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1 03:52:21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行业地位

一、 引言

近期的房地产市场变化无常,股市也是一直低迷不振,影响原因往往比较容易找出,但是调节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房地产是受国家或地方政策影响最大的行业,细微的政策波动足以让一方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也足以让一方房地产市场迅速下滑。各房地产企业面临多重问题,融资难,处理存货难,资金周转速度就慢,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万科作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同样面对着这些机遇和挑战,2010年和2011年的住宅成交面积一直是萎缩的状态,同比下降达到29.6%和19.2%,而后几年渐渐回缓。2013年初,房地产大量的负面信息出现在人们视线里,人们更多的采取暂不投资房地产。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万科集团成为目前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当然是有其独特的优势。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几大财务指标上对万科集团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在同行业以及国家经济的大环境下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能力水平有限,并未进行企业财务及其问题解决方式的具体做法探究,经营状况的深层次探究,仅仅对财务指标数字层面上的浅析,目的在于从近期财务数据中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总结优势和问题,予以初步建议。

二、案例分析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万科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本公司于1984年5月成立,目前是在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公司,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发行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3年5月28日,本公司发行之B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3年12月28日经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到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在2010年万科率先成为全国第一家年销售额超过千亿的房地产公司,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四大住宅公司高峰时的总和。万科于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信息使用者尤其是外界的使用者非常关注企业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强,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好,对破产风险的抵抗力就强,也可有效反映企业资本结构是合理的。企业偿债能力,从静态角度来看,是企业资产还清公司债务的能力;从动态角度来看,则是企业的资产在业务的使用过程中创造的收入来偿还债务的能力。现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般按债务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的衡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可供偿债资产与债务的存量,资产存量查过债务存量较多则认为偿债能力较强;另一种是比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偿债所需现金,如果产生的现金超过需要的现金较多,则认为偿债能力较强。短期债务存量比率主要包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流动比率假设所有的流动资产都可以用来偿还流动债务,表示用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每1元流动负债的保障。一般,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并不是流动比率越大越好,若比率过大资金被滞留在流动资产上,就不会得到更好的运用,影响资产周转,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通常国际上认为,当流动比率为2时,其偿债能力是较为充分的。从短期债权人来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对债务的保障程度高,但从企业经营者来看,货币资金不被闲置是目的,应将流动比率维持在合理水平。

从表1数据可知,在2009年之后,由于房地产行业受到限购令的影响,出现整体行业市场紧张的情况,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受其影响,流动比率有明显下降趋势,都达不到人们认为的理想数值2。之后的几年也一直是走下坡路,这在公司日后的发展趋势中值得关注,探其原因是否是应收款项等因素的影响。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

相对与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指标是速动比率。表示用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每1元流动负债的保障。计算速动比率是将流动资产扣除流动性不确定性较大的存货预付账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项目,避免了流动比率的局限性假设,使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更可信。此项数据反映了企业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对粗略估计计算得到的流动比率的补充。一般情况,速动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指标在1左右为佳,不同行业差别很大。

如表2所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0年的速动比例非常乐观的达到0.5-0.6之间,而在2011年更是有明显的下滑,下一年又稍有回升,而去年再次下降。进一步说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受到国家政策性调控的影响,即使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也因市场紧缩而面临严峻的形势。比较两组数据,我们能看出,在考虑了公司存货等变现金额和时间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因素之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非常明显的差距,流动比率表现出来的良好偿债能力被大打折扣。同时可以看出指标较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但与同行业相比属于正常现象,原因是房地产行业与众不同之处,其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十分高,土地储备和待售房较多。而在2011年时,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效果开始显现。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导致企业销售乏力,大量资金被存货占据难以回笼,新建成的楼盘仍旧待售,就出现了速动比率明显下降的现象。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它表明企业对债务负担的承受能力和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表明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长期偿债能力能反映公司资产质量和对财务杠杆的使用程度。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安全程度的重要标志。其主要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产权比率等。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3)

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对债权人资金的利用程度,是企业从债权人处筹集资金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

(2)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 (4)

资产负债率较高是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通病,股东权益比率也较低,说明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差,但万科的利率保障倍数还是很大的,说明其完全有能力支付利息。

(二)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企业制造血液的能力,是商业企业存在最本质的目的。获利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体现: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普通每股收益。

投资报酬率=利润/投资总额(5)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6)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7)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股数加权平均数(8)

由表5可见,万科房地产今年的投资报酬率大幅度上升,净资产收益率小幅提升,说明其获利能力依然很强,依然会吸引外界投资者进行投资。但销售毛利率有小幅下降,这也是现房地产市场给予的小小影响,在所难免。

(三)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因素,整体资产的利用程度是否符合一个良性机制的运转。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9)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10)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年初+年末)/2(11)

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12)

由表6可见,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10~12年上升幅度很大,这说明其利用程度很好,应收账款不会影响公司资产质量;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逐年提升,说明公司的资金周转灵活,对房地产商来讲,项目专用资金数额通常非常巨大,资金的灵活周转显得格外重要,此表可以看出万科的资产利用效果明显变好。

(四)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可直观的体现公司的发展潜力。

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3)

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14)

由表7可见,公司的净资产增长率逐年递增,但是总资产增长率却逐年递减,说明公司注重风险将负债降低,追求内部融资,增强盈利能力,在目前房地产商共同面对的市场下,这样自强不息的发展方式才能使其处于不败之地。

三 、未来发展展望与战略

以目前房地产动荡不安的市场来讲,展望未来确实不容易,不因成功而傲慢不因困难而盲目才是房地产企业需要找到的心态。万科的总体盈利能力等方面一直很强,这与万科坚持走专业化道路是分不开的,在继续保持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力度对实时经济形势政策、竞争环境等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2014年,复杂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带来各种新的挑战,公司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和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到质量效益型的飞跃。

此外科学融资对于目前房地产的发展尤其重要,为支持业务发展的需要,房地产企业应继续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继续尝试住宅开发基金和人民币跨境贷款等方式加强海内外基金合作,降低资金成本,对新项目拓展策略方面持审慎态度并且科学研究判断,稳健理性投资。对于大型房地产企业,国际化道路是需要考虑的长期发展方向之一。对于现有海外项目,应做进一步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加强控制。在控制海外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努力探寻可以合作的国外合作项目,充分发掘和利用海外的资金资源和业务资源,推动专业能力的提升及业务模式的创新,这不仅是学习创新的机会也是树立企业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企业能力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孟天恩,张炎兴,李生校.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技巧与运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2

关键词:上市公司;舞弊;预防;治理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

1.1虚构交易或事项

在2001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虚构交易,虚增销售收人、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等舞弊案约占40%。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假入库单、假成本计算单、假发票、假出库单等。被称为舞弊现象代表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下面是对近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科龙公司舞弊案的分析:2001年科龙营业收入仅43.8亿元,但2002,2003,2004年分别达到了48.8亿,61.7亿,84.36亿。用对比分析法计算营业收入增长率,三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30%左右,与2001年相比,科龙2004年营业收入增加了40.6亿,同比增长93%,。在家电行业步履维艰之际,如此惊人的高增长率,实在是一个舞弊的信号。后经证监会的调查,认定科龙对合肥市维希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长荣)的4亿多元虚假收入,科龙销售给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的产品,在次年又退回给了科龙。这种大规模的退货并不是市场行为,而是科龙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为的账面游戏。货就在仓库中,并未售出,办理退货手续只是完成此前的虚假销售。

1.2会计“摆弄”

(1)混淆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边界。例如,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报中,以多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3415.17万元,同时,原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为金路公司1997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在股权投资核算上做手脚。例如,1998年8月,张家界公司以2160万元从香港一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有关公路的权益。按合同约定,该权益包括资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公司将这笔款全部计入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63万元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则虚增了利润。(3)随意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或打收入确认的时间差。例如纵横国际,根据公司2001年12月底的自查盘点资料,仅在产品成本一项,就存在潜亏8555万元。(4)虚拟资产挂账。例如纵横国际,固定资产中职工宿舍计873万元于1998年以前参加房改却一直未作账务处理,压缩机270万元已销售而挂账未作处理。

1.3掩饰交易或事项

掩饰交易或事项的常见作假手段有对于重大事项(诉讼、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隐瞒或推迟披露。在2001年遭处罚的上市公司中,不披露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有十几家,约占总数的15%。

1.4盈余管理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不当。例如,在计提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比例上,st实达是0.5%,而同行业的长城电脑和湘计算机都是5%,仅此一项st实达就少计当期管理费用约720万元。(2)变更资产减值准备比例。例如,国电南自2001年度变更了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由5%降到1%,1-2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由6%降为3%,但在其总额达42200万元的应收账款中一年以内的占69.47%,1-2年的占21.24%,从而增加利润14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1.6%。(3)冲回上年计提。例如,通辽化工2001年报显示,除了当期坏账准备增加了2325074.85元外,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1199330.00元,长期减值准备冲回了255000.00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冲回了5152866.82元,因此当年利润增加4282121.97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76%。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与治理

2.1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最基础的一道防线,如果没有适当制约机制,很容易出现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一言堂现象.将上市公司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近年来来,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引进独立董事,成立审计委员会,分类表决制度,但中国的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如何保证这些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内部审计制度。据美国相关统计资料

表明,在发现舞弊的手段中,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占34%。

2.2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

据相关统计资料,1996年至2005年7月因财务报表存在舞弊行为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共有31家。我们发现,从上市到第一次发生财务舞弊期间,仅有一家公司更改了会计师事务所。第一次发生舞弊时,仅有3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其他2家仅被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报告。证监会的处罚中,31家公司仅有5家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被处罚。可见,大部分的财务舞弊行为都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注册行业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问题,注册会计师对本身职业道德的要求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审计的力度。

2.3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是其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说,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是最为有力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对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需求的缺乏是导致当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应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在当前的会计市场上,政府官员干预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注册会计师是难以保持实质上独立的。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有关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异地审计业务“保驾护航”等。

2.4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

政府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缩小在这一方面的公众期望差距。例如,近年来随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深入,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必须指出的是,业务监管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非一项突击性的事务。同时,还应尽快制定监管工作规则以及有关的惩戒办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琼民源”审计案例中,即使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没有关注到利润异常变动的风险,在实施审计阶段也没有寻找到报表利润虚假的证据,但如果在审计报告阶段,复核人员能够运用分析性程序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出最后复核,必然会发现报表利润的异常变动,从而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舞弊,比较

 

一、研究背景

2008年,是警醒的一年。美国五大独立投行无一幸免遇难,华尔街神话破灭,经济危机根源之一在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和滥用,把难以准确估价的金融产品包装的精美堂皇,花言巧语的欺骗投资者;另一方面,人们热衷于投资,在没有实际考察和缜密思索后盲目听取投行的一面之词,结果损失惨重。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灾难无法避免。中国政府在积极采取措施,温家宝做重要讲话。在这一背景下,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一览无疑。投资者在听取投行方面意见的同时,也要时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真阅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对财务报告中易出现违法舞弊的事项多加注意。

二、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比较研究

本文对2007-2009年间,证监会对103家上市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作出处罚通知的案例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通观中美上市公司舞弊现象,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的异同处:

(一)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相似点

1.拓宽业务范围,寻求最高地位

公司得以上市,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条件。当公司历尽千辛万苦成功上市后,大股东们往往会希望得到更多报酬。这就促使管理者们制定更高的公司战略。论文大全。当年德隆提出:3-5年内快速进入世界五百强,谋求成为中国制造业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当时已是美国第一大能源公司的安然,不甘心只限制在美国,妄图成为世界第一。从美国到印度,从能源管道到宽带网络,处处是安然的身影。过于冒进的公司战略和过高的战略目标,促使他们在无法按时完成预定目标的的情况下只好粉饰报表,以维持其光鲜的形象。

2.利益驱动

利益,永远是商人不变的话题。为保住有红可分,为一己私利,安然管理层“偷窃”公司员工和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当漏洞越来越大无法弥补时,安然虚构了12亿美元的利润。最终无法摆脱破产的命运,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破产企业。一个公司的上市,涉及关系复杂,涵盖了众多利益。对股东而言,股东价值最大化,持有的股票有保值升值的能力最重要;管理者倾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者收入来源以公司的经营成果为依据,直接取决于公司的经营发展;而员工的生存发展更离不开公司。外部环境,则有广大分散小股民、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单位和社会团体组成。股民们希望跟着上市公司赚取收益;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主要来源靠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政府需要若干知名企业带动地区发展,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这些利益者向公司施加压力或抱有太多期望时,对公司而言就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当各项财务指标没有达到要求时,公司就只能通过一系列舞弊手法粉饰报表,稳定人心。

(二)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不同处

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与美国的相比,在“普遍性”里又存在“特殊性”:

1.背景方面——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

美国的资本主义市场发展较为完善,市场经济引领美国发展。直到2008年经济危机,美国有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全部葬负于危机中,接受美联储的监管。在此之前,美国市场一直由市场自由调节。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持续时间较长,国有企业改革不完全,遗留下不少“后遗症”。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其不惜编造虚假财务报告以争取上市资格的动机之一。

2.内部管理方面——我国公司管理体制带有浓厚行政色彩人事制度

能被形象得分成几个“圈子”不仅是在社会大环境里的社会关系,中国的公司内部管理上也可以划分为一个个“圈子”。公司内部的升迁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上司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的交际关系等,都是影响公司经营的因素。虽然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亲属这种亲人关系对报表舞弊也产生一定影响。

3.与中国特有的政策紧密联系——上市保“壳”

“壳”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我国目前实行特有的“标准控制”和特别处理制度。它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又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压力。国交易所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年亏损、亏损1年且净资产跌破面值、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违法行为等情况之一,交易所对公司股票进行特别处理,如果再出现问题,则进行PT处理。上市已属不易,在证券市场上“保市”难度更大,为了能够在证券市场上长远发展,公司上市后往往也会采取些舞弊手段,以确保公司平稳发展。

4.监管制度上——起步晚,条例不完善,操作、执行有一定困难

1985年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成立,致力于有关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研究。2002年通过了独立于政府的SOX法案,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对行业监管、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等做出具体规定。而我国1988年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2年9月8日建立了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2002年11月,财政部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和会计管理机构的工作要求。尽管有了明确的条款,但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证券市场起步晚等原因,我国证监会的作用并没有完全体现。

三、财务报告舞弊防范预警、治理方法的探讨

财务报告舞弊是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探讨其防范、治理方法需要国家、上市公司主体、社会公众的齐心协力,共同防治。

(一)加强上市公司外部监管

1.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公司管理当局往往会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进行舞弊,所以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

2.完善政府监管,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对违法行为最一般的处罚就是罚款,在数额上,明显偏低。证监会处理时间滞后,工作效率有待加强。当前,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检查,报表使用者们只能看到上市公司舞弊的最终结果。但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并不熟悉中间检查的流程。如果证监会能够让工作流程更“公开化”、“透明化”,相信投资者们能够更及时的发现问题,避免盲目投资或将损失降到最低。

3.投资者适时改变角度,不仅要对钱财投资,更要对知识投资

上市公司报表公布时,要仔细注意容易舞弊的报表事项。关注利润也不能忽视资产和负债的比例结构,尤其是报表附注内容。很多投资者往往不注意报表附注,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报表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附注往往可以体现舞弊倾向,投资者关注这些细小环节,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防范意识,防止被骗。

(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

1.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所实施的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通过审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加强对大股东的控制。公司是股东的公司,财务报表总体上受大股东的主观影响。要维护员工和小股东们的利益,就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组织机构。而当前我国大量的中小股东由于势单力薄,加上受业务素质和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很难做出有影响的决策,因此往往只有名义上的发言权,使得股东大会被大股东所操纵,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也无从实现。因此,要限制大股东的权利就要实现“权力制衡”,通过提高小股东们的权利来制约大股东的行为。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可以由大股东先提出候选名单,股东大会表决时采取回避制度,尽量减少大股东对选举的影响。最后,加强和改善监事会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大全。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可以进行监事会人员构成改造,改变监事会成员的产生办法,控股股东代表在监事会上的席位,增加相关利益者代表在监事会中的席位,同时提高候选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监督能力,使监事会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3.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当前危害最大的是会计人员协同舞弊,即企业内部高层、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伙舞弊,预防这种类型的舞弊,仅从企业内部采取预防措施效果已经不大。必须加强政府和注册会计师合作,共同实施监督以对其进行控制。论文大全。对外需要政府要出台严格规范的审计准则,加大处罚力度;对内则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用道德的约束力时刻提醒注册会计师的任务责任,警惕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财务报告舞弊三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探讨对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和治理,不仅是政府、金融界思考的问题,更是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时刻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中国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并不高端,在政府、会计师事务所、社会公众的共同协作下,把舞弊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最大限度的将损失降低。

参考文献

[1]家宜宾,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例分析,财会学习,2009,8(302),27:29

[2]刘一天,张大为,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5(344) 48:50

[3]秦文娇,王清峰,逯统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财务与会计综合版, 2009,3(29),56:60

[4]万里霜,阎至刚,高莹,审计学原理及实物,2005,11,105:138

[5]赵治纲,财务报表分析的九大误区,财会学习,2009,9(34),12:14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4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产生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公司治理缺陷是舞弊得以滋生的主要土壤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使公司运营更有效率,公司内部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决策才会更加合理。而一旦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有效的治理机制将不能发挥作用,舞弊行为也将屡屡成功而不被发现。

(二)政府监管不力是舞弊行为迟迟未暴露的重要原因虽然政府监管力度和水平均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很大一部分财务舞弊行为均持续若干年之久才被发现,且多是自我暴露在先,立案调查在后。

(三)独立性的缺失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 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角色遭受挑战,在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中,注册会计师均成为舞弊行为的同谋,解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问题已经成为独立审计的首要问题。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审计失败,致使舞弊行为成功实施。

(四)独立董事未达到独立效果 目前大部分独立董事是大股东提名推荐的,这是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够的最大原因。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制度的冲突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五)法律制度建设仍需完善法律惩戒力度不强,舞弊成本过低,使得舞弊实施者敢于铤而走险。目前,我国法律重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的倾向仍然存在,民事诉讼路途艰难,集团诉讼无法开展。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是舞弊治理机制的缺失。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在曝光之前,往往有一些征兆(或称预警信号)出现。我国学者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陈信元、杜滨等,2001),总结出极有可能采取会计造假的公司的特征:第一,前两年连续亏损,今年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公司(为了避免被ST处理);第二,前两年平均净资产报酬率达到10%,今年公司行业不景气的公司(为了争取配股的资格);第三,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的上市公司;第四,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的上市公司;第五,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第六,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管理层频繁变动,经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等。鉴于这些特征和征兆,故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识别并预防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

(一)分析利润构成比重分析上市公司盈利时,要着重分析主营业务占利润的比重,即看利润是否主要依靠主业的业绩,而不是主要来源于非经常损益项目;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越高,说明企业靠经营正常业务取得利润的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净收益的质量较好;由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较易受到人为的操纵,因此这两部分的比例越大,企业净收益指标被认为操纵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非正常经营业务调整利润的现象,则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或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可能会较一般公司高一些,而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相对低一些。要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的非经常性损益的构成和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从而判断公司利润的来源是否具有稳定性,是否是依靠粉饰其他利润项目来增加业绩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净利润之间的差额越大,公司舞弊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查看财务比率是否异常一个健康、真实(没有造假)的企业,经过一年的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从年初的状态转换为年末状态,各项财务指标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均衡。年初的资金加上本期融资所增加的额外资金与本期的投资活动相匹配,本期的投资加上年初的资产总是与本期的经营活动相适应,按照财务学的观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如果这种惯常的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例如公司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没有引起销售费用的上升,或者伴随着应收款项的巨额增加,则可能预示着会计造假的存在或者公司销售质量的低劣。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一方面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还可能体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减小。如果这种方法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调整利润的方法,从总体上看,这类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就会高于一般企业,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会低于一般企业。而少结转成本,多计存货的结果则使得存货周转率下降和毛利率的提高,从而表现出与一般企业存在差异。

(三)关注不良资产项目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待处理的财产损失以及不良投资等。不良资产是导致上市公司虚盈实亏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公司一个未引爆的“定时炸弹”。在对那些存在高额不良资产的上市公司进行年报分析时,对不良资产进行剔除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即说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同时也可以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与当期利润总额的增加额相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说明上市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有“水分”。

(四)透视关联交易事项分析会计报表应当剔除关联方交易以测试会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关联交易应当遵循等价、公平的原则,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但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控股股东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关联交易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进行报表粉饰或利润转移的常用工具。剔除关联交易可以较真实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投资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交易发生的时间、目的等,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方式与关联方发生交易进行财务报告粉饰。

(五)借助现金流量表分析公司在利润虚增的同时,并不能带来真实持久的现金流入。因此舞弊公司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不能同时同步,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的变动是统一的。Lee,Ingram和Howard(1999)对盈余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公司财务舞弊戳穿以前公司盈余要比戳穿之后的盈余高得多,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则相反,也就是说,在财务欺诈发现前盈余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值为正。因此,他们认为,盈余与现金流量关系的审核是诊断是否存在财务欺诈的优良工具。耿建新(2002)通过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净利润与调整过的经营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盈余操纵的预警信号。在我国运用这一指标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计算口径并不一致,故在运用时应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调整,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六)关注审计报告类型及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就各年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看,标准审计报告一般在95%以上,一些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也常常是标准审计报告。因此,如果注册会计师给客户出具了非标准的审计报告,如带解释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达意见等,就应引起注意。

(2)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尽管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会计师事务所担心潜在的诉讼风险而拒绝继续审计;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不同意客户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客户解雇。所以,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变更,均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措施

治理财务报告舞弊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监管机制的健全,投资者素质的提升、中介机构的执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会计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等各个方面的措施。

(一)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完善上市股东大会。第一,降低国有股比重,构造多元化股权结构。通过分散股权,将国有股为主的股权结构转变为以法人和公众持股为主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模式,可大大降低因国有股过分集中而带来的政企不分问题,又可以解决国有股股权主体不到位问题,使上市公司从“所有者缺位”导致的治理主体“虚拟化”中找回实在的法人治理主体。同时,国有股减持有利于股权结构的优化。国有股权比例的相应减少,从而引入其他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人,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比例。相应的,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结构都将随之发生较大改变。一股独大局面一经改变,削弱了内部人控制力度,为防范财务舞弊奠定了产权基础。第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让其成为证券市场投资者主体。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的理财队伍,理性的投资行为,并兼具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其发展壮大无疑将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起到稳定市场,活跃交易,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等作用。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度更高,而且对财务信息的解读、反馈能力更强。第三,创新中小股东近乎全部出席股东大会的公司治理模式。只有小部分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客观上将公司的经营管理委托给控股股东,中小股东付出了巨大的委托成本,导致他们亏多盈少。通过创新制度:在出席股东大会的中小股东当中,由他们选举若干名“补全代表”,由这些“补全代表”行使未出席股东大会股份的表决权,“补全代表”可以通过设计特定软件程序低成本地按股份随机抽取产生。这样,形成中小股东近乎全部参加股东大会的理想状态。

(2)健全上市公司董事会。第一,创新董事会人员的构成。为避免董事会实际由控股股东操控的场面,中小股东以其持股总量按每5%持股量选派一名董事,每一位大股东分别以每5%持股量直接派出一名董事,董事会中既有控股股东的代表又有中小股东的代表,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相互约束并制衡,框架出一个全体股东同等收益的治理模式。第二,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强化独立董事职责。推出独立董事提名的大股东回避制度、独立董事的竞聘制度,让自律组织如上市公司协会来负责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管理,在独立董事的选举中采用差额选举和累积投票制。另外,独立董事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积极性。在能力方面,独立董事的构成很重要。目前我国独立董事主要来自专家学者、中介机构以及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士这三个方面,但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士的比例相对太少,今后应该有所提高。第三,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其负责人由独立董事担任,并且半数以上成员是独立董事。这将成为独立董事在参与决策、保障知情权的同时,又能够保持独立性的很好的接合点。

(3)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引入外部监事,加大外部监事的比例,并赋予监事会更大的权利,使之与董事会完全独立运行,实现监督作用。由于监督人独立于被监督人,因此对是否有违法现象、以及是否有危害中小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使监事会的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建立健全有力的外部监管机制建立一个由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三方共同组成的、功能互补的监管体系结构。在明确以政府监管和自律性组织协同运作的前提下,形成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各方通力合作的综合的证券监管体系,给不法会计行为以威慑,防止舞弊行为。证监会应集中精力查处内外串通及违反法规的案件,产生足够的威力;证券交易所负责日常的信息监管工作,核心是通过上市规则和上市协议书制约上市公司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证券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制定内部自律管理规定,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严格规范,对违规成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提升投资者素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无疑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要构成之一。但这些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尚有待提高,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有限,对证券市场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偏差,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投机心理较强,维权意识不强,客观上为财务报告舞弊,为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对广大投资者进行证券市场知识、投资风险知识、新业务品种知识及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投资者素质。使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的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在促进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同时,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由于其担负着查找舞弊的职能,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对会计报表做出是否存在因财务报告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判断。为实现其职能,降低其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必然要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1)职业怀疑精神需要加强。“银广夏神话”的破灭和“中天勤的崩塌”充分暴露了我国注册会计师缺乏必要的职业怀疑精神。中天勤签字注册会计师在对天津广夏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未要求公司的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会计师事务所,而是由公司交给签字注册会计师。实施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函证者的选择、询证函的编制和寄发以及回函保持控制,这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基本常识,而会计师事务所却未能做到。随着我国证券法规和民事诉讼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正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法律诉讼风险,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增强职业怀疑精神也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

(2)加强后续教育工作的力度。我国在考核通过的注册会计师中,整体来说,受过系统审计训练的并不占多数,再加上年龄一般较大,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很难适应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节奏快、强度大、需要持续不断学习的要求,在对新入行者的审计理论和审计程序进行培训方面乏善可陈。而在考试通过的注册会计师中,由于考试特别是中国式考试的固有局限,通过者有相当部分是缺乏实践经验、擅长死记硬背的在校生,在缺乏良好的在职培训的情况下,他们即使经过2年的从业实践,也很难真正掌握审计的精髓,培养起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而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是审计质量好坏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所以,应通过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加强提高会计师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方面工作的力度。

(3)在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有效整顿的前提下,考虑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使得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以此带动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提高。

(4)建立独立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直接代表股东利益负责企业注册会计师审计事务,以确保注册会计师对经理人的独立性,从而降低企业治理成本;实行审计项目负责人和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度,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五)健全与完善会计理论 构建适应新经济环境的会计行为方式体系,最大限度的控制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空间,从根源上控制会计信息的失真,增加会计舞弊的难度。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会计舞弊行为的法律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尤其应加大民事赔偿的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为企业生产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法律保障。

只有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准则,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强有力的司法系统,才能增强法律法规威慑力和增加舞弊成本,才能实现会计控制的强化和优化,起到遏制财务舞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会计研究》2000年第12期。

[2]廖沁芳:《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舞弊分析》,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3]阮锦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浙江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5

关键词:财务报告 舞弊 征兆 识别方法 理论综述

一、引言

财务报告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是上市公司内部向外部传递经济信号的媒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舞弊1,不仅会对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债权人及其他相关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也会削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给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危害。21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掩盖巨额债务并虚报利润6亿美元,创下美国上市公司破产纪录之最;世通公司将38亿美元支出列为收入,再次以1000亿美元的破产总额刷新该记录;而后施乐公司的舞弊丑闻也使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国内的财务舞弊案件也接连不断,先是琼民源、东方锅炉、蓝田股份造假,后来是黎明股份、郑百文、银广夏、麦科特舞弊案。这些舞弊案件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沉重打击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整个资本市场和会计界的信心。与之相应,舞弊案件的发生也掀起了财务报告舞弊研究的新一轮热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因、征兆、识别以及防范、治理等多方面。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及识别方法分别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作简短评析,以期对以后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有所帮助。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征兆的文献回顾 Albrecht和Romney(1986)通过一项问卷调查,发现红旗(Red Flag)可作为公司发生会计舞弊1的征兆。他们研究发现,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和公司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对于公司会计舞弊都有预警作用。Kinney和McDaniel(1989)研究发现,公司的管理层往往为了掩饰财务问题进行舞弊,当公司陷入困境时,他们更有可能进行舞弊。Cottrell和Albrecht(1994)将财务舞弊的征兆分为六类:发生会计违规行为,内部控制不力,财务分析异常,高管人员生活方式转变,高管人员行为转变,财务信息泄露或抱怨。Albrecht,Wernz和Willlams(1995)研究证实,通过分析财务报告,能够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例如,财务报表中某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公司存在危机的情况下继续经营、部分异常的大额交易、收益质量的持续降低、高额负债或其他利益负担、因迫切需要而报告有利收益以及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等问题。除此之外,费用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更换频繁、关联交易、与客户或供应商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等也是财务舞弊的征兆。Hoffman,Morgan和Patton(1996)指出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审计师没有意识到舞弊信号的警示作用。他们通过对130位审计师的调查发现,客户的诚实度是最重要的红旗(Red Flag)。Beasley(1996)分别选取了75家发生财务报告舞弊和75家未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运用logit回归方法研究发现,未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的比例明显地高于发生舞弊的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比例越高,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越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对于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不会产生显著地影响;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的持股比例增加、任期的延长以及在其他公司中任职的减少都会使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降低。McMullen。Dorothy,Raghunandan和Rama(1996)在《内部控制报告和财务报告问题》一文中,指出未舞弊公司更倾向于设置审计委员会,舞弊公司内部董事对公司股权的持有比例较高。Beneish(1997)在对舞弊公司和未舞弊公司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通过公司的股价表现、历史业绩、财务杠杆程度以及业绩增长速度等因素可以判定公司是否有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另外,Beneish(1999)通过建立模型检验盈余操纵,发现财务舞弊与某些财务变量存在一个系统的关系:公司应收款项大幅度增加、产品毛利率异常变动、资产质量下降、主营业务收人异常增加和应急利润率上升等都是财务舞弊的征兆。Summers和sweeney(1998)研究分析了公司内幕交易和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指出内幕交易是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预警信号。Carcello和Neal(2000)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加盟的公司懂事的比例越大,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的概率越低,公司更容易发生财务舞弊。Bell和Carcello(2000)研究发现,虚弱的内部控制环境、公司的急剧增长、盈利能力相对不足、过分强调盈利预期、回避审计师的管理当局、实体所有权(公有还是私有)状态以及虚弱的控制环境和管理财务报告的积极态度的相互作用等都是财务舞弊中具有显著性风险的因素。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方法的文献回顾 Coglitore和Berryman(1988)指出分析性程序(APs)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方面是积极有效的,通过运用分析性程序,可以更好的发现财务报告的显著变化和异常关系。同样,Calderon和Green(1994)分析指出,分析程序应作为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方法,审计师和控制人员应加强对分析性程序的使用。Ameen和Strawser(1994)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复杂的分析性程序,审计师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定量分析程序。除此之外,分析性程序被广泛的应用于预算、实质性测试以及审计检查各阶段的检查。复杂的分析性程序可以令审计师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同时考虑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个方面,并用模型根据公司的历史数据来判别公司是否有舞弊的动机。Loebbecke和Willingham(1988)研究了大量的SEC会计和审计强制公告(AAER)公司后认为存在46个舞弊风险因素,并构造了财务舞弊风险识别模型(L/W模型),以此判别上市公司是否具有舞弊的动机与可能。此后,Loebbecke,Eining和Willingham(1989)进一步应用L/W模型对财务报告舞弊风险因素进行检验,得出了相似的结论。Persons(1995)通过建立stepwise-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财务杠杆、资本周转率、资产构成和公司规模等因素与舞弊性财务报告有更重要的联系。Beasley(1996)选取了150家上市公司,对这些公司的董事会特征运用lagit回归方法进行研究,并建立了logit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表明外部董事占的比重、外部董事任期长短、外部董事拥有的股权大小和审计委员会的活跃程度等董事会特征在欺诈公司和非欺诈同公司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Summers和Sweeney(1998)运用Cascaded 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以通

过内幕交易变量和公司具体财务特征区分舞弊公司和未舞弊公司。Bell和Careello(2000)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77家舞弊公司和305家非舞弊公司进行研究检验,外部审计人员可运用此模型判别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现象。Green和Choi(1997)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构建了建立在原始财务数据基础上的舞弊判别模型,认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舞弊识别模型较分析性程序能更好的识别财务报告舞弊。同时发现,这一模型在以随机数据为样本使用时非常有效。Beneish(1999)利用Probit判别方法建立了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通过对1987-1993年被美国证监会处罚的74家上市公司分析,选用8个财务指标1,并以全部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用此模型进行判别,其准确预测率达到75%。Spathis,Doumpos和Zopounidls(2002)以36家舞弊和36家非舞弊的希腊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标准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进行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研究表明,多标准判别辅助方法优于传统识别财务舞弊的统计技术,财务信息研究利于判别财务舞弊并突出了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比率的重要性。

三、国内研究综述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征兆的文献回顾 阎达五、王建英(2001)对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进行总体财务指标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公司非营业活动频繁、投资收益过高、关联单位交易、人为扩大赊销范围或采用提前确认销售甚至虚假销售等因素都是上市公司财务不稳定、发生财务舞弊的征兆。邓菁晖、杨镇澜(2003)从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未实现资产、财务和人员“三分开”等控制环境的缺失和公司目前的股价、市盈率异常高或股价波动剧烈等财务压力两方面列举了财务报告舞弊的征兆3,这些信号的出现表明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刘立国、杜莹(2003)选取了1994至2002年因财务报告舞弊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舞弊的上市公司反映出较高的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以及较低的流通股比例。秦荣生(2005)指出,如果出现资不抵债、营运资金出现负数、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等财务现象以及关键管理人员的离职且无人代替、未达到预期经营目标等经营现象,公司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宋传联(2005)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警信号分为公司经营环境预警信号、报表项目预警信号、差错财务比率预警信号和附注预警信号四类,并对每一类进行了详细说明。王泽霞、梅伟林(2006)向会计师事务开展开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可能被ST、退市或急于摆脱ST、面临筹资压力(借款、偿债、增发、配股等的压力)和大股东操纵董事会等红旗标志(Red Flag)最为显著,能较好的识别舞弊。杨清香、俞麟、陈娜(2009)以2003年至2007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财务舞弊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持股比例越大,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公司领导权结构和董事会稳定性与财务舞弊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与财务舞弊不存在相关性。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方法的文献回顾 刘姝威(2002)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通过静态分析、趋势分析等报表分析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经过蓝田股份财务报告舞弊案件的检验,证实分析性复核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发现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陈亮、王炫(2003)以15家被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舞弊样本,同时选取15家正常的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筛选出11个财务指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舞弊识别模型,该模型对财务舞弊公司和正常公司的识别率分别为80%、93%。方军雄(2003)以1989-2000年间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3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60家正常的上市公司为控制样本,筛选出与财务舞弊相关性最为显著的6个财务指标为识别模型的判定指标,分别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和Logistic模型,建立了财务报告舞弊模型,并且两个模型的误判率都小于36%。从一类错误2看,Logistic模型鉴别效果要优于LPM模型。阮锦勤(2003)选取24家舞弊公司和24家非舞弊公司,定义16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变量,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Logistic模型能很好的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正确判别率为76.3%。娄权(2004)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36家公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与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负相关;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容易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公司治理结构越健全,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张长海、陈险峰和吴顺祥(2005)以虚假财务报告和非虚假财务报告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可以识别虚假财务报告的模型。最后发现有3个变量:资产负债率、销售毛利率和营运资金/总资产可以用来进行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朱敏(2005)采集1994-2005年2月间被证券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多元判别分析法、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模型。发现Logistic模型的效果最好,正确率接近80%;而线形概率模型的误判率最高,达到31.62%。陈凌(2005)选取32家舞弊公司和32家非舞弊公司的108份年报作为研究对象,并首次把与现金流量有关的相关舞弊识别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建立了能够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Logistic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净利润、负债/总资产三个指标最能够显著地显示财务报告舞弊征兆。刘君、王理平(2006)以8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31个备选指标,建立了能够识别财务报告舞弊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对于舞弊公司的正确判定率达到93.5%,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陈国欣等(2007)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选取1994-2005年间126家财务报告舞弊公司和126家正常公司为样本,并选取29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财务舞弊定量识别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盈利能力下降、国有股比例较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非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度大(独立董事人数少)、有高层辞职、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及ST/PT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张建刚(2008)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了可以识别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判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在制造业上市公司舞弊财务报告识别中显示出较强的识别能力,并指出,应对不同的行业建立不同的识别模型1,以便更好地识别出上市公司的舞弊现象。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6

关键词: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预期现金流量;权益资本成本;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4-0063-06

一、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财务报告将逐渐取代传统的财务报告,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领域向前发展。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关系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使得基于网络的电子财务报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财务信息从编制到使用的全过程没有一套统一的信息标准加以规范,致使网络财务报告在应用中面临着格式多样和语义不等问题。这使得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各方没有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电子和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阻碍了财务信息的快速生成、交流和利用,从而引发了对财务报告信息载体更深层次的需求。随着XBRL技术的产生和XBRL国际组织的成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XBRL革命。企业通过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以此可以更好地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解除企业的受托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根本目的。

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虽尚处于新兴发展阶段,但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合理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呈报财务报告、提升企业信息呈报质量,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增加市场信息透明度,可将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向前推进一步。鉴于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价值的理论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通过研究,在理论方面,本文首次构建了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与企业价值关系的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对假设的实证检验将有助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我国的良好发展;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沪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在方法与时间上都突破了以往局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发现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企业比没有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与充分,这不仅提高了公司形象和经济绩效,而且也能影响公司价值。

因此,本文第二部分是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梳理XBRL网络财务报告使用情况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是分析基本理论与构建相关模型;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第五部分是结论。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自1980年以来,国外学术界对网络财务报告作了大量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国外学者Barry & Brown等(1985)研究表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通过对企业资本成本所产生影响,进而与企业价值发生关系[1]。Elliot(1994)研究表明,较好的财务信息披露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价值,而且还能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发展[2]。Ash Baugh et al等(1999)最早研究了公司进行网上财务信息呈报的决定因素,对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效率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网络财务报告的程度与公司规模正相关[3]。对于财务信息与现金流量关系的研究甚少,Carpentier & Ervin(2002)通过分析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4]。Wagenhofer(2003)指出,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产生有利于财务信息的标准化[5]。Hunton(2003)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XBRL标准的财务报告更有利于提高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的效率,从而大大降低成本[6]。Lambert等(2007)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构建了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企业资本成本的模型,分析了财务信息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最终得出提高披露财务信息的质量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7]。Omaima(2009)以埃及上市公司为例展开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8]。Marlene Plumlee等(2009)研究表明,行业类型在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与企业价值有着紧密的关系[9]。

国内学者关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了较快发展。沈颖玲(2004)提出,XBRL的使用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跨平台交换,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增加了透明度[10]。汪炜(2004)运用2002年沪市516家公司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化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公司价值[11]。何玉(2005)构建了由网站披露形式数+强制内容数+自愿内容数+总数的数量评价指标,并从信度分析、分析师跟随、深交所考评及公司规模四个方面证明了其网络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构建效度较高[12]。应军(2006)指出,XBRL网络财务报告使用深度、广度的扩大给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极大方便[13]。曾颖、陆正飞(2006)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14]。张宗新、朱伟骅(2007)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与资本成本、公司价值等方面具有相关性[15]。曾伟(2007)指出,有效的财务信息披露能够揭示公司的自身内在价值,进而提升企业价值[16]。王艳艳(2009)提出,XBRL网络财务报告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可靠性[17]。鉴于前文的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我国企业预期现金流呈正相关,与我国企业价值正相关。假设2: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我国企业资本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我国企业价值负相关。

从目前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还没有文献对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出统一结论。同时,已有研究也是针对企业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定性描述展开的,关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对企业的价值会产生影响的研究文献还很少见。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的财务报告,研究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良好的财务信息披露提供的企业的治理水平,降低成本,提升公司绩效,进而改变企业价值。因此,笔者提出以下研究假设3: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与我国企业价值正相关。

三、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XBRL网络财务报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

根据价值估值理论得出,企业价值的关键在于预计企业的预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因此XBRL网络财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以归结为对预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两个方面。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假设企业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这个假设是XBRL网络财务报告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前提。其次,假设投资者既是社会人又是经济人,这表明投资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希望得到社会对本企业的认可。

通过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我们可以将XBRL网络财务报告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认可效益。经济效益是指企业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财务信息给投资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为企业增加的预期收益,这种预期收益可以增加其价值。企业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在透明的状态下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减少财务决策成本和财务信息搜寻成本,以此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再次,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反映了其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消费者就更倾向于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使利润增加。最后,XBRL网络财务报告是与市场、政府以及投资者沟通的中介,披露财务信息可以有效传达企业在各方面的真实性程度,可以有效减少未来企业财务作假所造成的损失。

社会认可效益即企业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的财务信息将体现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得到的回报,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企业得到的回报相应越多。投资者作为社会人,更渴望得到较多社会公众的认可。因此,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时候更愿意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披露财务信息主要是使用先进的技术工具,从而那些没有财务舞弊的企业便会在资本市场上得到更多收益。另外,在投资金额相同的情况下,对优先披露财务信息的企业,投资者更愿意接受较低的收益率。具体为优先披露财务信息的企业,其资本成本会降低,但投资者通过个人喜好进行投资受到资本市场的限制。一个是因为资本结构,一个是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相关监管制度。资本成本又分为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而监管制度会提高企业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所披露财务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根据上述分析,构建模型来描述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其中,FV为企业价值;ECF(DISTOT)为第一期的企业预期现金流,Cd(DISTOT)为投资者的决策成本,它们都是企业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财务信息的函数,且

ECF′(DISTOT)>0,ECF″(DISTOT)0,表示个人投资者愿意在更低的回报之上承担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所以f(DISTOT)可以认为是个人投资者对承担社会责任的倾向,A代表的是会计监管制度,且A∈[0,1],会计监管制度越严格,A的值就越大。T为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Wd为企业的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率、Wp为个人投资资本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率、Wi为机构投资资本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率,三者之和为1。g为预期现金流量的增长率,我们假设为常数。ER=ECF(DISTOT)―Cd(DISTOT),为企业的净现金流量。WACC=KdWd(1-T)+KiWi+KpWp(1-Af(DISTOT)),此公式代表企业加权资本成本。ER′=ECF′(DISTOT)-Cd′(DISTOT)>0,即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净现金流呈正相关。ER′也是企业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为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MRdistot,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理,可得ER′=MRdistot。

WACC′=-AKpWpf′(DISTOT)

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则当XBRL网络财务报告所披露财务信息满足上式时,企业通过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而达到均衡条件。

(二)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以上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在前人验证企业价值、资本结构和预期现金流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修正,建立了如下模型:

Yit=C+?茁×DISTOTit+?琢j(SIZE+LEV+ROE+GROW)+?琢i+?滋it

其中,Y是因变量,分别为企业价值、预期现金流与资本成本,下标t和i(t=2009,…2011)分别为第t年的上下半年度和第i家上市公司,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财务信息质量(DISTOT)作为自变量,控制变量为企业规模、财务杠杆、企业成长性和盈利能力,αi为每家公司的不变性,μ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检验

(一)样本选取

沈洪涛(2007)与侯雪筠等(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沪市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状况一般优于深市[18][19]。所以,本文选取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所列的行业门类,对每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都取了一些样本进行分析。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采用XBRL技术报送企业年报的企业是在正常经营状态下,所以剔除了财务状况异常的ST、PT及数据不全的企业。由于B股、H股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涉及到汇率变化等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本文剔除了存在较大差异的公司。除了此类上市公司,本文选取2009-2011年的全体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还有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公司,因为金融保险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公司治理、行业特点等方面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经严格筛选剔除金融保险业、ST、PT及B股和H股公司后,最后得到2009―2011年6个半年度的财务报告的有效样本公司746家,共4476个样本观测值。

(二)研究变量定义

1. 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指数(DISTOT)。本文对企业采用XBRL格式呈报年度报告进行定量化取值,将公司可能披露的项目汇总成表,然后与企业年报中实际披露的项目依次对比,以计算XBRL网络财务报告指数,衡量其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使用水平。

借鉴了相关文献中普遍采用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指数来表示网络财务报告呈报企业年报的水平。FASB(2000)提出公司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两个维度:内容维度和形式维度。所以,参考何玉、张天西(2005)对XBRL网络财务报告指数的定义,我们也采取内容维度和形式维度。其中,内容维度分为网络财务报告自愿披露信息和网络财务报告强制披露信息[12]。网络财务报告自愿信息指数包括公司简介、公司组织结构、公司大事记、公司新闻动态、股价行情信息和高管致辞,网络财务报告强制信息指数包括各年年报、中报、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其他强制性披露项目和与证监会上交所连接。形式维度包括英文版、网站地图、内部搜索和与公司交流联系。将财务信息所披露的项目汇总成财务信息披露指数,采用手工收集直接汇总方法对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按没有披露的财务信息为0,定性的财务信息赋值为1,定量的财务信息赋值为2,由此得出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指数。

2. 其他变量定义。其他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逐一判断的方法,并根据财政部2010年的会计准则XBRL通用分类标准对具体披露内容进行判断与分析,依次来度量上市公司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企业信息的程度。样本公司年报资料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告的网站(http://.cn),相关变量来源于瑞斯金融数据库和国泰安(CSMAR)数据库,并逐一与公司年报进行核对。数据处理采用的是excel2007、eviews6.0统计分析软件。

(三)实证结果分析

1. 描述性统计。通过内容分析法,表2显示了相关研究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整体上看,六个时间维度内,我国上市公司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财务信息披露指数最大值为16,最小值为2,均值为2.28,可以看出我国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整体使用情况不是很好。公司规模的均值为22.764 9,说明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的平均规模较大。赢利能力的均值为0.062 2,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赢利能力较好。企业成长性的均值为0.204 3,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势头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这也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财务杠杆的均值为0.501 2,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50%,负债的增加以及超过了资产的增加,表明公司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由表3可以看出,在六个时间维度内,我国上市公司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财务信息披露指数均值分别为1.78、1.81、2.08、2.57、2.79、2.98,得出我国逐渐认识到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六个时间维度内,我国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呈报财务信息的公司逐渐增多,尤其是2010年我国九部委在联合举办的会上正式XBRL技术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标准后,XBRL网络财务报告有了较大提升。这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政府、财务部、信息部以及监管机构等越来越重视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使用发展水平,也能够较好地引导上市公司的网络财务信息标准化,能够更有力地提高XBRL网络财务报告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2. 面板数据检验。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在不违背经济理论的前提下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三个方程的Adj.R2都在0.45以上,特别是方程1的Adj.R2达到了0.76,这说明三个方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方程1表示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方程2表示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预期现金流量的相关性。方程3表示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性。其中,方程1表示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并且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假设检验,且回归系数为0.179 5,说明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假设1通过了实证检验。方程2表示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预期现金流量正相关,并且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假设检验,而回归系数为0.054 3,说明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企业预期现金流量存在比较弱的相关性,即大力提高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使用水平对预期现金流量产生比较弱的正相关性,尽管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但是假设2也通过了实证检验。方程3表示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资本成本正相关,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也通过了假设检验,回归系数为0.031 8,说明XBRL网络财务报告与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假设3不相符,因此,假设3没有通过实证检验。

五、结论

本文对我国近三年沪市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探讨了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以发现:1. 企业通过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能够促进其预期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的增加,然而对其资本成本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XBRL网络财务报告增加企业价值,但是这增加主要受相关政策的影响,表现为XBRL网络财务报告促进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增加。资本成本的降低没有发挥作用,这也是企业价值提高的来源。这种现象来自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财务信息披露的制度、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和资本结构三方面。2. 我国的投资机制不完善。积极采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披露财务信息的企业未能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好处,因为,资本市场制度阻扰,主要是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我国刚投入使用不久,我国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完善。3. 由于2009年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才强制公司采用XBRL网络财务呈报企业财务报告,使用的年限较短,本研究中仅采用了半年度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年报和季度财务报告、招股说明书等信息,未来可考虑在增加样本信息的情况下,进一步做有关时间的相关研究。近几年来,我国关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指南的颁布,企业使用XBRL网络财务报告呈报财务信息的数量不断增多。但其弊端也不断显现,如衡量XBRL网络财务报告指数的指标还很不完善,有些指标无法定量化,含糊笼统,所披露的财务信息看起来丰富,却没有实质性内容。这显然是因监管力度不到位所致。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B B,Stephen B J.“Differential information and security market equilibrium”.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5,20(4):407-22.

[2]Elliot and Jacobson.Cost and Benefits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Disclosure[J].Accounting Horizons,1994,8(4):80-96.

[3]Ash Baugh H,johnstone,K.M,Warfield,T.D.,Corporate reporting 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3):241-258.

[4]Carpentier,L C,Ervin D E. “Business approaches to agri-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ncentives,constraints and policy issues”. Report to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2.

[5]Wagenhofer.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ng[J].Schmalenbach Business Review,2003,(10),10:262-279.

[6]Hunt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Continuous Reporting. In Trust and Data Assurances in Capital Markets:The Role of Technology solutions[R].Research monograph sponsored by Pricewaterhouse CooPers,2003:7-16.

[7]Lambert R,C Leuz,R Verrecchia Accounting Information,Disclosure,and the Cost of Captial[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7,(45):385-420

[8]Omaima G A,Romilly P,Giorgioni G,et al.“The value relevance of disclosure:evidence from the emerging capital market of Egyp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9,44(1):79-102.

[9]Plumlee,Marlene A,Marshall,et al. “The impact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quality on firm valu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2009:1-6.

[10]沈颖玲.会计国际化的技术视角―利用XBRL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体系[J].会计研究,2004,(4):35-40.

[11]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3.

[12]何玉,张天西.自愿实施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司特征研究[J].会计研究,2005,(12):77-82.

[13]应军,方斌.XBRL――互联网上企业报告的通用语言[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6):51-53.

[14]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1):69-79.

[15]张宗新,朱伟骅. 增强信息透明度能否提升公司价值?[J].南方经济,2007,(7):47-59.

[16]曾伟.论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J].企业经济,2007,(7):181-183.

[17]王艳艳.论信息化背景下XBRL的作用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山东商业会计,2009,(4):11-13.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7

【关键词】 中期财务报告; 会计盈余信息含量; 披露频率; 年度财务报告

一、引言

1993年,我国对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进行了规范。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又对季度报告提出要求。因此,从2001年起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就进入了较为规范的时期,但是各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2001年以前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情况很不理想,到了2001年中期报告披露的情况各个公司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来说尚有多家上市公司未披露中报信息。2002年及以后,上市公司基本全部披露了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李翔、赵劼、袁军,2007)。为什么监管部门慢慢开始重视中期财务报告?这是因为“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而言扮演着关键角色”(Healy和Palepu,2001)。通过信息披露,可以减少委托理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降低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年度财务报告的披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公司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中期财务报告对年度报告进行补充,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连续、及时、全面的会计信息,改善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进而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帮助。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

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即股票价格对会计盈余信息反应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在有效市场下,如果会计信息是具有信息含量的,那么股票价格将会在信息公布时迅速作出调整。Ball和Brown(1968)采用实证方法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发现会计盈余数字具有信息含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那么,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有用吗?Foster(1977)通过季度盈余预测模型,研究季度盈余的信息含量。他发现在季度盈余公布前(包括盈余公告日)的60个交易日内,未预期季度盈余与累计超额报酬率显著相关,即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

关于资本市场有效性和会计披露信息含量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也已进行过很多卓有成效的探讨(吴世农,1996;沈艺峰,1996;赵宇龙,1998;赵宇龙、王志台,1999等)。郭菁(2003)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1999—2001年的半年报为样本,分析研究了中期报告盈余的信息含量,发现半年度每股盈余披露具有信息含量。赵伟、王中洁和张润(2004)研究发现,中期财务报告盈余数据的披露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薛祖云和吴东辉(2004)通过研究2002年首季季报的披露,发现季度盈余信息是影响股票定价的因素之一。栗煜霞、李宏贵(2004)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季度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得出季度盈余披露具有显著的价格效应的结论。

三、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频率

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提高中期财务报告披露频率能否增加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Yee和Tippett(2004)认为中期报告的披露频率直接影响盈余信息在股价中的反应速度。其披露频率越高,就越能及时提供连续的信息。不仅如此,高频率的中期报告也能够增加价格的信息含量,降低披露日股票价格的波动和交易量,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Butler、Kraft和Weiss(2007)通过增加不同性质的报告频率,发现公司自愿增加报告频率时会计信息在股价中的反应速度会提高。

四、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影响效应

一般来说,信息披露制度应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一方面,政府的惩戒机制迫使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动力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自愿增加中期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因此,提高中期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迫在眉睫。但是,作为年度报告的补充,中期财务报告披露频率的增加会给公司成本以及年度报告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及时并有效披露的中期财务报告又对信息使用者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对成本的影响

显而易见,盈利预测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以及公司背景信息等相关信息的披露都要求企业投入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增加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频率会增加企业的报告成本。Gigler和Hemmer(1998)的研究表明,如果强制要求报告次数越多,那么越会增加相应的报告成本。Yee(2004)对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进行了研究,利用多期凯尔框架研究中期财务报告的频率,结果该模型表明更多的金融分析师报告可能是社会上的资源浪费。

然而,Smith和Warner(1979)认为,债权人认为盈余及时性有利于提升债务契约的效率,限制上市公司对股东的股利支付,保持净资产的最低额以支付发行在外的债务,进而降低债务的成本。Bhushan(1989a,1989b)、Lang和Lundholm(1993)发现,频繁的中期财务报告披露可以提高分析师的预测能力和股票推荐能力,进而减少分析过程中的成本。Skinner(1994)认为公司会自愿披露更多的信息以降低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避免承担巨额诉讼成本的可能性。汪炜和蒋高峰(2004)以临时公告和季度报告的数量作为替代变量衡量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得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的结论。

(二)对年度财务报告的影响

Ball和Brown(1968)的研究发现,年报并不是及时的信息来源,85%~90%的信息是通过中报或其他渠道传递到市场。IASC秘书长Bryan Carsberg先生也指出:“多项研究表明,中期财务报告构成了年度报告的补充,它使得对会计盈余和股价的预测更为准确。”

鉴于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内容上较大的相关性,可以看出中报实际上是年报中重要信息更高频率的披露表现。从理论上说,高频率的信息披露可以减少强制性信息披露所包含的信息含量,弱化披露效应(Yee、Tippett, 2004)。Manegold和McNichols(1983)通过考察34家公司公布季度盈余之后年度盈余的信息含量是否降低来研究季度盈余的信息含量,得出结论:引进季度报告后,年度盈余公布的相对信息含量有所降低。Shores(1990)的研究表明,第四季度盈余公告或是年度盈余公告的信息含量与中期报告的信息水平负相关。而年度盈余信息含量中被中期报告占去的信息含量与中期报告中信息含量正相关。

Brown和Niederhoffer(1968)发现中期报告对于预测年度盈余有用,而且,随着每一个新的中期报告提出,预测能力会得到改善;随着年度报告公布日期的接近,市场的预测能力也会增强。Kumar(2001)认为,通过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使用者可以有效地对年度财务数据进行预期。为确保上述预期能力的增加,各个国家的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都要求公司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使用的会计政策应与上年度财务报告使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因此,同质会计信息的披露频率并不会影响年度报告的计量标准(Pacter,1998),仅仅是缩短了同质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间隔。

(三)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中期财务报告是对年度报告在会计年度内的及时更新,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Kumar(2001)认为,中期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给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公司绩效预期更及时和更可靠的信息。李翔、赵劼和袁军(2007)针对信息披露频度对市场参与者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增加自愿披露报告频率,可以促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Fan和Zhang(2005)还发现盈余及时性能够增加信息使用者的事前福利。其中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财务分析师和管理者。

1.投资者

栗煜霞、李宏贵(2004)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来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季度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得出结论,季度盈余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然而,May(1971)认为,由于投资者可能因中期报告具有信息含量而十分关注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但因为不知道季度报告与年度报告披露信息的质量有所不同,所以导致中期报告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小于年度报告。

2.财务分析师

Taylor(1964)以财务分析师为问卷对象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相当重视中期报告披露的信息。Newell(1969)向150位财务分析师以随机抽样方式发出问卷,经过统计发现,81%的财务分析师认为,企业公布的季度财务报告对其分析工作相当有用或很有用,没有一个人认为季度财务报告不具有使用价值。

3.管理者

Kanio和Schadewits(1997)的实证结果证实了中期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能够减少管理当局与外部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姚靠华、曾楚英(2007)认为及时披露会计信息是对上市公司经理人(即管理者)行为的一种约束监督,有利于制约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财务行为,如不规范的融资行为、资金运作行为、利润分配行为等,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五、结论

笔者试图通过对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相关内容的阐述, 从客观上对中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发现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提高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信息含量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在拟定政策方案时,一方面应从企业立场考虑,分析政策所带给企业的效益和给企业增加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应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通过政策降低内部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冲突,帮助信息使用者获取及时、准确的公司会计信息。只有当中期财务报告披露产生的效益大于成本时,中期财务报告披露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不仅如此,新的政策还要拉大年度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差距,简化披露中期财务报告,以减轻上市公司的负担。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重大事件临时公告的管理,以满足信息使用者获取及时、有效信息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Shores, 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im Information and Security Returns Surrounding Earnings Announcemen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0, Spring:89-96.

[2] Gigler,F. and T. Hemmer. On the Frequency,Quality and Informationa1 Role of Mandatory Financial Repor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117-147.

[3] Healy,P. and K. Palepu. A Review of the Voluntary Disclosur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31):255-307.

[4] Kenton Yee. Mark Tippett, Interim Reporting Frequency and Financial Analysts ' Expenditures / Discussion[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04,31(1):167-207.

[5] Marty Butler,Arthur Kraft and Ira S. Weiss. The Effect of Reporting Frequency on the Timeliness of Earnings: The Case of Voluntary and Mandatory Interim Repor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3):181-217.

[6] 赵伟.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含量与股价反应的实证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4):53-57.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8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年报; 审计报告; 检查公告; 质量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上市公司需在规定时间内公布季度报、半年报和年报,以公布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供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投资者及经营者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情况。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是否充分?质量如何?监管机制是否可行有效?这些均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质量分析

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验并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上市公司年报的质量鉴定书。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报告,以及财政部对全国重点行业和企业(主要是国家控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为权威研究资料,对上市公司的年报质量进行分析。

(一)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分析

上市公司的年报,均需先由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而后在公司挂牌交易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所报审计快报披露,本文统计列出2007—2011年各年审计报告的统计数据。

2007年:64家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为1 570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审计报告1 449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90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4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7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7.71%,同2006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2.53%。从保留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就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项目实施函证,无法确认应收款的可收回性;无法核实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项目;存在诉讼等不确定性事项;无法就坏账准备、子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作出合理的判断;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等。从无法表示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判断公司按照持续经营能力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适当,无法证实公司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能否成功,无法判断关联方占用资金的可收回性、预计负债计提的充分性等。

2008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1 62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审计报告1 514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75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8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7份。另外未能在法定期限披露年报的公司1家。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6.77%,同2007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0.94%。从保留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无法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无法就公司财务报表的完整性作出判断;无法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确定相关单位的款项余额是否真实、可靠,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合理判断有关事项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等。从无法表示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存在难以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导致无法判断公司披露的或有事项和诉讼事项是否完整及该事项可能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等。

2009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1 77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 655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7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3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9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4.26%,同2008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2.51%。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存货资料记录不完整,无法实施盘点及替代等审计程序,无法对部分存货期初和期末的数量、状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多数公司因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从无法表示意见的内容来看,主要存在无法实施存货监盘以及重大资产重组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

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 129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011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6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5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7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5.54%,同2009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上升了1.28%。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函证等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某些事项对财务报表或公司经营产生的重大影响。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判断管理层继续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是否适当,也无法证明公司拟采取或已采取的相关措施能否有效改善公司经营等。

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 362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审计报告2 247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91份,带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9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4份。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占全部审计报告的4.87%,同2010年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相比下降了0.67%。本年度新增加了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30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25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4份,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份。在230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非标报告的比例为2.17%。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均是因无法获取有关特定事项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由此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无法判断管理层继续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是否适当,往来款项及或有事项的账面金额与重整最终审查确认的金额是否存在重大差异等。

根据年报审计意见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2007 —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汇总表》,如表1。

(二)来自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分析

财政部每年都由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涉及国计民生的能源资源、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大型房地产企业、主板上市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及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企业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每年定期在财政部网页公布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因为财政部检查的能源资源、交通运输、医药卫生和大型房地产企业等主要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因此其检查结果可以并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范畴之内。本文选取2007—2011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形成《2007—2011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汇总表》,如表2。

二、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质量评价

通过对2007—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年报披露及质量评价。

(一)年报披露评价

1.逐年简化年报内容,突出关键内容

根据中国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关于年报披露规则,各年度逐渐特别是2011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内容做到了删繁就简,更加突出和透明了利润分配、内部控制、投资理财、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有效信息披露。2011年年报摘要得到了极大简化,仅包括“重要提示、公司基本情况、会计数据与财务指标摘要、股东持股情况和控制框图、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6节,提高了关键信息的可读性和有效性,满足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需要。

2.利润分配信息更加透明

年报较为注重上市公司披露利润分配的信息,增强利润分配的透明度。特别是2011年着重强调有关现金分红的信息披露,公布公司前3年股利分配情况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情况;前3年现金分红的数额、与净利润的比率;本次股利分配预案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对现金分红政策进行调整或变更的,应详细说明调整或变更的条件和程序是否合规和透明;报告期内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应详细说明未分红的原因、未分红资金留存公司的用途。

3.详细披露闲置资金投资理财情况

逐年重视对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在2011年新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报告期内投资理财的详细情况。投资者可以在年报的“董事会报告”部分看到包括投资理财的资金来源、签约方、投资份额等信息,存在委托贷款的公司,除上述内容外,投资者还可以了解到委托贷款的对象。

4.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要求强制性披露

对个别上市公司因产品质量、营销服务、环保问题、安全事故等社会事件,会引起市场的连锁负面反应,对公司投资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亦十分关注。2010年前的年报是闭口不提的,从2011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和披露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差距和不足,同时结合所处行业特点,重点就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计划等进行强制性的披露。

5.内控信息被强制在年报中披露

2011年A+H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被要求披露董事会出具的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控审计报告,要求其他公司至少应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公司应当至少每两年披露一次内控审计报告。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的依据以及内控重大缺陷情况,包括缺陷发生的时间、缺陷的具体情况、缺陷对财务报告的潜在影响、整改措施、整改效果等。

(二)年报质量评价

1.审计严格,年报质量整体较高

2007—2011年,年报无保留审计意见分别为92.29%、93.23%、95.74%,94.46%、95.13%,2007—2011年各年占比基本维持在92%~96%之间小幅上下波动。2007—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报无保留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94.17%,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4.35%,保留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0.83%,否定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0,无法表示审计意见平均比例为0.63%。以上数据说明,上市公司编报的年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无保留审计意见高达94.17%,说明年报的整体质量很高。

2.监管升级,年报信息可信度提高

证监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对上市公司的监管逐年升级,监管措施不断推出,证券交易所每年颁布年报编报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时公告年报审计信息,年报公告期间做到及时监控,相关分析机构及时对年报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使上市公司年报得到及时和准确的披露,上市公司的信息可信度有明显提高,有利于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和决策。

3.机构评比,年报质量社会评鉴

2012年6月15日,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组委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第一次评审会,标志着由投资者报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联合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供学术支持的“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正式开始。组委会制定了《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评审细则》,确定了评选流程和评选细则,力争打造公开、公正的权威评选,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出版内容详实、形式简单的年报及财务报告给股东、员工及投资者,促进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和信息披露方面更加完善。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奖评选将进一步激励我国上市公司编制高质量的年报,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有关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提供重要依据。这种由第三方机构评鉴的机制,将会促进年报质量的提高。

尽管本文通过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 —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报告以及财政部2007—2011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的分析,得出了上市公司年报质量的述评,但限于一是年报质量评价体系尚无确切标准;二是上市公司或许对年报有粉饰行为,因此本文对上市公司年报质量述评尚有未及之处,这亦是本文未尽事宜及未来的努力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田志刚,刘秋生.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8(10).

[2] 杜兴强.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J].会计研究,2002(2).

[3] 乔旭东.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2003(1).

[4] 李文梅.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及实现途径[J].中国农业会计,2006(2).

[5] 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

[6] 蒋尧明.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03(5).

[7] 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J].会计研究,2004(1).

[8]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报审计快报[EB/OL].

http://.cn/ industry_regulation/ annual_audit/.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EB/OL]. http:///zhengwuxinxi/jian

chagonggao/.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9

关键词:财务报告 投资效率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对财务报告有严格的要求,报告设定的内容需要符合融资体系的要求。实践证明,财务报告质量在缓解融资约束中有重要的作用,公司的资产抵押能力越高则说明能筹集更多的外部资金。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公司现有投资项目的边际价值有一定的要求,要掌握信息间的关系,根据投资风险,减少融资摩擦,进而缓解融资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基于资产和信息不对称关系的特殊要求,在信息利用阶段,要进一步探析财务报告的抵押状况,对投资效率和投资不足等现象进行分析。

一、财务报告质量和公司投资效率的假设关系

公司投资效率和融资能力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首先对资金体系进行融合,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内外部融资机制出现变动。针对现有融资机制的具体变化,要做好假定设计工作,按照设计比例进行操作,避免出现设计失误的现象。以下将对财务报告质量和公司投资效率的假设关系进行分析。

(一)非效率投资成因

公司投资效率主要取决于融资能力和意愿,考虑到投资机会的具体要求,需要对项目比例进行分析,按照边际价值的要求进行分析。由于外部资金提供者和信息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差错的现象,针对其特殊性,为了避免出现融资错误或者融资约束的现象,要按照投资形式要求对其进行分析,满足融资机制的整体要求。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则必然会导致投资不足,进而降低投资效率。此外公司投资是否有效率取决于投资意愿,针对道德风险的特殊性,在控制阶段,必须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财务报告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有效的财务报告对企业整体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考虑到已有财务体系的特殊要求,为了降低投资者的决策失误率,需要掌握相关性联系,按照具体选择要求进行设定。为了避免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投资者要对公司股票价格进行分析,确定价格后,适当降低成本,从整体上提升融资能力。考虑到项目具体管理属性的变化,为了对投资意愿进行对比,必须以最大化目标为基础,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落实,按照具体契约要求实践。价格反馈对管理形式的落实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优化投资决策,进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财务报告管理现状

财务报告质量比较高的公司表现出比较高的投资效率,基于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在实践阶段必须对投资不足或者抑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出假设,财务报告质量比较高的公司投资能力不足,财务报告质量在不同资产抵押能力的公司中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根据提出的假设问题对具体报告进行审核,我国资本市场会存在信息特征不对称的现象,如果外部资本提供者在管理阶段出现信息不到位,回报率会比较低。公司如果因为融资能力不足,出现资金短缺或者投资不足的情况,资产抵押可以作为一种保障付诸实践。资产抵押本身作为有效的保证机制,能减少融资摩擦,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缓解当前工作现状。在整个管理阶段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由于抵押能力和融资能力存在联系,如果公司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债务融资,则必然会出现权益融资的现象。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了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能力,对资产抵押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公司透明度的要求。在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要求下,为了缓解融资约束不足的现象,要按照投资比例对其进行分析。

二、相关变量分析

财务报告质量和公司投资效率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从现状入手,按照要求对其进行设定。以下将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

(一)投资效率

投资效率在整个审核阶段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特定公司的投资效率,基于其特殊性,要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建立投资模型,结合投资规模以及估计残差对其进行设定。考虑到特定变量的属性变化,为了避免投资过度的现象,需要对投资利用率进行比对,按照总资产要求进行评估。

(二)财务报告质量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决策者的可靠信息,财务报告所纰漏的信息对投资者来说有重要的影响。会计盈余不仅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工具,同时也是管理者薪酬契约的基础所在。需要对盈余质量、盈余平滑度和稳健性等进行分析。按照指数要求对其进行设定,缓解单个指标存在的误差或者极端值影响。

1、应计质量

应计管理制度的优势比较明显,在线性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利润进行计算,评估出最大经济值。考虑到利润值的属性变化,公司需要对现金流量进行比较,计算出利润后,按照公司发展前景要求,拟定合理的财务报告。

2、盈余平滑度

盈余平滑度指的是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会计盈余和真实收益间的差异,其具体指标直接对项目变化以及系数产生影响,考虑到平滑度的指标要求,掌握会计盈余的波动情况。考虑到财务信息可靠度和相关性的变化要求,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计算出盈余平滑度。

3、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指的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要对收益值进行确定,降低利润值。为了避免信息过度披露的现象,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式进行设定,按照操纵性利润度以及会计稳健性要求进行落实。

4、财务报告系数

为了对各种度量的财务报告系数进行分析,要研究样本信息最大化。在实践阶段可以构建平均综合系数的财务报告,通过百分数赋予的形式对财务报告指数进行评估。通常来说,不同财务指标存在差异,可以按照百分位数值变化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核。

(三)资产抵押能力

公司的业务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固定资产和存货资产的配置关系,资产抵押能力决定固定资产和存货可变价值。基于财务报告变化值的具体要求,需要对潜在内生性问题进行分析,财务报告质量和控制采用的是滞后性分析形式,要构建有效的检验模型,发挥模型设计的最大化作用。

三、财务报告质量对不同抵押能力公司的影响

考虑到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资产抵押能力的属性变化,在交互作用的影响下,要构建合理的模型,提前设定总样本,取中间值。公司资产抵押能力越低,财务报告质量对投资不足的影响则越大,按照融资约束力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要对抵押能力进行评估。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摩擦,必须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减少工资投资不足。对于投资样本而言,如果内部资源比较多,资产抵押能力的高低和投资过度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发挥抵押机制的最大化作用,突出其整体优势。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越高,则说明公司投资不足或者存在投资过度的现象。考虑到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特殊要求,需要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减少投资者和公司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考虑到投资者的具体要求,为了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督能力,可以通过资金反馈的形式,最大程度减少冲突,避免出现投资不合理的现象。在抑制阶段,应计质量越高,说明企业存在投资过度的现象,反之亦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不同资产抵押能力的公司中对投资效率影响存在差异,大体上来说,财务报告质量在资产抵押能力比较低的公司中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较大,考虑到外部保障机制的属性变化,财务报告质量在资产抵押价值能力较低的公司中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作用更明显,必须对其进行有效评估。

四、结束语

公司管理者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的阶段,生成自动财务报告体系,考虑到资产体系的属性变化,要提升具体管理透明度,降低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风险。对于重资产的管理指标而言,降低投资者对公司股票进行定价是关键所在,能强化公司股票流动性,减少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李青原,罗婉.财务报表重述与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5(12):48-58

[2]宇文晶,王振山,李丽.财务报告质量、债务期限结构与过度投资分析――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01(01):46-54

[3]周松.财务报告质量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N].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6,04(12):76-87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篇10

【关键词】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重大缺陷; 财务重述;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中图分类号】 F270;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14-0119-04

一、引言

自2012年1月1日起,沪深主板的上市公司正式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该体系的构建以及内部控制审计这项新兴业务的执行已3年多,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能否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否能够合法、公允地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发表恰当意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质量和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到底如何?这些问题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值得审计实务界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思考。因此,本文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的角度来分析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质量,从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角度来分析内部控制审计质量,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重点研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的关系,以揭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否被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有效执行,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财务重述的监管、内部控制审计实践的有效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文献回顾

从目前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研究成果看,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内部控制自评结论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文献不多。叶陈刚等(2013)以深市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认为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企业不可能承认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1 ],但只是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披露与否的关系,并没有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关系。何芹(2015)从理论角度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自评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的差异在于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差异[ 2 ],但并没有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问题上,Li和Wang(2006)研究发现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被出具了非标的审计意见,那么相比那些被出具清洁审计意见的公司,其更有可能在未来发生财务重述。崔志娟(2012)描述性统计分析了2008―2010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不能传递财务报告质量信息,必须通过监督内部控制自评报告质量和鉴证质量才能实现内部控制规范的预期目标[ 3 ],但均没有分析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间的关系。

三、研究假设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应当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 4 ]。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被上市公司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是客观真实、可靠的,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应为否定意见。

提出假设1: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其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为“否定意见”的可能性更大。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22条明确将企业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迹象的四种情况之一,从而将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联系在一起,也与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联系在一起。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被注册会计师有效执行,则内部控制审计质量高,注册会计师能够发现重大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也高,其能够披露上市公司存在的重大缺陷,发表合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提出假设2: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否定意见”的可能性更大。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中对外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相关变量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并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公司、ST公司和数据缺失公司,最终得到有效样本3 115个。通过巨潮资讯网中的“公告查询”搜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之间上市公司的年报补充或更正公告以及对前期会计差错的更正公告,从而取得解释变量财务重述的具体数据,并进行手工整理。

(二)变量设定

所有变量的定义与取值方法见表1。

(三)模型设计

本文构建如下模型检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重述的关系,同时加入控制变量,检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否定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

五、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对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从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表2可以看到,在2012―2014年内部控制审计执行的三年中,样本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否定意见的所占比重较少,仅占0.8%。样本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自身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比例为1.25%;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有10.82%;年报审计意见为“非标”占比3.08%;聘请国际“四大”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比率为9.9%;因违规行为被处罚的上市公司不到9%;独立董事比例和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最小、最大值和均值显示出样本公司在这两者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便于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表3列示了各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的结果。ICAO与Deficiency、Restate、Opinion、Violation以及RO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2、0.05、0.275、0.127和-0.061,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发生财务重述以及其存在因违规行为被处罚都是上市公司被出具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且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越低,内部控制更可能存在重大缺陷,被出具否定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上市公司被出具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为国际“四大”、独立董事比例均为正相关,但结果均不显著。除此之外,可以看到有些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数值略高于0.5,为考虑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各自变量间的VIF值均略大于1,故认为变量间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验证变量间的确切结果。

(三)多元回归统计

表4列示了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中,所有的Sig为0.000,H-L检验Sig=0.620,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

从回归结果看到,在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以后,解释变量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显著相关,其系数为正,证明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亦即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其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为“否定意见”的可能性更大,假设1得证。这也说明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的角度来衡量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质量较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较为有效。另外,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系数为正,即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与财务重述的发生正相关,但其没有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上市公司当年发生财务重述与否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影响并不显著,假设2未得到验证。原因可能是:(1)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财务重述问题上监管不充分,也几乎没有上市公司因财务重述行为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导致上市公司更正已公布财务报告的随意性,且披露的内容、形式多样,致使财务重述表明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减弱;(2)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判定标准较为笼统,注册会计师在实际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未能有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未充分考虑财务重述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关系。

控制变量中,年度财务报告“非标”审计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原因可能在于:“非标”的年报审计意见类型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年报存在重大错报或重大事项,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发现,表明内部控制很可能存在重大缺陷,无法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则否定意见类型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更可能被出具。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为国际“四大”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显著正相关,说明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质量越高,越能发现并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独立董事的比重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正相关,虽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但与预期符号相反。从实证结果来看出现与研究假设截然相悖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职能被弱化,仅仅扮演咨询顾问的角色;另一方面,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不强,且对其失职问责、履职评价处于空白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独立董事工作勤勉度不足,无法做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高,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越有效。上市公司当年因违规行为被处罚、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正相关和负相关,且与预期一致但都不显著。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通过替换总资产收益率这一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将ROA替换为当年上市公司是否发生亏损来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然后重新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与上文所述一致。以上检验证明本文的结果是稳健的。

六、结论

本文以沪深主板A股2012―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为对象,对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引用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有关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迹象的表述,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显著正相关,与财务重述的发生正相关但不显著,年报“非标”审计意见类型以及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国际“四大”与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类型均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在解释变量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数据的收集上,由于目前对上市公司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告的公告没有统一的规范,一定程度上对其样本数量造成误差,可能弱化了实证结论。

基于以上研究,相关建议如下:(1)监管机构应规定更具体、更严格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标准,细化内部控制缺陷的界定标准,并处罚披露信息存在严重问题的上市公司,以促进上市公司科学严谨地界定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设计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程序、准确界定和分析缺陷类型、切实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和评价,并如实披露其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情况及其有效性。(2)监管部门应完善财务重述追责制度,加强监管并规范财务重述信息披露,避免上市公司滥用财务重述。(3)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时,应高度重视发生财务重述行为的上市公司,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谨慎评价控制缺陷,有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充分考虑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存在的迹象。(4)加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问责机制,从而强化上市公司自身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叶陈刚,刘桂春,姜亚凝.财务报告重述、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8):108-115.

[2] 何芹.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及内部控制自评结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2):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