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保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01:44:42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1

明确了“渗透”之理,我们就不会“跑偏”,当然也不会将环保“淡忘”,小语教学时就会游刃有余。如《特殊的葬礼》教学片断:⑴《特殊的葬礼》“特殊”在哪里?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开始是茫然的,通读全文后,他们是明白的,特殊在哪?有的说,葬礼是为死人举行的,而文中是为“瀑布之死”举行的;还有的说,这个葬礼是大人物———总统来主持的。⑵死是生的终结,那么这个大瀑布“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儿的呢?教师引读写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雄伟的句子。⑶“瀑布之死”死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状态?从文中圈出相关的词句。⑷渗透环保教育:假如你是游览人或曾砍过树木的人或是巴西总统面对“瀑布之死”你想说些什么?⑸针对人们环保意识淡薄,你能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吗?环保教育在小语教学中的渗透,贵在不越位,不缺位,在《特殊的葬礼》的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与感悟,感悟“等待着最后的消亡”的前因后果,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同时又不忘渗透,将语文学习与环保实践紧密结合,说的是环保,练的还是语言。

二、加强实践,强化活动、习作的圆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周都有一、两节语文活动实践课,两节习作课,这些课的安排是可以和环保这一主题紧密结合的,因为,语文课本上有关环保的习作要求是很多,有关环保的阅读单元也是有的。我们可以把握住这些契机去强化甚至单独作环保主题训练的。

先看笔者班上陈同学的习作《井底之蛙后传》吧。自从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整天就坐在井底沉思:“外面的世界难道真的这么美好吗?”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好奇心在青蛙的心中渐渐地强烈,从此,青蛙每晚都难已人睡,心想:“我天天在这狭窄的井中生活,我的一生不就糟蹋了。”于是,它决定出井观天,可是怎样才能跳出井口呢?终于有一天,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青蛙顿时心中一喜,心想:“我可以借这次雨跳出井外呀!”青蛙说办就办,当雨水涨到离井口不远的时候,它用力一跳,蹦到了井外,这样,青蛙就开始它的旅程。青蛙走着走着,忽然迎面一团刺鼻的怪味,它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乌云密布,原来它走到了—家工厂,工厂正在排放毒烟,青蛙自言自语地说“:这家工厂竟然乱排毒烟,我可得赶快离开。”青蛙走了一天,肚子便叫了起来,它慢慢地来到农田中,想饱餐一顿,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农田中,没有活虫子,只有一些被农药杀死的虫子尸体,青蛙又无奈地离去了,它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到小河边,心中大喜,它刚要喝水,只见河水中死鱼死虾成群,原来是那家工厂搞的鬼。青蛙不禁长叹一声“:唉,这个世界虽然大,但是被污染的面积也大呀!”青蛙便无精打采地返回井中。之后,青蛙整天又想:“如果这口井也被污染了,我该到哪里去呢?”从此,行人总是看到一只青蛙坐在井口,望着天空发呆。

这篇习作就是活动后的成果,在语文活动实践课上,我事先进行了录像,然后用多媒体形式报道了本地的污染情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录相,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说说如何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清理环境,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构思环保类习作的写法,有的说,可以采用宣传报道的形式,直接写出某天某日实地调查后见闻;有的说可以写演讲稿,也可以写成童话故事。我结合《坐进观天》的故事,引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结果陈同学有感而发写出了《井底之蛙后传》小作者用故事的形式向我们呼吁要保护环境,发人深思。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22-01

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教育也开始走进课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品读美文时寓入环境教育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描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之类的散文。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落实到行动中去发现、保护美的事物,创造美的事物。因此,可以通过品读美的语言文字,把环境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学生心中。

如教学《林海》,文中写道:“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教读这一段时,笔者则以抒情的语言导读:“多么美的语言,老舍笔下的兴安岭已经纯粹是一位灵秀的姑娘,一位穿着绿袖红鞋随风轻舞的少女,让我们跟着她走进兴安岭的怀抱,去闻一闻花香,去采撷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吧!”学生读出了文章的感情和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笔者因势利导:“徜徉于这么美的环境中,你想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想把她捧在手中,放在心中;也有的说,希望兴安岭永远美丽。在这品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能达到“自能通解”,“自求得之”的境地,环境教育也已经深入学生心中。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描写风景环境的散文,通过多种品读的方式,加上教师的引导,环境教育的渗透就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在视听情境中孕育环境教育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要让学生了解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努力创设一种优美的、清晰的视听情境,使学生乐意接受。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产生相应的情感。

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运用录像手段,在荧屏上展现了大榕树的美姿和鸟儿欢叫的热闹情景,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且和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一颗大榕树就能成为鸟的天堂呢?”学生回到课文中的阅读才知道:那里的农民不允许人们去捉鸟。笔者还通过相关资料告诉学生当地人通过保护大榕树和保护鸟而取得了经济效益。学生在这样的视听环境中,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的感情油然而生。

三、在辨析讨论中融入环境教育

通过有关现象及问题的辨析讨论,也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能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和感情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明辨是非,进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如在教学完《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已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界的生物链如果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如果课文就此结束,学生受到的情感教育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理性地加强环境保护。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生物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知道了蛇是老鼠的天敌,可是社会上乱捕捉蛇的现象也不是个别,有的人故意捕捉蛇来卖、来吃,这些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通过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各自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蛇与人类生活、人类环境的关系,明确保护蛇的重要性。在教学《朱鹗飞回来了》和《金色的脚印》时,笔者也设计了类似的问题:动物也有性情,他们也有生死相依之情,也有亲子之爱,那怎么样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成为朋友呢?学生在辨析讨论中逐渐明晰:给动物生存的空间,和动物和睦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

四、在小练笔中融入环境教育

小练笔是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延伸,即从具体的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观察,联系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一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诸如不许践踏草坪、不许伤害生物、要节约用水、要爱护树木等多种保护环境的读写训练。这种方式的环保教育与以上几种方式相比,更容易对学生的行为和环境道德认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地球母亲的诉说”的练笔训练。通过这样听说读写的结合方式,让环境教育渗透并扎实推进。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3

一、从生活教育入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保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是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素质,对人的成长以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人的任何意识极其良好行为习惯,都是教育培养的结果,而绝非天然生成,是需要长期的教育引导和培养的。生活即教育,身边的生活垃圾你是如何对待的?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是如何成蔓延之势的? 教学《“扫一室”与“扫天下”》这一课时。我深入挖掘课文蕴涵的环保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了探究式阅读的学习方法,以读文为基础,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联系自己实际感悟“凡事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扫一室开始”的道理。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年的时间,但故事仍有巨大的现实环保意义。大事与小事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呢?“如果都象陈蕃那样,对待垃圾不屑一顾,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怎样?学习本文后,你应该怎样对待环保?”通过这些问题引领全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精读课文,为他们创设交流的平台,在教学的同时,展开拓展阅读活动,讲环保故事,强化卫生习惯对环保的重要意义。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再看看我们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镜头,当人们散去,满地废纸,到处垃圾!一滴水折射整个世界,一张废纸,一小块垃圾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乃至整个国家的兴旺。所以应从小事人手,从捡起一张废纸,一小块垃圾开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从小进行环保教育的思想,保护环境必须从小抓起。如教育小学生节约用水。我们可以把洗完菜的水用于浇花,洗好衣服的水洗拖把、拖地板冲厕所,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小,随手关紧水龙头,在日常生活中禁食野生动物,在家看电视、收听广播时声音要小一些,上下楼梯时脚步轻一些,室内说话时声音低一点,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努力去做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才有可能为我们自己得更美好的生存环境。

二、深入教材,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渠道是“渗透法”。北师大版教材中,有不少是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课文。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容易调动积极性,但也容易受情绪支配,他们对枯燥、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一旦将枯燥的环保理论知识形象化,能极大地激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文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获得环境保护知识。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的过程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渗透。在学习童话故事《鸟儿的侦察报告》时,首先回忆三年级时学过的课文《一只小鸟》。这只羽毛还未丰满的小鸟,每天和爸爸、妈妈过着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树下的孩子们用一颗石子打中它。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的鸟类遭遇更大的不幸。本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这四份报告的内容吗?鸟儿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不幸的事呢?我们能给鸟儿以什么帮助呢?用作者的鸟儿朋友给作者发来的四份侦察报告贯穿全文,诉说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滥用农药、石油泄漏、排放废气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带来了令人心痛的恶果,读后令人警醒:人类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行为使人类成为了破坏环境的真正元凶。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新课程理念,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让学生去阅读,去感受,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环保意识,在《鸟儿的侦查报告》这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查资料,了解相关知识。由此使孩子自然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懂得每种动物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好环境。才能使它们快乐到生活。紧接着让学生说心里话、设计广告语等,使学生懂得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与自然界应和谐相处的道理。使环境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走向课外,实践巩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4

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运用录像手段,在荧屏上展现了大榕树的美姿和鸟儿欢叫的热闹情景,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且和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一颗大榕树就能成为鸟的天堂呢?”学生回到课文中的阅读才知道:那里的农民不允许人们去捉鸟。笔者还通过相关资料告诉学生当地人通过保护大榕树和保护鸟而取得了经济效益。学生在这样的视听环境中,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鸟类的感情油然而生。

二、在辨析讨论中融入环境教育

通过有关现象及问题的辨析讨论,也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这不仅能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和感情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明辨是非,进而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如在教学完《蛇与庄稼》一课时,学生已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界的生物链如果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如果课文就此结束,学生受到的情感教育并不深刻,更谈不上理性地加强环境保护。

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生物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知道了蛇是老鼠的天敌,可是社会上乱捕捉蛇的现象也不是个别,有的人故意捕捉蛇来卖、来吃,这些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通过组织学生结合思想实际谈各自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蛇与人类生活、人类环境的关系,明确保护蛇的重要性。在教学《朱鹗飞回来了》和《金色的脚印》时,笔者也设计了类似的问题:动物也有性情,他们也有生死相依之情,也有亲子之爱,那怎么样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和我们成为朋友呢?学生在辨析讨论中逐渐明晰:给动物生存的空间,和动物和睦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

三、在小练笔中融入环境教育

小练笔是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延伸,即从具体的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观察,联系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一种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诸如不许践踏草坪、不许伤害生物、要节约用水、要爱护树木等多种保护环境的读写训练。这种方式的环保教育与以上几种方式相比,更容易对学生的行为和环境道德认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地球母亲的诉说”的练笔训练。通过这样听说读写的结合方式,让环境教育渗透并扎实推进。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5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

在全球环境危机加剧和家园意识觉醒的背景下,生态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应环保趋势融入生态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由于家园意识不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树立进行生态教育的理论自觉,缺乏规范性、指导性和开放性,面临教材、师资等资源匮乏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通过理论灌输、案例呈现、情感体验、生活实践等系列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环保态度和价值观,深化了家园意识和情感,提升了生态道德和素质,培养了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关键词:家园;生态;生态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1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72-0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高速狂飚的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种顿失家园的迷惘与焦虑情绪弥漫开来。在对危机的反思中,人们的家园意识逐渐觉醒,环境观念得以确立,生态教育蓬勃发展,新的文明形态应运而生。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教育也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上世纪90年代至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对生态问题给予不同于传统视角的人文关注并试图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进而养成持久的生态行为习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教育具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家园意识”。这是因为, “家园”与“生态”这两个概念具有的天然内在联系,从语义上看,“生态学”(ecology)中的词根 “eco”在希腊文中即为住所、栖息地之意。缺乏家园意识,不可能对大自然心存感恩,也不可能建立长效的生态行为机制。为此,笔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融入家园意识,在提升学生的生态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20世纪家园意识的觉醒与生态教育的展开

“家园意识”是人们对自己栖息之地的主观认识,包括对什么是家园、如何对待家园等问题的回答。人类的家园意识古已有之,例如华夏文明中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故土意识、宗族与家庭观念等,而《圣经》中关于伊甸园的描述则是古代希伯莱文化中关于家园意识的宗教阐释。农业时代人们开始了改造自然的征程,但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里,由于人类的活动能力有限尚未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这种家园意识大多不自觉地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之内,尚未具有形成广泛的全球视域和深刻的理论自觉。

进入20世纪,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扩展了人们的眼界,家园不再只是一方狭小的庭院而具有了世界意义,同时工业化进程加剧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精神心灵空虚等负面效应日益严重,家园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成为正在远去的一处净土。正是在汹涌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现代人的家园意识逐渐觉醒。海德格尔最早在哲学、美学领域阐释了“家园意识”:“在这里,‘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1]在这种存在论哲学中,人与世界原本处于本真的“在家”关系,席卷一切的现代化打破了这种诗意的栖居,人与世界本真联系被扭曲,人们普遍产生一种“无家可归”之感,工具理性的膨胀、科学技术的发达使得这种无家或失去家园的状况更为严重:“许多德国人失去了家乡,不得不离开他们的村庄和城市,他们是被逐出故土的人。其他无数的人们,他们的家乡得救了,他们还是移居他乡,加入大城市的洪流,不得不在工业区的荒郊上落户。他们与老家疏远了。而留在故乡的人呢?他们也无家,比那些被逐出家乡的还要严重几倍。”[2]可见,“家园意识”的觉醒源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而正因为其切中了20世纪最深刻的时代命题,所以成为新兴的生态美学中最重要的内涵,其中“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涵蕴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人之诗意地栖居的存在真意。”[3]

20世纪中期,英、美、日等发达工业化国家连续发生一系列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环境污染事件,使人们的家园意识与环境危机、生态观念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可能对生物与环境产生的巨大危害。此后,西方生态批评和生态理论日益兴起并快速发展,试图通过理论建构找寻人们失落的家园。“生态理论是一种直面人类现实处境的实践理论,它关注现代化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矛盾和生存问题,以及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4]可见,现代生态理论一开始就是围绕人的生存家园展开的,关注生态是为了寻找家园,而家园的重建与维护离不开生态保护。“家园”与“生态”这两个概念在经历了工业文明造成的长久分离后,被重新自觉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背景下,生态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态教育或教育生态化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5]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围绕生态保护、家园重建等问题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指出人类要对生态问题有共同的认识,各国政府在推进世界生态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等。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纷纷在中小学及高校中开展日趋规范的生态教育,许多国家将生态教育的相关课程设为本科教育阶段的公共必修课程,为生态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美国高校围绕生态环境研究开设了“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齐全的课程门类。[6]生态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表明,“世界生态教育正朝着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教育生态化的新时代已见端倪。”[5]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在生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在初始阶段仅限于在少数综合性高校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80年代以后一些大学才开始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生态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受文理分科及专业观念的影响,生态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生态学专业的内部任务,并未引起其他专业尤其是人文专业的重视。1991年国家教委开始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内容之一,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国家生态意识的逐渐自觉,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7]的要求后,生态教育在高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如此,我国高校生态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公共课程的普及率较低,进行生态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生态教育的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等。”[8]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学工作中,笔者也观察到,许多学生对我们赖以栖居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破坏这一事实并未足够警醒,家园意识不强,家园观念狭隘,家园情感淡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包括生态素养的主要渠道,在唤醒学生家园意识方面尚未取得突出成效,原因在于: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尚未充分融入家园意识,在生态教育方面缺乏规范性、指导性。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于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进行素质教育,其中并未明确要求其进行生态教育。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未能充分融入家园生态意识有多方面原因,但是若能在指导性纲领文件中明确提出这一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无疑会对生态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更深刻认知。此外由于高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不应该将生态教育纳入课堂、将哪些生态教育内容引入课堂以及如何进行生态教育等问题上,具有较大随意性,尚未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难以形成持续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完整体系。部分高校的学生会组织可能会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相关宣传,但这些昙花一现的教育活动由于持续时间短、覆盖面有限等原因往往效果并不明显。这就日益呼唤承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尽快形成良好的家园认知,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习惯方面自觉担负起应有的职责。

二是学科之间相互割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地吸收和传播生态知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科为主、综合为辅的办学格局,从而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9]这种抑制作用表现在生态教育上,一方面不利于生态学基础课程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吸收生态学相关知识,从而不利于家园意识的培养和生态价值观的建立。生态教育涉及生态知识与生态价值观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但就当前高校乃至全社会而言,生态教育关注的更多是前者而非后者,这是非常狭隘的:“在生态教育目标取向上,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生态知识和环保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生态意识、环保态度的培养,其结果将导致学生因缺乏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关爱意识而不能自觉地把自己掌握的生态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生态环保行动。”[10]在培养家园意识、建立生态价值观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优势,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源短缺、家园破坏等严峻的形势问题,结合典型的环保案例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等。

三是教材和师资力量缺乏,在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生态教育的资源需求方面形成了一定障碍。目前我国生态教育在教材编写、著作出版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目前高校关于生态教育的出版物中,大部分着眼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偏重于技术或应用层面,对家园生态的人文意蕴和社会功能关注不够,对人们生态心理的转变、生态道德的培养、生态行为的矫正、生态价值观的建立等不够重视,对生态与政治、经济、科学、道德、社会等的关联未能充分揭示。优质教材资源的缺乏,导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融入生态教育不可避免地遭遇“瓶颈”尴尬。与此同时,绝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生态教育或培训,教师队伍内部也存在着生态素养不高、家园情感不强的现象,无法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态教育的现实需要。作为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力量,教师自身的生态家园观念对学生的环境态度影响极大,因此,加大两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升华他们的家园情感,丰富他们的环境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生态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唤醒家园意识、提升生态素质的实践探索

1.注重理论灌输,了解家园观念

大学生家园意识淡漠、生态观念欠缺具有多方面原因,但深层根源在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缺乏深刻认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融入生态家园意识,就必须结合各自侧重点对学生进行多视角的生态知识传播与家园理论灌输。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讲授联系与发展这一辩证法基本原理时,可以结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向学生阐明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息不止的生态家园,人类文明的延续必须以健康的自然生态为基础,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有利于实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上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结合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优缺点,阐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和内容是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推进高新技术发展,解决目前经济建设的生态瓶颈问题;在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结合西方兴起的“乐活”文化、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等,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宣传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保护地球这一人类的生态家园。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结合一系列具体数据,向学生指明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恶化的环境污染与脆弱的生态家园,使学生增强危机意识,从而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耗,理解、支持并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措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生命观,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向学生讲解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生态保护和家园建设的历史进程等等。

2.利用经典案例,深化家园意识

理论知识虽然深刻,但由于缺乏感性形象不够具体,甚至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有必要结合一些经典案例,使学生在生动的感性形象中进一步了解生态知识,深化家园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展示了三个案例,即法国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台湾大爱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片《荒漠下的真相》及日本垃圾分类的模范小镇上胜町。《家园》由法国摄影师兼生态学家阿尔蒂斯·贝特朗耗费15年、历经54个国家取景拍摄制作而成,自2009年世界环境日上映以来,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放映。影片通过一幕幕极富震撼力的画面展现地球的演变过程,用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虽然人类存在虽然只有20万年,但人类活动却打破了地球40亿年来固有的平衡,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人类正在破坏自己的家园。只有从现在起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才能拯救我们的家园于危难之中。《荒漠下的真相》是一部探寻楼兰古国古往今昔的系列片,其中第二集重点讲述了现代科考队关于楼兰古国消失之谜的新发现,即不加控制地砍伐树木致使水土流失,不顾环境特点种植需水量高的外来农作物,加之水系变化和战争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赖以生存的家园根基被摧毁,最终导致楼兰由绿洲变成了荒漠。科考队通过考证得出这一结论后无不扼腕叹息,深切感受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延续和发展。日本上胜町是位于日本德岛县上的一个人口仅两千多人的小镇,因其模范细致的垃圾分类举世闻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专家到这里参观考察,世界性的环境保护会议也选择在这里召开。这三个案例覆盖古今,既渗透了全球视角的大家园意识,也涉及了具体细微的小家园典范,既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既生动形象,也发人深思。通过观看并组织课堂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生态理论,深化了家园意识。

3.重视感性体验,升华家园情感

家园既涉及广义的人类生存根基的地球家园,也涉及狭义的个体日常生活的一方庭院,而前者由于太过宏大难以被个体所经验,只有个体生活范围内的家园、家乡才能激发人们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升华为对人类整体家园的关爱之情。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专门设计了一次题为“由家乡到家园”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家乡生态环境变迁,分析自己家乡生态改变的具体原因,并对保护家乡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建议。实践课获得了热烈反响。来自不同省市的学生通过积极搜集数据、资料、图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描述了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生态环境近十年的变化。许多同学都感受到自己的家乡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工业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弃物,有人认为是近年大规模城市建设导致原本和谐的家园蒙上了灰尘,还有人指出现代人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等。通过整合各位同学对多个省市生态环境变迁的介绍,学生们认识到不仅我们自己成长的小家园正在失去原有的和谐,而且整个中国甚至地球这个大家园也正在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通过把对自己家乡炽热的情感升华为对人类家园的热爱,学生的家园视野更为开阔,家园意识更为明确,家园观念更为开放,家园情感也更为深切。

4.强调生活实践,守护美丽家园

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生态知识和环境意识融入日常行为,践行环保观念,养成生态行为,保护人类家园。大学生正处于智力、情感、道德、人格等的形成发展稳定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生态素养的提升,而且能够对周围产生积极影响,带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将积累的生态知识和沉淀的家园情感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从关爱教室、宿舍、校园等小家园进而扩展到关爱家乡、国家和整个人类家园。心理学认为,同一种行为只要不断重复就能形成习惯,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向学生灌输生态知识外,还需要在课堂内外经常提醒学生实施具体的生态行为,如课后自觉带走垃圾、随手关灯关闭电源、节约用水、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自觉宣传环保理念等等。同时,教师也需要以身作则,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等低碳生活方式,带领学生体验简单朴素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生态环境,使课堂中灌输的生态观念和家园意识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11]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对家园的热爱才能转化为对家园的切实守护。

无需赘言,生态问题如今已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对学生乃至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应回避也不能回避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推动人的政治社会化发展,引导人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的精神世界成长的同时,也使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启迪人们的精神世界,构建崭新的生活方式,发挥着引导社会道德风气的积极作用。”[12]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融入生态教育都是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超越。这一探索刚刚起步,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全方位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唤醒学生家园意识,提升学生生态素养,为保护环境、守护家园承担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

 

[2]海德格尔选集(下册)[M].戴晖,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234-1235.

 

[3]曾繁仁.试论当代生态美学之核心范畴“家园意识”[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8.

 

[4]王青.生态文学批评: 家园意识与理论自觉[J].齐鲁学刊,2013(3):157-160.

 

[5]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2):52-55.

 

[6]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4(2):61-63.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4).

 

[8]朱江.生态教育与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48-250.

 

[9]文传浩,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5):17-19.

 

[10]刘文良.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与现代化,2008(4):29-34.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6

一、利用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宏观上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微观上提供了人类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手段和方法。要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就必须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小学语文课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环境方面的科学知识。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地球的形状,将学生生活中难以接触而课文中涉及的宇宙现象展示出来。这篇课文是环境教育的显性教材,但由于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只是凭空想象会感到很茫然。课件形象地演示出与茫茫宇宙相比地球确实很渺小。如果毫无节制地使用地球的资源,我们人类将无家可归,因为除了地球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居住的地方。适度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是地球人的责任。

二、理解教材,加强环境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的插图多达几百幅,教材插图就是“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联想。如教师可以利用《九寨沟》的插图进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高耸入云的雪峰、星罗棋布的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错落的平湖瀑布。九寨沟慷慨地把这一切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学生形成印象之后,美丽的插图唤起了学生心中保护美丽的大自然的愿望。地球上,除了九寨沟的美景外,还有广袤的草原、广阔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古老、慈爱的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宽容、忍耐,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三、挖掘教材,落实环境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素材,因为它们渗透着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在不影响语文教学目标,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根据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起来。环境教育方面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或人文环境,形成善待其他生命体的意识。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补充了关于西沙群岛现状的资料供学生阅读。通过对比,学生思考并讨论:西沙群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巨大的变化?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地球已经千疮百孔,大自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人类与地球上的万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重组教材,开展环境教育

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和课程计划的严格实施者,在教材处理上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新教改的理念和新教材的设计意图,并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地重组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教材中有不少歌咏春天的内容,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结合春天这一时节,围绕“颂春”的主题设计一堂“重组教材,整合教学”的语文综合课——“春天的赞歌”。 课前,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春天的文章,背诵其中的优美片段,带领学生到野外寻找春天,采集树叶、花草。课堂上,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教师激情导入,和学生一起品读《春晓》《找春天》《春的消息》等课文和诗词。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植树种花的活动,或者收集废纸,清理河边和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垃圾等,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精心保护好周围的环境。

五、拓展教材,践行环境教育

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学校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如学校新建了花圃,植了草坪,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植物、建筑,发动学生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语。一学生写道:小草青青,踏之何忍?多么富有人性的标语啊!为了锻炼学生的口才,教师可以举办环保故事大赛,激发学生对遭受破坏的事物的同情情感,感受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环境教育。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7

在文学科中,编者也针对当前情况,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环境有关的课文。而作为一名文教师,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历史重任。现谈谈自己近年来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深挖文学科中环境教育的因素,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在小学文教材中,每一册书都有不少篇幅适合渗透环境教育。作为文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入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深刻挖掘环保教育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把文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春雨润物般地在传授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如苏教版《文》第一册中《汉拼音5》、《汉拼音10》中的境图及相应的境歌,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练习说话,使其明白不捉小蝌蚪、爱护小树苗是保护环境的行为,只有这样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才能茁壮成长,动植物才能健康生长;《护林军》教育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小池塘》一课,明亮的、清澈的小池塘倒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不由地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让孩子们感受了神奇而又美丽的大自然:雨滴是“透明”的。河水是“清凌凌”的,蝴蝶穿梭于花丛,蝈蝈歌唱美好生活,这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境界!而星星眨眼、新月生辉,尤其是荷叶这亭亭翠盖,上承雨点,下护小鱼,装点着大自然,展现了一派清新可爱的景象,孩子们的向往之意、热爱之情透纸欲出……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环境教育因素,使学生受益匪浅,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环保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在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我们应该从小抓起。我同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优美情境,从中感悟到文字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懂得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才会有的,并会随时因我们的不珍惜而离我们远去。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描绘了雄奇壮美的三峡风光,反映了诗人能够东归的释放的愉快心情。教学时,教师可点拨:古代长江两岸有猿猴,现在还有吗?为什么?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明白,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食物链被毁,这种古人曾见到的自然美景,有的我们或许是永远不可能再见到了,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月亮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月亮湾这个村子给你什么感觉?你喜欢这个村子吗?怎样才能让她的美貌永驻呢?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里环境优美,是因为这里的人们有着勤劳的双手,他们懂得去爱护,也只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觉得很幸福。从而明白了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去珍惜、去创造、去保护,才能给我们乃至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和蓝天!像这样结合文审美教育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效果更佳。

3做到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8

环境教育 地理教学 环保意识

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活动场所,也给人类衣食住行,发展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等各项事业提供了土地、阳光、空气、森林、矿产等种种能源和资源,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不断的扩大和加深,常常是为了眼前的、短期的利益,严重污染损害环境,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陆地污染到海洋、大气、南北两极,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讨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对学生乃至全民进行环境教育,更显紧迫。基于这一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书四册,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

二、结合地理学科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1.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环境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单凭口头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或在他们心中产生震撼,那么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如把有关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播一些录像,加深学生的印象。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能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南方的冰雪灾害”、“北京沙尘暴”等一些录像,观看了形象生动的视频材料,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明白人类滥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当灾害发生时,它给人类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惨痛的。然后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班级里倡导节约用纸,积极回收废纸,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植树造林”。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再结合实际,达到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教学效果。

2.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地理课堂中,当分析有关地理问题时,可通过阅读、绘制地理图表来解决,这样能为我们发现环境问题或解决环境问题带来许多方便之处。如在讲解“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从其覆盖面积、储量、水循环方面上看,可以说水是取之不仅,用之不竭的,但当我们把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按所占的比例用扇形统计图绘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其实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微乎其微的,又加上人类肆意污染水、浪费水,导致全球水危机,可再生的水资源最终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导致地球水枯竭。地球上的水资源除了储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通过计算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资源,再结合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概况,就可以发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不乐观,华北地区缺水相当严重,可以这样比喻:如果全世界平均每人拥有一桶水,那么中国平均每人只有一盆水,而中国的华北地区平均每人只有一杯水。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们应该关注我们的水资源问题,讨论缺水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呼吁大家要节约用水,不污染水,采用跨流域调水等方法来解决缺水问题。学生思维活跃,再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好行为。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并发动他们把这样的好方法加以推广。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在地理中渗透环境教育,课堂的理论教育必不可少,但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得到亲身的体验,从而加强环保意识。如:组织学生对当地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环保调查报告。例如:在讲:“我国的水资源”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堂上强调水资源对环境、经济的影响,课后我带领学生到县造纸厂所排放污水的小河去考察,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大家分工合作,收集资料,采集样品,分析资料。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这条小河水质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环境问题是否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正确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这样结合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教学,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环境意识。

4.结合某些环保专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气象日、水日等,都是世界组织或国,家指定或联合国确认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良好的生存条件而呼吁人们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当我们把《地球上的水》、《天气与气候》、《自然资源》等一些单元或课题结束后,可结合某些纪念日的主题、,组织学生积极撰写小论文或绘制漫画、拍摄身边环境的有关照片等,在课上进行交流、探讨。如“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生命之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绿色家园”等,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评比,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进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

三、结语

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环境教育迫在眉睫,我们地理教育在教育中应担当重要的责任。因为地理教育有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丰富的环境知识内容是中学地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重要渠道。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他们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振强,孙铭明.环境意识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冯灿明,张文军.江西教育科研,2001,(12).

[3]齐淑艳.山东教育科研,2001,(5).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9

一、充分认识做好“*”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资源、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把环境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提出,环境保护必须加快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环保、宣传、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

(一)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与发展、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要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深入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社会以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影响,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的有关决策和工作部署上来。

(二)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是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要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使全社会充分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同步”以及“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大力创新环境保护工作思路,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是完成“*”时期环境保护任务的需要。到2010年,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及约束性指标是: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实现以上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使全社会统一认识、增强信心,群策群力,为完成“*”环境保护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时期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紧紧围绕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大力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弘扬环境文化,形成热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新风,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方针原则

——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社会、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功能。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增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效果。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宣教引导社会、教育公众、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功能。

——坚持与时俱进,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推进环境宣传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密切配合,提升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三、努力形成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适应的环境宣传教育格局

到2010年,环境宣传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环境新闻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舆论引导更加有力,环境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环境宣传活动更加活跃,环境教育培训更有成效,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环境宣传教育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环境宣传教育队伍,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及要求相适应。

(一)环境新闻宣传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反映时代主旋律,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及时报道党和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宣传环保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努力营造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舆论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把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组织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加大典型宣传的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环境教育培训要深入研究环境保护战略、理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措施、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建设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将环境教育列入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环境培训体系;加强资源的优化与配置,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三)环境宣传活动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团结、吸引更多文化艺术工作者投身环保事业;引导民间环保组织、环保志愿者为环保事业多作贡献;运用市场机制繁荣环境文化,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四)环境图书出版要全面、深入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思想、文化、技术支撑;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多出精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进一步深化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五)环境期刊要根据自身定位,深入研究环境保护理论,探索环保历史性转变的伟大实践,对环境保护工作和先进典型进行深度报道;分析自身特点,研究市场变化,办出特色,提升影响。

四、着力抓好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教育

(一)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制度,及时准确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除环境专业传媒外,其他主要传媒,如报社、期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重要门户网站等要开设环保专题栏目,在栏目确定、版面设置、节目制作、播发播放等方面优先环境宣传,并制定科学、详细的环境宣传教育计划。

(二)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相关课程中要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中小学校要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时间,因地制宜地开展与环境教育有关的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推进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加强对高职高专、普通高校大学非环境专业学生和师范院校师范类学生的环境教育。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要拓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通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等活动,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环境教育基地,供公众参观、学习、体验,免费或优惠向公众开放;积极引导、规范环保志愿者、环保民间组织有序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维权、参与环保行动。

(四)加强重要宣传活动的统筹。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全国环境宣教系统要上下联动,宣传、教育以及广电、新闻出版、科技、文化、民政、商业等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民间组织要积极配合,设立统一的宣传主题,策划创意新、影响大、效果好的环境宣传活动。

(五)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宣教品牌。选择具有广泛影响、吸引力强的宣传教育项目,精雕细刻,去粗取精,打造成宣传教育品牌。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出一批优秀的环境科学、环境教育、环境科普以及环境专题影视片等环境科学、文化、艺术精品。

(六)深入开展不同类型的全民环境教育试点工作,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五、切实加强环境宣传教育队伍与能力建设

(一)提高宣教业务水平。环境宣传教育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和关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论述,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对环保形势和政策的分析把握能力,开阔宣传教育的思路,提升宣传教育工作水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钻研业务,把握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深入研究宣传教育的内容,把握要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研究宣教对象、宣教方式,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与接受能力,采取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宣教方式。

(二)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各地环保部门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建设,充实宣传教育队伍,理顺体制,通过强化宣教行政能力,带动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发展;按照《决定》的要求,保证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实施环境宣传教育标准化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教育培训电子化、宣教手段多样化,落实《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

(三)加强宣教理论研究。各地要吸收社会各界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学者专家以及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者,为环境宣传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及时总结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经验,探讨环境宣传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指导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实践。

(四)加强工作的沟通、交流与信息共享。建立并完善舆情、信息报送制度,加强舆情信息态势分析;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基础调查,建立环境宣传教育基础数据库,整合宣教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五)拓宽环境宣传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加强与国际组织、环境教育机构、院校和友好人士的联系,举办国际环境教育的研讨与交流,组织环境教育人员考察和学习交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环境文化理念和宣传教育经验;适时中国环境宣传教育国家报告,扩大我国环境宣传教育的影响。

六、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一)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环境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国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与其一起部署,一起实施;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负总责,部门之间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创新奖惩机制,推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小学环保教育论文篇10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科研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编号:JXJG-10-90-5)

摘 要: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解决环境危机之道依赖发展环境教育。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一、独立设课模式;二、学科渗透模式;三、环保主题模式;四、个人行为模式。

关键词:环境伦理教育模式

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大工业日益兴起。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尤其是环境灾难的频仍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环境问题涉及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观念与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思想与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之道依赖发展环境教育。

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中建议联合国应发展国际环境计划以协助各国发展环境教育。联合国遂于1974年正式推动国际环境教育计划,世界各国均大力推行。

1977年10月联合国在前苏联的伯利西召开国际政府环境教育会议,会中制定的环境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和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会中曾决议:在发展环境教育计划时,必须考虑伦理的价值,环境教育应以产生认知和价值为目的,藉以改进生活品质。

1991年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发行的通讯,以“全球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主题,论述环境伦理的重要性。文中指称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他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高校作为承担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为培养未来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的先导性作用,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下面我们主要就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

一、独立设课模式

采用独立设课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可以较为集中地探索环境问题,涉及广泛,讨论深入,比较容易、有效地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 指出“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环境与发展课程,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个文件应成为各个高校进行公共环境教育的政策依据和指导原则。现在,很多高校都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甚至是必选课。

二、学科渗透模式

所谓学科渗透模式,就是将适当的环境教育成分(包括概念、态度与技能)融入现行的各门课程之中,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例如,在《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政治课中,将环境思想、环境意识纳入其中,阐述环境伦理教育,加强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其他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环保主题模式

环保主题模式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实际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利用环境主题模式开展环境教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形式活泼,使用灵活。高校可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围绕环境伦理主题,科学设计与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将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观。环保主题的形式可以是: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戏剧小品、歌唱比赛、专题讲座和义务植树等。

四、个人行为模式

环境伦理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只有落实在人的行动中,才有意义和生命力。就是说,只有环境伦理被社会上的成员普遍地遵守,它才成为真正是实践的而非流于理论的和论证的。因此,环境伦理应当成为每个公民自觉的生活方式。

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实行,可以从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从易拉罐、牛奶盒、旧报纸杂志等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开始,到随手关掉电器开关、尽量控制使用空调器的家庭节能行为,不直接使用合成洗涤剂而用废纸擦云油污碗碟等,以及提倡健全的、有利于环境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

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伦理观念、环境道德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改变人类的未来。高校环境伦理教育要在全球环境危机面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而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磊. 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

[2]魏彩霞.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3]程 倩. 论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