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4-02 04:2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联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联的特点

篇1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篇2

“外教”具有先进的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一种科学的训练方式和科学手段为训练保驾护航。他们通过测脉搏、量血压、称体重,心律、脉搏恢复、血乳酸、尿蛋白、免疫系统血睾、血色素的测试等,通过人体生化指标来指导训练。除此之外,“外教”还特别增加了一些篮球项目的测试,从而更加准确地了解了运动员训练的状况。

测试项目是从形态学、生理学、运动学三方面进行测试。它包含了有标准身高、触摸身高、体重、身体成份、无氧能力、有氧能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灵敏、爆发力、篮球体能、总体身体爆发力等。

把所有数据收集完毕后,教练员根据测试项目的相对重要性,对测试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再进行总成绩排名。具体项目内容有:篮球体能测试、T-灵敏、3/4场地快冲、体脂百分数。其中重要性指标为:1步助跑纵跳摸高,总体身体爆发力,1.5公里跑。低重要性指标为:400米跑,坐位体前屈,卧推。把十项成绩输入应用公式对总体成绩进行计算与分析。

总成绩和排名系统=(1步助跑纵跳摸高×2)+(总体身体爆发力×2)+(1.5公里跑×2)+(篮球体能测试×3)+(400米跑×1)+(坐位体前屈×1)+(卧推×1)+(T-灵敏×3)+(3/4场地快冲×3)+(体脂百分数×3)。

“外教”根据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结果,制定出因人而异的训练计划。科学化训练不仅体现在形式上的合理,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发挥运动员自身的潜能。运动员进行科学化的训练,就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断地扩展自身的极限并追求突破极限,来提高运动能力。

2、在力量和体能训练方面科学地进行调整训练计划

“外教”特别重视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根据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结果,制定出因人而异的训练计划,尤其重视腰腹肌、关节周围的小肌肉群的协调性和平衡性的训练。

训练的强度以循环的方式增加和减少。通常,强度在经过1-2周接近最大负荷的练习后就增加2个星期练习。随后,在最大负荷之后和一个强度增加之前,安排一个星期的恢复训练,以避免受伤和过度训练综合症。每次训练前要求运动员必须绑脚包扎固定,否则不能训练。外教执教后,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对抗能力已有明显提高,伤病大大减少,保证了训练的正常进行。外教还非常重视训练后的恢复,把恢复作为训练的一个部分。一是注意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拉伸练习;二是注意每堂课之间的间歇时间。男篮训练时间是上午9:30至11:30,下午4:30至7:00,每堂课之间休息必须是5小时,以确保训练课的质量;三是训练后要求队员即刻进行伤病处的冰敷,并要求队员下午训练结束后必须到训练局的康复中心进行水疗恢复,确保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次训练。

3、“外教”从严是训练严格要求,特别强调完成的质量和细节

在技战术环节的教学别强调完成的质量和细节,如掩护的角度、时机、位置、姿态,无球队员的位置调整,观察对手攻防变化的方法,甚至在训练中的自我保护,准备活动的质量等,都要求到位,要求不只是“做了就行”,而是“做好了,做对了才行”。只要有“问题”就抓住不放,直至改进为止。

注重训练质量的训练保障。通常我们强调的对训练的衡量标准有密度、强度,而外教在训练中的最主要标准就是――质量。而体现强度和密度的需要则是以“比赛状态”作为标准。

效果+效率=质量:宁愿要30分钟之内让球员理解并掌握一项技术或战术,不能在2小时内练10样内容,却忘记5样,甚至因此形成错误概念和技术的定型和习惯。所以训练计划都会由主教练指导,由助理教练书面完成较为细致的日、周、月、期、年的计划,特别是每堂训练课都安排让球员可消化的内容量,而且尽量不要拖延训练时间,以免球员出现下意识的排斥心理,影响对训练内容的吸收。

篇3

1、青少年力量训练主要方法

随着运动训练研究的不断深入,青少年力量训练日益科学化,但其主要方法主要有:等长练习、等张练习、离心练习、超等长练习四种。

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称为等长性力量练习或静力性练习,它能有效地发展静力最大力量和静力耐力。但等长练习也有不足之处。它影响动作速度,对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效果不明显;在大强度等长练习中,由于血液循环条件不良和憋气等影响,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故儿童不宜多采用。

肌肉以等张收缩的形式进行负重或不负重的动力性抗阻力练习,称为等张性力量练习或动力性练习。对抗阻力可包括对抗体重和对抗外部阻力。对抗体重的等张练习有引体向上、爬竿、爬绳等;对抗外部阻力练习有举杠铃、哑铃、拉力器等。等张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动力性力量,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等张练习不足之处是不能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保证肌肉每一次收缩的负荷都相等,容易造成在某些关节运动角度上肌肉负荷不足,因此只能按照力量最弱的关节运动角度来安排负荷。

肌肉产生离心收缩的力量练习称为离心练习,又称为退让性练习,如推举中杠铃举起后慢慢放下。一些研究证明,大强度离心收缩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配合,对力量素质的改善有以下优点:①促进等长收缩力量的提高,有利于推迟肌肉力量提高停滞现象的出现。②离心收缩训练的动作速度较慢时,可更好地促进肌肉体积的增长。⑧当离心收缩训练的动作速度较快时,可更好地促进肌肉爆发力的提高。但也有研究发现,肌肉中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离心张力比最大向心张力大40%左右,但是力量增长的效果很低;同时,同样负荷训练后离心练习引起肌肉疼痛较其它练习方法明显,疼痛持续时间更长,因此该练习一般无显著优点。

肌肉先被迫迅速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迅速转为向心受缩的练习,成为超等长练习。例如,多级跳、跳深等练习。这些练习方法符合某些运动项目中爆发力的运动特征,对提高运动员的支撑能力,发展爆发力有显著效果。离心收缩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其原因是由于肌肉弹性体产生的张力变化和牵张反射使肌力加强。超等长练习不足之处,是如运用不合理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篇4

摘要:体育类电影具有较为浓厚的励志意识和教育意义,《卡特教练》就是典型的例子。《卡特教练》传递的团队和协作意识,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卡特教练》多传递的团队意识对多元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生团队意识的养成有赖于意识认同、奖惩制度和组织建设的创新。

关键词:《卡特教练》;团队意识;培养;生成

体育类电影传递一种正能量,体现出对工作、生活的极大热情,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美国拍摄的诸多体育类电影,超脱了传统意义对体育精神的单一解释,而是在多维层面诉说着可能的意义。如《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传递了美国社会分层的体育层面的奉献,而从普适意义上而言,《卡特教练》(Coach Carter)自2005年上映以来,所传递的团队与集体的观念,受到管理学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很多MPA、MBA课堂教学的经典案例,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因为《卡特教练》传递了对现代管理意义上团队意识的高度重视,也为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1、《卡特教练》团队意识对多元主体的意义

1.1《卡特教练》的团队意识对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未成年的学生,自觉的理性尚在形成中,而形成过程中的理性还不足以支配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欲望、情绪的驱使。当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我国社会转型的带来的思维转变在青少年大学生身上得到极好的体现,思维观念的碎片化,对集体、团队认识的岐化,加大了当前学生管理的难度。传统意义上的“辅导员――学生”面对面管理的模式在遇到多元文化影响的大学生具有一定弊端,尤其是我校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打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可以获得多元化的校园次文化。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有必要丰富管理手段,通过让学生观看《卡特教练》这部影片,从内心深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并且篮球项目特有的魅力,对喜爱运动大学生而言,其教育意义更为明显。很多学生在观看了卡特教练以后,从很多方面反馈的信息,证明了影视教育的价值。提出对团队文化和意识的高度认同,不会再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影响集体的利益。

1.2《卡特教练》对教育管理者的启示

《卡特教练》所体现出来的成功管理,是在一个具有高度自律和坚持的管理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卡特教练身体体现出来的更多是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影响了运动员。从开始,学生对“合同”的高度不认同,卡特没有因为个别人的反对,而放弃对运动员进行契约教育的机会。尤其在经历了“运动馆锁门”事件经历了系列的反对以后,甚至在听证会解除了卡特教练的决定以后,卡特教练还是能够坚持对团队理解,从个人的角度继续推动管理的进行。

这对学生管理而言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学生管理者直接面对多元化的学生,当学校的规章制度难以推行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从学生的长远出发,从学校的集体利益出发,自觉饯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教育的责任。因为只有学生和学校都在人才培养都获得了成果,才能证明这是一个教学团队的成功。而不是单纯的理解,学生毕业就是高等教育的终结。这需要教学管理者以更深邃、更长远的团队观念去面对学生、服务学生和教育学生。

1.3《《卡特教练》》对学校整体团队管理的意义

里士满中学所在的社区是一个充满着失望的群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对未来的发展不抱有多大希望,因此在学生管理中,不能理解团队成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当卡特教练因为个别学生没有完成教学作业,很多教师都认为监督学生完成作业不是自己的份内工作时,关闭运动馆大门时,矛盾爆发,《纽约时报》对此都作了报道。

我们庆幸,这种情形没有在我校学生家长中出现,学生家长对我校培养学生给予充分的支持与信任。因此,学校团里团队需要强化整体管理的意识,在技术技能课上,学生们学习技能,同样需要灌输集体、团队的影响,而不是单纯传授技能。同时,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意识到,管理学生绝对不是学校团委或者学生工作部的单一部门,而是涉及到多个部门。从后勤学生餐饮到教育教学,从校内技术学习到校外实习基地工作,无不体现出学生管理的存在。只有认识到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管理中团队意识的意义。

2、《卡特教练》关照下的团队意识的生成

2.1 目标驱动,实现学生对团队的认同

卡特教练治下的运动队实现对团队认同的主要途径是比赛,一致的目标是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被囊括进去,成为实现团队管理的重要奉献者和团队意识的维护者。

在现代管理中,学生管理者应该和学生一起树立成才的观念,并将成才进行操作化定义,从我校的来看,就是能够满足行业的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在现代社会,竞争更多体现出团队的竞争,因此,在学生管理中,可以尝试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生活管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管理,以学生自治团体为单位尝试团队民主管理。上述管理实践,可以让学生在交叉的不同团队中表达自己的权益,从而从内心确立为就业服务的目标,促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2 奖优推劣,不让每个成员掉队

团队管理,优先需要对优秀的成员进行管理,提高优秀成员的带动作用。但是不能抛弃每一个成员,除非该成员已经不认同团队观念。每个团队中,都有刺头,刺头不一定是落后者,但一定是规则的反对者,这样的成员需要单独对待。哈里斯就是一例,不满管理,两度离队,但是归队是在全体成员受罚的前提下完成的。

当前学生管理,很多教学管理者表示面对刺头无法应对,其实这样的学生更多是对规则的不认同,在其他方面却能够表现出超人一等的能力。教学管理者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从团队意识出发,让集体意识改变其认识,融入集体生活。

2.3 创新组织管理机构,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团队的形成为学生自我管理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践也证明,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内的外部式管理更多是硬性的,这与学生自我管理形成的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行为具有一定差别。学生自我管理,是由学生通过民主选举、自组织构成的具有自治性质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实现必须是学生能够合理表达自我意愿为基础。并且管理团队可以由如下两种路径生成。第一种,每个学生报名参与竞聘,最后合成管理委员会。第二种,学生自我组团竞聘,作为管理团队。从实现意义而言,第二种意义重大但是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对契约的充分理解。

综合而言,在当前学生管理工作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对卡特教练的分析发现,团队意识的生成有赖于学生、管理者和学校的高度认同,同时需要对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作者单位:1.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2.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青年专项课题:基于天津赛事资源禀赋的体育赛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HEYP6028.

参考文献:

[1]杨春伟.电影《卡特教练》中精神文化的诠释[J].芒种,总第438期,177-178.

[2]张新萍.电影《卡特教练》对“教体结合”的诠释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1(6).

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微课 注意点 《对联的特点》

翻转课堂始于2007年的美国,大兴于2011年,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微课是翻转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小学语文微课制作因其学科特点而有别于其他学科,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结合配套苏教版小学语文《春联》一课的微课《对联的特点》说说看法。

一、牢记微课的目的

任何一节微课都是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作用,剔除一切繁杂的修饰和多余的动作,微课不是展示老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工具,没有必要把微课制作得非常“炫”,那样只会让学生本末倒置,只会让学生关注微课展示的外在效果,而忘记了实质的教学内容。我在制作《对联的特点》时,设计的背景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采用标准楷体,画面干净而又有意境,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文字上。

二、专一的知识点

微课因其微小而必须保证知识点单一,要在十分钟之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在制作《对联的特点》时,主要知识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通过指导分析、概括归纳,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三、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微课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力基本在十分钟左右,微课因其普遍性,我们需要考虑到注意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微课制作应该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过长的时间会让学生无法检查看完,从而产生挫败感,影响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

我当初在网上学习Flash时,视频上说“把材料导入库”,可是那时候不知道最简单的“库”在什么地方,无论怎样操作,都无法完成老师的指令,后来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库”,完成原本非常简单的动作。同理,学生有差异性,不可能每个都能弄明白那些看似简单的步骤,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轻易跳过那些看似简单的教学步骤。

五、有必要的提示性信息

过多的文字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疲劳,微课大多以演示和讲授为主,但是有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还是需要给予必要的文字提示的。制作《对联的特点》时,我们把对偶的词用方框框在一起,并用箭头标注都是哪一种词性,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归纳出对联具有“对应词性相当”的特点。

六、有恰当的提问

微课作为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视频,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缺点——缺少交互。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方法,仅靠视频硬“灌”是不行的,所以在小学语文微课制作过程中,要提问,让学生暂停视频进行适当的思考,做出判断后继续播放,比对答案。制作《对联的特点》时,我先后两次让学生暂停视频思考,第一次是让学生自己归纳对联的特点,第二次是让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方法再次归纳对联的特点,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七、充分发挥字幕的作用

对于知识点中需要掌握的重点概念、方法,老师应该采用动态的字幕强调,仅仅靠说教学生是不可能牢固掌握的。制作《对联的特点》时,我把对联的几个特点采用“放大突出”的方法,一一展示在屏幕上,给学生直观的刺激,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要传递的内容。

八、留有合适的练习

微课的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前提,而带着新的问题离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我们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留有不同梯度的练习,这样他们才可以在课堂上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弥补自主学习的不足。我在《对联特点》中,留下八副散乱的对联,让学生连线搭配,从而检测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很好的效果。

九、展示相关资源的超链接

无论我们考虑得多周到,微课总有局限性。为了培养学生选择和甄别资源的能力,我们有必要把相关的资源链接都贴在视频上,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我在《对联特点》中留有对联知识网站链接、趣味对联网站链接、对联故事网站链接等,极大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对联知识的兴趣。

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微课学习是放在课外的,学生因年龄特点,自主性不强,老师要对其进行专项的辅导和训练,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6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但是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2、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

⑴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⑵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⑶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⑷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3、对联的分类

⑴按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分: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祝贺结婚所用的对联。如: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黄兴挽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

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的对联。如龚自珍赠魏源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中堂联:

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⑵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

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复字联:

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嵌字联:

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拆字联:

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和同字异音。

同音异字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同字异音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谐趣联:

取诙谐幽默之意。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回文联:

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篇7

第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诵读的例联来推荐背诵。这是学习对联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材料,才能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如,七年级可选一些五言及五言以下的,八年级可选一些与教材要求配套的,九年级可选一些与中考紧密相连的。或者低年级选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如“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等;高年级选一些富含人生哲理或技巧较高的,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响水池中池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等。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计划,合理推荐。

第二,要教育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学习进行对联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学习兴趣。我国的古诗词中,名联名句举不胜举,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句,可谓是文质兼美,又是初中学生所熟知的。联系这些名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对联知识的兴趣,又可反过来促进古诗词的诵读,可收到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把对联知识学死,用活。同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只有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一些基本的东西了然于胸,才能做到日后应用时有章可循。如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要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平仄,上下两联要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等知识,作为知识的学习,丝毫不能马虎。尤其是学习之初,包括老师推荐背诵的例联,也必须符合这些规则的要求,以达到强化知识学习的目的。例如,可以以像“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春联为例;也可以以像“庭小有竹春长在,山静无人水自流”等名胜联为例,总之,只要是工整对仗即可。

前面已说过,对联发展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其间精品对联层出不穷,我们在运用对联知识赏析现成对联的时候,却不要拘泥于所学知识,死守教条,那样容易走入死胡同。我们知道,对联对联,应该既对又联,但是像我们说的无情对,就只对不联,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一把天蓝伞,六味地黄丸”、“怕热最宜穿短裤,论功还欲请长缨”等,对得工整,但意义不相关联;还有像经常出现的流水对或者也有人称为串对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在强调联的时候,往往对的工整性有所淡化。这还是经常出现的一些大类,何况还有借对、错对等等特殊情况,所以说在赏析对联时一定要用活对联知识。另外,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可能要试作一些对联,更要活用对联知识,不能墨守成规,甚至因文害意。像近期我们学习的一些教育理念中有“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句,有些学校看中它的教育作用,直接用它当标语或者作为校训,我们读后总会觉的好像不完整,意味不够,就不如给它对上一句“理想最终会实现”。尽管是仄声收尾,但仍能增强力度,消除突兀感,强化教育效果。

第四,要教育学生把对联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办关于春联的手抄报,平时可以搞一些主题性的积累或者背诵活动比赛,甚至可以由老师出上联,学生合作对出下联等。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提高要求,可以布置他们在闲暇时(等车、车上、入睡前……)进行联想训练,如由鲁迅少年时对的名对“独角兽,比目鱼”,我们还可以想到哪些有特点的动物?要求学生经常思考,定期整理向老师汇报;还可以结合古诗句进行训练,如由岳飞塑像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可以想到决定将尸体留在朝鲜时写下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还可以想到沙天香在《战歌》中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甚至还可以要求学生自拟上联,对出下联。经过较长时期的训练,学生会对出水平较高的对联。并且这个训练过程,本身就能让人把无聊的时光变得充实,使一颗烦躁的心变得沉静,从而增加知识,提升个人的品位。

篇8

误区一、知识不明 胡乱应对

考试对对联题,一般是宽对,平仄不作限定,但并不是连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反这些要求都不要。

例:春晖盈大地(秋实压枝低/落日映山红)

科学能致富(携手奔强国/勤劳能发家)

“压枝低”、“映山红”无法对上“盈大地”;“携手”是动宾,无法对“科学”;“强国”是偏正,无法对“致富”这一动宾词组;上下联不能同用“能”,甚至有些学生拟写的上下联字数也不相等。而“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就属理想的正对。所以,要拟好下联,首先要讲究对仗。

误区二、缺乏理趣 难以贯通

有些答案在字词上很讲究对仗,但在立意上肤浅庸俗,与上联无法贯通,这也是对对联的明显失误。如春联(高考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

春联反映国家人民命运、时代生活变迁,是相当普遍的;以春联祈福纳祥,也不只是对个人、家庭的祝福,更多的是对祖国江山的热情赞颂、对社会前程的美好祝愿。如上联“祖国江山好”,大题材,高境界,下联必以“大地气象新”、“乾坤气象新”等对之,才显大气磅礴,意趣贯通。“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若以“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对之,则强弱悬殊,境界差之千里,实在幼稚可笑,肤浅俗气。

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对联的“意”,就是主旨意趣、思想情感。好的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旨趣高远。

因此,拟对下联,为确保意念贯通,旨趣一致,必须认真品读上联,仔细揣摩关键字词,充分把握其特点,是赞美还是批评,是祝福还是勉励,题材是大还是小,风格是高雅庄重,还是清新明快、幽默诙谐,等等。

误区三、胡乱造词 语意滞涩

如: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爱聚情散万丝泪痕罢酒香

“爱聚情散”属生造词语,晦涩不通,这也是对联大忌。对联虽形式简短,但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必须充分掌握其高度的概括特征,以最精炼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拟写对联也就是炼字炼意的过程。写对联,用语以贴切为上,既不可胡乱生造,也不能堆砌辞藻,哗众取宠,务必细心斟酌,反复锤炼,主要做到:1.精心选择近义词。2.下语务求有针对性。

误区四、修辞不顾,工巧不够

对联极重修辞,为使作品形象生动、内容深刻,往往需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反复、顶真、双关、叠字等。对下联作为一种新的仿写题型,一般有仿修辞的考查意图,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对得工巧。如高考题:“一代园丁乐” ,有人对之以“万户百姓喜”,就很不高明。字词虽对仗工整,内容却难以贯通,原因就是不明上联中的比喻――园丁喻人民教师。若明悟修辞相同的要求,就极易由园丁想到以“桃李”喻学子,这样,锁定了题材与意趣,“九洲桃李荣”就很容易对出了。所以,只有兼顾仿修辞,才能对得工稳。

对对联看似容易却艰辛,它是一个人学识积淀与语言修养的综合反映,但只要我们注重读书养气、勤于积累,时时把握“对仗工整、意趣贯通、用语贴切、修辞相同”的原则,定能妙笔生花,对出工巧佳作!

高考真题例解

例1.(2010年天津卷)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 ,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答案】戏剧社⑤ 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对联题也可以说是排序题。只要按照对联拟写的基本要求来完成就可以。拟写对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仗,即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的词性应相同或相似。二是押韵,即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三是要从内容上去思考,要符合主题或场景的需要。①“现面目”、“留旧影”,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②写学术研究。③“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④是说书信。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写出了演员的特点。

例2.(2010年重庆卷)有人用“千里为重,广大为庆”来解释“重庆”二字。请你以此为开头,续写一副对联。要求:

千里为重:

广大为庆:

【答案】千里为重,广纳天下奇才,创建西部经济中心;广大为庆,尽用本土资源,打造百姓满意山城。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续写能力。题目为对联的上联与下联都写了开头,也就得好好琢磨一下“千里为重”与“广大为庆”的含义,从中可以获取灵感,找到创意的方向。“千里为重”蕴涵着地域广之义。所以参考答案从“天下”立意,“广大为庆”蕴涵着众多之义。所以参考答案从“百姓”立意。找到了立意点,再从形式上整理答案即可。

【牛刀小试】

1.请根据所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

(1)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中国的发展令世人惊叹。有人撰写上联:黄帝子孙黄金时代创造世界博览

下联:

(2)某校园图书馆大楼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万卷诗书培桃李

下联:

2.下面是南京瞻园的一副对联,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树边红雨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舜日尧天

下联调整为:

3.删改句中画线部分,使其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联。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数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删改为:

4.屈原,以他高尚的人品和不朽的诗歌,赢得了后人广泛的尊敬。在怀念他的文字中,有一部分熠熠生辉,显得与众不同,这就是对联。请你根据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情感,为屈原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

下联:

5.结合你对老师与学科的独特感受与体会,仿照下面的示例,拟一副对联。

【示例】

给语文老师:平凡世界,回首时,苦辣酸甜忧乐喜;潇洒人生,会心处,之乎者也矣焉哉。

给化学老师:究天机,乐与有机无机做伴;培学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给老师:

【答案】

1.(1)神州儿女神圣使命振兴中华荣耀(2)数代园丁育才人

2.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3.近看西北造数间临水轩斋

篇9

对对子也叫对联,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

对对子就是对对联,一个人出上联或下联,由另一个人对下联或上联,这种文字智力游戏对于习作古体诗很有帮助。对对子特点概括起来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对对子:

篇10

一、了解中考对联考什么

1.考基本的对联常识

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对。

例:某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配对环节。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请出下联。

分析:对对联时,一要注意与上联的词性相对应,即下联七个字的词性与上联要对应起来;二要注意所写的内容要紧扣主题,且与上联有关联。宽对即可。

下联:①绿水前新燕啄泥;②翠柳上喜鹊登枝。

2.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联知识的运用

这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又要对对联知识有所了解。

例: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正确答案为A。

3.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考查

例: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分析:《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也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而“与百姓同乐”就是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因此下联可以拟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4.结合对联考查阅读理解和断句能力

例:下面这副是温州江心屿的奇联,令游客叹为观止。请你来读读这副对联,并说说其妙处。根据对联大意,用“/”给此联断句。

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答案: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分析:该联巧妙地运用了汉语一字多音、多义和谐音的特点,形成了多种读法。上联八个“朝”字的二、五、七字读“cháo”,作“朝见”解,其余都读作“zhāo”,作“早晨”解;下联八个“长”字的二、五、七字读“zhǎng”,作“涨”解,其余都读“cháng”,作“常”解。

5.给出词语,结合对联知识,考查词语的组织能力

例: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二、强化对联实战训练

(1)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三文所绘景色,配出下联。

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下联:①琅琊山蔚然深秀;②岳阳楼壮美雄奇;③桃花源和平宁静。

(2)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下联:《三国演义》颂英雄豪杰。

(3)根据地域文化对下联。

请为“姑婆山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注:姑婆山是贺州著名景点之一,贺州名胜很多,如十八水、碧水岩、紫云洞、莲花观等等。)

上联:姑婆山下花似锦。下联:①十八水畔柳如烟;②碧水岩旁烟如雾;③紫云洞前草如茵;④莲花观边花似海。

(4)根据传统节日活动写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