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集十篇

时间:2023-03-30 12:46:56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篇1

关键词: 弗兰西斯・培根 《论说随笔文集》 人与人性 人性追求

1.导语

弗兰西斯・培根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同时也是深受文艺复兴思潮影响的众多作家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上帝的身上转移到人身上,人道主义精神也开始在思想层面上将人从在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围绕着赞美人类的光荣、强调个人的尊严和宣传人性是可以被发掘和利用并逐渐趋于完美等主题展开的。在这些新思想的启迪下,培根同样也把目光锁定在人及人性上:人的性格、智慧、生活、文化。培根以他那独特见解,从多方面审视并研究了人,写出了《学问的演进》、《新工具》、《新大西岛》等诸多作品。在培根的作品中,其贡献最大的要数他的《论说随笔文集》,这是一本完全关于人及人性,人的个体与人类社会,充分体现文艺复兴精神的著作。

2.人与人性的分析

《论说随笔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其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使许许多多人从中获得熏陶指导,如:“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许多重要的人生命题,举凡真理、善、美、求知、革新、健康、习惯、幸运、厄运、时机、勇气、赞扬、爱情、家庭、友谊、青年与老年、自私、猜疑、嫉妒等,培根皆有精辟的论述。它让人思考自己所走过的路,提醒自己要善于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开创丰富的人生。

1625年出版的《论说随笔文集》一共包括58篇文章。它探索了人的性格的各个方面,为读者展示了正确的人的行为,如:“论嫉妒”研究了“什么样的人易嫉妒他人;什么样的人易受人嫉妒;公开嫉妒与私下嫉妒之间的区别”,并告诉人们,为了尽可能少地招来妒忌,应“平淡公开”地展示他们的伟大,而不是以浮华和炫耀,更不是以“狡猾和奸诈”的方式;“论莽撞”解释了那些“头脑简单,缺乏勇气”的人是多么喜好莽撞;“论愤怒”探索了人愤怒的原因和人抑制愤怒的途径;另外一些文章,像论逆境、友谊、言语、美丽、旅游和学习的,要么讨论人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性情和行为,要么讨论如何通过一些活动改善人的性格。

2.1人的性格与第一性(天性)

在这些对人的性格和行为具体的阐述里面,《论说随笔文集》独具慧眼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被其自身第一性(即天性)、环境、习惯、教育所决定的;人是通过“教条和言语”,即通过不断的“以习惯和习俗为表现形式的实践”而达到自身的完善。

关于人性,《论说随笔文集》承认人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论天性”中,培根揭示出:“天性常常是隐藏着的,有时被征服,很少会被消灭。”人的天性,无论它是可被感知还是不可被感知,总是存在并试图控制人。《论说随笔文集》认为,当人独处,拥有完全的隐私时,他的天性就能最完全地得以显现,因为他没有必要像在其它社交环境下,矫揉造作地伪装自己;当人正拥有强烈的情感,如愤怒、激情、兴奋等时,他的天性就会显现,因为激烈的感情使他忘记了控制自己。然而,就像天性总是想控制人,人反过来同样也总是“追寻着战胜自己的天性”。人在与自身天性的斗争中,因失败而感到沮丧,因胜利而倍受鼓舞。对于培根来说,人战胜自己的天性并不是通过暴力或“教条与劝说”,而是通过持续的“在帮助下进行的实践”来完成的。另外,在“实践”的过程中,人应该不断地自省,以免“实践”自己的错误。通过有自省的“实践”,人能不断战胜并改善自己的天性。这正如其所说:“一个人的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草,又能长成毒草,因此人应当时时浇灌前者而铲除后者。”

《论说随笔文集》同样清楚地解释了人的性格和行为受外界环境、习惯和教育的影响。例如,在“论残疾”、“论旅游”、“论婚姻”、“论学习”等文中,培根把人的性格和行为与其所在的环境联系起来。对于残疾人而言,他们所忍受的并努力挣脱的公众歧视能帮助他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成为杰出的人。在这种情况,以及其他的许多情况下,人的性格和性情被视为环境和习惯的产物。同样的,婚姻被描述为能约束人,使人残暴的性情变得更加温和的一种力量。在“论婚姻”里土耳其人的例子中,正是他们对婚姻的厌恶致使“粗俗的土耳其士兵变得更加卑鄙”。培根认为:“缺乏对妻子和儿女的责任,单身男子会更加残酷无情,尽管他们会因钱财的宽裕而更加慷慨。”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很坚定而有的人却不,答案在于他们的处境不同,因为坚强是逆境所赐之福,而脆弱是顺境所招之后果。“论逆境”得出结论:“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这是因为无节制的富裕与幸福只会挖掘出人的恶性,而逆境最能发掘出人的美德。”

2.2人的性格与第二性

关于习惯和教育,“论习惯和教育”强调:“行为则多半依从于平日的习惯”。习惯与教育被培根定义为人的“第二性”,同人的“第一性”一样影响着人性格和行为的形成。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做某事并不是因为他们先天有这种倾向,而是因为他们已形成了这种习惯。

事实上,在《论说随笔文集》中存在着一种人的“第一性”与“第二性”之间的斗争,虽然人的第一性时不时地战胜“第二性”从而控制着人,但是一般情况下,“第二性”,即人后天的习惯和教育,在决定人的行为上还是处于主导地位。在“论天性”一文中,培根主张:“习惯就是能改变和制约人的天性。”在争夺控制人行为的斗争中,人的文化、习惯和后天的实践通常成为胜利者,而并不是人的天性和任何形式的言语与劝说。因为人们生长于不同的环境中,包括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社会活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教育及经历,就塑造了不同的性格,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正效应的一面,习惯可以赐予人以坚强而具美德的性格,“使人能忍受极大的苦难艰辛,接受许多牺牲”;负效应的一面,习惯能导致软弱而充满缺陷的性格,诱导人做出一些残忍且非人道的事。因此,问题并不在于人的天性与习惯之间的斗争,而在于以“习惯对付习惯”(“custom against custom”)。

培根认为,尽管习惯要比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作用大,但通过知识、实践和新习惯的力量,人能够根除那些使性格和行为扭曲的旧习惯,并用新的习惯将它们替换掉。在“论习惯和教育”中,培根认为:“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仲裁者,人们应不惜一切地获得好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能通过学习和练习而趋于完善,人的习惯同样也能这样。很明显,培根非常重视后天学习和实践在改善人天性和旧习惯中的作用。好习惯的建立依赖于一个长期知识的积累和对新的正确做事方式的不断练习的过程。关于学习与实践,培根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新工具》中进行了诊释。其中强调,知识可以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依靠归纳法推论和证实而获取,这一观点在《论说随笔文集》中也有体现。“论学习”中那些广为引用的格言都体现了学习和实践对人性格的巨大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不同种类的知识对人性格的塑造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培根认为,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才会对人的性格有如此大的影响。学习被认为“能完善天性,而被实践所完善,因为人的能力就像自然界中的植物一样,需要通过学习来进行修剪,而学习本身须在实践中进行方可避免过于笼统”。因此,人的天性和习惯最终是在实践中才得以完善,正如《论说随笔文集》所说:“读书使人有容,讨论助人成熟,写作促人精确。”

3.人性追求之道

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在凸显人性追求的同时,所采用的构思手法也值得后世借鉴:第一,培根立意的思想深邃,长于议论。作者谈论问题往往单刀直入,一语中的。如《论善》一文开篇就是:“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第二段紧接着说:“……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它是属于神的品格。”由于作者对事物有透彻的理解,因而谈论爽劲,切中肯綮。第二,作者在论述中非常善于旁征博引。无论是欧洲古代的历史典故,名人事迹,还是宗教经典《圣经》,作者都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有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十分耐读。第三,作者善于推论说理。读培根的文章,我们总是很习惯于顺着作者的思路走,它让你处处感到严密的思维,严谨的结构,精彩的议论,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第四,精妙的语言。在培根的论文中,语言无不充满哲理,充满形象的比喻,说理层层深入,精辟警策,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诵易记,有诗一般的艺术效果。第五,行文自然流畅。由于是随笔小品,作者下笔时当行则行,当止而止,文风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决无拖沓冗赘之感。

培根论说随笔的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哲人的睿智,也离不开他独特而丰富的经历。培根是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新工具论》。因为其成就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程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以大手笔写小品文,观察深刻,驾轻就熟,常能发人所未发,感人所未感。思想的精深,加上文笔的优美,使他的论说随笔风靡一时,名满天下。有评论家认为他的论说随笔堪称一流,是议论文的典范,应该说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

4.结语

培根通过《论说随笔文集》提出了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和“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和“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政治、深于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和“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和“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和“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更重要的是,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具体论述了人的性格和行为的方方面面,指出了人的性格由两大因素导致和形成:“第一性”(人的先天性)和“第二性”(人的后天性),并从整体上对人的性格与行为进行了探索,指出了它们能依靠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而改变,从而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培根著.张毅译.培根论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培根著.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培根随笔集篇2

1 注重领导带头,明确培训方向

校长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素质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一所村校校长,既抓管理,又要抓学校的业务,还要兼课。我镇在继续教育工作中采用专题讲座式,首先抓校长的学习和提高,如,“校长在新课改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课改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中如何进行‘三个转变’”等。这样使各校长改变传统的管理行为,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管理思想,努力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推动者和管理者。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抓好校本培训。

2 拓宽培训渠道,加大校本培训实效

2.1 强化训练,提高技能。在培训中,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即教师的“三笔字”(即: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简笔画和“普通话”、制作教具。中心学校每年分别进行一次教师书画、手工和教具制作展评活动。学校统一制作小黑板,发给教师练字本。做到每位教师每天写一页钢笔字和毛笔字,每天写一板粉笔字,每天画一张简笔画,每天读一小片段,每位教师每学期制作一件适用的教具或学具。二是六项技能训练。学校采取“集中辅导”、“教师自学”及“教师间互学”相结合形式,进行各种教学技能的训练,使每位教师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三是“听”课和“评”课。每位教师每周听1~2节课,重点是以新课改理念评一节课,写出评课稿,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每位教师每学期做一节公开课。

2.2 根据需求分层培训。我镇教师年龄差较大,学历48岁以下大都是专科以上。但由于工作年限不一,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因人而异,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是不同,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明确奋斗目标,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要克服消极怠惰情绪,要不断自加压力,体现自身价值。

2.2.1 师德教育,铸就师魂。引导教师将职业道德要求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懂得育人之道不仅仅是工作态度问题,还有科学道理,新时期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也是师德的内涵。各校始终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加强自身修养,与时俱进,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2.2.2 以校为本,特色引路。镇中心小学、远大学校、朝阳学校等六所小学教师人人能够微机操作,能够上网查阅资料,扩大知识面,不少青年教师能够制作课件,中心小学和西庄学校还开展了手工制作活动,并且学校还组织了学生的手工活动小组。

2.2.3 我镇各小学除了让一部分教师“走出去”学习参观外,面向全体教师利用各校都有影碟机和电视机的条件,中心学校订购了国家课改实验区的光碟,有专家讲座、课改论坛、特级教师实录课等,让各学校利用每周的2小时学习时间轮流观看,对教师走进新课起到良好的作用。

2.3 勇于探索,务本求实。我镇各校本着务本求实的原则,采用“自修——反思——实践——研究”的培训模式做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突出了根据需求自我进修,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抓好校本培训。

2.3.1 自修。自修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学校规定自学内容,自学进度、自学思考题。每位教师每天利用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自学,并要认真写自学笔记,每学期不少于10000字。

2.3.2 反思。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自修教程》中的观点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两种方式。“个体反思”就是教师“自省自察”。教师独自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随感篇幅数量足,有针对性,能切合实际写出鲜明的案例,并上升到理论进行分析,值得借鉴,通过自我反思大大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群体反思”是教师在合作群众互相学习和交流中进行的反思。各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进行群体反思。中心学校统一规定,各校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4次(8学时),每个专题集体讨论不少于4学时(2次)。经验交流每个专题不低于4学时(2次)。校本培训各校均达16学时以上。

2.3.3 实践。实践是教师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尝试,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检验。课堂教学是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主阵地。鼓励各学校大胆尝试公开教学,每学期都搞评教评学活动,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找出得与失,找出理论依据,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课,教师们通过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4 研究。研究是教师通过写论文、随感、反思、案例分析、优秀教学设计等多种形式升华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教育思想的过程。教师们都能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能写出成形的经验总结。各学校都将教师的文稿形成集子。如,“教学设计”、“教学叙事”、“教学反思”、“教师论文”等。并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市以上评选。

3 抓好联片教研,促进课改健康发展

针对我镇各小学教学班少,每所小学1~5年各一个教学班,加校长才7名教师,再加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搞教研、我们就把全镇13所小学分成三片(即中心小学、富乡、福兴、沿江、为一片,庆祥、远大、朝阳、五星、红星为一片,西庄、红旗、文化、富国为一片)进行联片教研,并确定中心教研组,学期初定好计划,确定研究专题,每两周进行一次活动,如,互动式教研、集中备课或公开教学。这样把每片中的骨干教师集中了,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也有4~5名,有利于交流和研讨。

3.1 互动式教研,以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问题为切入点,使教师在主动参与中,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通过个人反思领悟,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动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摆出来,让大家讨论,集体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能够促进多方进步。

3.2 集中备课,就是在集中教研的基础上,以学科为主分成语文、数学、科学、思品等几个小组,几名教师对本学科一单元内容分头落实,然后集中交流,进行修正、补充,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3 公开课展示。片上的4所学校每所学校每学期三个年级分别进行一次公开课展示,片内各校的所有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授课教师根据集中备课的内容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展示,然后由本人说课,全体教师集中评课,找出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培根随笔集篇3

教师专业能力的建设离不开培训,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多数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培训精力或时间等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培训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未来适应性等问题,任何教师都不能被拒之门外。因此,寻找一条适合学校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显得尤为重要。校本培训在学校领导重视的前提下,也强调校本培训模式和培训支撑平台的作用。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笔者逐渐寻找出一条适合中职学校的校本培训之路。下面以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谈谈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实施。

学校背景与校本培训情况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创建学校。学校现有教师369人,其中取得硕士学位59人,本科学历310人,教师平均年龄38岁。学校以往的校本培训大多采取“蜻蜓点水”式集中培训。培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集中培训,缺乏人性化和培训时间;二是培训形式单一,局限于单一的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培训,培训效果不理想;三是信息技术校本资源短缺,学校没有提供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上更多的资源支持。

培训的实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不断思考对策,经过多次实践,逐渐探索出“网络选课+现场培训+网络学习”校本培训模式。总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学校采用以上模式实施了四期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培训分集中面授培训和网络自主学习两部分。培训期间,每周安排主讲教师和教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培训讲授,其余时间参加培训的教师根据主讲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和上交作业。同时,主讲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答疑和讨论。具体措施和做法如下。

1.做好培训的需求分析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重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培训开始之前,为了了解教师们的看法,笔者走访了各门专业课的部分教师,了解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要求以及他们所认为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选择地观摩了一些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对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初步的把握。学期初始笔者在网上设立信息技术校本培训需求的网上调查,对综合走访及网上调查的结果进行了需求分析,了解了教师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并制订了每学期的培训计划。制订的培训计划经管理部门和主管校长审核后实施。在整个培训进行的过程中,笔者也综合考虑了教师的意见,不断调整培训的细节内容、难度和进度,尽量适应大多数教师的水平和需求。

2.创建培训平台和资源网站

考虑到教师的时间问题,进行集中培训难以实现。笔者开发了校本培训选课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网站和学校教育资源网站。校本培训选课平台提供教师参加培训的选课以及培训调查等功能。在网络教学平台里,我们为每位教师设置了一个学习账号,方便教师在集中培训以外的时间自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网站和学校教育资源网站为校本培训提供了大量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上平台与资源网站为校本培训管理与教师培训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和环境。

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学习任务”、“课程作业”和“学习反馈”是主讲教师和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线学习、完成作业和学习交流的途径之一。主讲教师在培训前通过平台做好培训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指引,提供各类型的学习资源,布置好课程培训作业。教师在自主学习或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出。笔者定时对教师的提问给予解答。网络教学平台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了书写学习反思、分享经验的机会。经过约一个月的培训后,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完成一个大型作业,作业包括一堂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与这堂课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师完成的作业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作业”功能上传。主讲教师可对作品进行评价与分享,促进教师作品分享与交流。

对于技术基础较差的教师,为了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笔者使用了屏幕录像工具将示范操作过程制作成视频文件,到资源网站的相应栏目上,便于教师在课后进行学习。视频文件中有操作的详细过程和讲解,教师可以重复观看、学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3.明确培训的重点

培训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是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整合,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针对存在的“学会技术却不会用”的问题,笔者在培训伊始,就要求教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试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具体任务为所有的教师针对个人的学科准备一堂完整的课,在课程的准备、实施中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这堂课的准备贯穿整个培训过程,教师也可以在个人的教学中实施,随时发现问题并与培训者交流、解决。培训结束后,要求教师上交作业作品。学校为教师搭建平台,由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组织全校性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德育课件比赛等活动。通过比赛活动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同时,在校园网中展示教师参加培训的优秀作品和竞赛中的获奖作品,实现成果分享。

4.恰当采用培训的方法

在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笔者采用案例引领及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说教和单纯的技术学习。虽然笔者以前做过多次信息技术培训,资料也比较充足,但是教师反映这些理论太抽象,技术太深奥。鉴于此,笔者选择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课例,包括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在集中培训的时间内展示给教师看,然后组织教师开展讨论,结合好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理论学习。

对于技术的学习,笔者的示范讲解同样是结合具体内容,目的是让教师明白技术如何使用。例如,在“PPT课件制作”培训中,笔者结合各类课程的教学课件案例来讲解如何用PowerPoint及相关软件技术制作课件。然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给参加培训的教师布置作业,要求教师亲手制作任教课程的教学课件。为了让教师顺利完成任务,笔者在作业中提供了大量与作业相关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料和教学视频等。在具体任务的驱动和指引下,技术的学习显得容易了很多。此次培训比以往“蜻蜓点水”式培训更具实用性和实操性,能够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做出实用、精美的PPT课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培训结束后,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反馈中学员们了很多满意的培训感言。

培训的管理、评价与总结

管理是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校本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员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员把培训成果尽快地应用在教学工作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制定详细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培训效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等关系其切身利益的事情挂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制度,如制定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及相关标准,以便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管理与记录。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上级教育部门与学校制定教师继续教育与职称评定挂钩的管理制度,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继续教育72学分(其中校本培训42学分)。二是教师先选课,参加培训时现场签名,培训结束后结合培训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考勤情况由教务处给定校本培训学分。

培训中应做好教师作品的评价工作并及时处理教师在培训中的反馈,再根据反馈调整培训方案。目前,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已从过去单纯的制作课件走向信息化教学设计。因此,在校本培训中要改变评价的方式,可根据教师通过培训后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付诸教学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

校本培训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每次完成培训后,要做好培训总结、评价与反馈工作。从培训内容、过程和效果等方面、深入总结培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再培训打下基础。

培训反思

回顾多次校本培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所有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关人员注意。笔者把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做了以下整理。

1.分层培训有助于解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由于学习经历、个人特质不同,教师的基础、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尤其明显的是青年教师与老年教师存在分化。因此培训的实施,尤其是技术部分的培训,存在很大的困难。为此,笔者采取了“分层培训”的方法:设置不同难度等次的教学内容和作业任务,对技术基础差的教师,提供详细的操作视频教程,为学有余力的教师提供拓展的学习资源。在集中培训的时间内,尽量组织教师之间的合作,这样既能保证进度,又促进了互帮互学。在集中培训后,积极通过在线或其他途径帮助学习困难的教师。

2.提供学习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几期校本培训中,笔者发现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仍然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学习,如在学习软件操作的时候需要把操作步骤记录下来,集中培训后并不进行在线学习和参加在线讨论、不完成培训作业任务等。这使得培训的开始部分进行比较困难。对此笔者的解决方法是:提供具有良好结构性的学习资源;在集中培训时做好引领工作;设置具体的自主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支持,使参加培训的教师有动力进行在线学习和完成作业。

小结

培训结束后,通过教师的作品以及整个培训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可以看出笔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有了提高,自主学习及相互合作的意识也有了明显改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一方面可以真正满足教师的实际培训需要,把校本培训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工作繁忙的教师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培训,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这方面的实践,笔者会继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培根随笔集篇4

关键词:读书会;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实践

读书会作为史学界新兴的一种集体研究方法,始兴于20世纪中叶的日本[1],后盛于中国台湾,近年来引入大陆史学界。因志同道合者定期集会点校研读史籍而得名,一些有识者已渐将其作为培养研究生的辅助方式。其中日本“雍正朱批谕旨研究班”、台湾宋代墓志铭研读会、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元典章》读书会等,都取得了斐然成就,且因此培养出一批优秀学子[2]。

笔者2002―2005年于浙江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系主任包伟民老师为研究生开设“西方汉学名著选读seminar”一课,即将读书会方法植入教学,每节课一人主讲,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气氛融洽,思维活跃,收获非常丰厚。

而目前在本科生培养领域,无论是历史学领域内外,皆少有人将读书会引入,实际上却非常必要且有效。当前国内历史系本科生,普遍存在有求知欲而无读书法、史观陈旧、怯于史籍阅读、缺乏经典意识、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而由于其中多数为师范专业,这些问题又将在师范生走上中小学讲台后代际传递给下一代学子。笔者鉴于自身受教经历,认为读书会以学生为读书主体、师生互动治学的形式,可以对症根治以上诸般病灶。更重要的是,读书会是一种杜威笔下“民主主义”的教育方式,可“使各人的能力得以自由发展” [3],有助于塑造新一代活力勃发之史学新青年。故执教数年来作了一些尝试,兹供同仁批评讨论。

一、课外读书会培育史学新苗

本人于2009年始担任湖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新一届二本班(091112)班主任,上任伊始即从班里遴选出7位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读书会,后又先后吸收了09三本班(093132)2名及本班7名优秀学生。读书会坚持每周课外定期师生互动,集体研读史学名著。迄今两年共四个学期,已取得一定成效。

读书会的基本设计,是本着“个体之间富有生命交往”的“大学理念”[4],培养学生的史学基本功、经典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所研读的史学名著,大体可分为经典史籍与当代名家作品两类。

第一学期首先研读的史籍,是湖州历史上著名方志、被四库馆臣誉为“明代方志之翘楚”的《吴兴备志》人物部分。选读考虑有三方面因素:(1)笔者认为区域史由于具备亲切和便利之特征,是学生进入史学领域的捷径,通过研读名志,可以培养学生就地采气的意识和习惯,在时空的立体维度中深切领略何谓钟灵毓秀与薪火相传。(2)《吴兴备志》有“考证确核”之美誉,每一条目皆附出处,但作为方志仍有不少错误,是考订史源的理想对象,而史源学是史学的基本功,也是笔者从学的浙江大学历史系之传统强项。(3)培养学生的古籍阅读、句读、释读能力,并通过不同版本(《吴兴丛书》本与《四库全书》本)的对校,培养学生的校勘学能力。

一学期下来,读书会成效初现。每人均能发现《吴兴备志》的讹误之处,至学期末已发展至几乎每一条目皆可辨讹的水平。且以此为契机,不少会员又循迹发现了《三国志》、《后汉书》、《梁书》、《南史》等史籍名著之讹误。表明已基本确立史源意识,并具备了初步的史料审辨能力。同时在所创史学班刊《原创》上辟设“读书会”专版,每期动态发表会员的独立发现,其中第二期发表陈伟扬同学《中古吴兴长城钱氏宗族研究》一文,因创获颇丰而尤受好评,并应邀先后在本班与09历史三本班巡回宣读该文。

第二学期,鉴于学生普遍存在史观陈旧、通识欠缺的问题,为读书会指定选读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前编的前三节(即概述部分)。通过讨论,会员基本能认识到中学阶段所接受的“中国历史五阶段划分法”之不足,并对王家范先生“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帝制时代”的三分法形成自己的看法,因而形成对中国历史的通识,并置身于当代史学前沿。接着将16人分成两组,分别研读《论语》与《老子》两部中国文化元典,各以程树德《论语集释》和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为底本,参以其他版本及今人研究成果对读,筑立中国传统文化根基。

第三学期的设计,是在已有史学通识基础上研读专题史,故主要精读了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二书,以了解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针对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对传统变迁把脉不准的问题,又研读了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与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二文,进一步加深了同学对中国古史分期的认识。学期末适遇笔者师祖、宋史大家徐规先生去世,选了徐规先生代表作《仰素集》与《徐规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中的5篇文章,供同学寒假预习。同时笔者在自身研究过程中,认识到家谱是史学江湖中最后的秘籍,多呈散布民间且无人利用的状态,故为读书会布置的另一项寒假作业是寻访家谱。

第四学期伊始,先选读徐规先生文章,以向先生学习和致敬。又先后研读了杜维运《史学方法论》与秦晖《传统十论》二书,以提升会员的史学理论修养和宏观把握能力。另一项重点行动,是研读家谱。寒假期间会员共访到5种家谱,多有开发价值。虽然迄今尚未作出预期的史料发现,但辑佚过程本身就是训练史学基本功的良好方式。笔者选取杨君同学所访1913年萧山四知堂刻《萧山杨氏家谱》托名南宋状元宰相吴潜伪撰谱序,供会员结合徐规先生《取证族谱必须审慎》等文研读。通过领略徐先生精于考辨的学术风采,及对家谱伪作的深入分析,会员提高了史料审辨能力,领略了史学去伪存真的魅力,不少会员表示会将访谱行动长期持续下去。

读书会在采取小组精英制培养的同时,也力图通过会员辐射全班。在学校2010年度科研立项时,笔者指导当时所有9名会员积极申报,要求每名会员各组成5-6人团队,基本覆盖全班(共46人),共立项校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1项,培育项目6项,立项率100%。现已全部结题,其中齐巧玲同学主持的《徐积研究》项目成果,以《唐宋之际隐逸文化的嬗变――以徐积为中心的考察》为题的论文,已被《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录用,将于近期发表。2011年度科研立项中,原有6项培育项目又产生校级1项、院级3项。

读书会同时也注重与外界交流。笔者先后于2010年3月和2011年6月,安排专精五代史的陕西师大硕士生胡耀飞、致力于文化散文创作的著名作家柯平与读书会同学座谈,开阔了会员的视界。

二、将课堂变成读书会

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领袖马克斯•范梅南倡导“教学机智”,认为基于“敏感的聆听和观察”的随堂机智,能起到“出乎意料的塑造”之教育功效[5]。基于此项认识,笔者尝试将读书会引入课堂,提升课堂的互动度和随机度,以激发教学机智和增强育人功效。

初次尝试是在08-09第一学期(05历史三本班,《目录学》),用一半课时来选读《汉书•艺文志》,指定同学预习并登台讲解,全班同学与之辩难,教师根据课堂情况随机引导,发现既能有效激发和培养同学学习能力,也能较为贴切深入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但选读之书偏难,让一些同学产生了挫折感。经过反思和调整,接着在下一学期(05历史二本与三本合班课,《史记选读》;05中文二本与三本合班课班,《湖州文化名人研究》)开始,将读书会全面引入课堂,全课时采用此种形式授课,随着教学机智的日渐积累,收效逐渐明显。

09-10学年,又将前述课外7人小组读书会与本班《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课堂相结合,全班分为7个小组,读书会7名同学分任组长课外培训组员,然后将所探研成果带到课堂上宣读讨论。从同学实际表现及课程作业看,全班多数初步掌握了史源学、史料学、目录学基本功,且对历史学具备了常识性和宏观性的基础认识,并能独立做一些简单的研究探索。本学年(10-11)仍在持续此项方法,并根据不同班级情况作适当调整,分别在07历史三本班《目录学》和10历史二本班《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课上应用,收效良好。不少学生表示与此课相见恨晚,并表示找到了学历史的感觉。

总结下来,此类尝试虽然整体有益,但效果因班级不同差异较大,最为成功的是101112班《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主讲学生备课充分,辩难学生发言活跃且贡献度大,教师则对课堂真正做到了驾驭自如。原因在于教学机智经两年多积累已较丰富,选读书籍(《史记•游侠列传》、《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兴备志》、《世说新语》)符合学生趣味,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等。课堂洋溢着“修炼和对话带来的快乐”[6]。

三、对实践的反思和展望

笔者从事本项实践两年多来,客观地说,有成功之处,失败也不少。课堂内外学生的良好反应,是笔者推进实践的巨大动力。鉴往知来,对经历进行反思,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更好地提升实践水准,非常必要。反思方面,大体有如下三项心得:

(1)选书得当,是读书会活动的基础。数年下来,所选读的书虽然皆为史学名著,但阅读效果却未必良好,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接受度的判断有时不够准确。如《士与中国文化》、《史学方法论》二书,同学皆反映阅读困难。即使同一部《史记》,091112班课堂读的《韩非子列传》,效果远不如101112班读的《游侠列传》。尽管教师选读理由是法家文化与侠文化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但对学生来说前者远不如后者生动有趣。这方面,教师既不能过于俯就学生趣味而丧失品位,亦不能固执己见而不顾学生意见。实践表明,随着师生之间互动的深入,彼此的认识和呼应会逐渐优化调整至良好状态。

(2)师生互动,是读书会活动的关键。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论是课外读书会,还是读书会课堂,都不再像起初一样有活力和热情,基本处于疲沓状态。原因除了上述选书不当外,笔者反省是自己由于杂务繁忙而影响了参与度,课外到场次数和时间少,课堂准备不充分。学生表现较佳的时段,是知识应用性较强的阶段,如最初的《吴兴备志》校读和最近的家谱辑佚辨伪活动。原因一个在于即时效用所致的满足感,再一个在于可以随时得到教师的指点和调整。因此,笔者逐渐认识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而在研读理论性较强的史学作品时,事先设计一些问题供讨论,以提升师生互动度,在读书会实践中相当重要。

(3)体察个体差异和尊重不同意见,是读书会活动的源头活水。指导老师作为读书会的灵魂人物,既有良性影响,又难免个人偏颇,后者主要体现在书籍选择、讨论趣味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第三个学期末,虞江炜同学即以爱好世界史和军事史为由,主动退出读书会。王兆承、陈伟扬二位同学则以学生会活动繁忙为由,逐渐淡出读书会,被笔者戏称为不上朝的“八贤王”。鉴于三人恰恰是涉猎较广、见解较为独到的同学,笔者专门与其恳谈,反思了不足,也强调了会读的长处。不久后两位“八贤王”重返会场,而在随后创办的广义读书会――班级网络论坛“创史社”上,他们也是贡献度最高的成员,证明了笔者的判断不误。另一项表现,是前述会员主持科研立项力图覆盖全班,而实际参与度因人而异。如余红高小组整体凝聚力突出,多数小组则未能充分动员成员。此系于组长和成员的双方面积极性,只能鼓励为主,难以强求。其中齐巧玲同学主持的《徐积研究》项目值得一提,虽然原先的六人小组仅剩戴婷婷同学积极参与,但二人制作的初步成果《徐积年谱》质量尚可,在笔者的鼓励和引导下,二人又合作完成以《唐宋之际隐逸文化的嬗变――以徐积为中心的考察》为题的论文,通过对《旧唐书》、《新唐书》、《宋史》之《隐逸传》的量化考察,剖析了“赐隐”这一宋代新生隐逸现象。论文将于近期发表。不料论文已进入校稿阶段时,却遇到会员殷杰同学的挑战。殷杰根据自身主持科研立项《牟研究》的认识,认为将“赐隐”视为宋代新生隐逸现象不成立,并指出二人论文中量化考察的不少技术性错误。笔者一方面请二人重视和吸收殷杰的不同意见,一方面又反复组织三人阐明基本立论的过程和结果。最终虽未达成完全一致,但鉴于文章又作了调整和改进,笔者恳请学报编辑老师在作者栏加上殷杰,幸而获允,也算读书会一段佳话。

至于对未来的展望,目前的基本设想是:

读书会应用于课堂,目前运作已基本成熟,注意吸取教训并汲取经验,会做得越来越好。由于当前主要应用于文本解读为主的课堂,如“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目录学”等课,以后重点是拓宽受众面,拟考虑在笔者执教的所有课堂包括“中国通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历史地理学”等课不同程度地应用。课外读书会方面,拟在大二阶段结束后,与我校安排的大三学年论文和大四毕业论文接轨,并结合自身研究心得,具体围绕论文写作开展读书会。笔者目前正在考虑利用哈佛大学、台湾史语所与北京大学合作研制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项目(CBDB)数据库,制作宋代区域望族表。由于操作较易,步骤明确,届时读书会会员承担宋代两浙地区一个县或一个州范围内的区域望族研究,将是十分理想的史学训练。大二阶段末,又在豆瓣网创建了一个“创史社”小组,是全班内外读书研史的论坛,目前社员91人,发帖覆盖面达班级一半以上,每天均有新帖,且有一些深度讨论帖,笔者将之定位为广义、开放且持久性的班级读书会。

参考文献:

[1] 伍跃. 日本中国史学界的共同研究[J].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10):50.

[2] 邓小南. 近年来宋史研究新进展[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9):25.

[3] [美]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2-93.

[4] [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北京:三联书店,1991:150.

培根随笔集篇5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因此要实施新课改,教师首先得转变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任务随角色而变,教师不能再“独霸课堂”,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地理课改活动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充分展示学习成果。笔者赏识学生的成果展示,或以微笑的目光,或以赞许的语言,或以鼓励的掌声,尽量寻找到他们的优势。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笔者也会努力挖掘其潜在动力,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希望,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学生中有这样一个典型:他学习习惯较差,开学一个月来都平淡寡言,上课很少举手发言,第一次月考49分。透过学生的月考分析材料,才知道他根本就不好读书。于是笔者找他闲聊,当问到:“你不喜欢读书,那你喜欢干什么?”他居然回答:“我喜欢玩电脑。”笔者想试探他,顺便了解他对电脑的掌握程度,于是就指着自己的手提电脑,让他开机,并找到平时上课用的课件。没想到他动作非常熟练地完成了。笔者再试探他,问道:“你知道Egypt、Syria、Libya三个国家中最大的是哪一个吗?”他不慌不忙地利用手中的电脑,并快速找到了答案。对他的表现笔者大加赞赏,建议他今后向计算机的方向发展。笔者当场决定,今后由他负责笔者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拿电脑、开机连接多媒体设备等,他深感意外,转而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我保证当好你的这个小助手!”笔者因势利导地鼓励他:“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的能力。希望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加油!”

此后他转变很大,变得积极好学,变得主动勤奋。态度决定成效,积极的学习态度给他带来了质的变化,期中考试他居然拿到了90分的好成绩。现在他不仅是笔者的好助手,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因特网查找信息资料,指导同学操作使用多媒体的方法。

可见,赏识教育不仅能诱发和鼓舞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还会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是一股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正能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获得尊重与肯定,获得鼓励与信任。只要不断地赏识学生,笔者相信他们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诱发学习情感的最好“催化剂”,它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1]。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浓郁的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主动、愉快地学习。作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绝不能打击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更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信息网络搜集大量生动形象、鲜活有用的资源信息,整理制成音频、视频文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感官、视觉、听觉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自身的能力,发展自身的特长。

新的实验教材综合性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多,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合学科与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设置情境”:在学习“认识大洲”一章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资源,尽可能多地搜集各大洲生动有趣的自然图片、独特的异域风情甚至直观的视频、音频材料,引领学生走进未知的世界,然后让他们分组分任务去完成“世界自然和人文知识的大探索”。又如“故事沙龙”:在学习“了解地区”一章时,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各地区的代表性故事,然后每学习一个地区,就先让学生上台讲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走入这个地区的学习。再如“传真游戏”:在“世界的气候类型”学习中,笔者指导学生自编“世界气候大传真”,即让学生根据世界气候的主要分布并结合景观图片,在多媒体课件中设置出一系列有关世界气候类型的知识传真,然后全班学生参与“根据信息传真猜测气候类型名称”的游戏活动。

还有“课堂涂填”“七嘴八舌”等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加上方法的灵活多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变得异常活跃,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甚至期待地理课,学习成绩自然也就越来越令人满意。

3 小组探究交流,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2]。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并增强团队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6~9人为一小组,3小组为一大组,实行小组学导式教学,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小组内部相互合作,小组之间鼓励竞争。如“日本”的教学,笔者让学生结合学案自主预习,后由组长协助完成温故互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诸多学习环节,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由大组长或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样,讲解者既锻炼了思维和口才,又巩固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学生会的,教师一概不讲;小组能解决的,教师也一概不讲;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才恰到好处地引导。

当然,分组学习刚开始实施的时候,组长不够大胆,学生也有些害羞,课堂异常安静。笔者就鼓励他们,如言语煽动,掌声欢迎,奖品激励等,并引导组长牵头。慢慢地,学生不再拘谨害羞了,都变得大胆主动了,或校对答案,或讨论交流,或帮助差生,或上台展示,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主人。如在学习“南亚”时,学生随着《南亚导学案》的多媒体演示,积极探究,或练习,或思考,或讨论,或动手操作。从新课导入,到体验初识、探索未知、归纳总结、巩固提高等环节,均由组长带领组员合作完成。教室里,到处都充斥着讨论争执声;课堂上,似乎也毫无规矩,时而有上台讲故事的学生,时而又有点击鼠标讲解的学生;时而有画南亚简图的学生,时而又有书写板书设计的学生……作为教师,笔者则穿行于课桌行间,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纠正释疑。

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培养团结互助的品德,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组织引导、语言表达、综合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4 结语

实施新课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础。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真诚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珍惜学生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分成绩。通过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实施新课改,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这更要求构建现代教学模式。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培养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教师首先得掌握现代科技,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因为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能将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引向“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思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J].地理教育,2011(Z2):26.

培根随笔集篇6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英译本科学生 笔译能力 培养

当前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主要为各大专院校从事翻译教学工作的师资、各翻译研究机构中的科研人员、各行业从事口笔译实践工作的译员。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国内相关职能部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翻译教学,旨在培养更多高层次的翻译人才。2006―200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国内13所大学设立本科翻译专业①。

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很多院校尚不具备开设翻译专业的资历,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开设简单的笔译课程。囿于某些客观因素,这些院校并非都能如重点高校一样招收到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因此学生进校时双语基础相对薄弱,到了三年级笔译水平亟待提高。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笔译能力已成为笔译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笔译能力的概念入手,探讨欠发达地区英语本科学生笔译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笔译能力的概念

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使翻译能力涉及很多领域,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特殊领域知识。Albrecht Neubert认为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是构成翻译能力的重要因素。[1](P6)另有学者指出应把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与译者能力(translator competence)区分开来。双语能力、学识、文化素养虽然是译者需具备的条件,但却不是翻译能力。很多作家、律师、科学家等专业人员都具备这些条件,但却不一定“懂得怎样翻译”,而懂得怎样翻译正是翻译工作者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的地方。[2](P15)所谓“懂得怎样翻译”,是指译者不仅能够进行“翻译”活动,而且了解指导这个活动的原理和规则。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通过一定的学习之后“懂得怎样翻译”,才具备笔译翻译能力。

2.培养学生笔译能力的对策

2.1课程设置合理性

翻译学并非独立学科这一体制上的缺陷导致其被限制在较窄的研究领域。由于欠发达地区很多院校的笔译课隶属于英语专业,所以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笔译课程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因而该课程设置单薄,随意性强,大多停留在技能训练层面,缺乏理论深度,严重阻碍了对欠发达地区翻译人才的培养。

合理的笔译课程设置应包括语言课程板块、翻译课程板块和百科知识课程板块。语言课程培养学生对双语语篇的感知、理解,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翻译课程则以翻译理论、技巧、方法和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为目标;而百科知识课则传授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原理。这三个板块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其核心是翻译课程板块,语言课程和百科知识课程为学生最终获得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服务。王克非曾建议笔译课程的比重为翻译实践40%(外译汉、汉译外各占20%)、理论5%、技巧15%、译作讲评20%(外译汉汉译外各半)、中外文阅读15%,其他5%。[3](P36)

该设想对于欠发达地区笔译课的设置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各部分的比例很难量化,尤其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安排上,有时理论介绍的比例大,有时译作讲评比例大,有时翻译练习比例大,语篇翻译练习还可放在课外进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外文阅读课的开设很有必要。因为在笔译教学中,光有笔译技能训练是不够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借助阅读课来解决。该阅读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而需教师根据笔译课的教学专题提供主题相关的资料,供学生阅读,教师再进行指导和检查。这不仅能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还能有机地与笔译课相结合。

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在进行笔译课程的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社会和个人要求,还应考虑欠发达地区未来的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培养目标,结合地域、学校特色、师资、办学条件等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如其他学科的师资等),因校制宜地开设语言课程、翻译课程、百科知识课程及各种讲座、翻译沙龙、笔译实习等。

2.2教材选用多样性

教材的使用在笔译教学中至关重要。作为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它是体现翻译理论、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笔译教材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笔译教学质量。

教材通常分为纸质出版物(教科书、教参教辅材料等)和非纸质出版物。我国现有的笔译教材大都以前者为主,以某种翻译理论或教学理论为依据,大致分为“词法句法流派翻译教材”、“功能流派翻译教材”、“当代译论流派翻译教材”。[4](P54)

欠发达地区院校在选择笔译教材时,不仅要考虑教材传授知识的能力,还应考虑其实用性与针对性。笔译练习应以篇章为主,结合文本讲解相关的翻译理论及技巧。传统的以字、词、句翻译技巧为主的教材脱离了语境,不利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尝试电子教材(光盘、电子书等)、网络教材资源库(包括练习库、相关背景介绍等)、翻译学术网站链接。这些多媒体资源有助于弥补欠发达地区信息滞后的缺憾,为教师适时更新教学资料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利用切合笔译课程的教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笔译能力。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欠发达地区笔译课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即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选定教材,辅以自选材料或翻译练习,或讲授笔译技巧,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讲评作业。这种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且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批改作业,教学效果不明显。并且,这种以翻译结果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单一化,削弱学生的创造性。此外,教师对误译进行的评判不够客观,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笔译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结合其年龄、性格、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具体问题,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整体性教学与个别性教学相结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培养自我评估意识,使其能在一定范围内掌控学习内容,指导自身的学习行为。[5](P155)

目前国内外颇具代表性的笔译教学方法有任务型教学法和翻译工作坊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针对现代翻译活动中文本宽泛、内容多元的特点,提出以任务为基础的翻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帮助下,在课堂上完成一项由教师明确规定的翻译任务。该方法被认为能复现真实的翻译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翻译技能。[5](P175)翻译工作坊的本质是促进学生“从做中学”,即通过翻译实践学习翻译,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作为一种教学途径,它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学生的参与作用,注重翻译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翻译的终端结果。教师在翻译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集组织者、顾问于一身;而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即参与者、学习者和合作者。[6](P139)

这些方法旨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之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笔译课如能以学生为中心、辅以任务教学法或翻译工作坊教学法,将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笔译学习中。

2.4增加笔译实践

因为笔译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大量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外进行,并且笔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市场是提高和检验笔译水平的最佳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导向作用,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笔译实践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外作业和任务之外,还应包括笔译实习。根据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经过一年的笔译课堂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英汉互译能力。大量的笔译实践能使他们更为忠实、流畅地进行英汉互译,以此提高他们翻译各种文本的实际能力。

欠发达地区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校情,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建立翻译实习基地,为三年级学生提供笔译实习的机会。当然,学生也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如大中型企业、公司、旅行社、酒店及外事部门,进行与笔译有关的实习。学生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培养笔译实践的技巧及应变能力。

2.5学生的自我完善

穆雷曾指出,白话文运动、文字改革运动导致了很多中国学生中文水平欠佳。表现在翻译上,就是外译汉的中文表达不到位,汉译外的原文理解不透彻。现在的学生受教育体制所限、受应试教育所累,双语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窄。[7](P27-28)

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学好笔译,要始终坚持自我完善的过程。首先,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特别是要有很强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其次,学生要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因为这有助于写出流畅的译文。再次,学生还应有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当然,学生在学习笔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学风。只有当译者主体自身的知识修养提高了,其笔译能力才能得到增强。

3.结语

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欠发达地区软投入的增加,其笔译教学会更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应针对校情,合理设置课程。任课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资源,选择符合学生水平的教材,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学生也应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养成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学风。当这种自上而下的改变行之有效地进行下去,欠发达地区学生笔译能力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注释:

[1]Neubert,petence in Language,in Languages,and in Translation[A].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3-18.

[2]冼景炬.翻译教学的本与末.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Z].香港:香港翻译学会,2000.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肖红.“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139-142.

培根随笔集篇7

关键词:汉字;部件;定义

一、部件的定义

“部件”是机械学术语。本来指机械的一部分,由若干装配在一起的零件组成,再装成整机。随着汉字部件在识字教学、信息处理等领域应用的发展,现在,“部件”一词已经成为现代汉字学常用的术语了。

20世纪60年代,《光明日报》的文字改革双周刊和《文字改革》展开了一场偏旁部首名称讨论。讨论中提出了“部件”的概念。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部件的定义日渐完善。给部件下定义或者研究部件定义的问题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下面胪列一些有代表性的汉字部件的定义:

倪海曙认为:“部件是比偏旁分析得更细的汉字结构单位,也就是按更多的部位来分的汉字结构单位。”

叶楚强认为:“在一个汉字中被大小间隔分隔开的两笔以上的形体单位都可以认为是部件。”

钱伟长认为:“作为方块汉字的单元是由若干彼此分隔的块拼合而成的,这些相对独立的笔画结构块称为部件。”

陈爱文认为:“部件是汉字中由分隔沟隔开的笔画结构块。”

傅永和认为:“汉字部件是构成合体字的最小笔画结构单位,其下限必须大于基本笔画,上限小于复合偏旁。从功能看,部件并不一定具有音、义;从存在形式看,它是一个独立的书写单位,不管笔画多么复杂,凡是笔画串连在一起的,都作为一个部件看待。”

晓东认为:“部件的下限必须大于基本笔画(无论是横笔还是其他笔画一律不算部件),部件只是指笔画的组合单位。”

费锦昌认为:“部件是现代汉字字形中具有独立组字能力的构字单位,它大于或等于笔画,小于或等于整字。”

国家语委认为:“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苏培成认为:“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它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黄伯荣、廖序东认为:“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王宁认为:“汉字的构形单位是构件(也称部件)。当一个形体被用来构造其他的字,成为所构字的一部分时,我们称之为所构字的构件。”

二、部件定义研究的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倪海曙是“部件”概念的定名者,同时也是部件定义的最早提出者。倪海曙的定义涉及到两个要素:部件的属性即“汉字结构单位”;部件的上限即“比偏旁分析得更细”。

在萌芽阶段,学术界没有给部件下一个严谨的定义,但是却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发展阶段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异军突起,人们要进行汉字编码的研究。部件的拆分对信息处理必不可少。因此拆分方法出现在部件的定义中。这一时期,部件的定义由计算机编码技术专家给出。他们对汉字部件的定义的共同特点是:部件之间有“分隔沟”;部件是“笔画结构块”。叶楚强。钱伟长、陈爱文等专家出于技术层面的要求,对汉字部件的定义难免片面。

随着现代汉字学兴起,部件研究成为现代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

傅永和的定义首次明确提出了部件的上限和下限,是对汉字部件定义的重大贡献。但从理论结合实际的情况看,这一定义存在不严密之处。“其下限必须大于基本笔画”,既然“必须大于”,那么作为基本笔画的一必然被排除在部件之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不管笔画多么复杂,凡是笔画串连在一起的,都作为一个部件看待,”笔画没串连在一起的,也可以成为部件。笔画串连在一起的,也并绝对地不能再作分解。傅永和还认为部件必须小于复合偏旁,把概念不够明晰的偏旁作为部件,这是不可取的。

晓东认为部件的下限必须大于基本笔画(无论是横笔还是其他笔画一律不算部件),部件只是指笔画的组合单位。‘旦、旧、蒙、孔’等字,都是由部件与笔画共同构成的字。”晓东不承认但笔画是部件,这一观点和傅永和相同,是不可取的。

费锦昌认为单笔画也可以作为部件,“从现代汉字字形的实际出发,把在字形中占有相对独立地位的单一笔画也定为可以切分的部件,不妨称之为‘单笔部件’。”费锦昌与苏培成都认为单笔画也可能作为部件。

这一阶段的汉字部件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部件定义上,各家持有不同意见。这一阶段为《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三)规范化阶段

国家语委1997年12月颁布了《信息处理用GB13000.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后文简称《汉字部件规范》),该规定是对汉字部件定义的权威表述。“由笔画组成的”说明部件的下限要大于笔画,也就是规定了部件的下限;“具有组配汉字功能”说明部件的上限要小于整字。这一定义准确严密,言简意赅。

(四)规范化后阶段

苏培成关于汉字部件的定义的提出在《汉字部件规范》颁布之后,在继承《汉字部件规范》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内容“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字根”、“字元”、“字素”是在汉字部件研究初期阶段使用的名称。后来,学术界逐渐倾向于将这一结构成分称为“部件”,淘汰了其他的名称。苏培成认为有的笔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部件,这时笔画和部件所指相同。因此,他认为单笔画也可能作为部件。这是他与傅永和的观点分歧所在。

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在继承《汉字部件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部件又称偏旁”,这一观点引起不小的非议。实际上,偏旁和部件的定义是不可等同的。部件的含义比偏旁要广,它可大可小,是有级别的,按照部件切分的顺序可以分为一级部件、二级部件、三级部件等。而偏旁只相当于一级部件。

王宁在《汉字构形学讲座》中认为部件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参与构字;必须具有一定的功能,即必须和整字的意义和读音有一定的联系。构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是能直接进入构形层次的构成成分。构件作为构形系统的要素和单字的构成成分,具有特定形体和功能。这就把它与笔画区分开来。也因如此,对于部件拆分的问题上,她采取了依理据拆分。

在国家语委《汉字部件规范》后,学界对部件的定义仍存有分歧。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这些看法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同时,王宁提出了汉字构形学理论,为研究各阶段汉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参考文献:

[1] 倪海曙.偏旁和部件[J].文字改革.1966 年第 1 期.

[2] 叶楚强. 从汉字形体到汉字编码[J].语文建设通讯 . 1983年第9期

[3] 钱伟长. 汉字宏观字形输入法[M]. 上海:上海工业大学钱码课题组1985年打印本

[4] 陈爱文、陈朱鹤.汉字编码的理论与实践.学林出版社[M]. 1986 年 8月

[5] 傅永和.汉字的部件[J].语文建设.1991 年第 12 期.

[6] 晓东.也谈汉字部件[J].语文建设.1993 年第 6 期.

[7] 费锦昌.现代汉字部件探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6 年第 2 期.

[8] 苏培成.汉字的部件拆分[J].语文建设.1997 年第 3 期.

培根随笔集篇8

近几年,随着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作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求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笔者从本校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四个班随机抽出100名独生子女,与部分家长进行了座谈。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独生子女大多在家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反映在体育课上有的表现为以我为中心,有的自制力差,不遵守纪律;有的任性,缺乏责任感;有的依赖性强,怕苦怕累,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有的“不合群”,胆子小,躲在一边不活动。他们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的教育也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百依百顺;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在某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目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被家长和学校所重视。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针对儿童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措施。1.重视思想教育,抓好课堂常规学生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这方面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要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应结合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明确思想教育内容,如纪律、意志品质、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教育。要力戒空洞说教,要把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通过某种教材,利用某个环节或采用某种措施进行教育。例如,课始根据教学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动员;讲评时,要注意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进行竞赛与游戏时,要教育学生遵守规则,讲秩序,要有集体荣誉感;在进行队列与队形调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作风,行动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养成服从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简单责备、呵斥,有害无益。注意与兴趣是密切相关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越稳定,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依据大纲,结合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教材,做到既有系统性,又有趣味性。例如,教学耐久跑时,不是每次课都围绕跑道跑,而是采用跑走交替、计时跑、游戏跑、以及自然地形跑等多种形式,在作业条件更新的情况下,不觉疲劳地完成耐久跑的教学任务。课中的准备活动要多样化,克服那种“慢跑一圈一套操”的老一套。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自编多种徒手操、行进操、音乐伴奏的韵律操等等,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练习的积极性也就较高。课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力求语言儿童化。实践证明,只要体育教学内容新颖、多样,就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意志训练学习是一种有任务的复杂活动,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行动。在课上学生不但要学习有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虽没兴趣但必须学习的东西,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自觉地克服困难,作出意志努力。体育课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体育课成为“愉快的课”。要改进教法,通过有效的教法去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比比看,谁投得最远?谁跳得最高?谁先完成?”等等。这些方法都可激励学生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争上游,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指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小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促进小学生身体、智力、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上都要注意这一问题。例如,选择难度较大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采用成队的竞赛形式,以培养团结合作精神;采用男女学生合作的形式,以培养正常的交往能力等等。几年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根据这些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培根随笔集篇9

【关键词】语文能力;高中语文教育;传统应试教育;新课改

一、前言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文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实践能力等。小学初中语文的教育是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而高中的语文教育则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的教学一直不太注意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培养,教学的方法一直是按照中小学教育的方式进行,也因此,许多高中生都感觉到了高中阶段,语文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这不仅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与我国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语文的教育成为了摆在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传统的语文应试教育已经明显难以跟上我国新世纪对于高素质语文人才的需求,笔者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新课改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不符

当前,许多高中的语文老师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一味的求新求异,以便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却忽视了对所教授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了解。比如,很多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却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手段的变换,以至于很多的学生上语文课时常常走神,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厌学的情况,这不仅达不到改革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2.课堂缺乏活力,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按道理来讲,高中的语文应该是趣味性比较强的,但是,很多高中的语文课堂却是死气沉沉的,缺乏活力。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老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导致学生上课都是无精打采的,无法集中精神,另外,

一些老师课堂的笔记较多,许多学生只是忙于记笔记,根本无暇思考老师在讲的内容,因此很难有发言的机会,这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很多语文老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理念比较落。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无法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面,他们认为,语文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能够得到高分,而常常忽视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

三、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力”,而语文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创新能力等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老师为了显示自己与时代同步的能力,常常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随便使用多媒体课件,结果不仅达不到使用的效果,同时还使得许多的学生产生厌烦感,因为相比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输入的信息量较大,学生需要记的笔记较多,很多的学生上课只能忙于抄笔记,根本来不及思考相关的问题以及体会课文的感彩。不过也有些课文是必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让学生领会其中意境的,比如,一些抒情的散文,诗歌等,描绘的东西比较抽象,这时候,老师就应该要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2.借助相关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传统的语文教学,不是读就是概括意思,基本上比较沉闷,这是因为许多地老师都忽视了课堂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老师应该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以使学生能够寓学于乐,在轻松的环境中把握课文的主体内容,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关的手段,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包涵的情景进行表演模拟,或者是组织相关的游戏,或者是设定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辩论等。

3.转变教学理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目的在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语文人才,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深入专研新课改的基本标准和相关要求,结合相关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生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外,还必须要注意教学的方法,使语文生活化。也就是说,要积极引导学生使语文的学习与生活结合,使生活成为创作的不竭的源泉,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学堂。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高中语文的教学是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实践能力等。本文主要对当前新课改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郑晓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2.04:27.

[2]徐彬.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J].教育战线.2012.1:86.

培根随笔集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57-03 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链的最高端,只有将研究生教育做好了,我国才能真正地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大国。但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致使研究生教育有了向本科生教育回归的趋势,导致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出现下滑,不能完成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因此,如何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为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笔者做过长期的思考。在阅读费孝通先生的《留英记》一文时,受马林诺斯基教学方法的启发,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讲授的课程,笔者设计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笔者所讲授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研究》一课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套教学方法很难用一个词来完整地表述出其含义,为叙述方便,暂且称其为课题研讨式教学法。

一、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笔者在第一次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时,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共有7名同学,学校将该课程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课,共16课时。为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没有机械地按照学校的安排上课,而是按照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设计做了调整。

笔者将课题研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课堂讲授阶段,第二阶段为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田野调查和撰写论文阶段,第三阶段为课堂学生报告和讨论阶段,第四阶段为指导学生课下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阶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笔者所在学校寒假较长的特点,笔者将第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在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校安排的第一学期课程后,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笔者召集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课题研究》课程的7名同学进行课堂讲授,首先讲授《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学术界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的基本方法、途径;其次,笔者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十个选题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每人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并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在寒假期间自主进行,但对于学生碰到的问题,也要求学生利用电话、电子邮箱和QQ等通信工具随时与笔者联系,以随时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寒假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一是认真阅读一到两本代表性的学术专著,以系统了解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学术文章,了解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三是进行田野作业,调查家乡建国以来与所选课题相关的民间文化事像的变迁状况,并搜集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地方文献;四是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所调查搜集的资料,撰写学术论文;五是在所写论文的基础上,制作用以课堂报告的PPT。

第三阶段是课堂报告和讨论阶段,在第二学期开学后的正式上课时间里进行。为使课堂讨论更有效果,笔者并没有在一开学就进行课堂报告和讨论,而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和撰写的论文初稿发给其他六位同学,要求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其他六位同学的论文和资料,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以便在课堂讨论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自己继续修改充实论文和PPT。经过两周的准备,从第三周起开始正式上课,每次上课时间为两课时,每次上课首先由一位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报告,报告时间不超过一节课。在学生报告结束后,主要由其他同学予以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做报告的学生同时做出解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笔者主要是倾听,只是不时地插话,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在讨论会结束后,笔者再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学生的论文和讨论会中出现的问题做一简单评点,并要求已做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继续修改完善论文,未做报告的同学课下好好准备。

第四阶段主要是学生在课下修改完善论文。做过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修改完论文后,再交给笔者,笔者再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继续修改,并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正规学术规范撰写,直到修改到笔者基本满意为止。对于其中质量较高、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几篇论文,笔者向有关刊物推荐,结果有三篇论文得以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都非常高兴。

二、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作用

实践表明,将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引入研究生教学中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它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课题研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从选择课题到撰写论文的每个环节都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即使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第一环节,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课题研讨式教学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囿于学生的基础问题,课题难以让学生完全自主确定,需要由教师设计,但每个学生研究的课题不是由教师分配,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做一定程度的改动,教师只是介绍科研选题的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题。由于课题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就有兴趣,有动力去进行研究。在课堂讨论环节,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并不发表长篇大论,只是组织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辩论,使讨论能够热烈而有序地进行。

2.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课题研讨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讲授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讲授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选题,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入门途径。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着重于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写作论文的能力。第三个环节通过课堂报告和讨论训练学生的表达、交流和互相启发能力。第四个环节则通过要求严格按照学术规范修改论文,训练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经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基本熟悉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从而为以后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3.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教学相长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精华,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一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教与学基本上是单向性的。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就要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密切结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变成科研过程。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也要求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教与学由单向性关系变为双向性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这种双向交流中,一方面,学生活跃性的思维所形成的新观点可以给教师以启发;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可以促使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了提高,教师也从中受益。

三、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为了使这种教学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课题研讨式教学适应于小班教学,不适合于大班教学。课题研讨式教学需要教师有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只有实行小班教学才能做到。笔者以前在上大课时,也曾尝试过课堂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因为难以掌控,往往都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不得不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2.课题研讨式教学法适合专题研究类课程。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带有研究性质,要求学生利用已学到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此教学方法不适合那些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基础类课程。

3.对学生的考核要考虑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而不能仅仅考虑学生最后的论文。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如果仅考核学生的论文,就可能使学生只注重最后的论文写作,就不能调动学生对待其他环节的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综合素质的目的。

4.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课题研讨式教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费时较长。教师需要对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必要的掌控。如果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掌控,那么,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就会流于形式,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下都要尽心尽责。

5.在设计选题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设计的题目不能太大,要尽量小一点、具体些。如果题目太大,学生难以做精做细,会流于泛泛而谈。二要考虑到学生的研究条件,设计的题目使学生有条件去完成。笔者在设计课题时,主要考虑了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术界已有的研究状况,尽量选取那些学术界已有了一定研究,但还有研究余地的课题。如果学术界还没有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就难以进行研究。如果学术界已研究的很成熟,那么学生只能重复前人的观点,不可能进行创新。二是田野调查的时间和经费问题。在学生正常上课期间,不可能抽出时间让学生去进行田野调查,至于经费就更谈不上了。所以,笔者设计的课题尽量使学生能够利用寒假回家过春节时间,在家乡完成。

俗话说,教无常法,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但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对于笔者的探索,学生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要继续探索,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留英记[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246-272.

[2]郝明君.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5-118.

[3]谢美华,张增辉.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2):61-63.

[4]欧阳丽莎.德国“探讨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研究,2008,(1):58-61.

[5]王玉.对研究生专题研究导向式教学方式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