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6:52

育人为本论文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民本思想;民主;现代民主;民主建设

一、民本论与现代民主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它起源于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自西周以后,统治阶级就已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在中国的传统治国之道中。民本论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几千年的流传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人物对它的表述和理解有所不同,既有程度上的深浅之别,又有角度上的差异,但其基本思想都是一致的,即:民为国本,治国为民,追求民权,反对专制。

“民”是一个政治意义的名词,在古代是指与君、臣相对的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广大庶民。民为国本,就是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平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因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民是战争胜负、事业成功、王朝兴亡的决定力量。苟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既然民众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其政治活动就必须为民众服务。因此,治国就要为民。于是,爱民、重民,安民、救民,富民、利民和教民,成为统治者治国为民的主要内容。民权,即是指民众的政治主权和行政参与权。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其基本的政权模式都是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拥有最高主权和一切政治事物的仲裁权。民权思想在传统民本思想中只体现在理论层面上,但是,这种肯定民权、反对专制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现实的政治。民本思想深入到统治者的心中,使其认识到“惟以一人治天下,岂将天下奉一人”之理。

现代民主,主要是指在自由、平等、博爱等精神指导下的西方民主,是我国近代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政治思想。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这一思想最终在我国得以确立。“民主”一词最早出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从词源上说,它是由“人民”和“权利”两词合成,即人民的权利之意。由人民行使权利共同治理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者发展并完善了这一思想,它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主权在民、人权平等和法治三个方面。主权在民,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主义下的“君权神授”论而提出来的,指国家的的一切权利永远属于人民。国家是一种公共权利。它是人民自己权利的体现。正如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所言:“民主就是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人权平等,是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民主理念下提出的,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前提是必须实现人权平等,即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权利平等。就民主权利的本源而言,这种人权的平等性,实质就是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是与法律分不开的,因为民主制度的实施,必须要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民主是专制的对立物,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包括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从事一切活动。因此,法治是民主不可缺少的基本内涵之一。

二、民本论与现代民主的异同

(一)不同点

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认识到不同事物的内在区别。比较发现,民本论与现代民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权利承担主体不同。传统民本论认为君主的权利是神授予的,君主是权利的源泉,主张为民做主。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民众认为自己命运的福祉完全来源于统治者,因此把A己的命运交给父母官做主,并形成对他们的期盼与依赖。现代民主不承认“君权神授”说,而认为君主的权利来源于人民,统治者只是受人民的委托为人民办事。民众的命运应由民众自己把握。民本论把君主作为权利的承担主体,而现代民主把人民大众作为权利的承担主体。民本论的实质是由君为民作主,而民主思想的本质则是由民自己作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统治。

(2)价值目的不同。民本论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追求的价值目的是稳定、巩固封建专制政权。传统民本论的重民。爱民、利民等思想都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讲的。如程颢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管仲说:“知予只为取者。政之宝也。”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君权,而非拥护民权。而现代民主思想的提出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实现人民自治。显然,两者所建构的价值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传统民本论下的爱护民众之举,只是统治者的一种手段,它是在豢养人民,以使人民为他们做出更大的牺牲与贡献。现代民主所追求的则是实现个人的真正价值,实现民权,即实现人民自治。

(3)实现方式及途径不同。民本的实现靠的是人治。而民主的实现靠的是法治。民本思想是为了让统治者懂得民众的巨大历史决定作用,从而自觉地去重民、爱民、利民。不做有害于人民的事,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它的施政主体是君主以及各级官员,因此对统治阶级的自身道德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讲究以德感化天下。由此可见,民本的实现方式是人治。现代民主思想的主旨是为了防止统治阶级内部的个人独裁和专权,这靠统治者的自身道德是无效的,必须通过法律的方式才能实现。因为法律可以认定民众的权利和权威。从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有效地保障民众的利益。所以说,民主的实现途径是法治。

(4)依存的经济基础不同。民本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而民主则以商业经济为基础。在封建小农经济下,小农人口数量固然众多,但他们都是自给自足,彼此间不经常进行商品交换,因此民众之间形不成一定的经济联系。从而在政治结构中也形不成目标一致的政治团体。而商品经济不同,“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否定了以往以血缘、门第等观念所划分的高底贵贱,只承认交换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它奉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反映在社会关系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协作。因此,在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上开不出现代民主的花朵。现代民主只能生长在商品经济的土壤里。

(二)相同点

民本与民主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内在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本论与现代民主都体现了重民思想。由于统治阶级认识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统治真理,所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们在其统治过程中。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都极其重视民众的利益,把爱民、利民等作为其善政措施的指导思想。如明成祖朱棣所言:“朕惟事天以诚敬为本,爱民以实惠为先。《书》日‘惟天惠民’,又日‘安民则惠’,然天子视听皆因于民,能爱人即所以事天。”现代民主的使命就是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实现民众的自由与平等,显然也是把民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2)民本与民主都有反对专权、专利的思想。反对专权、专利这一思想,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如成书与战国时期的《商君书》中就说:“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擅一国之利是专利,管一官之重是专权,两者都是对国家的危害。民本论者看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从而提出一些学说来限制王权。现代民主的首要内涵是要求主权在民,因此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限制统治者的权利,因为只有有效的限制王权,才能真正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

三、民本论对现代民主建设的启示

(一)培育民众参与意识,提高民众参与程度

在传统的由官为民做主的民本思想影响下,至今我国广大基层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都不强。为了我国民主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培育人民民主的参与意识,并且拓宽其参与渠道,从而提升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人民的参与程度既是我国人民主人翁地位的体现。又是衡量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尺度。这种参与意识的培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为改变人民的传统观念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在通过教育等方式来培植的同时。还要完善与其相配的法律法规。我国民主现代化建设的最大任务在基层,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基层人民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公务员之家

(二)坚持以人为本。清除“官本位”思想

我国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以人为本”是我国民主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还存在官僚主义现象。个别政府官员脱离人民群众,不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困苦,既使给人民做些实事,也往往是以主人的心态认为是对人民的恩惠,而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因此,传统的重民、爱民等民本思想应得到提倡和发扬,并且将其融于当今的“以人为本”思想中。使国家公务员切实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本型工作作风,从而推动和促进民主的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法治程度

传统的民本思想突出的是人治,广大民众的权益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护和实现。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就必须加强民主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度还不够高,人民的政治参与活动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人民的政治参与权利得不到充分的实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民主现代化的进程。要确保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法治程度。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后勤管理;改革策略;科学管理

小学后勤管理部门要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向教师和社会展示后勤管理部门的风采,彰显新时期后勤管理人员的风采,为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论文深入剖析了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后勤部门科学管理的策略。

一、培养责任意识,提升后勤队伍的专业素养

小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学习意识比较弱,小学教学工作艰巨,所以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更具有特殊性,现对于中学后勤管理更为辛苦一些,所以后勤部门要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提升后勤队伍的专业素养。后勤部门领导要以大局为先,后勤部门的本质就是为学校、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和生活而服务的,要注重培养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把每一分资金运用到校园建设中来,真正挖掘到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把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尽全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后勤管理部门还要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例如定期检查教室教学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教室窗户、桌椅等是否牢固、校园消防设备检查、校园绿化情况等,后勤部门的日常工作琐碎而辛苦,所以后勤部门员工要发挥“三心”,即细心、耐心、甘心,为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耐心检查校园内的各项设施,打造安全、美丽的校园环境,发挥甘心奉献精神,为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明确管理责任制,构建科学后勤管理系统

小学后勤管理也要做到“有法可依”,不断完善后勤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管理工作责任制,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提升后勤工作的效率。例如后勤部门管理层应该制定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例如财务人员的职责、电教员工作范围、图书馆管理员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让每一个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也方便日常管理。此外后勤管理层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规范后勤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表现优异的员工及时奖励,工作中犯错的员工给予批评,重大过失的员工要给予惩罚,真正做到引以为戒,提升后勤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后勤管理部门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例如学校财务制度,起到监督的作用,经费报销核算制度、员工考核制度,营造人人奋勇争先、乐于奉献的工作氛围,激发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小学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后勤工作人员高标准要求自己,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为校园建设、后勤管理工作建言献策,提升后勤管理的科学性,提升后勤部门工作的有效性。

三、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构建良性竞争氛围

大多数小学的后勤部门存在老龄化严重、工作态度不积极的情况,管理层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实施竞争上岗机制,构建良性竞争氛围,激发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后勤管理层可以计入绩效考核制度,针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进行考核,各项都表现优异的人员可以参选优秀员工的评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发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管理层还应该坚持“能者居之”的原则,鼓励基层员工挑战自己,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鼓励年轻员工毛遂自荐,把先进的后勤管理经验代入管理团队,多选拔优秀的基层年轻工作人员补充管理层,增加后勤管理的创新能力;管理层可以召开听证会,在制定规章制度、考核升迁制度时,听取每一个员工的意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尽量让规章制度获得基层职工的认可,这是顺利开展后勤工作的前提,运用集体的智慧完善后勤部门的管理制度,提升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后勤管理是一个漫长的改革之路,后勤部门管理层应该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后勤队伍的专业素养,明确管理责任制,构建科学后勤管理系统,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构建良性竞争氛围,打造高效小学后勤工作团队,建设和谐、快乐、安全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研究

引言

“诚”与“信”在古义中是相通的,但“诚”与“信”在理解的向度上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诚”指“内诚于心”,“信”是“外信于人”。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就。诚信教育得到不断加强,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展,新载体、新途径不断得到拓展。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脑网络的普及,新时期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还面临着不少的薄弱环节。以兰州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学生在诚信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粗制滥造等方面。“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据调查,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外语等公共课则高达40%。此外,作业抄袭、论文抄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论文写作中,大量引用摘抄资料中语段的同学占39%,拼凑现有论文的占13.7%,还有部分找人的现象。

1.2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这几年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等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很多同学为了获得资助,谎报家庭收入,弄虚作假,编造家庭贫困原因等。调查中,当问及如果要申请减免学费,对自己的家境会如实汇报的占68.7%,虚报夸张的占3.4%,基本照实说,稍微有所改动的占32.1%;如果自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选择有钱就还,没有就不还的占6%,能拖就拖的占2.8%。

1.3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在高校校园里经常会出现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现象。据调查,身边同学在交往中常常会说谎的占22.1%,偶尔会说谎的占69.8%。部分同学时间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朝秦暮楚,脚踩几只船,对待恋爱态度不够真诚。在恋爱动机中,自我确认、自我证明、性满足、情感亲密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比例。

1.4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为了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学生挖空心思编造简历,修改成绩,伪造证书,编造自己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干部经历等。调查中,在如何对待求职简历时,有61%的同学选择会稍微美化一点,尽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个好印象;有9.6%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能进去最重要,其它以后再说。

1.5网络行为的诚信缺失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看新闻、聊天、交友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遵守网络道德,讲求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盗看别人的电子信件、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2.1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在日常教育中把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之中。诚信教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诚信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引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诚信德育要素,以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服务。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我们必须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上来,讲道理、办实事,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

2.2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规律来安排诚信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里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说了十个弟子的特长。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诚信教育中任然有着启发借鉴意义。诚信教育要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层次,制定多样性的教育目标,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监督与引导相统一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成立诚信监督机构,学生评议,投诉举报等途径,广泛动员全体学生力量,推进校园诚信建设。同时,加强正面引导,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强主导性信息的,选树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占领高校文化宣传阵地,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潮流。

2.4他律与自律相统一“他律”强调个体的品德由他人通过种种方式方法来进行培育,“自律”强调个体的品德要由个体本人通过自我心性修养来培育。诚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诚信、诚信教育不是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相一致的力量。大学生诚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诚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把诚信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形成大学生诚信需求的理性自觉。

2.5灌输与渗透相统一列宁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灌输原则。新时期开展诚信教育,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在灌输中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实际、教育环境、教育的时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列宁还主张德育的渗透性,“德育要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诚信教育要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地身体力行,必须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优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和感染。公务员之家:

2.6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马克斯曾在资本论理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加强诚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素质。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主题演讲,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考察和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使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国情,增强对诚信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诚信观的积极认同。

诚信道德作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建设,提高全民族诚信水平,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诚信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需要文化、制度、法律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高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教育、督导、评价、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育人目标,努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C].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

[2]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研究

引言

“诚”与“信”在古义中是相通的,但“诚”与“信”在理解的向度上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诚”指“内诚于心”,“信”是“外信于人”。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就。诚信教育得到不断加强,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展,新载体、新途径不断得到拓展。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脑网络的普及,新时期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还面临着不少的薄弱环节。以兰州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学生在诚信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粗制滥造等方面。“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据调查,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外语等公共课则高达40%。此外,作业抄袭、论文抄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论文写作中,大量引用摘抄资料中语段的同学占39%,拼凑现有论文的占13.7%,还有部分找人的现象。

1.2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这几年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等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很多同学为了获得资助,谎报家庭收入,弄虚作假,编造家庭贫困原因等。调查中,当问及如果要申请减免学费,对自己的家境会如实汇报的占68.7%,虚报夸张的占3.4%,基本照实说,稍微有所改动的占32.1%;如果自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选择有钱就还,没有就不还的占6%,能拖就拖的占2.8%。

1.3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在高校校园里经常会出现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现象。据调查,身边同学在交往中常常会说谎的占22.1%,偶尔会说谎的占69.8%。部分同学时间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朝秦暮楚,脚踩几只船,对待恋爱态度不够真诚。在恋爱动机中,自我确认、自我证明、性满足、情感亲密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比例。

1.4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为了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学生挖空心思编造简历,修改成绩,伪造证书,编造自己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干部经历等。调查中,在如何对待求职简历时,有61%的同学选择会稍微美化一点,尽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个好印象;有9.6%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能进去最重要,其它以后再说。

1.5网络行为的诚信缺失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看新闻、聊天、交友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遵守网络道德,讲求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盗看别人的电子信件、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2.1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在日常教育中把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之中。诚信教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诚信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引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诚信德育要素,以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服务。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我们必须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上来,讲道理、办实事,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

2.2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规律来安排诚信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里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说了十个弟子的特长。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诚信教育中任然有着启发借鉴意义。诚信教育要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层次,制定多样性的教育目标,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监督与引导相统一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成立诚信监督机构,学生评议,投诉举报等途径,广泛动员全体学生力量,推进校园诚信建设。同时,加强正面引导,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强主导性信息的,选树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占领高校文化宣传阵地,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潮流。

2.4他律与自律相统一“他律”强调个体的品德由他人通过种种方式方法来进行培育,“自律”强调个体的品德要由个体本人通过自我心性修养来培育。诚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诚信、诚信教育不是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相一致的力量。大学生诚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诚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把诚信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形成大学生诚信需求的理性自觉。

2.5灌输与渗透相统一列宁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灌输原则。新时期开展诚信教育,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在灌输中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实际、教育环境、教育的时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列宁还主张德育的渗透性,“德育要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诚信教育要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地身体力行,必须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优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和感染。

2.6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马克斯曾在资本论理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加强诚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素质。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主题演讲,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考察和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使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国情,增强对诚信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诚信观的积极认同。公务员之家:

诚信道德作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建设,提高全民族诚信水平,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诚信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需要文化、制度、法律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高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教育、督导、评价、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育人目标,努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C].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

[2]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5

何为名人档案?目前国内学者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基本都认同为,在各行各业中,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知名人士在其相关活动领域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材料。而中医药名人档案,本文认为是在中医药领域,有重大突出贡献的著名老中医,在其走上中医药之路过程中以及从事医疗、教育、科研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照片、实物等原始记录。何世英(1912—1990),男,天津市人,中国近现代著名老中医,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理论教育家,中医脑病学创始人,中国新医药学奠基人之一,为我国近现代中医药发展作出卓越贡献[1]132。2019年4月,天津中医药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与其家属联系,共征集手稿、讲义、笔记、藏书51册,照片、证书、牌匾、印章、门诊所用药包等实物共213件,种类齐全,基本完整反映了何老从事医疗、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个中医之路历程。

二、中医药名人档案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地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中医药名人档案,对大学生特别是中医药学生来说,就是本专业领域的、曾在本校学习或工作过的前辈或师长们的亲身经历,对他们的感召力、冲击力与普通德育教材相比更为强烈深入,学生更容易接受。1.学术传承功能。档案是学术传承的纽带,中国的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医药论著就是对先古中医药名人档案的记录,然后一代代流传至今,形成我国现有的中医药文化宝库。其中,案例分析就最为实用,后代医者通过研究前辈们在就诊过程中详细的病例及药方,积累众多经验,有章可循,节约时间,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将中医药的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2]3。如,这次我们在征集何世英的档案过程中就收集到了5册案例集,都是他在五十多年门诊生涯中留下的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还有13册何老亲手抄撰前人诊断的案例,据何世英子女介绍,何世英共抄录了一百来册,现遗存13册,实在可惜。另外还收集了3卷何世英论文手稿,4本论文专著,都为何世英毕生经验汇集,无论是在课堂中作为教案讲解,还是供学生课下研读,都是中医界不可多得的财富。2.品德教化功能。何世英一生品德高洁,慈悲慈爱,不拘世俗,救扶民众,真正将医者仁心践行至最高境界,实乃当今医者之榜样,尤其是对正行走在求学道路上的学子来说,对他们进行医德教育非常有必要。就像所说,高等教育要真正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真正为国为民培养高素质人才[3]164。何世英从医的一生中,匡扶弱者、爱党爱国的案例举不胜举,我们通过对何世英后人、学生、同事的采访,积累了众多感人至深的案例,后期我们将制作成声像资料,在档案馆面向公众展出,让更多的教职工、学生以及社会人员参观学习,将何世英档案和其他著名老中医档案一起建立成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基地。3.治学榜样功能。由于国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在很多学生吃不了苦,吃不得苦,在学习中亦如此。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治学教育也是一大问题。通过对名人档案的征集、挖掘、展出,用名人自身的求学经历来引导学生正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敢于突破,勇于磨炼,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尤为重要。以何世英为例,幼年家境贫寒,只上过几年私塾即辍学在家,但他自幼好学,或学堂外偷听,或旧书摊看书,或地上临摹习字,自学医学经典。后经施今墨先生指点,1935年参加天津市中医师千人会考,获得第一名。何世英不仅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而且写得一笔好字,现留下的13册何世英笔记,全为毛笔小楷,字迹工整俊美,似印刷一般,令人惊叹,所见之人皆为先生治学态度所折服,实乃当代学子之楷模。通过展出何世英这些详实档案材料,必在学子们心中立起一个实实在在的治学标杆。4.交流宣传功能。天津中医药大学即将建立天津市中医药博物馆,而中医药名人档案馆展厅将与中医药博物馆一起面向世人开放,届时中医药名人档案的受教群体不仅仅为在校的大学生,也为普通民众,大众通过参观中医药名人档案,将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药学的认知。此外,天津中医药大学对外交流愈加频繁,每年有上千留学生及团体来校培训学习,而中医药名人档案馆亦是一个窗口,外国友人通过这些档案将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中医药文化,对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被更多国家认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强化德育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中医药名人档案的收集,丰富馆藏。(1)要主动征集,提早联系。最好在名人在世时就主动沟通,有些名人本身档案意识就很强,愿意为母校、为教育事业继续作贡献,这时就要争取将其所有档案材料包括实物、声像档案收集齐全。好处有二,一是名人对自己的档案熟悉,能讲述很多不为人知的来源、因由,这对于后期布展时作著录很重要;二是收集的种类和材料更丰富,通过名人自己整理的档案,一般分类都很清楚,资料很祥实。(2)要有耐心,坚持不懈。一般名人逝世后档案都由子女保管,如何与其子女沟通,让他们达成一致意见,主动移交这些档案是征集的难点所在。何世英于1990年逝世,档案由其六个子女保管,但六个子女在何世英档案的归属上意见并不统一,天津中医药大学档案馆先后与其子女接触长达十几年,一直未能成功,直到何世英逝世29年后的2019年4月,移交工作才正式开展。(3)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档案馆软硬件设施要过硬,一定要让家属觉得将档案移交到我们手里非常放心,档案在我们这里又能发挥它的重要价值,有它的重要意义才行,所以要主动向家属展示我们现在的名人档案馆建设进度和未来档案如何布展等情况,打消家属心里的疑虑。此外,由于很多名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并非只有他自己手中留存的那一部分,所以为了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我们可与之前名人所在的高校、医院、科研单位联系,尽可能地将所有档案收集齐全。2.做好名人档案馆的展示,向师生开放。名人档案收集的目的就是利用,一是对名人学术思想进行研究,组建专门的学术研究团队,通过对何世英手稿(包括发言稿)、论文、讲义、专著等的研究,挖掘何世英在中医药学上的独特见解,以做好传承和发扬;另一个就是做好名人档案馆的展示,向世人开放。名人档案馆的布展一般按时间顺序一一展示,按载体不同建立不同功能区,比如资料区、影像区、实物区等,也可按照主题内容不同分别展示。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德育课局限于一般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对大学生来说,从小学开始就上德育课,一直持续到大学,普通课堂对他们来说早已毫无新意,这也就出现了很多德育课抬头率不高的难题[4]27。而名人档案馆的出现无疑是最好的德育第二课堂,将名人资料展作为实地教材,让学生亲身感受名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亲眼目睹前辈们的科研工作痕迹,亲耳聆听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感人事迹,这比坐在教室听一节德育理论课带给他们的冲击力更大,学生们也更有兴趣。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每年不管是新生入学还是新教职工入职,来校的第一节课就是参观生命意义展室和名人档案馆,心灵得到净化后再开始授学上课,这已是多年不变的迎新方式。此外,档案馆的同志要主动与各学院德育教研室联系,向老师们提供名人们的各类档案资料以及展示信息,协助他们安排好课程规划,亦可在老师授课时承担辅助教学任务,以保证教学成果更加深入人心。3.以名人档案资料为基础,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档案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名人档案资源,在校园内努力营造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让每位师生爱中医、知中医、用中医,以成为一名中医人为傲。通过在校园内建立各种中医药名人文化长廊、雕像、肖像墙、语录展板等形式,时时处处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另外也可利用档案开发手段,将名中医思想转化成普通师生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知识和普通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通过微信、网站等信息平台在校园内宣传中医药文化,或建立中医药APP云服务平台,让所有师生都能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快捷搜索养生、养老、普通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知识,既宣传了中医药文化,又将著名老中医档案价值发挥到实处,从而将中医药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总之,中医药名人档案对中医药院校来说是重大财富,作为档案工作者要收集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档案,让中医药名人档案在教学科研中、在学生的德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不负前人,不负师生。

参考文献

[1]《山东中医学院学报》编辑室.名老中医之路[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孙艳明.中医临床家何世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3]曹虹,陈冬林.高校名人档案的育人功能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立德树人

本论文研究议题在高校管理研究方面也不多见,特别是把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宗旨联系起来,具有实际意义。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要使体育场馆、体育器材成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大型活动、业余健身的有力支撑,物尽其用,并在立德树人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资产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资产作用效用,使教学资产粗放型投资原始化管理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科学化管理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是研究问题路径的入口,这样才能对症诊治,把握研究方向和契合点。

1.1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目前是学校管理层注意力的盲点

通过对广东地区高校和部分珠海高校相关体育职能管理部门的访问、交流,了解的实际情况如下:目前大多数高校管理层对体育这一块,主要把精力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体育资产的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重教学轻资产、重钱财轻实物等现象。对体育资产管理这种轻视状态,通常会造成大量的资产报废或者许多贵重资产既舍不得报废又不能投入使用,严重影响资产的管理效率。

1.2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管理人力不够,相关经费不足

普遍存在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的管理一般都是由体育部门或体育院系来管理。体育部门或院系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进行单独的场馆、场地人力管理分配,通常是由某教师兼任场馆、场地的管理工作。但体育场馆、场地的特殊性和涉及的范围之广,设施设备数量之多,往往会造成兼任管理人员精力不足,最终出现诸多管理漏洞。其次,体育场馆具有特殊性,应配有相应的经费给予支持,但高校普遍对于体育部门支出相关经费较少。目前我国高校人均体育经费只有25.6元,年度体育经费占年度教育经费平均值的0.45%,其中最低值仅为0.1%,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更何况多数经费还要用于体育教学、调研、竞赛,最后剩下的就少之又少。同时高校体育场馆、场地是为学生提供体育训练和活动服务的地方,应具有公益性。收费的话完全违背了立德树人的宗旨。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管理上是否收费的问题饱受争议。

1.3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管理无序

由于缺少体育资产管理的意识,疏于体育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以及领导重视不够,责任意识淡薄,导致普遍存在帐实不符的现象。资产使用人往往以教学急需为由,随意使用领取所需,完全忽视资产登记管理制度,最终资产去向不明,该入账的没入账,该登记的没登记,该维修的不能及时维修,该报废的无法报废,资产部门清查时,缺少相应准确的资产账目,导致配合清查的使用部门也敷衍了事,最后产生账实不符。其中维修及报废相关事宜尤为重要,搜索近几年的相关资料,学校体育设施缺少维护、维修,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乃至伤人的事件并不少见。

1.4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近些年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资产的总量不断增加,种类呈现多元化。据了解很多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原始的资产管理手段,管理人员对于诸多资产采用纯手工方式、记录、统计和整理,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最后统计的数据也不够准确,方法落后。在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这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学校资产管理所需。

2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与立德树人内在关联辨析

对于体育教学资产管理必须把它放在学校办学宗旨—————立德树人的视角高度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登高远望,谋划好对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创新实践以及管理模式转型。

2.1体育教学资产是体育教学的条件支撑

所谓体育教学资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所必须的场馆、设施,尤其是指各种体育器材。从所有权来讲,体育教学资产是学校的固有资产,它直接关切到一所高校的财产状况;从效益来讲,体育教学资产是体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手段,它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体育教学成效和质量,甚至关系到体育教学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经营、管理与维护,既是对学校固有资产的保护,又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一所高校不可能离开体育教学资产而发展体育教学,更不能离开高质量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但是,发展体育教学资产并不仅仅意味着购置,更重要的是对购置来的体育教学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在经营和管理中维护和保养体育教学资产。

2.2体育教学资产使用情况和效用体现德育状态

虽然体育教学资产对于体育教学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广大学生乃至教职员工对自觉维护教学资产的意识不够等原因,体育教学资产的损坏和遗失现象非常的普遍而严重。归根结底,体育教学资产的损坏和遗失现象的原因还要归结为学生和教职员工不良的德育状况。因为学校对于体育教学资产的不重视所导致的管理制度的缺陷仅仅表现在物的层面上,表现在对物(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保护的缺失上;但如果学生和教职员工,具有足够的自觉保护意识的话,体育教学资产的损坏和遗失现象仍是不会出现或少出现的。所以,体育教学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效用体现了学生的德育状况,乃至教职员工“立德树人”的程度和引导。如果教职员工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自觉做到对体育教学资产的保护,并且教育和引导学生也这么做,那么体育教学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效用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3体育教学资产管理既见物又见人才符合管理辩证原则

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维护,不能仅仅依靠保管和使用制度,如“入库登记”、“分类保管”以及“定期清点和检查”等,除此之外还需要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职员工的“立德树人”。换句话说,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对物(场地、设施及各类器材)的管理,更重要的还是对人的德性或德育状况的管理。诚然,制定科学的保管和使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完善体育器材的借用手续,凭工作证、学生证或个人身份证来办理,必要时应交付一定的押金,对盗窃和破坏者予以一定的处罚等,这些措施在制度上都能够一定程度地确保体育教学资产不被丢失、盗窃和破坏。但是,仅仅从制度层面上来管理体育教学资产还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仅仅靠手续和处罚来管理教学资产,而不在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心中树立自觉维护教学资产的德性,是不能使体育教学资产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如果没有自觉维护体育教学资产的心的话,那么对体育教学资产管理的制度就会变成对人的束缚,学生和教职员中极少数人就会千方百计地钻制度的漏洞;而且,管理制度越是严密,人们投机取巧的心就会越重。这样,即便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能彻底杜绝对体育教学资产的破坏、损坏和遗失。所以,体育教学资产管理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完善对物的管理制度,又要完善对人的德性的培养,这样才能体现出管理的辩证原则。

3以立德树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机制构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根据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的基本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很有必要构建和形成一套以立德树人为本的稳定、高效、具有内涵式发展特点的管理机制。我们初步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要讲求一个“清”字。因为高校体育职能部门涉及面广,资产持有量大的特殊性,所以应配有相应专职资产管理人员,成立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规范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对资产工作的认识,清晰资产的概念,强化资产管理的意识,做到职责落实、目标明确、奖罚分明。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明确、掌握用途、性能与适用范围和使用年限,基本情况了如指掌。(2)要大书一个“尚”字。如何在资产管理中体现道德风尚,那么教师首当其冲,特别是体育教师。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还要会育人,以自己模范作用和品行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和教书过程中其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名学生。每名教师都应努力培养自己高尚风格,在教学及管理上引导学生追求高尚风范,做健康有益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培育高尚理念,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推进德质教育。(3)要教导一个“珍”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高校学生家长们只关注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生活中尽量去满足孩子所需,往往忽视对孩子最基本的教导,但没想到的是久而久之这无形的给学生造成了错误的认知。焦躁、孤独、冷漠、压抑、消极、不珍惜身边的人或物,这些在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试问如果一名学生不珍惜自己的家人、老师、朋友、更何谈珍惜学校资产。所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意识的培养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在管理上教导学生珍爱、珍惜各类体育教学资产,通过对“物”的珍爱,养成爱集体、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大爱精神。(4)要乐见一个“新”字。规范高校资产管理机制,各个高校应该分类管理,责任到人,改革和完善资产管理模式,对不同的资产使用和管理进行相应的层次划分,注重管理内涵,人才培养,强化其专业素质,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倡管理上的创新精神,不断寻求各项训练、赛事、大型活动管理上的合理性、科学性。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资产是紧密相扣的、不可割裂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传授运动技能,资产管理也不应仅局限于对物的单一管理,都应当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把高校体育教学资产管理作为一种载体,在各类训练、赛事、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尤为重要。

作者:张舒壹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谈群林.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实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万来红.体育场馆资源利用与经营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体育场地管理》编写组.体育场地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陈融.体育设施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研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学者主要从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几方面展开研究,归纳如下:

(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哲学思考

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述。一种较为突出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对人的权利与尊严的认可、对人的生存状态与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发展前景与自身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心灵的解放,蕴含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关注,对人的生存与精神给予了更高层次的关注。[1](P86)俞吾金教授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文关怀已经超越了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引导人们从对功利主义的物质欲望追求转向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唤醒人们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自主意识,获得来自内心的强大人生动力,突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2]是哲学范畴对人的思考。

(二)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精神

就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达成一致,主要从西方人文主义和本土人文关怀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西方哲学阐述了人文主义是一种人文精神。对此,学术界有这样几点共识:一是西方人文主义宣扬人要从宗教中解放,强调自我存在的尊严、价值和权力,充分显示了对人主体意识认识的自觉性。二是西方人文主义反对禁欲,宣扬人的幸福与自由。三是西方人文主义主张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科学观。四是西方人文主义主张脱离虚幻主义,塑造主体人格和思想。因此,西方人本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饱含浓郁的人文精神,提倡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3]另一方面,我国学者也认为人文关怀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对此,贾高建指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4]陈西文也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与行为扩展,以人作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和源泉,以人为尺度和标准去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文化价值体系。”[5](P4)另一种类似观点认为,“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发挥与实践,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信念与动力”,[6](P151)这些论述说明了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逻辑关系。还有学者也认为,新时期人文关怀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关怀的终极目标。这种以人为本思想“既是一种价值理念的精神范式,又是一种行为实践的操作模式”,[7]从而彰显了人文精神和关怀理念。

(三)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文化

对此观点,刘建娥认为,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文化,一种人文情节,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是对人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8]季俊昌、马艾云从管理学的角度,指出人本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一种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管理,进而说明人本文化蕴含着人文关怀。[9]袁祖社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就是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而“人的方式”就是人之为人、人成为人的条件、根据,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人之为人的自主本性的自我创生、自我呈现的过程,是人所追求和力求实现的最理想的价值目标,这无疑间接阐述了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从而论证了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本文化。[10]

(四)人文关怀是一种生命关怀

王俊拴、赵菲指出人是人文关怀的对象,离开了现实存在着的人,人文关怀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决定了人文关怀的基础是对现实生命的关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使人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11]也有学者持相同观点,指出人文关怀包括对人的人性化生命、整体性生命、发展中生命的关怀;人文关怀的特征表现为:尊重生命,彰显主体性,回归生活,追求崇高。[12]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将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是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德育模式。[13]而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这无疑对人文关怀是一种生命关怀的内涵再添佐证。

(五)人文关怀是一种教育理念

诺丁斯的教育关怀理论认为,关怀主题涉及身体生命、精神生命、职业生命、自我超越的生命等“关心自我”,这已然将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怀连接在一起。内尔•诺丁斯在《关怀:一个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主义视角》一文中,最先提出构建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念,其强调受教育者为主体,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施双向关怀,增强教育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再者,陈士宏、王雅文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注重人文关怀并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14]李克敏也有相似的观点,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15](P8)宋劲松同样认为,人文关怀是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改革行动全方位的过程,并贯穿于各种课程教育和各种教改行动之中。[16]因此说,人文关怀是一种现代德育教育理念。同样,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的研究,也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丰富充裕的思想资源,这为其内涵的深入探究提供了许多契机。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研究

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离不开其思想资源的有力支持,对其思想资源进行梳理与整合可以促进研究的大力开展。

(一)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文关怀资源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思想无不浸透着浓厚的人文精髓。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论述颇丰。叶赋桂提出“以儒学为基础形成的中国古典人文价值观沿着两个基本方向扩展:一方面是超越的、永恒的、至上的和舍己的;一方面是主体的、创造的、现实的和人文的。”[17]同样持有此观点的刘建娥认为,孔子所谓的“成人之教”、“为仁由己”、“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的“自得之学”、“尽心、知性、知天”;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等等,均体现出一种发展个体人格,弘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特色。[8]还有学者认为《周易》中“文明以止”、“化成天下”,是对人的思想和德行进行约束和规范,是用文明精神和社会道德对民众进行教化,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初始内涵。[16]王振铎也指出,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无论讲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教育问题,都变着法把问题归结到“人”或“民”的根本上,他将其称之为“人本主义”或“民本主义”。[18]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大量地吸收和借鉴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历史典籍中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文精神等蕴含人文关怀的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形成、价值考证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资源平台。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关怀

对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研究,理论界多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关怀

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正在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俞吾金先生对此曾有过深刻的论述,他指出“每一个认真地研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充满了人文精神。无论是他青年时期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博士论文》或《巴黎手稿》;无论是他思想成熟时期写下的《资本论》,还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或《人类学笔记》,无不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无不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2]另外,学者张均瑶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马克思在研究思想时主要是以“现实的人”或“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立足点,综合分析了社会历史、哲学、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学说。这些都充分说明,人与人文关怀都是贯穿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思想路线。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是“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融合。[19]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关怀,其用实践的观点将人的现实生存关怀作为基石,更进一步关注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追求,是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进行的深刻探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关怀是多向度、全方位、立体的关怀。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人文关怀

其一,思想中的人文思想。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普遍达成共识,认为从人民主体论、人民利益论、人民民主论和群众路线几方面阐述了思想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以贺丰为代表的学者指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等论断,反映了思想中的人民主体论;“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等论断,说明了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论;“主权在民”、“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等观点,体现了思想中的人民民主论。[20]以及后来,科学地概括和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都是其思想中民本思想、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力,无不浸透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气息,是真正的以人民为本。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文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样涵盖了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首先,学者邱焕玲认为,“人文关怀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核心理念。邓小平同志关注人民素质的提高,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以及把共同富裕设定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思想”。[21]学者倪瑞华进一步指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人文关怀的终极思想,展现了在生产实践中对现实的人的高度关怀。[22]其次,许晓春在《从人文关怀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内涵》一文中,论述了“三个代表”中的人文关怀思想,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表达了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目标追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博大而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它不仅解答了社会主义与人的发展这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长期未能正确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命题,而且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赋予其实践意义。”[23]再次,杜晓青在《论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中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同时也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24]高湘泽也有类似观点,即“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理念中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发展”等等,既是这一社会发展理念之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典型体现,同时也体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有关人的问题的提法上的重要突破。[25]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的深度剖析,更深刻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由以上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强有力支撑,突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其在个体成长、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对其必要性的评述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价值,学者们的观点已经趋于一致。主流观点认为,人文关怀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以培养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要引导人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升华,使人执着于崇高、真诚和友善的精神追求。[26]王俊拴、赵菲也认为,人文关怀强调要关心和实现他们的个体价值,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正当利益需求,是对人的本性需求的回归。[11]因此,有学者总结,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鲜明的个性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风貌。”[27]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鲜有争论,大多数学者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沈壮海、李岩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人文关怀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努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并提出注重人文关怀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28]同样,丁钢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内在属性是对人文关怀的呼唤;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主体特征是对人文关怀的呼唤;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沟通需求是对人文关怀的呼唤。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如何为人,促进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追求人为境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29]由此说明,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从不同侧面作出了阐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精神品格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体现了其特殊的人文关怀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其特殊的教育方式,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更加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30]王东莉教授在其《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建构的现实背景》一文中,从另一侧面对此观点进行了论述。她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主体部分,是社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操作及免疫系统”,它通过人文精神来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通过对人的精神品格、心理境界和思想观念的塑造和优化,使之成为符合社会精神文明与道德法规的人,促使社会形成真善美的大环境,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实践价值。由此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进行研究,将进一步印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必要性研究的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研究

只有认真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操作路径,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这就需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来实现其价值。

(一)增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学术界普遍认为,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科学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从而发掘其潜能、塑造其人格特征,确立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功能,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观点,苏光指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必须树立与受教育者平等、尊重、服务的理念,在教育方式上有所创新。实施境域性教育,引导个体自我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协商教育可以作为选择路径。[32]学者伍揆祁也认为,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张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性;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三个维度,[33]进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以人为本”育人理念。

(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对此问题学术界的论述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注重将人文关怀的新要求落到实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品位,高度关注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提升;重视开发现有方法,广泛吸收和借鉴有益成果,借助互联网开发等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相结合,并重视发掘和利用人文资源,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28]学者陈淑丽则从物质需求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指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表现在对大学生的物质需要的物质关怀上。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岗位等多种方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教育学生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和引导他们产生精神需要,并尽力给予满足,[34]从而很大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由此观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途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体系建构增添了生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的未来思考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通览全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在内涵挖掘、研究视角和方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未来发展和创新。

(一)发掘内涵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的界定存在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究竟是应对各种概念进行整合,还是去伪存真,都需要经过理论界的继续研究和深入探讨。中国哲学的思想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对人文关怀的界定是应该追根溯源,从“人”与“文”的关系和内涵之间的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拆分和重组,还是应从单一学科角度界定或多学科综合定义?对其厘定是重点应该放在“人文”上还是“关怀”上?内涵中如何体现“关怀”?怎样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去实施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性体现在何处?这些问题皆值得学者们反复思考。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各自本质属性进行深度和广度挖掘,以真实存在的人为理论基点,形成能够概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整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且着眼于人的精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语言范式与思想内容。

(二)扩展研究视角

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仍存在嫁接概念、脱离实际、单一乏味等问题。欲使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多元化视角研究是其永葆活力、经久不衰的动力能源。以不同的学科视角,运用不同的学科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解构性思考和分析,跳出固有的研究定势,依托相关领域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审视,从边缘学科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盲点是其研究的新途径,从而发现不易显露的精彩。比如,韦汉军在《人文关怀辨正之八:人文关怀是男权和女权的统一》一文中,以性别结构的视域对人文关怀进行了剖析,指出过分强调男权或女权不利于人文关怀的正常发展;从男权和女权的统一辨证地阐述了人文关怀的内在张力。由此,使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拓展到对两性和谐的高度,并通过人文关怀进一步指明了女性解放的道路。可以说,这一研究视角已介入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从女性关怀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一次崭新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另外,理论界对关怀理论的开创者诺丁斯普遍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对诺丁斯关怀理论创始的本源,也就是关怀论创立基础的女性体验与情感研究关注较少。将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也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新视角的拓展和延伸。

(三)突破传统研究方法

1、运用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借鉴法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同时,应避免脱离生活实际去搞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可以通过访谈和调查等实践方法走进受教育者的真实生活,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会话访谈分析、实地观察研究,用参与真实的经历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2、介入统计、量化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若想从根本上增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使之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解决生活实践问题,那么,对其进行统计、量化研究,或借鉴数学领域的其他研究方法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的大趋势。纵观国内学术界,戴钢书的《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一书不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证研究叩开了一扇科学之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可以对其研究方法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借鉴,可将其看作统计学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采用因子抽象方法、结构证明方法结合现代最新软件工具,作原理式、应用式、平面式的直观简洁解读,探讨统计规律性在受教育者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中的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输送丰富的营养和新鲜的血液。

作者:胡晓红赵浚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第二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界定、划分依据和标准

当前学界多数认同或沿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把改革开放作为划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传统”与“现代”历史分期的界点。[1(]P7)[2(]P10)但无论是从“时间概念”,还是从“性质概念”出发,追根究底,把改革开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起点,都值得商榷。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3(]P50)这种实践活动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社会现象、其他学科都具有密切的关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现象的发生与其他社会领域中现代现象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的界定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考察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性的关联性。现代性是一种大约从17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4(]P1)现代现象是一种普世性的转换每一个体、每一民族、每种传统社会制度和理念形态之处身位置的现实性力量,导致个体和社会的生活形态及品质发生持续性的不稳定的转变。从形态上来看,现代现象是一种全方位的秩序转型,涵盖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等方面。因此,现代现象有三个不同的论域:现代化题域,指涉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现代主义题域,指涉知识和感受理念体系的变化与重构;现代性题域,指涉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的质形变化。[5](P2-3)本文所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主要是指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的质形变化,但它与另外两种现代现象——现代化题域和现代主义题域具有极密切的关联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必然要将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现代主义理念体系进行参照。世界文明的现代化起步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现代化的起点被学界认同为19世纪中叶(1840~1860年)。而将中国现代化起步的一百多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起点,显然有些不合时宜。改革开放仅仅是经济体制上的转换,而非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转型的影响不足以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也不足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经济体制的转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多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理念的影响远不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来的更大、更深远。心态(体验结构)的现代转型比历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更为根本。[6](P6-7)现代化即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深刻的社会转型(包括精神飞跃和制度更新)。[7(]P3)对于知识和感受理念体系、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来说,改革开放对于社会、个体的心态体验结构变化的影响远未达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地步。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方面,与在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被国人传播和选择的马克思主义相比,改革开放影响的变革性、根本性无疑逊色许多。现代现象还与启蒙具有内在关联性。在福柯看来,何为现代哲学?也许答案就是“何为启蒙”的答案。[8](P528)现代现象与启蒙的内在关联在于现代性是西方历史和文化演变的结果,是启蒙精神的内涵的嬗变和升华。完整地理解现代性的内涵,需要把握启蒙精神的内在逻辑线索,[9(]P144)唯有如此,才能准确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从现代现象与启蒙的关联性分析,我们可以从启蒙的视角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现代现象伴随着启蒙而展开,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具有启蒙的品质和精神气质。思想政治教育何时具有启蒙的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首先作为一个教育学命题还是政治学命题,其真正具备启蒙的品格与精神气质是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开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启蒙方面的功能发挥与其他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10]这种革命性变化产生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此,从现代现象与启蒙的关联性来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较宜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

2.我们所坚持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现代性中去寻找依据和判定标准。马克思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中国的现代性建构是有别于西方现代性的另一种现代性建构。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性的产儿和追随者,而不是彻底反叛者和否定者,而马克思也被科塞喻为“启蒙运动之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界定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建构中寻找理论根基。

3.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还应该借鉴参考其他学科对“现代”的界定。各种社会现象、各个学科都具有联系,这种借鉴和参考无疑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界定在划分标准和依据等方面带来重要启示和帮助。例如现代政治学产生的重要标志采用研究方法转换的标准,现代政治学产生的最重要标志是政治科学的兴起,即政治学研究方法从规范研究向经验研究的转变;[11(]P209)历史学科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划分界点;[12(]P2-3)文学界依据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影响,则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点。[13(]P6-8)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界定、划分依据和标准等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问题的内容。当前,围绕着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应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主体间的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党性与人性的统一。主体性是现代性的根基,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14(]P1)尽管一部人类意识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人类呼唤自身主体性的历史,[15]但是,主体性无疑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现象呼喊的最强音。因此,主体性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教育判定现代性问题的最主要标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的,就把其归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否则,就不纳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内涵涉及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评估和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包括主体性和发展性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主体性的教育目标,以“人是有主观能动性”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研究,强调自我教育的方法和确立主体性的评价标准等等。[16(]P18)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相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化倾向。这种客体化倾向与主体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化过程有所区别。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去客体化倾向主要是指去神道主义影响下人的客体化倾向,去封建传统经学和礼教影响下人的客体化倾向。同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反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主体性黄昏”倾向。因此,弘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也即是摆脱马克思所言的两个依赖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影响,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实现“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7(]P104)。

2.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气质是启蒙,而不是单纯的“统一认识”,蒙蔽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解放,而不是思想禁锢,它具有启蒙的价值和功能。长期以来,人们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个单纯的政治学命题,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实现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正是这个原因,使人们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功能和精神气质,甚至将其列为启蒙的对立面,这是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读。把握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启蒙的精神气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从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个政治学教育命题,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学命题。作为教育学命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启蒙的功能自不待言。但是,即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政治学命题来说,其所具有的的启蒙功能和气质也是不言自明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了多少青年的民主意识、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激励了多少热心青年纷纷奔赴民族、民主革命的前线。“马克思主义是现代启蒙思想的转向,主张科学式社会主义启蒙,以启发阶级觉悟、民族觉悟和新道德为取向。中国的民族主义(救亡)与社会主义的亲和推进了社会主义式的启蒙,自由主义的启蒙反倒被视为蒙蔽;社会主义式启蒙在现代中国从未被压倒。”[18(]P388)其二,启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特质,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前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启蒙的功能呢?当然有,只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方面的职能要多于启蒙功能。但是,为什么启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特质,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具备这种特质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9(]P201)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启蒙大众”的两个方面的功能中,从何时起,启蒙大众的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特质?笔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从阶级属性和精神实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指向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和宗旨。[20(]P528)因此,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启蒙特质也不言自明。其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属性不仅体现在它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也体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标、精神气质和功能等方面。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蒙责任并非由思想政治教育独自承担,其他领域、学科如文学、艺术、哲学等也具有承担启蒙责任的使命。但是相比较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他们的作用要间接的多,小的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启蒙责任的大部分职责,马克思主义的启蒙精神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各个基本范畴。仅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为例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阶级性、教育性等特征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蒙”属性,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彻底的批判性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和党的思想政治历程中的经验总结所证明了的。[21]

3.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趋向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方式、方法和载体,并逐渐摒弃传统的、非现代性的手段、方式、方法和载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代性现象的一个分支领域,趋向于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方式、方法和载体自不待言。但是这绝不意味着采用传统的手段、方式、方法和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的解决又必须回到本文前面所谈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标准问题。因此,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趋向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方式、方法和载体,但是并不能以现代化的手段、方式、方法和载体来作为判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标准。或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精神气质、本质特征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方法和载体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判定的标准和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路径选择

1.在指导思想上,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一,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的选择,是近代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实践和历程所证明了的。我国传统的经学统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西学东渐之后就开始解构,与之相伴的是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过程。中体西用、君主立宪以及资产阶级共和方案都未能成功地建构起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端,中国成功地建构起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发展阶段。在这一渐进的建构过程中,有前进也有曲折和迂回,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特征和气质逐步增强。第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必须坚持以完整、科学、准确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就需要做到,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二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就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克思主义。第三,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区别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西方现代德育的重要方面。“现代”“现代性”本是一个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的语义范畴,而马克思主义也是对西方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性给予的最彻底的批判。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不能以西方的“民主“”人权”等价值理念为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民主式的民族国家理想,同样是现代性的一种构想。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这种现代性方案之一。[22(]P388)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中国这种现代性建设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对国外先进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要合理吸收、融化,为我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发挥好“支援意识”对“主导意识”的支援作用。[23]在文化建设领域,自中国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破”与“立”等之间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很统一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人类实践活动,无论是实践层面的展开或还是理论层面的构建,其现代性的建构过程都必然要触及对待中西文化态度问题:传统文化问题是其自身的历史原因,而西方文化则是开放的国际环境提供的社会背景。历数近现代以来文化建设中的中西文化之争,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论调粉墨登场,争论不休:“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西体中用、新儒家、儒家社会主义以及从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蔓延至今的文化保守主义浪潮,但是有一点是能够达成共识的,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建构都必须合理吸收中西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合理资源,为我所用。“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24(]P82)因此,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文化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25](P41)。至于怎样合理地融合吸收西方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中面临的需要长期探索、慢慢积累、逐步推进的课题。

3.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必须扎根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沃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不同于西方现代性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根本所在。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其所依托的经济基础和实践依据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现代性建构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的,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而发展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的实践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合法性辩护、意识形态言说和传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决定力量和动力,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建构历程真理性的标准。

作者:闫立超工作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第三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特征

(一)叙事主体是施教者和受教者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一种对话活动,一种阐释活动。作为对话活动由叙述者和接收者组成;作为一种阐释活动集解释和理解为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就是将叙事文本的内容作为信息,由信息发送者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交流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实践活动中,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受教育过程是统一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者既可以是施教过程的发出主体(施教者),也可以是受教育过程的接受主体(受教者)。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可以承担“声音”的主体这个角色。一方面,他们可以围绕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阐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叙事文本(现实文本、历史文本、艺术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另一方面,接收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立场和评判标准对叙事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并自由地表达观点。无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可以作为声音的发出者,承担主体的角色,在相互解释和理解的过程中平等对话,使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主客体在声音的起点、声音的传递过程中实现公平,最终达到声音终点的公平。

(二)叙事活动的展开是教育过程

叙事活动是信息传递和信息接受过程的统一,在传递和接受的反复运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教育主体间没有思想强迫、话语霸权及人格歧视,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相互尊重、信任、倾听和言说。[1]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同时在场,并相互敞开、接纳与共享。对某一个问题达到认同和共识的意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理解的基础。在转换、更新和交汇视域的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相互接纳原先不属于自我视域范围之内的新经验,不断加深理解,拓宽思想境界、丰富精神世界。随着叙事的深入和关注焦点的变换,叙事者与接收者相互作用、相互交融,达到超越的状态,碰撞生成一个新东西的过程。叙事活动即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是对话、视域融合和自我理解过程的统一,主体间的对话交往和相互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的基础。在这种有形的叙事活动、无形的教育过程中,讲述与倾听、传递与接受统一起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成长,共同提高。但是,并不是说教育者不再发挥指导作用,而是教育者在尊重教育对象“视域”的基础上,引导教育对象自觉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实现精神建构和人生方向的指导。

(三)叙事文本蕴含教育力量

叙事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载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视域融合的途径,本身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容置疑的,它具有激活想像力、消解话语霸权和践行驱动的教育力量。叙事文本本身是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的产物,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传达着某种意识形态或者与当时主流价值观相反的思想。因此,叙事文本的情节或内容无形地传达了某种思想观念(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它本身就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或反面的教育资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从整体来讲,它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落实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符合了时代本质和潮流发展的要求;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效果来讲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认知提高、行为示范、心理调适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等方面。

(一)认知提高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认知主要包括知识认知、情感认知和价值认知三个方面。三者密不可分,缺少了任何一个认知都意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失败。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通过渗透的方法,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教育对象的认知,增强他们全面认识社会和自我的能力。其一,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文本之中,使知识、情感和价值认知统一起来。文化文本蕴涵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叙事时,挑选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文本,使教育对象在倾听的过程中认同文化知识,接受文本所传达的社会规范、道德要求,并随着教育者的解读,逐步认同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浸透到文化文本中,使提高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的活动在无形之中完成。其二,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非文字媒介和其他活动中,使教育对象在社会环境中受到全方位的熏陶,提高认知能力。非文字媒介和现代传媒如网络是相互融通的,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叙事过程中,因势利导,把握时机,有意识地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电影、网络宣传或各种活动中,使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鉴别、判断和取舍,全面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并且影响和感染其他的同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与时俱进,通过文字媒介和非文字媒介的渗透,使教育对象的以价值认知为主导的三种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二)行为示范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把抽象的教育的理论内容、价值标准变为通过典型人物故事和内容丰富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教育对象思想情感的共鸣,不知不觉的去学习和效仿。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行为示范功能不仅体现在教育者本身,更体现在叙事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示范必须具有人格内涵,否则又流于浮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有文化内涵,而且要同时是政治和道德的典范,所言所行和自己本身的角色相符,在教学和生活上为教育对象树立现实的标杆。教育者本人的责任意识和育人热情是行为示范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叙事文本中都有许多典型的人物和先进的事例,他们代表正确的方向,历史的轨迹,体现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把理性内容与感性文本融为一体,这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特点,易于被他们所接受,并具有可供操作的实践程序,使教育对象在自我尝试、讨论交流以及实践活动中养成文明行为,将教育落到实处,把示范“无形化”,发挥叙事的最佳效应。

(三)心理调适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是通过语言符号,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叙事过程中,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困扰,通过沟通和引导,采取树立榜样和分化问题等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步地消除心理问题,使教育对象的心态恢复到适度、正常状态。在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保证人们的心态平稳,塑造健康的社会政治心理,对于缓解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有重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心理调适功能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上:心态稳定、身心和谐是两者相适应的状态;相反,就会出现心理失衡、行为偏差等状况。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方法在调整二者的关系方面发挥着切实可行的作用。一方面,针对部分社会成员的各种困惑、焦虑、烦躁等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者叙述与其心理状态相适应的文本,从正反两个方向来激励他们,或者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他们逐步突破心理困扰,平和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姿态看待自身的境遇,应对各种变化;另一方面,面对突发事件引起的恐慌和不安,在心理调试上侧重引导,引导人们沉着、冷静地面对危机,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叙事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对于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偶然事件引起的心理问题,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调试功能。

(四)素质培养功能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

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4]李首明.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J].中国音乐,2007(3):140—143.

[5]李津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结构改革设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51.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麻雀学校”;管理;教育合力

据笔者十几年教学的亲身经历,自己所在学校由10年前的一百多学生下降到现在的五六十人,本学区10年间学生人数发生这样变化的学校已经占了多数,这些学校都变成了“麻雀学校”。“中国教育发展的好坏与麻雀学校有着直接的关系。麻雀学校是中国教育的良心,也是教育的短板。”[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但是面对学生少、师资薄弱等情况,这就给“麻雀学校”的发展带来很多问题,给学校的管理者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问题。学校的管理上不去,谈何教学成绩?谈何教书育人?面对这许多问题,笔者结合所在的学校浅谈一下如何做好“麻雀学校”的管理。

一、树立身先垂范的育人态度

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合理分配教学工作、做好教学示范带头人。俗语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校管理者应该从自身的德、能、勤、绩严格要求自己,应该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表率,为自己的教师团队树立好的榜样。以德服人、以情化人、以动感人。学校管理者应该用自己高尚的师德折服师生,应该用自己对师生真诚的感情关怀他们,应该用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的实际行动打动其他教师。作为“麻雀学校”管理者,在教师配备不全的情况下,应该学会统筹兼顾,既要照顾老年教师的代课课时,也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热忱精神。既要考虑教师的专长,也要兼顾薄弱学科的师资配备。在教学工作方面既要充当引路人,也要做好学习者。“麻雀学校”的管理者不同于大学校管理者的单纯学校管理,除了要操心学校大大小小的事物外,还要带好自己的班级,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自己的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家校联系,任何一样工作都应该做到教师团队的前茅,这样才能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反之,虽然也可以运用其他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是效果大不一样。

二、满怀立德树人的育人情怀

听一位校长曾说过“做有温度的教育”。教育有温度,学生才有宽度和广度。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中有一项是“情怀要深”,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具备深切的情怀,这种情怀“不是小情调和小情趣,而是既深且广的大情怀[2]”,是发自教师内心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既要对学生有情怀,对老师亦是如此。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学校的管理者更为准确的角色是家中的主心骨。学校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其他教师的主体人格和地位,将学校管理人性化,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既要操心老教师的生活,也要关心年轻教师的精神生活。老教师长年累月的工作,精神和体力是不如年轻教师,对他们要从身体上多关心,尽量降低他们的工作量,努力创造舒适温暖的工作环境,让他们乐意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年轻教师大学毕业到我们山区的这些“麻雀学校”工作,心里落差很大,再加上婚恋、购房经济压力比较大等问题,心里不免焦躁不安,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此时学校的领导者更应该是一位引路人,引导他们走出生活的迷茫、工作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年轻教师感受到来自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陆游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校的管理者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品质。麻雀学校的学生从几人到几十人,学校的管理者能否认识每个孩子?能否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能否知道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能否知道每个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这些都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力去城市务工,造成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而这些孩子更加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份缺少的关爱就需要学校来补足。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只有在学校获得关爱,他们才能更好的成长。“师者仁心”,作为麻雀学校管理者,应该多和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关爱他们,与自己的教师团队一起用爱滋润这些幼苗的心灵。当孩子不做作业时、不爱吃饭菜时、当孩子孤零零坐在学校的一角时,轻轻拉起他们的手,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交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当你真正得到他们的信任时,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精灵,他们天真的笑容、单纯的心愿都在感动着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关爱孩子的过程中难道没有收获幸福吗?

三、立足深入教学的育人活动

学校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管理者对教研工作的重视。学校管理者应该每学期都按照计划开展好教研工作,抓好备课、听课、评课。学校管理者要时刻站在教学一线,要成为会教书的管理者,要深入教学、深入课堂,要了解课堂动态,知晓教师教学进度,要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组织开展示范课、公开课活动,让青年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学校管理者加强薄弱学科的指导工作。校长和教导主任需要分配指导薄弱科目,跟教师、跟课堂、跟学生。关注薄弱科目教师的工作,从教案备写、课堂授课、课后辅导三个方面着手,加强指导作用,让教师了解学情、熟悉教材。对于跟堂听课后发现的不足,要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交流教学方式方法,让薄弱科目教师在教学上得到提高。抓好课后辅导,针对薄弱科目的后进生让任课教师做好辅导工作,学校管理者对这些学生多做侧面的心理辅导工作,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管理者与任课教师共同做好薄弱科目的提高工作,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就会得到提升。

四、坚持家校共育的育人方法

学校与家庭的合力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学校管理者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作。鼓励教师通过信息化媒介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对于留守儿童加强与爷爷奶奶的联系,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他们的父母经常沟通孩子的学习,让长期外出的家长给孩子多打电话、多进行视频聊天,让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得到父母的关爱、得到他们的鼓励,让孩子不再感到孤独。对于班级里面经常不做作业的学生,学校管理者应该亲自做家访,给家长做工作,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督导学生学习。指导教师在学校发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麻雀学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目前它依然将长期存在下去。作为“麻雀学校”的管理者要致力于创设一个人文校园,能够让老师静下心来教书,能够让学生乐于在我们的校园中学习,能够让他们在校园这片乐土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让大山里的这些“小麻雀”飞出大山,变成一只只“金凤凰”。

参考文献:

[1]安杰.麻雀学校未来在何方[J].视点,2019(05):6.

育人为本论文范文篇10

【摘要】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的关键举措;是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并更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制度改革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宗旨、进程、成效及思路,进而对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献技献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意义;进程;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5期发表了一篇名为“非走不可的一步”的文章,文中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2000年6月,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优化高等学校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理顺人事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为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高等教育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全面改革是必由之路。目前高校改革面临良好的环境,改革机遇难得,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改革保障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改革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非走不可的一步。

1改革的宗旨及意义

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遴选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才强校的根本,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能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学校从建校开始至今,一直重视人事制度的完善和改革,从设立组宣人事处到单独设置人事处,从单一的分配制度到岗位聘任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单一的事业编制用人体制到多元化的用人体制,这些都体现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在整个人事制度改革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做到以教师为本。人事制度改革的宗旨是为了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归根到底,是要合理调配校内资源,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努力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主体竞争意识和责任使命意识。

2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2.1灵活运用用人机制,拓宽进人渠道: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任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当前各高职院校仍是以人才单位所有制为基础,固定编制为导向的封闭管理机制,不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仍实行国家指令性的工资制度,人事的隶属与审批权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编制数的审批时代,这导致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师资队伍规模发展受到限制,一些在企业工作并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中级技术人员,调入高职院校任专职教师,受到体制壁垒的影响,难以转为事业编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学校实行了有效的编制管理办法。从2004年起,学校实施了聘用制,人事关系由市人才交流中心托管的人事制度,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事业编制用人办法,2006年出台了《全职人员聘用管理办法》,使我校从单一的事业编制制度改革过度到以事业编制为主,企业编制、人事、人才租赁为辅的多种编制相结合的编制管理体系,合理调整了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从而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智,吸纳各类人才,以最小的用人成本取得最好的办学效益。2008年为全面规划和统一管理学校合同用工人员的人事关系及待遇,出台了《合同用工人员管理办法》,针对各类人员的关系变更、薪酬待遇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在拓宽人员来源渠道的同时,加强对岗位管理,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前提下,打破终身制,做到科学设岗、以岗定人、优胜劣汰,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特点的用人体制。让一切有成才愿望的人都能找到事业的平台。

2.2规范调整激励机制,激发激励作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应当把以教师为主体的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的最大发挥和业绩的最优创造作为工作的重点,其中的核心因素是激励机制,而分配制度恰好是激励制度的重要杠杆。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要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点。为此,学校从2003年开始实施第一轮全员聘任制度,进行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到2008年底为止,学校对聘任方案进行了三次修订,实行了四轮全员聘任,充分发挥了岗位聘任工作对全校教职工的引导作用和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四轮的聘任中学校坚持岗位聘任的导向性,即把聘任与学校发展方向相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相结合、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突出聘任实绩性,即在岗位聘任的条件设置中,重实绩、重贡献,特别是第三轮的聘任方案中,以计分的方式来体现平时的工作业绩和贡献,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术成果、育人贡献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重视;兼顾职业性,即聘任方案始终兼顾了高职的特点,把教师的职业性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性,结合到聘任方案中,引领教师本身注重自身的“双师素质”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的学生的能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着重从淡化身份,强化岗位;优化配置,按需设岗;制订合理的聘任条件;实行多元聘任模式等方面展开。体现了“优劳优酬”,真正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保证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让一切有创造贡献的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

2.3整合创新培养模式,做到全员培养:建立、完善以更新和拓展教师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师资培训体系与制度,改进并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先后两次修订《教师培训进修办法》,实现教师培训工作重点和运行机制的三个转变:一是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着眼于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二是从主要依靠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完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三是从主要理论为主的培训逐步转变为重实践技能的培训。巩固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制订《青年教师综合培养办法》,分阶段、分层次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业务能力、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充分传帮带作用,重点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环节、实践环节、科研方法的指导和道德素质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大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力度,通过省、市、校三级的人才工程建设,培养各学科专业的领军人才;重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断补充高学历的管理人才,加强管理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让一切有求上进的人都能得到提高的机会。

2.4拓展多元职称系列,发挥各自特长: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而许多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合并发展而成,这使学校的改革中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在这类高职院校中职称系列单一,以教师职称占绝大部分,实验系列、图书系列和管理系列等其他系列职称发展极不平衡。而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和实验实训队伍是一支必不可少的主力军,从政策扶植上、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以促使这支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在改革和研究的过程中,我校规范和明确了各职称系列,并鼓励具有中级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兼评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目前已开拓了工程、经济等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同时接纳在行业企业中有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到我校兼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为建设一支数量稳定,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服务。在岗位聘任中也考虑了各系列条件的设置差异,使各系列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发展的空间和奋斗的目标,真正使各系列百花齐放,各显神通,让一切有创业能力的人都能看到发展的的空间。

3改革的作用及成果

3.1改善了教职工的待遇,形成了合理的分配体制:校内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分类分层管理,全校教职工的平均收入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待遇改善的同时,合理拉开了收入差距,在教学科研岗中,最高津贴是最低津贴的10倍,这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分配原则,加大了业绩贡献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对学校骨干队伍的待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一般岗位人员,略有增长。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形成了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3.2提高了教职工的素质,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岗位聘任重实绩、重贡献,而实绩与贡献很大层度上是通过教学工作和科研成果来体现,从根据实绩选拔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到在聘任方案中体现此类人员的遴选条件,使“有实绩推人才,成人才得高薪”的分配与聘任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进步,自2003年以来,《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对在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中,学校连续第六年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三名。

3.3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各项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分配体制的完善,使全校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得到了增强,全校形成了“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新局面。观念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学校出现了较好的新气象,教职工自我加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形成了竞争发展的良好态势。教师在教学业务上,也改变了过去为评聘职称,重视争课题,忙论文而忽视钻业务,履职责而上好课的现象,教师积极主动申请教改项目,探求教学规律,科研工作极大促进了教学工作。另外,行政机关、教辅部门的工作作风也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4今后的发展思考

4.1强化考核,巩固改革:在实施校内岗位津贴制度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考核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善性。按工作类型,以岗位职责、工作实绩与效果为主要依据,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根据聘用关系,按照谁聘任谁考核的原则,上级考核下级,一级考核一级。学校以年度考核和教师业绩考核为基础,以整体目标任务考核二级学院、机关、教辅单位和各部门。各类人员聘用上岗后,必须履行其岗位职责并接受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与教职工收入挂钩,加大对考核优秀也业绩突出教职工的嘉奖力度。对专业建设、团队建设、工学结合建设等成绩显著的二级学院和专业团队按目标考核等级给予特别奖励。在人力资源和经费配置上坚持“扶优扶重”的原则,以巩固前期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并促使各项人事制度发挥更好的“指挥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