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5 18:26:19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1

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3页例题、想一想,第14页“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①熟记5的乘法口诀,学会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②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的用法,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③通过链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1.给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我们都有两棵小树,但是它不长叶子也不开花,可是它能写又能画,天天都在干活,还不说话。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是什么呢?孩子们陷入思考中,他们都在不停地看自己的手,好像若有所悟。

2.小结:我笑着说:“你们猜到了吗?”孩子们说:“是我们的手吧,老师。”我点了点头说:“是的,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不仅能做事,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利用一些他们身边的、所熟知的东西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学生在感知数学之时,还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得生活经验数学化。

(二)构建新知

1.师: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小手,我们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生:5个。师:是的,我们都有5个手指,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就是《5的乘法口诀》。(板书:5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再看一看,我们两只手有多少个手指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你能用你的小手数出15、20、25、30吗?你的手指够用吗?如果不可以,你们怎么办呢?开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小组讨论一下。五分钟以后,让学生交流汇报,说一说他们探讨的结果。(板书:5、10、15、20、25、30)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漂亮的手掌。师: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手是一个五,我们可以说一五是五。为了能记住这道算式,我们可以编一个口诀说:一五得五。一五表示1个5,得五是指积是5。那么,一五得五就是1个5是5。

3.课件出示:两只漂亮的手。师:2个5是10,那么它的乘法口诀是什么呢?谁来编口诀?想一想?设计意图:口诀的推导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在教一五时,教师授予方法,在教二五时,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编。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需要时给予点拨,这样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经验得到了累积,同时,他们也在编口诀时享受到了成功。

(三)熟记口诀

1.带领学生读口诀,让他们试着去找规律,用规律去记忆口诀。师:刚才你们自己编了口诀,真了不起啊!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口诀,好吗?生:好的。(情绪特别激动)

师:同学们,你们能快速地记住这些口诀吗?有什么好方法吗?(让学生自由地背口诀)

2.游戏:师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吧,我说上半句,你们说下半句,好吗?(学生显得特别兴奋)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引导他们去记忆口诀,让他们自己体会相邻口诀间的联系。

(四)深化记忆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还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吗?①你们一定会:看着算式,说出口诀,再根据口诀说算式。②你们一定行:完成书上14页“想想做做2”的变式。③帮老师送信:看着这些算式,你们能快速说出得数吗?④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书上14页“想想做做4、5”。⑤摘桃子,看课件上的桃树。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达到掌握本课知识,并发展他们能力的目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他们经过反复地、多次地、循序渐进地实际运用,更好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课中,有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是最基本的练习,看着口诀说算式。问学生看了这些算式是否能快速地算出得数。让学生通过这个练习,巩固5的乘法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性练习。把解决问题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完成练习。让他们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在练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

(五)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你学会了什么呢?你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吗?你们可以去超市看标价签,买东西吗?可以陪妈妈去买菜,算多少钱吗?

四、教学反思

在上完《5的乘法口诀》以后,我仔细地思考了每一个环节,并对这些环节进行了回顾。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有一些经验,他们记忆不存在障碍,编口诀经过我的引导,他们也能很快就会。为了让教学更加有趣味性,我对这一节内容进行了创新处理。

1.教材情景图的有效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价值的潜在因素,用活教材,活用教材。因此,我没有用书上的情景图,因为划船学生并不是太熟悉。我用了学生最熟悉的自己的小手,让他们知道一个手掌就是指一个五,两个手掌就是两个五,两个五是十。以此类推,一直到五个五,让学生先写出加法算式,然后根据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之后再去编写乘法口诀。这样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掌握新的知识,他们对这样的教学也颇感兴趣,一直在教师的引导下,向新知进发。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养成教育训练点: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进行反思与总结。

教学重点:

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

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具:投影仪

学具:每人准备一套1~9的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⑴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这一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出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你学到了有关乘法的哪些知识?可以和你最要好的同学说一说。

⑵学生自由说。

⑶集体交流

2.整理乘法表

⑴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自己学了很多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乘法口诀。请各小组拿出准备好口算卡片。

⑵引导学生找一找卡片的规律。

⑶小组合作,排好算式。

⑷交流各小组是怎么排的。让学生说一说反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

⑸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该怎么填,然后学生动手把乘法表填完整,最后交流。

3.观察乘法表。

⑴师:同学们填写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张乘法表,看看它有什么规律。观察要有序,大家认为该怎样观察呢?

⑵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⑶小组汇报本组观察得出的规律。

二、总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展示和交流,都感到自己是有进步的。我想大家都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的自豪。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一次有趣的数学课等,同学们都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也为大家感到高兴。

三、作业: 课堂内完成

1.连一连。

68 八九七十二

4个7

92 四七二十八

6个4

74 六八四十八

2个9

89 二九十八

8个9

2.对口令。

九九 三七 二八

二四 五六 七九

3.想一想,算一算。

98+8

59-9

76+7

64-6

38+8

84+4

板书设计:

做个乘法表

连一连。

68 八九七十二

4个7

92 四七二十八

6个4

74 六八四十八

2个9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3

一、 在理解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握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因数是2、3、4……9的顺序分两段编排进行教学的。苏教版把乘法口诀分为三个单元:乘法口诀(一)、口诀求商(一)、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但要看本节课的内容安排,还应该关注整个单元的目标。“乘法口诀(一)”教学1—6的乘法口诀,教材编排结构完全相同: 创设问题情境列表计算结果明确几个几相加列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学习乘法的意义及乘法口诀是这个单元学习的重点。“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是乘法口诀(一)、口诀求商(一)的继续,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重点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学生在学习1—6的乘法口诀时,已借助实物图形,从连加算式引出乘法算式,明确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并通过有关例题的学习,初步懂得了连加和乘法算式之间、乘法算式和口诀之间的关系,以及口诀中每个字所表示的意义。因此,在继续学习7—9的乘法口诀时,不能仅停留在借助实物图形,由连加算式导出乘法算式的口诀,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学习“7的乘法口诀”时,应指导学生学会推理,通过逐一添上相同加数,得到连加算式,再改写成对应的乘法算式,编出口诀。

教材对表内乘法分两部分安排,我们在考虑教学目标的阶段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连续性,例如对于“9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学生能利用前一阶段的学习经验编出乘法口诀,这是一个连续性的目标要求。本节课更应针对“9的乘法口诀”数量多、得数数字相对较大、学生快速熟记较难的特点,在“让学生参与规律探寻的过程中促进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这方面舍得花时间,抓实效。

二、 让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促进乘法口诀编制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一样,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之一。乘法口诀课一般按照“创设情境列算式说意

义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的流程教学,如果每节课都按照这样的流程,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通过乘法口诀(一)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已经积累了编制口诀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中7—9乘法口诀时,要在唤起学生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后,逐步放开,让学生独立编制口诀。

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先通过复习题,回顾编制口诀的一般方法,明确乘法口诀表各句口诀之间是有一定联系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需求,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这样,学生不仅获得探索欲望的满足,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 让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乘法口诀表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小九九”,即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9的乘法口诀有9句。二是“大九九”,即1至9的乘法口诀都是9句,苏教版沿用了传统的“小九九”。乘法口诀表虽然只有45句,但却是完备的,构造简单明了,也具有有序性,沿不同方向观察,呈现有趣的关系和规律。

在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们要启发学生们共同参与制表活动,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并从中感受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发现关系、掌握规律过程中,逐渐形成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整理表格而发现的规律,更多的是偏重于算式之间(尤其是前后左右间)的得数关联。对于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即使不再规律也无大碍。可是对于口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确需要借助一个“拐杖”来突破这个“坎”,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提高熟练程度。

我们在组织学生参与整理全过程并切实感悟表格所蕴含规律的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体验这些规律在帮助其记忆表格或提高口算能力上的作用。否则,发现的规律会成为“鸡肋”,表格记忆会沦为一种额外负担。

例如,一旦记住“三七二十一”,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口算相近的“4×7=(),2×7=(),7×5=(),3×6=(),3×8=()”等算式,并展开“推算”过程的讨论,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后续练习设计中也可以多安排“你知道6×6=36,就可以马上得出()×()=()”这类题型,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表格整理的价值。

四、 在提高练习效益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例题教学后设计的“试一试”“想想做做”和“练习”都独具匠心,教师要仔细揣摩每道题的设计思路,把握本质,让习题成为诱发学生求知欲、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

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的“想想做做”第1题时,应将发现的“积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9”、“积的十位上的数总比另一个因数小1”这些规律跟口诀识记或检验间及时建立起联系等。教材在例题或习题安排上都比较注重从“口诀的积”与“整十数”联系之间去寻求发现规律形成的原因和相关应用价值。如果我们在找出规律后停止深入探讨,没有或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究“比几十少几”就是“比()个10少()”的道理,进而明晰“()个9”和“()个10”之间的紧密联系等这些规律形成的本质,那么就不能使学生对发现的规律“知其所以然”,就不会对口诀的记忆有多大的帮助,也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4

第4单元

第3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整个过程,依托教材提供的情境图,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小组合作有机的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学生对学习5的乘法口诀困难不大,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口诀的来源及意义。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难点是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得出余下的口诀,培养学生谈及知识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能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等活动养成推理、概括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归纳、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白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积极参与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玩“借手”游戏。

师:老师今天想和大家玩一个“借手”的游戏,最多要向4名同学借手,谁想参加?

2.通过“借手”的过程,得出1、2、3、4、5只手各自相对应的手指头根数。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23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1)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思考: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吗?

(3)师: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

2.编制5的乘法口诀。

(1)一个盒子里有5个福娃,表示几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

(2)教师说明: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写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板书:一五得五)

(3)一五得五表示什么?一五表示什么?得五又表示什么呢?

(4)两个盒子里有多少个福娃?是几个5?谁能写出乘法算式?可以编一句什么口诀呢?三幅图?四幅图?五幅图呢?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8分钟)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第53页第“练习十”第1、2、3题。

3.动手操作。

请用5根小棒拼摆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拼摆完成后根据所摆图案编制一首5的乘法口诀的儿歌。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76-P77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和9的乘法口诀。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自经历编制8和9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记住并灵活、正确地运用8和9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准备去购买一些体育用品,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体育用品店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画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那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有:

A:1个足球8元,买8个足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B:我的问题是,1个篮球9元,买9个篮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C:我想知道买8个足球和9个篮球一共要花多少钱?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不少。接下来,老师就看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意图:通过购买体育用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为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利用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1.算一算,填一填。

a.把课本76页的表格补充完整。

师:(出示课件)商店里有些什么球呢?

(出示课件)你想买篮球还是足球?准备买几个?需要多少钱?

b.汇报。(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我想买 个 球,需要 元钱)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你想买篮球还是足球?准备买几个?需要多少钱?”这一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自我决定,自我解决问题,尽情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编制8和9的乘法口诀。a.独立编口诀。

师:你能根据上面表的内容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把编好的口诀写在课本第76页。

b.同桌交换检查。c.全班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编的口诀说一说?

d.读口诀。

师:看到自己编的口诀开心吗?(开心)一起来开心地读一读,好吗?(把新学的口诀多读几遍)

e.引出课题。

师:我们刚才编的是几的乘法口诀?

生:8和9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请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这里,我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编制口诀,使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换检查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果,在读口诀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3.寻找口诀中的规律。a.小组讨论,探索规律。

师:张老师发现二(1)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我们研究研究上面的口诀,你发现它们的得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在4人小组内说一说。

(生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b.全班反馈。

师:老师看到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说得很认真,谁能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说一说?(生汇报时,师鼓励学生:你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学生也可以说发现哪几句口诀是新学的)

4.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的个体特质,决定了他们对乘法口诀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学生参与口诀的形成过程后,我放手让学生找口诀的隐含规律,在探究规律中感悟口诀,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口诀,还能增进对乘法口诀的个性化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三、分层练习,游戏巩固

1.师:既然同学们的表现都这么棒,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8、9的乘法口诀,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先和小伙伴说一说,一会咱们共同来交流。学生观察、交流。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和交流的都非常认真。接下来,哪小朋友先来汇报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学生集体交流8、9的乘法口诀中存在的规律。师:我们班的同学既善于观察,又善于动脑,发现了8、9的乘法口诀中存在的很多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记忆口诀。你认为哪条规律便于记忆,你就采用哪条规律。老师也想交流一下记忆8和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1)记忆8的口诀对口令游戏:男女生互对(先男后女,先女后男)。

1只螃蟹 8条腿

(2)老师把这个方法命名为“手指游戏”记忆法:(教师演示)师生共同用手指游戏记忆法记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和熟记8、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加深了对8、9的乘法口诀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买球,学习了8、9的乘法口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收获。

【教学反思】

内容来自于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明确目标,唤起原有经念,进行有效学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从而自觉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6

1、理解乘法意义是基础。乘法口诀是记住表内乘法结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乘法表是个“宝藏“,能发挥巨大的整体功能。乘法表与乘法口诀都是记忆表内乘法的工具,我们可以试着去灵活运用它,让它成为学生学习得心应手的工具。理解乘法的意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写连加算式,并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加数相同,并由此引到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不断重复表达"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写得几,不断地强化这个数学模式,确保每一个学生理解乘法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运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与乘法口诀的编写,找记忆乘法口诀方法,背诵,默写等加强口诀的印象,利用各种练习强化口诀的应用。如“四五二十”,既可以表示四个五相加得二十,又可以表示五个四相加得二十。我试着先让学生亲历动手操作,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图形,是四个五还是五个四,在发展到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图画来画出它的意思。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经历几个几的过程,从而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

2、 形式多样,熟记乘法口诀。低年级学生的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而机械记忆的时间短暂。我们要试着让学生进行意义记忆,通过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新材料成为知识组成部分,这样容易记住,及时暂时遗忘,也可以用推理的方法唤起记忆。我们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难记的口诀多练,易记的口诀少练,易混淆的口诀对比练。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如多变的填空题,()九四十五,7×()=56,()×()=36,()×636在()里最小能填几?等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或竞赛形式进行练习。如“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等。这样能使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竞争的意识,同时能提高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3、在实际运用中熟记乘法口诀。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不等于计算,也不等于逻辑。数学是一种意识,用数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现代数学,还是一种直接用于生活的技术。”人们常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寻找乘法的应用。让学生搜集材料,编写应用题,解答自编题。这样,不仅可以熟记乘法口诀,感知应用题的结构与数量关系,更重要的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如在1-9的乘法口诀教学结束后,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模拟的情境“小小商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用品,贴上标签,进行模拟小超市。一部分学生当售货员,现场售卖,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乘法口诀,同时还复习了人民币的知识。学生一定会兴致勃勃,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熟悉了乘法口诀并学会了运用。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乘法教学;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74-02

一、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表内乘法是小学阶段乘除法运算的第一个认识循环,它是整个乘除法运算的基础。根据书上的安排,我们进行教学时,发现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就教材本身而言。苏教版教材安排的是“分段教学”的常规教法,将表内乘除法分为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一)(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进行教学。教材编排的特点是打乱表内乘法原来的自然顺序,人为地破坏了表内乘法原来的知识结构,表内乘法教学失去了可以依托的结构支撑,也使学生陷入了被动盲目的状态。根据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表明,教材安排的“分段教学”的常规教法,学生能熟练背诵表内乘除法口诀,并能快速地进行计算,对提高表内乘除法计算教学的质量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对表内乘除法的认识比较浅显:意义不深刻,沟通不深入,方法太单一,缺乏学习知识的方法结构,无法凸现表内乘除法之间蕴含的丰厚的育人价值。

2、就老师而言。看重乘法口诀本身存在的重要作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口诀的熟练记忆和练习形式的多样上,没有从学生真实发展的角度出发挖掘知识本身内在的育人价值,忽视了表内乘法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

3、对学生而言。开学初我们备课组成员对学生学习乘法口诀前的基本情况随机进行了调查,设计了三个简单的问题:(1)你会乘法口诀吗?(2)你是怎么知道的?(3)你会几句?哪几句?说说这个口诀是什么意思?随机调查了二年级的几名学生,学生获得口诀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渠道:①大人教的。②学习了珠心算。③家长提前让孩子去老师那学的。④自己在铅笔盒上、垫板上学到的。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并不陌生,学生象唱山歌一样会背上几句乘法口诀,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综观上面分析的三个方面,作为一线的教师需要进一步反思,需要进一步结合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重新思考可以使学生在哪些方面获得认识的提升?如何根据它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实现学生富有个性的真实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寻找到表内乘法教学的丰厚的育人价值。

二、教材重组,深度挖掘表内乘法教学背后的育人价值。

表内乘法是整个乘法运算的基础,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思考可以使学生在什么方面获得认识的提升,以及如何根据表内乘法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实现学生真实的发展。以往的教材的编写表内乘法时,看重乘法口诀本身在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以及熟练程中的内在需求,忽视了表内乘法教学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我们需要发掘的育人价值有:首先,表内乘法之间具有结构类同的关系关系;其次,表内乘法之间具有相互转换的关系;第三,表内乘法之间具有各种层次关系的内在规律;第四,表内乘法的构成非常有特点,期中凝聚着中国前人的伟大智慧。

基于以上分析,将对整个表内乘法进行结构化重组,因此,我们备课组进行大胆尝试,对教材进行重组,结构教学,实施“长程两段式的教学结构”。其中1的乘法口诀是“教结构”,而2――9的乘法口诀是“用结构”。

活动一:“教结构”,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核心环节:

1、学习怎样编乘法口诀。

出示:1个。问:这是几个几?会列乘法算式吗?

引导:1个1是1,我们就可以编一条乘法口诀:一一得一。

设疑:一一得一表示什么意思呢?

(前两个一表示两个乘数,后面的一表示积。连起来就表示1和1相乘得1,简单地说成一一得一)

师:那再添一个呢?是几个几?会列乘法算式吗?

交流:可以看成是1个2,也可以看成是2个1。

师:结果是多少?可以编出怎样的乘法口诀?

说明:二一得二的缘由。(两句口诀都是正确的,但算的都是相同的乘法算式,所以习惯上我们只背其中的一句,就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的那一句。)

追问: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呢?

再添一个呢?想一想可以表示几个几?可以列出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一句怎样的口诀?能像老师这样记录下来吗?

呈现半成品资源交流:怎样记录思考过程?

(先画图、想意义、列算式、算得数、编口诀)

总结方法: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编出乘法口诀的?

板书:(五个步骤)

放:如果我们不停地添上小棒,是不是还可以继续编出一些口诀呢?能不能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1)继续画,说说是几个几。

(2)想想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3)试着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中间叫停,呈现半成品资源。

交流:编4、5、6的乘法口诀的记录过程。

然后继续记录编7、8、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直接呈现,校对)

追问:写得完吗?用“……”

说明:是可以一直编下去的,但从方便、实用的角度来讲,编到9的乘法口诀就可以了。)

交流:看着这么多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1)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写出两个算式。

(2)两个相关联的算式可以编出同一句口诀。

(3)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算式,有两种表达意义。

追问:为什么1的乘法口诀只有对应的一个算式?

2、比一比,找关系。

看板书:仔细观察这些1的乘法口诀,你发现这些口诀之间有关系吗?有规律吗?你们能找到什么样的关系呢?

横向:1和谁乘,结果就是那个数。(板书:1和任何数相乘,结果还是那个数)

纵向:一个乘数都是1,另一个乘数依次加1,积也依次加1。

揭题:今天研究的就是1的乘法口诀。

活动二:多种计算方法的渗透,注重乘法意义的理解。

师:引导孩子画4个,表示几个几呢?

交流:(1)2+2=4 说明:用加的方法。

(2)1×2+1×2=4 说明:分拆的方法。

师:现在根据这两个算式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二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那如果再添两个呢?表示几个几呢?会列乘法算式吗?会算出结果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交流:加的方法

分拆的方法。

师:可以编出怎样的乘法口诀?那老师不停地添上呢?

记录本上要求:

(1)继续添,说说是几个几。

(2)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呈现学生成果。(所有的算式罗列出来)

活动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策略的选择――灵活拆、有序拆。

1、提出问题:有学生遇到了利用乘法意义分拆的方法可以得到结果,请大家一起来试试分拆4×4这个算式,想一想,你为什么要这么拆(要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有序、不遗漏地尝试把5×4=、6×4两个式子也用分拆的方法做一做

交流:(两种意义的角度都可以拆分)

3、提出问题:剩下的几个式子是否也能这样分拆?

三、教后反思。

1、聚焦核心,对意义的理解更深刻。

学生写出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对新的乘法算式进行分拆,在已知几乘几的基础上,算出得数编出了口诀。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意义的湖区必须扎根于数学活动之中,因此,每句口诀的学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学生自主实现对已有认知重组和关联。

2、注重策略指导,方法的多样性。

在学习1的乘法口诀时,很简单,但在学习2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就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渗透。有加的方法,就是把乘法还原为加法算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进行分析计算。还有分拆的方法,把新知转化为旧的、学过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乘法口诀 教学探索

一、乘法口诀的教学现状

对于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现阶段,教师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就如学生列出8×8=64的算式,老师会问:“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很自然的会根据一些定势回答:“因为八八六十四”,这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八八六十四是新课,学生用新课来解释旧知了。而64的来由应该是学生通过查表,或根据前面的56再增加8得来的。而口诀是我们为了容易记住这个答案而编出的顺口溜。

二、乘法口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知识区别不明确。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某一商品价格“降低到”和“降低了”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在这节课中需不需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进行区分?

2.教学老师在注重生活教育的渗透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和验证,学生的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乘法口诀的教学对策

1.关注学生回答,调控教学思路。 在教案设计中,备课除了备教法,更重要的要备学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以学定教。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家庭教育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也出现层次区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列出7乘9的乘法算式,教师设计的目的是想学生只列乘法算式,不计算结果,列出乘法算式后全班学生独立计算,出现算法的多样化,这个环节回避个别学生用口诀计算。结果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习中算式和得数是一体的,列算式时都回答了得数,这时教师应该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说出得数也没关系,教师不板书得数,对列算式的孩子进行肯定后问学生:你们都能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试一试。而不是教师不断的提醒“只列式,不计算”。

2.关注学生活动,调整教学方式。学生活动是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低段学生更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构建。教师通过关注学生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这节课的活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如学生在编写8的口诀中,在试讲时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在教案中就预设学生出现这一错误的教学环节,但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巡视,发现这节课没有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采用故错法,教师就设计了4×7=28“四七二八”让孩子来评价,提醒学生编口诀是注意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3.关注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我们有时怕学生回答不好问题,怕耽误教学过程,往往就由个别优生以点代面的回答问题,为了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显得课堂高效就采用口头练习的方式。这样,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中下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来得及理请思路,个别优生已经回答出答案和解题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生就会产生思维惰性,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就不思考,等别人的现成答案。这节课教师充分注意这点,在编写口诀,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中,让每个学生都动手算一算,编一编,做一做,再订正。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每个学生动脑。这样有利于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面向全体。

4.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新课标思想。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解答数学问题。在设计填表格找规律,用规律填7个星期是几天,8个星期,9个星期呢?给中下生提供了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计算7的9句口诀的乘法算式。在计算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①连加②用规律计算③拆分、组合法④查表法。在这一环节,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特别是查表法,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查资料,查表是一种能力,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表格,采取什么方法计算较简便呢?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优化就更好。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时寻求简洁方法的思维方向和能力。

5.关注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学习内容的价值。这节课教学“8的乘法口诀”,教师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体会到8的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学习8的乘法口诀的价值,而不是生硬的用8的口诀去套生活中的应用,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割裂。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9

一、说教材: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先出现一组准备题,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再出现例10,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写出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巩固练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学期教学的一个重点,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操作软件,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意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能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在口诀的整理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编口诀和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在1——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上,自主探索,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熟记口诀。

同时,又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受其表达能力的限制,将其探索发现的知识抽象出来,概括形成口诀形式这一过程和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教学难点:编写乘法口诀,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二、说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采用故事情境法,发现法、尝试法等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讨论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

三、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一个小熊请客的情境,并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配以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复习准备环节:小熊来到了一座小桥边,可桥上只有一个数字,怎么过桥呢?小熊正在纳闷,这时飞来一只小鸟,它告诉小熊用桥上的数字每次加上6,说出得数,就可以把桥搭上。让学生说出得数后再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两个作用:一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二是让学生熟悉6的连加,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设置了6种不同的水果,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练习,给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6个练习都是编6的乘法口诀,这里多个数的连加可以看屏幕数出,从而解决了乘法算式的得数问题。“再想一想”“你真棒”的提示,体现了人机对话。教师通过转播的形式达到人机互动,起到了互相学习、集思广益的效果。接着让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积,编出6的乘法口诀。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内化了思维方法。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三)激导探究,巩固知识

练习的设计应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原则,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保证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练习。

练习一:通过 “探险”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进入“小兔”或“海豚”两个画面,每幅图都有两种理解,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使用的口诀也是相同的。怎样理解图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里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来判断对错,通过教师转播达到互动。

练:小狗爬楼梯,学生每算对一个乘法算式的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小狗就爬一步楼梯。这样的练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三: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并说出所用的口诀。既能提高计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

这三个练习,都配以美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还配上了感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应用知识,内化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为此,在学生掌握了6的乘法口诀之后,我设计了以下4个练习。

练习一:通过“送信“游戏,让学生发现口诀的排列规律,并说一说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已初步发现,通过操作会感受更清楚,在游戏情景中,印象会更深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练:帮帮我们。通过人机对话,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转播,达到思维的交流,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练习三: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互动讨论,找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练习四:引导学生从1只青蛙身上找出问题,如:1只青蛙有1张嘴、2只眼、4条腿……接着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入2只、3只、4只、5只、6只的填空练习。这个练习既巩固了1——6的乘法口诀,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内化了知识,熟练了乘法口诀。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取了让学生以自评、互评与组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让他们畅谈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说板书: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10

[摘 要]通过对“7的乘法口诀”教学的思考,教师教学前应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所学知识,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乘法口诀 以学定教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49

因参加优质课比赛,所以选择了经典课题——“7的乘法口诀”。我选择课题后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参,翻阅教辅杂志,上网查找资料,发现教师对“乘法口诀”的教学思路大多都是“创设情境——看图列式——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这样的教学思路与流程,虽然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学生掌握和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却又想不出来,心里很迷茫。于是我写了个初稿后进行试教,整节课学生配合得非常默契,问到哪儿都能给出标准的答案,仿佛演练过一样。

教参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这样描述的:经历编写口诀的过程并熟记口诀。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出口诀了,教学重点还要确立为编制口诀吗?我思考后豁然开朗:“问题的症结出现在研究方向上,试教偏重研究教材,忽略了研究学生。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口诀,那么在教学中就不再让学生自主地去编写口诀,而是把关注点引到对口诀本身所包含的内涵意义及特征发现上,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于是我改进教案,进行第二次试教。

教学片断: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试着自己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并解释验证自己的口诀”,课始学生展示预习作业)

生1:我是画图(略)编口诀的。

师:这样画图,能形象直观地看出口诀的意思。那在画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心得?

生1:画图时,发现数大时有点麻烦,所以我就画竖线来表示,这样能快一点。

生2:画图太麻烦了,我是用加法计算(如右图)的,几个7就几个7相加!

生3我是根据上一个结果再加7,这样计算更加方便、简单,所以下面一句口诀比上面一句口诀多7。

师:如果忘了五七是多少,怎么办?

生3:用四七二十八再加7,即28+7=35。

生4:

……

反思与总结:

新课程提倡数学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不由自主地习惯于对知识本身的思考,而对学生的学习基础、现状、会怎样学等方面则较少思考。

1.改变备课习惯,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生长点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先生说过:“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绝不可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许多学生已经会背7的乘法口诀了。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后,我布置了预习作业:试编7的乘法口诀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解释、验证自己编写的口诀,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思路与方法,为学习7的乘法口诀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乘法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所以学生经历每次加7的过程,既感知了这些得数的特点,为自己编乘法口诀做了充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目标。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如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自己画图列式研究口诀的含义、集体共享研究结果等,从而使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的全过程。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究味是那样的浓郁,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