇兑换优惠等。

(三)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要求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备、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对那些在理财产品的宣传中没有进行充分、明确的风险提示的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处罚。

(四)增加科技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

各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建设。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要重视和培养理财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银行要对现有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加强培训,鼓励员工学习进修,提高员工的从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

参考文献

[1]喻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新趋势[J],中国金融,2007(21)

理财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风险管理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专业优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据统计,2007年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2006年的水平,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2008年上半年,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幅回调,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重创。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4月份经历了较为严厉的“监管风暴”,但凭借其稳健、多样化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为资本市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银行理财产品在2008年上半年取得快速发展,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165款理财产品,其中40家中资银行发行了1780款产品,10家外资银行发行了385款产品。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受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的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增加,达到60.8%,美元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不断下降,为19.6%,其它币种的理财产品合计占比与美元产品相当。2.由于CPI居高不下、通胀压力加大、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受投资者青睐,6个月期以内产品市场占比55.9%,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尤其是稳健型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3.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不断升温,产品发行数与市场占比持续上升;而由于A股市场大幅调整,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在短暂延续了去年的辉煌之后出现大幅萎缩,到5、6月份几近消失。4.QDII理财产品遭遇资本市场风险,在指责声中艰难前行;结构型理财产品经历了年初的零收益事件之后,在第二季度逐步走出阴影。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相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差距甚远,存在不少问题。

(一)理财产品雷同,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国内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银行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二)专业人才缺乏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优秀理财人员,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了解,对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造成了销售行为的不规范。(三)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客户评估工作欠缺

一些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风险揭示不足,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追求销售业绩。一些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评估,或随意评估。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

(四)科技支撑力度不足

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迅技术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理财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服务手段落后,通迅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科技化程度低,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电脑软件,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和市场资讯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目标和计划等。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路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新兴阶段,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

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细分客户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二)个人理财服务的改进

个人理财服务的质量对理财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中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以客户为中心,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它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除此之外,理财师应定期访问客户,根据客户财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商业银行应定期为客户寄送理财明细,便于客户随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状况、可运用的资金、盈亏情况等,让客户感受到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一旦成为银行的贵宾级客户,要能享受银行一些特别的优惠服务,比如房屋按揭优惠利率、信用卡消费打折、外汇兑换优惠等。

(三)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要求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备、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对那些在理财产品的宣传中没有进行充分、明确的风险提示的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处罚。

理财发展范文篇6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向公司、个人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类金融产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近年来,随着金融开放加快、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国民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由于受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和演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外汇理财产品。早期的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是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近年来受人民币汇率改革、美联储不断加息、本外币存款存在较大利差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外汇理财市场日趋活跃、品种正逐步丰富。今年年初,凭借股市和金市的高温,各商业银行推出了一批与股指、黄金价格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大幅提高。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办的外汇理财产品有工商银行“汇财通”、建设银行“汇得盈”、中国银行“汇聚宝”、中信银行“理财宝”。

2.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和企业短期融资债券为收益保证,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理财类产品。该理财产品一般以银行信用保证本金安全,且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税后收益;产品流动性强、风险低。

由于货币市场利率走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节节攀升后开始逐渐回落,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对公众的吸引力,一些行甚至停办了人民币理财业务。

2006年以来,一度跌入低谷的人民币理财再次升温,其主要特点是:一是预期年收益率一般在2%—4%之间,较2005年收益率明显提高。二是产品的流动性明显增强。如工商银行1月份发售的一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首次在同类型产品中提出允许提前赎回,允诺其半年期产品发行后,客户每个月都有一次赎回机会。三是结构型产品主导市场。各行推出了多种结构型理财产品,资金收益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相连接,本外币通过衍生产品相联系,以外币的高收益弥补本币的低收益。如民生银行经银监会、外管局批准,首家推出民生财富人民币非凡理财结构性理财产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衍生交易,为客户提供人民币和美元结构化理财;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计划”浮动收益产品,收益率与国际金融市场原生及衍生产品挂钩,收益率比同期储蓄高30%以上。四是资金投向有突破混业经营限制趋势。如中行财富投资管理服务汇集了中银股份旗下中银国际、中银证券、中银基金等产品和服务,将借助中银集团在海内外证券行业和基金行业的配置,为理财贵宾客户提供海内外证券投资管理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将理财作为竞争手段。2005年前,商业银行推行理财业务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在于争夺存款、提高市场份额。一些银行采取盲目承诺高保本收益率,甚至采取搭售储蓄存款的方式销售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产品演变为变相高息揽储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在亏损让利的条件下推出理财产品,以理财产品为竞争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户、争夺零售客户资源。而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巩固中高端客户,减少客户流失。

2.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定价和风险对冲方面,缺乏科学的定价机制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是市场风险。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取债券市场收益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套利利差,一旦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种套利的风险就会自然产生,有可能会导致银行无力支付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由于债券数量有限,加上商业银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大量理财资金涌入货币市场,银行获利空间变得极为有限。2004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了持续、大幅上涨,上交所国债指数从2004年4月初91.1点上涨到2005年10月中旬的109.73点,上涨20.45%.债券指数已在高位运行,债券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债券资产利率风险越来越突出。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外币结构性存款、货币掉期、高等级债券、欧洲商业票据、拆放境外同业等产品,也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目前外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有的与香港红筹股挂钩,有的与新兴市场债券挂钩,有的与商品指数以及国际市场黄金、石油挂钩。目前,美国联邦储备基金利率已达4.5%,且市场普遍有进一步上升的预期,随着美元与人民币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汇率、利率工具,投资境外衍生产品以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转,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自己的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大部分产品都是依靠外资银行设计、报价、风险对冲,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也存在一定风险。

二是操作风险。目前银行大量推出创新理财产品,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往往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因操作失误或欺诈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有的银行对空白理财产品认购书不作重要凭证管理,经办人员对相关操作规程不熟悉,或者分支行超计划销售,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

三是流动性风险。对可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如果因为市场利率变化出现大规模赎回,可能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特别对资金头寸比较紧张的股份制银行影响较大。

3.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资金管理不规范,没有按理财产品协议使用资金,发生理财资金挪用的现象。而且,商业银行通常对出售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没有设置专门科目进行管理,只是在储蓄存款科目反映,仅是作了冻结而已,资金实际用途难以监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4.缺乏较权威的培训认证机构。为了保证金融理财师的服务质量、维护市场秩序,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是对“金融理财师”成立自律性、非营利、非政府的专业资格认证机构,通过对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准的金融理财人员进行认证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国际注册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的金融理财师认证机构。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类似权威机构,只是于2004年9月,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义发起成立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并于2005年8月加入了国际CFP组织,首次在国内引进国际CFP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二、影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仍然以产品销售为中心,还没有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业务仅停留在产品上,尽管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品牌,也纷纷建立理财中心,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仅是储蓄功能的扩展和最初级的咨询服务,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缺乏个性化服务。绝大多数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出发点,是将其作为优质营销服务的一个手段。影响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环境因素

1.居民现代金融意识不强。由于普及性金融教育严重滞后,加上商业银行理财营销过分侧重于收益的宣传,没有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使大多数居民对风险与收益没有正确的认识。公众更多认同银行传统的存款类业务,对真正意义上的“代客理财”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更偏好具有保底承诺的理财产品,对风险程度相对高、没有硬性承诺的产品则“敬而远之”,更鲜有通过资产组合规避风险的需要,导致现阶段市场需求只能是一些低风险的简单理财产品。

2.理财资金运用渠道狭窄。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少、市场容量小,加上外汇市场开放程度较低,国内货币市场一直是人民币理财资金的主要投资渠道。在2004年宏观调控、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收益率伴随着货币市场利率走高而走高,而后又伴随着2005年下半年资金宽裕、货币市场收益率走低而连续下降,有些银行甚至出现了常规业务收益补贴理财业务的倒挂现象。

3.分业经营制约业务发展。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法律、制度禁止商业银行开展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筹集的资金只能在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运用,对保险、基金、证券等产品,只能采取推荐或部分的形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是一种片面的、单调的、不成熟的理财业务。欧美等国许多国际大银行由于实行混业经营,加上背靠综合性的金融控股集团,银行可以从事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个人理财业务资金用途非常广泛。即使在金融管制较严格的年代,法律也不禁止商业银行买卖金融投资工具和管理投资基金,甚至允许商业银行直接从事信托业务,商业银行理财资金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几个市场之间流动,可利用基金、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金融手段为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获取收益机会更多。

4.其他机构分流理财业务。一是证券公司。证监会2004年12月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支持规范创新类证券公司开展集合理财业务。券商还在管理费率、风险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些都吸引了原有和潜在的、最具投资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高端投资者。2005年招商、国信、国泰君安等11家创新试点券商发行了13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145亿元。2006年初,证监会又下发《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将进一步支持券商开展集合理财业务。二是信托投资公司。目前信托是唯一可以跨越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实业市场的金融机构,投资标的广泛,可以利用其经营范围广,投资组合选择大的特点,谋求投资者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三是基金公司。基金在理财业务上起步较早,专业性强,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业务规模,拥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等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产品群,能够投资于除期货、外汇外的大部分国内金融产品。四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最早进入个人理财市场的金融主体,90年代初便开发了具有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国内保险公司主要以分红险的形式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分红险既有理财功能,同时又具备一定的保险功能,这也是保险公司理财最大的优势。

(二)银行内部制约因素

1.理财品种不丰富。理财业务与传统业务最为不同的就是其“个性突出”,不同理财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利用自己在某一投资领域的比较优势,安排最适宜的投资期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名目众多,但各家银行推出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

2.人力资源的瓶颈。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一般都对理财业务人员资格有明确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理财经理多由个人业务部门客户经理兼职。由于人员素质跟不上,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且仅停留在产品上,深层次的理财业务还无法开展。

3.对理财业务认识不足。调查发现,由于理财产品的研发、定价、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运用等环节都在各商业银行总行,分支机构无权推出产品,只负责销售理财产品,对产品设计的背景、资金运用渠道知之甚少,个别机构零售业务部门负责人对理财业务知识较为缺乏。

4.信息系统不健全。多数银行的业务运行系统建立在账户基础上,客户信息极为有限,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同时,商业银行间、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之间的客户信息资料不能共享,客观上造成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三、发展、规范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理财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目前,我国人民币理财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进一步发展尚需要利率和汇率机制上的进一步完善。

二是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普遍都面临流动性困境问题,要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从金融创新入手,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因此,必须创新人民币市场金融产品和工具,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国债市场、衍生品市场、期权市场、资本市场。

三是拓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目前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巨大,如果不能充分有效解决资金出口的问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受到较大影响,建议合理有序地拓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

(二)商业银行要规范开展理财业务

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已进入高级竞争阶段,一站式全面服务、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科学界定、产品创新能力强弱、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已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我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战略高度做好理财业务产品创新、风险监控工作,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原则开展理财业务。首先,要组织员工加强对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同业理财业务经验的学习,加快理财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其次,要规范产品研发程序,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在开发设计环节,应制定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管理规定,事前评估和管理业务风险,充分考虑业务对系统资源、专业人才和业务支撑能力的要求;在投资顾问环节,客观评估客户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投资意向,提供符合客户利益的投资顾问服务,并充分揭示风险;在营销环节,要切实注意防范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防止错误销售和不当销售;在投资操作环节,要严格控制操作风险,按照客户的指示或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活动;在后续服务环节,要保持文件和数据记录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在风险控制上,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三)要切实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管

一是对理财业务实行专业化监管。随着利率、汇率越来越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及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成为可能,理财业务也就日益成为各银行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内容之一。受专业人才的局限,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金融衍生产品管理办法、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但客观而言,目前还停留在政策层面,对包括个人理财业务在内创新业务的监管尚未付诸于实践,影响了监管深度和广度。鉴于个人理财业务等创新业务的复杂性,大面积培养这方面监管人才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在有一定基础的监管人员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培养。同时,要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通过进一步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管,特别是对各商业银行总行的监管,引导商业银行提高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稳步发展高端客户和改善银行客户结构,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二是适时出台理财人员从业资格规定。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从“融资”服务拓展到“融智”服务的标志,客户最感兴趣的是“优化投资”服务和“专家”服务。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人理财业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户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理财专家,对发展个人理财业务至关重要。建议银监会在“暂行办法”、“管理指引”的基础上,出台《个人理财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

三是尽快建立金融理财师认证体系。为认证合格的金融理财人员,建议借鉴国外“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制度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经验,尽快建立金融理财师制度,由专门机构负责从业人员论证考试,颁发从业人员执照、制定职业操守、从业行为监督规范,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目前,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专业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已在国内进行AFP和理财规划师资格认证,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在此基础上指导有关部门进行改造完善,建立非政府、非营利、权威的理财专业中介组织。

四是积极鼓励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监管部门应按照“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检查督促商业银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专业人员,审慎审批,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或计划的销售;对于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积极鼓励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大力促进商业银行发展各具特色的理财业务,鼓励、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有条件的省级分行在总行授权范围内自主开办理财业务。

(四)按功能性监管原则统一监管标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等机构都开办了名目各异的理财业务,其实质都是基于信托原理所形成的信托法律关系。不同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差异只是市场主体而不是产品功能,各类金融机构的委托理财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但不同监管主体分别出台不同监管标准、措施,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缺乏协调,造成各类金融机构竞争条件事实上的不平等,给理财市场带来一些混乱。如有银监会出台的针对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证监会出台的针对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和《关于基金公司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办法》;保监会出台的针对保险公司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等各种规章。鉴于委托理财业务中的信托关系属性,应该按照信托关系统一理财业务的监管标准,实行功能性监管,协调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和信托理财业务监管标准。建议相关监管机构在银监会“暂行办法”和“管理指引”的基础上,按功能监管的原则共同研究、联合出台《金融企业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统一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和信托理财业务监管标准,对理财业务实行联合监管,并打破理财业务资金运用分业经营的限制,可在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之间自由流动。

理财发展范文篇7

一、适应形势发展,推进学习活动

随着国家财政政策体制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政府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工作任务,面对新形势、新政策、新任务,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创新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闻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强学习,是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经济社会和财政收入得到迅猛发展,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城乡、惠及百姓。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局一班人只有通过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充分领会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才能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提高局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才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自学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部署上。

二是加强学习,是转变财政职能的要求。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形势的发展,财政职能逐步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服务政府向服务公众转变。通过加强学习,我们要树立以民为本,为民理财的新理念,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始终把群众的利益、群众的需求作为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全县人民从财政收入中得以实利,从公共财政政策中得到实惠。

三是加强学习,是落实财政新政策的要求。投资评审业务的开展、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转移支付资金的测算、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等一系列新政策、新业务出台,要求我们结合实际,调查研究,吃透政策,精通业务,只有进一步提高科学理财、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公共财政权力运行机制,更好地推动我县财政迈上新台阶。

二、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学习活动

开展学习活动以来,我们通过征求了干部职工对学习工作的反馈意见,对机关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进行改进,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财政工作实际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定思路是搞好学习的前提。在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中,我们确定了“局长负责、全员参与、制度保障、形式多样、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思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学习领导组,确定一名副局长具体抓落实,出台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把学习贯穿财政全年工作始终,做到学习与业务一齐抓,一起落实,一齐考核,使机关学习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同步开展,互相促进,不断推动财政工作向前迈进。

二是建章立制是搞好学习的保障。为了把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学习制度》、《学习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坚持周五集中学习雷打不动,每人每月学习时间不少于48小时,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每季度展评一次,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激发了大家争先赶超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进一步强化监督,我局对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工作实施了目标化管理,将工作情况体现在目标考核责任制中。按百分制计算,学习培训占到30分。考核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学习签到情况以及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展评结果进行量化打分。年终评优时,对学习活动中表现不合格的股室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是创新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我们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创新学习载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请进来,就是外请高明,内请贤能。我们先后聘请山西财经大学、运城会校的专家教授进行财政业务专题讲座;聘请县老干部、行风监督员进行形势报告教育和廉政建设教育;邀请县委党校、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理论骨干上门党课,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走出去,就是开阔眼界,学习取经。我们先后选派业务骨干到山东台前、安徽金寨等地,学习考察了投资评审、“一卡通”的先进经验,推动了我县财政体制改革。切磋交流,就是骨干辅导,局长讲课。我们先后组织8名业务骨干和局领导班子成员上台讲课,举办了机关办公自动化,非税收入改革,部门预算,财政改革新知识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以此带动全局干部职工从全方位、多视角地学习财政新政策、新知识、新业务,促进了机关学风的进一步兴起。命题调研,就是班子命题,股长调研。我们先后针对政府举债规模和财力承受能力、财政供养人员增加和财力增长、第三产业收入和地方财力等新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促进理财

我们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各项财政工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聚财思路更趋清晰。我们闻喜是个典型的“收入大县、财力小县和财政穷县。”局领导班子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和现行财税政策,详细研究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确定了新的聚财思路。我们会同国税、地税等部门,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其具体困难,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了地方财力的增长,预计今年我县地方财力的增幅将达到20%以上;我们多次分赴太原、运城等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今年已争取回转移支付资金3475万元,同比增长220%,增幅居全市第一;为缓解建设资金压力,今年已从农发行争取贷款1480万元,用于闻裴线和后夏线两条道路建设。

二是理财方法不断创新。我们出台了《财政局各股室工作流程》,从部门预算到专款监督,从临时预算的拨付到非税收入的管理,都进行了规范和简化,职责明确到了各股室和每个人头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出台了《财政局机关民主议事规则》,重大事项必须集体研究决定,并坚持做到“事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机关还统一安装财政工作软件,各种财务报表、资金拨付等业务运行情况。在电脑里,一目了然,提升了办公效率。

三是机关作风持续改进。新的工作机制推动了财政队伍建设,有效解决了人浮于事的现象,杜绝了吃喝歪风,广大财政干部学习知识、赶先进争一流,为财政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财政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也没有出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为此,良好的机关形象赢得了众口皆碑,行风政风评议工作连年名列全县第一名。建立“学习型机关”,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我们致力于服务县四大班子、各县直单位、各乡镇以及全县人民的“四服务”意识显著增强。

理财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浦发银行;发展对策

一、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一)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乏产品丰富性。2002年招商银行推出第一支自主研发的理财产品“金葵花”,而浦发银行的第一支自主研发的理财产品则在2009年才正式推出,起步较晚。随后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浦发银行的发行能力与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浦发银行的综合理财能力。理财产品的丰富性有待提高。理财产品丰富性,即看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各方面要求,能否做到产品具有针对性。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单一,大部分都只投资在了相同的区域,如外汇、证券及保险等,由这些领域的资产组成产品组合,而这种组合的资产配置都千篇一律,缺乏了为客户考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针对性。(二)客户结构不清晰、高端客户较少,但同比发展迅猛。银行理财产品面向社会公众销售,而社会公众拥有各个层次的年龄段,他们对于资金都会有不同的理财需求,如年轻人需要收益更高,而处于退休阶段的老龄人需要的则是能够保本的理财产品。浦发银行在这一方面,不能做到很好地分层,以至于客户结构不清晰。由以下数据,浦发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约3.8万户,与第一名建设银行相差8.9万户,但发展势头喜人,同比增速达109.94%。(三)缺乏专业人才。理财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才能做到,而大部分的普通人都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也正因如此,银行的理财团队才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可以为客户解惑,为其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以及宝贵的投资建议,这样客户在投资产品时能够减少因为盲目选择而带来的损失。因此,理财人员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浦发银行的理财经理队伍中,平均年龄为30岁,其平均工龄为2.6年,工龄较短,经验较少,理财经理的专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在急需复合型人才的金融领域,浦发银行对于该人才需求更大。(四)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大力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是指将一个管理过程尽可能在具有风险的环境中减少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风险管理对银行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监管和创新加剧了波动性,从而增加了业务的风险。客户在寻找一家可靠的银行帮助自己理财时,其重要的考察因素之一便是风险管理能力。倘若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做好,便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能为客户做好理财的风险管理,能适当地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由以上数据,浦发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排名最末位。(五)高端产品营销方式欠缺。在浦发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除了私人银行客户外,其他普通客户们都可以享受与之相对应的产品服务,但与私人银行客户们相对应的产品却相对匮乏,欠缺一定的个性化,同时也缺少该阶层客户所热衷的产品,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购融资、信托计划等,这会导致满足不了客户需求,影响客户私人银行服务的体验感,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直至目前,虽有私募产品上线,但由于经验不足,高端产品体系结构尚未成熟,各方面仍需做完善的调整。

二、完善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产品方向。提升产品的发行能力,增加产品的丰富性。首先,浦发银行可以从产品的期限、投资的起点金额以及风险程度进行调整,例如,可实行更具体的投资起点金额,将起点金额更加细致化,实行更好的差别定价。其次,更要结合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满足各类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可设计多类型包含的理财产品、家庭保险和基金一起的组合产品。再次,高端理财产品需要进一步开发。除了私募产品,其他证券投资、黄金、信托等等方向的产品也可以进行开发,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更高端的理财产品,不断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最后,可增加代销产品品种。在浦发银行目前的代销产品中,保险方面的代销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只包括了重疾类的人身保险产品,其他热门保险产品如定期寿险、财产险等还未正式引入;国债产品同样也较为单一,仅在2017年发行过两期凭证式国债,随后便未涉及。浦发银行可以加大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合作,丰富代销类产品品种,能够让客户在一行体验多种金融服务,同时也能为浦发银行带来更多的中间收入,促进浦发银行的持续性发展。(二)客户方向。浦发银行近两年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猛,其私人银行资产规模以及私人银行客户数量都以增速第一名的状态发展着。但私人银行的客户数量与其他银行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且高端产品的欠缺,会阻碍私人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因此,浦发银行仍需要普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支持。随着经济以及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将来会有大量收入稳定,但是拥有小资金量的中产阶级客户加入到个人理财队伍当中。他们所给予的资金量虽不像高端客户所能给予的如此庞大,但由于他们拥有定期的稳定收入,也可以为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充实客户队伍。(三)人才培养方向。针对理财经理的上岗专业性,浦发银行需要根据条件进行严格筛选,定期考核理财经理。一套良好的考核制度可以适当地鞭策理财经理,同时也是为浦发银行理财的专业程度以及客户负责,避免员工有着松懈懒惰的工作态度办公。另外,良好的奖惩机制亦是十分重要,对于员工们的行为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以激励员工们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规正其工作行为,也可为客户展现出浦发银行严谨的管理风格,让客户对浦发银行的服务更加放心。(四)风险防范方向。第一,对于员工的专业资格要进行筛查。浦发银行的内部员工,必须获取与其职位相对应的执业证书,避免出现专业方面的纰漏。第二,必须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完成计划。理财经理们必须按照客户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其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同时,客户经理也要为客户明确各项理财产品的信息,如风险系数、收益系数等等,避免客户盲目投资,进而遭受损失。第三,人员监管机制需要完善。理财业务毕竟涉及庞大的资金,理财经理作为主要接手人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浦发银行可以制定相应的人员监管机制,在理财计划实行过程中监管理财经理的个人道德风险,避免出现违规操作,造成双方损失。(五)营销方向。首先,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度。国有商业银行通常都会有自己固定合作的大型企业,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型企业身上,而剩下的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不如大型企业,但其势力也不可小觑。浦发银行可借此空隙加大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把握机会拓展客户数量,增加自己的客户群体。其次,关注大学生。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新生,会在大学校园里逐渐培养自己的理财观,不断进行小型的个人理财,为初入社会做准备。浦发银行在2014年发售的青春卡获得了不少大学生的支持,发卡量达到21万张,捕获了一大批忠实的年轻客户。因此,浦发银行不仅可以利用售卡的形式吸引他们,还可以根据他们的征信度为其放宽理财条件,适当降低门槛,以把握住这批年轻客户。另外,在销售渠道方面,浦发银行可加大科技的投入,研发新型电子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与合作机构积极互动,让业务衔接得更加完美,推动业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超妍.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11-22.

[2]陈珊珊.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17-33

[3]秦晓青.浦发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5)

[4]何茂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18-20.

理财发展范文篇9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如下特点:

(一)理财产品品牌化和系列化。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系列,如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等,成为理财市场的一大特色。

(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增大。在2004年,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只有49只。至2007年,银行已发行了273只理财产品,与2006年同比增加了58只,增幅约为27%。

(三)产品设计以创新为理念,趋向多样化。如光大银行推出一款以“呵护宝宝健康,陪伴宝宝成长”为设计理念的联名卡,专为拥有0-6岁宝宝的农行设计。

(四)主要以外币理财产品为主,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以短期产品为主。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其规模还小,在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针对用户的服务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在品质与全方位的服务上与国外银行尚有很大的差距,如品种单一、缺乏专业理财师等。

二、制约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因素

目前,我国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发展。

(一)分业经营金融体制的制约

从理财的概念分析,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作用各有侧重,互有不同。分业经营状态下,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这使银行只能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理财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程度都十分有限。在实际操作中也无法实现客户资金在银行、证券、保险各领域的不同配置。

(二)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征信体系近几年才开始建立试点,仍处于摸索阶段。而长期片征信制度的缺失,加上个人所得税制度尚不健全、财产申报制度尚未全面实施,使得银行与居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给银行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客观上使银行减少了个人消费信贷等理财业务的供给。

(三)理财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我国居民历来崇尚量入为出的理财思路,这些观念使居民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认识不足,有些人手头尽管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但因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水准心存疑虑,常常对个人理财业务持观望态度。

(四)个人理财业务缺乏正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对象标准过于单一,纯粹以客户存款金额为标准,且门槛普遍偏高,符合客户实际需求的理财服务菜单相对不足;另外,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没有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推荐营销,理财方案差别化服务不足。

(五)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人员

个人理财业务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及其功能,还要掌握广泛的社会、经济知识和经验,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使得国内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理财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思路

由于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环境和条件,因此金融混业的政策设计只能渐进进行。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寻找机会绕开混业经营的壁垒,完善内部体系,更好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迎接将来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实施客户细分及改善客户结构

商业银行要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客户细分,进行品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品牌吸引客户,以产品和服务留住客户。银行应以提高利润为目标细分客户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完整的客户数据资料库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以服务引领理财,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理财服务,通过财务咨询、规划引导客户的理财行为,满足其潜在的理财需求,不断挖掘客户价值,与客户建立稳定、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加强商业银行理财服务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应该优选出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理财服务。

(三)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

银行必须运用产品扩张策略和产品差异策略加快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并优化其产品结构。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客户需求调查分析方法;建立产品开发工具和模型,以便对新产品进行设计、估算风险、定价和加工处理;努力实现综合经营以拓宽创新范围;以制度和IT系统保障将创新产品快速投放市场。

(四)优化理财服务渠道

以人工网点作为向中高端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主渠道,并以虚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电子渠道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大力推广自助理财。

参考文献

[1]李瑜,个人理财金融业务创新探析[J],商业研究,2004,(17)

[2]杨新臣,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其战略,武汉金融[J],2006,(6)

[3]江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经济师[J],2006,(5)

[4]刘怡庆、蔡继东,金融调控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南方金融[J],2006,(5)

理财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理财业务现状创新风险建议

一、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

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与投资组合管理等结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产品。理财产品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是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第一步。麦肯锡公司在对2020年银行业预测时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将是理财”。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特点

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民币产品才121只,外币产品566只;2006年理财产品实现了几345只,外币产品744只;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剧增,可以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充分体现了我国居民经济活动的活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著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第三,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股票、混合类产品全面超过了外资银行,但是中资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适销对路,中资银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指标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会计论文网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足之处

据近期数据显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理财市场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银行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在许多理财产品开发中,银行只是运用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和政策优势,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是理财产品业务链中下游的关系,只是一个管道和平台,产品附加值极低,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方,而银行只从中获得极低的费。

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由于国内银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加之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缺乏,使得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对冲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银行在发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自己到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连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与外资交易对手平盘。结果,不论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由于我们商业银行未能直接参与市场,组合衍生产品的能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较弱,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外资行的报价。

3.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

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营销人员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更会导致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储蓄存款税后收益时,投资者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鼓励银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投资者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理性选择相应产品。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

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发展过程实质应该是从过去的依靠物理网点资源转变为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方面动态协调和优化平衡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用创新思维构建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式,因此,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营销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体制的变革,传统的金融结构在不断改变,金融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已发生质的变化。过去那种银行与客户之间单纯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已不适应新的金融形势。

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理财服务业务。

(二)科学设计理财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理财业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的信托产品的资金运用风险。对银行来说,产品出现任何问题,商业信誉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无论是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还是产品存续期间的托管阶段,都应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这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会计论文网

(三)理财业务应该向集成化、专业化发展

集成化是指一个理财产品通过对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的组合,构造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专业化是指理财产品的开发基于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平台,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从寻求政策保护过渡到建立核心的市场竞争能力,从中间商转变为生产商。

(四)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避免重复性产品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这方面银行应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三是拓展“网络理财”。

(五)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

分层次服务是指针对不同顾客的金融需求,结合他们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有区别的服务,它有利于个人金融业务的开拓和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的优质客户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现在已经涌现出很大的一批人,他们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较先进的理财理念,对资产安全的保值、增值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客户评价标准,采取分级别服务的形式,不同等级的客户由相应级别的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提供服务,由他们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和需要,进行最有成效的营销。

(六)营造正确的监管引导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监管部门应该鼓励和支持银行的产品创新,规范业务管理,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和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