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十篇

时间:2023-04-01 22:09:30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体验运动激情,感受足球魅力,传承礼仪文明,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出具有极高的“体育核心素养”的文明学生,开设《足球校本课程》,丰富发展学校教育内涵,使素质教育的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我们又组织足球社团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增进学生对足球这一运动项目的认识,以足球为突破点带动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

二、开发背景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就在2015年全国“两会”开幕之前的2月27日,国家主席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定下来今后十年中国足球改革的大政方针。从邓小平30年前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到对中国足球的格外关切以及他的“三个足球梦想”,《方案》的出台被视为前所未有的足球治理“定海神针”,引起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热议。2017年8月,习主席在全运会讲话中提到:“体育代表着是青春、健康和活力”,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说,的关注和足球改革方案的出台,可以说中国足球有救了。该“方案”出台后,足球界人士反响强烈,有足球教练指出这比1992年“红山口会议”更重要。其中,校园足球的改革和建设成为热议的话题,如果让孩子们“有学上,又有球踢,将来还有出路”,无疑会吸引更多家长让娃娃们投入到足球运动中来。

(二)课程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课程改革中的研究热点。我校《校园足球课程》的开发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潮流,也为我校的体育工作带来了新鲜活力,丰富了内容,使之更贴近于学生。

(三)学校发展的需要

1、真正落实学校“阳光、健康、快乐”的办学理念的需要。《校园足球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体现了我校“健康快乐”的教育思想,为了健康学会足球技能,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追求快乐。

2、适应我校的足球教学——足球训练、比赛一条龙的学校体育特色的需要。我校自2009年开始组建学校足球队参加“青岛市市长杯”足球赛,第一次参加男女队均进入了前八名,2010年我校的女队就获得了“青岛市市长杯”足球赛冠军,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蝉联桂冠,男队每年进入前八名,最好成绩是亚军;2011、2012年连续两年代表青岛市参加省中小学生足球赛,今年还参加了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青岛站)。回顾这几年来的足球训练工作,我们认为作为市足球试点学校,比赛的成绩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没有一个浓厚的足球氛围,成绩好坏的基础都建立在二、三十个人的训练队身上,这与我们国家设立传统项目学校的初衷肯定是相违背的。现在《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足球教学作为普及,作为基础,足球竞赛活动作为推动杠杆,足球训练工作作为提高的学校体育特色才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里的正确方向,势必会给我们学校的足球传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为了推进课程开发和实施,必须努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体育教师可以说是一个业务知识提升的过程,从课程开发、研究策略、研究内容、教材的选用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及课程的实施教学等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培训、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研究教学方法等形式,可以获得不少原来很少接触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经过实践后变成每个教师的教学经验。

4、积累开发经验,为学校其他课程开发提供基础经验的需要。课程的开发对于学校一线教师来说,其工作难度非常大,而且从未接触过,从课题的提出到前期调查、整理资料、处理数据、选用和处理教材、编写各种文本直至结题,每环扣一环,而中间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推敲,经过论证后方能成立。《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们比较早的一个校本课程,它的实践经验将有利于我们今后各学科的课程开发。

三、课程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四、课程目标:

1、认知:了解学校足球的发展史,学校足球发展纲要、世界足球的起源、发展、简单的战术以及规则裁判法等

2、技能:能熟练的完成运球、传球、停球、射门等基本动作;掌握带球过人、头顶球、守门员基本技术、“二过一”配合过人;能组织进行小型比赛。

3、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磨练意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课程内容

时间

初一内容

初二内容

初三内容

第一周

足球知识

足球知识

足球知识

第二周

视频课-足球运球

视频课-足球传球、接球

视频课—足球技术的应用

第三周

足球的运球技术

足球的快速运球

足球的球性球感

第四周

足球的运球技术及球性练习

足球的球性球感

短传长传结合

第五周

足球的传球接球技术(地滚球)

足球的传接球的各种方法体验

背套练习

第六周

足球的短传与长传地滚球技术

长传高空球技术

方格式运球过人

第七周

足球的高空球停球技术

足球规则(视频)

网鱼式防守与渗透

第八周

足球的传球隐蔽性

足球的技术运用

教学比赛

第九周

足球的高压防守

足球的传切配合(一)

位置的职责

第十周

传球与高压防守

足球的传切配合(二)

长传定位球与停球

第十一周

球性球感、简单的2过1战术及传切配合

足球的传切配合(三)

6对6比赛换位

第十二周

视频---精彩的进球集锦

足球教学比赛

4人移动式2过1传球、接应

第十三周

球的穿透性及摇摆式防守

足球的阵容发展

教学比赛

第十四周

简单的足球战术

足球的射门练习

最新规则的接触

第十五周

足球规则

足球的高位压迫战术

守门员技术

第十六周

足球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

六、实施策略:

1、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多启发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对足球的热爱。

2、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策略,通过环节目标教学法来促进总目标的达成,最终令学生发健康成长。

3、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严格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4、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如:欣赏、示范探究、小组分工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

5、及时总结反馈课堂上的不足,并在下节课及时调整。

七、教学比赛、集中展示

1、举办一年一度的“校长杯”足球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技战术、提升自信心、更好的展示自我。

2、通过街道足球赛、区长杯、市长杯、省级联赛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有后期需要改进内容、方法等。

八、课程评价

1、年终对优秀社团成员予以表彰。根据日常练习以及比赛中的表现情况,年终评出优秀社团成员,给予表彰,以资鼓励。

2、每年进行达级测试,对达到一定标准的进行颁发证书。

3、每年的各级比赛选拔出校级球星进行表彰。

4、对充分利用环节教学法教学的教师进行全校表彰。

5、对充分按照校园足球课程实施方案进度进行教学的,予以表彰鼓励。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2

一、审核目的

1.规范执行上级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文件,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杜绝随意增减科目或课时、随意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的现象。

2.指导学校和教师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结合学校的实际,合理安排课程,提高学校、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参与课程决策的能力。

二、审核内容

1.凡我区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校课程方案》都需经过审核,不经审核或经审核未予通过的《学校课程方案》不得在学校实施。

2.学校课程审核的内容包括:《*学年学校总课程计划》、《*学校*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学年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科目)教师课程纲要》及相关的纸质课程资源素材。

三、参照标准

1.《*学年学校总课程计划》应包括每学年各年级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

2.《*学校*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应包含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原则、课程内容与实施步骤、课程评价、组织管理等内容。

3.《*学校*学年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包括需求评估、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

4.《*校本课程(科目)教师课程纲要》应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具体包含以下要求:

①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②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③课程实施:说明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④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5.对学校课程方案的审核参照下表维度进行:

*

(说明:得分80以上通过审核;70-80分者有待改进;70分以下者取消课程)

四、审核机构

区教育局组成课程审核小组对学校课程进行审核。课程审核小组成员由区教育局有关行政科室、区教研室、区教科所、区课改办等机构人员组成。课程审核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研室。

五、审核程序

1.送审材料必须分门别类,用A4纸装订整齐,所有送审材料装入档案袋,以学校为单位组织送审。

2.学校必须在每年6月底7月初(暑假放假前)将材料递交区教研室办公室。

3.区课程审核小组在每年暑期组织课程审核,审核结果于每年9月开学初反馈给学校。

六、其它

1.学校课程的审核结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评价。

2.审核不通过的学校课程方案不得在学校实施,必须整改后再予以实施。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县域高中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教师自主研发与实施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课程赋权的一种行为,是体现学校办学目标、表达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提升学校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县域高中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探索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管理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研发高中学段的校本课程?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备课组和年级分权下各自承担什么职责?只有明晰课程管理的这一主线,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真实的校本行为,从而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校本课程研发

在分析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制订有效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是研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校本课程形成过程是:依据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制订各领域的课程规划;各学科从教学实际来定位科目框架下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校本课程内容;通过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来保证校本课程规范执行,从而形成不同科目下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块。

(一)校本课程研发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研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用、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选用和改编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低层次,改编、整合和补充是依据学校需求选择性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过程。

有效拓展国家课程是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学科框架下对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拓展。研发校本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拓宽课程范围为学生提供较多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基于教师能力制订可行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不顾教师专业能力盲目开设课程,由此带来的过重教学负担会引发教师抵触心理,这将打乱日常教学秩序和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它会将校本课程实施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研发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国家课程的延伸

国家课程的延伸是指在全面领会国家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和教材要求基础上,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科。它的特点是采取学科分层教学,实施学科联动,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增加选择性空间。这类课程是基于时代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选择最新的事件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成就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它解决了学科内容单一的问题,使课程走近学生生活。

2.个别化拓宽

为体现学校文化,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耗费教师过多时间也不影响学生常规学习的前提下,为少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如奥数、竞赛辅导活动和各种创新设计等。这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目标之外的课程,如果随意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会把学校教育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创生性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就必须依据国家课程的质量要求,并沿国家课程呈现的顺序来开发。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发展兴趣和需求,从而使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施都能遵循国家课程的规范运作和质量要求。这应是目前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线。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教师将经验性知识自觉上升到课程意识,县域高中从而推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发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其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一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一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形成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其基本过程为:围绕本学科《课程标准》,教研组研制校本课程科目规划备课组基于科目规划研发《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和规划课表备课组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年级进行过程性管理并组织学业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思路是:校内外专业力量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学科框架下的校本课程规划年级以领域和学科管理审议《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并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年级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工作,即: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体或团队《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案。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可分为三类:教师个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现阶段主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开发这两种主体类型。基于上述管理框架,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和实践联合体,承担备课组的校本课程任务,研读校本课程学科目标,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备课组进行合作性研究。形成一致认识后,备课组将《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年级进行审批。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向学校课程委员会提交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待审议批复后编入《校本课程选修》中。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包括该模块开设的课时量、内容、评价方式、执教教师、上课地点和课程形式,这是保障校本课程实现选课走班的前提。

二、校本课程管理

为保障校本课程有效研发和规范运作,学校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顺利运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和评价方案等。承担不同管理职能的处室和年级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践校本课程目标。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学校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检查年级实施情况,协同年级对课程、教师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从而落实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与学生的职责如下。

(一)年级的职责

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订学年及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备课组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研发主线,形成学期或学年的校本课程表。

第二,指导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在开学第一周发给学生,便于做好选课登记。

第三,年级对各学科预定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排,依据各学科的资源状况、任课教师情况、学生选修的数量,对不同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选择不同数额的班级作为选课走班的管理单元。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必须相对集中,具体时间由各年级自行安排。

第四,年级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给予指导,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保证课程合力的有效形成。一门规范的校本课程必须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实施教案、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校本课程阶段性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学分评价表和校本课程绩效评定等七种管理材料。

第五,调研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备课组的职责

备课组是组织教师开发和申报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是落实《学科校本课程规划》的具体单位。它的职责包括: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选编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时数等。它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学期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发展基础制订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第二,邀请学科教研组和资深教师审议校本课程规划,分析讨论,确立校本课程主题单元。

第三,依据校本课程主题单元的要求,尊重备课组内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任务进行分解,确立校本课程教学单元的主备和从备教师,并组织教师向年级申报校本课程。

第四,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介绍》,进行选课指导后形成《学科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

第五,备课组依据年级校本课程课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包括选修管理、学习量统计和学分认定。

第六,组织教师反思性研究本学期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成效,向学校提交研究报告。组织教师参加阶段性的校本课程成果评比。

第七,每学月组织教师核对并填写《校本课程评价量规表》,统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量和实施工作量,并对校本课程实施绩效进行评定。

(三)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教师与具有相同发展意愿的同伴组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互助型组织的有效方式。他们是研发并执行校本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第一,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和备课组内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计划,承担校本课程不同模块的研发和教学实施任务。

第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相关教案的编写工作。

第三,待年级审批通过后,进一步丰富并规范研制《校本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纲要》,撰写校本课程教案,编印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选课走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选修登记》,对选修学习过程进行规范记录。

第四,指导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本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对任教班级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选课后的学习管理小组。为加强学生对选修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制作选课花名册,汇总后报年级组,形成年级总的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以便于选修管理。

第五,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包括记录学习量、评价学习态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它主要有书面和实践活动等形式。

第六,参与年级校本课程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完成校本课程学业评价。

(四)学生的职责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填写选课志愿,确定学年或者学期内校本课程的选修表。校本课程每一选修模块结束后该教学班解体,学生自动进入下一模块选修的管理过程。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4

“合道德的教育”: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灵魂

教育应该“合目的”。我们不仅要分数,要升学率,更要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终身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质量应该是全面的质量:学习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发展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生命性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教育应该“合规律”。课程规律、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等,新课程实施中必须不断发现并创造性地予以遵循。

教育应该“合道德”。长期以来,本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被窄化为见“分”不见“人”的单一、机械、重复的教学活动,市俗化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教育信条。这样的教育是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合道德”的教育不是不要文化成绩,也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用“合道德”的方式,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积极、快乐的环境中,在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的学习过程和充满自主、合作、探究情趣的校园生活中,取得好的文化成绩,获得高的升学率,把学生“明天的幸福”与“今天的健康成长”有机地统一起来。“合道德”的教育,就是要营造“合道德”的教育环境,造就“合道德”的教师队伍,实施“合道德”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培养“合道德”的有“大家之气、大家风范”的学生。

“道德课堂”: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载体

“课程”应该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学”应该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的有机整体。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我校构建了体现新课程思想的“大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即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道德课堂”课程教学结构体系,有效地构筑了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

“教室课堂”:包括应考科目教学和公共科目教学两大系列,力求在针对性、主体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形成突破,并从学校层面明确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安排、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彰显学科教学的规范和特色。

“校园课堂”:包括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特色主题活动四大系列,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终身发展而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

“社区课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两个系列。每个学生每学段可以参加一个专题的研究,每学段第一周由年级向所有同学公布研究性学习专题,让学生进行选择,第二周学校根据选题情况组织开题。“社区课堂”利用节假日或在学期中穿插进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阅历,锻炼才干,健康成长。

“综合素质评价”: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向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校紧紧围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6个方面,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对评价内容和等级标准,评价纬度及评价主体,评价程序及组织实施,过程促进及成长档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

将6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等级标准进一步细化,分解为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均包括要素等级、维度等级、综合等级,以A、B、C、D 4个等级呈现。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年级评价、学校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教育功能,我们将该项工作过程化、常规化。首先是注重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一月评价一次,一月公布一次,形成激励机制。其次是采用“在过程累计的基础上形成学期评价”的方法,克服了“一次性评价”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自我提高的机会。在过程促进的同时,注重成果应用。一是促进师生的自我反思,定期整理,分析各阶段评价的信息,及时、恰当地向学生、教师反馈。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正视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指导教师反思教育行为,深入了解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及时给与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用教育质量监控定期整理、分析评价信息,诊断学生发展、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学校管理评价结合起来,多渠道发挥它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导向作用。三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标准的基本依据之一,凡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基础性发展目标3年总评不合格者,不能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四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表将放进招生档案,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成长档案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来记录,成长记录袋中包括每月的过程评价表,每学期的评价表,3年的总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和其他有价值的材料。

为了客观真实地描述学生在校3年的成长足迹,并指导学生形成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我校制作了《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学生成长指导手册》,每学年一册。其中“选科指导手册篇”从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简介,各学科课程配置方案、校园课堂和社区课堂开设方案及说明,选课原则及建议,选课须知及选课程序4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相关信息。“综合素质评价篇”则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指导学生关注自身特长和潜能,并引导学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共同信念的优秀集体”:

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

新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成败,关键在每一个参与行动的教师的认识程度与行为能力。我校紧紧抓住“强化共同信

念”与“提升实施能力”两个重点,努力建设具有共同教育信念的优秀集体,确保校本化实施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全面成功。

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和实施的整个过程,通过反复的学习、研讨、交流,在全体教师中,不断强化并牢固确立了3个共同信念:一是作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不存在要不要改的问题,而是怎么改,怎么改好的问题;二是课程改革事关学生的终身发展,试验不得,试验不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确保成功,就必须加强学习,加强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三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对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是挑战,更是机遇,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转贴于

为了改变教师旧有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新课程实施的组织程度和能力,把共同的信念转化为每一个教师教学的具体行为和学校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便成为重中之重,我校的主要做法如下。

制度规范。我校废止了一切与新课程实施不相匹配的旧规章制度,提交并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体现校本特色的《江苏省邗江中学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整体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新课程学科教学计划》、《江苏省邗江中学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新规定》、《江苏省邗江中学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的几项刚性规定》、《江苏省邗江中学学分管理办法》等近50个体系化的教学规程和管理制度。为加强过程管理,实行基层单位周报制度,每周五下午五点前,将本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上交下周工作安排,学校汇总后交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评价并公布。这些制度有效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形成了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评价机制,建立了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的教学管理体系。

研究引领。为了稳妥推进和确保质量,提倡全校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人人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校性研究。一是科研课题研究。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按照“课题为载体,项目负责制,全校一体化”的思路,全体教师参加了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和《主体性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等5个省级课题,以及“十一五”期间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道德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等4个立项课题的研究;编写了《聚焦新课程》、《道德课堂》(上、下)、《中国古典诗歌读本》、《毛泽东和他的诗词》等20多本专著。二是构建新课程体系和制定教学规范的研究。《江苏省邗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学生成长指导手册》、《江苏省邗江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特长生培养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细则》等近20种体系化、规范化的设计与规程,立体构建和有效规范了我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三是以“课堂”为重点的教学基本环节的研究。学校按照“读(阅读文体)—思(思考问题)—议(讨论交流)—论(阐述见解)”的课堂结构模式,先规范教师“入格“,然后再引领“出格”,形成教师各自的风格特点,确保新课程实施之初课堂主体性的落实。以“主体性课堂模式”研究为中心,狠抓“备课中学生活动组织设计”、“作业效率”、“考试效能”等教学环节的研究,提升了全体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环节新特点、新要求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度。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校课程领导;课程实施

当前上海的课程改革经历了文本建设(标准的制订与教材的开发)、全面实施以及形成制度三个阶段,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和均衡性。国家对学校课程方案实施和课程开发的赋权,使学校对课程的作为有了更大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校承担了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任务,学校校长和教师在课程行为中的角色由单一的课程计划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开发者、实施者、管理者的综合体。校长和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在全面实施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同中学从1987年开展课程结构的整体改革,又参加了上海的“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近二十年改革历程的实践,我们梳理出一条经验:美好的课程改革愿景,必须与学校的文化相结合;理想的课程方案,必须与学校的特点相融合。我们认为,将课改理念、课程方案校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

加强学校课程的领导,首先体现在对课改原则性的把握上。在学校原课程领导行为中,我们:坚持课改的理念和改革的目标,坚持基础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结构,坚持控制周课时总量,坚持非考试科目的最低课时量。并在这“五个坚持”的原则性前提下,对课程方案进行创造性实施。

一、关注“三个层面”:校本化建设之路

“三个层面”指课程方案校本化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校本开发。

课改理念提出,学校的课程实施应当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理解是:学校的课程实施不仅应当满足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需求,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品德形成和人格健全、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艺术修养和体育健身、社会实施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经历;学校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知识获得的需要,更要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不仅应当满足学生共性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还应当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在整体思考学校的课程设计时,我们把握“三个立足”,努力做到“三个有利于”。立足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育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全面和谐发展;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性;立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需求,使课程实施更加有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更加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方案校本化的整体设计

在课程方案设计上,贯彻课程方案提出的“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要求,确立“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教学的差异性”三个原则,力求做到“保住底线”──打牢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发展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基础;“鼓励冒尖”──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校本化的设计。

1.制订学校的课程实施系统学校课程实施系统见下图:

在课程实施系统中,我们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功能形态再进行校本整合,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落实学科课程标准的共性要求,“保住底线”,打牢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共同修习的课程,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通过限定选修课程的设置,落实学科课程标准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基础要求,“发展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基础,是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一部分。通过自主选修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适应未来多样化生活奠定基础,“鼓励冒尖”,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是国家课程的部分内容和学校开发的课程。研究型课程作为课程的一种形态,以项目或课题形式保证学生有共同修习的经历,同时渗透在学科基础科目、学科拓展科目、科学素养科目和人文素养科目中,保证学生选择学习的经历。

从课程实施系统的特点来分析,学校对课程方案的校本化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差异发展。

2.编订每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

学校课程实施系统保证了学校课程实施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编订每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实施计划严格按照每周35节的课时总量安排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基础型课程的课时总量严格按照课程方案的规定,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得到课时的保障。

3.制订学分制课程管理与评价方案

针对课程结构的变化和学生选习时空的扩大,学校必须建立起一种统一而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以保障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选习的实施。我校对这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的课程管理与学业评价制度,即以这时学分进行课程管理,由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组合进行学业评价。

基本学分:以学时为计算单位,按照学生学习领域设置,完成规定学时并考验合格给予规定学分,不合格不给学分,补考合格再给予学分。在整个高中阶段,必须取得规定的最低学时学分才能高中毕业。

奖励学分:由于基本学分只能反映这生完成学习的基本量,不能反映学习的质。为能反映学习的质,增设奖励学分,其目的是使学分制起到评价指标的作用,以全面反映出学生在完成课程规定的学科知识、能力掌握与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基本要求时所表现的差异性;以及反映出学生在自主积极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习与活动能力等深广度上、个性特长发展上的差异性,从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开发创造性潜力。

采用学分制进行课程管理,既保证了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又能充分反映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价值和地位,为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并没有提出某一年段的具体要求,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以“教材标准”代替“课程标准”。谭程标准在学校的落实,应当将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达成细化为每一个阶段的行动目标,实现“段段清”。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不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还应当允许不同层次、类型的这校在“保住底线”的前提下,提出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学习要求。基于这样的理解,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提出了“年段分解,底线上移,功能优化”的原则,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在三类课程中,制订并实施了《大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

年段分解: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化、细化在三个不同年段和三类课程中,以保障课程目标的“段段清”。

底线上移:结合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学生基础,对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处理,在严格限定基础型课程内容的同时,适当提高了其在拓展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要求。

功能优化: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不同要坟进行优化整合,提出针对学校学生特点的要求。

例如,《大同中学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就以《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为基础,并进行了如下一些主要的处理。

在基础型课程中,细化了学习内容的三级主题,并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适当提高了教学要求。同时对“学生实验”的安排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把《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各主题的“活动建议”内容有选择地分散到各学期中,并对“过程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作了明确的要求,作为学生限定性学习的内容。

设计拓展型课程:化学实验、应用化学、科学技术和社会、综合理科、化学双语等,课程内容一部分来源于《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拓展型课程各主题的“活动建议”,另一部分延用了学校多年积累的较成熟的主题。

设计了每一学年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层次要求。

例如,《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提出了如下每一年段的具体实施内容。

高一年级:基础型课程部分总课时数为68课时;拓展型部分(选修课程)课时数为60课时;探究型课程部分(研究型学习类课程与竞赛辅导)课时数为20课时;其中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学习整合的项目包括:网络技术与道德(上)、IT活动课(上)、计算机双语(上)。

高二年级:以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其中拓展型部分(选修课程)课时数为60课时;探究型课程部分(研究型学习类课程与竞赛辅导)课时数为20课时;其中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学习整合的项目包括:受人与动物启发的自动化(其中部分内容涉及人工智能)、IT活动课(下)、计算机双语(下)、网络技术与道德(下)。

高三年级:以研究型课程为主,主要是学校计算机特长认定学生的辅导和培养,结合英特尔创新大赛及明日科技之星的活动开展以学生研究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

转贴于 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设计与实施,使课程目标的达成有了更加明确的质量标准,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确立了有力的保障,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可能。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经验、教学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对教材进行再开发,设计适应性的方案,在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的行动中重点探索“三个问题”,关注“四个变化”;实现三个“转变”。

课堂教学探索“三个问题”:如何解决课堂学生学习的低迷状态;如何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价值观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关注“四个变化”:“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变化;“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变化;接受性学习向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变化;传统手段向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变化。

课堂教学实现“三个转变”:变知识讲授为生活建构;变教案执行为学程设计;变课堂操练为主动探究。

(三)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校本开发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指出:学校要根据各阶段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所赋予的课程自主权,加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尤其要加强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学校课程。

加强对学校课程研究和开发的领导,是学校课程领导的重要内容。学校重视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研发、整体设计学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科目的开发。

1.整体设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特长为核心,着眼于培养人格健全、才力出众的时代优秀“大同人”的教育目标,立足共同价值观的培养和个性多元化的教育,整体设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校拓展型课程从修习方式上分为三类:国家规定的专题教育活动和彰显学校育人追求的专题课程为必修课程;学科拓展科目和综合拓展科目(校本)中的双语课程为限定选修科目;综合拓展科目(校本)中的课程为学生自主选修的科目,体现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

研究型课程结构图

学校研究型课程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基本上建立起高中阶段研究型课程的总目标和高中三年既相互渗透、各个阶段又有所侧重递进的分阶段教育目标。在教育内容上,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批判反思问题为主线,基本上构成高中三年既有整体组合、又有分阶段侧重点,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保障学生学习差异的课程与教学载体。

2.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发

学校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不追求科目开设的数量,不单纯依靠教师特长设科,具体实践中做到“一个指向”“两种策略”“三个结合”“四个途径”。

一个指向:培养走向未来的“大同人”

走向未来的“大同人”,应该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科学素养、追求超越的创新意识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基础;应该是“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既怀民族情感,又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框架

两种策略:广域建设,特色开发

“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首先体现在课程的选择性上,学校必须为学生选择提供足够的校本课程的科目。但校本课程的建设不能光追求数量,而应当根据学校文化的需求,走“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之路。

我们将学校的培养目标提炼为“全球意识与民族自尊、合作与竞争、民主与法制、网络意识与网络道德、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创业与风险意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往与慎独”等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整合在八个学习领域中。广域建设,立足八个学习领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学习内容。特色开发,立足文化育人,重点开发支撑学校办学特色、体现学校文化的课程科目。

三个结合:与学科课程结合,与社会多样化需求结合,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结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我们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课程开发与学科课程结合,拓展基础学科的学习内容,努力夯实学生的学科功底;与社会多样化需求结合,及时吸纳科技、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奠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养成和发展。

四个途径:学校开发,课程引进,教师申报,专家指导

校本开发是基于学校、为了学生的课程领导行为,单纯地依靠教师特长设置和开发课程,很难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因此,学校还必须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建设课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校的教育内容,由学校牵头组织课程开发,例如,我校的“STS课程”“大同文化”课程等;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选择、引进课程,如《知识论》(TOK);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评估,对符合学校教育目标的课程支持教师开发;广泛开发社会资源,利用专家、学者专业优势设置拓展型课程。

3.加强选课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针对学校课程广域建设、差异实施的特点,学校加强了对学生课程学习选择性的指导,制订了《上海市大同中学学校课程学习手册》,在学校课程的实施计划、实施方法、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选课咨询。开展高一新生学前指导课程学习培训活动,每学期第一周进行选课培训动员,为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学习、主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发“选修课程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集教师课程申报、课程审批、选课指导、课程选择、过程管理、学业管理与评价、课程评价、师生沟通、学习资源、作业递交与批改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作用。

二、优化“两个行为”:课程管理行为与课程开发行为

立足于学校教育哲学的课程开发也不应该是随意、单一的依据教师兴趣、特长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使其规范化,以提升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为此,学校必须建立起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机制。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规范课程管理行为,发挥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作用,成立“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由校长、教学研究室、教育科学研究室、德育研究室主任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与教师的代表组成;在校长室直接领导下负责学校课程构建、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有关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实施等工作。学校依托课改研究基地学校的优势,聘请有关课程与教学专家为顾问参加重大项目的咨询与研讨;在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中根据需要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完善学校课程整体结构,对学校课程布局的优化进行探讨;

研究、讨论每一学期的课程计划,为学校课程计划的实施提供咨询;

进行新课程开发的探索,对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地行指导,并进行课程教学调研和课程教学评价;

对学校选修课程进行课程评价,审议、评估学校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选修方式、课程学分;

在学校课程(选修课程)实施中,进行教师教学、学生选修、学习效果与质量的调研,进行学校课程教学的管理,并参与学校选修课程教师的考评。

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意见,学校在实践中规范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程序;每学期有课程申报,每个申报都有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的评估,每个评估都有对申报教师的反馈,凡评估认定的给予立项,每个立项课程都有课程实施的计划,每个立项课程的教学都有课程建设研究小组成员的过程跟踪指导。

同时,我们还规范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行为,要求教师做到每门课程有“五个一”:每门课程都有清晰的课程目标表述,每门课程都有细致的实施要求,每门课程都有科学的内容设计,每门课程都有合理的课程评价计划,每学年为学生提供一份课程选修信息。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6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两个概念已经进入了广大基层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视野中。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林元龙老师一直活跃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一线,同时致力于对该内容进行理论研究,现在他提出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突破了原有的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分别实施的限制,并从二者结合的可能性、重要性与实践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对各个学校以及广大基层教育研究者有所启发。

[摘 要]有了合适的校本课程,无疑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过来,有了成功而且丰富的实践活动案例,又为下一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编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范式研究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实践应将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通过人本主义、智能多元化理论等理论的综合,在活动中提高人的素质。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能促进课程的常态运行、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的区域推进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际可行性的立体网络式范式:其纵向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同开发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施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评价范式;其横向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结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活动结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教师评价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学生评价范式。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同开发范式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2.怎么结合――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就同一主题相融共同目标要求,又突出课程特点: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研究可以达成课程的多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减少课程开发的重复建设。实践证明――既能有效开发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突出各自的特色。

(2)困惑: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的尺度把握及针对性有待深入探讨研究。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都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所在社区为依托,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学习系统,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2.怎么结合――将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从空间分布)、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从资源存在方式)、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从资源功能特点)进行结合,其操作流程:课程资源调查―开发策略―开发程序―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资源共赏。

(1)课程资源调查:学校历史文化、物质资源,校外地理自然资源,地方(社区)多元文化资源,社会物质资源,各种人力资源,网络资源等。

(2)开发策略:主要包括已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分可直接利用的课程资源和须调整、过滤方能成为课程资源的)与新资源的开发。

(3)开发程序:一般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须经过确定相关机构和人员―制定资源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批―组织实施开发。

(4)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编制《资源管理挡案》,把课程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和使用事项等登记造表、分类整合存挡。

(5)资源共赏:依据《资源管理挡案》,整合开发利用。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渠道进行合理的规划,使课程资源得以有效的整合,既利于学校统一管理,又实现资源共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困惑:有些课程资源既有教育因素,又存在着非教育因素,如何把握放大资源的优势特征,严格控制其中不合理的非教育因素的开发策略;如何把握资源开发的选取典型对象、适度开发、因地制宜等。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施范式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结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通过主题设计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怎么结合――主题由师生协商共同选择和确定,主题的实施过程是师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与互动实施过程。其结合虽无固定的实施模式,但实施过程中基本环节步骤是:选定确立主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反思。

(1)选定确立主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集体讨论选定确立主题,其原则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二要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去研究;三是主题所确定的活动内容可行,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生活经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时间、经费等因素。

(2)制定方案:通过合作小组集体讨论、研究撰写活动主题方案,提交指导师指导、修改确定。活动方案的制定必须完善和可以操作;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问题背景、活动目标、实践内容、研究方法、所需资料、人员分工、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等。

(3)实施方案:方案的实施过程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同时撰写活动日记,及时收集活动资料;要制作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要及时交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4)评价反思:整合加工,即根据体验或研究报告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活动小组的全体成员对前期所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合和加工,以便于用事实说明或验证活动所要得到的结论和推论。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通过主题设计有效结合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有的、相互交叉的内容,主题的内涵宽泛性和丰富性,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就能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依据主题内容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学校特色,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群体,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困惑:如何把握深入挖掘主题内涵的宽泛性和丰富性,以及主题设计、方案制定的可行性?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活动结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如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活动载体,同时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通过实践活动,更有效地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相结合实施。

2.怎么结合――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搜集、甄别、筛选、评价、检索、应用、、交流等环节的能力,强调亲身参与、经历、感悟。其实施流程:课题的内容、组织形式等?邛实践活动?邛发现问题?邛我们实践的结果、建议。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更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理想课程”向“实际课程”的转化。

(2)困惑: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去理解和感悟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其安全责任谁负?另外,实践活动基地目前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结合研究范式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均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指导和帮助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发挥导向和监控作用,同时突出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功能。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教师评价范式

1.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将评价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立体性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反馈性原则――重视各个层面的沟通,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多向交流反馈过程;互动性原则――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

2.评价内容与方法

3.注意事项:一是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三是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体化评价相结合;四是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学生评价范式

1.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多元化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动态性出发,多视角、多向度、多层面、多侧面地认识问题,以达到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目的;全息性原则――评价必须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部信息;差异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2.评价内容与方法。

3.注意事项:一是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主体自我发展的意识,发挥评价激励、反馈、调整功能;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课程相关的单位或社区评价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三是评价内容全面化,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等;四是评价角度过程性、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施评,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得到发展;五是采用观察、调查、作品展示、作业设计、项目活动报告、参与情感记录、学生日记、情景测验、成长记录、指导师的意见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四、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践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践的理论价值

我们从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出发,从理性的角度推导我们当前的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途径,解读和验证建构主义“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认知建构过程”;研究和实践人本主义“全身心的学习”;实践和运用智力多元理论“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等理论。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践的实践意义

在开发典型案例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范式。有效地常态化地实施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使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发展。

1.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的实践对教师来说,既是一大挑战,因为它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机遇,是促进自身发展的载体,有助于教师更新理念,有助于重新认识学生,有助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有助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扩展文化结构和提高文化素养。

2.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的实践使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通过确定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发挥特长,在实践中去理解和感悟生活,在实践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怀地域文化、关注环境和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同伴互助、分工合作,形成人际关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3.学校文化特色的构建。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的实践是由学生、教师、学校和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设计并协同进行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为学校课程建设和特色形成创造了有利平台,一是对于人的整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得到体现,有效改变学校教育中的单一性,为学生构键了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形成个性化的特色学生;二是拓宽教师知识文化结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形成“横”广“纵”深、独特教学风格的特色教师;三是加强学校与社区、社会的联系,形成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同时,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要素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构成特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7

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我市秉持“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办学理念,鼓励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具体操作如下:

1.构建如下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①根据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②参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③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2.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辖区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3.通过外出培训和校际交流,使教师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不断开发本土化、乡土化和校本化的课程。在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下,各县都能够从本地文化特色出发,开发整合编制校本课程,并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如:南靖二中目前共编制校本课程32个,其中《趣味数学》《足球》《书法》《合唱》《土楼的建筑艺术》《文化遗产——竹马戏》等深受学生的喜爱;龙山中学结合社团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该校陶艺课程及书法课程参加漳州市2018年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评选活动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湖美中学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大型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啦啦操、土楼文化研究等,其中啦啦操获2018年漳州市中小学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土楼文化研究参加漳州市2018年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评选活动荣获三等奖;比如南胜中心小学的“晨诵午读”校本课程初具系统化,并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柚都周报、漳州日报均有报到我校一系列活动,前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该校《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评价研究》获得了漳州市二等奖。并且以《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评价研究》为题申请通过福建省第二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

二、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实施情况

1.建立基本架构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各中小学重视国家课程开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各部门协同的国家课程开设领导小组。分头负责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用和实验的开展等具体事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执行有关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政策和规定,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先进经验,解决课程开设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学期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报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研究,最后定形课程方案、人事安排方案、落实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小学课程安排,所有学科进行了教师“专职化”调配,哪个教师对哪个科目比较专长,就安排去教那个学科。而且根据班节数适当跨班跨年段上课。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科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数学、语文、校本课程等所有学科都有合适的教师上课。改掉以前一个班级功课两个老师瓜分的模式,有效防止挤挪功课现象,保障开齐开足课程。

2.关于课程的设置

各县各中学各年级周课时均为34节,小学为30节。各校严格按照省颁课程编排功课,学校课程设置符合国家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未发现任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现象。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课程;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26-02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课程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教学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课程建设与管理。基于以上认识,经过深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于2011年学校提出实施课程标准化建设。本文以延边大学实施课程标准化建设为例介绍具体应用。

一、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课程标准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以相对统一的要求规范其实施内容与管理标准。课程标准化建设是以专业定位为基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培养并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使课程活动达到标准课程水平。

二、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目标

通过课程标准化建设,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优化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符合办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建立运行状况良好、能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一套符合教学规律和学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教材建设。

三、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课程标准化建设必须制定课程标准,为授课者、学习者、管理者提供共同使用的标准。对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师资状况、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效果、课程特色等提出具体要求。

(一)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基本内容、性质、任务及该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选用教材时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大纲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选用全国或省部级优秀教材、获奖教材或学生反映较好的自编讲义。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内容要形成较合理的科学体系,目的明确,要求严格、规范。讲授内容科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开展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教学实施

从宏观上对教案、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习题作业、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教案中教学目标描述要具体明确,宏观描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充实、重点难点突出,能反映或体现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教案中各章节学时分配要合理。各章节的教案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参考书目、思考题和习题等。

(三)师资状况

任课教师应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能胜任所讲授的课程。一门课程由两名以上主讲教师讲授时,必须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第一主讲人,对本门课程提出统一要求,并负责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制订课程组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含教研、科研)。制订师资培养长短期计划,有具体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定期要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交流。青年教师要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指导、培训工作。对青年教师培养有规划、有措施。

(四)教学条件

教学文件包括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表、教学任务书、教学进度表、教案、教材使用的目录和样本;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的计划、大纲、总结;试卷、试卷分析及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等,种类齐全。有供教师教学辅导和学生网上学习使用的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基本具备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条件,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内容完整,有师生互动。有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教具等,开设出教学所需的实验项目;实践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指导教师配备适宜。相关课程应有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基地,数量应根据学生规模而定。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强调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应达到实践环节的培养要求。实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配备适宜。加强对兼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教学要求,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工作。

(五)教学管理与效果

要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就要健全机制,教学管理文件规范、分类合理,包括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各级教学法规,如各种制度、办法、规定、条例等文件;有课程建设规划与总结、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等;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健全,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追踪测评、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教学基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对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在主要的关键问题上均有适用的具体规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坚持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认真做好各学期教学计划和期末工作总结;严格执行教师考核制度。考试制度完善,管理有序、考试档案齐全,试卷保存至学生毕业后的1-2年,学生平时成绩单、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监考记录单等保存5年;命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宽,题型多样。

教学效果由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得良好; 每学年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和专家、督导组综合评价成绩均达标;实验课教师准备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能力,保证实验效果。

(六)课程特色

通过任课教师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方面有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在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教书育人、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双语教学等方面有创新,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

四、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一)组织管理

课程标准化建设实行教务处、学院(部)和教研室三级管理。

教务处负责全校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学院在教务处统一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及课程日常管理和监督,并具体负责本部门标准课程的检查与验收。院长是本部门标准课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由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具体工作。课程所在教研室负责具体课程建设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教研室要对每门课程指定课程负责人(参见建设方案中的建设标准),负责制定本门课程的详细的建设目标和完成时限,确保课程达到标准化建设目标。

(二)实施过程

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分为准备、建设、验收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各部门根据延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的有关精神和《延边大学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部门的具体的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确保本部门所属课程达到标准课程水平,上报教务处备案。

建设阶段:学院根据本部门的建设方案,实施具体的课程标准化建设工作,课程所属教研部和课程负责人根据院部建设方案制定具体的课程建设计划及建设步骤,并上报所属学院备案。各部门根据课程建设标准要按期完成课程标准化建设工作。跨院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所属部门负责建设。

验收阶段:以学院(部)为单位开展课程建设自查自评验收工作。学院(部)根据本单位课程建设情况,结合已制定的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制订具体的验收工作计划,安排好验收时间,组织开展对本部门所属课程的全面验收。各院(部)将自查自评总结报告报送至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自查自评总结报告及课程建设实际情况,组织专家组,开展随机抽查验收及重点验收工作,并形成总结验收报告,提请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

五、课程标准化建设的作用

(一)学校单门课程标准规范化

学校从教学大纲、教材建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模式、资源配置、评价方式、主讲资格等若干个方面,制定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验课、专业实习课等各类型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由学院组织各专业具体开展建设。在推进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科与社会发展实际,各专业均要提出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为了建立更加开放的教学体系,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大网络课程、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建设的力度,使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程都建成为网络课程或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二)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化

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提高了课程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专业课程体系的原有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保证课程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完善,使课程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使新设置的课程尽快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标准。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强化了课程的日常监督和质量要求,促进了课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三)学校课程资源优化

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实施促进课程整合、重组、发展与创新,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为课程评价提供了依据,为提高课程质量奠定了基础。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情境下,为方便教师教学、学生自学,保证教学质量,有必要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提供全面指导。通过课程标准化建设,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进一步理顺课程资源,按照学科专业优势对课程进行科学归属,促进教师资源、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教学规律和学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教材建设。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9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创建高效课堂。结合高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以“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立足教学实际,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原则,全校教师共同参与,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实实在在地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实施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3、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三、总体思路

以校为单位,制定校级研究课题,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课题负责人,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研究过程、收集资料等。教师个人以校级课题为参考依据,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个人研究课题。全校上下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流程

1.选题(x月上旬)。结合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制定的“以导学案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这一总题为依据,结合我校一年来在实施导学案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校级课题“导学案模式下的小组合作研究”。教师根据这一总题,制定出自己的的子研究课题。

2.申报立项(x月中旬)。校级课题研究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市教研室提交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并在校内公布立项的课题。教师个人及时向教导处上报研究的子课题。

3.实施研究(20xx年x月-20xx年x月)。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将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导处将对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20xx年x月上旬)。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子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学校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校级课题要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向市教研室进行汇报。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附件四)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导处。

5.成果鉴定与推荐(20xx年x月下旬)。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广,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子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督促教师将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0

一、行政推动机制的运作――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它的建设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引导,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地方管理和引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措施

1.统一规划,出台政策文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教材无课标,待审的课程指导纲要只给出了课程基本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评价等。为便于学校以校为本开发与实施,应从区域层面制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规划好本地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管理的要点、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等。我们出台了《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学校》等文件,发动创建,表彰一批,带动一批。同时,还出台了《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意见》《印发中小学课程建设示范学校(园)评估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教师层面的活动指导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均衡推进。

2.落实人员,构建研究管理机构

为提高实施效率,实现“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全方位发掘区域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先行、研讨带动、交流共享,最大限度为课程资源整合优化、课程实施铺平道路”的区域课程建设目标,我们初步搭建了“教育局教研室―实验学校”垂直的研究课程管理体系和“教育局总课题组―科研协作区―实验学校子课题组”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对全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培养进行一体化规划调控。

3.加强督导,评估与指导交互进行

2005年起,我区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设纳入督导评估体系之中,归属一级指标学校管理、二级指标依法办学和课程改革中。区教研室每年对课程实施情况作一次专门调研,在调研中加强对课程开发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展示成果,搭建交流平台

自2007年起,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展评、义务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科技节各类项目竞赛这三个区级展示平台覆盖全区小学、初中和高中。通过区级展示,促进校际交流,提升活动质量。在此策略的引导下,各样本学校也相应搭建了校内成果展示平台。

(二)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

1.有效途径――“联动共享”

我们采用“联动共享”策略,即样本学校在共同组织的统一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合作,探索符合地域实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和实施方式。在实验学校探索的基础上,组织校际经验交流,共享研究成果。该策略从区域统一规划调控着手,不但避免了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而且,由于校有专攻,有利于深度开发和精细化实施,体现学校个性特色,更起到了典型引路、共同前进的作用。

2.有力保障――“立体管理”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化管理”是指将课程目标、支撑体系(教师、课程资源、组织系统)和指导策略作为课程管理的重点和三个关键影响因素。不仅关注“该做什么”,而且关注“如何去做”“怎么做更好”。因此,学校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时,兼顾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制定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挖掘课程资源,设计课程内容。各校在校中层(或以上)领导层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指导教师1~2名,要求各科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接受学生聘请成为活动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协同指导,探讨活动的相关指导策略。课程目标、支撑体系和指导策略抓住了重点和关键,保证了课程的实施。

二、教研拉动机制――协作层面的专业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要常态、有效地实施起来,还得解决方法上的问题,即“怎么做”,这就需要得力的教研拉动机制,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我们通过区级教研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涉及学校课程方案制定、课程制度建立等;主题教研解决各类主题活动设计、探索各环节课堂指导课型等;现场教研策划让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联手展示课堂指导……区级教研的辐射拉动了教研协作群、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方法策略上逐个引领、解决、提高。

三、自主驱动机制――学校层面的深化实施

各样本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特色资源,制定了基于特色资源的课程实施方案,并不断总结优化活动指导方法。

(一)制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样本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将课程的总目标具体化,根据目标,结合学校课程资源,融合四大领域三条主线,统筹安排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模式。

从学校传统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蔚斗小学,围绕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开发了如《我的毕业典礼》《我是蔚斗小导游》《过中秋》《走进春节》《让图书漂流》等经典主题,丰富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活动品质。

寻找载体整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淮河小学基于“生态基地”、“综艺广场基地”、“绿色港湾基地”三个校外活动基地和“阳光城”快乐大本营校内活动基地,创新了课程建设的载体,确立了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浙江教育信息报》《人民教育》相继对其进行了报道,享誉全国。

传承学校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区实验小学传承童诗教学特色,结合读书节、采风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张扬学校“书香、诗香、翰香”三香校园文化和特色品牌。大小学结合学校科普特色,利用校园科普十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不同于学科教学,它的有效开发与实施离不开行政推动、教研带动和学校行动。为此,我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着力于构建“三级互动”的有效实施机制,通过区域行政推动、层级教研拉动、学校自主驱动,研究探索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措施和策略,总结优化活动指导策略,打造学校特色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之协调运行并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有力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行政推动机制的运作――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它的建设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引导,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地方管理和引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措施

1.统一规划,出台政策文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教材无课标,待审的课程指导纲要只给出了课程基本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评价等。为便于学校以校为本开发与实施,应从区域层面制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规划好本地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管理的要点、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等。我们出台了《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学校》等文件,发动创建,表彰一批,带动一批。同时,还出台了《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意见》《印发中小学课程建设示范学校(园)评估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建设、教师层面的活动指导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均衡推进。

2.落实人员,构建研究管理机构

为提高实施效率,实现“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全方位发掘区域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先行、研讨带动、交流共享,最大限度为课程资源整合优化、课程实施铺平道路”的区域课程建设目标,我们初步搭建了“教育局教研室―实验学校”垂直的研究课程管理体系和“教育局总课题组―科研协作区―实验学校子课题组”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对全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培养进行一体化规划调控。

3.加强督导,评估与指导交互进行

2005年起,我区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设纳入督导评估体系之中,归属一级指标学校管理、二级指标依法办学和课程改革中。区教研室每年对课程实施情况作一次专门调研,在调研中加强对课程开发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展示成果,搭建交流平台

自2007年起,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展评、义务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科技节各类项目竞赛这三个区级展示平台覆盖全区小学、初中和高中。通过区级展示,促进校际交流,提升活动质量。在此策略的引导下,各样本学校也相应搭建了校内成果展示平台。

(二)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

1.有效途径――“联动共享”

我们采用“联动共享”策略,即样本学校在共同组织的统一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分工合作,探索符合地域实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和实施方式。在实验学校探索的基础上,组织校际经验交流,共享研究成果。该策略从区域统一规划调控着手,不但避免了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而且,由于校有专攻,有利于深度开发和精细化实施,体现学校个性特色,更起到了典型引路、共同前进的作用。

2.有力保障――“立体管理”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化管理”是指将课程目标、支撑体系(教师、课程资源、组织系统)和指导策略作为课程管理的重点和三个关键影响因素。不仅关注“该做什么”,而且关注“如何去做”“怎么做更好”。因此,学校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时,兼顾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制定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挖掘课程资源,设计课程内容。各校在校中层(或以上)领导层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指导教师1~2名,要求各科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接受学生聘请成为活动指导教师,进行团体协同指导,探讨活动的相关指导策略。课程目标、支撑体系和指导策略抓住了重点和关键,保证了课程的实施。

二、教研拉动机制――协作层面的专业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要常态、有效地实施起来,还得解决方法上的问题,即“怎么做”,这就需要得力的教研拉动机制,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我们通过区级教研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涉及学校课程方案制定、课程制度建立等;主题教研解决各类主题活动设计、探索各环节课堂指导课型等;现场教研策划让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联手展示课堂指导……区级教研的辐射拉动了教研协作群、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方法策略上逐个引领、解决、提高。

三、自主驱动机制――学校层面的深化实施

各样本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特色资源,制定了基于特色资源的课程实施方案,并不断总结优化活动指导方法。

(一)制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是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样本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将课程的总目标具体化,根据目标,结合学校课程资源,融合四大领域三条主线,统筹安排课程内容,探索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模式。

从学校传统活动走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蔚斗小学,围绕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开发了如《我的毕业典礼》《我是蔚斗小导游》《过中秋》《走进春节》《让图书漂流》等经典主题,丰富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活动品质。