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8 02:57:05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1、引入趣味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课题能否成功的引入,直接决定了一节课效果,每节课我都力求采用同学们最感兴趣事物来引导他们,如在教五年级制作多媒体作品,,我问学生,你们想不自己创作出一份“能说会道”的多媒体作品呢?我选择了学生们喜欢的四大主题学生兴奋的说当然想了!授课完成后,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旅游的地方,如广州长隆,香港迪士尼,揭阳风景等,筛选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制作了封面,导游图,介绍各相关景点资料,封底等,当我用电脑绘制了一些自选图形,学生可能都掌握,但她们并不知道电脑成自选图形还可以组合成导游图时,当我给学生演示后兴奋得直拍手,都激动的说原来电脑还有这么多秘密,看着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心里也好激动。还有在教excule软件时,我先把自己做调查旅游意向统计表给学生看,根据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统计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收集了各类动画图片,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方便使用有趣图片、进行交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

2、通过学习结果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如在教学五年级学生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时,我先到语文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下课文中需要的学习资料,如《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教学生在“百度”网里搜索关于“田忌”的图片、课文的生字,词语和词语解释等,有些学生搜到了大量的图片及文字材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语文,又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真是一举两得!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的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已在网上查找资料,呵呵,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居然在“百度”网里搜索到了 “连连看”、“对对碰”等等一些“在线小游戏,”在网上玩起了游戏了!我真是服了这些小机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作为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扩大、增强这一效果,当某个同学的作品比较完美时,借助多媒体网的优势,我通常会发到我的博客空间上,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并提出表扬和鼓励,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3、讲课内容打乱教材顺序,抽取精髓,激励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2

下面就近年来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关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管理

市教委各级领导历来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并把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为此,市在年就率先在全省配备了计算机专职教研员,并于年成立了“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专业委员会”,分别由市教委主任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担任主任和理事长,许多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也都分别成立了由学校领导、计算机教师和其它非计算机学科教师参加的“计算机教学实验小组”,从而在组织上保证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市教委还为加快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还于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市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通知》等多份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发展目标,并在全省率先于部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必修课,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三个统一(统一管理、材,统一考试),二个提高(通过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个目标(使我市信息技术教育真正走在全省前列,成为我市的教育特色)。

二、重普及,促提高,普及提高双丰收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和标志性工作。截止到年月,全市共有所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高中,年全市所有初中,年全市所有小学都将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使我市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我们在努力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时,也注重对计算机特长生的培养,为此全市每年要举办六次市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竞赛(中、小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网页设计制作竞赛和多媒体制作竞赛)以及报刊赛、大奖赛等多种竞赛活动,进一步选拔尖子学生,再通过各种形式的集训进行再提高,几年来,我市在参加全省全国的gdoi、noi以及电视大奖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五个,二等奖近十个,省级以上奖励更多达余人次,拱北中学今年还在全中noi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中获某省赛区团体一等奖(全省第四名),并连续两年获全国优秀参赛学校称号,我市在参加全省的gdoi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也获得团体第七名,受到了省内外有关专家的好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三、采取措施,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强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除领导重视外,还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市教委从年开始,就每年从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招聘大量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充实我市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同时,市教委还每年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如加强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学习,外出考察交流,以及举办高水平的技术专题讲座(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等,并定期进行优质课评比、优秀软件的评比、优秀论文的评比等,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为使这批教师安心工作,市教委和各个学校还想尽办法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他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并在职称评定、课时计算给与倾斜,使他们工作顺心,生活安心。目前,我市已拥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且具备较强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截止到年月,全市全市信息技术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及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教案、软件等达余篇(件)。

狠抓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大力发展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市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速实现市的教育现代化。我们还必须大力开展全市所有非计算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依据《某省省教育信息化工程规划》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市教委早在年就建立起分层次的多级培训机制:一级层次是要求所有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年前全部进行一次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并要求有%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初级考核,%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中级考核,各级各类学校能有%以上的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二级层次是要求所有的中青年教师在年前全部达到并通过计算机中级考核,%要达到并通过计算机高级考核,各级各类学校要有%以上的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同时学校要把教师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作为晋级考核的指标。为此,我市在年就根据学校教育实际编写出+了全省第一本适合教师培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书,并制作出+了配套光盘。目前此项培训计划进展顺利,已达到预期目标。现在全市开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学科覆盖率达%,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覆盖率达%以上,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教学。

四、加强课题研究,大力促进科研促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并最终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基于此,我市加大了科研力度,全市中小学兴起了教育科研的浪潮,截止到年月,全市共承担了国家、省级重点课题达数十项之多,如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子课题“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一中承担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语文教学”,市二中承担的“cai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研究”,拱北小学承担的“多媒体熟语识字”等,使我市在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辅助教学和课程整合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加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市教委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子课题的“信息技术与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于年月结题,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我市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资源、网上教育与远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整体分析、研究,找出了许多阻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症结,提出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战略思想、发展策略和措施保证,规划了我市信息化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为此建立了“市实验中学”,力图通过营造信息化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教育带动学校的全面工作,使实验学校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信息化办学模式。因此,可以说这是我市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将起到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

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市中小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研究”作为我市首批重点课题早已于年立项,为配合该课题研究,我市还在拱北中学、拱北小学和香州七小设立了三个“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验班”,该课题明确提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坚持“信息技术是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是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是创新工具,强调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等四个基本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从教材、教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版权所有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必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教育过程的结合,给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它赋予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以更丰富的内容。如何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非线性的表达方式来营造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新型教学环境,尤其是创建优化的网上学习环境,来实现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的有机结合,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为此我市市一中、市二中、市四中、市六中、拱北中学、实验中学、县一中、拱北小学、香州一小、香州一小等一大批中小学校多年来一直都在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教学效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认真的研究、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如市一中的“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多媒体与语文教学”、市二中的“cai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研究”、拱北小学的“多媒体熟语识字”以及市六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受到了省内外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对市六中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某省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达中说“这个实验班我非常欣赏,它体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美国哈佛大学威斯汀教授也说“这种模式在美国也很少见,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五、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加强我市教育城域网和“市中小学虚拟网校”的建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3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总结

通过培训,让我对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诗歌鉴赏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在以前的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理解地比较肤浅,平常用的也不多。总是感觉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个花架子,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没有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硬件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自己信息技术技能的不足和理念的落后。由于信息技术技能的不足导致了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这次的培训,不仅让我敢于设想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各个环节的运用,更让我能够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强化课堂效果。

另外,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听过的新名词,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新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各领域的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经常充电,那么尽早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更谈不上有效地教书育人了。这种体验,比以住任何时候都更让我感到强烈和清晰。这次培训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实实在在地拉开了一个帷幕,在这之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各个方面的应用,不断地提高自己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做一个高效的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援助者。

信息技术在课常上深入而多元化的运用,这是一种跨越式的变革,这是一场教学方式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退缩不前的任何人,都将被这场革命所淘汰。教好书,教出成绩来,这个每一个为人师表的人最质朴的想法,那么这次变革就是一个机遇:通过高效率的课堂来创造出高产出的成果。但机遇是和挑战是相互依存的,成功和风险是并驾齐驱的。在他们面前,是选择勇敢地迎接挑战,突破自我,还是墨守成规,苦苦挣扎,我想,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应该选择前者,教师应作为这次变革的生力军,提高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留出自我完善的空间,让学生德智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本位,让教育者回归本位,为学生以后拥有幸福的人生打下基础,为社会的和谐和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4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 教学 问题 对策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问题

1.教学理念不到位。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系统地展开了。但是,很多学校对此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就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由于缺乏升学考试的压力等原因,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是一种“形象工程”,而未落到实处;也在此不到位的教学观念下削减教学课时,不配备或不利用相应的硬件设施等等。这些由重视程度不够而引发的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教学条件的局限。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不足、师资质量不高、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师资问题较为普遍和明显,很多学校的该课程任课教师并非专业出身,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这门课学时少,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任课教师待遇不高、受重视程度低,教师自身也随之缺乏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师资呈现了缺乏专业技能、敬业精神不足等问题。其次,在很多稍偏远的农村中小学里,硬件设施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学校缺少计算机或者计算机落后都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加之,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教学的硬件、教材等往往显得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进展。

3.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枯燥乏味。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将学习重点放在相关的升学考试科目上,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缺乏认识和理解。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课,聊天、利用上网的机会冲浪、玩游戏、听音乐等现象都是信息技术课上常见的现象,总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思想及观念。这里所说的思想观念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教学理念,要明确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意义,真正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安排合理、足够的教学课时,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学校学生的成绩,在各种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对信息技术的教育不重视。其次是教师方面的教育思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首先要通过培训、会议、自学等形式,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要深刻地认识到这门课程对学生人生的长远影响和意义,进而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才会达到最大化。最后是学生的学习观念,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所处的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将产生的巨大影响,让学生在思想上对这门课加以重视,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渴望。只有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等方面都统一认识,都对其加以重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2.提高必要的条件设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载体,所以要实现教学的高效,就要提高硬件设施和条件。要通过政府、社会慈善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学硬件设施,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任课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技术,提高整体的师资质量和素质,进而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和改进。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着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时展性等特点,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转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而是要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身份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作品竞赛等丰富、多元的方式开展教学。例如在绘图工具使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各自上交作品,在班级甚至学校等更大范围内进行比赛和展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4.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人教版《信息技术》是在丰富的实验、总结的基础上编订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高效的教育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突出特色和优势,让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结合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可着重强调“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通过一个个细化、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意识地去学习,让教学的操作性增强,通过任务的驱使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螺旋式上升”也是此教材的一大特色。人教版初中和高中《信息技术》都分别以基础、应用、提高三个不同的层次结构来安排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则包括基础篇和应用篇两个层次。“基础篇”是介绍基本操作,“应用篇”是通过实践对基础加以巩固和练习,“提高篇”是进一步总结、概括、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这一教材特点,做到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基础学起,由浅入深,而不能为了达到某一教学目标就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掌握基础开始,逐步达到会应用甚至更高的信息技术境界,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

三、总结

中小学《信息技术》对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技能和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找到问题的存在及原因,并通过思想、方式等方面制定对策,解决相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2000年11月14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5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13-03

1 引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基础是技术素养的培养,就是培养计算机操作技能。加涅指出,动作技能指习得的、有意识地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因此,技术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上机练习、动手实践,才能将这种操作技能内化成自身的能力。这部分的教学应该结合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进行,动作技能教学策略即在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因素的总体考虑。笔者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必要性,提出动作技能教学设计模型。

2 从课程标准看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在全国普及,从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课程重视计算机知识,到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甚至现在人们提倡的培养计算思维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正在以很好的势头发展。很多学校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配备了很好的硬件设备,但是也存在学校、教师和家长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现象,新课标强调将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辅工具,引导学生有效地将计算器、计算机用于学习中。

到目前为止,中小学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依然在沿用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2003年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评价和运用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根据课程标准,笔者得到图1所示信息素养结构图。

图1中,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技术素养,即计算机操作技能,只有熟练掌握技能,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内化。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对于技术素养的培养,最好的教学策略即动作技能教学策略,以学生练习为中心、讲解为辅助。只说不练,只能让学生对课堂失去耐心;只练不说,更是让学生没有目标地练习,此两者都无法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同样,信息获取、加工、管理也需要学生亲身实践,这部分的知识应该结合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信息技术思维。

3 动作技能教学设计过程和例子

动作技能教学设计过程 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步骤通常是讲解、示范、练习。讲解即针对某一个操作技能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释,讲明白是什么、怎么做,启发学生思考,如教学生使用电子邮件时要说明其概念及如何使用。对于“怎么做”,可以向学生进行示范,启发学生将脑海中的原理与示范操作进行结合、内化,最后实际操作,反复练习,评价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所得的技能才是真正自己习得的技能,才能在这些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鉴于此,笔者提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建议,图2是使用该策略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当教师面对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这种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而且当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时,会大大提高其自信心,帮助其树立自信。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学生和教学的重难点,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要清晰地知道需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判断该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图2中,在核心环节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理论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的先后顺序,决定是让学生自学还是讲解,决定是由学生讲还是教师讲;如果让学生讲,需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

案例 笔者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中“学会在Word2003中插入表格”中的自动制表为例,采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不包括引入和总结)的设计。

1)讲解基本知识,认识表格。教师以班级的座位为例,讲解行的概念和列的概念,并向学生展示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有几行几列,之后可根据情况再展示两个表格让学生分析。展示的表格如图3所示。

如果学生分析对了,教师继续下一步:重新向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用表格做出的电子板报实例,让他们分析该例子中的行和列。(用讲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表格。)如果分析对了,开始插入表格方法的讲解;如果错误,再次讲解、引导。

2)表格的“自动制表”插入方法。

①教师讲解步骤:在Word中依次点击“表格”“插入”,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行和列的值(几行几列)。基础知识可让学生自学或学生之间协作学习,也可让学生或教师讲解。

②教师请学生示范。教师将三步骤写在黑板上,并请学生上台按步骤操作示范,教师在旁边指导。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或教师示范。

③练习。学生操作完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先回忆刚才的步骤,回忆同学在台上是如何操作的。输入行和列的时候,想想刚才讲的行和列的概念。接着给学生展示一个表格,让学生分析有几行几列,并插入到Word2003中。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看看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布置任务。

④评价: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将刚才巡视过程发现的情况进行点评。如某学生做得很好,可以重新给个任务,让他上台为大家演示,加深记忆。在这个环节,可结合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进行全面评价。

4 总结

动作技能教学策略即在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程序、方法和组织形式及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操作性的知识需要让学生上机操作。在本文中,笔者强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结合动作技能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技能素养得到提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本科时教育实习的经历,提出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模型,并以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学会在Word2003中插入表格”的核心环节教学设计为例,讲解了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笔者希望本文能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岳军,王明芳.高职教育动作技能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5):58-60.

[2]单美贤,马万全.动作技能教学策略探析[J].职教通讯,2003(9):50-5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6

最早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祝智庭教授与李文昊,他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结构由三方面组成: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情意、专业能力结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知识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知识。詹青龙(2007)在博士论文《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中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五边形结构,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成熟度、一般教育学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技术实践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衷克定教授两次发表了题为《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知道“教什么”,即掌握学科相关的内容,又要知道“怎么教”,即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还应当知道“怎么应变”,即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控制。刘美凤教授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维度建构了较为完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构架。其中对知识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主题和怎样组织及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它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整合;学科课程知识。张燕(2012)在其博士论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研究》中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框架包括信息技术一般教育教学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一部分的观点,虽然起步较晚,但被学者逐渐接受。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知识(PCK)内涵

教学知识(ITPCK),是指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融合而产生的,是信息技术教师独有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将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知识转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或教学表征,帮助学生学习。拥有ITPCK的教师,能根据特定的主题,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组织、调整与呈现学科知识,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林万新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建构的产物,是在教学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实践性知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时间短,教学经验匮乏,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把握和领会,实现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和积累,在实践中发展和深化。基于舒尔曼关于PCK的后续研究和以上学者关于信息技术PCK的研究,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PCK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基于信息课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并对信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信息技术PCK组成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PCK组成的研究,早在2007年詹青龙就提出信息技术PCK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评价知识、课堂环境和管理的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学生信息技术理解知识和学生思维知识。张燕(2012)提出信息技术PCK包括评价知识、课堂环境管理知识、教学策略知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学习心理和学生认知发展。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PCK则融入了时代的元素,具体包含课程的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课堂环境管理的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不仅包括课程本身知识还包含教师对其理解内化的知识。2003年,李艺教授阐释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以后更多的学者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并对其核心价值进行探析。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乌美娜教授对教学策略的定义为: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是不同的,更强调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总体考虑。这里策略与媒体相关,就少不了技术的掌握。关于评价的知识,因为信息技术课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仅在高二时有学测而已,所以信息技术课堂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随堂小测、上传作品、小组评价等,从而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关于学生的知识包括关于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生学习困难知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亦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所以关于学生的知识总是与教学策略的知识紧密相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堂环境管理既要管理学生又要管理机器设备还有课堂教学资源以及课堂情境的应对。机器问题,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有机器会发生故障,所以我们既要兼顾课堂教学又要考虑机器问题,确保学生正常使用机器。关于技术知识,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遍运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方式也得到很大的改变与突破。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运用,使得数学教学成果得到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对我国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

我国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不够长,所以国内的相关教学经验比较缺乏,另外,我国教育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还处在转型期,所以传统教育模式对信息技术教育方法的阻碍较大。而且,我国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素养,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发展。

1.1信息技术运用方法发展不够成熟

成功的教育方法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不断的变革得到的结晶。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也是如此,需要不断进行试验和经验的总结。虽然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普遍运用,但是,其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在教育教学方面更是缺乏足够的借鉴方法,所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不够成熟,还有需要老师和学校花一些时间进行探索。

1.2传统教育模式对信息技术教育方法的阻碍

每一种新型的改变在前期都会遇到一些冲突和阻碍,都需要打破从前的传统模式,得到蜕变。我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就正处于这样一个前期发展的阶段,所以必然会受到原来传统教学教育模式的阻碍。在前期阶段,教师们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他们突然改变教学方法确实也存在一些困难。

1.3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素养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数学教育方法仍较为传统落后,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教师都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素养。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了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另外,虽然信息技术教育方法虽然效率更高,但是大多教师都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原本的教学方法,学校也缺乏比较硬性的要求,所以在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素养方面还很欠缺。

2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对策

2.1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多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方法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想要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另外,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还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方式的经验积累,信息技术教育方法之所以很难普及,是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方法发展不够成熟,教学系统缺乏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教学经验,所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必须要多尝试,多运用,多积累,通过不断的探索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经验基础。

2.2加强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方法方面的欠缺是阻碍新型教育方式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应该在教师的素养的培养方面应该加大力度,对数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方法的知识和能力设定一个考核标准,建立相应的信息技术方法运用能力考核机制,严格要求数学教师掌握相关知识与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快速优化教学方法。

总结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方法,多进行尝试以及经验的总结,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另外还需要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素养,只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使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真正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得到有效利用,使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这样的变革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所以也不能操之过急,只有循序渐进的进行。只要运用了正确的方法,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一定能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艳萍,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谭兆亮,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 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8

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关系探析

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佛山又传捷报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建设策略

广东韶关市教育OA办公系统正式启用

学科网络社区建设的策略研究

精心处理教学细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在电脑绘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谈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组织管理与改进措施

学生作品如何进行刨新性的选题和选材

中小学电脑动画作品中常见问题及指导建议

电子报刊制作的“灵”和“魂”

巧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精彩课堂,“它”营造

浅谈超级画板下开展数学实验

《竹石》诵读设计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尝试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学生自主学习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营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推进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依托信息技术 重塑教师专业成长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效益与管理策略研究

传统剪纸艺术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信息技术的剪纸艺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剪纸艺术教学策略

剪纸艺术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在剪纸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

惠州市在“第二十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虚拟机器人竞赛在广州举行

株洲市石峰区先锋小学简介

株洲市石峰区北星小学简介

打造剪纸艺术特色 培养适应社会人才

腾飞的隆回现代教育技术

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湖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廖湘生在2011年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课题研究总结表彰暨“十二五”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总结经验,明确任务,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抓好我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湖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德平在2011年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课题研究总结表彰暨“十二五”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东莞成功举办第四期“名师大讲堂”活动

“农远工程”视频专题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网络课件的开发策略与反思——以《常见的酸和碱》为例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应用领域及主要模式研究

肇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通

新课改视角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分析——以珠三角地区中小学为例

深圳网络夏令营英语演讲决赛成功举行

注重信息技术教育 创设现代教学环境——广东省河源市第二小学曾丽珊校长访谈

浅谈网络发展给学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探索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

中山第六次荣获省信息学奥赛第一名连续十七年位居全省三甲

浅论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的教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妙借多媒体 增效思品教学——观《天有不测风云》教学有感

用实用好多媒体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心中的大树》创作感想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9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化;创新模式;研究

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也改变了教育生存和发展环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小学教学方式和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基础。在信息时代,信息方面的素养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育相融合,才能更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总结外国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基础上,已经在实际教学中收到很大成效。但是由于受技术手段影响,教学情景在课堂中的展示一直是效果不佳,如何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1、教育信息化

1.1教育信息化定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教育和课程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时也能培养新型人才。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一种形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使教育过程得到优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2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分析。作为教育核心,课堂教学是教育实施的基本阵地,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整合的场所。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渗透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意识和思维、行为产生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是双向的,既可以促进教育发展,教育同时也促进信息技术发展,二两是互动的关系。信息技术通过与教育整合,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融为一个整体,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学科中,成为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信息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学生是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索和合作的主体,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兴趣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2、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1以学生为中心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基本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几个特点,表现在人机交流的互动性、资源集成性和结构的非线性。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实现信息多维化和教学网络化,实现的是学生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互动交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演示,可以丰富教材教学资源,多媒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枯燥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信息丰富且传输多样,教师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也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首先,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多媒体信息可以在课堂中展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事例,这样的事例既有时代气息又贴近生活,这样的事例又能图文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认知上更开阔、学习动机和兴趣更浓厚。其次,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探索。因为多媒体信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以从多角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为学生思维发散提供了保障。在这个良好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主动探讨,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练习。多媒体的特点是人机互动性,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知识的设计,以符合小学生练习的标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好奇心比较强,如果多媒体的设计由浅到深,同时辅助声音、图片和画面,那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最后,信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使小学生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多媒体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编辑并再现,以结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放大、缩小或定格处理,针对小学生感兴趣的重要问题可以让其通过表象的认识再进行交流,之后通过演绎、比较等思维方式来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2.2网络技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化课堂模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信息化也逐步成熟,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终身教育成为每个人要做的毕生功课。现代教育强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相关调查显示,网络技术在小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就可以构建自主学习的网络化教学。首先,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小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因为学习环境的优劣对学习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学习的过程就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网络课堂可以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信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周围达成不平衡,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环境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进程,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充足可以方便教师把与学习有关的图片、音频等集合到一起提供给小学生,同时又能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补教材的局限。其次,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搜寻信息。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资源的搜索,通过对搜索到信息的总结、归纳、比较等来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在心中形成一个初步的观念,完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先掌握有关技术和使用方法,以达到快捷使用。再次,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网络技术的交互功能可以使人与机器进行对话,能帮助小学生对所探讨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在集体或他人帮助下进一步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深思,可以由浅到深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以形成自主学习规律。

2.3信息技术与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型教学模式。研究型学习可以是一门独立课程,又可以渗透到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学习之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包括专门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是学习信息技术;也包括学科渗透式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与各学科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包括思想整合、教育理论整合和信息加工整合,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教学过程的整合也是教学环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相关研究显示,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虽然是两种新课程,但都指向自主学习的目标。两者都能使小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合作交流精神,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分析和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是有很高的可行性的。首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当小学生从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有所感悟并提出问题时,这是小学生学习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过程。信息技术依靠互联网这个信息资源优势,可以将非常多的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背景资料搜罗出来,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出来,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情景。学生通过资料的学习,在自身知识积累基础上就会根据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其次,帮助探索交流。当对问题有所思考时,就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分析,以得出结论。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空间不再是封闭的,时间不再是固定的,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被打破。

学生需要到网络中心或电子阅览室进行资料的查询,这个时候的学习不再被局限到某一堂课内,而是被延伸到课外。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协作、交流和讨论,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判断,以得出最初结论。最后是帮助总结提高。当学生对所思考的问题得出结论后,需要针对这个结论组织开展交流、补充和完善,从面是为得出严谨和正确的结论做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将得出的结论和知识点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的是就是将所搜集到的资料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具体例子,以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研究性学习整合并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能发挥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创新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有方法论意义。这种创新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的产物,能促进教育教学进行深层次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我们要积极接纳新的理念,并勇于改革,以促进小学教育更上是层楼。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5)

[2]肖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传统教学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刺激--反应,灌输式的教学,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内在心理反应,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适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叶圣陶曾经讲过:“受教育不是像张开了个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受教育含有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学习。朱子注:‘学而时习之’道,‘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这个说法极好。小鸟的屡次屡次的飞,用的是它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知识内容和学科特点以及现有教学设施进行教学设计。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这种主张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相同的,同时也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支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的前提和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1)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21世纪是是信息的世界,是网络化的世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学会学习,掊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信息应用的能力,是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二、网络环境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科特点,笔者对网络环境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结合课例《flash 文字特效动画》进行说明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构成和实施。

(一)、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总体结构

说明:(1)教学课件是基于WEB的网页课件;(2)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性测试练习约占上课时间的70%(约28分钟),课堂练习占上课时间的15%(约6分钟),归纳总结、优秀作品展示、小结用上课时间的15%(约占6分钟),学习提高部分是为基础比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3)设置了学习论坛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遇到的问题,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也供学习优秀的学生将学习经验发表,供同学们参考。

(二)、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上面是课例《flash 文字特效动画》的基本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任务驱动,引入课题

通过演示三个文字特效动画:文字的探照灯扫描效果动画、彩色文字出现效果动画、文字变形动画,引入新课题:文字特效动画的制作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简介文字特效动画的制作原理,扫除学生自主学习的障碍

引入课题后,介绍蒙板层的概念和作用、应用蒙板层制作特效动画的原理、变形动画制作的原理,为学生自主学习扫除障碍。

(3)引导学生浏览教学网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IE游览器,游览《flash 文字特效动画》教学网页,该网页由:知识要点、文字特效动画范例、三种文字特效动画的制作方法、作业上传、优秀作品展示、学习交流论坛、动画资源、电子教材等部分组成,指导学生通过文字特效动画范例的游览和文字特效动画制作方法的学习,边学边练,掌握三种文字特效动画的制作方法。

(4)归纳总结,指出关键

归纳总结这三种文字特效动画制作的关键点和难点所在,指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方法。

(5)课堂练习

在教师总结后,要求学生继续完成课堂练习:(1)制作一个以“第十二届艺术节”为内容,实现彩色文字出现效果的动画;(2)制作文字循环变化的动画,由“乌”变为“尊”变为“中”变为“学”再变为“乌”循环变化。练习完成后上交到服务器。

(6) 优秀作品展示

浏览学生上交的作品,展示优秀作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 小结教学内容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应用蒙板制作文字特效动画,和文字变形动画的制作方法。指出要注意的问题:使用蒙板技术可以制作彩色文字动画和文字探照灯效果动画等特效动画,文字变形动画必须先将输入的文字分解组件,变成一般图形来处理。

三、网络环境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实践所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