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9 13:26:22

对学习总结

对学习总结篇1

一、存在差距较为明显、找出差距,差距主要有以几点:

1、现场设备卫生、工器具摆放

2、对设备管理人员及保运队伍的管理、考核力度不够

3、对现场实际情况掌握不够,现场经验不足

4、保运巡检人员发挥不明显

5、设备盘车、大型机组、稀油站管理不到位

6、保运班组管理到位,卫生无死角

7、特种设备及压力表、温度计校验及时,无超期现象,上下线及管道标识清晰

通过对标学习,发现空分、乙二醇车间无论是现场设备卫生、清洁文明管理、设备跑冒滴漏的等都体现出很多亮点。使我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出了荣信人干事创业的风采,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二、立足本职,开展创新性工作

1、没有注重保运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2、不能开展创新性的工作

三、确定目标,深挖潜力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力争在日常机电管理中做的更好。确保在工作中少犯错、不犯错,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四、认定目标,狠抓落实、加强学习,补强漏洞、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我们不仅需要优秀的保运班组,更需要团结的保运班组。人常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毕竟精力是有限的,而一个团结的班组不一样。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大家团结起来,手拉手、肩并肩,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才能更快更好的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1、空分、乙二醇车间现场管理好,设备整体卫生好,无漏点,设备卫生基本无死角,地面无浮土,三箱卫生好,保运班组管理好,工器具摆放整洁。美中不足的是阀门标识牌固定花样多,需要改进:

2、空分、乙二醇车间现场管理较好,基本无漏点;保运班组管理好。

3、空分、乙二醇车间设备管理到位、考核张贴公示、规章制度齐全

五、通过这次对标学习,合成车间需要立即整改:

1、对设备漏点进行消除,计划7月上旬集中整治漏点;

2、对设备卫生死角彻底清理,7月上旬,对备车设备进行卫生死角彻底清理;

3、梳理车间转动及特种设备,整理归档资料,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4、定期梳理转动设备检修台账,做到设备检修计划性

5、仪表管线、仪表控制架卫生需彻底清理,列入每周车间综合检查重点项;

6、设备油杯需及时清理及润滑油及时更换,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各设备润滑油更换,油杯及油视镜清理;

7、保运班组需加强管理,院内杂物及时清理

严抓工作作风和保运班组人员管理,一切工作看结果,一切工作看实绩,一切不符现场管理的思想要转变,通过这一次对标学习,开拓了思想,扩宽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收获巨大,意义非常。我们将把这次对标学习的成果作为新的起点、新的平台、新的动力,把学到的内容融入到合成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去,努力完成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为内蒙古荣信化工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对学习总结篇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方面,还存在学得不深、悟得不透、用得不活,知行合一不够的问题。一是加强创新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虽然自己一直十分注重学习,但往往工作忙、事务多,就放松了学习。对上级安排的学习内容虽然能够认真学习,但对没有要求的内容学习不够,特别是对党的新知识、新政策学习不够及时深入。二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不强。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存在重业务学习,轻党的理论学习,通过党支部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虽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但实事求是地讲,学习的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全面,研究不深、理解不透,还没有真正达到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三是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实效性不明显。理论学习宣传研究的结合度和系统性不够,学思践悟、遇到具体问题时,常常采取“实用主义”,需要什么学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比如,在对党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深刻把握和融汇贯通运用上做的不够,特别是有效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效果不明显,在灵活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与本职岗位工作有机高效结合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在锤炼党性修养方面,还存在自我检视不够经常的问题。本人自觉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较强,但在思想认识和执行标准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带头抓党建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作为支部书记,对全国、全省乃至市、县的党建工作大局把握不够准,给领导参谋建议及给分管科室、基层党员特别是党务工作者的党建工作指导还不到位。二是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够规范严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平时由于日常工作事务繁忙,没有很好地坚持双重组织生活标准。

(三)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方面,还存在学习践行标准不够高的问题。日常工作中,对所在党小组会、党课方面,学习文件多,学习上级重大政策精神的时候多,对党章、党规、党纪等重要内容,组织讨论、系统学习的时候少,而且形式单一,没有创新。

(四)在学习先辈先进方面,还存在看齐紧跟追随意识不强的问题。对照先辈先进,特别是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自己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担当奉献精神不足。比如工作开展过程中,仅考虑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对全局工作考虑不全面、不深入,存在被动应付、看摊守业的现象。二是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日常工作中,往往按部就班,满足于老经验、老办法,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式方法呆板僵化,应对困难局面、解决复杂难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有待提高。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本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准则》《条例》等有关要求,坚定信念,履职尽责,严以律己,不存在对组织不讲真话、不报实情、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问题,没有“帮圈文化”现象。1.严守党的纪律,不信仰宗教、不搞封建迷信;2.带头抵制和治理圈子文化,没有组织或参与牌友圈、球友圈、酒友圈、校友圈等;3.严守干部选拔任用纪律,不存在跑风漏气、说情打招呼情况;4.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存在违规违纪现象;5.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不存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说情、打招呼,干预司法等现象;6.没有函询件;7.家庭住房、个人婚姻、子女等方面均无变化。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查摆问题的深入剖析、深刻反思,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学习上、出在思想上、出在修养上。

(一)理论学习抓的不紧。没有真正把加强党性修养、严格党内生活作为必修课,没有完全把理论学习作为不断改造思想的锐利武器,存在随用随学、急用急学、不用缓学的思想,错误的认为干工作是实东西,能看得见摸得着,理论学习比较虚,做工作就是抓落实,渐渐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政治觉悟不够高,政治敏锐性、敏感性不够强,对共产党人高尚的精神执着追求减弱了。究其根本原因是理论学习不够,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扎根不深,党性修养放松了。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树的不牢。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初心的迷失和使命的失守,根源在于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三)党性修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升党性修养。由于没有较好的通过自我学习来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的不够。比如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方面,由于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不够经常、及时。

三、整改落实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我将按照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改彻底、改到位的要求,制定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严格按照要求全面整改、确保实效。

(一)强化“四个意识”,全面提升能力素质。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按照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阵地。一是持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端正学风,深入学习党史“四史”、党章党规党纪,系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坚持以学促干、知行合一,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相贯通,通过学习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良好作风,提升能力素质,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信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强化大局意识,坚持从大局角度观察、分析具体问题,正确处理好大局和局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支部建设管理水平。强化核心意识,模范遵守党章、党纪、党规,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看齐意识,坚持与高标准对齐,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二)严格自我要求,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一是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规章规定。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认真落实基层组织规划化建设、党员一编三定、党员积分量化管理、“三会一课”等制度,切实加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严把入口关发展高质量党员。作为支部委员,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要求,认真落实发展程序,确保发展管理好支部党员队伍。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运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等组织处理手段,及时掌握干部情况,加强支部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四是充分发挥党小组生活会作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要有经常性的红红脸、出出汗的担当,多自我批评的同时,也要勇于指出其他党员的不足。

对学习总结篇3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研讨会即将圆满结束。根据会议安排,我对研讨会情况作一简要总结。

一、关于研讨会取得的成果

这次研讨会上,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同志作了重要讲话,16位同志围绕研讨主题,作了精彩发言。大家贡献了智慧,交流了心得,认清了责任,增强了使命,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总的说,这次研讨会研讨深入,富有成果,开得非常成功。与会专家学者对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主要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党的精神和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进行了交流

党的报告和的重要论述,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许多专家学者做了科学阐释和深入解读。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报告中蕴含的历史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历史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辨别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在伟大斗争中发展的历史观。报告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容,进一步把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纳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中。与会专家学者指出,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给全党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方法,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精准标尺,更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是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和新动向的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曲解、抹黑中华文明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军队的历史,否定、曲解、抹黑中国的今天和未来,呈现出多种形式。有专家学者提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学术、思想政治、文艺、舆论等不同形态。对党史人物的虚无主要表现为攻击领袖、抹黑英雄、美化坏人三个方面。有专家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传播中呈现新特点,表现为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话题庸俗化、思想观点隐蔽化、政治问题学术化、传播受众年轻化;出现新动向,表现为攻击目标转向政策法规、外交政策、国企海外投资等辐射地带,实行境内境外联动。

三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有了进一步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还原真相”的旗号,抓住某些大事件中的个别事例,主观臆断,凭猜测搞“逻辑推理”,从歪曲某段历史过程入手,否定党史国史军史,以达到取消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社会的罪恶目的。有专家学者用丰富鲜活的实例说明,正是由于苏共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不力,弱化和放弃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放弃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有专家学者提出,历史虚无主义是坚定“四个自信”的“绊脚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在于消解社会主义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扰乱人们思想观念与文化价值的历史认知,抹煞中华优秀文化与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帮助敌对势力实现西化和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要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党的优良传统的不良用心,否定党的优良传统的要害在于否定党的领导。

四是对如何反击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探讨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坚决予以抵制和批判。对于如何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与会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有专家学者指出,历史虚无主义问题是一种历史观问题,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以历史事实和史料为根据,但更为根本的是培育、坚持和发展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和宣传党史人物,既要在思想认识上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头脑,又要在方法路径上运用扎实的研究成果筑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根基,以防历史虚无主义趁虚而入。有专家学者提出,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更加深入地学习好研究好党史国史军史,运用好党史国史军史研究成果,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坚决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有专家学者强调,要加强党史研究,重视对党的历史进行整体性研究,重视对中华民族历史与党史之间联系的研究。要强化史学研究、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形成抵制合力等应对措施。要重视新技术新应用,强化传播手段建设创新;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需要党的理论工作者、党史工作者加倍努力,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二、加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能力建设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史工作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要在战略上藐视,充满斗争的底气和勇气,同时又要在战术上重视,始终高度警惕,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及时应对,做到久久为功。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能力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各种工作本领。

下面,我就落实青山主任提出的“切实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和水平”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只有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才能坚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定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关于坚定不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为反对历史虚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根本遵循和科学方法。强调,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于坚定不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理论品格,对于做好党史工作尤其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当前,党史工作者要把学习党的精神特别是党的报告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自觉。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守好党史舆论阵地,不搞“爱惜羽毛”、装扮“开明绅士”那一套,以踏石留印的决心反对和抵制一切歪曲丑化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和党的领袖、英雄模范人物的言行,积极主动打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

强调,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史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伪造、篡改、歪曲甚至“恶搞”历史等种种行为,党史工作者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观点明朗,敢于亮剑,敢于说“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含含糊糊、语焉不详、闪烁其词。历史虚无主义常常以意识形态工作上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我们对此要时刻保持政治警惕性,并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强硬的手段,“该出手就出手”,对心怀叵测、毫无根据的错误论调,坚决给予最严厉的反击。

(二)只有在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下功夫,才能不断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鉴别力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现象,其产生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思想政治原因和历史文化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抓住本质。历史虚无主义包括民族虚无主义或者文化虚无主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态或形式,但基本倾向具有共同性,表现为不加分析地盲目全盘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坚持否定一切的态度和思想倾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意图比以往更加明显。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一度盛行的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总书记的论述深刻阐明和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和哲学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点,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就是前车之鉴。

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这体现在其具有的几个特点上。一是虚假性。“虚”和“假”是历史虚无主义最普遍、最常见的特征。历史虚无主义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故意伪造或编造历史;打着所谓“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真相”“重新审视”等旗号,为历史翻案;忽视历史的内在逻辑,对历史进行假设。二是片面性。历史虚无主义以偏概全,不讲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片面肢解历史本来面目;任意夸大某些枝节,夸大偶然事件的历史作用;否认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孤立地看待历史问题,或是用过去否定现在,或是以现在否定过去;用主观代替客观,不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凭借主观经验甚至个人主观臆断对严肃历史问题作出简单甚至不负责任的结论。三是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由于在一些问题上特别是党的历史问题上的虚假性、片面性,加上手段巧妙,其言论和观点必然带有欺骗性,蒙骗了一些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四是破坏性。历史虚无主义以攻击、丑化、污蔑为目的,惯用的手法是抹黑英模人物,丑化党的领袖,歪曲党的历史,对党的事业造成严重破坏。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甚至以讹传讹的不良效果。在青少年和国民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误导,影响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的认知,影响了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形成。如果任历史虚无主义自由发展,必然干扰和动摇“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党史工作者要善于洞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动向,坚决反对及时制止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指出,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我们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围绕党的历史上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学术研究。对党史国史军史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进行深入重点研究,准确判断和科学区分不同形态的历史虚无主义,善于分析其表象,挖掘其本质。

(三)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战斗力

指出,历史就是历史,谎言说一万遍,仍然是谎言,要善于运用思想的武器、真理的武器,捍卫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能只讲大道理、空喊口号,必须提高实际工作本领,依靠扎实的研究成果说话,用真理的力量征服人、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提高从政治上看待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水平。要努力提高研究和运用党史的能力,掌握党史研究的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坚持实事求是,多出有历史依据、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正面应对为主,科学把握实时、适度、适当、精准的原则,不断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际成效。

(四)只有在提高综合运用舆论工具本领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反对虚无主义的政策把控能力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多种复杂的原因,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采取切实管用的办法,不能温水煮青蛙,软弱无力。同时要注意区分政策,善于区分各种虚无主义的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以及深刻的政治背景,对策上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善于用事实讲话,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理论教育人、说服人、武装人。伴随着互联网、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历史虚无主义也以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出现。党史工作者要用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的曲折而辉煌、生动而鲜活的历史,让真理走进人们的心田,不断放射出革命理想的光芒,照耀前进的方向。

对学习总结篇4

一、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总结能力

有人把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究其原因,在理科中,化学知识相对比较零碎,大块的理论、定理和原理并不多,即使有也是由很多相对琐碎的知识组成的,学生需要花较多的时间用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这势必增大了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但是,如果不把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取、浓缩,形成知识网,即使记忆的再多,也只能是知识的无规则的堆砌和罗列。这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复习是相当不利的。高三复习要面对的是高中化学全部的知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较弱是造成高三化学复习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学生感觉“化学难学”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高三教师,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如果学生的总结能力提高了,相应地,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复习效果和学习化学的信心等也势必提高。

二、高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总结能力

高考作为抽样测试不可能考查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所以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往往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跳跃性,学生如果不对知识进行总结、分类,不形成知识网络,很难应对高考的要求,即使学生记忆的知识很多,但缺乏知识网络结构和前后联系,也只会事倍功半。

三、提高学生总结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

1.教师必须意识到总结能力对高三复习的重要性。总结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阶段地在适当时机对已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使之系统化,是化学学习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际上,概括和总结是通常所说复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之一。”由此看出,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给学生提供总结知识、归纳知识的锻炼机会,使学生从中受益。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勤于总结的好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有经常总结的习惯,每节课、每天、每周、每月都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而有的学生从来没有总结的习惯,即使偶尔总结一次也是在老师的逼迫之下以完任务的态度去完成,根本没有起到总结的效果。所以,对于高三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总结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必须把定期总结作为一种习惯,逼迫学生去养成,这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去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时间和机会,持之以恒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直到学生初步养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定期、定时总结,必要时要检查学生总结的效果,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陷,迫使学生慢慢养成总结的好习惯。例如,每周可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把本周所复习的主要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查漏补缺,加深理解。或每一章复习结束后,可让学生把本章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四、提高总结能力的一般方法

1.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总结具体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总结方法。

章节总结法:对于每一章知识的总结,提炼和归纳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把本章重要的知识进行反复筛选、归纳、压缩,提炼出要点、难点、易忘点、易混点,反复理解记忆。

相似总结法:教师要有意锻炼学生将性质和规律相似的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在复习到Cl2的性质时,可让学生总结有颜色的气体有哪些,有毒的气体有哪些。在学习复习NH3的易溶性时,可让学生总结常见的气体的溶解性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复习中,教师要经常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必要时可作为作业来完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相异总结法:即把性质或规律相反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复习NH3易溶于水的性质时,也可让学生总结难溶于水的气体有哪些。在复习HNO3的氧化性时,除了让学生总结强氧化性的物质外,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具有强还原性的物质。

发散总结法:即以某一个知识为中心,进行发散思维,总结出某一节、某一章的知识。例如:在复习到金属Na的性质时,可以以金属Na的性质为中心,辐射到Na2O、Na2CO3、NaHCO3的性质,即由知识点形成知识面,进而形成知识网。

图表总结法:这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用得比较多,但学生自己总结图表的机会较少,锻炼的也很少。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这种总结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而且容易操作。“用于整理、概括、总结知识的图表形式有概念(或知识)系统图、元素或化合物知识结构图、概念(或结构、性质等特点)比较表、物质衍变(或转化)关系图、反应关系图等。学习者自己绘制这些图表的过程,也是积极思维、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过程,其效果要比照抄教师或参考资料中的现成图表好得多。”

2.教师要教会学生解题方法的总结。

解题方法总结:教师要锻炼学生从众多的试题,总结各类题的解题规律,提炼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错题总结:学生在平时的解题和考试中做错的试题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分析错误的形成原因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重蹈覆辙。

3.教师要督促学生将有疑问的知识收集、整理、总结。

对学习总结篇5

由于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2005届本科毕业生实习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届毕业实习全面落实了实习计划,使实习管理得到了规范,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并得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实习基本情况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32个。在自治区内25个实习点,区外7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2005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4.实习人数

实习学生。2010届三个毕业班的131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实习指导教师。共17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形式 6. 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收到32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131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习总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 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 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习大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习总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 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写作在线是一家专业各类公文稿件的文化服务机构,拥有近百名的专家团队,全方位、多角度为您打造最具实用价值的公文材料,毕业实习总结,会计实习总结,个人实习总结,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总结范文,教育实习总结,实习工作总结,实习自我总结,顶岗实习总结,销售实习总结等。

6. 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 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 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3.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实习中了解到,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可是,我们的学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客观表现为企业一般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企业的真正需要的是人才,这里折射出来的是:应届毕业生不算是人才。我们不能改变招聘条件,只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研究营销人才的内涵,然后以此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知识和素质要求等。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就业率,就业率是学院生存的重要基础。

对学习总结篇6

课后小结的意义

课堂小结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诊断与把握体育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并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过程。在一节课中,教学目标完成得怎么样,与教学的预设还有多大差距,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得以重新再现,教师就可以在系统的反馈中及时诊断和把握教学效果,便于以后进一步优化。

课堂小结是促进学生“学”的一种深化体育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与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获得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小结的归纳分析,它既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理解、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归纳总结的习惯,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获得哪些运动知识和运动能力,明白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分析合作与竞争的体验,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系统建构。

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延伸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前提,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挖掘教学中的兴趣资源,但经过一番引趣、激趣、展趣过后,学生的兴趣也就会伴随着课的结束而消失。如果在小结中就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巧妙地安排一些疑问或者悬念,可以引起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起到固趣、延趣的作用。

课堂小结的形式

直叙式这是一种常用的小结方式,教师通过简洁扼要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强调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问题式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中的体验与感受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知识得到内化的同时思维也得到锻炼,这也是师生共同对话、心灵沟通的一种形式。

图表式在教学中,利用图表的直观性把学习内容系统地概括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直观形象地相互对照、比较,发现其本质特征和要点。

示范式如果说图表的直观性具有一定的“静态性”,那么动作示范是最具有“动态性”的总结方式。这里的示范既可以是教师的示范,也可以是学生的示范,但无论是谁的示范,都将是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动态再现,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学习的成功与不足,确定继续努力的方向。而教师把后续的学习内容先进行优美的示范,对延续学生学习兴趣将更有意义。因为小结对于一节课而言,它是终点,但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可能又是起点。

课堂小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注小结方式的综合运用小结的形式很多,以上列举的也只是典型的可供参考的几种,需要提出的是,尽管课堂小结形式很多,但在教学中往往不是独立运用的,更多情况下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要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注意和学生的互动,照顾学生的感情现代教学不是教师“教”的专利,而是师生共同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问题的问与答,也是师生心灵上的沟通,情感的共享。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鼓励学生依据个体的认识阐释对学习的理解,并适时给予学生引导与帮助。

对学习总结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阶段性复习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77-01

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归类总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中需要各种教学思想的加入,数学思想是一个重要并且应该具备的思想。因此,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引导法重要性的认识,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要求将引导方法融入备课环节,写出有效的数学知识学习的引导教案。使学生在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学过的知识。当然,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起来,那么学习与巩固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阶段性复习的过程更应该结合生活展开,做好知识点的阶段性复习的归类总结,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掌握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整体学习。

同时复习课堂的开始与结束的延续同等重要,应是他们认识到生活处处是数学和数学的学习的无限性。但是,往往理想的和现实总有一些差别。

1 插入知识点归类总结,引导建立互动交流平台

授课教师可根据教材知识的的内容,将知识在教案中转化成其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融入一种与知识相关问题的情景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概念的思考。同时,试着寻找适合的理解方式,将前后知识点的学习进行不断的总结,或者在教学的时候插入之前的内容,进行小规模的复习,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更加全面和合理,让学生在复习式的教学情境中逐步提高知识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并不是问题琐碎,而是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不断总结,突出重点,启发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交流互动,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促进课堂的有序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二年级“期末复习”复习课时,可设置如下提问“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平行四边形和数的加减以及多位数的认识,那么,对《万以内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认识图形》的应用与对比,针对性提出不同的解题步骤问题。首先是对加减法的学习,引入生活中集市上的数学计算。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方面达到了课前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预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数学与生活。

2 混合式复习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之前,应将所要讲的某章内容做一个条理性的总结提纲,或者说期中总结或者是1/4总结等,同时,做好几种教学方式混合使用的教案,注重课堂复习教学中的多元化引入环节。有的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教学方式等感兴趣,可通过某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知识点总结的导线,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获得局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知识点更加容易接受。另外,教师需按照复纲需求进行有序的讲解,不能随意教学,以避免误导学生,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并应用这些小学数学知识体系。针对课堂或者下一节复习课的内容进行设问,对于学生来讲,当做是探索性的问题,为学生能够自主复习创造条件,也实现阶段性复习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讲“负数的初步认识”的复习时,对《小数的加减运算》等几节进行综合解析,混合教学,要将事先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工具,希望同学们通过观察的形式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将数轴介绍给学生,这可能是初中学的内容,但是这种超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现在所学知识的巩固,更好的认识负数。

3 学生为主导,加强课堂讨论的开展

教材的研读需要达到把握课本基础知识,而知识点的阶段性总结则需要良好的教学解题思路的引入,教师培养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把教学思想的培养当做是兴趣培养的前驱,阶段性复习的过程加入思路的讲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解题思维的发散,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小学阶段就重视解题思路与阶段性复习的结合,尤其是在教学的复习阶段中,解题思路的引入能大大提高学生归类总结的能力,也为阶段性复习提升效率。

另外,小学生对与数学的理解,大部分都局限于数字的学习,其对学习过程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阶段性的复习则需要学生不断地讨论与思考,将学生总结能力的培养结合提纲式知识点挖掘教材,将教材与知识点的总结结合起来这样更能将提纲式复习作为阶段性复习教学中的主线,教师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应以倾听学生的想法为主,如:六年级课程中在讲“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想起生活中的规律变化事物,那么学生可能会对其具有的特点如正相关性和反相关性等做初步的猜测,授课教师对其评价总结。

小学数学的复习主要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并结合混合式复习,在阶段性复习规划中掌握主要的知识纲要,让学生能够学会知识之间的交叉学习与复习。同时,必要的课堂教学实践也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对学习总结篇8

关键词:学习段评估;教师的评估;学习性评估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并对成绩进行记录和报告不仅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人经历的重要且必要的成分。”[1]为了确保评估能够反映现代教育的重要成果,体现公平性、可靠性,发挥其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学习段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也有学者译作“对学习的 评价”及“学习的评估”)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本文从缘起、原理和方法三个方面对其展开论述,以期对当前我国学生的学习评估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教师进行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学习段评估兴起的背景

学习段评估缘起于传统总结性评估的不足、评估“用户”们的观点以及教师的评估的优势。

研究者对总结性评估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外部测试的使用,尤其是对基于单一的测试结果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等外部“高利害”测试表示了担忧。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究者就已获得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频繁的“高利害”测试对课程和教学会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逐渐意识到测试和考试的低可靠性。[2]21世纪初期,英国评估改革小组(the Assessment Reform Group)就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结果不仅发现测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不良影响,而且进一步确认了测试对教师和教学的负面影响。[3]具体表现为:第一,当通过测试具有高利害性时,教师就会采取知识传递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有利于那些喜欢通过程式化掌握信息的方式的学习的学生,却不利于偏爱创造性学习方式的学生。第二,外部测试对课程有限制性的影响,这会导致测试时只关注科目内容,而牺牲了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第三,“高利害”测试通常会导致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测试,高度关注学生的测试表现,而忽略其它成就。第四,教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通过测试,即使当学生没有掌握测试预期测量的理解能力或高阶思维能力的情况下,学生也能通过考试。第五,教师自身进行的评估也主要关注评估的终结,而不是评估的学习促进功能。据此,很明显,基于纯粹外部测试的总结性评估导致实际教学内容(即测试题目所体现的内容)与当今多变性、技术性世界对学生获取和评价信息、理解性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素养要求之间的不匹配性,窄化了学习观。同时,也抑制了学习性评估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阻碍了评估对学习的改善功能。

评估信息的使用者――家长、学生、教师、高等教育机构和雇主对总结性评估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家长更关心评估信息能帮助儿童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不是其排名。同时,他们希望总结性评估能涵括更为广泛的学习成果,并认为教师实施的总结性评估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自尊的发展。[4]学生一方面认为,总结性评估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他们又关心多样化的学习经验,要求评估内容的多样性。而且,他们指出,教师的判断存在偏见,但是清晰的评估标准和教师们之间的合作可以减少该类偏见,重要的是,教师进行的总结性评估能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估的机会,发展自主学习能力。[5]教师非常关注总结性评估内容的全面性,而不只是方便于测试的内容,并且认为,有效的评估实践要能为学生提供评估自身学习的机会,发展独立学习能力。然而,教师既不信任其他教师的判断,也不信任测试分数,因为存在为了通过考试而强化训练的嫌疑。[6]高等教育机构和雇主指出,他们用以选拔学生的依据不只是学生已取得的测试成就,还需要有关学生是否有能力进行学习和对学习负责的信息,以便他们能从将来的学习或培训中获得收益,坚持学习。当然,高等教育机构也不信任教师的评估,因为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入学机会会自行夸张分数。[7]上述评估信息用户们的较为一致的观点就是,希望总结性评估能涵括更多的学习成果,不能只依靠测试这种评估方式,并要求发挥总结性评估改进学习的用处。而且,教师进行的总结性评估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存在信度问题,然而,却也有改进的办法。

通常认为,评价服务于某一目的的评估的有效性有四个指标:效度、信度、影响和资源。对于任何评估而言,其首要的特质是有效性,即确实评估了其预期评估的内容。其次,评估必须提供可靠的资料数据,尤其是对于“高利害”评估而言。而且,鉴于教育系统成分的相互依赖性,还要考虑评估对系统内其它要素的影响。当然,评估的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适度平衡,有的评估可能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师生的时间。根据这四个特质,对通过教师进行的总结性评估和通过测试进行的总结性评估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优势要明显强于后者。具体比较情况见表1。[8]

能反映课程的完整的目标;没有考试的焦虑以及不用进行测试训练,学生可在常规学习中展示其所能;效度取决于教学中提供的机会。

被认为不可靠和存在偏见;所做判断要求调解;经过适当的培训能够达到与测试相似的可靠水平。

反映和加强所教学的内容;能运用学习性评估的证据;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估的机会。

因为额外的责任,可能增加教师的负担;培训和调节要素;较少的外部测试意味着更少使用商业测试;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教师的时间从准备测试中解放出来。

通过测试的总结性评估

全部目标的一个样本;被评估的目标的一个样本;确保基于同样的试题和任务对所有的学生做出判断。

抽样意味着有很大比例的学生会被归错类;需要一定的外部任务或测试确保学校之间比较的自信。

导致训练测试的内容,教学测试技巧,引发课堂评估的终结性氛围;学校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学习认证机构规定的具体内容。

占用大量的教学和学习时间;学校实施外部测试需要大量的成本;分离了评估者和教师的角色。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英国的哈伦(Wynne Harlen)对传统的终结性评估进行了改造,创生了评估的新形态――“学习段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学习段评估认为,应该将教师的判断也用作对学生学习进行报告和认证的基础,以确保对外部测试的信心。同时,将学习性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即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融入其中,这既实现了学习段评估促进学习的功能,又迎合了当今教育改革的意图:加强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评估。这消解了测试的消极影响,迎合了评估信息用户们的需要,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评估的优势。当前,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践行学习段评估理念,尤其是在英国,几乎各教育阶段的、高利害或低利害的评估中都将教师的评估整合其中。

二、学习段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自学习段评估理念提出以来,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新西兰教育督察办公室(The Education Review Office)认为,学习段评估就是在规定的时间(given time)总结和报告学生成就的过程,其中,应该给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和学生提供有关学生进步和成就的可靠和合理的信息。[9]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如果将其脱离具体的学习段评估背景,会使人误认为这就是传统的总结性评估。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协同其他地区合作开发了“加拿大西北部教育合作草案”,明确提出运用学习段评估。他们认为,学习段评估是一种用来确认学生的所知、展示他们是否实现了课程成果、证实他们的能力、并且就学生将来的安置做出决定的策略,并向家长、其他教育者、学生自身、雇主等提供成就证据。[10]这个定义将学习段评估看作是一种策略,基本明确了评估内容,既有知识、也包括技能、能力等,这有别于传统的总结性评估对知识的关注。但是,这个定义没有完全体现学习段评估的特质,且操作性不强,教师难于实施。

据此,可以给学习段评估下一个更为具体、全面的描述性定义。学习段评估,是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宏观目标以及与宏观目标相一致的具体课时目标,综合运用包括测试在内的多种手段收集有关学生学习成果的证据,并根据课程表现标准和学生标准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一方面,实现其在特定的时间总结学生成就的目的,以向家长、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雇主等报告学生达成的学业水平,其中,教师的判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实现其及时改善学习的目的。总之,从传统总结性评估到学习段评估的概念进化,体现了从“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择优筛选”到“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负责”的“全民问责”的评估改革走向。

(一)学习段评估的两大目的

学习段评估兼具鉴别、报告学生学业成就和促进学生学习两大目的。这两大目的彼此交融,不可分割。

1.鉴别、报告学生学业成就

该目的有时亦称为“认证目的”,着眼于通过多种手段、尤其强调运用教师的判断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一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宽泛的目标要求,进而将此结果报告给家长、教师、学生、高等教育机构和雇主等,以此证明学生的学业水平。

2.促进学生学习

学习段评估与教师进行的学习性评估相结合,开发了清晰、具体的课时目标以及相关的评估标准,这有利于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根据评估标准完成学习任务,判断已取得的学习成就。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学习图景,及时解释评估结果,提供描述性反馈,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其付出更多的学习努力,让学生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取得学业上的进步,进而形成能力成长型的心理动机。同时,学习段评估也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自我评估、同伴评估的机会,有利于深化其对学习目标、评估标准的认识,提升其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最后,学习段评估要求学生和教师合作,从学习性评估中挑选合适的证据用于报告学习成就,这可以深化学生对一般性评估标准的理解,掌控总体性学习目标,最终促使学生将评估信息看作是一种学习助益,而非一种标示优劣的标签。

(二)学习段评估的过程和特点

1.学习段评估的过程

学习段评估体现了新的评估理念,实施时应理解并运用其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实现上述两个目的。关于学习段评估的过程,见图1。[11]

根据图1,可以看出学习段评估包括四个环节:通过测试、任务或常规教学活动,生成证据;挑选、总结证据;根据课程标准,判断成就;报告成就。

第一个环节:通过测试、任务或教学活动,生成证据。与传统的总结性评估的唯一测试证据来源不同,在学习段评估中,学业成就判断的证据来源于测试、序列常规教学活动或特定任务。其中,一定的测试和特定的任务可保证评估的信度,这仍然是学习段评估所需要的。同时,教师的常规教学活动也是证据来源,它可以提高评估的效度,学生也因此参与评估。教师和学生首先理解、掌握一般性学习目标(例如,发展调查技能),将其分解为许多具体的课时目标,并据此设计学习活动,实现课时目标,从而最终达成总体性目标。同时,教师将学习性评估融入日常教学,设计评估标准和任务,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学习评估,或将评估活动与学习活动整合起来,互为彼此;学生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从而生成了全面的学习成就证据,如知识和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问题解决和其它高阶思维技能等。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借助学习性评估,利用这些证据,实现具体课时目标;另一方面,有些证据将被师生挑选出来,用文件夹收集好,用于特定时间段的成就报告。

第二个环节:挑选、总结证据。在学习段评估中,用来报告成就的证据所涉及的是一般性学习目标,而非具体的某一学习目标。在报告成就的规定时间,教师和学生从第一个评估环节生成的、源于常规教学活动的证据中挑选出最适合于报告成就的证据,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就有关学生一般性目标的发展情况,对这些证据进行总结。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从与具体学习目标相关的判断到与一般学习目标相关的判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判断相加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解释证据,判断成就。为了确保教师的评估的信度,需要根据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评估标准对挑选、总结出来的证据进行解释,从而做出基于标准的判断。而如果教师受具体学生的情况影响,按照学生参照标准进行解释,则会造成偏见。因此,需要采取某些有效的方法对教师的成就判断进行一定的调节。最后,报告成就。

2.学习段评估的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学习段评估的主要特点。第一,学习段评估以教师的判断为基础或以外部测试为基础或以两者的结合为基础,而不像传统的总结性评估只借助测试获得的证据对学业成就进行判断,在确保信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评估的效度。第二,学习段评估并不是作为常规学习的一部分的循环活动,只是在需要对成就进行报告时才进行评估。传统的总结性评估相当频繁,几乎每个教学单元或每周结束时都要进行,这给教与学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学习段评估只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其中的“段”为某一课程结束时,或学年结束时,或中考和高考时,其它时间尽量借助评估促进学习。第三,学习段评估既实现了总结、报告学习的目的,又实现了促进学习的目的,这与传统的总结性评估将鉴别和选拔作为唯一目的不同,它迎合了所有的评估都有促进学习的功能的理念。第四,学习段评估与学习性评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估的机会,这是有效的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在传统的总结性评估中,学生几乎被置身于评估之外。第五,学习段评估与宽泛目标的成就相关,这些目标通常以一般化的术语进行表述。

(三)学习段评估的机制和方法

深入理解学习段评估的过程和特点,发现其蕴藏着两个关键机制:教师的评估和学习性评估。

1.教师的评估

所谓教师的评估指的是,教师有计划、系统地收集证据,并基于他们的专业判断,对他们的学生的学习成就做出推断,并在规定的时间报告成就。此处,收集证据的方式的“系统性”远不及测试的要求严密,其证据来源于常规学习、项目报告、具体的作业、实地任务或展示等。而且,教师的评估局限于对自己的学生的评估。[12]然而,虽然教师的评估的效度要优于测试和考试的效度,但在某些情况下,与测试和考试的信度相比,其评估信度较低。而且,任务(即证据来源)和标准(证据据此转化为等级、分数)的具体化程度是影响其信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影响方式是,通过具体程度不同的任务和标准相结合形成的不同评估方法来影响其信度,评估方法不同,效度和信度也不同。据此,可以通过教师的评估方法来提升评估信度,并确保效度。

将任务和标准两个维度结合,可形成1、2、3、4四大领域的评估方法,具体见图2。

首先,关于教师的评估的效度与评估方法的关系。对于教师的评估而言,评估任务的具体化程度是将其包含在评估系统的核心原因,任务越具体,评估中能体现的学习成果越少,教师的评估就失去了其效度意义。而且,如果没有限制完成任务的条件,只是将教室转化为考试场所,并因此失去了教师评估时使用常规学习活动的优势,那么具体化任务也没有任何意义。在领域1和领域2的评估方法中,任务被高度具体化,效度取决于选择评估项目设计时制定的任务以及标准与任务的匹配度,而不是教师。在领域3的评估方法中,任务和标准都具有一般化,教师虽然控制证据的来源,但是,由于标准的非具体性,造成了教师选择任务的困境。然而,在领域4中,具体化的标准能帮助教师选择评估任务,实现评估的高效度。因此,领域4的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教师的评估的效度。

其次,关于教师的评估的信度与评估方法的关系。领域1的评估方法的任务和标准都高度具体化,这种评估方法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但是,此时,教师担当的角色是管理和实施他人制定的评估工具,也即实施外部测试,而非自己在进行学习段评估。在领域3评估方法中,任务和标准都不具体,采用这类评估方法,其评估信度特别低。如,最初在Vermont和Texas实施的档案袋系统即属于此领域的方法,教师自由选择置于档案袋中的内容,并根据一定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学业。这种低信度归因于任务和借用一般化术语表述的标准之间缺乏匹配性,以及教师运用标准的不一致性。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具体化任务的手段(领域2)来提高其信度,但这仍然无法将信度提高到足以用来报告个体成就的水平,而且,这种方法有可能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只关注那些规定的任务的风险。然而,在领域4的评估方法中,标准非常细致、具体,而任务却极为一般、宽泛。运用此领域内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其信度特别高。“主题轮廓”是其中一种具体的方式。其它的研究也证实,当标准被具体化时,教师就可以做出高信度的判断。因此,领域4的评估方法有利于教师的评估的高信度。

由此,领域4中的评估方法,即评估标准的高度具体、清晰和任务的一般化能为教师的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提供基本的保证,是教师进行学习段评估的基本方法。因此,用于进行学习段评估的方法不仅有传统的测试或考试,教师可以根据领域4中有关对标准和任务的要求,创生出许多具体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学习产品和学习过程,如,展览品、表现、展示、表演、档案袋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估标准只为可靠的教师的评估提供了潜能,其仍可能会产生偏见。这主要是缘于教师可能对评估标准理解不透彻,或标准本身不够清晰,致使其将与学生表现无关的信息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影响了评估的信度。因此,需要对教师的评估进行调节。调节的原则是,让教师在评估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及给予教师更多的机会对评估过程和评估产品进行调节。当前,评估调节的主要方式有:调整分数,教师协议,运用范例,开发实践团体。然而,实践中运用最多的是教师个体使用范例对自身的评估进行调节,以提高评估的信度。

2.学习性评估

学习段评估要实现促进学习的目的,理论上而言,这需要追问两个问题:用于报告成就的证据能被用来帮助学习吗?用于帮助学习的证据能被用来报告成就吗?

首先,第一个问题:用于报告成就的证据能被用来帮助学习吗?传统的用于报告成就的证据通常来源于测试,一般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呈现结果,信息极具笼统性,而且也无法及时获得。而能起到帮助学习的作用的证据需具备细致性、及时性。于是,布莱克等提出了以下总结性评估的形成性使用的方法:运用测试题目使学生巩固理解和帮助复习;让学生参与设置试卷问题;让学生给自己和他人的测试打分等。[13]然而,这些情况只发生于教师控制的评估中。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学生讨论已评分的试卷的方式使用外部测试,或从评估成绩中看出学生能力发展的变化,并据此制定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利用评估的结果进行反思。但是,在实践中,这几乎不会发生,实际上也很少发生,因为这种评估通常都发生于某一个学段结束时,距离下一次的教学和学习或许还有一段时间,教师可能并不会真正根据评估结果设计教学,学生也已经不在校园,无法及时反思、利用。即使教师运用测试对学习进行反馈,也有严重的局限性,会出现“为了测试而教”的危险,以及以频繁收集的用以报告成就的证据代替用以帮助学习的证据。

英国评估改革小组提出的学习性评估的十个原则为判断评估是否具有帮助学习的功能提供了标准:它是关注学生怎样学习吗?它是结构性的吗?它能激发动机吗?它能促进对目标和标准的理解吗?它能帮助学生知道如何改善吗?它能发展自我评估的能力吗?它意识到所有的教育成就吗?[14]显然,服务于报告成就的证据无法满足这些标准,当然,也就无法达成帮助学习的目的。

其次,第二个问题:用于帮助学习的证据能被用来报告成就吗?用于帮助学习的证据主要源自课堂上常规的持续性活动,是有关于学生个体的具体课时目标的成就,对证据进行解释并做出判断的标准则是学生参照和与具体目标相关的标准参照。而用以报告成就的证据则与宏观的学习目标相关,对其进行解释并做出判断则必须基于与这些宏观学习目标相关联的、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但是,具体课时目标与宏观目标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根据学生具体课时目标的达成情况来推测其一般性目标的实现度。据此,只要对用做帮助学生学习的证据进行适度总结,并基于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对其进行重新解释,那么,此证据也可用以总结、报告成就。也就是说,用于帮助学习的证据能被用来报告成就。

在学习段评估中,实现将用于促进学习的证据来报告成就的思路就是,将学习性评估与学习段评估相结合,平时进行学习性评估,需要对学习成就进行总结、报告时,再进行学习段评估。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过程见图3。[15]

用于总结、报告成就的证据和促进学习的证据都来源于序列相关的学习活动,即图表中的a、b、c、d等。学习活动左边的箭头表示来源于活动的证据与具体的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学习性评估循环使用这些证据帮助学习,以便达成具体的课时目标。学生在学习性评估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理解学习目标和质量标准的操作性意义,以便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教师也会及时提出针对个体学生的反馈建议,改进教学计划。据此实现评估改进学习的作用。

学习活动右边的箭头表示将证据用于报告成就。但是,并不是所有来源于学习活动的证据都将用于总结、报告成就,教师和学生将共同从学习性评估生成的证据中挑选出最适合的证据,然后,对其进行综合思考和概括,才能用于报告成就。挑选的方法为:基于评估标准与成就水平的对应性,通过检视学生学业成就最有可能达到、明显不能达到、明显能达到的水平的相应评估标准,就能挑选出最佳证据。这个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评估的机会,他们逐渐理解了那些与具体课时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宽泛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其对具体学习目标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由于挑选证据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成就报告时学生达到的水平,而不是说明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取得的进步,因此,需要对挑选证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一定的调节,以防止因为将与评估标准无关的信息考虑在内而造成对标准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偏见。

3.证据双重使用的案例。[16]在8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堂上,学生正在学习不同的材料传递热能的情况。在一段时间,他们在调查被用于制作物体表层的不同材料的隔离特点,教师提供给他们金属容器,他们将水放在该容器内,并用布将该容器外部包裹好。将温度计置于水中,用来测量这个装有水的容器的温度变化。但是,要设计这个调查,需要做出几个决定,如:放入容器内的水的起始温度为多少?在温暖的实验室而不是在寒冷的室外进行这个调查能获得有用的结果吗?如何确保比较是公平的?做出这些决定需要学生运用有关传导的知识、知道热能传递的其它方式,还需要学生明白如何进行公正的比较。

在他们进行计划时,教师引导他们注意设计调查时应该关注他们资料收藏夹中收藏的一份材料,这是在他们的前期讨论中产生的。当学生计划和实施他们的调查时,教师观察他们的行动,并且倾听他们的讨论,偶尔也会要求小组学生解释他们做某事的理由。在就他们的发现进行报告的阶段,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收集证据,并将其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热能是如何传递的,以及发展学生的探究技能。

因此,在上课期间,教师会通过提问、通过要求学生给出论述和行动的正当理由、通过要求学生解释调查计划的某一部分如何帮助其实现目标来回应其所听到的和看到的,以引起对所做决定的再次思考。换句话说,教师正在使用证据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也会对学生所要求的帮助做好记录,以便在随后的学习中能进一步跟踪。

在学年结束时,必须对学生取得的成就进行报告,此时,教师审查那些来自本节课以及其它科学课的证据。教师对来自具体活动的证据进行整合、总结、思考,以便对每个学生的一般性概念和探究技能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总体性判断。在对此进行准备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时间检查他们各自的资料夹,就如何收集和使用证据获得结论以及结果的解释,要求学生对他们后面的调查和以前的调查进行比较,然后,挑选出最好的学习例子。

通过提供课堂时间给学生挑选证据,教师就能和个体学生进行交谈,以确保他们理解了挑选证据的标准,并正确地使用。然后,教师对照标准(criteria,描述性的)检查这些证据,这些标准对应着相应的成就报告水平(standard,判断性的)。最后,部门领导对这个结果进行审查。在部门调节会议上,对作为样本的三个学生所收集的证据进行了讨论。

三、对我国评估制度改革的启示

在真正直面英国等国家教育界声势浩大的学业评估转向时,不难看出,转向所带来的主要冲击在于评估理念,但这种冲击似乎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这种结果与预期的偏离主要源于根深蒂固的竞争性评估目的的存在,无论是基于常模参照,还是基于标准参照,无论是以考试为手段,还是以日常作业为途径,评估都带有竞争性的特质。在竞争性评估体制下,反馈直接指向的是等级性学习成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对评估信度的高度重视致使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无法实施,评估设计的窄化和为了测试的教学将注意力抽离了对学习者的进步的关注,通过事先设置的奖励来激发学习者动机的方法与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性评估理念相违背,竞争性评估的巨大资源需求也很可能会挤压用于学习性评估的资源。由此,遮蔽了教师的评估和学习性评估功能的正常发挥,难于从根本上实现评估促进学习的目的。但无论如何,英国的学生学习评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吸纳、借鉴。

第一,倡导学习性评估理念,借助评估改善学生的学习。评估的最终目的应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获得有关学生学业成就判断的结果。根据布莱克和威廉等人对形成性评估的研究结果,英国评估改革小组提出了学习性评估思想,利用评估促进学习,认为评估领域的未来应该是“为了学习的评估”,而不是“对学习的评估”。基于此评估思想,哈伦等人提出的学习段评估理念,即以促进学习为主要目的,只在必要时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认证和报告。此评估理念关注学生全方位学业成就的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重视学生内部动机的养成,发展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观念。就我国目前的学习评估现状来看,总结性评估相当频繁,“月考”现象严重,而且,评估方式还是以考试为主。然而,这只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判断,评估的目的在于得到一个评分,而不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评估内容只能关注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学生的知识广度和结果的可比性,而无法顾及其它的学习成果,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它高阶思维能力,这是我国需要进一步予以改善的地方。

第二,将教师的评估纳入学生学业成就认证和报告的体系内,将总结性评估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相结合。通过对比教师进行的总结性评估和通过测试进行的总结性评估,英国研究者发现前者的总体性优势要强于后者,而且前者的不足也可以通过评估方法、专家调节、教师培训等方式得以补救,据此,将教师的评估也用作学生学业成就的报告。学习段评估理念采纳了此做法,为了向各评估信息的使用者报告学业成就,用于获取证据的方式不仅有测试和考试,还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如表演、展示等收集的有关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证据,两者结合起来共同用于报告学生的学业成就,以使评估更为公平、合理、全面。反观我国用于报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估,还是以通过考试收集的证据为主导进行判断。虽然,自新课改以来,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提出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评估,但是,一方面,基于教师和学生本身的评估素养,实践中很难真正实施,而且,课程标准中的评估实施只是以建议的形式呈现,只是一个理念,缺乏操作性;另一方面,即使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学习评估,也没将其评估结果纳入学生学业成就的报告中。对此,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教师的评估,以实现真正的评估公平和可信。

参考文献:

[1]Harlen,W..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ssment for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purpose[M]// Gardner,J.Assessment and learning.London:Sage,2006b.

[2]Satterly,D..Quality in external assessment[M]//Harlen,W.Enhancing Quality in Assessment.London:Paul Chapman.1994.

对学习总结篇9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上决定了其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做好课前预习便成为学好化学的前提。由于化学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是学习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善于把这些问题提炼出来,并记录于教材相应内容的空白栏处,以便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空余时间和同学讨论、查找资料等。因此在空白处做好预习疑点的记录,能为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学习的自觉性起着重要作用。

2. 利用空白栏记录教师讲授的重点和所得到的启迪

听课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学习时要认真听课,特别是要带着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计划地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教材空白栏做好记录。记录的要点主要有:①教师上课时所讲的重点知识;②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难点的思路和方法;③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所强调的现象、结论和有关注意事项。此外,还要记录听课过程中受到的启发、闪现的灵感以及发现的新问题等。记录下这些内容将为课后的复习与研究、归纳与总结带来极大方便。

3. 利用空白栏记录课外补充材料

学习过程总要阅读适量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帮助消化所学内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本好的参考资料总会在以下几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剖析: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②知识点间的联系网络;③学习方法;④典型例题剖析;⑤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等。这些内容中总有一些往往是教材所无法包含或未直接给出、教师授课所无法涉及的。因而,在研读这些内容时,应及时把有价值的内容记录在教材相应的空白栏处,以便复习时总结与提高。

4. 利用空白栏做好学习总结

对学习总结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课堂小结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升级,课堂小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数学学科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开展有效的课堂小结,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总结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时有效的课堂小结,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问题,强化学习薄弱点,夯实学习效果和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小结方法和操作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足,这是现实教育的困局,同时也是本文论述的起点和缘由。本文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教学问题,阐释作用意义,进而探讨科学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

一、课堂小结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学科,在各个知识结构中具有较大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总结,学生应当学会对知识举一反三,并掌握好知识的运用方式。在课堂小结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将其融入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能提高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还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结的学习,主要就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存在着很多疏漏和盲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总结,可以弥补学生学习的不足,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习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时,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模型,并在理论基础上进行有效总结,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背后反映的规律产生一定的认知,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掌握知识内核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对方程进行解题期间,课堂小结中能够使学生清晰地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如对消元、转化等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学生不仅能了解主要的数学逻辑体系,还能明确学科的整体脉络。

二、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结要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生本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小结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知与掌握程度,发挥课堂小结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保证学生的数学建构能力、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课程设计之初,教师就要考虑到课程小结的重点所在。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为了使学生的记忆力明显增强,就要认识到记忆的主要规律,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还需要做出知识总结,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

举例来说,在“不等式解法”的学习过程中,在阶段学习过后,教师就要适时总结,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大家能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吗?”对于这个问题,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讨论,随后进行及时总结,其中包括联系点就是在解题过程中,要利用去分母、去括号、化简等方法学会转换,并将其存在的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不等式进行解题期间,要明确出不等号的正确方向。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进行有效总结,可以很好地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中的问题分析

在现代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都认识到了课堂小结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课程指导,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课堂小结一般都排在课堂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很多教师由于缺乏经验,课堂教学时间控制不好,课堂小结的时间也经常受到“挤压”;第二,课堂小结效果不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小结的作用具有潜在性,教学效果并不像教授新的知识点那样明显,因此很多教师也就忽略了课堂小结过程,造成了课堂小结效果不够理想;第三,重视程度存在不足,在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设计中,课堂小结都没有被摆到重要的位置,相比于导入新课和强化习题等教学环节,课程小结往往受到“冷遇”,@也造成了课堂小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第四,课堂小结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由于很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思考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在教学手段上缺乏创新,也就容易导致课堂小结形式的单一,甚至在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发挥不了真正总结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

四、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探析

经过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意义与作用、存在的问题后,就要深入探析行之有效的课堂小结方法。在现代教学体系中,课堂小结的实施存在多种方法,教师在教学期间,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对整体的教学进行分析,不仅要选择出合适的课堂小结方法,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对一些有效的课堂小结方法进行研究,以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1.总结归纳小结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众多课堂小结方法中,总结归纳法是最常规、最常用,也是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总结归纳法就是指在整节课最后,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将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归纳汇总,在众多实例和习题中,将知识理论进行有效地提升和归纳,通过表格、摘要等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浓缩展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是行之有效的总结办法。

举例来说,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汇总罗列,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知识延展小结法

在课堂小结教学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延伸,并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并扩展其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的时候,教师通过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角,用a、b、c表示三条边,进而引导学生对三角形构成和基本特征的思考和分析,并且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下位概念进行联想,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

3.灵活展示小结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进行课堂小结,还需要展示小结运用的多种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但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成效率化学习,还需要教师增加课堂小结的趣味性,并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投入知识总结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其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智力问答、小组合作总结等多种形式,都可以提升课堂小结的效果。

举例来说,在看分析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的问题当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带入感,通过让学生自主画线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直观性,通过发现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n(n-1)/2的结论,强化学生印象,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4.差异比较小结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结中,可以利用比较法来实现,并利用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的方式来解决,实现知识体现的构建和贯通,通过对不同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总结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对数学方法和体系的理解掌握能力。

举例来说,在学习“菱形的性质及判定”一课的时候,在进行教学总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一课堂小结的方法,将矩形引入其中,通过对这两种相似图形的比较,采取表格及图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辨认出判断菱形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菱形具有几点特征,它的四条边是对应平行且相等的,另外,两条对角线互相是垂直且平分一组对角的。

五、结语

在“生本理念”指引下,强化课堂小结,对于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小结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具体实施期间,要认真总结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并对整个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课堂小结是教师主要研究的重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下的具体要求,促进课堂小结的多样性,并保证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佑武.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z1):174-175.

[2]李 欣.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4(5):70.

[3]马强利.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结的必要性[J].南北桥,2013(11):26.

[4]陈建芳.初中笛Ы萄е锌翁眯〗岢S玫募钢址椒ㄌ轿[J].才智,2014(23):24-24,26.

[5]王伟微.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方法的总结与应用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30-131.

[6]佟艳侠.课堂小结让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J].读与写(上,下旬刊),2014(23):244.

[7]王淑娟.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版),2015(39):52.

[8]李 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常用方法的总结回顾[J].科学导报, 2015(1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