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9 01:02:21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1

上水镇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前奏和延伸。近几年来,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实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立足家庭学校,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广泛宣传,深度发动,全镇家庭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家教组织水平有了新提高。 家庭教育同其它工作一样,领导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领导重视是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总开关,这个闸门不开启,要抓好家教工作,就是一句空话。在家教组织工作中我镇抓好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家教工作责任心。我镇家教委一班人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充分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成长。做好家教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是推进我镇教育整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基于以上认识,我镇分管政工的党委副书记亲自抓,分管文教的石镇长具体抓。并定期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对家教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2、建立健全机构,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家教网络。我镇成立了家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政工的党委副书记担任,镇妇联、计生、工会、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中学、小学、幼儿园校长任组员,各学校、幼儿园分别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家长学校工作班子,具体实施家教“十五”计划,基本上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家庭教育网络。 3、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体系。在工作中,我镇按照年初的家教计划,有针对性制定考评制度,如:家庭教育工作制度,检查汇报制度,评比表彰制度,监测评估制度等,基本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家教工作列入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月度、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直接与奖金挂钩。 二、广泛宣传,深度发动,营造出重视家教的社会氛围。 家庭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必须加大宣传,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家教工作的开展。我镇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1、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家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方法。村利用公开栏,学校利用橱窗,镇政府利用机关干部每月的学习日介绍家教的基础知识。镇妇联、工会、共青团还联合学校利用“三·八”“五·四”“六·一”节,印发宣传家教的材料。据初步统计几年来共印发材料1000多份。上水中学在开学时还向学生家长发放公开信,倡导家长重视家教、科学家教。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家教工作的实效性。活动是开展工作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近几年来,我镇机关部门利用集场或者节日开展家教咨询会8场,为600人提供咨询服务;举办知识竞赛6场,评选出一批优秀家庭;各中小学还开展了亲子联欢会、家庭读书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家教的实效性明显增强。 3、培养骨干,壮大队伍。培养一支观念新、知识新、有事业心、责任心的家教队伍,是做好家教工作的重要手段。我镇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本地与外地之间,开展学习交流,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家教队伍的水平。每年举办骨干培训班两期,培训人员近200名;通过培养骨干,全镇家教队伍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在业务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依靠这批骨干将家教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长山中学还聘请了镇派出所警官担任校外辅导员,做兼职家教老师。 三、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家庭教育与社会事业互动发展。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综合性工作,是分散性教育。我镇家教委只是起到牵头的作用,大量细致复杂的工作还需要上级的关心、下级的支持,才能有效地推进家教工作。几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并结合其它工作一道做,才能取得实效。在工作中,我镇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家庭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我镇利用争创省级文明镇,各村争创省、市级文明村的契机,主动把家庭教育纳入创建计划,纳入文明村评选标准。 二是家庭教育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相结合。让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遵纪守法,促进家庭和睦作用,明确优化家庭环境与子女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使优化家庭环境成为家长的自觉行动,通过“十星级文明户”的深入开展,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婚育观”,促进了文明新风的形成。 三是家庭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利用五五普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及力度,提高家长的法制观念,

共2页,当前第1页1 促使家长依法教子,依法履行监护人职责。 我镇的家教工作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镇将不断探索,积极进取,进一步把我镇家教水平提高到新台阶!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2

近几年,作为承担家庭教育职能的县妇联、县教育局科学谋划,引搭平台,创新载体,把家长和儿童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充分发挥各类家长学校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管理,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以点带面,辐射全局,在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家长和孩子的素质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共同提高,推动了我县“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

1、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县妇联与教育局制定了家长学校创建统一标准,出台了《*县家长学校管理工作意见》,建立健全了家教例会制、信息反馈制、评比奖惩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设立了“五簿一册”,即家长学校学员登记薄、家长学校活动记录薄、家长学校授课记录簿、学员考勤薄、家长助教志愿者登记薄、家长成绩册,实现规范化办学。

2、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确保办学质量。近年来,县教育局、县妇联积极争取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示范家长学校的硬件投入和软件配套。2006年,投入资金20万元,搭建县级示范网络家长学校展示台,先后在在*外国语学校、石浦新港小学等校尝试建立了网络家长学校,在春晖幼儿园、丹城中学等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家校联系特色网站,在春晖幼儿园家长学校首创“家长心理工作坊”,在教师与家长开展多元的互动上,起到了明显的实效。今年10月份,又建立了*县家庭教育培训中心,纳入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体系,为全县各家长学校提供“五大保障”,即组织保障、师资保障、教材保障、考评保障、经费保障。同时,投入8万元,统一印制了《*县家长学校工作手册》、*县家长学校系列教材(从幼儿组到高中段共12册),发至各个家长学校,受到热烈的欢迎。

3、加强宏观指导,明确职责任务。近几年,县妇联、县教育局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牵头部门,共同对家长学校实施指导、管理、评比与表彰,先后两次举办家庭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创树家庭教育各项典型,扩大影响面。06年,在全县授牌表彰了100名县级优秀家长、10个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0所县示范性家长学校、10个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100名好儿童,组织演讲动态宣传,先后组织了好家长事迹报告会、县“十佳”学习型家庭事迹报告团、创建学习型家庭知识竞赛等活动,用典型激烈广大家长“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积极性。今年我们又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县家庭教育工作“四大”指导体系,即以县妇联为主抓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以教育局为主抓的校园家长指导体系,以卫生局为主抓的孕妇、婴幼儿母亲育儿指导体系,以县计生局为主抓的优生优育、青春期性教育指导体系。

4、加强理论研究,开展工作研讨。县妇联、县教育局每年定期召开*县家庭教育兼职研究员会议,吸纳一批新的家庭教育研究员,充实各级家庭教育的人力资源。同时,广泛征集家教论文,通过举办现代家庭教育论坛,表彰优秀家庭论文,2006年,先后征集到既有调查研究,又有理论研究论文50余篇,60余位家庭教育研究员聚集一起,以“现代家庭教育新趋势、新特点”、“建设符合时展的家长学校”为主题开展了工作研讨,进行多方位、多触角的探索,取得可喜的成绩。《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的课堂曾获*市市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二等奖。

5、创新活动载体,全方位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年9月,县妇联与县教育联合启动了“母亲教育行动”,开展母亲课堂进社区(村)活动,建立了24个母亲课堂。公开招募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母子共同成开——家庭教育新思维母亲课堂”活动月、开设“母亲健康快车大讲堂”、“感恩父母贺岁家书”征文、设立“关爱贫困母亲”爱心资金等系列活动,母亲教育达1万余人;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制定学习型家庭评估标准,开展了县“十佳”学习型家庭和“百户”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通过举办家庭文化节、家庭教育报告会,进行了立体化、多样化的宣传,向社会展示成功家庭教育的成效;开展学生成长助教团行动,先试点后推行,统一制定建团章程,明确助教团的作用、权利和义务等。以家委会为基础班底,组建各班助教团和校级助教团,有计划地开展助教活动。助教团内容涉及德育专题、学术讲座、研究性学习、科技导航、综合实践活动等。三年来,助教团吸引了一大批有特长的热心教育事业、有一定助教能力的家长和社会人士,到目前为止成员已超过了2000人,提供了“让社会了解教育,让教育走向社会,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平台;开展关爱弱势儿童行动,*年,在留守儿童、外来儿童聚集地西周、爵溪开展了试点活动,开通了“知心姐姐”信箱,招募巾帼志愿者成立回信团,组建假日活动小组、学习辅导小组,使弱势儿童学有人管、学有人教、学有人纠。并倡议社会各级纷纷牵手我县特殊儿童群体,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和快乐。至此,全县有320户家庭、80名县机关女干部、巾帼管理者联谊会成员参与了结对活动,架起一座呵护弱势儿童的桥梁。

总结经验,我们深深感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前提;整合资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是抓好家庭教育的保证;创新思路、优化载体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落实好我县家庭教育工作“*”计划,今后我们的工作定位:

1、突出时代性,科学把握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外延。家庭历来被看作社会细胞而备受关注,家庭教育的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重复,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子女实施教育和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的语言和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也在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也必须与其相适应。我们将根据本地的实际,着力推进母亲这一个体的素质,实施母亲素养工程,设置有效课程,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序列化、管理规范化、增强实用性。

2、强调针对性,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家庭教育指导要全面贯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我们将加强对家庭教育情况的调研,了解和发现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难点、热点、盲点问题,变家庭教育指导的事后性为事前性、被动性为主动性。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单亲子女家庭教育、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对特殊性的家庭教育问题,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和措施,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加强对个性问题研究,使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注重示范性,提升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家庭教育工作必须注重质的提高,需要有标准,更要有示范。家庭教育指导要采取部门推动、示范带动、家庭互动的方法,加强示范引路和理论研究,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3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0100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

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常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4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糠⑸?谘??砩系闹种窒窒螅?荒懿灰?鹞颐墙逃?ぷ髡叩纳钏肌?br>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共2页,当前第1页1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

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5

,建立长效机制,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抓好队伍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关注特殊群体;市妇联与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及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划制定《*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评估方案》,成立*市家庭教育工作评估领导小组,负责检查评估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各县市区根据《*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评估方案》要求,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典型,表彰先进。具体材料请详见: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得到全面实施,各项具体目标基本完成,工作指导体系和网络日趋完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有关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开放式工作格局,广大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日益更新,科学教子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为巩固“十五”期间家庭教育工作成果,开创“十一五”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一五”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育优建”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提出的家庭教育相关目标,以满足儿童和家长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和发展家庭教育工作。

“十一五”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继续扩大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普及,力争向100万名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使城乡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推进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指导者专业化水平;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大力创办乡村、社区等各类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推进有关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家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社会化、法制化轨道,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培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广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使0?18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的知晓率达到:市区95%以上,非贫困县85以上,贫困县70%以上。

2、大力发展多元化、多类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家长学校,提高办学质量,规范对家长学校的管理。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广播、电视、网络等家长学校。

3、积极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城市40%的社区建立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20%的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

4、重视和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引导和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5、加强家庭教育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一批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6、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确立家庭教育研究课题,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对现有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及社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有条件的市、县要建立家庭教育研究机构或社团组织。

7、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者能力培训。5年内培训1000名家庭教育工作骨干。

8、推进家长学校学习材料建设,各县市区可因地制宜编写适合本地实际的家长学校学习材料。

9、推广家庭教育工作经验,5年内创建1个*省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11所*省示范家长学校。

10、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或领导机构。

三、工作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积极做好家庭教育的牵头工作。

2、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工作的全局和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中的基础作用。

3、各县市(区)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县市(区)的实际,制定并实施本县市(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和评估办法,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

(二)建立长效机制

1、各地要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充实工作力量,落实各自责任。要有专人负责家庭教育工作。要强化协调推动机制,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形成家庭教育工作合力。

2、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用于组织开展培训、研究、建设阵地、表彰先进等工作。

3、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开发资金来源,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三)深化理论研究

1、开展课题研究,及时申报省重点课题立项,加大对重点课题的支持力度,及时开展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和评奖。

2、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办好家庭教育指导报刊和栏目。注重发挥各级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研究机构及家教专业人员的作用,探索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3、加强家庭教育基础理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师范院校、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开展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组织编写和推荐家庭教育培训资料。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对编写家庭教育材料的指导和规范。

4、开展家庭教育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我市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外省、市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争取项目支持与援助。

(四)完善服务体系

1、巩固和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大力发展社区、乡镇家长学校,鼓励开办网上家长学校,倡导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办家长学校,形成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与学生家庭的有效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家长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大力发展各类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要积极推进建立具有研究、培训、服务、监测、评估等多功能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要积极建立适合广大家长需求的指导中心(站)、咨询站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满足广大儿童和家长的需求。

3、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模式。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投资参与创办各种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有成效的服务。

(五)加大宣传力度

1、深化“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面向基层、服务家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双合格活动品牌,使之成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载体,使“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观念深入人心。

2、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普及,指导和帮助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营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教育义务,并以多种方式推进《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实施。

3、加强宣传普及阵地建设。市级报纸、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要开办家庭教育和家庭卫生保健知识栏目,要充分利用网络、短信、电话等载体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功能,以多种形式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

(六)抓好队伍建设

1、发展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着力建设家庭教育工作专家队伍、讲师团队伍、宣传工作队伍、专职工作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形成专兼结合、指导能力强、覆盖全社会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2、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市、县(区)层层组织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

(七)加强监督管理

1、对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向立法机关提出意见建议,推进家庭教育法制建设。

2、完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对各级家长学校、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管理,研究制定专、兼职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八)关注特殊群体

1、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宣传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科学教养子女的技巧和能力。

2、关注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工作,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切实从源头上解决这些特殊家庭子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监测评估

1、市妇联与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及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划制定《*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评估方案》。

2、成立*市家庭教育工作评估领导小组,负责检查评估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各县市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由各县市区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或领导机构负责检查评估。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6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家庭教育;政策发展;政策建设

一、家庭教育政策的概念和相关文献简述

中华民族具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名士留下了家庭教育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逐渐兴盛,弥补了官学的不足,成为我国家庭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隋唐和宋元时期,李世民、赵匡胤、完颜雍等帝王睿智的家庭教育给人启迪,韩愈、杜甫、苏轼等文学大家的家教诗文留传至今,还有司马光、袁采等的家庭教育思想,反映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明清时期的家庭教育中充斥着浓重的伦理道德说教色彩,一些家族出现了家书等家庭教育实践形式,同时经世致用的家庭教育思想为不少学者所青睐。受到新思潮洗礼的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新的教育制度、全人教育、家庭与学校联络(家校合作)及家长教育等思想内容,这些对新中国家庭教育的传承、建设和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家庭道德的继承、改造和弘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和近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家庭教育没有纳入到国家的教育体制,而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事务,基本上由祖传经验和族长、家长决定。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不仅受到家长的重视,而且受到各类组织,尤其是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重视,逐渐成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社会公共事业。为了推动这一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政策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褚宏启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党与国家机关制定与颁布的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一切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总称”[1]。可以把家庭教育政策归为公共政策的一种,但是家庭教育政策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政策,这是由于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私人性、非制度性等特点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同样,也不能把家庭教育政策简单地归为家庭政策的一部分,因为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家庭被当作纯粹的私人领域。这里,姑且把家庭教育政策界定为国家有关领导机构对于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管理措施。

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实践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对政策法规文本的解读。从80年代到现在,中央或有关部委家庭教育政策文件前后,多有相关部门领导人撰写文章,说明政策的来龙去脉和重要要求,或请学者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甚或报刊编辑记者对政策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加以说明。如全国妇联和教育部等中央七部门颁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后,杨雄等编写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一书。

二是对家庭教育重大问题的分析和政策建议。许多专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实际研究我国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探索家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原则、方法和策略,提出了改进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建议。如2012年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课题组发表了《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的报告,提出了办好家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管好家庭教育工作等建议。

三是分析国内外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外、海外或者我国地方制定家庭教育政策的情况介绍,论述家庭教育政策的内容和要求,揭示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如和建花的《法国、美国和日本家庭教育支持政策考察》。

二、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过程的分析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家庭教育政策

新中成立后,我国在历经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的同时,参照前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明确了家庭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1963年,经过修订,以中共中央名义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继续要求中小学开展家长工作、推进家校合作。但是,直到20世纪70、80年代,设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并不多,设立的多数也未能正常开展家长工作。

新中国初建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关心。如1953年,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上指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参观、访问、课外劳动、看电影、讲故事、谈话等方法,引导少年儿童尊重建设者的劳动和劳动中的创造,从小立志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解放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家庭教育缺乏研究和继承,广大家长无法读到反映中华文明的优秀家庭教育书籍。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形势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拼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忽视了家庭生活质量,顾不上对子女进行基本的家庭教育,多数家庭的子女教育处于自发状态。学校的家长工作主要着眼点是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家长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到了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家庭教育传统受到无端批判,干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陷入一定危机,青少年的成长受到一定影响。

总结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政策建设情况有三个特点。第一,教育部和中央有关文件提出了在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要求,但是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执行,只有部分学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习班;第二,中央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出发号召搞好家庭教育,、等领导人身体力行地培养子女的思想品德,等领导在一些会议上要求干部带头教育好子女;第三,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是政治运动连接不断,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误解和批判,相当多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处于自发状态,教育思想与学生成长需求不适应。

2.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的家庭教育政策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面对前期大量的失足青少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和方针政策,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981年5月,中共中央以中发〔1981〕19文件向各省市自治区转发全国妇联党组《关于两个会议情况及1981年妇联工作要点的报告》,转发通知有“帮助家长加强和改进对子女的教育,关心和培养从事儿童和少年工作的人员”的导语。许多地方妇联和教育局在教育专家和大众媒体的支持下,开展了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大讨论,提出了教育独生子女的若干对策。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在《宪法》里设置父母家庭教育责任的条款,凸显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家庭保护从第8条到第12条具体说明了家长的权利义务,如第10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等。1992年以国务院名义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起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这是国务院以行政法规形式首次颁布的家庭教育政策,标志着政府开始主导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至此,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都了家庭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

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国务院颁布了新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育、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既指明了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又对搞好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受到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和中小学校的欢迎。200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文的第五部分强调:“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这是中共中央文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家庭教育工作做出指示,在家庭教育工作目标、原则、方法等议题上有新的要求,特别强调了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紧接着、教育部又颁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这些文件表明,党中央对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德育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清晰的,文件要求也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

总结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政策建设情况有三个特点。一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先后多次加强和改进我国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家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做出规范,使家庭教育工作者有了开展工作的方向;二是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中央文明办等部委会多次下发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家庭教育评估指标等文件,并对先前文件的内容有所修订,使得家庭教育工作发展到有规可依的阶段;三是家庭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妇联组织和教育行政等中央部委有合作也有分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不足,使得不少家庭教育政策无法贯彻到基层,造成家庭教育工作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

3.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最新发展

2010年是我国家庭教育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年初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关工委联合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份文件是在总结多年来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制定的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大纲》在指导原则、指导内容、指导形式等方面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儿童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按照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0~3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直至16~18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特殊儿童和特殊家庭及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的年龄顺序具体列出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要求,是全国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和家庭教育工作人员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依据。《大纲》受到各级妇联、教育行政和中小学的热烈欢迎,但是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和家庭教育工作人员暨广大家长自觉学习和贯彻的情况不尽人意。

2012年3月,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7部委联合《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家庭教育工作成就的同时,指出了新的五年期间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升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和指导服务水平,建立与社会管理创新相适应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制度,推进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这份文件,对未来五年的家庭教育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

2015年5月,国务院参事室邀请全国部分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和有成就的实际工作者,举行家庭教育形势和对策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务院智囊机构首次就家庭教育工作举办高层会议。同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这是在中共十以来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深入调研最新家庭教育现状基础上的,文件在阐述了充分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之后,说明了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四大措施:一是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二是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三是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四是共同办好家长学校。

总结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政策建设情况有四个特点。一是家庭教育政策建设的步伐显著加快,2010年至2015年6年时间,中央和有关部委家庭教育方面的C耪策5部,另有中央和部委其他多部文件里有家庭教育条款;二是教育部在制定和颁发家庭教育政策文件中的作用加强,教育部不仅参与了家庭教育政策的制定,而且单独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三是初步形成了多个文件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家庭教育政策体系,对于各个家庭教育工作主体职责的界定,对家庭教育工作目标和内容的规划,以及对家长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责任、家庭教育工作机构责任都有明确要求;四是家庭教育政策建设与家庭教育法规建设同步,2011年全国妇联决定将家庭教育的立法作为工作要点之一,妇联、教育部等组织专家团队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工作,并向社会公布,2016年已经接近完成。

三、推进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建设的思考

经过建国以来的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在数量上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家庭的需要。与此相关,家庭教育政策建设步伐加快,新出台和修订的文件覆盖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领域。但是,家庭教育政策的制订,尤其是执行过程比较困难,妨碍了家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在底层群众家庭中家庭教育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前述所,家庭教育政策对推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可取代的,当前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家庭教育政策的建设。

一是把家庭教育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颇,至今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把包括家庭教育、家庭伦理、家庭生活等“家庭”事务统统视作私人领域的事务,忽略了它的公共性、民族性、基础性,缺乏对这些家庭事务的有效管理和指导,无法约束和引导,以致家庭教育误区多多。2009年,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骆风曾致信总理,希望政府要像抓计划生育那样抓好家庭教育,温总理亲笔批示给刘延东同志和教育部领导,要求给予重视。家庭教育政策一定要明确家庭教育工作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应当从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是要确保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家长学校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家长素质的基本途径。多年来各地上报的家长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不断创新,但实际上我国家长学校整体上的质量却在降低、作假虚化情况相当严重。2015年教育部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对家长学校的要求: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帮助和支持家长学校组织专家团队,聘请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设计较为具体的家庭教育纲目和课程,开发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其实,只要从政策上规定中小学幼儿园第一责任人对家长学校的责任、拨付经费的数量和方式、评估考核的方式,就能改变目前不利的情况。

三是设置相应的家庭教育政府管理机构。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尚未成熟的社会公共事业,只有中央党政部门才能承担起推进全国家庭教育的重任,单靠中央某一行政机构,尤其是社团性质的机构是无力负责的。建议在中央充分发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因其原来负责家庭教育的职能而扩建为国务院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办公厅或教育部等政府机构内,统管全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建议国家教育部设立由部领导挂帅,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教育部关工委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家长学校的经验,调研解决家长学校办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学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学校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复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家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对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指导以及每个家庭的“个性”特点。

一、活动目的:

通过集中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行风建设推向新的台阶。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2023年6月

三、活动内容

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实施全员家访。家访时,要注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安全卫生规章;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含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儿童)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学校成立家访领导小组

组长:母红军

杨艳芳

成员:李正琴

李巧玲

李锦萍

王小燕

吴倩英

洪思飞

千艳萍

闫喜萍

李新华

2、准备教师家访活动记录本和家访活动记录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学校集中时间,实行全员家访。家访过程中,要严格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表,记录教师家访简要内容、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学校家访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教师家访活动记录表和家访记录本。总结家访信息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调整学校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五、家访注意事项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我们要家校联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几点:

1、变“请进来”为“走出去”:改变以往的随意请家长进校“训话”为主动走进家庭,将意见和建议送到家庭中。

2、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9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会,总结交流前段“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经验,研究部署今后创建工作的任务和措施。会上,大家参观了白沙埠镇毛村社区、半程镇新程社区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现场。本次现场会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许多同志反映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经验,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出席会议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区妇联、综治部门按照建设“平安兰山”的总体部署,从妇女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妇女在管理家庭、治理家庭中的特殊作用,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在全区开展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创建健康、文明、祥和的家庭为目标,以教育家庭成员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以“四进家”活动为载体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平安创建总体规划和检查内容,健全组织网络,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广造声势,培养典型,辐射带动,组织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掀起了共创平安、共建文明的热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今年的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继续扎扎实实地抓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把平安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我根据区综治委研究的意见,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统一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责任感

开展“平安兰山”建设活动,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对于充分发挥全区广大妇女的优势,促进妇女发展,建设“平安兰山”、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明确: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符合广大妇女发展的实际需要。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全区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这是各级妇联组织、综治部门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平安兰山”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妇女法制道德水平,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妇联组织和综治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法制教育进家庭”、“科普知识进家庭”、“美德建设进家庭”、“和谐新风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四进家”活动,取得了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拥护的良好社会效果。实践证明,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不仅符合广大妇女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区基层工作实际,是组织发动妇女参与“平安兰山”建设的有效载体。

其次,要明确: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建设“平安兰山”的基础工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家平安,才能实现社会稳定。我区共有家庭28万余户,家庭平安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的稳定。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反映在家庭领域,主要表现为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失误、家庭暴力加重、婚姻稳定性下降、老年人得不到较好赡养等问题。家庭的不平安,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建设稳定幸福家庭、培育健康向上下一代、营造良好家庭风尚中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家庭成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道德素质,把平安创建的有关任务落实到家家户户,为“平安兰山”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要明确: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没有家庭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切实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群众性平安创建活动,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平安兰山”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稳定,为建设“平安兰山”、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教育,提高公民素质。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道德素质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重点,抓住了这个重点,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一要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针对当前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主要做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工作中,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法律现场咨询等活动,教育家庭成员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拒绝,不打架斗殴,不参与集体上访,不盲目维权,自觉同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二要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建设“平安家庭”,不仅要加强法制教育,还要加强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活动,采取上光荣榜、戴光荣花、“好事做在婆家、光荣送到娘家”、“好媳妇评选”等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教育家庭成员尊敬赡养老人,科学教育子女,夫妻相互忠实,家庭成员之间宽容谦让,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以良好的家风促进村风民风的好转。三是要加强团结友爱教育。充分发挥妇女在处理邻里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广泛开展文艺体育、“好邻居”评选等活动,加强邻里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大力倡导团结互助、以诚相待、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文明新风尚,引领城乡广大人民追求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以和谐邻里关系的营造进一步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增强创建实效。要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到平安建设的大局中,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提高创建水平。一要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会、设立法制宣传栏、发放宣传单、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宣传创建“平安家庭”对于促进“平安兰山”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把广大家庭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活动中来,为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要加强示范带动。要按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层层落实任务目标,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工作指导。要层层抓好试点工作,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以点促面,适时推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经验,推动活动的全面开展。三要及时化解家庭矛盾。充分发挥镇街道调解中心、基层妇女维权组织、法律服务热线、巾帼调解队等的作用,把工作重心下移,强化群众工作意识,及时了解群众生活现状和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疏导群众情绪。要把家庭矛盾的排查纳入乡镇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范围,定期排查、主动排查,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要有人靠上,及时调解处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构筑起建设“平安兰山”的第一道防线。四要搞好检查评比。区妇联、区综治办要加强检查督导,广泛开展评先树优活动,把“平安家庭”的检查评比纳入整个平安创建检查评比工作之中,记入年终检查评比的总成绩。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平安家庭”示范户,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使创建活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寻机结合,抓好内创外联。“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美德建设及和谐新风等方方面面。工作中,必须立足实际,寻求机遇,做好结合文章。一是与“双美”活动相结合。“美在农家”、“美在家庭”活动是我区的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活动开展十几年来,各级广泛组织发动家庭成员美化生活环境、弘扬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文化、创造富裕生活,对于促进我区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工作中,要把创建“平安家庭”和“双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双美”活动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与家庭教育工作相结合。家庭是育人的起点和摇篮,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并重,教育引导广大家长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理念,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三是与“百万农家女争创致富户”活动相结合。要把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法律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妇女积极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守法经营,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四是与帮助妇女儿童排忧解难相结合。要对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和进城务工妇女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及时协调解决出嫁女、离婚、丧偶等农村妇女土地承包中存在的问题,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要热情关心贫困儿童,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春蕾计划”、“孤儿救助”和“妈妈”活动,帮助贫困儿童接受教育、完成学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加强领导,确保“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搞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关系到整个“平安兰山”建设。这项工作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切实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好、开展好。

(一)要落实责任,转变作风。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搞好平安创建、维护社会稳定负总责,对重大活动、重要措施要亲自过问,认真研究,及时排查。其它成员也要按照分工,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创建平安镇街、平安村庄、平安社区的总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实际工作中,要转变工作作风,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确保创建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创建合力。各级妇联要搞好牵头协调,将“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纳入妇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组织发动广大妇女参与“平安兰山”建设的有力抓手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有效平台,广泛组织发动广大妇女及其家庭成员投身创建活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各级综治部门要将这一活动作为建设“平安兰山”的有效措施,加强检查督导,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开展。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媒体的作用,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努力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创建活动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形成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的创建工作格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组织发动全区人人行动,户户参与,积极创建“平安家庭”,为建设“平安兰山”献计出力。

(三)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比如,城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如何开展,农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如何深化,都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探索和研究。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赋予新的内容,促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再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家庭教育工作总结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向受到表彰的家教工作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这次家教工作推进会的主题,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系统总结交流我市家教工作的经验,研究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我市家教工作创新发展。下面,X主任和X长还要发表重要讲话。我先结合一年来的家教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见贤思齐,学习家教工作新榜样

“新榜样”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单位,二是个人。

先说先进单位的典型。昨天下午,与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X的家教工作,亲身感受了这里浓厚的家教工作氛围。今天上午,X、X、X又分别作了大会发言,让我们分享了他们开展家教工作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大家看了、听了,都有各自的体会。我认为,至少有三点值得学习借鉴。一是认识到位。发言的三个县市都对学习贯彻指示有深切的体会,都把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规划,都把家教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指标统一安排。二是措施有力。X县探索了坚持开好“五会”、做到“五个结合”的家教工作长效机制和创新家长学校办学形式的“三种模式”;X市在家教工作中形成三合一新理念,实行三个工作步骤、出台三个文件、培养三股力量;X市形成了每年举办一次家教论坛、举行一次家教工作片会、组织一次教案评选、召开一次家教年会、举行一次家教工作现场观摩会的“五个一”的家教工作机制。三是持续发力。X县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妇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家教工作领导小组。其后,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家教工作,历任教育局局长都亲自抓家教工作。

X四任局长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X市原来就是全市家教工作的先进单位,去年关工委换届后,继续把家教工作作为关工委工作的一张名片和重点,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家教工作的新举措。X市也是如此。他们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学习。

再说个人的典型。今天,我们表彰了X教育系统X位家教工作先进工作者。其中,X等X位荣获“家教工作终身成就奖”的老同志虽然已经去世,但却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我市家教事业的功臣;X等X位荣获“家教工作特别贡献奖”的老同志已经退出或即将退出一线家教工作,他们当中大多年龄都在70岁以上,最年长的88岁,他们都在老骥伏枥的暮年岁月,写下了家教工作的新篇章;X等X位荣获我市家教工作“十佳”的同志,则是年富力强,已经并正在为我市的家教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标志性人物;而X等X位荣获家教先进工作者的同志,或在工作实践中有创新,成就了一方家教事业;或在理论研究上有成果,引领了家教工作新潮流。这些受到表彰的X位同志,虽然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参加家教工作时间不同,但在推动我市家教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三个共同特点,即: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这“三种精神”是我市家教工作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二、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在这次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等“九个坚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

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庭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一步强调了家长、家庭在教育以及孩子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家庭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适应新形势,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系统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内涵。

一是导向上要坚持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关工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关工委参与家庭教育要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把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作为重点内容和主攻方向。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中,要着力增强家长教育责任和榜样意识,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通过挖掘优良的家风,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其中,使青少年在家庭的温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二是优势上要突出“五老”。

“五老”优势是关工委组织存在的基础和工作的依靠。教育系统关工委拥有一大批老教师、老专家、老干部,他们既有爱教育、乐教育的情感优势,也有懂教育、善教育的经验优势,更有就近、方便、灵活的时空优势,这是教育关工委参与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中,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好“五老”优势,最大限度地

为家庭教育服务,但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三是作用发挥上注重抓平台建设。

服务平台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教育系统关工委在长时期的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中,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逐步形成了指导机构、家长学校、主题活动、师资培训、家教研究、家教讲座、咨询服务、典型宣传、编写读物、新兴媒体等十大家教工作平台,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要多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探索适应时代需求、家庭需要,又能充分发挥关工委优势的新平台,使教育系统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四是行动上注重资源整合。

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唯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善于借助各方力量,助力形成家庭教育合力,积极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青少年的成长办实事、解难题。同时也要注意把握自身定位,做到到位不缺位、定位不错位、守位不越位,确保教育系统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2005年,X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后,在当好教育系统关工委指导家教工作参谋、推动家教工作落实、开创我市家教工作新局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根据工作需要,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调整了领导班子,实现了新老交替。今后,我市教育系统家教工作怎么办?我们的态度是:保持连续性,开创新局面。

一是继续完善家教工作网络。

现在,我们国家关于家教工作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落实需要

机构、人员。省关工委家庭教育中心揭牌仪式暨家庭教育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X关工委主任X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明确要求教育关工委今后要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领域和重点工作,发挥优势,主动作为。这次会议的召开,表明省关工委指导家教工作的机构更加完善,今后对家教工作指导会更加有力。

我市家教机构的建设起步较早。市关工委X年前就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X、X等教育局关工委也先后成立了家教中心,X教育局还在局机构内成立了家教科,不少县关工委也明确了家教工作人员。但是,在一部分县、区,教育关工委至今家教工作机构不健全,家教工作负责人不明确,人员不到位,致使政策棚架、工作滞后,影响了家教工作的开展。所以,希望未成立家教工作机构的地方,尽快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把省关于“各地省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继续推动家长学校建设。

全国妇联、省等九部委要求,今年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城市学校建校率达到X%,农村学校达到X%。并且做到“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指导教材大纲、有活动开展、有成效评估”。我市目前已成立家长学校X万所,约占中小学、幼儿园总数的X%。据调查,这些家长学校三分之一活动较好,三分之一活动不经常,三分之一有名无实,与九部委的要求差距甚远。其中,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的建设更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按照领导、教师、教材、课时计划“四落实”的要求,继续把家长学校建设抓紧抓好。

三是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十几年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通过与有关高校合作,已举办高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X多次,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能力指导师、心理咨询师X万多人。但是,相对全市X万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学校来讲,校均不到X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需求。因此,今后我们要按照九部委的要求,继续把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抓紧抓好。一是抓数量,继续办好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二是抓质量,通过建立专业标准、行业规范、进修提高等措施,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三是抓活动,通过组织专家团、讲师团、送教下乡、送教到校等形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专家队伍的作用。

四是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

过去几年,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除了组织编写从幼儿园到高中的X本家长学校教材外,还编辑出版了X本家庭教育理论丛书,开展了家教论文、学习型家庭、优秀家教教案评选等活动,对提高我市家教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后,家庭教育研究仍是我市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市关工委拟筹备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作为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开展家教研究的工作机构。同时,积极申报市以上部门组织评审的有关家教的科研课题。上个月,市关工委由我主持的X市“十四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X市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对策研究”已获批立项。该重大课题还要设若干子课题,将来还要邀请在座的部分同志共同参与研究。要注重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转化,逐步探索建立为家庭教育指导和决策服务的数据库平台,开发多种形式、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产品,建立和创新有地方特色、有群体适应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五是认真抓好“家园共育”工程项目的落实。

近期,在虐童

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全市幼儿园治理体系,动员“五老”队伍、家长及社会志愿者等参与家园共育工作,向社会传播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新知识,营造关爱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市教育系统已启动实施“家园共育”工程。这个项目的办公室虽然设在市电教馆,但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两位领导被教育系统任命为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X同志被明确为项目办主任。所以,教育系统关工委仍是实施这个项目的主体。因此,我们要按照教育系统统一安排,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百城千园·家园共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形成具有X特色的关爱品牌。现在,实施该项目的文件已经发给大家,项目试点幼儿园的申报工作已告一段落。下一步,要对申报的试点园评审公布。如需要,还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

六是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

继续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设立家庭教育专栏、专题,开展公益宣传。同时,加快网络家长学校建设,提升网络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大力拓展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借势借力有影响的自媒体平台,基本搭建覆盖城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今天,X市家庭教育云平台将顺利开通,标志着我市在家庭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重大的关键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开发各类数字化的家庭教育服务产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家庭教育公益文化活动,拓展家园、学校共育的信息服务渠道,为家教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同志们,家庭教育工作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各级赋予各级关工委的重要使命。我们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发挥“五老”作用,以贯彻落实关于家庭教育的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