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8 09:26:56

病例分析报告

病例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 医院感染病例 质量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19-01

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发现潜在隐患,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多存在漏报、错报、不完整和不准确等问题,对医疗质量评价和全面质量管理构成不利影响[2]。我院通过对102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病例报告所存在的问题,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所有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病例所涵盖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产科等。

1.2方法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并要求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需对病例报告进行认真核查。对病例报告填写的完整和规范程度进行评估,医院感染的漏报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及时发现住院期间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发现感染后,未在24h内,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交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视为迟报。

1.3结果

在本组1059份病例报告中,排除病例填写不完整,缺少诊断依据或诊断错误者82例。实际共发生医院感染1025例次,漏报病例48例,迟报病例33例,及时报告944例。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临床上很多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常忽视该制度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错报、漏报、迟报或病例报告填写不完整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有些医生认为,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最关键的是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抗感染治疗,病例上报则无关紧要,因此思想上对病例报告持有轻视或忽视的态度。

2.2未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部分临床医生未能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仅依靠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病例报告过程中存在较大偏差。此外,限于现有的医疗条件,由于缺少相应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加之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给诊断带来了较大困难,使得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进而造成病例漏报。另外,医生的诊疗和病例书写水平也是影响病例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针对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而言,这是造成病例填写不完整、错报和漏报的主要原因。

2.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进而造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形同虚设,这也是影响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医院专门参与感染管理的人员十分有限,因此难以保障相关规定的严格落实。此外,在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难以让临床医生积极主动的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3讨论

3.1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临床医生思想认识的有效方法。医院可通过开展系统的全院培训,让所有临床医生明确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并全面学习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相关要求和书写方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此外,针对年轻医生,医院的培训内容还应涉及医院感染诊断的相关知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保障报告质量。

3.2完善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力求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范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中,要明确临床医生责任,并对实施细则进行深入阐述。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奖惩制度也要同步出台,奖惩措施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以规范医生的行为,并保证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的顺利落实。

3.3强化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必须要有专人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执行质量。因此需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职责明确到人,并制定完善的监督准则。针对人员短缺这一问题,可通过筛选并动员临床医生,兼任监督人员的办法,让临床医生也参与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中来,尤其是对漏报病例的筛查,可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还能降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的认真落实。

参考文献

病例分析报告篇2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胃肠道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1973年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克罗恩病。在西方近25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国内尚无精确统计报道。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低得多,但近10年报道已逾千例。提示病例数有增多之势[1]。本文总结我院消化内镜室自2001年9月~2006年3月进行电子肠镜检查4048例,共检出并由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6~47岁,平均29岁。年龄最小16岁,最大47岁。内镜确诊之前病程10天~4年不等,平均1.5年。

1.2 临床表现 本组腹痛、腹泻者9例,以右下腹多见。消瘦9例,贫血7例,发热4例,便血4例;大便次数每天2~10次不等,并发瘘管形成者1例。

1.3 内镜检查 10例病人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病变位于回肠末端、回盲部和升结肠9例,肛周脓肿、肛瘘1例。内镜表现:7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见节段性凹陷溃疡,上覆白苔,边界清,周围见息肉状增生形成卵石样改变;2例为升结肠肉芽增生伴有溃疡形成并导致肠道狭窄,镜身无法通过;另有1例患者以肛周脓肿、肛瘘为主要表现。

1.4 病理组织学特点 结肠黏膜呈慢性炎性溃疡,黏膜固有层内见无干酪样坏死的结核肉芽肿5例;另有5例病理结果为结肠黏膜呈亚急性炎症改变,伴有息肉样增生及溃疡形成,未见明显无干酪样肉芽肿,结合临床,符合克罗恩病的改变。

2 讨论

克罗恩病过去又称“局限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为不明原因的非特异性肠炎。本病从口腔至的消化道均可受累。本病在高加索发病率较高,亚洲人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呈节段性、多发性。克罗恩病在我国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本组发病年龄主要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2.1 克罗恩病的病因 C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等因素有关,目前多认为与遗传易感性、某种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免疫调节异常有关。本病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通常一级亲属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病灶常好发于细菌接触最多的部位,有报道表明在克罗因病者肠黏膜中已检测出相关的细菌及其产物,如副结核分支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麻疹病毒等。机体免疫因素可能是本病的病因之一。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异常,血清中可检测出特异性自身抗体[2]。

2.2 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 由于克罗恩病侵犯的范围、部位不同,所以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极不一致,其中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发热、便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出现腹部肿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偶有以内隐痛、肛周脓肿、肛瘘等为首发症状。本文10例患者中腹痛腹泻者9例,消瘦9例,贫血7例,发热4例,便血4例,1例以肛周脓肿为首发症状,在肛肠科以肛瘘进行治疗,后肠镜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由于CD常位于右半结肠、盲肠或回肠末端,可有便秘的表现,尤其是腹泻与便秘交替者,需注意排除CD。CD患者常有肠外表现及并发症,最早的常见症状是肝周病变,如肝大、胆管炎、胆囊炎。主要并发症为:肠梗阻、肠穿孔、肠瘘、腹膜炎。本组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较少,无一例有肝周病变及上述并发症,可能与本组结肠病例较少有关。

2.3 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由于克罗恩病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不一致,实验室及影像学上无特异性,但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开展,CD的大体形态改变通过肠镜即可观察到。内镜活检作为肠镜大体形态的补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以往许多学者特别强调非干酪样肉芽肿对CD的诊断价值,认为一定要看到肉芽肿才能诊断[3]。本文报告的10例CD,实际病理肉芽肿检出率为50%,另外5例,我们则根据临床表现、X线、内镜及病理综合诊断。在内镜检查中,由于活检取标本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有些检出率较低,相当一部分仅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故肠镜拟诊克罗恩病的送检标本需多块、深凿活检以提高阳性率。鉴别诊断: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表现,CD常需要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盲肠癌相鉴别。故需结合X线检查、肠镜及病理检查综合分析,大多数克罗恩病患者是可以明确诊断而获得及时治疗的。

[参考文献]

1 徐克成,江石湖.消化病现代治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35.

病例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艾滋病;医疗卫生机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4.5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2027-02

艾滋病流行是目前社会面临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能最大限度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是做好控制艾滋病流行工作重要环节,针对我市2009――2011年三年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现住址为本市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后简称:HIV/AIDS)病例情况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09――2011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有偿/无偿采供血机构)报告现住址为我市HIV/AIDS病例个案资料,为进一步分析病例报告特点将有病例报告机构按其工作性质分为三类,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是临床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专科医疗机构);三是无偿/有偿采供血机构分别统计分析。利用SPSS18.0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分类变量统计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

2结果

2.1病例基本概况2009――2011年各医疗卫生机构共报告我市HIV/AIDS病例1372例,其中HIV感染者1002例,AIDS病人370例。

人群分布2009――2011年三年间医疗机构共报告1372例,其中男性824例(60.1%),女性548例(39.9%);平均年龄(42.04±12.07)岁,最小1岁,最大91岁;未婚243例(17.7%),已婚有配偶985例(71.8%),离异或丧偶137例(10.0%),不详7例(0.5%);文化程度中文盲109例(7.9%),小学462例(33.7%),初中590例(43.0%),高中或中专156例(11.4%),大专及以上55例(4.0%);民族分布共报告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1102例(80.3%),壮族235例(17.1%),其它6个民族35例(2.6%)。

感染途径分布:三年间报告病例中静脉注射88例(6.4%),性接触+注射4例(0.3%),异性性传播1206 例(87.9%),同性性传播17例(1.2%),母婴传播17例(1.2%),不详34例,(2.5%),输血及血制品2例(0.1%),其它4例(0.3%)。

2.2三类机构统计结果三类不同性机构报告病例共报告1372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共报告561,占全部病例的40.9%;临床医疗机构报告792例,占57.7%;采供血系统共报告19例,占1.4%。

2.2.1三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艾滋病病例年度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和无偿/无偿采供血机构病例报告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临床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所占当年报告病例比例逐年增加明显与广西其它地市报道相一致[2]。

病例病程阶段结果显示临床医疗机构报告病例病程病人的比例明显高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

感染途径结果显示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注射吸毒有关病例不论数量和比例都是最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三年报告的97例与吸毒有关的病例中占报告了57例,占了58.8%,而采供血机构三年无一例与吸毒有关病例报告;异性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数和比例低于临床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报告病例;同性传播途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的数量和比例远高于临床医疗机构,三年报告的同性途径感染的病例17例中有15例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占88.2%。

样品来源分析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的病例主要来源于自愿检测咨询服务和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共报告482例,占其所报告病例86.0%;临床医疗机构报告病例主要来自医疗机构自身服务有关检测内容,如术前/输血前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孕产期检查、性病门诊和婚前检查(含涉外婚姻)以上几个检测内容共报告695例,占其报告病例比例87.8%;采供血机构则全部来自无偿/有偿献血。

以上差异与三类机构工作性质和服务人群有直接关系。临床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机构面对群体主要有疾病症状就诊的病人,因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时间长、早期艾滋病感染者发病[1]、医务人员诊断能力提高和临床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诊断服务后对有创伤性医疗操作中艾滋病检测力度加强,故医疗机构中发现病例特点有报告数量逐年上升、报告病例中艾滋病病人比例高、样品来源多集中在其承担服务内容和职业分布范围广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家有相关政策在临床医疗机构中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但从结果可以看到实际效果不理想,三年中临床医疗机构只有73例感染者或病人是通过咨询检测发现,仅占其全部报告病例9.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承担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机构,虽然也对外公众开放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但工作重心是高危人群和已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及家属并主动提供相关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报告病例特点是吸毒、同性传播途径病例多、样品来源中以自愿检测咨询服务和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为主,随着早年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干预措施落实早期感染病例被发现,所以出现报告病例逐年下降的趋势。

无偿/有偿采供血机构主要职责组织无偿或有偿献血工作,故在采供血机构中发现病例少、样品来源单一、且病程也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主,同时随着国家防艾工作措施落实,在相对固定的献血群体中发现艾滋病病例也呈下降趋势。

医疗卫生机构因各自工作职责不同,服务群体不同,报告病例存在不同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医疗机构职能和服务群体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效率。

参考文献

病例分析报告篇4

关键词 胆总管探查 “T”型管口胆汁性腹膜炎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须常规放置“T”型管外引流胆汁。术后一般12天夹“T”型管,造影,未发现胆道有病变或残余结石,多在15天左右拔除“T”型管。按上述常规处理的“T”型管引流,绝大部分患者痊愈出院。但作者近10年先后遇到4例患者,拔除“T”型管后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其中3例再次手术治愈出院,1例死亡,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53.5岁。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书中切开胆总管取石后放置“T”型管外引流4例。术前有黄疸史,术中见胆总管增粗,切开胆总管探查,胆总管“T”型管外引流1例。

术后均按常规治疗,12天开始夹“T”型管,夹管24小时后无腹部症状,经“T”型管造影。4例患者造影结果胆总管远端均未有残余结石,也无狭窄。造影术后开放“T”型管24小时,再夹紧“T”型管,其中14~15天拔出“T”型管3例,60天拔出“T”型管1例。4例患者中3例拔出“T”型管后即出现右上腹痛,随后疼痛加剧,蔓延至全腹,并伴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3例在“T”型管拔出后24小时再次剖腹探查,均发现腹腔内有大量胆汁,最多得1200ml,最少600ml,胆总管“T”型管放置处均有胆汁外溢,再次放置“T”型管于胆总管内,并用大网膜包裹“T”型管,然后再截孔引出腹腔,腹腔内同时置多根引流管引流。术后3例全部治愈出院。引流60天拔出“T”型管的1例患者系因术中发现有肝硬化,术后有大量腹水经腹壁“T”型管引流口处流出,经2月余保肝,白蛋白,利尿等治疗未见好转,于是决定拔出“T”型管,用丝线缝合“T”型管引流口。拔除“T”型管后,患者腹胀,腹痛加剧,并有全腹压痛。患者于拔除“T”型管7天后因中毒性休克死亡。

结 果

本组4例患者中3例再次手术,再次手术患者腹腔内发现“T”型管紧贴好肝下引出1例,从肠间引出1例,“T”型管过粗而致胆总管壁张力高而坏死1例,1例虽然大网膜包裹,但由于患者体质原因腹腔内未形成窦道。

讨 论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T”型管引流,是胆道探查的常规手术操作。术后12天夹管造影,15天拔除“T”型管,只要胆总管远端畅通,“T”型管的腹腔内窦道很快自行关闭,极少发生并发症。本组4例患者拔除“T”型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是我们在1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两个医疗单位所遇到的病例。虽然临床上极少发生常规“T”型管拔除后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病例,但一旦发生即为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再手术处理,可引起患者死亡。现就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影响“T”型管在腹膜腔内窦道形成不完全的因素:①体质因素:临床上经常遇到有的患者开腹后很容:易形成广泛粘连,有的患者虽有多次开腹手术,但腹腔内很少形成粘连。本组1例患者,放置“T”型管时虽然用大网膜包裹,但15天后,任没有形成完整窦道,故拔除“T”型管后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发生。②肝硬化、腹水:由于患者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腹腔内有大量腹水,故形不成粘连,也就不可能形成“T”型管窦道。本组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虽60天以后才拔除“T”型管,但仍发生胆汁性腹膜炎,而导致患者中毒性休克死亡。③“T”型管放置不恰当,导致窦道形成不完善:本组4例,其中1例“T”型管紧贴肝下引出腹腔,另1例从小肠间引出腹腔,这样“T”型管在腹腔内均未形成坚实而完整的窦道,故拔除“T”型管时,导致胆汁漏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④“T”型管粗细选择不当:本组1例,由于选择的“T”型管粗于胆总管的直径,在缝合胆总管时张力过大,造成胆管壁部分坏死,故拔除“T”型管时,造成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T”型管拔除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断:①腹痛:“T”型管拔除后患者发生持续性腹痛,开始在右上腹,以后逐渐蔓延至下腹,乃至整个腹痛,并有明显的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要高度怀疑本病,本组4例均有上述典型症状和体征。②腹腔穿刺:“T”型管拔除后有上述典型症状和体征,经左或右下腹穿刺抽出胆汁样物,可以确诊本病,本组4例中3例均经手术证实。

病例分析报告篇5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心电图改变;临床意义

?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提高,人群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我们总结了162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参考有关文献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2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和内科病房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男85例,女77例,年龄38~85岁,平均57.5岁,其中脑出血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脑血栓形成50例,脑梗死20例,脑叶病变7例,深部组织病变5例。全部病例均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二尖瓣狭窄等不同心血管基础疾病,不再一一列举,诊断标准依据神经病学[1]和内科学[2],并经过ct等检查予以证实。?

1.2 方法 162患者均在发病后0.5~12 h内行心电图常规检查,并根据病情需要3周内复查2~5次心电图。?

2 结果 ?

2.1 心电图描记 162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心电图有异常改变的共计140例,占86.42%(140/162),其中脑出血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脑血栓形成42例,脑梗死18例,脑叶病变6例,深部组织病变4例。140例心电图异常病例均合并有不同心血管疾病,不再一一列举。?

2.2 心电图改变 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st-t改变共计75例,占53.57%(75/140)主要表现为st段下移,t波倒置或低平;出现明显u波或/和q-t间期延长30例,心肌梗死图形改变15例;心律失常共计65例,占46.43%(65/140),有早搏12例,心房颤动11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窦性心动过速1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多数患者并存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

2.3 心电图变化与预后 22例心电图正常患者中15例痊愈, 6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95.45%,1例死亡,死亡率为4.55%。14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45例痊愈, 53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70.00%,42例死亡,死亡率为30.0%,表明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心电图的改变可以对患者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电图改变是临床常见急症,其所致的心电图改变,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常见病因,存在共同的病理学基础,因此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合并心血管疾病,而一般心血管病变的形成早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8~10年,因此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心电图异常是本身存在的心血管疾病所致,还是其本身的继发性改变,至今意见不一[3]。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心电图异常发生变化率高达65%~75%,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的心电图变化阳性率会更高[4]。我们的结果高于文献报道为86.42%,这可能跟本文选取的病例均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有关。?

本文心电图以心肌缺血性损害(st-t改变)和心律失常为主,这和闫美云[5]的报道相似,在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本文脑出血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显著高于脑梗死18例,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脑出血好发部位特殊有关,病变部位越靠近丘脑下部,心电图异常率就越高,特别是基底节区及丘脑是急性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与脑对心脏的神经体液调节及支配密切相关,提示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心电图改变与脑部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因果关系,本组14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的死亡率30.0%明显高于22例心电图正常患者的死亡率4.55%,治疗有效率95.45%明显低于心电图正常患者的70.0%,表明急性脑血管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对患者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对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9-363.?

病例分析报告篇6

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2年5月行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息肉标本用行HE染色和病理形态学观察,按WHO诊断标准复查切片,观察息肉病理类型、腺瘤肉病理类型与不典型增生、息肉体积大小与癌变率的关系。

结果:息肉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61例、炎肉29例,增生肉10例。其中恶变8例,全为腺瘤型,管状腺瘤1枚,绒毛状腺瘤5枚,混合型腺瘤2例;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1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1例;8例恶变患者年龄平均(56.45±19.56)岁、息肉直径(1.86±0.45)cm均大/高于92例未恶变患者的(44.67±22.67)岁、(1.20±0.36)cm(P

结论: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病理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54-01

结肠息肉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少数息肉会发展成为结肠癌,其发病隐匿,人群的发生率约为10%,多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可单个发生,也可呈多发。提高对结肠息肉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观察了100例结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2年5月行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2-84岁,平均(50.34±22.45)岁,其中男67例,女33例,共发现息肉280枚。临床表现主要为血便、腹痛、腹泻、便秘、腹胀、大便习惯改变等。单发60例,多发40例,息肉的分布:左半结肠息肉60例,其中直肠20例,乙状结肠40例,降结肠15例;然后依次为横结肠13例,升结肠12例。息肉的大小:最小0.1cm×0.1cm,最大5.0cm×6.0cm。息肉的形态:多呈圆形、半圆形、状或分叶状;长蒂及亚蒂80例,广基20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常规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则先行活检送病理检查,电子结肠镜观察结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息肉标本用行HE染色和病理形态学观察,按WHO诊断标准复查切片,观察息肉病理类型、腺瘤肉病理类型与不典型增生、息肉体积大小与癌变率的关系。

1.3统计学处理。SPSS12.0统计软件对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对定量资料数据用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α=0.05,P

2结果

息肉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61例(以管状腺瘤为主,共48例,绒毛状6例,混合型腺瘤7例)炎肉29例,增生肉10例。其中恶变8例,全为腺瘤型,管状腺瘤1枚,绒毛状腺瘤5枚,混合型腺瘤2例;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1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1例;8例恶变患者年龄平均(56.45±19.56)岁、息肉直径(1.86±0.45)cm均大/高于92例未恶变患者的(44.67±22.67)岁、(1.20±0.36)cm(t=4.06,3.78,P

3讨论

大肠息肉是大肠的常见病,文献报道的大肠息肉发病率的差别很大,取决于普查的范围、检查方式和检查深入程度,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期疾病,息肉的恶变与其大小、形态及病理类型有关,特别是腺瘤型息肉体积越大,癌变机会越高。肠镜仅反映肿块的外形,并不能反映其实质,实际上大肠的息肉状肿块既可以是肿瘤,也可以是炎症性或其他性质的,肠镜下观察息肉均表现为有蒂或无蒂隆起到赘生物,难以定性,所以检查发现大肠息肉均应做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病理诊断十分重要[2]。

按病理类型可分为:①腺瘤样息肉最常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是由于结肠粘膜细胞增生过旺,局部粘膜隆起向肠腔内突出生长所致,结肠腺瘤样息肉在结肠各型息肉中所占比例最高,本组息肉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61例(61.00%,61/100),包括管状腺瘤为主,共48例,绒毛状6例,混合型腺瘤7例;结肠腺瘤样息肉与结肠癌的发病关系密切,文献报道腺瘤肉癌变率为3-27%[3],本文恶变8例,全为腺瘤型,管状腺瘤1枚,绒毛状腺瘤5枚,混合型腺瘤2例;恶变与年龄、直径大小有关,8例恶变患者年龄平均(56.45±19.56)岁、息肉直径(1.86±0.45)cm均大/高于92例未恶变患者的(44.67±22.67)岁、(1.20±0.36)cm(P

综上所述,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5];对腺瘤样息肉无论大小应尽可能全息肉处理;对非肿瘤肉,也应结肠镜追踪观察以防恶变。

参考文献

[1]耿振宏.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学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9):125-126

[2]郑之田.胃肠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46-872

[3]李伏娥,叶红军,李坚,等.79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2005,30(4):463-466

病例分析报告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193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62岁,自诉无明显诱因腹部增大伴腹胀,尿频及膀胱压迫症状,间歇性发烧半年余,2周前阴道内流出少量渣样白色分泌物,有恶臭而住院。曾于20世纪60年代两次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查体:面容消瘦,下腹部可触及边界欠清的包块,质软、无移动。妇检:阴道中上段明显狭窄,壁较光滑,内凸,指诊不能进入,有肿物压迫感。无法行子宫及附件检查。实验室检查:WBC 5.6×109/L,卡松尼试验及血清免疫试验均为阳性,阴道涂片为少量底层鳞状细胞,大量脓血球及菌类。影像学检查:B超示膀胱后区巨大囊性无回声暗区,内呈“蜂窝状”改变,并见多发气体强回声影,肿块与子宫下部、阴道壁粘连。诊断为盆腔包虫可能性大。CT检查盆腔见约110cm×100cm大小的类圆形多房囊性占位,其内不规则分隔,CT值7~60Hu。壁厚较均匀,可见“蜂窝状”气体密度影,与子宫及宫颈部分界欠清。增强后,肿块壁明显强化,CT值约120Hu,囊性部分未强化。膀胱、子宫向前上、前左移位。诊断为盆腔包虫破裂感染可能性大。手术所见:盆腔探查,子宫及膀胱移位,下推子宫及膀胱等盆底组织,阴道内流出大量白色及乳黄色混浊液体和大小不等的包虫子囊及粉皮样内囊,如葡萄大小,约800ml,其后子宫膀胱等组织回复原位。关腹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妇检:阴道内大量淡黄色纤维囊壁,与阴道右侧壁及宫颈粘连,阴道右侧壁见长约3cm大小的破口,切除囊壁。病理检查为阴道壁包虫合并感染,查及包虫头节。

例2:患者,男,44岁,自诉腰骶部疼痛并双下肢放射痛1年余,左下肢麻木,皮肤冰凉,小便失禁,尿频1个月余入院。查体:会阴区痛觉减退,双下肢自膝以下浅感觉减退,左下肢膝跳反射(+),直腿抬高反射(+),巴彬氏征(+),余(-)。影像学检查:腰椎X线平片表现正常。CT检查示腰5骶1椎间隙水平见椎管内软组织密度影自左侧椎间孔向外突出,呈“哑铃形”,边界光整,密度较均匀,无分隔,CT值17~30Hu,大小约35cm×17cm,腰5椎体左侧隐窝扩大,边缘骨质硬化,无明显骨质破坏征(该患者过敏体质,拒绝增强扫描)。诊断:考虑椎管内神经鞘瘤可能性大。手术所见:咬开腰5骶1椎板探查,左侧神经根水肿,色灰白,神经根粗约4.5cm,硬膜下见囊性肿物,质软,半透明状,剥离肿物取出后,见肿物内液体清亮,囊腔内有软皮样头节。手术病理证实为硬膜内包虫囊肿。该患者8个月后复查CT所见,骶1椎板术后缺如,腰5骶1水平椎管内见囊性占位向外突出,大小约40cm×23cm,CT值-3~20Hu,边界清,其内似可见分隔影,二次手术证实为包虫复发。

例3:患者,男,53岁,自诉腰腿痛,尿频尿急入院检查,行腰椎CT时发现盆腔内包块。影像学检查:B超示:膀胱上部见囊性无回声区,回声均匀,与膀胱分界欠清,考虑为盆腔囊性占位可能性大。CT检查示:盆腔内膀胱上部见约87cm×72cm左右的类圆形囊性占位,囊壁较厚,并局限性膨隆。其内可见1条状粗大分隔及多发更低密度影,CT值8~40Hu,膀胱受压变形与肿块分界欠清,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囊内容物未见明显强化,与膀胱壁分界仍欠清。诊断为盆腔内包虫。手术所见:盆腔内见大小约8cm×10cm的苍白色包块,质软,与膀胱肌层粘连紧密,并与侧腹膜、大网膜粘连。剥离后,其内见清亮液体及头节。

病例分析报告篇8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特征;监测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法定重大传染病之一。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患者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1]。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结核病报告发患者数始终位居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前列。为了解和掌握苏州原三城区肺结核病的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探讨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决策依据,现将原三城区2012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来自"国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自苏州市公安局人口统计资料(2012年三城区常住人口数101.98万)。

1.2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原三城区2012年肺结核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时间分布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患者资料:登录 "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肺结核患者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人群肺结核三间分布特点。

2 结果

2.1全年报告病例情况 2012年苏州原三城区共报告肺结核病162例,肺结核病发病率为15.89/10万;其中涂阳患者74例,涂阳发病率为7.26/10万,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5.68%;涂阴患者88例,涂阴发病率为8.63/10万,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4.32%。

2.2地区分布 2012年报告的162例患者中,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原金阊区,发病率为18.44/10万;最低的是原平江区,发病率为11.96/10万,各地报告发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0.25,P

2.3时间分布 2012年1~12月均有病例报告,2月份病例最少,报告发病6例,占病例总数的3.70%;11月份病例最多,报告发病22例,占病例总数的13.58%;涂阳患者5月份呈现一个发病高峰,涂阴患者11月份出现一个高峰;各月份发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4.35,P

2.4年龄、性别分布 从发病年龄看,随着年龄增长,结核病发病总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5岁以下没有病例报告;55~64岁年龄组报告发患者数最多,占全年报告病例的20.99%,25~64岁年龄组报告发患者数69.14%。从性别分布情况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报告发病率为10.30/10万,占报告病例数的64.81%(105/162);女性报告发病率为5.59/10万,占报告病例数的35.19%(57/162);男女之比为1.84:1,差别有显著意义(χ2=1.78,P

2.5职业分布 2012年苏州市原三城区肺结核病职业分布,以家务、家政及待业最多,报告发病48例,占报告病例数的29.63%,涂阳病例21例,占涂阳总数的28.38%;其次是离退人员,报告发病31例,占报告病例数的19.14%,涂阳20例,占涂阳总数的27.03%;第三是工人,报告发病21例,占报告病例数的12.96%,涂阳11例,占14.86%;各职业病例分布见表3。

3 讨论

综合上述信息发现:2012年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数较前两年(2011年157例、2010年158例)基本持平,与苏州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基本处于小幅波动,相对平稳态势一致[3]。

从地区分布分析, 2012年报告的162例患者中,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原金阊区,最低的是原平江区,可能与近年原金阊区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执法督查力度,强化了网络直报、转诊和追踪措施。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2月份病例最少、11月份病例最多。涂阳患者5月份呈现一个发病高峰,可能是春夏交替,天气转暖,人们外出增多,使结核病发病进入了流行期,与国内结核病发病情况季节性分析情况相符(结核病的发病数在5月6日~6月30日为高峰期[4]);涂阴患者11月份出现一个高峰,原因或许为临近年末,为完成患者发现任务数而加大了行政干预力度。

2012年结核病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病例显著高于女性病例,这是因为青壮年男性社会活动活跃等因素多有关。国内外众多文献也有类似报道[5]。

从发病职业分布看,报告病例集中在家务、家政及待业、离退人员等人群,主要因为该人群体质差,基础性疾病如老慢支、糖尿病等有重要关系。主要防治措施:

3.1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trategy,DOTS),即直接面试下督导化疗,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为经济、科学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在我国实施DOTS策略的近10年中,结核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控制[6]。

3.2加强综合性医疗机构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发现、转诊,定点肺结核医疗机构的痰菌检测、痰培养提高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减少漏诊、误诊病例。加强行政干预、强化归口管理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7]。发现肺结核患者是当前控制结核病疫情的一个重要工作措施。

3.3要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使结核病防治工作能均衡发展,整体提高[8]。

3.4重点加强肺结核减免政策力度,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5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加强防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根据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统计,我国近几年肺结核患者报告一直排在各类传染病之首。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控制高发态势,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黎霞,成诗明,陈明亭,等.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 :485-508.

[2]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

[3]蒋骏,李海.苏州市2005~2009年涂阳肺结核新患者登记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12.

[4]汪文新,刘晋洪,赵梅桂,等.我国结核病发病情况季节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15.

[5]黄玉,钟节鸣,陈彬,等,2010年浙江省结核病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8):601-603.

[6]曾伟,张冬梅,凤翀,等.DOTS策略下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探讨[J].卫生软科学2011,01.

病例分析报告篇9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分析;发病率;病死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60-01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各种病原体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类,共39种,实行分类管理。部分传染病可对人类造成重度伤害,或是可能引发大流行,往往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因此,对于传染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与措施,才能促进人类健康。本文笔者对2013年喀什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喀什市无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报告病例数为5641例,占总发病例的96%;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报告病例数为241例, 占总发病例的4.1%;死亡24例。总报告病例数5882例与去年(7004例)相比下降16.02%。

1.2 方法

通过对2013年喀什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分析,其中对疫情报告种类、例数、人群分布、职业分布、地区分布、网络直报进行分析,并进行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然后,与2012年同期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对比,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3 讨论

新疆喀什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相对分散,多民族聚居,人口流动性较大,喀什有五个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通往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国际大通道。这些特定自然状况,使喀什地区传染病状况每年都有发生,且报告传染病例数不容乐观。因此,及时做好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积极做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和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率,都有利于传染病的防控,对降低区域性传染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病例分析报告篇10

关键词:麻疹;疫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消除麻疹已成为WHO各区主要目标之一。2005年,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2013年我市报告麻疹病例4例,超出国家控制指标。为了解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消除麻疹进展状况,现将盘锦市2006~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麻疹发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

1.2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2007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 2006~2013年麻疹疫情概况 2006~2013年盘锦市共报告麻疹病例445例。平均发病率为4.2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2006年出现4起暴发疫情,其中2起在小学,1起在中学,1起为成人,其中1起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1和2012年无麻疹病例报告,2007年开始无麻疹暴发疫情报告。

2006~2013年麻疹病例报告数分别为302例,88例,14例,30例,7例,0例,0例,4例。

2.1.1地区分布 两县两区均有病例报告,兴隆台区报告114例,双台子区报告171例,大洼县报告74例,盘山县报告85例,不详区县1例,病例报告数最多的是兴隆台区和双台子区,分别占总报告数的25.6%和38.4%,见图1。

图1 地区分布

2.1.2时间分布 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3~5月 ,3月开始升高,4月达到最高,6月份开始下降,7~12月份极少发病,见图2。

图2 时间分布

2.1.3人群分布 0~1岁组报告病例数为49例,2~6岁组报告病例数为19例,7~15岁组报告病例数107例,15岁以上报告病例数为270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人群,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0.6%,其次为7~15岁年龄组,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4.0%。麻疹病例年龄2月龄~48岁,见图3。

图3 人群分布

2.1.4职业分布 发患者群以学生和散居儿童较多,分别占总报告病例数的30%和21%,病例报告数分别为151例和104例,其次为工人54例、农民52例和家务待业人员43例。

2.2 2014年麻疹病例情况 截止2月20日我市共报告5例,分布在盘山县4例、兴隆台区1例(辽河油田辖区),年龄分布6月龄1例,因未到免疫起始月龄无免疫;10月龄1例,因病麻疹疫苗漏种;2岁1例,免疫史2剂次;15岁以上2例,免疫史不详1例,2剂次1例。小于1岁和大于15岁病例共4例,占病例总数80%,与全省及其他市疫情情况基本相同。

2.3疫情上升因素分析

2.3.1部分儿童因接种禁忌症等原因未能及时接种麻疹类疫苗。

2.3.2 70年代以后出生人群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主要来源于麻疹疫苗接种,但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不持久,致使人群抗体水平下降,易感人群增加。

2.3.3由于目前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下降,致使母传抗体下降或消失,导致不足8月龄儿童发病。

3讨论

2014年我市病例呈上升趋势,为此我市麻疹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结合全省疫情及我市疫情情况综合分析我市2014年存在麻疹暴发流行的可能。麻疹防控工作是历年政府目标责任书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麻疹防控工作的投入,确保麻疹防控指标达标。应加强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8月龄、18月龄儿童麻疹类疫苗接种及时性。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迅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对目前在幼儿园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进行麻疹类疫苗的查验,对漏种者和不确定者进行补种,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还应对流动人群聚集的厂矿、工地、城乡结合部等集体单位开展麻疹类疫苗免疫史查询工作,对未种或免疫史不详者进行麻疹疫苗补种,以建立稳固的免疫屏障,控制麻疹疫情。对6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类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补种率达到95%以上。建议育龄期妇女进行麻风腮疫苗的接种,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消除麻疹面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