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54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素质教育;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于学生相对是个难点,面对阅读,学生常处于被动、低效状态。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考察阅读能力的试题往往无所适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阅读的问题,但回顾以往的教学时我们不难有所发现,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缺乏运用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和实际能力,这样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以适应课改的发展形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常常受教师教法的制约和影响。教师在讲授课文时,要考虑传授学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词、句,学生难以理解。常见情况,一是句子结构复杂,学生抓不住主要内容,隐含的一层意思领悟不到;二是句子表面意思浅易显懂,但学生往往一览流过,只见其表,不识其内;三是句中一些词义和词的感彩难辨别,影响学生对句子的正确理解。学生不易弄懂,影响阅读课文的深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传授学法,把理解句子的金钥匙掏给他们。遇到结构复杂、句式冗长的句子,采用简化结构,抓主干,先分层领悟后整体突破的方法理解。遇到词句并不深奥、词义和词的难辨的句子,采用查字典辨词义,横向比较,纵向领悟,体味色彩,分析含义的方法理解。让学生从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句子表现浅显易懂,而内在含义又深刻学生往往又不经意品味的句子时,便要采用“紧扣课文,前后联系,点睛提示,推理领悟”的方法进行。

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强弱、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他对新知识的接受强度。其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阅读课中,教师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字、词、句到段到篇;由浅入深,从能回答问题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能思考“是什么”一类浅层问题,再到能思考“为什么”一类深层问题;由理解课文内容到掌握中心思想再到了解写作特点;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条理性和精确性,最后做到举一反三。培养自学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不强,默读可以留给学生想像的余地。教师要经常提示学生运用扫读、跳读、重点处反复读等方法,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好、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教师要在课堂上精讲巧练,挤出时间来指导学生背诵。背诵是一项艰苦的学习,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背诵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背诵。背诵训练要体现出层次,先要求大多数学生正确背,再要求全班学生正确背,最后要求大多数学生有感情地背,加快背诵速度。背诵时,要教给学生一些技巧,如先分段背诵,再连起来背诵,逐个击破的方法。这样学生背诵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当然也要重视学法的研究与培养。学法主要靠在学习中领悟,而不是靠灌输。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读书的方法,是可取的,这样学生得到的学法更牢固,更灵活,能够用来指导今后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效果,提高阅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在阅读教学法中,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字、词、句、篇的基本要求,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的协调和训练,明确阅读教学的要求和任务,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小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扎扎实实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坚决抛弃重结果轻过程的作法。这首先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航标。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实践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加强理论的学习。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实践时,不要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而把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等作为附属可有可无。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2

关键词:教学 朗读 问题意识

原生态的课堂——求知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求知,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增色添彩,多媒体课件的绚丽变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浓缩了知识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但不可否认的是,让学生应接不暇的同时也遗失了方向。一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教师心中没有把握,学生更是不得而知。一知半解的夹生饭是很难再煮熟的,况且还有好多从不回锅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其对知识的兴趣。”比如语文课中的朗读。

关于“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曾有过不少经验之谈。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苏东坡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有依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挖掘,才能实现文本意义的发生。

首先是多读

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意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教师的全部努力必有益于学生的读,没有读,就没有学生的“悟”。没有“悟”便没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朗读,可以体味作品的意境

比如《桃花源记》,这篇短文陶渊明只用了三百多个字,以浓烈的浪漫色彩,虚构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世外桃源”。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直接读懂这些信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幅安居乐业的生活画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一幅耐人寻味的风俗图画。在这里没有纷争,没有忧伤,桃源百姓平等相待、自食其力、和平恬静、怡然自乐。这里的社会谁去管理呢?再仔细读下来,文中还有着一层更深的信息:原来桃花源是作者空想出来的,这样的理想社会就当时的社会现状是不存在的,尽管他出来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最终的结果,“遂迷,不复得路”,自然“后遂无问津者”。这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有着现实的意义:桃花源隐含着作者的悲哀,是与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2、朗读,可以体验作者的感情

感情是有语气来表达的,语气掌握得好,才能感动人。在朗读训练中应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到作品里面,来体验作者的感情。如何真正深入到作品中,当然离不开朗读。如在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中,作者表达的父子之情。

难道《背影》仅仅是写“父子之爱”的伦理情感?

在儿子看来,“父亲少年在外,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是很不容易的。然而,老境却如此颓唐。“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不远矣”。这段书信流露出对时间、生命的感叹。人生经过许多磨难,人生不易。作家进入了生命的实践意识,在写心中亲情的同时,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流露出对生命的大悟。显然,作家是在努力挖掘对生命,时间意识。

作家在向我们无言的暗示:人生不就像父亲的背影么?少年在外读书的背影——中年肩负责任的背影———走入夕阳的老境颓唐的背影。这不就是人生三步曲么?

如果作家不“追述”“背影”之后父亲的来信,全文只是一个道德伦理的故事。可以说作品仅只处于一个道德伦理的层面。就像朱德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文本一样,也只能是历史文本,不可能成为经典。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记忆中的“背影”人生中(生命)的“背影”。

作家由开始写回忆中的背影,写到生命中的背影。父亲的来信,写出了作家对时间生命的感悟,人生的背影意识。假如作者没有这个“人生的背影”意识,文本叙写的只能是一个平面的背影,这样的作品缺乏感染力,缺乏立体性。

父亲无丰功伟绩,是在平淡中渡过自己的一生。父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符号,情感符号,还是一个人生意义的符号。父亲是操劳一生的代名词,“背影”是生命的背影,人生如背影!

当我们再一次走进父母远去的背影世界,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亲情相拥,血脉相连,还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人生的轮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背影。让我们应思考,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怎样的一个背影!

其次是会读

会读,就是要掌握读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无论是课内课外的东西,先不要提读的具体要求,也不求其又多少理解,先拿来读了再说,伴之以作一点读书笔记,日积月累。朗读的方法有多种:精读,范读,反复读……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朗读不仅能补充讲解某些方面的不足,甚至可以起到讲解所不能起的作用。

1.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节奏意识

例如《变色龙》第八自然段是他对狗的第一次表态,核心是一句话:“把它弄死好了。”这倒不是因为他同情首饰匠,他之所以如此“严厉”地下命令,无非是为了显示一下他的威风。因此,“不错”、“绝不轻易放过”、“好好地教训他一顿”、“马上去办,别拖”这些词语都要适当强调和夸张,读了不可违拗的“官腔”调子。节奏上也要处理成外紧内松:乍一听,好象说话人趾高气扬;实际上,不少句子说得断断续续、上气不接下气,以表明这不过是一个色厉内荏的草包的信口开河而已。

第十自然段开头“席加洛夫将军?”一声发问,把他前面憋足的气一下泄掉了大半。一个“哦”字,一定要读出他“得罪了将军该如何是好”的叫苦不迭的狼狈相。用省略号隔断的脱衣、天热、下雨之类的话题,都是在神志恍惚间的嘟囔,以掩饰自己的窘态,为动脑筋怎么“变色”准备条件。“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是他急中生智抓到的一个转机,要读得分个突出。而从“他怎么会咬着你的?”开始,他恢复了元气,以一种善辩的推理语调,有根有据地想当然地给首饰匠判定了一系列罪名,得出了“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的结论。这段话的节奏要逐渐加快,让他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得意,几乎完全为自己高明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所陶醉。

是的,在朗读中以不同节奏的轻重缓急来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并突出表现人物性格,是朗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2.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有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朗读,同时还应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何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学习,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

有位老师在教杜甫《石壕吏》时,就诗中的一句话:“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个问题:“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到什么信息?”结果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是“交代时间”;有的的回答是“除了交代时间外,还能照应前面的‘暮’字”;有的回答是“交代这件事发生的情景,交代当时的社会环境”。交代时间容易明白,但到底是怎么样的社会背景呢?学生也讲不明白。老师提醒同学:能否将这个“夜”字与“捉人”联系起来思考呢?按常规应该选择白天去捉人,想一想吏为什么要选择“夜”里来捉人呢?学生在体验中逐渐明白:夜晚正是全家团圆的时候,每家每户的男丁们也许劳累了一天,早早地进入了梦乡,此时去捉人,一捉就中。信息处理到此学生可以感悟到吏的残忍——半夜了,就是有个别男丁警醒,茫茫黑夜,又能逃向哪里呢?也许刚刚逃出了虎口,仓促之中,难道没有再次落入狼窝的可能?夜晚吏捉人,捉得多,又捉得准,理解力随“夜”字的透析而提升。有了基本理解,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往深处理解:吏捉那么多人去干什么?请从原文中找依据。学生肯定地回答:去打战,上战场。依据一: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到,二男新战死;依据二: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一家三个男丁都上了战场,二男刚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声长叹,可见战争之残酷。是谁急应河阳役呀?是老妪。老妪上战场能干什么呢?犹得备晨炊。逐层的文本对话,构建了学生深层的理解,同时有了知识的迁移——夜晚本来是去捉男丁的,但因为连年的战争,男丁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早已被捉上战场,生死未卜。留下来的,老翁、老妪、妇女、乳下孙……老弱病残,可是这些吏连老妪都不放过。一个本该温暖的家庭,一个本该温馨的夜晚,却是这么的残忍!一层一层的文本信息处理与转换,学生终于理解了这个“夜”字。正是这个“夜”字描绘着一个心酸的故事,勾画出当时社会背景——政府的腐败,战争的残酷,官吏的残忍,人民生活的艰难。

总之,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在实施新语文课标教材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界同仁再次响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口号,这无疑是一剂良方,如此广大青年一代语文素质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秦文澄;加强朗读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2] 任翠萍,谈朗读教学[J];文化时空;2003年09期

[3] 傅士法,语文朗读教学的方法[J];青年思想家;2001年03期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3

(一)标题

一般地说,案例有两种标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事件的“一阵沉默之后”“哄堂大笑之后”,反映与学生交往行为的“闷葫芦会讲话了”等;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分离出来作为标题,如“拒绝将情感教育强加给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的教学,身体力行,自然渗透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

(二)引言

主要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主题。引言的目的主要有:一是引言可以使读者对案例的事件和主题大致有些了解;二是引言可以起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三)背景

案例中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依托一定的背景。在案例的叙述中,对背景的交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案例中问题解决方法的分析、评判离不开背景,完整地把握事件的原委也离不开背景。

背景的叙述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间接背景和直接背景。在直接背景与间接背景的描述上,一般间接背景在前,略写;直接背景在后,详写。

(四)问题

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论述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展示问题。

(五)问题的解决

问题发现以 后,解决问题就成了重要的一环。这部分内容需要详尽地描述,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会涉及到问题解决后初步成效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案例的主体,切忌把问题解决简单化、表面化。案例之所以与其他文体不同,一个突出 的特点就在于它对事实记叙的详细、对问题解决过程描述的细致。当然,在教学中也会遇到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案例虽然真实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未出现,但可以把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和打算罗列出来,以供读者参考、评论。

(六)反思与讨论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4

一、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过去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接收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而代之以学生自读,教师点拨。由于语文学习是一种无序学习,阅读并没有什么必然的、严谨的主次前后顺序,因此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而且,由于语文课“技能型”的特点,语文也必须自学。只有自学,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但不论是一般方法的指导还是具体问题的解答,都要注重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不能满足于得出一个答案。教师的点拨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在学习了初一语文第四单元多彩四季后,我把描写四季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教师点拨:描写景物要注意抓住号物的特点;描写景物要注意写得有声有色;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描写景物要注意动静结合……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基本上都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而且还发现许多其它的描写方法。这样学生再遇到写景文章,基本上不要老师再多讲,会自己分析了。

二、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应采用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由于不受旁人的影响,由于没有现成的结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的认识往往比较客观;而且,独立思考思维训练强度大,思维能力提高快,能够较快地培养自学能力。所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应鼓励独立思考。但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如果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的阅读往往会陷入迷惘困惑之中。因为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况且学生处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是常有的。因此独立思考必须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集体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发挥课堂学习的集体性的优势。在集体讨论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启智开悟,可以化解独立思考碰到的疑难和障碍,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思维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组织学生讨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来自学生。―般来说,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较容易激发讨论欲望,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当同学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以满足自尊心和好胜心。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围绕教学中心,不一定都切合教学要求,有些问题可能是钻牛角尖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言不及义的。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点拨,概括出符合教学要求、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自读初期,讨论的问题主要由教师提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恰当,创设“愤”“悱”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激起讨论的积极性。

其次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轻易作优劣正误的评判,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给以正面评价。哪怕是极微小的合理成分,都要充分肯定。即使完全错误,也不要直接驳斥,而应从发言的勇气、态度等方面加以鼓励。错误要指出,不能模糊过去,但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恳切,措辞让人容易接受。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尽量淡化“裁判”色彩。这样,课堂气氛平等、民主、融洽,讨论才能顺利进行。

三、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

语文是一种能力构建。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学习语言就必须积累语言,多读多背。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按照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熟读背诵,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因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会深刻起来,最终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有了这个网络系统,就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即语感。有了语感,无论听话还是读书,都能理解其含义,感受其形象,判断其正误,体察其具体应用中的细微差别;有了语感,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遣词造句左右逢源,体味到“神来之笔”、“妙笔生花”的。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记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一是背诵的内容必须典范精粹。可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名篇。现代白话文值得背诵的不多,值得整篇背诵的几乎没有。现代白话文的背诵,内容主要是散见其中的格言警句和一些生动的修辞、描写。背诵古诗文对人的语言训练作用是全方位的,从语辞的典雅到文脉的贯通到思想的睿智,无不浸染熏陶着读者。不过人们易于感觉的还是文字的典雅精练。背诵现代白话文则主要是领悟其哲理,学习其生动性、形象性。二是背诵的方法需要讲究。背诵时不要贪多求快,而是要仔仔细细地读,读懂意思,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真实;阅读;思考;展示

一、真实是语文课堂的生命

语文课要不要讲究真实?当然要!在道理上大家都认同,然而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还是热衷于作秀,搞什么“铺垫”和“彩排”,看上去学生回答问题“头头是道”,教师上课也“得心应手”,实际上,学生不会读书,不懂与文本对话;学生没有情感,没有体验和感悟;教师作秀,学生也作假:有人来观摩就积极踊跃,甚至全班举手,教师自己心里清楚,没有人来听课就各自为政。

作为课改课堂,作秀是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我校课改之初也曾有过迷茫,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因为请过昌乐二中的教师上过几堂指导课,一到讨论环节,全班学生瞬间起立,教室内学生到处走动,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看似学生全情投入,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讨论的永远只是那几个学生,其余的对完答案就在那里讲话。课堂不是为了某种形式而存在,不是为了某个环节而存在。因此,不合乎一中实际情况,某些形式和环节就此从一中课堂告别,还课堂以真实。

二、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

阅读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都要通过阅读来实现,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没有阅读就没有思考的基础,没有阅读就不存在“先学后教”成长的土壤。原来我校的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分析得多,学生感悟得少,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位置,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原来我们教师是逐词逐句翻译,一路讲来,满是流畅,如果教师基本功好,对文章分析到位,不失为一堂扎实的传统语文课,但是很显然,这种病态的语文课堂是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的。现在,我们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课外,每个学生必须背诵指定的100篇名家名作;定时举办高一诗歌背诵大赛,高二经典诵读大赛;桐江文学社读书会。同时,每个学生都备有摘抄本、周记本,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课内,倡导学生关心时事,开展“课前一分钟时事讲评”等活动。课中,不管诗歌、散文还是其他题材文章的教学,都安排阅读环节。自读、范读、齐读,形式多样的读书,让朗朗的读书声成为一中语文课堂的亮点。

三、思考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学习的本质在于思考,思考能使我们原来掌握的知识得到升华,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探究崭新的知识。懒于思考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如果我们不勤于思考,那我们必将一无所获。语文学习同样如此,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中的课堂上,我们努力坚守的原则,那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教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在简单检查预习案后,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读完诗歌之后,你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有别于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的“谈感受”,因为感受的呈现是片面和浅显的,而问题的提出则需要更加深层的阅读和思考。在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我们并没有急于去一一解决,而是提出了自己阅读本文后思考得出的问题,并以这两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真正做到“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而问题的提出当然需要教师在深度阅读文本并潜心思索后才可能得出的感受。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你写《夜宴》这篇文章,你要写哪几个方面?问题简单浅显却可以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李白的那场“盛宴”。

第二个问题是:李白的“夜宴”与常人“宴饮”相比有何不同?从此次“夜宴”中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这个问题的设置突现出了李白的“个性”,也让学生开始思考并认知李白的个性。

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推荐了余光中的诗歌《寻李白》,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李白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原因。

在邵东一中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认知深度也许不够,对问题的设置也许过于单薄,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这始终是我们上课坚守的底线。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四、展示是语文课堂的协奏曲

课堂里,学生是最靓丽的风景。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从学生的素养上可以体现。我们的每堂课,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都在展示,我们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酝酿、积淀展示时的语言,书写他们的个性。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可以从环节设计开始。课前演讲、时评,课中范读、问题解答等都是学生自我的机会,我们不要给学生约束和规定。

像我们教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从上课起,课堂就成为学生的舞台。文章背景资料介绍翔实丰富,学生甚至对美国《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历史背景都做了详细的了解和阐述。诵读时激情澎湃,配上学生自己准备的背景音乐《一人有一个梦想》这首歌,将课文中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而激情四溢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叩击了听者的心弦,并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我们教师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最后抛出的两个问题。文章的分析、总结都是学生自主合作完成。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6

【关键词】熟读背诵;情感共鸣;自主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效率

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结晶,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不管是必修章节,还是选修部分,所选文言文的篇目有所增加,文言文教学成为新课改中重点和难点。考查文言文知识在我省最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也比较大,但考生的得分率远远低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在摸索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课堂的革新中大刀阔斧地前进,现就如何浅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浅谈点滴体会,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熟读背诵,培养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语高度概括了诵读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有熟读背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文意,体味意境,领会情感。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熟读,能增强语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熟读的基础上的背诵,能使学生融汇所学的词汇、句法、和翻译等知识,逐步掌握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熟读到背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课前自主熟读。预习是五步学习法的首要环节,只有充分的预习,才能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譬如:学生在学习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必须认真阅读,并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理解每个字和每句话的意思,疏通文意。但是,难免会遇到以下难懂的问题:秦晋为何围郑?双方的战局到底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单独请烛之武当说客而不请其他人?他在说服秦师过程中的说词有什么高妙之处?晋国君臣的反应又说明了什么?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参与课堂学习时,有利于师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二阶段是课堂引导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范读时不仅要读出文章应有的本色,还要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以利学生读出文章的抑扬顿挫,读出文中蕴含的作者个性,读出文本的意蕴。譬如,我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先自己范读,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变换语调和情态,读出其客之谄,其妾之畏,其妻之爱,读出主人公两次对镜自视的得意、失落以及为国分忧的正直情怀,读出威王虚心听取大臣建议时一个“诺”字的得体与大方。由于点拨恰到好处,学生的朗读卓有成效。

第三阶段是课后朗读背诵。凡是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背诵时,既要联系自己预习时的困惑和课堂疑惑的解决程度,又要进一步反思,不断提高自我审美的体验。再拿《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中的朗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朗诵节奏和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通过课后朗读背诵,能进一步锤炼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更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主旨,深层次体会文中伏笔暗示、处处照应和环环相扣等写作手法之妙用。

二、心里相约,情感共鸣

有些教师常常把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定位在疏通文言字词上,导致文言文课堂教学变成识字课和古汉语知识的研讨课,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务必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够以一种主动积极的姿态进入达到师生互动中去,深挖文本蕴含的情感,并突破教材和教师的束缚,拓宽自己的情感空间,达到情感共鸣。譬如,我在执教李密的《陈情表》一课时,逐步让学生感悟作者自述成长的艰辛、家境的困难,了解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的深情,体验祖母卧病在床的困苦与凄凉,体会作者对祖母的真挚情怀;循循善诱的让学生了解新王朝对他征召的急切,感知作者对英明武帝的忠诚之心,进一步明白作者“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心情;至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一文,也可以让学生在体会人世无常之感、家道败落之痛、内心负疚之情的基础上,再体验阴阳两相隔无限思念的痛苦之情,从而让学生叩响语言之门,唤醒沉睡在文本中的情感乐园,这才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所在。

三、自主研究,合作共享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7

[作者] 婺源县紫阳镇一小  方祗生[内容]一、粗读,尝试练中觅疑学思。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蔡先生的“不可讲”与“不讲”启迪我们,要尽量放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问觅疑学思。具体操作程序是:1.整体感知粗读文。如,教《冬夜杂咏》,在揭示课题后,我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咏’是什么意思?陈毅爷爷在诗中‘咏’了哪些事物,为什么咏这些事物?”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2.激发兴趣尝试练。当学生粗读课文以后,只知道诗人咏了青松、红梅、秋菊这三样事物,而对于“为什么咏这三样事物”,一时语塞时,教师及时简介背景。接着,我出示尝试训练题,鼓励学生自学:①这三样事物各有什么品格特点?划出能表现它们品格特点的关键字词。②读读课后问题,想想哪些是自己可以弄懂的?3.教给方法觅疑难。在学生粗读试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觅疑学思的一般方法。如,教给“生字圈点词画横(),难句底下画‘波浪’()抠词释句分段法,抓准关键读想问(画‘?’)”等学习要领。还可告诉学生,有关内容的问题要从“什么意思”“怎么写”上想,有关中心的就一定是回答“为什么写”的问题等。从而使学生初步具有以课文为例子,从哪学,学什么,从哪儿想,想什么的能力。二、细读,重点练中释疑究思。学生通过试练,得到了一些肤浅的“问号”,多属内容方面的,且通过自读已初步理解了一部分。教师须继续围绕疑难,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分组讨论,相互质疑问难,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热烈的讨论,许多疑问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解决。其步骤是:“汇报试练结果筛选重点疑难分组读思议析记下难点待解”。比如,教学《草地夜行》,当教师把“通过粗读课文,你有哪些困难,需要大家帮助”的问题一提出时,学生纷纷举手,一连提了20多个问题。接着,教师在逐一淘汰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后,把有质量,值得研讨的问题作为重点练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疑点,反复默读重点段落,寻求答案。如:“革命队伍中,老红军为什么有时称‘我’‘小鬼’?”“描写老红军的外貌和插进一段卖帽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天黑了,怎么能说‘吞没了’?”“老红军已知草地到处是深潭,为什么还要背我走?”“都丧命”和“不能都牺牲”怎么理解?“小红军早就一步一挨要人背了,怎么还能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能赶上大部队吗?”“最后一段中有两个‘要记住革命’不是重复了吗?”等。然后,分组议论,共同释疑。如有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的“问号”,则作为悬念留到下一环节完成。三、精读,提高练中排疑诱思。通过两次试练以后,学生困惑所在就是我们的教学难点,需教师的点拨,诱导。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集中而且定向的,他们的求解欲知的学习主动性能得到最佳发挥。教师要努力把握时机,启发学生探究疑难,激发思维,强化训练,以求进入“跳一跳,摘果子”的境界。以教学《草地夜行》为例,谈几点“提高练”“诱导思”的方法。1.置身于语言环境中去感受体验作者的感情。如:“课文中的小红军如果是你,你在那茫茫草海中,对失去老红军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课文,体会自己的感受。2.根据课文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去领悟人物高尚的品质。如:老红军的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是由于(同‘小鬼’一样的饥饿、疲劳);他很早就在斑竹园(卖帽子),是要告诉我们老红军是位(很早参加了革命的好同志);他为背我走(陷入泥潭牺牲了),进一步说明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3.在引读中添加适当的词语去排愤解惑。如(小红军面对着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黑暗笼罩着大地”(等困难,想起老红军牺牲前的嘱咐)“要记住革命……”4.用比较词语含义的方法去理解语言文字。如:“小鬼”与“小同志”,哪一个词更具有爱护之意?把“天黑”比拟成把光亮“吞没”有什么好处?“都丧命”与“不能都牺牲”含着什么不同意思?5.将故事情节作适当延续去深化文章中心。如,以“小红军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以后……”作开头,进行续写。6.以疑发问去体会人物的思想基矗如,老红军明明知道“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就不能再革命了”为何还要背我走?总之,要“紧扣课文中心,精读精彩句段,采用多种手段,诱思深悟所以,”努力把“读练思”落到实处。在“三读三练三思”课堂结构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四点:一是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底;二是着眼全体,时刻为“学”着想,三是千方百计,思考为“练”服务,四是质疑问难,保证时间充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自求获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8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由注重知识,改为知识和方法并重。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尤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要不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正如教学生打鱼,不直接给“网”、给“船”,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织网”、怎样“造船”,怎样“打鱼”。让学生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今后的终身学习就有了支柱。

1、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将基本的阅读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在山的那一边》、《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现代诗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停顿、轻重音、缓急、扬抑、悲欢等。学会借助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阅读诗歌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诵读,反复的读,即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阅读教学中,就要以朗读为重头戏,促进学生感悟意象并体验情感。再如,结合《春》、《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整体感知及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抓住散文的线索,寻找散文的“散形”和“聚神”点,借助重点语句和精彩语段,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大意,进行整体感知,感受散文的“神”。再如,《中国石拱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说明文教学,重点就要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抓住“桥”的哪些特征,介绍赵州桥时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什么方法来介绍中国的石拱桥的。这三大方面是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钥匙,因此,说明文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阅读的几种方式:浏览、略读和精读;默读与朗读;速读等。

2、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背影》、《台阶》、《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学,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抓“关键性语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在教学《背影》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引导识别,体会作用。从整体来说,体会抓住全文的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及几次的“背影”语句。从片断来说,文章第六段是重点,要深入理解和体会此段的内容和情感,可以借助抓几句“文眼”。这一课学完后,接下来的《台阶》和《老王》两课,就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来阅读。《台阶》中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句,《老王》中反映几件事的句子。当然,以后的许多文章都会有,如《陋室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文“文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句,凡此等等,在适当的机会,就要提醒或检查学生是否已学会了此方法。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单法”为“多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适当新颖”原则,指出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适当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心理,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不竭的动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源泉。有源之“水”长流,兴趣就如学习语文之“源”,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单一的“传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的课文,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将极大地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世界是多彩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美国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慧”理论也为次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要注重“多重智慧”,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多方法,多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传统的传授法如果运用得当,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改革教学法,不是全盘否定原有教学方法,而是要吸取传统课的精华,加于继承和发展,同时又运用现代教学法研究成果,多样化。

1、教学方法选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可以运用传统的引导启发法;《济南的冬天》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山中访友》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秋天》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这样,各种教学法的交叉,将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化“死水一潭”为“流水不腐”。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当然,一节课中,有时也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既运用启发法又运用讨论法等,这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2、多媒体教学。充分、综合运用多媒体,有效改进课堂模式。例如,在《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教学中,不妨做些课件。用powerpoine格式将课堂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各个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做成幻灯片。用flash格式将课文重点段的朗读做成音像课件,用于朗读示范。下载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背影》:父亲过铁道片断(rm格式),借以加强朗读训练,朗读示范,加深对背影的直观感受,助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更加深入感受父亲的关怀,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情绪,参与情感的体验。还可下载MP3歌曲《爸爸妈妈》,作为课堂教学气氛调节或课前课后学生休闲用。

3、软件或网络教学。还可以运用网络电脑或借助软件进行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关、思维训练及能力训练。如:借鉴诸如北京发现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能力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多媒体课堂。充分利用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开发的教学软件,也可自行编制简单的教学软件。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文的互动。

4、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课。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在教室内上呢,如《行道树》、《秋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这样的课,如果把它放在室外来上,不是可以“文”“景”结合吗。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界之中,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以此进行“人文对话”和“人景交融”。

5、课堂讲授与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这样的课型,意在提供平台,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内容里,进入角色中直接去体验感受。如《核舟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背诵指导,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就“船头”和“船尾”两段的描写进行背诵时,可以邀请学生做人物的模仿状,以此造型,一者指导、检查学生背诵,二者加深学生对课文所描写内容的感受,课堂教学有趣,生动活泼。再如:《石壕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一堂短“剧”演出,让学生将课文搬上“舞台”。成立几组剧组,由学生自行组织组合,还可对各组的演出进行评比,也还可组织进行剧评,以提高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6、学科间互动。如《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在自读课文基础上,按要求作画,将课文描写中最感人的一幕作一副画,并为此画题词。美术课与语文课配合。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课文中“散步”时的一幕是全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若能准确地将这一幕定格,并将作画的意图和感受说出,那么,学生对此文内容的理解,思想的感受已基本到位。学生也将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

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最初近十年中,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而怀疑又是创新的基本条件。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尽情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以教师的问题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从而养成质疑问惑的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可能会提出许许多多问题,五花八门。那么,就可以从中选取与单元目标相关的问题来组织讨论,范围主要集中在爱国主题,思想内容、精彩段落、词句理解及语气运用的技巧的理解。具体的如:“拿一支粉笔写两个字”为什么会“使出全身力量?”“钥匙”是什么?如何理解“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等。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范围来提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四、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是人,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1、个人阅读阶段。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独立的与文本对话和情感交流。独立查找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障碍,独立做阅读标注,独立理解,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2、小组学习阶段。建立四人或六人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每位学生可以尽情发言,将自己的疑问请教小组同学,也可将自己的理解与小组同学分享,由于小组讨论阶段,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小天地”,每位同学都将无拘无束地提问,讨论,发表见解。这种轻松的氛围,将使学生如鱼得水,从而海阔天空地表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欢迎每个学生都提问题,都来参与讨论。这样各类学生都有获得表演的机会,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特别是中下生,都会较好地参与合作、交流。这样的阶段,将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真正阶段,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都是独特的。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9

一、培养习惯,是生本理念的最好体现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如下几点习惯: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二是乐于读书看报的习惯。尤其是现在网络游戏、电视手机横行的时代,更应引导学生从眼花缭乱的诱惑中引导到读书中来。三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四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五是善于积累的习惯。六是写日记的习惯。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对这些习惯的养成采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检查指导。在教学《背影》时,课前我便布置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自学习惯。要求如下:1.初读课文,找出并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内容。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段落层次。

二、激发兴趣,是贯穿生本理念的基础保障

在教学《背影》时,导入新课我便讲了一个身边的、学生同龄的故事。有一位初中男生,因为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他的父亲经常教育他,但他还是控制不了自己,最后他的父亲恨铁不成钢,打骂了他。他便认为父亲不爱他了,负气离家出走,过了几天,身无分文,又饥又饿,只得到一家饭店讨饭吃,老板是位好心人,送给他饭菜吃,他吃完后,跪在地上感谢老板,并说:“老板,你比我爸还好。”老板听完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说:“早知你说这话,我就不送饭给你吃了,从小到大,你父亲煮过多少饭菜给你吃,你都不感恩,现在你吃了我一顿饭,却跪在地上感恩。”这位男生听了后,恍然醒悟,回到家里。这个故事,结合课文中深沉的父爱,我认为很多学生是终身难忘的。

三、研讨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战场

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示学习过程,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考虑学生接受的心理。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按异步教法来研讨学习: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2.再读课文,结合自学参考提纲自学课文。3.师生研讨,教师进行微观与宏观指导。4.提问精讲,板书强化。教法应同学法相结合,它们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教法是为学法服务,在课堂上尽可能展示出具体可操作的学法,给学生一种相对固定的基本的学习操作方法,这是符合学习心理的。教师应从课文中抽象的对感性材料的认识、理解、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就如教学数理化中的给学生具有普遍意义且操作性强的“公理”“定理”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在检查完布置的《背影》课前预习后,我出示如下的自学参考提纲。

请同学们听录音,听后思考讨论问题:

1. 文章中有关父亲的事有哪些?其中主要事件是什么?

2. 文章一共几次写到背影?请用“――”划出。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中心?

3. 这篇课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你认为作者刻画父亲成功 之处在哪?试找出几处来,并交流讨论。

在学生充分自学,小组互相交流之后,我根据学情,针对问题1对“望父买橘”中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背影进行指导,提出探究的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第6段作者又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用自学符号圈画出来?

针对问题2,在师生交流之后,我明确指出方法并板书:能突出表现中心的内容应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或无关的应略写或不写。

根据学情和教学重点,在提问的基础上,我做如下板书:

一、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1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 2―3 二、回忆往事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三、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四、课堂质疑,是生本教学的有效途径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多诱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营造“多问”的环境,多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在研讨学习后,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质疑。

生一:父亲为儿子买橘子,除了路上为儿子解渴,是不是还与父亲祝福儿子,因为“橘”谐音“吉”?

生二:父亲爬月台买橘,这样做是不是违反了交通规则?

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篇10

一、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初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初读,可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弄清一些问题,发现自己读不好、读不懂的地方,从而进入一种明确探索目标的准备状态。通过初读,学生可以获得对语言的感知认识。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1.读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能确定感知的趣点、疑点、重点。如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后,学生抓住“发愤”这一中心词发问: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作的?他是怎样“发愤”写作的?结果怎样?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学习课文。

2.引导读

可以扫清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初读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主要背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内容。如在读《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因课文讲述的“缠足”陋习是五十年前的事,学生对那时的情况不了解,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就应对那时的封建习俗作一简单的介绍。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而且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3.带问题读

在初读时,学生也可以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如读《梦圆飞天》一文时,教师可提出: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学生就会感文应知,从而训练了他们的感知语言,并且为学生分段作了铺垫。

二、精读课文,体会语言

语言感知获得是对文章整体的粗浅的初步认识。然而,作者对文章的写作意图,往往不是浅露明显的,总是力求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作材料,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过真实、生动、包蕴丰富的形象呈现给读者。而要弄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作者的妙言趣语。

1.细读

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读课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不可单单去查字典、词典。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意思的教学,从来不讲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都是放在一定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或在一定的句子中去理解。比如《灰椋鸟》一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排空而至”这个词,如果老师只讲这个词的意思,“排空而至”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仍然不知道,这样,就达不到语言训练的目的。相反,老师不说这个词的意思,而叫学生在文中找出说明这个词的意思的词语,学生很快就会找出“整群整群”“数百米长”“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这些词语。学生找出这些词语,不仅说明他对这个词的意思理解了,还结合了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了该词的意思。

2.重点读

读重点的词句,不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抓重点的语言文字训练,还可以解决语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问题。比如《船长》中“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一句,教师通过对前后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一次次地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学生就会明白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加之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使朗读训练不到位。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引导、挖掘文本上下工夫,以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读成为沟通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的心灵的纽带,从而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

三、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通过背诵可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要想学好语文,仅仅靠课本里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培养起孩子大量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完成教材上语言积累的同时,须从课外书中拓宽积累,增加一些熟读背诵的课文或片段。新课标推荐的必读书目,必背古诗70首,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推荐学生熟读背诵,积累内化,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以读促写,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