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怎么写范文
时间:2023-04-01 11: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议论文怎么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议论作文提纲怎么写
议论文写作提纲主要涉及:
1.拟写标题;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3.思路结构;4.筛选论据;5.论证方法;6.论据分析方法
1.拟写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相比记叙文的标题来说更显重要。
议论文标题应有的作用包括:或是揭示中心论题或论点,或是别出新意,吸引读者。
考场作文标题要有现实感、要有新意,拟题方式有直接点题法、概念并列法、引用化用法、形象修辞法、诗情画意法、设置悬念法、巧用算式符号法、中外结合法、怪异另类法等。
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中心论点明确是议论文提纲写作的第一要着。
中心论点不能是否定句,应当是表陈述或判断的肯定句。
若要围绕中心论点设置若干个分论点,可以是不同角度的并列式,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正反对比式,也可以是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从个体到群体、从现象到本质的层进式。
分论点的概念之间应当是或并列关系、或正反关系、或递进关系,绝不能是交叉甚至重合关系。分论点的句式结构可以是一致的,即排比的形式(适用于并列式、对比式),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适合于层进式)。
3.思路结构
思路就是在确定论点的基础上构思如何写作,包括行文结构、行文顺序、写作素材的搜集分类。
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说大都是总分总的形式,即从现象或问题中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正反分析问题,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尾照应全文,深化主题。
从局部结构来说,有并列(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正反(观点正反、论据对比)、层进(论点的主次深入)三种。
议论文的行文顺序比较好安排,但也要注意分论点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材料运用的顺序也要注意从古到今、由中而外、由详而略。
4.筛选论据
确定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行文思路结构之后,就要根据写作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素材,一是平时学习中了解的素材,二是有意识地积累的素材,三是现实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四是身边生活中现象细节。
素材包括你熟知的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中学课文(语文、历史、政治)中学习过的人物事例、课内外的古代诗文语句、平时积累的一些特殊事例、近几年国内外新闻事件、近几年著名网络事件、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等等,后几类优越于前几类。
搜集材料尽量的多,然后将其一个一个地与原材料进行比较,有较大相似之处的留下,没有共同点的统统排除。
根据论点尤其是分论点的侧重点,把留下的材料一一分配到各个段落,注明写作时的详略安排。
5.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包括个例与现象的运用,详例与简例的运用;更包括各种事例的相互搭配,如古与今、中与外、详与略、个案与现象、名人与普通人、正面与反面、自然与人类等。
比喻论证。运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各种现象来比喻人生、社会、生活等;比喻论证一定要注意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并与中心论点一致。
引用论证。自己千辛万苦不如名家片言只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民谚俗语,不仅论证有力,语言也增色许多。
对比论证。有比较才有鉴别,好的对比能让人一目了然,能然中心更加突出。注意的是对比一定要有对比的点,此点得符合论点要求。
6.论据分析方法
论据分析是将论据与论点有机融合的必需过程,缺乏有效的论据分析,文章势必显得浅薄(不深刻),论证显得机械(不严谨),结构显得太刻板(不灵活)。
论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效果分析法、层进分析法、剥皮分析法等。
无论运用那一种分析法,都要切中要点,指向中心。
无论运用那一种分析法,都要有理有据,切忌胡扯。
议论作文提纲格式范文
【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1】
标题:…………………………
中心论点:……………………
结构:(整体为_式,主体为_式)
分论点1:…………(事例1、2、3)
分论点2:…………(事例1、2、3)
分论点3:…………(事例1、2、3)
论证方法:………(方法1、2、3)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层(引论) :用什么方法引出什么中心论点。
第二层(本论) :分几个方面论证。各方面都分别写清楚:主要论证什么,用什么论证方法、什么事例、用什么方法分析事例、引用什么诗文语句等。
第三层(结论) :用什么方法归纳全文,如何点题。
【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2】
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
分论点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与4正反对比。
列作文提纲的技巧
1.巧列小标题
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小标题。例如《班有三宝》这篇文章,就用了“一宝——亲切妈妈型”;“二宝——西洋潮流型”;“三宝——温文尔雅型”。
这种结构的作文思路一目了然,简单易学,尤其适合于作文基础中下层的学生。
篇2
一、摘要写作
论文摘要的主要作用是对整篇论一个概括,从而让读者对整篇论文有一个大概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摘要通常必须简单的描述论文的主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主要研究发现、研究的结论和所带来的启示。一般来说,中文摘要的字数在500个汉字左右,英文摘要在250-300个单次左右就可以了。
虽然摘要出现在正文的前面,但一般的情况是:写完论文主题部分后才写摘要,因为只有全文写完了,作者才真正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整篇论文的概括。根据黄国文、葛达西、张美芳(2006)的观点,论文的摘要应该包括下面这些内容:(1)研究的主题、范围;(2)研究的背景;(3)研究的目的;(4)研究的方法(研究是怎样进行的);(5)有哪些主要研究发现或观点;(6)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根据所摘论文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摘要大致可分为三类: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是对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作简明扼要的介绍,字数大约在100~200字。报道性摘要报道性摘要是对原文内容的浓缩。这是一种概述论文主要论点、重要发现和创新内容,包含论文重要数据等主要信息的摘要。字数可在300~400字左右。报道性摘要属于资料性摘要,适用于一般主题较单一的论文,要求作者述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及得出的结论等主要信息。字数一般在150~250字。
学术论文摘要虽说字数很少,但是内容却高度浓缩,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对待。首先必须对全文主题进行高度的概括、浓缩,以最简炼的笔法、对选题反复推敲,用最少的文字去表达达尽可能多的意思。然后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中心思想,既不能写成“前言”式的内容,不能写成“结论”式的简单重复,应是对全文核心内容的高度归纳与概括,缩而成论文正文之前的独立单元。最后,摘要一般不以第一人称表述,最好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表述方法,求客观、真实。
二、摘要翻译
英语文章的特点是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摘要更是如此。因此,英文摘要在语言上应该简明易懂,直截了当;表达要客观准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体要朴实自然;长度要适宜,通常不超过250个词。在原则上,英文摘要需要由原论文的作者提供,但是许多作者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科研人员尚难以使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委托他人将自己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文。针对这种情况,译者首先应该详细了解原文的内容,弄清楚原文中专业术语和词汇的含义,通过上下文,梳理出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正确理解中文摘要的内容;其次,根据英语的行文习惯和词语搭配的用法,合理安排句子结构,正确选择用词,尽可能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最后,对照原文仔细检查。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特别注意专有名词的翻译,如外国人名或已被公认的中国人名的拼写,外国地名的拼写,文章或书籍名称的翻译,专业术语的翻译等等。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去翻译,而应该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或查找资料找到这些词语正确的英文表述。英文摘要常常使用被动语态,这样可以避免主观色彩太浓,给人以强加的印象;但是有时为了突出所表达的内容,主动语态可以更加直接有力;时态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主语使用单数第三人称(也有的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摘要翻译的例子:
原文:
生态成本构成与作用研究
摘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创建优良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本文综述了我国生态与环境现状,简述了国家、政府部门针对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发展理念、政策和措施。本文重点阐述了生态成本的基本内涵、构成,分析了生态成本用于产品成本合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针对我国有关生态成本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生态成本;构成
译文一:
AStudyoftheCompositionandFunctionofEcologicalCost
Abstract:Theenvironmentisanelementaryconditionforpeopletosurvivein.Soprotectingourenvironment,creatinganexcellentenvironmentandbuildingabeautifulChinaisthedutyandmissionconferredonusbyhistory.ThispapersummarizesthecurrentsituationofecologyandenvironmentinChina,andbrieflyintroducesdevelopmentconcepts,policiesandmeasuresabouttheecologicalenvironment,Whichputforwardbythestateandgovernmentdepartments.Besides,thispapermainlyillustratesthebasicconnotation,composition,andanalyzesthesignificanceandfunctionofecologicalcostforcost-effectiveproduct.Anditanalyzestheurgentproblemsthatneedtobesolvedinviewof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ofecologicalcostinChina.
Keywords:environment;ecologycost;composition
译文二:
AStudyontheCompositionandFunctionofEcologicalCost
Abstract:Itisourhistoricresponsibilitytoprotecttheenvironmentonwhichwelive,andcreateanexcellentenvironment.ThispaperintroducesthecurrentsituationofecologyandenvironmentinChina,andthedevelopmentideas,policiesandmeasuresofChinainaddressingth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s.Itmainlyanalyzesthebasicconnotationandcompositionofecologicalcostanditsfunctionandsignificanceforproductcostaccounting.Itconcludesbypointingouttheurgentproblemsthatneedtobesolvedin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ofecologicalcostinChina.
Keywords:environment;ecologicalcost;composition
从整体看就可以看出来,译文二在整体上就比译文一要整齐和简洁,更符合英文摘要的简短准确的特点。再从具体用词可以看出,译文二的用词更贴切原文,更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用词更加准确。尤其是在专业名词的翻译上更是较为准确。当然在句式的安排上也是更胜一筹。
总结
对于一名MTI学习者来说,正确书写论文摘要和准确翻译论文摘要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当然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相关的问题。所以明白和理解相关书写和翻译原则、规定和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黄国文.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黄国文、葛大西、张美芳.英语学术论文写作[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论文关键词:术语,双语词典,翻译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和知识总量急剧增长。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的层出不穷,导致了新术语的不断涌现,数量与日俱增,且分布极为广泛。大量的现实表明,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科学进步等方面的影响,现代人类社会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作为承载科学知识载体的术语。
探讨科技术语与社会科学术语的异同十分必要,因为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研究领域中产生的思想、概念和术语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而且一种思想或概念术语的不同翻译势必影响接受者的思维方式,甚至会使得该思想、概念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术语翻译得当,可省除许多不必要的误解。所以,我们必须从术语形成的特点出发,找出其自身规律,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统一规范。
2. 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的产生的不同背景
为了表达明确,在双语词典中很有必要区分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下面将从概念和背景两方面对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进行区分。
2.1 科技术语产生的背景
一般来说,随着新技术、新事物、科技革命的产生,新概念、新思想得以形成,术语得以产生。术语的一个较为常见的构成方式是将代表若干个简单概念的单词聚集在一起,使其组合成一个表示该复杂概念的新术语,如space + ship =spaceship; hyper + text =hypertext 等。另一常见的方法则恰好与上一方法相反,即将一长串表达复杂概念的单词组合依照英语构词法的规则予以简化。如“首字母缩略法”: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 简化为GPR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化为CDMA 等;又如“首字母拼写法”:Wireless ApplicationProtocol 被简化为WAP,Network InformationCenter 简化为NIC 等;还有“合成法”:teleprinter + exchange 简化为telex,information + economics 简化为infonomics 等。一般说来,科技术语的生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2.2 社会科学术语产生的背景
社会科学方面的术语词汇随社会的发展而丰富。社会科学方面的术语构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普通词语专业化或术语化。普通词语一旦带有专业色彩,就具有严格的定义界限。如“dumping”源于“dump”,其本意为“倒垃圾”,在商业领域被引申为“倾销”。二是创造新词毕业论文怎么写,如“手机”“网民”“扶贫”“融资”“年薪”“听证会”等。三是借用或引进外来词语。外来词又分为外部借入和内部借入两种。外部借入的术语是指从外语中翻译而来的词语。如汉语政治术语“民主”“议会”“资产阶级”等都是外来语。内部借入既可指同种语言中普通词语术语化,也可指同种语言中吸收方言词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东、香港等地经济发展迅猛,粤语方言伴随着经济浪潮大量进入普通话。普通话吸收的港台语有:传媒、斥资、个案、转型、廉政、构想、认同、按揭、整合、互动、瓶颈、峰会等。其中吸收的不少词语在普通话中已经有了同义表达的词语。另外,部分词由于语言归化的原因,其能指和所指有所改变。但也尽最大可能地保留了源语的基本特征:如“音借法”:radar 译为“雷达”,EININO 译为“厄尔尼诺”等;又如“形借法”:CEO 译为“首席执行官”,WTO 译为“世界贸易组织”等。
3. 双语词典的特征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双语词典的需求也随之升涨,编纂事业也相应地蓬勃发展。直到目前,双语词典的研究已成为词典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基本理论构架业已确立,各分支的探讨和实验也方兴未艾。
双语词典中,源语言和目的语经常相互补充,前者往往通过诸如语法、词源、参照、插图等进一步的辅助信息对后者的对等词提供补充说明论文格式。这种基本呈现方式和辅助说明的结合帮助词典用户理解源语言词条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双语词典中,,词典编纂者往往会采用源语言的这些辅助信息来更有效、更高效地解释词的意义。
由于双语词典的独特语言特征,词条的翻译往往和例证独立开来。词条的翻译被看作是“语言”,而非言语,因此遵循词义上、风格上、语用信息上、语法上的多层面对等原则。首先,汉语上不同词类的同形异义词可以被看作是同义词,放在最常使用的词类当中,必要时,可辅以其它词类的例证说明。其次,功能词应标有词类标注加以解释,同时附上解释性的或意译型的对等词。
相对于语文双语词典来说,非语文双语词典提供的语言学信息远远少于语文双语词典。翻译百科词和专科词目的原则是力求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译名统一。而翻译的方法则多种多样,例如: 意译法、音译法、音兼意译法、词索义分析译法、音双关译法等[1]。翻译时切忌胶柱鼓瑟,编者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或整合各种翻译手段,以保证译名既真实反映源语含义,又易于理解和运用。另外,根据双语词典翻译中的特殊性,在翻译术语时,应做到:不同领域之间、语词专家与学科专家之间必须紧密协作; 对于约定俗成及旧时译名问题不能简单操作,要视具体情况处理; 不能统一的“一物多名”需保留几种译名,必要时还应附以简略说明[2]。
4. 双语词典中术语的翻译
双语词典的核心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应的对等语[3]。需要承认的是,有严复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样使用于双语词典的翻译研究。不过,这一原则太广义而难以应用于双语词典中的无数实际例子。鉴于此,本文从双语词典的视角对术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一种尝试性的研究。
黄建华等在《双语词典学导论》中归纳了双语词典的十种基本释义方式[4]: (一)等值对译法—提供语义内涵完全相等的目的语词,如:supermarket---“超级市场”;(二)对应选择法---列举各种对应变体,如: “cut-”---切,割; 斩,截; 削,剪(发);(三)译注法---译义加注释,如: Oxford shoes---牛津鞋 (一种足背系带的浅口便鞋);(四)译音法---直接音借外来词,如: copy---拷贝;(五)音义兼译法---音义自然结合,如:tittup---踢踏舞; (六)译形法---保留源语中的字母或相似字形,如: X-ray:---X射线;T-square---门-字尺; (七)同义对释法---常用中性词释有语体色彩的词,用标准语词释方言词,用现代词释古旧词,如: phono---[口], phonograph(留声机); (八)替换法---用肯定式释否定式,反之亦然,如: 倒霉---unlucky; staunch---不漏水的毕业论文怎么写,不漏气的;(九)构词释义法---说明构词法,介绍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 taken---take的过去分词; (十)描述法---当目的语中没有对应词时以描述法揭示词义,如: 何尝---used in rhetorical questions or statements toemphasize negation。
双语词典中的术语翻译除了提供词条的对等之外,还要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译名要统一[5]。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词不断涌现,原有的语词语义范围不断扩大,双语词典编纂者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地译出那些专业性强、词义固定、构成复杂、形式多样的专科及专名术语,编纂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双语语言功底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结合以上的翻译方法和术语的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术语的翻译方法。双语词典中的术语翻译最好遵循以下释义的原则:
1)意译法
意译法是与直译并列的主要译法之一。译文内容一致而形式不同谓之意译[6]。意译法既是翻译语文双语词典词典的主要手段也是翻译非语文双语词典的重要方式,翻译时必须透彻理解源语中该词的命名理据,力求译词名副其实,揭示其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7]。如:beeppager---呼机;terminal---终端
2)音译法
在翻译一些外来事物的词汇时,或因目的语中无对等词汇,或因译者对所译对象尚不能完全把握,或因读者对这些新事物颇感陌生,人们往往采取音译法将其译出。如:加油!--- Jiao You!音译法是国际上翻译术语的一种潮流,已有利于术语运用在国际上的统一、有利于国际交流和人类知识的共享。
3)音兼意译法
这种音、意义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采用一半是音译,一半是意译的方式,如:topology---拓扑学;motorboat---摩托艇。另外,还可以采用在音译完词条后加一些补充说明的所属词汇后缀,如:neon---霓虹灯。
4)谐音双关译法
在翻译中利用“谐音双关”修辞格,可以在读音上保留与源语相近的读音,但在词义上不拘泥于源语语义,而是不脱离一定范畴的创造性词义。实际上,很多术语词都来自于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休克---shock;威士忌---whisky;逻辑---logic。其中有些术语词由于使用的广泛性,已经没有了异族语的影子,成了本族语的一部分。
5. 结语
双语词典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工具。词典编纂者理应关注科学技术术语的翻译问题。尽管术语只占双语词典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决不能忽视。笔者在此希望以上这些术语的翻译方法能对双语词典编纂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2]张锦文.英汉术语翻译与双语词典编纂问题[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2年第4期.
[3]Zgusta,L. Manualof Lexicography[M]. Academic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zechoslovak,Academy ofSciences. 1971.
[4]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138-145
[5]马秉义.词典翻译原则探讨[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54-57
[6]方梦之.科技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8年.
[7]刘宓庆.译学大辞典[M]. 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999.311?316.
篇4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要点并写一些议论文呢?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我初步探索出了以下议论文教学程序:
一、排除议论文起始教学中的障碍
万事开头难,议论文的起始教学也是如此,引导得好,学生学习议论文就有兴趣有动力,在阅读和写作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终生受益。现在的初中生到高中毕业仍写不出像样的议论文,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没有抓好议论文的起始教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起始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障碍主要有:A情绪抵触造成的心理障碍。学生往往对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文体感兴趣,而对议论文就觉得枯燥乏味,加上教师一开始讲解就是论点论据地全方位抽象解剖。因此学生一接触议论文就有一定的心理障碍;B惯性思维形式的思维障碍。议论文的生动形象性不及及记叙文强,学生易受记叙文等文体特点影响,写出来的文章论据与论点不符;C积累缺陷带来的知识障碍,诸如缺乏感性认识,议论常识,缺乏可供议论的材料等都会给学生学习和写作议论性文体带来很大的心理障碍。
要排除障碍,在起始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一些议论常识外,不妨把目光放远一点,多渠道、多样化有序地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并养成摘记、整理的习惯。议论文包容性大,要求阅读和写作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因此多读,多积累才能见多识广,写作才能得心应手。
2、熟读乃至背诵一些典范的议论文。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灵活方式,让学生背诵《谈骨气》、《从三到万》、《想和做》等结构易掌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让他们头脑中有一些议论文的框架。有新知识出现时,则以旧引新,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总之排除障碍,议论文教学的良好开端就实现有望了。
二、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议论文
议论文教学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后,教师就得想法让学生如何有效地阅读学习议论文,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阅读议论文的一些简单方法:(一)储存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只有学生头脑中有一定的议论文知识,才能准确地辨识议论文的三要素及明白议论的表达方式。具体做法是供给学生一些记叙和议论的语段材料,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区别,从而获得一些议论文的感性认识,头脑中有了一些“议论”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反复阅读所给文章,看其议论的话题及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二)把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思路。知道了观点,就得想一想,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怎样的方法,循着怎样的思路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当学生对论据的概念已把握的情况下,便能迅速地辨认论据类型,相应地论证方法也就一目了然了。(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其实议论文语言与其它文体不同之处就是语言的严密性和论辩性,作者所诉的问题能否经得起推敲,关键是语言的严密性,这也是议论文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标志之一。
三、有层次地训练学生写议论文
学以致用,学生阅读学习了议论文的基础上,写作议论文就较为容易了。教师应根据学习的重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写作一些浅显的议论文。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简单的程序:
1、分清重点、逐个训练。其实初中语文第四册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可以根据侧重点的不同,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体现训练的针对性。
2、精心设计、耐心指导。
审题指导是关键。根据标题里的一些显著字眼,采用标志法、分析法、比较法等抓住议论的要害之处,使议论能够紧扣题目深化开去。
3、反复揣摩、巧设题目。议论文特别是给材料作文,拟一个好的标题能为文章画龙点睛,增添不少色彩,从而诱人阅读。大致说来议论文拟题有以下要求:准确、鲜明、简洁、形象、别致、整齐。(这里不再赘述)
4、方法多样、训练议论能力。
课前说名言议名言,抄名言警句,结合生活现象和学生喜好训练作文不失为训练议论能力的好方法。如“有钱能使鬼推磨吗”结合时弊写文,学生兴趣浓厚,可写的东西也多。学生对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怀玉公主》特别感兴趣,我就训练他们写人物评论,于是就有了对容嬷嬷扮演者大加称赞的语句“没有丝毫的忸怩、造作、很逼真,怎么下得了手痛打善良可爱的小燕子?”;也有对韵贵人的中肯评价,说她“既可恨又可怜”,评人物显示学生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爱憎。另外将佳作定期成集,在班内传阅,促发大多数人的写作兴趣,这样议论文的写作就不再是一件苦事。
5、最后重视学生作文信息反馈。每次作文突出一个评改重点,在下次作文前作为评讲及指导作文的依据,而且不仅要突出“篇”的优秀之作,也要突出“段、句”的优秀者,意在使大多数同学都有一种作文的成功感。
篇5
【关键词】议论文;文题;结构;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80-02
议论文是一种很理性化的文本,要想使初学议论文写作的高中生走出记叙文写作的感性化、叙述化的“软”阵地,让自己的风格理性化、强劲化起来,首先,他们要有一个强烈、坚定的需要阐述的观点,有不说不快的阐述欲望和胸有成竹的阐述理由,使思想无坚不摧;其次,写作时注意一些方法,作文风格便会“硬”起来。“软”和“硬”是相对而言的。初写议论文者,也许只感知于棉花是“软”的,钢铁是“硬”的具体事物上;也许只意会于柳永、李清照的词是“软”的,辛弃疾、苏轼的词是“硬”的层面上;但没法建构于议论文的写作中。我们不妨用对比的方法让初学者感知议论文的“硬”和记叙文、抒情散文的“软”。
下面,笔者从3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文题要硬朗
比如,以“父爱”“母爱”为话题作文,记叙文拟题可以是“我的爸爸”“背影(朱自清)”“我与地坛(史铁生)”,抒情散文可拟为“一件毛衣”“生命的念想”“父爱如山”“母爱如荷”等。但议论文的文题就不能像记叙文那样注重介绍、讲述某个人、某件事,也不能像抒情散文那样情意悠远,勾起读者无限酸甜苦辣的回忆,最终忘失自己,与作者同悲共喜。议论文的文题有时是阐述作者的某个研究成果,如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乍一闻,就知绝不是讲述这两代人的具体故事,也不是抒发这两代人之间的动人情感,它显得更严肃、更郑重、更冷峻,让人觉得更应该正襟危坐,更得用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维来阅读,否则,理不顺。议论文的文题大多用来直述自己的观点(这适宜初学者),仍以这个话题为例,学生们可以拟为“父爱(母爱),不可忽略”,“父爱(母爱),难道能被替代吗?”
通过对比,学生就会感知到议论文的拟题要祛除描述化、形象化的特点,尽显观点,不藏不掖,不过也可以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手法,如用问句的形式,强调意味更浓烈。
对于初学议论写作的学生来说,拟定的文题愈硬朗,语气愈强烈、愈强硬,写作时方向感就愈强,写作指向就愈明确,行文思路就愈明晰。题好一半文,所以,拟一个“硬”的文题对初写议论文者至关重要。
二、结构要硬实
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记叙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顺承式、并列式。抒情散文因“神聚形散”,即“材料和内容”散,所以一般中间部分似零碎,往往用一条或几条线索串起,“一线串珠”是它的常用形式。
议论文是需要自圆其说,通过自己的阐发引来更多“同盟军”的文体,所以它的结构较前两种文体更严谨。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宜驾驭的结构模式是总分总式、并列式,每个论证的小层次都有紧扣中心论点的议论句,这样结构会显得更清晰,更一目了然。如韩愈的《师说》,先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中间两段以对比手法来分析不重师、耻学于师的后果和从师的必要性,最后总结全文,这就是总分总式。这里重点说说并列式结构,因为这种结构形式呈现在初学者的习作中,就会摒弃初学者常易犯的结构混乱、观点不明、气势不足的“软骨病”,而呈现一种结构鲜明、观点逼人、气势凌人的霸气、硬汉形象,从而倍受青睐。
并列式结构就是在总分总式的“分”部分,即分析问题(本论)部分,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者选取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围绕中心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的结构方式。如一学生写作《天才的背后》,从“是什么”的角度,列举了“天才的背后是勤奋”“天才的背后是隐忍”“天才的背后是善思”这3个分论点。另一学生写作《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从“为什么”的角度列举这样3个分论点:“放下过去,能更冷静地总结过去”“放下过去,能更清醒地认清自己”“放下过去,能更理智地开启征途”。还有一学生写作《幸福的来源》,3个分论点从“怎么样”的角度来列举,分别是“幸福需要肢体勤一点”“幸福需要眼界低一点”“幸福需要心胸宽一点”。
综上所述,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句式尽量工整,最好用三到四个,分论点之间不能交叉,几个分论点都要紧扣中心论点设置,不得含糊。只有结构立起来了,整篇文章才不会呈现出摇摇欲坠的疲软之势,才是个堂堂正正的“硬汉”形象。
三、语言要硬健
整篇文章的风格主要承载于文章的语言上。连贯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注重渲染,善于煽情是抒情散文语言的要求;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忌空洞、唆,忌感彩不定、左右摇摆。笔者认为,议论文语言区别于记叙文、抒情散文的语言,最本质的特点是有气势。怎样褪去学生从记叙文写作中携来的叙述化之风,怎样让学生抹去他们大多青睐的抒情文中的朦胧色彩,争现说话理直气壮、有理有据、观点鲜明、气势磅礴的风格,笔者曾尝试过的方法是举行辩论赛。辩论,无处不在,大到国际社会间铿锵有力的论坛,小到民间市井中一分一厘的争议,存在之广,应用之多,无须赘言。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它的普遍性、重要性,可激发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其中。
在引导学生初写议论文时,笔者就曾多次组织过学生开展辩论赛,话题、形式、规模各一。第一次,辩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形式:全员参与,两人一组,同桌(两人一组)之间各为正反方,直接口述观点和理由,发言时间不定,谁列举的论据多,谁就胜出。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经常议论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能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不用笔记下来整理,直接口述,能培养他们的快速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以论据多取胜,让他们明白“事实胜于雄辩”,任何观点一定要有佐证,不可信口胡诌。
第二次,辩题是“我们是否长大了”,形式:15周岁以上(包括15周岁)的为正方,15周岁以下的为反方。所有学生都是辩手,以陈述自己观点为主,如有反驳对方观点为上。直接口述,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2分钟。按年龄把全班划分为两个团队,形成一定规模的对立局面,且有时间限制,可以让辩论气氛更紧张,学生思维随之会更严谨。是否取胜不再以论据多寡为标准,而是以是否有“反驳”环节来衡量,可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分析能力,渐增他们的思辨能力。接下来便安排学生利用放月假的时间,回家在网上观看“大学生辩论赛”,并抄录其中一次辩论赛中的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句,上学后学生间互相交流。
为什么不把欣赏大学生辩论赛放在第一次,而是放在学生有了两次不正规的辩论赛之后呢?这样可以消弭学生的视之高深而生畏惧之感,反而可激发学生视之高雅而欲显绅士、博学之心,增强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增强他们写作议论文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开始进行议论文的片断写作,笔者仍只是给出一个辩题,学生可自由选择正方、反方,要求用笔写下来,300字左右。逐步让他们的思维有条理。以后便开始组织学生写作800字左右的议论文。经过几次不成型的辩论赛之后,学生们议论的语言简洁、准确,一环扣一环,很紧凑,并且学生们大多善用追问的语句,语气强烈,气势逼人,全然没有了记叙文中娓娓道来的慢节奏,也没有了抒情散文中空灵飘逸的柔风骨。学生议论文中的语言严谨、有气势了,整体面貌就刚毅、硬健了。
当然,议论文并不都是“刚硬”的,但对于初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硬”文能让他们更有力、更快速地迈进“议论”之门。
参考文献:
篇6
“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四年级作文未来的笔”“经常听见有学生抱怨说作文难。因为作文是一项日积月累的工作,是硬功夫,不是能靠走捷径就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文学底蕴的差距的确是没有办法在短时期内弥补的,但是,若用心思考,底蕴差的学生一样可以用技巧来弥补才华的不足。故而,要说作文简单,还真简单。”文越教育高级语文教师刘森介绍说。那么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四年级作文未来的笔"作文方法:
首先从体裁上看,高中作文主要是议论文和记叙文两大类,这两大类中又尤以议论文为主,记叙文是为那些“天才”和“庸才”两个极端准备的。好的可以达到满分,差的也就仅仅是20左右分。所以针对大多数既非“天才”也非“庸才”的学生,议论文就成为最主要拿分体裁。奉劝那些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要抓好议论文。
其次,写好议论文可按板块模式操作。议论文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提出中心论点,一定要鲜明、清晰,一定要达到劈面就可映入眼帘的效果。第二板块是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这个板块是文章的主体。一般来说,可以细致的分成三个自然段,逐条阐述中心论点,或用并列式或用递进式或用假设式等等。第三板块就是总结部分,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用总结性的话语结束全篇。当然,这决不是说,所有议论文都要这样写,这里仅仅说的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写作模板。总的来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大部分。
再次,如何填充内容。简单说几个要点:一是修辞。一定要多用修辞,哪怕用一点最简单的修辞,也比干巴巴的论述要好看得多。二是引用。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想引经据典就必须下大力气背诵。三是书写。不要小看书写,它就像人的外貌一样,直接决定着判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当然,除了这三点以外,还有诸如作文的立意、语言、拟题、题记等方面都有技巧可为,篇幅所限不多陈述。
最后,就是习惯。习惯不仅决定人的性格,甚至决定人的命运。想写好作文,就要多思考、多读书、多练笔。克服懒惰,克服安逸。(
冬天的雨,总是那么的阴冷,似乎还有点小小的毒辣。那雨滴伴随着冷风打在你脸上,有一股针扎般的疼。一场雨后,便要冷一成。搞不好就要你严重发烧39度以上!鼻涕喷嚏一起来,直流三尺。所以,我不喜欢冬天的雨。
可叫其软肋开花并将曾铁打进汤池中去
主人和客人打起来这远远违背了生意的身体也跟着一晃惯性带着他的身体向小马撞去
啊~~地叫了一声小马一个闪身顺势一带辛九的身体辛九马上围着他转了度后立在他的面前辛九这才知道不仅曾铁不敢惹就连他一直没有看在眼里的小马也深藏不露
这时他已经顾不上想太多了因为他的整条手臂发软就像是肩关节脱臼了似的
篇7
(题目《借口》作者:余志云选自《儿童漫画选》)
[画意解说]
《借口》是余志云同志创作的一则故事型漫画,它由四幅图组成:图1上有四个人物,活动在同一间教室里。正中间的是一位正在上课的老师,老师的右边是一名学生,刚刚跑进教室,脸上还淌着汗,背上背着书包,从嘴里喊出两个字“报告!”图案左下角有两名学生,目光都落到这个迟到的学生身上。下面的三幅图都只画了老师和这位迟到的学生。图2中画着老师生气地责问:“怎么搞的,天天迟到,怎么解释?”学生只道出一个字:“我……”图3画着老师指责学生:“又有什么借口?塞车,头痛,坏车,还是坏了闹钟……”图4画着学生面对生气的老师说:“能让我在当中选一个答案吗?”
[多向构思]
写记叙文。应紧扣漫画的内容,遵循记叙文的写作要求,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描写、抒情或议论,把漫画的内容记叙清楚。全文应按顺序,具体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紧扣中心,选择、组织材料,安排好结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把漫画中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完整地记叙下来,而且在必要的地方,还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人物的表情、神态、行为、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为了突出中心,还可以画龙点睛地议论或浓烈地抒情,甚至还可以展开联想,补充一些情节,含蓄地反映现实生活。当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都要以记叙为主,从漫画本身出发:揭示漫画的内涵,给读者多一分认识,多一份联想。
写说明文。必须把漫画所要表达的内容,用最准确、最朴实的语言,真实、清楚地介绍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漫画的内容。图1要解说清楚环境:教室;时间:上课;事件:某学生上课迟到;人物:教师和学生。图2要解说清楚教师的问话内容、神态和心理反应以及学生的反应。图3要解释清楚教师提供的种种“借口”,图4主要介绍学生针对教师提供的种种“借口”,发出无可奈何的疑问,表示反抗,以及教师无以答对的尴尬状态。写故事性很强的漫画说明文,只要把画面的意思解说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就可以了。
写议论文。首先应从漫画提供的材料中,多角度、多侧面提炼观点,从中选一,写成议论文。议论文应着眼于作者主观的理性认识。就这幅漫画而言,我们可以从“借口”这一角度,确定论点,选择论据,进行论证;还可以从“借口”中跳出,换几个角度议论。这种漫画,议论角度,伸缩性很强,只要不脱离漫画内容,可以多角度立意,深刻揭示漫画的内涵。另外,还要注意议论文语言的缜密、准确,突出理性和作者的主观认识的阐发,给人一种哲理性的启发和教育。
[教师范文]
迟到
“这些天,为了突击堆积如山的作业,一写就到半夜十二点。早晨总是起得很晚,今天难免又要迟到了。”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从床上挣扎着爬起来,着急忙慌地穿好衣服,顾不上吃早饭,拎着书包就往学校飞跑。
当我赶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早就上课了。我“嗖”地溜进校门,直往教室里跑。来到教室门口,我想也没有多想,一头冲了进去。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我这一突然的举动,把大家吓了一跳,同学们的目光“唰”地落在我身上。老师的表情也一下子变了,瞪着眼睛,直盯着我。我感到周围的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教室里一片宁静。老师瞪着被气红的眼睛,冲着我声嘶力竭地吼道:“怎么搞的,天天迟到,这次你又怎么解释?”我发觉这一次老师真的动了气。前几次迟到,老师脸上表情虽然也不好看,但都没有今天这么厉害,脸拉得很长,充满怒气。我习惯地挠挠头,嘴里很不自然地只挤出一个字:“我……”
“今天你又有什么借口?塞车,懒床,吃饭晚了,我已经不只一次警告你了,怎么就是不听呢?你有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他这边训着,那边额头也见汗了,脸涨得通红。
我站在一边,低着头,完全成了一哑巴,一动也不动。也不知是怎么搞的,全身的毛孔一时间活跃了起来,汗水不停地从里面涌出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几次想鼓足勇气,把迟到的原因解释一下,想对老师说:“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一写就是半夜,早晨哪能起得来呀!”但转念一想,如果真的对老师这样说,那老师非得给我剥一层皮不可,说不定把我撵出教室。我反复思量了一会,只好用试探的语气,怯怯地问:“老师,能让我在当中选一个答案吗?”
尽管我是用商量的口吻,极小心,极谨慎地询问老师,老师听后,好像是受了极大的侮辱似的,更加严厉地喊道:“你还敢这样戏弄老师,还敢说你的借口,走,跟我到办公室去!”
我呆呆地望着气得发疯的老师,又环视一下静待上课的同学们,深深地感到愧疚和无奈。都是自己的迟到,惹得老师动了这么大的肝火,又使同学们白白浪费掉一节课的宝贵时间。但这又能全怪我吗!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老师一边恶狠狠地催促,边拎着我,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篇8
【关键词】高考作文 命题特点 评分细则 强化训练
每年高考过后,第一时间备受关注的是作文。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无论是身边的学生,还是老师,议论纷纷的还是作文。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人批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不作为,或者“不肯有作为”,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语文教师谁不想把学生的作文教好?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有作为,怎样进行有针对的训练?应试作文和常规作文存在较大的差距。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我的看法是:深入研究高考作文命制特点,准确把握应试作文评分细则,强化应试作文训练。
一、深入研究高考作文命制特点
我们如果研究一下2010年高考18道作文题对文体的要求会发现,有的省市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比如湖南卷、江西卷;有的明确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比如山东卷。这是为什么呢?从1999年话题作文出现,到2004年话题作文达到全盛,话题作文在给了考生无限的写作发挥空间的同时,由于在文体方面都是“自选文体”,没有任何限制,结果出现了许多“四不像”作文,这该是话题作文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议论纷纷。如果限制文体,那么就限制了考生的发挥,那又该怎么办?于是有了山东卷的文体特征鲜明,有了湖南卷、江西卷的两种文体任选一种。
对文体的要求,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一些作文题允许考生写这写那,但是就是不许考生写诗歌。如天津卷、重庆卷、北京卷、安徽卷、上海卷、浙江卷、江苏卷、山东卷,共8套试卷不允许写诗歌。18套试卷中有一半要求诗歌除外,如果写成了诗歌体裁,判分20分以下。
2010年高考18套作文中,新材料作文题有10套,它们是全国1卷、全国2卷、海南宁夏卷、福建卷、四川卷、辽宁卷、湖北卷、安徽卷、上海卷、山东卷;新命题作文7道,这就是湖南卷、广东卷、江苏卷、重庆卷、江西卷、北京卷、浙江卷;话题作文1道,天津卷。
这里需要说一说新命题作文。新命题作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标题+要求型,二是材料+标题+要求型。重庆卷(以“难题”为题)、湖南卷(以“早”为题)属于前者类型,2010年江苏卷属于后者类型。在材料+标题+要求型题目中,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材料。因为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标题,认真阅读思考所给材料,便能顺利打开思路。2010年南京市期初考试出了两道作文题:第一道作文是标题+要求的命题作文,第二道作文是新材料作文,没有采用08.09.10年江苏三年未变的材料+命题+要求的作文模式。
二、准确把握应试作文评分细则
准确把握评分细则,对我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写作文,大有裨益。201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的基本原则是:作文须坚持立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对那些紧扣文题、概念准确、判断恰当、论证严密、富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赋分时尽量打高分。淘汰切入分的做法,采用分类打分形式:一类卷原则上63分以上:二类卷原则上56~62分;三类卷原则上42―55分:四类卷原则上28~41分;五类卷原则上27分以下。五类卷对应的审题、立意方面的要求应为:一类卷切题,二类卷符合题意,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四类卷偏题,五类卷严重偏题。对于内容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详细注明。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做到言之有物,内容便是充实的。记叙文叙述具体,描写到家,表现手法多样,突出表现中心思想,你能说内容不充实吗?议论文论述充分,论据丰富,论证方法灵活,有力论证中心论点,你能说内容不充实吗?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所谓规范,是指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没有病句;所谓准确,要求语言表达恰如其分,能切合原意;所谓语言连贯,指句子之间语意贯通,顺序合理,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至于文体要求,如果让你写记叙文,就要以记叙为主,就得有六要素,就应展开合理的描述,写出的文章像记叙文的样子。如果让你写议论文,就要以议论为主,就得有三要素,就应进行理性的论述,写出的文章像议论文的样子。
三、强化应试作文训练
强化作文教学,突出作文训练,是高三应考复习的重中之重。建议结合专题复习进度,单独拟定作文复习计划。根据每单元的写作要求,从“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语言”等方面进行有重点、序列化的作文训练。重在指导学生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60分钟),用800字左右的文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题旨的独特理解。在写作之前,可以做适当的指导,在认真批改之后,更重要的是做好讲评。
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效地训练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提升作文水平。比如:
1.积累材料法。
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渠道,获取新颖的写作素材:可以是名人故事,可以是新闻报道,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俗语谚语。起初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然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和回忆。积累的素材应以小故事为主,多义性的小故事最妙。写作时要想一想自己积累的材料有哪些可以入围写作范畴。
2.语言训练法。
每周确定一个话题,每堂课课前3分钟,要求学生写好提纲或文稿,有准备地进行口头表达。也可以复述自己积累的材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佳作欣赏法。
结合作文讲评课,把同题作文中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请习作者朗读,师生共同点评,评一评有哪些优点,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借鉴,以此拓宽写作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4.分层目标法。
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按照下等、中等、上等制定入格标准和精作标准,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确定不同学生的写作目标,学生只要按照这等要求写作文,就是好作文。
5.提纲训练法。
目的是增加训练的密度,节约训练的时间。围绕题目,只拟提纲,打好作文草稿,沉着为文。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同时,在写作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课文“面”的处理艺术
“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与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导。理解和把握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小说和戏剧的“面”就是作品的情节。情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历史,只有先理解情节,才能理解人物。处理这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理解情节,欣赏情节,概括情节,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情节熟悉了,才能为后面“点”的赏析打好基础。例如教学《陈奂生上城》一文时,先要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情节,感受陈奂生上城的行路和心路历程:
从乡下进城(悠然)―自卑;
在车站生病(突然)―惶惑;
到宾馆住下(偶然)―懊恼;
由城里回村(飘然)― 神气。只有熟悉了这些内容后,“点”的教学才有可能。
散文讲究形散神聚,理清散文的思路,就是要弄清散文“形”的变化。如教学《故都的秋》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五幅“秋景图”: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教议论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议论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灯下漫笔(节选)》的议论结构:我们变成奴隶后万分喜欢(是什么)――中国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能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两个循环时代(为什么)――我们要创造第三样时代(怎么样)。
课文“点”的处理艺术
课文的“点”是指根据课文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要点,教学难点是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教学障碍,教学基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也简称“双基点”,新课标为“知识和能力”)。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就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应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名结合,相辅相成。
小说、戏剧的“点”是作品中突出地表现人物性格的精彩语段。处理教材时,教师就要紧扣这些语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如教学《陈奂生上城》时,在弄懂了基本情节后,应以陈奂生住宾馆的细节描写为“点”来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陈奂生“交五元房钱”前后的心理和动作描写的对比赏析,来把握陈奂生善良质朴而自私狭隘的性格特点。
散文短小精悍,一般要短文细教。它的取“点”范围较大,一般是文章的形神聚合处,基点凸现处,难点突出处。这些“点”不像小说、戏剧你那样相对集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发现他们。不同的教师会取“点”不同,这就反映出教学能力的差别。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文章主要的“点”应在描写荷塘与月色的三个短落(4―6)中确定。这里的讲点很多:比喻的明与暗,比喻的形与神;描写对象,描写角度,描写顺序,描写作用;景与情;炼词炼句;等等。这些理解、分析综合、鉴赏等能力的训练,都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典型“例子”。除了这些主要的“点”之外,课文前面的“文眼”、景物衬托、心理独白和文章后面的“六朝采莲”的联想以及结尾的卒章显志也可作为“点”,因为这些对理解散文的“神’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篇10
然而,作文的复习备考恰恰是师生们感到茫然和困惑的。于是,造成了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的艰难处境――写或不写,教或不教,都成了师生们纠结的根源,吃力不讨好的作文备考几乎成了师生们共同的苦涩心声。
那么,有没有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呢?
所谓有效的作文教学,通俗的理解就是――在上完一堂作文课后,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要有所提升。
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反思我们的作文备考,从中找出提高作文备考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那么,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最大症结在哪里呢?
我以为,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最大症结在于学生单调的阅读体验和单调的生活体验。生活是写作之源,高中生繁重的学业压力,大大的挤压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削减了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必不可少的阅读体验而绝大多数学校封闭式的管理,则更是无情的切断了生活给予学生作文的丰富补给。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形下,怎么可能要求学生写出精彩的作文呢?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作文备考效率,打开学校紧锁的通向生活的大门断然无法想像,但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是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可以争取的唯一生命线。如何守护好阅读这条生命线就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那么,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如何守护好阅读这条生命线呢?
进入高三,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日趋紧张。在高考复习用书、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教师无休止的讲解中,同学们疲于应付。于是,仅有的语文阅读课便首当其冲,让位于其他所谓“更加重要的高考复习”,似乎学“见效慢”的语文就不是在“复习备考”,而让学生“看课外书刊杂志”的阅读课则更被看作是荒废学业、误人子弟。殊不知,这是可怜的傲慢与偏见!
综观各省及浙江近年来的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高考语文已越来越关注现实,心忧天下。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成了语文试题的主流价值观。这也很好的诠释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定义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体现了普通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的变化――它所要招收的学生应该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新时代青年。
无论各地的新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差异,但高考的指挥棒无疑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前进的导引。很难想象,一位只捧着语文高考复习用书,埋头于题海中奋战的,很少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考生能在语文学科的高考中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然而,在忙碌而紧张的复习备考中.要同学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到阅览室看报刊杂志,关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中的语言运用现象,储备作文写作的素材,确实也是分身乏术。
为了减轻同学们的负担,更为了迎接,为学生收集编写一本让学生能够省时省力省心、还能达到高效备考目的的阅读资料,就是教师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那么,如何编写这样的阅读资料呢?
我以为,不妨借助以议论为主,实用性强的申论的形式,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中观点鲜明的文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些精选的议论文章更可以为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起到一种范文的作用,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无形地培养了写作的语感,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优秀有趣的议论文阅读中,找到自己阅读和写作兴趣的激发点,为此,再进一步借助阅览室、网络等途径积累自己独特个性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