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模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9:38:37

育人模式

育人模式范文篇1

关键词:舞蹈表演专业;实践育人模式;特点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表现力,主要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一种表达模式。我国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蹈专业素养,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一、高校舞蹈表演专业特点

1.舞蹈表演专业自身特点。我国综合类高校舞蹈表演专业与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类高校相比,因学生自身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更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有学者认为,我国综合类高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对传统知识型人才有较大的挑战,应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实现复合型舞蹈人才培养计划,应当具备较高的活力、专业性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起到实践育人的目标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主要目标在于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这一理念下,舞蹈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加入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将舞台实践表演、舞台形象塑造、展演、比赛等纳入课程结构体系中是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客观要求。2.舞蹈表演人才的社会需求特点。全国各大企业、事业、文艺团体、群艺馆、企业艺术团等对舞蹈表演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时对舞蹈表演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并为社会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效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自身价值。现阶段,“高、精、强”的舞蹈专业生已渐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反之,精通“弹、跳、说、唱、编、导、写、声、光”等多能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此外,我国综合类高校舞蹈表演专业主要是以技能为基础,在较大程度上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实践学习,以此满足社会需求。

二、综合类舞蹈表演专业实践育人模式分析

1.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应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素质、技术技巧以及舞台综合能力。以往的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三部分,缺少对实践教学的运用。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入到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中,进而把舞台实践内容纳入常规教学,通过校内外不同层次展演、比赛、讲座、交流等形式,培养、锻炼学生的表演及实践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的方式可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参加活动,包括参与电视综艺节目演出、参加大学生舞蹈大赛等,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和综合能力,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并且能够让学生感知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对舞蹈学习的热忱和积极性。其二,开设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开设特色实践教学课程,使学生在教授别人的过程中对自身肢体充分认识和把握,从而在课堂学习、训练中对动作的规范化进行有效调节。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的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2.实践演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搭建舞蹈教学实践平台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素质构成是专业理论知识和表演能力两个主要方面构成的。在当前地方高校转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育,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够的弊端。因此,针对当前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实践课程比例较少的现状,需要重新构建舞蹈表演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笔者认为,通过实践教学与实践演出有效结合的方式构建舞蹈教学实践平台可加强舞蹈实践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舞台实践演出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践舞台,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尤为重要。专业教师带领或鼓励学生参加正规比赛及综合类节目演出,可以提升学生的舞台综合表现能力以及舞台应变能力。2、在校园内外设置一些具有实践价。值的比赛,鼓励各民族爱好舞蹈的学生参赛,从而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了解我国多元的舞蹈文化,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可结合校外比赛项目进行舞蹈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优秀舞蹈作品的产出。3,高校与相关企事业构建定点实践单位,为学生打造专业的舞蹈实践平台,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舞台表演机会,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及创造力,使学生在不断的演出学习中积累舞台表演经验,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3.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创业。横向拓展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就业渠道,是解决当下舞蹈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发展的必要措施。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报考教师资格证、社会舞蹈培训证书,从思想层面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拓宽就业渠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比如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移速展演比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比赛活动,通过一些创业项目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热情,还可以组建规范化、规模化创业团队,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此外,很多舞蹈创新创业比赛项目需要在比赛中完成创业规划书,并且进行项目的思考,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对未来职业有提前的规划,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就业储备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类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育人模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通过实践育人模式达到培养优秀舞蹈表演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瑜浛.艺术类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J].大众文艺,2017(21):56-57.

[2]周彤燕.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J].大众文艺,2016(5):256-256.

[3]闫春丽.民办高校法学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8(3):12-12.

育人模式范文篇2

1引言

产教融合是贯穿政府、企业、学校协调促进的模式。面对产业区域发展需要,要改善教育资源分配,加快育人体制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式,促进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产教融合以发展学生的低阶思维为基础,进而发展高阶思维,以此体现育人的全过程。政府参与产教融合,加强政策指导,鼓励企业试点,为校企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完善相应体系,改善了育人模式,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的产业升级。但是,职业本科院校中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不统一,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因此,很多职业本科院校要更好地实施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2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

校企深度合作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前提,政府、学校、企业的紧密结合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基本途径。

2.1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

目前,从事职业本科教育的教师中,极少有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大部分都直接在职业本科院校任教。理论知识高,但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高。通过生产、教学的整合,教师可以弥补实践能力不足,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实践合作项目,教师可以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技能,构建具有优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同时,产教融合的教育机制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学生拥有的最新知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快的发展,帮助企业获得最新的知识和资源,帮助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走创新之路。产教融合,有利于育人机制,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创造力。与企业教学模式的合作,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学校接触到一些社会知识,利于高阶人才的形成。学校为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变革提供的相关支持,为企业实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学校和企业能力的双重改善。在新的教育体系和企业合作机制下,这种合作机制可以通过产业链辐射到其他产业,促进建立新的合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

2.2职业本科院校校内教育机构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

由于职业环境的差异,不同学校的产教融合也有相应变化。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必须了解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改善职业本科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生产与教学整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确保学校育人的需要。在现代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中,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提高职业本科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改进教学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产教融合教育机制既可以促进职业本科院校内部教育机制的改革,也有利于改变教学内容,增加了新的教学机制,使当前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更好的教学。新的教育知识出现后,它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更好地发展更多的高阶人才,提高就业质量。职业本科院校不仅要有较高的育人质量,而且要符合企业对于高阶人才需求。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更适合产教融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育人目的和方案,促进职业本科院校内部健康的发展。

3职业本科对于高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本科设定了由低到高三个育人目标,即“成为能生存的人”“成为智慧的人”和“成为高尚的人”,逐步实现达成教学目标。产教融合的合作教育,不能停留在表面层面,还要搭建高层次人才队伍。职业本科培养的高阶人才,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还可以通过校内外的基地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让学生尽快了解企业业务,包括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在产教融合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产中,大大提高学习兴趣。要通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材发展等层面,把职业本科教育和产业结合起来,在管理系统和育人模式上,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目标,确保人才的质量。产教融合教育机制鼓励职业本科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有利于培养高阶人才队伍。在以育人的优化策略为目标,吸取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经验,需要从育人的优势出发,构建高水平的育人团队。完善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各种交流,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调整职业本科院校的内部结构,使职业本科院校能够通过生产与教育的融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阶人才。随着与市场的持续整合,职业本科院校逐渐改进了组织机制。完善职业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培养真正适合企业的创新高阶人才,缓解人才供应不足问题。

4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索通过职业本科教育培养高阶人才培养的路径

4.1职业本科教育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企业想快速发展,就需要从各个层面培养高阶人才。只有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在人才提高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有效发展。因此,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是产教融合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要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培养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人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在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企业受益于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得到相关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将人才需求纳入职业本科院校专业培训的各个方面,应提出根据人才需求进行育人计划,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企业应积极帮助教师的教育实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专业能力。教师充分利用新技术,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实现产业、教育更深层次的整合。产教融合的主体是企业和学校,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为育人做出贡献。第二,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合作目标,确保职业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从根本上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适应市场需求,以企业发展为基础,市场需求相结合,推动企业真正发展。

4.2职业本科教育要立足于院校的发展

职业本科院校也是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职业本科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分析来标准化更高的职业本科教育方向,以确保教育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职业本科院校之间的合作可以相互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供良好的保证。目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主要基于企业。

4.2.1立足于国家政策第一,职业本科教育要根据财政支持,树立高阶育人目标。当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财政支持,适当增加教育资金,深化产教融合的物质基础。同时确立健全法律依据,政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法律制度,明确职业本科教育合作优惠、实习过程中保障。职业本科教育更加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努力适应国家政策。此外,政府着眼于经济发展现状下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要明确的办学方向,不仅让学校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特点,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多技能。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激励支持,有效地帮助职业本科院校为培训提供更好的就业场所。第二,职业本科教育要根据银行金融机构,树立高阶育人目标。政府需要提高职业本科参与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积极性。政府协调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在产教融合的职业本科,政府应该积极指导金融机构为职业本科放宽渠道,为职业本科提供更好地服务。第三,职业本科教育要根据综合试点工程,树立高阶育人目标。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政府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协调所有各方的利益,指导和控制合作进程,促进合作关系的建立。可见,政府部门虽然不直接参与“校企合作”,但府实施产教融合综合试点工程,培育职业本科,积极支持各地区职业本科促进产教融合试点建设,加强职业本科院校的参与。

4.2.2建立专业委员会,要注重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规律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设立专业委员会。要定期召开相应的合作会议,讨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内容,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做好工作,讨论研究成果。产教融合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尊重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规律。只有把在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和市场发展的实践规律结合起来,让产教融合的发展人才变得更加现实,职业本科教育的有效性可以真正得到证实。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理论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规律。在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规律的指导下,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尊重和理解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

4.2.3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核心,发展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学校也是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之一。在深化产教融合之际,学校积极改变办学理念,通过创新建立多渠道育人路径,加强教师建设,实现教师的实践发展,有效促进产教融合。首先,加强职业本科院校师资培养,通过注重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养”。学校不仅需要聘请企业专家在学校教学,还需要派教师到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校企共建的办学体系中,要注重职位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建立科学合理化课程体系,使办学达到高质量的目的。教师要根据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完成制定专业规划、教学设计,完成课程建设。在育人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应该进一步加强创新,进一步改进专业教育,构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4.2.4突出产教融合的特征,有序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现在,实现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几乎都是“校中厂”、“厂中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离综合办学还有一定的距离。教育部鼓励在产业园区、企业车间上建设课堂。各地区可以建设适应当地情况、功能完善的职业本科教育园区,为产教融合实践场所和示范的空间。同时,一些教师有经验但跟不上企业的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职业本科院校需要真正整合专业教师,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实践技能。根据专业发展,教师教育内容可以与当地产业密切融合,学习企业产品的关键技术、核心流程,加快研究成果向产品技术的转化。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完成教学活动,将创新成果转化为育人的教育资源,项目引入教学,深化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育人方面做好工作。

4.2.5构建产教融合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当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学校对培养高阶育人创新能力不够重视,缺乏培养高阶育人创新能力的课程。传统职业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没有针对性的指导内容,不能促进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和发展。要优化职业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学校实施专业课程与产业对接,密切跟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共同制定应用育人模式。一开始,学生主要在学校的学习培养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通过校园内外的训练实践。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经学校批准,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学生可以掌握在企业学到的知识,熟悉企业文化和管理系统,因此理论和实践可以密切结合。在产教融合的方式上,学校和企业都是主体。学生被评价时,应该实行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评价制度,企业和学校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5结语

总之,产教融合解决了当前不少学校知识不融合、教学方式不融合等困惑,从而实现了从“低阶”到“高阶”的全过程育人。协同育人模式更有助于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的教育方式对于改善职业本科院校的教学效率,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因此,在实施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政府该发挥主导作用,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整合,引导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要真正实施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就需要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分析社会发展的状况,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构建一支优秀从业经验的教师队伍,重视育人模式的改进。另外,职业本科院校要不断优化育人的各个方面,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企业在享受人才资源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对策,帮助学校进行育人,使职业本科院校的教育真正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甫,张士展,袁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以工科类专业群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3):238-239.

[2]王果,柳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以长沙学院动画专业为例[J].艺海,2019(03):95-97.

育人模式范文篇3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在组织、作用、功能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教学和科研职责,负责培养和输送人才,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推动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借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力量来培养和获取人才能够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企业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企业中人才类型也变得愈发多样化,充实到企业的各个岗位之中,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经过一系列的交流和协商以后,了解到企业的人才需求,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规定日期内将人才输送到企业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要签署订单合同,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予以参与和支持,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旅游企业也获得了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2.分工合作模式。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没有的场地和资源,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以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起到互补的作用,即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实践、实习由旅游企业提供,让学生能够到旅游企业中进行充分的实习实训,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信息,了解自己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实际差距,这将会让学生在日后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3.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金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在校内建设有实训基地,那么其在校企合作中往往会占据主导地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会充分利用好自身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培训工作,促使学生能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还会让学生分批到旅游企业进行实习,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备受青睐,缩短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时间,取得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常见问题

尽管校企合作的优势众多,能够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回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都能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好处,经常会出现校企合作的形式化现象,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归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业没有给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资金支持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没有给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院校没有建立完备的实习实训的场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迟迟得不到锻炼,这违背了校企合作的初衷,学生的成才之路也遭遇了更多的波折。2.我国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约束,致使校企合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面临的风险较高,不确定性很大,面临违约和预期风险,院校和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不愿意进行深度长期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亟待解决。3.旅游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了解企业当前运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很难应用于企业岗位工作中,大大削弱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4.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不强,无法给学生的实习实训传授有效的经验,作出科学的指导,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才培养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

育人模式范文篇4

高校的第二课堂,即大学生在学校相关组织或教师的指导下,在第一课堂教学课时以外进行的、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展技能、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平台,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在形式上,以学术交流、主题实践、文艺活动、学科竞赛、创业园项目、实习实训等为主。高校第二课堂受时空的限制较少,具有开放、灵活的特征,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起到的是实践育人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将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运用,从而检验知识学习效果,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本文从意识培养、行为培养、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环节进行分析。一是意识培养。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诸多理论已经证明,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唤醒,是让学生自觉实现从“他育”到“自育”的过程。在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意识培养与第一课堂一样,放在首要位置。二是行为培养。行为一般为意识主导下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反馈促进意识的改变。行为培养是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的根本。第二课堂的本质还是希望学生将头脑中的意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即我们所说的具体实践。三是能力培养。能力培养是第二课堂育人环节的落脚点。通过意识和行为培养,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次数和质量,帮助学生从中习得实践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方法,最终实现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类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框架构建

(一)目标及主要措施。通过第二课堂的组织开展,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意识觉醒,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的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水平的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意识教育、专业训练和实践能力检验三个环节。其中意识教育是基础,也是整个框架构建的基点。专业训练是核心环节,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实践能力检验是保障,是论证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合理性的必要条件。(二)框架构建。在意识教育方面,首先传统的正能量教育,即我们一般而言的思想引领的内容,要求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教育,实现唤醒工程,使学生能够从“他育”逐步走向“自育”,通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给学生打上健康、向上的生命底色,让学生明白使命和担当,具有时代责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分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如在大一阶段,以专业导论课为主,逐步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大二阶段,以创新创业专题培训为主,在大三阶段,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在大四阶段,以创新创业实战为主。在专业训练方面,主要目标是与第一课堂紧密衔接,将第一课堂所需要提升的知识点和能力延伸至第二课堂。一方面包括与各专业紧密对接的学科竞赛活动,如沙盘模拟大赛(ERP)就是企业经营全过程的一个模拟,学生在其中能够体会到经营决策的各个环节。市场调研分析大赛,即要求学生学会调查研究,掌握一线市场的真实情况。另外一方面就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如管理沙龙、对话企业家等栏目。管理沙龙通过拟定管理类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沙龙。对话企业家以“面对面”访谈互动等形式,由企业家直面学生,交流真实的市场环境和从业经验,让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有效信息。在实践能力检验方面,主要是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敦促相关体制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学生锻炼方面,可以通过实岗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方式。实岗挂职锻炼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专业岗位当中,让学生以“社会人”的身份进行工作;暑期社会实践往往结合专业特色服务地方,比如旅游专业“美丽广西”系列活动,每年均由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博士、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区内各乡村开展旅游路线开发设计、旅游规划等活动。通过系列第二课堂的实践效果检验,同时也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以及构建相配套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三、工商管理类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施效果

(一)学生思想意识。将思想意识培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第二课堂组织思想政治、学术交流等讲座75场,“管理沙龙”8次/年,“对话企业家”8次/年等平台,组织开展毕业生晚会、十大歌手、舞蹈大赛、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将“感恩”“传承”“文化”“进取”等主题融入其中,营造积极活跃的文化育人氛围,学生对学院归属感有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强烈。近三年来,工商管理学院通过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学生的学风、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均有体现,取得丰硕成果。31个班级为双无班级,1个班级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10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147人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320人荣获校级三好学生荣誉,1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10人荣获嘉和奖学金,41人获得省级以上竞赛荣誉。(二)学生专业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的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营销策划实战大赛、市场调研大赛、旅游路线大赛、会展创意大赛5个学科类竞赛活动成绩显著,获2016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泰安杯”流通业创新实践竞赛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一等奖、“学创杯”2016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二等奖、“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一等奖等82项荣誉。在首届广西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中获得金奖,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立项中数量位居全校之首。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成立的ERP协会更是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社团活动将专业实践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让更多学生受益。(三)实践成果。第二课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经纳入议事日程,将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重要方面予以考虑,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做法及建设效果也得到了认可,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赛等竞赛覆盖面、受益面逐年提升。2017年大创项目申报数量达到250项,在全校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数量、质量都是名列前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美丽广西”旅游服务系列,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重点团队,活动开展有特色,切实做到服务地方,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报道。在专家、博士、老师们的带领和指导下,会展专业立足广西,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受到好评。旅游专业为基层旅游路线开发建言献策,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营销专业连续六年与蒙牛公司、娃哈哈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创维集团、新东方等企业合作打造营销大赛,充分获得了企业的肯定。可见,通过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践,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意识、行为、能力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有利于他们毕业后的创业以及今后职业道路的选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洪倩,赵雅甜.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2)

育人模式范文篇5

关键词: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德育快乐化;育人模式

近年来,中职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强调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而德育工作对于促进中职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出构建中职德育快乐化育人模式的背景

1.德育快乐化的迫切性。中职学生作为未来新兴劳动力大军中的一员,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变,这要求他们既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但病态时尚、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中职学生,影响了他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使得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方式愈加简单、粗暴。要纠正这种偏差,迫切需要提高中职德育课的时效性,加强有针对性地快乐的德育教育,从而引起中职学生的共鸣,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改变提升,使德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职学生成为国家、企业需要的“德技双馨”的技能型人才、工匠型人才,从而助推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发展。2.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中职德育课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能否有效、能否让学生喜欢的关键在于中职德育课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发展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德育工作及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气质、言谈举止、品行品德;关系着能否寓教于乐,让中职德育课变得有趣、有用,得到学生的真正喜欢。

二、构建中职德育快乐化育人模式的主要途径

中职德育快乐化育人模式是指“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乐悟、乐提升”的育人模式,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乐教。(1)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快乐的德育课教师,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学生乐学的前提是教师乐教,要让教师乐教,首先要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需要得到满足、可以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实力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的体验。这就需要:一是国家、社会给予教师足够的政策、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支持与尊重。二是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营造舒适、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环境既包括外在的环境,如优美的校园、舒适的办公条件等,也包括内在的环境,如工作安排得合理化程度、工作关系的和谐程度、对教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恰当的激励措施等。三是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与学生和谐相处,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产生困扰。四是中职德育课教师应让快乐理念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接受德育教育。(2)通过组建德育课教师教学团队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学校正在组建实施教学团队管理模式,教学团队的组建有利于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推进“精细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中职德育课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有利于促进德育课教师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德育教学工作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德育课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教育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最终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做法主要有:①组织德育课教师及时集中学习相关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来保持德育课教师的政治敏锐度,并不断充实时政信息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保证德育课的时政特点,同时提升德育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②以公开课等形式加强研讨、交流,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努力让德育课变为学生喜欢的道德提高课,从而创设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达到提升德育课教师能力素质的目的。③充分发挥团队中心理教师的作用,解决和清除德育课教师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升德育课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④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等方面的教学大赛、共同研究课题等方式,加强团队的团结协作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2.构建中职快乐化德育课堂特色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乐学。想要德育真正有效,关键在于怎样激发学生积极地、自觉地、由内而外地接受德育教育,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他们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这就需要打造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构建中职快乐化德育课堂特色教学模式。(1)用尊重和爱打造和谐课堂。快乐的课堂应是民主的、和谐的、充满爱的,我们要让学生在平等、互信、和谐的课堂中自觉接受德育熏陶。(2)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革新上课内容,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德育课不能再靠教师“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德育课,喜欢德育课教师,快乐地接受德育熏陶。(3)充分运用时政热点、焦点等充实上课内容,让德育课的时代性特点充分发挥,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强有力的吸引。比如在中共召开之际,及时与学生共同学习报告,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课上都聚精会神地听教师的讲解,课后还热烈地讨论。有些学生一下课立刻用手机查阅相关内容,这些都能让学生快乐地、自觉地、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4)巧用竞争、游戏等方式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课堂增加一些竞争、游戏、头脑风暴等环节,可以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知识深究探疑,可以让课堂充满乐趣,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3.构建中职德育快乐化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模式,促使学生乐悟、乐提升(1)充分发挥中职特色德育主题班会的德育作用。中职特色德育主题班会强调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是中职学生自觉地、快乐地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与时俱进地开展“践行精神,雷锋在我心中”“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国防在我心中”“学习在纪念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主题班会,选题具有班级特色和专业特色,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引导性,能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做贡献,促使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修养。(2)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德育活动的德育作用,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快乐地、自觉地提升道德修养。如在“壮族三月三”传统民族节日开展抛绣球比赛、竹竿舞比赛、学生艺术作品比赛;在祖国70华诞之际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等,既有利于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三全育人”环境“三全育人”包括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职德育要真正实现德育快乐化不仅仅是德育课教师的事,更是全校的大事,是全体教师的大事。德育教育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各方面的配合,需要专业课教师、班主任有意识地德育渗透,需要学生科、团委、学生社团有意识地德育渗透,需要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探寻人生的意义,做好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为自己的人生拼搏。

三、构建中职德育快乐化育人模式的评价体系

学校、家庭、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是实施中职德育快乐化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组织体系。中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的道德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系统,促进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中职生的道德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庆梅.论中职学校以自信教育为核心德育工作模式的构建——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育工作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

[2]曹晔.新一轮培训推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7-12-05.

育人模式范文篇6

关键词:三全育人;管理育人;学校管理;治理模式

“三全育人”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管理育人”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推动其他育人体系高质量、高效能运转的基础与保障。

一、管理育人“五治”模式探索

新时代的“管理育人”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中逐步体现和实现育人作用。其中,共建是前提,共治是过程,共享是目标。因此,实现“管理育人”要有平等互惠包容聚合的价值理念、共商共建共管共情的机制体制、大数据研判下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统筹、清晰流畅的管理边界和流程,以及生生、师生和家校协作意识及关系的深化等。简而言之,即构建党治、法治、德治、技治、共治为一体的中国特色高校管理模式,为实现管理育人提供保障、提质增效[4-6]。

(一)“党治”育人,统筹协调促发展

高校管理育人中的“党治”,强调党的统一领导,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组织的核心领导力[7-9]。“党治”育人,重在党对学校的领导、决策、组织、执行、督导等方面领导有方,能够为教书育人提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应具备全局性、前瞻性、科学性、领导力、行动力、人性化等特点,通过组织领导、意识形态教育、先锋模范、党建带群团等环节实现育人目标。高校各院系、部门及其教职员工组成了具有一定分工和权责的育人组织,各自承担的育人侧重点与其管理职能密切相关,如学校领导层的管理重点在于谋划有路、引领有方、执行有力,其育人侧重点体现在领导智慧、行事风格中。管理者通过思想引领、理论讲述、工作作风、环境塑造等形式,将价值观念、处世作风等传递给广大师生员工,从有形教育与无形感化两方面进行融合育人。各职能部门的育人侧重点与其部门的主要业务、工作方式、价值体现、作风修养等息息相关。各育人组织间又相互联动,通过树立先锋模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师生共同育人,如党建带业务、党建带群团,基层党组织通过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活跃群众、凝聚群众、激励群众等方式,教育感化群众,使之思想与行动统一。要确保“党治”的稳定发展,须有“法治”做日常治理保障、“德治”做个体行为规范和顶层设计考量、“技治”做精准便捷服务和科学研判决策、“共治”做多方融合基础和共同发展支撑。

(二)“法治”育人,治权治校稳秩序

高校管理育人中的“法治”,主要指扎实开展依法治校,即管理者及教育工作者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并能制定科学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正确运用法定职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法治”育人,重在通过法治,为学校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平台,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引导广大师生崇善尚德、规范做人、踏实做事,激励师生敬业笃学。“法治”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权[10-11]。学校管理者要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权力的行使范围和程度,要在权力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权力的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共同达到组织目标。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规章制度的效力。制度的制定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应充分体现方向性、规范性、科学性及人性化等特点,突出办学及价值导向,强调有法可依、细节严谨、可操作性强,符合学生发展、分类分级管理等规律,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办学特色、容错机制、师生需求等人性化需求规划制度。制度的执行要突出严肃性、程序性,维护制度刚性。新时代的“法治”要以“德治”为前提,将“德治”贯穿始终。“法”的制定,需要用“德”的思维思考始末,突出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法”能否顺利推行,取决于管理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执行力度、能力作风等综合素质;更要看用法之人的“德望”,德望越高,被管理者越易服从、遵从。“技治”强有力地为“法治”提供了过程监管和数据支撑;“共治”与“法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院有序快速发展。

(三)“德治”育人,感化教化养德行

高校管理育人中的“德治”,核心思想即以师生为本,得师生之心,聚师生之力,最终实现育人于自觉、自治的目的。“德治”是管理者以自身为出发点,教化和感化学生群体的过程,感化为主、教化为辅[12-14],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体现。“德治”是管理中最容易由“管理者”直接影响“育人”的环节。其影响因素多为管理者个人,主要包括道德情操、教育理念和观念、管理能力、综合素养等,同时还包括校园文化氛围等环境因素。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德行修养、工作作风,有德治的价值观念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才可能成为具有较高道德威望、能够以德服人的管理者。管理者的德治理念至关重要,只有深植以人为本的德治理念,不断探索服务于师生、取信于师生的德治措施,才能不断强化道德约束,激发德治能量,促进学校道德文化价值发展,有效保障管理的良性循环。“德治”的实施需有“法治”做支撑保障,“法治”避免了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臆断,使单纯的“人治”上升为系统的“德治”[15]。

(四)“技治”育人,科学快捷提效能

高校管理育人的“技治”,是指在党治、法治、德治的思想和管理下,通过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手段,推进日常管理流程化、运行机制规范化、数据采集智能化、决策机制科学化,从而达到精准育人的目标。“技治”不断推动着和谐“共治”,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符合国家对全局观念、大局意识的要求要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技治将学校各部分管理孤岛相互联通,促使点状工作转变为线状工作甚至是面状工作,各类决策也相应从业务需求转变为数据驱动,为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2.提供高效快捷服务“技治”将机械化、流程化的工作,学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设计为信息化的管理和操作,配合自助端口或终端机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化解了基层工作矛盾,解放了基层管理人员的时间精力,提升了基层工作效率。3.促进学生优质发展技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教学、行为习惯、评价反馈等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链环,同时又与学校教学、服务相关联,围绕学生发展这一主线,环环相扣、螺旋上升。4.充分发挥预警作用技治可以实现校园各方面大数据的关联及共享,深入挖掘与分析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团体及个人等各个群体,涉及社会、校园、教育、学习、生活、管理等各方面领域的动态监督和预警,以供管理者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防措施。高质量的“技治”需有“党治”做前提,做好整体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人财物的基础支撑;“技治”需有“法治”做保障,确保技术智能在法律规范及规矩流程下运行,避免管理漏洞。

(五)“共治”育人,自治为基强共管

管理育人中的“共治”是根据党的报告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出的,是师生、家校、社会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过程,是学校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共治”育人,强调基层的自治和协同共管。自治主要强调学生及学生团体通过自己管理,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科学技术、学会思考学习、学会创新发展,这也是“共治”的基础。协同共管重在通过多角色全方位参与育人全过程,扩充育人渠道和时长,丰富育人内容,协同发挥育人作用[16]。自治应注重德行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在法治的支撑保障下充分发挥个体和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的自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轻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及人际交往间的矛盾,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性和创造性[17]。协同共管要有较为完善的协作机制体制和宽松的工作学习交流环境,突出民主与激励,是在自治基础上的相互促进与监督。推进“共治”需有“党治”的组织领导、“法治”的支撑保障、“技治”的智能支持以及“德治”的引导强化,更要强化基层自治和协同共管,不断激发基层活力。

二、管理育人“五治”模式关键因素

根据管理育人“五位一体”模式所示,要实现管理育人目标,需要有“党治”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法治”的规范引导、维护秩序,“德治”的感化教化、涵养价值,“技治”的科学准确、高效快捷以及“共治”的协同共管、民主激励。高校要做好管理育人,应把握顶层设计与规划、过程实施与保障、结果反馈与完善等环节,关键因素是管理者、规章制度、现代化管理设施及系统。管理者是管理育人的首要因素,特别是首要领导。首要领导的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忠诚担当、胸襟情怀决定着学校的顶层设计和价值文化,只有选任和培养原则正确、立场坚定、心怀教育的管理者,才能把握好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管理方向,做好引导教育工作。管理者的道德情操、能力作风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创业热情和执行担当。管理者,特别是中层干部关系着具体任务的执行,是上传下达、组织落实的中坚力量,只有选任和培养出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管理干部,才能树立良好的团结奋进、苦干实干的工作风气。管理者如有缺位,则可能直接导致办学管理的混乱与偏失,直接影响到育人方向和整体质量。其次,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即“法治”,是长治久安、良性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智能的现代化设施及系统,即“技治”,是高效管理、精准育人的保障。二者如有缺失,可能导致管理出现主观臆断和低效能,进而影响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达奇.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J].秘书工作,2020(10):46-47.

[2]陈一新.市域社会治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结合[N].枣庄普法,2019-07-27.

[3]周海燕,卞谢瑜.从管理到治理:高校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55-63.

[4]陆孟兰.“德”“法”并重推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教育管理[J].管理宝典,2020(09):96-97+124.

[5]邱惠妍,周文静,张军平.“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管理育人建设途径探析[J].科教导刊,2020(28):8-10.

[6]刘献君.大学共同治理的意义及其实现方式[J].山东高等教育,2015(03):5-13.

[7]黎波.学校治理优化的机制探索与思考[J].教育管理研究,2017:23-25.

[8]张瑾.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学校管理向学校治理的转型[J].教育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2):108-109.

[9]吴青松.“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5):135-136.

[10]张福明,李威,许文丽,等.“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的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2):188.

[11]陈孟增.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二级院系网络育人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3):101-103.

[12]郭民.“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101-103.

[13]王丽,朱平.“三全育人”协同和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展望———以新华学院对“五特”学生的心理育人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06):38-41.

[14]丛发滋,刘新海,张金泉.按切入,活化“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应用———鲁东大学生科院“三全育人”理念践行及其启示[J].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2006(11):66-67.

[15]陈冠锋.“三全育人”背景下“五位一体”双创育人模式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4):113-114.

[16]胡守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68-70.

育人模式范文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程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切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于处在经济转型升级、迅猛发展期,且自身处于改革创新的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成为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开设物流专业至今,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不断摸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一、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育人不足之处

(一)前期参与度不够

学校在开设新专业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对目前社会及行业企业的需求做深入了解,再根据自身专业集群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综合情况进行论证,进而确定选择开设专业。在此过程中,学校往往会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选择某个专业,然后根据选定的专业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给相关熟悉的企业发送该调查问卷。但是,有些调查问卷内容是站在学校角度设定。例如,贵单位认为该专业应开设下列哪些课程?从学校的角度看,我们想了解所开专业需要哪些课程作为支撑,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哪些课程知识。从企业角度看,只知道该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人员要能为企业做什么,该企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对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并不清楚。所以,企业只能从调查问卷的字面意思猜测所选课程项与相关知识技能的关联性,或者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要有用的课程都要开设,这样的勾选调查结果势必会对学校开设专业的后续规划及科学合理造成影响。而在走访调研、座谈、论证会等情况下,企业也基本按照学校设定好的开设专业轨迹参与,给出学校已经选定专业相关的建议或意见。企业被动参与,只是学校专业开设论证环节的配角,后续该专业的学生培养及社会输出与参与调研论证的企业无必然联系或关联。这就造成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不一定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或者开设的专业方向偏离了企业需求。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专业开设研究工作中来,更无法指导及参与专业后续的建设和发展。

(二)合作中深度不够

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需要紧跟社会发展,了解行业企业动态需求,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能用的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大多停留在一份协议、几次交流座谈、几周企业实践等层面。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中,学校根据既定的方案实施教学,在传统的课堂上由学校教师完成所有教学内容。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的接触机会较少,仅通过课本、学校老师、校内实训室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传统[1]。例如,物流专业,每年的双十一成为电商销售的固定节日,双十一前后时段的电商爆单,给快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大快递企业快件量屡屡创新高,此时段的用工需求也成为快递企业完成爆单任务的关键。而此时也成为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学生整班成批实践的一个契机。学生可以真实地去感受物流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节奏、企业文化等。在此时段,由于企业超乎平常的工作节奏,并不能系统科学地去对学生进行培训及指导,学生不能深入了解企业及岗位职责,学习到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由于现实的工作压力,学生心理及身体的承受力有限,让学生对相关企业的工作节奏产生抵触,失去对行业企业的正确认知,导致后续实习及就业出现选择误区,也影响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效果。所以,这种浅层次、生硬的校企合作缺乏系统规划与设计,对学生的培养没有周期有序的计划安排。这仅是迈出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步,实现了形式上校企合作,还未达到深度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三)后续的培养不够

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衔接社会企业,检验前期所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这也是学校与企业的人才交接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顶岗实习,主要由企业的带教老师负责技术、岗位、环境等学习和指导,而学校则需要做好相应实习生跟踪管理等工作。此阶段学校的参与度会大大下降,而企业则按照自身生产经营节奏迅速将实习学生安排至工作岗位。在实习期内,虽然学校安排的实习老师会对相应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但是,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可控,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都会受限,专业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此时,学生更依赖和需要企业的交流和指导。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节奏和工作重心完全不同于学校,企业安排的实习带教老师不同于学校的专职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指导都会受各自岗位工作的时间、压力、难易等情况不能很好地实施,而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更是无法也无暇更多的关注。尤其物流企业高运转、快节奏的行业特征,以及基层工作对体力和心力的消耗,让学生在心理上和身体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容易出现抵触、抱怨、消极怠工等情况,造成不良的实习氛围及效果。实习阶段,学校与相关实习企业的衔接过渡工作还不够细致、周到、全面,学校觉得学生实习了,更多的应该是企业接管,学校只是协助;而企业则直接将学生看作员工,按照企业岗位的标准要求学生。在此期间,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应用及过渡相对容易,但学生的心理及职业理念的进一步塑造跨度较大,学校及企业的投入及再教育都相对较弱,而这将影响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效率及质量。

二、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全程合作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不能只是点的合作,更需要线的合作,需要双方在学生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完整的链,这就需要企业全程参与到专业教育及建设过程中去。

(一)企业从“头”参与,共同打造专业

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需要从源头合作和融合,在专业开设之初,就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研讨、论证。这种研讨、论证不是一两次座谈会,一两份调查问卷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双方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及决策。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社会环境分析及自身软硬件情况选择意向性专业,再将选择的专业交由企业,由企业对相关专业目前的建设基础、发展方向、市场潜力等进行分析论证。企业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是最真实、最透彻、最深刻的,他们深知专业所涉行业需要哪些专业知识、需要怎样的专业技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综合素养。要将设定给企业的选择题,转变为企业的自答题,不将企业限定在学校划定的框框之内,让学校真正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要教会学生哪些知识和技能。虽然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快节奏的生产与经营,但在高速高质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面对学校迫切了解应该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时,应主动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开设的工作中来。企业应深知现在的商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看似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教育工作,实则是为企业的将来服务,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就是企业将来的生产主力军。企业明确地将行业发展所需告知学校,学校才能准确地将该专业知识体系、技能要点、职业素养等细化及构建出来。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及技能,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关可能涉及的拓展课程及技能。同时,对需要突破、提升的趋势性课程及技能提出需求,这将利于86山西青年学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而企业文化的交流探讨,则给学校开设职业素养课程提供了方向,利于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设计及制定,需要企业全程的参与,在一次次的交流研讨中不断完善,让专业的开设更具科学性及可行性,课程体系也更符合专业所需,同时,也为企业后续招到所需之人、可用之人、能用之人奠定基础。

(二)企业从“中”协同,共同培育学生

在专业开设后,往往有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应该是学校分内职责的误区。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学校专任教师对其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常常是学生获取知识及技能的唯一渠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与社会及企业脱节,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没有职业氛围的学习,学生很难有职业感及专业认同感。现在很多学校也在尝试校企联合招生等模式,在传统的第一次师生见面中,升级为师生企三方见面,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从招生开始。企业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学生、了解教育市场;学校在多方的接触与沟通下,也能更清楚专业的发展方向,更加合理科学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而对于学生,可以尽早地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对企业对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及专业学习有更明确的目标。开学第一课,企业积极参与,将企业文化更好地展示,并将该专业的职业要求及职业远景告知学生,便于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增强学习该专业的信心,这比专任教师单纯进行专业教育效果更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企业专家及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甚至开设专门的企业专业课程,从实战的角度为学生分析专业案例,讲解专业知识,让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实战技能知识。企业兼职教师能为学生带来最前沿、最真实的行业企业动态及文化,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情况,岗位要求、职业道德等,对职业角色提前认知,对职业心理进行提前建设,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更加完整,职业素养得到积累与提升。

(三)企业从“终”接力,共同提升素养

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校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入实习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将前期所学应用于实践的阶段,是自己迈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此时,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不能一味的要求企业能全权接棒学校的教育工作,职业院校可与企业就后续的实习阶段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根据实习学生的规模、专业要求、企业现状要求、企业后续计划等情况,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发设计实习模块,配备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形成相关企业版实习教材等。例如,物流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换代快,工作效率及质量要求高,物流专业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及技术应用,基本属于实训模拟,缺乏真实企业环境的训练及应用,到企业后,虽然有些设备与学校的实训设备完全一样,但面对真实复杂的工作环境、高效运转并真实考核的岗位要求,学生的技能与之还是有一段差距的。这时,就需要企业人员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心理上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融入工作氛围中去。这种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传帮带是学校专任教师无法替代的,这种教学效果也是学校课堂所达不到的。[2]而物流企业基层岗位的实习,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各基层岗位上的抗压力、忍耐力、实干力、钻研力等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在此阶段,学生需要克服角色转变、环境转变、要求转变等身体及心理上的困难。这时,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引导、疏导将会大大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的周期,并在专业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迅速提升,为物流企业带来更高效、更优化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企业可以联合学校专任教师将实习期间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分解、重构,将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精神等贯穿其中,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实习教学体系及相关指导手册或实习教材,并在后续的实习工作中推广应用,将人才培养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这也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筛选和储备,并对学生产生较强的职业吸引力。

三、结语

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解决专业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将专业建设转化为企业经营生产的前置环节。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人才,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浸入学生心中,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成长为符合企业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真才实学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原冰.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2):183-185.

育人模式范文篇8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有关的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专业方法、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它可以分成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来确定,这是纲领性的标志。但各类高校的艺术专业如何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标,目前教育界在认识方面不尽一致。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把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对艺术人才和人员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

最后,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善于捕捉灵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灵感是创新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精神状态,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三、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形象

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品牌与特色意识,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各高校在教学创新的同时不要忽略在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当给高校放开一些专业设置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拓展专业方向。也就是说“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自主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同时,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各院校根据自己的角色及地方区域特色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尝试学分制,建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管理模式。

四、建立更科学的艺术教育方向

(一)艺术服务的价值

艺术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集体和为社会造物、造境、传信和传情。服务的道德、才能、热情和勤奋,一样都不能少。没有道德的服务是卑鄙的,没有才能的服务是愚昧的,没有热情的服务是僵死的,没有勤奋的服务是空洞的。惟有高尚服务的艺术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艺术。古往今来,真正成功的艺术者都有一个崇高的服务精神在支撑,因此我们说:服务是艺术的生命。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更好的融入经济环境中。高师艺术教育必须完善我们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研究、服务三重功能,但我国目前高师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育本身的教育职能,忽视了学院教育的社会职能。在教育的研究领域,忽视了对技术型科学和行业指导性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非常欠缺。因此,对学院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帮助并不大,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溶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其次,高师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当艺术教育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以后,就应该与这种经济建立很密切的横向联系,及时地转化为经济成果。

五、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专业教育要看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专业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格的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当今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

(二)培养创新艺术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向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实践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并实现创新目标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对学生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于广泛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及社会实践之中。

育人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法学教育;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在新时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建立学工系统、教学系统、法律实务部门联动的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实践育人的基本内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1]。实践育人既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也重视大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但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而且遵循了大学生成长规律。实践育人是师生间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兼顾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坚持知行统一[2]。1.实践育人的定位。实践育人是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实践育人即是立德树人。因此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绝不能停留在教学与传授技能层面。同时,又因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育人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2.实践育人的特征。一是实践性,即以实践锻炼为育人的重要方式,强调大学生亲身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成长。二是大学生是实践主体,注重发挥大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系统性[3],实践育人是现代教育理念、内容、模式、形式、方法相统一的系统,是学校与社会相融合的育人体系。四是开放性,实践育人实现了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从校园教育走向社会教育转变,实现了课堂与课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3.实践育人的内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立德树人全程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内容。大力推进实践创新教育,增强大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此外,实践育人的内容应还包括科学制定实践育人规划,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促进实践教学方法全面改革,重点建设实践育人队伍、实践教育基地,积极调动大大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4.实践育人的形式。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在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包括创新创业、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模拟法庭、志愿服务、辩论演讲等实践活动。军事训练包括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军事实践、军事法纪等教育内容。5.实践育人的方法。在方法论上,实践育人应将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创新创业和就业择业相结合,注重学思践悟。创新实践育人方法,加大力度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增加实践教育投入,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这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方法,形成全社会的系统性的实践育人。实践育人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讨论法、日志法、专题法、阅卷法等。

二实践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马克思说,实践是价值活动以及价值关系产生的最根本基础。实践决定着价值观的生成、发展与实现,决定着价值观的基本指向[4]。1.教育价值一致性。实践育人其目的是在实践中自我认知、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升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准,帮助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大学教育全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是非曲折的评判标准。两者具有高度契合的价值取向。2.教育载体同质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这恰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的载体。这既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与环节,也是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重要环节。可以说,两者的教育载体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教育关系辩证性。从辩证角度看,实践育人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践育人提供了正确导向,为大大学生提高道德境界提供养分。相反,大大学生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也成为其主要力量。其次,实践育人既能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思想精髓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再次,两者互为促进、互为丰富,前者为后者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后者又为前者提供强大的思想养分。4.教育过程一致性。人类存在的主要方式是实践,实践为人类自我完善提供了机会,人生阅历在体验中不断得到丰富。教育属于实践范畴,学习认知与完善人格是其两个重要过程。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有认知、认同、培育与践行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实践。可见,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践行”即实践,“培育”即教育。“实践”是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两者的教育过程具有一致性。

三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设计

该模式中的“多元化”,是以实践为基础,实现实践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性、载体多层次,将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实践教学,克服了其“重技能、轻德育”的缺陷。1.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块。该模式按年级进行,一年级学习重点在于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处于适应性学习期,学习与实践空间以校园为中心;二三年级学习重点在于专业课程,处于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举期,学习空间仍然以校园为中心,实践空间逐步延伸至校外;四年级学习重点在于实践性课程和法律实习,处于创造性学习期,学习与实践的空间更多延伸至校外。根据这些情况,系统地把“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设计为“课内实践教学模块”“课外实践活动模块”“校外法律实习模块”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在实践育人中呈年级递进式,融入教学大纲,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也作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平台。2.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项目体系。依三个模块的功能,在每个模块中设计了若干个实践项目,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形成“实践育人项目体系”。其“课内实践教学模块”包含军事训练、创新创业、法律诊所、模拟法庭、街头演讲等实践项目;“课外实践活动模块”包含暑期实践、社会调查、法律宣传、志愿服务、演讲辩论等实践项目;“校外法律实习模块”包括见习、法律实习、法律援助、立法服务等实习项目。这样的项目设计既符合了大大学生对实践的需求,也符合社会需求。3.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师资队伍。该模式需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科竞赛指导老师、社团指导老师、实习实践指导老师、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管理干部等共同参与并组成“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其具体职责是:实习实践指导老师负责指导暑期见习、法律实习等实习项目;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大学生参加模拟法庭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创新项目;社团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大学生社团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实践项目;辅导员、管理干部主要服务大学生,确保各个实践育人项目正确实施。4.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保障机制。该模式以学工与教务联动、校内和校外协同、课内与课外互动结合为实施方法。在校内,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学工系统与教学系统的联动机制,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实习方案及系列规章制度。在校外,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安排实践实习教学、中期检查、期终考核、总结研讨表彰,建立学工系统与实习基地政工部门有效的沟通与管理联动机制。另外,还充分运用“双千计划”,推动法律实务部门充分利用实践资源服务实践育人。5.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辅导员角色定位。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5]。辅导员引领大大学生成长,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要比任课教师多,具有实施实践育人的最大优势。因此,学工系统与教学系统联动或学工系统成为实践育人的主导者或参与者,并组织大学生社团参与实践育人,是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其一,辅导员全程引领大学生思想,把握实践育人方向,确保教育事业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其二,辅导员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实践育人,在“课内实践教学模块”中作为参与者,在“课外实践活动模块”中充当组织者和教育者,在“校外法律实习模块”中成为联络者、管理者。其三,辅导员促进学工系统、教学系统、法律实务部门互为促进、协同推进,优化校外内实践育人资源有效地服务人才培养。

四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实施效果

1.逐步掌握了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该模式覆盖了大大学生大大学生涯,为实现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全员化创造了重要平台。从宿舍到教室,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从入学到毕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交叉渗透,适时跟进,做到大学生在哪辅导员就在哪,全方位引导大大学生走成长之路。2.逐步建成了多元化实践育人师资队伍。海南大学法学院在该模式中,组建了由学科竞赛指导老师、社团指导老师、实习实践指导老师、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等组成了“课外实践创新指导老师队伍”,以及由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秘书等组成了“实践育人管理干部队伍”。在“校外法律实习模块”中,聘任了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实务工作者组成了“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这也锻炼了法学教育工作者、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多位老师、辅导员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等学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3.逐步建立了多元化实践育人制度体系。为了保证该模式实施,海南大学法学院建立了实践育人制度体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模块”中,制定了《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奖励办法》等制度。在“课内实践教学模块”中,建立了《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等规定。在“校外法律实习模块”中,制定了《大大学生法律实习方案》等文件。同时,与实践教育基地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理论研究、大学生就业、优势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共识并建立相应制度。在此基础上,学工系统与法律实务系统政工部门建立动态联络并制度化,及时服务大学生,有力地促进法学实践育人。4.逐步建成多元化实践教育基地。该模式打破了高等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法律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等学校,将法学教育延伸至法律实务部门,法律实务部门队伍建设前置到法律院校。海南大学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共建近60家实践教育基地,且形成了“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等实践育人理念,建立了互惠式合作机制。5.取得丰硕成果。该模式实施后,海南大学法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基地、校外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法律诊所资源基地及7项国家本科教育质量工程。6名大学生作为亚太五强、全国第二赴英国牛津大学参加第十届普莱斯(PRICE)传媒法国际模拟法庭全球总决赛。另外,大大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海洋法、国际刑事法院(ICC)等模拟法庭大赛荣获一等奖。2位大学生到最高人民法院参加法律实习并荣获“优秀法律实习生”。大学生社团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大学生社团、全国大中专大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理论社团等。在海南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中,校友首批入额法官、检察官占据海南法检系统队伍近50%。

五法学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的时代价值

1.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需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该模式能充分发挥法学教育与实践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教育全程化,造就一大批卓越法律人才。2.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丰富的“法治”思想,既是法学教育的基础,又是法学教育的目的。法学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高度一致。从法的视角来看,自由、平等是法的价值之基,公正、法治更是与法的基本价值相契合。因此,加强大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应有之义。3.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需要。开展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打破常规和局限,坚持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法律实务相结合,将该模式作为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平台,将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向外延伸,隐性渗透至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补齐了重教学、轻育人的短板。4.建立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需要。在该模式中,形成了学工系统与教务系统的联动机制,形成学校学院与实践教育基地的协同机制,推动学校阵地与实践教育基地、校内课堂与校外实践、学校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深度衔接并建立长效机制。总之,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高校积极探索,促进队伍建设及制度创新,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开展交流,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实践育人生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赵海莹,骆雁南.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8):18-20.

[3]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6.

[4]林培雄,王玉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在实践[J].求是,2013,(10):48-49.

育人模式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模式

1引言

21世纪是全面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为信息传播内容丰富、信息搜索方式便捷、信息价值多样以及信息应用广泛等特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丰富了高职院校的育人方式,调整了高职院校的育人结构,改变了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高校育人工作是一个长久的建设过程,单凭新媒体技术必然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要结合传统育人模式协发展,才能真正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因此,在高职院校实行“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育人方式,是顺应时展趋势的正确选择,必须引起高校的重视和推广。

2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育人的必然性

2.1传统线下育人模式的局限性。传统的线下育人模式很大一部分是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展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单纯采用传统的线下育人模式是远远不能满足时展要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与学生难以建立和谐的发展关系。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要及时更新教育育人理念,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多种育人方法,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2新型线上育人模式的优越性。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高开放思想、拓展思维。新型线上教育模式要求高职院校要全方位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具体而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更加明显,因此,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切实遵循市场就业导向、职业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只有在传统线下育人模式的培育基础上融入新型的线下育人模式,才能帮助高校走出校园、立足实践,充分把握市场就业需求,了解职业发展需要,及时把控有效信息的更新进程,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育人。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在高职院校中采用“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模式,既要重视传统的课堂教育,又要利用信息技术开辟更多的发展渠道,收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充分实现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3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与行为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要想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就要探索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3.1提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育人功效。近年来,虽然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迅猛,高校普遍加大了对新媒体的有效应用,但在发展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传统媒体(即:线下教育方式)的特点和优势,不能盲目追逐潮流、标新立异,要立足实践、充分融合、合理发展。具体而言,高校要加强对传统育人模式和新媒体技术的充分理解,不同的教育模式各有特点,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生接受程度合理选择教育方式。传统媒体简单便捷、内容具体深刻,比较适合乐于深刻理解知识的学生;新媒体内容丰富、时效性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较适合思维活跃、善于发现与探索的学生,其实不管是哪种教育方式,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优势,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育人方式,构建全方位、一体化、层次化的“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教育模式,从而提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育人功效。3.2合理搭建“线下”网络对话平台。为了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普遍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高校应该及时打造安全、自由、开放、共享的“线下”网络交流平台,让广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理念,充分表达自身的发展诉求和个人成长愿望,从而提高自身价值。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的特点及时帮助学生了解时事热点和社会发展趋向,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学生的自身想法,教师借助线下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切实打破“课上难以开口、课下没有时间”的条件局限,在线上网络平台上与学生实时交流,及时答疑解惑,将课堂知识与网络知识充分融合,实现共同发展。3.3合理连接教育主体,实现教育融合发展。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的发展主体包括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四大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时代的广泛影响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模式、自身成长道德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单靠高校的线上育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应该从自身建设出发,将教师、学生、家长充分纳入“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当中。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以大学生为发展主体,通过召开多样化的大学生活动,积极进行线上网络宣传,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借助网络联系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活动动态,协助活动有效开展;另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教育主体有效结合起来,如:建立微信群、QQ群、博客、论坛等,高校及时教育内容,家长、社会通过网络了解学校建设动态,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还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传统教育的有效发展。

总之,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推行“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育人模式需要充分调动一切相关建设因素,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功能,但也不能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融合教育资源,构建和谐的教育育人模式是推动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田其真,陆华圣,等.新媒体下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新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1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