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3:28:59

新零售论文

新零售论文篇1

关键词:零售业超市购物中心零售外商规模化连锁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快的当属零售业。基于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21世纪的流通领域,特别是庞大的零售业,将是资源投入和投资收益的新经济增长点,有必要对此次零售业业态变革的现实状况和变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传统业态迎接挑战

百货业作为传统零售模式在零售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百货业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扩容,单店形式的成熟百货店模式发展迅速,甚至在很多区域内都超过了市场饱和度,从而使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随着超市、购物中心的兴起和竞争,部分百年老店已走进历史。

我国著名的旧式百货商店广州南方大厦,坐落在广州最繁华热闹的地段“西堤”,前身是始建于1917年的广州大新百货公司,1955年改为“南方大厦”百货公司,曾名列全国十大百货公司的前三位,是广州的标志性商场之一,因此曾有“没去过南方大厦就不算来过广州”之说。据老员工回忆,当年最鼎盛时期员工总数达6000人,每天的营业额基本都在200多万元,逢年过节还能达到400多万元。1995年起开始走下坡,有大批员工因而下岗,最终要与多家民营企业合作转制,改为“南方大厦国际数码城”,百货公司商家陆续退场。一代广州“老字号”终于画上句号,成为广州市民的回忆。

随着超市、购物中心的兴起和竞争,传统的百货商店受到巨大的冲击。百货业迎接挑战的出路主要是并购整合、连锁化、专业化三个方向。其中连锁化备受关注,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发展战略,它以提高集约化与组织化程度,打破原有百货个性化、小批量化的特征,以达到“统一”运营管理来降低成本,扩大影响力。

新型零售业态迅速发展

购物中心这种商业组织模式是从国外引入的。广义的购物中心可分三种:一是以立足于居民社区的大型超市为主体,其竞争优势是,可通过出租场地增加辅助商业业态和服务业态,降低经营成本,又增强了对社区的服务功能。二是以大型百货商店为主体,往往成为中心城区的商业中心。三是ShoppingMall,这种购物中心是综合性的和超大型的,它以三种商业业态(百货店,超市和许多专业专卖店)为鼎足之势,再辅以餐饮娱乐业的店铺,它可以涵盖所有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内容。

进入居民社区的超市。“百货超市化”是传统百货变革的重要一步。其经营方法是:实行购销分离、集中采购、集中管理;建立集中的经营管理体系,即重叠性商品(即指百货商店与其它业态都经营的商品及一个公司下的多个百货店都经营的商品)统一采购,个性化的商品按照目标市场的定位,统一招商引进管理。其中超市的一个特色,就是为消费者生活提供大量的日用必需品,品种非常丰富。

位于中心城区的购物中心。现代百货的消费群定位在对商品品牌、品质要求较高、也能相应支付较高代价的城市“白领”,这些人群往往没有非常“闲暇”的时间进行频繁的无目的性休闲购物,而是注重购物的“效率”,中午或是晚上都是较好的购物时间;他们注重购物体验,而不仅仅是价格本身,对商品的性价有着较高的审视关注程度,理性而非盲目。对商家配套的服务设施、人员导购、收银便捷性、地点的交通便利都有一定要求。因此,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便捷有效的服务,最大程度为之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性价比商品,成为百货商家满足这种消费群体综合需求的最终目标。

超大型的购物中心。最后一种“ShoppingMall”,通常音译为“摩尔”,即超级购物中心。它是目前世界大型商业地产的顶级形态,在欧美已经历了长期成熟的发展。但在我国,“摩尔”刚刚兴起,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种种困难,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一一克服。据初步统计,全国已经建成的“摩尔”有60多个,总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平均每单体建筑面积在13万平方米至14万平方米之间。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在建的摩尔项目有240个。不少专家也强烈呼吁,中国发展“摩尔”要适度,不要盲目跟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任兴洲认为,“摩尔”对投资要求相当高,目前已知的很多“摩尔”大规模投资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实现的,这种贷款数额大、自有资金少的项目,会带来巨大的投资压力,今后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问题。任兴洲说,“摩尔”真正发挥作用要形成集合的规模效应。以北京金源“摩尔”为例,尽管进入“摩尔”的各个商家都是顶尖级的,但是组合在一起,能不能实现集合效应,实现低成本、高效益,也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零售外商进入加剧竞争

众多零售巨头份份进军我国。英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泰斯科公司在英国零售业市场占有23.5%的份额,除英国本土外,还在日本、泰国、韩国、中国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市,超市总数达2318个,员工32.6万。一个财政年度内,全球销售额达605亿美元,税后利润近20亿美元。该公司已与台湾的顶新集团在我国内地的子公司“乐购连锁超市”建立合资企业,“特易购”出资1.4亿英镑收购“乐购”超市集团50%的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特理·利希说,“特易购”已对中国大陆市场进行了3年的调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巨大,要在全球零售业占据一席之地,不能忽视中国这个大市场。他表示相信,“乐购”连锁超市是“特易购”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是其实施进入中国市场战略的最佳途经。现这家世界级零售巨头也已首次进入我国大陆市场,并与已经在我国安营扎寨的美国的沃尔玛和法国的家乐福市场集团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展开竞争。

跨国零售集团具有比较优势。跨国零售集团进入我国,具有多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金和规模优势。国际零售巨头无一不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如沃尔玛2001年的营业额为2178亿美元,整个中国的前500家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总和还不及它的十分之一。实力雄厚,使其在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上的优势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技术和成本优势。仍以沃尔玛为例,技术上,沃尔玛通过卫星传输市场信息,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购销管理,把供货商,顾客、分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本上,沃尔玛的商品物流成本仅占销售额的1.3%,当以同样的价格零售同样的商品时,可多得利润。策划和管理优势。国际零售巨头注重战略策划,且能适时变化,如沃尔玛在商品结构方面注重本土化,一般70%的商品都来自本土采购,这是适应本土消费的明确定位。麦德龙对顾客的承诺就是永远不缺货,而且保证不会出现只有样品而没有存货的现象。进入中国的零售外商,对商品、服务、价格、现场等的管理都有独到之处,都远远优于我们。

我国零售企业需要积极迎战。我国零售业面临跨国零售集团的大举进入,与其竞争,应审时度势,避实击虚。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应对:错位经营、模式创新。寻找市场缝隙、实施错位经营、模式创新,是我国零售连锁业的一个很好的出路。在深圳能和沃尔玛成功对垒、较量,并声名鹊起的是万佳超市,它针对沃尔玛的一个弱点—食品以西式为主,不适应中国人饮食中需要较多生、鲜等食品的习惯,而采取错位经营,使销售额大幅增加;在业态上,万佳将传统百货的因素揉到超级市场中去,创出“中国式”的超市模式。立体策略,超越对手。这方面的范例是,当1997年零售外商家乐福进入深圳南山区时,曾扬言“要在三个月内让人人乐公司关门大吉”,人人乐公司没被其来势汹汹所吓倒,而是认真寻找差距:对市场的反应不如对手,于是很快学会了用统一的立体策略与对手竞争:即不仅只用价格吸引客户,而是用质量、价格、服务三者的组合来超过对手。并购联营,协同竞争。要对小规模零售企业采取并购或联营的方式以扩大规模效应,同时寻找恰当的合作伙伴,采用强强联手的方式,组建统一的价值链网络,以快速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规模化、连锁化是大势所趋

大企业多有一套非常精准的市场开拓策略,能够布置最佳的门市网点;再配合机械式作业所能发挥的更高团队效率以及规模效益,传统家庭式商业模式基本上无法与其竞争。故超市或购物中心一旦在某个社区开张,则周围各种传统家庭商户小店的销售量就会相对减少,有些改弦易辙、关门或被淘汰。在保护家庭经营小店和保持文化多元的大旗下,有人忧心传统消失,而对此种变革持否定意见。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此种变革态势呢?

新零售论文篇2

关键词: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区位进入

中图分类号:F7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2-0072-05

收稿日期:2006―09-26

进入20世纪中后期以来,零售业国际化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零售业国际化是指大型零售企业跨国转移其零售管理技术,并在多个国家建立营销和采购网络,使其组织结构向水平一体化和网络化演变的趋势。Wrigleg(2000)认为,早在60年代零售业就已经开始其国际化过程,只是这一时期的国际化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以发达国家大型零售商在这些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化过程。到90年代,受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普遍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零售业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于早期的特征。本文首先从宏观层次上概括出90年代以后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基本特征,然后运用西方区位进人理论分析零售业国际化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并概括零售业跨国经营空间扩张的三种模式,以期对我国零售业跨国经营带来启发。

一、当前零售业国际化空间分布特征

(一)零售业国际化主要以欧美发达国家大型零售商为主

表1显示了世界零售企业海外销售额最大的10家企业.除日本的Ito Yokado外,其余均为欧美发达国家零售业巨头,并且市场规模均在70亿美元以上。

(二)欧美发达国家(地区)是零售商国际化空间集中地区

从宏观层次上看,表2中是全球最大30家食品零售巨头进人数量最多的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0个欧美发达国家进入表2,共有101家次零售商进入这一地区,它们占20个国家和地区中这些食品零售巨头进入家次的55%。

(三)亚洲和东欧地区成为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大型零售企业加快了向亚洲和东欧国家、地区国际化空间扩张的步伐。由表2数据可见,泰国、台湾、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已有44家次大型食品零售商进入,占全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3%。90年代末期以来,东欧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加之与西欧零售业发达国家空间邻近,尤其是欧盟东扩的巨大推动力量,使东欧国家成为新兴的零售市场。其中,波兰、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4个国家已有37家次的大型食品零售商进入,占全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

以上可以看出,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在宏观层次上表现为不均衡分布特征。Dawson(1994)和Alexander(1997)对零售企业国际化原因进行了归纳,从经济、社会、文化和零售结构的角度将零售业国际化原因概括为“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基于零售业国际化原因的分析很好地解释了零售企业为什么实施国际化,但并不能回答为什么零售企业国际化在特定区域集中这一现实。由于零售业空间扩张的宏观特征是由微观主体――零售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所决定的,因此,只有从零售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角度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宏观空间特征形成的机理。加拿大经济地理学家Hayter(1997)提出的跨国企业区位进入理论在解释制造业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是这一领域的经典理论,能够为我们深入理解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特征带来启发。考虑到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下借鉴区位进入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零售企业特点对区位进人理论进行修正,并提出一个零售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一般分析框架。

二、零售业国际化区位进入的理论解析

Hayter提出区位进人理论主要回答问题是:为什么以某一个国家为基地的企业在其国际化过程中能够在另一个特定国家(即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他吸收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折衷理论等成果,以“进入优势”和“进入壁垒”两个概念对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总是在评估和开发内部形成的某些进入优势(或称竞争优势)和进人壁垒,这些进入壁垒指的是在外国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当企业在某一特定国家的进入优势大于进入壁垒时,企业才选择在这一特定国家进行跨国扩张。

(一)空间进入壁垒

空间进入壁垒是企业在国外选择区域、社区和地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超过当地竞争者的额外成本和不确定性。由于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存在,企业向国外扩张时,不仅会面临跨越国界的交通通讯问题,而且会遇到对当地法律、文化、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的信息收集问题,而这些因素对当地企业来说是早已解决或者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Hayter分析了制造业跨国经营的进入壁垒问题,并将其概括为心理距离、东道国政策和进入方式三个方面,而零售企业跨国经营要面临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其空间进人壁垒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种:

1.心理距离。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和制度环境,其差别被不同程度的地理隔离所加强,综合形成了“心理距离”,它包括妨碍信息在各种市场间流动的要素总和,诸如语言、教育、商业惯例、文化和工业发展水平等等。国家、地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大,空间进入壁垒越大。对于实施国际化的零售企业来说,由于消费习惯受文化、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强烈,因此,零售业的地域性和本土化特征比制造业更加明显,使心理距离成为零售商空间扩张的重要障碍。

2.东道国政策。由于各国政府对零售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同,对进行跨国扩张的零售业形成了不同的进入壁垒。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对零售业的开放政策是其成为大型零售企业扩张的重要地区。同时,国家间贸易制度安排也是影响零售业跨国扩张的重要因素。90年代初欧洲统一大市场协议的实施,使欧洲国家间零售业跨国扩张发展迅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美国零售商大量进入加拿大和墨西哥。

3.零售市场成熟度。东道国零售市场成熟度高,则本土零售商对当地零售市场的控制程度较高,往往拥有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市场竞争激烈,对于海外零售商的进入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除日本外的亚洲国家、东欧国家以及南美洲国家零售市场成熟度普遍较低,因此,其成为零售商跨国扩张的集中区域。

(二)空间进入优势

早期的研究认为,零售业跨国扩张主要是迫于国内市场的饱和以及母国政府对零售企业规模扩大的限制性规制。但McGoldrick(1995)对200家大型零售企业国际化动机的研究指出,零售企业国际

化的最重要动力来自于通过国际化实现提高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零售企业在国际化空间扩张中,一方面要利用已有的竞争优势占领东道国市场,另一方面在国际化过程中进一步扩展所确立的竞争优势。

1.成本优势。低成本战略是提升零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比制造业,零售企业成本构成中对供应链和库存水平的管理成本以及跨国经营成本在其成本构成中占有极大比重。为了减少在供应和营销链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即实现运作的更大安全性和稳定性,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中往往一方面利用和挖掘企业内部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选择后勤和物流系统完善的国家设立经营和采购网络。

2.企业规模。大型零售企业具有规模经济及扩张经济优势,能够分摊加大的固定成本,更有效地承担外国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3.学习和创新能力。Dawson(1994)强调了零售业技术可模仿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他认为,对比制造业,零售业的技术可模仿性更强,因此,零售企业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于其隐形资产上,比如,经营业态、管理系统以及后勤保障、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销售、财务管理、广告等的专有知识上。零售企业在跨国扩张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4.网络能力。零售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价格上的竞争,而且来自于销售非标准化商品,以及产品的质量、供应的可靠性和多样性,企业的经营方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供应链的管理上。Wrigleg和Currah(2003)认为,高度国际化的零售企业是一个由企业间、企业内和企业之上各种网络组成的复杂结构。由于零售市场的高度分散性和本土化特征,决定了这一复杂结构必须比制造业具有更加明显的地方和社会嵌入性。

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选择是在权衡进入壁垒和进入优势的大小,当一个特定区域进入壁垒小于进入优势时,零售企业就将实施其国际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确立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选择还受其扩张战略的影响,保守型扩张战略和大胆型扩张战略在空间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扩张的空间模式并不相同。下文将在前文对区位进入理论研究基础上,具体分析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空间扩张模式。

三、零售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

(一)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

这种空间模式是与零售企业国际化相对保守的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一邻国市场一国际市场的渐进式的跨国扩张。即在空间上,在母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形成较强竞争实力后,首先以母国为中心,在空间邻近、文化相通的邻国开始其国际化过程。由于心理距离差异较小,零售企业可以利用在母国形成的规模优势进行扩张。因此,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由心理距离造成的进入壁垒。一般来讲,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在进入方式上常常采取并购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使这些零售企业直接获得一个地方性网络并快速实现规模扩张,使其进入优势以乘数放大。

对于保守型国际化战略的零售企业而言,在国际化初期,它的国际化竞争优势尚处于形成时期,这样,邻国扩张可以充分利用在母国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比如,由于文化和地理相近,管理成本较低,同时在国际化初期,零售商往往并没有建立其全球采购网络,这样,邻国的店铺可以利用原有的采购网络。由于零售市场本地化特征强烈,在邻国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既是一个拓展市场空间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习、探索形成和积累在创新与网络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能成为更大规模国际化积累经验的基础。

(二)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

具有跳跃式空间扩张模式特征的零售企业往往与其大胆的海外市场扩张战略相适应。表现的特征为本地市场一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同时进行扩张,采取这种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在其国际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进人优势。

(三)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

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是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中间的一种,兼有渐进式和跳跃式的特征。表现为在初期以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然后在远离本国的地区和邻近国家、地区同时进行扩张。采取这种空间扩张模式的零售企业由于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进入优势和进入壁垒,往往采取不同的进入模式。例如,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在邻近的欧洲国家由于心理距离较小,在进人方式上往往采取并购和有机增长等风险性较高的方式,但是为扩展亚洲市场,宜家在1975年首先以特许经销的方式进入香港市场,这样可以降低宜家在进入壁垒较高的亚洲市场实施国际化的风险。之后亚洲国家鼓励外资进入的优惠政策,同时,亚洲国家本土零售商竞争力不强、零售市场成熟度较低,加之宜家通过在香港积累起来的在亚洲扩张市场的国际化经验,为宜家进一步大规模扩张亚洲市场打下基础。进入90年代以后,东欧市场成为宜家扩张的重点地区,由于多年欧洲市场扩张的经验积累,宜家在欧洲的营销网络和供应网络已经非常成熟,在东欧就采取了风险性较强的并购方式进入。

四、结论

中国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一方面是吸引国际大型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是鼓励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基于对区位进入理论的修正和零售企业国际化空间扩张模式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一)区域基础

迈克尔・波特将母国市场环境看成企业形成竞争力优势的基础,零售企业国际化必须以在母国形成的较强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我国具有较大的零售市场,这为中国零售企业在本国加快形成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就面对沃尔玛、家乐福等西方大型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它们抢占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中国零售企业充分利用零售业“本土化”明显的特点,利用熟悉本国市场的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在西方大型零售企业尚未形成对中国零售市场垄断情况下,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并积极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

(二)区位选择

跳跃式和综合式空间扩张模式是零售企业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较为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基础上采用的扩张模式,对于处在国际化孕育阶段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国际化经验,采取渐进式空间扩张模式可以降低跨国经营风险,并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零售企业首先应在进入壁垒较低的邻近亚洲国家实施国际化扩张,待时机成熟后再大规模地进军欧美国家和地区的零售市场。而在亚洲国家中,具有一定市场潜力、国内零售企业竞争力较弱,并且西方大型零售企业尚没有完全开发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印度、越南等应成为中国零售企业渐进式空间扩张首先考虑的区位。

(三)竞争优势

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和区位选择是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因此,中国零售企业应加强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实施国际化的初期就有目的地建立海外营销和采购网络,加大东道国本土产品采购比重,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成本。同时,就如前文所述,大型零售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对不断变化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中国企业还应采取并购、兼并等方式,有效整合国内零售企业,尽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售企业。

(李铁立电子邮箱:litlidd@163.com)

新零售论文篇3

关键词:供应链;零售商;供货商;进场费

中图分类号:F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3-0016-04

一、引 言

进场费是供货商为了使自己的商品能够摆上零售商的货架而一次性向下游的零售商支付的费用[1]。然而,在实践中进场费逐渐演化成为供货商为了将自己的商品继续留在零售商的货架上也要支付的一项费用[2]。它的出现实现了让供货商分摊一部分由于新产品的引入而给零售商带来的成本,降低了零售商引进新产品的风险。在美国,进场费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流行,最早出现在零售杂货店领域,而后迅速蔓延到其它的诸多零售行业[3]。

随着我国零售商业的迅猛发展,大型零售商的市场地位不断提高。商场、超市等大型零售商以其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货品、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其它中小型零售商,这不仅使大型零售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也使其在与供货商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于是,征收各种名目繁多的进场费现象日益普遍,让商场和超市的供货商叫苦不迭,进场费已经成为影响工商关系的重大问题。供货商在谈判中的弱势地位,已经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旨在扶持供货商的各种规范和条文。

要想妥善处理进场费问题,首先应弄清进场费的作用。虽然许多学者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对进场费的作用进行研究,但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进场费不仅妨碍竞争,而且是零售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榨取供货商利润的一种手段[4-7]。Shaffer[6]通过建立理论模型阐明了进场费降低零售竞争、提高零售价格、增加零售利润的机理。而Chu[7]认为零售商向供货商征收进场费不仅使他们能够从诸多新产品中选出盈利能力好的产品,而且使他们能够榨取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的利润。Bloom[8]等人的调查也发现许多供货商都反对征收进场费。然而,另一部分学者并不认同上述观点。例如,Kelly[9]认为进场费是在目前得不到市场认可的新产品日渐增多、零售商引进新产品的成本日益增高的条件下,供货商和零售商共同分担风险的一种形式。Lariviere and Padmanabhan[3]进一步指出在供货商比零售商更了解产品需求、零售商每引进一种新产品总是会导致一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供货商非但不是被迫交纳进场费,反而会自愿支付进场费。进场费不但不是榨取供货商利润的工具,反而是补偿零售商因引进新产品而导致亏损的手段。Messinger and Narsimhan[10]在调查中还发现在进场费快速增长的20世纪80年代,不仅食品价格的增速要小于通货膨胀的速度,且供货商的毛利率也要比零售商的毛率利增长得更快,这显然与进场费妨碍零售竞争、压榨供货商利润的观点相矛盾。

供货商和零售商作为一个供应链上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成员,在进场费问题上不仅面临着如何博弈以分得最大可能的利润份额的问题,还面临着如何相互协同配合以创造更多利润的问题,这也就是供应链协同优化的问题。本文将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利用报童模型分析进场费征收与否对供应链效率以及利润分配关系的影响。具体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进场费的收取是否影响供应链的效率(也就是实际供应链的利润与理论上供应链的最大利润的比值),二是进场费的收取是否影响零售商的利润份额(也就是零售商的利润与供应链的总利润的比值)。该模型表明,进场费的收取不会改变供应链的总利润,但却能改变这些利润在供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分配,实现利润从供货商向零售商的转移,完成对零售商由于引进新产品而导致的成本增加的补偿。而进场费的这种作用也正是Kelly、Lariviere、Messinger等人对它大力支持的理由。同时,该模型还表明随着这种转移利润的逐步增加,供货商的利润逐渐减少,甚至出现负值,使供货商出现亏损。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也就实现了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对供货商的压榨,而这也解释了众多供货商对进场费深恶痛绝的原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进场费这种补偿零售商的手段并不会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零售商利润的增加是以供货商的利润降低为代价的,所以理论上存在着更好的补偿零售商的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增加供应链的总利润,并具有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就能做到在补偿零售商的同时,不减少甚至增加供货商的利润。

二、基本模型

为了研究进场费对供应链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报童模型。在该模型中有一个供货商和一个零售商,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报童问题。零售商必须在销售旺季到来之前采购一定数量的商品,在整个销售期内,零售商不能补充存货,在销售期结束后,未售出的商品将被低价处理掉。在该销售旺季消费者的需求是一个随机变量D,F是需求量的分布函数,f是它的密度函数,(x)=1-F(x),μ=E[D],而且F(0)=0(因为需求量不能小于0)。供货商将商品出售给零售商的出厂价为m,零售商的零售价格是p。供货商和零售商的单位成本分别是Cs和Cr,而且Cs+Cr

qf(q)/(q)被Lariviere and Porteus[11]称为一般故障率(generalized failure rate),而一般故障率是增函数的分布,又被称为IGFR分布(Increasing generalized failure rate)。Lariviere and Porteus还发现大多数常见的随机分布的一般故障率都是增函数。因此,在这个模型里假设需求分布具有IGFR性质,也就是说,qf(q)/(q)是增函数。通过这个假设可以在保证模型不失去其普遍性的基础上降低分析问题的难度。

在这个模型中整个交易的顺序如下:(1)供货商设定出厂价格m,并通知零售商。(2)零售商要么不接受这个价格,并中止交易过程;要么接受这个价格,并与零售商协商是否征收进场费A以及进场费A的多少。如果达成一致进入下个环节;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则中止交易。在这个模型里我们假定零售商接受这个价格,并在进场费问题上达成一致。(3)零售商提交采购订单,设定采购量q。(4)供货商在销售旺季到来之前提供商品。(5)销售旺季到来之后开始销售商品。(6)销售旺季结束后,如果有过剩商品零售商则处理库存。最后,完成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账务支付。

三、理论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最大值

基于以上模型,该商品预计的销售量为:

而由定理2可知,要想使供应链的总利润最大化,(q*)=(c-v)/(p-v+g),因为(x)是一个减函数,所以实际零售商所采购的商品数量要小于理论上使整个供应链最优的最佳订货量。当然这也就说明了实际的供应链并没有实现整体最优化,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还有提高的空间。

将不受进场费影响的实际供应链的订货量qs代入(4)、(8)式,可以看出,引入进场费后供货商将向零售商转移利润,且数量刚好等于进场费。这实际上也正是实现了Kelly、Lariviere、Messinger等人提出的供货商对零售商的补偿。但同时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随着进场费A的增加,供货商的利润将越来越小,甚至可能出现亏损,这也正是众多供货商对进场费深恶痛绝的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定理5和定理6。

定理5 实际供应链的总利润与是否征收进场费以及进场费的数量没有关系,进场费不影响供应链的效率,而且供应链的效率一定小于1,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定理6 进场费实现的是利润从供货商向零售商的转移,而且转移的数量刚好等于进场费。

从定理5和定理6可以看出,虽然使用进场费的方式可以实现对零售商的补偿,但是由于这种补偿方式并没有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对零售商的补偿资金完全来自于供货商的让利。所以,如果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来考虑,理论上应该存在着更好的补偿零售商的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增加供应链的总利润,并具有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就能做到在补偿零售商的同时,不减少甚至增加供货商的利润。例如,Lariviere 和Porteus[11]在研究纯价格合同的时候就发现通过供货商降低出厂价格的方式也能实现利润向零售商的转移,而且在这个时候供应链的效率随着供货商出厂价格的降低而逐渐提高,当供货商利润为0时供应链的效率达到1,也就是整个供应链实现了最优化。通过这种降低出厂价格的方式来增加零售商的利润,零售商增加的利润就只有一部分来自供货商,零售商增加的利润与供货商减少的利润的差额将由供应链总利润的增加额来补足。显然,这种手段要远远好于进场费这种方式,因为它在补偿零售商的同时,可以降低对供货商的伤害,有利于建立协作、互信、双赢的新型工商关系。

五、结 论

本文运用一个报童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征收的进场费对供应链效率和利润在供应链上的分配情况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收取进场费实际上只是一种利润从供货商向零售商转移的过程,它既具有积极的一面,因为这种利润的转移实现了供货商对零售商引入一种新产品而带来的成本的补偿。但同时它又具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如果进场费过大,就会导致本应该属于供货商的合理利润也会转移到零售商,使供货商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而这也正是目前工商关系紧张、供货商对进场费怨声载道的原因。所以在对待进场费的问题上没有必要完全禁止,但为了维持良好的工商关系,有必要对进场费进行一定的规制,如制定一个允许的上限,防止零售商滥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侵占供货商的应得利润。

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来看,因为征收进场费仅能实现利润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转移,并不能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明的补偿措施。在当前这个讲究双赢的时代,工商双方应该努力相互协作来共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通过增加总利润来实现在增加零售商利润的同时,尽量少降低甚至增加供货商的利润。参考文献:

[1] Ailawadi, K.L. The retail power-performance conundrum: what have we learned? [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 77(3): 299-318.

[2] Bronsteen, P., Elzinga, K.G.and Mills, D.E.Price competition and slotting allowances [J].The Antitrust Bulletin, 2005, 50(2): 267-284.

[3] Lariviere, M.A.and Padmanabhan, V.Slotting Allowances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s [J].Marketing Science, 1997, 16(2): 112-128.

[4] Fitch, E.Life in the Food Chain Becomes Predatory [J].Advertising Age, 1988, May(9).

[5] Gibson, R.Supermarkets Demand Food Firms’ Payments Just to Get on the Shelf [J].Wall Street Journal, 1988,(1): 14.

[6] Shaffer, G.Slotting Allowances and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A Comparison of Facilitating Practices [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22(1): 120-135.

[7] Chu,W.Demand Signaling and Screening in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 [J].Marketing Science,1992,11(4):327-347.

[8] Bloom,P.N.,Gundlach,G.T.,& Cannon,J.P.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Fees:Schools of Thought and the Views of Practicing Managers [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2): 92-108.

[9] Kelly, K .The Antitrust Analysis of Grocery Slotting Allowances: The Procompetitive Case [J].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rketing, 1991, 10(1): 187-198.

[10] Messinger, P.R.and Narasimhan, C.Has Power Shifted in the Grocery Channel? [J].Marketing Science, 1995, 14(2): 189-223.

[11] Lariviere, M.A.and Porteus, E.Selling to the Newsvendor: An Analysis of Price-Only Contracts [J].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1, 3(4): 293-305.

Slotting Allowances and Profit of Supply chain

Xu Jian

(Information Department,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Dalian 116025, China)

Abstract:Slotting allowances, which are lump sum transferred from suppliers to retailers for carrying new product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have been a significant cost for the suppliers.This paper uses a newsvendor model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slotting allowances on the supply chain which is comprised by a supplier and a retailer.The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slotting allowances just can increase the retailers share of the total profit, but canno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tal supply chain.It increases the retailers profit at the cost of the profit decline of the supplier.

新零售论文篇4

【关键词】零售企业核心能力创建构架1

【Abstract】AfterenteringtheWTO,ChineseGovernmentwillcancelallrestrictionsthattheforeignretailenterpriseenterChinaprogressively,Alltheseindicate,theoverallnewpatternopeningtotheoutsideworldwilltakeshapesoon.ThistextistothecurrentsituationoftheChineseretailbusiness,thechallengeandopportunityfacedafterenteringtheWTO.TheChineseretailerwantstoprevailovercompetition,must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keyability.Thisarticlehasproposedestablishingtheframeworkofkeyabilityintheaspectofstrategicintention,strategicstructure,elementsofthekeyabilitydevelopment,mergerandupgradingandsoon.

【Keywords】Retailenterprises;Keyability;Establishtheframework

【文献综述】

一、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实际意义

p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连锁企业集团大型化、国际化已成为零售企业快速增长的原动力。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与国际商业巨人的全面碰撞已无可避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是对外开发程度最大的行业,国外很多大集团纷纷闯入中国市场。他们有的以前所为有的密集度集中轰炸,如世界零售业老大沃尔玛在福州一口气开了三家店;有的在重新整合资源,如家乐福把现有分散经营的26个门店调整为统一的姿态,以形成重拳之势。与此同时,沃尔玛也已经跳出珠江三角洲,麦德龙也跳出长江三角洲,启动全国发展战略。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国内零售企业不仅缺乏先进技术,无法做到对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实时监控,控制成本,而且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入世”后,面对外资零售商的大批进入,我国零售业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营销理念、促销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国外许多大型的零售企业的成功都是因为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例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家乐福的低价策略,7—11公司营业时间长的便利商店网等。显然中国零售企业缺乏的就是核心能力,作者认为核心能力的创建是中国零售企业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创建中国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增强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零售企业将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二、本论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针对入世后中国零售业的状况,以及如何创建核心能力,国内很多论文都有所涉及。胡茂磊在《中国零售企业如何与狼共舞》中说到,几年前,国外零售企业巨头刚刚抢滩我国市场的时候,国内“狼来了”的呼声就开始不绝于世,如今,“狼”真的来了,并且又是成群结队地涌进来。直面“与狼共处”的时代,国内零售企业只有冷静分析、审时度势、转变经营观念,真正找出一条合适自己的通路,才能化“共处”为“共舞”,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认为中国零售业应通过加强建设先进的物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来创建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黄月胜、陈跃刚、彭迪云在《面对WTO,中国零售业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中认为,中国零售企业在创建核心能力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①懂得国际商家的规则;②注重扎实的基础,稳打稳扎;③强化信息化处理手段;④塑造企业文化的民族个性化;⑤强力推进“定点超越”和“快鱼吃慢鱼”;王生辉、施建军在《以核心能力打造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讲到长期以来,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战略是一种针对产业结构变动做出反应的被动式竞争战略,绝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培育、发挥和利用核心能力的意识。那些浅层次战术的运用往往具有以下缺陷:同质性,易于模仿性,易于替代性。所以他认为不能依靠经营过程中的自发来形成,不能通过简单的价格战来获得竞争优势,而应该采用规划管理的办法主动实施开发战略,并且借助于学习工具进一步加以推动。

还有人认为中小企业仍是零售市场的主体,国家对中小商业企业的发展持鼓励方针,需要通过特许经营、自由连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等方式,增强其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王大伦在《浅谈零售企业如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中谈到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增强核心竞争力:①以聚焦主业为核心,增强零售业的主营积聚力。具体方法有细分市场,开发品牌,调整业态,谋求发展、创新营销、借势造市②以管理创效为中心,增强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③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增强零售企业的战略资源力,因为他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

国外许多零售企业的成功也正是因为核心能力的创建,例如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儿玛就是因为其“天天平价”。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来取得成本优势,并且不断的进行核心能力要素的更新,使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家乐福也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它的规模经营、迅速占领市场都是其成功的法宝。还有著名的7-11便利店,它对消费者心理的深入研究,它的物流e化系统都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本论文的思考框架与研究内容

综上所说,中国零售企业必须通过创建核心能力才能增强竞争力,才能在入世的环境中取得发展。研究核心能力的创建有利于我国零售企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首先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的现状以及入世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谈起,说明在当今这种竞争环境中,中国零售业相对于外资零售业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不管是资金实力,还是管理水平,经营手段等等。尤其是加入WYO后,预示着中国将全面开放市场,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预示着更多的外国商品和服务涌入国门,导致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原有的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分配,这一切无疑给原本实力不强的中国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接着本文通过外国零售企业成功的法宝—核心能力,提出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同时说明创建核心能力对中国业的重要性,即核心能力是中国零售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核心能力是零售企业进行差异化经营的基础;核心能力可以使零售企业形成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零售企业进入其他经营领域的支持;本文提到应该结合零售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创建。因为零售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产品,其主要智能是进行商品流通、以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其价值链构成在业务流程、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核心能力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最后提出零售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创建核心能力,还有在创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文认为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定战略意图;建立战略结构;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内部开发和外部获取;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有效整合;核心能力的更新与提升。但在创建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零售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不同于制造业企业的自身独有的特征;核心能力的培育应从抓好基础管理入手;信息技术在核心能力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零售企业核心能力的创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文在论述中还不尽完善,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胡茂磊.中国零售企业如何与狼共舞[J].价格月刊,2002,(7):38-39

[2]黄月胜,陈跃刚,彭迪云.面对WTO,中国零售企业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J].企业研究,2002,(1)

[3]王生辉,施建军.以核心能力打造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22)

[4]王大伦.浅谈零售企业如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J].江苏商论,2002,(7):11-12

[5]刘志明.500强第一沃尔玛启示录[J]企业研究,2002(2):46-47

[6]王利锋.沃尔玛:成功没有秘诀[J]重庆调研,2002(7):39-41

[7]彭灿.企业核心能力开发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1):60-61

[8]谢庆红.入世后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

[9]史本刚.国内零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85-87

[10]何磊,张德鹏.我国零售业发展态势分析[J].商业经济文,2002,(3):41-42

[11]王红.加入WTO我国零售业面对的挑战[J].商业时代,2002,(15)

[12]唐仁.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的外来挑战及发展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9):39-42

新零售论文篇5

关键词:零售业态业态演化双驱因素趋势特征

零售业态演化是近十多年来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零售商业的经营方式与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对于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对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现象作了一般性的描述,对演化的趋势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双驱因素原理与趋势特征,较之于其他学者的发现,更能精准地揭示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动力机制、规律与趋势。

一、多种业态渐次出现与发展

我国零售业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何佳讯、卢泰宏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国营百货商店与供销合作社为主要零售业态。1979-1992年,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个体、私营零售商店得以发展,超市、连锁店出现。1993-2001年,百货商店由盛而衰,连锁店高速发展,超市、大卖场进一步发展。2002年以后为第四阶段,购物中心、连锁店进一步扩张,便利店与网上商城得到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以1992年为界,此前发展缓慢,以后则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货商店、连锁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制会员店、便利店、购物中心和折扣店等多种多样的零售业态。零售业的发展与零售业态的变革与演化成为许多学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与本世纪初讨论的热门话题。

林勋亮(1998)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零售业态的发展情况,认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百货商店大型化;超级市场再度兴起;专业店、便利店连锁经营发展;仓储式商店超前发展;购物中心崭露头角。张素丽(1998)仔细比较分析了百货商店、折扣店、专业店、类型专业店、仓储俱乐部、超级购物中心六种主要零售业态在市场中的表现,提示了零售业态依次发展的趋势。何云、王芳(1999)考察了广州市大型零售业竞争与发展情况,发现大型百货商店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新的业态得以发展,形成多态并举格局。大型国营商店效益下滑,而外资零售业增长较快。方虹(2001)讨论了零售业态的生成机理与我国零售业态结构调整问题,认为零售业态生成演变有其内在规律性,每一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与人口、购买之间保持合理比例。各业态之间也要有合理的比例结构。近年来我国零售业打破业态单一化,形成了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并呈现四种趋势:突出规模经营效益主题;实行专业化经营;大型仓储商店发展潜力大;无店铺销售方式特别是网上销售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导。

杨森林(2002)对“无店铺销售将成为零售业的主导”表示怀疑。他认为零售业态结构遵循着一条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道路,并基本上与社会多元化、多样化、差异化和个体性发展进程同步。每一种新的业态出现后,原先的业态没有被取代,而是与新的业态共同发展,形成了一种业态互补的关系。史锦梅(2003)基本上坚持了消费需求是零售业态发展的先导的主张,她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提出零售业态发展理论的“需求满足论”的新假说,按照这一理论,零售业态发展的内驱力是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每一个都有其生命周期,但在其衰落后不会完全消失,新的业态产生的起点比旧业态高,能向消费者提供更大的让渡价值,表现为提高的消费层次与质量。我国零售业态依次由乡村杂货店、百货店向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以及未来提供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业态发展。可见,众多学者的看法基本一致,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突破了单一业态格局,多种业态渐次出现,由低级向高级演化,形成了多种业态并举的态势。

二、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双驱因素

一般来讲,各个国家的商业零售业态的演化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因而有许多学者提出若干理论假说,以揭示这些规律。在众多的理论假说中,主要有六种假说最为引人注目。美国学者McNair(1958)提出了“零售之轮”假说,认为“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始终驱动新的商业零售业态取代旧的商业业态。丹麦学者Nielen(1966)则提出了“真空地带”假说,他认为零售业主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必然将自己的经营范围选择在较少或无人经营的真空地带,从而导致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美国学者Davidson(1976)等人认为零售业态都将历经改革,加速发展、成熟、衰落的生命周期,因而不同业态次第发展。此外,“进化论”引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解释业态发展中的竞争选择机制;“辩证过程论”则借用哲学之辩证规律,认为零售业态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新的业态是对旧业态的扬弃。商品结构综合化与专业循环假说认为商品的丰富发展导致了新的零售业态综合化与专业化交替循环发展。

这些理论假说,无疑对欧美经济发达、较早进入商品经济的国家中零售业态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当然也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我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多年的演进规律。但是,仅仅依据这些假说去认识我国零售业态的演进是不够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商业经济发展与零售业态的变化相对欧美国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一些外商逐步进入我国零售业,对我国零售业态的演进起到了示范与带动作用,促进我国零售业态的迅猛发展,在短短不到30年时间,就完全打破了单一的业态,形成了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而不象西方国家那样,通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才依次经历了百货商店、连锁超市、购物中心与无店铺销售四个大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建立了关于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双驱因素的概念模型(见图1),以解释零售业态在我国能够快速发展的社会原因与动力机制。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概念模型进一步探索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零售业态发展与演化的最根本的环境因素。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商业流通在“一、二、三、零”的格局中,由国营一、二级批发单位几乎掌握了全部日用品的购销调运,并实行统一渠道、统一价格、统一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开始进行重大改革,打破了原来的统购统销制度,原来由国有批发商业依靠计划指令集中的货源,部分地由工业企业自销,各地区和部门新办的批发企业,大型零售企业兼营批发和个体(私营)经营批发分流。

流通体制的改革,催生了非公有制商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集体、个体经营的食杂店、便利店与专业店等。有研究表明,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短短几年,就取得明显变化。到1992、1993年,国营商业零售额分别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1.3%与39.7%;集体零售业占27.9%和26.3%;个体(私营)零售业占20.7%与22.6%。零售业已基本形成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的格局。1992年,国有商业零售机构、人员分别占3.2%与17.9%;集体占12.2%与30.19%;个体(私营)占84.6%和51.8%。

外商进入我国零售商业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1991年,第一家外资零售商日本八佰半进驻深圳;1992年,第一家外资便利店7-11投资上海;同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城市与深圳、珠海等5个经济特区试办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零售企业。家乐福是最早进入我国的商业零售巨头,1993年进入,1994年在我国的销售额达到60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2月,在我国内地开设42家分店;沃尔玛1996年在深圳开了头两家店,然后东莞、昆明、大连开设了8家店,投资9.05亿元人民币,2003年在我国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由于外商投资零售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手段,在与国内零售企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必然在经营观念、经营业务范围、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等方面带来极大冲击,从而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领引业态的演化。

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多元化零售业态的产生与发展,而外商进入我国零售商业又提供了现成的学习模板。双因素共同作用的直接结果就是改变了我国商业零售竞争结构。首先是商品超市对国营商店的渗透。超市在我国的原始形态是大中型百货商场里设立的自选商场或自选柜台,以及城市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自选摊位,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后期得到迅猛发展。1998年,以“超市”命名的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超市公司全国就有22家,拥有门店1530个。然后是连锁经营的大发展。1992年,北京诞生了幸福连锁店,它是全国国有零售商业领域的第一家连锁企业;到1995年底,全国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达到400多家,有各种类型的门店6000个。再后是购物中心的攻城掠地。1994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连锁经营会上,购物中心作为一种新的业态被正式引入我国。上海港汇商城、北京国茂商城、广州天河城广场、中华广场是国内购物中心的排头兵。进入本世纪,随着上海正大广场、厦门“SM城市广场”、大连和平广场、宁波天一广场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摩尔相继开业,带动全国各地的摩尔热。

双因素共同作用的另一结果是为我国消费者购物提供了自由比较、自由选择的多样化购物场所。1990-1996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市场转型逐步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到1997年,完全进入买方市场。商品消费交易方式从“供给决定型”转变到“消费决定型”。多种业态竞争态势中,零售企业新业态只要能向顾客提供比对手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消费者在层出不穷的新业态中,尤其是外商进入提供的新型业态或经营方式,迅速学会了改变其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的消费观念与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与接受,新的业态逐渐取代旧业态成为零售商业主要的经营方式。

三、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

双驱因素的概念模型揭示了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化在两个外在环境因素的驱动下,通过两个中间变量因素的转化,共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演化轨迹。由此不难发现,在零售业态演化过程中,商业企业经济实力、经营的商品品种与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变化是零售业态的演化最基本的因素。即商业零售业态实际上是一种商品或服务达成交易的经营方式,而业态的演化说到底是零售经营方式从企业、商品与顾客三个基本角度出发进行改变的。在企业方面,日益扩大的零售商业投资导致其规模化演化;商品的极大丰富促进了零售商业的进一步专业分工;顾客消费需求与购买准则的改变决定了细分营销成为零售企业的战略选择。规模化、专业化与细分化正是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

(一)规模化

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决定交易达成的企业因素,不可能像制造企业那样拥有某种独特资源或科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而只能将其资源实力与形象等因素综合地通过业态表现出来,进而提升对顾客的吸引力与信任感,这种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就是规模化。越来越多的投资引导零售企业规模扩张。规模化可以区分为集中规模化(即大型化)与分散规模化(即连锁经营)两种。

(二)大型化

大型化是指各种业态的单体面积在扩大。一方面由于现代商品经济的商品种类和品种的极大丰富,需要较大的店铺面积予以展示;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也需要较大面积来陈列商品,以建立足够的挑选性和一次购足的能力。大型化的演进趋势主要表现为传统百货店向大型综合百货店演化,购物中心与商业摩尔的出现与发展。以上海为例,到2005年底,上海开设大型综合超市115家,营业面积合计达100万平方米;已建成购物中心36家,实现营业总收入250亿元。

(三)连锁经营或分店扩张

连锁经营或分店扩张是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另一表现。零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活动将复杂的商业活动中的商店面积、业态、商品、服务、店名店貌等要素标准化;将采购、送货、销售、经营决策等职能分离,形成专业化;将经营活动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中化;将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商业活动程序化、简单化,最终体现出连锁经营的规模经营经济效益。我国零售企业的连锁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却在几年内得到极大发展,成为我国零售商业发展一种重要趋势与方向。1990年,我国开始引进连锁店,到1994年上半年,全国连锁企业达到150多家,2500多个店铺。

(四)专业化

差异化营销是大规模营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略思路。这在零售业态的演化中主要体现为专业化趋势特征。通过专业化,零售商业企业不仅可以集中某类商品采购到品种齐全的商品,而且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价格低廉与可充分比较选择购买的同类型商品,因而比综合商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明确的购买需要。

专业化的趋势特征首先表现为专业市场的形成。专业市场是指以现货批发交易为主,集中交易某类商品或若干具有较强互补性或替代性商品的场所。其次表现为专营店的发展,形成了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专业店,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专卖店,和以专门销售建材、装饰、家居用品为主的家居建材商店。专业化的趋势特征还表示在由传统百货店演变成的大型百货商场、大卖场通常在业态上要与超市区别开来,往往以经营服装、家居用品为主;而以苏宁、国美等大型电器商场的出现与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大型卖场的专业化发展。

(五)细分化

消费者决定型的成交类型是买方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就决定了从消费者需求入手建立与发展新型业态是零售业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细分化的趋势特征不同于专业化那样,基于商品的门类来设计与调整零售经营方式,而是以细分顾客购买来设计与发展零售业态,所谓细分化,是指按照购买者所需要的个别产品和/或营销组合,将一个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购买者群体,并描述他们的轮廓(Kotler,1999)。细分化首先反映在城市中心商业与社区商业在业态上的差异,中心商业街,无论是大厦的品牌厅房,还是品牌专买店,突出的是品牌系列;而在社区商业的大卖场、超市、百货店,多为大众产品与服务,缺乏品牌色彩。即使是中心商业街,也表现出细分化的特点,例如在上海,南京东路讲繁荣,淮海中路定位时尚,四川北路讲热闹,南京西路讲三高。

又如上海红星眼镜公司年销售1.6亿元,占上海眼镜市场份额的20%,它在淮海路中路红星眼镜公司旗舰店经营的是卡地亚、范思哲、登喜路、古姿等30多种国际一线品牌。在南京东路、四川北路、徐家汇等中心城区新辟出的2020眼镜馆连锁店经营的伊保罗、阿玛尼、毕堡士、蒂安加等世界二线时尚眼镜,锁定阳光青年消费群。在市区郊县及长三角的闹市地段的校园密集的学区及新楼众多的社区,开出以实用镜更多些的专业眼镜店,为学生及中老年提供独到的服务。细分化的趋势特征还表现为新型百货商场、服装商城也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年龄、性别等因素区分为高档、中档与大众,以及儿童、青年、中老年等不同商场类型。

规模化、专业化与细分化作为零售业态演化的趋势特征,在理论上也可以作为衡量零售业态演化的三个基本维度。一些业态如家乐福、人人乐等连锁超市,苏宁、国美等连锁家用电器,表现出业态演化混合了规模化、专业化两个因素;而如西武商场、太平洋百货这一类,则表现出业态演化混合了三个因素。因此,本文与其他学者提出多种趋势的观点不同,认为只要抓住了该三个趋势特征,就可以从理论上较好地认识我国零售业态演化的规律与基本趋势。当然,本文的观点也只是一种归纳与命题假设,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骏阳.零售商业业态发展前景分析[J].上海商业,2007(1)

2.朱连庆.摩尔的演进轨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J].上海商业,2006(5)

3.俞稚玉.中国的购物中心,融合中创新,变异中发展[J].上海商业,2006(5)

4.汪建成等.中国零售业的环境指数,业态生命周期与业态变迁[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5.韩沌,陈功.零售业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商业,2005(9)

6.黄芸飞.外资零售业市场准入与我国零售业的对策[J].上海商业,2004(7)

7.夏春玉,张闯.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理论解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1)

新零售论文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闭环供应链是前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活动的集成,其本质是使“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的开环过程变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过程。信息不对称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瓶颈,在复杂的市场结构中研究企业合理定价决策,有利于闭环供应链各成员的协调发展,也将有助于企业、社会及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已有学者对闭环供应链定价问题展开了研究。Jayaraman V[1]对回收处理产品的最优回收价和回收数量的关系进行研究,使用数学规划模型对回收质量和回收成本的变化关系及最优决策的影响作出了分析。Drezner Z[2]与Malegeat P[3]着重研究了生产制造商通过逆向回收渠道回收和零售商通过正向回收销售的产品定价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王玉燕等[4]提出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其市场结构效率密切相关。李枫、达庆利[5]对新产品销售与废旧品回收存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各节点成员的最优定价进行探讨。孙浩、达庆利[6]对合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博弈模型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了零售分销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两种模式下闭环供应链定价问题。顾巧论[7]提出不对称生产成本信息的协调定价。葛静燕[8]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对非对称信息与对称信息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协调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博弈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制造商直接回收且废旧品的回收价格一定,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定价与订货策略。

    2问题、假设与模型

    本文讨论现实中较为普遍的结构,即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为简化模型,本文假设由原制造商直接负责回收和再制造(其模式结构如下图所示)。制造商、零售商是各自独立的不同企业,他们的决策过程如下:首先,制造商在销售季节到来之前基于对市场的分析制订出产品的生产计划,确定批发价格;零售商则依据制造商的定价和市场的需求确定零售价格,双方都确保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若双方的决策过程中有一方不顾及对方的利益,则极有可能破坏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产生所谓的“双重边际效用”。

    闭环供应链结构

    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1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风险中立且各自独立的决策者,制造商是Stackelberg的领导方,其回收及循环再造的能力没有限制,所有节点成员的目标都为各自利润达到最大化。

    假设2零售商按需进行订购活动,本文中不将缺货成本和剩余产品的残值列入考虑范围。

    假设3回收再造品和新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无差异。在本文中为简化模型,假定由制造商按固定价格回收废旧品,回收成本+再制造成本<制造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制造商生产首先考虑的是将回收品再制造再销售,且零售商与顾客对商品为新产品或者再制造品的购买无差异。本文在此排除市场需求过小从而不进行新产品生产的情况。

    假设4零售商在一个销售周期内只向制造商发出一次订购行为,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交易关系是多次重复的。本文的模型只讨论单期的情况,即不考虑上一期对下一期的影响以及延迟效应。

    3对称信息下分散决策定价模型分析

    在闭环供应链中,每个节点企业都为各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决策过程也是相互独立的。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博弈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制造商是博弈的先行者,零售商可以观察到制造商的定价再随之制定自身的出售价格。决策过程如下:制造商首先依据市场分析制定批发价格使得自身利润最大化,批发价格是制造商的决策变量;零售商则依据其掌握的需求信息和制造商的可能反应决定零售价格和市场宣传费用,也使得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零售价格和市场宣传费用是零售分销商的决策变量,其中假设a,b,h都为双方共同掌握的对称信息。

    通过比较表3~表5可观察到,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决策随着价格敏感系数的均值与方差的变化而变化。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相较于制造商来说,掌握了更多市场信息及需求信息的零售商获得了更加显着的利润。从表2~表5所有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

    (1)随着标准差σ的增加,生产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增加,零售价也随之增加,此时,零售分销商对产品的宣传费用增加,生产制造商与零售分销商的利润都有所提高,但是生产制造商与零售分销商之间的收益分配比率呈下降趋势,生产制造商占据分配优势。

    (2)当需求参数D值增加时,生产制造商提供的批发价格和零售分销商的订购数量都将随之增加,顾客对产品的潜在需求会使得供应链节点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也导致了生产制造商设置了更高的批发价格w,这时,容易导致占据需求优势的零售商容易隐瞒其优势信息。

    (3)当价格敏感系数b的变化比较大时,零售分销商作为信息优势方,利用信息优势在供应链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也取得了更多的供应链收益,此时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制造商的优势相对减弱,供应链系统的效率不高。

    (4)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零售分销商掌握了更多的市场信息,因此也获得了供应链系统中更多的利益,虽然供应链系统利润相对于对称信息下没有降低,但是不利于供应链节点成员之间长久发展其合作关系。

新零售论文篇7

关键词:大型零售商 竞争选址 问题 思考

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中存在的问题

竞争选址一般要经历地区、商圈、具置选择三个步骤,这是一个范围由大到小逐渐缩小的过程。国有大型零售商在地区、商圈步骤的筛选中,还存在下述问题有待解决:

地区选择的不均衡饱和态势,不利于国有大型零售商取得长远竞争优势。所谓“不均衡饱和”是指:部分城市竞争选址超饱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足的相对饱和。国有大型零售商选择地区时,往往在考虑地理级差、交通条件、硬件设施等自然资源及人流数量、购买能力等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筛选出具备“地域优势”的一级城市率先进入,并逐步向二级城市扩张,但相对不具备“地域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少有涉足。这最终导致地区选择的不均衡饱和状态。一方面,少数城市竞争选址趋于饱和,竞争异常激烈。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闲置、市场潜力巨大。这种地区选择的不均衡饱和状态,不利于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难以为国有大型零售商的长远发展提供空间。

商圈选择的“顶级化”倾向,使国有大型零售商陷入“价格战”。在商业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国有大型零售商在选定“优势地区”后,经常借助某类商圈分析模型对商圈范围施以科学测量和分析,并按照分析结论选择该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顶级”商圈进入。“顶级”商圈各项商业设施发展较为完善,但也往往因为追求共同的“高档化”定位而缺乏个性和特色,商圈运营表现为“同质化”的特点。这极易造成商圈间合力无法有效整合,商圈内优势资源被闲置浪费,投资潜力不能完全释放,商圈范围难以扩大。面对有限发展空间、缺乏特色的商圈功能定位,大型零售商只能依靠“价格战”来寻求生存空间。

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对影响地区选择的多源因素欠缺综合考量

地域优势具有“相对性”,需要组织多源的相关数据施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地区选择。其相对性表现为:一是,不被看好的地区,竞争相对缓和,只要具备适合企业发展的特点,也能变劣势地区为优势地区。二是,优势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但往往地价高昂且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受限。这就要求大型零售商选择地区时,尽可能综合考虑多源的影响因素。因此,如果国有大型零售商仅考虑诸如:客观环境优势、企业本身优势、竞争方等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将难以筛选出真正具备地域优势的地区。

(二)对影响商圈选择的特殊因子考虑不足

影响商圈选择的特殊因子应给予充分考虑。商圈模型无法对商圈的特色进行分析,所以不能仅依靠商圈模型的分析结论选择商圈。外资零售巨头敢于在缺乏特色、发展遭遇瓶颈的“顶级”商圈里采取“亏损经营战略”,即以本土总部成熟市场的盈利弥补中国市场竞争选址开店的亏损。然而,我国零售企业因长期资金短缺的困扰,罕见仿效。因此,很多国有大型零售商因“顶级”商圈的同质化选择倾向,而被迫重新选址。失败的教训使得诸如商圈特色之类的特殊因子,成为国有大型零售商商圈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方面。然而,现有的商圈分析模型,大多针对商圈的共性因素施以分析,难以考量商圈的特殊因子。过分依赖定量模型测算结论选择商圈,使其最终陷入价格战。

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的对策思考

(一)结合多源资料综合分析选择优势地区

地区选择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竞争选址后续步骤的准确度,现从空间成本及竞争激烈程度方面做如下分析:

1.空间成本测算。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空间成本”指所有与空间的异质性有关的成本。它由区位成本(包括地租)与联系成本构成,如图1所示。

通常,资源禀赋好的地区联系成本低,区位成本高;而资源禀赋相对不好的边远地区联系成本高,但区位成本低。现对这两种成本做如下具体分析:

区位成本。所有与区位有关的因素所产生的成本统称为区位成本。不同地区地租总是存在级差的,因此地租是区位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零售商在不同的区位竞争选址时,如果投入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一致,那么此时的区位成本即地租;如果不同地区不但地租存在级差,而且劳动力、税收等方面也存在差别,那么所有这些都应视为区位成本。

联系成本。联系成本不仅包含企业内不同功能单元间的联系成本,也包含企业间、企业与外部的市场联系成本;不仅包括信息的联系成本,也包括物质的联系成本(即物质的运输成本)。

按照斯科特的研究结论,大型零售商联系成本与零售商间或零售商内部交易的性质、特点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如果交易所形成的物质或信息流是标准化的,或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可重复的和稳定的,联系成本一般较低。二是,如果交易所形成的物质或信息流是非标准化的,那么单位产品的联系成本较大。三是,如果交易不是具体的物质或信息流,而是个性化的无形交易,那么,这种联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国有大型零售商在选择拟进入地区时,应综合平衡联系成本与区位成本,使空间成本最小化。

2.竞争激烈程度分析。国有大型零售商必须考虑拟进入地区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竞争激烈程度。现借助下述指标加以测算:

一是,饱和度测算。一个地区当前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用饱和指数衡量。饱和指数是通过需求和供给的对比,测量某地区零售商店的饱和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RS: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指数;C: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数量;RE:某地区每一顾客每周平均购买数额;RF: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额。竞争选址时,应对拟选地区饱和指数进行评估,通常饱和指数高,表明该地区竞争缓和;而饱和指数低,表明竞争相对激烈。

二是,“质量指数”及“外购比例”测量。市场范围变化趋势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预示该地区竞争趋势的走向。市场范围变小的地区竞争趋于激烈的概率较大,反之亦成立。现借助“质量指数”及“外购比例”两个指标加以预测。质量指数表示某个市场的质量是高于平均购买力水平还是低于平均购买力水平。如果某个市场质量低于平均购买力水平,意味着可能有大量消费者到外地购物,本地区市场将呈缩小趋势,反之亦然。外购比例指当地消费者到本地区外购物比例。这个比例可以以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在外地花费的货币量计算。通常而言,随着本地消费者到外地购物量增加,本地市场范围将呈缩小趋势而外地零售市场范围将扩大。从某种角度讲,顾客到外地购物,会给零售商提供增加销售的机会。只要本地零售商能吸引外地的顾客到本店购物,就能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因此,借助上述两个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测地区竞争变化趋势。

零售商应把当前竞争状况与竞争变化趋势结合起来考虑。饱和指数表明该地区当前竞争激烈程度,而“质量指数”及“外购比例”则预示未来竞争变化趋势。相比较而言,饱和指数高且竞争趋缓的地区应予以最先考虑。饱和指数高但竞争趋于激烈的地区,市场发展空间不大,需慎重决策。饱和指数低但竞争趋缓的地区,已有多家商家进入,国有大型零售商应客观衡量自己与竞争对手实力抗衡中的取胜概率。饱和指数低且竞争趋于激烈的地区,吸引力最小。还应特别注意的是:本地购买力外流将使饱和指数不能真实反映该地区竞争激烈程度,国有大型零售商应对此予以勘测。

(二)从国有大型零售商自身特点出发确定商圈

定量的测算能够为大型零售商选择商圈提供参考和依据,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国有大型零售商应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从个体的不同特点出发,开拓确定商圈的思路。

1.依据企业文化优势选择特色主题商圈。成功选址经验表明:企业自身优势和商圈优势实现紧密结合,能产生1+ 1 大于2 的经营优势,提高竞争选址的成功率。因此,国有大型零售商应从上述两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中国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地区之间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外资零售巨头很难短期内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相对而言,国有大型零售企业在这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另一方面,特色主题商圈是商业文化的载体,能够在不同商圈之间构筑非同质性竞争的商业环境,利于商圈之间进行资源优化整合,能够提供良性竞争的条件,具有明显的商圈优势。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城市往往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拥有几个特色主题商圈,例如上海的衡山路、雁荡路,北京的大栅栏等。这就要求国有大型零售商,在深入挖掘自身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寻找与之相契合的、具有独特商业文化的主题商圈,并且在这类商圈中引入非购物要素,通过文化展演、娱乐活动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实现企业文化与商圈主题文化协调融合。凭借自身文化优势和特色主题商圈优势的紧密结合,营造其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为自己赢取竞争选址的成功。因此,特色主题商圈是国有大型零售商商圈选择的方向和出路之一。

2.凭借自身实力开拓新商圈。随着我国“城市空心化”现象的出现,城市人口开始由城市逐渐向城乡结合部转移,客观上产生了对新商圈的需求。因此,国有大型零售商应抓住时机、转换优势,避开现有商圈,利用自身实力抢先开拓新商圈。开拓商圈不能一味追求大型、高档化,而应立足消费者、为消费者着想,这样的商圈才会有长久生命力。

新零售论文篇8

若内资零售企业能将零售企业的具体核心竞争力理论运用于实践,普遍提高内资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外资零售企业很难全面掌控我国零售市场,但外资零售企业利用所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有可能在我国某些地区、某些城市、某些经营领域局部掌握主导权。

关键词: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掌控权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0)-0112-07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与目的

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7年以来一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 2004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53950亿元人民币[1]。另据我国商务部2005年2月公布的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对GDP的贡献已达到8%左右[2]。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零售业对GDP的贡献率一般都超过15%。根据我国零售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速度预测,今后我国零售业对GDP的贡献率还要不断增大,零售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重要。

另外,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大量零售企业加快了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速度与规模,这种趋势使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产生了对我国零售业是否会被国外大型零售企业所逐步掌控的忧虑。从我国零售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增长的发展战略角度考虑,我们必须对我国境内中外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中外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问题,必然要研究中外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问题,而研究中外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问题的实质,就是研究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论,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零售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内容方面的研究,目前存在着研究成果较少、观点差别很大、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企业核心竞争理论表现在零售企业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境内中外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二、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般理论的再探讨

国内外有关学者就“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本文针对一些有综合性或者代表性的观点,简要陈述如下:曹兴、李南翔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观点: 1、资源要素构成说。认为“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源就谈不上企业。所谓资源,就是可以被用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客观存在。”“企业资源的来源可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本、社会资源等五种。”2、能力要素构成说。认为“企业整体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等”。3、知识要素构成说。认为“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核心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学习是核心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学习能力是核心能力的核心。”另外,曹兴、李南翔认为,“核心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就是说核心能力是由一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结体组成的集合。这个系统不仅具有一般管理体系的特点,将各种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意义大于每个要素单独意义的简单迭加,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决定着他们是否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带有技术性、管理性以及思想性的综合能力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实践中企业识别和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3]

李东红研究了斯密著《国富论》、伊迪丝・彭罗斯著《企业成长论》、理查德・尼尔森等著《经济变革成长论》、盖瑞・哈默著《公司核心能力》和《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文献中提出的有关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观点之后,总结和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观点: 1.企业本质上是个能力集合体。这个集合体主要构成要素是:企业拥有的生产场地、建筑物、设备、资金、有价证券、人才等在内的“有形物资源”,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约定俗成的默契、道德与文化等“无形的规则资源”。其中任何一部分脱离企业之后,都不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能力”。2.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3.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能力具有的特征是:(1)价值优越性(企业效率高、成本低、创造价值高)。(2)异质性(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关键因素)。(3)不可仿制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或者结果使其它企业难以复制)。(4)不可交易性(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5)难于替代性(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4.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4]。

虞群娥、蒙宇将国内外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归纳为如下几种学派: 1.结构学派或者内部成长学派。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其主要观点是:基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行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升企业的五种竞争能力,使企业在产业内处于最佳位置。2.资源学派。由皮特瑞夫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企业要有安排、使用资源并取得一定结果的能力。公司能力是基于信息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组织程序,能力由长期而复杂的资源互动产生。企业是以自有资源存量为基础的,……关键资源必须满足三点评判标准: (1)有价值性;(2)稀缺性; (3)不可模仿和替代性。3.能力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是普拉哈德和哈默等。主要观点是,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殊能力。例如: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其实质是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另外,虞群娥、蒙宇还认为:从研究重点和战略实施角度看,结构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产业,是基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行业结构和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实施的静态角度研究,能力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企业,资源学派研究的是内外部的结合,并且两者都从追寻经济利益的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和实施[5]。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观点方面分歧很大,但笔者认为,其中还是可以从上述众多观点中总结出带有共性的、核心的、或者是基本的三项内容:

1、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反映出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特点。如果企业不研究、也反映不出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特点,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体行业中的具体企业,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过程中的具体努力方向与操作内容。

2、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时,必须要考虑各

种资源的约束条件。企业在制定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时,要充分考虑,哪些资源是无法克服的或者无法逾越的硬约束型资源?哪些是经过努力可以争取到的资源?哪些是企业本身具有的优势资源?哪些是企业可独占的资源?企业要拥有能够充分利用、争取和培育各种资源的能力。

3、在充分考虑和反映以上两项内容之后,企业所培育起来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价值优越性(企业效率高、成本低、创造价值高)。(2)异质性(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关键因素)。(3)不可仿制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或者结果使其它企业难以复制)。(4)不可交易性(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5)难于替代性(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

三、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综述与评价

(一)观点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零售企业竞争力问题也有一些研究,现试将各观点简要归类综述如下:1、企业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论。迈克尔・利维等认为:零售业的核心是顾客与竞争对手[6]。谢守祥、沈正舜认为:“满足顾客需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创造过程。”“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7]

2、零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论。大卫・E・贝尔等认为: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充足的资本、营销技术、组织技术、后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技术、会计技术和员工管理方面[8]。张桂芝认为:“商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反映商场当前竞争实力和未来竞争实力的综合指数,具体表现为商场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利用资源的效率等方面的能力和发展前景。”“把商场综合竞争力提升这一目标分解成三个方面,即分为商场基础实力、管理及财务能力、发展潜力三个领域层”。其中:“商场基础实力指标”包括:“营业面积、员工人数、商品种类、营业额、收银台个数、注册资本、购物环境、区位优势。”“管理及财务能力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利润率和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员工人数”。“发展潜力指标”包括:“顾客满意水平、企业形象、市场份额、销售额近两年平均增长率”[9]。

3、零售企业特殊内容论。张秋白认为: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不能完全套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必须结合零售企业的特点,重新研究设计。构成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五个方面:⑴主营技术力:企业掌握市场目标定位准确、符合特定顾客需求的商品品类管理系统和现代市场营销技术。⑵流程控制力。企业有一套系统结构良好、运转顺畅的业务流程和有效的运营控制能力。⑶经营管理力。企业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套科学的、成型的管理模式。⑷营销服务力。“硬件”上,企业能为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和其它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软件"上,零售企业能及时给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优质服务。⑸企业文化力。企业能够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精华提炼出来,形成以企业共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管理风格的成熟系统[10]。

4、对所经营商品的经营技术与管理水平论。张智强认为:“商品,是零售企业存在价值的根本载体;商品经营技术,是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基础。”“全过程商品管理,是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这些欧美零售企业最重要的经营技术,是他们竞争优势最集中的体现,它是用来解决买卖商品过程中最根本问题的有效方法。”[11]

5、企业规模优势论。李东阳认为: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技术优势、规模优势、融资优势等方面”。其中技术优势是指“在高新技术商业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规模优势是指“公司资产额大、销售额多、雇员人数众……,派生出的一系列垄断优势。融资优势是指:“能以较低的成本和迅捷的速度筹措投资与生产所需的资金。”“此外,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经营,获得对原材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过程和产品市场等的控制,加剧市场的不完全,进一步增强了其竞争优势。”[12]

(二)评价与分析

笔者认为,零售企业的具体核心竞争力理论必须是建立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基础之上的继承关系。即,具体化的、有针对性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必须反映出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出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中关键的、基本的内容。否则,只有一种解释: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错误的。但这从逻辑关系上无论如何是讲不通的。总结上述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的研究成果,至少在本文上面已经总结过的三个方面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般理论中核心的、基本的内容,即: 1、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反映出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特点。2、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时,必须要考虑各种资源约束条件。3、企业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五个特点:(1)价值优越性、(2)异质性、(3)不可仿制性、(4)不可交易性、(5)难于替代性。

根据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般理论的这三个关键的、基本内容,将上述国内外学者对零售企业的具体核心竞争力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这些观点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无论其观点是否一致,都在努力体现零售企业的具体情况与特殊性。缺陷是,没有认真地参考或者借鉴国内外学者经过长期大量研究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般性理论研究成果,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论与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之间没有严密的继承性与关联性,系统性也不强。例如,“零售企业特殊内容论”显然是不符合上面已分析过的理论继承性的逻辑关系的。“对顾客的满足程度论”和“经营商品的技术与管理水平论”都没有讲清楚企业要具备“价值优势性”“异质性”“不可仿制性”等等哪些内容才能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程度。“零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论”提法太笼统,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含糊不清。“企业优势论”的问题在于,是对已经达到这些优势条件的企业的描述,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些企业是如何达到这些优势条件的?其他企业将通过何种途径来达到?总之,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关零售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诸观点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还无法科学、准确地为零售企业提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指导性理论,因此,很有必要对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进行更科学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探讨。

四、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

笔者寻找或者探讨零售企业的具体核心竞争能力是基于以下思想进行的:

第一,既然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般理论已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就这些研究成果又试探性地归纳与总结出了三项核心的、基本内容,那么零售企业具体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容必须要体现出这三个核心的、基本的内容。或者讲,对零售企业具体核心竞争能力的探讨,必须是建立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般理论基础上的继承性探讨。第二,威廉・布雷特等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

认为经济问题就是,通过竞争合理配置给定数量的稀缺资源,从而获得最优结果。稀缺成为经济学的中心问题。”[13]从当前国内外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特点看,笔者同意这个观点。既然如此,零售企业对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实质上就是对制约零售企业竞争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进行有效地争取、培育与合理配置的问题。哪个企业能有效地争取、培育与合理配置制约零售企业竞争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哪个企业就能够有效地培育与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

按照这种思路与指导思想,进行零售企业具体核心竞争能力的探讨。

(一)从零售业的行业竞争特点分析。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等四类市场。按这四类市场所具备的条件,零售企业所属的市场应是“垄断竞争市场”。符合垄断竞争市场的三个条件是:大量企业生产与经营有差别的、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替代的同种产品;每个企业对市场的影响都很小,一般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报复性措施;进或者退出该市场比较容易。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是,这些产品的差别主要是在质量、服务、外观、商标、广告等方面的差别,因此,每种带有自己特色的产品都是惟一的,具有相对的垄断力量。产品差别越大,垄断力量也就越大。据此,我们可以认定,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零售企业是否掌握了有差别的、特色突出的、具有相对垄断力的商品、经营与服务。

(二)从零售企业的资源约束条件分析。从大量的经营实践与发展趋势看,零售企业要顺畅投资与经营,必须满足十个条件:⑴企业所选择的经营项目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与政策的要求;⑵企业所选择的经营项目要有市场需求;⑶企业所选择的业态或者经营模式应该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生命力;⑷企业的经营场所必须占有符合业态特征要求的合适的商业地理位置;⑸企业必须具备用于建设门店、购置设备、采购商品、日常运行等所需的资金;⑹企业必须具备经营所需的主要商品或者原材料比较稳定的采购或者供货渠道;⑺企业必须具备懂经营会管理的各类人才;⑻企业所经营的项目和服务要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企业良好的市场信誉与知名度;⑼企业要在人力资源、财务、采购、运输、库存、销售等运行环节上有较高的管理水平;⑽企业必须掌握和运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与网络技术,以及用于储运、加工、保鲜、配送、销售等先进的、配套的机械设备。

在上述十个条件中,第⑴、⑵、⑶、⑹这四个条件我国零售企业相对比较容易做到,一般不会对企业形成很强的制约因素。理由是:第一,从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看,我国对内资企业进入零售行业早已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制, 2004年底原则上也放开了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零售行业的限制;另外,相对于其他一些行业,零售企业在技术、设备、资金、人才这四个方面的“门槛”比较低,也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因而,企业进入零售市场是比较容易的。第二,从商品的供求关系角度看,目前我国零售领域所涉及的生活资料消费品的供求关系,绝大部分都处在供求平衡或者供过于求的状态下。从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看,这种商品供求状况不是暂时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本质性、规律性的。因而,在属于垄断竞争的零售市场中,寻找到有市场需求的项目和供货渠道难度不会很大,对零售企业的制约性不大。第三,从零售企业采用的业态或者经营模式看,由于受决定于零售企业的业态或者经营模式创新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者生活水平与方式、科技应用水平等诸多复杂因素制约,其创新的周期与速度都十分缓慢。百货商场、连锁经营、超级市场等业态与经营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也已证明了这一点。因而,零售企业一般都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学习、转变和掌握市场生命力比较旺盛的业态和经营模式,零售业态与经营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一般不会对零售企业的发展构成硬约束力。

上述十个条件中的第⑷、⑸、⑺、⑻、⑼、⑽这六个条件,对零售企业形成了很强的制约因素。理由是:第一,国内外零售企业大量的经营实践早已充分证明,与业态相符合的经营场所的商业地理位置是否良好,对该企业的经营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良好的零售商业地理位置是由城市建设、街道位置、历史演变、道路交通、消费行为等复杂的因素所决定和形成的,企业无法通过主观努力来创造,因而,良好的零售商业地理位置绝对是稀缺性资源。第二,近年来,虽然内资零售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从大量现实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制约我国零售企业发展与扩张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企业的资金不足。由于零售企业自身盈利水平,以及筹集资金的种种困难,零售企业要具备充足的发展资金绝非易事。第三,我国零售企业在人才资源方面存在两个制约因素:一是许多零售企业实际上不重视对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二是一些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也不愿到内资零售企业中去。因此,我国零售企业普遍存在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稀缺问题。第四,由于受顾客需求的复杂性,同行竞争的激烈性,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企业想要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突出企业的经营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树立起良好的信誉与知名度,决非易事。第五,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与网络技术,以及各类先进的机械与设备的运用,涉及到设计、开发、配套、应用、管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想运用这些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决非易事;同时,由于零售业态、经营内容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这些技术还难以形成通用的规范化技术体系,更增加了开发、引进和应用这些技术的难度。

(三)从企业具备核心竞争能力所必须体现的“价值优越性、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不可替代性”这五个特点探讨。探讨的思路是,对上述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的三个要点和零售企业投资与经营必须具备的十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具体方法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论所提出的三个关键内容列在X轴的横向第一行的表格内,将零售企业投资与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十项条件列在Y轴纵向左侧表格内,再将X轴与Y轴的内容进行交叉对比,同时满足X轴与Y轴的内容的交叉重合部分用号标出,用号标出的五项内容,就是零售企业在竞争与发展过程中的稀缺性资源。(参见: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理论与零售企业投资与经营所具备的条件交叉对比表)

总之,既能体现“零售企业应具备的十项条件”,又能够“反映行业特点”、“资源约束条件”和“五个特点”的重合项目,共有六项:“合适的门店商业地理位置”、“具备投资与经营所需资金”、“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与科学的培训体系”、“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服务与良好的市场信誉”、“对人力、财务、采购、库存、销售环节良好的管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四)零售企业具体核心竞争力的表述

总结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必然得出零售企业具体核心竞争力所应具备的六项内容:

1、企业拥有商业地理位置良好的经营场所。

2、拥有其他企业难以仿效的懂经营会管理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员工的学习与培训体系。

3、企业管理水平高、经营与服务特色突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树立起良好的市场信誉与知名度。

4、具备对人力资源、采购、运输、库存、加工、销售、财务等企业运行环节全过程高水平的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能够使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行。

5、由于企业管理水平高、运行成本低与信誉好,使企业获得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率和销售额,以及更强的资本积累能力与资金筹集能力(银行贷款、社会集资、股票上市等)。

6、企业能掌握和运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与网络技术,以及用于储运、加工、保鲜、配送、销售等先进的、配套的机械与设备,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效率。

五、中外零售企业的竞争能力对比

用已得出零售企业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内容,将我国境内的中外零售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外零售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对比

1、在“拥有良好的商业门店地理位置”方面,我国零售企业占有一定优势。理由是,第一,我国原来一些大型零售企业的门店在计划经济时代已经占有了城市中许多良好的商业地理位置;第二,我国零售行业的改革与放开经营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而国内零售市场向国外零售企业的试点性有限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面开放是我国加入WTO后的2004年底,两者至少相差十几年。在这十几年时间内,我国零售业一直在快速发展与扩张,期间也占有了很多有利的商业地理位置。第三,《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版)的统计数计显示,截止2003年底,零售业的“法人企业”与“产业活动单位”数,内资企业分别为: 12149个、28500个;外资企业分别为: 147个、487个[1],内资企业还是占多数,因而内资企业占有良好商业门店的比例肯定很大。

2、在“拥有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员工学习与培训体系”方面,外资零售企业占有优势。理由是,绝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的生存时间都比我国零售企业长,在长期的经营与竞争实践中,外资企业十分重视人才与员工的培训,锻炼和培养了大批经营管理人才,也探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而内资零售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时间很短,人才的积累时间不够,培训体系也很不成熟,有些内资零售企业实际上还没有将人才的培训与员工的培训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

3、在“掌握能满足顾客需求的、具有异质性特点、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经营内容或经营模式”方面。外资零售企业在企业信誉与知名度(特别是大型跨国连锁企业)、经营模式或者内容的成熟度、营销与顾客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普遍优于内资企业。在商品与服务的经营特色方面有一些内资企业也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

4、在“具备对企业运行环节全过程的管理、成本控制、销售能力、资金筹集能力与利润率水平”方面。由于外资零售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培育方面抓得很好,并有更长时期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因此,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连锁经营企业在这些方面的管理水平与能力普遍高于内资企业。

5、在“企业的利润率、销售额、资本积累与资金筹集能力”方面。从近年来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经营实践看,由于内资企业占有比较多的良好商业门店地理位置,以及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制约,内资零售企业在“销售水平与获利能力”方面并不比外资企业差,有些内资企业甚至要强于外资企业。但在“资本积累”与“资金筹集”方面,外资零售企业能够依赖几十年积累的企业资本和通过各种筹集资金的渠道,比较顺利地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内资企业在发展与扩张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我国商务部一位副部长曾明确指出:“从世界零售业发展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发展以及中国内资零售企业发展困难看,如果内资企业今后竞争发展中最大的困难―――融资得不到实质性的根本解决,外资零售企业可能会主导中国零售业,这不是危言耸听。”[14]

6、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与网络技术,以及相关机械与设备是由国外企业先进的零售企业首先开发与使用的,经过长期的探索,目前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成熟的技术应用与管理体系。我国内资零售企业近年来在这些技术的开发、引进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总体水平比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二)内外资企业零售企业的竞争趋势预测

在我国境内的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如果理论界和企业界在零售企业的具体核心竞争能力的理论探索方面取得更为科学的成果,同时,更多的内资企业能够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普遍提高我国内资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内资企业有可能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发展能力,从而稳固地主导着国内零售市场,甚至还有可能产生少数“国产”世界知名的大型跨国连锁企业。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境内的外资零售企业正在利用其资金实力强,企业管理水平、知名度和信誉度比较高的优势,通过股票市场的运作、扩大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外资的股本比例、兼并收购经营不善的内资企业,以及直接投资发展零售门店等途径,不断获得良好的商业地理置,快速扩大市场占有面,如果我国内资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长期普遍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外资零售企业全面控制我国零售业的危险性还是存在的。外资零售企业在某些地区、某些城市、或者某些经营领域(如某类经营市场、某些商品的采购等)局部性掌握主导权或控制权的可能性更大,这些必须引起我国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版[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65―269.

[2] 北京青年报[N].北京. 2005(2. 14).

[3] 曹兴,李南翔.基于内外因素的企业核心力构成分析[J].长沙: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6): 42-47

[4] 李东红.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评述[J].北京:经济学动态, 1999, (1): 33-36.

[5] 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南昌:财经论丛, 2004(4): 13-19.

[6] (美)迈克尔・利维等.零售学精要[M].郭武文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8.

[7] 谢守祥,沈正舜.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J],长沙: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5): 29.

[8] (美)大卫・E.贝尔,沃尔特・J.萨蒙.战略零售管理教程与案例[M],张永强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1―9.

[9] 张桂芝.商场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江苏商论, 2002(12): 29―32.

[10] 张秋白.如何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经营能力[J],北京: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1): 53.

[11] 张智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品经营技术[N],北京:中国商报, 2001(11. 7).

[12] 李东阳.略论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 2002(1): 25.

[13] (美)威廉・布雷特,罗杰・L・兰塞姆.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M],孙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

[14]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导[J].北京:连锁, 2004(11):4.

新零售论文篇9

关键词:零售企业;产品创新;自有品牌

中图分类号:F7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113-02

1 零售企业产品创新的内涵界定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或随产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销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销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零售企业就是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非商业性使用的企业。制造企业的产品创新是指产品(服务)属性的改进或新产品开发。零售企业一般不直接生产产品,其产品创新也区别于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而表现在选择新的适应顾客需求的产品上。零售企业产品创新包括产品选择创新和供应商选择创新两个层面。产品选择创新是指新产品的引进和新的产品品类选择,它是供应商选择创新的基础。

2 零售企业产品创新的必要性

(1)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导致企业竞争手段同质化。随着国内消费的持续增长,零售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尤其在2004年11月之后,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放开。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扩张更为迅速。截至2005年底,全球零售业100强中共有16家已经进入中国,包括排名1,2,4位的沃尔玛、家乐福和麦德龙。外资企业的加速扩张导致零售企业的竞争逐渐加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竞争手段的同质化――价格战。低价固然是零售企业至关重要的竞争策略,但是它必须和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相匹配,否则这种低价策略很难持续。沃尔玛打出“天天平价”的口号,家乐福也宣传“同类产品本店是最低价格”。这些零售巨头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从而保证低价。与之相比,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弱,根本不具备低价竞争的条件,长期下去只能导致企业利润的降低甚至亏损。

(2)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今天的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更加复杂,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也在加快。与此同时,新商品的不断涌现、商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极大的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消费者需求的的多样化。零售企业由于不直接生产产品,因而对顾客需求的变化缺乏关注。大多数零售企业只是被动的适应这些多样而快速变化的需求,通过提供更多种类的商品供消费者选择加以应对。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产品选择导致他们选择更加困难,这就要求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便利消费者的选择过程。

(3)零供关系的紧张化。零售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我国零售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零售企业还没有形成与供应商利益与共、共同协作的心态,忽视了与供应商建立风险共担,争取“双赢”的战略协作关系。在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占据供应链优势的零售企业往往倾向于追求单方面的利益最大化。它们往往会设立进店费、促销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或拖延占用供货商的资金来获利。这种盈利模式导致零供关系不断恶化,而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供应链上的合作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3 零售企业产品创新策略分析

产品创新的基础是目标消费群体的选择,它与企业的市场定位相关。零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条件和外部的市场环境实现差异化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市场定位明确了产品创新的方向,在产品创新的具体方式上,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零供双方力量对比和顾客需求感知差异的矩阵模型来具体分析零售企业的产品创新方式,如下图所示:

矩阵中横轴为零售企业相对制造企业的力量强弱,即供应链上的支配能力大小,主要由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的相对企业规模决定。零售企业相对制造企业规模越大其力量越强,反之则弱;纵轴为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对顾客需求的感知差异,由下到上从感知不一致到感知一致。根据每一不同组合,零售企业产品创新可以分别采取以下途径:

(1)产品定制。当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对顾客需求感知一致且零售企业力量相比制造企业较为强大时,可以采取产品定制来实现产品创新。零售企业与最终消费者接触最为频繁,一方面可以根据产品的销量变化来跟踪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的顾客信息获取来发掘顾客的消费偏好从而预测甚至引导顾客的消费趋势。零售企业将收集到的消费者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然后制定产品的供应标准要求制造商按照该标准进行生产。在青岛的一些大型零售企业中,沃尔玛,家乐福,利群和麦凯乐等都有制造商的专品,比如说正航饼干,它的新年促销装专供沃尔玛和麦凯乐。

(2)产品辅助制造。产品辅助制造也是发生在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对顾客需求感知一致的情况下,不同的是此时的零售企业力量较弱,相比制造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因而不能要求制造商提供特定规格的产品,而是将自己所搜集到的顾客信息反馈给制造企业,制造企业根据这些信息和自己营销部门的信息对顾客的需求进行预测,然后生产出产品供应给零售企业销售。在这种情况下,零售企业一般比较被动,而且这种情况之下的产品创新不具有排他性,即制造企业可以将这一零售企业辅助制造的产品供应给其它的零售企业。

(3)产品滤过或制造商重选。产品滤过是指零售企业自身力量比较弱时,对于强势制造企业生产的而它自己认为不适应顾客需求的产品予以放弃而专注于适销对路的产品。重新选择制造商的情形发生在零售商对顾客需求比较确定,强势制造商不认可的情况,此时零售企业可以重新选择力量较弱的制造企业合作。当零售企业舍弃整个系列的产品时,就发生了市场的重新定位,即重新选择目标市场。一般来讲,这种舍弃是主动的,但是风险会比较大。重新选择制造商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办法,它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产品创新的主要渠道。

(4)自有品牌产品。自有品牌是指零售企业拥有的品牌,并通过独家或控制的渠道进行分销。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欧美国家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开发和发展就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对制造商品牌构成了巨大挑战。国外的大型零售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自有品牌商品。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拥有惠宜、Simply Basic等多个自有品牌产品系列,其30%的销售额和50%以上的利润来自它的自有品牌。自有品牌产品由于营销成本大大节省,因此相比其它品牌拥有更佳的性价比。同时由于产品的独特性,在给零售企业带来超出一般产品利润的同时,还能形成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屈臣氏在个人护理产品方面拥有众多的自有品牌产品,其自有品牌产品占据着绝大部分货架,许多顾客专门为了买这些产品而光顾,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零售企业通过自有品牌策略实现产品创新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产品品类选择和产品品牌名称选择。

①零售企业自有品牌产品品类选择。

在自有品牌产品品类的选择上,沃尔玛的选择策略被许多零售企业所仿效,它的自有品牌集中在日常生活用品方面。但是沃尔玛的自有品牌产品有销量做保证,成本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因而能保证极高的性价比。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在模仿沃尔玛的品类选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成本控制问题,结果往往导致许多的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留下自有品牌等于低价劣质品的印像。因此,不具备规模优势的零售企业在产品品类的选择上要实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如果不能提供比其他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更优的性价比,就应该选择不同的产品品类。具体操作上,首先要分析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在此基础上选择产品质量差异不大且当地没有强势制造商的产品品类进行突破。一般情况下,农副产品的质量差异很不明显。比如说在青岛地区,海鲜类产品质量差异就不大,而且全国知名的制造商品牌较少,零售企业在这类产品上推出自有品牌不仅竞争压力较小,还能通过产品特色效应带动其它产品的销售,这对旅游消费这一目标群体作用尤其明显。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和顾客的消费需求趋势进行自有品牌产品的定位。合理的产品定位应该是在城市地区定位于中端,在农村地区定位于低端。目前我国推行自有品牌战略的多是大型零售企业,其门店一般也集中在城市地区,其主要策略仍然是低价,而没有考虑城市人群具有较高购买力这一经济环境。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自有品牌产品的低价格固然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与规模更大的零售企业相比,其低价这一竞争武器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相反,推广一些迎合人们对绿色、环保食品需求的自有品牌农副产品对消费者将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农村地区则可以推出一些低价的日常生活用品,以适应农村相对较低的购买水平。

②零售企业自有产品品牌名称选择。

在品牌名称的选择上,自有品牌可以采取与零售企业品牌一致或者不一致的策略。沃尔玛的自有产品品牌采取的是独立的品牌名称,如惠宜,Simply Basic等。家乐福的自有品牌则采用了家乐福这一零售企业品牌。一致的品牌名称能迅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降低品牌推广费用。其不利的方面在于一旦自有品牌产品出现问题,将同时会对零售企业的品牌造成消极影响。采取与零售企业不同的自有品牌可以避免连带影响问题,但也不利于零售企业品牌与自有产品品牌的联想,在推广上也更加困难。目前零售企业采用较多的是与零售企业品牌一致的品牌名称策略。

参考文献

[1]Philip Kotler. 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常永胜,王卫红. 论零售商自有品牌管理[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3]李飞,程丹. 西方零售商自有品牌理论研究综述[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石飞. 欧洲零售商自有品牌研究综述[J]. 企业活力,2006,(2).

新零售论文篇10

关键词 新“零售之轮”;零售业态;“优衣库”;SPA

一、问题的提起

为了回答理论界对传统“零售之轮”理论(M.P.MaNair,1958)及“真空地带”理论(Nielsen,1966)提出的种种质疑,日本学者中西正雄(Maso Nakanisi)1996年在《零售之轮真的在转吗》一文中提出了新“零售之轮”观点,对传统的“零售之轮”及“真空地带”理论重新进行论证。与这两种理论相比,新“零售之轮”理论解释了消费者接受新业态的理由、新业态与原有业态间的竞争、新业态形成的动因等。

新“零售之轮”理论提出业态变化的原动力是技术革新,首先引入“技术边界线”的概念,即任何时代,零售价格与零售服务水平的组合,都与当时的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管理技术水平相适应而有一个限度,为了达到某一服务水平而必要的最低零售价格水平线叫做技术边界线。

对零售竞争来说,有意义的价格服务水平组合仅限于在技术边界线上。新业态由于业态内竞争的压力,如果要提高服务水平(或降低价格),也仍然是在这一曲线上移动。新业态的发展在于对物流、信息流、管理等技术的革新,以突破原有的技术边界线,使之向右下方移动。只有新业态的引进产生巨大革新时,才会引起主要业态的变化。由此可见,新业态并不是以低价格把旧业态赶出去的,而是因技术边界线的移动而获得竞争上的优势。但是,新业态的优势只是短期的。当新业态企业因技术革新获得超额利润时,其他效仿的企业也会努力改善其营销组合,使自己的技术边界线也往右移,从而使超额利润消失。由此形成类似于零售之轮的循环。

本文拟从新“零售之轮”理论中的四个要素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着眼,剖析日本成功服装零售品牌“优衣库”导入SPA经营模式后,相对于日本传统的服装零售业态体现出了哪些不同,存在哪些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探讨可让“优衣库”存续与发展的新业态方向。

二、“优衣库”的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

(一)发展简介

创造了日本零售业奇迹的日本迅销公司的“优衣库(UNIQLO)”品牌,创建于1984年,在不到10年间就从一家小店成长为日本服装业的老大。日本迅销公司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的休闲服装连锁零售品牌“优衣库”的拥有者,其产品定位于适合大众、价格低、质量好的休闲服装品牌,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在日本国内拥有大约750多家店铺,在美国、英国、中国、韩国也遍布其足迹,曾经创造了fleece(聚酯纤维两面起毛彩色布料)夹克衫畅销数百万件的奇迹。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日本的汽车、家电等的生产厂家、大型百货公司及超市等零售商家都陷入了不景气,业绩都在恶化,而“优衣库”却以一家独赢的姿态存在。“优衣库”于2009年1月9日发表的2008年度9—11月统一决算的销售额,与前1年比,增长了17.5%,达到了1885亿日元,净利润也增长了43.6%,达到221亿日元,可谓是增收增益,并将其本年度的统一决算利润的预计值从当初设想的480亿日元向上调整到了500亿日元。

“优衣库”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归功于其引入的有别于日本传统服装零售业的经营模式。

(二)经营模式简介

1、“优衣库”的经营特征。“优衣库”品牌基本已经成为“低价、优质”的代名词。其经营上的最大特征是导人了食品快餐的经营理念,主要体现在:(1)产品适用的广泛性,“优衣库”销售的服装适合任何年龄段的男女穿着;(2)店铺的标准化,依靠经营指南使店铺布置、商品、价格实现同一化;(3)少品种大量销售,通过生产的规模效益,实现低价格;(4)仓储式销售,节约了仓储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而以上各项的实现,得益于该公司导人的从商品策划到制造、销售一体化的SPA经营模式。

2、“优衣库”的经营模式 SPA。SPA是Specialty Re—tal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的缩写,直译就是“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SPA的概念是1986年由美国服装巨头GAP最先提出的。是一种从商品策划、制造到零售都整合起来的垂直整合型销售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力强劲的SPA企业相继登场,使其作为服装领域最强的商业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

三、“优衣库”的SPA与传统业态模式的对比分析

(一)传统模式介绍

在此,需要先了解一下“优衣库”所在的日本服装业界传统经营模式的特征尤其是其流通过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产工序、流通过程经过了多个阶段,且都各自分离。在日本传统的服装零售业界,从纺织工厂纺线,到纺织成布料,再缝制成成衣,最后通过批发商流通到零售店铺,各个阶段都有综合商社(商社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公司)或专业商社的介入。各阶段多由不同企业承担,能够发挥他们的专业性,同时也能分散库存的风险。但是,无法进行全过程统一的调整和控制,企业间也无法进行切实的信息交换。这些企业完全按照各自的信息开发及生产商品,其结果不是造成库存过多,就是导致商业机会流失。

2、委托销售。这是一种可将剩余的产品返还给厂家的制度,厂家承担库存风险。这样就能让零售店放心采购更多的货品(如果是完全买断,零售店会担心库存风险而不会进多种的货品)。但是,退货商品会被厂家进行降价处理,这部分风险也会被反映到零售店的进货成本中,这样店头价格就会提高。另外,因为是委托销售,本应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店却缺乏进行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激励动因,使得零售店的市场营销能力低下。

(二)“优衣库”的SPA优势分析

1、可实现商品的低价。和传统的服装业流通体系不同,“优衣库”不存在中间环节,所以不需要支付中间环节的佣金。另外,委托销售时,纳入到进货成本中的返货风险,也因实行买断制度而不复存在,因而能用更低的价格采购商品。

2、可掌握渠道控制权。“优衣库”靠控制零售连锁店铺来控制产品品质和交货期,因为“优衣库”直接管理各零售店铺而能产生大量订单,从渠道权剩理论上来讲,大量订单会使工厂依存于“优衣库”。或者说“优衣库”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渠道权利,使自己控制生产工序变为可能,所以,能使交货期缩短,还能灵活应对追加的订单。

3、可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的把控。因所有零售店铺都由“优衣库”直接参与管理,可以及时获取店铺销售信息,调整产品结构及改善服务质量,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委托销售店铺的销售能力低下的问题。

(三)“优衣库”对SPA所带来风险的规避

因实现买断方式,库存风险完全得由公司自己来承担。为此,“优衣库”经营的多为基本款的休闲服装。这类服装和那些时装性较强的商品相比,在营业额的变化上较小,使得生产安排和库存量趋于均衡,以此减少风险。

“优衣库”为实现低价而发挥规模效应,构建了一种对少数产品进行大量生产的生产体系,控制产品的品种数量(350-400种),其品种只有普通的休闲店铺的1/3—1/4的水平,因此,库存也更加容易管理。“优衣库”将库存风险这种劣势尽可能最小化。

(四)“优衣库”SPA的优势体现——基于新“零售之轮”理论的分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服装零售业态,“优衣库”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其导人SPA模式,创建了一个革新业态,从根本上取得了竞争优势。它依靠对流通体系,销售管理模式的全面革新实现了“技术边界线”的右下方移动,也就是相对于传统服装业态而言,“优衣库”实现了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相同的服务,甚至更好的服务。如果说传统业态是接近于“技术边界线A”的业态模式,则“优农库”的出现,实现了接近于“技术边界线B”的业态模式。

四、“优衣库”存续与发展的业态模式展望

(一)“优衣库”面临的发展课题

定位于基本休闲款的商品仍然缺乏时尚感,也容易让人感到厌倦。消费者一方面可以感觉到低价格、多色彩、好品质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实施的问卷调查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意见——“大家都穿,总觉得不好意思”。可见“优衣库”所提供的“表面”多样化的局限性将越来越突出,“优衣库”似乎需要拿出真格的多样化对策,强调高的附加价值,以此重新来吸引消费者。而对于“优衣库”来说,可采用的多样化战略无外乎有以下两种:

战略1.在产品款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颜色的变化让产品看起来具有多样性。

战略2.改变产品本身的款式,真正地创造出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