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十篇

时间:2023-03-30 14:22:14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1

文/南天章

早上,被冷气冻醒,无心再睡,便在书架之上,捻了一本书看。

是鲁迅写的《朝花夕拾》,这本书,我五年级看过些,书中还夹着一张书签,因为我不爱看这本书,觉得无趣,便随手塞在一个地方。今天,我既然无意之间拿到,便硬着眉头看了下去。“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书不厚,100来页,让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我逐渐舒缓了眉头,进入鲁迅的小说之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小孩,在百草园,吃桑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摘覆盆子。向往自由,我突然,看到主人公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花果,捕鸟,但捕不到很多,常听长妈讲故事。

在书屋读书。寿先生教诲,学生当他读书入神,没发现学生做各式各样的事,课上描人,到园玩耍。鲁迅追求自由,大自然的心态,热爱学习。

《狗·猫·鼠》《在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本不叫阿长,好像叫什么姑娘,她是个劳动者,不光善良、真诚,而且热爱孩子,对“我”管得严,动不动要告家长。睡觉又写“大”字,“我”没有翻身之地。但她思想上有封建社会的主义——说长毛。

她说, 正月初一,清早睁眼睛,就说,阿妈,恭喜恭喜!这是一年的运气。不许说别的话!,还福橘。她拿橘。第二天,醒得早,坐起来。她将我按住。 “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将东西,塞在我嘴里,出于他善良的动机。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2

1、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断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2、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阿长和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长妈妈医生不行,又渴望生活平安的劳动妇女。虽然粗俗、没有文化又好惹事端,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奇迹般的给小鲁迅买回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而鲁迅先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能够捕捉到生活中一些精彩,有很容易被忽略的洗劫。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文采飞扬,充满情趣又令人回味无穷。

3、我们应该学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要有一双善于发展的眼睛。

(来源:文章屋网 )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3

当品味完朝花夕拾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1暑假,天气格外炎热,知了在树梢唤个不停。而我,却丝毫不畏惧那浓浓的暑气。因为,手中捧着一本《朝花夕拾》的我,已然沉醉在许多有趣的片段之中。在这本回忆性散文里,鲁迅给我们刻划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朴实的长妈妈,贪玩好奇的小鲁迅,和蔼方正的寿镜吾先生……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的父亲。

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求他背诵“无聊至极”的《鉴略》,令少年鲁迅万分扫兴和痛苦。虽然,父亲心中也不乏对孩子的爱,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远不能抹去的灰色。

在鲁迅的父亲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现代家长们的缩影。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爱和希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我们经常会在培训班或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家长怒目圆睁,或厉声呵斥,他们的孩子则可怜兮兮地坐在书桌前,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捏着笔在作业纸上踌躇着什么。这,便是现代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记得去年暑假,我不停地在课桌边为奥数而奋斗着。假期本应是孩子与大自然嬉戏,与花和树木作伴的时候,可我却被迫面对着一摞厚厚的作业本发呆。那天,我正陶醉在“明天去旅游”的美好畅想之中。忽然,一声厉喝把我从梦中惊醒:“这100道题你要是做不完,就不许出去玩。”无奈,我只好提起笔,又在草稿纸上涂抹着那些百无聊赖的数字。一直到夜幕已然深沉,我才颤抖地放下了手中的笔。

百年前,鲁迅就向压制人性的封建教育发出了大声地呐喊,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抨击。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旧被束缚在另一种扭曲的教育中无法自拔。十一、二岁的花季,应该像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一样,充满蓬勃的朝气;而不是囚着的笼中鸟,失去本该拥有的自由。我们的童年应该如彩虹般斑斓,而不是在作业前只投下灰色的暗影。家长们也不应该是像鲁迅的父亲一样,专制而刻板;而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想事情,做事情,让孩子拥有一段充满天性的童年时光!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2鲁迅是那个时期的伟人、英雄、他以笔为弓,以字为箭,将带着反对新中国的人的血的文字,射向那黑暗落魄的社会。

《朝花夕拾》里有三种结合,它们分别是: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相融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幽默与讽刺相结合。《朝花夕拾》表达了鲁迅强烈的反封建思想,还表现了鲁迅从儿时到青年时期所体会到人间真情,让读者看到现实。

《野草》的构思精巧奇特深广的意境。寓意深刻更是笔上添花。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让我很有感触。鲁迅十分显然的不喜欢这本书上的一些故事,因为这本书中的“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都是愚昧的孝道故事。鲁迅严厉地抨击了封建孝道的愚昧与丑恶,为后人敲响了警钟。

《狗·猫·鼠》这篇文章叙述了鲁迅与猫的恩怨。鲁迅一直都是仇猫的。他本人就不喜欢猫的性情,其他国家对于猫的不好传言又影响了他,使他对猫的仇恨更加根深蒂固;再加上他误以为自己养的可爱隐鼠被猫吃掉了,就将再罪魁祸首的名号加到猫的头上。乍看上去,鲁迅似乎有些不讲理,仇猫的事也有些牵强。实际上,这篇文章是针对所谓“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写的,鲁迅先生以犀利的言辞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对他们像猫一样“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的丑态的憎恶。这种非故事性的散文读起来虽然有些枯燥,有时甚至不明白鲁迅到底想表达什么,但一旦了解了文章背后的故事,就会很容易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寓意。

《野草》中的《一觉》也让我感触非常的大。在文章中鲁迅不为青年的“粗暴”而惊异,而是为青年的觉醒而惊喜。鲁迅从军阀飞机的轰炸声中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而更感受到“生”的存生。他从青年的文稿中看到了青年“不肯涂脂抹粉”的“愤怒”而“粗暴”的灵魂。鲁迅惊喜于他们的觉醒和抗争,称他们为“我的可爱的青年们”,鲁迅的惊喜不仅是为这些文学青年,而是也是为自己,惊喜于近年来自己告别和埋葬了绝望、虚无的阴影。

《朝花夕拾》和《野草》中的文章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让我们感受到了旧社会的古朴,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更要懂得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3夕阳灌醉天空,天空红着脸,如同秋天灼灼的枫叶。想要用手触碰红得发热的天空,可是无论手伸多长,天空仍离我有千里之外。以为伸手可触的天空让我的思绪在脉络中慢慢延伸。

手捧绿茶,品味茶香;细品好书,感受文学。手上的《朝花夕拾》让我难以自拔,使我深深陷入了文学的沼泽。满屋散发的文学气息比绿茶的茶香更浓郁,以至于人都在此中陶醉不已。书中每个短暂的故事都使我有万千感慨,其中最惹人深思的还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仙台的日子。最引我深思的是鲁迅在回忆学习霉菌学时看电影的回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这段文字令我十分感慨,不禁想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则是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祖国的情况,弃医写作,他说,要回祖国。他是中国人。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我们不允许我们的国人或祖国受到侮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人才,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人才。如果我们不努力读书,我们的国家还怎么强大?还怎么繁荣?所以,我们要守护我们的祖国就要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1937年12月13日,这一天。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大屠杀,30多万人在以后的数天就丧失了。30多万条生命啊!就这样没有了。日本军人在那时侵略我国,并且在南京进行“杀人游戏”,以杀中国人们为游戏。我们国民的生命给人如此玩弄,作为中国人,我倍感痛心。而且,他们还将中国人推入坑内进行活埋,多少中国人到其中撕心裂肺地喊叫,希望他们能够放自己一条生路。可是谁能帮他们呢?最令我痛心的还是一张照片所描述的场面,一位日本军人把一个中国婴儿扔高,然后伸出军刀刺死的场景。

以前,我们国家受人欺辱。可现在我们要以行动表明我们的国家并不弱小。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守护中国!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4《阿长与山海经》是我读《朝花夕拾》这本书最受感动的文章。

它主要描述了鲁迅回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小事,塑造了一个朴实、善良、迷信,却深爱鲁迅的“母亲”,表达了鲁迅自责、后悔,对长妈妈的感激及深切的怀念之情。

长妈妈很爱鲁迅,她是个寡妇,自己没生孩子,把鲁迅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他,呵护他。儿时的鲁迅渴盼《山海经》,目不识丁的长妈妈利用告假回家的机会,为鲁迅寻买到四本小小的书——《山海经》,这是鲁迅得到的第一部宝书,这部书对鲁迅一生的影响一定非常深刻,以至于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几年后,能如此清晰地回忆出细节。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也和长妈妈一样,深深地疼爱着我。

奶奶今年七十岁了,沧桑的脸,佝偻的背,瘦长的个儿。

奶奶的规矩和长妈妈一样多:吃年夜饭,必要等她念一长段祈福的话才能开席;每月的初一、十五,必定奉上供品虔诚地朝拜;农历七月是她口中的“鬼月”,不许我晚上出门……这些规矩,我一个也不信,更不会顺她的意去做!即使这样,她也不恼。

上了中学的我,独自骑车上下学,回家总是很晚,她总是很担心,早早收拾好饭菜,提前半小时,关了门,下了楼,到了小区门口,迎着寒风,静静地等……我骑着车,拐到小区一侧,远远地望见她静立不动的身影和风中飘起的衣角。她也总是马上发现我,拖着不便的腿,小跑上前迎住我,伸手提起我背上的`书包,身上顿时一轻,心里也松快起来。我慢慢地骑,她大步地走,直到电梯口,再陆续为我打开四重门,才进到屋里——这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

我的身边,不止是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姑姑姑丈……他们个个都疼爱着我,投射在我身上的都是慈爱的目光,围绕着我的都是疼爱我的人。生活中、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想到他们殷切的目光、熟悉的身影,勇气与力量就神奇地临于我的心头。

读着“长妈妈”,想着奶奶,想到每天夜色中,在小区门口略微佝偻而瘦长的身影,告诉自己,要珍惜身边每一个爱我的人,以后不至于如鲁迅那样后悔,自责,愧疚。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5“朝花夕拾”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早晨的花儿傍晚拾起,因为这“朝”与“夕”之间的距离,一切过往的回忆便多了一分温情,多了一分理性。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掩卷回味,耐人寻味的美感油然而生。

这分温情来自鲁迅先生生命中一些可爱的人。鲁迅对保姆长妈妈的回忆便充满了温情,由一开始在夏日的凉席上被挤得难以入睡对阿长颇有微词,还给“我”讲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礼数;后却因其设法买来《山海经》而大为感动,字里行间流淌着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深切的爱戴和怀念。那位“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的藤野先生,为“我”批改讲义,对“我”不再学医而叹息,并真心地希望新的医学能传入中国。这份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殷切希望,对于留学于日本的中国学子鲁迅先生,该是多么的珍贵!

这分理性来自鲁迅对生活的体悟与思考。《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五猖会》中去看表演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失去了游玩的兴致;《琐记》中写道鲁迅先生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如此种种,都表露出鲁迅先生对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满。而面对医术极差却霸道十足的荒唐“名医”和表里不一、阴冷自私的衍太太,鲁迅先生以文字的方式不动声色又激烈深刻地剥掉了“名医”那层虚晃无用的外壳、刻画出衍太太的丑恶嘴脸。

就像《朝花夕拾》的编者开篇说的那样,“记忆凝结成的文字,字句都流淌着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乐与压抑,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袒露,构筑起鲁迅最真实的心灵风景。生命因回忆而鲜活。那些拾起而在也不愿丢下的旧事,慰藉了精神,温暖了心灵。”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4

《朝花夕拾》读后感一

——叶钧洋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们南方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如果现在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纪念那些回不去的日子——《朝花夕拾》读后感二

“清晨的花朵”谓之“朝花”,“夕阳下拾起”谓之“夕拾”。《朝花夕拾》,正如这本书的名字,记录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点滴故事。细细品读那份年少轻狂,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岁月的沧桑谱写在脸庞,那些年的回忆落在笔尖上。我想起了……

百草园曾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天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千百只昆虫鸣叫着,奏出一支名曰美好的歌;“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整个世界变小了,好玩的地方一个接着一个,好似从未有过尽头;“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四季的百草园,各有各的妙处,小儿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无论是闰土还是长妈妈,那个童真的年代,天空湛蓝地没有一丝杂质,即便是到了现在,脑海中也常常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那些曾陪同我们走过童年的玩伴,一直目送着我们远去。

学堂是枯燥的,然而,它却是神圣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一句话,道出了莘莘学子的不甘;“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是懂得忙中偷闲的人;“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有兴趣参加的活动,总是会做出好成绩的。我们,在学海中畅游,“苦作舟”,是为了“老大‘不’徒伤悲”,这种心情,忧伤而值得庆幸的。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5

摘要:《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一词鲁迅常用,但我们在“花”的用字上,却存在误用其字,误读其音,误解其意的情况,本文通过对“朝華”、“朝花”、“朝华”的考辨,认为若是繁体出版物,则用“朝華”、“朝花”皆可,若是简体则应统一写作“朝花”为佳。

关键字:鲁迅;朝花;朝华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共收入鲁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10篇散文,原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上,大多是鲁迅对过往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回忆。温馨静然的追忆中闪烁着童真、浸润着温情,亲切和谐的感悟中深涵着对人生的执着探寻。文辞深切,意涵深远,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范本,“朝花”一词也因这本集子而变得人人熟知。1999年,上海鲁迅纪念馆新馆建成,就取“朝花”之意建立了一个陈列专区—— 朝华文库,意在保存先贤精神文明之花,专收与鲁迅有直接接触的友人、学生中在文化上卓有成就者的文化遗存,兼有保藏、展示、研究与纪念等功能。立意新颖,思路开阔,但细细琢磨库名,总觉得“华”字用的有些欠妥。最近,又了解到当初上海鲁迅纪念馆让巴金先生题写文库的题款时,巴老先生就提出了这个用字问题:“朝华”的“华”是否应该是“花”字。但是上海鲁迅纪念馆解释说应该用中华的“华”,原因是一则鲁迅用过 “艺苑朝华”,二则“华”是鲁迅的习惯用法,且比较古雅一点。①其实,这两个原因都是值得商榷的。

一、鲁迅从没用过“华”字,更不是什么习惯用法

1927年鲁迅在写《朝花夕拾·小引》时说到:“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帮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華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其中“華”、“花”并见。

1928年未名出版社出版的《朝花夕拾》,封面四字为“朝芲夕拾”, 扉页为鲁迅手写六字“朝華夕拾十篇”。“芲”、“華”并见。

1928年鲁迅与柔石等组成朝花社,编辑出版文学与美术刊物,介绍欧洲文学,输入外国版画。鲁迅选编美术丛刊《艺苑朝華》,又与柔石等合编《朝花旬刊》,“華”、“花”均有出现。

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中以《朝華夕拾》为名。

从这些情况来看,“朝華”、“朝花”、“朝芲”鲁迅都用过,而唯独“华”字在鲁迅笔下倒是从未出现,更不要说什么是“鲁迅的习惯用法”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回复巴老先生的两点理由理由“鲁迅用过 ‘艺苑朝华’、‘华’是鲁迅的习惯用法”看来都是不成立的。

二、“花”的出现是汉字分化的结果

“華”字本像植物花开之形,就是现在说的“花朵”,金文初见,作、等形。林义光谓“像一蒂五瓣之形,于声”②;马叙伦谓“从木而花于其枝,指事”③。秦汉之后,在原字形上叠加形符“艹”以明确字义,作(秦简)、(汉印)、(汉简)等形。小篆作,隶定为“華”。《说文解字》:“華,荣也。”④释華为荣,意为草木花的总称。《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礼记·月令》:“鞠有黄華”。后又引申为开花,华丽、光彩,繁盛等众多义项。

汉字多义,一字多职的现象在汉字的发展历史中是非常常见的,为了保证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分散多义字职务的工作也在不断地进行,主要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几个字⑤,“華”字也不例外。如此多义,必然会给使用带来麻烦,“蘤”、“芲”、“花”这些分化字就应运而生了。《正字通》谓“蘤”为“草木之葩也”,《汉书·张衡传》:“百卉含蘤。”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華为之。”花字最早见于《后汉书·李谐·述身赋》:“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華。”“花”与“華”并用,晋以上典籍出现“花”字的情况独此一见,当为后人改易。至晋代,书中偶有“花”字出现,也不足以为花字产生的证据。花字出现应不早于自南北朝时期,《唐韻古音》“按(北魏)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余,頒之远近,以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可资参证。蘤、芲、花三形,都是为表示“華”字本义而造的分化字,后来“花”字通行而“蘤”、“芲”遂不用于世。

由此,“華”、“花”在古汉语中因均可表“花朵”之意而长期通用。 “朝華”作为一个古语词至今被《汉语大词典》保留:“朝華亦作朝花。”至其意义,一为早晨开放的花朵,《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四云:“容色贵及时,朝華忌日晏。”一为木槿的别名。贾思勰《齐民要术·木槿》:“傅玄《朝華赋序》曰:‘朝華,丽木也。’”石汉生注:“(木槿)是朝开暮落的花,因此有朝花、朝容等名称。”

鲁迅对“朝華”、“朝花”的使用并无什么区别,异体字而已,只是“華”字年头久,更加古雅一点罢了。

三、“华”并非是“華”的简化字那么简单

“华”字不见于鲁迅著作,它的出现可以说是1956年汉字简化的结果,但它又并非是“華”的简化字那么简单,因为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充满着形、音、义之间的交叉,情况身份复杂。比如,汉字简化时常存在把形体、意义本不相同的两个或三个繁体字归并为一个简化字的情况,如果我们阅读用简化字出版的文言古文作品,就必须弄清楚这个简化字代表的繁体字到底是哪一个,不然就会发生误会,闹出笑话⑥。又比如,汉字从繁到简,字音与字义有时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华”就属于这种情况。《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華”字头下第一个义项就是“花”,而《新华字典》对于“华”的释义多达十余项,最后一项才是“古同‘花’,花朵”,意思就是:古代的时候,它和“花朵”的“花”是可以通用的,现在不行了。《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把“华”字“花朵”这一义项取消掉了,这说明,现代汉语里,“華”的简化字“华”在简化笔画的过程中,义项和读音也被简化了,不再表示“花朵”之意,不再有阴平这一读音。

明白了这一点,再看“朝華”,在古代使用繁体字时,可有 “朝華”、“朝花”两种写法。可在简体字中,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的“朝華”直接简化作“朝华”,而应统一使用“朝花”。原因有二:

其一,“朝花”这一写法古已有之,繁简同字,且鲁迅笔下多次出现,在简体出版物中使用频率较高。

其二,“朝華”中的“華”取“花朵”之义,读阴平。“华”虽为“華”之简化字,但对于“華”的意义并没有完全承继,没有保留阴平这个读音,不再表示“花朵”之意,与“花”字不再通用。即使有通用之例,也只是保留在文言古文当中,简体出版物这样用的话,一般要给出注释,注明此时的“华”是当作“花”来用的,不然就会造成词义理解上的偏差。相信不少鲁研学者也常常因误用的字形而误读“朝华”之音,误解“朝华”之意,更何况不搞鲁迅研究的普通人呢?我们何必放着明白贴切的“朝花”不用而用容易造成误解的“朝华”呢?所以,笔者认为,若是繁体出版物,则“朝華”、“朝花”皆可,若是简体则应统一写作“朝花”。

巴金先生不搞文字研究,当年对“朝华”的“华”是否应该是“花”字的质疑当是出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对于对汉语的敏锐直觉,而上海鲁迅纪念馆在没有搞清楚“朝華”、“朝花”、“朝华”关系的情况下匆匆回复就显得有些不求甚解,草草了事了。

参考文献:

[1]王锡荣.心中的朝华——怀念巴金先生[M].上海鲁迅研究,2005年冬季刊,第4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2]林義光.文源·卷一[M].

[3]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十二[M].

[4]许慎.说文解字·卷六[M].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6

唐小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我想说的话: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完善的身体组织,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为善为恶在一念之间,生命中的奇迹出现与否也是一念之差。上天赐予我们眼睛,是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上天赐予我们思想,是让我们改变世俗,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赐予我们双手,是为了让我们拥抱未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彭黄若熙朝花夕拾

最近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文字十分的优美。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使我在读文章时,仿佛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读过《朝花夕拾》后,我最大的感触是:做人要正派。想要一辈子快乐,首先学会做人,其次还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一个人,一个举动,可能就会让我们感动很久,回味很久。

林珑史记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讲话,深深地被他的语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长了知识丰富了头脑,它是一本既生动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我爱这本书。

高铭泽寄小读者

冰心奶奶笔下的儿童是多么的阳光、活泼,她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就是在出国留学期间,也不忘为孩子们写作、写信,并陆续回复孩子们的来信。后人把她的这些信编在一起,就有了"寄小读者".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7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文字。然而,“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无论是从作品的内容、情感上来看,还是从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手法上来分析,这个作品都具有更深广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作者创作的视角,来探寻《朝花夕拾》的文外之旨。

满溢乐趣的百草园,质朴严谨的书塾,善良仁慈的阿长,乃至正直热情的异国老师……这些儿时记忆,曾时时“蛊惑”着作者,也使每一个读者,对《朝花夕拾》产生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温馨的回忆。这固然没错,然而,作者自己却又说,这些回忆,“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王得后先生在名著导读中,也分明告诉我们:《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只有深入阅读,才能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

“一部文学作品的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结合到《朝花夕拾》这个具体的作品,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探讨。

一、罹陷纷扰:现实很“离奇”

文学是一种社会性实践,它首 先“取决于或依赖于社会背景、社会变革和发展等方面的因素”。鲁迅先生自己也有过相关的阐述,认为倘要论文,必须顾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据此,我们首先谈谈作品的创作背景。

“自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六的八月底,到他四十五岁,时代背景是五卅,三一八,北方的军阀段祺瑞在北京还支持着残局,广州国民政府已经成立,鲁迅于一九二六年八月离开北京,把攻击“现代评论派”的工作,告一段落。这时期的开始,是女师大的校长事件。自一九二六的九月至一九二七的九月,是他生活上感受了异常不安定与压迫的时期,他赴厦门,又赴广东,这种变动使他对人生的体验更深刻了……” 这是李长之对鲁迅生活和思想的发展,所划分的一个阶段。我们且不论这种划分是否恰当,但他所列举的这一段的重大事件,却涵盖了鲁迅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遭遇,构成了这一时段鲁迅创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篇》就是最好的例证。问题是,这一背景对《朝花夕拾》这样一部回忆性作品,有没有产生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

大家可以看到,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作者就创作过程专门谈到:“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这话看上去说得十分平静,但这种强调的本身,就透露着作者难以自抑的愤激之情。难以想象,身处“纷扰”,面对迫害,作者还能沉浸到温韾的回忆中,去创作一些所谓的“性灵”文章。

阎昌明先生在《鲁迅与陈西滢》一书中指出:“鲁迅与陈西滢论战中的一些‘关键词’大都出自陈西滢的文章,反被鲁迅引用,以为还击的武器。” 据统计,在《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篇》中,“流言”、“公理”、“学者”、“正人君子”等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如“正人君子”这一概念,共出现过59次。同样,这些词在《朝花夕拾》中也并不鲜见,出现的次数依次为:“流言”8次,“公理”6次,“学者”7次,“正人君子”4次。而在《无常》一文中,引

用更是频繁,除了上述词语外,另有:“模范县”、“绍兴师爷”、“下等人”、“碰壁”、“跳到半天空”、“放冷箭”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文章与他的杂文如出一辙。

二、藏颖词间:内心很“芜杂”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

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书塾中小孩读书的这一个场景,读者一定不会陌生。读着这样佶屈聱牙的文字,我们似乎很容易认同:它表现了封建教育的陈腐。但是,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些句子的本义,包含着“求仁得仁”的从容,发愤有为的自励。

这是鲁迅初到厦大写成的回忆,而在他稍后写成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却一开头便是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间又写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当然,这些文章所叙写的,事件本身并没有关联,但从文章所传达出的感情来看,隐隐地构成了一条线索。

如前所述,当时鲁迅的生活,正经历着重大的改变。这时,他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虽然尚未完全结束,北洋政府的迫害也让他极为愤慨,但他的所有工作并未中断,而且,通过抗争,原先担任的佥事的职务得以了恢复;与此同时,由朋友介绍,厦大向他发出了邀请,或许出于多种原因,鲁迅欣然应允。按他的说法,此行的目的,至少可以使自己“少问别事”,避开纷扰,一则可以“专门讲书”,同时写点文章,“印点关于文学的书”;二则也是为生活计。可是赴任不久,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至,于是,他很快就萌生了离开的念头,而且,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终于到厦大不到一个学期,就辗转去了广州。

如果把他的这段生活经历与相关文章所反映的感情变化相比对,显然,两者之间与其说是某种巧合,还不如说是作者真实内心的折射。

“鲁迅先生的写作,总是由于当时相当事实引起了感想的。”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所写的,“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

心由境生。“离奇”的处境,使作者的内心十分“芜杂”,有时甚至相当的矛盾:譬如他在谈到《野草》时,说“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在《两地书》中,也曾有过“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的感慨;但在后来给朋友的信中,却呈现出积极昂扬的一面,他说“我自憾我没有什么话可以寄赠你,但以为使精神堕落下去,是不好的”。反映到《朝花夕拾》的整个作品中,我们就可看到,有时他直抒胸臆:“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时甚至痛斥诅咒,如《二十四孝图》;有时则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如对阿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为情造文:内容很“蛊惑”

尽管《朝花夕拾》是作者惟一一本散文集,而且其中作品的抒情

性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文学成就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不少成为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有研究者这样评价:

“因为是回忆,因为是说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们感觉到亲切,像是当着春秋的佳日吧,在森林里被轻风吹拂着一般,我们所见的便是安详、平和。”

“与其强调《朝花夕拾》属于一般的自传,毋宁说它更象真正的作品。”鲁迅自己也把它称为“回忆的记事”,大概在于区别其他的杂文。

古人论文,推崇为情造文。依照鲁迅当时的情形,可谓是“志思蓄愤”。事实上,抒情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接宣泄现实的苦闷,也可以转向记忆和幻想,用另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把自己从这苦闷中吸引出来。显然,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较多地采用了后一种方法(当然也不乏杂文式的议论)。这种选择或许是不经意的,但却是必然的。

对此,韦勒克有过相关的论述。他认为,“与其说文学作品体现一个作家的实际生活,不如说它体现作家的‘梦’;或者说,艺术作品可以算是隐藏着作家真实面目的‘面具’或‘反自我’;还可以说,是一幅生活的图画,而画中的生活正是作家所要逃避的。此外,我们还不要忘记艺术家借其艺术去体验生活,与人们实际生活经验有所不同;实际生活经验在作家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们在文学上的可取程度,由于受到艺术传统和先验观念的左右,它们都发生了局部的变形。”

拿这个观点来分析《朝花夕拾》,也同样适用。作者曾经说过,自己有一时屡屡受了记忆的蛊惑,进而时时反顾。不错,每个人都有蛊惑他,使他时时反顾的记忆,但他在什么时候回头过去,却多半取决于他此时此刻的具体心境。当现实中在某一方面情感极盛时,作者就不自觉地转向过去。所不同的是,他所作的回忆,并非单纯地为淘取慰藉,更主要的是,在于通过对往昔印象的重新描绘,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感情,或者更具体一点,那就是与“正人君子”之流所笼罩的黑暗相抗争。所以,李长之十分肯定地认为:“‘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只有这一句才是这些散文背后的一字一句的骨髓。”

四、笔区云谲:表现很“闪烁”

还是上面引用的那句,也可以用来讨论他的创作方法。在《小引》中,作者说:“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这里的“离奇和芜杂”,所指的不仅是现实,也是一种心情,而且,惟其因为“离奇和芜杂”,所以作品的表现手法也就显得“闪烁”起来——“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8

辞去招生办副主任职务,怀揣3000元闯杭州,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虞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加上同学的3000元,两个人拿着6000元钱来到了钱江服装市场,租了一个6平方米的摊位起步,几年下来,开创了杭州服装行业一个年轻独特的品牌――朝花夕拾。2007年年初,朝花夕拾举办了大型的春夏装会“灵系丽江”。

想做一个律师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虞泽东,和很多同时代的农村孩子一样,过着一边务农一边上学的日子。那时的他对读书并没有特别的喜好,成绩一直是班级里倒数三位。回忆往事,虞总有他自己的感触:“我时常回想那段时间的经历,很可能我的人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也就不会坐在这里聊天了。”

成熟起来的虞泽东,开始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读书这一条路。到了初三毕业时,居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放榜的那一天是我这辈子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全校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在,校长就在台上一个一个报分数,报到我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是707分,然后校长又补了一句:‘虞泽东同学全校最高分! “高中的时候,特别想做一个律师,很强烈。我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是前三名,自己也觉得完全有能力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比如西南政法大学等等。”虞总在回忆自己年少理想的时候,脸上有一种特殊的神采。

“但是您之后就读的却是江西服装学院,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表示疑惑。

“高考失利了。”虽然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但是虞总的脸上还是多了几分失落。“进入江服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当时家里人都反对,觉得一个男孩子搞服装设计挺奇怪的,只有我父亲支持我,况且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可能让我复读一年再考,就进入了江服。”

3000元闯杭州

毕业之后,来到了福建服装中专学校担任老师。由于业务出色,仅半年就成为招生办副主任。正在家人和朋友都为他感到高兴的时候,虞泽东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辞职。

于是他便揣上工作一年存下来的3000元钱,来到了杭州。

一个陌生的城市,除了一个大学同寝室的同学之外,没有任何依靠。来到杭州之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挤在同学哥哥的房子里。安顿好之后,便和同学一起做市场调研。

说是市场调研,其实是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跑。来到四季青服装市场的时候,虞泽东第一次接触到杭派女装。那天,他站在一家当时已经很出名的杭派女装店门口,一个梦想油然而生。

“那个时候我站在人家店门口,心里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的品牌就好了。”虞总说。

认准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他便开始走上了进军杭派女装的品牌之路。创业总要有资金,而虞泽东的资金就是自己身上的3000元钱,再加上同学的3000元,两个人拿着6000元钱来到了钱江服装市场,租了一个6平方米的摊位。当时的钱江市场也才刚起步,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经营效益都不好,虞泽东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营自己的“朝花夕拾”。

创业的艰辛,对任何企业经营者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钱江市场里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很多摊主白天都在店里打瞌睡。我用了半年时间,就成为整个钱江市场生意最好的老板。”

“既然条件这么差,您又是怎么突围的呢?”我问。

“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因为当时我们是为每一个顾客量身定做板型,款式独一无二,所以有很多回头客。最多的时候,我一个晚上打了20多套板子。别人卖衣服卖的是便宜,而我们卖的是知识和技术,以及独到的设计,自然就领先了。”

“其实生意都是跑出来的,尤其是做服装。我从四季青面料市场到钱江市场都是骑自行车,在路上的时候,从来都是我超别人,没有人能超过我的。”艰苦的创业在虞总的嘴里,倒像是趣闻一般。但是,1年之后,虞泽东离开了做得有声有色的钱江市场

不过,那时的他心中的未来已经有了轮廓。

朝花夕拾我的梦想

“我觉得钱江市场里的生意再好。毕竟也就是一个手工作坊,就算我请几个帮手,也无非是赚点小钱。在钱江市场,我已经看到顶了。其实我的想法也很单纯,现在一天是卖20套,如果一天200套、2000套、20000套呢?就想开始搞批量生产了。”

曾经站在其他品牌店门口的虞泽东,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成为杭派女装品牌中的一员了。而“朝花夕拾”在这时候也被正式注册,“成为所有杭派女装中最小的一员”虞总笑着说。就是这“最小的一员”,如今已经在杭派女装中竖起了民族风的旗帜,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您能谈谈您成功的经验么?”

“经验谈不上,而且经验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其实杭派服饰这几年一直都被深圳、福建等地的服装企业围困,主要原因就是经营杭派服饰的商人们艺术气息太浓厚,很多都是像我一样学设计出身,常常把艺术的风格带到经营和管理中去。我们讲在商言商,艺术家是做不了好商人的。

一个企业没有搞好,我觉得很大的责任在经营这个企业的企业家本身,只有跳出自己本身的瓶颈,平衡好自己身上艺术家和商人的角色关系,我敢肯定,短时间内,杭派女装就会取得比现在大得多的成就。目前来看,无论是杭派女装也好,还是朝花夕拾也好,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企业这个东西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壮大起来的。总有一天,朝花夕拾能成为杭派女装中的领军人物。”虞总认真地说。

老编小记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9

藤野先生

鲁 迅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品读

此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在1934年12月2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由此可见鲁迅也是很满意这部作品的。作者记叙了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素材小卡

《朝花夕拾》中几部作品的内容介绍《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华章溢彩

父亲的病

鲁 迅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品读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旧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 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作批判!而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对于社会上游荡、坑蒙拐骗,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从小懂得追求真理、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并呼吁大家、广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素材链接

《朝花夕拾》里的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像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时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的强烈的爱。

综述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4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篇10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探究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传统篇目一直保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编入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关于本文的主题,历来概括的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深刻地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然而,细读作品,我颇感疑惑,讲起来也感到吃力艰难,学生也难以理解。我认为,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概括是有点偏颇、欠缺的。

现行教材对于本文的主题也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认识:

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那么,究竟哪种认识更正确,更能表达作者的意愿?如何正确把握它的主题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从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去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1926年写成,1927年编定的散文集,只有散文十篇。当时,作者境况很差,辗转流徙,心里颇苦闷。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这时正“是剩下回忆的时候”,于是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屡次忆起儿时”的“蔬果”,“从记忆中抄出来”,“反顾”旧时的“意味”。这十篇散文,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中三篇为去厦门途中所作,后五篇成于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它们都记述了鲁迅从儿童到青年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片段。前七篇是作者回忆在家中生活和私塾里的学习情形;后三篇记述的是作者从绍兴到南京读书,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到绍兴任教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写作环境不一,其思想内容也互有高低。有的可谓“投枪”“匕首”,有较强战斗精神,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等篇,文中叙事议论并重,针砭现实,反击敌人的诬陷和攻击。也有《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这类追怀往事、师长的篇章。后者虽然也饱含着作者的爱憎,但更多的是他借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来,意在回忆中汲取力量,从而得到前进的勇气。因此,我们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时,一定要根据当时的背景和写作者的本意来看作品的实际内容,不能因集中充满战斗精神的篇章或持鲁迅这样的革命作家创作的作品定带有“火药”的偏见,硬要去挖掘出作品中莫须有的那部分思想内容。

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和叙述笔调去看。作者用轻松、愉快的笔触,充满无限趣味地描写了百草园和自己在其间的戏耍和欢乐。但是,作者也并未把三味书屋写成自己的炼狱。学生在读书之余,可以去书屋后面的园内折腊梅花、寻蝉蜕或捉苍蝇喂蚂蚁;就是在读书时,他们也有机会在下面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鲁迅则是画画儿;况且读书本身也是有乐趣的:“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子书”“人声鼎沸”,读倦了还可以欣赏先生读书入神时的音容笑貌。在这些书屋生活的描写中,我们没有感受到他对三味书屋生活的丝毫厌倦和贬抑,有的则是成年人回忆儿时读书生活的特有情趣和意味儿。可以说,这种笔调与描写百草园的笔调是一致的,不存在什么前褒后贬,也没有形成所谓的对比。作者清晰地记得,初入书屋时的新奇,读书时的乐事、乐趣,为在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自许,为这些画儿被卖掉而惋惜。由此,足以看出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怀念。诚然,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单调了些,学生读的是他们难以理解的《论语》《幼学琼林》《易经》和《书经》之类,先生的教法也很呆板,然而,三味书屋毕竟是私塾,我们不能以为作者在着意描写私塾生活的枯燥无味,也不能借此说它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和损害,要知道,百草园还有比较无味的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