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2:05:41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范文篇1

关键词:儿童问题行为界定

一、儿童问题行为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问题行为(behaviorproblem)又叫做行为问题,它的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各个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众多概念,在实际应用中,问题行为与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行为障碍、犯罪行为、变态行为等诸多概念存在混用或是等同的情况。

笔者认为:首先,从程度上区分,“问题行为、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多指虽然偏离常态但偏离程度较轻的行为,而“行为障碍、犯罪行为和变态行为”则是偏离常态程度相当严重的行为。其次,从行为矫正者的角度区分,“问题行为、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等多为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纠正,而“行为障碍、变态行为”多为专业心理或医疗工作者的工作对象,而“犯罪行为”则由司法人员负责。最后,从发生频率上区分,“问题行为、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而“行为障碍、犯罪行为和变态行为”这三类行为在儿童身上发生的频率上要小得多。鉴于以上三点理由,问题行为和不良行为、行为异常、偏差行为等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可以互通使用,而行为障碍、犯罪行为和变态行为则不能与问题行为混用。

(二)儿童问题行为的概念

各个学者分别从社会适应、情绪、人格、学业、品质、道德、病理、纪律等方面综合阐述问题行为,涉及到心理、社会、医学、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尽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问题行为包含了三层含义:

1.问题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利影响。

2.问题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而不被人们所接

3.问题行为或轻度或重度地偏离于同龄人的正常行为。

另外可以确定的是,问题行为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在提及问题行为时,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对行为发生者做出整体评价,也就是说要区分好“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的概念。比如:问题行为可以存在于差生身上,也可以存在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上,不能片面地认为问题行为只有在差生身上才会出现。关于问题行为与差生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差生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差生仅指学业成就较低的学生,他并不表现出问题行为或是表现出较少的问题行为。广义的差生则指“问题儿童”,他们不仅表现出学业成就不良,而且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多个面综合表现出不良、不妥,甚至是坏的特征,在他的身上则通常表现出更多或是程度更为严重的问题行为。所以,笔者认为问题行为指: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利影响,不符合社会期望而不被人们所接受的行为,它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同龄人的正常行为,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当中较常发生,需要教育者给予矫正。

二、问题行为的分类情况

一种较为简单的分类方法是依据行为的外显与否分为两类,如:美国威克曼(Wickman.E.K)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把问题行为分为扰乱性的(如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等)和心理性的(如退缩、抑郁、神经过敏等)两类。阿肯巴克(T.M.Achenbach)将其分为内隐行为问题和外显行为问题。内隐性的包括退缩、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六个维度,外显性的包括违纪和攻击两个维度。孙煌明主张把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性的(攻击行为)和内向性的(退缩行为)两类。这种分类方法的缺点是分界较不明确,如上课不认真听讲,既可以表现为外向的扰乱课堂,也可以表现为内向的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左其沛等人用内部动因、外部情境、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特点、行为方式及其特点、行为后果、自我评价及体验、性质程度等七项指标,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类:

1.过失型,由不正当或不合理的需要,或由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心理引起,由于缺乏知识经验或能力不足,采取了不适当的行为而产生的违反纪律和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带有情境性、偶发性和盲目性等特点。

2.品德不良型,由不良需要引起,受不良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支配产生的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带有经常性、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3.攻击型,由挫折造成的愤怒、不满等情绪所引起并受一定气质性格所制约,如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产生的发泄、对立、反抗、迁怒等攻击性行为,一般带有公开性、暴发性等特点。

4.压抑型,由挫折引起焦虑,受一定气质性格的制约,在挫折持续作用的条件下所产生的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行为,一般带有隐匿性、持续性等特点。

三、判定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依据

从纵向来看,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年龄特征,从横向来看,需要了解儿童在思维、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各个心理特征,根据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正常身心特征和异常身心特征的界限。比如吮吸拇指在婴幼儿时期被认为是正常的,到了小学或中学就不被接受。儿童心理的发展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其生理机能、认知能力、行为控制与调节都处在逐步完善的动态过程当中,呈现的发展趋势不是线形上升而是螺旋上升,且存在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所以需要处理好共性与特性间的关系。如处于人生关键过渡期的青春期学生,表现出幼稚思维与成熟思想的混合交替,这就需要对其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解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儿童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对他们行为特征的准确把握,从而防止问题行为的忽视或是误判。

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感知觉面,他们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知觉的持续性差,不善于进行分析综合,对事物的主次特点往往分辨不清,时间和空间知觉还比较模糊。在注意力面,主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在思维方面,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不具备思考深层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意志力方面,小学生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易变性,道德情感在发展当中,但仍是狭隘模糊的。所以在小学儿童身上,常出现上学迟到、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为一块橡皮与同桌发生打架,偷拿别人物品等事情。

中学阶段的儿童:在感知方面的自觉性、目的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有发展,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注意的稳定性和分配能力等相应发展,抽象思维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以“经验型”为主,即在许多情况下依赖于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仍具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表现出对权威的否定和反抗。在情感意志方面,产生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情感,他们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冲击,容易受消极刺激的影响,自控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不能一贯地控制自己,缺乏足够的毅力,理想带有幻想性和情境性,面对挫折容易自暴自弃。反映出来的行为问题如早恋、逃学、打架、离家出走、开始抽烟喝酒等。

进人高中阶段后,感知觉的深刻性、持久性和选择性都已较为完善,注意力更加的稳定、集中和持久,不仅注意具体事物而且开始关注理论。发展起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更高的发展,在情感意志方面,体验深刻,拥有恒心和毅力,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学会实事求是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努力地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高中生的问题行为因此表现得较为内隐,常有学生表现出抑郁焦虑症状。

(二)社会学依据

从社会学的基本观点讨论儿童是否存在问题行为,主要看儿童的社会化程度。但是社会化的程度不容易判断,它涉及到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模式。同一行为,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在中国一些偏远山区,小孩三四岁了还没有断奶,还在光着身体到处玩耍,这在城市是绝对不被认可的。还须考虑民族文化差异和习俗文化的多元性。有的行为,这个民族认为是正常,在另外一个民族很可能遭到非议。在西方国家,学生可以对老师和父母直呼其名,而在东方国家这一般不被许可。人们还会用性别的尺度去评价一个行为的性质,同一行为发生在男孩和女孩身上,也许会受到不同的评价。

(三)教育学依据

首先要看教育方针政策和中小学教育目标的要求,如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判断标准衡量学生的行为取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最终的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符合《道德大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为良性行为,不符合《道德大纲》和《日常行为规范》及个体成长要求的为不良行为,其它为中性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格和做事风格,不能把标准统得过死,追求定义狭隘的“听话”模式,而要养成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

四、问题行为界定的具体方法

杜永明在《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治全书》中,提出了判断问题行为的四个实践方法:

1.按常规管理方面的观察和调查统计,看问题行为出现的背景、频率和类型。

2.收集社会、家长、各科教师、同学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反映,看问题行为的征兆、环境特点、表现形态。

3.运用有关的规章、制度、条例、守则、规范去进行鉴别,看行为“出轨”的程度。

4.对某些难以判定的问题行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特别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生理机能、心理水平、认识能力和行为控制方面的不同特点,区分儿童问题行为出现的程度差异。

四个实践法较全面地指出了怎么去判断一个问题行为是否存在,它的性质和程度,我们还可以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儿童进行问题行为的评估,它是指通过一些标准化的行为量表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评定,从而判断儿童是否存在问题行为及它的性质归类。需要强调的是,使用心理测量手段尤其是标准化测验,需要有较好的心理学背景知识,从而可以严格遵守施测程序,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较准确的分析,避免错误操作和对测验结果的盲目判断。另外,儿童的问题行为的评估需要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克服所获信息的片面性。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在问题行为的诊断上需要把握好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讲,在研究儿童问题行为时,必须考查他所处的生态系统。事实上,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它与儿童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等有关,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交友情况、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所以,对问题行为的分析要从多方面人手,找出导致其问题行为的根源,争取通过教师、家长以及儿童自身的合作,使问题得到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内向型的问题行为不容忽视。问题行为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型的,又称外显性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捣乱、破坏公物、欺骗或偷窃等。另一类是内向型的,又称退缩或内隐型,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的接触等。外向型的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烦恼,往往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矫正。而内向性的问题行为由于不具备对他人事务的扰乱而常常受到忽略,但是这对于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发展是危害严重的,所以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内向型问题行为。

问题探究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初中物理属于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课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是初中物理新课标中的必然要求,也符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1]。通过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更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为培养初中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提出,若在教学中没有问题也就不会产生探究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思考,首先要提出问题,以调动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这要求物理教师为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比如,在学气压强时,可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例子:装满开水的水瓶在塞上瓶塞时,瓶塞会自己弹出来,这是为什么呢?通过问题的提出,极大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再进行讲解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大气压强这方面的知识。

二、重视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由于对物理学习的恐惧,不少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不愿参与到问题的学习中,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本身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较低,更懒得动脑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对此,这需要我们物理教师想法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让各学习小组共同去完成探究任务,解决问题[2]。对那些参与热情不高的学生,物理教师可要求其担任学习汇报员,负责到讲台上汇报小组的探究成果。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被随时关注到时就会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此外,物理教师要精心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这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应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可先进行小实验,再提出问题: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可先让学生单独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汇报小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再加以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问题。

三、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其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俗话说:“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开端,也属于创造的基础。培养初中生思辨意识与善于思维的能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目标之一[3]。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质疑的空间,而不能一味的满堂灌。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自觉去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静电屏蔽”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一个小实验,“电极鸟笼”,学生们观察到鸟笼虽然处于高压状态下,但是小鸟却安然无恙。通过实验,学生便产生疑问:“小鸟为何会没事呢?”“这种现象是什么原理呢?”随着这一串串问题的提出,教师再适时讲解关于静电屏蔽的知识,学生的疑问得以消除。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得更深入,学习兴趣也更高。

四、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物理这门学科比较抽象,很多初中生学习起来都感到比较吃力。而做实验能够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通过实验接触到物理知识的本质。与化学这门课程不同,化学实验大多需要借助器材才能完成,而物理实验是较为常见的,利用日常生活的材料就能完成。大多数初中生最缺的并非是实验的能力,而是想要做实验的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在上课时就要多带着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让他们明白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与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前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猜想实验结果,并要求学生讲出猜想依据。最后,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验证猜想。比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笔者先组织学生讨论,猜想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这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随后,由笔者完成演示实验,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得到相应的放大的图像呢?”此时,笔者让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合作设计出一个小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能不断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也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时期,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虽然初中物理知识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如果不能在初中打好基础,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越来越跟不上。为此,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物理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在探究问题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继而增强对物理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石艳生.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J].新丝路,2016,33(12):194.

[2]王银平.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认识和实践[J].考试周刊,2011,27(15):162-163.

问题探究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现状

金融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义上而言,良好的金融工作局面十分有利于社会的问题妥善解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狭义上而言,良好的金融工作局面有利于市场繁荣,生产力发展。为了探究农村金融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1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1.1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

金融工作简单而言就是指货币的一切行为,货币的流通以及存款,借款等一系列的经济货币行为都可以称之为金融,说的更为通俗一点就是一些和钱相关的活动均可以称之为金融工作。农村金融工作的含义就是给金融工作增加了一个地域限制[1],也就是说发生在农村以及与农村相关的金融工作均可以称为农村金融工作。

1.2农村金融工作的特点

农村金融工作比较于金融工作,由于有了地域的限制,农村金融工作便有了属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分析了农村金融工作内容的基础之上,经过研究和分析,可知农村金融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1)工作涉及面小: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主要是从农村金融工作的体量上来分析,可以说是农村金融工作最为主要的特征与特点。农村金融工作涉及面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金融工作覆盖经济人群少。农村金融工作所涉及的经济人群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经济人群少并不是指农村的人群少,而是指农村中参与金融活动的人群少,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其二,农村金融工作涉及的产业单一,具体表现在农村的金融活动围绕的经济活动基本不外乎农业生产以及劳务所得[2],所以说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2)金融活动形式单一:农村金融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金融活动形式单一。金融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通俗意义上而言,就是有关于钱的一切活动,既然是有关于钱的一切活动,那么这里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存款,取款,投资等一切流通与运作形式。而在农村金融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金融活动形式单一,所涉及的部门较少,而金融活动最多的便是存款取款,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一方面十分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农村金融进行监管,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只有货币在市场中流通起来才能对市场繁荣产生积极地影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自然而然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村金融活动单一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总的来说,就是一种经济意义上亏损[3]。3)金融工作所依附的市场较小:金融与市场是一组密不可分的概念,主要是指金融活动必须依附于相应的市场才能进行。例如国家的金融主要依附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并且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工作所以依附的市场较小,这与农村经济人群的规模小也有关系,即农村的经济市场小。良好的经济市场应当是具有较大的规模,丰富的经济产业链条,以及较强的抗干扰与抗风险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有利于金融的发展[4],在经济学的学术层面而言,就是繁荣的市场经济促进金融的活跃,活跃的金融促进市场的繁荣。总的来说农村的经济市场通常是不具有上述有利因素去促进金融的发展,也就是说农村的金融工作需要更多的政府干预机制,即宏观调控,和更多的经济政策,在保证其正常运转的情况之下,促进其发展,进而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

2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问题

农村经济虽然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量中所占的份额较少,但也不能忽视农村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虽然涉及的经济人群少,但覆盖的群体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随着全面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前景与优势显而易见。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农村金融工作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规范性不强

农村金融工作存在的最大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村金融工作存在着巨大的不规范性。农村金融活动中规范性的缺失[4],这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大大增加了农村经济纠纷,十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金融经济工作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其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金融活动不规范。如两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在借款之初,由于个人之间关系良好,并没有写下任何凭据以及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后来往往因为某些原因,使得这笔借款就存在了争议与纠纷。这就是一定典型的不规范行为,要是在借款之初就立下凭据,或者有中间人作证,就会避免这种纠纷产生。其二,个体向金融机构借款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由于农村经济人群对相关的金融常识与规则了解不清就导致了向机构借款时偶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通过笔者的调查,农民向金融机构借款,吃拿卡现象在部分地区大量出现。以上均体现了农村金融中规范性不强的特点。

2.2金融意识薄弱

农村金融工作中还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意识薄弱,这里所说的金融意识薄弱主要是指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经济人群。金融意识薄弱。金融意识薄弱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尤其对于农村经济市场的发展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农经经济人群金融意识的薄弱主要体现为,没有清楚地认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于是导致金融活动仅仅集中在存款和取款之间,投资的经营意识淡薄,以至于导致了经济意义上的货币亏损。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农村的金融工作中,主要跟农村经济人群所受教育的程度有关,由于其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就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存在。

2.3依赖性强

农村金融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政府的金融政策,也就是说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缺乏自主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短期来看,依赖于政策层面的支持有利于农村金融工作的开展,可是长期来看,这对于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这是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制定,是在宏观层面上考量得出的具体结果,但是并不一定适应于确定的某个地方。如果农村金融长期依赖于国家的金融政策,没有形成自己的结构与特色,就很难对于所处的农村经济市场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提升农村金融工作的地域自主性,减少政策层面的控制,使其自主发展,就会有力的促进农村经济市场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4抗风险与抗干扰能力不强

农村金融工作另重要的特点就是抗干扰与抗风险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短期内基本无法解决,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弱化这种限制条件。抗干扰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这就使得其中的某一金融活动形式受到了不可抗因素的干扰,就会使得整个金融工作出现风险。另外一个原因是农村金融工作所依附的农村经济市场较小,这也使得了较小的市场不足以抵抗较大的金融风险。第三个原因就是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正如俗语‘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所言,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后果显而易见——农村金融工作缺乏抗风险能力与抗干扰能力。

3浅析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的监管

要改善农村金融工作中的问题,首先就应该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的监管,杜绝农村金融工作出现的不规范与不合理的行为。这里的监管主体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可以减少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纠纷,规范农村金融工作的活动,使得农村金融工作都在合理合法的背景下开展。

3.2提升农村经济人群的经济意识

要对农村的经济人群进行经济意识的培养,主要任务在于使其认识到一般的市场经济的规律,这样可以丰富农村金融活动的形式,同时也丰富了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升农村经济人群的经济意识,仍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组织和教育,应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去抓。

3.3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最大的目的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换一种思路而言,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会对农村金融工作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大力扶持农村经济,使其向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从而完善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这对于提升农村金融的抗干扰与抗风险能力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总的来说,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之下,思考一切有利于经济繁荣的措施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村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众多的人口,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说是农村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闯 单位:葫芦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武国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2]佘传奇,韦永忠,刘军.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教育研究,2008,(02).16-18.

问题探究范文篇4

争论更多地由对“不可使知之”的不同理解而来。众多先在的注释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愚民政策说。这种注释以“民”为“瞑”,谓其为“无知”之称;同时又以“应该不应该”释“可”。诠释者认为,孔子在这里强调“民”只能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力量,是负面的,因而不应该让其知道为什么要求他们这样做事的原因,“弱其志”,“使民无知”,强迫他们去做就是了。诠释者据此批评旧制度旧文化的内在封建专制属性,并反显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革命的原则是不证自明的。在此,意识形态总伴随着种种贬义而出现,它是一些他人的思想,很少是我们自己的,因而我们就本能地排斥它。

第二种,一声叹惜说。这种注释延续宋儒的说法,以“民”为庸凡之众,亦即《孟子•尽心上》所言之“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但却以“能够不能够”释“可”。诠释者强调,孔子在这里确实突出了民的某种有限性,但这一有限性并非仅仅基于孔子的私人判断,而是一种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的“事实”,如《史记•商君列传》言“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史记•滑稽列传》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等。诠释者认为,圣人设教,本欲人家喻而户晓,那样最好,但它却只是一个理想境界:实际上,如果能创造好的条件,比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让“民”能够跟着做,那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还想让他们都能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候你就不能强迫了,得考虑到他们的头脑、程度、才具等的差异性。在此,意识形态问题被有意地淡化,因为在诠释者看来,社会问题是充满着矛盾运动的实体,而所有非对即错的观点自身就是意识形态的,都倾向于用自己所把握的简单化的真理来单方面地评判、处置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也就只能是空谈、诡辩的理论,仅有助于引起混乱而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第三种,民主精神说。在现代启蒙背景之下,此说有意无意地取消了孔子那里“人”与“民”的差异,主张孔子是绝对民主,为孔子辩护。它又可以分为两说:一种是温和的新民说,另一种是积极的反意识形态说。新民说认为这里的句读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是说,老百姓的修养足够高,可以公开选择投票,就给他们民主自由;如果他们的水平还不够,还不能实行民主自由,就要教育他、训练他,先使他知道民主自由的好处。而反意识形态说则认为,新民说所讲的民主其实只是“为民作主”,有强烈的宰制性心态,不是人民作主的现代民主。真正的现代民主不能是forthepeople,而只能是ofthepeople和bythepeople。所以这句话不用重新句读,它恰恰是在强调“民”的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民”只能让他们按照他们自己的存在方式去生活,其存在对于君王来说就是最大的合理性,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原则了;因而“不可使知之”事实上只是在警戒君王,不要迫使老百姓去授受君王的意识形态,不要强迫他们接受你认为他们必须要接受的东西。在此,自由、民主比起其他观点更是意识形态的,从而成为一种强势意识形态,蕴含着摧毁权力的潜意识。

从词源上说,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个词的历史也就二百年:工业革命以及与之相伴的民主思想的传播、群众政治运动的开展等,要求有一门“观念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人们的观念与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要求通过认识论上的清理来消除人们的谬误或者说偏见。换言之,意识形态追问的是我们最基本的观念是否具有根基和正确性,故而它成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最难以把握的概念(注: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但是,人们常常将其泛化,指称一切社会中的观念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采用黑白分明的正确/错误的二分法来理解意识形态:这过于肤浅,有违观念学的原义,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但却非常清楚、简单、富有成效。(注:参阅吴江:《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略考——儒家学说述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正是由于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意识形态概念才会像今天这样广为流传;然而同样地,自从《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马克思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赞扬资产阶级。这些都提醒我们,意识形态或许并没有那么黑白分明,或许非辩证的意识形态正是“观念学”的首要清理对象。

然而不幸的是,在以上的这几种解释中,“愚民政策说”和“反意识形态说”两极相通,都采取将错和对相撕裂的方式,离开文本本身,外在目的先行,六经注我,致使“学”随“术”变,取消了学的相对独立性和严肃性,变其成为一种胡作非为。因而,除了“观过知仁”这一否定性的意义之外,这两说先可以存而不论。而“新民说”实际上只是“反意识形态说”的某种自我收缩,在线性的进化论的色彩下,后者发展了前者,并让问题变得异常简单起来。是故,这里需要认真对待的,不是别的,恰恰是最老套的宋儒的“一声叹惜说”。

二、“人”与“民”的张力

孔子的这一声叹惜告诉我们,这里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是不可回避而应积极正视的。首先,来看“人”与“民”的差别问题: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在《论语》中,作为一个类的标示,“人”或者与禽兽对,或者与鬼神对,或者与天相对,将圣人、君子、小人、民等诸多不同全都包含在里面,是一个普遍性指称。而民,则有其特定的“下人”之义:其一,与君相对,是无位之人,被管理、施恩、使用的对象;其二,与小人相通,即朱子所谓的“细民”,是无德(包括知仁勇)之人,被教育的对象。此二义互为因果,但又可能发生背离。

据以上引文,孔子之所以视“民”为“下人”,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即在于他们的“知”。因此“知”,有了“上智”与“下愚”的分别,也有了“爱人”与“易使”的同一目的。但是,这个“知”首先是一个对事实的展现,然后才是一个价值判断,包含了孔子对社会分工的理解:如果从整个语脉来看《子路》篇樊迟请学稼圃一事(注: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我们完全可以说孟子、荀子关于分工易使的思想(注:如《荀子•王霸》:“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摠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矣。”《荀子•君道》:“人习其事而固,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孟子•滕文公上》:“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直接承继了孔子。换言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完全可以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理解。

如果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理解,则我们说,“人”和“民”的差别是必须的和合理的,是一个社会的秩序、制度等等得以建立的稳固性前提,因为,如果绝对断裂的特殊原子式个人的观念是形而上学的,那么,完全无间断的连续性的普遍国家观念同样如此。

如果仅仅看到了这种差异,并赞美这一特殊,那孔子无疑是一个宣扬愚民政策的形而上学家,头脑极其清楚而简单。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点,“人”和“民”的互相生成问题。

孟子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孟子•公孙丑下》)荀子曰:“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在孟荀看来,“君”只不过是一名“为之牧者”,其去与留只在其是否可以“属于礼义”。这样,社会分工的问题与贤能相系,最终成为文明、修养、教育的问题。事实上,孔子对“学”的重视和讨论(注:《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全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盛言不学之“六蔽”。关于孔子充盈着“学”的精神,需专为论说,在此不能详。),已经先行向我们传达了同样的讯息:社会分工必然意味着各行业之间有必要的流动,民并非永世为下人,君亦非万世为上人,人不是固定、现成的(注:荀子对之有直接的讨论:第一、“圣人者,以己度者也。”(《非相》)圣王君子之所以“知道”,亦不异于常人,只能由“度”。第二、“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肢之从心,夫是之谓大形。”(《君道》)圣王君子之“知道”,亦不异于常人,只能由解心之蔽而至天官天君相伴而偕生之“大清明”(“块然独坐”)。第三、“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王制》)圣王君子之所以与“类”、“一”在性质上可达于同一,亦只能由个人与族类、多与一之间的循环往复。)。

孔子的态度在其“仁”说中得到了再一次确证。看一组文字: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雍也》)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

“仁”一方面完全是特殊的“为己之学”,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另一方面,“为己”并不是唯我独大,一脉独张,而恰恰是为了“克己”,为了达到某种普遍。换言之,“克己”并非与“为己”相对反,毋宁说,只有在“克己”中“复礼”,去爱别人,成就别人,自己本身也才能够得到成就。孔门仁学完全是一种特殊者与普遍者的循环之学,是一种“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欲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中以“成人”。这意味着,孔子欲在承认差别中消除差别:他一方面要“复礼”,要区分小人与君子,就要在社会生活中建立一定的层级和普遍的秩序;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层级和秩序本身一定不能作为目的,它们最多不过是实现目的的现实手段,人人皆人、每一个人本身才是目的。

在差别中消除差别,这本身就是矛盾,任务艰巨,不可能完成。面对此种矛盾,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而孔子却“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这是人的悲剧,也是人生之美的所在,是人的天命。

但是,说“天命”,就意味着我们并不真正“知道”我们的这种思想。思想越出了其界限,以至于要思想思想者本身。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换言之,在坚持差别中消除差别,这最多不过是一种推测,一种“度”。一切如在梦中,这可靠吗?

不仅我们,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同样有此一问:“他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后代的好护卫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灵魂深处所混合的空间是哪一种金属。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须知,神谕曾经说过‘铜铁当道,国破家亡’,你看你有没有办法使他们相信这个荒唐的故事?”(注: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8-129页。)

三、何谓“美好生活”?

并非只有孔子一个人在做梦。人类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要过一种“美好生活”的梦。历史文本与现世关怀就这样相遇了。

目前,最大的现世关怀之一即是现代性问题。尽管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这个问题为我们揭示了今天人们要过美好生活的决心,以及为实现这种决心而必定会遇到的重重困难。这里最大的困难即在于我们上文所指出的那种“张力”。

我们看到,在现代世纪的开端处,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无论是对检查制度条例是否可以进一步解放的讨论,还是对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可能张力的关注,或者是对公共讨论、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威之间关系的探究,启蒙运动就已经把特殊者与普遍者这一“张力”重新端呈了一遍。例如,门德尔松(Mendelssohn)就认为某些对人之为人是有用的真理,对于作为某一特定职业的人来说有时候可能是有害的,并为此把“公民的启蒙”与“人的启蒙”区分开来,认为前者必须按照其所处的社会层级来进行,不能超出其等级,而后者则只关心“人之为人”而无需留心社会分工,也不必理会社会秩序的稳定。门德尔松认为,二者必须相互补充,否则即是“虚假的启蒙”(注:在门德尔松看来,人的命运可以被划分为“人作为人的命运”和“人作为公民的命运”,并“假定”,“人的命运是我们的一切努力和奋斗的尺度和目标”。参阅摩西•门德尔松:《论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见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康德则通过区分理性的“公共”使用和“私下”使用,将“人”的理想和“民”的秩序要求加以平衡。所谓理性的“私下”使用,是指“一个人在其所受任的一定公职岗位或者职务上”运用自己的理性;所谓理性的“公共”使用,是指“人作为学者在全部听众面前所能做的那种运用”。这样,一个人就有两种不同的面相:“作为一架机器的一部分”,其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只能在特定的位置或职务上从事消极的私下使用,“确实不容许有争辩”,秩序与服从是第一位的(“知性”的准则);“作为整个共同体的、乃至于作为世界公民社会的成员”,其理性必须在全体的视角下有自由的公共使用,“绝对可以争辩”(“判断”的准则)。康德认为,“理性”的准则只能在这一冲撞中被和谐地产生(注:康德给出了启蒙的原则:“1、自己思维;2、在每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3、任何时候都与自己一致地思维。”前二者是知性准则,后一个是判断准则。参阅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25页;《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同样,在对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著名分析中,黑格尔指出,个人自由允许得到一种有差异的表达,即特殊性通过教育而上升为主体性的辩证法,是永恒向上的,但也是一场确确实实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让尼采面对一匹老马失声痛哭的真正原因,引领了诸多后现代思想者的登场。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而苏格拉底说,有死的人不可能知道人类真正的样子,只可能说出它像什么。我们这里无需再引用更多的论述,就已经可以强调说:我们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的使者或卫兵,我们的思维不可能将一切东西看明白,世界是一个光影横斜、明暗交织的场所,人生如梦;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的人,却因此而必须有足够的勇气与决心,来自己做梦,为过上美好生活而烦心劳神。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文本所要遭遇到的。面对西方文化的横行天下,无论是坚决否定儒家文化之现代性者,还是誓死维护儒家文化之主位性者,都将“民主”设为美好生活的前提之一。如此以来,中国的经典诠释者执着地从两个方面对“现代性”进行了和进行着热烈地解读,扛起两杆大旗(注:除此之外,有极个别人认为当代儒学根本无需理会西方的民主思想,它有其特质和根基。此外,亦有人站在西方对启蒙进行反思的角度,来理解儒学的价值。对此我们说,中国人要不要、能不能过上“民主生活”以及西方对启蒙的反思是一回事,中国人必须思想民主生活又是另一回事:千年不变、绝对纯一的儒学不可能存在。重点参阅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三联书店,2003年。杜维明、黄万胜:《启蒙的反思——杜维明、黄万胜对话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大旗之一,坚信理性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的唯科学主义。在此大旗下,人们把理性和客观知识作为基本标准,以信仰般的热情拥抱着知识、科学、民主等“现代性”因素,极力取消人的差异问题,认为个人足以完全决定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就算不是现在,将来一定可以(注:参阅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如果说,科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话,那么这杆大旗下的必然是积极地摧毁权力的诠释者,所不同的,只在于愚民政策说要摧毁的是过去所设立的普遍性,而反意识形态说则将矛头直接对准当前的秩序。

大旗之二,断言理性的生活是悲哀生活的唯道德主义。在此大旗下,人们认为西方理性文明下的知识、科学、民主等一脉独张,只知有“人”而不知有“神”,只知“知识”而不懂“道德”,把人变成一架架同样的“幸福机器”,陷人生入悲哀。与此相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之所以代表了未来的世界文化,正在于其有可以充当“保护人”的“圣人”,能够在强调差别中超越西方的现代性,而又提升其不足。在这杆大旗下,只能是新民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实际上采用了民主、自由的思想,但又狡猾地宣布:只有对这种思想进行改造,超越它们,并引导它们向上,它们才是合理的(注:例如梁漱溟在1922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就主张接受西方的科学和民主,但又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出现严重危机,西方文化已趋破产,东方文明将重起而代之。而这种思想的突出代表即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虽然牟宗三要比梁漱溟讲得更加晦涩。值得注意的是,牟宗三有强烈的反意识形态倾向,将其定性为“意底牢结”,但他本人借以批判的武器恰恰是最无民主色彩可言的“道德感情”。在这点上,良知的傲慢(信仰狂热)并不比知性的傲慢(知识狂热)多多少或少多少。)。

如果说,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历史实践已经让唯科学主义下的理性抵消了自己,表明人的问题远远超出了客观知识的问题范围之外,“民主”、“知识”并不等于取消了人的差异性的人人齐一;那么,唯道德主义的理论建设让它的激情破坏了孔子仁学所开辟出来的视域,在良知的“君临天下”中放弃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苦难和梦想,让人的“民主”成为良知之神的恩赐,从而与一个个现实的卑微之人绝不相关。这即是说,新民说很容易成就强烈的反意识形态倾向,但它最终却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漠视差别与特殊,成为自己的反对者——一种极端专制意识形态。

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经典诠释者的这“两杆大旗”又构成了一种必然,它们从破坏一个旧秩序和建设一个新秩序的不同角度——前者强调原子式个人、特殊性,后者突出神圣的国家、普遍性,完成了“人”与“民”的张力的又一次重演。

这样看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们的美好生活都是自己争取的。一方面,个体主体的建立必不可少,平等、公平、个人的世俗幸福必须被尊重,反对令人窒息的齐一化;另一方面,社会主体的建立同样不可或缺,崇高、人的尊严和荣耀不断引人向上,拒斥着平庸的凡俗化。这是一个充满陷阱、险象环生而又生机盎然、趣味横生的游戏,任何单方面退出的游戏者,都必将成为终结者。《子路》篇中记载了孔子与冉有的一段对话: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是的,今天的权力、国家也应该肩负起成为大众的教育家的重任,在让大众在法律范围内感受到幸福、和谐的同时,让开一步,使他们有机会自己“回忆起”他们曾经需要什么,并“知道”自己现在如何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

四、余论

一声叹惜说为我们揭示了意识形态问题的复杂性。这仿佛说明,革新并不一定要推倒重来,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距离也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毫无疑问,儒家思想并不产生于商业时代,孔子本人也曾对货殖的子贡有看法(《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商业时代中无其用。对于儒学来说,没有好时候,但也没有坏时候,时时是时候。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或者说这种“陌生”的古典性,在散文化时代中它才能激发人们“梦起”自己的荣誉,对人的提升有一定帮助。这也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所应当关注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等同于现代新儒家。抛开现代新儒家在唤醒传统、具体经典诠释等方面的颇多建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并不成功。这首先表现在内圣如何开出外王的问题不存在,更不可能。然而,说道德本体如何开出科学与民主的问题是一个假问题,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讨论外王与内圣的关系。作为纯粹概念,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一种“人”和“民”式的争斗,是理想的现实问题。让“内圣”开出“外王”,就暗示可以取消争斗,使和谐成为神的恩赐,或者外来的分配。

这样,我们坚持一种中间原则。所谓中间原则,就是兼顾原则。《荀子•非相》篇曰:“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佣。善者于是间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世而不傭,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赢绌,府然若渠匽檃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故君子贤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不同于左派的道德主义和右派的科学主义争相利用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来洗刷自己,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从来就是辩证的中道。

如此说来,我们应该有耐心。那就从教育开始吧,大力发展中国的教育。作为国家权力,教育必须在“成人”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职能,在授予知识的同时,起到一种蓄水池的作用,维护社会的和谐,并为发展提供动力。

论文关键词人民意识形态和谐

问题探究范文篇5

由于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起初规模都比较小,并且大多都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在不断壮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掩盖了诸多问题,但是在寻求进一步发展时,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如何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成为发展的关键。

一、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民营企业在用人时,一般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的局面。但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在一次次上台阶,上规模,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时,发现人力资源短缺,这一点变成公司发展的一个缺陷,成为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制约了“企业木桶”水平线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大力招募人才,同时也着力培养内部人才。但由于人才,特别是适合于特定企业使用的人才,其贡献和其投入相比较,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其需求和其供给相比较,总有相当的稀缺性,致使企业总处于人力资源短缺的状态。人才是企业在21世纪竞争中保持主动、赢得优势的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管理科学权威杜拉克也认为:“企业惟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如何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在这里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企业要从百年发展需要出发,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制定长远人才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敢于不拘一格招贤纳士,用情感、用事业、用待遇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

2.企业老板必须从根本战略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踏踏实实地做基础性工作,搭建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眼,建立科学、理性的制度系统。建立职业阶梯计划,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人力资本的功能,还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领导者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才可能迅速走上正轨。

3.应逐步淡化家族色彩,着力培养能承担主要经营责任的职业管理者队伍,使企业由老板个人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尊重和信任员工,把企业的文化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员工。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

4.设计合理的薪资结构、报酬体系,明确员工发展路径,以提高企业对关键人才的吸引力。打破思想束缚,尝试请教专业的咨询机构,以自身为主,借助外力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二、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方式存在误区

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并不是说家族企业就不适合企业发展了,它有其自身的形成背景与运营、发展的相对好处,况且,它也并非是中国特有的,在美、英、德、日等许多发达国家,许多名声显赫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就是其中的最好明证。但是,他们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整个管理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而浙江的民营企业起点比较低,况且发展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位居企业中高层的家族成员将矛盾与情绪带入工作。由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一旦出现分歧或者矛盾,难以调和,无形当中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其次、家族成员的私心作怪,损公肥私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企业老板认为,反正是自己人、自己的公司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这样可能会助长风气,对其他非家族员工影响较大,影响企业的发展。还有就是,家族成员不论是否占据重要部门及核心岗位职位,都容易在事实上形成排外的家族圈子,难以形成开放状态与真诚兼容、接受企业其他员工。这种状况的存在,容易使企业中的家族成员对企业中的“外人”产生戒备、抵触甚至是打压心理与行为,或者是时不时展现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这显然容易形成“自己人”与“外人”的派别或矛盾体,不利于使自己企业的其他员工产生归属感,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也不利于调动与发挥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创造力。

民营企业另一个管理问题就在民企的管理者中,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管理培训,更没有相应的管理学位。他们也许非常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对管理知识却知之甚少。结果是,他们虽然开发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但又因为在管理与市场营销中犯了一些幼稚的错误,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短命。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仍然处于人治化管理阶段。诸位民营企业家身陷各种具体而又繁琐的事物当中,难以脱身、有内到外事事亲力亲为。对于民营企业家本人而言,对企业可谓鞠躬尽瘁,敬业精神可歌可泣。如果单从创业初期来看,这种精神可谓感动,但要使企业在此基础上不断夸大,规模发展,还是沿用这种管理方式,则会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注定是要失败的。甚至有些老总们还在认为,他的这一套管理是非常有效,是高质量的。因为在这个企业里,他就是“皇帝”,他说的话就是“圣旨”,员工绝不能违抗。否则,不是扣你的奖金就是炒你的“鱿鱼”。他们认为这就叫管住了,管好了。这也就正是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落后所在。因为企业只重“管”,而不重“理”,造成了一种管理上的畸形。

北京致远管理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管理工作的“管”与“理”遵照8:2的比例,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则遵循2:8的比例进行。这就表明真正好的管理,重在“理”而非在“管”,管意味着权利,规章制度,束缚了员工的手脚。理则意味着智慧,能够促进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更好的发挥员工的潜力,为企业服务。管理者应该从自己高高在上的“皇帝宝座”上走下来,去接触员工,了解他们的想法。不要一味的利用自己强大的权利,去打压那些自己认为不正确的建议和想法,可以坐下来好好的研究一下,探讨一下。或许员工的意见和想法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资源匮乏限制了企业发展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不仅各种矿物、能源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也很有限。“无油、缺煤、少电”,资源严重匮乏,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靠省外调入。一次能源资作为二次能源主体的电力资源,近几年瓶颈制约突出。2004年浙江省电力负荷缺口将达700万千瓦,供用电形势十分严峻,这一状况在2007年前仍维持。2003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煤炭、电力、石油消费增幅达到“九五”以来新高。浙江省年人均能源消费、人均年用电分别高出全国水平4成和8成。这直观地反映了浙江省社会发展全面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这又恰恰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阻力。没有电连生产都不能进行,企业规模扩大就更无从谈起了。世界原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铁矿石进口价格飞涨。这一系列的变化直接导致产品成本增加,对产品销售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不断竞争,规模都在扩大。然而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企业如果想要扩建厂房,加大生产规模,就不得不追加使用在土地上的资金。这也就增加了产品成本,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显而易见,外部环境给予企业的压力和限制阻碍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在现有的情况下只有走出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浙江民营企业已经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浙江民营企业经过了原始资本积累的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再投资再发展的阶段。西部地区有土地有资源,再加上当地政府给企业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两者正好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四、增强创新能力塑造企业文化

经过权威机构调查发现,在一些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内部,企业的纵向的沟通较少,占51.1%,而部门之间横向的沟通较少,占46.7%。而企业思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通常企业内部横向的沟通较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越级沟通也较多。这是因为,各产门之间的沟通各种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拓宽路,有利于创新灵感的产生。许多创意的思想往往产生于一线生产工人、科研人员或营销人员的头脑中,如果按照等级制度诸级沟通的方式,他们的思想就要通过层层管理人员向上反映。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管理人员往往得照章行事,由于他们各自的素质、水平、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视野的不同。所以,他们对这些创新思想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有些创新思想按照常规就只能被判断为异相天开,或不切实际,因此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领导,往往比较重视来自基层的意见,那么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具有一个科学的组织沟通体系。例如,素以创意闻名的迪斯尼公司就很善于激发职工的创新精神,该公司允许职工发展自己的兴趣并且及时与他们沟通,从而获得职工的创新成果。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年年举办的三次“员工献宝”大赛,允许不同级别的职工向总裁推销创意成果。迪斯尼公司也从中获得丰厚的收益。因此,无论企业大小,无论何种处境,要想实现有效创新,搭建务实的、制度化的组织沟通平台绝对是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同时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也是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还有一点,那就是企业文化氛围的对员工的感召性的激励。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些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内部,正是由于在这些企业的内部还没有真正形成鼓励创新的气氛。因为,企业文化氛围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制度、工作程序等)的心理感受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作行为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温暖和谐、民主、公平的氛围,鼓励创新、鼓励大胆探索,为创新者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在这样的气氛中,使员工充分感受企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一种信任和尊重,使他们能够自觉意识到作为企业的一员,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利税息息相关,激发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创新积极性。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使每个员工的个性有充分伸展的自由和空间,使他们的思维能够经常跳跃出创新的火花,而不被传统和常规格化一势所封闭。在他们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不用提心失败会受到惩罚或遭受到讥笑,使创新型人才有信息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直至成功。例如在宝洁的团队中,其董事长雷富礼永远像一块海绵,他主张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当具有开放的心胸和员工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真实地声音,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在辛辛那提宝洁总部办公楼,第11层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是集团最高层官员的专属之地。雷富礼上任后改变了一切,他把五大分部的经理都请出了第11层,让他们和自己部门的员工在同一层办公。为营造开放式办公环境,他拆掉了该层的橡木墙,并把墙上19世纪的油画捐赠给当地美术馆,然后将空间一分为二,一半改建成集团领导层的培训中心,另一半成为他和两位高级助手的开放式办公区。在宝洁总部每周一开例会的时候,各部门负责人可以随意坐在他们喜欢的位置上,围拢在一张大圆桌周围回顾上周的成果并讨论今后的计划。每个人都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而雷富礼却是一个出色的聆听者和记录员。他把自己在例会中扮演着一个教练的角色。他说:“我总是在寻求不同的组合,能使我们的团队获得更好的结果。”而在外人眼中,雷富礼就像一块海绵,他喜欢听到全部消息,因为雷富礼的别具一格的管理风格和领导艺术,因此他听到的坏消息反而越来越少。”这就是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威力,在这样的氛围中,你的员工的创新思维就能获得极大限度的发挥。相反,在压抑和专制的气氛中,员工只能循规蹈矩,只能按照常规思维和传统思维,不敢有半点突破,许多有创意的思想被及时地扼杀,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受到挫伤。表面上,看不出对企业利益有什么损害,但长期下去则会使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渐衰退,最后退出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企业组织气氛就象花儿生长所需的阳光雨露,它可以滋润着创新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开花结果,如果缺乏它就会使创新渐渐枯死或夭折。

五、必须实施科学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之间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和战略实施的竞争。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是因为企业家缺乏战略管理、决策失误造成的。因此,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实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位优秀企业家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宏观上善于把握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嗅觉,对国内市场的瞬息万变了如指掌,做出驾驭全局的理性判断并且给出有预见性的决策。同时在微观上科学的进行安排制订适合企业的方法来应对。民营企业要从战略思考与规划的角度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一个适合长远发展的计划,从产业、产品、市场、技术、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全面规划,并坚定不移地按计划组织实施。企业发展方向和中长期目标的定位,不仅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寻求突破与创新,也是企业对未来远景的设计,是适应市场经济治理企业的举措,是企业宏伟蓝图的理性构建。

六、推动企业联合增强竞争力

现今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面对跨国公司的挑战,要面对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企业就必需拥有高超的联合能力;现今是一个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需要广泛的交流和沟通的,这就离不开与各种类型人或企业的联合;现今又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只有通过广泛联合,一起打天下,个人或企业才会变的更具竞争力;现今还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相互联合,彼此传递信息,了解更多、更全面、更具体的信息,才有利于企业的判断和决策。没有联合能力,就不可能适应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家企业能够独自成功,现在讲的就是团队协作。竞争与合作表面上看是相互对立的,其实两者密不可分。选择合作,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为了更好的竞争。个人或企业的合作能力越高,其竞争力越强,合作范围越广,合作的境界越高,生存发展的空间就越大,获得的能量就越大。

作为一个合作的竞争者,只有在竞争中寻联合、在联合中求竞争,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民营企业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牢固树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双赢理念。外界一直称浙江民营企业是“小狗经济”,小狗经济的特点就是分工明确,这在小企业发展的前期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增加,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小作坊、小企业可以考虑联合起来,整合为一体。

问题探究范文篇6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新农保

2010年7月,笔者跟随课题组对湖北省黄陂、南漳、竹溪、宜都、来凤五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障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①。经过调研发现,新农保试点县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情况各异,参加新农保的政策有别,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将被征地农民统一纳入新农保制度具有诸多优越性。结合湖北省新农保试点县以及全国其他试点地区的经验,笔者将对被征地农村参加新农保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一、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现状

目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可以归纳为五类:

(一)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如宜都市,规定被企业招用人员,直接由所在企业对被征地农民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可在个人缴费窗口续保缴费,同时享受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补贴政策;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政府对其参保缴费给予补贴。

(二)单独建立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

如竹溪县参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结合被征地农民的意愿,制定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办法》;南漳县专门制定了《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实施意见》;宜都市制定了《宜都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社会保险试行办法》;武汉市出台的《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政办[2009]139号)对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专门做了规定。

(三)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如武汉市黄陂区,对被征地农民(征地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的)女年满55、男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每人每年发放800元基本生活补助费;宜都市对女年满55、男年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发放每月90元的基本养老生活补助等。

(四)将被征地农民纳入新农保制度

新农保开始试点后,试点地区的部分被征地农民参加了新农保。大部分试点地区的被征地农民在缴费标准、财政补贴、待遇享受等方面与普通农民一视同仁,未享受特殊优惠政策。部分试点地区,如赤壁市、宜都市、西塞山区在缴费补贴、待遇享受方面对征地农民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五)部分被征地农民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障制度

如来凤县,在新农保试点之前,被征地农民没有任何的养老保障;在新农保试点之后,截止到2010年6月底,来凤县共有被征地农民3,895人,仅有1,364人参加了新农保,65%的人群没有任何养老保障。如竹溪县,截止到2010年6月底,被征地农民有1,882人参加新农保,占应参加新农保2,689人的70%,被征地农民有119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占符合条件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590人的20.2%。也就是说,有一大批被征地农民没有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障。

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所带来的突出问题

(一)制度“碎片化”导致管理混乱

首先,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一地一政的做法,不利于中央监督和管理。其次,从地方的角度来看,同一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不统一、缺乏规范,“碎片化”带来管理体制上的混乱。以宜都市为例,可供被征地农民选择的养老保障制度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新农保、基本养老生活补助,五项政策分别由社保局、农保局、民政局来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可能会带来被征地农民重复参保、欺诈冒领以及部门掣肘和补贴资金难到位等问题。

(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参差不齐

做得好的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规范,保障水平也高;做得差的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规范,保障水平也低。若不出台统一、规范的政策,将不利于全国各地区的统筹发展,也有违社会的公平性。

(三)资金筹集困难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2009年,武汉市出台《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政办[2009]139号),但该文件在黄陂区基本无法操作和执行。其主要原因在于筹资难。首先,被征地农民区级配套资金量大。经测算,区政府需一次性代缴社保费(30%)约3.1亿元,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其次,个人和集体经济组织缴费能力不足。经测算,个人和集体缴费(70%)约9.1亿元,人均约需资金万元以上,个人和集体基本无力支付。竹溪县也面临由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费从岗平工资的60%统一上调为100%之后,县财政被迫增加对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

三、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被征地农民充分分享中央财政补贴政策

中西部地区新农保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若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可以充分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也有利于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保持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

(二)有利于解决筹资难题,控制财政风险

与各地探索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比,新农保虽然待遇水平低,但与被征地农民的缴费能力相适应,有利于解决个人无力缴费的问题。同时新农保财政补助的数额也不太高(缴费补贴为每人每年30元),这也有利于控制财政风险。

(三)有利于扩大覆盖面,实现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

由于新农保的门槛低、国家各级财政有补贴,可以较容易吸引广大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到该制度中来,有利于扩大覆盖面,实现被征地农民的应保尽保。

四、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的相关建议

(一)按照分类指导、不重不漏的原则,整合现有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1.对于被企业招用、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继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参保缴费,也可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积累额转入新农保,按照新农保的规定参保缴费,达到领取年龄后按新农保的有关规定计发养老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农保衔接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但二者只能选择其一,不可重复参保。

2.对于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已参加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可以继续参加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也可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积累额转入新农保,按照新农保的规定继续参保缴费,达到领取年龄后按新农保的有关规定计发养老待遇。但二者只能选择其一,不可重复参保。

3.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时符合按月领取条件的,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计发养老金;不符合按月领取条件的,可将其按照城镇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享受的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划转到新农保基金账户并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按照新农保的规定计发养老金。

4.对于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要将已实行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并入新农保制度,将参加原制度的参保人个人账户、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按照新农保的有关规定计发待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再接受新的参保人。年满60周岁且已开始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的,继续按原标准领取养老金,并同时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未满60周岁且已开始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的,继续按原标准领取养老金,待其年满60周岁时再开始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5.对于已享受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后,按照新农保的规定享受基础养老金,不再享受基本生活保障费待遇。

6.对于未参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应全部纳入新农保。

(二)完善新农保政策,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水平

1.设定个人最低缴费标准②(>100元/人·年)。对于老被征地农民,从省、市(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置补助费和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中支取,有困难的允许采取银行贷款、政府贴息、部分养老金偿还等方式解决;对于新被征地农民,按照“先保后征”的原则,从征地时用地单位一次性计提的养老保险资金中支付。个人最低缴费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被征地农民选择的个人缴费标准高于当地政府确定的最低缴费标准的,高出部分的费用由个人负担。

2.增加政府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除享受每人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外,还可以增加缴费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3.加发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除享受中央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外,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加发地方基础养老金,其标准为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减中央基础养老金[1]。

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方面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4.养老金待遇及其领取条件。被征地农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包括中央基础养老金和地方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从个人账户支付,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

凡按规定参加新农保的被征地农民年满60周岁,可以申请按月领取养老金。被征地农民被纳入或并入新农保制度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已缴费年限(参加原养老保险制度的年限)加上距领取年龄的年限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已缴费年限加上距领取年龄的年限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三)建立多方筹资机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建立政府、集体、个人、用地单位等多方筹资机制,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1.用地单位一次性计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2]。用地单位在征地手续报批以前,一次性计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用于支付被征地农民个人按当地最低标准缴交的养老保险费用。

2.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予以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所需资金从土地补偿费中安排。集体补助资金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3.各级政府合理分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用。(1)基础养老金。中央基础养老金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被征地农民增发的地方基础养老金,根据项目的性质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负担。其中属于省重点项目的,由省政府负担50%,市和县政府共同负担50%。其他项目由市、县政府负担。所需资金可从每年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或财政收入安排,并列入财政支出预算。(2)政府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的缴费补贴,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负担,具体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对被征地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四)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的相关配套措施

1.合理界定被征地农民的范围,明确被征地农民的认定程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6]29号)的规定,被征地农民是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具体对象由各地确定”。考虑到新农保参保对象的特殊性,这里的被征地农民应界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经依法批准,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统一征地,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在册的16周岁及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被征地农民的身份认定,需要由个人提出申请,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应安置农业人口数及实际被征收土地的农民分布状况进行初审,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并公示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确定③。

2.实行先保后征,合理计提养老保险资金为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用的落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二条“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规定,对于新的征地项目,用地单位根据应纳入养老保险人数和按照当地被征地农民最低缴费标准缴纳15年的数额,单列计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并列入工程概算。

具体程序为:对于新的征地项目,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报批前,用地单位应根据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测算的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和当地被征地农民最低缴费标准,经被征地单位同意,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定的银行监控账户一次性缴存15年的养老保险费。具体缴费额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应安置人数及标准核定后,定期上缴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用地单位未足额缴存养老保险资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出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审核意见,土地管理部门不予报批用地③。

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获得批复后,在实施征地补偿安置过程中,社保经办机构根据最后确定的参保人员名单,将监控账户上的养老保险资金,记入被征地农民新农保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按当地最低标准缴交的养老保险费用。

已经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应视为已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所计提的养老保险费用发给其个人用于补助其继续参保缴费。

3.探索与相关制度的衔接问题

对于已参加新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被征地农民,在城镇找到稳定工作,要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将其个人账户资金抵缴企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或单位缴费,符合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规定的,享受相应待遇。凡年满60周岁的被征地居民,除已享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离休、退休、退职待遇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外,符合享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社会优抚、农村“五保”等保障待遇的,同时享受其新农保待遇。

[注释]

①除特殊说明外,本文中的全部数据均来自调研时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农保局提供的数据。

②参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观点。

③参考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政办[2009]139号)的部分观点。

[参考文献]

问题探究范文篇7

我国现行征地安置政策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补偿办法,即国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农民予以直接的经济赔偿,如土地补偿费是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补偿,安置补助费是补偿农业从业人员因征地而就业不充分或一时不能就业所承受的损失,等等。肯定地说,这种经济补偿机制是必要的,目前显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该坚持下去并逐步得到改进。

也应认识到,现行的经济补偿机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难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大量的实证调查揭示,这种补偿在结果上无法恢复被安置者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及时足额给付了经济补偿,失地农民在很长时间以后仍会处于贫困状态。这就警示我们:现行的征地安置政策是一种普遍缺乏效用而且很容易被滥用的方法,不足以预防失地农民的贫困,必须加以调整和完善。

预防和缓解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重新审视征地安置工作的政策目标和手段,且重点应放在检讨损失评估和补偿的思维方式上。进而言之,征地安置政策不应简单地视为支付赔偿或置换原有资产,其思路应更为宽广:使失去土地的人重新建立生产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应把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作为未来征地安置政策的基本目标。

“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livelihoods)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将此概念引入行动议程,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WSSD)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FWCW)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政策和发展计划的重要意义。所谓“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在此框架内,资产的定义是广泛的,它不仅包括金融财产(如存款、土地经营权、生意或住房等),还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社交圈、社会关系和影响其生活相关的决策能力。

应当说,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工作。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失地农民普遍实行的“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政策,就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只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失去原有作用和意义,各种矛盾和问题才开始凸现。因此,重新理解和认识可持续生计政策,并以此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基本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涵。

第一、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征地补偿金作为农民失地后原有资产置换的费用,在解决失地农民生活燃眉之急和重建新的生计系统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是落实可持续生计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合理的补偿机制应以提高或恢复失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标。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征地补偿费即便不能做到对失地损失的“全额赔偿”,至少应保证及时足额支付置换农民原有资产的费用。基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严重偏低的实际,未来的征地补偿标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土地对农民承担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和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其次,置换资产最多只能使失地农户保持和以前一样的发展速度,而不能弥补由此损失的时间,“迎头赶上”。要想真正实现加速发展,就必须在此之外,还向失地农民提供以发展为目的的投资。

第二、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户积累资产。资产的社会福利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资产,人们可以从长计议,追求长期目标。更为重要的,积累资产本身对穷人的心理促进、意识提升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事实也表明,土地、房屋、集体经济等资产收益,在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家庭不安全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言之,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既是改善他们生计的一种速效、实惠、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各种生活风险的重要的安全网之一。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和政策工具来实现上述目标呢?可行之策有两条:一是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的住宅时,既要考虑确保他们乐有所居,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必须由国家征用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区内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对于那些土地征用量大,土地征用补偿费较多的行政村,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对于失去物质性和生产性资产的农民而言,就业收入构成了大多数生存策略的核心内容。因此,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一是提高就业能力。通俗地说,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如前所述,失地农民的智力含量、质量水平或专业级别均难于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政府向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制定一些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补贴显得尤为紧要。二是广开就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在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就业安置办法,即把就地安置、招工安置、投资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消除就业障碍。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再就业,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应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第四、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在现有体制下,农民失地犹如经历一次经济和生活上的剧烈地震。无论征地补偿机制多么完善,不可避免会有部分失地农民或家庭沦于贫困的世界。切实保护这些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既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职责所在。为此,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为失地农民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必要。实际上,如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就不需要那么多详细复杂的、针对具体项目的补偿。换句话说,如果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不仅有助于预防失地农民陷入贫困风险,也有利于国家必要的征地工作高效健康运行。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要可持续,必须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二是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宜直接与现行城镇的类似制度衔接。三是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专项基金。其中政府的必要投入至关重要。

三、落实政策手段的具体措施

1.关于完善补偿机制。

——修改《土地管理法》中与市场经济要求和保障农民权益不适应的条款,切实改变现行征地制度对农民的补偿标准严重偏低,违反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基本规律的现状。

——建立和完善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农地价格评估体系。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环境条件等,对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结合农用地等级,制定农用地价格评估办法。以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评估价格为基础,以经营性目的的农地转用市场价格为参照,确定土地财产补偿标准;参照资产评估办法,确定其他各类财产的补偿标准;参照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确定就业安置补偿标准。

——在单纯的征地补偿费用之外,再增加一定数量的投资资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创业和发展。

2.关于资产建设。

——实行留地安置政策。国家征用土地时,应在规划区内留出一定数量土地返回给村集体,用于安置失地农民。留用地比例以征用地总面积的20%为宜,10%专项用于村集体发展二、三产业,另外10%用于农民生活安置。

——搞好住宅小区规划。原则有三:一是住宅最好规划在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地段,如沿街,靠近集市等。二是住宅应实行小区化。居住小区化不仅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居住区内商业用房也可作为村集体资产获取收益。三是推行多层公寓住宅。多层公寓既可把节约下来的宝贵土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一份产业,也便于失地农民在满足自住的基础上,有一定面积的房屋用于出租,获取租金收益。

——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有效措施之一是,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制改革,把资产量化到个人,并明确权利与责任。

3.关于就业促进。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可行的策略有五条:一是建议在出让土地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单位的劳动力。二是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项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新循环。三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范围,提高他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四是实行公共就业工程计划,如实施建筑、道路、绿化、社会建设等劳动密集型工程,或结合当前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帮助大龄失地农民再就业。五是就业资源枯竭地区,应组织开展劳务输出。

——重点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有益的经验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计单式”培训),以竞争定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政府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

——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如对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收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与下岗失业人员一样同等享受在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免交相关税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4.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把不妥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允许征地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程序的重要内容。

——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应遵循“低进低出”的原则,即设计一种“少缴费、少得益”的新制度。参保者得益之“少”的下限,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为准。

问题探究范文篇8

内容提要:刑罚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法律监督的最后环节,它对刑事裁判能否得到完整、规范的执行起到终结性的保障作用。刑罚执行监督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由于法律规定得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刑罚执行监督的效果,死刑、自由刑、监外罪犯执行、财产刑和资格刑的执行监督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通过完善立法和规范操作予以解决。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罚执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法律监督职能,是刑事诉讼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而言,刑罚执行监督存在明显的制度空白,其应有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仍然是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为此,笔者就刑罚执行监督问题略陈管见。

刑罚执行监督概述

(一)刑罚执行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1.刑罚执行监督的概念

(1)刑罚,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1}。根据我国刑法第32条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仅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2)刑罚执行,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依法将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裁判对犯罪分子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目前,我国的刑罚执行主体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监狱和社区矫正组织[1]。刑事执行是指国家刑事执行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2}。刑事执行包括无罪判决、免除刑事处分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执行,而刑罚执行不包括上述内容。因此,刑事执行的外延大于刑罚执行,刑罚执行是刑事执行的核心和主体[2]。

(3)刑罚执行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对刑罚执行机关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的法律监督。

2.刑罚执行监督的特征

(1)监督职能的广泛性。1)对监狱(包括未成年犯管教所,下同)、看守所、拘役所执行刑罚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2)对监狱、看守所、拘役所管理教育罪犯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公安机关管理教育监外罪犯的活动实行监督。3)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中发生的“四种案件”[3]进行立案侦查。4)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司法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进行立案侦查。5)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职务犯罪预防,受理被监管人员及其亲属提出的控告和举报等。由此可知,刑罚执行监督的范围包括执行主体对罪犯行刑改造的全部活动。

(2)监督方式的多样性。刑罚执行监督的方法包括一般执行监督方法与特殊执行监督方法{3}。前者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轻微违法行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二是对严重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者包括:1死刑临场监督方法(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1款)。2)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活动实施监督(刑事诉讼法第215条)。3)对罪犯减刑、假释活动进行监督(刑事诉讼法第222条)。4)对刑罚执行活动中的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办理。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对被监管人员的犯罪案件,通过办案手段协同有关部门予以打击,维护正常的监管秩序。此外,检察机关还可以根据法律监督的情况和被监督对象的现状,提出完善、改进监管工作的检察建议。

特殊性。刑罚执行监督的组织形式主要为派驻检察。派驻检察指人民检察院为履行刑罚执行监督职责,依法在监管改造场所设置专门的检察机构,保障国家法律在监管改造场所的统一、正确实施。其具体形式有:一是派出检察院,即在大型监狱,或在监狱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派出检察院,其具有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接受控告申诉、职务犯罪侦查等多项职能;二是派驻检察室,即在不需要设立派出检察院的监管改造场所设置派驻检察室,承担刑罚执行监督的各项任务;三是派员检察,即由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派员到监管改造场所进行监督检查。

(4)监督效能的程序性。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的任务是对刑罚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其本身不参与具体的管教活动。即刑罚执行监督权对于执行主体来讲,只是一种程序性的权力,而不是实体处分和惩戒的权力。刑罚执行监督不是具有管理功能的监督,而是一种具有制约功能的监督,是不同主体之间作为一种制约方式,体现权力制衡的监督{4}。检察机关不能直接改变刑罚执行的现状,监督效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执行机关的重新作为。即使是查处执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其本身仍不能代替执行行为,纠正错误行为仍需要执行机关依职权作出。

(二)刑罚执行监督的任务与分类

1刑罚执行监督的任务

(1)检察监督人民法院、监狱、公安机关等刑罚执行主体执行刑罚的情况,保障刑罚的交付执行、变更执行和终止执行的依法进行,实现惩罚和改造犯罪分子的任务。

(2)检察监督监狱、看守所、未成年管教所、拘役所等监管机关的监管改造活动是否合法,纠正管理和教育改造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促进文明管理,提高改造质量。

(3)检察监管场所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打击被监管人员在监管场所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监管场所安全稳定,保护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4)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活动中发生的司法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予以立案侦查。

(5)通过检察监督活动,搞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2.刑罚执行监督的分类

(1)根据刑罚执行机关的不同,刑罚执行监督可分为三方面:一是对人民法院执行刑罚的监督,包括死刑、减刑、假释、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执行监督;二是对监狱执行刑罚的监督,包括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执行监督;三是对公安机关执行刑罚的监督,包括管制、拘役、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监督等。

(2)根据刑罚执行活动的不同[4],可以将刑罚执行监督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刑罚内容实施的法律监督—本体性刑罚执行监督。即对生效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种、刑期,通过法定方式使其得以执行的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包括对生命刑执行的监督、自由刑执行的监督、财产刑执行的监督、资格刑执行的监督。二是落实刑罚执行制度的法律监督—制度性刑罚执行监督。主要包括收监与释放环节的监督、对罪犯控告、申诉、检举的监督,对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等。

(3)根据刑罚的种类及刑罚执行的特点,刑罚执行监督可分为三方面:1)对执行死刑和财产刑判决的监督;2)对监管改造场所执行刑罚的监督。包括刑罚交付执行监督、变更执行监督、刑罚终止执行的监督、监督对服刑罪犯提出的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对监狱狱政管理和教育改造罪犯等活动实行监督;3)对在社会上执行刑罚的监督。指对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的判决、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三)刑罚执行监督的法律根据与理论基础

1.刑罚执行监督的法律根据

(1)《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22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第215条、第222条还分别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不当的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依法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2)《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监狱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1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有违法情况的,应通知执行机关予以纠正。人民检察院发现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有违法情况时,应通知主管机关予以纠正。”我国《监狱法》第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

(3)《看守所条例》等法规、规章与司法解释。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看守所条例》第8条规定:“看守所的监管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此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法释字[1999]1号)、《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工作细则》、《人民检察院劳改检察工作细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注释[1998323号)等司法解释,对刑罚执行监督作了相应的规定。

2.刑罚执行监督的理论基础

问题探究范文篇9

【关键词】贪污犯罪;基本原因;根本方法

贪污贿赂犯罪是古今中外刑法的打击重点,惩罚和预防方法各有不同。目前,我国要加强廉政建设,遏制贪污犯罪行为,必须对贪污犯罪的原因及其它若干问题有一个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此类行为的对策,做好预防工作。

在我国,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之变,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

1贪污犯罪辐射规律

自古以来,贪污犯罪发生的地区和部门都有一定的规律,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辐射规律,他们讲的辐射规律实质,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这个特定时期贪污犯罪走向的轨迹。

贪污犯罪的部门辐射规律。

所谓部门辐射规律,就是指贪污活动在不同系统、行业中的运行轨迹。2近十年来,我国贪污犯罪成波浪式上升趋势,其“源头”始于生产、经营性的经济部门,这些部门的公务人员受物质诱因的影响最为直接,利用职权攫取公共财物的机遇最多。价值,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经济秩序不是很稳定,对于生产经营部门监督机制相对弱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在某些方面具有严重“短缺型”的特点。而管理这些短缺的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要素部门,变成了需求者的“上帝”为竞争“紧缺物资”、“短线产品”和生产要素而大显神通,不择手段,在监督不利、防范不力的情况下,这些部门必然会滋生更多的贪污犯罪分子,接下来贪污辐射的对象便是对生产、经营和服务性失业单位的活动形式监督、管理职权的经济监督部门和行政执法部分,然后再逐渐渗透到司法机关和党政机关。

贪污犯罪的地域走向规律

所谓地域辐射规律,就是贪污犯罪发生地区的运行轨迹。通常在沿海地区新出现的贪污贿赂犯罪手段,经过一定时间会在内地和边缘地区出现。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与此同时,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愿望强烈,贪污犯罪的“物质诱因”和“精神诱因”增多,公职人员利用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真空与漏洞进行贪污犯罪的也就相应增加,这与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辐射一样,贪污犯罪是由沿海向内地和边远山区辐射。

贪污犯罪地域辐射,总的特点是无不打上市场的烙印,其具体表现为:

贪污犯罪案件发案率和贪污数额的辐射,贪污犯罪的发案率,原先是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内陆及边远地区,但是现在即使在一些边远地区,贪污贿赂案件也越来越多。倒是沿海和一些发达地区有与司法和制度的跟进,对此类犯罪有一定的遏制。

贪污部位的辐射,贪污的部位取决于经济机制的规范程度和经济的控制与监督程序,传统的贪污犯罪,多发生在涉及财务等的部位,而改革开放后,新的经济领域拓展到哪里,贪污分子就出现在哪里。

贪污犯罪主体的辐射。贪污犯罪主体的内容主要便显是:改革开放之后,共有财产在形式的复杂化、多样化,相应地使贪污犯罪的主体多元化,传统的单个的小量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产的贪污行为,已为现代贪婪性、冒险性极大的贪污分子所不取,故目前内外勾结,上下串通、跨单位、跨地区、跨国界的成蜘蛛网状的群体犯罪量增加;法人和其他组织,打着“为公”、“为集体”、“为单位”利益的旗号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贪污手段的辐射。改革开放后的贪污手段与传统的贪污手段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更加隐蔽化和智能化,通常在沿海地区新出现的新的贪污手段,经过一个不长的时期就必然会在内地和边缘地区出现。

2贪污犯罪黑数规律

犯罪黑数,亦称为“犯罪的隐蔽数”、“犯罪暗数”其基本含义都是只指实际已发生,但在正式的犯罪统计中没有反映出来的犯罪数字,3根据一些国家学者总结的经验,犯罪规律是:黑数程度高低与人们感觉到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成正比,社会危害性越明显的犯罪,犯罪黑数越高,贪污犯罪之所以存在“犯罪黑数”是由于本罪具有下述一些特点决定的。

(一)贪污行为危害性不易显露,贪污犯罪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其侵犯对象有属于国家集体的公共财,一般不是以公民个人利益为直接侵害对象,因此,别人既不容易了解贪污者的职务内幕,又不容易与之发生直接利益冲突,故不易被察觉贺揭露。

(二)贪污手段智能化的隐蔽性强,公职人员一般文化水平较高,阅历较为丰富,对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情况熟悉,深知本行业管理制度和机制中的漏洞。

(三)贪污主体特定性的“保护功能”。贪污犯罪主体是一种特定身份犯,是将公共权力异化为私人权力的结果,正是因为这种主体的特定性带来了贪污分子的“自我保护”功能。

(四)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某些贪污犯罪的产生与某些地方的“土政策”,与某些部门的“搞活措施”有关,与某些领导的支持纵容由千丝万缕的联系,贪污犯罪一旦被揭发,就会暴露出各方面的漏洞,对各方面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事发后,一些党政领导人总是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予以保护,因而也增加了“黑数”。

(五)知情人有顾虑不愿举报,保障贪污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制度不完善不完备,有的举报人害怕被打击报复,担心触犯权势难逃掣肘,所以也为“黑数”的增多贺扩大提供了社会条件。

(六)办案能力不适应办案工作的需要,在减少贪污犯罪的“黑数”关键因素取决于司法机关的追诉能力,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反贪队伍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办案经费、办案设施及监督防范体系不能适应反贪工作的需要。

综上所述,掌握公权的人,不是没有自身利益的机器人,如果有一天,公权交给没有自身利益的机器去行使,像贪污犯罪这种腐败现象是绝不会出现,但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再先进的机器人,也是要有人来操作的,于是权力最终还是由人来行使的,而人性,是具有永恒性的,所以,人类社会自从产生那一天起九注定避免不了这个矛盾。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研究贪污犯罪的发生规律,做好预防和惩治工作,让贪污分子无机可乘,将贪污犯罪的发案率、危害性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宣炳昭主编:《刑法个罪的法理与实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贾宇主编:《刑法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问题探究范文篇10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民营企业;融资

一、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成因

党的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然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成为困扰民营企业的一个重要难题。据2013年公布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报告及亚洲实践》表明,其中有4%的民营企业表示他们的借款成本在6%~10%,剩余的40.6%的民营企业则认为他们的借款成本超出10%。有40%的民营企业甚至需要要向银行支付超出基准利率2倍的高额溢价,由于存在信贷配给,有些民营企业即使愿意支付高额的溢价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贷款。这表明外部融资约束是我国面临民营企业的难题。(一)信息不对称。在完全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企业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能够相互替代。但是在资本市场不完全的环境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内外部的融资成本存在差异,进而形成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信贷市场会发生逆向选择效应,进而可能发生道德风险,提高违约概率,使得银行贷款供给减少造成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民营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规模越大的企业融资成本越低,融资约束越不明显。民营企业本身的财务信息披露程度等“硬信息”非常有限并且透明度不高。民营企业体量小、有的民营企业有商业欺诈行为、缺乏信用理念、无法提供有效抵押物,这些原因的叠加使得银行更加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有足够抵押物、财务健康透明的大企业,由于民营企业本身的原因所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他们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早在1930年左右,英国政府出具的报告就指出,资金供给方不会按照民营企业的需求来提供贷款,这就会形成“麦克米伦缺口”。其实,这个缺口不仅存在于英国,在国际上也经常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出现缺口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宏观经济原因又有微观运行因素,其中信息不对称是其主要原因。而此时,民营企业存在融资约束的实质便是由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银行信贷配给问题。所以,银企之间的信息越是对称,对于缓解财务约束效果就越好。(二)金融结构。世界银行经济学家Beck认为:金融整体发展水平对于缓解民营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体系和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营企业所主导的行业模块将会具有更好的成长性。林毅夫(2009)提出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其中的观点就认为每个时期特定的金融结构会随着每个特定经济发展阶段而动态演变。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对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保持定力,坚守实体经济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事实上能够匹配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金融结构,最优的银行业结构就是以区域性的民营银行作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主体。林毅夫(2001)指出,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是以高度集中的大银行为主的,同时在我国民营金融机构不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会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银行的充分竞争会有效地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且会缓解民营企业的信贷风险。民营企业的“软信息”对于体系庞大复杂、信息传递链条长的大银行而言,想要识别企业好坏的成本是很高的,同时对于大银行而言它们也没有这种激励去识别。(三)金融资源配置二元特性。我们国家长期存在着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经济体系分化出国有经济体系和民营经济体系。金融体系也被划分成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二元市场。这种“歧视”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公。基于这种国情,通过政府的隐性担保、利率管制和信贷规模控制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的银行信贷资源会极大地向国有企业倾斜,民营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比想象中要大。由于金融二元市场歧视的存在,民营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不透明、无法提供抵押导致其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难度加大,给非正规金融提供了机会。但是民间融资缺少监管,放贷利率高会导致民间融资成本上升。另外,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了负面影响。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难以成为民营企业主要信贷来源,融资成本高、运作不规范的弊端只能使民间金融成为正规金融的一个补充角色存在。(四)信贷配给。学术界普遍认为民营企业由于自身拥有的资产少,以及诚信问题,银行对民营企业会实施信贷配给。由于我国存在着信贷配给,从而银行指定的利率会低于市场均衡利率,因此一部分借款者将会被配给出局。在利率管制的政策条件下,提升利率会明显地减弱原先受到银行配给者的融资约束。因此,在管制利率的大背景下只需要提升利率水平就能减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民营企业受到信贷配给的概率要显著大于国有企业,主要原因是因为国有企业的规模普遍大于民营企业,信贷配给与企业规模呈现出反向关系;金融市场化的推进有助于企业获得贷款,当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时,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得到缓解,会减小民营企业受到信贷配给的概率,从而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根据传统信贷配给理论的分析,贷款利率的提升将会产生逆向选择效应,虽然银行的预期收益会增加,但是那些高风险的企业将会增大违约的概率导致银行还贷率的降低。利率调控的前提是银行应该根据企业的资质不同而实行差异化利率,这也是优化企业贷款质量的关键一环。合理进行贷款抵押品设定,并増加对信贷人员贷后的监管是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方法。

二、利率市场化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的机遇

(一)银行间竞争加剧,有利于增加各银行的信贷供给。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存贷利差被逐渐缩小。如果存款利率上限放开,银行为了保证原有的存贷利差必然会提高贷款利率,会失去一些已有客户,风险较高的民营企业成为银行次优选择,这样等于给了民营企业融资机会。另外,银行间竞争加剧,又必然会把贷款利率下调,这样民营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也会缓解。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依靠市场份额的经营模式将难以持续,不得不从重视规模扩张转向重视资产定价,民营企业类客户逐渐得到重视。在处于利率管制时期,银行自主利率定价受限,金融机构间的资金价格波动以及对存贷款利率的定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供给与需求,导致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消极。在利率管制情况下,银行的信用风险溢价无法反映出来,因此,在追求稳定收益的想法驱动下,大型企业会更受青睐,使得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变得异常困难。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定价权利,资金的配置显现出更多的活力,资金价格方面能够更加充分真实地反映。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保持盈利能力,民营企业成为最多的关注对象,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浮动更加地具有弹性,浮动利率可以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民营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会变得更大。在利率还处于管制时,央行制定的准备金率对所有规模的银行是统一的,这使得民营金融机构在信贷扩张方面会有一定的顾虑。另外,由于存贷款利率受到严格的限制,使得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无法为其授信,因为难以贴补民营企业潜在高风险的损失,尤其不能根据民营企业的特性灵活调整信贷政策,民营企业贷款更加艰难。利率市场化后,在存贷款利率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大型银行相对于民营银行会比之前更容易争抢到大客户,这就推动了民营银行更加专注做民营企业的业务。另外一方面,对于大型金融机构来说,由于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他们的客户源也会越来越倾向民营企业,由于民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更加的专一,产生了鲶鱼效应,为了保持住市场份额与盈利水平,使得大型金融化构也会更加的重视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这些变化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二)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业务创新。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银行存款利差减少,为了保持自身收益,银行会扩大信贷业务规模,但是扩大规模的同时,存款的不断增加便是关键,银行的存款业务也会更加多样化,这就会加剧银行间存款业务的竞争,传统的以利差为利润来源的盈利模式不能满足现在市场化的需要了,由于利率不断放开,银行的竞争会将主要盈利关注点放在中间业务上。利率市场化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创新,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与产品,发展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强化服务手段。因此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仅仅依靠价格是不够的,应该在服务水平方面加大创新,在服务创新上,最主要的就是要运用灵活的机制创新信贷融资金融产品,因为金融产品是银行与民营企业的重要纽带,通过金融产品连接民营企业,才能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银行为了积极拓展民营企业客户,可通过差异化的营销,为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客户提供不同需求,例如信用卡贷款、小额储蓄存单、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金融产品,这些贷款业务能便利融资,降低成本,能够让民营企业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金融产品进行融资,结合自身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三)利率市场化扩大了民营企业融资产品的选择范围,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利差收窄,银行会通过差异化战略、产品服务创新来争取客户,因此一些新的融资产品将会不断涌现。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融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补上民营企业抵押担保品不足、财务信息不全面等劣势,民营企业也能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计划与资金运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相关。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着资本市场,能够使得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利率市场化与资本市场相辅相成,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在国家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成熟的资本市场才能顺利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所以应采取措施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利率市场化的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会得到极大的优化。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地放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利率的市场化会形成资金自由定价机制,并且是在风险与收益较为对等的前提下,这样一方面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丰富的金融资源,另一方面,利率自由化后,资本市场上的参与主体会不断增加。金融价格的不断波动会刺激发展资本市场的新型金融产品。较长时间以来,民营企业的融资都过多地依靠金融机构,对于资本市场的融资少之又少,但这种过多的依赖会一方面使得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融资的效率相对低下,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相对会变弱,民营企业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进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实现资本市场多元化的层次结构。(四)利率市场化可以有效遏制非法借贷。由于利率管制,我国经济生活中事实上形成了银行利率及民间借贷利率的双轨制。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高风险的民间借贷市场空间将会受到正规金融的挤压,非法金融现象将会受到市场的遏制。市场化的利率不会偏离社会平均利润太多,从而不会导致过多的民间资本涌向民间借贷市场,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同时,民营企业对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机构的依赖将会降低,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支持的机会会增加。取消利率限制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都将大大降低。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策略

(一)完善大型银行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由于大型银行资金实力强,在科技创新与风险管理方面更加突出,因此引导大型银行服务民营企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大型银行为了保持自身盈利水平会在战略方面进行调整。政府应顺应这种趋势,完善大型银行服务于民营企业机制。继续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推出新型货币工具,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鼓励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另外,由于民营企业稳定性差,针对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借贷问题,政府可考虑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的补偿机制,完善专项财政资金,对积极为民营企业贷款的大型银行进行适当的补偿。(二)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这一方面导致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因为抵(质)押、担保等原因而不能及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造成银行信贷规模持续增加,金融体系缺少足够的弹性,风险防范压力增加。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融资市场多元化快速发展,积极探索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改变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单一融资状况,缓解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帮助那些成长性好、有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借助创业板市场实现直接融资。其次,要使一些民营企业通过企业股权交易,及时筹集资金。同时,引导一些资信良好的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支持它们融资融券。(三)改善民营企业信用环境。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信用再造,改革信用制度和金融制度,成为必然的选择。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围绕民营企业信用展开的,而他们主要进行风险管理,因此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民营企业的信用水平。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建立民营企业的征信体系,逐步改变政府和银行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民营企业各个方面经营活动的透明度,运用存款保险制度,进行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扭转操作”,提高金融效率,解决和缓解信用不对称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促进民营企业良好发展。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和重组功能可以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把最优秀的生产力以资本为纽带,注入到中小企业,打造经济升级版。(四)大力支持发展民营银行。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仍占垄断地位,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没有形成气候。我国商业银行以服务国有企业为主,其贷款投向集中在国企。而我国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由于民营银行体系尚不发达,其融资需求依然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政府应引导和鼓励民营型银行健康发展,消除政策壁垒。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为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同时,发展民营银行将产生“鲶鱼”效应,促进多元化、多层次竞争格局的出现,为银行业改革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促进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