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0:05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1

我县村党组织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将于20__年上半年任期届满,需依法依规进行换届选举。为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治区实施%26lt;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6gt;办法》等规定以及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做好20__年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梧州市《20__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方案》,现我就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谈下我的看法,供大家互相学习

一、基本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村党组织成员人选的资格认定和候选人预备人选的产生,必须由上级党组织严格把关。

(二)公平竞争原则。引入有序竞争机制,规范竞职演说和岗位承诺,认真解答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

(三)民主选举原则。村“两委”换届选举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公开职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扩大识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广开选贤之路,真正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

(四)依法依规原则。换届选举工作必须按照《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的规定执行。

二、、目标任务

(一)村“两委”成员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把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

(二)村“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村“两委”成员中45岁以下、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努力实现每个村“两委”成员中至少有一名妇女干部和一名35岁以下的干部。

(三)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四个提倡”(提倡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规定程序推选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提倡拟推荐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先参加村委会的选举,获得群众承认,再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人选,如果选不上村委会主任,就不再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人选;提倡村委会中的党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中的党员比例、村“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交叉任职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村干部职数进一步精简。

四、总体要求

(一)严格候选人条件,切实把好素质关。村“两委”成员候选人应当具备以下任职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2)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群众中有威信,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能力强;(3)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为村民服务。(4)身体健康,文化水平比较高。村党组织成员候选人还要符合党内规定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宜推选为村“两委”成员候选人。(1)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经处理、处理未完结或处理完结未满五年的;(2)被处以管制以上刑罚,解除劳动教养或刑满释放不满三年的;(3)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不满三年或正被纪检、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4)外出不能回村工作的;(5)拖欠集体资金、侵占集体土地的。

同一村“两委”成员人选之间不得有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系。

(三)规范村干部岗位,精简村干部职数。按照宜兼则兼的原则,提倡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村“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鼓励全额补贴村干部“一人多岗”,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级组织中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治保主任(调解主任、民兵营长)等负责人,精简村干部职数。(1)村定员全额补贴干部,是指参加村民委员会村部值班的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人口在20__人以下的村,设全额补贴村干部3名;人口在20__—4000人的村,设全额补贴村干部4名;人口在4001人以上的村,设全额补贴村干部5名。村定员半额补贴干部,是指不参加村民委员会村部值班的村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治保主任(调解主任、民兵营长)等。(2)村“两委”成员职数(含交叉任职):村党支部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村党总支部委员会一般由5-7人组成;村党委会一般由7-9人组成。村民委员会由3-7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1至2名,委员1-4名。具体职数根据本村党员总数和村民总数、村规模确定。

(四)引导党员群众有序竞选,推进和谐换届。进一步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创设候选人公开、公平参与竞选的平台。提倡实行候选人书面公开竞职承诺,推行竞职演说,以增加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规范候选人竞选行为,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五)改进和完善党组织选举制度和方式,全面推行“公推直选”。积极稳妥地推行村党组织成员“公推直选”制度,即采取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产生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通过上级党组织考核后召开村党组织会议,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乡镇党委审批后提交党员大会直接选举。进一步扩大民主推荐范围,规范推荐程序,完善推荐办法,改进选举形式,充分落实党员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党员群众意见。党内推荐和群众推荐测评的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党员群众推荐得票数不高或民意测评较差的,不能提名为候选人。本村一时无合适人选的,上级党组织应及时选派得力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

五、时间安排

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从20__年5月下旬开始,到9月底基本结束。全县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日为20__年7月

六、方法步骤

直接选举产生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时间安排在选举日后10天内完成)。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2

被政治刻意分隔而急速发展之经济与跛行的政治社会领域,这两者间的矛盾正在现代的中国逐渐表面化,而两者间冲突的裂隙早晚将导致中国现有制度的解体。亦即,此种认知正广为流传。特别是第二次(1989年)以后,「对民主化/人权的压制、「迟缓的政治改革等形容词即成为传播媒体谈到现代中国时的“惯用语”。

然而,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中,藉由实施被称为「基层选举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即村长)选举制度,农村地区正以远超过一般理解的速率,进展着制度性的“民主化”。在中国民政部的协助下,我与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部天儿慧教授,于1996年8~9月进入四川成都、重庆郊外的农村,进行有关当地农村选举的制度整备状况,及其实际运用实态之现场调查之后,使笔者逐渐朦胧地浮现出如下的印象。

现在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因为在市场化的进展之下,中国农村的农民逐渐“觉醒”。根据这次的短期调查发现: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的投票制度比我们预想的更为落实。即使在选举实施的过程中,也很难找出权力单位直接介入的痕迹,虽然是在同样的规定制度下,但是此项选举与几乎处于机能不全状态的都市住民自治组织(即都市的居民委员会主任)选举大相径庭。首先必须接受的是,农村民主化的制度性进展,已达到一个远超过上述一般人理解的水准。

然而,此项制度终究过于浮面,在农村住民的选举行动背后,传统家族.宗族意识或「利害关系所凝固的党的政治意图等,反而反映出更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北京中央政府仅在农村认可此种「沉静的民主化究竟有何意图?是因为有自信能控制农民?还是试图「疏解包括都市部在内的不满?原本在广大的中国即有都市.农村二元性构造的显著地域性偏差。在此种情况下,此种基层选举制度能延伸至何种程度?究竟此种进展对广域的中国社会将造成何种影响?

若依照此种问题意识,则包括都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在内总称为「基层选举的村民委员会主任选举,其制度性整备的情况和实际的运用实态,即能显示转型期中国的住民自治现状,且直接呈现其酝酿的问题。此点对开发中国家——中国的民主化过程,是提供能测试其现实进展的绝佳资料。

因此,本报告系在理解调查对象地域的个别性和局限性的前提下,用以概观全国的总体情况,而于其间切入此次的调查结果(注1)。此外,在比较都市居民委员会的情况之后,笔者亦尝试简单地掌握其全盘的意义。

村民委员会成立的历史

首先,笔者在此略述做为选举对象的村民委员会之成立经纬。

一九八二年宪法第111条规定「居住地域设立各自的居民委员会及村民委员会,是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此条所规定的村民委员会组织,若包含其萌芽阶段在内,大致可区分为三个时期。

萌芽阶段(1980~85年)

依中国民政部资料记载,为因应农村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展的新情势,在广西等地区「自发性地形成农村中的自治组织(注2)。在由集团农业解体为个体农户的过程中,各农民间基于必要的自我防卫,于是「自然发生自治组织。但是,由于制度的撤销,政府方面基于行政考量,为防止从前在生产队、生产大队在转型为农工商联合公司等经济组织的过程中,因旧有「政社合一制度的解体而形成行政空间的“真空化”,从而有此种制度的产生。

82年宪法规定此种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是中国宪法史上的一大创举。根据这条规定,各地逐渐试办村民委员会。其后,根据『政社分离与乡政府设立通知(1983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更进一步将此种动作扩展至全国,至85年2月时全国村民委员会的总数已上升至94万8628个。但是,此阶段的村民委员会是以人民的调停活动、维持治安或公共卫生活动等为主要的活动内容,其组织制度亦无任何规范,故可说是处于农民考量现实的自我防卫优先于制度的阶段。

因此,这个萌芽阶段果真系因农民的自发性而浮现?或是应该视为上级为避免行政真空状态而进行「指导,进而发生的全面性潮流?此点关系着村民委员会组织规定的性格,亦是形成选举制度的基本视点。

法的准备阶段(1985年~1990年8月)

对于此种实际状况,首先是各地地方政府为加以因应,而于此时期陆续整备地方性法规。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并于1988年6月1日起施行于全国。在1989年末,在上述视点的基础上,于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实施村民委员会干部的选举。在福建、浙江、甘肃、湖北、贵州、湖南等六省,更制定各个省级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

其间,四川、山东、江苏等虽于1988年举行村民委员会选举,但其法源依据只不过是各地的地方性法规,是由县乃至于乡层级的人民代表选出手续略加若干修订后,再予以个别实施而已。因此,本阶段村民委员会干部的改选时期并不统一,具体的实施方法亦无法一致。

制度化阶段(1990年以后)

制度化阶段始于民政部接到『中共中央「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转达的通告,而于全国展开村民自治示范点(最初选定59个村落)开始。以此为肇端,中央命各省制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做为地方法规,并将其扩大至16省,总计在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内,展开村民委员会组织的制度化。

在实际选举方面,由于上述第一次选举的时点并不一致,故第二次改选选举时亦是由各省、市、自治区个别

实施,因而屡见同一省份的选举时期亦不统一的事态。然而,在此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各层级第二次村长改选选举的准备已确实落实。例如,各省政府以自身或省民政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向地区行署、县、市等有关实施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通告,甚至县、市政府、办公室亦向基层下达更具体的选举实施方案。此点除将其具体化之外,同时亦浮现统一化的动向。代表性的事例为山东省。在省民政厅的积极运作下,向管辖地区规定「程序、选票、表格、验收、发证、建设的「六大统一。 在此种基础上,基于人民代表选出手续,各地终于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相关的专门规定,而有关各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所揭示的选举实施原则,即于各省级乃至县市层级予以确定。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

所谓农村基层选举,系指由选民直接选出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在选举的过程中,除选举方式的选择以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选举机构、选举资格和候选人的选出与决定等。

1选举机构

此处所指的「选举机构乃是实施、监督与运作选举的主体,其名称依地域而有「村选举委员会、「村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村选举工作小组等各自不同(注3)。若由村民委员会改选选举原本的趣旨来看,福建省那种以改选前的村民委员会自身担任「选举机构的情况属于例外,比较普通的方式是成立针对该次选举的专责机关。

因此,此时最受瞩目的是村级选举机构的组成。一般而言,其成员为3人~9人左右,但几乎都是由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所构成,而党支部书记则担任选举机构的组长(或主任)指导选务工作(注4)。例如辽宁省义县的选举规定中,明记村级选举机构是由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共5~9人所构成,而浙江省宁波市则规定:「一般以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主任,再加上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及村内德高望重者5~7名组成。

若由党支部系统和村民委员会这两项对立的外部思考来看,党支部系统有无进行「指导即是检验选举制度民主性的条件。然而,几乎皆以「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指导的核心作用,强调村党支部对村民委员会改选工作的指导为目的(注5),并无将党支部书记排除于外的事例。

就此而言,「选举机构自身的选出过程即是问题,但此点亦无全国性统一规定。基本上,其组成存在下列各种方式。a.由村民会议乃至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吉林县梨树县);b.由乡级人民政府乃至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而于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山西省古交市);c.由村民代表会议推荐(江苏省、陜西省、山东省等);d.由党支部指名(浙江省);e.由村民团体指名(内蒙古)f.由村民小组推荐(河南、黑龙江等)。在此次调查的重庆市事例中,则是采用上级乡(镇)选举委员会决定村民领导小组的人选。

在重庆郊外花溪镇建新村的事例中,由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共青团、妇女连盟等7人组成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在象耳镇龙庙村则由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2名)、基层干部及村民代表合计五人组成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如上述二例,在其它调查的村镇当中,党支部书记(乃至副书记)几乎毫无例外地成为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

2选举资格

关于村级选举的选举资格,基本上不离宪法及其它法规所规定的一般选举资格。以重庆市为例,其规定为「满18岁以上之村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教育水准、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间,均有选举资格。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第10条)。然而其实态并非如此单纯。

因为中国有户籍制度的存在,因而有符合宪法规定的选民,却因不是该村村民而不能成为村级选举选民的事例。因此,具选举资格者虽有义务进行选举资格登记,但因其户籍并非登载于该村,故须以其转入该村之日为准据,始得认定其选举资格。

在重庆市的事例中,「因工作、婚姻及家庭等事由,在本村居住半年以上,且善尽村民之义务者,虽未转入户籍,亦得进行选举登记(第12条)。此项规定有居住半年以上和履行村民义务的要件。在居住期间的规定方面,沈阳市规定为「半年,此为同属长期的部分,而在较短期间方面有福建省及临汾市的「选举日10日以前。

此外,选举资格者名册的发表一般为选举日10日以前。以重庆市为例,其规定为「选举资格名册须于投票日20日以前公布,这是属于其中期限较长者,但若依北京中央政府民政部之主张,则鼓励于投票日30日以前公布选民名册(注6)。

3选举方式

在选举方式方面,我们可就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秘密无记名选举来探讨。

所谓「差额选举的意义是指正式候选人人数超越议席的形态,若候选人人数与议席相一致时,称为「等额选举(同额竞选)。无庸赘言地,如欲表示选民意愿而给予选择可能性时,当然是以差额选举的形态方能呈现更高的民主性。做为全国层级法规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虽未明确规定关于差额选举的实施,但各地所订该法之实施办法则逐渐整备。然而,其中一部分地方因「误解差额选举方式会分散选票,而认为此点是选举的失败,竟有鼓励等额选举方式的规定。其别是村民委员会主任亦有规定须等额选举者(注7)。

然而,差额选举之所以成为问题,其原因是出在选村民委员会干部的具体手续上。亦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议席(即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是否将三种选举的内容个别举行,乃是问题之所在(注8)。全国性法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一般由村民直接选出,此点几乎是普遍性的规定,但「一般由村民直接选出则似可包括由村民代表会议或各户代表间接选举的规定在内(如福建、陜西、青海、河北等)。

的确,以中国的现状而言,若虑及人口流动性之高,分散型居住形态或农民的政治成熟度等,对于部分地域存在倾向间接选举方式一事,绝非有何不自然之处。例如在出外劳动者高达50%的农村中,村内残留者多为儿童与老人,此时当然只能考虑变通的办法。此外,于交通不发达

地域实施选举大会时,其所伴随的困难亦极易想象。更何况要寻获容纳全体村民的会场设施亦极困难。同时,在意识较低的村落中,亦有于选举时以「误工补贴之名支给具劳动填补意义之选举实施津贴,但若村的财政无某程度的余裕时,事实上此点必将是不可能达成。 另一种因应中国的状况而采用的方式,即是「流动选举站和委托投票的形态。在重庆市的事例中,其选举办法第24条及25条中,规定以不识字者或不在者为对象的投票制度。至于「流动选举站则是「在不方便前往中心会场、投票站进行投票时,得设置流动投票箱。对于各个投票箱应指定3名以上的投票监察员负责事务。(第23条)。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3

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要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这是农村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年月至月,在镇开展了村级换届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很多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试点工作还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的批示肯定。月日,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村级换届工作情况汇报,学习传达省、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并对全市面上开展村级换届进行了研究。各乡镇各部门也都于近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为面上铺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市委书记傅根友、副书记赖瑞洪、人大副主任曾德明、副市长徐柏民等领导多次带头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并多次专题讨论研究相关工作,为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指明了方向。最近,市委市政府专门制订下发了村级换届选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请各地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刚才,镇、镇分别作了试点经验介绍和工作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等会儿,市委书记傅根友还将作重要讲话。在这里,我先就村级换届具体工作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作一些交流:

一、学习掌握政策,更加自觉地把新要求贯穿于村级换届全过程

这次村级换届与历届相比,有很多新要求、新目标,特别是相关政策法规变化比较大。为此,各地要精心组织乡村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等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熟悉、迅速掌握。凡是参加村级换届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掌握政策法规,熟悉选举程序和方法步骤,不断提高依法操作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归纳起来,这次换届的新变化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1、明确总体目标,努力实现“七升一降”。保障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平稳、依法、有序进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目标和头等大事。省委提出,这次村级换届要努力实现“七升一降”目标,“七升”即:一是党员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比例要上升,二是党员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比例要上升,三是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经济合作社社长的比例要上升,四是村党支部成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比例要上升,五是党员村民代表的比例要上升,六是妇女村民代表的比例要上升,七是大学生“村官”进“两委”的比例要上升;“一降”即村级组织换届中出现的负面问题要全面下降。各地要在“七升一降”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扎实开展好村级换届工作,力争通过换届选举,使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党员群众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和社会和谐有效推进。

2、把握重点问题,全面推行“三条新规”。这次村级组织换届,是第一次运用新修订的组织法领导和指导村民委员会换届,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选民登记、任职资格条件、村民代表会议组成、罢免程序等作了新的规定。各地要严格按照新的组织法,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至少要全面推行“三条新规”:一是选民登记。村委会选举,从以前登记选民变为选民登记,更加突出了选民的自主性。并明确规定,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公民,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应当进行登记,可以参加本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二是妇女村民代表比例。新的组织法对村民代表中女性的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妇女村民代表应当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三是大学生“村官”参选。这次换届对大学生“村官”参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鼓励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参加村党支部、村委会选举。到村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可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村选举办法明确选民资格,参加村民委员会选举,但不宜搞专职专选。对于这些新的政策、新规定、新的要求,各地要认真研究分析,深刻理解领会,并结合各自实际,在具体工作中,创新举措,坚决加以贯彻落实。

3、严格素质要求,准确把关“五种情况”。这次村级换届,省里根据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我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的规定,首次对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规定“被判处刑罚或者刑满释放(或缓刑期满)未满年、被劳教或者解除劳教未满年、违反计划生育未处理或受处理后未满年、涉黑涉恶受处理未满年等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丧失行为能力的人员等“五种情况人员”,不能确定为村级班子成员的候选人(自荐人),并要将其写入村选举办法中。一旦出现不符合村选举办法规定资格条件人员当选的,当选无效。各地要切实加强指导,严格把握,不折不扣地将这些要求完全落到实处,以确保“五种情况人员”零当选,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保证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4、强化纪律保障,严格执行“令”。随着村级换届选举竞争日益复杂和日趋激烈,进一步端正选风、严肃选纪,为广大党员群众所关心关注,也是历届换届需要进行重点攻克的难题难点。这次村级组织换届,省里进一步明确了选举纪律,在上一届提出“六个严禁、六个必须”的基础上,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农业厅专门下了《关于严肃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纪律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令”,维护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秩序。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并要继续大力开展打黑除恶行动,坚决遏制黑恶势力干扰和暴力介入村级换届选举等行为。在换届选举一开始,各地就要坚持正面引导和打击查处两手抓,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有报必查、露头就打”,保证换届选举健康顺利推进、有条不紊进行。

二、抓住关键环节,更加有力地指导推进村级换届选举

各地要牢牢抓住村干部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的把关、村级班子结构的优化、“三项承诺制度”的落实等关键环节,细化工作要求,量化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力指导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1、着眼于选优配强,严把村干部任职资格条件。早在年开始,就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村干部候选人资格条件审查制度,近几届不断完善提升,其成功做法和经验,逐步得以在市甚至全省面上进行推广。前面也讲了,省里今年起开始提出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明确“五种情况人员”不能确定为候选人(自荐人),这也是包括在内的各地换届选举好做法好经验的进一步总结、提升、完善。各地要在贯彻落实省里要求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正反八条”标准,保持全市村干部任职资格条件的一贯性和严肃性。要继续把好候选人(自荐人)的任职资格条件关口,明确提出候选人(自荐人)应具备的年龄、学历、致富能力、“双带”能力等素质要求。要指导每一个村都将这些具体要求写进村选举办法范本,提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严格执行。要实行村初审、乡复审、市联审等“三审”制度,切实加强对候选人(自荐人)的资格条件审查。要加强选后把关,对通过另选他人形式或未参加自荐而选出的人员,不能立即宣布当选人名单,也不能当场宣布无效,应在对这些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做好相应工作后,再行公告当选名单。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应宣布当选无效。

2、着眼于精干高效,努力优化村级班子结构。能否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把真正符合要求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是检验村级换届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志。要拓宽视野,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中发现优秀人才,鼓励他们参与选举,择优选拔村干部。要合理确定职数,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从严控制村“两委”职数,每个村一般为至人,具体根据村规模大小合理确定。要提高交叉兼职比例,引导、鼓励和支持党员特别是村党支部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党支部书记依法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要引导村党支部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选举兼任村经济合作社社管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兼任社监会成员。进一步改善村“两委”班子的年龄结构,每个村“两委”班子原则上要有一名岁以下的干部。进一步加大女干部选拔力度,积极推动妇女进村“两委”班子,村民委员会妇女委员实行专职专选,即使村支委中有女委员的,也要实行专职专选;另行选举时,已选出的村民委员会中还没有妇女成员的,继续实行妇女委员专职专选,确保每村都有一名以上女干部。同时,要鼓励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跨村任职村干部参加换届选举。

3、着眼于公开透明,全面落实“先定事、后选人”和“三项承诺制度”。选举前,各乡镇、街道要指导各村按照“先定事、后选人”原则,根据“中国幸福乡村”建设要求和本村实际,制定三年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书面公开竞职承诺,由候选人(自荐人)就遵守换届选举纪律、依法公平参选、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等问题向党员、群众作出承诺;全面推行创业承诺,由候选人(自荐人)围绕本村发展目标,提出任期和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向党员、村民作出承诺,有条件的地方,统一组织以创业承诺为主要内容的竞职演说,改进候选人(自荐人)介绍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全面建立辞职承诺制度,由候选人(自荐人)就当选后出现违法违纪、不能正确履职或群众评议差等情形,主动辞去职务作出承诺。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承诺内容的审核把关,特别要防止擅自处分集体资产的承诺、不切实际的承诺和把个人捐助村内公益事业与选举挂钩。

三、把握整体进度,更加扎实地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各项工作

这次村级换届选举按照先村党支部,后村民委员会,再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的顺序进行。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村级换届选举今天全面启动,2月底前基本完成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月底前基本完成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月中旬前抓好扫尾和总结工作,全面完成村级换届选举任务。常委会上还明确,没有完成村级组织换届的,不进入乡镇党委的换届选举。

1、抓好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各地要按照《》和党内有关规定,继续深化完善“三荐一选”制度,有条件的村积极推行“公推直选”,不断推进党内基层民主。一要继续推行党员自荐报名。要在总结历届换届做法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把自荐作为党员参与竞选的前提,明确凡具备任职资格条件的,均可报名参加竞选,引导和发动广大有志于投身村务管理的党员尤其是外出的优秀人才回乡参选,更大层面、更大范围地调动党员参选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二要优化候选人推荐形式。在自荐报名的基础上,深化完善“三荐一选”制度(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党员大会选举),不断扩大群众推荐范围,规范推荐程序,提高推荐效果,扩大候选人推荐过程中的民主。群众推荐以户为单位或由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参加推荐,党员和群众推荐票数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根据党员、群众推荐结果,确定候选人。党员群众推荐得票数不高的,不能确定为候选人。三要改进党支部选举方式。要进一步扩大村党支部“公推直选”的范围,有条件的村,积极实行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不断增强党支部在广大村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四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对无故不参加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或有其他各种干扰选举行为的,要加强教育,教育无效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对确因情况特殊、不能到会参加投票选举的,经党员大会同意,报上级党组织确认,并进行公示后,可以不计算为应到会人数,以保证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

2、抓好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村委会换届选举参与面广、竞争激烈、情况复杂,是村级组织换届的重点和难点。村党支部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理直气壮地进行领导和组织。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各地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方面:一是切实规范完善选举方式。镇在换届试点中,个村全部实行“自荐直选”方式,试点经验表明,实行这种选举方式,减少了选举结果的不可预见性,有利于保证村干部的素质,有利于选举的有序组织和有效掌控。在全面换届中,各地要普遍推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有候选人的“海推直选”。二是推选好村民代表。要积极引导村民把素质高、作风正、顾大局、有一定议事能力、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和威信的村民选为村民代表。要落实“妇女村民代表应占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要求,实行妇女村民代表专职专选;要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党员在村民代表中占一定比例,保证少数民族村民代表占一定比例。村党支部成员不是村民代表的,应在村级组织选举结束后经推选增补为村民代表。三是推选好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要通过引导,积极把村党支部委员和党员村民代表推选为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应经推选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工作,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四是组织好投票选举。进一步规范委托投票,登记参加选举的选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候选人(自荐人)以外的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但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人,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单应在选举日前公告。正式选举时,凭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和受委托人“三要素”,按照“一人一票”领取选票。同时,严密组织投票选举,取消流动票箱,科学合理设置选举现场和投票站,保证秘密写票和投票过程不受干扰。

3、抓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各地要把做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工作,纳入村级组织换届的整体安排中,通盘考虑、有序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村经济合作社由社员大会或经社员大会授权的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原则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合作社社长实行等额选举。要通过法定程序,确保把村党支部书记选为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把村党支部委员特别是分管纪检工作的委员选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不兼任),把素质较高的党员或村民代表选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

四、精心组织实施,更加主动地为村级换届选举提供工作保障

各地要全力以赴,精心组织,特别要从排查分析选情、营造和谐氛围、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等入手,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执行政策,加强正面引导,有力保障村级组织换届顺利进行,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目标按期实现。

1、因村制宜,着力排摸分析村情民情选情。开展村情选情的排摸分析,是做好村级换届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地要在前期逐村建立选情台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加强分类指导,实行一村一策。要通过选情分析会、评估会等形式,“一村一排摸”、“一日一分析”,做到各村的基本情况清、党员群众思想状况清、村级班子现状清、经验教训清、影响换届选举因素清。要对各村的选情逐个分析排队,精确判断走势,及时根据换届工作进展,制订出台相应对策措施。对于一些选情较好的村,要加强观察,定期指点,确保有序推进;对一些选情一般的村,要精心指导、合力会战,确保平稳进行;对于一些后进村、群众满意率低等选情复杂的村,要派专门工作组进驻,重点指导,现场实战,确保依法、稳妥、和谐地完成。各地还要根据排摸掌握的情况,坚持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类分批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选举任务。。

2、以人为本,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换届氛围。要注意落实好对重点人物的教育、谈话等防范应对措施,确保在村级换届期间,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对主动劝退人员和因资格审查不过关、没有被列为候选人(自荐人)的参选人员,积极开展教育谈话,做好思想工作,疏导情绪,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对出现不符合候选人(自荐人)资格条件人员被宣布当选无效的村,加强重点指导,切实做好被宣布当选无效人员和村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工作要尽量做在前面,政策要求和法律依据要讲清讲透,引导广大村民群众进一步统一认识,自觉遵纪守法。借鉴镇试点工作的做法经验,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换届氛围。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探索开通“选举绿色通道”、开通选举热线、举行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开设宣传大蓬车等等,进行多层面多渠道宣传发动,动员和吸引更多的党员、村民特别是外出能人积极回村参选。要大力倡导“和谐竞选”,鼓励各地探索设立“村民观察员”、“党员监督员”等全程监督,确保村级换届选举公开、公平、公正。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4

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我县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换届。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关于全省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安排意见》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关于做好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新要求,以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激发活力、推动工作为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改革创新,切实保证按照广大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意愿,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努力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1、精简村干部职数。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村民委员会一般各由3至5人组成。要严格按照职数设置选举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2、推行村“两委会”干部“交叉任职”。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要整体部署、通盘考虑。按照“精简干部职数”的原则,提倡村“两委会”干部交叉任职,注意选拔素质全面的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荐其通过合法程序兼任村委会主任,通过“两委会”换届,力争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和村民委员会中党员所占比例分别比上届提高15%和10%以上。

3、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重视选拔思想解放、愿意服务群众、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优秀青年、妇女进入村“两委会”领导班子。经换届,力争使村级班子中40岁以下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分别达到总数的60%和50%以上,每个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干部,女性村党组织书记应占一定比例,女性村委会主任数要达到全县村委会主任总数的5%。

4、严格依法办事。村级党组织换届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依法进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组织实施,以县为单位做到“五统一”,即统一选举步骤、统一选举程序、统一选票式样、统一对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颁发省民政厅印制的《当选证书》、统一建档立卷。要做到直接提名、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秘密划票、公开计票和当场宣布选举结果。

三、人选条件

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委会成员,一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议政、议事能力;

2、遵纪守法,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作风正派,在党员和村民中有较高威信;

3、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民主意识强,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办事公道,热心为村民服务;

4、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

5、村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具备两年以上党龄,无故连续三年不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的村党组织书记不再提名为下届党组织书记候选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作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委会成员候选人:

1、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规定时限解除处分的;

2、有严重违法违纪嫌疑,正在接受司法、纪检部门立案审查的;

3、犯罪嫌疑人和正在服役的;

4、不履行党员、公民和村民义务的;

5、热衷于搞宗族、宗教活动,操纵宗教、宗派势力干预农村正常工作的;

6、严重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

7、违犯《村规民约》,信奉,经常参与和封建迷信活动,违反《条例》,煽动组织群众集体上访的;

8、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差,任村干部期间不履行职责的,没有群众威信的;

9、患有严重疾病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

对村党组织成员候选人,各乡镇党委要严格把关,认真考察。对村委会成员的候选人,村民选举委员会要按照条件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对于本村没有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合适人选的,可从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先进村中,通过公开选聘、下派挂职、交流任职等方式解决。同时,县上也将积极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村级干部队伍培养选拔一批有生后备力量。

四、时间安排

全县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从今年7月份开始,到9月底前结束;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从7月份开始,到12月底前结束。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细则》(陕办发[2000]4号)的规定,村党支部委员会、党总支委员会和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截止今年7月底前,凡任期满三年的或三年以上的村级党组织必须按时完成换届任务;为加强对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村党组织任期不满三年的,原则上也要同时安排换届。

五、工作步骤

(一)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步骤

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实行“两推一选”或“双推直选”。“两推一选”即:由党员、群众推荐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然后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组织委员,再由党组织委员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双推直选”即:党员、群众代表共同推荐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研究审查后,确定正式候选人,然后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及委员。各乡镇可结合实际,确定具体的选举方式。

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主要工作步骤:

1、准备工作。上届村党组织向乡镇党委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请示,乡镇党委批复后,及时召开会议,传达批复精神,学习上级关于村级党组织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文件精神,研究召开党员、群众推荐大会和选举大会的相关事宜。

2、确定群众代表。参加推荐的群众代表人数,由乡镇党委确定,一般不超过全村党员总数,代表中女性应占一定比例。群众代表推荐,在村党组织领导下,采取自下而上,充分酝酿协商的办法,由党小组和村民小组负责具体推荐提名,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后进行公示。现任县、乡镇及其以上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可以直接确定为村民代表。群众代表应具备以下条件:年满18周岁有政治权利的村民;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公道正派,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遵纪守法,能积极履行各项义务。

3、党员推荐。村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投票的党员,可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征求意见。推荐情况上报乡(镇)党委,乡(镇)党委按照下一届村级党组织委员名额1∶2的比例,研究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

4、群众推荐。村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乡(镇)党委批复的村级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信任投票,现场公开计票。参加投票的人数不得少于本村村民或村民代表的85%。乡(镇)党委在推荐票过半数的人选中,按照比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名额多2至3人的差额,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5、组织考察。乡(镇)党委派出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按照比应选人数多1人的差额研究确定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预备人选。

6、党内选举。村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先召开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然后召开村党组织委员会,选举产生村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选举结束后,将结果上报乡(镇)党委批准。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

(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步骤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在村党组织领导下进行。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陕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要求,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的精神,依法认真组织实施。

全县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年7-9月)。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各乡镇党委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选举程序、时间要求和组织领导;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手册、黑板报、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三是搞好村级财务公开和清理审计工作。要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对村务事项进行全面公开,尤其对抗震救灾款物发放及使用的情况,要及时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问题意见较多的村,可由农工部、农业、财政、纪检监察、审计、民政等部门协助进行清理和专项审计,确保把问题解决在换届选举前;四是培训选举工作骨干。乡镇党委要组织对村选举委员成员进行培训,提高认识,熟悉程序,增强民主法制观念。

2、选举阶段(20*年10月至12月上旬)。主要做好五个环节的工作:一是推选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在乡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具体指导下,由上届村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村民会议,或由村民小组长召集和主持本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选举委员会,把遵纪守法,能够倾听村民意见,办事公道,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推选出来,村选委会至少应有1名妇女参加,组织实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委员会成员被依法确定为候选人的,不再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二是搞好选民登记。所有选民在户口所在地的村进行登记,村选举委员会依法进行选民资格审核和确认,做到不错登、重登、漏登。对特殊情况选民的登记和资格认定,村选举委员会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必要时可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所有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应在选举日20日以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制定好村选举办法。乡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要提前协助村选举委员会制定好选举办法,在选举办法中要明确村委会班子的职数、候选人的条件、提名方式、正式候选人确定办法以及具体投票、选举程序等,交村民大会讨论同意后执行;四是搞好候选人提名。提名推荐候选人要采取填写推荐表的形式,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不得简单地用口头形式提名推荐,或用组织提名代替村民提名,确保选民的直接提名权。正式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提名的候选人多于规定的差额时,由村选委会召集村民会议,以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式先进行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正式候选人确定后,村选委会必须在选举日的前5日按得票多少的顺序张榜公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调整或者变更;五是依法按程序组织投票选举。要坚持“选举村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的“双过半”原则,依法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选举。选举时,各村设立中心会场,居住特别分散的村可设分会场。要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依法办理委托票手续。要设立秘密划票间实行无计名投票,公开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并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当选的村委会成员由乡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颁发当选证书。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要立即着手进行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选举,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3、总结验收阶段(20*年12月中旬至月底)。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选举工作基本结束后,各乡镇要及时完成工作总结,并进行自查。县上将采取抽查的办法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二是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对两次以上选举不成功或因问题突出未能按期进行换届选举的村,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解决方案,选派得力干部帮助工作,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三是搞好新老班子交接。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班子产生后,应在乡镇政府的监督下,在7日之内组织上届村民委员会班子及时向新班子移交工作和办公设施。

六、组织领导

村级党组织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宽、时间集中、任务繁重,各乡镇一定要严格按照县上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规范操作,精心组织,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1、成立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成立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杜家才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虎、县人大副主任刘新龙、县政府副县长李铁、县公安局政委赵忠、县民政局局长索建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韩继雲担任,县委办、政府办、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监察局、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国土局、农业局、财政局、审计局、局、计生局、县妇联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保卫三个办公室,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韩继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索建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保卫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赵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村“两委会”换届中的保卫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机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做好协调工作。要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换届选举工作“直接责任人”职责,对重点村和矛盾突出的村,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对无故不组织或拖延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或因重视不够、指导不力、违规操作而引发党员群众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乡镇主要领导的责任。要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民利。

2、认真调查摸底,做好前期准备。一是各乡镇要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尽快组织对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掌握任期时间、党员群众现状、存在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根据各村情况,制定具体的换届选举实施方案;二是对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时进行整顿建设,对应换届村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从乡镇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中,通过公开选拔、交流下派等方式解决;三是组织全体党员和参加推荐的群众认真学习《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文件以及本村换届选举的方案,为换届选举做好扎实的思想组织准备。

3、严格依法办事,加强监督指导。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组织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注意研究在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广大选民都能依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关于认真解决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的通知》精神,切实解决换届选举中的贿选问题。要坚决防止宗族、宗派、宗教及邪恶势力干扰、影响选举工作。对扰乱选举的,公安、司法机关要依法查处。乡镇要对每个村成立换届选举驻村指导组,加强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督查。对调整、撤并的村,要加大指导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要按规定认真落实选举经费,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5

今年上半年,我区大部分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任期届满。为认真做好这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结合我区农村实际,现就做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推进“强基工程”为目标,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为依据,以发扬党内民主为途径,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积极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不断优化村和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结构,切实增强村和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村和社区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现代化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原则要求是:坚持党管干部,严格把关,慎重考虑;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群众观念;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以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村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全区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达到60%以上,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达到60%以上,“双强型”党组织书记达到60%以上。

二、换届选举的范围和时间

这次换届选举的范围是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管理的所有任期届满的村、社区党组织。整个换届选举工作要求4月中旬开始,到6月底前全面结束。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作出具体部署,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抓紧时间,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

三、方法和步骤

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由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负责组织和实施,方法上采取“两推一选”,大致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准备发动

1、建立组织。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建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2、调查摸底。由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对所辖党组织班子及成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摸底,全面分析班子年龄和文化结构组合,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班子整体合力强弱,内部工作机制运行及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等情况。

3、制定方案。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制定换届选举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排出具体日程,并报区委组织部备案。

4、组织审计。各镇、开发区和街道要建立财务审计工作小组,对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前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审计结果在村(社)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布。

5、宣传发动。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要召开所属党组织书记会议和全体党员大会进行层层动员,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了解“两推一选”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向群众介绍“两推一选”工作,在村(社)务公开栏中公开选举的职位、候选人的条件和选举工作程序。村、社区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内容,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

(二)“两推”工作

1、党内民主推荐。拟换届党组织在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报告党组织近三年来工作情况,党组织班子成员逐个进行书面述职。根据班子成员述职情况,结合平时工作实绩,参加会议的全体党员按本人意愿填写党组织班子成员推荐表,推荐表分“党组织书记”和“党组织委员”两栏。

2、群众推荐。由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村民(社区居民)代表、村民(社区居民)小组长、企业业主代表、专业户代表、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负责人等参加的村民(社区居民)联席会议(有条件的也可以召开村民或社区居民大会),对下届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推荐。

3、审查考察。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对民主推荐的程序进行审查,对各村、社区党员大会与村民、社区居民联席会议推荐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综合分析,按照候选人差额不少于应选人数的20%的比例,以得票多少为序,取足新一届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原则上党员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任必须作为委员候选人;对镇下派到村、社区挂职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在征求下派村、社区多数党员意见后,可直接作为正式候选人。同时,要组织力量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和考察,并根据考察情况确定新一届委员会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提交村、社区党员大会讨论确定。

(三)民主选举

拟换届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听取和讨论上届党组织领导班子工作报告,通过选举办法,讨论酝酿确定候选人(有条件的也可以组织竞职演讲),并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形式直接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组织班子。新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大会选举结果当场公开。

(四)建章立制

新一届党组织班子产生后,要制订任期内党建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同时,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工作机制,健全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两委工作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政治领导地位。

四、党组织班子组成原则

根据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的组成一般为:

1、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一般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

2、党员人数超过3人但不足7人的党组织,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不设委员;

3、党员人数超过7人,不足50人的党组织,一般设委员3-5人、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4、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党组织,一般设委员5-7人、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5、党员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党组织,一般设委员5-9人、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五、换届选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保质按时完成。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要组织专门力量,集中精力,统筹安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镇、开发区和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具体抓,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选派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党员干部赴村、社区担任党组织换届工作指导人员,做好党组织换届选举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工作。

2、要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要以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把那些政治坚定、发展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作风公道正派、年富力强的同志选配进村和社区领导班子。原则上党组织书记候选人的推荐率必须超过到会推荐人数的半数以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经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集体研究确定后报区委组织部备案。要按照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武发[2006]196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武发[2006]132号)精神,注意改善村和社区领导班子成员结构,村和社区党组织班子中留任的干部原则上男不超过57周岁、女不超过47周岁;新进班子人员的年龄一般男不超过40周岁,女不超过30周岁,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特别要注意选拔30岁左右,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充实班子。同时要注意选拔农村妇女干部,新任党组织书记一般要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3、要严格按章办事,保障党员的民利。换届选举工作要自始至终按照《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选举程序办事。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候选人,由各镇党委、开发区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在普遍考察的基础上,讨论提出建议人选名单。在选举时,以上届委员会的名义,提交全体党员进行酝酿和讨论,并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要向选举人做出认真负责的介绍。在选举委员时,必须实行差额选举,差额比例不低于20%。召开选举大会时,实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选举时要注意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利,体现选举人的意愿。要教育广大党员,坚持党性原则,以党的事业为重,正确行使党员的民利。要注意防止宗教、宗族势力对换届工作的干扰,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严肃处理。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6

根据市委工作安排,开发区党委决定从20*年12月中旬开始至20*年1月底在开发区进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今后三年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确保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和有关法律法规及省、市有关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精神,经开发区党委研究,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以培养选拨一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领头人队伍为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依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选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公认的新一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班子,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镇”战略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遵循原则

开展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必须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原则。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必须在上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换届工作健康有序进行。二是坚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途径和形式,拓宽党员群众参与渠道,倡导公开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级民主选举。三坚持依章依法选举原则。严格执行法定的选举程序和条件,做到程序不减,按章办事。加强开发区干部的业务培训,做到未经培训不上岗,未经培训不转段。坚决防止选举中出现违法违章现象,切实保障党员、选民的民利,保证选举工作的公开公正和依法有效;四是坚持创新创优原则。继续推行村党支部选举“两推一选”制度(即“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荐测评、党内民主选举”),对群众公认度不高、群众不满意的,不能确定为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在条件成熟的村,继续探索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实行村委会竞选对象提前报名制度,对报名参加竞选的对象提前进行公示;要大力推行候选人在选前书面作出创业承诺、责任承诺、廉政承诺和服务承诺,选择具备条件的村,组织开展候选人竞职演说活动,实行多样化的竞选方式,让选民更好地行使选择权。要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一些党支部没有女委员的村,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单独设立妇女委员岗位,落实妇女候选人,实行专职专选。

三、基本要求

(一)、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

1、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办法。具体分三步实施:

(1)推荐产生支委预备候选人。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吸收非党的村委会成员、村经济合作社成员、共青团、妇女、民兵各线负责人、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参加,对新一届支委按2倍于支部委员会职数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推荐时,采用党内、党外二张推荐票,按党内、外分别发票,分别投票,分别计票,二票汇总统计,当场公布的办法。支委会根据推荐得票情况,按2倍于支部委员会职数确定支委预备候选人,并报开发区党委审核批准。如因推荐票相等不能确定预备候选人时,以党内民主推荐结果为准。

(2)确定正式候选人。开发区党委根据支委预备候选人推荐得票结果、支委委员任职条件、评议情况,按照多于支委应选人数20%的差额比例确定正式候选人,党外群众推荐得票少于1/3的原则上不得列为正式候选人。候选人要书面作出创业承诺、责任承诺、廉政承诺和服务承诺,组织条件具备的村党支部开展竞职演说。

(3)党内正式选举。按照《》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①召开党员大会,实行差额选举,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支委;②当选村委会主任的支部委员,符合书记(副书记)任职条件的,按照“宜兼则兼,宜分则分,不搞一刀切”的原则,按程序提名为支部书记(副书记)候选人;③召开支委会选举产生支部书记(副书记),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对一时无合适人选的,则由上级党组织选派得力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

2、继续探索推进党内民主。选择条件具备的村,积极稳妥地开展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内直选、无候选人党内直选、候选人岗位承诺和任职演说。通过党内民主选举,切实把那些觉悟高、有本事、作风好的党员选进村党支部班子。

3、明确村党支部委员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规定如下:

(1)政治素质好。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作风民主。

(2)服务意识强。愿为群众服务,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热情。党员群众信得过、靠得住,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3)团结意识强。具有较强的团结配合意识和大局意识,善于协调各方面力量,作风民主,关系和谐。

(4)工作能力强。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政策法律意识,按照上级党委要求以及村班子联席会议决议履行职责;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实现加快发展有本事、解决困难有办法、化解矛盾有权威。

(5)年龄原则上男不超过60周岁(194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不超过55周岁(195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

除党内有明确规定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宜推荐为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

(1)近三年内曾受党内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2)有严重个人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查处尚未结案的;

(3)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扰乱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道德的;

(4)无正当理由外出时间超过半年以上,且不履行职责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不能提名为支部书记候选人:

(1)支部书记连续两届以上(含两届)未发展党员的;

(2)未推行“三项制度”或“三项制度”考核结果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为“差”的;

(3)侵占集体资产或长期拖欠公款,在群众中影响较差的;在村级集体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问题较多需要整改的。

被推荐人之间存在近亲属或近姻亲关系的(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翁婿、婆媳),只能推荐一人为候选人。

要严肃党内纪律。对无故不参加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活动或有其它各种干扰选举行为的,要加强教育,教育无效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

1、搞好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村委会选举工作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上届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要通过法定程序,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选举委员会建议名单由村党支部提出,人员一般由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团、妇、民兵等组织负责人及会计组成,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

2、搞好村民代表的推选。要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引导村民把素质高、热心村务、在村民中有威信、有一定议事能力的人推选为村民代表。村民代表由村民一般按每10户推选1人或者由村民小组推选产生,人数要适当,以便于议政。村民代表名额分配方式,可以将村民代表名额分配到村民小组,在规模不大、情况复杂的村也可以农户自由组合的村民代表推选方式。要提倡和引导党员依法当选为村民代表。村民代表推选方式,由上一届村民代表会议确定。选举村民代表时同步选举村民小组长。

3、搞好选民登记。选民在户口所在地的村进行资格确认、审核、登记,不能错登、重登、漏登。严格区分居民、村民、选民登记界限,有特殊情况须经村选举委员会研究确定,并在本村具体选举办法作出明确规定。

4、严格委托投票程序和秘密写票处的设立。选举时,应当召开选举大会投票或设立投票站集中投票。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投票场所设立秘密写票处并加强管理;委托投票一般限于户内委托,户外委托要提高门槛,并实行真实性和必要性审查,接受委托不超过三人,户外委托情况须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核并公告。

5、做好村委会成员素质结构的必要引导。要引导选民正确行使权利,真正把那些自觉接受党支部领导,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特别是选准选好村委会主任。要积极鼓励党员按照法定程序,参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努力提高党员在村民委员会中的比例。村民选举委员会在制订本村的选举办法时,可以对候选人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任职资格条件,并对候选人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

四、村两委班子的职数和结构

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从严控制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的名额,每村的干部职数一般3至7人,最多不超过9名。具体职数根据村规模大小确定。提倡两委成员交叉兼职。

要努力提高村班子的整体素质,优化班子结构。村级领导班子成员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要达到40%以上,村党支部书记高中(中专)以上文化达到50%以上,其中大专以上达到15%以上,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每个村两委班子都要有一名妇女干部,原则上要有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

五、方法与步骤

本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从20*年12月中旬开始,20*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1、组织发动、选民登记阶段:时间20*年12月13日至12月23日。主要工作为:(1)召开动员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行政村基本情况。按照联系领导分责任区负责,联村干部具体负责的要求,深入各村开展调查。全面、详细了解各村党员、干部以及村民的思想动态,掌握各村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3)召开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大会,培训选举骨干,统一收缴公章,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换届选举营造良好的氛围;(4)制订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和要点,各村成立选举委员会;(5)推选新一届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6)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村两委换届选举办法;(7)开展选民登记,公布选民名单。本次村委员会选举日确定为20*年2月28日。

2、党支部“两推一选”,村委会竞职对象报名阶段:时间20*年12月24日至20*年1月7日。主要工作为:(1)做好届末村干部述职和民主测评工作。一是召开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就任职期间的思想、工作、学习、廉政等方面,特别是任期创业承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述职,公开评议;二是发放测评表,由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联村干部对村级班子总体情况及班子个人情况进行测评,并上报开发区党委;(2)按照规定程序推选支部委员会候选人;(3)进行党支部选举;(4)组织村委会竞职对象报名。

3、村委会选举阶段:时间20*年1月8日至1月20日。主要工作为:(1)组织竞职对象提前报名,并组织竞选人员进行培训;(2)候选人书面作出创业承诺、责任承诺、廉政承诺和服务承诺,在具备条件的村组织村委会竞选人员进行竞职演说;(3)设立秘密写票处,选民进行集中投票;(4)投票结束后由监票人、计票人进行公开唱票,并将选举结果报告选举委员会予以公布。

4、健全配套组织总结完善阶段:时间20*年1月21日至1月25日。主要工作为:(1)推选村务监督小组,建立健全村级配套组织,指导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2)新一届两委班子作出创业承诺,制订三年工作计划;(3)对新一届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培训,举行授章仪式。

六、切实加强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保障和领导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党委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宣传组、违法违纪查处组、后勤保障组,在开发区党委的领导和市委指导组的指导下,全面开展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负总责,班子成员按联系分工,分别负责各工作责任区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2、明确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对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开发区干部驻村联户制度。每个工作责任区确定二名党政班子成员联系,行政村由联村干部具体负责。建立换届选举考核制度,如果因失职而影响选举顺利进行,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周密制定方案,维护好现场秩序。在投票站现场部署时,要张贴关于维护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秩序公告,党支部、村委会任职条件、选票放大式样等,营造良好的选举氛围。秘密写票处要严格设置,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干扰。投票箱要放在安全醒目的地方,方便群众监督。在投票站现场,要安排好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对破坏选举行为及时制止,确保选举依法有序。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7

按照省市区委统一安排部署,我镇村党组织和第十届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于今年上半年进行换届选举。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村“两委”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推进富民强村的目标,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大力选拔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和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三高三强”型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农业发展、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村和谐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村“两委”换届选举的目标要求是:

1、村“两委”成员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符合“三高三强”标准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成员分别达到70%、50%以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综合素质明显提高。2、村“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45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村“两委”成员比例进一步提高;村党组织成员中妇女成员比例有较大提高,村委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3、村“两委”班子精干高效,村党组织书记依法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比例达到80%以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60%以上。4、村“两委”按期换届率达到100%,一次换届成功率达到100%。5、村级配套组织健全,村干部管理和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科学规范。

二、方法步骤

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从现在开始,到2011年5月底基本结束。这次村“两委”换届,先进行村党组织换届,再开展村委会换届。鼓励和倡导村党组织成员积极参加村委会选举,依法兼任村委会成员或村委会主任。

(一)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方法步骤

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进行。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镇党委成立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进行统一部署。各村党组织成立村换届选举工作小组。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党员群众广泛宣传“两推一选”的意义、指导思想、拟选拔的村党组织成员人数、标准条件和方法步骤,增强党员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镇党委做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培训工作。各村党组织要普遍开展一次以“两委换届我承诺”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全体党员对照党员先进性要求和上级关于严肃换届选举纪律的规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体党员都要按照“双诺、双述、双评”制度的要求,在承诺书中增加“两委”换届不拉票、不贿选、不违法违纪的内容,并在公开栏进行公示。

二是民主推荐阶段。村党组织委员名额根据村人口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一般为3至5人,人口数超过3000人的村,村党组织成员可设7人;村党组织委员职数5人以上的可设1名副书记。推荐分两步进行。(1)群众推荐。召开群众推荐会议,由镇党委派人主持,组织村民或户代表参加。会上,由本届党支部书记代表村党组织进行述职。如由村民会议推荐,一般应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如由户代表推荐,户代表不少于总户数的80%。因各村情况不同,若不能召开村民会议推荐,可采取户代表推荐的方式,要求户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将推荐票投入指定票箱。村民或户代表推荐新一届村党组织成员初步人选,以获得群众推荐票数的多少为基础,达到30%以上赞成票者确定为初步人选,初步人选一般应多于村党组织成员职数1至2人。(2)党员推荐。参会党员人数不少于本村党员总数的80%,会议有效。由党员按照推荐条件进行推荐,以获得党员推荐票数的多少为基础,确定初步候选人,初步候选人一般应多于村党组织成员职数1至2人。党员推荐票达到40%以上的,方能定为初步人选。特殊情况,可由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初步候选人。

三是研究审定阶段。对产生的初步候选人,由镇党委在征求同级纪委意见后,研究审定村党组织委员预备人选,其差额人数不少于应选人数的20%。

四是选举阶段。召开村党员大会,组织党员酝酿讨论镇党委确定的村党组织成员预备候选人,然后进行选举,分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采用候选人数不少于应选人数的20%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二是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正式候选人名单,然后再进行等额正式选举。实行差额预选时,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半数的,方可列为正式候选人。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经征得多数党员同意,也可以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村党组织委员会选举产生书记和副书记。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结果报镇党委审批。

4月5日前,完成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方法步骤

一是宣传发动和组织准备阶段。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标语、公开栏、明白纸等方式深入宣传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宣传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法律程序、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使广大干部群众人人明白,营造人人关心选举、支持选举、参与选举的浓厚氛围,确保选民能够依法行使民利。同时,抓好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组织农业、财政、审计部门完成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财务收支、债权债务、集体资产以及基建项目等进行全面审计,审计结果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前向村民公布。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对村民委员会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排队,特别对在选举中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的村,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预案和工作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案”,确保选举成功。

二是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由村党组织主持。其成员经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由5至9人单数组成,主任由成员推选产生。提倡按照民主程序将村党组织负责人推选为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工作;接受提名成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应当依法及时终止其资格。

三是做好参加选举村民的登记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做好对参加选举村民的资格审查和登记工作,原则上以户籍为标准进行登记。对外出的选民,应提前告知他们选举安排。对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1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的公民,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予以登记,并出具未参加户籍所在地村委会选举的书面证明,做到不错登、不漏登、不重登。选民的年龄计算以选举日为截止日期。选民名单要在选举日20日前张榜公布。

四是提名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也可由村党组织根据村工作需要和大多数村民的意见提出建议后,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会议,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进行直接提名。对直接提名的候选人进行预选时,过半数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参加投票,选举有效。村委会成员候选人除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应努力达到“三高三强”要求。要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各类经济能人中发现优秀人才。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所在村竞选。预选时要设立投票站、秘密写票处,并推选出监票人、计票人、唱票人。投票结束后,要公开唱票、计票,根据得票多少的顺序,当场公布候选人名单。提名候选人时不实行委托投票,不设立流动票箱。经预选确定的候选人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2至3人。其中,候选人中应当至少有一名妇女,没有妇女候选人的,以得票最多的妇女为候选人。要加强对村委会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村干部队伍。正式候选人确定后,按候选人姓名笔划顺序张榜公布,并在5日内进行正式选举。

五是候选人竞职演讲。全面推行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公开竞职承诺、竞职演讲制度。正式选举前,要引导候选人根据本地“十二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目标,围绕村庄发展和服务群众进行演讲、作出承诺,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候选人承诺内容要分别经镇党委和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核把关,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承诺拒绝协助镇依法开展工作,以及对竞争对手进行人身攻击的内容。

六是精心组织投票选举。组织和动员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到选举大会现场投票,直接行使民利。加强与登记参加选举的外出村民的联系,提高参选率。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每一村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2人,委托投票或者接受委托投票的,应当在选举日的5日前到村民选举委员会办理,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公布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名单。候选人和村民选举委员成员不得接受委托投票。完善秘密写票制度,保证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受干扰地行使民利。从严控制流动票箱的数量和使用范围,确有必要设立的,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并张榜公布。村委会选举要坚持“双过半”的原则,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当选人数不足3人或没有妇女当选的,应在30日内组织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所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选举结束,村民选举委员会需当场公布选举结果,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成立,并及时将选举结果报街镇备案。区民政部门和镇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成立之日起五日内向当选人颁发当选证书。有条件并确有需要的村,可探索引入司法公证程序,对选举全过程进行司法公证。坚持村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村“两委”成员中不得有夫妻、直系血亲或者兄弟姐妹同时任职。

(三)总结完善阶段

一是办理工作交接。自新一届村“两委”成立之日起10内,完成公章、财产财务、档案等交接工作。主动做好离任或落选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

二是健全工作机构。及时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明确内部分工,健全完善党务制度,合理划分党小组;村委会选举结束10日内依法推选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下属委员会等组织,提倡村“两委”成员依法兼任村委会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级配套组织负责人,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建立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落实以“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确保新一届村民委员会能规范有序开展工作。其中,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成员数为5-7人,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

三是搞好总结验收。村“两委”要填写有关统计报表,撰写换届工作总结报告,做好材料立卷归档等工作。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将对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四是组织村干部培训。换届选举结束后,要尽快组织新当选的村“两委”会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区集中培训,其他成员由镇组织集中培训。

三、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强,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各级要高度重视,把换届选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全镇村“两委”换届平稳顺利、健康有序进行。

(一)落实领导责任。成立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办事处总支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全力以赴靠上指导。建立换届选举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未能按时完成换届选举任务或引发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协作配合。镇党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村“两委”换届工作。民政部门负责抓好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农业、财政和审计部门做好换届前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财政部门落实好换届选举必需的工作经费,纪检监察、宣传、政法、、司法、共青团、妇联等机关和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

(三)强化分类指导。开展调查摸底,做好对现任村干部的考核、测评和审计工作,逐村分析村情选情,坚持成熟一个、选举一个。对重点村、难点村,要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确定镇领导干部联系,选派工作组驻村指导,限期完成换届选举。对治安混乱、选情复杂的村,司法、公安等部门要提前介入,为换届创造有利条件。

(四)搞好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横幅、召开群众大会、上门宣传、印发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基本程序、资格条件和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宣传换届选举中涌现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密切关注舆情、网情的动向和变化,健全应对机制,防止恶意炒作换届选举的负面新闻、不实信息和突发事件。

四、形成风清气正的村“两委”换届环境

(一)严肃换届工作纪律。细化换届程序、规定和纪律要求,采取广播、报纸、公开栏、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参加选举的党员和村民人人皆知。结合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村级党组织换届前,普遍召开一次严肃换届纪律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农村党员、参与竞选人员等开展“换届我承诺”活动,对规范自己言行、严守换届纪律、公平阳光竞争作出承诺,向党员和全体村民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全面推行镇党委和参与竞争人员集体谈话制度,引导他们采取合法、正当方式,公平公正有序参与竞争。镇要向每个村派驻换届工作指导员。切实做到换届政策纪律知晓率不高的、参选人员公开承诺不认真的、镇党委没进行集体谈话的、换届工作指导员没到位的、选情复杂不能确保换届选举有序进行的,不得正式启动换届工作。机关党员干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二)完善防范监督措施。采取设立选举监督工作小组,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担任监督员等措施,健全选举监督体系,加强对换届选举全过程监督。对村党组织委员、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村“两委”成员候选人提名、候选人公开竞争、投票选举等选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由选委会和参与竞争人员“全程签字”认可。镇加强对换届工作指导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政策培训,监督他们严格依法依规指导换届工作。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8

我受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委托,现就《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草案)》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两个办法修订的必要性

我省市场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民主政治特别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迅速。1999年《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公布施行,既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又在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过程中,激发了新农村建设的活力,繁荣了农村经济。

这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遇到一些新情况。尤其是适应加强社会管理的新形势,如何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基础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对村民自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了村民委员会选举和罢免程序,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工作机制,对村民自治制度作了一些新的规定和要求。

我省村民自治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最近10多年的实践,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和创新,积累了一些具有浙江特色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2010年年末至2011年年初进行的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完善选举方式、规范选举程序、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成员素质等方面,作了许多总结、创新,成效明显,对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其中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应当上升为法规规定,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村民自治实践工作。

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新要求,进一步总结规范我省村民自治各项工作制度,夯实基层政权建设,调动农村群众参与基层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修订两个办法是必要的。

二、两个办法的修订过程

2010年10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以后,内司委就启动了我省两个办法的修订工作。

结合常委会2011年5月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情况的报告,从2010年9月到2011年5月,内司委全程参与了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前期调研、试点指导和面上铺开督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掌握村民自治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了解原来两个办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参与新政策的研究制定并进行法律把关,为新举措新做法上升为法规规定做好基础性工作。

2011年6月,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安排,省民政厅完成了两个办法修订稿的代拟工作。内司委及时成立了修订草案起草小组,通过调研,确立了修订工作的“三项原则”:一是既要符合上位法的要求,更要突出浙江特色。二是既要体现对村民自治的规范引导,更要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三是既要有指导性,更要有可操作性。着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基层开展具体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在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起草小组进一步总结我省实践,同时参考借鉴广东、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海南等兄弟省的经验,多次与省民政厅研究讨论,7月底形成了修订草案初稿。8月,送省级有关部门和11个设区的市、90个县(市、区)人大书面征求意见,收到反馈意见800多条。汇总梳理意见后,又有针对性地征求了三个层面的意见:一是召开省级有关部门座谈会,与省纪委、省委组织部、民政厅、农业厅、财政厅、司法厅、省妇联等部门,就村民自治中各部门职责,村民委员会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界定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二是赴温州、台州等地,与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就组织指导工作中的政策、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三是赴基层与乡镇选举工作人员、村干部、村民代表,面对面进行交谈,讨论一些具体做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后,起草小组反复研究修改,就几个关键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协商,达成了共识。法工委派人全程参加了修订草案起草工作。10月31日,内司委召开全体会议对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

三、两个办法修订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一)关于《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草案)》

1.修订草案的体例结构

原办法没有设章,共22条。近些年,我省村民自治实践发展较快、内容丰富,为充分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位一体”自治制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修订草案设了七章,共47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第三章“民主决策”,第四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五章“农村社区建设”,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民主选举部分由《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

2.村民委员会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界定

目前,农村主要有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等组织。村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级民主监督组织。村经济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合作经营的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处理好村民委员会与其他三个组织的关系,实现职责分工、协调配合的目的,是修订草案起草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村民委员会与村党组织的关系。村党组织怎样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村民委员会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村民自治,有的地方在认识上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为此,修订草案第四条规定,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一方面要“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另一方面要“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利。”这样规定,既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障了村民自治权利。

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的关系。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省人大常委会1992年已制定《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作用明显,全省农村100%建立了村经济合作社。多数意见认为,村民委员会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组织者,村经济合作社是集体经济的具体经营者。为此,修订草案第八条对村民委员会经济职责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原则性规定,涉及具体经济事务则与《村经社组织条例》进行衔接,第十六条明确,法律和《村经社组织条例》对讨论决定集体经济组织财产和成员权益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村民委员会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关系。这几年,为进一步制约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不作为、滥作为,加强村务监督,提高村级财务透明度,我省总结武义县后陈村的探索经验,率先在全国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也采纳了我省的有效做法,建立了村务监督制度。鉴于我省这项工作起步早,制度健全,条件成熟,修订草案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三条,从村务监督委员会组成、职责到成员推选、职务终止进行了全面规定,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正常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3.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和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为充分发挥这两个决策机构的重要作用,修订草案主要作了以下完善:

充实调整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事项。修订草案第十六条明确了涉及村民利益,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十项内容,并规定了村民会议可以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同时,补充完善了村民会议的组成、召集、召开、表决程序。

细化村民代表会议的组成和议事程序。鉴于基层反映村民会议难以召开,为保证制度效能,修订草案在提高村民代表会议质量上作了相应规定。一方面是关于村民代表会议组成,修订草案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三条,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组成结构,提出村民代表的素质和履职要求,明确村民代表的产生和退出程序。尤其是为了进一步体现代表的广泛性和决策的民主性,针对一些地方反映目前村民代表人数较少的情况,提高了村民代表人数的最低限额,将原办法的规定,人口不足五百人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二十人;人口在五百人以上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三十人,改为“人数不足五百人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三十人;人数在五百人以上不足一千人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四十人;人数在一千人以上的村,村民代表人数不少于五十人”。另一方面,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进一步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议事程序。这些都增强了村民代表会议作为常用决策形式的实效性。

4.农村社区建设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要求,但是对农村社区建设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从我省近年来的实际探索情况看,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社区不是一级组织,而是一个空间区域概念,由一定的地域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此,修订草案专设“农村社区建设”一章,要求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发展农村社区居民自治的需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明确农村社区的职能定位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保障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等,为推动我省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初步的法律依据。

5.法律责任

目前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有些村民委员会和村干部往往不经民主决策程序,擅自决定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利用职权侵害村集体及村民合法权益;另一种是基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随意干涉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为此,修订草案专设“法律责任”一章,对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不依法履职、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指导村民自治的法律后果,作了相应规定。

此外,针对我省广大农村已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情况,对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服务村民自治作了明确,要求日常决策和管理工作中重视法律顾问的参与。

(二)关于《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草案)》

1.选民登记

针对目前农村人口因外出务工就业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普遍性现象,修订草案第十二条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分别明确了“户在人在”、“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等三种情况的选民登记,尤其为保障外来人员的民利和鼓励大学生村官、村务聘用人员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工作,规定“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或者在本村从事村务工作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其参加选举的公民”应当进行登记,列入选民名单。

2.自荐直选

为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方式,保证民主选举质量,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将我省以往一些地方探索实行的“海选”规范为无候选人的“自荐直选”。改以往无目标的海选为有组织的直选,即组织村民自荐报名参选,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据统计,全省88.4%的村采用了自荐直选,效果比较好,既符合当前我省基层民主发展趋势,又保证了当选村干部的素质。为此,修订草案将自荐直选列为选举方式之一,对村民自荐报名、自荐人产生和公布作了相应规定。

3.候选人、自荐人具体条件要求

一直以来,基层群众对法律法规明确村干部的素质要求呼声很高,因此,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提名村委会候选人作了提倡性要求。为搞好我省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省换届选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候选人、自荐人条件,引导各村写入村选举办法,作为选举依据。这种做法,对防止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人选为村干部,成效明显。为此,修订草案第十四条第一款正面提出候选人、自荐人应当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二款规定,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可以提出候选人、自荐人的具体条件要求和审查程序,村选举办法应当明确这一具体条件要求和审查程序。

4.委托投票

委托投票的初衷是解决外出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问题,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委托投票在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情况,甚至为贿选所利用。所以,修订草案第二十四条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新增了委托人和受委托人关系的限制性规定,并具体明确了选民可以书面委托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亲属代为投票,并且受委托人应当是除候选人、自荐人外的本村选民。

5.流动票箱

流动票箱容易发生监管漏洞,选民意见较多。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针对此种情况,规定一般不设流动票箱,确需设立的,必须经乡镇(街道)批准同意,并公布使用情况。这个做法得到了较好贯彻,一些地方全部取消了流动票箱,选民投票积极性未受影响。为此,修订草案第二十三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召开选举大会投票或者设立中心投票会场和若干投票站集中投票是基本形式,确需设立流动票箱的,要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批准同意,并公告使用流动票箱投票的选民名单和监票人名单。

6.妇女选举权利保障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为了落实上位法要求,保障妇女民利,修订草案对我省妇女委员“专职专选”的做法依法作了规范,在第二十条规定,“选票应当单列妇女委员职位”,第二十九条规定,“已选出的村民委员会成员中没有妇女成员的,另行选举时继续单列妇女委员职位进行投票选举。”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9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部署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去年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年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粤办发[*]20号);*年1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年1月15日,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下面,我就结合我县实际,对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及一些具体问题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从*年1月开始,至6月底结束。上届因故推迟换届选举的棉洋镇平安村、黎洞村“两委”,至*年6月30日前任期满一年半,按省要求,在*年上半年一并进行换届选举。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进行。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政治性和政策性强,一定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历届换届选举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也是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加强党的领导是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扬民主是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严格依法办事是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法制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认真实施,确保通过换届选出党组织信任、群众拥护的村、社区“两委”班子。

(二)以促进城乡发展与和谐稳定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换届选举工作。要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放在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去部署,切实把促进城乡发展与和谐稳定放在首位,稳步推进换届选举。不能因换届选举而延缓发展,不能因换届选举产生新的隐患和矛盾,防止和杜绝一切不利于基层稳定的问题发生。各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查研究,逐一分析排查,深入了解和掌握各村、社区“两委”班子现状、干部威信、民风民情、党员群众对“两委”人选的认可程度、群众思想动态等情况。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吃透选情民意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逐一制定和落实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一居一策,成熟一个选举一个。群众基础好、民主意识强、条件成熟的村和社区先进行选举;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村和社区要加强指导,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换届选举成功;对少数情况特别复杂的重点村、难点村,各镇党委、政府要集中力量,想方设法破难攻坚,先进行整顿,待条件成熟后再组织选举,以免引发矛盾,影响稳定。县委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抓得较紧,在去年7月份就着手部署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前期准备工作,各镇党委能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周密安排,组织专门力量,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前期工作。特别是大部分镇对排查出来的存在相对突出问题村(全县共排查出45个相对突出问题村),都能进行分类排队,弄清症结所在,抓住问题实质,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领导责任,集中精力抓好整改,为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县的做法得到市委领导的肯定。各镇要继续发扬一抓到底的工作精神,鼓足干劲,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研究分析,把影响村级组织换届的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把情况摸得更准一些,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总之,各镇要把各项准备工作做深、做细,确保选举一个,成功一个。

(三)进一步提高交叉任职比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高“两委”交叉任职比例,不仅有利于减少两委干部职数,减轻基层负担,而且有利于理顺“两委”关系,增强班子整体效能。市委要求在上一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达到85.1%(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占86.1%)的基础上,这次换届选举要进一步提高比例。我县上届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任职率为93%,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平均比例86.1%),但“两委”交叉任职率仅为82%,低于全市平均比例(全市为85.1%),个别镇如双华、棉洋等镇,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分别为64%、72%,明显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对此,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力争达到全县平均比例。其他镇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今年村、社区“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提倡“两委”干部和党员依法当选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

(四)全面推行村、社区“两委”干部承诺制。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基层办《关于在村、社区“两委”干部中推行承诺制的通知》要求,今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要全面推行“两委”干部承诺制。县委组织部对此进行了转发(华委组[*]3号)《通知》明确规定了在村、社区“两委”干部中推行承诺制的指导思想、承诺的主体和客体、承诺的基本原则、承诺的内容、承诺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承诺的保障激励机制及承诺的有关要求。各镇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在选举前认真组织镇干部和村、社区“两委”干部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在选举过程中和新一届“两委”到任后全面推行承诺制。要通过推行承诺制,让村、社区“两委”干部向广大党员群众和社会公开承诺,强化村、社区“两委”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县督导组在督查换届选举工作时应把推行承诺制作为其中一项内容一并检查。

二、切实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

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是在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进行。这既有利于提高村、社区“两委”交叉任职比例,也有利于党组织领导班子享有更广泛更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应注重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选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高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切实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在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村、社区党组织是城乡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与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各镇党委、政府要支持和保障村、社区党组织有效行使职权和充分发挥作用。村、社区党组织要率先垂范,按照的要求,认真做好自身的换届选举工作。同时,要认清地位,牢记使命,依照法律法规,加强对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领导选举委员会的推选工作,把群众威信较高、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群众推荐进入选举委员会,掌握选举工作主动权;要切实把好选举工作“三关”:一是要坚持任职标准,充分尊重民意,把好候选人提名关;二是要广泛动员组织选民依法参加投票选举,把好选举大会的组织关;三是要加强对换届选举过程的监督,对选举中出现的破坏和妨碍选举、黑恶势力逼选、贿选拉票、宗族宗派非组织活动等现象要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把好监督关。

(二)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继续实行“两推一选”。“两推一选”是党组织领导成员分别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镇党委组织考察后确定候选人,再按照规定进行党内选举。在上一届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我县全面实行“两推一选”,顺利选出了党委、党员和群众满意的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反映很好。在这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要进一步完善“两推一选”,通过党内推荐和群众推荐的方式,把那些有事业心、年富力强、公道正派、群众呼声高、在村里有威望的党员确定为候选人、选进班子。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注重选拔那些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愿意为群众服务、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经济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要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对于党员和群众不信任、不支持、不推荐的,民意不行的,不能列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对于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村,可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或者从镇机关事业单位下派后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三)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全面实行“三推一评一选”。省、市对这次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对候选人提名方式和选举办法作了改进,即在提名环节实行“三推一评”,通过组织提名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个人自我推荐和民主测评产生候选人,其中民主测评候选人的群众人数掌握在50人左右;在选举环节,社区党支部实行“双直选”,即由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支部委员,并由党员大会直接等额选举支部正、副书记。各镇要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完善选举办法,确保按照“三推一评一选”顺利选出社区党组织班子。要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宣传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做好选举事项的公示公开工作,激发广大社区党员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发动他们珍惜和行使民利,积极推荐和评议社区党组织班子候选人,提高选举的参选率和投票率。要按照党的*大关于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范围的要求,加强指导,积极稳妥地做好社区党支部的“双直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把好候选人提名关,确保通过党员大会差额选举,把善于组织群众、热心服务群众、熟悉党务工作和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党员选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

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有关操作规程,县委组织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年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华委组[*]5号)文件,各镇党委要认真贯彻执行。

三、精心组织,依法依规,分阶段组织实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我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从*年1月开始至6月15日前结束。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在5月20日前结束,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在6月15日前结束。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时间从*年1月至2月20日。主要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和工作机构。县成立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镇要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组织指导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为村、社区“两委”选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调查摸底,制定工作方案。今年我县将按照市委要求,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这是推进固本强基工作,关心基层干部,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可能使换届选举过程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增加工作难度。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各镇要按照华委办[*]64号《关于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辖区各村、社区人口、户数、村民(居民)小组数和家族、宗族、派别等基本情况以及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尤其对在选举中可能成为难点村的情况,要及早研究分析,做好预案。在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辖区选情动态的基础上,各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做好村(居)委会成员的离任审计和民主评议工作。各镇党委、政府要按照去年县的部署要求,加强指导,组织专业的审计队伍,对现任村(居)委会成员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集体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经村(居)民会议或代表会议审查后张榜公布,并组织党员、村(居)民对“两委”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四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镇、村(居)要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村、社区“两委”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村(居)民自治政策,使选举的目的、意义、方法与操作规程家喻户晓,教育选民树立正确的选举观,正确行使民利,引导村(居)民珍惜民利,积极参加选举。五是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各镇、村、社区要分别组织选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选举操作规程以及中央和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规定,提高选举工作骨干的法律意识和指导换届选举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二)实施阶段。时间从*年2月21日至6月15日。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工作:一是把好选举委员会的选举环节。村、社区选举委员会对换届选举工作十分关键。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会议投票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实行直接选举或户代表选举的,选举委员会的选举与村民选举委员会相同。社区居委会实行代表选举的,选举委员会由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村、社区选举委员会选举以得票多少顺序确认当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委派。村、社区党组织、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在村、社区选举委员会选举前提出建议名单,引导村民、居民把懂政策法规、熟悉选举工作、公道正派的村民、居民选入选举委成员中来。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村、社区选举委员会予以罢免。二是把好选民登记环节。以户籍所在地为原则,做到不错、不重、不漏,并于选举日前20日以村民、居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布,发放选民证。对外出的选民,选举委员会应作出书面通知,凡声明不参加选举投票的,不计算在本届有效选民数内。对选民资格有争议,可以申请司法裁决,也可以通过村民、居民会议表决确定。三是把好直接提名候选人环节。选举村委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以保证村民的直接提名权。候选人名单由村民选举委员会资格审查后,按得票多少顺序确定,并在选举日5日前公布。四是把好投票选举环节。要做好选举日的投票工作,保证村民、居民的投票权。要依法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投票选举,人口多、居住分散的村、社区,可采取中心投票会场和分设投票站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投票,投票会场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要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范围,确需使用流动票箱的,由村民、居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县民政局备案。需委托投票的,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3人。选举结束后,必须当场开票、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计算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当选的“两个过半”,以本届有效选民数为准。当选人资格经过审查的,应当场发给当选证。此外,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各镇应大力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

(三)工作交接和建章立制阶段。时间从*年4月10日至6月22日。主要工作:一是做好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交接。在新一届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后的7天内,在镇人民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村民、居民选举委员会召开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新老班子交接工作会议,完成公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集体财物账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债务及其他遗留问题的交接手续。对拒绝移交或无故拖延移交的,村、社区党组织、镇党委、政府及换届选举督查组应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改正。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组成后,应在7天内召开新老班子成员交接工作会议,宣布分工,移交印章、党费、资料档案等。二是切实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在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镇党委、政府要及时做好落选人员和不再连任的原“两委”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去留。三是健全村民、居民自治的下属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新一届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要及时健全其属下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妇女儿童等委员会。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社区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村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民、居民会议制度、村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村、社区工作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四)验收与总结阶段。时间从*年6月25日至7月20日。换届选举结束后,各镇要及时进行总结,按照有关要求填写选举情况统计表,写出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报告,做好选举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各镇要对所辖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选举情况组织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过程中,要对照法律法规做好纠错补缺工作,妥善处理选举中出现的问题。镇全面检查验收村、社区,县将逐个检查验收镇,并对村、社区进行抽查。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由下而上地进行总结,各镇要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写好书面总结材料,于*年7月底前分别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

四、需要认真把握好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关于选举过程中的问题

1、关于健全和完善村的选举实施工作方案的问题。县、镇民政部门要指导村民选举委员会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对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具体事项,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补充规定,并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内容应包括:选举日、选举地点、选举工作人员、选民资格确定、选民名单公布、选举方式规定、委托投票方式、秘密写票间设立、写票和投票规则、候选人任职条件、提名程序、投票程序、中心会场、投票站的设置、工作移交、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选举方式等。

2、关于规范“二合一”选举的问题。今年村民、居民委员会选举可以继续推广“二合一”选举方式,但要进一步进行规范。凡采用“二合一”选举方式的,一要经村民、居民会议或村民、居民代表会议事先表决通过并公告;二要事先认真开展竞选活动,使广大选民熟悉、了解参选人,增强一次选举成功的机率;三是提名投票大会要严格按照选举大会的规定办理。对选民意见分歧较大的村不宜使用“二合一”选举办法。

3、关于规范竞选活动的问题。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通知》中已对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活动作出了规定,各镇、村要按照通知要求,正确引导和进一步规范竞选活动,营造公平的竞选环境,确保竞选者在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竞选。凡采用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民选举委员会从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提名、名单正式公布时开始,到投票选举日之前,要认真组织候选人的竞选,组织正式候选人与村民见面,进行竞选演说,公布竞选材料,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凡采用“二合一”选举的,从公布选民名单开始,组织报名参选或有意竞选村委会成员的人选开展竞选活动。正式候选人或其他有意参选的村民在宣传和介绍自己时要实事求是,不能诋毁、抨击他人,发表治村演讲,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投票选举日应当停止竞选活动。同时,允许有意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村民在村的范围内进行自主竞选,在召开选举或提名选举大会前,可以在村民选举委员会指定地点或村中公共场所张贴有关竞选的文字材料,可以到村民家中或其他场合会见选民。禁止正式候选人或有意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村民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方式竞选,防止宗族和恶势力操纵竞选。社区居民委员会候选人的竞选活动可以参照执行。

4、关于社区非户籍常住人口选民登记的问题。非户籍常住人口原则上不登记,需登记的必须经户代表会议决定,并要由户籍所在地出具本人未登记证明。

(二)关于审计的问题。村、社区财务审计和村(居)干部的离任审计是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前提和基础。各镇在去年10月底前完成了村(居)级经济审计的基础上,要继续加大力度,抓好*年11月至*年1月的村(居)财务审计和村(居)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公布审计结果,并经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村(居)民对审计结果有争议,可提议召开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定是否请有资质的会计、审计事务所(公司)进行财务审计(清理)。

(三)关于做好换届选举的来信来访问题。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一定要认真对待,热情接访,属哪一级负责的则由哪一级负责,应由哪一个部门调处的则由哪一个部门调处,绝不可推诿扯皮,影响换届选举。

(四)关于村、社区“两委”中妇女和年轻干部配备问题。村、社区“两委”干部中起码要有一名妇女干部、一名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年龄要求原则上掌握在35周岁左右。

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篇10

关键词:乡镇;党委;直接选举;改革;党内民主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1-0070-05

现行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乡镇党委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500名党员以上或者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可召开党代会选举产生;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的候选人由上届党委提名,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由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也就是说,党员(或党代表)选举产生委员,由委员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在以往的乡镇党委选举中,上级党委在选定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的候选人问题上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享有最终的决定权。虽然在选定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时。也找来有关党员群众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但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人事考察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选人用人机制的主要支点是能够较好体现上级党组织的用人意图。

一、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深度推进。民众的参与热情逐步被唤起,民众参与的程度不断加深。执政党对以“公开选拔”为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动,使得基层干部选拔使用中采用以民意为基础的竞争性选举机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是从制度需求还是从制度供给的层面来看,乡镇党委选举方式的改革都势在必行。这是由基层社会的深层变革决定的。

第一,村民自治的深入实践为乡镇党员选举方式改革奠定了群众基础。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村民自治到了9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以正式法的形式颁行全国,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的试行期,村民自治也由此进入快车道。广大村民群众经过十几年的农村选举洗礼,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不仅熟悉了有关的选举程序,增强了选举意识,而且政治参与的技能和经验大为提高,这就为基层民主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二,农村党支部“两票制”的广泛推行为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提供了范式和动力。“两票”指信任票(有些地方称之为提名票)和选举票。具体来说,首先由全体选民对村党支部所有党员投信任票,只有过半数信任票的党员才有资格成为村支委的候选人。然后根据信任票的多少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候选人。最后由村党支部全体党员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支部。这种做法加大了村民以投票的形式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力度,扩大了农村党支部在乡村社区内的民意基础,相应拓宽了党支部在农村社区政治生活中领导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与此同时也使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直接性、群众性、竞争性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村民群众在行使农村党支部信任票或推荐票的同时,希望有更多的权利参加乡镇党组织选举。许多村民在接受笔者的调查时说,既然让我们选村里的干部,为何不让我们参与乡镇干部的选举。这种呼声成为一些地方进行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的社会压力。

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变革使原有的乡镇党委选任方式的合理性受到挑战。原有的乡镇党委选任方式受到基层党员以及新兴农村政治精英要求公平、公正进行选举的压力。对于基层党员来说。他们希望更深入地介入乡镇党委的选举过程中,他们迫切要求参与乡镇党委候选人的最初提名,以及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等环节,而不愿意仅仅充当“表决机器”的角色。对于候选人来说,在乡镇党委差额选举过程中,一些被上级组织定为“陪选”角色的候选人出于面子、地位、利益等方面的考虑,越来越多地要求有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另外,多年村民自治实践产生出来的政治精英人物,有的已经不再满足在村级政治中发挥作用,希望能在更高一级的政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按以往惯例,他们只能通过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人事考察、资格审查等程序才能进入乡镇政治视域。现在他们要求有另外一种选择,即通过选民的选票进入乡镇政治舞台。

第四。执政党倡导的以“公开选拔”为重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推动着乡镇党委选举方式的改革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党开始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作为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的重点。改革中注重公开选拔。引入竞争机制,引入可量化的民意评价体制,使选拔上来的党政领导人有更大的民意基础。这种可量化的民意评价活动就是由基层群众对干部进行民意测评,获得民意测评票多者才能“入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普遍推行,为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乡镇党委选举方式的关键环节

在目前开展的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的若干实践中,有两个环节至关重要。一是候选人如何产生确定,是由上级党委提名确定,还是由基层群众提名、通过选举确定,或是由基层群众与上级党委结合起来确定。二是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的人选由党员直接选举,还是由委员会产生。如果是后者,乡镇党委选举就是由两次选举产生,一次是党员选委员,一次是党员选书记、副书记。在500人以上或者党员居住分散的乡镇,还要再进行一次选举,即党员选党代表,由党代表再选委员。显然,这种多层级间接选举往往使党员民主意愿得不到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各地推行的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的案例,基本上是在这两个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

(一)候选人的产生确定

在整个选举过程中,候选人产生、确定环节十分关键。这是因为候选人一旦确定,选举结果基本上就确定了,由票箱里产生的非正式候选人当选的情况极为罕见。一般来说,在产生初步候选人环节中,有的是公开报名、自我推荐,有的是党员群众提名或“海推”,这个环节突破了过去单一由上级党组织提名的做法;在确定正式候选人环节中,有的是采取推荐会票决或预选的方式,有的是县委的全委会、常委会票决的方式。有三个案例:第一个例子,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于2003年举行的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在公开推荐、资格审查的基础上,新都区召开由党员、群众代表和其他方面代表参加的推荐大会,参选人员围绕任期目标进行个人陈述、演讲答辩,接受党员、群众提问。然后进行推荐投票,按得票多少确定考察对象。第二个例子,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于2004年8月在飞仙关镇和凤禾乡进行的“两推两述一选”。“第一推”是18岁以上的群众推荐,按得票多少确定前几名为初步候选人:“第二推”是在群众推荐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由县委的全委会票决正职候选人,常委会票决副职候选人。这种办法拓宽了候选人推荐产生的范围,实现了从单向选择向个人竞选、双向选择转变,实现了群众意愿、组织意图、党员意

愿的有机结合,即通过群众投推荐票实现群众意愿;县委通过制定程序和方案实现组织意图:党员大会直选实现了党员意图。第三个例子。云南红河州泸西县2004年7~8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乡镇党委班子的直接选举。其中候选人的产生、确定,各乡镇采取“两推”办法推荐初步候选人,即“一推”是在党内以党总支为单位组织党员民主推荐,另“一推”是在党外由群众30人以上自由联名推荐。在此基础上由乡镇选举委员会对推荐出的党委班子成员初步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最后在党群联席会上候选人进行竞职演说由与会人员票决产生正式候选人。这三个案例都是改变了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和确认方式,将可量化的民意引入到候选人的提名过程。当地党委对获得民意推荐票较多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通过法定程序将得民众推荐票数最高的候选人向同级党代会或党员大会推荐。表明民意开始起决定性作用。

(二)党委书记、副书记的产生

在基层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过程中、不少地方都采取了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由党员或党代表直接选举产生的方式,充分反映了基层党员的民主意愿。以四川省平昌县于2001年进行的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为例,在候选人产生确定后举行正式选举,在选举时,要求有4/5以上的党员参加,实行“三轮选”:第一轮选举党委书记,落选者参加副书记选举:第二轮选举党委副书记,落选者参加委员选举;第三轮选举党委委员。当选的党委书记、副书记直接确定为党委委员,不再参加委员选举。另外,四川成都的新都区、四川雅安的芦山县、湖北京山县的杨集镇、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江苏宿迁宿豫区、云南红河州泸西县等地在进行乡镇党委选举时多是采取了党员(或党代表)直接选举产生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的办法。上述地区的创新举动突破了现行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即要求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选举产生这样的规定,是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的重要创新。

三、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的效果

截至2005年10月,全国一共有13个省的217个乡镇开展了“公推直选”的试点。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选举制度改革,解决了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权力本质的合法性问题。自己报名,群众推荐,以票决的形式确定正式候选人。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做法,实现了群众意愿和组织意愿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在正式选举日,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由全体党员直选产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党员的意愿,这种改革与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大的精神是一致的,其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政热情。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如何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前党内民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利”。原来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虽然也考察党员群众对候选人的评价意见,但如果多数候选人是由上届党委或上级党委提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在党内基层选举的问题上参与度不高,缺乏主体性。但目前进行的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将党员群众的意见进行了定量化的处理,鼓励党员群众投推荐票,并且将党员群众的推荐票直接作为正式候选人确定的决定性依据,这就大大提升了党员参与党内基层选举的政治热情,使党员群众认为自己的一票不再无足轻重,从而激励党员群众认真行使他们的民主选举权。

其次,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将重塑执政党在农村基层的合法性基础。按照原来的乡镇党委选举方式,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多是县委提出考察名单,然后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从初步候选人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党员群众虽在整个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但都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来说,当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发生冲突时,往往会优先考虑上级党组织的意图。而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将基层党员群众的意志纳入进来,并且将党员群众的民意推荐票作为是否“入围”的第一道门槛之后。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权力来源或者说合法性基础就多元化了,既来自上级党组织的认可(如果得不到上级党组织支持,他们也很难成为下一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候选人),又来自基层党员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因为目前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的通常做法是从党员群众推荐的名单中进行再选择,而不是撇开党员群众推荐的名单而“另起炉灶”再拿出一个候选人名单)。这样一来,党在农村基层的合法性基础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乡镇党委执政权力的来源由过去单一的来自上级党组织的授权,发展为党员意图、群众意图和组织意图的多元有机结合,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进一步推进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的思考

十七大报告在党内基层民主方面有两个重要的突破:一个是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践形式;二是明确提出“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这些突破为进一步推进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深化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将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纳入乡镇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从一些试点地区的做法来看,有的地方将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与乡镇政府选举方式改革“联动推进”,将乡镇党委选举的结果运用于乡镇政府选举之中。比如像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就将当选的乡镇党委书记推荐为乡镇长的候选人。从而实现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党委副书记、委员则兼任乡镇政府的副乡镇长的差额候选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达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增加党政交叉任职”的设想。除此之外,推进乡镇党内民主改革应该与乡镇体制的总体设计联系起来。学术界对于乡镇体制改革基本上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强化乡镇政权建设,改变乡镇政权有责无权、有责无钱的现状,通过财税体制改革,赋予乡镇一级财政权,健全乡镇各部门机构,使乡镇政府切切实实地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这种表述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强化乡镇的作用。第二种意见是弱化乡镇的作用,改乡镇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乡镇长由县政府委派,向县政府负责。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乡镇没有独立财政权。第三种意见就是撤销乡镇政权机构的设置,在乡镇实行自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乡镇的自治性机构。上述三种意见的争论表明,目前的乡镇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应及早作出决定。包括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在内的乡镇党内基层民主必须服从、服务于整个乡镇体制的改革,与乡镇体制改革“合拍”,而不能“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

第二,营造更为宽松的创新环境,通过激励机制增强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的动力。党内基层民主改革

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基层党内外群众,他们有强烈的内在冲动参与这场民主改革,力图通过改革实现自己的提名权、知情权、参与权:二是来自基层干部,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通过这场民主改革扩大自己的民意基础,提高公信力,增强依法执政的意识和水平;三是来自上一级党委或者更上一级党委,尤其是党委书记“一把手”推动党内民主改革的创新意识。这三种动力中应该说基层党内外群众是基础性力量,上级或更上级党委特别是书记“一把手”是主导性力量。基层群众有民主改革的要求和呼声,但如果上级或更上级党委不支持,乡镇党委选举方式改革也不能从基层群众的潜在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强大推动力。这就是所谓的“动力在民、拍板在官”。

从上述改革试点的案例来看,当地党委特别是县委在党中央关于创新的大政方针鼓舞下对基层民主的主导性创新精神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创新有风险。任何一项制度创新都是突破原来的制度规定,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的直选虽然充分反映了基层群众和广大党员的民主意愿,但从党内规章来说,却违反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因为该条例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选举产生,而不是由党员或党代会选举产生,一些制度的创新者甚至还受到打压。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制度创新本身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它需要创新者具备一定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同时也要求我们的执政者,应该以更为宽容的心态看待各地的创新冲动,以更为宽松的改革环境鼓励和促进各地的创新行为。二是对于各地的创新冲动不仅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而且要主动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创新。如何保持县级党委的创新动力,如何激活乡镇党委创新的主动性,如何激发基层党员群众参与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是当前增强基层民主改革动力的核心问题。基层民主改革不能单纯依靠个人的创新理念和冲动,而是要依靠制度来巩固创新的经验性做法,依靠一种机制(主要是激励机制)来维系创新的热情,从而解决基层民主改革的动力问题。比如可以由执政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以课题招标、创新案例评奖等形式,给基层的创新者以正面的积极的激励,从而更好地营造改革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