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十篇

时间:2023-04-02 12:46:41

身边的感动篇1

今天,我就来说一说我身边的感动。有一天放学,同学们都回家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天空中下着倾盆大雨,爱心伞被借光了,我自己又没带伞,我望着天空,心里很烦躁,可我又没办法,只好在校门口等待着妈妈或爸爸的来到。

过了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引入我的眼帘,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忙诶我送伞来了,我看见妈妈的裤脚都被路上的水给弄湿了,衣服也湿了好几处,头发上还挂着几滴雨珠。我想她应该是很焦急,很匆忙地赶来的吧,我心里一阵感动。

感动是一个座位,老奶奶或老爷爷上车时,给他(她)让座。

感动是一个牵引,有盲人或老人过马路时,带他(她)走过“危险地带”。

感动是一次扶持,有小朋友或老人摔倒时,你去扶他(她)一把。

感动还是一次跳跃,有小妹妹或小弟弟把羽毛球不小心拍到树上时,你帮他(她)拿下来。

身边的感动篇2

在2012年5月9日中午,吴斌正像往常一样开着公交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块大铁片从天而降,击碎了挡风玻璃,砸向吴斌师傅的腹部。被砸中的他本能地用一只手捂住腹部,看上去十分痛苦。但是他强忍着剧痛,将车缓慢减速,拉起刹车挡,打开双跳灯,才走下车。最后,吴斌被送往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他用76秒的时间保全了25名乘客的安全,摄像头拍下了这惊人的一幕!

吴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可在这一刻,他却表现得多么不平凡。为了乘客的安全,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将车稳稳地停下,嘱咐了乘客几句注意安全的话语,才拨打了120,自己却倒下了!

医生判断说,当这块铁片从远处飞来杂种吴斌的威力,如同一颗微型炸弹。力量足以把他的腹部掏空。这种疼痛是无法想象的。可他却沉着冷静地缓慢停车。超出了我的意料。

身边的感动篇3

而我认为的感动是当我们想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从教两年多,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从不刻意去寻找感动,但是就在这平常、琐碎的工作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令我感动的瞬间

张校长来我们白庙学校不过三个月,但他给我最大的感动就是“认真与负责”二词。学校的工作繁重而琐碎,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他总是有条不紊地处理得非常好。哪个班的门坏了、哪个班的玻璃烂了、哪个班的门锁不上了……这些事情他完全可以喊工人师傅来修理,但是他都亲力亲为,及时而快速地修理好。学校的大门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一到大风天气就打不开,张校长一来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校换上了崭新的大门,使学校的容貌焕然一新,给全校师生一个安全崭新的校园环境。他每天早晨总是早早的在校园迎接同学们,放学的时候他也是护送最后一位学生出校门。总能在校园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各个教室与老师办公室的电灯和电脑是否关好、卫生间的水龙头是否拧紧,这些都是他每天最关心的事情。此刻,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正在忙碌的编辑信息在微信工作群中指导班主任日常工作呢!

杨老师是我的搭班老师,我们可以说是老搭档了。他担任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二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每天,她早出晚归,勤恳敬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总是牺牲休息时间,在办公室埋头批改作业,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辅导帮助学困生。同学们在他的帮助下,慢慢爱上数学,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在班级管理方面,她对学生也付出了更多的爱。校园里总有她的身影,我们有时候劝她别太累了,但她总是说,自己累一点不怕,但是一定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她把学生的学习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一点深深地感染了我。

身边的感动篇4

那一年,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来到藏区,是为了更多的孩子。那一年,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决心生活在西藏,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他们的名字叫胡忠、谢晓君。他们是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06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是啊,一辈子,这夫妻俩决心将一辈子的青春和精力都奉献给藏区的孤儿,这是怎样的勇气,这是怎样的牺牲,这更是一种怎样的奉献啊?

胡忠和谢晓君,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已远不止感动这么简单了,而是一种深深的回报社会的责任与爱的奉献。他们把给家人的小爱化为了大爱,正是因为他们心中藏有这样无私无尽的爱,不断温暖着藏区孤儿的心灵,才会有机会改变藏区孤儿的命运。在我们身边,其实这样的爱的感动并不少,祖辈的疼爱,父母从出生至现在10多年的关怀和照料,朋友危难时刻的鼎力相助,我们,其实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样的感动里。只是越长大,我们越难发现。或许,我们更应该学会去感动、感谢、感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动别人,并从而拥有更多的感动。

身边的感动篇5

挑山工

王添马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兴冲冲地来到黄山游玩。黄山好高哦!可妈妈却提议爬上去,说是锻炼锻炼。可把我累得气喘吁吁的,喉咙像是要冒烟,走几步就要休息。

身边的感动篇6

今年寒假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鹅毛大雪。第二天早上起来,我透过窗户,发现外面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就是雪的世界。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啊!下雪了!我要去堆雪人!”

我急忙穿好衣服,冲出家门,刚跑到外面,我就滑倒在地,疼得我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只好艰难地爬起来。这时,我听到外面“锵~锵~锵”的声音,我寻声望去,原来是隔壁的爷爷在扫路上的积雪。冷风猛烈地向爷爷袭来,毫不留情地钻进他的脖子里。而他却全然不顾,依然神态自若地扫着。我赶紧跑了过去,问爷爷:“爷爷,你冷不冷啊?这么长一条路,什么时候才能扫完啊?”爷爷说:“在扫雪不会冷的,我把路上的积雪扫干净了,大家走路或骑车就方便了,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啊!”说着他又拿起扫帚埋头干起来。不一会儿,雪扫尽,而爷爷额头上却闪动着晶莹的汗珠,那布满皱纹的脸仿佛比往常更加慈祥了。

爷爷那一心为人民服务,丝毫没顾及个人利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望着大家轻快地走在爷爷开辟出来的小道上,我觉得我应该像我隔壁的爷爷学习,学习他的助人为乐和热爱劳动的精神。

一年级:李康俊

身边的感动篇7

他是南通电大后勤处的一名普通职工;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是师生耳熟能详、365天连轴转、24小时全天候的报修热线;他是集水电工、司炉工、电气工程安装维修工于一身的“百事通”;他是学生昵称的“夜校长”;他是教职工戏称的“陈总管”;他是社区居民眼中的“赛徐虎”;他是当代的活雷锋。

人物故事

27年来,不论严寒酷署,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陈建忠忙碌的身影,他每天工作均在12小时以上。

2007年大年初二,正在乡下老家陪老母亲过年的陈建忠接到学校电话,说水阀冻坏了,自来水哗哗直流,他立即赶回学校,单枪匹马在冰天雪地里挖水管、换配件,检修设施,直到确保一切正常,才又连夜赶回老家。

2010年一个清晨,学生宿舍的公用厕所下水道堵住了,粪水四溢,有人拨通了陈建忠的电话。他立刻赶到现场,不顾阵阵恶臭,趴在地上,又捅又捞,迅速疏通,连厕所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2008年9月,陈建忠妻子被车撞了,左腿粉碎性骨折,疼痛难忍,正需丈夫照料。可当时刚开学,宿舍调整、新生接待、生活用品分发、桌椅维修等等,陈建忠顾不上服侍妻子,依然早出晚归,只有忙碌一天回到妻子病榻前歉疚地说,等我退了休把欠你的都补上。

在陈建忠的轨迹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润物无声的大爱!他心疼公家的一分一厘,琢磨厕所的冲水方法,研究宿舍的限电装置,自制LED节能灯,用双手为学生配制了近7万把宿舍钥匙,累计节约开支近60万元;他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社区当义工,无偿服务累计4000多小时,虽然收入微薄,却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近万元,并一次性把市里发的5000元劳模奖金,第一时间捐给了一名素不相识的身患白血病的女大学生。

在电大,“陈建忠”成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代名词,震撼着、感染着、激励着所有的人。常有人说:要说苦要说累,想想陈建忠,就没有什么怨言了。陈建忠的事迹相继被《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江苏工人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身边的感动篇8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夜晚的点点繁星,老师的悉心教诲、父母的体贴关怀。无论是自然或是社会,都给予我们最大的恩惠,却不求回报,也因此让我感动至深。

在茫茫的人海中,即便是擦肩而过的人,只要一个点头或微笑,心中便会充满温暖。就拿乘电梯来说:我匆匆忙忙的进了大堂,眼看电梯门就要关了,只好等下一部。可门却悠然打开,原来是电梯里的人见到我来,又为我打开了。又或是进了电梯,看见自家楼层被人按亮了,那人原来是那个无交集却总在电梯里遇到的女孩,彼此相视一笑,默契自心明了。

朋友间纯真的友谊也令人感动。哪怕只是小细节:秋游时,激流勇进让我淋的满身都是水,正瑟瑟发抖,就有一件还带着体温的外套披到肩上;期末考试前,朋友发短信,鼓励我一起复习取得好成绩;放学后,我嚷着肚子饿,朋友就把自己填肚子的食物给了我。很多事,表面不说感谢,心中却一样一样的记着。因为我们是朋友,是晃着手一辈子的朋友。

能得到如此多的感动,让我总是充满着感激的。当我仰着脸享受阳光,我感受到阳光漾在脸上;让微风吹拂脸庞,心中总会感到明朗轻快。大自然赐予我们爱,让我们能拥有这多姿多彩的生活。身边人与我们分享感动的瞬间,让我们由内而外感受到温暖。

身边的感动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rushi99”为你整理了这篇法院法官“身边的感动”先进事迹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原标题:追逐法治梦想 做合格法官——县法院法官董丽“身边的感动”先进事迹

董丽,县法院立案庭一名年轻法官,2015年考入,四年承办审查起诉立案材料5500余件,诉前财产保全1330件,制作并发出判决书120余件,财产保全150件,民事司法确认508件,个人结案数占速裁团队总结案数的32%。2018年获全市法院先进个人荣誉,2019年获全市法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优秀公务员。

诉前调解,打开快捷诉讼之门

作为诉调对接中心的负责人,她每天需要将立案庭转交进行诉前调解的案件及时分给两个调解组进行调解,对需要司法确认的文书进行审核,对调解员的调解工作进行随时指导。2020年诉前调解组织共收案1170件,其中调解成功984件,司法确认623件,调解数量和成功数占我县各个调解组织总数量的一半。诉前调解工作的成功,一方面提高案件质效、减轻了百姓的诉累,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我院总体收案数量。2019年我院民事一审共收案2573件,2020年就锐减为1485件,诉前调解工作付出青春和热血。

在日常工作中,我需要指导六名调解员的工作、对调解协议、民事裁定书等进行审核把关,并与我县各个调解组织的调解员进行对接,随时解答调解员的问题。在司法局的组织下,不定期给我县调解员开展培训工作,为提高我县调解员的业务水平,推进诉调对接工作而努力。

快审快结,审判质效驶入“快车道”

除了负责诉调对接工作,2020年1月,开始成为法官,审理民事诉讼案件。2020年审结98件,其中除14件案件需要公告送达的案件外,其他84件均适用简易程序结案,调撤27件。这样的工作成绩背后是有序计划和辛勤付出。作为速裁团队的一员,上午开庭,下午写判决,第二天送达判决甚至是结案,已经是工作的常态。

对于新收案件,我会亲自阅卷并安排送达。通过与原告的交流,可以得知送达难度和案件的争议焦点。对于争议较小的案件会安排尽快开庭,而争议较大或送达难度较大的案件则安排在一个月后开庭。在一起追偿权纠纷案件中,我发现原告并没有追偿权,原告的起诉无法得到支持,而应该通过执行回转程序保护自己的权利。马上找到原告,向他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经过反复的劝说,原告同意撤诉。

发光发热,“党员法官”“审判先锋”

身边的感动篇10

那件事,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记得那次妈妈带我去买衣服,在家时妈妈告诉我有看上的告诉她,这次为了奖励我,指定给我买。但到了服装店我看上了一件很漂亮而价钱又不算贵的衣服,可妈妈没看上,还说不适合我。我脸上的表情由晴转阴,也许你在那儿会被下一跳。我本来不想说什么,可妈妈说过这次随我意,不守诺言。我很生气,于是独自回家了。回来后还在埋怨妈妈自做主张,老土。待我气消了,才想到我这次丝毫没有考虑到妈妈的感受,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有些内疚。

母亲回家时给我买回了那件衣服,我的喉咙像是被铅灌了一样,说不出话来。儿时的一幕幕似电影般在我的大脑中回放。妈妈为我洗衣做饭,妈妈顶着雨来校给我送伞,妈妈在我生病时汗水与泪水在焦急苍老的脸上流下……脑海里有妈妈因操劳而双手,有用多少化妆品都无法消除的眼袋和皱纹,有那黑发中掺杂着的几缕银丝……

我仰起头,不想让那不争气的眼泪流下来,不想让妈妈知道我不坚强,可感动的泪水已经无法再回到眼眶。好想和妈妈道歉,好想好想和妈妈说声谢谢您,好想好想好想和妈妈说:“我爱您,妈妈!”

我打开录音机,放着歌曲感恩的心,借这个机会向妈妈到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