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信客户经理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1 17:08:39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1

关键词:授信额度 理论值 改进

一、授信额度管理的内涵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授信管理主要是在对其评级的基础上,对单一客户或集团客户核定的一定数额的用信额度,一般包括单项业务额度、循环使用额度和特别授信额度。

单项业务额度是根据不同的信用品种,分别确定授信额度。例如,某银行2008年给A客户授信流动资金贷款额度5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额度500万元。那么此客户本年度的用信只能是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500万元。

循环使用额度是指在核定额度下,客户可以便捷使用银行额度。还以上面的例子,如果A客户是循环授信使用额度1 000万元,那么该客户2008年度只要总用信不超过1 000万元,可自由分配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的额度以及其他的信用品种(信用证、保函等),而且如果该客户期间归还了200万元的贷款,可以马上申请新贷款或办理承兑汇票200万元补足,使总额度又达到1 000万元。

特别授信指为解决客户临时性或季节性资金需求,在已核定授信额度的基础上临时增加的用于办理1年以内短期授信业务的额度。

授信额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一是理论最高授信额度,指商业银行用公式测算法确定客户的理论授信上限,一般称这个数值为“理论值”或“参考值”;二是实际最高授信额度,即商业银行在“理论值”的参考下,再考虑自身放贷能力、风险偏好、客户实际需要和实际经营状况等因素基础上,核定批准的最终授信额度。所以,授信管理核心的问题是理论授信额度的确定,至于风险缓释技术的运用,极端事件的出现等仅是核定实际授信的调整因素。一般商业银行会通过经验先行判断企业融资的适度程度,在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相对稳定的时期,如果认为企业尚有明显的融资空间,银行会通过计算授信理论值确定企业最大负债能力,并通过应收应付数据、周转率指标等因素粗略估算客户的资金缺口,然后在经验地考虑同业占比因素后,确定自己愿意承担的最高授信额度。如果银行认为企业融资已相对饱和,常常会直接使用目前的银行债务总量而忽略理论值的存在,并不再考察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直接经验地确定授信实际值或是不予增加授信额度。

二、授信额度的测算公式

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指出,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在对单一法人客户的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银行对该客户提供的各种信用余额之和不得超过该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以2009年国内三家银行的最高授信额度“理论值”测算方法为例,具体如下:

比较来看,A行重点考虑了行业平均付息负债水平,并考虑了与理论值没有本质联系的同业占比;B行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信用等级和客户平均净资产,除客户净资产规模外,主要是系数C的作用,考虑比较简单;C行考虑了自身的信用余额的因素和有效净资产,但考虑的方式本质上也与理论值没有本质联系。由于我们很难将各行公式中的参数设置全部得到,无法用实例比较各行测算结果的差异,但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容易发现各行的测算思路差异较大,同一客户的测算结果的差距可想而知。

根据定义和公式我们知道,理论值实际是在寻找客户最大的负债能力,从银行角度来看,也就是根据客户的经营现状、规模最多能够承接多少银行贷款。由于多数银行对客户最大负债能力、最高授信额度与客户有效资金需求之间的关系没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授信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三、授信额度理论值公式的应用

授信额度理论值是根据银行公式测算法对客户愿意和能够承受的最高风险限额。实际授信额度一般是银行在客户授信额度理论值之内,结合客户的管理水平、所在的不同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实际信用需求以及还贷能力等综合因素,对客户核定的办理各类授信业务的总限额。授信额度有效期一般不能超过一年,最长的不得超过两年。

下面是一家银行具体的授信额度理论值的测算公式:

1.A+级建筑安装企业、外资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按以下标准核定授信额度:

T为本年度银行对授信申请人最高综合授信额度;E为授信申请人上年末或报告期有效净资产;L为负债与权益的最高控制比率(见表1);R为信用等级调节系数(见表2);D为授信申请人总负债减去目前对该银行的负债。

2.其他AA(含)级以上客户按以下标准核定授信额度。

最高综合授信额度≤(2.33×有效资产总额-3.33×负债总额)+本行现有信用余额×客户系数

其中:有效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摊销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2年以上各类应收账款-评估增值部分-对外担保超过净资产50%部分;核定最高综合授信后,其资产负债不得高于70%;客户系数见表3。

例如,某公司的总资产9 976万元,总负债3 485万元,在该银行上年授信总额为6 000万元,目前实际用信2 100万元。根据上文AA级(含)以上客户本年最新授信额度公式客户系数查表3,得客户系数=0.7;授信理论测算总额=2.33×总资产-3.33×总负债+现有信用×客户系数=2.33×9 976-3.33×3 485+2 100×0.7=13 109(万元)。

公司的理论授信公式中的“有效资产总额”,在授信中用的是该公司的“总资产”9 976万元,根据有效总资产=总资产-摊销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2年以上各类应收账款-评估增值部分-对外担保超过净资产50%部分,该公司的报表数据,没有摊销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也无2年以上各类应收账款,评估增值和对外担保也没有,所以它的有效资产就是总资产。

目前各大银行采取的授信控制量测算公式基于的是客户目前的经营状态和财务状态,很多时候将得到不合理的结果,其实用性不足,最终使客户授信总量的测算不准确,授信额度流于形式;有的银行凭自已的经验得出授信理论测算公式系数,使理论授信额度偏离实际,加大了信贷风险;由于各行风险侧重点不同,其理论授信公式也不同,使得理论授信公式在实际应用中作用不大,大部分银行实际授信额度最后还是根据经验得出。所以该公司最后的实际授信额度会小于理论测算值 13 109万元。

对客户的理论授信各银行都有不同的公式和确定方法。例如农业发展银行确定企业单项授信为“龙头、加工、其他贷款授信额度不超过客户有效资产乘以上期末资产负债率之积的50%。”按照农业发展银行这个公式:该公司的授信额度=有效资产×资产负债率×50%=9 976×35%×50%=1 746(万元)。相比之下,这个公式确定的理论额度又太过谨慎。

理论授信额公式算出的额度 13 109万元,远远高于公司的总资产9 976万元,这显然不合理。所以授信理论测算公式中的系数是不合理的,理论测算公式不够科学。

四、授信额度理论值公式改进探讨

(一)基于所有者权益公式

对理论授信额度最简便的理解就是客户的最大还款能力,客户的所有者权益就是该客户的最大还款能力(能提供额外担保的除外),因此授信理论额度≤所有者权益,可保证客户的最大还款能力。授信理论额度公式为:授信理论额度≤所有者权益-待摊费用-对外担保。依据此公式,上文中的公司的授信理论额度≤9 976- 3 495-0-0=6 481(万元)(该公司没有待摊费用和对外担保),银行原来的理论授信额度是13 109万元,此理论额度比银行原来额度少6 628万元,占该公司总资产的65%,此额度比银行原来理论授信额度更合理,风险度低。

(二)基于未来现金流公式

另外一种理论授信方法就是未来净现金流折算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算法的基本出发点是:充分考虑企业贷款期内未来现金流量,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是由企业未来所产生现金流量来保障的。它的约定为:(1)用此方法计算控制量时是假设最终给予的客户授信额度就是这个控制量值;且客户获得这个授信额度后,是提前一次性支用了全部额度C,期限为N年,每期只还息,期末还本,利率为RD,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为Ci,折现率取R2。(2)期限的取值N应该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未来现金流的可预见性、银行的风险控制等因素而定,它应该和贷款的期限相等。(3)利率RD依期限N和银行相关政策而定。(4)折现率R2的确定方法用加权平均成本法(WACC法),其公式为:R2=[rB(1-τc)×B+γs×S]/(B+S)。B、S是指付息债务、普通股的市场价值;τc指的是所得税率;rB、γs是指付息债务、普通股的资金成本;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其公式为:折现率=安全利率+风险调整利率,安全利率是指无风险的资本投资利润率,可以选用一年期国债年利率或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安全利率。风险调整值应根据估价对象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行业情况对其影响程度而确定。(5)用于测算的企业现金流确定。企业具体采用何种现金流,视企业具体经营情况而定。对于投资型企业则应该采用投资现金净流量来近似测算,对于生产经营型企业则可以采用经营现金净流量扣除可预见新增项目的投资现金流支出来近似测算。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得出授信额度(C)测算公式如下:

其中:N:测算期限;RD:贷款利率;Ci:企业未来第I年的现金流量;R2:折现率。

用此方法计算得出授信额度C后,然后综合考虑客户其他因素,以最终确定给予实际确定的授信额度。J

参考文献:

1.曹芳.从内部评级法看客户统一授信管理[J].中国城市金融,2009.

2.中国农业银行.客户评级授信书[G].2010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2

20xx年12月经分行批准,担任授信管理部副总经理主持全部门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除履行分管工作职责外,还承担对分行信贷管理部部门和市行领导负责,负责所辖城区支行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运作;主持本部门全面工作,对上级行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和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人行、银监会与总行有关信贷政策和管理规定,并组织制订实施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组织对支行和各经营单位的信贷业务考核;对向人行、银监会和上级行报送的信贷业务报表;对信贷业务的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按上级行授权权限对有关信贷业务进行审核,负责组织本行贷审会日常运作;组织管理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负责规划实施本部门人员职能分工、岗位配置和职责考核;组织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上级行信贷管理部门和本行赋予的其他职责。

20xx年本人主要管理工作为分管审查组和出账审核组的工作,主持全部门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所以今年的述职主要对分管工作进行回顾和评估。就分管工作的岗位职责要求,本人基本上尽职地完成分管工作,保证了全行公司授信业务审查和出账审核工作顺利开展,配合分管贷后管理组和综合管理组的杨辽滨副总经理完成了授信管理部全部管理工作。现将20xx年本人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分管工作完成情况

全年组织47次贷审会,审查420个授信项目,授信项目总金额140亿元。其中:审议通过289个项目上,总金额122亿元;上报上级行项目64个,总金额70亿元。

审核办理3700笔出账业务,金额223.9亿元人民币,外币1.25亿美元。其中:借贷260笔,金额83.55亿元;贴现450笔,金额38.8亿元;国际贸易融资450笔,金额1.25亿美元;承兑2500笔,金额110亿元;保函80笔,金额8.3亿元。

二、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20xx年是全行“规范管理深化年”,总行针对公司授信业务管理工作下发一系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本人立足于授信管理部的基础管理工作,主动承担了全部门基础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修订、增补工作。对提高授信管理部的基础管理工作,理顺内部业务流程,规范各项业务操作细则,明确各岗位责任等方面发挥一点作用。主要基础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工作如下:

1、在上级行下发的各种零散信贷业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吸收同业先进科学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行现行管理框架,制定了《XX银行XX支行公司授信业务管理办法》,作为指导我行公司授信业务全流程管理的系统性法规,并在20xx年进行了贯彻执行。

2、结合上级行对分支机构信贷管理部职能和岗位设置要求,信贷管理部及时修订了<

>,对信贷管理部的信用审查、贷后管理、数据统计、出账管理、系统维护、档案管理等管理模块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位,落实各岗位管理人员,明确交叉辅助岗位,将本职岗位与对口管理、服务机构(部门)落实到具体的人员,明确部门内各岗位信息传递流程,将行内外由部门承担配合的工作指定到具体工作人员,实现授信管理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的有序运行,实现了管理工作的落实到人。

3、通过总结03年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对我行03年信贷业务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依据总行下发04年信贷指导意见,在对04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走势预测的基础上,我部及时下发《XX银行XX支行20xx年授信业务指导意见》,从源头上指导一线客户经理进行业务开发,保证上半年我行信贷业务运行始终按照年初制定规划运行,实现了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风险前移、制度先行,保证我行全年信贷工作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监管政策下有序运行。

4、通过总结以往年度同行业在出账管理中发生操作环节风险,我行在上级行下发的出账管理要求基础上,对我行出账审核流程进行优化,明确了出账环节审核要求,通过相互制约的岗位控制操作风险,制定了《XX银行XX支行出账审核实施细则》,在各经营机构内建立独立的出账操作人员队伍,实现客户经理业务开发和出账操作环节的分离。对额度内频繁出账、低风险业务出账操作存在手续繁琐问题,及时下发《XX银行XX支行额度内出账集中处理的通知》、对符合再转授权条件的经营机构进行《低风险业务再转授权通知》。

5、针对当前各家银行依靠垒大户追求规模和对集团关联客户授信额度不能量化管理问题,防止对大客户的集中授信风险发生,及时规避集团客户的系统风险。制定了《XX银行XX支行公司客户授信额度测算管理办法》,以量化的数据模型测算我行对公司客户的授信额度上限测算方法,保证了我行对集团客户敞口授信总量理性控制。对总体债务超出我行所测算总体债务上限的客户坚决不进,对存量授信客户重新审定,对超出总体债务上限的客户制定逐步压缩计划。从源头

的和制度上防止对垒大客户和集团客户集中授信风险的发生。

6、依据“XX银行民营100”的指导思想,我行公司授信业务确定了“差别化”营销策略,将发展中小客户作为我行重要战略决策,制定了《XX银行XX支行中小客户授信业务操作指引》,作为中小客户开发、中小客户管理、中小客户决策全过程管理指导原则,有效地防范了我行公司业务授信风险的集中,促进了辽宁省中小客户发展,响应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

7、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我行授信业务集体决策体系,起草了《XX银行XX支行贷审会条例》和《XX银行XX支行授信管理部联审会议事规程》,明确集体决策组织的委员组成、委员职责、议事程序、惩罚规定、考核管理,确定授信管理部联审会专家意见作为贷审会的参谋地位,在制度层面完善了我行授信决策体系,保证我行集体审议、集体决策授信风险要求的全面落实和贯彻。

8、通过现场调研、亲自操作感受和对授信业务操作细节分析,查找、筛选、逆向思维分析各业务操作细节存在风险隐患,及时下发十多个规范要求和通知。主要有:对公司业务部、资产保全部、筹备行公司业务上报规范性的通知、对人民币业务和国际业务规范性通知、规范保证金的证明、规范授信核保操作流程、规范保函业务操作流程、规范会计报表审计、规范抵押资产评估要求、规范借贷卡查询的要求、规范信贷管理系统录入要求、规范法人客户评级要求、规范保证金替换审批流程、规范了仓储场地现场勘查的操作、细化了调查报告撰写格式和产品价格确定依据等十五个规范性要求。

9、为了保证上述各项管理办法和规范性的要求贯彻执行,制定了《XX银行XX支行公司授信业务操作流程定量考核管理办法》,对客户经理业务开发管理实行量化全流程定量考核,将业务操作考核结果与客户经理的经营绩效挂钩,实现对客户等级认定的科学性,保证我行客户经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计划在20xx年全面推行实施。

10、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历次宏观经济调控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结合我行现存业务发展模式,为了建立我行长效的信贷资产风险控制机制,草拟了,现已提交全行经营机构负责人讨论,拟作为指导我行未来五年信贷业务开展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三、主动参与总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新需求的完善工作

20xx年总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在出账审核流程、授信审批、统计功能方面仍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地方,本人以实事求是精神将工作发现或感觉到需进一步完善方面积极组织系统管理员向总行反映,并及时向总行报告我行的需求。

总行接受我行建议完善了批量处理快捷审批流程、完善了部分统计功能。

四、圆满完成接待上级行检查指导工作

20xx年总行共派出五次检查、指导组对我行信贷业务进行检查指导,我主动参与接待总行检查组工作,并充分利用每次总行检查指导时机,全面地向检查组人员介绍沈阳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展示我行信贷业务管理工作,让总行业务管理人员了解我行信贷业务管理水平和信贷业务发展,认真接待、积级组织材料,取得检查组对我行信贷管理工作的基本认可。并将每次检查工作作为我行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工作、调整我行信贷业务结构有利时机。

五、准确把握政策脉搏,严防我行信贷业务的政策性风险

通过学习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认识到国家防止经济过热的货币政策的严肃性,及时提出了对我行追求规模扩张政策进行重新调整,确立了“以高效资产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组织审查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及总行下发的行业准入标准;提出对集团客户和股权关系复杂客户始终坚持审慎性放贷的原则,使我行在当前资金断裂“德隆系”公司中没有一笔敞口授信业务;对民营企业向重工业化转型中,有选择地支持实力强的物流民营客户,坚决回避在五大行业规模扩张过快的民营客户,如唐山建龙钢铁、工源水泥等客户;响应国家发展中小客户政策,将发展中小客户作为我行未来战略选择进行明确,全年我行累计新开发几十家中小客户,有力支持了沈阳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坚决贯彻执行沈阳市银监局去年对我行检查发现的借贷(贴现)转保证金、借贷逆向操作、承兑业务量过大的问题,主动在信贷管理方面下发专项规定和要求,主动压缩承兑业务总量、杜绝了借贷转保证金、借贷逆向操作、票据贴现的不规范现象。

六、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培育良好的工作氛围

20xx年,通过日常工作交流感觉部门人员工作态度茫然、按部就班、缺少工作主动性和热情等问题。本人利用周例会机会向全部同志共同探讨了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态度决定工作结果、工作没有任何借口、你真的很等四个基本观点,从励志方面鼓励全部工作人员,振奋工作精神、端正工作态度,取得初步效果。

七、承担全行客户经理组织培训工作重任

20xx年本人在主管行领导的授意下,主动承担起全行客户经理系列培训的组织领导工作,在20xx年下半年信贷结构调整及公司业务开发放缓时期,组织全行客户经理进行一系列的信贷业务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20xx年此种培训还将深入开展下去。

八、理论体系上存在不足

1、对银行追规模扩张,银行资产质量及其风险减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的20xx年全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本人没有给领导提出前瞻性的合理化建议,主动回避异地客户、压缩大额授信客户、调减承兑余额,结果导致20xx年新增了吴中仪表逾期借贷,出现沈阳公用发展借贷预警,下半年被动地按总行压缩承兑江票计划调整承兑汇票余额,影响了我行20xx年下半业务正常开展,失去一部分低风险承兑业务。主要问题为:以前没有很好思考规模和效益、规模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对“资产质量是发展第一主题”理念的认识不深,对质量、规模、效益三者协调发展关系理解处于口头,没有落实到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能勇于说不,失去很多可以主动回避风险的最佳机会。

2、对银行资本必须覆盖风险,进而限制银行过度扩张认识不充分。针对这一点知识,20xx年以前本人头脑一直空白,缺少系统理论知识,每日仅研究具体授信项目的信用风险,很少从银行资本上思考银行的信贷规模到底可做到多大等深层次管理问题,特别是总行限制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和商票贴现余额以后,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系统学习,明白银行信贷资源经营有限性,加深对我行存量信贷业务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的认识,并能理性决策如何使我行有限信贷资源得到高效的运用。本人已初步理解了银行资本有限、资本必须覆盖风险、资本制约规模的基本概念。

3、对银行经营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互协调性以及信贷业务风险发生的滞后性及银行经营风险的反经济周期性认识不够,在20xx年甚至20xx年上半年还存在少许盲目乐观性,对总行调整政策没能做到及时接受,幸好在主管行指点下,认识到我行现在必须进行客户、定价、保证金等结构刚性调整的必要性。及时调整了风险控制的指导思想,实施了适度从紧的审查原则,保证了全行信贷结构调整工作在20xx年顺利实施,最终保证我行经营效益提高,有力降低信贷风险,压缩了承兑总量和调减了大客户的授信总量。

九、本人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再认识

通过学习20xx年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整政策和总行进行一系列产品结构、风险排查活动实施,回顾我国金融体系在历次宏观经济大调整时期的得失,结合本人近五年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实践。作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部门的负责人,应牢牢地树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经营理念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即在强化“质量是发展是第一主题”理念基础上,坚持一个思想、保持三个理性、把握四个关系。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效益为目的,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手段,坚决放弃片面追求规模的做法。保持三个理性,一是理性对待市场,即不为市场的起伏所左右,始终清醒地判断市场风险,做到进退自如,风险可控;二是理性对待同业,即在积极借鉴学习同业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同时,坚决反对各种不计成本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三是理性对待自已,即勇于并善于看清自已的问题,牢记历史教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把握四层关系,是指正确处理好管理与发展、质量与速度、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制度建设和管理团队建设等四方面的关系。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授信管理;授信额度,授信风险

一、授信管理制度的相关概念界定

在谈及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时,首先需要引入授信的相关概念。所谓授信,就是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和经济状况,授予其一定期限内的贷款额度。在授信期限与其额度内,客户可根据自身资金需求情况,随用随借,不必次次办理贷款的审批手续,减少客户利息费用支出。授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授信工作指引履行本职要求,并设立相应的尽职调查机构对总行及其分支机构授信工作的调查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评价、报告。授信额度是指银行在一定金额及期限内,向客户提供可循环使用的授信,简单地说就是特定期限内可贷款的最高金额。授信工作是要对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之后再进行,须遵守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原则。

要顺利进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除了必须弄清楚授信的准确定位外,还需要明白授信不是贷款也不是担保,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间互相制约又相互依赖,都会对资金流动产生影响。

授信与授权所针对的对象和目标不同。授信针对银行客户,授权针对银行的下级行。法人授信的额度审批权与信贷业务授权里的客户的业务信贷总量审批权相结合,这是授信授权两方面的管理制度的对接口。授权的权限设大了则难以起控制信用风险;权限设小了又难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实行授信管理则恰好弥补授权的这缺点,开户行在通过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发放信用时可解决这一矛盾。

授信不同于贷款,授信是风险控制的总括,贷款是借款在定期内归还并付利息。客户贷款外还有信用证、票据等贷款形式,授信则包括表内、表外业务,信用证开具也需授信。

授信分公开授信与内部授信,内部授信是银行内的风险控制,公开授信是在内控制线或额度内告知客户的可向外部公开的授信额度。

授信审批程序分四步:受信人向商业银行提供其基本情况;有关部门对受信人评估并提出信用管理初步方案;核定授信额度;批准后形成授信书。授信书内容包括:授信人全称、受信人全称、授信的类别、金额及期限、复核时间、授信人认为应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制度的风险表现

授信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一)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欠缺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在办理贴现、贷款、担保、开立信用证、押汇等授信相关业务时,受种种外来因素影响可能收不回本息而形成的资金损失就是授信风险。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的来源是:外部风险,即因为国家相关政策、经营的环境等外在因素变化导致的风险;内部风险则是由于银行的内部经营与管理不善形成的风险。商业银行在回避风险时管理能力的不足,没有完全识别风险,授权管理与决策、运作、制约的授信控制不完备已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自身的授信资本运作。

(二)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的能力不足

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的客户对应的授信体系是由基层银行进行初级审查然后一层层报到有权审批行,流程以纵向形式呈现,依靠基层银行提供的材料解析风险,通过量化指标算出客户授信等级,而后提供最高的授信额度,这样的量化授信风险的方法无法说明客户授信的偿付能力,看不到授信风险本质。基层银行对于客户历史数据管理的意识不强是造成量化能力明显欠缺的关键。这样使得许多的审核评估的量化数据缺少真实性和精确度。商业银行的各个分行之间未形成完备的风险量化管理制度导致对授信审查的量化只做表现功夫,银行到最后必定要承担授信量化不足引起的授信额度过大的风险隐患。

(三)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表现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在于集团客户的由银行授予的多头、过度和不适当授信的额度给银行带来损失,其风险主要表现为:

1、信用膨胀的风险:集团作为整体的贷款量远超授信额度,形成集团的信用膨胀。

2、资金挪用的风险:集团的统一财务模式会造成商业银行的贷款转入集团结算中心后,集团的各个企业任意挪用贷款作与申请用途并不符的别用,造成资金挪用的授信风险。

3、信息虚假的风险:集团客户为满足贷款的条件或虚增资本来制造资本雄厚的假相达到授信风险条件,则商业银行本身要承担授信息虚假带来的贷款风险。

4、担保虚化风险。集团客户相互以貌似合法担保手续担保,实则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

以上这些风险也是授信风险体现的重要表现。

三、授信管理制度的制约因素简析

近年来,商业银行业机构越来越重视客户的风险管理,在制度建设、审查标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客户过度授信额度分配以及关联交易等风险的管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内外等多方面因素,致使商业银行的客户授信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1、授信认识存在误区。一是风险认识不足,二是法律风险认识不够。

2、授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手段监管,信贷管理制滞后,量化管理指标缺乏,缺少对整体授信的把握。

3、授信管理的技术与实际需要有偏差。

4、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的机制不健全,各银行间将重要信息相互屏蔽,监督意识差,不能充分考虑从金融信息安全的角度来处置风险。

5、各商业银行的业从众心里严重,业务喜欢跟风,导致授信结构失衡,风险增大。

6、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无法敏锐地规避和防范授信风险。

四、改进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制度的科学思路

(一)强化法人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授信的管理体制

1、商业银行的法人结构不完善,监事会不能有效地发挥其监督与有效制衡的作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商业银行本身授信工作的力度与进度。

2、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规模大小建立不同的客户授信管理制,设立专门的客户审定部门对客户进行授信的审查,避免基层级级审查上报,信息失实的弊端。

3、商业银行要严格把授信审批的权限集中到总行、一级分行,严把客户授信准入标准。在核定授信额度后将单笔的信用业务权下至经营行审批,避免重复审查。同时可根据银行与企业合作的时间与历史,将授信管理放入与客户协作的整体方案中进行考量。

4、银行可设立授信审批岗,分级别设置审批权限,增强授信风险审查的准确性;完善约束机制并建立符合授信风险的管理要求的考核和制约机制,保障授信各个工作环节的精确性、独立性。

(二)改进并完善风险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1、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相关体系,提升授信风险的量化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设定评级有效期以作为授信预警的手段,借用外部的专业评级公司来提升银行内评级的水平,有效管理信用评级,完善客户的授信管理办法。

2、授信风险审查时要严把授信前的调查关,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等综合分析审查。

授信前调查时要突出授信重点,把对企客户的资本构成及财务状况的分析当作重中之重。重点分析客户的流动性与现金流的双向流动,掌握客户内部控制机制,用以衡量客户的产业成长性和授信保障程度。

3、采用加强授信担保的审查,进行授信风险的量化。

严格审查客户授信担保,坚持用集团外部的资产抵押、质押担保或追加企业股东为担保,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能更直观地掌握风险带来的担保价值的变化走向,有效地控制担保的组合配置。

(三)完善授信约束制度,建立预警和反应机制。

商业银行要严格控制客户的整体授信总量,通过对客户整体的经营资产、现金分布及关联关系分析核定授信总量,增强授信后期管理工作,进而增强银行的风险预警力与反应机制。

商业银行应健全授信各期的检查约束制度,定期做出监测报告,定期整理客户的敏感信息并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客户相应的财务结构和资金运作情况,掌握授信的资金流向,根据变化快速适当调整客户授信额度,完善防范措施。

五、借鉴外国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的成功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方面采用的仍是传统方式,而外国商业银行在综合授信管理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来增强对风险的控制。

1、风险评级与授信管理齐进行

外国商业银行对于授信管理制度更注重引导信用风险进交易渠道以降低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注重了解客户的经营、财务等方情况以了解其债务压力及奖金回笼等信息;强调定性分析及行业差异;侧重于评估未来偿债的能力和分析现金流量;依据授信项目风险的等级决定授信与否;定期调整风险评级结果。

2、实行授信限额管理以杜绝超额授信的可能。

3、采用先进的授信管理的信息系统为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

4、重视不良资产的转化争取双赢。

六、结论

如上所述,近几年国内的商业银行在完善与控制风险管理制度、提高盈利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投资需求过度膨胀、信贷投放的力度增幅过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幅度过快等问题,这些都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有序的授信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严峻形式下,商业银行不但要积极转变旧有的经营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经营,努力抵制经济、投资等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还应当循序渐进地优化和完善整个授信管理模式,细化、强化和并深化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使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制度早日步入管理的标准化、垂直化和专业化,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业更加稳步、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鹏霖 欧美国家商业银行综合授信管理成功经验浅析[J]. 经营管理者,2011,(02)

[2] 马璐巍,高静 浅析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制度的完善 [J]. 中国商界,2010,(10)

[3] 韩剑峰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J]. 上海金融,2003,(04)

[4] 杜江 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体系 [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04)

[5] 刘斌 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授信管理问题研究 [J]. 国际金融研究,2005,(01)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4

一、深刻认识股份制改革给风险管理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通过注资和财务重组,对不良资产进行划转和剥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行的资产质量。20__年底中行整体不良资产比率已经降到5.09%。

第二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中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已经建立。董事会成为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监事会负有监督管理层风险管理工作的职责;管理层具体领导全行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个变化是股份制改革使得公司的利益关系者增加,特别是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四个变化是中行已经启动三项重大改革,即流程整合,人力资源改革和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这些改革都将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大变化。流程整合要充实前台,加强,集中后台,要改变四级经营四级管理的长蛇阵;风险管理要实行集中化、专业化、垂直化、扁平化重组;风险管理观念需要转变,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纯粹的管理行为,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风险管理可以节约成本,风险管理可以带来收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打造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即是着眼于实现银行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的平衡,具有内在自我完善功能,在银行的持续经营中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它是风险管理的偏好、战略、组织架构、政策、制度、决策、监控、考核评价机制的总称。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具体内容包括:

(一)确立符合股东价值的风险偏好。董事会已经明确了中国银行的风险偏好,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讲,就是“理性、稳健、审慎”。理性,就是要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稳健,就是组织架构要稳健,政策指引要稳健,资产组合要稳健、清晰;审慎,就是对每一笔贷款的决策要审慎,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又要让收益覆盖风险。定量讲,就是置信度和容忍度。

(二)明晰科学的风险管理战略。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就是“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模式”。“六全”是以全面为核心,以全员和全程为保障,以全球为表现,全新和全额为手段的战略体系。

(三)垂直化、扁平化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四)专业化的授信审批机制。授信审批机制实行专业化管理,审批、客户评级,绩效评级都要走专业化道路。今年,总行在授信审批中实行“三二一”工程,在全辖选聘300名总行级尽责审查人员,200名专职评委,100名专业审批人。

(五)严格的授信执行和贷后管理。授信决策包括业务发起、尽责审查、授信评审和专业审批四个环节。二级及以上分行均可设立业务发起环节;在总行、一级分行设立尽责审查小组,一级分行可在二级分行派驻尽责审查人员;只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立授信评审委员会,取消一级分行以下的授信评审委员会。目前,全省只在省行、济南和烟台分行设立授信执行处,其他二级分行的授信执行职能由风险管理部门承担。

(六)细化的评级和拨备体系。今后信贷资产的分类将由五级分类过渡到十二级分类;拨备要由现行的按照监管当局标准的拨备,过渡到既考虑监管当局标准又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的双重标准的拨备。

(七)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总行将对风险管理在/!/线网站,负面信息网站和经济预警平台进行增速扩展,今年特别建设好负面信息的预警机制,完善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强化风险预警。

(八)强有力的信息系统。

(九)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十)卓有成效的创新机制。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新的全口径风险管理数据平台,研发风险管理模型,以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力和竞争力。

(十一)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

(十二)稳健持久的股东回报。落实科学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资本、规模、速度、风险、效益持续、动态平衡,为股东、银行、员工创造价值,使新的股东长期稳定获得风险经营所带来的回报。

三、20__年总行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一)贯穿一条主线。即努力建设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重点推行两项改革。即授信集中审批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改革。

(三)突破三个难点。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二是加强集团客户管理;三是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四)坚持四个确保。第一,确保集团授信资产不良率严格控制在4.9%以内;第二,确保拨备覆盖在68%左右;第三,确保关注类贷款现状得到改善;第四,确保贷款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得到优化。

(五)加强两项管理。一是加强对零售贷款的风险管理;二是加强对海外机构授信风险的管理。

四、20__年我行风险管理要点

今年是风险管理机制大变革的一年,这些变革是动态持续的,体现为复杂性、紧迫性、创新性、全变性,我们要把握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授信集中审批,信用评级集中,五级分类集中的重要意义和深

远影响,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前瞻性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围绕大力发展优质授信业务、增强风险识别、控制和预警能力、严格控制授信资产不良的发生、夯实信贷基础工作的主线来做好今年的风险管理工作。(一)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

市行20__年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实现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离不开信贷资产“生命工程”的实施,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加深对信贷资产“生命工程”所述投放的主流板块、客户分类、动态结构和清旧堵新四个层面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下一步按照省行反馈的战略类、发展类、监管类和退出类的客户试分结果搞好自己的定位,同时,以公司大客户战略为指导,切实加强项目库建设,对目标客户的选择,重点放在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和在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上。对市行列入压缩和退出客户名单的企业,各单位要抢时间、赶进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退出,6月底前要取得明显进展。

(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快授信业务发展。

当前,银行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收入,无论从提高我行的盈利水平,还是从打造我行在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出发,都应该加快授信业务的发展。由于资金供求矛盾的长期存在,银行在资金配置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所以,我行在授信业务发展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而事实上在政策、市场、管理等因素的作用下,有的企业在成长壮大,有的在萎缩、甚至走向破产灭亡,客观存在的优劣,要求我们又必须审慎地处理好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特别关注经济高成长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危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提高有效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一是严把客户准入关。在营销客户时,首先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支持重点;其次加强对企业产销状况、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的研究,分析其产品和企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对企业内在质地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二是严把客户评级关。由于今年B级以上客户的评级由省行认定,所以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来把握,绝不能人为拔高,以提高省行评级的通过率。评级时务必要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和国资委《20__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的财务指标取值认真对照,对其财务指标所处同行业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把客户评级、准入与预授信工作相结合,凡不准备做授信业务或经营规模小、财务指标差的客户,也不要对其做评级和准入,以避免无效工作和减少在省行的负面影响。只有我们在客户的营销阶段把工作做扎实,才能为风险关口前移和优化信贷结构打好基础。为完成今年公司贷款新增5.4亿元的目标,希望各单位加快授信总量材料的上报与沟通,争取上半年完成投放目标的80%。

(三)抓好具体业务的风险控制,履行好新的业务职能。

根据省行业务流程整合要求,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增加了授信执行、资产保全和法律合规等职能。随着授信评审职能的弱化和授信执行工作职能的并入,我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上,实现对授信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管理。各单位要以现金流量分析和预测为中心、以客户信用评级为基础,做好对客户的贷前调查工作;通过履行授信执行职能,做好贷中管理工作;以授信资产风险分类为龙头,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四)夯实各项基础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提高授信材料质量。授信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授信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各单位要加强对申报材料的把关,要对其准确性、真实性负责。为实现授信可批的目标,各级信贷员要在材料的可行性、合规性和可读性上下功夫。为加快授信审批,凡上半年到期的总量要求5月底前全部申报完毕。

2、完善统计制度。要加强对新一贷信贷系统数据维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与及时,从而保证客户评级和资产分类等关联系统的正确反映。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完整,并做好业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工作,为总行开发信贷组合管理模型做好基础工作。

3、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工作。对授信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采取分段管理、专人负责、按时交接、定期检查的管理模式。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国银行授信档案管理规范》文件执行,市行将加强对授信一、二级档案管理的监督与指导,下半年对全辖信贷档案制度的执行情况及信贷文件、档案的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比。

(五)加大对授信资产的监控力度,不断提高授信资产质量。

1、建立预保预报管理制度。建立潜在不良贷款项目库,提前采取保全措施,由市行进行监控和督导,同时对潜在不良贷款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并定期通过“风险提示”方式通报全辖。风险管理部要对业务发起单位预保措施的有效性与前瞻性进行后评价。

2、继续实行重大授信风险报告制度。对有可能对中国银行整体形象、授信资产安全性及资产质量形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或事项,应在重大授信风险事项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报告市行风险管理部。对特别紧急的,应采取特事特报的方式,市行负责向省行风险管理处报告。对隐瞒不报或监控不力、反映不及时导致迟延、漏报而给中行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责任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加大对存量授信资产监控力度。要加强对存量授信,特别是借新还旧、收回再贷、债务重组和关注类贷款的管理,从客户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加强研究,认真分析存量授信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从风险分类、客户信用评级等角度加强管理,真正“关注”关注类贷款,真实反应资产质量,对存量授信分类不实或客户经营情况恶化需降级的,应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加强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监控。各单位要在细分类别的基础上,定期进行分析,掌握零售贷款的变动原因和变动趋势。要加强对关注类贷款的监控和分析,夯实零售贷款的资产质量。下半年市行要对集中性授信进行重点检查,切实防范虚假按揭,防范单一楼盘、单一经销商的集体违约风险。

(六)做好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工作,为促进发展和加强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1、做好五级分类集中认定工作。按照省行授信资产集中分类实施方案,业务发起单位要认真、准确地填写模板,市行对模板数据和分类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复核,及时报送评估模板和申报材料,需要进行上调或下调分类等级的,各单位必须及时上报分类调整理由,由市行上报省行认定批复后才能进行调整,否则就是违规。为了保持分类的严肃性,各单位应特别注意避免同一客户出现不同分类结果现象的发生。各业务部门要及时、准确维护信贷新一代系统数据,这是我们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市行下发了考核办法,如果数据维护不及时、不准确,势必影响总量审批,影响五级分类和信用评级结果,此项工作事关全局,希望各单位一把手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对一线人员给予更多地关心和支持,为他们更好地工作创造条件。做好授

信资产风险分类集中认定各项日常工作,充分利用授信资产分类信息,分析授信的变化原因、变化趋势、进行风险状况判断,以推进贷后管理工作。2、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工作。严格按照评级管理工作程序,全面启动20__年度客户信用评级工作,要求各单位5月底前将授信客户及授信担保客户的信用评级材料全部上报市行,以确保在上半年按时、顺利完成评级工作。为提高评级工作质量,市行对报送的客户信用评级材料将进行认真地审核,对报送的暂不评级客户清单进行审定,评级过程中严格按照现行评级体系计分标准要求,统一尺度、严格把关,注意分析无效资产、合理测算资金需求,准确评定客户等级和风险限额,并运用到对客户的贷前调查中,为授信业务发展和优化信贷结构提供信息支持。

(七)做好各项授信业务的常规和专项检查,以促进授信业务的健康发展。

1、在非现场监控的基础上,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在非现场监控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下半年加大对问题支行的现场检查力度。检点侧重于授信业务操作方面、票据业务、零售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授信资产五级分类工作、信用评级工作、授信核批情况、信贷档案管理情况、外审及内审部门历次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等。今年现场检查覆盖辖内所有业务发起单位总业务量的50%以上。

2、针对内外审检查发现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内、外审检查部门对我行信贷资产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限时逐项整改,要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后评价。今后对同一问题履次检查仍然出现的,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省行XXX行长在风险管理会议上指出,今后一定要从严治行,对违规操作的处理绝不再手软。

3、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在总行、省行的相关管理办法框架内,对各项业务实行标准化操作,省行将编制各项业务的操作手册,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全辖信贷人员务必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和操作习惯,以尽快适应新机制的要求。

(八)加强授信风险后评价,防微杜渐,及时纠错。

1、加强政策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法的后评价。对我行正在使用的公司、零售等授信政策、尽职调查指引、信用评级授信管理、授信决策管理、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分类管理、资产组合管理等授信及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方法以及有关实施细则,每年进行一次总结和评价,时间定在11月份,对执行中反映问题较多的,随时开展后评价,可通过非现场监控等途径掌握实际情况、如有必要也可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查。后评价报告内容包括对有关部门执行情况、在执行中的问题、执行单位的意见、建议等。对后评价结果,涉及到制定部门应根据后评价意见要求,对有关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导授信业务并服务于授信业务的开展。

2、加强授信项目后评价。今年要选择金额较大的授信项目、借款人信用等级降低且资产质量恶化、特别关注(如有条件批复、行业风险、企业涉及改制、重组等)的授信项目进行现场后评价。检点侧重于借款人和项目基本情况、授信使用和条件落实情况、资产质量状况、银行收益和风险等。后评价报告重点分析在项目决策中上报材料真实性、风险分析是否深入、决策程序是否合规、业务部门贷后管理情况、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建议、总结项目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等。对后评价结果,各单位要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授信风险,并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对需要进行后评价的项目和客户,届时市行将下发清单。对所有授信客户的贷后管理,市行在一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已做了安排,在此重申,所有授信客户的贷后管理报告必须于6月末和12月末之前分两次逐户上报市行。

(九)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控制授信集中性风险。

继续配合省行做好集团客户授信总量限额管理,做好牵头行、参与行定位、保证授信材料真实、完整和有效性。重检各行集团客户名单、加强对客户关联关系的分析,动态更新,以全面掌握客户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信息、提高集团客户识别、统计分析水平。

(十)继续配合总行推广授信核批系统整合工作。

今年总行将完成授信审批系统和授信核批系统整合,整合后,各行应保证系统顺利推广。风险管理部负责对授信业务部门填报的客户基本信息审核,若发现授信业务部门填报客户基本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可直接进行修改,或退回授信业务部门修改。风险管理部对权限内授信审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承担最终责任,同时对所有客户基本信息的完整性、表面一致性承担审核责任。授信决策信息未报总行审核或未获得总行核准通知书,不得办理授信手续,否则,视为重大违规行为。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5

关键词:存款保险;保险制度;银行授信业务

一、贷款趋同现象成为银行授信业务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看,金融机构授信大客户主要集中在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及交通银行。贷款趋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客户主要集中在4家国有商业银行。截至2004年9月末,上述6家银行授信大客户共有181户,评估授信额度1115.87亿元,实际贷款865.44亿元,占其各项贷款总额的52.47%,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大客户166家,占大客户总数的91.71%;授信额度1109.27亿元,占大客户总授信额度的99.41%;贷款余额613.3亿元,占大客户贷款总余额的70.87%。二是贷款在客户、行业和地区间的集中度较高。9月末,6家行前10位客户贷款余额394.46亿元,占其各项贷款总余额的23.92%,占大客户贷款总余额的45.58%。国家开发银行大客户贷款占该行贷款余额之比达97.39%。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煤炭、通讯等行业,9月末贷款余额为582.01亿元,占其各项贷款总余额的35.29%,占大客户总贷款余额的67.25%。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3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9月末3个地区大客户贷款余额578.56亿元,占其各项贷款总余额的35.08%,占大客户总贷款余额的66.85%,其中:呼和浩特市的大客户最多,达40户,贷款余额370.46亿元,占大客户总贷款余额的42.81%。三是大客户多头授信现象较为普遍。在181家大客户中,有44户在2家以上银行有授信,有的甚至在5家银行有授信,多头授信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解决银行贷款趋同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改革经营方式,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商业银行要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借鉴国际通行的规则和做法,把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加强结构调整和提高业务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改变多年来重同质竞争、轻差异化发展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改进对客户的服务,推进银团贷款和俱乐部贷款,完善项目融资,学会风险定价;大力调整资产结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提高规避风险和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培育和扩大优良信贷载体,改进金融服务,促进银行信贷总量适度和结构平衡。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信贷营销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既要搞好对大客户的金融服务,更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等弱质产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要加强同企业的沟通,遵循市场法则,根据客户的需求,研究开发量身定做的服务产品,培植和发展潜在客户市场,积极主动地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正常的信贷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经济、服务消费的水平和质量。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6

关键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客户授信

一、银行集团客户的概念和特点

(一)集团客户的定义

银行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一是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二是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三是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四是存在其他关联关系以致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按照风险尽责原则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

(二)集团客户的特点

1.集团客户规模扩张往往伴随银行贷款迅速上升。大部分企业集团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相当一部分贷款是由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由于集团企业对银行资金依赖程度较深,贷款规模增幅大,绝对量呈上升趋势,信贷风险也迅速攀升。从集团客户经营角度来看,其通过频繁的兼并收购活动进行多元化投资,迅速扩张规模,对其自身也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

2.集团客户的经营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集团内关联企业投资关系复杂。不少集团客户的关联企业主要是通过投资链条形成的,投资形式主要有全资、控股和参股三种。投资呈现出多层次特征,而且层次之间不平衡。二是通过频繁的兼并收购多元化投资,扩大资产规模。混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兼并收购活动频繁,它们围绕市场热点做题目,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多元化投资。三是集团发展往往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带融资。企业集团多元化投资是以其独特的融资能力为基础的,并与其融资能力相互助长。集团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也有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的。在以银行信贷市场为主的资金市场上,多元化投资既是融资冲动产生的原因,又是融资能力增强的通道。集团控制的关联企业越多,融资能力也越强。四是注重培养同政府的关系。企业集团为寻求更大发展,高度重视培养同政府部门的关系,并注意形象塑造,经常参与捐助活动、助学活动、大型演出以提高知名度。

3.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特点。一是财务管理模式以集权型为主。多数集团的财务管理都集中于集团总部,便于集团的投融资统一管理。二是融资原则是集团融资规模最大,财务成本最低。集团的融资和投资是一盘棋,哪些企业需要用款,由哪些企业充当融资通道,都由集团资金或财务部门统一计划和安排,通过统一调度,集团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财务费用。三是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四是财务管理的通行做法是以投资扩张带动融资。强烈的投资冲动激发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表现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和不适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经营不善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情况,导致银行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本息或给银行带来其他损失的可能性。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主要表现为:

(一)信用膨胀风险。从形式上看,一般情况下,集团企业各成员的授信金额不是很大,如果将集团企业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则控制企业贷款量往往大大超过其授信额度,形成集团企业整体的信用膨胀。

(二)资金挪用风险。大多数集团在内部实行统一财务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造成各银行贷款转入企业集团的结算中心后形成了“一锅粥”,集团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任意抽调挪用银行贷款。因此,经常出现集团客户成员企业以自身名义获取贷款往往被控制企业挪作与申请用途不符的购买基金、关联公司增资、收购股权等用途,甚至用来挥霍的现象。

(三)信息虚假风险。由于关联企业间交易的复杂性,银行缺乏可靠信息来源和调查手段,很难全面掌握关联企业的各种资料,难以准确判断关联客户经营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致使对关联企业的贷款业务无法准确把握。集团客户的信息虚假主要有:一是为满足贷款条件,利用关联企业相互控制的特性,通过进行关联交易来随意调节会计报表的相关数据,粉饰借款主体的财务报表,使各项财务指标达到借贷条件,直接影响了银行贷前调查及贷后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二是关联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投资参股虚增资本,使银行信贷营销人员误认为公司资本实力雄厚,从而给贷款带来风险。三是集团企业在关联交易的披露上极不规范,财务反映严重不实。

(四)担保虚化风险。集团客户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现象普遍,看似担保手续合法规范,但由于关联企业之间利益相互联系,实则掩盖了贷款风险,使银行的担保措施形同虚设,扩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五)生产经营风险。同样的风险环境下,企业集团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企业。这是因为企业集团以融资促投资的发展模式和资金统一管理方式的结合,对集团的资金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如果集团管理效率的提高跟不上集团规模增长的速度,集团的经营风险就可能出现在某个节点上。在集团企业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的情况下,企业经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母子公司、子子公司之间往往生产配套产品或上下游产品,关联交易在其生产经营中占很大比重。一旦关联方发生变化,相互间交易受到影响,其生产经营就会产生很大波动。

(六)道德缺失风险。我国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集团客户信用观念淡薄,道德伦理缺失,其常常利用兼并、重组、贸易、置换等关联交易手段进行成员企业财产和利益的不当转移,蓄意逃废银行债务,将自身的经营问题转嫁形成信贷风险。

三、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和制约因素分析

近年来,银行业机构越来越重视集团客户的风险管理,在制度建设、审查标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不适当授信额度分配以及关联交易等风险的管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内外等多方面因素,致使银行集团客户授信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集团性客户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对集团性客户的经营风险认识不足,盲目迷信企业集团,对其行业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管理能力不足风险认识不够,把集团性客户简单等同于优良客户,导致在贷款调查、贷款决策、贷款定价、贷后管理、贷款追偿等过程中降低要求,“三查”制度不落实,把关不严,这常常导致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弱化了贷款的后期管理。二是对集团性客户的法律风险认识不够,偏好于对母公司贷款用于整个集团成员单位信贷需求,忽视了集团客户中无论母公司还是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都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法律规范。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首先,对集团客户的甄别缺乏规范有效的程序和手段,无法或者不愿意准确识别集团客户的关联方,对关联企业互保风险的监管也形同虚设。

其次,对集团性客户出现的新特点应对不及时,信贷管理制度相对滞后。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不规范,信贷管理粗放,贷前调查阶段没有将集团性客户中各关联企业的产权结构、投资关系、关联交易、相互担保作为贷前调查内容,贷后管理阶段对贷款流向缺乏必要监督,未建立对集团客户总体风险的监测机制,缺少对整体情况的监测和把握。

再次,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一些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疏于对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大型银行集团客户管理办法中所涉及授信管理的条款散见于多个时期的文件而未集中整理和更新,缺乏系统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制度往往无所适从。

最后,缺乏分行层面的、可实际操作的对集团客户授信限额的管理规定。我国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金余额的比率不得超过10%,但分行尚无单一客户授信资本金限额管理,原因是分行非法人银行,无独立资本金。对于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企业集团较为集中的地区,缺乏对应的量化管理指标不利于风险控制。

3.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难以适应实际需要。大多数银行对集团客户挪用信贷资金、关联交易等行为缺乏有效地监测手段。另外,风险管理手段也不尽完善。如对集团客户核定最高授信额度时,大多数银行只对集团客户的基本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缺乏对企业授信额度的测算分析,为各子公司分配授信额度时,也未充分考虑子公司的资金需求状况及使用计划,导致部分集团客户在授信有效期间出现实际用信额度超过银行授信额度的情况,银行不得不为其“特别授信”或“追加授信”。

4.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在授信方面,各行往往只考虑本行对客户的授信,没有充分考虑其他银行已有的授信及贷款情况,使借款人的授信获得远远超过其自身承债能力;在贷款管理和风险处置方面,各银行间也缺乏信息互换平台和制度规范,且将重要信息作为商业秘密相互屏蔽,一旦集团企业出现问题,不能站在共同维护金融安全的高度来处置风险。另外,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也助长了集团客户逃避银行监督的行为,配合监督的意识差。

5.银行业风险偏好一致导致信用风险高度集中。银行在信贷营销战略中,不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存在严重的从众、追星冲动,风险偏好集聚于一些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导致信贷结构严重失衡,风险巨大。

6.高素质多技能的专业人才缺乏。集团客户涉及多个企业,甚至不同行业和地区,关系盘根错节,关联交易错综复杂,识别集团客户风险需要具备严谨的敬业精神、专业的财务技能、扎实的法律功底、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广泛的行业知识,目前银行信贷人员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的需要,更不能准确识别和有效防范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

(二)制约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的外部因素

1.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财务制度不科学、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甚至数据失真等问题,银行与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极易误导银行信贷决策和正常的信贷监督管理。

2.社会信用记录、公示制度的缺失,使银行掉入“信用陷阱”。如铁本公司在常州市的关联公司有5家,在扬中市2家,而这些信息各银行并不完全掌握。

3.公共监督力量较弱,助长了一些企业的不守信用行为。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以打击逃废债行为,但出于地方或部门的利益,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对法人虚假出资、抽逃资金等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个别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逃废债行为充当保护伞;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不履行职业准则,提供虚假的验资报告和审验结果等,约束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的社会力量薄弱。

4.法律制度有漏洞。我国集团客户法律制度中欠缺对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规定,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以规范控制企业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因此,目前的法人制度实际上是严格的股东有限责任,加之信用基础和信用理念的薄弱,使得银行在面对集团客户通过关联交易侵害债权时,难以找到合法有效手段来维护合法债权,最终导致贷款偿还出现风险。

5.基层银行机构缺乏对集团客户信贷支持的合作机制。虽然银监会鼓励银行业机构通过银行业协会组织对集团客户发放银团贷款或俱乐部贷款,但由于在地市级地区普遍不存在银行业协会,而且银监局受法定职能所限又不能组织银行开展类似业务,因此在基层缺乏银行对集团客户信贷合作的平台。

四、对改进银行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防范和控制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需要银行业机构、监管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银行业机构

银行业机构是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主体。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业机构应主动采取措施,加以防控。

1.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办法。办法应包含:(1)“一个债务人原则”。即将企业集团整体作为一个债务人进行管理。(2)风险集中控制体系。建立与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要按照集团客户分布范围确定管理层面,即总行层面、一级分行层面、二级分行层面。(3)统一授信。实行主办行制度。主办行负责对客户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定期客户信息、授信使用和资产状态,协办行在主办行指导下开展信贷活动。(4)建立客户信息管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

2.严把贷前调查关。贷前调查要突出重点,把对企业组织结构、资本构成、注册资本到位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作为重中之重。首先,在组织结构方面,要摸清集团客户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及时掌握客户、重大关联方的主要业务往来,理顺集团成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其次,在资本构成方面,必须准确查实客户和重大关联方注册资金、股权分布的真实情况。再次,深化财务分析。要求借款人出具经具备资格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集团客户合并报表和承贷主体的财务报表。最后,准确核实集团和各成员的真实资产、负债、财务状况,根据核心资产确定承贷主体和授信额度。

3.加强担保审查。根据集团客户综合实力,对外担保总量控制在一定额度以内。严格审查集团客户新增授信担保,应以集团外部企业担保为主。在担保方式上,坚持以集团外部资产抵押、质押担保为主。对于私营集团客户,追加企业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作为担保,避免企业资产转移到个人名下,关联企业不应作为主要担保人,而应作为追加担保对象。

4.控制授信总量和结构。一是严格控制集团客户整体授信总量。通过对集团整体经营性资产、主营业务、现金流分布以及关联关系分析核定集团整体授信总量,一方面可防止分散授信夸大集团客户的信用承受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关联交易只是使有关利益在集团内部进行分配,统一考察集团整体承受能力可消除集团内部因控制方式而造成的人为影响。二是做好借款人结构安排。在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中,除了核定整体授信总额外,还要对授信总量在集团成员间的分布作出详细安排。

5.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主要包括:(1)信息披露。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借款人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债权银行披露相关信息,包括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及对外提供担保情况等。(2)资产转让限制。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借款人重大资产转让行为必须征得债权银行的同意。(3)关联交易限制。借款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重大关联交易影响到银行债权安全的,必须取得银行同意;未经银行同意不得改变贷款用途,否则即构成违约,银行有权宣布合同提前到期或解除合同,并追究借款人违约责任。(4)利润分配。设置一些条款限制其利润分配,约定利润分配的比例限制,并约定利润分配需经银行同意。(5)终止合同。贷款对象不遵守合同或有影响贷款安全的情形时,贷款人有权单方决定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

6.加强贷后管理。一是重点监控借款人的关联交易构成,注意剔除因关联交易引起的非正常利润因素,严格监控关联交易中有关资产(资金)的无偿或低价转移行为。二是防止信贷资金在集团内不同法人间的随意流动,防止以子公司名义多头套取银行贷款而由集团公司长期占用。对于随意改变贷款用途的,应及时调整信用额度或追究其违约责任。三是密切关注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和核心管理层的个人素质,客观评价其品行和能力。

7.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建立风险、收益和成本相匹配的业绩考核体系,用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等指标核定分支机构信贷经营业绩。

(二)监管部门

1.加强信息共享。银监部门应借鉴国外经验,搭建银行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平台,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信息服务。一是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二是要求银行加强系统信息共享,三是加强跨行间信息共享。

2.创新信贷组织方式。银监部门应加强和民政等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组建地方银行业协会或公会等组织,为创新信贷组织方式,促进银团贷款和俱乐部贷款等业务发展搭建平台。

3.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管理制度建设、执行和信息系统建设情况。通过检查,防止银行间恶意竞争、银行工作人员违规行为以及客户欺诈贷款和挪用贷款。

(三)政府部门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7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就让职场范文三小编带你去看看银行总经理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银行总经理述职报告

____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20____年成为历史。20__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许多事情,而我个人也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个人业绩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一年,除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外,我在个人金融资产、基金定投开户数、贷记卡发卡、支付通等产品的销售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我将20____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总结,加强学习,实现了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我积极参加分支行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并注重自学,认真学习了我行新推出的各项政策,学习分、支行的经营分析会议,使自己在一线服务中更好的执行上级行的各项政策,提高了执行力。

(二),不断巩固业务学习。在业务学习方面,我不断的总结经验,并积极与身边的同事交流沟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同时,我还自觉学习商业银行营销策略、个人客户经理培训教材、金融案件分析与防范等与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常识,这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

在20____年-20____年的个人客户经理工作中,我的年终考核一直不错,20____年名列第二,20____年仍然名列前茅,并因成绩显著,在20____年度被评为优秀派遣员工,20____年度被评为东部支行优秀员工。而20____年1-6月休产假,至6月28日上班,业绩并未落后。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一)、个人金融资产。个人金融资产的的理想目标为2019万,而我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在休半年产假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个人金融资产工作任务,实现了492__万的好成绩,包括新增本外币储蓄2994万,理财产品销售额达到1933万,考核得到了顶封分__5分。其中,保险销售3__万、股票型基金销售__6万、货币基金销售1021万、本利丰销售496万、其他理财产品销售28万。

(二)、基金定投开户数。基金定投具备手续简单、参与起点低、预期收益可观等特点,我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交叉营销的方式,在基金定投开户数的销售上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实现了__3个的销售目标,比理想目标高出10个。同个人金融资产一样,考核得到了封顶分15分。

(三)、贷记卡和支付通。贷记卡发卡的理想目标是100张,而我实际完成1____张;支付通理想目标是10个,我实际完成10个;这两项的考核得分都为封顶分15分和__.5分。其中,在20____年__-__月,因我业绩突出,销售业绩优异,曾连续3周获得支行的周能手奖,这是单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

(四)、保险销售工作。保险销售是我行同保险公司的重要合作项目。20____年,我严格按照分行的营销工作要求,将保险营销融入到服务中。所以,我不辜众望,20____年实现了保险销售3__万,获得参加分行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巴厘岛举行的培训资格,并入选为中国人寿银行保险的销售精英。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工作半年来,我在各本职工作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就是基础知识方面还有欠缺,对大经济形势和当前我行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把握不准确。除此之外,营销模式、服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20____年工作的新跨越。

(一)、加强信息收集。我将建立信息收集制度,树立信息意识,尤其是瞄准____行、____行,认真研究它们的营销方法和手段,并制定出应对策略。

(二)、做好市场营销工作。研究市场就是分析营销环境,在把握客观环境的前提下,研究客户,通过对客户的研究从而达到了解客户资金运作规律,力争将客户的下游资金跟踪到我行,实现资金从源头开始的“垄断控制”,实现资金的体内循环,巩固我行资金实力。

(三)、加强业务部员工队伍的建设。我将倡导诚信服务,提升服务层次,为一线营销人员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并协助领导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加强员工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确保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四)、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对市场和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并做好兼职工作,把兼职工作当成锻炼自己,增长知识的平台,坚决杜绝推卸责任的事情发生。

银行总经理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告别2020年,我们迎来新的开端。今天是2021年__月__日,也是我入行一年零____天的日子。在过去的一里,有收获也有缺憾,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在营销工作方面,截止20____年__月__日,营销POS机5台,办理三方存管26户,上交信用卡102张,储蓄存款____元,对公存款____万元。

再次面对这些数字,依然喜忧参半。喜的是经过努力,收获还是有的;譬如外出营销,陌生拜访客户,在办理了信用卡的同时,挖掘储蓄120____多万。忧的是,相对于一年的时间,这些数字总是显得那么寒碜。当然这跟营销的方式方法有关,也跟坚持的态度相关。在最初营销客户的时候,不懂得如何接近客户,如何挖掘客户需求,在面对不同客户的时候,并没有做到细分,更没有做到精准细致化的应对,营销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好,直接导致营销的效果不够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向成熟的客户经理学习,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真正做到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交叉销售,而不是简单地推荐一张信用卡,一台POS机。

在日常工作中,遵守行里的规章制度,通过跟客户经理学习对公业务,熟悉并能办理出口押汇、进口开证等业务。在这里还要感谢每一位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客户经理!同时多学习银行产品知识,参加并通过了行里组织的岗位资格考试。20____年__月通过了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20____年__月通过经济师考试。我深知,只有学习,积累点滴,才能不断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营销能力。

在社区营销方面,自20____年__月开始,做了近一个多月社区营销,储蓄存款170多万。11月份开始老年大学营销活动,和单位同事一起为老年大学学员发放爱心白菜,元旦前后送福字挂历宣传营销活动。截止今天,新增60多万。存款不多,效果也不够明显,看看各兄弟支行,比比差距,有时候想想,心里总有些失落。但我相信,有耐心,坚持做下去,终会有所收获!

作为一名助销经理,主要的工作是以客户为中心,寻找并挖掘客户资源,维护客户关系,并以此促进业绩增长。所以,接下来的一年里,除了做好日常的本职工作,我会一如既往地做深做透客户挖潜工作,寻找潜在客户,维护好已有客户,重点做好社区营销。感谢在过去的一年里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位同事们,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祝愿我们新年身体更健康,业绩更出色,支行更上一层楼!

述职人:______

2020年__月__日

银行总经理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及同事们:

回顾20____年,我在行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行的经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营造良好的信贷文化,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使我行的信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信贷规模、质量与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现将20____年度的个人述职及述廉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工作措施

(一)信贷规模、质量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部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核心、以质量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思想,各项授信业务在更加合规和稳健的基础上保持了快速发展。一是客户数量有明显增加。我部将新增客户数纳入考核体系,使全行的授信客户由年初的1701个增加到年末的1983个,客户群进一步扩大,表内外授信余额达到276.94亿元,比年初净增加了33.09亿元。自营贷款余额为156.1亿元,比年初净增加33.62亿元,增幅达到27%,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来最快的一年。二是信贷资产的质量明显提高。在转化了“洲际酒店”等存量不良贷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使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不良贷款比率和余额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已经降至1.53%,不良率是我行成立以来的最低点。三是信贷资产效益有逐步改善。加强了利率和利息回收工作的业务管理,平均利率水平由年初的6.13%提高到年末的6.61%,较年初提高了0.48个百分点;年末的收息率为97.9%,较去年末的80.35%提高了17.5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信贷规模、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同步增长。

(二)防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了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提高我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我部着眼于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与防范的长效机制,狠抓贷款三查制度,从而使我行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1、在贷前调查方面。一是加强贷前调查工作,统一调查报告格式。我部下发了《文秘部落商业银行关于加强公司类信贷业务贷前调查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客户经理要深入到客户中去,调查到详细情况。在此基础上,又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了统一的公司类授信业务调查报告格式,规范了信贷调查报告的内容。二是建立了客户进入与退出标准,优化客户结构。根据我行情况,结合市场实际,我部在年初就制订了授信客户的进入与退出标准,明确了房地产、汽车、商品流通等几个重点行业的客户选择标准,指导支行进行客户选择,提高客户质量,更好地防范授信风险。三是狠抓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信贷队伍素质。2006年我部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视频会和岗位互动等多种方式,开展了5期信贷业务的培训工作,使客户经理在客户选择、风险评估、贷后管理以及银行承兑、贸易融资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风险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2、在授信审查方面。一是清理和完善规章制度,理顺审查工作机制。2006年,我部对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制订和完善了《____市商业银行2006年授信投向指引》、《____市商业银行法人客户公开授信管理办法》、《____市商业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的通知》等11个办法制度。二是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切实防范政策性风险。对不符合《贷款通则》规定的借款主体及贷款用途不予审批;对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资源耗费型企业的授信业务实行严格控制。三是规范授信审查审批,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重点是严格控制借新还旧、贷款展期和重组,同时,加强对股东背景的审查,严禁对信用等级在BBB以下的客户进行授信。四是修订合同文本,规避授信业务的法律风险。在法律部的配合下,我部牵头完成了《贷款合同》、《最高额抵押借款总合同》、《抵押合同》等16个格式合同文本的修订工作,更好地控制和规避了合同文本中的法律风险。

3、在贷后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分片联系制度,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总行贷后管理中心按支行分片,实行定点联系制度,在总行与各分支机构之间搭建起贷后管理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桥梁。同时,还建立了授信业务60日到期监控制度,先后下发整改通知和加强授信后管理通知39份,向总行领导和相关部门报送重要风险预警信息5条。二是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加强贷后跟踪管理。贷后管理中心在加强非现场检查的同时,加大了现场检查的力度,并针对贷后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量授信业务出现的风险苗头,适时策划和启动了风险敞口300万元以上公司授信业务调查、银行承兑汇票签发业务调查、房地产专项调查、年内到期授信业务调查、楼宇按揭业务调查等9项重点调查和现场检查工作。全年共查出各类授信业务风险问题73个、管理问题11个,涉及问题授信金额7.49亿元。三是编制贷后管理手册,规范贷后管理行为。2006年,为了解决贷后管理不到位,基础管理仍显薄弱等问题,我部贷后管理中心编写了《贷后管理手册》,全面规范了贷后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标准,对提高我行的贷后管理水平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4、在信息系统管理方面。我行信贷管理的电子化水平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贷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数据质量得到提高。我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一年的使用,在各部室、支行提出的相关需求基础上,我部与科技部反复磋商,初步确定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使该系统得到不断优化,系统的统计、查询和监测功能开始发挥。二是企业征信系统正式上线,信息查询更加快捷方便。按照人总行全面征信管理工作的要求,我部配合科技部成功完成了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与全国企业征信系统接口程序的开发、存量客户信息的整理和有关数据的报送工作,经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验收,我行客户信息已按时提交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入库,为全行查询授信客户信息、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信息保障。三是个人征信系统全面启用,信用查询实现全覆盖。我行对私业务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的查询率达到100%,该系统拓宽了我行个人客户信用信息的查询渠道,提高了个人贷款业务的审批效率,同时,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为预防假按揭提供了有效的防范工具。四是在线审批开始推行,电子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之下,借鉴其它先进银行的经验,我行远郊支行的部分授信业务已经推行了在线审批,审批方式和审批效率进一步改善,也标志着我行授信业务向电子化审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信贷结构调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行贷款余额为167.07亿元(不含贴现38.24亿元),存贷比为56.7%(含贴现的存贷比为69.7%)。其中,我行最大十户贷款余额为32.26亿元,占我行资本净额的135.75%,比去年末下降了62.67个百分点;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7.18亿元,中长期贷款比例为766.27%,较年初增加了470个百分点;关联交易授信余额为36.84亿元,较年初的38.52亿元下降了1.68亿元,各项信贷结构调整指标均圆满完成了董事会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了我行的结构调整工作,大额授信、集中度风险和行业风险有所释放。

(四)反商业贿赂及案件防范工作扎实推进。为了弘扬诚信、敬业、创新、清廉的企业精神,防范商业贿赂,我在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同时,与部室员工一起认真学习了《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及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第九次、第十次工作会议精神,输理和查找了近两年来本部室及业务管理条线内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案件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整改,拟订了《授信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暂行规定》,签订了《信贷管理部治理商业贿赂承诺书》,进一步规范了授信行为,做到了警钟常鸣,营造了一个反腐倡廉、人人自律的工作氛围。

三、当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联交易授信余额居高不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行关联交易授信余额一直较高,2004年末为33.3亿元,是我行资本净额的185%,大大超过银监局关于“关联交易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50%”的规定。实行结构调整以来,虽然加大了关联交易的控制力度,但因资产重组的需要,20____年地产集团被列为我行的关联方,关联贷款余额增至38.5亿元。今年,高发司又向我行申请了1.7亿元中长期贷款,____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拆借资金4.5亿元(目前归还了3亿元),致使关联交易余额居高不下,目前仍高达36.84亿元,占资本净额的155.05%,超出监管指标105个百分点。

(二)中长期贷款比例呈增长趋势。12月末,我行余期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7.18亿元,余期1年以上的中长期存款余额为6.16亿元,中长期贷款比例为766.27%,超出____银监局年初给我行下达的监管指标(120%)646.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①余期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存款降至6.16亿元,比年初下降了6.74亿元;②____特钢系列增加中长期贷款5亿元;③____国开行联合贷款增加中长期贷款4.66亿元;④为转化____酒店贷款,____公司增加中长期贷款8000万元,____公司新增中长期贷款1.9亿元。

(三)集中度风险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转载自文秘家园__ie__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以下几个方面:①截止2006年末,单户贷款1亿元以上的客户共有32户,占我行客户总量的1.6%,贷款余额61.9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37.06%,即37%的贷款资源集中在不足2%的客户中;②最大十户贷款余额之和高达32.26亿元,占资本净额的135.75%;③全行单户超比例的企业共有6户,授信总额为43.59亿元,占全部授信总额的15.5%,集中度风险比较突出。

四、明年的工作打算为了充分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优势,提高我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行业务又快又稳地发展,我在20____年的工作思路是:优化管理,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促进发展。

(一)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1、进一步明确信贷投向和客户目标,使全行的营销工作做到有有的放矢。为了明确业务方向,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扶优扶强,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稳步推进信贷结构的调整”这个指导思想,逐步将信贷资源向综合回报高的优强企业集中;逐步降低市政及酒店贷款占比,提高优强的工业企业、优强的商贸流通企业、良好的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占比;逐步退出现有回报低、风险高的贷款。

2、改进和完善信贷流程,建立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模式。按照总行关于事业部制构想和流程银行的要求,改进信贷流程,对授权和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我行的审批流程能适应我行的业务发展的要求。

3、提高贷款审批的效率,适应市场竞争和拓展客户的需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审贷效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充实信贷审查人员,确保适当的人力资源;二是全面推行在线审批,通过提高电子化管理水平的方式提高业务审批效率。

4、加强贷款的后评价工作,为优质的合作项目及客户开启绿色通道。通过加强贷后管理,对存量客户的合作情况实施后评价工作,从中筛选出合作回报高、业务风险低的优质客户,并在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合作方式等方面向优质客户开启绿色通道,实行差异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对优强企业授信项目的审批速度。

(二)控制风险,促进发展

1、继续完善授信管理制度,为信贷业务的发展及风险控制提供制度保证。通过完善信贷管理的相关制度,防范授信业务的合规性及操作风险,修订房地产贷款及按揭贷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8

但是,网上银行业务属于新生事物,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尚缺乏必要的经验,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一是法律规范问题;二是交易的安全问题;三是资金的安全问题。因此,建立、改进和完善网上银行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防范网上银行潜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规范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据此,国内各商业银行必须对网上银行业务采取一系列内控管理措施,以防范网上银行业务经营风险。根据内控管理有关全面性、谨慎性、有效性、独立性等原则,商业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管理应贯穿其业务全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使用网上银行的银行内、外部机构(单位)和个人。因此,网上银行的内部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第二层次是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 第三层次是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一、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对银行内部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逐级管理和分级授权的制度。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建立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准入机制

如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必须进行审核一样,商业银行总行或管辖分行对下属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营业机构也需具有相应的报批和验收手续,进行业务、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和安全评估。只有满足规定技术条件和具有良好风险防范措施的营业机构,才能取得受理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申请、处理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发起的各种交易的资格。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营业机构一般应具有运行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化基础设施,使用防火墙、电子认证等安全技术手段,订立严密的规章制度,配备合格的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遵守支付结算和资金汇划纪律,备有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

(二)对管理网上银行客户的内部人员的管理

在网上银行管理体系中,网上银行客户信息和权限的维护、客户用于身份认证的数字证书的发放等一般由指定的银行内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对操作网上银行客户管理系统的内部人员也需建立横向制约和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比如,客户信息管理人员与系统开发人员、后台业务人员不能相互兼任; 建立多级的柜员管理体系,总行实施对分行的监督,分行实施对网点的监督;对于增加、修改、冻结、解冻网上银行客户,以及重置密码等重要操作必须坚持换人授权制度;发放客户数字证书下载密码的人员必须与管理空白证书IC卡的人员实行分离;柜员的操作应由网上银行总中心进行监控并写入操作日志中,进行事后检查。

(三)对处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内部人员的管理

虽然网上银行的各种交易由客户通过网络发起,但进入银行内部网和业务主机系统后,一般仍需由银行内部业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后续处理,如打印网上银行的交易凭证,然后通过同城交换或电子联行等资金汇划渠道将付款人的指令发送收款人。对于网上银行业务,银行内部人员应做到及时、准确处理客户提交的交易,严禁对网上交易指令进行抹账或篡改;定期与客户核对交易信息,避免网上交易重复入账等问题。

二、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

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是指银行对哪些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客户可以使用哪些网上银行服务,以及客户操作网上银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对客户的管理是网上银行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对申请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资格条件的审查

鉴于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性,商业银行应对申请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规定严格的申请和审批手续。申请网上银行的客户分为单位和个人两大类。单位客户又可分为一般客户和集团客户(如总公司或母公司)。一般客户只能查询、划转本单位账户的信息或资金。集团客户根据协议,有权通过网上银行,管理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账户资金。由于账户管理和结算制度方面的要求不同,银行一般对单位的资格审查严于个人,对集团客户严于一般客户。

银行对申请网上银行客户的审查内容包括客户是否在本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或信用卡账户,是否一贯遵守支付结算纪律,是否发生过恶意透支等不良信用记录等,对于集团客户还需审查集团客户内部各单位之间是否订立授权书。只有符合条件、信誉良好的客户,银行才为其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另外,银行还需依据《合同法》等法规,制定规范、严密的网上银行业务服务协议文本,根据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明确银行与客户在网上银行交易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二)对网上银行客户身份验证的管理

办理网上银行业务,客户与银行并非直接面对面进行交易,因此银行如何鉴别客户的身份,以及保证客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是网上银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商业银行一般采用以数字证书为基础的安全认证体系。

数字证书是一个记录用户身份和公开密钥的文件,在网上银行业务中用于证实客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访问的权限,是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的基础。客户必须使用客户证书才能登录网上银行交易系统。凡使用客户证书进行的操作,均视做持有证书的客户所为。为保证证书的可靠性、权威性、通用性,国内商业银行一般采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签发的数字证书。

银行对客户数字证书的管理包括给客户发放唯一的证书文件,提供统一的证书载体如IC卡,受理客户证书冻结、挂失、注销申请等。银行应告知客户妥善保管数字证书,以免被他人盗用。

(三)对网上银行客户业务操作权限的管理

不同客户对网上银行服务有不同要求,如有的客户只需进行信息查询,有的客户需要进行集团资金管理,也有的客户需要网上买卖外汇等。同样,银行对不同客户也需要区别对待,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服务。因此,银行需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内部管理的需要,对网上银行客户业务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银行对客户业务操作权限的管理大致可分为业务功能权限管理、账户操作权限管理和提交金额上限管理。业务功能权限管理是指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哪些服务,如查询、支付、集团资金管理、工资、外汇买卖、银证转账、购买债券等。账户操作权限管理是指客户在网上银行可以使用哪些账户,以及对每个账户的操作权限是什么,如结算存款账户可以转账支付,但定期存款、贷款账户只能查询。提交金额上限管理是指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提交的交易,每次或每日累计的金额最高额度是多少。另外,银行还需对单位客户分配具体使用网上银行的用户数量和用户级别。

(四)对网上银行客户交易过程的监督

为了确保网上银行系统正常运行,准确、及时接收和处理网上银行业务,防范网上银行异常交易的发生,银行应对客户在网上银行发起的各类交易进行实时、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多数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采用总行统一接入,然后分发各分支行处理的模式。客户从网上发出交易指令起,一直到银行后台业务系统主机进行账务信息处理,需经过外部网、内部网以及多个应用系统和网关。因此,银行需对总行网关、分(支)行网关、后台业务系统等多个环节进行监控。

银行对客户网上银行交易监督的重点,一是对原始交易信息完整性、真实性的登记,银行系统应详细记录网上银行交易明细及日志,包括交易数据、交易发起人、交易要素、交易结果、数字签名等,以备核查;二是监控客户交易资金的流向,以便及时调拨银行资金头寸,以及发现和追踪网上异常的资金划转; 三是发现和应对由于网络、系统引起的交易滞缓,以及非法用户入侵等异常情况,必要时启用应急措施;四是每日核对总行网关、分(支)行网关与后台业务系统网上银行交易数据,避免发生信息丢失或不一致的问题。

三、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客户根据自身特点和要求,通过建立特定的网上银行业务授权模式、分配用户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等方式,使客户在网上银行的操作过程处于一个安全体系控制之下。网上银行作为一种电子银行接入渠道,为客户提供了自助服务的平台,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各种网上金融产品。同时,因为使用网上银行的是分散的每个操作人员,网上银行也加大了客户特别是单位客户的操作风险。传统手工条件下,单位一般制定有凭证和印章分管、主管逐级审批等内控会计规范,但在网上银行业务中就无法简单套用。如果对客户端网上银行用户不作限制和分工,就可能引起操作混乱,造成资金损失或违反结算纪律等问题。因此,银行必须提供并帮助客户建立客户端相应的网上银行内控机制。单位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可采用用户权限管理和业务授权模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银行客户端用户权限的管理

网上银行客户端用户权限管理包括对用户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的管理。根据授权分责的内部控制原则,网上银行客户端的用户可分为特权用户、业务录入员、一级授权员、二级授权员、三级授权员等不同用户操作级别。特权用户由银行管理,其他用户由特权用户管理。特权用户负责维护该单位网上银行业务授权模式和一般用户的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监督和核对所有用户的操作日志,但不能直接处理网上银行业务。业务录入员负责录入网上银行交易数据,然后由授权员根据相应的业务权限和授权模式负责复核确认并正式提交银行进行处理。用户的业务权限的管理是指单位特权用户,为每个一般用户分配可操作的业务可能、可操作的账户,以及对账户提交金额上限等。

网上用户的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管理可与单位实际的岗位、职务设置相结合,如客户的会计记账员为网上银行录入员,会计复核员为一级授权员,会计主管为二级授权员,总会计为三级授权员。单位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设置或调整每个用户在网上银行的操作权限。

(二)网上银行客户端业务授权模式的管理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9

(一)准入关。切实弥补信贷管理短板,从制度、机制、手段上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特别是新一代信贷系统,客户在办理贷款时,严禁客户经理违规操作,通过虚增家庭资产和年收入,人为不录入客户家庭支出等弄虚作假手段,提高客户信用贷款授信金额的问题。二是打造合规文化。一方面营造“以人为本”的内控合规文化氛围,通过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完善绩效分配制度等,给予员工晋升发展空间,充分调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员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危害性并全力加以制止,特别是实际信贷领域的点点滴滴,只要是敢触及高压线的,立即对违规者进行严肃处理,并对屡犯不改的违规者加重处罚,从而促进我行信贷资产质量向好发展。

(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与原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原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客户家乐卡授信年审或借新还旧的问题,总行应明确管理措施,一是对新增授信严格要求客户经理,真实、详尽采集客户家庭基本信息,不得随意人为调整客户家庭资产或净收入,造成信息虚假的问题;严格按照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流程进行评级授信,不得逆程序操作,确保客户信息真实准确、客户信息采集表数据与系统维护数据基本一致。二是对存量客户授信通过更换业务品种或通过调整资产或净收入授信占比参数等方法解决新旧系统结转的问题,为管户客户经理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注:一是要求各机构全面排查存量客户贷款与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测算,授信严重不符的情况;二是总行对机构排查上报的贷款进行责任认定,根据认定情况若存在违规违纪行为按三违贷款处理>,超额授信部分视为不良贷款,分级建立台账,落实放款责任人的责任;三是新老划段,要求管户责任人对存量贷款清收盘活,管户机构及管户人事先排查上报,经总行责任认定的贷款,风险责任归原放款人,反之,通过虚增家庭资产和年收入,人为不录入客户家庭支出等弄虚作假手段,提高客户信用贷款授信金额的问题,风险责任归管户责任人)

(三)按照不良贷款不同类型进一步的细分,细分每个机构三违、责任和免责的不良贷款,以及每名客户经理发放的贷款形成不良的情况,对每一类的不良贷款制定了不同的清收策略和清收措施,实现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有大的突破。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篇10

今天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刚才,区农联社高勇主任宣读了《下花园农村信用联社贷款授信管理实施细则》,向我区首批授信的农户、个体户、民营企业颁发了授信证书、牌匾,于滨理事长,就如何做好客户授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内容翔实具体,措施科学得当,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客户授信”工作的重大意义

搞好“客户授信”工作,不仅仅是农村信用联社自身转化信贷观念、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单一的事情,更是全区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这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这些年在屡次召开的经济、金融工作会议中一贯提出和倡导的,“客户授信”、评定信用户、创建信用村工作国务院于2000年就提出来了,可以说这项工作既是银行部门的一项金融政策,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去年省联社张家口办事处在《关于印发〈张家口市农村信用社贷款授信管理办法〉等办法的通知》(冀信联张办发[2006]184号)文件中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这足以说明,省、市政府和各级金融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第二,农村信用联社“客户授信”工作事关我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近年来,带动我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头资金都来自农联社,无论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繁荣,还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信用联社都功不可没。农村信用社每年的贷款增幅都在5000万元左右,去年贷款余额达到了1.8亿元。而我区的其他金融机构由于行业政策原因,门槛较高,基本上是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因此,农村信用社才是我们身边的银行、农民自己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是我们发展区域经济尤其是发展农村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唯一可依赖的金融后盾。而这次农村信用联社开展的这项客户授信业务,其本质就是通过对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及农户的信用评定,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在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等经营活动中贷款难的问题。因此,搞好农村信用联社“客户授信”工作,对于支持民营经济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农村信用联社“授信”工作事关我区当前及今后经济发展的全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金融是“助推器”;对企业发展来说,金融是“动力源”。“客户授信”直接关系着我区发展农村经济、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的资金投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政府明确提出了我区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其中,重点指出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产活区和实现农业产业化战略,实现这些既定目标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保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区域经济也就会很难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所以说,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我们都必须把“客户授信”工作搞好,促进农村信用社更加充分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地提供金融支持。

二、开展“客户授信”工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开展客户授信业务,对于农村信用社是信贷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是当前金融行业市场化和联社自身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区来说,是一项利民惠民的金融政策,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一定要把好事办好。下面,我讲一下在授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授信管理与现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关系。授信管理是在现行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是对现行管理制度和办法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农信社在授信额度范围内发放贷款时,应严格按照贷款种类的审批程序和管理要求操作,既不能降低发放的标准和条件,也不能放松信贷管理,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贷款额度。同时,要注重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二)切实增强监管力度,掌握动态。授信管理是以客户贷款资格认定、资信等级评定为基础,以真实、完整掌握客户信息资料为条件的,要求高、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的风险控制工作。因此,实施授信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掌握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无论是已经授信的还是未授信的,农联社都应跟踪监测客户的经营状况,了解和分析企业本身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企业出现产权关系和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等现象致使客户还款能力下降,贷款风险明显增加的,应及时调减、直至取消授信额度。另一发面,经过长期观察企业经营能力、产品质量、市场信用都不断提高,并且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要及时予以授信或提高授信额度。

(三)避免授信过度集中。金融机构授信往往会因其业务领域、地理位置限制以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对部分比较热门的产业和往来较为密切的客户集中授信,并对这些产业和客户的发展前景预期过分乐观,这就会出现授信过度集中问题,造成本来具备授信条件的行业、企业被忽略,为区域经济的统筹全面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当争取信贷市场份额时,这方面更容易忽视。对此,农村信用社要严格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和暂行的授信管理办法,杜绝授信过于集中的现象产生。

(四)完善评估程序。做好授信管理工作,必须实施全面深入、细致的授信评估,这是我们授信工作中关键的一步。授信评估不仅包括对借款人财务状况、抵押品状况的评估,还包括对经济金融形势、商品市场形势的变化,因此他既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也是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如果工作稍有疏漏,不仅会给授信户的正常经营带来不利条件,农联社自身也会发生新的不良贷款。

三、加强配合,协调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