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见闻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12:07:47

国庆节见闻作文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1

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小学  五一班  李皓晨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全国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共庆祖国生日,国庆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个充满喜气的日子。在这国泰民安的今天,节日的商城郑州被装扮得妩媚动人,绚丽多彩,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全城的人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休闲、旅游、购物……,尽情地享受着金秋的阳光和欢乐。

你瞧,大街小巷人流如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公园里、大路旁摆上了无数盆鲜花,组成了一个个美丽的花坛,把郑州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公园里平时很少显露身姿的喷泉,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也一显身手,远远望去泉水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风筝,有的像喝醉了酒的醉汉打着旋儿;有的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用它敏锐的眼睛寻找着猎物;有的好似花仙子——蝴蝶,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人们在这里放飞希望和理想!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2

国庆节到了,学校里放了一个长假,可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好不容易妈妈回来了,和我去了一次浒浦外婆家,还去了江边捉螃蟹。

那天下午,我们一来到江边就可以感觉到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迎面扑来,这时江水已经涨潮,但水位很低,于是我们就勇敢地走下江堤。春天和秋天,潮水的水位很低,都是捉螃蟹的好季节。在春天螃蟹冬眠刚刚苏醒,所以比较瘦小,数量也不多,有时候就会空手而归,但是螃蟹活动能力差,爬得慢,很容易被捉住。在秋天就不同了,螃蟹比较肥,数量也很多,但是螃蟹活动能力强爬得快,不容易捉住。舅舅是捉螃蟹的高手,他先搬开了一块大石头,里面有许多螃蟹,就大叫起来: “哇噻!这么多大螃蟹,快来帮忙捉!”听到喊声,妈妈和舅妈就赶紧奔过去,看见这么多螃蟹,一时就没主意了,螃蟹趁这时候就赶紧爬走,舅舅急忙说:“快拿砖头揿住它们!”妈妈和舅妈拼命地揿,还是揿不住它们,让它们溜了。这一次可是有经验了,妈妈、舅妈和奶奶还有我和表弟一起先围在一块大石头的四周,妈妈、舅妈和奶奶三个人用石头揿,我和表弟拿芦苇杆戳,舅舅搬石头,“一,二,三!”舅舅用尽全身力气把大石头搬了起来,只见石头下面爬出许多大螃蟹,“好多大螃蟹呀!”我大叫起来,就和表弟七手八脚地戳了起来,妈妈和舅妈用砖头揿住了3只,奶奶用手抓住了2只,我和表弟什么也没抓着。舅妈也搬开了一块小石头,看见有一只大螃蟹,就用砖头揿住,用手去抓的时候,不小心被螃蟹的大钳子咬住了,痛的舅妈哇哇大叫起来,还拼命地甩手,可是越甩它咬得就越厉害,外婆说:“不要动,它会放手的!”可是舅妈还把螃蟹拉呀拉,就拉开了,差点就咬破了舅妈的皮,“真险!”我说着就急忙去看舅妈的手指,还好没事。我们今天真是大丰收,一共抓了一脸盆的螃蟹。

我们沿着江堤散步,见了石阶就上去坐。涨潮了,江水已经淹没了几层台阶,我脱去了鞋袜,坐在台阶上,脚伸进江水里,感觉无比的凉爽,但是却看见江水里飘浮着脏物,我想:人们这样糟蹋大自然,若干年后,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望着这一望无际的长江水,我想对人们说:“请爱护这美丽的环境,爱护我们的母亲河吧!”

太阳快落山了,我们迎着秋天的夕阳,迈着欢快地步伐往家走去。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3

今天是国庆节,爸爸妈妈要去北京,因为我晕车,所以我没去。可是令我惊奇的是姐姐却回来了。

因为是国庆节,所以我们学校放了八天假。假期的时候,我和姐姐出去玩。今天的大街与往日的j截然不同。每家店上都挂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微风吹拂,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显示着中国人的威信。一家家的商店看得我目不暇接。家家户户有放鞭炮有唱歌的的,每家和乐融融地庆祝着国庆。

为了庆祝国庆节的到来,我们新野县特地举办了一回国庆晚会,地点是我们新野县的文化广场。晚上,我和姐姐来到文化广场,只见那里人来人往的,舞台前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的,都要抢个好座位。国庆晚会开始了,只见舞台上各种各样的表演,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人们把自己的拿手本事都拿出来了。国庆晚会结束了。“嗖”的一声,喷泉出来了,它一会儿像节日的礼花散落人间,一会儿像……

这就是我们新野县的国庆节,我希望下一个国庆节快点到来!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4

举国欢庆齐欢畅,快乐祝愿共分享!一愿学业节节升,二愿生活处处好,三愿感情时时顺,四愿事业步步高,祝福四喜丸子到,愿你合家团圆人常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1这个国庆假期,我没有外出旅游,因为我妹妹太小,妈妈说:要等妹妹大一点才带我们去旅游。虽然我没有外出旅游,但是,我的假期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我除了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最开心的就是每天陪妹妹一起玩,我妹妹刚八个月大,胖嘟嘟的,很可爱!只要我对她一咧嘴,她就对着我笑,我在听音乐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扭_股,只要和妹妹在一起我就特别开心。

假期的第三天我们全家还一起去我姑姑家参加了她的搬家聚会,那天来了好多人,姑姑家很热闹,一到姑姑的新家我就被吸引住了,到处都很漂亮。姑姑还给我们做了很多好吃的。其实这个假期生活也很丰富呀!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2当我五、六岁时是为了,对于节日,最盼望的,除了春节,就是国庆节了、在人人为工作拼命的大人,除了春节拼命工作,就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还有一个节日国庆节是祖国的节日,我们肯定放一个小长假然后回家带点礼物什么的也想让家人开开心心过国庆。

国庆节的假期你们打算怎么过呢?是整天陶醉在书林之中,还是在家帮父母干活?我想,每位小朋友大概都要去逛逛街,买点东西吧。可是你们注意到了吗,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有那么多的人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工作着。

不仅各个商店、超市里的营业员在国庆节辛勤的工作着,大上还有一群不知疲劳的工作着——环卫工人。环卫工人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劳动,就算在国庆节也从不休息。环卫工人每天都在为我们的城市做出贡献。他们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干干净净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过一个舒适的国庆。

祖国啊,祝您__岁越来越强大,不被别人欺侮,祖国节日快乐!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3时间像水一样流动着,转眼间,国庆节到了。

今年国庆节我学会了打羽毛球,有一天,我在姥姥家里玩,忽然一个小小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里:“姐姐,咱们去打羽毛球吧。”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妹妹,于是,我和妹妹拿了一副球拍和一个羽毛球,走出了家门。

到了外边,我先发球,可是我一点儿也不会这可怎么办?只好请教小姨了,小姨先让我站好,又让我拿起球拍和羽毛球,右手拿拍,左手拿球,然后把球扔上天,再用球拍把球拍过去就可以了,我一遍一遍的练习,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呀,哈哈,这回我总算学会了,不了,妹妹也在一旁听得非常认真,她也学会了,于是,我和妹妹就开始高兴的玩了起来。

每次来姥姥家,我都要缠着爸爸和妈妈跟我打球,从中午玩到下午我还是歇不下来,从此,打羽毛球又成了我的一个爱好。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4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今天,已是祖国__岁的生日。

为了庆祝今天的节日,我早早地约上了几个小伙伴,到山上去玩耍。

吃过午饭,我和伙伴们还有各自的家长来到凤凰山。在山上我们随便找了一个山庄,就开始了我们的节目。首先,由家长们说一个词语,让我们来造句。接着,我们又玩起了成语接龙。然后,我们几个又一人讲了一个故事。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开开心心地笑着。最后,我们大家一起文艺表演,合唱“歌唱祖国”等一些革命歌曲。

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公公已悄悄地下山了,天色也慢慢地变黑,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下山回家。

国庆节这一天我过得既开心,又十分有意义。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5在金秋十月,瓜果飘香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

阴沉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愉悦的心情。街道两边的商店使出浑身解数招引顾客:有歌舞表演的,有敲锣打鼓的,有的在门口吹起巨大的气球,可爱的卡通形象真惹人喜爱。

很快,我们乘车来到了南山公园门口。只见,公园门口两侧用菊花摆成了花篮的样子,在两个花篮的中间是由各色菊花组成的一块大地毯,在这个花团锦簇的地毯上,有一只大象,一只小象,它们也是由绿色植物做成的。在大象两边各有一棵由黄色菊花和粉色菊花组成的‘松树’,它们苍劲挺拔,像真的一样。在两棵‘松树’的旁边还有三只造型可爱的孔雀。园林工人叔叔的手真巧啊!人们争先恐后的在这里拍照留念。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祝福祖国妈妈,节日快乐!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6今天是国庆节,爸爸和妈妈带我从莲花路地铁站乘坐地铁1号线转2号线,到科技馆参观。

我们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动物世界”,在那里面,我看到了高大的大象、雪白的北极熊、漂亮的梅花鹿、还有可爱的小松鼠、小袋鼠等。

紧跟着,我们又去了“生物万象”,里面有一个黑漆漆的蝙蝠洞,里面还真有点可怕哦!还看到了螳螂、甲虫、美丽的蝴蝶,但这些都是标本模型。

后面我们又去了“蜘蛛展”,在那里面我看到了大大小小很多不同的蜘蛛,有点吓人,所以我很快就出来了,去看了“机器人世界”,这个世界里面,有会下棋的机器人,有会弹钢琴的机器人,有会修汽车的机器人,他们的本领可大了。我很喜欢弹琴的机器人,他谈了一首“小星星”,非常好听,我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

我接着又去到“地球家园”,在里面我看到了一个小影片,讲的是苏州河本来变成了一个臭水沟,后来经过人们的治理,又恢复成一条干净的、漂亮的小河了。我在这里面学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要。

最后在“智慧之光”里面,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说:激光琴、三面镜。我在三面镜里面,照出了很多的我,数也数不清了。

今天在科技馆,我看到了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机器人、还有火箭模型、气象卫星模型等等,我觉得学到了许多知识,我很开心。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7今天是国庆节,爸爸、妈妈和舅舅带我去了上海影视乐园玩。

我们先去了和平广场,广场旁边的十二生肖都惟妙惟肖的,我找到了我的属性生肖动物,我站在大公鸡的旁边,拍了好几张照片呢。穿过了和平广场,来到了亲水平台,看着平台外面的清澈的湖水,时不时的有几条小鱼在吐泡泡,湖水四周的杨柳在清风中微微浮动。湖边的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南京路,南京路上面各种各样的建筑可漂亮了,大多数都是木头建筑。南京路的尽头是一座钢桥,桥边有一个码头。继续前行了几十米,就是无轨电车的车站,我们一起随着无轨电车在景区内绕了一圈。

虽然景区里没有我喜欢玩的项目,但是,经过爸爸的介绍,我看到了老上海的样子,了解了一些老上海的历史,也还是蛮有收获的。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810月1日,我和爸爸去了儿童游乐场去玩。

那天阳光明媚,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那里人山人海,我们排了很长的队伍才买到票玩碰碰车。

玩碰碰车时,爸爸手握方向盘,我坐在爸爸身边看着。我环顾四周,看到了很多的红灯笼,五颜六色的旗帜迎风招展。爸爸向右开的时候,有一辆车猛冲过来,爸爸连忙向后退,可是躲闪已经来不及了,就撞上了,我和爸爸被震得头晕眼花,别人也眼冒金星。然后,我们接着左冲右突,左躲右闪,大家笑声连连。

祖国妈妈,今天又是您的生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把您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9十月一日是我国国庆节。这天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我心已随白云飘游。

妈妈和舅舅带着我还有表弟游玉湖,我们沿着小路闻到一阵阵秋季的花香,听着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今天玉湖披上节日的盛装,树枝头上结满了秋果,挂上彩虹灯。我对着青山绿水大叫:“真美啊!”我和表弟连蹦带跳来到游船旁对舅舅说:“我们想坐游船。”舅舅笑眯眯:“好,买了船票一起坐船游水上玉湖。”我们兴奋:“好,好,好。”在船上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游船,有小鸟的、有小鸭的、还有米奇老鼠的……坐在船头上,还可以欣赏玉湖的美丽风光,我伸开双手:“祖国山河多秀丽!”我们游着游着,忽然发现本文来自小草一群锦锂鱼儿向我们自由自在地游过来。这些鱼儿与观鱼区的不一样,它们没有争先恐后吃鱼料,而是愉快地洒脱地游戏着,一点杂念都没有,多么的快乐啊!我和表弟也开心地学会了开电动游船,时而碰碰撞撞,时而直驶向前,时而游转桥孔,湖滨回荡着都是快乐的笑声。

玉湖真美!让我们荡起双桨游船观鱼,大家一起来分享秀丽的玉湖风光!

2021三年级国庆见闻作文200字10今天下午,我和姐姐还有妈妈去留仙湖公园玩。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5

为了全面做好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宣传工作,现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本方案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庆阳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中央、省市重要媒体和境外知名媒体,全方位、多层面、高密度地做好节会宣传报道,宣传、推介庆阳,提高庆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合宣传资源,利用有效载体,切实抓好社会宣传,为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

三、主要职责

(一)制定节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编印宣传标语口号,制作外宣品,编辑新闻报道背景资料。

(二)组织市内新闻媒体做好香包节的筹备工作、节会期间的各项活动、节会成果的宣传报道。

(三)负责实施新闻会和在市外媒体上的广告宣传。

(四)搞好节会的社会宣传。

(五)负责邀请市外新闻媒体记者来我市采访报道,向记者提供新闻资料,配合采访,搞好接待。

四、宣传内容

(一)宣传我市前三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特色文化品牌对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宣传举办节会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启示。

(二)宣传市委、市政府开发和保护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重大决策、政策措施。

(三)宣传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筹备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工作动态。

(四)宣传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六大战略,主攻三大产业,建设三大基地,加快三化进程,实现三增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宣传全市上下紧扣第一要务,全面提速发展的生动局面和巨大进步;宣传全市开放开发、干事创业、竞相发展、争创一流、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宣传全市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动态、新典型、新经验、新成效。

(五)宣传我市石油天然气、煤炭、草畜、果品、瓜菜等产业发展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主要成就;宣传市、县(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点产业、历史名胜、旅游景点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成就;宣传市内重点企业及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

(六)宣传庆阳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开发前景;宣传以香包为代表的剪纸、道情、皮影、刺绣、风味小吃等独具庆阳特色的文化品牌;宣传庆阳籍的民俗艺术家、研究庆阳特色文化的知名学者的事迹。

(七)宣传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典型。

(八)宣传节会的商贸会展、项目洽谈、专题研讨、民俗展演、旅游观光和命名表彰等重大活动盛况,突出节会成果的宣传报道。

(九)宣传参加节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艺术名人在庆阳的活动情况和重要意见、建议。

(十)搞好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后续宣传、追踪宣传和深度宣传。

五、宣传方式

(一)对外宣传

1、新闻媒体宣传。(1)5月份,在有关外省市电视台等媒体播放介绍庆阳民俗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电视专题短片。(2)5月中旬,在甘肃日报刊登一期以“开发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大市,促进经济社会提速发展”为主题的专版。(3)从5月1日起,至5月底,在甘肃电视台打倒计时牌。(4)从5月10日起,在省内除兰州、庆阳之外的12个市州的地方党报刊登宣传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新闻稿。(5)节会期间,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以及一些有影响的外省市媒体,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省上主流媒体和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等部分境外媒体的记者来我市采访报道。

2、网络宣传。(1)在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我市举办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新闻,发表有关背景资料和外宣文章。(2)通过市委、市政府网络系统我市举办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消息,有关背景资料。由市委宣传部提供资料,市委办、市政府办落实。

3、制作外宣品。(1)编辑制作全面介绍庆阳资源优势、招商引资项目和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图文并茂的彩色画册和全面介绍庆阳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大型画册。(2)制作一盘全面展示庆阳形象和集中反映前三届香包节盛况的光碟。(3)编辑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背景资料

4、举办新闻会。从现在开始,分别在兰州、北京、西安、银川、西宁召开新闻会,向当地新闻媒体、民俗研究学者专家、文化界、经济界知名人士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记者人数限定在30人以内,节会新闻由组委会领导)。

(二)市内新闻媒体宣传

3月中旬,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市内新闻会。从现在开始,市内各新闻媒体、省上各媒体驻站记者都要抓紧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工作任务,靠实责任,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1、陇东报的宣传

把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宣传报道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宣传战役组织实施。从3月5日起,在报眼位置刊发倒计时,刊发香包节标语口号,在第一版开设《办好香包民俗文化节,促进庆阳经济大发展》宣传专栏,及时报道筹备动态;在第三版刊发一批宣传文章,介绍香包、剪纸、刺绣、皮影等民间艺术作品的继承弘扬、创意制作、发展创新的典型。

第一阶段:节前宣传。在香包节前以不同的体裁刊发前三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宣传小香包做成大产业的经验,宣传香包节对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启示,宣传小香包大市场、小香包大产业的典型。报道生产大户、经销大户的经营理念、营销策略和经济效益。采访报道组委会领导成员、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及艺术大师、艺术能手。组织撰写刊发一批言论文章。做好市上领导有关香包节筹备情况的调研、检查、召开有关会议的报道,及时反映市、县(区)筹备进展、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件,做好市上在外地举行节会新闻会的宣传。

第二阶段:节中宣传。重点宣传开幕式、闭幕式盛况;宣传节会期间的各项文艺活动,做好项目签约、学术研讨、商贸交流等重大活动的报道和人物访谈;突出节会各项成果的宣传报道。

第三阶段:节后宣传。深度报道此次节会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和重大促进作用。

2、庆阳电视台的宣传

本次香包节的电视宣传工作分节前、节中、节后三个阶段进行,主要是市内宣传,同时兼顾外宣。

第一阶段:节前宣传。(1)节会动员:搞好全市香包节动员大会的报道,从3月3日开始,制作并播出倒计时牌、贴片广告、标语;在《庆阳新闻》节目中开设栏目,3月10日开播,主要采访本次节会重大活动的负责人、民俗专家,请他们谈本次节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具体方案。(2)总结回顾:在《庆阳新闻》节目中对前三届香包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举办节会的启示进行回顾性总结;《社会大视角》、《今日庆阳》栏目配合做好此项内容的深度报道,并制作相关专题片两部;在《庆阳新闻》中开设《庆阳民俗集锦》(暂定名)小栏目,定期或不定期播出;采访市内民俗艺人及其拿手“绝活”和他们为本次节会准备的新作品;采访经营大户的营销策略、经济效益。(3)动态反映:做好市上领导有关香包节筹备情况的调研、检查、召开的有关会议的报道;反映市、县(区)有关香包节筹备工作进展、典型人物、事件;做好市上在外地举行的新闻会的报道工作;选择或组织稿件送甘肃电视台播出。

第二阶段:节中宣传。重点做好节会开幕式、项目签约、学术研讨、商贸交流等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和人物访谈;制作二至三期专栏节目,充分反映节会盛况;做好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现场录像。

第三阶段:节后宣传。深度报道此次节会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和重大促进作用。

(三)社会氛围宣传

1、西峰城区的社会宣传和氛围营造,由西峰区委负责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2、宁县长庆桥至环县甜水堡精神文明建设一条线的氛围营造,与一条线环境整治同步进行。其中,共设置大型固定宣传牌19个(宁县4个,西峰区4个,庆城县5个,环县6个)。节会期间,沿途各乡镇所在地要制作悬挂标语,宁县长庆桥、环县甜水堡搭建拱门,张挂彩旗。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协调指导,有关县(区)负责落实。

3、节会期间,各县(区)都要在重要地段悬挂横幅、搭建拱门,营造气氛。此项工作由各县(区)负责落实。

4、节会宣传标语口号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提供,并向干部群众广泛发送。

六、工作效果及要求

借助香包节的平台,最大限度的宣传庆阳,推介庆阳特色文化,展示庆阳形象,提高庆阳知名度,是举办香包节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圆满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志。因此,本届节会的宣传工作,要在做好氛围营造的同时,力争对外宣传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陇东报社、庆阳电视台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精心策划、认真做好节前的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舆论,形成氛围。节会期间,陇东报社要坚持向重要宾客赠阅《陇东报》。要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新闻宣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庆阳、建设庆阳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和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

(二)宣传工作要突出求深度、求广度,加强策划,全面反映庆阳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就、特色优势资源、独特民俗风情、名优特新产品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6

2009年5月29日,北京晚报推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家特刊”。(见图1)该特刊将共和国60年的历史浓缩在跨度4个月的近280个版面里,引领读者一同领略共和国60年的波澜壮阔、风雨历程,带领读者回顾重温首都北京的奠基者、建设者的理想、承诺和情怀,让这些也许在人们心中淡忘的往事,激励人们和伟大的祖国一起,走向未来。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羊城晚报一改过去横式版面的传统,为此设计了一幅竖式长卷,以中国的“飞天”形式将世博会上的重要景点揽入其间,既给人以美丽的享受,又为人们游览世博会提供了行走的方便。(见图2)

特定日的报道策划,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历史的深度,一类是从地域的广度,也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量度来策划的,也有的报道是时间和空间交叠进行的。下面以几种常见的节日、假日、纪念日等特殊日的报道为例,说明报道策划中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追寻历史展望未来

时间的一维性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都是由过去到现在至将来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策划特定日的报道,就是遵循时间运动的轨迹,来反映一个过程,描述一种现象,揭示一个规律,讲清一个道理。这种报道,让人们从历史的回顾中,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坚定信念,鼓舞士气,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这一类的策划以国庆日、建党日、解放日等为多。

第一,让枯燥的数字活起来

近20年的国庆报道中,不少报纸在报道数字事实方面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新经验、新办法,但是,如何报道好数字仍然是搞好国庆报道的一个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也许是弄清楚哪些数字该报道,哪些数字可以不报道。专业统计数据与传媒受众的要求毕竟不是一致的,所以,国庆报道如果能抓住那些受众可以感知的数字,充分运用编辑手段进行形象化的宣传,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第二,选择受众看得见的事实

建设成就宣传形成近20年国庆报道中的一个特色。纵观20年的国庆报道,各报的建设成就宣传在反映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发展等“硬”内容做了许多文章,在制度建设、观念更新、生活习惯的变化这样一些“软”内容上有时略显不足,有些报道多少有些“软硬”不均、重“硬”轻“软”的倾向。从“硬”成就中报出了“软”内容,使读者既看到了建设成就的巨大,也感受到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这―点值得在国庆报道中加以借鉴。

第三,以独特视角折射祖国巨变

与报道宏观成绩,宣传建设成就互为补充,表达个人感受,在国庆报道中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祖国前进的微观变化。举办个人征文是近20年国庆报道表达个人感受的一个“常项”。

转变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就能让报道出新意,以长江日报2007年10月2日的国庆报道为例。(见图3)当日第二版的“特别报道”记录的是《国庆值班人的故事》。一般只有在五一劳动节时,才会有通篇通版的关于工人工作的报道,但长江日报的记者却记录了不同单位值班人在国庆节晚上的工作情况。这样的报道更突显了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同时也反映出,不仅仅是那些值班人员在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还有我们的记者、编辑以及出版印刷等相关人员同样也是在这样的时间正努力地工作着。这样的一组报道,就使它在国庆报道中脱颖而出,给人新鲜感,具有可读性和人情味。

用报纸的版面数与纪念日的年数相吻合,是近些年来不少报纸的一种策划方式。进行此类报道,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报纸的费用问题。出版这样的纪念专刊,报纸需要大量加张,而报价又不变,报社需要从全局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是否允许。一般来说都是靠多刊登广告来解决的。这里又有两个问题,一是当地的广告总量有多少,加张所需要的补贴能否通过征集广告来解决。二是有多少广告客户愿意在这个时刻做广告。广告的流量与时间季节是有关系的。有的城市解放日或报庆日是在广告的旺季,此刻加张多拉广告就比较容易,否则就比较困难。这是策划的领导人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只求一时的痛快,而自己的经济受损,这样的策划还是不搞为好。

二是广告版面在整个专刊中的位置问题。加张出版需要广告支撑,而广告多了就会冲淡宣传效果,给人以滥竽充数之感,吃力不讨好;广告少了,经济上又吃不消。不少报纸在反映城市巨变时拿出10多个版面给各地区,既反映了当地的发展,又有了经济的补贴,一举两得,是值得借鉴的。

三是内容的安排和版式的设计。纪念专刊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很多的,不论是一百年还是五十年、二十年,需要回忆、需要展望的东西都是很多的。按照历史、现实和将来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问题是这三者的比例该各占多少,需要研究。一般来说,如果采访中发掘的历史珍闻较多,不妨多用些版面反映那些能够引起老年人回忆、给青年人新奇的文字和图片;对于现实是不能轻视的,问题在于要用新的视角、新的表现方式给人以新的感觉;展望未来是美好的。在此要把宏图规划用图表、数字和照片等具象的东西反映出来。要有理念,要有诗意,要有美感。

四是正常报道与纪念专刊的关系。新闻是时时刻刻发生的,它不能因为出专刊而停止。报纸不同于杂志,不能让读者有了专刊而失去知道当日新闻的机会。有的报纸拿出16个版面来反映纪念活动和当日新闻,这样处理较好。对于面向全国的大报来说,还要内外有别,在版面内容的安排上要动脑筋。纪念专版在本市出50个版,而在外地仍然出16个版。对于外地读者来说,在16个版面中已经看到了纪念专刊中的精华,对于本地读者来说又详细了解了本市的情况,而且便于发行,并取得经济效益。

二、纵横交错鸟瞰大势

在节假日的报道中,除了以时间为序进行报道外,很多情况是将时间因素融于空间之中的。时空交错,在描述事件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大势,这是特定日策划报道的又一种方式。

我们跨过了20世纪进入到21世纪。在世纪之交,各大媒体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大打“世纪之交”牌,匠心独运,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风格各异的报道。

2000年12月1日起,一个颇具创意的栏目“世纪旧闻新读”成为新华社迎接新世纪报道的亮点。读旧闻,写新篇,新华社通过以1900年12月的报纸内容为历史横切面,寻找价值较高的旧闻,对照当今现实,挖掘丰富内涵,以应对百年前的这一天,旧闻的新闻性由此凸现。

透着强烈对比色彩的这组“旧闻新读”,在写作别注重从小切口入手,尽可能增强时间、地点、事件的贴近性。如《忍看舟车苦喜今多坦途》(2000年12月19日),通过100年前这一天《新闻报》对人们要从北京到上海需要经历10多天艰难路程的描述,与2000年12月19日京沪高速公路开通,全程只需10多个小时的今日新闻进行对比,感叹巨大的历史变迁。这种时间上的一一对应,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使报道显得十分巧妙。这一组报道还特别注意选取百年前形象生动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就其所反映的观念、心态与今日读者的生活作比较,以增强新闻事件的贴近性。实践证明,这组短小精悍、借古说今的新闻评述不仅没有因为包含旧闻而失去新闻价值,反而由于视角独特、与现实联系紧密而受到广泛关注。

三、不同人物的节日行踪报道

选择一个特定的日子对有关人物进行寻访报道或对其工作生活状态予以介绍,是常用的一种报道策划。

北京青年报在2004年8月1日那天在“天天副刊”的专版中开辟了“口述史实”栏目,专门刊登大型系列报道“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这次活动是报社与新华社分社联合推出的。记者历经千辛万苦寻访到了如今尚在人世的不多的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在国庆55周年大庆前夕推出这一系列的报道,就是告诉读者们要不忘历史。几十篇报道,记者都用鲜活的历史资料和人物专访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种策划是成功的。

四、贴近生活 服务大众

服务性报道,不仅表现在节假日,有时也可利用某些条文法规的纪念日来进行。这样既宣传了法规的意义,又切实为读者了解和掌握法规起到了很好的服务作用。

2007年3月1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通过的日子。这一天,法制日报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报道《物权法》出台前后的内容,《物权法》的出台是中国法制史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标志着离《民法典》的正式出台又迈进了一大步。因此这天法制日报上有关物权法的整体报道都是一个乐观的基调,如《为物权法草案广征民意喝彩》《物权法今获通过 中国民法典向诞生迈出关键一步》《陌生,但与你我息息相关》,应该说这几篇报道都是点明了物权法出台的现实意义和宏观基调;还有一部分是以公正客观的专业报纸的宗旨来解读物权法的出台与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关系,如《聚焦物权法草案:设立居住权 卖房后可依法居住》《物权法草案:合法利用土地 我的“地盘”我做主》《聚焦物权法草案:百姓“权利篮子”更丰富了》《聚焦物权法草案:私人所有权得到法律尊重和保护》等等,而且这些报道的方式凸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色彩,记者基本上都是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案例作为文章的开头,一下子就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感,使读者不至于对这种太过专业的文章望而生畏,文章的结尾还别出心裁地配上了“名词解释”和“专家点评”这样的小贴士,目的就是让读者更能全面地了解物权法出台的意义和内涵。可以说,法制日报这期的策划既照顾到了点,也照顾到了面,是煞费了苦心的。

为读者服务、为市民服务是我们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时时刻刻都不可忘记的。但是,借助于一定的节假日或纪念日来进行这样的报道 ,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里的时间是特定的,这给人们以特定的意义,人们对媒体宣传的东西记得牢;有的服务性报道本身就是为读者节假日服务的,所以更受读者欢迎。

五、文献资料集粹

不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事件的角度,这两类报道策划,都是以历史典故为由头,注重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新闻报道为主,这是十分必要的。在特定日的策划报道中,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以本媒体收藏或收集的资料,或本媒体发生过的事件为基础进行报道策划。新闻媒体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常常会有较为丰富和难得的历史资料,将这些宝藏挖掘出来,进行有机地组合,会给受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南方周末》作为全国同类报纸发行量之首的报纸,在2006年12月14日和12月21日的第1192期和1193期的报纸上对克拉玛依大火12年的纪念日做了连载报道,这是对历史的追寻。首先在1192期用A6和A7两个版面,题为《克拉玛依,没有终止的记忆》和多幅图片唤回了读者不愿记起的12年前惨痛的回忆,这是媒体对历史资料的恰到好处的运用,如刊发了克拉玛依大火的遗址,现在成了“友谊馆”;还有几张照片展示了克拉玛依这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时过境迁后的样子。两个版面的照片,伤痛与幸福交错,静谧与阳光相遇,历史与现实重叠,很容易唤起读者冰冻已久的记忆,这样就达到了策划的目的,追寻历史,着眼未来。这样的铺垫,使得下一期即1193期的《一个轮回后的真相》水到渠成。

六、特定日报道策划要点

特定日的报道,其难度在于等时距的进行,即每隔一年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复进行报道。年年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内容,报道无法进行,读者看了也乏味。

进行特定日报道的策划,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在内容上出新,即选择在这一时刻什么内容具有最强的代表性和吸引力。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行的,一棵大树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一个纪念日,其重要内容不可能每次都是相同的──只要策划者用心,总是可以在求异中出新的;在某种时候,也可能发生内容大致相同的情况。此刻,对于策划者来说,重要的就在于变换角度。只要角度选得好,有新意,也能写出好文章。

其二,在形式上出新,即用不同于往常的报道、写作和版面形式,将有新意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形式上的出新也不是孤立的,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内容。只要我们真正地吃透了内容的实质,娴熟地掌握了表现手法,就能取得纪念日报道的最佳效果。如2006年12月1日是多哈亚运会开幕的日子,作为国内最为权威的两家体育平面媒体之一的足球报便一改头版都是文字的风格,在头版采用了刘翔的大幅照片,照片上的刘翔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而这期作为“亚运特刊”的第一期,策划的主题就是“兵临多哈”,图片和文字搭配得非常合理,同样非常鲜明。

其三,未雨绸缪,要有提前量。上面介绍的一些策划,即便是反映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事,一个版面的稿件,也要提前作出计划来。对于重大的主题,对于多版面的报道,更要有提前量。这里涉及的材料较多,参与的人数较多,变化和不定因素较多,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详尽地占有材料,才能在变化中掌握主动,才能缺损中予以弥补。这些都是策划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纪念日报道的策划。因为,其他的报道还可能再来一次,纪念日一年几年或多少年才这一次,机会失去了,可能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7

一、四个样本:可贵的精神遗产

作为核心领导,孙玉胜以《十年》对1993到2003的十年作了细致的描绘与阐释;作为1999年才加盟新闻评论部的后来者,我只能选取2003到2009年值得观察的几个栏目进行印象式扫描。它们的经验与教训都是可贵的精神遗产,下一步改革可资借鉴。

1、《新闻调查》:探索深度报道之深

深度报道深在何处?深在事实,也深在方法。《新闻调查》是诞生于上一个十年中,惟一保持了创办时初衷的栏目。

她一直有追寻真相的渴望与冲动,无论真相是被黑恶势力还是道德偏见所遮蔽,只要事关公共利益,编辑记者就穷追不舍,历经数年甚至十三年而不变。

最近媒体聚焦在“重庆打黑”,其实,这一焦点《新闻调查》早已引爆。

8月17号,重庆市公安局公布了被执行逮捕的67个涉黑涉恶团伙首要疑犯和骨干的相片。其中一张相片,记者柴静很熟。今年三月,在重庆的一个高尔夫球场,柴静问在那儿打球的名叫陈坤志的黑老大:你的万贯公司是不是阻止了别人参加竞拍?一块2004年评估价为4086万元的土地,到了2006年,地价大涨,这块地居然只以3712万元成交。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委托进行的拍卖,竞拍者只有陈坤志任法人代表的万贯公司和委托他竞拍的另一家公司。“两家公司其实是一家公司,他们商量着举牌”,拥有这68亩土地的重庆化妆品厂的员工对柴静说。柴静还了解到,在正式拍卖之前,有一二十个留着平头的壮汉不让别的公司登记竞拍。面对柴静的质疑,这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被开除的警察反问道:向重庆化妆品厂讨债的人有长头发的、有短头发的,有长相英俊的、也有长相凶悍的,说万贯公司阻止拍卖,证据在哪里?他一脸无辜与不屑:什么黑社会、流氓,那是很低级的!但是柴静手里有另一家举牌者和万贯公司的文书,她也采访了被迫退出的竞拍者,还采访了法官和拍卖公司总经理,――证据链直接指向万贯公司和法院有串通之嫌。手法真是高级!调查过程中,为避开被调查者的跟踪,编导王剑锋新买了手机卡。4月18号,柴静的调查在《土地拍卖悬案》这期节目中呈现;6月15号,重庆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被调查,涉嫌在土地拍卖中违规操作;8月7号,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现任司法局局长文强被戴上手铐。对张和文强的报道,几乎都提到刚刚因涉嫌故意杀人被逮捕的陈坤志当初面对柴静时的那句话:黑社会,很低级!

对艾滋病问题,《新闻调查》也是长期关注,从1996年开播至少做了13期节目。这些并不全在“世界艾滋病日”播出的节目不仅贵在持续关注,而且不断发现新问题,从公共健康、社会政策到社会偏见多视角进行透视。2000年4月7号播出的《安全套进校园?》直接“介入”了上海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对是否可以在校内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卖机的争论。节目不仅展示了一个公共卫生举措的出台过程和推行效果,更呈现了校方、学生、家长、医务工作者等多方相关者的观念碰撞。2001年9月1号播出的《走进文楼村》,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河南文楼村村民因卖血大量感染艾滋病的情况,虽然囿于“把关人”的种种限制,但对文楼村等所谓“艾滋村”的问题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2年6月15号播出的《性教育课堂》,则介绍了一些中学开展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遭遇的尴尬。其后播出的三期节目更以社会学家般的眼光,用近乎狭义的纪录片的镜头,让观众逼视吸毒者、孕妇和性工作者这些特殊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问题。这三期节目中,《拯救(吸毒者)》(2004年11月30号播出)呈现了美沙酮替代和清洁针具提供的尝试、《阻断》(2005年12月7号播出)反映了母婴阻断试点的成效与困境、《同伴教育》(2005年12月30号播出)则几乎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以“性工作者”而不是“者”的称呼直面这个边缘人群的疾病防控问题。从文化禁忌的层面看,最大的突破要数2005年8月9号播出的《以生命的名义》,节目从行为干预的角度入手,进行了对同性恋污名化的直接抨击,对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的双重污名化的正名作用自不待言。在关注社会问题的目光中,《新闻调查》始终关切有关艾滋病的歧视问题、患者和致孤儿童的生存困境。2000年9月29号播出的《名誉的价值》,再现了山西一女性在被错误地确认为HIV检测呈阳性反应后遭遇的种种误解与歧视;2001年12月1号播出的《艾滋病人小路》则利用一报社记者长期跟踪拍摄的素材,直接呈现了患者小路从求治到辞世的生命历程;2002年12月7号播出的《最后的警示》,通过对被人称作“最神秘的艾滋病感染者”黎家明的深度访谈,展示了一个感染者丰富的内心世界,黎家明的痛悔、劝诫之意令人动容,节目对艾滋病及其患者、感染者的“去妖魔化”作用不可低估;2003年12月2号播出的《艾滋孤儿的家》更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河南一感染者筹办的专门收养因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民间机构的困境,节目播出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致孤儿童的空前关注,一时捐款达上百万元。

在方法上,《新闻调查》也做了尝试。

拓展报道的深度,不能只停留在第一层面――事件的表象(Events)上,观众还想了解事件的第二层面――事件的内在因素与整体范式(Patterns),甚至第三层面――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新闻调查》的调查,可以看作一种田野调查,像所有的实地调查一样,可能长于个案叙述,拙于全面概括。2005年范铭做编导、柴静做记者的《女子监区调查》就用了“焦点小组访谈法”(FOCUS GROUP INTERVIEWING)。节目除了常规的提问、搜集和比对资料与证据、观察等方法外,还试图用“焦点小组法”采访十几位不堪虐待而杀夫的女犯,对家庭暴力这个《新闻调查》开播时即关注,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现象、原因、危害、应对办法,作出超越个案的关注――说现象,节目虽然没有公布更全面的数据,但女子监区十多个杀夫女犯的遭遇让人惊心;论原因,社会学家有很多解释:社会压力、家庭矛盾、经济地位、男权统治、文化传统、社会暴力影响,还有功能主义、冲突论、女权主义等等,《女子监区调查》也想找个解释,比如酗酒问题、心理问题;干预方法,国际上有社区救助、设置妇女避难所、警察和法庭干预、心理辅导等,这期节目也提到了离婚、寻求妇联帮助和受虐妇女援助机构援助。当然,这期节目的个案也表现得十分感性,全片彰显了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双重魅力。

2、《社会记录》:小叙事记录社会转型

《社会记录》的制片人曾有多年在《生活空间》工作的经验,但后来的《生活空间》、《百姓故事》充满了琐屑、无聊、贫乏,甚至做作。而创办于新闻频道开播之时的《社会记录》之所以在2003年之后新创的栏目中最为醒目,是因为她真正实现了用小叙事记录大时代。

也许因为在《新闻调查》工作过几年,总觉得《社会记录》是日播版的《新闻调查》。它是笔记、小说,编辑、记者和阿丘都有些蒲松龄、纪晓岚的神韵。后来听说,制片人曾考虑过盗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名。她颠覆了惯常的套话,她叙述难以言说的日常生活、显影那些暧昧不清的不幸者的状态,重估被忽视与被颠倒的价值。她嫁接了新闻和纪录片,在体制内找到了一种另类的表达。她的LOGO是小小的拼图,却让人窥见世界;她的音乐,不像《新闻联播》那么激昂,也不像《焦点访谈》那么强势,却让人听到寂静的轰响。

《车站街少年》,常规节目,上下集。这个叫周朕的孩子,用骗术吸引媒体注意,自称“骗人是我的看点”;不爱上学,一心想进娱乐圈,没有稳定工作的父母向记者打保票,孩子进了娱乐圈“就全改了,脱胎换骨”;少年的所谓改邪归正――卖盒饭,也是为了让关于他自食其力的文章顺利发表。父亲自道“我年轻时比他坏,比他还要歪门邪道”,少年声称“赚钱不出力,出力不赚钱”。随着记者暗含劝导的采访和阿丘心有隐忧的叙述,观者会想起社会学家的描述――现代社会竞争就像马拉松比赛,有人跑着跑着被甩出去了,甚至被甩出社会结构之外,没有工作、没有社保、没有地位,整个社会,看似多元,其实各个阶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彼此之间难以形成社会整体。甩出去的人不仅经济边缘化,而且道德边缘化,体现其经济社会地位变化的社会流动只是水平流动甚至向下流动,要么是老鼠永远打洞、要么是王小二过年。周氏父子改变命运的愿望和方式,让人同情、让人心痛。

《虎虎虎》,好几集。虽然《社会记录》关注虎照很早,但2007年10月陕西省林业厅新闻会之后两个星期才播出节目;虽然比报纸杂志晚,但比CCTV其他栏目都早。其质疑的态度(从第一集开始一以贯之)、科学的精神(例如对鉴定专家研究领域的追问)以及求证照片真伪的急迫与审慎、还原事件形貌的企图与中立,在跨越三个月的追踪、在大量长镜头的应用中表露无遗。边读报纸杂志的报道,边听阿丘的叨叨,既敬重报刊同行的事实挖掘、事理剖析,也佩服《社会记录》的手眼独具。幅幅照片、诸色人等,我从节目中感受到昔日猎户的老道、植物学家的愤怒、动物学家的无奈、网友的执著,更看到华南虎对政治的绑票――“盛世出国虎,呼啸振国威”,当地官员这句猛于虎也的豪语令人心惊胆战,仿佛华南虎的有无成了判断当下中国政情的表征!阿丘没有诬蔑官员昏聩颟顸,也没有攻击干部政治投机,但《社会记录》描绘的官场世象,足以让人跌足惊叹。

至今后悔,当领导宣布撤销《社会记录》时,我为什么没有把噩耗传来之前至少一个月写下的文章《〈社会记录〉:电视的希望》发到领导的邮箱?!好在,《社会记录》的团队又到了《新闻会客厅》。

有话题,没人物;有宣讲,没新闻――好久没看《新闻会客厅》了。但从3月23号起,《新闻会客厅》已经成功变脸。不再拘于演播室带观众的形式,而是通过主持人专访,让观众近距离地“会见”当天或近日最热门的新闻人物,不仅了解到这些人物经历的新闻事件,更感受到人性的丰富与社会的复杂。通过对一两个人物的深描和一组人物的勾勒,传达出宽容、悲悯的情怀和对制度建设的关切。

她注重会见客人的当下性。像《我的团长我的团》热映之际,让观众见到当年远征军的老兵杨伯方、张富麟和一直寻访远征军往事的作家方军;《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中国首映前夜,让观众听到主持人对导演丹尼•鲍尔的专访;新医改方案公布次日,就专访了刚刚离任的卫生部部长高强。王帅事件发生后,专访了心有余悸的王帅,他对家乡被非法征地的乡亲的同情、当初对依法举报的信任、发帖时的惶恐、8天拘禁对这个走出乡村依然关心乡村的新型公民的打击,令人动容,节目视角直指头一天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列举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何实现与保护。

8月10号,《新闻会客厅》变身为梳理一天新闻的《24小时》,主持人除了原来《新闻会客厅》的李小萌之外,多了一位邱启明,巧了,阿丘本名邱孟煌,都姓邱。他比阿丘严肃,但休闲的西服、接近口语的播报,又透出一种随意的庄重。虽然大量重复前面时段的信息,但栏目用“面孔”、“图说”的方式回顾一天新闻,让人记住了一张张未必是大人物的面孔、看见了或温馨或惨烈的瞬间。

3、《电影传奇》:口述史实验

崔永元,最幽默也最严肃的电视人。他做着各种形式的尝试,不仅以《电影传奇》开创央视的TALK SHOW、以《我的长征》尝试中国式的电视行走,还真正实践了央视的ORAL HISTORY。他的《电影传奇》不标榜“电视口述史”的首创,却占据了一个文化的高峰;当下的实话难以实说,他在历史中寻找真相。不是怀旧、不是重温,是打捞历史、抢救记忆。

无论是9月6号《那一天》中介绍的新电影《天安门》,还是8月30号《朋友》中对当年热映的朝鲜电影中的昔日明星的访问,小崔复活的田华夫妇的爱情故事和他8月在朝鲜听到的演员们近乎口头禅一般的“伟大领袖”让人触摸到活的历史。到8月30号,他的团队已经采访了1600位中外电影人,留下了50万分钟的采访、搜集了40万张老照片。老电影渐次复活。一百多个周末,《电影传奇》以上千人的回忆,带我游走百年,分享《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荣耀、感受《青松岭》的尴尬,更体会《桃花扇》的悲凉。《电影传奇》为百年电影拍了一部长片。无论是星光灿烂的影帝影后,还是寂寂无名的场工会计,他们一起走到崔永元的镜头前扮演了一个共同的角色:见证人。

昨天影响着今天、过去纠结在当下,记忆在延续,经验还在传递。这不准那不许的禁令、左献礼右歌颂的繁荣、政治正确第一票房收入至上的标准,还在拷贝着把电影当工具的翻云覆雨。艺术乃至文化的命运,一如桃花命薄扇底飘零。《电影传奇》的镜头深远而宽广,不仅把昨日的创痛传递到今日,还通过译制片的故事把“他们的创伤”变成“咱们共有的记忆”。《电影传奇》除了想采访《夏伯阳》、《乡村女教师》、《丹娘》、《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这些影片的故事,也想知道:《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与历史有什么不一样?《电影传奇》想一步步逼近历史。

它挖掘抢救,使历史不致湮灭无闻;它多方印证,努力校正错漏;它坚持播出,让全民分享记忆、分担伤痛、互表同情、汲取教训。它让历史复活,让死者再生。它挖掘、抢救、整理、传播的,不仅仅是个人记忆,更是集体记忆,不是日常记忆,而是文化记忆――文化的创伤记忆。不是类比,只是想到;没有求证,只是听说:斯皮尔伯格搞了纳粹大屠杀基金会工程,建了纳粹大屠杀证人陈述材料录像档案馆;崔永元想搞口述史基金,想建口述史博物馆。

4、“岩松看世界”:睁开记者之眼

“北京共识”、“金砖四国”、“龙象之争”、“中美国”和“G2”……,中国与世界的种种论述,都是外国记者或政要的概括;驻外记者虽多,无论现场肃立,还是演播室端坐,大多朗诵,诵读的也许还是其他媒体的稿件。白岩松走了出去,不仅去海峡对岸,也去日本,去美国。还想去看朝鲜,看越南。

2007年看日本,爱恨之前先了解,他不仅从靖国神社、和平博物馆与和平会馆看到历史的三副面孔,也看日本人如何养老、如何收垃圾、如何防震。节目播出,刺激了岩松的荒郊野外的厕所居然备有手纸这个细节也刺激了包括同事在内的中国观众;日本公使来函:“《岩松看日本》播放时间之长,面之广,可谓目前中国最为详尽的介绍现代日本的系列节目,是中日民众之间相互了解的一次契机。”

今年4月,金融风暴影响仍在、中美建交时值30周年,《岩松看美国》的播出正逢其时。系列节目以平视的目光、重要的议题、权威的访谈、丰富的细节,不仅帮助观众思索金融风暴的成因、探究美国救市的政策、体察中美关系的变化,还介绍了美国校车运营、体育教育、社区图书馆建设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经验。系列节目不是泛游美国,而是有着强烈的新闻色彩,内容设置紧扣当下,14期节目中与金融风暴相关的就有6期。采访人物既有商务部长骆家辉这样的政府官员,也有面临巨大挑战的花旗银行高级副董事长威廉•罗兹、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韩德胜、摩根士丹利董事长兼CEO 约翰•迈克这样的企业巨头高管;分析样本既有风暴眼中的大企业,也有罗德岛州这样的重灾区,甚至有正痛苦转型又雪上加霜的汽车之城底特律,为观众呈现了美国经济的立体图景。行程一二十天,节目十多期,适时推出,实实不易。虽然无需面面俱到,但14期节目中除第9期《共同的挑战》专访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洛瑞智涉及中美关系议题外,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观察几付阙如;其实,岩松美国之行正值奥巴马执政90天之际,从盘点成绩单看美国政治运作应该不显生硬,当然,对政治议题很可能岩松一行不是有意回避,而是无奈放弃。族群融合问题,大概也无暇顾及。地域分布上,盼望挺进美国西部。

二、三点期待: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次改革,边改边征求观众和员工意见。优点大家都看得见。有人说:早该如此;有人说:拨乱反正。还需要改进的,有的观众能看见,有的则只有员工能看见。有人说:有的栏目还是板着面孔训人;有人说:各档新闻大同小异,只是主播不同;还有人说:评论员说的还不如我!三种说法,直指需要继续改革的三个方面,更艰难的改革:服务理念,生产方式和评论维度!

1、服务理念:实现两个转变

电视台要满足观众像让电视台成为生活必需的“包打听”的需求,至少要实现两个转换:一是从传令官到信息服务员的转变,一是对宣传任务进行新闻化转换。

比如经济新闻,观众要的是理财之术、就业之路、投资之道,咱们现在给的是“供应充足、就业平稳、形势大好”;比如政治新闻,观众想知道当家的成天在忙啥、每条政策啥意思,咱们给的是领导多么勤劳智慧、标语口号真响亮;文化新闻,顾客既要提升品位,也要明星绯闻,还要票务信息,而电视给的是渲染节日气氛、点缀社会和谐。

每天面对的三大任务――政策宣传、成就报道和典型宣传、舆论监督――需要根据观众意愿进行转换――

政策宣传,可以看作政令传达: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信息,公众自然需要,重要文件的原始文本要是不让看有人还打官司呢,但观众在电视上接收的政令传达还是很像非中介传播――字幕满屏、文件照念、超长的文告般的标题、仪式化的会议场面;下一步,能不能转换为解释性报道,突出问题意识、清晰准确、关注实效,不以对抗的态度,而从协商民主的角度关心利益表达、政策探讨、决策评价?

成就报道和典型宣传,可以看作政绩宣传和典型塑造:任何政党和政府都需要寻求合法性,政绩宣传、典型报道有可能推动公众从执政能力到道德境界两个方面承认、接受乃至拥护现行政权,但很多政绩宣传仍然仿佛口号串联、不少典型塑造依然仿佛思想汇报,空洞乏味、自我吹嘘;下一步,能不能转换成记录社会文化变化、反映人物自我完善,在真实报道的前提下,增进民族自信、倡导现代人格?

舆论监督,可以看作是行为喝止:但有的舆论监督,不是把侵害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作为监督对象,而是对准了一些有“不良言行”的普通民众;下一步,是不是可以用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的标准做报道,关注公权力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侵害,解剖社会病理样本而不是做“政策打手”?

全球新闻、中国报道,对内凝聚全面共识、对外展开公共外交,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服务,向全球提供像美国世贸大楼遭袭、中国航天员出舱那样的关键影像――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只有以此为己任,我们的话语方式才会根本转变。

2、生产方式:统一平台的流程再造

现在的新闻之所以给人重复之感,原因在于:各个时段的新闻信息同构,同一事件的最新进展没有及时通报;除《国际时讯》这样的板块有鲜明的新闻品种特征外,大多各类新闻杂陈;再者处理方式类似,除周播栏目《新闻调查》、《新闻周刊》、《世界周刊》有自己的格式外,多是“主播播报+短片+记者连线+评论员连线”。观众要看有现场的新闻,无论政治变故、重大活动,还是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希望有记者到现场“陪”他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问。

观众要看此时此刻的新闻厨房,“演播室”、“景区”这类电视剧、舞台剧的叫法让人费解,不就是加工新闻的厨房或者车间嘛,Newsroom!打破封闭感和作戏感,不说像透明鱼缸吧,起码室外――让观众可以轮番看到此时此刻北京故宫、上海外滩、西安城墙甚至美国白宫的晨昏雨雪、人往人稀,室内――新闻分区播报,主播游走其间,美丽助手各区待命;导播的指令可以让观众听见,编辑的身影可以让观众看见,这个板块的主播也可以向正在准备下个栏目的主持打个招呼。观众希望信息巨流上有轮渡、有绿洲,这轮渡和绿洲就是栏目。栏目不仅是Anchor的舞台,更是观众和电视不见不散的那个“老地方”;如果只有板块、没有栏目,那充斥央视屏幕的将只有Newsreader没有Anchor、只有招牌没有名牌!

就信息来源看,议程设置好像还是被文件和请柬所左右,有明确的信息提供部门或企业、组织的会议新闻、展览新闻占据了相当多的时段。主动地发现、多方的采访、深度的挖掘还远远不够。观众提供的新闻线索,还是专属各栏目独占。

就新闻采集看,一条新闻若干记者扑过去的局面仍未彻底改变,后方不同时段编辑对同一条新闻的不同要求仍难以体现。

就新闻加工看,虽然有国际声道、同期字幕和解说的新闻资源已经实现共享,但记者随时采集随时传输共享的习惯仍有待强化;现在的问题是,各时段至少在这几个方面可以使新闻略有不同:

换标题――同一则新闻,以不同的标题出现,虽有欺人之嫌,多少可体现出不同的关注视角、阐释重点;

另配音――即使主播再怎么想“说”新闻,播音腔十足的配音总是一种干扰,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由主播重新配音,各时段有自己相对符号化的声音,也勉强算一种特色吧;

改解说――设立改写员岗位,哪怕画面相同、同期一样,如果各时段新闻有不同的解说,也许可以冲淡一些现在依然浓烈的文件味道、会议腔调;

做集纳――同行报道、背景资料、趋势预测,这些元素加上,不说增加新闻的宽度与厚度,起码可以使同一则新闻多少有点儿不同的信息;

用技术――做融合媒体,比如借鉴Mappedup(省略/labs.省略/swarm)的页面设计,尽量呈现“此时此刻”、“世界各地”的最新新闻,强化观者的空间感和时间感;

上评论――不是由那几位全知全能的评论员通吃,也不仅仅请专家指点或者由主播做个性化点评,而是引入观众的CALL-IN、跟帖之类的草根意见,使观众可以顶也可以踩。

当然,新闻频道不等同于资讯频道,新闻也不全是资讯,任何频道的新闻都无须刻意回避“栏目”二字、不必有意搁置“黄金时间设不设置栏目、如何凸显栏目特征”之类的话题,各时段、各板块的新闻的处理方式要有所区别,应该成为我们讨论节目改进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

就新闻评价看,依靠内部品管人员和外部专业团体、观众代表、媒介批评者、政府管理者,从全台新闻、整个频道、单个节目这三个维度,进行国家、社会、观众、业界这四个层次的评价体系仍有待建立。

从议程设置到节目生产再到评估反馈的流程再造,有赖于全台共享的新闻平台的建立。

3、评论维度:发出媒体的声音

说到电视台的评论,不得不说到《新闻1+1》。她紧追报刊言论,为电视勾勒出时评的模样;放大理性声音,为看电视多读报纸少的人群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实在难得;尤其是对王帅事件和石首事件的评论,更为可敬!

对王帅事件,《新闻1+1》和《新闻会客厅》实现了一次漂亮的联动,体现了报道与评论的聚合之力。4月14号那天,在《新闻会客厅》专访王帅播出后一小时之后的《新闻1+1•河南灵宝,你该如何面对公众的质疑》,没有重复《新闻会客厅》的素材,连采访王帅的同期都是《新闻会客厅》中没有出现过的,节目邀请意见领袖中国政法大学的何兵教授作特邀观察员,将“敏感”的人权问题专业地还原为宪法问题,何兵先生嬉笑怒骂间直问当地政府:“公民有权批评政府,为何滥用警力?诽谤属于自诉案件,谁来告状了?政府没有名誉权,人民对于政府,不仅有批评的权利,而且有错误批评的权利!”节目举重若轻,让人含泪发噱!有网友跟帖:好记者,好教授,好节目,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力挺新闻频道!

虽然没有在《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的《政府如何应对麦克风时代》发表当晚同步关注石首事件,但《新闻1+1》毕竟在第二天播出了《石首,为何再度“失守”》。对这期节目的播出,有专家说:显示了央视的力量不仅仅在导向正确,更在引导有力。“舆论导向”与“舆论引导”,虽只一字之差,却暗含两种新闻政策与新闻操作的理念。强调“舆论导向”,首先意味着对新闻的控制,报与不报、早报还是迟报,成了大问题;而讲究“舆论引导”,最要紧的则是第一时间消息,让公众看到真实的情况、听到理性的声音。只讲导向,就可能或效法鸵鸟或自缚手脚,静待上级指示,把决策风险和道义责任推给各层领导;注重引导,就会服从新闻规律,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在保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把公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评论权落在实处。这期节目论述的主轴,还是去年“620”讲话中的“按新闻规律办事”和“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的题旨。节目通过对石首事件的回溯、主持人对政府应对的评价、周天勇教授对征地拆迁等其他的稍稍延展和信息公开的略略提及,对《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之外那些进行了石首事件深入报道的媒体来说,既有同气相求之感,也可以互相借鉴观察角度;对一般公众而言,既能感受到国家媒体对公众热点的积极回应,也能体会到公共媒体的公正立场;对政府官员来说,可以促进其对草根民意的敬畏和对因应之道的省思。

如今的评论,在评论维度的确定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些节目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只要评论员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就拥有了无可争议的话语权,至于对错之外的路径与方法、结论之外的思考方式、善恶之外的善治(GOOD GOVERNANCE),就不在观察员的话语体系之内。在即兴式、插入式的短评中,评论员对国内事务也大多持工作视角:要么变着法儿地夸赞某条新闻中的工作做法好,有利于某某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要么就是建议这项工作该如何如何完善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就是批评某某做法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之类的原则;鲜见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各方利益表达、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效果评估、政策反馈调整进行述评。对国际事务,则似乎只有现实主义(Realism)一个维度:无论是争端还是协作,对与中国不直接相关的国际事务,只从战争、武力、利益、阴谋或阳谋的角度读解,很少听到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观点,似乎民主、人权、和平全是口号,观念、文化全是空谈。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8

【关键词】抗战时期宋氏姐妹国际新闻传播策略

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全球化时代、融合媒介时代已经成为现实。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还是我们的媒介范畴,席卷而来的都是一场全球融合的变革。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既有残酷竞争也有利益趋同的合作共赢。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新闻传播的研究不仅仅是传媒业界竞逐的热点,也是政治博弈的一个重要方面。抗战时期,“宋氏姐妹”在国际传媒界展开的一系列新闻宣传活动不仅是新闻传播最直观的体现,还让世界听到了当时中国最真实的声音,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践行力量。

“宋氏姐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三位女性宋蔼龄、宋庆龄和宋美龄的代称。她们出身名门,地位显赫,皆因婚嫁全部走上了政治道路,并以各自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她们摒除异见、团结抗日,充分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着重致力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对外传播,采取了多种策略开展国际新闻传播工作,为赢得国际舆论支持、促进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综合运用广播等大众传媒,融入“情感诉求”

抗日战争期间,宋氏姐妹所展开的大量国际新闻传播活动都是基于广播这一媒介平台,广泛对外信息。1940年4月18日,宋氏姐妹抵达重庆,通过NBC广播网全面向美国现场转播她们的演讲。宋霭龄首先发言,她在演讲中真诚感谢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的同情与支持,并对的卖国投敌行为进行了控诉。接着,宋庆龄在演讲中说:“太平洋和全世界人民的将来历史,一定和以前不同,且将再见光明灿烂,因为中国不愿做奴隶的人民,已经拿起了武器,争取自己的自由,同时也是为世界人类,为你们大家争取自由。”而宋美龄则巧妙地对美国政府向日本出口战争物资的可耻行为进行了谴责:“中国人民不愿当亡国奴,必能全力以赴,同日寇血战到底。问题是,我们会得到公正的对待吗?这只能由美国人民和他们的国会议员来回答。”

在她们“敲警钟”式的对外广播演讲中又融入了情感诉求,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唤起了国外人民的注意与同情,让大众真切了解日本侵略的真实意图与中国抗战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给世界人民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在心理上唤起他们的危机意识。

宋氏姐妹还多次接受记者采访,亲自撰写电讯,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阐明各自对中国抗日战争及民主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宋氏姐妹还创办过专门从事抗战宣传的刊物和报纸。1938年6月14日,由宋庆龄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成立,随后创办机关刊物《新闻通讯》。据统计,宋庆龄亲自执笔撰写了8篇文章和评论,均致力于报道中国人民抗日的真实情况。她还组织外国友人根据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写出了一系列具体生动和有说服力的报道传播到世界各地。

宋氏姐妹通过各种传媒形式,并融入“情感诉求”,积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深刻揭露了日寇侵略的野心,营造了一种侵略压迫感,给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

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闻工作,进行“分众传播”

宋氏姐妹十分注重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及他们的特点,进行卓有成效的宣传。在从事抗战国际新闻传播时,就充分运用了这种“分众传播”的策略。

抗日战争期间,宋氏姐妹曾多次组织妇女活动,对广大妇女同胞发表讲话和演说,组织妇女开展救国运动,并亲自撰文号召广大妇女同胞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宋庆龄在纽约《亚细亚》杂志上发表了重要文章《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文中疾呼的“在当前这场战争中,中国妇女已经证明她们是无愧于历史的民族英雄”,大大增强了妇女同胞的抗战勇气;她所提到的“但也有些卓绝的妇女,她们的修养、见识、行政才干,甚至作战的勇敢和民族革命运动的兴起使中国妇女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远景”,大大坚定了妇女同胞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对学生和儿童群体,她们则采取亲和的方式来进行抗日传播,并得到了积极响应。抗战时期的中国儿童节是4 月4 日,宋氏三姐妹在1940年4 月3 日到达重庆歌乐山,视察战时儿童保育会第一保育院。宋庆龄开心地说:“看到这些蒙受战争苦难,失去父母的苦孩子变成了幸福的儿童,怎能不令人高兴呢。”她还对孩子们说:“我们专程来看望你们,明天就是儿童节,祝你们节日快乐。”然后亲自将一包包糖果饼干送到难童们手中。她们的举动被新闻媒体一一记录,当时重庆的《新华日报》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并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她们对儿童的关爱感动了国人,也感动了世界,更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的信心。

除此之外,宋氏姐妹还对在战场上受伤的战士、商界企业家等展开了各具特色的抗战新闻活动,也赢得

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将新闻传播融入到政治活动中,对外“设置议程”

在政治动荡期,媒介的功能显得颇为重要。宋氏姐妹因为各自特殊的身份,她们一直是国内外新闻界追逐的焦

点。而她们也充分抓住契机,在政治活动,尤其是外交活动中积极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潜移默化地将抗日战争在国际信息市场中赋予了高度的显著性。

在《开罗宣言》制定期间,宋美龄向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等人介绍了中国的抗战情况,传播了中国的政治主张;在访问印度期间,宋美龄陪同与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甘地会谈,为他担任翻译,并亲自用英文向印度广播了《告印度人民书》,宣扬了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理念;在出访美国期间,她还展开一系列巡回演讲,真实介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时期,宋美龄对外演讲共计36次,其中澳洲演讲1次,英国演讲4次,加拿大演讲2次,印度演讲3次,而在美国的演讲甚至高达26次。

除了宋美龄以外,宋庆龄、宋霭龄也在各自的对外政治活动中传播了中国人民真实的声音。她们多次在各种政治场合把中国的抗战图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赢得了世界舆论的普遍同情与支持。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宋氏三姐妹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不曾间断,她们为了宣传思想而联合抗日,不遗余力地奔波于世界各地,卓有成效地展开了一系列新闻传播活动,这对于当今的国际新闻传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方面,宋氏姐妹“笔比剑有力”的新闻思想,以及真实客观的传播理念值得我们广泛学习。宋氏姐妹都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好的文笔,在抗战时期的新闻宣传活动中也写过不少出色的文章。尤其是宋庆龄,她一直坚持用笔真实记录下战争中苦难的人民群众,并且广泛传播,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说服力的传播效果。如今,我国媒体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期,面对全球媒体的激烈竞争,个别媒体为了博“卖点”而生产新闻,俨然已经失去了“真实客观”这一基本的原则。充斥人们视野的虚假新闻不仅使得媒体自身陷入“生存危机”,也让整个新闻界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因此,新闻媒体要牢牢树立并践行“真实客观”的理念,新闻从业人员更应以身作则,以宋氏姐妹为榜样,坚持报道客观事实,立志将最真实的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另一方面,宋氏姐妹积极投身于对外传播活动中,公开发表演讲,接受国外媒体记者采访,为国外媒体撰稿,并针对国外个别媒体的失实报道,主动提供真实信源,甚至直接创办刊物来报道当时中国最真实的情况,从而掌握了战时我国对外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动话语权。在当今这个新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因此,我国媒体要牢牢掌控第一话语权,尤其要在重大突发事件上把握好及时报道权与第一解释权。只有这样,我们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的国际舆论引导能力,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宋氏姐妹,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共同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积极主动地从事国际抗日新闻传播活动。一方面她们是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一言一行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她们亲自撰写新闻稿,发表演讲,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对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和同情、争取国际援助做出了努力。

宋氏姐妹的对外新闻传播策略,是我国当今国际新闻传播的宝贵参考范式,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参考文献

①陈廷一:《宋霭龄全传》[M].青岛出版社,1997

②陈延一:《宋庆龄画传》[M].作家出版社,2008

③阳雨、张小舟:《宋美龄的外交生涯》[M].团结出版社,2007

④杨树标、杨菁:《宋美龄传》[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EB/OL].省略/,2011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9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xx解放60周年宣传活动,是xx广电总台新闻中心2009年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闻中心将推出国庆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为走过60年辉煌历程的共和国献上生日贺礼。

在国庆报道中,我们力求做到“两结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描绘共和国60年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宣传xx与歌颂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祖国好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力量,浓墨重彩描绘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真实反映60年来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典范,以及xx人民在迈向另一个甲子之年的信念与信心。

按照自治区和总台的安排,我们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国庆报道方案: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8月,结合全国“两会”、“五一”、“五四”、“建党”等活动以及自治区的重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段,为国庆及庆祝xx解放60周年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从8月到9月底,在《xx新闻》、《xx新闻联播》、《新闻话题》、《晚间新闻》、《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新闻观察》等栏目开辟专栏集中开展新中国60周年成就宣传,形成宣传热潮。

这一阶段宣传报道活动的特点是:从“变化”入手,透过变化看发展,以发展的眼光说变化;关注普通人,展现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印记;整体策划、创新选题思路,在节目选题、报道方式上求新求变,做到声势大、有规模;多角度出击,既有全景式的重大题材,又有结合某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切入的专题作品。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电总台宣传要求,我们初步策划了以下选题:

1.系列报道:《1949:xx解放档案》

以当年一个又一个地方的解放为切入点,按当时xx各地解放的时间顺序,从南到北,红色逐步推进(1949年7月30日任山河战役打响解放xx第一仗、9月17日解放xx的最后一战———金、灵之战,9月24日,xx解放)。聚焦解放时刻,让观众用一种生动的方式了解那段历史。

在《1949:xx解放档案》的报道里,我们要关注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解放的含义不仅仅是执政者的更替,还包括思想解放、观念更替,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民俗等各个范畴的重新塑造。

2.系列报道:《60年,见证岁月变迁》

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xx有重大纪念意义、重大建设成就、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报道线索,派出多路记者,赴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实地采访,展示6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3.系列报道《60年60人》

人物是故事的主体,在提及“60年60人”中,“人”的概念强调大历史中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发展的关联。一个人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各种各样的抉择导致命运轨迹的改变,肯定有不少感人细节。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的记忆和对的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版块可以关注两部分人,第一部分是普通人。

备选题目:《我的名字叫国庆(建国)》

以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为主人公,通过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或10月1日出生的人)讲述故事,从人物故事中折射时代变迁。

第二部分是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备选题目:《60年,我们的脊梁》

选择各个历史时期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xx做出贡献的有影响力的人物,讴歌时代风尚,弘扬正气。

4.系列报道:《60年,xx奖状》

1949年10月1日至2009年期间,反映xx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国之最”。如:金牌、冠军、表彰、奖励、发明、创造、破纪录、第一名、第一个、第一次、第一所、填补空白、最高荣誉等。

5.系列报道:《60年,xx品牌》

从1949年至2009年,无数品牌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断影响着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的改变……在60年里,许多品牌已经或正从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里渐行渐远,成了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如xx的六盘山牌电视机、春柳牌衬衫、仙鹤牌毛线、大红门等);无数品牌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这个时代的强者……籍此从品牌的角度进行梳理,探寻新中国成立后xx经济发展及历史的印记。

200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xx解放60周年。60年前的1949,是新旧中国交替的年份。60年后,新中国走过了坎坷征程,迈进了进步发展的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xx解放60周年宣传活动,是xx广电总台新闻中心2009年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闻中心将推出国庆系列宣传报道活动,为走过60年辉煌历程的共和国献上生日贺礼。

在国庆报道中,我们力求做到“两结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描绘共和国60年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宣传xx与歌颂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祖国好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力量,浓墨重彩描绘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真实反映60年来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典范,以及xx人民在迈向另一个甲子之年的信念与信心。

按照自治区和总台的安排,我们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国庆报道方案: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8月,结合全国“两会”、“五一”、“五四”、“建党”等活动以及自治区的重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段,为国庆及庆祝xx解放60周年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从8月到9月底,在《xx新闻》、《xx新闻联播》、《新闻话题》、《晚间新闻》、《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新闻观察》等栏目开辟专栏集中开展新中国60周年成就宣传,形成宣传热潮。

这一阶段宣传报道活动的特点是:从“变化”入手,透过变化看发展,以发展的眼光说变化;关注普通人,展现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印记;整体策划、创新选题思路,在节目选题、报道方式上求新求变,做到声势大、有规模;多角度出击,既有全景式的重大题材,又有结合某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切入的专题作品。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电总台宣传要求,我们初步策划了以下选题:

1.系列报道:《1949:xx解放档案》

以当年一个又一个地方的解放为切入点,按当时xx各地解放的时间顺序,从南到北,红色逐步推进(1949年7月30日任山河战役打响解放xx第一仗、9月17日解放xx的最后一战———金、灵之战,9月24日,xx解放)。聚焦解放时刻,让观众用一种生动的方式了解那段历史。

在《1949:xx解放档案》的报道里,我们要关注解放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解放的含义不仅仅是执政者的更替,还包括思想解放、观念更替,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民俗等各个范畴的重新塑造。

2.系列报道:《60年,见证岁月变迁》

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xx有重大纪念意义、重大建设成就、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报道线索,派出多路记者,赴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实地采访,展示6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3.系列报道《60年60人》

人物是故事的主体,在提及“60年60人”中,“人”的概念强调大历史中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发展的关联。一个人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各种各样的抉择导致命运轨迹的改变,肯定有不少感人细节。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的记忆和对的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版块可以关注两部分人,第一部分是普通人。

备选题目:《我的名字叫国庆(建国)》

以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为主人公,通过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或10月1日出生的人)讲述故事,从人物故事中折射时代变迁。

第二部分是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备选题目:《60年,我们的脊梁》

选择各个历史时期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xx做出贡献的有影响力的人物,讴歌时代风尚,弘扬正气。

4.系列报道:《60年,xx奖状》

1949年10月1日至2009年期间,反映xx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全国之最”。如:金牌、冠军、表彰、奖励、发明、创造、破纪录、第一名、第一个、第一次、第一所、填补空白、最高荣誉等。

5.系列报道:《60年,xx品牌》

从1949年至2009年,无数品牌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断影响着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的改变……在60年里,许多品牌已经或正从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里渐行渐远,成了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如xx的六盘山牌电视机、春柳牌衬衫、仙鹤牌毛线、大红门等);无数品牌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这个时代的强者……籍此从品牌的角度进行梳理,探寻新中国成立后xx经济发展及历史的印记。

系列报道:《xx的春天》

该报道将围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把宣传重点放在实践上,从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入手,以改革前后变化和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措施为切入点,对改革开放30年xx社会生活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7.直播板块

10月1日前后,安排四场直播,充分展现国庆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以及自治区举行的各项重大庆祝活动隆重热烈的盛大场面。使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达到高潮。

㈠2009年9月29日晚

直播xx回族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地点:xx人民会堂

承办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

㈡2009年9月30日上午

①直播首府各界万人升旗仪式。

②直播“喜庆国庆60周年”万人健身长跑活动。

地点:xx市人民广场

承办单位:xx市牵头,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体育局协办

㈢2009年9月30日晚

直播国庆焰火晚会

国庆节见闻作文篇10

2、月到国庆中秋,分外想你。看到那空中圆圆的月亮吗?那就是我想你念你牵挂你的心!爱你吻你!晚安!

3、国庆中秋节,赏明月,广寒宫,美嫦娥,下人间,送和谐,合家欢,团圆夜,拜长辈,亲朋乐,尝佳肴,品琼液,最皎洁,故乡月。

4、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饼中何馅,今日是莲蓉,我欲乘舟观月,又恐飞船太慢,远处不胜寒。

5、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前,向远方的你送去一片深情:祝你快乐健康,幸福如意。有好东西吗?快带一点来,等不及了。

6、每年的今天,人们都要在地上种下一个球,以求得一整年的平安,幸福。那你说现在地下是不是全是球呢?为什么我挖土的时候从没看见过呢?哈哈,国庆中秋快乐!记得种球哦!

7、明月清风寄相思!让月儿捎上我的祝福传递给你;让思念化作一缕轻风,柔柔的吻过你的脸!

8、明月挂天边,祝福到眼前,愿您的生活像月饼圆圆满满,爱情象桂香甜蜜芬芳,事业象圆月光彩明亮,人生象彩灯璀璨多姿!祝您国庆中秋节快乐!

9、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整日工作挺辛苦,天凉别忘加衣裳。保重身体多餐饭,珍惜友情常想想。信短情长言未尽,唯愿朋友多安康。国庆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10、以时时的温馨为皮;以天天的快乐为馅;以一生的平安制作;以一世的幸福烘烤!用我真诚的祝福包装!祝你国庆中秋节快乐开心!

11、心到想到得到,福到运到财到,国庆中秋节还没到,但愿我的祝福第一个到。提前祝你国庆中秋节快乐!其他祝福短信都是我安排的!

12、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国庆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楞楞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13、月儿照九州,月饼解烦忧。尝一尝常开笑口,咬一咬好运拥有,瞧一瞧快乐牵手。闻一闻,幸福与你共白头。国庆中秋愉快!

14、国庆中秋情最绵,最绵在心中;国庆中秋人最念,最念在梦中;国庆中秋月最圆,最圆在空中;国庆中秋饼最甜,最甜在口中;祝生活甜蜜,国庆中秋节快乐!

15、我用快乐做馅,幸福做皮,又融入了我无边的祝福制作了一块月饼,希望在国庆中秋这一天送给你,愿你吃了之后,能够快乐如仙子,幸福如天使,无忧无虑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