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4: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石油科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石油科技论文

篇1

石油英语包括两大板块:石油科技英语和石油地质英语。石油科技英语涵盖领域极其广泛,单从油气藏的生成就包括:油气生成(generation)、运移(migration)、聚集(accumulation)和保存(preservation)。油气从地下开采到地面过程包括选址(siteselection)、勘探(exploration)、开发(exploitation\development)、钻井(drilling)、固井(wellcementation)、录井(welllogging)、完井(wellcompletion)等等。每个领域都包含大量的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勘探、电子专业词汇。而且石油地质英语更是有大量的古生物词汇和引入的拉丁词汇,单词不仅长而且不符合英语发音习惯。例如penecontemporaneou(s准同期的,沉积后到固结前的),其发音虽不佶屈聱牙但也需要相当的词汇量积累才能在遇到如此长的单词时处变不惊。所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要明确阐述的核心是具体设备或是生产过程,活跃、明晰脑海中对应领域的词汇群,及时根据语境选择或者试着拼写出相近的词语,然后再带回源语中核实是否符合原文意思。语境所谈的是钻井泥浆辅助地质信息搜集的作用,虽然撞击在耳膜上的词语是“shallowingvision”但是我们要理性而又从逻辑思维角度判断文章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shallowinvasion”,即低盐度滤液对油气产层的“浅层侵入”,要从语境中选择石油科技领域的词汇,而非日常英语。另外一处是“lowsalinity”,由于音质欠佳,听译中会产生到底是“lowsalinity”还是“longsalinity”的疑惑,到底文章想表达的是“低盐度滤液”还是“长度较长滤液”?当然,这种相近词带来的疑问是正常的。但是,从滤液物理特性角度而言,侵入产层是由于其自身的浓度和密度与地层流体之间的梯度差导致的“浅层侵入”,而不是滤液长度导致侵入的出现。所以,从石油科技专业角度而言,要掌握专业术语表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传达、再现源语者的意思。

2.听译过程中的口音问题

口音问题在石油行业并不鲜见,一个项目可能会有美国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甚至是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成员,例如:俄罗斯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巴基斯坦人等等。有一个形象的比方是一个大型跨国石油合作项目人员可以组成“联合国”。口音问题会导致听译中出现模糊词语情况。各国家的发音习惯不同,如俄罗斯人习惯把字母“r”发成俄语里面的弹舌音“р”,印度人习惯性将字母“t”无一例外地浊化成“d”。所以针对石油科技英语听译中的口音问题除了要熟悉各主要石油国家发音习惯之外,还要依赖语境,用上下文来确定听到的词是否和语境主旨吻合。有的时候实在听不出某个单词可以记住单词里某一、两个音节,在掌握所谈语境是设备工具还是施工流程基础上,推测此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准备可以填入句中的词语,最后结合音节敲定唯一那个词语。但是由于讲课人是一位口音很重的加拿大人,而且吞音现象严重,所以在听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混淆成“fast”,从而可能引起错译,翻译成“油或气(或者二者混合体)将井筒环空里的泥浆驱替,由于油气的密度比泥浆小,从而加快流体速度”。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谈论的是井喷,泥浆在被密度较小的油或气驱替出井筒形成较大压差情况下导致储层流体涌入井筒这种事故。因此即使初次听出来是“fast”也要深思熟虑,想想“液体快速流动”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结合语境,通过调低语速至0.9倍,甚至是0.8倍反复精听,只要曾经接触过这个词,最后是可以拼写出来的。

3.听译过程中的地名和人名

石油的勘探、开发、运输既包括陆上作业也包括海上作业。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所以在谈论石油时不可避免会谈到或已然耳熟或闻所未闻的“地点”“施工人员”和“甲方”“乙方”等地名、人名和公司名。这就要求我们对石油这个行业要有广泛的认识,打牢行业必备基础知识。从听译角度而言,就要从已经听出部分的文章出发,顺藤摸瓜,牵出文章主线,并从这个大环境出发,查找、补充其辐射范围的信息(既可以是中文信息载体,也可以是英文信息载体)。该处的地名“Spindletop”初听可能不知所云,只知道可能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某个地方,拼写的时候甚至可能意识不到“p”其实是已经被浊化的,因此可能会误拼成“b”,导致南辕北辙,以至于在字典里面无论如何都找不到“Spindletop”这个词。这就需要译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钻头设计和近代石油工业历史来延展听力能力的触角和敏感程度。本文讨论的话题是钻头的历史,具体谈论的是旋转钻头的推广使用促使了美国德州某油田油气资源大发现和进一步对牙轮本身的更新换代。因此,通过再线查询或是文献查阅可以查出“Spindletop”这个词语,将其放入文中也能从语境、语法、事实的角度满足文章要求。该句中另外一个难点是人名“HowardHughesSr.”,不过该人名比较清晰,能够顺利听译出来。如果是比较生僻的人名不妨先试着拼写出来,再查阅在线词典或是专门的人名词典进行对比,确定后再放回文中检验拼写规则是否符合文章语境。

4.结语

篇2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网系统;雨水利用;污水处理;工程量控制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采用传统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其具体应用的效果需求。而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又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其服务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在明确当前市政排水管网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管网系统进行科学性优化设计。其中设计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系统合理的规划设计、系统设计标准相对落后以及没有实现排水管网设计的细化。

1研究市政排水管网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产物。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建设的形式也处在不断调整的状态。具体来说,城市道路的不断扩展、旧城区的改建以及新开发区的建设等,都需要在原有排水管网的基础上进行新建,这就使得市政排水管网的普及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状态。然而,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施工作业复杂性以及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使其很难满足城市居民对其的应用需求。目前,市政排水管网的应用缺陷主要体现在:排水管网的设计不合理,使得雨水与污水进行合流,从而导致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设计与实施内容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市政排水管网的建设没有实现与污水处理厂的有效配合,致使二次污染的现象发生。上述这些问题,都使得现有的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达不到实际的使用要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具有适用性的优化设计手段,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作用效果[1]。

2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系统合理的规划设计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是相关建设人员没有将其重视起来的原因。具体来说,系统设计人员进行雨水流量计算时,仅依靠简单的综合径流系数和初始汇流时间即全权代表了复杂的下垫面情况,而不考虑由于地形地貌、各地块开发后用地形式的区别、地面建筑的不同等影响因素,使得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另外,由于设计人员往往根据现有的地块规划进行设计,例如地块规划到2020年,排水管网设计就到2020年,而非根据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来确定系统设计年限。由于缺乏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我们的排水系统很难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污水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可能的降雨强度的增加、未来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等情况。更不用说有一些城市的片区甚至没有进行整体的排水管网规划,这就使得市政管网系统的走向、管径、高程等无法进行有效的衔接统一。

2.2系统设计标准相对落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对市政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仍停留在一年一遇至三年一遇,而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这一简单的设计标准很难满足人们对雨水排放、污水处理以及雨水利用的需求。例如,市政道路两侧地块因迅速硬化而被利用,这就对原有排水管网的雨水排放方式造成了影响。即地表的径流系数不断提高,城市降雨很难快速渗透到地下,这就导致本应是地表水的雨水积存于路面,进而造成市政道路出现水浸街等内涝问题。尤其是在目前,全世界面临的气候条件变差所带来的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出行的安全性。此外,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在进行雨水排水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建设。具体来说,没有给雨水设计出蓄存的空间、排泄的通道,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政排水管网的负荷[2]。

2.3没有实现排水管网设计的细化

由于市政排水管网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建设人员只能通过尽可能的细化,来提高系统应用的针对性。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将细节问题重视起来。例如,设计资料不齐,会影响设计的参数指标计算结果;管道坡度的控制合理性不够,会影响管网系统的排水功能;管线过街的预留设计效果不好,会使其与其他管线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由此可见,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没有进行合理的细化设计,将在各个应用方面影响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随着计算机网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可将其应用于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来进行细化设计。然而,由于重视力度不够,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技术内容,并没有用于解决排水管网的设计水平低下问题[3]。

3市政排水管网的科学性优化设计要点

3.1排水管网的平面设计要点

要想实现市政排水管网的科学性优化,相关设计人员应将工程量最小、节能减排以及水流畅通作为实际布置的原则。首先,在进行定线设计过程中,要将系统的干管支管按照直线布局的基本原则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而且,在设计时,还要把排水管网所在区域的地势条件充分地利用起来,这就可以减少管道埋深及工程造价,避免不必要的高程提升。其次,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应划分合理的管道埋深范围,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管道中途提升泵站来避免大量的深埋管道,节约综合造价。最后,对于管网设计方案的选择,可在假定管径相同的情况下,以挖方建设所产生的费用作为依据。这样一来,就能对一初始设计方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即引入排水线的观念、动态规划法求解等。然而,这一设计选择方式,很容易将最优的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方案排除在外。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可把排水管网中所有布置点形成设计决策图,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来的系统设计方案将更具使用性。

3.2环刚度的优化设计要点

在对市政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埋地设计的过程中,环刚度是抗外压负载的综合参数,其决定了系统能否长期处在安全运行的状态下。因而,环刚度的设计是保证管网系统稳定性的关键,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其优化的设计要点在于环刚度的选择,具体来说,如果管道材料的环刚度太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材料以及成本的浪费。反之,如果太小,排水管道的材料就容易因变形过大或是压屈失稳等问题,给系统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受外压负载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主要作用的是地面产生的静负载以及土壤的实际重量。具体来说,外压负载下管道材料和管线所在土壤是呈共同的作用状态,即共同承受系统外部的压力负载。由此可见,环刚度的优化设计要根据敷设后,排水管道周围的土壤情况来进行针对性设计。

3.3设计算法的应用要点

以污水厂的设计算法为例,相关设计人员采用了最小费用的生成树科学技术,将Dijkstra算法引入到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过程中。这样一来,生成树技术的权值就能随着管段的埋深、流量以及长度进行不断变化。在此情况下,设计人员就能实时获得水流在排水管网中的流动方向。而采用以往平面布局的优化设计方法,即有向图方法,则没有一定的应用稳定性。由此可见,无向图的变权值Dijkstra设计算法,真正实现了科学性的优化设计。相关研究表明,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应用该算法将具有处理信息量、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是一项复杂而有序的技术内容。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仍处在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状态,对其进行科学性的优化设计,已经成为业内研究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在实际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实现市政道路环境的协调效益、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以及服务于民的社会效益作为设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发挥出施工建设的作用效果。因而,相关建设人员应将排水管网的平面设计、环刚度的优化设计以及算法科学性的优化设计,作为实际应用的要点。这是保证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始终保持快速稳定状态的关键,业内人士应将其重视起来。

作者:吴莹莹 单位: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珂,朱磊.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3(02):390.

篇3

本次课堂教学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教学案例:××会计师事务所与ABC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本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创设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情景,由学生扮演审计项目组成员与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模拟审计承接业务情景,根据接受审计业务活动的需要,双方成员就协商合作目标、执行的审计程序、明确双方相关责任等业务约定事项进行沟通,通过口头的协商、书面的表达,协商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确保双方都已经清楚地了解执行的商定程序,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力,最后双方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二、创设虚拟现实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上首先出现了ABC股份有限公司厂区生产及总经理会议室场景,通过观看多媒体画面,把学生引入与课堂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相关知识的有效记忆,然后推出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情景画面内容。请学生思考:(1)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哪些工作?(2)审计业务约定书一经签订是否具有经济合同性质?教师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并使用多媒体链接:审计业务约定书含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有哪些?课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双方成员发言,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审计业务约定书。三、创设对话情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ABC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某及财务经理乔某等有关管理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经理曹某、审计员李某等项目组成员,在总经理会议室对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协商。

(一)确定委托目的与审计范围

1.总经理郑某发言:“热烈欢迎××会计师事务所的曹某经理一行光临我公司,对我公司2013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实施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希望双方友好合作,最后审计的结果,达到双方都满意。”教师点评: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要求,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审计人员应当与委托人、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相关条款进行充分的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郑总经理言语中明确了公司委托审计目的与审计范围,但他的发言中,“最后审计的结果,达到双方都满意”,言语中暗示会计师事务所签署审计意见要符合公司所希望的审计结果,试探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否为利益所诱惑。2.审计项目经理曹某发言:“我们审计项目组成员很希望为贵公司服务,我们审计项目成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与执业能力,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教师点评:曹经理言语中则表明在承接审计业务过程中,应保持职业谨慎性,需经调查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后,评估审计风险,如果公司审计风险超过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程度,可以不接受审计业务委托,实际上婉拒乔总经理“双方都满意”的要求,表明了承接审计业务的底线,也显示出曹经理游刃有余的谈判技巧。3.审计员李某紧跟发言:“我所是××地区一流会计师事务所,相对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我所专业技术人才技高一筹,完全有能力胜任贵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教师点评:审计员李某则不然,一方面急于接受审计业务,另一方面有违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对同行的责任之嫌,即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不得诋毁同行,不得损害同行利益,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等。上述一系列对话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学生明确:一是审计目的与审计范围的确定。二是承接审计业务时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不可盲目接受审计委托。三是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不得违反审计职业道德。

(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1.总经理郑某发言:“曹经理不愧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精英,能时刻保持审计职业应有的谨慎性,欢迎贵所在对我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我公司会计核算处理存在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对可能产生的重大舞弊,希望贵所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促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我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代表公司希望能和贵所真诚的合作!”教师点评:郑总经理言语中明确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即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同时也希望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份管理建议书。现行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必要时,可出具“管理建议书”。2.项目经理曹某回应:“郑总经理过奖了,我对贵公司有您这样的优秀企业家而感到钦佩。郑总经理要率先垂范保证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保证会计报表充分披露;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样是贵公司的会计责任!贵公司应及时提供管理声明书,明确你我双方的责任。我们实施重点抽查的审计程序,存在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难免发生会计报表的某些重要方面反映失实,而我们审计人员可能在审计中存在未予发现的情况,到时,我所承担的审计责任并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贵公司的会计责任,你我都在同一条船上哦!”教师点评:曹经理言语中指明了公司所应承担的会计责任,同时要求公司管理层提供一份“管理声明书”,明确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如果管理层拒绝提供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从中可以看出曹经理对审计从业的谨慎性,努力避免审计风险。3.郑总经理回应说:“曹经理从业过于谨慎,严格审计质量的控制,是我公司所希望的,你我双方要各自承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4.项目经理曹某回应说:“郑总经理有你的表态与支持,我们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教师点评:郑总经理希望审计人员尽职尽责,严控审计质量,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曹经理希望公司管理人员支持与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审计任务,双方的出发点一致,可以说双方的合作有了基础。5.财务经理乔某接着发言:“贵方对在执业过程中知悉的我公司的商业秘密,对我公司提供的审验资料,未经我方同意,不得将该项资料泄露给第三者;另外,我公司为扩大产品销售量,防止同类公司拉拢我公司客户,造成客户流失,对所赊销的客户可以不提供应收账款明细账,曹经理你说可以吗?”6.审计员李某紧跟回应说:“刚才乔财务经理提到商业秘密,对所赊销的客户可以不提供应收账款明细账,乔财务经理不能以此不提供审验资料。请乔经理放心,我们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守商业秘密的!提供会计凭证、报表、账册以及其他在审计过程中所需要查看的各种文件资料可是贵公司的会计责任,乔经理要给我们充分的合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我可不愿意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教师点评: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七条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二十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这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一条基本准则,是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但被审计单位不能以保密为借口,拒绝提供审验资料,否则,审计人员可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时间要求

1.项目经理曹某发言:“郑总经理,我们之间的沟通很投缘!希望贵公司在本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向我方提供必要的审计资料,我方在收到审计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后26个工作日内完成审验工作,请乔经理多配合哦!”2.郑总经理回应说:“曹经理,我们之间的协商很愉快!我相信乔经理会根据曹经理的要求及时提供补充审计资料的,请曹经理放心,乔经理一定会做到的!我倒担心贵所能否在协商的时间内按时出具一式2份审计报告。”教师点评:双方交流中,彼此语言感染力至关重要,有利于达成协议。从言谈中,明确了在各自时间内提供审验资料的责任与出具审计报告的责任,明确了各自的时间要求。

(四)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项目经理曹某回应说:“郑总经理,我们会在26个工作日内按时出具一式2份的审计报告。我相信贵公司会按照确定的用途使用,若作其他用途,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可与我所无关。”

(五)业务费金额及支付方式

1.郑总经理接着说:“贵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我们一定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曹经理,我可是“诚实守信的企业家”哦。另外,我公司同意本项审计业务费人民币30万元,在本业务约定书签订后2个工作日内,由我公司向贵所预付40%,审计报告完成时再支付60%。曹经理,你看如何?”2.项目经理曹某回应说:“郑总经理,我完全同意!另外,我提醒郑总经理,在我们审计过程中,如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任何一方需要变更本业务约定书中的审验范围、时间要求、收费金额等事项时,应及时通知另一方,并由双方协商确定,你看可以吗?”教师点评:曹经理言谈中,柔中带刚地提醒郑总经理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审计报告,若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由自己承担。双方友好地协商了审计费用与支付方式。

(六)违约责任及审计业务约定书有效期间

1.郑总经理接着说:“曹经理,完全可以。你我双方都应当严格遵守本业务约定书约定的事项,若任何一方违约,未能履行约定事项时,可以解除本业务约定书,并由违约方赔偿经济损失,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曹经理接着说:“我完全赞同郑总经理对违约责任的观点,对我们双方都有约束力!郑经理,我们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吧!”3.郑总经理接着说:“好的,曹经理!本业务约定书自2014年2月6日起签字生效,在约定事项全部完成后失效。曹经理,你我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成员不约而同地说:“预祝我们合作愉快!”教师点评:创设对话有效情景,在课堂中再现了双方谈判审计承接业务。通过双方成员的表述,看其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并能争取到不同意见者对其的理解甚至支持,以及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关系和持久保持联系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处理紧张关系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加强了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就业和适应职业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四、创设课堂有效情景的思考

篇4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机化学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如重结晶、萃取等;简单化合物的制取,如阿司匹林的制备等;最后是验证一些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如生物碱、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等为主要内容,以上内容基本都是以教材里已被检验了的实验部分为主,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不可取的。

2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内容改革的举措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对有机化学实验进行研究。

2.1授课方式的探索首先,在上课程之前,批改学生的预习报告,知道学生预习实验的认真程度,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进行补充,如果是学生预习知道的东西可以简略的带过,对学生没有预习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并提出在实验的时候可能出现的问题抽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相互交换角色,让这“教师”讲解该实验,最后教师再针对该学生的不足加以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对有创意的学生要给予热情、肯定和赞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实验课程的热情,使学生做到上实验课之前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安排的工作。在每次课的结尾时,向学生宣布下一次实验。其次,在实验准备的全过程中让全班学生分组参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按照实验要求来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所用试剂的配制等。同时,给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进行实验的设计,自己根据所找资料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药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方案可行性的判断,得到老师的批准后,让学生自行实验准备,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整个实验内容的整体把握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对生物科学专业化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化学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对基础实验技能的操作实践和设计实验原理的初步理解,比如熟悉提纯的原理及操作、简单的制备等,从而对化学实验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够掌握比较基本的化学实验理论,对学习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因传统教学主要是基础实验和验证性质实验,本文主要将基础有机实验与有机设计实验以及综合实验融合在一起,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开设大量的基本实验来规范学生的操作技能,减少验证性实验的个数来为后续的实验做铺垫,比如重结晶的操作实验,可以让学生做苯甲酸、乙酰苯胺以及萘等来巩固此操作。其次,多开设与生物科学专业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因综合性实验难度比验证性实验要大,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比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时间短,设备简单,但是效果不好;另一种方法用索氏提取器做,所需时间久,装置也比较麻烦,效果明显。还有葡萄糖酸钙制备、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等,这些实验都与生物相关,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采用科技论文的格式,包括中英文摘要、引言、仪器与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4]。这样写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学生以后的科研打下基础,知道论文的写法,也为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3实验考核体系的完善

传统的实验考核体系是以实验报告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因为预习、操作、报告以及期末考查等贯穿实验的整个过程。传统的体系导致学生只注重实验报告,不注重过程,而使很多基本的操作技能都出现错误。最终不能够地对学生进行公平的评价、更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将不同教学项目的实验设计其具有不同的功能,并实现各个教学环节上的松紧适度。此外,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实验课的不同环节,充分扮演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有序、高效地进行实验。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进行改革,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准确地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

篇5

一、目前现状:

在大部分地区的初中阶段教学中普遍存在靠大量的习题训练,大量的家庭作业来提高教学成绩的误区,呈现出小小年纪的学生学的很辛苦,老师批的叫苦连天的恶性循环。

二、分析原因:

应试教育的产物,中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老师不敢轻易放手孩子,尤其在视成绩为生命线的名办学校更是不容得有闪失,还有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竞争,可以说:大家都在抢占先机,还有理科教学的特点:会的不一定能做对,眼高手低的人不少,规范书写方面的加强仍需做,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面对当下这些从开始就每天为着作业而“努力”的孩子们,如果说减作业,怕的就是成绩无保障。

三、研究举措:

在我们组加入小课题研究后,大胆尝试课堂学案优化设计,课后作业优化设计,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分工,说课,强调注意点后,花大量的时间搜集素材,例题,跟踪练习,制作出一配一的课时、课后作业学案,规定课后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30分钟,题目控制在10个以内。做好之后提前打印出来,在备课组活动时间每个成员动手做,卡时间,去除繁难题目,去除重复训练。在结合学校大的方针对学生课后作业情况跟踪统计,强制控制课后作业时间,新的实施方案,让学生们根据个人的实际学习需要,高效完成作业后可以进行一些思维的训练,从而开拓视野,增加信息量,切实做到为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四、反思感悟:

1、我时常感叹:学生的能量是无限大!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敢于放手,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我也在积极的做着一些尝试:限时做题,批改直接在课堂,寻找第一思维拿下者,训练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小老师......,尽可能做到只要有一个学生会做自己就不讲,在课堂营造一个竞争场,自己就是一个评判者,点化思维的人,真正的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功夫下在课前,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的舞台。今年我们是初三毕业班,一二轮的复习所制作的学案作为前一天的30分钟课外作业让学生先做,课堂就是学生各种做法的交流,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2、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实现的先决条件是:实现课堂的高效、有效,每节课中要能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发展,绝不是学生会的内容的简单重复,思维的点拨要有启发性,而不是生硬的灌输,实践证明喂给学生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吃透的,他还会给你吐出来,这就是我们教学中讲过的学生仍然不会或做错,就像我们一位语文老师调侃学生的:那些年你错过的字,这些年你还是错的!在个性张扬的现代孩子,走思维去模仿重复才是发展之路!

3、寻求解脱:当下的考试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的孩子还要参加中考的检阅,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帮孩子们精简训练习题,扎实研究考点,针对模拟训练中容易错误的几个题位,每天做一个思维训练,真正体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篇6

1.创设适合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状态的学习氛围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视认知教育,认为要通过记忆来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于是,不断总结字、词、句,归纳一些语法要点,以及学生考试中常常用到的一下文学常识等让学生记忆。当然,必要的知识记忆也是需要的。但问题是我们常常因此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如何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我们通过一些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关键。为此,我们通过创设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1.1我们重视每节课都要有一个口令词。这个口令词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学习的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他的情绪。情绪状态好,学生就能够激情满怀的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相反,一个垂头丧气的学生是无法接纳任何资讯的,更不要说学习枯燥的知识了。我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就和学生一问一答:"我们的状态是什么?""阳光、快乐、自信、有目标!"学生响亮的回答!我坚持一周或两周,直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确很阳光、很快乐、很自信,有目标为止。口令词不宜经常换,也不宜一成不变。经常换,起不到强化的作用;一成不变,师生都会厌烦,起不到调动情绪的作用。一般一到两周换一次。

1.2要注重坚持正面,以正能量引领课堂。我们平时教学中,其实是在以我们老师的磁场感染学生。因此,我们老师自己始终应坚持用正能量来提升自己。虽然,语文的作文写作可以写出学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但作为一个人的追求,一定是要正面、要阳光的。我们要用正能量来引领课堂。我常常让学生把右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连续说:"好、很好、非常好!"把左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下定决心说:"棒、很棒、非常棒!"又常常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他们就会回馈我说:"张老师更了不起!"这样,常常可以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因此也就高涨起来。

1.3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抓,抓反复。我们知道,人都会审美疲劳。激励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一样,开始时,学生激情高涨,但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就会回到常态中。没有激励,就是世界冠军也可能会失败。没有充足的情绪准备,谁都不可能进入创造的状态,也不可能取得进步和自我实现。就像汉朝大将李广,在晚上射虎,第二天发现时,是射进了石头,可是以后再射,怎么也让箭进不了石头。王羲之在朋友聚会时,喝酒应和才产生千古绝笔《兰亭序》。没有那个环境,再也写不出那种味道。李白写诗也一样,为什么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喝酒不是真喝,是为了进入那种陶醉的状态。画家吴道子看完大将军斐昊舞剑以后,一口气画出了他人生中最美的壁画。拳王阿里每次参加世界级的比赛都要对自己说三百遍:"你是最棒的!"有一次,他没有说,结果被打得一塌糊涂。大师做事,都要有情绪准备,都要有自我激励或者环境氛围,何况是我们平常人呢?适合学生的教育就应该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以最大的激情和鼓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效,高效,优效!

2.整体规划,以目标引领学生的学习

适合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整体规划的,我们要把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对每一个学段应该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我们也不难看到,有不少老师对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把他们割裂开来,以为一节课下来,有三个目标,一个是"知识与能力",一个是"过程与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这三个目标其实还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目标下的三种表现形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会把一节课真正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上好。我们认为,整体目标要优于细节目标,因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和,而是远远优于部分的。就好比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不论你从多少个角度来描述,你可能还是无法把握这个人的真正面目。但你看他一眼,对他形成了一个整体印象以后,你肯定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学习也是这样,一味的在细节上花精力,忽视了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就会给学生增加负担,而且效果不好。整体思维是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因为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今天,我们中国要腾飞,更应该把这一优势思维发挥好。

3.以小见大,从简单的地方做起

今天,我们常常喜欢讲"大语文",好像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多伟大似的。当然,像前面论述的整体规划,即从"大处着眼"是必要的。但具体做事时,我们更应该讲究的是:"从小处做起"。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要看的书更是汗牛充栋。一个人就是穷其一生也是学习不完的。我对学生也是这样说的,不要提出自己完不成的要求。要先从简单的地方做起。比如,大家都强调读原著很重要,可是,我们那有那么多时间读原著呢?再说,原著离开我们的时代太远,又有几个人看得下去呢?这时,我觉得还不如让学生看看原著的内容简介和相关评论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很实在,学生也容易做到。他认为语文最重要的不就是读与写吗?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他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写500字读书体会,写不出来也可以抄书,凑够500字。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既简单,又容易操作呢?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不复杂,它就是这样具体易行。每天500字,日积月累,也是很可观的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保持这种趋势,谁说语文学不会,学不好?适合学生的,又是最简单的基本要求,在时光的累积下,也会产生突变,产生奇迹。

篇7

【关键词】石油特色 实践育人 对策与建议

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国际上争夺石油资源的竞争,实质上已表现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掌握这些技术的科技人才的竞争。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石油教育未能发挥出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石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如:培养目标模糊,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偏重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对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缺乏尝试与创新,教学手段单一;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少,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率低。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影响了石油石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石油石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开展有效的实践育人活动是石油高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走出传统精英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误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走出石油高校特色办学之路的必然选择。

一、充分认识加强实践育人的重要现实意义

实践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开展有效的实践育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开展有效的实践育人活动,是高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走出传统精英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误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二、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

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纳入学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突出石油石化教育的优势与特色,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规定相应学时学分,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计划总学分(学时)的比例。

(一)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专题项目立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推进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把创新创业训练,以及创业实践项目作为选修课程全校开放。

(二)推进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建设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范围。建设多功能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实验项目管理,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创新实验室,使之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

(三)提高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加强与石油石化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行以就业为导向校企联合指导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由校内指导和企业指导教师组成“理论”加“实践”的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现毕业设计与企业实训的结合。严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审查和选题关。落实对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前的安全和纪律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组织督导组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分阶段、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规范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四)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提高育人实效

充分发挥学校依托石油石化办学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地处大庆油田的地缘优势,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明确专业实习目标,深化实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式的改革。学校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向学生免费开放,并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

篇8

焦建玲,女,汉族,1966年8月生,安徽黄山市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所所长。曾先后获得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理学学士,天津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兼任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曾获得教育部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合肥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合肥工业大学“十佳”巾帼人物等荣誉称号,曾被遴选为合肥工业大学举办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团队负责人培训班学员。担任Applied Energy,Energy Policy,Natural Hazards,中国管理科学等国际国内十几家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二、研究领域

焦建玲教授自2002年起一直从事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

三、研究成果

焦建玲教授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联合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1项,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发改委委托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S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9篇,以及国内知名期刊,如《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等论文多篇。

四、主要论著

1、基于VECM的汽柴油价格不对称性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2、基于Zipf的汽油价格行为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3、石油价格理论与实证(专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

4、石油储备价值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油价冲击 货币政策调整与产出波动——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

6、中国石油依赖经济成本的Monte Carlo模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

7、能源经济学(教材,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8、高级能源经济学(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9、石油价格风险管理(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印刷中)。

10、Analysis of the co-move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7年第27期。EI收录。

11、Energy Structure,Marginal Efficiency and Substitution Rate: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Energy,2007年第32期。SCI收录。

12、Relationships between oil price shocks and stock market: 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China,Energy Policy,2008年第36期。SCI/SSCI收录。

13、The structural break and elasticity of coal demand in China:empirical findings from 1980—200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9年第31期。EI收录。

14、Impact analysis of China’s coal-electricity price linkage mechanism:Results from a game model,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10年第32期。SSCI收录。

15、Impact of oil price shocks on Chinese industries,Energy Sources,Part B:Economics,Planning,and Policy,2012年第4期。SCI收录。

篇9

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大都不固定,但目前专业英语的教材有限[5]。目前我校采用的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6],比较欠缺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教材,因此化工专业英语的教材的改编和建设成为此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教与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内容[7]。然而目前没有关于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专业英语教材,也没有与煤化工或者石油加工方向的教材,只有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与石油化工类相关的教材—《石油加工专业英语》,教材涉及的加工工艺都比较旧,教材的前沿性不够强。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本涵盖最新加工工艺和学科前沿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向的专业英语教材。对于化工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比如《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化学反应工程》与化工专业英语的结合,对化工专业课程《石油炼制工程》,《洁净煤技术》,《天然气加工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流程模拟机优化》等课程中涉及到到典型生产和加工工艺以及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介绍,与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并进行内容上的优化,以编写适应实际化工清洁能源生产的专业英语教材,为即将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原版英文的科技报告及科技简报,对提高学生的专业阅读和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加入一些科技英语写作初步入门的材料,专业英语不同于大学基础英语,内容更多地侧重于阐述化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科发展,典型工艺和新工艺、前言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等。化工专业英语涉及大量的化工领域的专业性词汇,在新教材中此归结为化工工程项目、工艺流程、化学物质及特性、化工设备和管道工程等五部分。这样,分成具体的模块来展开词汇的讲解,专业性更强,有利于学生的对于专业词汇的掌握。从教材的主体内容来说,教材主体内容分成以下四个重要的模块:化工专业基础模块,化工专业模块,流程模拟软件简介和化工科技英语写作。其中,化工专业基础模块主要结合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原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化工专业模块,主要结合现修的专业课程,介绍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煤层气综合利用、清洁油品生产、生物质能转化、稀土洁净化生产以及其它加工业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典型的工艺流程,迫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能够体现出现代化工行业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特色和基本概况,能够带领学生更细致体会化工专业发展前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专业素质。

2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案——专题报告教学模式

在教材中完善的同时,及时更新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授内容的PPT制作。在此主要强调PPT的模块式教学,将课程的教授分成八个系列专题报告,每一个专题可以论述一个具体领域的概况,便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行业。结合学生已修过的《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分离工程》、《洁净煤技术》、《化工设计》、《石油炼制工程》专业课,尤其是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层气综合利用、清洁油品生产、生物质能转化、稀土洁净化生产等领域发展,列举出各个领域中典型的工艺进行介绍,可以更加深刻理解各个工艺过程。比如,专题报告五主要介绍聚丙烯聚丙烯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生产工艺的具体流程和特点,以及催化剂的特性。专题报告教学模式(图2)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对于前言工艺和典型的认识和熟悉,为学生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3科技论文写作的初步入门

通常情况下,科技英语论文文章结构严谨,文体形式多样化,如论文、论述、实验报告、教材、专利、说明书等,文章尊重客观事实,多以叙述原理,描述自然现象为主,用词严谨、理论推导多、表达明确、逻辑性强。为此,从化工领域的期刊中(比如,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AIchE,Energy&Fuel等)中选取几篇文章,每篇论文的大体框架基本为题目、作者及地址、摘要、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九个部分,然后进行阅读讲解,着重介绍阅读过程中如何迅速把握论文的重点,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略读,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论文的效率。在熟练阅读的基础上,针对以上的论文框架,展开具体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去写,并进行举例说明。每讲完一部分,需要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写作方案,这些全部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便于及时消化内容,达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模拟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将课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大组,各组的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针对化工领域的相关材料,亲自动手组织和编写材料,制作PPT,并与其它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讲解,这样既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又能将本人在专业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思路直接与同行进行交流。这样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劣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读、写、讲上突破自我,更加适应专业英语对于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

4结语

篇10

近年来,长炼科协致力于打造凝聚科技人员智慧、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与活力的“科技之家”,努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打造科技创新的特色活动平台,致力于为科技人才的成长、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学发展服务,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长炼特色的科协创新文化。

构建科技“思想库”

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共享、开发和运用,是企业实现知识增值、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长炼科协从2006年开始,利用企业局域网,创建知识管理系统。2010年初,长炼科协进一步升级完善了该系统,在“知识库”上新建了“论坛精华库”,新增了“专家黄页”、“个性化主页”,收纳了长炼石化科技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13个知识库,建立了“长炼科技论坛”论文库等,逐步实现了企业科技知识的采集、检索、共享等功能。

长炼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论坛,作为一个学术技术、经验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科技人员既可以进行专业探讨,也可以跨专业交流,以发帖、回帖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探讨有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这种与优化生产、攻坚破难紧密相关的讨论,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论坛组织开展各类技术讨论418项,提出建议近100条,其中35条经专家讨论评审认为具有可行性,12项已经采用并实施完成。长炼科协还设立奖励制度,以评选“论坛之星”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截至到目前,“长炼知识论坛”已有论坛学组24个,论坛版块9个,论坛会员2891人,累计主题24632个,累计参与59813人次。知识论坛已成为长炼科技人员共享资源、交流学习、创新创造、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智囊。

搭建产学研平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平台,是长炼科协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术交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是发挥科技论坛的主阵地作用。“长炼科技论坛”首创于200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论坛创造性地与“院士专家企业行”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需求,邀请国内知名的院士、专家现场诊断、作适用性的前沿学术报告,为长岭地区的技术进步献计献策,先后有6800多人次参加论坛活动,收集论文近1100多篇,其中经专家评审,具有重大价值122篇。二是组织专业学组开展技术学术交流。与中科院开展了环氧丙烷项目研讨,与美国S-zorb技术创始人进行S-zorb装置优质高效平稳开工的探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协同企业有关部门,支持各学组组织、参加一系列内外技术学术交流、技术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每年达200多场次。三是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论文交流。每年组织科技人员总结科技创新成果、撰写论文,将实践经验提炼总结为理论成果,进行交流。仅2011年就组织撰写论文469篇,其中有106篇论文在全国、全省论文交流中获奖。四是通过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建立了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单位长期合作的产学研联盟,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石油大学、湖南大学、洛阳工程公司等二十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工程设计、工业应用开发全过程的科技创新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讲、比”激发活力

长炼科协坚持把“讲、比”活动作为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作为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培养科技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执行的《“讲、比”活动实施办法》、《“讲、比”活动组织及奖励办法》,使得“讲”有依据,“比”有标准,“创”有收获。截至目前,长炼科协“讲、比”活动已连续举办24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讲、比”成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长炼科协以“讲、比”为平台,特别针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组织项目申报,推动技术攻关。如2011年,“讲、比”滚动立项418项,内容涵盖了生产优化、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等内容。公司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项目“RSDS-Ⅱ汽油选择性加氢”和“RSH液相循环加氢”,就是通过“讲、比”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了技术突破。二是成就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长炼科协的“讲、比”活动符合科技工作者投身企业生产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在活动中锻炼了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华,全国科技标兵刘建平,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胡先念、沈刚,岳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罗世贤、朱铁光、龙伟灿、刘郁东等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模范行为成为激励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贡献的精神动力。三是对企业节能创效作出贡献。近两年来,通过“讲、比”活动,集体立项成果600余项,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议7000余条,“金点子”10多个。企业科技人员参与“讲、比”活动的比例达95%以上,累计创效10多亿元。

普及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