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14:52:08

育人为本论文

育人为本论文篇1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过分依赖于学校

不少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在于学校。往往是把学生放到学校以后,对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更不关注心理是否健康发展。这种观念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能读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在这方面不作任何要求,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只是在履行做父母的责任;在学生不良行为方面,不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单方面靠学校进行矫正。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家校之间缺乏沟通,这种情况下,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2.家庭教育不容乐观

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是父母不能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父母经常约朋友打麻将、打牌、酗酒,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的零花钱方面出手大方,孩子自控能力较差,花钱大手大脚,在生活上追求享受,不懂勤俭节约,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刻苦精神,在生活上没有热情。父母的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严重影响孩子人格发展、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日子,物质奖励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3.片面追求成绩,忽视身心健康的发展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他们的眼里高分就意味着高能,分数代表着一切,唯分数论现象严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品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忽视了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身体的健康只是基础,孩子的精神领域同样关键。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腾出更多时间让孩子专心读书,剥夺孩子参加正常社会活动的一切权利。

4.家庭教育方式简单

家长式作风严重,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靠武力来征服孩子,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居高临下,不能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进行对话;用物质奖励方式达到刺激孩子学习的目的;没有原则的溺爱。

二、以人为本,缓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状况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家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1.建立民主型的家庭以人为本

父母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善于做孩子最好的朋友。以平等的地位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信任,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信任能促进孩子积极健康成长。在孩子面前尤其要做到真诚。“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在孩子面前真诚地承认错误,孩子才会觉得你是真诚的。对人真诚,让你的孩子也以一颗最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人。

2.做智慧型的家长

和谐的家庭气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基础。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体验到积极乐观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要学会与孩子沟通,通过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用爱浇灌,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适合孩子的兴趣。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从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去感受美好生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智慧型的家长,会激发孩子求知欲,促进其智力发展。

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性。温馨和睦、民主型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远离不良嗜好影响,形成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文明用语,提高自己的修养;家长还要善于诱导,提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

4.改变教育观念

育人为本论文篇2

(一)、政治学科教学中德育片面发展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还存在一些片面发展,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轻视德育。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应试教育为核心,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有才无德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好学生;第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生”,漠视所谓“差生”[1]。政治学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政治课教师不注重思想观念的革新,德育方法因循守旧

有些政治课教师不参加培训进修,拒绝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理论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不能把传授理论知识同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不能用恰当的理论阐明具体的事实,不能用生动的事例来感悟、激励学生理解知识。而德育方法单一,依旧是集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的观念与德育方法很难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材单一,未整合其他德育资源

目前的政治课本大部分都是人教版的,过于单一,未立足于本校实际,没有乡土性教材,这样在教学中势必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致使教育的实效性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中也没有充分整合特殊的节日资源,例如,一些传统的节日、法定节日、历史人物的诞辰、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节日资源,这些资源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也应该与家庭教育、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四)、政治课德育实践面临困惑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道德实践严重脱节。本来应当是充满生机的德育变成了没有主体能动性、枯燥乏味、令人厌烦的说教,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也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在利用科技时,丢失了自我价值与精神,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这些负面结果给政治课的德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二、立足现状,优化政治学科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通过政治学科对学生进行的德育遇到了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作者在总结多年政治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德育资源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立足现状,以学生为本,优化政治课德育目标

课堂教学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德育时,要使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政治知识内容体系相一致,不能使德育与政治理论知识失衡。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把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制定德育目标,例如在进行价值观教学时,既要依据教材,使学生树立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还要以学生之需为本,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德育潜力,依据教学计划确定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与目标。

(二)、提高教师素质,运用灵活的德育方法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还要善于吸纳新知识。为人师表,通情达理,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识别和抵制形形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融于情中,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2]。

(三)、理论联系“热点”,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既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生机、活力,也冲击了部分人们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社会的“热点”、“敏感点”联系起来进行讲授,能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增强良好的德育意识,反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学心理。

(四)、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良好的德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教育、自我教育的习惯。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规律性的,都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德育实效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下是创新的德育方法的例子:

1、事例结合法。

就是在讲某一知识点时,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并进行德育教育,而与有关的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选取的事例是可以引发德育思考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教学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目标。例如:在讲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的特征时,可以结合当今贸易保护主义的例子进行教学,使学生既理解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还加强了道德建设。

2、社会实践法。

学生由于不太了解生活,致使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因此教学中让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去接近生活,了解生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社会调查法。在讲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时,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因此让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上寻找真实的例子,以此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为下一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教学铺路架桥。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有以上两种德育方法,还有故事导入分析法、远行德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

(五)、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学各个环节,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课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等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加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备课,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德育要求和德育方法。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去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课外辅导和考试。在课外辅导中把德育寓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3]。

育人为本论文篇3

正如罗吉尔?培根所说:“德行能使人心灵明晰”,对一个教师而言,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个人品德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对一个团队而言,高素质的个体是促成和谐团队形成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德治园”的方略,树立“教人先教己”的教育理念。

1.1提高教师个人修养

做一个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个人修养,教师的高修养、高素质,会给教育进程带来无法估计的力量。因此教师应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正确价值观指引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提升自己的

1.2制定人性化的民主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建设和谐人文幼儿园的基础,是确保幼儿园每位教职工生活、学习与工作井然有序开展需要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为确保幼儿园健康和谐地发展,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制定上要充分参照幼儿园实际,并深入教师基层倾听、吸纳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并汇编成册,向员工发放。整过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决策参与者”角色,从而不断增强教师自主管理意识,并促使教师乐于贯行其共同探讨出的行为准则,进而保障幼儿园工作高效开展。

2.以情感管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西欧思想家Boethius曾说:“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神圣的契约。”在幼儿园管理中,要坚持以情感管理为主,做到以情育情,最大限度地拉近教师与管理者的距离。

2.1倾听教师的心声

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能一意孤行,要深入一线,真诚的了解教师们一日活动所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同时针对教师本人应观察其行为,了解其困惑,倾听其心声,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进行多引导、多鼓励、多服务,真诚了解她们的欢乐疾苦。

2.2营造幼儿园良好人际氛围

良好的人际氛围是应该坚持“有事当面提,有问题共同解决”的工作方式,这样有利于幼儿园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形成。同时,通过每周园会、教职工会议等,为职工提供一个便于沟通的工作环境,让其共同探讨、总结。特别是在幼儿园一些中心活动中,应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从环境布置到班级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全园教职工上下一致、不分你我、齐心协力,达到各项工作合作融洽、协调统一的良好局面。

3.以人为本,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

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积极为教职工搭建成长的平台,满足教职工自主发展的需要,日常工作中应积极鼓励教师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和阶段成长计划,帮助她们构勒美好的发展愿景,鼓励她们收集喜欢的师德箴言,作为自己奋斗目标,从而使她们发展方向明确,自主发展积极性高涨。

3.1注重差异化发展,有效张扬个性

教师群体和幼儿群体一样,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工作年代长一些,有的工作年代短一些;有的经验丰富些,有的欠缺些;有的理解、领悟能力快一些,有的反应能力缓慢一些,象这样不同年龄、有同资历、不同能力的老师她们的需要也不一样。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幼儿园实际,采取岗位、意愿、择优上岗的办法,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来进行岗位聘任,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分层下达,责任到人,使权责之间构成规范体系。同时,根据对教师的全面了解,进行动态量化管理,并根据考核评价对教师岗位进行调整,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身优势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工作。

3.2善于捕捉成功点,激发工作热情

幼儿园的每一点成功与发展,都是每一位教师共同努力而来。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来挖掘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让每一位教师有成功感、成就感。如,对新来的教师提出“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基本过关、五年确保才”的阶段性目标,激发他们快成长、早成长。对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的教师,则要压担子,提出高层次要求,让每个教师都有适宜展示自己的舞台,有积极工作的热情。

育人为本论文篇4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社会文化 本土化

分类号G760

1 前言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并引导特殊教育实践的方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型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这些全纳教育的论断充满了绝对主义的语言,用“每一个”、“必须”、“都有”等完美主义的陈述表达极端平等主义的道德诉求。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纳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它要求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应对所有学生多元的学习特征与需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思想相合,公平与多元是其核心价值,参与和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它反对传统的牺牲大多数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注重极少数优秀学生发展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也远远超出残疾的范围。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全纳教育建构一个全纳的社会。全纳教育因此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是挑战不公正与歧视的利器,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它需要全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机构与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教育机构与体制;社会中现存的与隔绝、歧视相关的价值观、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2 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

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一方面,全纳的理念与目标成为一个全球讨论的热门议题,它以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等普世性价值观为基础,为各个国家制定全纳的教育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缺乏的国家,全纳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示或者现实举措。另一方面,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特的影响,使全纳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本土化成为可能。社会文化特性是指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所独有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文化特质等特征_2’;回顾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2.1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基础。社会公正、权利平等的理想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从人类追求公正、平等的过程来看,与其说是“天赋人权”,倒不如说是社会各阶层、相关群体自己抗争与争取的过程。例如,尽管美国自开国之初便在其宪法里确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与公民的自由与民主等基本权利,这些理想与实践却总存在着矛盾,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与冲突。平等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都是黑人白人分开;而华人也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利弗里亚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这些不平等的做法通过民权运动、其他相关团体的游说、法律诉讼、公众舆论等社会运动方才逐步得到克服与改善。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等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对个人平等、自由、多元选择等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正是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所谓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使传统的对残疾人进行隔离式的教育与服务受到公开的怀疑与挑战,并导致全纳教育的诞生。

2.2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

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西方的特殊教育实践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体制(特殊学校与特殊班)、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建构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且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相互交织;共同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全纳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平等、个别差异、多元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崇尚的基本价值观。带有浓重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地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

西方全纳教育的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是特殊教育发展共同规律。西方在如何对待残疾人士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杀戮到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发展到逐渐接纳,到尽最大程度地促使残疾人全纳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特殊儿童首先从完全被拒绝的环境进入到寄宿制学校,然后到特殊学校和特殊班,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普遍到资源教室接受教育并逐步实现回归主流,进而发展到更为彻底的全纳教育。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渐进式的原则,从拒绝到接受与安置、从隔离到回归主流、从普通与特殊教育双轨制到整合的教育安置体系,并逐渐走向全纳,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前一运动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的。

可见,西方全纳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同时,这一过程与西方社会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变迁一脉相承,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表现。显然,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教育理念,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照搬。我们应该结合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全纳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特殊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3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诉求

3.1西方全纳教育研究缺乏历史文化的视野

近年来,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争鸣对于推动全纳教育在各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各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全纳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但是,学术界从来就缺乏对于全纳教育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于全纳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总的来看,围绕着全纳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特殊教育最主要的焦点。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与成果发表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于全纳教育理论的系统介绍与总结。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体系、发展沿革、专门术语及其定义、不同的思想观点与争论、以及政策层面的鼓吹与游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与概活。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热情的语言与华丽的修辞,以人权与社会公平等理念为出发点,旨在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与深化。第二是操作与技术层面,关注的是通过全纳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改进其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质量;强调通过学校重组、变革以及课堂的教学调整,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与学校参与的质量与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及社会支持系统。

在诸多全纳教育的论著中,对于哲学基础的论述仅仅简单停留在人权、多元、平等、个性自由等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的描述与鼓吹的层面,极少有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思与探索的,因此,特殊教育理论的匮乏几乎是全球性的。理想主义思潮下的全纳教育充满修辞的夸张,占领了伦理与美好道德的制高点。与其说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与完美的价值追求;与其说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或思潮,不如说是一种崇高的、乌托邦式的道德追求。

全纳教育的理论仅停留在表层,无论是系统化还是深入的程度都不够,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全纳教育进行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生成与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长期以来有着注重心理学、行为技术、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法应用的传统,新的范式的接受与应用总是慢半拍;建构主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与范式如后现代主义思想只是近来才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话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具有强烈西方理想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与话语体系在全球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违背了全纳教育提倡的平等与多元的理想,也不符合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3.2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本土化理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文化对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标、实施途径、及其结果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纳教育,但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高质量的、有效的全纳教育,即使在首先倡导全纳教育的美国,全纳教育的效果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并不能提供满意的或适当的效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做法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

中国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中国的特殊教育理论,需要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去探索,去发展。朴永馨(1998)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解决中国几百万残疾儿童教育准备好现成的药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从本质上来看,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是从西方嫁接到我国的一个文化概念。我国并没有如西方那样的全纳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全纳教育背后的平等、个性自由、多元等西方哲学观念在我国没有或很少得到强调。目前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因此,全纳教育在我国缺失其生成的文化和哲学基础,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全纳的理解存在着各种争论的重要原因。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这种再生成需要“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中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理论。

4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需要研究什么

从本质上讲,特殊教育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更是一门理论缺乏,且需要理论建设的学科。特殊教育理论的缺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对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征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分析有助于厘清全纳教育的本质,确定全纳的历史文化特性,探索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全纳教育理论本土化建构至少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1从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哲学思考,奠定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涵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理论以及隐含在这些理论背后最基本的信念与假设。社会科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各方面进行解释、预测并影响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一系列命题或者假设。例如,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理论就是对现实政治与经济生活系统解释的不同层次的命题与假设体系。社会科学范式是对于知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理由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假设或基点,它奠定或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研究的问题、方法。因此,“范式”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分别回答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体系的问题,协调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与转换导致特殊教育从“心理一医学”向社会、教育模式的变迁,并为全纳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就是全纳教育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社会学习、社会批判、文化复制、文化演化、生态理论等不同的社会理论与不同学科的理论则直接为全纳教育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视野或研究主题。

因此,全纳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跳出特殊教育狭窄的领域和范畴,需要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恩与探索。从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范式变迁的宏大背景出发,厘清特殊教育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背后所秉持的哲学范式、概念框架、价值理念、方法论与实践模式的变化趋势[7]。

这有别于多数现有论着仅仅立足于人权、多元、社会公平正义等空洞的社会价值观念论述全纳教育的状况,有利于确立特殊教育的学科与方法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纳教育发展与西方社会思潮与范式变迁之间的关系。

4.2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全纳教育的本质特征

全纳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特性。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不仅通过相关人员的态度与信念对全纳教育政策执行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要素还直接对全纳教育各个层面的执行直接发挥制约作用。尽管如此,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对全纳教育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研究却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多数从教育或者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纳教育环境下特殊儿童的心理一行为变化或者课堂管理与教学技术,重视干预技术的发展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在全纳教育中的作用关注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将全纳教育与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从中归纳出生动具体的而非枯燥、抽象的全纳教育理论;同时,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全纳理论的发展。通过反思与意义的重构探索鲜明的个性化理论;通过人文价值的介入形成人性化的理论;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理论的发展;形成扎根于中国特定文化情景与过程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全纳教育的解读与本土化特征的理论。

4.3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全纳教育的理论

如前所述,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舶来的回归主流、全纳教育被巧妙地“嫁接”在中国文化之上,通过“扎根”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随班就读模式。它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背景下,嫁接到中国文化上重新生长的一个元素,嫁接的过程与效果同样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刻影响。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教育特征,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精华采取吸纳与扬弃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归纳,辨明随班就读与西方全纳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全纳教育理论,并对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4.4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着手形成本土化的全纳教育模式

育人为本论文篇5

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加速了文化资本理论向成人教育领域的引入与拓展,用文化资本理论解释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各种论题。文章从文化资本理论视域出发,深度分析了文化资本理论要义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认知、文化资本特征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化资本互动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创新,希望通过文化资本视角为成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

文化资本理论;中国成人教育;改革

文化资本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他认为“资本”除了具有物质属性之外,还具有非物质的文化属性。这种文化的资本属性,给我们研究成人教育带来启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变革的动因、过程及趋势,也具备文化资本的转化过程。运用文化资本理论来分析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认知、过程结构及路径走向,是推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革故鼎新的一种方式。

一、文化资本之要义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基本认知

(一)文化资本的形式转化与成人教育改革动因

就中国成人教育而言,其改革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方面已经达成基本的社会共识,但对改革发展的动因认知却是见仁见智,难以达成共识。有的人认为改革的动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的人认为改革动因是市场经济发展使然,更多的人认为成人教育改革是其本身出现了问题到了非改不可之地步。当然,这些对改革动因的讨论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未能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实际所求与时代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阐释。而文化资本理论中关于文化资本表现形式的转化,从虚拟到实态,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解释成人教育改革的价值内涵之扩大及外延的延伸,并能够形成强大的变革驱动力。这种观点对于解读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因有积极意义。

1.文化资本由虚拟到实态的转换,能够从其价值上阐释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因。从哲学意义上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本质是其文化价值的转化过程,从虚拟形态向实际形态转化,将成人教育隐性的文化内涵具体化,转化为现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具体的改革目标。只有改革目标具体化,才能真正展示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内涵及范畴、形式等,才能有效规划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过程,进而实现布迪厄所言“文化是问题的存在之本质”。

2.文化资本由物质到精神的转换,能够从价值路径上阐释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因。从这个视野上看,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实质上是一种由物质文化转向精神文明提升的过程,即要求中国成人教育在改革发展中,要永葆其恒久的文化底蕴,要以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推进现代文明发展为己任,并将此内化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而实现布迪厄所言“文化是社会发展之本”,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成人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最佳体现。

(二)文化资本的内核转变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动力

从实践上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要加快其进度,就必须在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上加以突破,需要研究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来自何处以及如何凝聚改革的动力等问题。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认知,人们通常会用教育及成教理论来表述,进而陷入一个用“成教来解释成教”的怪圈[1]。这样,不仅解释力上显得比较苍白,还可能会误导成人教育改革。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文化资本的内涵转变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能够产生更好的解释效果。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的真正内核,乃是其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实现原有资本的增值以及新资本的产生。如此,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就如同是文化资本内核,在改革发展中动力扩张,进而产生新的改革推动力量。

1.文化资本内涵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扩展,可以解释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来自何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并不缺少物质动力,更多的是缺少精神动力。精神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甚至是取代物质动力,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性的改革动力。文化资本内核中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扩展,从一定意义看,其是成人教育改革的文化根基,成人教育领域的文化意义扩展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也是教育价值在实践中的体现,能够使得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正是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力来源。

2.文化资本内核的文化价值及文化意义的扩展,还可以解释成人教育改革动力的凝聚问题。文化价值及文化意义的动态扩展,不是简单重复原有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原有的文化资源上进行样态、内涵之提升,这就进一步阐释了改革动力的凝聚问题。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来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因素的结合是改革动力凝聚最好的切入点。

(三)文化资本的场域转化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动态

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态趋势研究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容易引起争鸣的话题,其争议焦点就在于成人教育改革是否自主进行。有不少学者主张,中国成人教育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使然,是一种外因大于内因的结果,是由外及内的推进过程。但也有一些研究者主张,成人教育改革是内因作用的结果,是自身发展需要变革,内因是主导因素,成人教育的改革是一种动态化的自主性发展过程。如果引入文化资本的场域转化理念,就能解释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动态过程。

1.场域转化阐释了成人教育改革的自主发展性之必然。文化资本理论认为,任何文化场域的自主性与其个体获得文化资本量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当场域自主性越高,文化资本量就越大,就越容易实现文化资源聚集。以此观之,在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场域中,自主发展性是凝聚改革资源聚合的基础,完全可以实现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还可以实现成人教育改革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平衡以及预测改革的具体前景。

2.场域转化阐释了成人教育改革自主发展之必要。在文化资本理论中,场域的自主性越大,其文化资本获取资源的增值性就越大。由此推之,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场域内,改革的自主发展是活的文化价值增值发展的基础,进一步阐释了成人教育改革的发展的必要性,如果没有自主性的发展,成人教育的改革只能是镜花水月,更无法实现其文化传承创新与价值自我实现。

二、文化资本之特征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聚合”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之惑

当前,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之困惑,是个基本性问题,无论是学界还是高校。很多人主张中国成人教育应该推行市场化目标,市场化成为成人教育改革之方向,在这样的目标号召下,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走上了“高端且高价市场培训”之路,片面地将成人教育当成是学校创收的工具。国内的大部分高校纷纷推行以创收为目标的成人教育办学体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的情形,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把握成人教育改革的目标,简单地将改革视为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市场活动,而没有将成人教育改革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活动,无法实现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文化目标。这样的现状也表明,文化资本的首要特征“认知聚合”是何其之重要。在文化资本理论看来,文化资本的活动是对社会个体及群体进行共同文化心理及情感塑造、传承的中介,文化资本在塑造、传承过程中促使了文化内涵的形成,进而通过认知的聚合,形成文化共同体及文化系统。无疑,文化资本理论的这个表述,从价值观上阐明了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目标,即通过文化认知上的聚合,来构建一个文化改革的共同体,其目的是推进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以文化建设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形成一个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助推器,如此,成人教育的改革目标方是正确的。

(二)“资源聚合”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路径之忧

在面对改革时,很多人产生不知该从何处入手的迷茫,以及对调整当前的成人教育办学格局不知所措,更无法全面了解其改革之路径;还有一些人面对成人教育市场化的逼近,在改革的过程中究竟需不需要推进市场化,以及如何推进市场化,正处于困惑时段;而更多的人则习惯将成人教育视为是成人高等教育,推进联合办学,变换各种招生方式,且进一步简化办学程序,最终改革的效果就难以保证。这些改革路径的困惑,直接导致成人教育改革效果的消解,致使改革的进程缓慢。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必须运用文化资本的“资源聚合”的特征来进行分析。文化资本理论指出,文化资本能够通过主体之间的转换,将不同主体拥有的文化资源、信息在时空中实现流动与共享、重组,进而使得个体能够提升自身文化占有、资源聚合的效能[2]。文化资本的这种资源聚合之效应,给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带来启示。第一,提醒中国成人教育改革主体要与其他社会主体进行接触,在交流中发现改革路径,即要求成人教育改革主体要在国家发展战略、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等不同文化资本互融中寻求改革之路。第二,提示改革主体在改革中,要将文化资源的共享、价值重组、文化信息的流动作为改革的主要渠道,让教育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成为改革的评价指标,让成人教育改革在与其他文化资源互动中寻求变革的具体路径。

(三)“效率聚合”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行为之困顿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中国成人教育的改革道路上,有个关键的问题即改革的行为抉择。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尽管近年来,各种改革行为的方案、政策不断出台。比如,有的将成人学历教育作为突破口,有的将远程教育作为改造传统成人教育的方式,有的将远程网络技术作为改革成人教育结构的突破口,有的用考试改革或证书互认来改革其行为。从效果上看,上述改革行为在短时间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上看,这些改革行为基本上受到很多限制,效果难以保证。因为在推行的过程中,其配套的制度并不健全,但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变革行为只注重外表的调整而忽视了其内部的结构体系。由此,引入文化资本的“效率聚合”是有意义的,能够为改革行为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路。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的获取需要通过个体实践学习而获得,要使自身的文化资本能够增值,必须要求个体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资本效率,还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在中国成人教育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策,保证成人教育在外延扩展的同时,达到其改革行为内涵的增值;另一方面,要求在成人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让文化资本的效率聚合贯穿于成人教育变革的整个过程,进而在实践中为文化促进改革提供指引。

三、文化资本之互动与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创新

(一)“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互动”对中国成人教育内涵的创新

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互动是文化资本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注重文化资本属性过程中,还要注重文化资本活动的价值增长。如此,在互动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文化资本本源上的意义,又要注重其物化上的价值。文化资本可以在有形与无形之间转换,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内涵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使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目标、路径、动力等内涵不断完善,还能够使成人教育改革行为内涵变得更为深厚,即为了推进成人教育改革而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内蕴。通过文化互动促进中国成人教育内涵的创新,应该在思想上为成人教育改革提供指引方向。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成人教育结构的改革来提升成人教育的行为层次,通过成人教育路径上的改革来提升成人教育行为发展方向,以推动成人教育改革场域的转换。总之,文化资本互动要求成人教育改革在其改革进程中,树立明确的改革意识及革新精神,明确成人教育最终的行为目标;同时也要求成人教育改革的主体应该有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改革所遇到的动力不足、行为不明及认知不清等问题,要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反思与校正。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深化成人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反思成人教育体系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当前改革结构与其改革发展的衔接,进而实现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实现成人教育改革的发展、创造,推动其改革内涵与时代特质的适应。

(二)“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互动”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外延的创新

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互动是文化资本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其倡导成人教育改革要体现文化知识、经验、技能等文化资本属性,将这些文化性资本内化为其改革的文化能量,并通过整个文化资本体系的实践运作,将其转化为成人教育改革的文化特质。这种互动对成人教育改革的外延重构中实现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的对应,为明确成人教育改革的外延边界、结构等提供方向。成人教育改革的外延创新,体现为在其改革中要保持与社会、市场、职业、学习者之间相互支持的关系,具体包括成人教育改革的行为、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在拓宽成人教育改革外延的同时,更需要提升改革过程中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之间的统一,唯其如此,才能将改革融入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的互动中,实现成人教育改革的价值。

(三)“多元文化与多极文化互动”对中国成人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创新

文化资本理论认为,多元文化与多极文化互动是其发展的最终目的,文化资本的流动与循环是其保持活力的关键[3]。文化资本既可以通过纵向从一个时代传向另一时代,形成多极的文化体系,也可以在同一个时代的不同场域内传播,生成多种形式的多元文化。在成人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如何保持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功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在改革中,要保持其务实、求真的基本行为取向,在实现对学习者单一技能提升向综合素质提升的复合教与学方式升华的同时,还要求成人教育改革要与社会现实相适应,明确其功效发挥机制,明确对改革对学习者的意义。在成人教育改革中,要做到教学能够使得学习者掌握技能,更要求教育能够使得学习者学会做人的道理,体现“成人为本、教育唯真”的育人价值。

作者:王晖慧 单位:海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郑义寅,丁昶玮.文化资本理论与中国成人教育变革[J].职教论坛,2013(6):59-63.

[2]方董平.文化资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郭荔宁.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成人学习行为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10-14

育人为本论文篇6

1、成人特色无法体现,论文内容与学生工作脱节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从选题、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或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流程进行的,无法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选题的内容偏重基础学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影响着高校中其他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宏观教学内涵均是由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毕业论文作为整个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前期教学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学科上,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完成论文的条件有限,导致论文整体上选题差别很大,质量不能保证。毕业论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成人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多数人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偿自己的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毕业论文是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最好的结合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论文受所谓的论文质量的约束,很少能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毕业论文缺少成人教育特色。成人教育学生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几年来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环节,内容很多与学生实际工作无关,成人教育中服务行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照搬普高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导致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相近,对论文的科学研究层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以涉及学术层次水平高低评定论文的质量;这种考核标准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出现了网上文献拼凑、他人、挪用别人数据等现象发生,完全背离了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宗旨。

3、保障机制不完善,论文的完成缺少有力支撑

缺少论文指导课。论文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如何按照要求格式去撰写论文。很多教学单位都忽略了论文指导课的重要性,或是缩短学时,或是直接取消面授,改为网上自学,出现了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选题不准确,论文内容与题目偏差等严重问题。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完成的关键环节,为学生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论文工作事半功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挂名,没有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操作论文的完成,同时,指导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题上多以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基础,脱离学生的工作实际。

二、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

建立成人教育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满足工作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需求,是保障体系研究的主要目的。

1、在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下,论文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相关操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执其责,保证论文高效、高质的完成,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诚信度。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某一专项研究的总结性材料,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多数是在本人单位实施,与其具体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内容相对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加多样、复杂,论文质量不宜控制。建立科学可行、适用于成人教育需求的操作制度,在大的框架上对论文的方向进行把握,对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论文的每一部分设置质量标准,完全按照此标准衡量相关的操作,达到成人本科论文的实施的制度化、标准化。

2、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工作单位引入到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把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个主体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质量保证作用和全程监管作用,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完成。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最终为工作效力服务。学生的工作单位是学生学业完成的最大支柱,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工作单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完成论文的场所、仪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学生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因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在毕业论文中引进工作单位,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

3、通过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终达到高校顺利、高质地完成论文整体工作;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培训员工、利于单位发展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业,提升学历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单位。

三、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组成因素,包括前期规范、过程控制和后期评估,通过对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寻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前期规范体系

前期规范是成教学生在实施毕业论文之前,学校对论文具体的完成形式和结果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是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线,学生按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主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体过程,研究建立一系列符合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制度:(1)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教育、写作方法的教育、违反纪律的教育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明确论文工作如何开展和进行,对学生的论文过程做以框架式要求,约束学生在论文的完成中务必坚守诚信原则,以自己的真实数据编写论文。(2)开题报告制度,成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论文设想、文献查阅情况、指导教师综合意见,形成具有可实际操作的论文构思,并以文字的形式向高校汇报,经高校专家审核通过施行。(3)中期考核制度,依据开题的思路和步骤设计,对论文中期取得成果进行审评,根据前期情况规划下一步论文的具体实施。(4)论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论文完成工作进行考核,学校组织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工作单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和归档。

2、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就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是论文写作中的把关环节,对论文的开题、期中考核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开题报告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学生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向学校汇报论文思路及阶段性工作成果,学校对学生论文思路是否符合要求及进展情况做评价,学生工作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整个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及时与高校沟通,依据学生论文完成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3、后期评估体系

育人为本论文篇7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范式;范式理论

一、引言

“范式”(paradigm)一词首先由美国著名科技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其含义是指科学发展中的一种公认的模型、模式或体系。范式是指一般框架或视角,字面含义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它提供了观察生活方式和关于真实实体特性的一些假设。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因此,理论赋予范式真实感和明确的意义。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东西。随着“范式”一词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它已经成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模型或模式的代名词。而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体育学下设学科,是体育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那么,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可资借鉴的模式或体系呢?或者说有没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这个命题作为研究重点,以原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以及有关“范式”的框架体系为基础,建构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基本理论和体系。

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分化以来,在体育体制改革、体育可持续发展、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发展战略、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奥运战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等领域和问题的探讨上取得了较高的研究成果。但是纵向比较来看:应用对策性研究,尤其是奥运经济、文化、战略等相关研究较多,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较少,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自身的研究较为薄弱、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基于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理论范式的分析和思考,在对国内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发现至今为止理论界尚无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提法。于是,本文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作为研究和考察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吸收已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过程中潜在的理论范式,找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般规律,规范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构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及体系,将范式理论引入到体育研究领域中所进行的具有一定总结性和开创性的研究,不仅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健康而深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并能够拓宽相关学科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理论范式概念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的解析

库恩“范式”是一个科学技术哲学的术语,它是建立在对自然科学史广泛考察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之上而提出,其内涵得到逐步演绎而明晰,同时,其结构日益明显,要素日益明朗。这个“范式”概念对考察和分析自然科学史起着试金石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把从自然科学研究中催生的“范式”完全不变地移植到社会科学的研究,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有其不妥之处。因此,我们必须对库恩“范式”进行改造,才能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

由于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库恩思想的这一特征,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模型及体系,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虽然范式的首要含义在哲学方面,这也是库恩范式的基本部分,但是,库恩的创见和独到之处则在于范式的社会学含义和构造功能。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认为,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一来,库恩也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际的“图像”“模型及体系”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库恩的构造范式就是这种实际的“图像”和“模型”,它不仅使常规科学解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从而成为开启新学科的契机和手段,而且在应用模型和形而上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解决了从一般哲学理论转向实际科学理论的途径问题。笔者对本文分析和研究主要是运用范式作为一种理论的模式、体系来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理论体系的。

三、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观念范式

所谓观念范式,它包括:某一学科的研究视角(PersPective)或出发点(Springboard),以及该学科现代化进程中研发人员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观念范式是整个范式结构中的基础。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观念范式应当解读为:以体育人文社会学为研发对象的科研人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基础,以体育社会观和体育人文观为指导,以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基础理论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来源去从事研究,并以体育领域中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因而,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观念范式层次应当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界定以及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分析。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以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娱乐健身,以及开展地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运动为代表的各项体育实践活动蓬勃兴起。与此同时,以体育运动为事业的社会政治运动和以体育运动为产业的经济活动,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在这一现实实践基础上,关于体育理论的探索和讨论也不绝于耳,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理论。其中,完整阐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概念,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做出科学界定,不仅是体育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体育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在体育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母学科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卢元镇在其所著《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一书中,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学地界定为一门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界定

虽然给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精确的界定有一定困难,笔者还是尝试给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做一个大致的界定:所谓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是指在原有“范式”理论基础之上,在系统论指导之下,借鉴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的语言论域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提供多种视角和研究方法,在多元视角下审视、探究和建构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石范畴和理论体系,为理论研究和学术争鸣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和交流对话的平台。

(三)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解析

当代科学发展趋势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并走向科学的前沿,成为当代大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人文社会学正是体育领域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社会科学主要是指对人类关系的学习和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人口学等。而人文科学则是关于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法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哲学等。在英国,尽管有Humanit1es(人文科学)一词,而是以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将其统摄和概括。在我们看来,这里的分歧,从根本上说根源于人类知识在其发展过程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复杂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文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人文社会问题研究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文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以体育领域内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四)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规则范式

所谓规则范式,是指在观念范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被科学共同体所共识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以及该学科的学科定位。规则范式因学科不同而各有特点,同一学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规则范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它是理论范式中最具有动态性质的一个层次。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规则范式包括: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及分析的工具或研究方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基准点。具体可解释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学科属性,及在相关学科体系中学科定位。

四、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特征及研究价值

(一)“范式”这一概念在库恩哲学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具有多种属性和特征。而作为理论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具体一个分支,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既体现了理论范式的固有属性又彰显出体育学的独特特征。

整体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结构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范式系统是由观念范式、规则范式、操作范式等要素构成的有层次有结构的有机整体,不单单是一堆杂乱的范式构件,这种结构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表现。

稳定性和灵活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征,稳定性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很强的坚韧性,有抵抗反常的能力;灵活性在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范式的自我扩张功能,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必然会随着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社会性和历史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探讨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就必然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受一定时代的生产和科学发展状况、社会需要、社会心理和社会价值标准、哲学、宗教和社会制度,甚至一个民族的习惯和传统等的影响。众所周知,系统的演变具有不可逆性,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科学认识共同体,这就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工具性和实践性,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具有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门学科理论范式的构建与完善既是其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又为该学科在纵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这既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特征所在又是我们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价值所在。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研究价值,范式在具有精神工具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实用工具的作用,不论其精神工具的作用还是其实用工具的作用,都是从不同的层面体现出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研究价值。具体说来,这种价值可表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如下四个功能方面:

约束功能,作为“范式系统”中的承担者,科学共同体也就是相关科研人员,是“范式系统”中的要素之一,服从“范式系统”的规律,即科学共同体接受范式作为其共同的信仰,并在共同信仰的指导下,推动科学活动的进程。成为范式的重大科学理论总是在某种世界观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无不表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定向聚焦功能,对于相关科研人员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来讲,范式的作用是双重的,它既可以开阔思路,又要约束人们的思绪,规定研究的具体方向。把常规研究集中在选定的狭小领域。这实际上符合系统的层次理论的解释,系统层次随着层次结构由低向高推进,各层次结合的紧密程度由大到小递减,因此,在观念范式的基础上,科学工作者可以集中到可以解决的问题上,也不必一切工作从头再来,从而使科学在常规时期较之“前范式”时期进步更快,发展更有效。

自我保持的稳定功能,“范式”以系统形式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为作为观念范式层的低层系统的结合力较大,破坏其系统则需要更大的能量,所以使“范式系统”显现出具有抵抗反常的能力,具有很大的韧性,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自我扩张功能,以“观念范式”为基础层的“范式系统”已经把共同成员的认识活动纳入了已有共同理论框架,完成了该范式所隐含的价值观念为蓝本的对共同成员心理价值意义的重构与再塑,使得他们去解决“范式系统”所限定的领域中的同一类相似问题,而且作为“范式系统”的较高层的“操作范式”在与“范式系统”的承担者――共同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使“范式系统”在解决既定疑点的情形下不断前进,这可以指导科学家以解难题的形式扩展自己的领地,扩大与外部世界的接触面。因此,范式系统能在一定历史时代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并由此规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来完成范式系统的自我扩张。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叶孟理,李锐.人文科学概念[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育人为本论文篇8

关键词: 教育理论创新 生本教育 体系 创新特点 实践优势

教育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使创新理论与现实环境相容,避免新理论与广大教师受众心理、行为习惯之间发生摩擦,使得教育理论变得更富有实践效率,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是教育理论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研究”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是当今中国三大素质教育实验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试图以生本教育体系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理论内部结构、外部概念表征的创新特点由此带来的实践优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结构体系的后现代创新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谁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的观察者,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和不完全的。”他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的、多向度的,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样都行”。用多视角的眼光透视社会,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性的一致性、同一性和整体性,高扬事物变化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和反对一元的现论[1]。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主义方法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缺陷,唯一幸存下来的“规则”就是“什么都行”[2]。生本教育的理论核心虽然属于“学生中心说”,但无论是其多元化的理论构成体系还是纵横捭阖的创新方法都颇具后现代精神。

1.1政府主导型创新。

生本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为基础,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等。与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教育理论创新体系一样,从生本教育的创新动力来看,仍属于政府主导型创新。

政府主导型创新符合主流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借助政府推手进行大面积的理论传播,有利于社会形成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如果缺乏自主创新,将不利于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形成。我国在大力提倡政府主导型创新的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育理论的自主创新。

1.2合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绝不是完全丢掉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3]

生本教育教育体系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它的教学宗旨、课程观、教学观都可以找寻到儒家思想的踪迹,如孔子的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朱熹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循序渐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儒道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生本教育体系较之其他理论体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核心基本上是国外引进的理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的不同,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多种理论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要么形式主义“穿新鞋走老路”,要么障碍重重“穿新鞋走不了路”,这也是很多教育实验未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所在。如何解决国外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及不同理论的兼容问题,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其他理论体系,如探究性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尽管生本教育体系同样是以国外理论为其核心,但是这些来自国外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生本教育理论体系里面是以隐含文本或实践文本而存在的,而教师看到的符号文本则是具有传统儒家味道的中国式表达,比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也是生本教育理论体系结构处理上的最具匠心之处。

1.3广泛吸收中国当代成功教学实验经验为技术支持。

教育理论要作用于实践,离不开学生、课堂,每一种教育理论都要寻求或者创造适用的实践杠杆。生本教育实践体系里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管理的很多方面合理吸收了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作为其技术支持,比如魏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班级民主管理思想、学导类的教学模式,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多年的“探究式学习”,这些教育理论在我国中小学的影响广泛,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

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当代教育科学大发展为母体,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并汲取西方教育精华,兼融并蓄各种教育流派,以传统文化为衔接点,以当代文化为推动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转换和整合。

2.以简驭繁,基于受众心理的概念表征创新

教育理论的推广过程,是信息传播扩散的过程,需要遵守传播学规律,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有强烈的受众意识,不仅需要考虑作为个体受众――人的心理特点,而且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教师的心理特点,增强受众心理的亲近感,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如此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以概念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如果过于生僻,只会让教育实践者在常规活动中迷失方向,继而产生逆反效应。很多理论在实践中由于其概念符号的选用不契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因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比如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2.1识别优势:快捷、有效传达教育理念。

牛顿曾说:“自然界喜欢简单。”普通规律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有助于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摆脱无助于效率的、繁文缛节的、空耗精力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德鲁克在对创新提出的“五个要求”中认为,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如果过于复杂,就很难修正。[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将教育理论深刻化、复杂化、洋化,这恰恰违背了创新扩散的规律。

“生本教育”,表达简洁、明了,不像“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那么模糊,也不像“探究性学习”那么高深,有助于在短时间里抓住理论的受众视线,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更有效、快捷、无误地传达其核心理念,并且能接受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易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2.2相容优势:师本生本,在对立统一中找到受众心理稼接点。

教育理论是文化创新,新的理论或者是新概念的提出都不能只考虑创新者的表达需求,只求新求异而不考虑受众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惯性,缺乏承前启后的思维桥梁,都难以达到认知、态度、行为的全方位改变。生本教育体系将传统教育体系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异中求同,在对立中求和谐,寻找到教师心理的稼接点。

2.3执行优势:扣住课改主要矛盾的民主实践创新。

2.3.1避虚就实,构建完整的实践操作体系。

教育理论如果仅仅停留空想阶段就有成为故纸堆的危险。生本教育并没有停留在教学思想体系的层面上,它还将其教学思想与教改实践结合起来,与其实验学校的学科教学的改革实验结合起来,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是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

2.3.2避轻就重,抓住课改主要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对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次要矛盾和一般问题的解决[5]。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从“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6],其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民主教育。

教育理论创新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选择,是在现实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利弊做出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的价值理想[3]。民主是世界的趋势,教育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教育民主是世界民主的必经途径。中国民主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官本位文化,而“师本位文化”就是教育界的“官本位文化”,它已经阻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瓶颈。“生本教育”为形成积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和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参照[7]。

3.总结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兴盛,同时,我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体制也形成了以官方价值为主导的潮流,当前应对自主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学术研究更为自由化,学术价值多元化。

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能局限在自身的学科框架内思考问题,而要遵循创新的规律及信息的传播规律,在翻译引进国外理论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中国的国情特色予以本土化改进,在自创新理论时亦应汲取本土营养。

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课程本体:符号实践本体和符号研究本体。这里“符号实践”指的是符号化活动,即符号体系的建立实践和使用实践。而“符号研究”,则是指对符号和符号实践的再探查、描述和审视,它脱离了符号实践本身,而形成独立的以研究成果为主的本体。[8]

作为学术研究者,不论是介绍国外的教育理念或者推出新理念,都不能仅考虑到教育理论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研究的便利性和规范性,还要考虑到其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与现实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同样,作为一线实践者,如果有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就必须有意识地将其提升到符号研究本体的科学高度。只有如此,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才能从学术走向民间、从民间走向学府,理论才不会脱离实践,实践也不会抛弃理论,创新才能产生效益,所有人的辛苦才会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差别性创造性对话性过程性――后现代视域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应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6,

(11):2.

[2]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23.

[3]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J],2007,(10):3-7

[4]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3-10.

[5]冉隆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69-72.

[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吴全华.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与绩效[J].课程・教材・教法[J].2003,(2):20-24.

育人为本论文篇9

“生活”成为语文老师挂在嘴边运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整天嚷着学生“没有生活”,骑驴找驴满世界地找生活。即便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没人敢冒犯近乎神圣的“应付生活论”“应生活之需论”。表面上在煞费苦心地进行“教改”,实际上是南辕北辙,走的还是大方向错了的“应付生活”的老路。

语文是工具,实际上等于说人是工具,人是被动地适应环境需要的工具。语文教育应付了外部的物质生活需要,却忘记了应付人本身的内在精神需要,忘记了人文关怀。这种偏颇的认识,致使上个世纪末20多年的语文教改,虽然在某些局部上有所进展,然而从总体上看,非但没有使语文教育重现生机,反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语文教育这部倾斜的独轮车迅速地推到“应试”的悬崖之上,造成了学生言语价值观和言语人格上严重的人文危机――是到了对“应付生活论”“应生活之需论”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现代语文教育的主流观念,在对言语活动的目标和功能的认识上,在“应世”还是“应人”上发生了严重的迷失。从字面上看,“应付生活”“应生活之需”似乎没什么错,言语活动当然要为了谋生应世,但是“应付”了“生活”不能忘了“人”,不能忘了“生活”是“人”过的,人不是生活的奴隶,而是生活的主人;不能忘了教育主体是“人”,要以人为本,以人自身的发展为本;不能忘了语言是思维、是文化、是存在的家。语文是人文科学,重在文化教育、人文教育、言语人格教育。康德在《实用人类学》前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的一切文化进步意义的重要的目标指向应当是人自身,他说:“在人用来形成他的学问的文化中,一切进步都有一个目标,即把这些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人世间。但在他能够把它们用于其间的那些对象中,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因为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也说,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

育人为本论文篇10

一、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教育学突破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录式话语,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教育规律、教育功能、教育结构等等。这样的理论研究受到实在观念信条的支配,试图把教育学的理论建立在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的基础上,笔者把这样的理论范式称谓自然实在论的。

(一)对教育的基本理解

80年代大多数研究者都把教育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写的1984年版《教育学》中把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的活动”。而80年代有代表性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都是采取“目的——手段”的方式理解教育的,把教育活动作为实现某种目的手段进行定义。这样的定义意味着要挖掘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本质、原则、规律等,挖掘的目的就是使教育活动能够与这些本质、原则、规律相符合,从而实现改造教育实践的目的。

(二)对教育世界的理论表征

这样的理论表征是在试图寻找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本质、规律、结构、功能这样的概念表征和真理表达从根本上讲都是要寻找出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相符合的“符合式”的教育真理,即透过复杂的现象找寻到支配这些现象的真理,从而运用和遵循这些真理更好的改造教育实践。

(三)对分支理论的影响

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的支配力体现为:第一,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实验主要是主题性的研究,例如目标分类教学实验受到的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的影响非常深刻,其背后的理念体现为把某一种认为是正确的理论应用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实验要把某一种正确的理论运用好。第二,教学过程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论研究领域注重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发展,重视教学原则的研究,对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研究得比较深人。许多教师在教学上都还延续着赫尔巴特、凯洛夫等延续下来的基本的教学流程。第三,在道德教育领域,重视对道德认知的研究。理论上,注重对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目标的研究;在实践中,注重学生的道德知识的掌握,通过考核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考查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四)面临的理论困难

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教育活动中“人”的存在,研究者们讨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结构等,但是对于人的问题却很少谈及,“人”在教育活动中是消失的,教育成为“看不见人”的教育。但是教育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教育研究必须要研究人。由此,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等关于“人的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热烈关注的焦点。

二、人文价值论的理论范式

抛弃自然实在论的观念信条起源于“人的发现”,对人的研究成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点。理论研究的问题大大地丰富了,包括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生命教育、人文教育、教育公平、教育民主、教育自由、教育现代化等。这些理论问题的发展受到了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表现出对人的人文关怀,具有强烈的价值诉求。笔者把这种理论范式称为人文价值论。与自然实在论比,这种理论范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对教育的新理解

从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上我们能看到所发生变化的。例如现象学的教育学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的本质是我们与处在教育关系中的儿童、青年或者长者之间的生活方式”。类似这样理解意味着不再仅仅把教育当成实现某种社会要求的手段,而是强调“教育本身是什么”。教育过程体现为主体间的交流、表达与共识等,而不是对什么客观规律的遵循。

(二)对教育世界的理论表征

教育学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人在教育中的被发现引发了整个教育学的理论话语的改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主张。几乎每一种教育理论都从自己的价值理想诉求出发来论证理论主张的合理性,呈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性,关注人作为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需求,关注入的发展与成长的需要。

(三)对分支理论的影响

人文价值论的理论范式的支配力体现在:第一,教学认识论把教学当成一种特殊的认识论,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存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出现了对教学认识论的反思,提出了教学生存论、生成本体论等。第二,教育实验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全方位的解决教育问题,不再关注把某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在教育实践中。因此,教育实验由单纯的教学试验转向了学校全方位的变革性实验,从更全面的角度关注人的成长,例如“新基础教育”实验。第三,在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内,研究者提出了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回归生活世界等道德教育主张。要求从人的现实需要、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道德教育,成为道德主体,通过亲身体验提高道德水平。转贴于

(四)面临的理论困难

90年代中期以后的教育学理论受到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的影响非常的深刻。人们批判这种人文价值取向的教育学的理论是一种“泛哲学”的研究,是从哲学的思想中演绎出教育的主张。“将哲学概念或哲学论述直接套用于教育理论的演绎,从黑格尔哲学到现象学;从诸如‘本质’、‘主体’、‘主体性’等概念到今天的‘反思性’、‘生活世界’,都被预设成了一种教育理想,其研究取向不是基于具体的教育活动,不是基于个人及群体互动的学校生活,而是基于自我想象的空间”,教育学理论呈现出表面的繁荣状态。许多的学者都批判中国的教育学都是从西方和其他学科的思想中移植过来的,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呼吁中国教育学必须形成自己的理论范式。

三、艰难的转换: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在提出中国教育学范式形成的可能策略之前,笔者首先对自然实在论范式和人文价值论范式进行批判。

(一)自然实在论范式的批判

自然实在论的教育学的理论总是渴望用本质、规律、功能、结构这样的概念去认识作为客观实在的教育,要求人站在世界之外的某个地方用发现的方式去获得教育的真理。这种发现式的真理观试图从先验本质来规定现实生活,体现为一种“从原则出发”的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自然实在论的教育学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旁观者提出原则来规范教育实践的理论诉求。

(二)人文价值论批判

人文价值论也体现出对外在旁观者视角的遵循,是在观“教育世界”,提出关于教育的永恒的价值主张。在这样的理论范式下,人文价值论的教育学所弘扬的某一种价值主张就演变为教育活动是否与一种价值存在的相符合,教育成为达成某种价值的手段。这就陷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我们总是喜欢从一定的价值立场出发,在自己的价值偏好上思考问题,并且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价值立场当作最高的价值真理,这样的思维方式的结果是把某一种立场的结论当作解决所有问题的结论,以片面损害整体,以偏执代替真实。”

人文价值论的教育学的理论大都具有极强的价值判断性,然而各种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则可能被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由等这样的研究都是外在评论式的,导致主体性、自由、生命意志等的弘扬都成为社会、教育者等恩赐给儿童的,形成一种静态的话语表达。

(三)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必须克服旁观者视角的问题,必须明确地意识到理论表征的是“教育世界观”,而不是“观教育世界”。中国的教育学不可能在一个外在的旁观者位置上提供关于教育的永恒看法,而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形成的突破点就是克服外在旁观者视角问题,放弃“观教育世界”,思考我们如何处理我们与教育世界关系的“教育世界观”。

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的核心意义就是作为中国的教育学,我们怎样思考和解决我们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身在教育世界之中,我们的知识就不是将知识的对象置于先验的位置,知识必须和行动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中国的教育学理论范式是一种和世界能够互动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一种深思和感受。教育学的理论必须提供给我们的是教育世界观,不能人为地把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割裂开来,把教育世界观问题当成了“观教育世界”的问题,教育世界观问题真正要解决的是为人们协调、处理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提供基本的看法。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形成中国教育学理论范式的可能突破如下:

1.内在置身者的思维视角

我们是在关系中展开我们的生活,要处理的是“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因此,在“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维度上,置身在教育世界之中,许多教育理论问题都意味着新的理解。

首先,对自然实在论的教育本质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其次,对主体教育理论等问题也有了新的理解。

2.问题格式的转变

问题格式由“是什么”转到“我们如何处理”。“是什么”的教育学的理论直接提供给人们教育的标准,而回答“我们如何处理”的教育学的理论不仅提供标准,而且要激发人们的思考,由确定性的终结性答案走向不确定的思考。开放社会中,没有什么问题会有终结性的答案,社会在问题出现与问题解决中不断前进。

转变问题格式意味着我们必须把对象性的概念转变为功能性的概念。

转变问题格式也意味着我们在评价教育理论的时候也要转变观念,由“正确——错误”的标准转变为“恰当——不恰当”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