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歌十篇

时间:2023-03-15 04:12:48

田园诗歌

田园诗歌篇1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山水田园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新唐书》本传说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年十六七,即往长安、洛阳游历,谋取仕进。期间写了一些游侠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等官,后弃官隐居。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在长安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王维的妻子病故。他不再续娶,孤居三十年。

王维采取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方式,得过且过。他经营了蓝田辋川别墅,修习佛、道,此时期他的许多诗文濡染释、道色彩。他的思想儒、释、道杂糅,表现为人生态度无可无不可,但求适意。

他的“中隐”方式使他获得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又使他得以从官场脱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而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是唐代诗坛上可以与李白、杜甫相媲美的大家。他在诗歌上最主要的成就,最能反映出他独特风格的是山水田园诗。而王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他的山水田园诗,往往在宁静明秀的境界中,表现一种平静的心境,把自然美和心境的美融为一体,在体验自然美的同时,把精神升华到一个明净的境界,给读者带来巨大的享受和满足,还有安详和闲适。请欣赏下列几首诗歌: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春天,早晨。经过了一夜的雨水的洗涤,那深红浅红的桃花瓣,更加饱满、润泽。你看,那雨滴还依恋着花瓣,色泽是多么的柔和,可爱呀。雨后,空气更加润泽,似乎还可以闻到花草的清香、泥土的馨香,阵阵沁人心脾。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轻烟中,更是婀娜多姿,风姿绰约。在这寂静、幽美、迷人的景象中,莺啼却不惊梦,落花也别有一番情致。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也是春天。夜,似乎是心甘情愿地一下子跌入了山林。春桂把一些淡淡的清香散落在山涧,这山一下子就变得如此充盈,如此寂静。花落似有声,但又似乎了无声息。那花开花落,丝毫不能打破夜的寂静。

月亮却像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躲进云层,一会儿又露出圆圆的脑袋。那莹莹的月光涌进树巢,惊醒了一群睡熟了的小鸟。它们扇动着薄薄的羽翼,飞起落下,落下又飞起。鸟鸣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的岑寂,弹奏着春天充满希望的序曲,如梦似幻。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林,如此静谧,就连鸟也没了踪迹。山,这般的空灵。一缕缕淡淡的炊烟做了群山的纱衣。农人早已是荷柴归家,享受着粗茶淡饭的合乐,谁又能欣赏这黄昏的诗情画意?

偶尔,也可以听到一些很轻很轻的言语,透过叶片的手掌,洒落在山坳四周,似近又似很远,如同从天堂里传来,惊醒了期待和梦想。太阳,卧着,在山冈上,又滑向深林,再照在青苔上,似梦似幻,温暖而又亮眼。这山林,留给人几多深情?几多幻想?几多慰藉?几多遐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时光推移,已进清秋。那雨说停就停了。山村被雨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可人的月儿也不知何时挂上了树梢,朗照着。树底下,斑斑驳驳的倩影,如此令人心动。泉水,淙淙,敲击着石头,隐隐约约流向远方。

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是一群飘逸的女孩,提着浣纱的竹篮,回归各自的柴门。歌声,牵动了荷花。河心,水波荡漾。收网的汉子们满载一船幸福,穿过夜色,沿流而返。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红尘滚滚,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那么就做一个隐者吧,留恋山水,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淡泊名利,在幽静、缥缈的景致中,享受这般恬淡。

田园诗歌篇2

摘要:以诗佛所著称的王维,一生所作诗歌几百余篇,其大多数后期山水田园诗中都透露出浓浓的佛光禅影。其诗歌中所描绘的清远空寂的禅的意象、环境历来为人称道。其高妙的手法和作品构成了一个空寂、清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安静、闲适、不为外物所扰的佛家心境。

关键词:王维;佛教;空寂思想

《中观论疏》卷第十:“今破其无,是故言有,皆是对缘假破也。无得亦无至者,就小乘义,有为果名得,无为果名至,尽相续为断,不迁名常,诸行始起为生,诸行终为灭,今皆不尔,故云无得无至,乃至不生不灭也。”“空寂”有解,我们听到的声音往往来自“大寂”,来自于言世界外“无言独化”的万物万象中。一切原始天理的律动,所以无需演绎,无需费同,每一物象展露出其原有的时空的关系。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发展趋势逐渐壮大,及至唐朝,其中禅宗一脉占据了主要地位。佛教思想也和当时的各种艺术形式广泛结合,绘画、书法、诗歌等等。而佛教思想中的空寂思想对他们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唐代诗人中受佛教思想影响最深远的当数盛唐诗人王维,而他的《辋川集》则是他佛教思想集大成的一系列诗歌作品,其中佛教的空寂思想和意象在其中反复出现,达到了一种忠实、客观、简洁,如此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写自然如此之美,境界至臻化境,佛教空寂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恐怕也数一数二。

禅宗在中唐以来盛行不已,压到所有其他佛教宗派,则是这种情况在理论上的表现。哲学与艺术恰好并行。本来,从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到南朝佛学的形神之争,佛教以其细致思辨来俘虏门阀贵族这个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级,使他们越钻越深。唐朝以来佛教的思想则更加和现实现象与景物相结合,“担水砍柴,莫非妙道”,一切都内化为艺术中扑面而来的清风禅意。

唐代诗人王维被称为诗佛,其字摩诘,是从《维摩诘经》中的骋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维摩诘而来。王维诚然是一个佛教信徒,史书上说他终日“以禅咏为事”,无论他的诗与画都参杂着浓重的佛教思想。《辋川集》则是他后期佛教思想的集大成作品。

一、景的空寂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这首王维《辋川集》中的《辛夷坞》所描绘的景色就是典型的完全无人参与,空寂的一个整体环境。在无人的山坞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蓬勃热烈的生意和山坞的幽寂,交织出奇异诗境。空谷辛夷,自开自落。从这一独特的意象中,我们不难看到浸润佛理对诗人的艺术构思的影响。佛教的色空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性。这种思想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佛教所讲的本体之道,总是不离开事物的形态现象,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各种形象,中间无不饱含着某种冥契佛教理念的东西,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空寂的思想在诗歌中充分利用这样一种环境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世间万法都是佛教真理的显相这个道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辋川集》中另一首有名的诗,这苍苔上的夕阳,非但不让人感到些许的暖意,反而越发能领略鹿柴终日远离阳光的空寂与深邃,王维的用心,似乎正在这种孤清幽寂之感的传达。

王维笔下的鹿柴,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景致,不如说是一个精神的世界。清人李瑛评价:“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诗法易简录》)这种空寂的描写和环境的塑造,正是佛家悟禅,所悟之空寂,其往往需要借助某种特定的自然景象,在自然美的感性中间体识某种佛理的意蕴,把欣赏景物同修行佛学融合在一起。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受其影响深远,成为这一类诗歌的代表。

二、情的空寂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幽静的竹林深处,王维描绘这样一幅弹琴长啸的画面,其中“长啸”是用了魏晋名士阮籍“苏门长啸”的典故,更加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隐士风流。

王维因为仕途的失意寄情山水,其山水田园诗染着他的情感,又带着他思想中的佛教成分,形成了他这样一种特殊的诗风。王维其情感本身就是在经历这么多的失败之后归于平静,而佛教思想又给他提供了逃避世俗的桃花源。所以他在作诗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直接就把自己的感情归入一种孤独、幽深、空寂之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的诗由于受到佛教空寂思想的影响,所以其中直接使用“空”这个字眼的也非常多,联系王维的为人和当时的处境,奸相李林甫当权时政治腐败、嫉贤妒能、社会黑暗。诗人不愿同流合污,而采取了留恋山水、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他喜欢使用一个“空”字,特别是在《桃源行》中有一句“世中遥望空云山”,为“空山”留下了很好的注脚。这种不起尘心,无所执着,默然悟对,一切顺其自然,这便是“禅”的境界。

这种“空寂之禅”体现在王维诗歌情感中就反映为看透人生真谛,无死无生、无悲无喜、无所滞累,便是觉体圆满,正如这明月清泉,几斤空灵,自成圆满境界。

王维作为一个虔诚得信奉佛教的官僚士大夫,他以《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自比,思想上完全接受了佛教的那一套唯心主义世界观。他在诗歌情感的表达上就显得更加超然。

三、生命的空寂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宗教艺术也是这样。

根据丢勒的看法,艺术家的真正才能就是从自然中“引出”美来。解脱的理性是通过物,将物还原为思性的虚空,当我们面对万物的空灵,这种空灵正是无穷地解构的过程带来的“不可得”之的结果。

在王维的诗歌中这样类似的情感表现也非常多,例如:“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华子冈》)“上下华子冈”这句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无论是山川高下,还是长天无垠,无处不弥漫着秋意,秋意是如此的浩大无边,而人在如此深邃悠远的时空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无力。这样的情感表达就更加显现出诗歌中所展现的人生命的空寂、渺小。一切皆是空虚、浮华,人的生命也如此脆弱与渺小,不起尘心,无所执着,默然悟对,一切顺其自然,这便是“禅”的境界。而“禅”的意境,在于看透人生真谛,无死无生、无悲无喜、无所滞累、便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事理出发,当王维处在一种幽深心境和超然环境中,他觉得一切皆是虚妄,包括生命。“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鹿柴》)世事盛衰无常,功业繁华皆为虚妄不过过眼烟云,从而说服自己不必过于执着,将一切放下。无人感受,无人知道,只是明月静静看着这生命的空寂静逝。

裴休《注华严法界观门序》云:“故经云:如此华藏世界海中,无问若山若河,乃至树林尘毛等处,一一无不皆是称真如法界,具无边德。”王维认为于一一微尘中间能见“真有法界”,其诗歌中一字一句无不在描绘这样一种境界和心境,生命好似本身就是空净的,“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文杏馆》)人间仙境,文杏馆孤高飘渺、迥脱凡尘,精神上生命上的这样一种营造,更是衬托了诗人想要维系内心的高洁与空寂。

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一切诸法皆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如与空寂行。”这或许就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歌展现生命空寂的真实写照。

在实质上,“空寂”并不是一种目标,而是一种存生。王维诗歌中所展现的各类禅意,他所营造出的那些动人的禅境都是他之所以可以在唐代这段名士如同漫天浩瀚星河一般的时代脱颖而出的原因。(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田园诗歌篇3

关键词:自然;田园诗;写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引言

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分别是东西方诗坛杰出的自然诗代表。前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诗人和“湖畔派”诗人领袖,后者则是中国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尽管生活的年代和国度不同,他们却都热爱田园生活的恬静和简朴,退隐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平衡,并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他们创作了许多清新淡雅的诗歌,突出反映日常生活细节和简单风格。这些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诗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一致性,也展示了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别。

二、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的异同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都热爱大自然,而其诗歌相应地蕴含着他们对自然强烈而真挚的热爱。这种热爱来源于诗人生活的特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首先,他们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风光秀丽的田园乡村里度过。华兹华斯幼时就学于以湖区景色取胜的霍克斯海德,常游憩于湖光山色之间,其性情颇受大自然的熏陶,而1790年的阿尔卑斯山之旅则加深了他对大自然的崇尚。陶渊明从小生活在邻近长江和庐山的浔阳柴桑乡村里,长期受到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的陶冶。其次,两位诗人的生活经历都体现出对政治和社会的失望,转而投向自然寻求心灵的安慰。华兹华斯深受卢梭“返归自然”口号的影响,经受了对法国革命的绝望之后,回到湖区致力于诗歌创作。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官场污浊,秉承老子和庄子的自然和谐观,陶渊明最终归隐“南山”于田园。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两位诗人选择了相同的道路,回归于自然寻求心灵的平静。在他们的内心中,自然就是天堂,就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因而,他们将对生活的满腔希望和热情投入自然,并创作出大量优美的田园诗歌,让人觉得田园就是一首诗,自然就是一幅画。

华兹华斯向来是自然崇拜者,他能够透视到事情的本质,呈现真实的大自然。他的诗歌中,自然景物观察细致,感情表述独特唯一。他擅长于描写山川和河流、 花和鸟、儿童和农民,以及对童年和青年的回忆。他声称,无数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思想的丰富宝藏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作品如《麻雀的窝》、《至云雀》和《致杜鹃》等均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而抒情诗代表作《咏水仙》则被公认在描写自然美方面的技巧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该诗大意为当诗人独自漫游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片鲜艳的水仙花,他们在水中摇摆就像群舞一样,舞姿优美欢快,而这些景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何时想起来心中总充满快乐。“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在这首诗中,自然与心灵有感而成一体,诗人表达了人性的复归就是对自然的回归,在自然界的快乐与人间的快乐架起了桥梁。诗人笔下,无论是飞翔的云雀,歌唱的夜莺,还是湖边的蔷薇,都倾注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饱含着对生活真理的热情探索。

陶渊明以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大约三分之一都是对自然之美的刻画。他高度赞美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如山川、河流、花草和小鸟等。尽管自然风景的描写并不像华兹华斯那么细腻,他笔下的自然充满了诗歌韵味。可以说他的每一首田园诗都体现了回归自然后的喜悦之情。在《和郭主薄(其一)》中,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这样的诗句展示了一幅夏天的美景,令人心胸开阔放松;而“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岭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薄》其二)则描绘了凉秋之景,充满了诗意。《归园田居》和《饮酒》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回到自由世界的喜悦。《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的恬静之美,也表明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寻求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和心境的宁静。

当然,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首先,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有着不同的内涵。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蕴含着对世界博爱的迫求。他曾经宣称诗人就是捍卫人类天性的基石,不管走到哪里都应该成为传播情谊和博爱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他认为自然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博爱和善良的情感, 并能将这种情感融合在自然中, 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他热爱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这种挚爱始终贯穿在他的自然诗中,如《早春遣句》中的“穿过樱草花丛,在那绿荫之中/长青花在编织它的花环,/我坚决相信每一枝花朵/都在它所呼吸的空气里尽情享受。/鸟儿在我四周蹦跳雀跃,/它们的心意我可无从捉摸——/但即便是它们细微的动作,/也好象是一种激动的欢乐。”诗人感受着花朵的绽放,鸟儿的雀跃,嫩枝的萌芽,春的喜悦和生机跃然眼前。他不遗余力地歌唱着自然的和谐和温良,在其眼中,自然本身就孕育着博爱。在《致雏菊》中,他表达了自然对人类的博爱和对心灵的慰籍,“可爱的花儿!梦幻的遐思/过去了,我终于用这个名字/呼唤你,而且要永远坚持,/安静可爱的生灵!/阳光下,大气中,你跟我同呼吸,/请一如往常,给我以欣喜,/让我分享你温良的心地,/这样来医治我的心!”

陶渊明对自然的爱则包含了对自由的渴求。尽管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下“大济苍生”的抱负,从而入仕,但他与生俱来便对自然有着深沉的爱,在与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后,他选择了道家思想,“顺其自然,顺乎自然“,追求“生命的绝对自由”,归隐田园。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退居田园,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为官期间,他深感受到官场的限制,因而借用“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他向往田园生活的自由,一种可以保持道德完善的自由。《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以及《归鸟》中的“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在陶渊明看来,其中高空飞翔的小鸟和河里漫游的鱼儿都象征着精神上的自由。他的诗句中对自然的热爱多体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对自然的描写范围与华兹华斯的稍有不同。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大量涉及田间劳动和农民。他高度讴歌田间劳动和他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这样的素材令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归园田居 (其三)》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珍惜,洋溢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愉悦,字里行间一个辛勤劳作却倍感幸福的自我形象跃然而出。诗句中乡村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浑然一体,读者对这样的自我形象悠然向往。而在《归园田居(其二)》中,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间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诗人则和农人分享着劳动的心得和感想。通过参与田间劳动,诗人更为贴近自然和农家生活,因而他的所思所感也就更加符合一个真正的土地耕种者。这种第一手的生活经验,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赋予他的诗歌一种独特的新鲜感,这是同时代的文人难以比拟的。

而华兹华斯的诗歌虽然也有对劳动涉及,如《孤独的割麦女》描绘了一幅辛劳的画面,《我们共七个》讲述了与一个纯朴的农家小姑娘的谈话,《迈克尔》和《坎伯兰郡的老乞丐》勾勒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但总体来说,真正的劳动场景很少出现在他的诗歌中。相较而言,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劳动之美)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获得了更有机的结合。

这样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位诗人实际生活经历的不同。在归隐之后,陶渊明过着困窘的生活,“下日报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岂期过满腹,但愿饱梗粮。御冬足大布,粗浠以应阳”(《杂诗》其八)。这样的贫苦让人难以接受,然而他欣然投入到田间劳动,“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维持生活。就在劳动中,他对劳动有了深刻的理解,发掘了劳动之美,并将其与自然之美结合起来,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诗歌既洋溢着新鲜的韵味又散发着生活的真实气息。而华兹华斯归隐后的生活境况稍好于陶渊明。尽管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并常陷入经济窘境,在1795年他从好朋友那儿获得了一笔900英镑的遗产,此后生活殷实,并实现回归大自然的夙愿。由此可见,不同的经济境况导致两位诗人的田园诗在自然题材的选择和侧重上有所不同。

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田园诗写作风格的异同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不仅把自然作为诗歌创作的对象,还采取了质朴的语言风格作为创作原则。华兹华斯提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原则——“所有好的诗歌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主张使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事件。他致力于将自己诗歌的语言贴近于人们真实使用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则是公认的朴实自然,他的诗歌中很难发现任何奇异的意象、夸张的语言或者华丽的表述。他甚至很少使用形容词,例如“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今日天气佳”(《诸人同游周家墓柏下》),和“日暮天无云”(《拟古》)。然而,在这些简单朴实的诗句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却是诗人自然而真挚的情感

在《丁登寺》中,华兹华斯描写了再访丁登寺时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之下,远眺/村舍密布的田野,簇生的果树园,/在这一个时令,果子呀尚未成熟,/披着一身葱绿,将自己掩没/在灌木丛和乔木林中。我又一次/看到树篱,或许那并非树篱,而是一行行/顽皮的树精在野跑:这些田园风光,/一直绿到家门;袅绕的炊烟/静静地升起在树林顶端!”这些诗句令我们联想到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使用朴实的语言、白描手法和宁静的诗韵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细腻的田园风景画,读者在两首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的感情和意境几乎是相同的。这些诗句类似生活中的口语,然而在简单的形式之下,却蕴藏着诗人的激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相似说明两位诗人具有相同的审美观,他们都热爱毫无任何雕饰的自然之美,而这一创作原则明显贯穿在他们诗歌中。

尽管两位诗人的诗歌都采取了质朴的语言风格对日常生活进行描述,其间还是有些不同之处。华兹华斯是一个注重主观想象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倡导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事物作为创作素材,并赋予丰富想象,以便以独特的角度展示普通事物。他常运用自由而生动的想象赋予普通事物以精彩,从而表达强烈的情感,在《致杜鹃》中,一只普通的杜鹃既可以成为“看不见的东西”,也可以变成“飘荡的声音”。陶渊明在诗歌创作中并不追求浪漫主义的想象,而是采用真实的手法去描绘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的作品追求的是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这种喜悦反映出来的则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强烈的感情。村舍、锄头、豆苗、石磨等普普通通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同其生活追求结合在一块,达到了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些事物客观地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庄稼不再是客观世界里的普通事物,它表露了诗人在劳作中愉悦的心情,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灵与环境的感应,以及所感受到的无限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陶渊明的诗歌不加雕饰,天然浑成,语言愈见通俗,而意境愈见高雅。初看似有些平淡无奇,但仔细品位后则意味无尽。朴实地展现欣赏的愉悦和魅力是陶渊明诗歌的突出特点,他所强调的正是生活的简单、自然和幸福。

四、结语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是世界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都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热爱自然,并把自然作为心灵慰籍与心理平衡的天堂。两位诗人的诗歌语言朴实,手法白描,风格清新自然,引导世人从新的角度审视自身,热爱自然。由于生活的年代和国度不同,他们的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比分析其诗歌的异同,对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和写作风格应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杨德豫. Selected Lyrical Poems of Wordsworth.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3]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纲要[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刘守兰. 英美名诗解读[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田园诗歌篇4

【关键词】范成大;田园诗;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并称南宋著名的四大家。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以“田园诗人”而著称。因其写作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部代表作而获得这一称号。他的这部名著开拓了田园诗创作的新境界,在艺术上也取得相当高的成就,是作者诗歌创作中光彩夺目的标志。

南宋孝宗淳熙九年,范成大辞官归隐,终于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当时诗人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饱览农村农民的生活情况,并在深刻体会的基础上写成这部名作。全诗按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的时序分五部分。每一部分各包括十二首绝句,从春到冬全面而系统地描绘了江南农村的奇特田园风光,反映了农村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例如:“土豪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时节泥土解冻,地埋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又如写农民劳动的诗:“下田戽水边江流,高垅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常在踏车头。”及“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前一首写农民在田间车水的情景,从而反映了劳动的艰辛。后一首写秋收时农民彻夜打稻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真切动人。这都充分说明诗人对农村劳动的熟悉。因此写来真实细腻。诗人这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反映农村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再如:“采菱辛苦废梨锄,血指流舟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诗前两句写无地农民在湖塘上采菱的苦状――为了采菱,手被刺出血来,人瘦得像饿鬼一样。后两句写无力买田耕种,只好靠种菱过日子,可官僚地主连湖水也要收租啊!直接揭露造成农民过非人生活的社会根源,抨击了非常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还如《后催租行》中“……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中描述了当时朝廷已经颁诏免除了灾区的赋税,可是地方官仍然照样下令征收赋税等像这类揭露封建剥削给农民带来非常痛苦生活的诗歌,在整个诗歌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点正是范成大田园诗的思想境界突破超越我国传统田园诗人的地方。在我国,传统田园诗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所创始,王维等人继承的系统。由于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腐朽和黑暗,自己“大济于苍生”的理想无法实现而退居田园、躬耕自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歌颂,寄托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王维等人效仿陶渊明,只是描写美好的田园生活来借此抒发自己的隐逸情趣而没有揭露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而历史到了南宋。范成大写的田园诗集《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它既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田园诗的习惯,又把唐代柳宗元、元稹、张籍、王建等人写过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农家叹”这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写了进去,把两个系统有机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地丰富改进了传统田园诗,赋予它新的生命,使它有更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范成大对田园诗派的一大重大历史性贡献。

在田园诗的艺术表现上,范成大在田园诗中善于通过具体形象刻画来表达主题,使读者从艺术形象的感染中受到启发,领会诗的思想内容。在其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点:一、直接描述景、物、人的具体形象或事件经过。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中通过对梅、杏、麦花、菜花的色、形和蜻蜓、蛱蝶轻盈飞舞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初夏田园一片成熟和热闹景象。又如“骑吹东来里苍喧,兴春乐马闹如烟;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碌边”诗具体描写了地方官吏“行春”的过程。诗人大胆地揭露了朝廷官员名为巡行视察、劝耕赈救,实为骚扰地方、骚扰农民的丑行。像这类诗在范成大的田园诗别多。二、诗中大量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例如“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噪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架,绵茧无多丝茧多。”中前两句连用两个比喻。“雪涌波”比喻茧在水中沸滚。“雨鸣蓑”比喻缲车声音的繁响。又如“社下烧钱鼓似雷”,“小意一棹舟如叶”,“稻根科斗行如块”;“长衫布缕如霜雪”等等许多诗句都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农村的各种景色景象。三、对于反面形象,范成大往往采用讽刺手法加以揭示。如“朱门巧夕沸欢声,用舍黄昏静掩扁,男解牵牛安能织,不须缴福渡河星。”这首诗讽刺了不事耕织,不解牛郎织女辛酸的剥削阶级,却在乞巧节之夕向牛女祈求赐福的伪善面目。他们借此机会吃喝玩乐,鱼肉百姓。同劳动人民的表现形成鲜明对照。像这样的讽喻诗举不胜举。

广袤的农村天地辽阔,田园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复杂,可写的事物很多。可谓题材多样,选材丰富,是范成大田园诗的又一个艺术特征。诗人不只着眼于农村自然风光,他善于在生活中捕捉看似细小、平凡的事物,从中挖掘出这些事物本身所蕴含的本质意义,以小见大,见人之所未见。《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写了农村各种各样风光景色、习俗、生活情景、人物琐事、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从各个不同侧面来反映农村生活面貌,合起来是一幅规模宏大的“农村诗歌长卷图”。这足以说明范成大非常熟悉农村生活,有非常丰富的农村阅历和经验,因此他的诗歌具有长于纪事的艺术特色。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另一风格特点是语言清新、朴实、通俗,韵调流畅、优美。如“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高来买茶。”“寒食花枝插满头,裙青袂入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到灵岩即虎丘。”等诗。妪童都可诵读,具有清新爽朗和响亮和谐的“竹枝词”风格情调。这和他早期受“江西派”形式主义诗风影响有关。后来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追求,终于摆脱了形式主义影响,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才写出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名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部名著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充实的农村现实生活内容,是受白居易等诗人的现实主义深刻影响而成。

总的来说范成大的诗歌纤巧婉丽,温润精雅,题材广泛。其中以田园诗而著称。其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从多方面突出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农村景色、景物、风俗、灾难等,以及农民的劳动和生活面貌。同时他并不像以往有些田园诗人那样把田园当做逃避人世纷争的安逸处所,而是对农事比较关心,对农民富有同情之心。同时有些诗也比较尖锐地揭露了民间疾苦和朝廷官员的腐败,反映了诗人反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的精神。这是他的所有诗歌中成就最高而璀璨夺目的明星。把田园诗推到新的境地和高度,才使范成大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在南宋末年产生了显著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写出农村农民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这正是诗人当时世界观的局限,也是诗人现实主义创作深度存在缺陷所造成的,可谓白玉微瑕,瑕不掩玉。

参考文献

[1] 王水照,朱刚.宋诗一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赵峨,倪林著.唐宋律诗选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3] 李华,李如鸾.新选千家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 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田园诗歌篇5

摘 要:陶渊明与孟浩然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诗分别代表了诗歌的两种发展方向:田园诗和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他们诗歌的相似和相异处进行分析,力图解释出陶孟诗歌的特点。

关键词:山水诗;田园诗;相似;相异

自从南北朝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以来,中国的诗坛上又多了一种新题材和新的诗歌动向,并一直延续下来。其中以陶渊明和孟浩然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将山水田园诗演绎的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分析山水田园诗自然要以他们为范例。这样才更见得条理清晰,使人信服。

陶诗的题材主要有五大类:田园诗,咏怀诗,行役诗,赠答诗,咏史诗。但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田园诗。可以说,陶渊明整整开创了一个诗歌流派,他对田园的热爱是非同一般的。孟浩然也是一位隐逸诗人,他偏爱山水田园,写下了很多清新风格的华丽诗篇。

一、陶孟之同

同样是怀才不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心只向往于山清水秀田园中,同样是才华横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怀有崇高的人生期许,并有着深深的济世情怀。也同样都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华丽诗篇,为后世所垂范,同样的风格却是清新秀美,一泄千里,风光无限。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都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生活的简朴表现出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饮酒,或登高,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①也正是由于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豪迈情志,他才得以遨游天地之间,探寻没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怀。无论如何,离开田园的陶渊明是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真正的隐士的。于是,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强调:“闲静少言,不幕虚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屡仕屡隐之后,陶渊明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归隐田园,忘却故我,努力创造适合己居的山水田园生活。在那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中,他开头便发问:“田园将芜胡不归,即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归隐对他来说是一种心灵的解脱,是一种彻底的释放,有一种历经千山万水找到家园后的归属感,安定感。

孟浩然也是同样,他在早年曾有入仕的愿望。他发愤功名,他勤奋读书,但是最后却没有换来他想象中的荣耀和地位。他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是赠给张说的(一说张九龄),“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把希望通过张说援引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现的很迫切,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故诗写得境界宏阔,气势壮大,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孟浩然秉性孤高,不愿折腰屈从。当他求仕无门,就高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于是,走向山水,寄情于自然之间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他写下了《宿建德江》《过故人庄》《耶溪泛舟》等优秀诗篇。可以说,孟浩然的这种性情正造就了他在山水田园诗中的游刃有余,造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不同凡响,让他在山水间充分体味到了难以言说的自由与欢乐。陶渊明大概是受了当时社会习气或者文坛风气的影响,他的诗风一直都是平稳畅达,清新自然,朴实无华。那首《归田园居》中“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的明白如话,让人一目了然,那种平民生活的图景跃然纸上。不用多想,即能看出作者闲适自安的心境,诚无愧为田园诗的楷模。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也是如此,“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同样的明白如口语,生动活泼地展现了一副农家乐,那种清新的笔法跟陶渊明如出一辙,似乎是有意模仿吧!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他们的诗风关于田园的描写就是如此的相似。甚至连那首脍炙人口的《春晓》,也透漏着些许陶诗的风格和烙印。诗人自身境遇的相仿本来也可能引起他们诗风取向的相同吧?在我看来,这只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拥有高洁的人格,坦荡的品性,智慧的心灵和不屈于世俗的特立独行。于是,成就了他们的生前身后名。

二、同中之异

虽然陶孟诗是如此的相似,但是不怀疑他们也有相异的之处。先从题材说起。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②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诗属于田园诗,而孟浩然的绝大部分诗应该归于山水诗,这也是两种不同的诗歌描摹对象。陶渊明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是一种开创。他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韵味,发现对他来说有重要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由此,我们读到了日间劳作的场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我们仿佛切身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深深地为陶渊明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的诗风所打动。

其二,孟浩然较之陶渊明,对山水的刻画更多,更精。如他的《耶溪泛舟》:“落景馀清辉,清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这四句清新自然,一副落日的美景立现眼前。孟浩然对山水情有独钟,他所向往的也正是这种泛游于山水间的旅居生活。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华子冈》:“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两首诗都写得大气自然,感人至深。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情思的净化,语言的省静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将淡泊纯净的山水之美透彻地表现了出来。③他的语言是省静的,但比陶渊明的朴实更显得空灵透脱,自有一种不输陶诗的风范。他的语言似乎更加优美,更加清晰,更加灵动,更加秀逸,深深地吻合了山水那种灵秀通透的美感。

其三,我们了解陶渊明,还可以看出,除了诗的题材和手法并不一致外,诗风也是不尽相同的。陶渊明的语言通常是平静的,但那是具有高密度的平静。平静的内部,复杂而浓厚,并在激烈碰撞冲突。就像深渊之水,表面沉睡在一片令人静穆的碧色之中,可在它的底下,几股相互矛盾冲突的潜流在撞击着,争斗着,它们的力量的平衡产生了表面的沉静。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陶诗比孟诗更深沉,更老练。孟浩然显得比较率直,比较豪爽,虽然他也有不平,但他更达观、更能释然。

要之,两人的诗风有相近,也有相异。我们在研读他们作品时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是对山水田园的敬畏,也是对自然人生的热忱与殷切的盼望。虽然诗风有别,但是诗意确是如此的相近。特别是两位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更是炉火纯青,妙手天成,这尤其值得我们探讨与思考。(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注释:

①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教出版社,63页。

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教出版社,63页。

③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320页。

④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等译,185页。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第二版。

[2]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3]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

田园诗歌篇6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并鉴赏《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二、整体感知

《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是汉乐府涛歌里常见的主题,可见当时这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由人生有限,引发出人们的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汉乐府诗歌里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将这种主张发挥到了极致。也有劝导人们努力进取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浑,气度非凡,又完全是他自己的风貌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2.学习鉴赏《短歌行》

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能有两个难点:一是对诗中引用的《诗经》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一是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不易把握。“青青子衿”两句、“呦呦鹿鸣”四句出自《诗经》,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即可。至于如何把握这首诗中情绪的断续、起伏、变化,我们可以从人的情绪在某个时候变化无端、不必强寻线索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它原本是配乐的,首先要和音乐旋律相应和的角度来理解。从这首诗本身来看,它创作于宴飨宾客时。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譬如朝露”的比喻,可能和汉乐府《薤上露》有关联:“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至“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到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接下来“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自我排解,自我振作;随后“明明如月……不可断绝”却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清冷的月亮又无端触发了他的愁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接续前面的对人才渴慕的情思;最后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实景,体察人才的心理,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从以上简要分析来看,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写忧思,自然随意,反反复复,将它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人产生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完全是豪杰气象,又非他人所能比,结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有气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的1、3两问。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真正理解《归园田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二、整体感知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家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都是对他十分不利的。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当他仕途不得志时,便怀恋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39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归园田居》共5首,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42岁。课文是第一首。《归园田居》写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诗歌,疏通诗句。

补充注释

(1)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一样,使人不得自由。

(2)故渊:鱼儿原来生活的深水潭。

(3)方:傍。

(4)罗:排列。

(5)尘杂:尘俗杂事,主要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一类的琐事。

(6)虚室:虚空闲静的居室,比喻没有人事滋扰明净洞澈的心境。

2.简析诗歌的内容结构。

第一层:表作者个性思想,渴望归田。

第二层:绘作者情趣盎然的田园生活。

第三层:写田园乐之因。

3.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社会的黑暗污浊,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诗歌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统领全篇。接着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第二层作者由近及远着力描绘了田园风光: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以下四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诗中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然,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这时儒家的“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的地位。从他放弃了实现济苍生的理想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领悟陶诗平淡质朴语言中所蕴含的浓郁诗意。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总结、扩展

通过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诗歌鉴赏应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它是读者阅读诗歌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诗句的媒介,获得对诗歌塑造的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歌的主旨。诗歌鉴赏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无固定顺序,为了帮助同学们较快地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暂分三个步骤:诵读、涵咏——解题(知人论世)——释句披文——人境(进入意境)——会意(领会主旨)——评价(评定优劣高下)。希望学生们能循着这步骤,鉴赏《归园田居》的其他四首诗及《其他古诗背诵篇章》中的诗歌,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

布置作业

1.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2.鉴赏《归园田居·其二》,体会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附:板书设计

爱田园—个性、思想

田园诗歌篇7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自我形象

东晋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出生在一个衰败的家庭,生活在刘裕篡晋,典午大乱之后的时代。那个时代门第观念深入人心,由于祖父做过官,因此陶渊明对自己的门第是颇为自豪的,这在他的《曾长沙公》和《命子》中可以看出来。由于他在中年的时候遭遇了几次丧事,家庭负担很不轻,可以算是穷其一生了。以辞掉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辞彭泽令之前,他不断地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着痛苦的挣扎,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是心情仍然很不平静。自钟嵘推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们都看重陶诗的隐逸的一面。从颜真卿作诗表现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人们又开始看重渊明忠贞的一面。陶渊明是隐士,却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是忠臣,却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或者张良那样的忠臣。陶渊明的特色在于处处都是平易近人,胸襟尽管高超却不高调,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正如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所认为的理想人生“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陶渊明算是实现了这个理想。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一)陶渊明田园诗概况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界开创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陶渊明的最大贡献就是使田园诗歌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而他是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主要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独步古今,这已经是无可动摇的事实,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沿袭了魏晋古朴之风并进入了更成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至境,创造了中国诗歌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蕴极为醇厚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主要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数量不多;其后期的田园诗歌有《归园田居》五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数量相对集中。

(二)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陶渊明的前期一直处于仕隐不定的状态,他向往田园,而此时的向往只是在污浊的现实生活中给心灵寻找一丝丝慰藉。如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叹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篇诗歌的大致意思是君子所忧患的应该是道德的缺少而绝非物质的困乏,但生于浊世,这个高远的志向实在难以企及。没办法,还是要辛勤耕作方能衣食无忧。虽然不免辛苦、劳累,然比及先前疲于奔命的仕宦生活,未尝不是一种慰藉、一种幸福。而且能看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美景,可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他的确满足了。“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不难看出,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是多么的欣然自得。

然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并未使陶渊明放下对政局的期待,短暂的调整过后,他又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新的仕宦征程。此时,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亲身体验并不多,他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眼前田园做主观描绘,而不是客观、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田园。因此,陶渊明前期的田园诗大都只关注田园生活宁静、悠闲的一面。

陶渊明的一生可算是“半耕半读”。前期作品中《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在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自己的身影。他在此诗中说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诗中说道人生最后的归宿都是道,但是你不管归到什么道上,首先解决的问题还是穿衣吃饭,这是最基本的事情,因此经营衣食是回归道德的起点,躬耕劳动是实践自然之义的开端。世间的人们都要以躬耕为基本,同他的出仕相比,这自然是相形见绌的,但他宁愿坚守这个“拙”而不肯取“巧”。

如果说辞官彭泽前,陶渊明还只是一个能够欣赏田园之美、热爱田园生活并且擅长描写田园生活情趣及其风光的出色诗人的话,那么,当他完全断绝仕念,全身心投入、体验真实的田园生活后,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在田园诗作品中,每每提到陶渊明都不得不提到他那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既然承受了天地万物之灵气而生,就应该避免世俗的困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就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的愿望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自己侮辱仕途的生活,用“尘网”一词足以看见他对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诗人身在官场,心在旧林。最后两句可算得上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摒弃官场,回归田园,这就是诗人自己。他的归来,他的舍与得,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和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高洁傲气的胸襟。

诗人对田园的描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在他的很多田园诗歌中我们多多少少能找到诗人的影子和想法。正是这样,他的田园诗才渐渐凸显了一个“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充满人情味的高洁形象。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中评价陶诗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可见他的诗歌绝少粉饰、自然天成。辛弃疾说陶诗“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朱熹云:“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总之,诗人“躬耕自Y”的生活经历,促成其田园诗中自我形象的建立。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优”,不是一个逍遥自适的隐士,而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实的人,“躬耕自资”使田园诗与真的田园融合一体,泥土的芳香更浓郁真切;而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在社会的底层,他的田园体验又包含了许多真实的辛酸,使得陶诗如同鲁迅说的那样不仅仅是“悠然望南山”,他对现实的认识与理解非常真切与深刻。贴近田园,拘于现实,又在精神上超越和穿透现实;洒脱、平淡又富有生活情趣;现实重压下的忧郁及试图超脱的努力。这一切构成了陶诗中丰富的自我形象,这是陶渊明田园诗与其他田园诗作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其保持永恒魅力的秘密所在。

二、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又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自然是复杂的,人也是;然而总有些我们能够弄明白的,人也是;至于难懂不懂的,则需继续探索和研究,人也是。陶渊明是人中典型,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对他特殊之处的探索上。

一个人的发展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在封建帝制的统治下,文人入仕方可求生存、图发展,这是唯一的路,然而路不好走。陶渊明的仕途生涯短短十余年,终因社会形势、官场黑暗、门阀制度森严等原因与官场彻底决裂。不能大展宏图,便归隐田间、回归自然。从他的决绝与坚定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真正厌倦了仕途,完全失去了对官场的期望,从而步入田间,回返自然,内心焕然一新,坚定不移地脱离官场,一心一意享受自然。这种态度和决心正是他能够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因。李白曾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话都表明诗人的高洁情操,坚决反对卑躬屈膝、迎合官场的不良风气,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气节。

历史上许多士大夫都与陶渊明经历相似,陶渊明成了他们的效仿对象。“前车之鉴”给予了他们信心和新的动力,他们都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开始了或同或异的新生活,找寻到了新的人生价值。善于舍弃,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另辟蹊径,是效仿陶氏之举,这正是新的人生价值的开始。

若说因何回归,想必“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关键。人生在世,生命和人格都体现在这里。人格尊严是大,生命是小;人不可无人格,但命却可以选择活的方式。现在,没有古代的严酷,强调人格的同时,性命并不岌岌可危,因为此处不“折腰”,自有多去处,而始终不变的是高尚的人格。

21世纪,文学创作流传至今,陶渊明的影响颇为深远。不可否定其文采出众,才华新奇,虽不入当时之流,但对后期文学,就是另一诗风的开山鼻祖,不可估量其意义。时至今日,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都与其平淡自然的诗风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他把生活写得自然,他让自然进入生活,他似乎在说:自然是最好的归宿。

回到过去看不见今天,回到今天仍能见证过去,陶渊明身为古人,却怀今人的志趣;他的文学成就永不磨灭;他的名字不用刻在石头上,仍千古不朽。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宋徵士陶潜诗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李剑锋.隋唐五代陶渊明接受史概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

[4]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田园诗歌篇8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艺术特色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流派。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又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一、田园诗恬淡、朴实自然的风格

谈田园诗离不开陶渊明,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陶的田园诗对农村事物和恬静的环境给予了由衷的赞颂,朴实自然毫无喧饰,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同时将农村那宁静平和的生活表现得如仙境般优美,令人神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山气飞鸟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表露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了一体。

二、浑然天成的意境

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而情又是最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而陶诗总能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悟出之理,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他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可谓发乎事,源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是对现实生活作单层次的、平面的再现,而是在情、事、景、理的统一中构成了多层次的艺术整体,给人们以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享受。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里,“悠悠”的情,南山和飞鸟,还有对“心远地自偏”和“真意”的感叹,概括起来就是外在的事与景和内在的情与理的统一,构成深远浑厚的意境。

三、质朴自然的语言

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如千古名句“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准确地传达了诗人采菊时俯仰自得的情貌,初不用意,猛然见山,是心理上偶然发现的喜悦,一个“见”字,使意境有飞动之趣。《归园田居》其三中有“带月荷锄归”之语,如果是“戴月”,只是披星戴月的客观景象,没有情感意趣的灌注。“带月”则将月亮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画面上人的形象和月景融成一片,一人的情趣笼罩整个境界。以“带”字写人带月行,人的一片情意溢出,主观色彩要浓郁得多。

四、清新、细腻的笔法

陶诗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陶诗刻画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且有无尽的神韵。如《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全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在这首诗中,“见”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妙在对南山自然之景的勾勒,是诗人采菊时偶然视线的触及,也是心境悠然之显。如果改用“望”字,就是刻意追求,意味索然,而且与“悠然”不相适应了。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笔法。

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于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如:《归园田居》之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棒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这首诗无不展示其浓厚的生活情调,以及对质朴民风的讴歌,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表达了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了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杜景华.陶渊明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1.

田园诗歌篇9

提起田园诗我们不能不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这三位诗人在田园诗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想更好地品读他们那看破功名利禄、超凡脱俗、宁静洒脱的田园诗,我想首先应去品味他们那个寻常的人生。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诗歌体裁,是第一位大力用诗歌描写农耕体验的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恬淡、自然,而它的人生路却充满艰辛与矛盾。他一生曾做过参军、祭酒、主薄等多个低微的职位,而使他入仕的主要原因是“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在宦游的生涯中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与世俗的污秽,现实的虚伪、世俗、丑陋与自己清高耿介、质朴率真的性格水火不容。然而逃避回归隐居又意味着现实生活的饥寒贫困。于是在陶渊明的心中便开始了入仕与出仕的选择,贫寒与富贵的交锋,陶渊明苦苦地思索着,痛苦地抉择着,最终作者没有屈从世俗,没有“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义无反顾地回归了田园。而原因只是他入仕有“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的感悟,而“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宁愿去“深愧平生之志”。“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让诗人泯去了被后天的世俗熏染的“伪我”,找回了天性自然的“真我”。

在回归的二十多年里,诗人一方面欣喜于自己自由的农村生活,同时也饱尝了人生的劳苦艰辛,诗人表现出了矛盾复杂的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清逸出尘,然而自己的“有志不能获骋”也 “念此怀悲凄”,以致“终晓不能静”;“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何等的旷达与洒脱,却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怀有如此沉痛的悲切。由此可见诗人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脱离现实,美丽的田园诗也只是休息精神的驿站罢了。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的田园诗有空明的境界与宁静之美,诗人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描写景物的诗中创造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艺术境界。诗人也曾有过“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的积极入仕的政治抱负,其宏愿与豪情与诗仙无异,他二十岁中进士大乐丞,后被贬,被迫接受伪职,入狱等波折。在仕途的奔波,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王维体验到了太多的凶险、虚伪、黑暗。王维对政治冷淡了,对官场厌倦了,于是他回归了田园,寻求心灵的宁静。

田园诗歌篇10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 美学价值 诗中有画 归隐禅意

王维是盛唐时期才情卓著的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4百多首诗歌中,尤以山水田园诗为人们所称道。北宋大词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指出“恰巧南宗画创始人王维也是神韵深的大师”,“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姐妹”,这些精准的评价,可以体现出王维的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他的山水田园诗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雄浑,还是小桥流水的悠然恬静,王维都能用清新自然、生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美丽画卷,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画意盎然,还有他归隐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在淡雅的情趣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禅意,他将山水和灵性赋予大自然之中,因而他的山水诗有一种空旷灵动的美学效果。本文将从“诗中有画”、归隐情趣、充满禅意三个方面,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一、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其体现在以动衬静、声色和谐上,王维即是山水诗的大家,又是山水画的宗师,他打破了诗画的界限,使两者在构图、立意、描绘等创作技巧上相近,把诗情和画意融于一体,用绘画中的色彩对照以突出形象,增加画面中的色彩映衬之美。“潢潢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莺”,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鸟,给人以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绿柳桃红对比强烈,红色花瓣中略带宿雨,绿柳笼罩在朝烟中,色彩浓淡和谐。《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诗人以一“染”,一“然”,夸张地勾勒了草色绿之深,桃花红之艳,使视觉感受十分强烈。

作为诗中之画,如果诗人只注重色彩的对比,那还只限于静态写生,诗人还采用了“寓声于景”的手法,使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如他的山水诗“鸟鸣涧”,寂静空旷的春夜山村里,树叶无声无息地飘落,忽然明月升起,空山洒满月光,山鸟被惊醒,在幽静的山涧中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真可谓“鸟鸣山更幽”。作者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具表现力最能引起人遐想的瞬间写的,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深邃的意境中。《田园乐》(其六)满枝盛开的桃花,带着晶莹的水珠越发娇艳,远处黄莺清脆报喜之声打破了山的宁静,“山客”在融融的春光中酣意正浓,诗中“花落”“鸟鸣”虽有动静,但衬托山客居处和心境的愈发宁静。

二、归隐意趣

王维坎坷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新淡雅的诗风可以说是佛教思想和隐居生活的融合。家庭环境的影响,使王维从少年起就笃信佛教,仕途的遭遇,使他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在政治失意时,王维寄情于山水,在佛教和山水中寻求寄托,在孤寂闲静的景物中流露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了无牵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行到水云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诗人悠然自得,心情恬淡,随意而行,他随时随处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闲适、幽静的情怀跃然纸上。王维的山水诗有浓厚的归隐之情,或寄情山水向往田园,在诗情画意中寄托高洁的情怀,他将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歌咏紧密结合,摒弃物欲,远离官场,避免世俗的干扰,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诗意的美景中,在如诗的画面中表达他那宁静闲适的心情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三、充满禅意

盛唐以后,佛教教义已经深入人心,禅宗盛行。王维是深受禅宗影响的代表诗人之一,在政治上一度失意,使他过起隐居生活,一心学佛,以求看淡名利,他亲近山水,用整个心灵去拥抱大自然,使王维获得超越性的感悟,禅宗自然诗意的人生哲学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开启了他的审美智慧,他的山水田园诗空灵寂静,充满了微妙至深的禅趣,同时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文化积淀,他将禅意引入山水,形成独特的禅意风格,这也是王维对山水田园诗的重要贡献之一。王维创造的“空、静、闲”的意境,不重迹象,而重传神,他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为完整的境界服务,可谓“一叶一如来,一花一世界”。《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中“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很有禅意,有一种“水流花开”“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意味。《鸟鸣涧》中,通过各种鸟鸣春涧的灵动画面,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高尚情操,因此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虽有禅意,但他笔下不止是一个“空、寂、闲”的艺术世界,而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理想的美丽世界,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力量。

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人,对我国的诗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诗歌风格继承了谢灵运、陶渊明传统风格,同时也拓展了古典诗歌的天地。欣赏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能增加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欣赏和探索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徐清泉.试论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格特质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学评论,2000,(04):21.

[2]林承雄.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意.苏州大学学报,2003,(02):12-18.

[3]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